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学体音美课程如何“变脸”(论文文献综述)
关阳芷[1](2021)在《基于STEAM理念的艺术元素与小学科学教学的融合现状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如今的信息时代,科技的不断创新使得我国不断探索引进新的、适宜的教育形式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跨领域和多方面特点的、动态化的、以解决真实问题为主要目的的STEAM教育理念被引进中国。作为基础教育,小学科学教学尽管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知识应用能力,却也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STEAM教育中的艺术元素正适合学生在探索科学奥秘时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训练。因此,将艺术融于小学科学教学中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检索近期十年内有关STEAM教育以及小学科学教学的专着、学位论文和期刊文章。通过对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的归纳和提取,将STEAM理念中的艺术元素分为人文艺术、精致艺术、肢体手工艺术和语言艺术四个维度。同时,对所在小学的24节观课和一线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记录分析,提出学生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中缺少人文艺术的融入、学生制定计划和记录数据时缺少精致艺术的融入、学生在进行实验活动的过程中缺少肢体手工艺术的融入、学生在汇报交流时缺少语言艺术的融入等问题。通过与小学科学一线教师的访谈和教学研讨找出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融入艺术元素的意识不高、教师融合艺术与科学教学的创新能力较差、教师对含有艺术元素的科学资源利用能力不足的原因。继而提出科学史及科学生活事件的融入、思维导图或概念图的绘制、含有艺术元素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科学语言听说读写的创意应用等对应融入艺术元素的策略。笔者以课程重构的教学设计对策略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并反思。通过课程重构的实践,笔者发现,学生能够通过人文艺术建立科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精致艺术提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审美观察力、通过肢体手工艺术落实创新思维、通过语言艺术提升逻辑思维。
陆露[2](2021)在《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王逢贤(1928-2013),辽宁省大连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德育专家、知名学者。任何教育思想的生成都具有历史性和社会现实性,有其深刻的生成基质和复杂影响因素,探究王逢贤教育学思想,不仅要探究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同时也要对思想产生的机理加以深入阐析,以达到最终揭示思想者思想形成的辩证之路。将微观史学的研究范式应用到对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研究中,探究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自身经历的特殊阶段,探查王逢贤在不断接受思想洗礼的过程中,其思想嬗变的历程。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何以为优质教育之思再到如何使之落地为优质之教,也是教育本质与规律所应呈现的具体形式。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一种话语就是一种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话语一旦形成,它就为分析提供了一个领域,而这种分析是我们进行自我认识的一个中心部分。话语在一种持续界面中相互交叉和关联。在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其思想演进的历史顺序进行系统分析,概括总结其教育观点的精髓所在,实际是一种挖掘知识的深层、对现行知识做进一步解构的思想史方法。思想体系的构成与思想本身一样具有双重性,将本研究做微观史学审视,将隐匿于王逢贤个人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中,与其思想变化发生链接的具体事件与经验描述出来,寻踪觅迹,呈现出他的教育思想的聚成事实,为我国教育学思想史谱系建构添枝增叶,丰富、充盈、拓展宏大历史叙事的整体理论框架和综合研究。王逢贤的忧思是科学地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积极、乐观、理性的教育理论思维活动,在此种思维活动的导向下,创生出与之契合的规范教育则是一种必然。在科学的教育学思想指导下的规范教育的表达和生成,应该可以回答最令人满意的教、最好的教育这一重要议题。王逢贤规定了最好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简称“优教”。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学可能涉及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经济、心理等诸多学科要素,由此造成教育学沦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教育学的边界”亦变得很模糊。很少有一门科学如教育学这般有着模糊的面影,这是科学乃至其作为学科独立存续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在于含混模糊的学科边界对其论哉的清晰性乃至知识有效性的消极影响,教育学模糊的学科边界直接对其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批判力产生严峻的质疑和巨大的挑战。教育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性质上面临的质疑和巨大挑战,并不能成为阻碍教育学研究和发展的因素,也不能成为教育学者们停滞不前的借口,可能也正是因为赫尔巴特未尽之事,为广大教育学研究者们留下无数思考和研摩的空间,王逢贤就是众多学者们之一,对教育学本质规律探寻和追求成为他教育学研究的动力与燃点。本研究利用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整体展示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阶段发展脉络下得以最终呈现。个人思想形成必然会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这是思想源流,也是思想得以形成的条件背景,更是个人与社会权力分配博弈的结果,其思想的形成必然体现了思想者的话语权,也是其思想在话语权实践中所处地位的表现。教育思想形成于教育思想者头脑中的认知世界,认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以及外部世界的摄入,并着落于教育思想者所专注的个人事业上,通过对个人从事的事业的认知加工,以个人思想形式内在的生成,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思想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前瞻性、继承性等特征。教育思想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任何教育思想的形成都是复杂的,都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都有其来源的客观性和形成的主观性。王逢贤的教育思想诞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生成于曲折多舛的个人经历与源流多重的文化思想交互过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但却始终坚守着同一的教育信念。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唯一途径,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对教育经验的审视、可以揭示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的存在,使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可能是王逢贤终其一生所执着的思与教的思想嬗变之过程。关于教育的探讨中,已经涉及到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定义、教育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教育与人的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如何为优教之思再到何以使之落地为教的不懈探索。王逢贤对于教育原理的重审,主要是辨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王逢贤的观点是要在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在教育目的的定位上,王逢贤认为必须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目的不二之选,对于如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王逢贤认为必须要摒弃异化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复归,认知自我使人之为人成为可能,最后在社会深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因此,王逢贤认为教育的实践取向必须指向如何实现为社会服务,否则教育必然会脱离教育的本体追求,而出现异化的趋向,在这一维度上,王逢贤认为,应该以教育的超前性面向社会未来,以教育的前提性推动社会实践,以教育的现代性驱动社会发展,以教育的本体性抵制社会异化。教育的任务是对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人,因此,道德教育成为教育实践的必然选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取向要求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有整体的系统性,应该从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中国教育的发展从西方接受了很多的思想,但是本土化研究取向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必然选择,必须要做到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教育研究本土化是一个认识过程。中国教育理论体系必然是以国家发展需要、政治需求为导向的政治话语权力主导下,同时受国外教育领域话语实践、学术态势和社会发展等的学科话语权力参与构建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话语权力和学者话语权力共同主导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表征与特质,其鲜明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即政治话语实践在先,学者话语实践在后的,凸显中国特色的理论生成并指导实践的基本逻辑。王逢贤毕生挚爱研究的事业所体现的必然之意就是希望中国的教育能成为有特色的、质量高的,能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充分发展、潜能充分发展的优质教育。基于这一着眼点,王逢贤的教育学思想都围绕如何实现教育发展、教育先行、教育现代化,推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在于指明中国教育现在的实践取向和未来的目标指向,这包括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理论根基,内容包括运用马克思人的学说,扩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教育研究必须坚守本土意识,内容包括让社会为教育做后勤,坚守教育的本真角色,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如何培养人的创新性。教育研究必须直面规律的复杂性,内容包括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研究必须以人为问题基点,内容包括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先进性是任何教育思想都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否则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具有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王逢贤有着中国传统教师最典型的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位教师的风骨、风范、品格与情怀。如果不能体悟、通感他的教育学思想,便无法知晓新中国教育理论从无到有,在荆棘中跋涉的探索历程,也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当下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未来去向与实践向度。这些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形成的过程都是后辈学子需要认真挖掘的宝藏,思想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受洗礼者变得睿智,而感悟思想形成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在研学之路上懂得如何精进学识,达到提升思想高度的目的。任何一位教育学者都会有一探教育规律的内在动因,这是一位有着思想意识和职业追求的教育思想者潜在的驱动力。再审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可以更加清晰的理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理论特征与思想风格,王逢贤不仅是一位有独特思想的教育家,也是始终走在中国教育实践最前沿的拓荒者与探索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老一辈教育家光辉形象的延伸和价值的延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镜鉴,是为教育现代化探索合理化,科学化路径的最好手段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李元清[3](2018)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指出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对初中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开始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头脑,从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突出表现为:在教学理念上,教师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率先垂范,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力度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程度;在教学内容上,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结合点,利用这些结合点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在教学的方式上,不再只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开始通过以小组合作学习、课外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随着课改的推进,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各种公开课、优质课的评比中,出现了很多表演痕迹浓重、违背品德教育规律、忽视教材的使用的问题。在新课改的反思期,如何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教育既发挥外在优势,又提高教学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本篇论文就是笔者针对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误区提出的一些见解和设想。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和友善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进行友善价值观的理论研究,探索友善价值观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有效策略和途径,能够丰富完善理论成果;二是有利于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发展;三是有利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发挥友善价值观对青少年学生的引领作用。在深入学习研究和分析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检索查阅了不少国内外有关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掌握了国内外研究的动态,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通过对同行课堂的观摩研究和自身的教学经历,搜集了大量友善价值观教育的典型课例,进行客观而深入的分析,挖掘目前友善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求其存在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此外本研究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可操作性强的案例。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素材,对于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发挥友善价值观对青少年学生的引领作用,使友善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友善价值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教育研究的一般性概述。首先,明确了友善价值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其次,阐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有利于为初中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为构建和谐校园创造条件,有利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推力。再次,探讨了友善价值观教育和小学、高中、大学相比的一些共性特点和个性特点。第四,阐明了友善价值观教育的原则:理论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情理交融原则、正面引导原则。最后,阐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教育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自我友善价值观教育、同伴友善价值观教育、师长友善价值观教育、社会友善价值观教育、自然友善价值观教育、世界友善价值观教育。第二部分,概括了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本部分在学习观摩、分析反思大量课例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和访谈,概括了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情感体验受忽视、思辨启发不深刻、正面引导力度小、实践活动不充分、学科资源欠整合、评价形式太单一。究其原因,既有教师、教材、学生方面的因素,也有现有的教育评价机制的和社会原因的制约。第三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是本文的重点。针对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同行们的优秀课例,提出了改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教育的对策。首先,尊重学生,融洽氛围,建立友善的师生关系;其次,以情动人,情理交融,重视友善的道德情感教育;再次,正面引导,榜样示范,坚定友善道德信念的树立;第四,设计情境,感知生活,启发友善品质的自我觉醒;第五,确定主题,回归生活,开展友善实践活动;第六,深挖教材,整合沟通,综合渗透各学科资源;最后,立足过程,全面分析,丰富友善价值观教育的评价形式。第四部分,展示了笔者探索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教育的教学课例,以期增强本文的可行性和实践性,给一线教师借鉴参考。
罗娟[4](2018)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基于锦州市2所小学的调查》文中提出华夏大地,自从人类诞生,文字也就开始孕育着。鉴于课标对于识字的说法,低年级识字量占整个小学识字量的50%左右,由此可见,识字在低年级尤其重要。通过调查可以清楚看出,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共有的问题是“不懂而教、一知半解的教”。究其原因是对于汉字学知识的不明确,从而导致在教授的时候,会出现汉字的拆解、俗解问题。教师对于汉字结构掌握不全面会导致到下笔的情况出现,进而影响学生们对于笔顺笔画的学习。在教师们面临如何去提高学生们的识字量的同时,常常忽略了教学方法的渗透以及汉字教学的本质目的。教师们只是为了教学而教,没有真正将汉字文化的相关知识充分的融入到教学中。本篇论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结合笔者对实习学校教师及学生们的识字教学的调查,笔者在揭示前人对于识字教学整体内容的基础上所总结出来的进步之处和不足之处,从而引出小学识字教学方法的策略。本篇论文的基本内容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主要是对核心概念的界定以及识字教学调查的结果。第二部分是根据识字教学的调查结果所归纳总结出来的问题,主要是从汉字教学的音形义三部分来分别阐释教师们在识字教学中对于汉字学相关的知识掌握不到位以及运用汉字学方法的不准确。第三部分,是教师识字教学问题,主要还是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来进行阐释由于教师的汉字学相关知识掌握的不全面,而给到学生们的知识也是片面的。第四部分是给出问题的原因分析,应试教学环境之下为了考试而忽略学生的学情。第五部分是提高教师识字教学的策略,我分别从识字教学的管理,识字教学的素养以及识字教学的教学资源进行策略的分析,并给出适当的建议。通过笔者对于识字教学的调查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经验,笔者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研究来给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们一些启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识字教学中汉字文化的渗透,加之合理的方法,会大大提高识字效率。
李建南,李虎[5](2018)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川剧的保护和传承》文中认为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合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同时兼具各种表演特技,如:水袖、吐火、变脸等,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其中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作为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之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川剧,目前面临着传承的诸多困境,可以说到了亟
李晓瑜[6](2017)在《农村小学美育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H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村教育一直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农村小学的美育关系着广大农村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更左右着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农村人口素养的进步提高,农村小学美育对于完成新农村建设与建设精神文明来说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农村小学的美育虽有所发展,但也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因此,为改善这种局面,我们须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索。本文理论结合实际,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对农村小学美育实施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研究。为确保研究结论具备更高的科学性与普适性,本文以多个小学为调查对象,其中成都市青白江区H小学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其他被调查的小学有清晨小学、桐荫坪小学、丰禾小学等。通过对上述小学学生与教师的调查和访谈来发现农村小学美育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就认识方面的问题包括有认识模糊化、片面化;教学方面的问题包括有过度关注知识灌输,忽略情感培养;对美育素材来源挖掘不足;课堂气氛被动,师生互动过少;“主课”占比过多,艺美类课程安排过少。就师资方面的问题包括有教师审美能力不足;艺美类教师占比过少;就学校环境方面的问题包括有学校建设简单,缺乏艺术美感;校园文化特色不够突出。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美育实施认识不足;美育实施手段单一;美育师资建设不够重视;学校美育环境建设投入不足等多方面因素。在以上问题及原因的引证下,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第一,提高美育实施认识。既要创新美育思想,又要提升美育认识,同时还要强化美育“研学旅行”;第二,提升美育教学效能。主要工作包括有落实“因材施教”、确保美育学科化、活化教学手段、合理设置课程、提升审美情趣;第三,强化师资力量建设;第四则提高校园美育环境建设水平,主要工作包括提高管理质量、构建和谐校园、巩固美育效果;最后,本文通过对美育在农村小学实施进行总结、并对其发展寄予美好的愿望。
孙兆春[7](2017)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研究》文中提出“诵读”个这个词对古典诗文教学而言是个“古老”的题材,关于“古典诗文诵读”,仅百度学术中收录的相关文章就不下千余篇;但是,这些研究成果或者理论阐述有余,或者缺乏理论的分析、就实践论实践看了之后虽有启发,但感觉对一线的语文教师提高古典诗文教学效益的帮助似乎还不是很大。千百年来,古诗文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文学形式,一直被一代代人传诵着、学习着,直到今天古典诗文教学仍然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版块。一线教师大多知道“诵读”对于诗文教学的重要性;但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如何发挥诵读在帮助学生把握诗文主要内容、感悟诗文文化意蕴?有的教师认为“书读千遍其义自现”。因此,诵读就是多读、反复读,读得多了学生也就自然了解诗文的大旨了;有的教师认为古典诗文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的载体之一,在诵读时可以像前人一样摇头晃脑,甚至认为创设这样的氛围能让学生更融入文本与古人交流;还有的教师干脆拿诵读作秀,极端地认为诗文只教诵读就够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实践证明,高效的“诵读”,对于诗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任何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可以这样说,没有“诵读”的诗文教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文教学。所以,古典诗文教学中的“诵读”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了!诵读,即真切地体验作者规定情境中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声音真实地把它复现出来。“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能自然达到识字悟义,理解文章思想感情的目的。诵读就是指导学生沿着字词句的阶梯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思想情感内化为学生思想情感的过程,也是作品语言积淀为语感的过程,“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这种由声音创造的独特的审美,有助于学生把握语感。诵读中必要的技能训练亦能使学生体会抑扬顿挫的节奏美、悦耳动听韵律美,精心构思组材的结构美,巧妙遣词造句的句式美,及作者描绘的景物美、人物美、人情美、风俗美等,从中受到美的熏陶的感染,从而获得对语言敏锐的审美感知力。
张彤[8](2016)在《汉字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呈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工具理性被无限放大,而语文自身应有的具象性、系统性和人文性匮乏,程序性知识缺位,陈述性知识以割裂化、碎片化、程式化的方式呈现,教学效果“少慢差费”。教师自身也很困惑,成就感低;学生想学而又难学,逐渐不想学不愿学,于是习惯性把时间分配在容易挣分、成就感高的其它科目。汉字的书写失范,口语表达乏味,应用文格式混乱,深度阅读缺少耐性等等现象层出不穷,汉语的育人树人的文化陶冶空有其名,情况堪忧。近年来的语文新课程改革,在语文学科科学性方面的改革正在不断深化,避开过去一味在课程上删减增补,在教育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层面的来回摆动,寻求实质性的进展势在必然。减负而负担愈重,改革却汤药不变,这说明需要系统化、专业化的理论体系的引导,以修正固化的评价方式,寻求教学策略的改进和突破,这才是治本之法。本论文尝试进行科际整合,有选择地引进已成型的西方语言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充分尊重汉语特色,结合和借鉴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依托汉字固有的特征和规律,把汉字的形式美、音韵美、意蕴美三美作为“一以贯之”的穿针之线,挖掘和强化汉文化自身的美感和魅力,最终构建有效的输血方式,力图让汉字的美重回课堂:在课堂实践上以情动人,寓教于乐,引导学生在字词层面掌握识音、明义、辨形的规律,举一反三;在阅读层面诵读与鉴赏相结合,真性品悟;在写作层面我手写我心,个性表达,以期渗透融合中华文明的精神信念,让文化教育的灵魂触碰每一位学生的内心,让汉语这一古老的语言锦上添花,与时俱进。
谢柏梁,赵建新,吴新苗,梧桐,王馗,熊姝,李晓天,汪人元,党宁,边文彤,梁汉森,杨玉,郭宝玉,董新颖,周丽娟,阙艳华,王美凝,梁墨玉,苏凤,尹松健,肖艳杰,王定东,刘荃,胡颖[9](2016)在《2015年中国戏曲发展态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是中国戏曲转型发展至为关键的辉煌之年。一年来,我国的戏曲剧目创作与演出、戏曲导演的成果与探索、戏曲音乐的发展与推进、戏曲舞美的丰收与反思、戏曲理论的研究与争鸣、戏曲影视的崛起与衰落、戏曲艺术的海外传播、戏曲艺术进校园、戏曲互联网传播等方面,从总体上汇聚起了中国戏曲艺术激动人心的基本发展态势。
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课题组,杜建华,禹银花,曾浩月,王屹飞[10](2016)在《培育·扶持·创新发展——2011-2015年度成都市促进川剧发展工作研究报告》文中指出前述有着300年历史的川剧是久经巴蜀文化浸润而培育出来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四川省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传统表演艺术,为四川人民所喜闻乐见。新中国建立以来,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引下,以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为代表的成都地区川剧艺术家推出了一大批享誉全国的经典剧目,如《鸳鸯谱》《拉郎配》《白蛇传》《一只鞋》等,形成了一支以阳友鹤、刘成基、竞华、杨淑英、
二、中小学体音美课程如何“变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学体音美课程如何“变脸”(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TEAM理念的艺术元素与小学科学教学的融合现状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1.选题缘由 |
2.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STEAM教育 |
2.STEAM教育中的“艺术元素”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促使学生内在建构科艺综合知识 |
2.多元智能理论是学生科艺综合发展的基础 |
3.内化学说理论将外部科艺综合要求内化为学生主体素养 |
二、STEAM 中艺术元素与小学科学教学的融合研究过程设计 |
(一)研究对象分析 |
1.研究学校分析 |
2.观课对象分析 |
(二)研究方案设计 |
1.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
2.访谈研究方案设计 |
三、STEAM中的艺术元素与小学科学教学融合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中缺少人文艺术的融入 |
1.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中人文哲学的缺失 |
2.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中人文历史的缺失 |
(二)学生制定计划和记录信息的过程中缺少精致艺术的融入 |
1.学生制定计划和记录信息的过程中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缺失 |
2.学生制定计划和记录信息的过程中艺术美的缺失 |
(三)学生进行实验活动的过程中缺少肢体手工艺术的融入 |
1.学生进行实验活动的过程中肢体艺术的缺失 |
2.学生进行实验活动的过程中手工艺术的缺失 |
(四)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缺少语言艺术的融入 |
1.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逻辑概括语言艺术的缺失 |
2.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形象描述语言艺术的缺失 |
四、STEAM中的艺术元素与小学科学教学融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融入艺术元素的意识不高 |
1.教师融入艺术知识与技能的意识不高 |
2.教师提升艺术能力与方法的意识不高 |
3.教师融入艺术精神与品质的意识不高 |
(二)教师融合艺术与科学教学的创新能力较差 |
1.教师缺少融合艺术的教学理念 |
2.教师缺少融合艺术的教学模式 |
3.教师缺少融合艺术的教学方法 |
(三)教师对含有艺术元素的科学资源利用能力不足 |
1.教师对含有艺术元素的教材资源利用能力不足 |
2.教师对含有艺术元素的实验探究资源利用能力不足 |
3.教师对含有艺术元素的物质环境资源利用能力不足 |
五、改善艺术元素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策略 |
(一)人文艺术:科学史及科学生活事件的融入 |
1.教师在课前了解与本课时相关的科学史和科学生活事件 |
2.教师在科学知识的讲解中融入科学史及科学生活事件 |
3.教师在课后评价标准中增添人文知识的评价维度 |
(二)精致艺术:思维导图或概念设计图的绘制 |
1.教师在课前预设时明确审美目标的渗透 |
2.教师引导学生以多样的绘图方式记录信息 |
3.教师在课后评价中增加美观的评价元素 |
(三)肢体手工艺术:含有艺术元素的材料和工具的利用 |
1.教师在课前明确含有艺术元素的科学材料和科学工具 |
2.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和工具 |
3.教师要注重评价艺术元素材料工具的使用情况 |
(四)语言艺术:科学语言听说读写的创意应用 |
1.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注重交流评价环节的设计 |
2.教师在教学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思考 |
3.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
六、STEAM中的艺术元素与小学科学教学融合的课程重构设计 |
(一)课程重构设计的前期分析 |
1.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分析 |
2.教学对象分析 |
3.教学目标编制 |
(二)《树叶变黄了》教学案例设计 |
1.教学过程设计 |
2.教学评价设计 |
(三)教学结果与反思 |
1.教学过程中对策应用效果 |
2.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 |
七、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观课环节时间记录表 |
附录二 听课记录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卡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2)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致敬先贤:对思想的追根溯源 |
(二)挖掘思想:领悟先生学术精妙 |
(三)后辈仰止:在企首中追寻足迹 |
二、研究问题 |
(一)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生成的内在机理 |
(二)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内隐的教育意蕴 |
(三)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现实价值指向 |
三、文献综述 |
(一)厘清研究个人思想的方法 |
(二)一位德育专家的思想脉络 |
(三)对后辈学生德育研究之引领 |
(四)学界同仁对先生思想之评述 |
(五)后生晚辈对先生品格之追忆 |
四、研究方法 |
(一)微观历史法 |
(二)个人访谈法 |
第一章 逻辑辨析:思想呈现的科学进路 |
一、教育学研究逻辑的反思 |
(一)教育学元认知的批判 |
(二)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批判 |
二、教育学科学逻辑的继承 |
(一)寻找教育学史中的教育学体系 |
(二)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学逻辑起点 |
三、教育学逻辑结构的建构 |
(一)教育社会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二)教育认识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第二章 条件追因:思想生成的实然之路 |
一、社会与个人的互动机理 |
(一)沉与浮的交织经历 |
(二)学与教的思想洗礼 |
二、思想演变的历史脉络 |
(一)思想的聚合与积淀(1935-1956) |
(二)思想的沉淀与凝练(1957-1977) |
(三)思想的焕发与升华(1978-2000) |
(四)思想的总结与反思(2000 年以后) |
三、恒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
(一)国家与个人的共在中寻找教育之美 |
(二)现实与理想的平衡中达成教育之善 |
(三)现代与后现代统整中追求教育之真 |
第三章 本体挖掘:探寻教育规律的应然之旨 |
一、教育原理的重审——教育本质的辩证 |
(一)从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 |
(二)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 |
(三)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 |
二、教育目的的定位——人的全面发展 |
(一)人是基础:对教育目的的审思与锚定 |
(二)人的复归:对异化的批判与摒弃 |
(三)人能为人:对自我的认知与觉察 |
(四)发展程度:体现社会进步纵向度 |
三、教育功能的展开——教育先行的战略 |
(一)服务社会:教育的自觉功能 |
(二)人才培养:实现的前置条件 |
(三)指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构想 |
(四)正确逻辑:教育与社会的互动 |
四、教研方法的确定——教育研究本土化 |
(一)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 |
(二)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 |
(三)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 |
五、教育任务的剖析——学校德育系统论 |
(一)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 |
(二)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 |
(三)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 |
(四)教育者要先受教育 |
第四章 向度阐释:对现实指导的必然之意 |
一、理论根基:教育研究的生成基点 |
(一)坚守哲学基础本根 |
(二)坚持教育就是教育自身 |
二、本土意识:教育研究必须扎根 |
(一)教育发展要有社会的保障 |
(二)不能将教育做成产业 |
(三)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 |
(四)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 |
三、复杂规律: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过程机理 |
(一)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 |
(二)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 |
(三)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 |
四、人为基点:教育研究的逻辑肇始 |
(一)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 |
(二)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 |
(三)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 |
第五章 意蕴生发:对先生精神之检视 |
一、弘毅明德:在探索与思考中开创再立 |
二、修己安人:在为学与治学中彰显品格 |
三、忧国忧民:在为人与为师中抒发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王逢贤生平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手稿资料 |
附录四:实物照片 |
后记 |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理由及研究意义 |
1、选题理由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友善价值观教育概述 |
(一)友善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
1、友善价值观的内涵 |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教育的特点 |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教育的原则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
1、自我友善价值观教育 |
2、同伴友善价值观教育 |
3、师长友善价值观教育 |
4、社会友善价值观教育 |
5、自然友善价值观教育 |
6、世界友善价值观教育 |
附录 |
二、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教育的问题调查和原因分析 |
(一)调查研究 |
1、调研形式与对象基本信息 |
2、调查问卷结果的总体情况 |
(二)问题现状 |
1、情感体验受忽视 |
2、思辨启发不深刻 |
3、正面引导力度小 |
4、实践活动不充分 |
5、学科资源欠整合 |
6、评价形式太单一 |
(三)原因分析 |
1、教师自身的原因 |
2、教材原因 |
3、学生原因 |
4、现行教育评价方式的制约 |
5、社会原因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
(一)尊重学生,融洽氛围,建立友善的师生关系 |
(二)以情动人,情理交融,重视友善的道德情感教育 |
1、以情动人,体会友善的生命力感召力 |
2、情理交融,认同践行友善核心价值观 |
(三)正面引导,榜样示范,坚定友善道德信念的树立 |
1、正面引导负性事件,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
2、要通过榜样示范,促使学生树立友善的道德信念 |
(四)设计情境,感知生活,启发友善品质的自我觉醒 |
1、设计生活化情境,感知体验友善生活 |
2、要设计道德两难冲突,启发学生友善品质的自我觉醒 |
(五)确定主题,回归生活,开展友善实践活动 |
(六)深挖教材,整合沟通,综合渗透各学科资源 |
(七)立足过程,全面分析,丰富友善价值观教育的评价形式 |
1、立足过程,关注发展,实施友善价值观教育的过程性评价 |
2、全面分析,多维测评,实施友善价值观教育的多元性评价 |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教育的教学课例——以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课时《深深浅浅话友谊》为例 |
(一)课标要求 |
(二)课例背景 |
(三)教学分析 |
(四)课例描述 |
(五)板书设计 |
(六)教学反思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基于锦州市2所小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起源 |
1.理论依据 |
2.实践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1.识字教学理论相关研究 |
2.识字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相关研究 |
3.识字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 |
4.识字教学方法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问卷调查法 |
(四)论文价值 |
1.理论价值 |
2.实践价值 |
(五)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
1.识字教学 |
2.识字教学方法 |
3.汉字文化 |
一、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调查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的对象 |
(三)调查的内容 |
(四)调查的结果 |
1.识字教学的基本认识情况 |
2.识字教学的方法的使用情况 |
3.识字教学内容的情况 |
二、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
(一)字音识字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
1.教师忽略学生的拼音基础 |
2.教师字音教学方法单一化 |
(二)字形识字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
1.教师自身对于汉字的构造方法理解不到位 |
2.教师在教学中对汉字结构的凸显力度不够 |
3.教师缺乏拆解汉字的基本知识 |
4.教师字形教学方法不够丰富 |
(三)关于字义识字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
1.教师解读汉字字义较少 |
2.教师讲解字义出现汉字“俗解”现象 |
3.字义教学方法不符合低年级的学段特征 |
三、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字音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教师片面追求识字量而忽略学生的拼读能力 |
2.字音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教学资源的归纳整理不足 |
(二)字形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1.教师对汉字教学知识缺乏研究归纳 |
2.教师现有的专业素质局限了识字字形的教学 |
(三)字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1.教师汉字文化视野狭窄,只为“认”而教 |
2.教师汉字文化底蕴不足,缺乏钻研 |
3.教师机械地执行教学过程,忽略学情的需要 |
四、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策略 |
(一)“回归‘活、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
1.针对方言诟病,加强字音拼读标准 |
2.“活化”字形规律,熟稔构形知识 |
3.回“字”本源,建“义”档案,提高汉字文化意识 |
(二)“巧创教材”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
1.创新使用教材拓展教辅资料,丰富字音教学方法 |
2.创设“生成”解字形,挖掘字形教学方法 |
3.创建“名师团队”提升教师汉字文化底蕴 |
(三)“研习多展”提高识字教学能力 |
1.“修习涵养”强化汉字学专业知识 |
2.“一人多展”,融入汉字故事教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文化自信背景下川剧的保护和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1. 成都民众对川剧了解的现状 |
2.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
3. 加大宣传力度 |
(6)农村小学美育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H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需要 |
1.1.2 农村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
1.1.3 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美育认识的研究概况 |
1.3.2 农村美育的现状问题研究 |
1.3.3 学校美育实施途径的研究 |
1.4 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理论基础 |
1.5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1.5.4 创新与不足 |
2 H小学美育实施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2.1 H小学美育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说明 |
2.1.1 调查对象 |
2.1.2 调查方法 |
2.1.3 调查过程 |
2.1.4 调查设计 |
2.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2.2.1 问卷结果分析 |
2.2.2 访谈结果及分析 |
3 农村小学在美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关于美育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
3.1.2 关于美育在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3.1.3 关于美育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
3.1.4 关于学校美育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
3.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美育实施认识不足 |
3.2.2 美育实施手段单一 |
3.2.3 美育师资建设不够重视 |
3.2.4 学校美育环境建设投入不足 |
4 对农村小学美育实施途径的对策及建议 |
4.1 提高美育实施认识 |
4.1.1 创新美育思想 |
4.1.2 提升美育认识 |
4.1.3 强化美育“研学旅行” |
4.2 提升美育教学效能 |
4.2.1 落实“因材施教” |
4.2.2 确保美育学科化 |
4.2.3 活化教学手段 |
4.2.4 合理设置课程 |
4.2.5 提升审美情趣 |
4.3 强化师资力量建设 |
4.3.1 完善师资力量 |
4.3.2 强化个体形象 |
4.4 提高校园美育环境建设水平 |
4.4.1 提高管理质量 |
4.4.2 构建和谐校园 |
4.4.3 巩固美育效果 |
5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附录B:农村小学美育开展情况的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C:农村小学美育开展情况的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D:农村小学美育实施问题的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7)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1.2.1 选题的意义 |
1.2.2 选题的价值 |
1.3 概念界定 |
1.3.1 文言文 |
1.3.2 诵读 |
1.3.3 文言文诵读教学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语文诵读教学研究 |
1.4.2 关于文言文诵读教学的研究 |
1.4.3 关于课例和语文课例研究 |
第2章 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
2.1 现状调查 |
2.1.1 学生文言文诵读学习现状 |
2.1.2 教师文言文诵读教学现状 |
2.2 问题梳理 |
2.2.1 学生缺乏文言文诵读学习 |
2.2.2 教师没有贯彻文言文诵读教学 |
2.3 归因分析 |
2.3.1 文化环境的变化导致对诵读教学内涵的曲解 |
2.3.2 单一教学评价体系导致教师重分析理解、轻吟诵领悟 |
2.3.3 对诵读教学意义领会不清导致师生共同轻视诵读 |
第3章 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的重要性 |
3.1 诵读教学符合文言文的文体特点 |
3.2 诵读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
3.3 诵读教学能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 |
3.4 诵读教学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
3.5 诵读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
第4章 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的科学性 |
4.1 一种准确领会作品思想内容的朗诵方式 |
4.2 一种适度运用语音技巧,字词发音读得准确的朗诵方式 |
4.3 一种借助丰富的想象,加强艺术感受的朗诵方式 |
4.4 一种适度咬文嚼字,玩味语言美的朗诵方式 |
第5章 搞好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的若干措施 |
5.1 诵读的基础要求 |
5.1.1 针对学生的基础要求 |
5.1.2 针对教师的基础要求 |
5.2 诵读的进行方式 |
5.2.1 给阅读“变脸”,指导朗诵文言文 |
5.2.2 给翻译留白,“反弹琵琶”指导学生朗诵 |
5.2.3 课堂诵读方式可灵活多样 |
5.3 诵读的具体实践 |
5.3.1 创设文言文诵读情境,给赏析搭台 |
5.3.2 笔者在“唐诗”“宋词”单元诵读教学所作的尝试 |
第6章 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创新性主张——“三品”教学法 |
6.1 品读音美——从吟诵到识记 |
6.1.1 在吟诵中审美 |
6.1.2 在熟读里成诵 |
6.2 品鉴义美——从解读到涵泳 |
6.2.1 个性解读重体验 |
6.2.2 涵泳咀嚼兴味长 |
6.3 品味情美——从赏析到体悟 |
6.3.1 赏析品味出“美读” |
6.3.2 尊重差异见情美 |
第7章 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
7.1 如何进一步提高“诵读”在感悟文言文意蕴上的作用 |
7.1.1 读而思 |
7.1.2 读而品 |
7.1.3 读而悟 |
7.2 诵读,还要辅之以生活的想象 |
7.3 有关无效诵读的分析思考 |
7.3.1 追求花哨的诵读活动 |
7.3.2 涉及诵读学生的面太窄 |
7.3.3 不能为了诵读而诵读 |
7.3.4 教师要谨慎范读 |
第8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汉字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技术垄断”时代,图像化、娱乐化的侵蚀 |
2、对汉字美缺乏认识,采用西方教法处理语文 |
3、近代以来的文化唱衰论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
第一章 汉字美的概念和内涵 |
一、汉字美的概念 |
二、汉字美的内涵 |
1、汉字的形式美——形美感目 |
2、汉字的音韵美——音美感耳 |
3、汉字的意蕴美——意美感心 |
第二章 汉字美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
一、汉字的起源 |
二、汉字的独特性 |
三、汉字美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
第三章 汉字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
一、汉字美的特点 |
1、具象性 |
2、系统性 |
3、人文性 |
二、汉字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呈现 |
1、趣味语文的诗性回归 |
2、主体阅读的实证保障 |
3、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
第四章 汉字美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
一、字词掌握:识音、明义、辨形知规律 |
1、单字辨音明义 |
2、字、词辨形 |
二、联想阅读:诵读与理解相结合 |
1、立足全篇——抓关键词 |
2、读懂词句——揣摩意象、典故 |
3、把握诗境——知人论诗 |
三、个性创作:书以怡情,文以言志 |
1、规范书写,以书怡情 |
2、真性创作,以文言志 |
四、精神指归:与时俱进,传承创新 |
1、汉字的传承 |
2、文化的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2015年中国戏曲发展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和国家文艺方略与戏曲政策的系列颁布 |
二、戏曲剧目的创作与演出 |
1. 节庆展示:搭平台,显生机 |
2. 原创剧目:有分量,有担当 |
3. 文化传承:有底蕴,有营养 |
4. 小剧场戏曲:有质量,有思想 |
5. 剧目反思:有成败得失,也有殷切期望 |
三、戏曲导演的成果与探索 |
四、戏曲音乐的发展与推进 |
1. 唱腔音乐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问题 |
2. 京昆声腔编创稳步前行,新剧目音乐创作异彩纷呈 |
3. 地方剧种音乐靓丽多姿,优秀剧目音乐不同凡响 |
4. 重视戏曲音乐人才,确保戏曲音乐创作后继有人 |
五、戏曲舞美的丰收与反思 |
1.2015年戏曲舞美界国内外得奖撷英 |
2. 优秀舞美设计例举 |
3. 小剧场戏曲舞美 |
4. 新媒体戏曲 |
5. 我国舞美界存在着的问题与不足 |
(1)投资的困境与争论 |
(2)灯光设计及舞美中的新媒体元素 |
(3)剧场与舞美设计 |
六、戏曲理论的研究与争鸣 |
1.围绕“前海学派”的争鸣 |
2.关于戏剧民族化与现代化 |
3.关于戏曲本体的问题 |
4.围绕“继承与创新”的争论 |
5.有关当代剧目建设与评价标准的讨论 |
七、戏曲影视的崛起与衰落 |
1.2015年戏曲影视创作概况 |
2.2015年中国戏曲电影发展的亮点 |
3. 戏曲电影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4. 电视戏曲频道与戏曲电视剧 |
八、戏曲艺术的海外传播 |
1. 海外演出整体概况 |
2. 中国戏曲海外传播的亮点与缺失 |
3. 中国戏曲海外传播发展态势及思考 |
九、戏曲艺术进校园 |
1.“戏曲艺术进课堂(校园)”的现状 |
2. 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 |
3. 戏曲艺术进校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十、戏曲互联网传播概况 |
1. 戏曲与互联网等新媒体发展的同步性 |
2.2015年戏曲互联网传播概况 |
3. 戏曲在互联网新媒体传播中的问题 |
四、中小学体音美课程如何“变脸”(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TEAM理念的艺术元素与小学科学教学的融合现状与策略研究[D]. 关阳芷. 渤海大学, 2021
- [2]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D]. 陆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价值观教育研究[D]. 李元清.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2)
- [4]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基于锦州市2所小学的调查[D]. 罗娟. 渤海大学, 2018(12)
- [5]文化自信背景下川剧的保护和传承[J]. 李建南,李虎. 喜剧世界(下半月), 2018(04)
- [6]农村小学美育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H小学为例[D]. 李晓瑜. 重庆师范大学, 2017(01)
- [7]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研究[D]. 孙兆春.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8]汉字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呈现[D]. 张彤.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4)
- [9]2015年中国戏曲发展态势研究[J]. 谢柏梁,赵建新,吴新苗,梧桐,王馗,熊姝,李晓天,汪人元,党宁,边文彤,梁汉森,杨玉,郭宝玉,董新颖,周丽娟,阙艳华,王美凝,梁墨玉,苏凤,尹松健,肖艳杰,王定东,刘荃,胡颖. 艺术百家, 2016(04)
- [10]培育·扶持·创新发展——2011-2015年度成都市促进川剧发展工作研究报告[J]. 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课题组,杜建华,禹银花,曾浩月,王屹飞. 戏曲研究,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