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亲”的大众传播意义

“三亲”的大众传播意义

一、“三贴近”的大众传播学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杨非非[1](2021)在《虚拟交往场域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大众认同研究》文中提出

苏星月[2](2021)在《《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对比研究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越来越大,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不计其数。在抗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媒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媒体是信息流动的桥梁,媒体及时报道,不仅可以让公众了解事件的严重性,掌握防控应对的策略,还可以稳定民心和社会治安。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媒体如何构建报道框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阅读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文献资料,结合目前的研究和分析,将《人民日报》和《新京报》的电子报作为研究对象,认真收集两家报纸从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9月8日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报道,将2357篇报道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立足于框架理论,从《人民日报》和《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的主题框架、报道内容、消息来源、报道方式和报道基调五个角度对研究样本进行描述,比较《人民日报》和《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相同点,分析二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不同点,归纳二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特点,反思《人民日报》和《新京报》在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中的不足,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的优化建议。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绪论,在本章中,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实际意义进行描述,然后对框架理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进行文献综述,最后介绍研究对象,交代研究样本及样本采集时间,并对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第二个部分是对《人民日报》和《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报道进行样本描述,结合2357篇报道,统计分析二者主题框架、报道基调、报道内容、消息来源、报道体裁的分布情况和占比情况。第三个部分是结合数据分析,归纳《人民日报》和《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相同点、不同点及特点。两家报纸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主题框架、消息来源、报道体裁和报道基调四个方面,二者在报道主题框架的建构上以“政府形象框架”为主,侧重于将“政府官员”作为消息来源,将“消息”作为报道体裁,以正面报道为主。二者报道框架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相较于《人民日报》,《新京报》更重视“人情趣味框架”,这与其都市报的定位息息相关;《新京报》的消息来源比《人民日报》更丰富,其报道的消息来源不仅有政府官员、抗疫一线人员、外国政府与国际组织、专家学者,还有出租车司机、大学生、公益人士、职员、教师、公务员、法律工作者、心理师、志愿者。虽然《人民日报》和《新京报》的负面报道占比都不大,但是在负面报道的内容上存在差别,《人民日报》的负面报道主要是关于国际疫情发展趋势,负面报道内容主要为国外疫情严重化、疫情对国际社会的消极影响、美国消极抗疫。而《新京报》不仅报道了国外的疫情情况,还对国内严峻的疫情趋势、牺牲的抗疫人员、抗疫不利的官员、不合理的防疫措施进行报道。《人民日报》的报道框架特点为以整合与引导为主,报道对全国各地的抗疫资讯进行整合报道,并针对不同的抗疫时期,对受众进行不同的引导。而《新京报》的报道框架特定体现为监督和市场并重,《新京报》的第二版多为媒体人及受众对抗疫相关措施、政策的评价,充分体现了媒体的监督功能,此外《新京报》的报道框架受市场影响,报道内容跟随当期热点进行调整,例如2020年7月是我国的高考,且当月我国遭遇洪涝灾害,在此期间,《新京报》的头版及其他版面面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报道数量大幅度减少,新闻议题大多是关于高考和防汛救灾。第四个部分是对《人民日报》和《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进行反思,并提出优化建议。

吕婧[3](2021)在《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机勃勃的力量之源,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支柱。2019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是历久而常新的主题,是每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必须要让爱国主义紧紧扎根在大学生心中,并成长为参天大树,筑牢爱国信仰根基,才能培养出可以肩负复兴伟业的时代新青年。在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创新教育方法和途径,充分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培育和增进大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之情。山西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三晋人民用热血和生命在近代历史发展各个时期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瑰宝,它集中反映着党和人民的思想意识、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革命精神,具有重要的爱国主义育人功效,是新形势下开展和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天然素材与优质载体。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对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论题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综述、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主要对山西红色文化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概述,并对山西红色文化的宝贵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进行分析,它可以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坚定方向、创新形式、丰富素材、增强情感体验,这将为后续的研究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第三部分是对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的阐述说明,在总结调查问卷数据和归纳访谈结果的基础上,对当前山西红色文化应用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深入探讨分析影响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不佳的制约因素。第四部分综合了前述分析,从增强理论教育夯实爱国认知、优化育人氛围厚植爱国情怀、拓宽传播渠道砥砺爱国意志、完善教育机制筑牢爱国信仰、开展实践活动践履爱国行动这五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应用山西红色文化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

马月晗[4](2021)在《毛乌素沙漠治理新闻报道框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2017年9月11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鄂尔多斯宣言》,毛乌素沙漠防沙治沙的成功经验引来媒体大量关注与报道。本文基于框架理论和话语分析的理论视角,分析毛乌素沙漠治理新闻报道的特点,探讨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建构了怎样的报道框架,毛乌素沙漠治理的新闻图景又是被如何呈现的。研究发现:毛乌素沙漠治理新闻报道采用“主体叙事—认同建构—社会动员”的报道框架,从报道议题、叙事结构、文本修辞三个维度记录毛乌素沙漠的治理进程。在报道议题方面,通过治沙实践、治沙成就、治沙精神、治沙理念四个方面,呈现毛乌素沙漠治理的理念、动向和成就,向受众展现了毛乌素人“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治沙精神;叙事结构上,呈现出相对固定的“情节框架”和“议题框架”相结合的结构,通过还原毛乌素沙漠的治沙图景,表达媒体对毛乌素沙漠治理成就、意义的认同和支持;在文本修辞层面,通过词汇、句式、修辞的灵活运用,传达毛乌素沙漠治理的精神内涵,发挥媒体的社会动员和舆论引导作用,传递环保理念,提升社会对沙漠治理问题的关注度。

王迪[5](2020)在《《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荒漠化防治对人类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建国至今,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荒漠化防治取得了显着成效,内蒙古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更是为国际社会治理环境生态提供了中国的经验和智慧。舆论宣传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近些年媒体对防沙治沙的新闻报道不计其数,本文选取内蒙古的党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建国以来至今《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的新闻框架进行分阶段研究。探索《内蒙古日报》不同阶段的防沙治沙报道框架,并指出框架变化的原因,总结《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的经验,为其他主流媒体做好防沙治沙报道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建国以来《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可以被区分为1949-1999年的“浅绿色”框架和2000年至今的“深绿色”框架。报道框架出现变化的原因主要为新闻报道理念的转变,生态环境治理提上日程,党报使命决定框架基调。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防沙治沙报道:第一、练“笔力”:讲好生态故事,提高新闻可读性;第二、练“脑力”:增强新闻策划能力,丰富报道形式;第三、练“眼力”:挖掘防沙治沙典型,提升新闻价值;第四、练“脚力”:深入群众,深入治沙一线。

钟文肄[6](2020)在《综艺娱乐节目公益广告传播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媒体行业作为新世纪的一种党和政策宣传的重要载体,在政策贯彻落实和社会价值弘扬层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媒体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传播的内容是否符合社会利益,也要注意以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进行宣传,是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公益广告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通过广告的宣传形式对社会的价值进行正确引导的一种方式,传统的公益广告经常以图片、视频等具有警示意义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长时间下来,当这种传播形式形成一种普遍的传播路径,就容易造成受众对于公益广告的审美疲劳以及一种“价值思想”上的“审美疲劳”,久而久之,对于公益广告的传播就陷入了瓶颈。每个时代具有每个时代的特征,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层面都得紧跟时代的潮流,综艺娱乐节目作为当下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播形式,主题紧扣时代,涌现出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宣传高雅文化的综艺节目,例如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以及大批网络综艺娱乐节目都一方面满足了观众的娱乐好奇心,另一方面也另辟蹊径,根据节目内容,在中间穿插公益广告的传播,不仅创新了传播内容,也创新了传播形式,扩大了传播效果,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收到了公益理念,对于节目中的社会价值的引导也能紧跟步伐,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以一种耳目一新的方式达到了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本文探讨的就是在最新的融媒体发展时代,一系列的传统公益广告“失灵”之后,综艺娱乐盛行的年代,人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工作压力之下,在得到娱乐享受的前提下还能跟随社会正确价值的引导,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胡晓泓[7](2020)在《改革开放40年扶贫报道变迁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大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和贫困问题仍然是一项国家级重要问题。实现脱贫攻坚不仅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而且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献力。在众多社会力量中有一类力量比较特殊,那就是新闻媒体,它在扶贫事业中媒体的力量必不可少。本文的逻辑起点是将新闻媒体看作是能动的行动主体。作为实践概念的新闻扶贫,其主要路径是通过媒体的扶贫报道对贫困地区产生实际的影响和作用。从行动者视角探究新闻媒体自然要更加强调能动性、主动性和互动性,摆脱“中介”和“占位“标签。笔者透过对扶贫报道的分析和总结,探究其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媒体作为行动主体的角色变迁,明确其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以及要规避的风险,为新闻媒体更好的参与社会建设提供可供借鉴参考的建议。绪论部分,本文做了关于框架理论和新闻扶贫的文献梳理,在区分了贫困与扶贫、扶贫报道与新闻扶贫概念基础之上,选择《人民日报》改革开放40年的扶贫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内容分析类目。第一章将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性质优先界定,明确其为公众服务的宗旨,并对新闻扶贫做了相关的理论发展梳理和实践探索。第二章对《人民日报》的扶贫报道从数量、内容、形式等微观层面看其不同阶段的变化和差异,不同角度都在呈现出媒体的扶贫实践逐步全面化和日常化,且媒体的行动者角色愈发独立起来,在此基础上总结扶贫报道的主题特征,如体裁报道重“扶”多于“贫”、扶贫问题类报道占比较低等。第三章则从行动者网络理论着手,识别扶贫实践中行动者主体和建构路径,在对扶贫报道分析基础之上,归纳总结出40年间,媒体角色框架发生了从参与者到独立者的历时变迁,其背后不仅受到国家扶贫政策的规制外,还受到媒介组织框架规制和扶贫群众意识的转变的影响。第四章是结合前面章节的分析,得出目前媒体角色变迁给扶贫事业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路径再优化,并强调媒体报道在遵守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在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精准发力,一定程度上对扶贫起到引导和带动作用的同时,仍需要不断强化媒体自觉意识和角色认知,但是谨记要把握尺度防止越权。实现二者的平衡,最大限度发挥媒体的潜力和作用是政府和媒体共同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陈一鸣[8](2020)在《《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是我国科学技术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盛会,大会解放了大众思想,弘扬了科技新风,为之后科技工作方针的确立及改革开放后科技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被称为“科学的春天”。在全国科学大会期间,《人民日报》对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报道,在中国科技新闻传播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十分重要的划时代意义,开启了中国科技新闻报道的新纪元。本文以《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为研究对象,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首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全国科学大会报道进行量化分析,建构了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篇幅、报道主题、新闻体裁、新闻来源六大类目,从类目分析中得出《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的整体呈现。其次,进一步对全国科学大会报道进行文本分析,从新闻标题、新闻图片、人物描写、报道视角、修辞表达上呈现出报道文本建构的特点。研究发现,《人民日报》通过以下报道策略对全国科学大会进行报道:大体量、多版面的集中式报道;多体裁、多主题的系列式报道;运用权威性报道传达政治性内容;设置科技议题的专栏专版;运用全知视角聚焦科技人物;以正面报道为基调发挥舆论动员作用。《人民日报》通过对全国科学大会报道实现了强有力的社会动员,同时也由于历史局限性存在着大众视角报道较少和对科技术语缺乏通俗易懂的解读的不足。全国科学大会报道也对如今传播环境中的科技会议新闻报道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要做好重大科技会议报道的前期策划,通过全媒体渠道实现矩阵式报道,创新报道形式使科技硬新闻软着陆,提升科技新闻与社会大众生活的贴近性,加强对科技先进典型的生动塑造,着力培养记者的科学素养。可借鉴运用以上方式提升科技会议新闻的传播效果。

李梦奇[9](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民日报》三农报道新闻框架研究(2017-2019)》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把它作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新时期随着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三农”问题的解决更是成为重中之中。随着党中央“三农”政策的调整,“三农”问题也在发生变化,官方主流媒体对其的报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做好“三农”报道成为摆在新闻媒体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人民日报》“三农”报道新闻框架的研究,对于指导新闻媒体更好的进行“三农”报道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乡村振兴背景下2017年至2019年《人民日报》的“三农”报道新闻为研究对象,选取《人民日报》这一权威媒体,基于新闻框架理论,通过人民日报数据库对“三农”报道样本的选取,并结合纸质版本的查阅,最后得出1280篇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的“三农”报道进行分析,试图从新闻报道的数量、报道主题议题、消息来源和报道倾向这几个方面来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民日报》对“三农”报道框架及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影响新闻框架的成因有哪些,以及对“三农”报道框架的建构存在的问题尽可能提出可优化的路径。文章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开头部分是绪论。包含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框架理论及“三农”报道相关研究综述,研究设计,研究创新点和不足。第一部分是对《人民日报》“三农”报道内容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消息来源、报道数量、报道主题议题、报道对象和报道倾向,通过分析得出“三农”报道的基本特征。第二部分是分析的结果,在内容分析法的基础上,通过报道的基本特征还有对报道主题与议题的反复研究,提取出可能存在的“三农”报道的新闻框架,共包括发展框架、政治框架、经济影响框架、帮扶框架、指导框架、人情味框架、成效对比框架、问题导向框架八种框架,总体来看,提取出的新闻框架存在偏差,从整体来看,新闻框架的分布存在失衡。第三部分是新闻框架形成机制的分析,即现有报道框架的形成机制是怎样的,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媒介因素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和探讨。第四部分是对研究的讨论和反思。通过对框架元素和提取出的框架研究发现,整体上报道框架的建构存在四种偏差:框架元素的失衡,框架主体话语的隐匿化,问题导向框架比例失衡,经济议题和系统议题的不均衡。最后从问题角度出发,对合理建构“三农”报道框架提出了可优化的路径。第一,框架元素的合理化,第二,坚持“三农”报道农民主体地位,第三统筹好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第四,注重经济议题和文化议题的平衡。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对前文进行的总结。

解文婷[10](2019)在《《人民日报》用典研究(2017-2018) ——以“人民论坛”“人民时评”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日报》新闻评论文风陡然生变,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几乎是凡评必用典。这种变化与党的十八大上习近平当选总书记之后,在系列重要讲话与重要文章中,频繁用典密切相关。新闻评论尤其是党媒的评论文章作为一种灵魂般、旗帜般的存在,更是其传递观点、舆论引导和凝聚共识的利剑,并起着中流砥柱、定海神针的作用。新闻评论写作也是一门艺术,用典能够使得新闻评论写作具有基本的特性以外,融入生动鲜活的故事性语言与经典典故来增添新闻评论魅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人民日报》作为我国的党报媒体,经过较长时期的实践探索,其通过传播正能量来净化新闻传播环境的职业责任不可替代,其影响力呈现越来越强趋势。本文则以2017—2018年《人民日报》着名评论专栏“人民时评”“人民论坛”刊发的文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年间两大评论专栏文章进行用典数据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人民日报》评论文风的转变,以及在这份中共中央机关报新闻舆论引导的新趋势,同时也是在进一步增强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等方面所做的有益尝试与积极努力。本选题研究,对当下新闻评论实践不无借鉴意义。本文根据对十九大召开前后为期两年的435篇“人民论坛”评论专栏和447篇“人民时评”进行分析,并通过文本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发现用典引领新闻评论文风的转变,并成为转变新闻评论写作文风的“主力军”;用典写作更利于新闻评论明确表达作者的观点,将新闻评论的四力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同时,生动鲜活的典故使得评论文章具有更为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由此可见,学习评论用典增强评论效果,只要注重用典得当,会使评论文章大放异彩,否则将会使其效果适得其反。

二、“三贴近”的大众传播学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贴近”的大众传播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2)《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对比研究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一、框架理论研究综述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样本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的样本描述
    第一节 研究类目构建
        一、报道主题框架
        二、报道基调
        三、报道内容
        四、消息来源
        五、报道体裁
    第二节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报道框架
        一、《人民日报》与《新京报》主题框架分布情况
        二、《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报道基调分布情况
        三、《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报道内容分布情况
        四、《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消息来源分布情况
        五、《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报道体裁分布情况
第二章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异同及特点
    第一节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相同点
        一、主题框架以“政府形象框架”为主
        二、消息来源偏向使用“政府官员”
        三、偏用消息体裁
        四、报道基调以正面为主
    第二节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不同点
        一、《新京报》比《人民日报》更加注重“人情趣味”框架
        二、《新京报》消息来源比《人民日报》丰富
        三、《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的报道基调和而不同
    第三节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特点
        一、 《人民日报》整合与引导为主的新闻框架
        二、《新京报》市场与监督并重的新闻框架
第三章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的反思及建议
    第一节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的反思
        一、疫情潜伏期,媒体“失语”
        二、消息来源固定化,缺少民众的声音
        三、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失衡
    第二节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报道框架的提升路径
        一、把握关键节点,统筹报道工作
        二、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报道机制
        三、倾听民众的声音
        四、平衡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A:《人民日报》研究样本汇总
附表B:《新京报》研究样本汇总
致谢

(3)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山西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概述
    2.1 山西红色文化概述
        2.1.1 山西红色文化的界定
        2.1.2 山西红色文化的类型
        2.1.3 山西红色文化的特点
    2.2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概述
        2.2.1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阐释
        2.2.2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意义
    2.3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分析
        2.3.1 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向
        2.3.2 有利于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
        2.3.3 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2.3.4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体验
3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分析
    3.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1.2 调查问卷的发放
        3.1.3 调查问卷的回收和统计
    3.2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效
        3.2.1 社会各界对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共识
        3.2.2 部分高校对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逐步展开
        3.2.3 学生自身对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广泛认同
    3.3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3.3.1 大学生对山西红色文化认知程度有限
        3.3.2 高校运用山西红色文化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创新较少
        3.3.3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式
    3.4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3.4.1 错综复杂外部环境带来的严峻考验
        3.4.2 山西红色文化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
        3.4.3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保障机制不健全
4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及实现路径
    4.1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
        4.1.1 时代性原则
        4.1.2 “三贴近”原则
        4.1.3 系统性原则
    4.2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路径
        4.2.1 增强山西红色文化理论教育,夯实爱国认知
        4.2.2 优化山西红色文化育人氛围,厚植爱国情怀
        4.2.3 拓宽山西红色文化传播渠道,砥砺爱国意志
        4.2.4 完善山西红色文化教育机制,筑牢爱国信仰
        4.2.5 开展山西红色文化实践活动,践履爱国行动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毛乌素沙漠治理新闻报道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一、毛乌素沙漠治理新闻报道特点分析
    (一)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
        2.类目建构
        3.信度检验
    (二)报道特点
        1.报道数量:数量逐年递增
        2.报道地域:聚焦西北沙区
        3.发稿媒体:党报发稿居多
        4.报道版面:非要闻版分布
        5.报道议题:议题较为集中
        6.叙事结构:建构社会认同
        7.新闻标题:组合要素构成
    本章小结
二、毛乌素沙漠治理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
    (一)报道议题:绿色发展理念下的沙漠治理叙事
        1.治沙实践:因地制宜,科学治沙
        2.治沙成就:经济发展,生态恢复
        3.治沙精神:众志缚沙,久久为功
        4.治沙理念:绿色发展,统筹兼顾
    (二)叙事结构:媒体议题导向下的社会认同建构
        1.情节框架:还原治沙图景
        2.议题框架:阐述媒体观点
    (三)文本修辞:媒体情感选择下的积极社会动员
        1.微观文本:引导社会舆论
        2.话语修辞:助推社会动员
    本章小结
三、毛乌素沙漠治理新闻报道效果分析
    (一)受访者基本情况分析
        1.性别分布情况
        2.年龄分布情况
        3.学历分布情况
        4.新闻获取渠道
    (二)建构受众认知结构
    (三)影响受众治沙态度
    (四)带动受众治沙行为
    本章小结
四、反思与建议
    (一)不足之处
        1.报道框架因循化
        2.报道内容模式化
        3.报道基调不全面
    (二)优化策略
        1.打破固定框架
        2.创新报道形式
        3.兼顾负面报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毛乌素沙漠新闻治理报道效果调查问卷
致谢

(5)《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一、《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框架分析
    (一)1949-1999年的“浅绿色”框架
        1.新闻文本的宏观选择:治沙经验与方法议题和消息体裁为主
        2.新闻文本的中观选择:宏大的国家叙述
        3.新闻文本的微观选择:以晕轮效应为主
        4.小结
    (二)2000年至今的“深绿色”框架
        1.新闻文本的宏观选择:治沙成效议题和通讯体裁为主
        2.新闻文本的中观选择:细微的个人话语
        3.新闻文本的微观选择:强化文本可读性和贴近性
        4.小结
二、《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框架变化原因分析
    (一)新闻报道理念的转变
    (二)生态环境治理提上日程
    (三)党报使命决定框架基调
三、《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经验总结
    (一)练“笔力”:讲好生态故事,提高新闻可读性
    (二)练“脑力”:增强新闻策划能力,丰富报道形式
    (三)练“眼力”:挖掘防沙治沙典型,提升新闻价值
    (四)练“脚力”:深入群众,深入治沙一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综艺娱乐节目公益广告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媒体融合
        1.1.2 传统公益广告传播遇到瓶颈,需要新的创新
        1.1.3 “政府+媒体”部门对于公益事业的大力推广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途径与方法
        1.4.1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4.3 预期思路
第2章 综艺娱乐节旨公益广告传播概述
    2.1 公益广告重要载体--综艺娱乐节目概述
    2.2 公益广告概述
    2.3 综艺娱乐节目公益广告发展原因
        2.3.1 综艺节目平台占据市场优势
        2.3.2 综艺娱乐节目作为公益广告的传播形式丰富
        2.3.3 受众互动,整合公益广告媒介资源
第3章 综艺娱乐节目公益广告传播现状与传播策略
    3.1 综艺娱乐节目公益广告传播现状
        3.1.1 综艺娱乐节目现状
        3.1.2 公益广告现状
        3.1.3 综艺娱乐节目公益广告传播现状
    3.2 综艺娱乐节目公益广告现阶段传播策略
        3.2.1 综艺娱乐节目案例引入
        3.2.2 发挥传播主体作用
        3.2.3 节目风格与公益广告基调相符
        3.2.4 传播形式“与时俱进”
第4章 综艺娱乐节目公益广告传播效果
    4.1 公益广告在综艺节目中的认知效果层面
        4.1.1 综艺娱乐节目受众基数大奠定传播效果范围大
        4.1.2 新兴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突出效果
        4.1.3 公益广告在综艺节目中的认知印象加深
    4.2 公益广告在综艺节目中的态度效果层面
        4.2.1 综艺节目中公益广告的“情感共鸣”
        4.2.2 传播形式创新提升传播效果
    4.3 公益广告在综艺节目中的行为效果层面
        4.3.1 公益行动力增强
        4.3.2 传统公益广告遇冷
    4.4 综艺娱乐节目公益广告数据分析传播效果
第5章 综艺娱乐节目公益广告传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之道
    5.1 综艺娱乐节目公益广告传播存在的问题
        5.1.1 “综艺节目公益广告主题”不全面
        5.1.2 缺乏后续报道与资金
        5.1.3 创新不足
        5.1.4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5.1.5 缺乏社会责任意识
    5.2 综艺娱乐节目公益广告传播改进之道
        5.2.1 丰富公益广告宣传主题
        5.2.2 增加反馈与资金
        5.2.3 加强创新
        5.2.4 完善法律法规
        5.2.5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改革开放40年扶贫报道变迁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框架理论的研究综述
        2.扶贫报道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文本分析法
        3.比较分析法
    (四)研究方案设计
        1.样本框
        2.样本选取
        3.抽样方法
        4.类目建构
第一章 “社会公器”与新闻扶贫
    1.1 作为“社会公器”的新闻媒体
    1.2 新闻扶贫的理论发展
        1.2.1 新闻扶贫的概念
        1.2.2 我国新闻扶贫的现实基础
        1.2.3 我国新闻扶贫的实践探索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改革开放40年《人民日报》扶贫报道样本分析
    2.1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政策调整为主要驱动力
    2.2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的文本分析
        2.2.1 报道体裁分析
        2.2.2 报道版面分析
        2.2.3 报道篇幅分析
        2.2.4 消息来源分析
        2.2.5 报道地域分析
        2.2.6 报道议题分析
        2.2.7 报道倾向性分析
    2.3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的主题特征
        2.3.1 “硬题材”与政府视角:重“扶”多于“贫”
        2.3.2 社会层面较为突出:议题强调经验做法并反思
        2.3.3 扶贫问题类占比较低:报喜多报忧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扶贫报道中媒体的行动者逻辑
    3.1 新闻扶贫中的行动者网络
        3.1.1 行动者网络概述
        3.1.2 扶贫实践中要素之行动者
    3.2 新闻媒体的行动转译与路径建构
        3.2.1 问题呈现:扶贫实践的通行点
        3.2.2 利益赋予与成员征召:扶贫实践的利益感召
        3.2.3 社会动员:扶贫实践的现实关照
    3.3 新闻媒体的角色框架及其流变
        3.3.1 宏观媒体角色:五个“者”
        3.3.2 微观媒体角色:参与-动员-独立
    3.4 角色变迁的动因探析
        3.4.1 国家扶贫政策的规制
        3.4.2 媒介组织框架的规制
        3.4.3 “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闻扶贫实践的再思考和优化路径
    4.1 角色框架变迁带来的影响
        4.1.1 营造积极向上的扶贫氛围
        4.1.2 推动新闻媒体改革
        4.1.3 重视底层声音
    4.2 新闻扶贫实践的优化路径
        4.2.1 扶贫报道的再优化
        4.2.2 媒体角色的再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的整体呈现
    1.1 类目建构
    1.2 报道数量
    1.3 报道版面
    1.4 新闻体裁
    1.5 报道篇幅
    1.6 报道主题
    1.7 新闻来源
第二章 《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文本分析
    2.1 新闻标题分析
        2.1.1 标题的总体呈现
        2.1.2 不同新闻体裁下标题的特点
    2.2 新闻图片分析
        2.2.1 新闻摄影照片
        2.2.2 新闻漫画
    2.3 人物描写分析
    2.4 报道视角分析
        2.4.1 政府视角、专家视角与大众视角
        2.4.2 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
    2.5 修辞表达分析
第三章 《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策略与评价
    3.1 《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策略
        3.1.1 大体量、多版面的集中式报道
        3.1.2 多体裁、多主题的系列式报道
        3.1.3 运用权威性报道传达政治性内容
        3.1.4 设置科技议题的专栏专版
        3.1.5 运用全知视角聚焦科技人物
        3.1.6 以正面报道为基调发挥舆论动员作用
    3.2 《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的优势
    3.3 《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的不足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的现实启示
    4.1 做好重大科技会议报道的前期策划
    4.2 通过全媒体渠道实现矩阵式报道
    4.3 创新报道形式使科技硬新闻软着陆
    4.4 提升科技新闻与社会大众生活的贴近性
    4.5 加强对科技先进典型的生动塑造
    4.6 着力培养记者的科学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样本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民日报》三农报道新闻框架研究(2017-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问题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一 理论基础
        二 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取
        二 类目建构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一 研究创新点
        二 研究不足
第一章 《人民日报》三农报道内容分析
    第一节 消息来源
    第二节 报道数量
    第三节 报道体裁
    第四节 报道对象
    第五节 报道倾向
    第六节 报道主题
第二章 《人民日报》三农报道新闻框架分析
    第一节 《人民日报》三农报道的框架类型
    第二节 《人民日报》三农报道的框架分析
        一 发展框架
        二 政治框架
        三 帮扶框架
        四 指导框架
        五 成效对比框架
        六 经济影响框架
        七 人情味框架
        八 问题导向框架
第三章 《人民日报》三农报道框架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外因:宏观因素影响下的报道框架
        一 政治因素
        二 经济因素
    第二节 内在:媒介属性影响下的报道框架
        一 媒介的双重属性
        二 媒介的社会责任
第四章 《人民日报》三农报道框架的讨论与思考
    第一节 《人民日报》三农报道框架建构中的问题
        一 框架元素的失衡
        二 框架主体话语隐匿化
        三 问题导向框架的构成失衡
        四 经济议题和系统议题不均衡
    第二节 构建合理的三农报道框架
        一 框架元素合理化
        二 坚持三农报道农民主体地位
        三 统筹好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
        四 经济议题与文化议题并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人民日报》用典研究(2017-2018) ——以“人民论坛”“人民时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党报评论的研究概况
        1.2.2 党报评论文风转变的研究概况
        1.2.3 用典艺术的研究概况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文本分析法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意义
        1.5.1 实践意义
        1.5.2 理论意义
2.党报新闻评论发展新趋势
    2.1 党报评论发展历程
        2.1.1 《人民日报》新闻评论发展概况
        2.1.2 《人民日报》两大评论专栏的发展历程
    2.2 党报评论写作技巧的革新
    2.3 党报评论写作文风的转变
3.用典“讲故事”
    3.1 习近平用典的影响
        3.1.1 习近平用典表现及特点
        3.1.2 习近平用典彰显文化自信
    3.2 《人民日报》新闻评论用典分析
        3.2.1 用典的范围分布广泛
        3.2.2 用典紧扣评论对象
        3.2.3 用典说理不失文采,“文”与“质”并存
4.用典对党报新闻评论写作的影响
    4.1 用典成为转变新闻评论写作文风“主力军”
    4.2 用典更让新闻评论“打动人”“说服人”
    4.3 学习评论写作用典增强评论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三贴近”的大众传播学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虚拟交往场域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大众认同研究[D]. 杨非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对比研究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为例[D]. 苏星月.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吕婧. 中北大学, 2021(09)
  • [4]毛乌素沙漠治理新闻报道框架研究[D]. 马月晗.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5]《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研究[D]. 王迪.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6]综艺娱乐节目公益广告传播策略研究[D]. 钟文肄. 南昌大学, 2020(01)
  • [7]改革开放40年扶贫报道变迁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D]. 胡晓泓. 山西大学, 2020(01)
  • [8]《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策略研究[D]. 陈一鸣. 山西大学, 2020(01)
  • [9]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民日报》三农报道新闻框架研究(2017-2019)[D]. 李梦奇. 郑州大学, 2020(03)
  • [10]《人民日报》用典研究(2017-2018) ——以“人民论坛”“人民时评”为例[D]. 解文婷.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三亲”的大众传播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