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安之冬[1](2021)在《水稻育秧基质配施化肥与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工厂化育秧和机械化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机插秧苗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营养土及有机物料复混的育秧基质尚存在人工成本高、肥效差别大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选用粮食产区易得的秸秆、稻壳等农业废弃物复混制得育秧基质,对育秧基质进行有机无机肥的合理配施,能够有效改善这些缺点,保障基质中有效养分的持续稳定供给。本研究水稻育秧基质以腐熟秸秆、腐熟稻壳、蛭石和干细土按体积3:2:2:3配成。通过田间秧盘育秧试验,以徽两优882为供试材料,研究育秧基质配施化肥和生长调节剂对机插秧苗素质、养分吸收特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育秧基质配施不同量的氮肥(纯N 0 g/盘、0.5 g/盘、1.0 g/盘、2.0 g/盘、3.0 g/盘)对水稻秧苗素质和养分吸收影响,结果显示:秧苗地上部植株及根系各参数指标在0~2.0 g/盘范围内随着氮肥用量的提高不断增加,在2.0 g/盘达到最大值。育秧基质配施2 g/盘氮肥时,所育秧苗株高、茎粗和生物量等均显着高于不施肥对照,总根长和根系活力也表现出显着优势,壮苗指数达到12.94。配施3.0 g/盘时秧苗根系干物质量低、根系活力差,根冠比显着降低,壮苗指数显着低于其他施肥处理,育秧成苗数低(P<0.05)。从养分吸收角度看,百株植株氮素、磷素、钾素累积量和净累积量随着基质氮肥配施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2.0 g/盘处理达到最高值。高氮(3.0 g/盘)配施水平下,抑制了秧苗根系生长及其对氮磷钾素的吸收累积。2.基质复混0.05~0.1 mg/L浓度萘乙酸,所育秧苗株高、茎基宽及干物质量等地上部植株生长显着高于不施调节剂对照(P<0.05),特别是根系形态表现出良好长势。但施用萘乙酸达到1 mg/L时,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壮苗指数显着低于对照,这表明高浓度萘乙酸处理对水稻秧苗产生了毒害作用。基质配施100 mg/L~300 mg/L浓度的腐植酸,秧苗各指标随腐植酸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在300 mg/L时达到最大值,秧苗素质显着提高,但与200 mg/L浓度所育秧苗差异不显着。腐植酸添加浓度超过300 mg/L时,秧苗素质呈下降趋势,但植株生长正常。这说明,腐植酸添加浓度在200~300 mg/L范围较为适宜。3.以试验所制基质配方育秧并进行田间移栽试验,施肥基质(SF)和腐植酸优化配方基质(HSF)所育秧苗地上部生长特征、根系形态指标和植株养分吸收量在育秧10 d后显着优于无施肥(F)处理(P<0.05)。相同施肥量下,HSF所育水稻秧苗在秧龄20 d时秧苗壮苗指数相比SF提高8.54%;氮磷钾养分净吸收量在各采样点增幅分别为氮素3.65%~8.09%、磷素5.35%~9.75%、钾素6.32%~9.55%,在秧龄15 d达到5%的显着性差异水平(P<0.05)。HSF的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分别比SF高2.63%和1.19%,水稻产量增加4.30%,表现出显着差异(P<0.05)。与商品基质(M)相比,HSF处理的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分别高1.65%和0.62%,水稻产量增加2.17%,但差异不显着(P>0.05)。综上所述,腐熟秸秆、腐熟稻壳、蛭石和干细土比例为3:2:2:3复混育秧基质,基质培肥量为每盘2 g N、1 g P2O5、1 g K2O,同时添加200 mg/L~300 mg/L的腐植酸,此基质配方能为秧苗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秧苗素质和养分吸收累积量,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产量。
王晓敏[2](2020)在《杂交水稻种子高活力形成机制及调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水稻生产正逐步向轻简化、机械化等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然而,目前杂交水稻种子质量难以满足水稻轻简化和机械化生产的需求,即生产上缺少达到高发芽率、高出苗率、高秧苗素质和高均匀度的高活力种子。本文于2017~2019年在差异较大的2个生态点{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永安点,113°37′E,28°09′N,海拔98 m)和湖南省桂东县大塘镇(大塘点,113°93′E,26°08′N,海拔824 m)}下,以杂交水稻组合Ⅱ优838、Ⅱ优416及玖两优华占为材料开展了杂交制种试验和种子活力调控研究,从生态条件、生理特征特性及组学分析等角度研究了杂交水稻种子高活力形成机制,集成并分析了“三三三”制种技术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调控效应及其机理,以期为我国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生态点水稻齐穗后的温度差异与生产的杂交种子活力差异具有显着相关。齐穗后永安点的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均明显高于大塘点。与永安点相比,大塘点种子的发芽率显着增加11.9个百分点,发芽势显着增加10.3个百分点,发芽指数显着提高10.2%,活力指数显着提高22.7%,且大田播种育秧的秧苗素质显着高于永安点,苗鲜重增加13.5%,苗干重增加68.8%,茎基宽增加6.5%,苗高增加10.8%。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活力参数与制种齐穗后的温度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关系(r=-0.8917*~-0.9885**)。(2)杂交水稻种子活力水平差异与授粉后籽粒灌浆特性和淀粉积累特征的显着差异有关。与生产种子活力低的永安点相比,大塘点(生产种子活力高)授粉后籽粒的灌浆速率平均降低25.0%(16.7%~33.3%),活跃灌浆期平均增加26.6%(20.8%~32.3%),总淀粉含量提高2.7个百分点,直链淀粉含量提高4.2个百分点。活力高的种子淀粉排列紧密,活力低的种子淀粉排列疏松有空隙。因此,通过选择温度适宜的制种环境适当延缓籽粒灌浆速率和延长活跃灌浆期,有利于杂交水稻种子高活力的形成。(3)早授粉颖花和晚授粉颖花形成的杂交种子活力存在显着差异。与晚授粉颖花的种子相比,制种早授粉颖花的种子发芽率增加14.5个百分点,发芽势增加12.3个百分点,发芽指数提高18.3%,活力指数提高34.2%。同时,在活力高的种子批中,早授粉颖花和晚授粉颖花的种子活力均显着高于活力低的种子批,其主要表现为晚授粉颖花的种子发芽率增加26.6个百分点,发芽势增加26.7个百分点,发芽指数提高20.9%,活力指数提高39.8%。因此,高活力杂交制种应通过早授粉、养花养粒等措施提高种子批的种子活力。(4)随授粉后天数变化的杂交水稻种子活力指数高值区间小于种子发芽率高值区间。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随授粉后天数的增加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变化趋势,种子发芽率高值区间(峰值天数±25%)为授粉后16 d~26 d,种子活力指数高值区间(峰值天数±25%)为授粉后17 d~24 d,即杂交水稻高活力种子的适宜收获期为授粉后20 d左右(授粉后17 d~24 d),说明杂交种子适期早收有利于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的同步提高。(5)种子活力差异与籽粒灌浆期间代谢组的变化和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关系。不同制种点间授粉后20 d籽粒间具有显着差异的代谢物为59种,其中53种下调代谢产物,6种上调代谢产物;显着差异基因数为5411个,其中下调基因数目为2542个,上调基因数目为2869个,且功能富集达到显着的有2个生物过程和7个分子功能。进一步分析富集的KEGG通路,与生产种子活力低的永安点相比,大塘点(生产种子活力高)授粉后20 d籽粒在三羧酸循环代谢中苹果酸、延胡索酸和异柠檬酸等均出现显着下调,且在糖异生的代谢途径中LOC4347383、LOC4341496、LOC4340640及LOC4337406等基因出现大量上调。(6)根据杂交水稻种子高活力形成机制集成了以适地制种、适期早收、养花养粒等为特征的“三三三”高活力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通过提高黄熟种子(黄色籽粒)的数量和非黄熟种子(绿色籽粒)的质量提高了生产种子批的种子活力。与常规制种技术相比,应用“三三三”制种技术所生产的种子,不仅使种子黄熟度增加6.7个百分点,同时使绿色籽粒的发芽率显着增加9.5个百分点,活力指数显着提高22.3%,最终使生产种子的发芽率增加6.2个百分点,发芽势增加7.5个百分点,活力指数提高19.0%。
杨宇尘[3](2019)在《不同生态区粳稻的花时对茉莉酸甲酯调控的响应及敏感性差异》文中提出籼稻和粳稻是亚洲栽培稻的两个亚种,籼粳亚种间杂交可产生强大的杂种优势,因此,众多育种工作者将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直接利用视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籼稻花时早,粳稻花时晚,籼粳亚种间花时不遇严重影响异交结实,导致亚种间杂交稻制种产量难以提高。前人研究表明茉莉酸甲酯(MeJA)对籼粳稻开花均有显着的促进效果,可使花时提前。为使籼粳亲本间花时相遇,MeJA只能施用于粳型亲本上,而粳稻类型多种多样,来自不同生态区的粳稻材料对MeJA调控的响应和敏感性是否有差异?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极少。本试验以来自不同生态区的35份粳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MeJA调控不同生态区粳稻花时性状的效果及其对株型、产量、米质等农艺性状的影响,为利用MeJA调控杂交亲本的花时,提高亚种间杂交稻的制种产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MeJA对不同生态区的粳稻花时性状均有显着的促进效应。与对照相比,处理后第一天,不同浓度MeJA处理下粳稻开花时间均显着提前,且随着MeJA浓度的升高,粳稻始花时、盛花时、终花时均显着提前,始-盛持续时间、始-终持续时间均显着缩短,效应大小与浓度呈正相关。与对照相比,盛-终持续时间也显着缩短,但效应大小与浓度呈负相关。2.不同生态区粳稻品种对MeJA调控的敏感性不同,其中辽宁稻区粳稻品种的花时性状对MeJA的调控最为敏感,黑龙江稻区第三积温带的粳稻品种花时性状对MeJA的调控最为迟钝。这可能与辽宁稻区开展籼粳稻杂交育种较早,育成品种中含籼性成分多,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地处寒地,粳性成分多有利于提高抗寒性有关。3.喷施MeJA对不同生态区的粳稻株型性状有显着影响。株高、颈穗弯曲度随着MeJA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各浓度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着;剑叶长、倒二叶长随MeJA浓度的升高而增加。4.喷施MeJA可显着降低粳稻产量,且浓度越大,降低程度越明显。MeJA对产量结构中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没有显着影响,但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显着,尤其一次枝梗结实率、二次枝梗结实率均随MeJA浓度的升高极显着下降,可以推断,喷施MeJA后,结实率与千粒重的显着下降是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5.喷施MeJA可显着降低粳稻品质。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MeJA处理下精米率、整精米率均显着下降,且浓度越大,降低程度越明显。喷施MeJA对垩白粒率、垩白度影响未达显着水平。蛋白质含量随MeJA喷施浓度升高而提高,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随MeJA浓度升高而下降。6.MeJA在籼粳杂交稻上的应用,应坚持培育“籼不粳恢”的原则,这样可以将MeJA应用于仅提供花粉的粳型恢复系上,减少对籼型不育系上杂交种产量和米质的不利影响;在保证花时相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MeJA浓度,以节约成本,减少杂交亲本产量、米质上的损失。
邵庆勤[4](2017)在《叶面喷施多效唑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的生理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倒伏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世界各地每年因倒伏造成的减产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是防止小麦倒伏、保证小麦稳产的有效途径之一。多效唑是生产上常用的控制小麦倒伏的生长调节剂,适期喷施多效唑能够降低作物的株高,提高植株抗倒能力,但其增加抗倒伏能力的生理机理方面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品种筛选,选出抗倒伏能力差异较大的小麦品种,以此为材料,比较了不同密度下不同叶龄期叶面喷施多效唑对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明确多效唑的最佳喷施时期,并进一步采用多效唑和赤霉素互作调控试验,从形态结构、解剖结构、激素含量和同化物组成等几个方面,明确多效唑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的生理机制,本研究的结果将为小麦抗倒伏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多效唑对不同小麦品种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多效唑处理后,增加了小麦的抗倒伏能力,且均在倒五叶处理下抗倒伏能力的效果最好,其次为倒四叶处理,倒三叶处理的影响最小。通径分析表明,节间粗度、节间壁厚、节间充实度和机械强度对抗倒伏能力的直接作用最大,株高、节间长度和重心高度以及解剖结构指标主要是通过影响节间粗度、节间壁厚、节间充实度和机械强度对抗倒伏能力起间接作用。主成分分析表明,抗倒伏相关形态指标中的机械强度、节间粗度、节间壁厚和节间充实度以及茎秆解剖结构指标中的机械组织厚度、机械组织所占比例和小维管束面积对茎秆抗倒伏的贡献较大。不同小麦品种抗倒伏贡献较大的指标聚类分析后得出,矮抗58和济麦22的抗倒伏能力最强,良星66、偃展4110和新麦20的抗倒伏能力中等,皖麦29、安农0305和烟农19的抗倒伏能力相对较弱。不同小麦品种对多效唑响应敏感性的聚类分析表明,矮抗58、烟农19、皖麦29、济麦22和安农0305为多效唑响应敏感型,良星66、偃展4110和新麦20为多效唑响应一般型。2.多效吐对不同密度下小麦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在倒五叶时期喷施多效唑,小麦茎秆解剖结构中大小维管束的个数和面积、机械组织和薄壁组织厚度以及细胞宽度增加最明显,细胞长度缩短效果最显着;而且茎秆中的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上升的幅度最多,从而导致小麦株高、重心高度、节间长度下降幅度最大,节间粗度、节间壁厚和节间充实度增加幅度最高,进而使机械强度和抗倒伏指数最大,倒伏率最低。随着密度的增加,多效唑提高抗倒伏能力的效果有所增加。各密度下的相关分析表明,茎秆基部第二节间的节间长度、节间粗度、节间壁厚、节间充实度、机械强度、小维管束面积、机械组织厚度、细胞长度和宽度以及可溶性糖含量是影响不同密度下小麦倒伏的重要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对不同密度下基部节间性状进行分析得出,小维管束面积、细胞宽度和可溶性糖含量对不同密度下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均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在低密度下细胞长度对小麦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最大,而较高密度下节间粗度和机械组织厚度对小麦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大。3.多效唑提高小麦植株抗倒伏能力的生理机制 喷施赤霉素处理(R2)增加了小麦的株高和植株的重心高度,降低了小麦的节间壁厚和充实度,增加了基部节间的激素含量,降低了解剖结构中大小维管束的个数和面积、机械组织和薄壁组织厚度及细胞宽度,增加了细胞长度,同时茎秆中除氮素含量以外的同化物组成的含量均下降,从而降低了小麦的机械强度和抗倒伏指数,进而增加了小麦的倒伏率。喷施多效唑处理(R1)的效果与喷施赤霉素处理(R2)刚好相反。先喷多效唑再喷赤霉素(R3)处理中,赤霉素解除了多效唑对于抗倒伏能力的增加作用,并表现赤霉素的效果,但其对小麦抗倒伏能力的降低作用小于赤霉素处理(R2)。先喷赤霉素再喷多效唑(R4)处理中,多效唑解除了赤霉素对于小麦抗倒伏能力的降低作用,并表现多效唑的效果,但其对抗倒伏能力的增加作用小于多效唑处理(R1)。通径分析得出,小麦的形态结构和同化物组成直接影响茎秆的抗倒伏能力。通径分析结合相关分析得出,基部节间中赤霉素和生长素含量的降低,抑制了节间中同化物的外运,从而提高了基部节间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以及可溶性糖和钾素含量,同时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增加,导致基部节间氮素含量的下降,间接减少了茎秆中物质的输出,也有利于同化物在基部节间的积累,使茎秆更加健壮。同时,基部节间中维管束数量的增多和维管束面积的增大可以增加节间壁厚和节间粗度以及茎秆中同化物运输的维管束通道,同化物运输的能力增强,进而增加了同化物在茎秆中的积累和运输,间接提高了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再者,茎秆中较高的纤维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钾素含量也有利于改善茎秆的形态结构,优化茎秆解剖结构,从而间接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综上所述,多效唑处理降低了基部节间的赤霉素、生长素含量,增加了细胞分裂素含量,从而增加了茎秆中除氮素含量以外的同化物组成含量,改善了小麦基部节间的解剖结构和形态结构,从而提高了小麦的抗倒伏能力。主茎倒五叶期喷施多效唑对抗倒伏能力的效果最好。通径分析得出,小麦茎秆的形态结构和同化物组成对抗倒伏的直接作用明显,激素含量和解剖结构主要是通过茎秆的形态结构和同化物组成对抗倒伏能力起间接作用,同时同化物组成通过形态结构以及形态结构通过同化物组成对抗倒伏的间接作用也较明显,因此小麦茎秆的激素含量、形态结构、解剖结构和同化物组成相互作用,共同提高了小麦的抗倒伏能力。
代金英[5](2017)在《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构成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主要影响因子》文中研究指明杂种优势利用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品质的有效的措施之一,已广泛用于禾本科,茄科,十字花科等作物。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应用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利用“三系”配套育成一批杂交大豆品种,但是由于大豆杂种种子生产效率低,不能产业化,所以未能推广应用。黄淮地区是我国主要大豆种植地区,需要进一步筛选该地区的强优势组合和解析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筛选出强优势组合用于杂交大豆产业化,最终要通过转育等技术实现杂交种子大规模生产。目前还没有经济有效的杂交种子大规模生产方法,所以需要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影响因子进行探讨。本研究内容之一,分别选取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各两组核心推广品种(共计42个优良亲本品系),2009-2013年在山东济宁和河南周口按NCⅡ设计一共配制了150个杂交组合。首先,对杂交组合的优势进行分析,筛选出优异组合。其次,解析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最后,对优异组合进行改良。本研究内容之二,选取5个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Cytoplasm-nuclear male-sterile lines,CMS)与其相应的保持系和3个恢复系,2011-2014年在江苏南京和山西太原,研究开放环境下的大豆不育系繁殖和杂交种子生产的影响因子。具体结果如下:1.大豆产量优势表现及高产优势组合的筛选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大豆产量杂种优势普遍存在,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优势不明显。四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平均中亲优势率为30.03%,有106个组合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占71%;平均超亲优势率为27.71%,有77个组合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占66%;平均超标优势率为31.14%,有102个组合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占51%。优选出20个优异杂交组合,即中黄13×晋豆23、豫豆22×高丰1号、豫豆22×晋豆23、山宁16×菏豆18、豫豆22×晋大53、菏豆19×冀豆17、菏豆19×徐0801、菏豆19× Williams82、山宁14×冀豆17、菏豆19×潍豆267、周豆13×MN413、周豆11×周豆16号、周豆13 ×周豆17、周豆13 ×郑9805、豫豆22×周豆16、徐0705×汾豆79、徐0705× Willimas82、冀豆17×周豆19、皖豆28×汾豆79和中黄37×Willimas82。这些高产高优势组合的平均超亲优势率为54.74%;超亲优势率为49.15%。2.大豆F1杂种产量的QTL定位通过RAD-seq(基于限制性位点相关DNA的测序)等方法获得SNPLDB(SNP Linkage disequilibrium block),利用 PLSRCGA(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 combined with genetic algorithm)分析方法对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的四组NCⅡ试验供试标记位点进行分析,一共检测到57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这些QTL分布于15个连锁群上。其中N和D2连锁群上的QTL最多,分别有7个。其次F(6)、J(5)、C1(5)、B2(4)、C2(3)、M(3)、E(3)、Dla(3)、D1b(3)、K(3),其他是1~2个。第一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13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10个连锁群上。这13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74.08%。第二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22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11个连锁群上。这22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80.31%。第三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25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13个连锁群上。这25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76.14%。第四组NCⅡ试验中检测到15个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位于9个连锁群上。这15个标记位点的总贡献率为79.13%。四组NCⅡ试验同时检测的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仅有1个(qHy-07-02);三组NCⅡ试验同时检测的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有3个(qHy-03-03、qHy-14-03和qHy-15-03);两组NCⅡ试验同时检测的与F1杂种产量显着相关的QTL有9个(qHy-02-01、qHy-03-02、qHy-03-03、qHy-06-01、qHy-07-01、qHy-13-01、qHy-14-02、qHy-1 4-04 和qHy-16-02)。3.大豆F1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效应分析在四组NCⅡ试验中,对QTL-等位变异间的加性和显性效应进行估计。四组NCⅡ试验加性效应较大的等位变异分别有qHy-14-03-A2、qHy-01-03-A1、qHy-06-01-A5和qHy-16-05-A7。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亲本有中黄13、晋大53、晋豆23、菏豆19、冀豆17、山宁16、周豆13和阜97211-76等等。四组NCⅡ试验组合显性效应较大的等位异分别有qHy-13-06-A1/A2、qHy-17-05-A1/A2、qHy-09-03-A1/A2 和qHy-07-01-A2/A3。4.大豆F1杂种产量的遗传基础利用PLSRCGA分析方法对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的四组NCⅡ试验供试标记位点进行分析,并分别对不同标记位点等位变异的显性度进行了估计,推测出大豆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可能同时包括加性效应、部分显性效应、显性效应和超显性效应。优异杂交组合等位变异中,杂合位点数高于纯合位点数;杂合位点中均为增效数;超显性效应频率78.93%。F1遗传效应构成中,杂合位点的超显性效应是大豆杂种产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加性效应也是其组成部分。超显性效应是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5.大豆产量的亲本配合力分析鲁西南和豫东南地区的四组NCⅡ试验的表型配合力分析,筛选出一批有潜力的亲本:豫豆22、中黄13、晋豆23、周豆13、徐0705、汾豆79、周豆19、Willimas82等等;筛选出一批高特殊配合力的组合:中黄13 ×晋豆23、山宁14×冀豆17、周豆13×MN413、和徐 0705×Willimas82 等等。四组NCⅡ试验基于产量表型的配合力分析结果均显示特殊配合力与中亲优势、超亲优势、超标优势在产量呈极显着相关(P<0.01)。可用表型配合力预测杂种优势。表型配合力和基因型配合力分别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呈极显着相关(P<0.01)。基因型配合力可以像表型配合力一样用来预测杂种优势。6.影响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产量的自然昆虫群体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传粉媒介观察发现,田间访大豆花的自然昆虫群体包括六个目,11个科。大豆田间主要有8种蜂利于大豆异花传粉,且均为膜翅目,包括蜜蜂科的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和熊蜂,切叶蜂科的北方切叶蜂、细切叶蜂和黄鳞切叶蜂,以及遂蜂科的玉米毛带蜂和拟绒毛淡脉隧蜂。其中访花昆虫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中华蜜蜂,其次是意大利蜜蜂和北方切叶蜂,并且它们在一天中的12:00~13:00数量最多。7.影响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生物学因子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影响因子研究结果显示:有效的外源花粉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关键因子之一。保持系和恢复系在无露水环境下,花粉能够释放良好,可以为不育系异交提供更多有效的外源性花粉。昆虫媒介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另一关键因子。开放环境下这些蜂类活动能够提高CMS系的结荚率和结实率,与不放蜂网室相比,开放环境中CMS的结荚率提高了 45.2%,可以达到网室放蜂的效果。雄性不育系的异交能力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最关键因子。在放蜂网室和开放环境下,雄性不育系的异交率差异较大,从不到10.0%到99.0%以上。在开放条件下,利用自然昆虫群体做传粉媒介,高蜜量不育系异交率高达 1 00.0%。
崔婷[6](2016)在《水稻种子高活力生产技术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索水稻(Oryza sativa L.)高活力种子的栽培生产技术,于2015年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湖南省绥宁县武阳镇,采用杂交组合Ⅱ优416(Ⅱ-32A/R416)、Ⅱ优838(Ⅱ-32A/R838)以及常规稻品种黄华占开展了大田试验,分析测定了制种地点、种植密度、N肥管理、生长调节剂及收获方式和干燥方式对水稻种子产量和种子活力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生态点对种子产量和种子活力具有显着影响。Ⅱ优838制种产量在永安、绥宁、桂东3个地点间存在极显着差异,表现为桂东点>绥宁点>永安点,桂东点的穗数和结实率最高,因此产量最高;Ⅱ优838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表现为桂东点>绥宁点>永安点,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呈现绥宁点>桂东点>永安点,平丘区永安试点生产的杂交种子活力显着低于二个山区试验点桂东和绥宁2.氮肥施用量对杂交水稻组合Ⅱ优416制种的产量以及种子活力具有显着影响,在施氮量0~270kg/hm2范围内,Ⅱ优416制种获得高产高活力种子的适宜施氮量为180kg/hm2处理;母本栽插密度对种子活力没有显着的影响,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以栽插密度56×104穴/hm2(13.3 cm×13.3 cm)显着优于其他两种栽插密度。3.氮肥施用量及栽插密度对常规稻品种黄华占的产量以及种子活力具有显着影响。在施氮量0-270kg/hm2范围内,225kg/hm2处理为获得高产的最适施氮量;在密度17-36x 104穴/hm2范围内,以17×104穴/hm2密度处理产量最高。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综合考虑,施氮量225 kg/hm2配合栽插密度17×104穴/hm2可以获得种子高产和高活力。4.花后喷施生长调节剂可以增加种子产量以及提高种子活力。授粉后喷施调节剂T6、T9、T13提高了Ⅱ优416、Ⅱ优838两个制种组合的种子产量和种子活力,其中调节剂T13可显着增加2个参试组合的种子产量,种子活力指标也都高于对照处理。调节剂T14、T13、T4、T9增加了常规稻黄华占种子产量,提高了种子活力。5.后熟收获和种子干燥方式对种子活力具有显着影响。杂交组合Ⅱ优416和常规稻黄华占后熟收获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高于常规收获,其中种子活力指数较常规处理分别高出22.3%和17.4%;不同干燥方式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表现为晾干、晒干>烘干,晾干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都显着高于烘干。论文还就水稻种子活力与种子产量的关系以及高产高活力种子生产技术规程进行了讨论。
陈辰洲[7](2016)在《杂交水稻机械化种子生产相关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杂交水稻机械化种子生产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研究,相关的水稻种植的知识也得以向外传播,水稻制种的领域扩大,质量和产量也相应得到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我国处于产业转型的阶段,大量劳动力流入城镇,这对水稻机械化制种的推广应用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我国杂交水稻传统制种技术已经有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相应的机械化过程的起步却比较滞后。在美国、日本等国水稻的机械化程度已基本普及的时候,我国机械化进程还处于研究推广阶段。因为我国地貌多样、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一,我国的农业科学工作者提出各种机械化制种的解决方案,并着手于各个层面进行可行性探索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以母本直播、父本两行栽插的传统种植方式的机械化为研究背景,探究了为实现其机械化得满足的相关条件,包括适宜大田直播的种子的发芽率与整齐度的调节,秧龄期的改变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机械和人工插秧后水稻生长的农艺性状的对比,以及研究了几个水稻品种种子纯度方便、快捷、安全的纯度检测技术。通过对相应实验数据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初步确定此种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是可行的。机械化对水稻种植的要求比较高,我们一方面要尽量满足机械化相应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调整相应的技术,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更适应我们的水稻制种过程。
张萌,戴冬青,李西明,张华丽,马良勇[8](2016)在《水稻花时性状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花时是指1d内水稻颖花的外稃和内稃从张开到闭合的时间。花时的同步性是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强优势的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组合的制种上,由于粳稻不育系柱头外露率低,提高花时相遇率就能极大促进这类组合的推广应用。本文对水稻花时的特性、花时研究的观察方法、花时性状的遗传、基因定位、育种利用和杂交水稻制种中常用的人工调节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水稻杂交育种提供参考。
杨虎[9](2014)在《茉莉酸甲酯及其复配剂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以杂交水稻组合珍汕97A/浙恢963、博优A/萍恢141(夏制)、岳4A/华恢4号、中3A/中恢286、博优A/萍恢141(秋制)和K18A/明恢77为试验材料,通过对盛花期母本进行喷雾处理,研究了1.0mmol/L MeJA、1.0mmol/L MeJA+50mg/L ALA、1.0mmol/L MeJA+500mg/L ABA和1.0mmol/L MeJA+0.025mg/L epiBR等MeJA及其复配剂处理对颖花开闭动态、柱头外露率、柱头活力、千粒重、异交结实率、裂颖率和制种产量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1)MeJA及其复配剂均促进母本颖花开放,处理后1h出现开颖高峰。MeJA与epiBR的复配对促进珍汕97A、博优A和中3A开颖具有增效作用。MeJA+ABA促进岳4A、中3A、博优A(秋制)和K18A颖花的关闭。(2)MeJA+ALA和MeJA+epiBR显着提高珍汕97A柱头总外露率和博优A(秋制)柱头单外露率。MeJA+epiBR显着提高K18A柱头总外露率和岳4A柱头的双外露率和总外露率。MeJA+epiBR、MeJA和MeJA+ALA显着提高中3A柱头单外露率。MeJA及其复配剂显着提高博优A(夏制)柱头单外露率。(3)除MeJA对K18A、MeJA+ABA对岳4A、MeJA+ALA对岳4A和博优A(秋制)外,MeJA及其复配剂普遍提高各母本柱头第2天的活力。(4)MeJA+ALA和MeJA+epiBR显着提高珍汕97A/浙恢963和岳4A/华恢4号组合的异交结实率。MeJA+epiBR显着提高博优A/萍恢141(秋制)和K18A/明恢77组合的异交结实率。(5)MeJA+epiBR显着提高中3A/中恢286、K18A/明恢77和珍汕97A/浙恢963制种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增产分别达6.6%和12.4%、40.6%和45.4%、55.3%和54.0%;显着提高博优A/萍恢141(秋制)的理论产量,增产达9.8%。MeJA+ALA显着提高珍汕97A/浙恢963和岳4A/华恢4号制种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增产分别达65%和50.2%、18.9%和14.5%。MeJA显着提高珍汕97A/浙恢963组合制种的实际产量。MeJA及其复配剂处理显着提高岳4A/华恢4号组合制种的理论和实际产量。(6)MeJA及其复配剂对中3A/中恢286杂交种子裂颖率无显着影响,但显着提高其他5个组合杂交种子裂颖率。
赵丽梅,彭宝,孙寰,修长兴,张伟,张春宝,张伟龙,张连发[10](2011)在《化控剂在杂交大豆制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以大豆核不育系ms6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LCMS9为材料,研究了9种化控试剂单品及其复合使用对杂交大豆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爱多收可显着提高大豆不育系结荚率和结实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8.3%和21.4%,且爱多收具有专一提高母本产量的作用。将不同化控剂复配使用,以含有爱多收为主要成分的复配剂(爱多收+硼酸钠+磷酸二氢钾和蜜蜂引诱剂+爱多收+硼酸钠+磷酸二氢钾)处理效果较好,结荚率和结实率均显着高于对照。蜂引诱剂与化控剂复合使用的效果明显好于蜂引诱剂的单独使用。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育秧基质配施化肥与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水稻机插秧研究进展 |
1.1.1 水稻机插秧发展概况 |
1.1.2 机插秧秧苗特点 |
1.1.3 机插秧秧苗素质 |
1.2 水稻育秧基质 |
1.2.1 育秧基质发展现状 |
1.2.2 育秧基质的物料配比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1.2.3 育秧基质的养分调控及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1.3 植物生长物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4 腐植酸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5 水稻秧苗素质对水稻大田生育期产量的影响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图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地点 |
3.2 试验材料概况 |
3.3 试验设计与管理 |
3.3.1 基质配施不同浓度化肥育秧试验 |
3.3.2 基质配施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育秧试验 |
3.3.3 基质优化配方田间验证试验 |
3.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4.1 基质养分含量测定 |
3.4.2 秧苗植株生长指标 |
3.4.3 秧苗根系指标 |
3.4.4 苗期植株养分吸收累积量 |
3.4.5 水稻生育期产量及构成要素 |
3.4.6 经济效益分析 |
3.5 数据处理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基质配施化肥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4.1.1 配施不同浓度氮肥育秧基质养分含量分析 |
4.1.2 水稻秧苗地上部生长特征 |
4.1.3 水稻秧苗地下部生长特征 |
4.1.4 育秧基质配施氮肥对秧苗素质的综合影响 |
4.1.5 育秧基质配施氮肥对秧苗地上部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
4.2 育秧基质配施生长调节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4.2.1 水稻秧苗地上部生长特征 |
4.2.2 水稻秧苗地下部生长特征 |
4.2.3 育秧基质配施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的综合评价 |
4.3 腐植酸优化基质配方田间验证试验 |
4.3.1 不同育秧基质养分含量比较 |
4.3.2 不同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评价 |
4.3.3 不同育秧基质处理对秧苗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
4.3.4 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4.3.5 基质成本核算及综合效益评价 |
5 讨论 |
5.1 平衡施肥对水稻秧苗素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5.2 配施不同浓度萘乙酸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5.3 配施不同浓度腐植酸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5.4 水稻秧苗素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杂交水稻种子高活力形成机制及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种子活力的定义及其演变 |
1.2 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 |
1.3 种子活力的影响因素 |
1.3.1 品种和制种组合 |
1.3.2 种子生产地点 |
1.3.3 种子发育期间的温度 |
1.4 种子高活力形成的生理基础 |
1.4.1 籽粒灌浆特性及淀粉积累特征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
1.4.2 酶蛋白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
1.4.3 种子活力代谢组和转录组的研究 |
1.5 种子活力的生产调控措施 |
1.5.1 栽插密度 |
1.5.2 赤霉素的施用 |
1.5.3 化学调控 |
1.6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齐穗后温度变化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形成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和制种组合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地点间齐穗后的温度 |
2.2.2 室内条件下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差异分析 |
2.2.3 大田条件下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差异分析 |
2.2.4 齐穗后温度变化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
2.3 讨论 |
2.3.1 不同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对比分析 |
2.3.2 齐穗后的温度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
第3章 不同活力水平杂交水稻种子灌浆特性及淀粉积累特征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和制种组合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早授粉颖花和晚授粉颖花的种子活力 |
3.2.2 不同活力水平种子的灌浆特性 |
3.2.3 不同活力水平种子的淀粉含量 |
3.2.4 不同活力水平种子的淀粉结构 |
3.3 讨论 |
3.3.1 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灌浆特征差异 |
3.3.2 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淀粉含量和结构的差异 |
3.3.3 杂交水稻强、弱势粒的种子活力 |
第4章 授粉后不同收获天数杂交水稻种子的代谢组和转录组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点和制种组合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授粉后不同收获天数种子活力 |
4.2.2 授粉后不同收获天数种子的抗逆能力 |
4.2.3 不同制种地点授粉后20 d种子的代谢组分析 |
4.2.4 不同制种地点授粉后20d种子的转录组分析 |
4.3 讨论 |
4.3.1 杂交水稻高活力种子的适宜收获期 |
4.3.2 授粉后不同收获天数种子的抗氧化系统酶活力 |
4.3.3 杂交水稻授粉后20 d种子的糖代谢途径 |
第5章 制种技术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调控效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和制种组合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三三三”制种技术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
5.2.2 “三三三”制种技术对种子黄熟度的影响 |
5.2.3 “三三三”制种技术对黄色籽粒和绿色籽粒种子活力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三三三”制种技术在杂交水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
5.3.2 杂交水稻种子批中黄色籽粒和绿色籽粒种子活力的差异 |
5.3.3 杂交水稻高活力种子收获的感官指标 |
5.3.4 赤霉素养花的调控措施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1.1 齐穗后的温度变化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形成的影响 |
6.1.2 高活力杂交水稻种子的灌浆特性和淀粉积累特征 |
6.1.3 高活力杂交水稻种子批中强、弱势粒的质量特征 |
6.1.4 杂交水稻高活力种子的适宜收获期 |
6.1.5 不同制种地点授粉后20 d籽粒的糖代谢途径 |
6.1.6 “三三三”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调控效应 |
6.2 创新点 |
6.2.1 提出强、弱势粒的质量是种子批活力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 |
6.2.2 应用组学视野明确了糖代谢是种子活力形成中的重要代谢途径 |
6.2.3 初步阐明“三三三”杂交水稻高活力种子生产技术的机理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不同生态区粳稻的花时对茉莉酸甲酯调控的响应及敏感性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稻花时的定义 |
1.1.2 花时性状的调查方法 |
1.2 水稻花时性状的研究进展 |
1.2.1 花时性状的影响因素 |
1.2.1.1 自身遗传背景差异 |
1.2.1.2 外界环境因素 |
1.2.2 花时性状的调控方法 |
1.2.3 花时性状的遗传基础 |
1.3 MeJA的发现及其生理作用 |
1.3.1 MeJA的发现历史 |
1.3.2 MeJA的生理作用 |
1.3.3 MeJA调控花时性状的效果 |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调查指标与测量方法 |
2.3.1 花时性状 |
2.3.2 株型性状 |
2.3.3 产量性状和穗部性状 |
2.3.4 稻米品质性状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生态区粳稻抽穗开花期及田间天气记载 |
3.2 MeJA对不同生态区粳稻花时性状的调控效果 |
3.2.1 不同生态区粳稻间花时性状对MeJA的响应 |
3.2.2 同一生态区内各粳稻品种花时性状的差异 |
3.2.3 各粳稻品种在不同浓度MeJA处理下花时性状的调节效果 |
3.2.4 各粳稻间花时对MeJA调控响应的敏感性差异 |
3.3 MeJA对粳稻株型性状的影响 |
3.4 MeJA对粳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
3.5 MeJA对粳稻穗部性状的影响 |
3.6 MeJA对粳稻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应用MeJA调控粳稻花时的利与弊 |
4.2.2 MeJA在水稻杂交制种上的应用前景 |
4.2.3 本试验的局限性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4)叶面喷施多效唑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的生理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倒伏的危害 |
1.1 倒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1.2 倒伏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2 小麦倒伏的类型 |
2.1 茎倒伏 |
2.2 根倒伏 |
3 小麦抗倒伏性的研究进展 |
3.1 小麦茎秆形态结构与抗倒伏的关系 |
3.2 小麦茎秆解剖结构与抗倒伏的关系 |
3.3 小麦茎秆同化物组成与抗倒伏的关系 |
4 提高小麦抗倒性的途径 |
4.1 选用抗倒伏品种 |
4.2 深耕、改进耕作方式,提高整地质量 |
4.3 改善栽培措施 |
4.3.1 适期播种,确定最佳麦田播种量 |
4.3.2 合理的肥料运筹 |
4.3.3 运用化控技术预防小麦倒伏 |
5 多效唑对作物的作用机理 |
5.1 多效唑的作用机理 |
5.2 多效唑对作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5.2.1 多效唑处理对作物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5.2.2 多效唑处理对植株体内生理特性的影响 |
5.2.3 多效唑处理对植株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
6 多效唑在农业中的应用 |
6.1 多效唑在作物抗倒伏方面的应用 |
6.2 多效唑在缓解水分逆境方面的应用 |
6.3 多效唑在抵御逆境温度方面的应用 |
6.4 多效唑在抗盐方面的应用 |
6.5 多效唑在抗病方面的应用 |
6.6 多效唑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6.6.1 对产量的影响 |
6.6.2 对品质的影响 |
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小麦品种抗倒伏能力的差异及其对多效唑的响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抗倒伏性状的测定 |
1.2.2 产量指标的测定 |
1.2.3 茎秆解剖结构的观察 |
1.3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重心高度 |
2.2 机械强度和抗倒伏指数 |
2.2.1 机械强度 |
2.2.2 抗倒伏指数 |
2.3 株高和茎秆节间形态结构 |
2.3.1 株高和节间长度 |
2.3.2 节间粗度 |
2.3.3 节间壁厚 |
2.3.4 节间充实度 |
2.4 茎秆节间解剖结构 |
2.4.1 维管束数目 |
2.4.2 维管束面积 |
2.4.3 机械组织厚度和薄壁组织厚度及机械组织所占比例 |
2.5 抗倒伏相关性状对抗倒伏指数的通径分析 |
2.6 抗倒伏相关形态学指标的分析 |
2.6.1 抗倒伏相关的形态学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
2.6.2 抗倒伏相关形态学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2.7 抗倒伏相关茎秆节间解剖结构的分析 |
2.7.1 抗倒伏相关的茎秆解剖结构间的相互关系 |
2.7.2 抗倒伏相关茎秆解剖结构的主成分分析 |
2.8 不同小麦品种抗倒伏相关性状的聚类分析 |
2.8.1 不同小麦品种抗倒伏相关性状差异的聚类分析 |
2.8.2 不同小麦品种对多效唑响应的聚类分析 |
2.9 产量及产量构成 |
2.9.1 产量构成 |
2.9.2 产量 |
3 讨论 |
第三章 多效唑对不同密度下小麦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倒伏率和倒伏系数的调查 |
1.2.2 抗倒伏性状的测定 |
1.2.3 生理指标的测定 |
1.2.4 茎秆解剖结构的观察 |
1.2.5 产量及品质指标的测定 |
1.3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倒伏情况 |
2.2 重心高度、机械强度、抗倒伏指数 |
2.2.1 重心高度 |
2.2.2 机械强度 |
2.2.3 抗倒伏指数 |
2.3 株高和茎秆节间形态结构 |
2.3.1 株高 |
2.3.2 节间长度和节间分布比例 |
2.3.3 节间粗度 |
2.3.4 节间壁厚 |
2.3.5 节间充实度 |
2.4 茎秆节间解剖结构 |
2.4.1 维管束数目 |
2.4.2 维管束面积 |
2.4.3 机械组织厚度和薄壁组织厚度 |
2.4.4 细胞长度和宽度 |
2.5 茎秆节间同化物组成 |
2.5.1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 |
2.5.2 氮磷钾含量 |
2.5.3 全糖含量 |
2.6 主茎与分蘖茎秆抗倒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7 不同密度下抗倒伏指数与节间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8 不同密度下抗倒伏相关因素的通径分析 |
2.8.1 低密度下抗倒伏相关因素的通径分析 |
2.8.2 较高密度下抗倒伏相关因素的通径分析 |
2.9 叶面积指数与叶绿素含量 |
2.9.1 叶面积指数 |
2.9.2 叶绿素含量 |
2.10 产量与品质性状 |
2.10.1 产量及产量构成 |
2.10.2 品质性状 |
3 讨论 |
第四章 多效唑提高小麦植株抗倒伏能力的生理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倒伏率和倒伏系数的调查 |
1.2.2 抗倒伏性状的测定 |
1.2.3 生理指标的测定 |
1.2.4 激素含量测定 |
1.2.5 茎秆解剖结构的观察 |
1.2.6 产量及品质指标的测定 |
1.3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倒伏情况 |
2.2 重心高度、机械强度和抗倒伏指数 |
2.2.1 重心高度 |
2.2.2 机械强度 |
2.2.3 抗倒伏指数 |
2.3 株高和茎秆节间形态结构 |
2.3.1 株高 |
2.3.2 节间长度 |
2.3.3 节间粗度 |
2.3.4 节间壁厚 |
2.3.5 节间充实度 |
2.4 茎秆节间激素含量 |
2.4.1 茎秆节间GAs含量 |
2.4.2 茎秆节间IAA含量 |
2.4.3 茎秆节间Z+ZR含量 |
2.4.4 茎秆节间(GAs+IAA)/(Z+ZR) |
2.5 茎秆节间解剖结构 |
2.5.1 维管束数目 |
2.5.2 维管束面积 |
2.5.3 机械组织厚度、薄壁组织厚度和机械组织所占比例 |
2.5.4 细胞长度和宽度 |
2.6 茎秆节间同化物组成 |
2.6.1 茎秆节间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 |
2.6.2 茎秆节间氮磷钾含量 |
2.6.3 茎秆节间全糖含量 |
2.7 抗倒伏性状与倒伏系数的通径分析 |
2.8 抗倒伏性状与倒伏系数的相关性分析 |
2.8.1 形态结构与倒伏系数的相关性分析 |
2.8.2 激素含量与倒伏系数的相关性分析 |
2.8.3 解剖结构与倒伏系数的相关性分析 |
2.8.4 同化物组成与倒伏系数的相关性分析 |
2.9 激素含量与形态结构、同化物组成间的相关性分析 |
2.9.1 第二节间的相关性分析 |
2.9.2 第一节间的相关性分析 |
2.10 解剖结构与形态结构、同化物组成间的相关性分析 |
2.11 形态结构与同化物组成间的相关性分析 |
2.11.1 第二节间的相关性分析 |
2.11.2 第一节间的相关性分析 |
2.12 叶面积与叶面积指数 |
2.12.1 叶面积 |
2.12.2 叶面积指数 |
2.13 叶绿素含量与光合特性 |
2.13.1 叶绿素含量 |
2.13.2 光合特性 |
2.14 产量与品质性状 |
2.14.1 产量及产量构成 |
2.14.2 品质性状 |
3 讨论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多效唑对小麦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
1.2 多效唑对小麦茎秆激素含量的影响 |
1.3 多效唑对小麦茎秆解剖结构的影响 |
1.4 多效唑对小麦茎秆同化物组成的影响 |
1.4.1 多效唑对小麦茎秆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1.4.2 多效唑对小麦茎秆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
1.4.3 茎秆中同化物组成与小麦抗倒伏能力的关系 |
1.5 多效唑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2 结论 |
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论文 |
致谢 |
(5)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构成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主要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作物杂种优势及其遗传机制 |
1.1 作物杂种优势的概述 |
1.2 作物杂种优势的度量 |
1.3 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2 作物杂种优势的亲本选配与亲本配合力 |
2.1 作物杂种优势研究的遗传交配设计 |
2.2 亲本配合力 |
3 作物杂种性状的QTL分析方法 |
3.1 位点组方法解析杂种优势 |
3.2 利用分子标记方法解析杂种优势 |
3.3 基于遗传算法变量选择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解析杂种优势 |
4 作物杂种性状的QTL与杂种优势 |
4.1 作物杂种性状的QTL定位 |
4.2 分子设计育种 |
5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杂种种子生产途径 |
5.1 “三系”配套生产杂种种子 |
5.2 “两系”配套生产杂种种子 |
5.3 化学杀雄生产杂种种子 |
6 大豆雄性不育系与杂种优势利用 |
6.1 大豆强优势组合筛选的研究进展 |
6.2 大豆雄性不育系及“三系”选育的研究进展 |
6.3 大豆杂交种选育 |
7 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研究及制种技术 |
7.1 大豆的制种技术概况 |
7.2 大豆父母本的异交性能 |
7.3 大豆异交结实的传粉媒介 |
8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鲁西南地区大豆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2 性状调查 |
2.3 表型数据分析 |
2.4 杂种优势分析 |
2.5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测序 |
2.6 NCⅡ设计杂交组合产量相关位点的检测及效应估计 |
2.7 配合力分析 |
3 第一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3.1.1 第一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3.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3.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3.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3.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3.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3.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3.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4 第二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4.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4.1.1 第二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4.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4.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4.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4.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4.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4.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4.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5 亲本配合力与亲本遗传构成间关系 |
5.1 大豆产量配合力方差分析 |
5.2 基于表型的配合力分析 |
5.3 基于基因型的配合力分析 |
5.4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
5.5 高产高优势组合配合力分析 |
6 讨论 |
6.1 鲁西南地区产量及品质的杂种优势表现 |
6.2 鲁西南地区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6.3 鲁西南地区杂种优势亲本选配 |
第三章 豫东南地区大豆杂种产量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2 性状调查 |
2.3 表型数据分析 |
2.4 杂种优势分析 |
2.5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测序 |
2.6 NCⅡ设计杂交组合产量相关位点的检测及效应估计 |
2.7 配合力分析 |
3 第三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3.1.1 第三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3.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3.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3.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3.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3.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3.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3.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4 第四组NCⅡ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4.1 大豆F_1杂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4.1.1 第四组NCⅡ试验的杂交组合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优势表现 |
4.1.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 |
4.2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解析 |
4.2.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及贡献率 |
4.2.2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的加性效应 |
4.2.3 大豆F_1杂种产量QTL-等位变异间的显性效应 |
4.2.4 大豆优异组合的QTL-等位变异解析 |
4.3 优异杂种优势组合的改良方案 |
5 亲本配合力与亲本遗传构成间关系 |
5.1 大豆产量配合力方差分析 |
5.2 基于表型的配合力分析 |
5.3 基于基因型的配合力分析 |
5.4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
5.5 高产高优势组合配合力分析 |
6 讨论 |
6.1 豫东南地区产量及品质的杂种优势表现 |
6.2 豫东南地区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6.3 豫东南地区杂种优势亲本选配 |
第四章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影响因子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地点 |
2.3 试验内容 |
2.4 花粉萌发率的调查 |
2.5 田间露水情况的调查 |
2.6 散粉情况的观察 |
2.7 田间昆虫访问的调查 |
2.8 花泌蜜量的调查 |
2.9 花蜜腺形态的观察 |
2.10 结实调查 |
2.11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保持系和恢复系花粉源的分析 |
3.1.1 保持系和恢复系花粉活性的调查 |
3.1.2 保持系和恢复系花粉有效性的调查 |
3.2 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传粉媒介的调查 |
3.3 大豆雄性不育系花泌蜜量与昆虫访问之间的关系 |
3.4 不同基因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异交结实差异 |
3.4.1 太原环境下不同基因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结实差异 |
3.4.2 南京环境下不同基因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结实差异 |
3.4.3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异交产量 |
4 讨论 |
4.1 有效的外源花粉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关键因子之一 |
4.2 昆虫媒介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另一关键因子 |
4.3 雄性不育系的异交能力是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最关键因子 |
第五章 全文讨论、结论和创新点 |
1 全文讨论 |
1.1 大豆F_1杂种产量的QTL分析 |
1.2 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和亲本改良 |
1.3 影响大豆雄性不育系杂种制种的生物学因子 |
2 全文主要结论 |
3 全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水稻种子高活力生产技术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种子活力的影响因素 |
1.2 生产高活力种子对于现代农业生产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种植密度对产量及高活力种子生产的影响 |
1.3.2 肥水管理对产量及高活力种子生产的影响 |
1.3.3 不同生态环境对产量及高活力种子生产的影响 |
1.3.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活力种子生产的影响 |
1.3.5 成熟度、脱水特性对高活力种子生产的影响 |
1.4 本研究切入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品种(组合) |
2.2 试验设计 |
2.2.1 不同生态点对Ⅱ优838制种产量和种子活力的影响试验 |
2.2.2 N肥用量与密度对Ⅱ优416制种产量和种子活力的影响试验 |
2.2.3 氮肥用量与密度对常规稻种子产量和种子活力的影响试验 |
2.2.4 不同调节剂处理对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
2.2.5 不同收获方式及干燥方式对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3.2 种子发芽率及活力指标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生态点点对Ⅱ优838制种产量和种子活力的影响 |
3.1.1 不同生态点点对Ⅱ优838制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2 不同生态点对Ⅱ优838制种F1种子活力的影响 |
3.2 氮肥施用量及密度对Ⅱ优416(Ⅱ-32A/R416)制种产量和种子活力的影响 |
3.2.1 母本密度对Ⅱ优416制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2 氮肥施用量对Ⅱ优416制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3 施氮量和母本密度对Ⅱ优416制种F1种子活力的影响 |
3.3 不同施氮量及栽插密度对黄华占种子产量及种子活力的影响 |
3.3.1 施氮量及栽插密度对黄华占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2 施氮量及栽插密度对黄华占种子活力的影响 |
3.4 不同调节剂处理对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
3.4.1 调节剂处理对Ⅱ优416制种F1种子活力的影响 |
3.4.2 调节剂处理对Ⅱ优838制种F1种子活力的影响 |
3.4.3 调节剂处理对黄华占种子活力的影响 |
3.5 不同收获和干燥方式对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
3.5.1 不同收获方式对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
3.5.2 不同干燥方式对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4.1 小结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杂交水稻机械化种子生产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1.1 水稻 |
1.2 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 |
1.2.1 幼苗期 |
1.2.2 秧田分蘖期 |
1.2.3 分蘖期 |
1.2.4 幼穗发育期 |
1.2.5 开花结实期 |
1.3 水稻的机械化种植 |
1.3.1 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发展近况 |
1.3.2 国外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发展状况 |
1.3.3 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分析 |
1.4 杂交水稻的机械化制种 |
1.4.1 杂交水稻的品系 |
1.4.2 国外杂交水稻制种的发展状况 |
1.4.3 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发展 |
1.4.4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的进程 |
1.5 种子纯度检测 |
1.5.1 常规鉴定 |
1.5.2 蛋白质电泳鉴定 |
1.5.3 DNA分子标记鉴定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和生长条件 |
2.1.1 植物材料 |
2.1.2 生长条件 |
2.2 实验方法 |
2.2.1 种子催芽实验 |
2.2.2 泥土盆中幼苗整齐度实验 |
2.2.3 大田里多品种幼苗整齐度实验 |
2.2.4 种子秧龄期调整实验 |
2.2.5 父本半机械化插秧探讨实验 |
2.2.6 水稻DNA的提取 |
2.2.7 PCR体系和反应条件 |
2.2.8 电泳试剂配制和操作 |
第3章 直播发芽率与整齐度调节研究 |
3.1 外来试剂对杂交水稻种子的发芽率的影响 |
3.2 对幼苗整齐度有影响的试剂的探讨 |
3.3 对不同品种的母本和杂交种直播整齐度的探究 |
3.4 讨论 |
第4章 安全秧龄期控制研究 |
4.1 和水稻结实前植株状态相关的农业性状 |
4.2 和水稻结实及产量相关的农业性状 |
4.3 讨论 |
第5章 父本半机械化插秧技术探究 |
5.1 机械和手工栽插后一些农艺性状的比较 |
5.2 讨论 |
第6章 多个杂交水稻品种种子的分子纯度检测体系研究 |
6.1 种子纯度鉴定图像 |
6.2 讨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论文展望 |
7.2.1 对不同试剂浸泡种子后对其生理影响的探讨 |
7.2.2 对秧龄期调整后水稻各项农业指标变化实质的探讨 |
7.2.3 对水稻制种过程中全面机械化的探讨 |
7.2.4 对种子纯度检测分子标记法更广泛应用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水稻花时性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花时特性 |
1. 1 花时差异 |
1. 2 花时差异产生原因 |
1.2.1遗传因素 |
1.2.2外在因素 |
2 花时的调查方法 |
2. 1 点花法 |
2. 2 目测法 |
3 花时的遗传、定位和育种研究 |
3. 1 单基因控制说 |
3. 2 多基因控制说 |
3. 3 花时的QTL定位 |
3. 4 早花时不育系的育种 |
4 花时的人工调节 |
4. 1 化控措施 |
4.1.1植物生长调节剂 |
4.1.2微肥 |
4. 2 农艺措施 |
4.2.1制种田行向 |
4.2.2安排最佳扬花期 |
4.2.3人工辅助授粉 |
4.2.4喷施冷水 |
4.2.5母本赶露水 |
4.2.6选择合适的温湿配比 |
5 问题与展望 |
(9)茉莉酸甲酯及其复配剂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现状 |
2 杂交水稻制种遇到的技术问题 |
2.1 父母本异交结实率低 |
2.1.1 影响异交结实率的因素 |
2.1.1.1 父母本遗传作用 |
2.1.1.2 作物栽培管理水平 |
2.1.1.3 天气条件 |
2.1.1.4 九二 0 等激素类物质的使用 |
2.1.2 提高异交结实率的途经和措施 |
2.1.2.1 保证大田母本颖花数量的前提条件下,增大父本颖花量 |
2.1.2.2 适当增大父本龄秧 |
2.1.2.3 合理的亲本组成为杂交制种高产前提 |
2.1.2.4 选择柱头外露率高的亲本,加强田间中后期管理 |
2.1.2.5 抽穗扬花期加强灌溉 |
2.1.2.6 加强水稻中后期病虫害管理 |
2.2 人工授粉 |
2.3 种子质量问题 |
3 植物激素与杂交水稻制种 |
3.1 茉莉酸甲酯(MeJA) |
3.2 5-氨基乙酰丙酸(ALA) |
3.3 表油菜素内酯(epiBR) |
3.4 脱落酸(ABA) |
4 小结 |
第二章 茉莉酸甲酯及其复配剂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处理方式 |
1.2.2 测定项目 |
1.2.2.1 颖花开放及关闭的日动态 |
1.2.2.2 母本柱头外露率 |
1.2.2.3 母本柱头活力 |
1.2.2.4 理论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1.2.2.5 田间实际产量 |
1.2.2.6 种子裂颖率 |
1.2.2.7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茉莉酸甲酯及其复配剂对母本颖花开放及关闭的影响 |
2.2 茉莉酸甲酯及其复配剂对母本水稻柱头外露率的影响 |
2.3 茉莉酸甲酯及其复配剂对母本水稻柱头活力的影响 |
2.4 茉莉酸甲酯及其复配剂对母本水稻强势粒与弱势粒千粒重的影响 |
2.5 茉莉酸甲酯及其复配剂对母本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6 茉莉酸甲酯及其复配剂对母本水稻种子裂颖率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结论 |
3.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化控剂在杂交大豆制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005年不同化控剂对不育系结实的影响 |
2.1.1 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 |
2.1.2 结荚率和结实率 |
2.1.3 制种产量 |
2.2 2006年不同化控剂处理对大豆结实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育秧基质配施化肥与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D]. 安之冬.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2]杂交水稻种子高活力形成机制及调控技术研究[D]. 王晓敏.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3]不同生态区粳稻的花时对茉莉酸甲酯调控的响应及敏感性差异[D]. 杨宇尘.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4]叶面喷施多效唑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的生理机理研究[D]. 邵庆勤.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5]大豆产量杂种优势的QTL-等位变异构成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性的主要影响因子[D]. 代金英.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4)
- [6]水稻种子高活力生产技术初步研究[D]. 崔婷.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7]杂交水稻机械化种子生产相关技术研究[D]. 陈辰洲. 清华大学, 2016(05)
- [8]水稻花时性状研究进展[J]. 张萌,戴冬青,李西明,张华丽,马良勇. 核农学报, 2016(02)
- [9]茉莉酸甲酯及其复配剂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应用[D]. 杨虎. 江西农业大学, 2014(02)
- [10]化控剂在杂交大豆制种中的应用[J]. 赵丽梅,彭宝,孙寰,修长兴,张伟,张春宝,张伟龙,张连发. 大豆科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