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月板损伤术后关节强直的康复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张淑琴[1](2021)在《郑氏形意拳结合常规治疗改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后本体感觉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郑氏形意拳结合常规治疗改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后本体感觉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患者在4周郑氏形意步法练习前后本体感觉等指标数据的变化。探讨郑氏形意拳练习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本体感觉的影响,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运动治疗提供易于学习,便于推广的康复训练方法,同时将郑氏形意拳进一步的继承和推广。方法:选择四川省骨科医院康复科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选择保守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实验设计,分为实验组(n=25)25例和对照组(n=25)2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运动疗法”,实验组采用“郑氏形意拳练习”,治疗时间为4周。两组的常规基础治疗为:电针、红外线及推拿治疗,电针选穴:血海、梁丘、膝髎、阳陵泉、膝眼、足三里。两组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治疗前膝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改良Lysholm评分实验组为:45.04±10.09,对照组为:46.08±5.11)。于入院治疗前、治疗四周后测试收集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评分表(Lysholm评分)、平衡能力(跌倒风险DFI)、VAS、ADL、本体感觉,即膝关节主动30°、60°位置重置角度位移、弧度位移为测试指标。结果:(1)实验组VAS评分,从治疗前4.36±1.03下降到4周治疗结束时1.96±0.73(p<0.05);对照组从4.56±0.91降到2.23±0.62(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均有显着性差异。两组治疗4周后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2)实验组改良Lysholm评分,从治疗前45.04±10.09上升到4周治疗结束时61.92±9.64(p<0.05),对照组从46.08±5.11上升到56.60±5.68(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均有显着性差异。两组治疗4周后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3)实验组ADL评分,从治疗前84.00±5.00上升到4周治疗结束时93.00±5.77(p<0.05),对照组从82.12±6.04上升到90.40±4.06(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均有显着性差异。两组治疗4周后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4)实验组DFI(on)评分从治疗前1.86±0.49下降到4周治疗结束时1.24±0.66(p<0.05);对照组从2.11±0.69下降到1.85±0.49(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均有显着性差异。两组治疗4周后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5)实验组DFI(off)评分从治疗前3.58±1.41下降到4周治疗结束时2.16±0.6(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从3.40±0.94下降到3.20±0.79(P>0.05),无明显显着性差异。两组治疗4周后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6)实验组主动30°位置重置角度差值从治疗前10.36±4.59下降到4周治疗结束时3.84±2.03;弧度值从治疗前66.08±29.39下降到4周治疗结束时24.60±13.07;主动60°位置重置角度差值从治疗前7.76±4.18下降到4周治疗结束时2.68±2.076;弧度差值从治疗前49.56±26.79下降到4周治疗结束时17.16±13.37;实验组各角度治疗前后位置重置角度差值、弧度差值对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主动30°位置重置角度差值从治疗前9.28±3.90下降到4周治疗结束时6.56±5.33,弧度差值从治疗前59.28±24.87下降到4周治疗结束时41.88±33.97;主动60°位置重置角度差值从治疗前9.12±6.89下降到4周治疗结束时8.60±6.81;弧度差值从治疗前59.08±43.40下降到4周治疗结束时54.88±43.53;对照组各角度治疗前后位置重置角度、弧度差值对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主动30°、60°位置重置角度差值、弧度差值组间对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4周郑氏形意拳练习结合常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本体感觉能力,提高对主动30°、60°位置觉的感知能力。(2)4周郑氏形意拳练习结合常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平衡能力,可能降低跌倒风险,减少患者发生意外的几率。(3)4周郑氏形意拳练习结合常规治疗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缓解疼痛,提高患者膝关节的功能。
王林林[2](2021)在《活血利水方配合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退行性半月板损伤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研究以退行性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活血利水方配合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退行性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运用该方法治疗中老年退行性半月板损伤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0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一科住院并行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的退行性半月板损伤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分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行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其中治疗组术后予以活血利水方连续口服2周,对照组术后常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记录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半月板损伤治疗后效果JOA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并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系统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患膝分布)、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JOA半月板损伤治疗后效果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后疼痛VAS评分较前降低、膝关节活动度、半月板损伤治疗后效果JOA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较前升高。2.组间比较: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治疗组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治疗组膝关节活动度、半月板损伤治疗后效果JOA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活血利水方配合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可有效缓解中老年退行性半月板损伤引起的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2.活血利水方可明显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术后膝关节肿胀,恢复膝关节功能,有安全、可靠、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优势。
丛琳岩[3](2021)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指出背景:伴随当代运动医学、运动疗法的蓬勃发展,运动处方理论中提出了以频率、强度、时间、类型为要素的FITT(Frequency、Intensity、Time、Type)运动指导原则。人群的运动理念相应发生改观,常运动人群增加和运动强度升高,半月板损伤所引发的膝关节功能受限对人群生活质量影响越发严重。关节镜手术以外的新兴治疗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在临床上开展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就是其中之一。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或切除术凭借确切的效果仍然作为当前临床工作中解决半月板问题的主流方式。与此同时,已有较多实验在PRP修复软骨组织损伤方面做出相关研究,并有结果表明PRP制剂对于解决半月板损伤引起的膝关节问题具有一定疗效。在临床上采用多样化方式联合治疗半月板损伤,以及优化治疗方案等层面上,PRP的临床应用策略值得进一步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PRP治疗方案与常规关节镜手术方案以及透明质酸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早期临床疗效,观察分析三组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和康复状态,从而根据半月板损伤程度拟定获益最高的临床策略,为优化患者康复进程提供助力。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2月青岛市市立医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单纯关节镜组(关节镜手术+生理盐水腔内灌注,简称AT组),透明质酸组(关节镜手术+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简称HA组),PRP组(关节镜手术+PRP注射治疗,简称PRP组),每组患者容量4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依次开展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测量及专科查体,并进行Lysholm评分、HSS(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Tegner评分随访,由此分别对三组方案进行效果研究。结果:120例患者中有97例完成完整随访进度,剩余23例患者由于各种客观或主观因素未能完成随访进度。应用Lysholm量表、HSS量表、Tegner量表进行评估以及综合关节专科查体表现,经统计学分析提示:各组患者治疗后1月内各项评分相较术前皆有好转,组间比较无明显差距(P>0.05)或有较小差距,关节活动度方面PRP组与HA组相比更加优秀且二者均优于AT组;治疗后3-6月,组间各项评分开始拉开差距,膝关节各项疼痛指标、活动度等功能性改变更为明显(P<0.05)。总体效果大致呈现PRP组>HA组>AT组的趋势,但短期内PRP组与HA组在阳性体征检出结果方面未见明显差异,显然术后6月时,PRP组患肢各项指标更为优异。结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于促进半月板损伤修复具有良好的早期疗效;相较于单纯关节镜手术治疗,辅助应用PRP可显着减轻患者疼痛,加速关节功能康复,提供可观的早期收益。
叶致宇,李思敏[4](2020)在《基于肌肉能量技术的康复训练护理对半月板损伤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半月板损伤术后患者经基于肌肉能量技术的康复训练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完成手术治疗、术后康复及随访的半月板损伤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康复训练护理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护理,38例)和观察组(常规康复训练护理+基于肌肉能量技术的康复训练护理,44例),均干预4周。干预前及干预3、7 d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疼痛程度;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估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量角器测量评估两组的膝关节活动度,采用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系统评定两组的股四头肌萎缩程度。结果不同时间、分组患者的VAS评分不同,且时间、分组存在交互作用(P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干预3、7 d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组间比较:观察组干预3、7 d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膝关节功能(L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LKSS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和股四头肌萎缩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的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干预前,股四头肌萎缩程度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股四头肌萎缩程度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基于肌肉能量技术的康复训练护理在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显着,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更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张銮弟[5](2020)在《散结活络汤加减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康复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散结活络汤加减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评估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促进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康复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选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膝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成形术患者,完成实验共计93例。分成三组,每组各31例。基础治疗组:术后予加压包扎、间断冰敷、止痛(除非甾体消炎药外药物)、康复训练等基础治疗。实验组:基础治疗联合应用散结活络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基础治疗联合应用洛索洛芬钠治疗。测量和比较三组病例术后红细胞沉降率(ESR)、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髌上缘10cm周径、疼痛指数(VAS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1.年龄、性别、患肢侧别、术前ESR、术前Lysholm评分、BMI等一般资料对比,三组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ESR:组内比较:术后第2天ESR较术前明显上升,术后第7天、第14天ESR逐步降低(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病例ESR回落要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实验组病例ESR回落要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ESR回落无明显区别(P>0.05)。3.ROM:组内比较显示: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膝关节ROM逐渐增加(P<0.05)。组间比较:对照组的膝关节活动度要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实验组的膝关节活动度要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膝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区别(P>0.05)。4.髌上缘10cm周径:组内比较: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髌上缘10cm周径逐渐降低(P<0.05)。组内比较:对照组病例髌上缘10cm周径要小于基础治疗组(P<0.05)。基础治疗与实验组髌上缘10cm周径无明显区别(P>0.05)。对照组的髌上缘10cm周径要小于实验组(P<0.05)。5.VAS:组内比较: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VAS逐渐下降(P<0.05)。组间比较:对照组患者VAS要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实验组患者VAS要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对照组患者VAS要低于实验组(P<0.05)。6.Lysholm评分:组内比较:术后第3天、第14天Lysholm评分逐步上升(P<0.05)。组间比较:对照组病例Lysholm评分要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实验组病例Lysholm评分要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Lysholm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对于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的患者,散结活络汤加减虽然不能减轻关节肿胀,但能够减轻炎症指标水平,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关节功能,促进术后关节康复。且与洛索洛芬钠疗效无显着差异。在减轻疼痛方面,散结活络汤加减虽然不如洛索洛芬钠,但也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魏腾飞[6](2020)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镜成形术后早期肿痛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对于半月板成形术后患者早期肿痛改善、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内服活血行气利水中药对半月板成形术后肿痛消除、早期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中西医联用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成形术后康复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60例从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肢关节科住院确诊为半月板损伤行成形术患者,符合本试验中西医诊断及纳入标准,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患膝外用低温冲击镇痛仪冷疗、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根据伤口渗液情况及时换药、功能锻炼等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同时内服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1周,治疗期间分别在术后第1、3、5、7天观察并记录观察组、对照组VAS疼痛评分、膝关节周径、Lysholm功能评分,并与术前患膝周径比较计算出肿胀值,同时评估治疗的安全及有效性。结果用SPSS20.0软件对临床收集数据统计分析,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入组患者有2人因提前出院并失去随访,不能有效采集数据信息,中止试验。另有1例患者未按告知要求随意漏服中药,退出试验。对照组剩余29例,观察组剩余28例,实际完成57例。(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侧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两组病例组内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疼痛VAS评分、患膝肿胀值均下降,Lysholm评分较前上升。(4)两组病例组间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3天,两组的VAS疼痛评分、患膝肿胀值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5、7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患者Lysholm评分在术后第1、3、5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7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5)治疗期间,两组病例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低温冲击镇痛仪冷疗等术后基础治疗措施对于半月板成形术后气滞血瘀证膝部肿痛患者效果较佳,利于早期患膝肿胀消退、更好地降低局部疼痛,促进患肢功能的早期恢复,较基础治疗组更有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试验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事件,药物安全性较好,适合临床推广。
周超,徐斌,涂俊[7](2019)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患者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术后疼痛的改善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来我院行关节镜下治疗的60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组内36例不完全型外侧盘状半月板中水平裂10例,纵裂9例,斜裂10例,放射状裂7例,行完全切除术17例,部分切除成形术19例;23例完全型外侧盘状半月板中水平裂12例,纵裂5例,斜裂4例,放射状裂2例,行完全切除术12例,部分切除成形术11例;1例Wrisberg韧带型均为斜裂,行完全切除术。观察并评价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关节疼痛、关节弹响、屈伸受限、关节绞索、打软腿、McMurray征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评分及分级标准评定术后临床疗效,观察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患者术后有无疼痛分为术后疼痛组(9例)、术后无痛组(51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手术资料,分析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一步分析术后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0例患者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术中未见严重或明显并发症,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0~12 d拆线康复出院。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均P<0.05)。术后优良率83.33%(50/60)。术后发生1例膝关节内明显血肿,临床行穿刺抽液处理后肿胀逐渐消退。术后未发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高龄、术前合并关节软骨损伤、术后未冷敷、术后开始负重时间<7d在术后疼痛组与术后无痛组两组间差异显着(P<0.05),多因素Logistics分析证实上述因素均是导致膝关节盘状月半板损伤患者关节镜治疗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结论:应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能够获得较为显着的临床疗效。高龄、术前合并关节软骨损伤、术后未冷敷、术后开始负重时间<7d是导致患者术后疼痛的高危因素。
王绍玉[8](2019)在《五苓散合防己黄芪汤治疗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肿胀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随着我国运动医学的发展,膝关节镜技术的提高,半月板损伤的膝关节镜手术量逐年增多;膝关节镜虽为微创手术,但术后膝关节肿胀仍可发生,如何快速消除肿胀、加速术后康复、提高治疗效果是目前临床上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西医治疗术后肿胀手段较为单一;中医治疗方式较多,中药口服相对方便,患者易于接受,但缺乏循证依据,因此口服中药对膝关节镜术后肿胀的影响是本项临床观察的重点。目的:探究五苓散合防己黄芪汤治疗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镜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半月板损伤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住院患者,时间为2018年06月至2018年12月。共计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外接受五苓散合防己黄芪汤口服治疗1周。记录两组术后第1、3、5、7天的膝关节肿胀值及VAS评分,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周、2周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值变化,并进行相关数据比较及分析。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统计比较,差异无显着意义(P>0.05);2.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前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结果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的肿胀值及VAS评分比较,结果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尚不可认为两组患者术后肿胀值变化具有明显差异;3.术后第3、5、7肿胀值及VAS评分比较,结果显示P<0.01,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4.术后1周、2周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提高。结论:1.五苓散合防己黄芪汤治疗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镜术后肿胀短期疗效显着,并可减轻膝关节镜术后疼痛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2.膝关节镜手术可以明显改善半月板损伤后的症状,提高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
卓承海[9](2019)在《加味复元活血汤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关节肿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加味复元活血汤治疗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术后关节肿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观察加味复元活血汤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1年内收治的需使用手术治疗,但在术后发生了气滞血瘀证关节肿痛的半月板损伤患者,数量7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两组,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加味复元活血汤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需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关节肿痛情况。结果:1.通过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经治疗后均取得一定疗效,但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治疗后,治疗组的VAS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时间、负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治疗组的HSS膝关节评分以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治疗安全性上,两组患者均出现了各类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使用加味复元活血汤联合常规治疗的方法,可显着提升对半月板损伤术后关节肿痛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病情。2.对半月板损伤术后关节肿痛气滞血瘀证患者使用加味复元活血汤联合常规方法的治疗,能够较好降低患者出现的疼痛症状,并能够改善膝关节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术后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和下床时间。3.加味复元活血汤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关节肿痛气滞血瘀证的治疗安全性也较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复原活血汤不会导致更多并发症的出现。
陈培红[10](2019)在《散瘀消痛汤对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康复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散瘀消痛汤对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厦门市中医院骨一科住院,确诊为半月板损伤且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选择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且中医辩证符合气滞血瘀型的80例患者,用随机化等量分组方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冷敷,加压包扎,功能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散瘀消痛汤口服治疗。两组病例均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2周采集两组病例的VAS评分、膝关节周径及膝关节活动度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对收集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设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该临床研究共收集80例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且术后证属气滞血瘀型患者,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最后全部完成临床研究。2.对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年龄、性别、患侧、术中并发症处理情况)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两组病例组内对比:与术后第1天相比,术后1周、2周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膝关节周径、VAS评分均减小,膝关节活动度均增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后1周相比,术后2周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膝关节周径、VAS评分均减小,膝关节活动度均增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对比:试验组和观察组术后1周及术后2周,两组的膝关节周径、膝关节活动度、VAS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病例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散瘀消痛汤对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气滞血瘀型患者的康复有显着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二、半月板损伤术后关节强直的康复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半月板损伤术后关节强直的康复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郑氏形意拳结合常规治疗改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后本体感觉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2 文献综述 |
2.1 半月板 |
2.1.1 半月板的功能及解剖结构 |
2.1.2 半月板血供 |
2.1.3 半月板的生物力学 |
2.1.4 半月板的损伤机制与病理分型 |
2.1.5 半月板中医辨证 |
2.2 本体感觉 |
2.2.1 本体感觉及机械感受器 |
2.2.2 本体感觉与交叉韧带 |
2.2.3 本体感觉训练 |
2.3 郑氏形意拳 |
2.3.1 武医结合 |
2.3.2 郑氏形意拳 |
2.3.3 “形”的涵义 |
2.3.4 “意”的涵义 |
2.4 小结 |
3 研究方法 |
3.1 临床资料 |
3.1.1 研究对象 |
3.1.2 诊断标准 |
3.1.3 纳入标准 |
3.1.4 排除标准 |
3.1.5 剔除标准 |
3.1.6 脱落标准 |
3.1.7 中止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试验方案 |
3.2.2 技术路线图 |
3.2.3 康复治疗方案 |
3.3 测试指标与测试方法 |
3.3.1 疼痛评分 |
3.3.2 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 |
3.3.3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
3.3.4 平衡能力测试 |
3.3.5 关节本体感觉测试 |
3.4 统计学方法 |
3.5 研究结果 |
3.5.1 VAS评分结果 |
3.5.2 Lysholm评分结果 |
3.5.3 ADL评分结果 |
3.5.4 平衡功能DFI(on)评分结果 |
3.5.5 平衡功能DFI(off)评分结果 |
3.5.6 主动30°、60°位置重置角度、弧度差值指标比较 |
3.5.7 试验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组内比较 |
3.5.8 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组内比较 |
3.6 不良反应 |
4 分析与讨论 |
4.1 郑氏形意拳对疼痛的影响 |
4.2 郑氏形意拳对Lysholm的影响 |
4.3 郑氏形意拳对ADL的影响 |
4.4 郑氏形意拳对平衡能力(DFI)的影响 |
4.5 郑氏形意拳对本体感觉的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件一 临床试验病例报告表 |
附件二 疼痛评分量表 |
附件三 伦理审查意见 |
(2)活血利水方配合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退行性半月板损伤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2.1 中医诊断标准 |
1.2.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及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手术步骤 |
2.3 术后处理 |
2.4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4.1 观察指标 |
2.4.2 观察方法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结果与分析 |
1 临床病例数据完成情况 |
2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 |
2.1 两组患者性别差异分析 |
2.2 两组患者年龄差异分析 |
2.3 两组患者病程差异分析 |
2.4 两组患者患膝分布差异分析 |
3 观察指标分析比较 |
3.1 两组患者术前各观察指标比较 |
3.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比较 |
3.3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比较 |
3.4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比较 |
3.5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比较 |
4 安全性与不良反应 |
第三部分:讨论 |
1 中医学对半月板损伤的认识 |
1.1 病名认识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 |
2 西医学对退行性半月板损伤的认识 |
2.1 半月板的解剖概要 |
2.2 功能及损伤机制研究 |
2.3 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和分级标准 |
2.4 西医保守治疗现状 |
3 活血利水方的组方依据、药物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3.1 组方依据 |
3.2 药物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活血利水法在膝关节镜术后的应用分析 |
5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四部分: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半月板损伤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时间及地点 |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4 实验仪器及设备、试剂 |
1.5 PRP制备过程 |
1.6 方法 |
1.6.1 治疗方案 |
1.6.2 术后管理 |
1.6.3 随访及观察指标 |
1.7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病案数量分析 |
2.2 详细研究流程(见图 1) |
2.3 基线资料 |
2.4 临床效果评估 |
2.4.1 Lysholm 量表 |
2.4.2 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 |
2.4.3 Tegner 评分 |
2.4.4 膝关节活动度 |
2.4.5 McMurray 试验检出情况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富血小板血浆在半月板损伤诊疗方面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基于肌肉能量技术的康复训练护理对半月板损伤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对照组 |
1.3.2 观察组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不同时点VAS评分比较 |
2.2 两组干预前后LKSS评分比较 |
2.3 两组干预前后膝关节活动度和股四头肌萎缩程度比较 |
3 讨论 |
(5)散结活络汤加减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康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收集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
1.4 病例纳入标准 |
1.5 病例排除标准 |
1.6 剔除及脱落标准 |
1.7 剔除与脱落病例处理 |
1.8 主要设备器械及药物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试验前准备 |
2.3 术前准备 |
2.4 手术过程 |
2.5 术后治疗 |
2.6 观察指标 |
3 安全性分析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情况比较结果 |
2 各观察指标比较 |
2.1 三组病例手术前后ESR比较 |
2.2 三组病例手术后ROM比较 |
2.3 三组病例手术后髌上缘10cm周径比较 |
2.4 三组病例手术后VAS比较 |
2.5 三组病例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比较 |
3 不良反应观察 |
分析与讨论 |
1 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现状 |
1.1 半月板损伤的特点及机制 |
1.2 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术式 |
1.3 影响半月板损伤疗效的主要因素 |
1.4 非甾体消炎药应用及缺陷 |
2 中医学对于半月板损伤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特点 |
2.2 中医综合治疗 |
3 选用散结活络汤加减的依据 |
3.1 散结活络汤出处及配伍关系 |
3.2 散结活络汤加减的药理研究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散结活络汤加减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ESR的影响 |
4.2 散结活络汤加减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ROM的影响 |
4.3 散结活络汤加减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髌上缘10cm周径的影响 |
4.4 散结活络汤加减对半月板成形术后VAS的影响 |
4.5 散结活络汤加减对半月板成形术后Lysholm评分的影响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临床课题研究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 B VAS评分表 |
附录 C Lysholm评分标准 |
典型病例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镜成形术后早期肿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手术方法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中止或退出临床试验标准 |
1.7 术后基础治疗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试验方案 |
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3.1 基本情况 |
3.2 安全性观测 |
3.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
4.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临床病例数据实际完成情况 |
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两组患者治疗后数据比较 |
4.安全性评估 |
第三部分 讨论 |
1.中医对半月板损伤术后肿痛的认识及治疗 |
2.现代医学对半月板损伤及术后肿痛的认识及治疗 |
3.活血行气利水法组方分析 |
4.加味桃红四物汤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5.冷疗及低温冲击镇痛仪在临床中的应用 |
6.本试验的特色及创新点 |
7.结果评价 |
8.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
附录 B 临床疗效观察表 |
综述 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早期关节肿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7)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分类标准 |
1.4 病例筛选 |
1.5 手术方法 |
1.5.1 术前检查 |
1.5.2 手术适应症选择 |
1.5.3 手术入路 |
1.5.4 手术方式 |
1.5.5 术后处理 |
1.5.6 术后康复 |
1.6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
1.6.1 手术疗效 |
1.6.2 危险因素分析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手术结果 |
2.2 手术效果 |
2.2.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
2.2.2 术前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改善情况 |
2.2.3 术后临床疗效情况 |
2.2.4 不同类型不同手术方式患者临床疗效情况 |
2.2.5 术后并发症情况 |
2.2.6 两组术前术后Lyscholm评分比较 |
2.3 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分析 |
2.3.1 术后疼痛组与术后无痛组的单因素分析 |
2.3.2 影响术后疼痛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8)五苓散合防己黄芪汤治疗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肿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半月板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 |
2.半月板损伤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
2.1 半月板损伤的中医诊疗进展 |
2.1.1 半月板损伤的中医概念 |
2.1.2 半月板损伤的病因病机 |
2.1.3 半月板损伤的中医治疗 |
2.2 半月板损伤的西医诊疗进展 |
2.2.1 膝关节半月板解剖与功能 |
2.2.2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机制 |
2.2.3 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与分类 |
2.2.4 半月板损伤的西医治疗 |
3.膝关节镜术后肿胀分析 |
4.膝关节镜术后肿胀的中西医治疗 |
4.1 膝关节镜术后肿胀的西医治疗 |
4.2 膝关节镜术后肿胀的中医治疗 |
5.五苓散及防己黄芪汤的临床应用 |
5.1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 |
5.2 防己黄芪汤的临床应用 |
5.3 五苓散及防己黄芪汤中药物药理分析 |
6.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采集 |
1.2 病例分组 |
1.3 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标准 |
1.4 半月板损伤的膝关节镜手术指征 |
1.5 半月板损伤的手术治疗原则 |
1.6 纳入标准 |
1.7 排除标准 |
1.8 剔除标准 |
1.9 脱落标准 |
1.10 脱落病例的处理 |
2.研究方法 |
2.1 手术方法 |
2.2 术后治疗 |
3.观察指标 |
3.1 安全性指标 |
3.2 疗效评价指标 |
3.2.1 肿胀值 |
3.2.2 VAS评分 |
3.2.3 Lysholm膝关节评分(见附录) |
3.3 统计学处理方法 |
4.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2 基线数据分析 |
4.3 组间可比性分析 |
4.4 疗效分析 |
5.结论 |
6.讨论 |
6.1 选题背景 |
6.2 膝关节镜术后疼痛 |
6.3 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关节软骨的变化 |
6.4 半月板损伤的康复 |
6.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加味复元活血汤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关节肿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3 .纳入、排除、剔除及脱落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3.3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1.3.4 一般资料 |
1.4 分组与治疗方案 |
1.4.1 分组 |
1.4.2 治疗方案 |
1.5 安全性观察 |
1.6 疗效标准 |
1.7 统计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2.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2 治疗有效率对比 |
2.3 膝关节功能和疼痛情况对比 |
2.4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4周对比 |
2.5 术后下床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
2.6 治疗安全性对比 |
2.7 安全性指标与不良反应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
3.1 半月板损伤术后关节肿痛的概念分析 |
3.1.1 半月板损伤的概念 |
3.1.2 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法 |
3.1.3 半月板损伤术后关节肿痛的发生和危害 |
3.2 半月板损伤术后关节肿痛的中西医认识 |
3.2.1 半月板损伤术后关节肿痛的西医认识 |
3.2.2 半月板损伤术后关节肿痛的中医认识 |
3.3 半月板损伤术后关节肿痛的中西医疗法 |
3.3.1 半月板损伤术后关节肿痛的西医治疗方法 |
3.3.2 加味复元活血汤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关节肿痛 |
第四部分 :结语、展望及不足 |
4.1 结果分析 |
4.2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散瘀消痛汤对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康复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半月板损伤的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半月板损伤的认识 |
1.1 半月板损伤的中医证型分类 |
1.2 半月板损伤的中医治疗 |
2 西医对半月板损伤的认识 |
2.1 半月板损伤的诊断 |
2.2 半月板损伤的修复和愈合 |
2.3 半月板损伤的西医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资料 |
1 病例选择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2.3 半月板切除术的适应症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 |
1 分组方法 |
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治疗前后相关观察项目 |
3.2 观察方法 |
3.3 临床疗效综合评价 |
4 安全性评估 |
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的比较 |
2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比较 |
3 两组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的比较 |
4 患者安全性方面评价 |
第五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 半月板损伤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
2 选方依据及方义解析 |
3 散瘀消痛汤主要药物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4 膝关节镜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 |
5 临床疗效及课题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观察指标评分表 |
附录B: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
附录C:半月板切除术的适应症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半月板损伤术后关节强直的康复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郑氏形意拳结合常规治疗改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后本体感觉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淑琴.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8)
- [2]活血利水方配合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退行性半月板损伤的疗效观察[D]. 王林林.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D]. 丛琳岩.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基于肌肉能量技术的康复训练护理对半月板损伤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J]. 叶致宇,李思敏. 中国医药导报, 2020(29)
- [5]散结活络汤加减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康复的影响[D]. 张銮弟.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镜成形术后早期肿痛的临床观察[D]. 魏腾飞.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J]. 周超,徐斌,涂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9(11)
- [8]五苓散合防己黄芪汤治疗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肿胀的临床研究[D]. 王绍玉.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9]加味复元活血汤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关节肿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 卓承海.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散瘀消痛汤对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康复的疗效观察[D]. 陈培红.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