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研究论文
2022-10-19阅读(499)
问:浅谈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对策
- 答:一般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是孩子的常见现象,因为要和家长长时间分离,所以会有些不适应,便会表现一些焦虑的症状。家长要及时调整,一般在日常就要正确教育孩子,还要多带孩子接触新鲜的人和事物。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喜欢上学,变得更加活泼快乐。
一般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是指宝宝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中所引起的正常情绪。一般适龄孩子离开父母和家庭进入幼儿园后,便会迈出了和社会接触的重要一步。在这一过程中,因为要直接面临和家长长时间分离,所以宝宝要学会忍受着分离焦虑所带来的痛苦。幼儿分离焦虑既和成年人的焦虑有着共同点,但也有着这一年龄的独特之处。
患者多表现为进入幼儿园后,不愿和父母离开。而且对新事物不感兴趣,有时会一直哭闹,有时却特别安静,甚至不愿说话,只要一提到妈妈,爸爸这些词,就会特别敏感。孩子夜里也睡不踏实,不愿吃饭,以此来表达自己不愿到幼儿园的意愿。孩子入园焦虑症是每个家长都要面临的难题,那怎么办比较好呢?
家长在日常中要学会正确教育孩子,不要太溺爱孩子,要多让孩子自己动手完成事务,还要多带孩子接触新鲜的人和事物,让孩子拥有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同时也要提前带孩子到幼儿园看看其他小朋友上学的情况,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其实是很快乐的事情,这样便能激起他对幼儿园的向往。
而且在家访时,家长可以把老师介绍给孩子,态度一定要郑重,这样的举动会让孩子知道,即使在一个不熟悉的环境里,他也有值得信赖的人。这样他才会真正信任老师,才能避免内心出现恐惧和焦虑,尽快适应幼儿园。家长也可邀请一两个幼儿园同班的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因为孩子之间相对容易发展起比较好的关系,这样宝宝在幼儿园的新环境中就会更容易适应。只要坚持,孩子就会越来越喜欢上学,心理也会更加健康,从此便能活泼成长。
问:幼儿分离焦虑国内外研究现状
- 答:国内与幼儿入园分离焦虑问题有关的108篇学术论文,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研究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国内幼儿分离焦虑问题研究存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单一、实验研究严重不足,被试面过窄等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应注意扩宽研究内容面、丰富研究方法、扩大被试样本量及被试类型。
关键词:幼儿 入园分离焦虑 现状与分析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学前教育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我国适龄幼儿入学量将逐步增加。而入园幼儿必然面临与重要他人(父母或者其他抚养者)进行分离,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在适应过程中常表现出心理和生理上适应不良,诸如哭闹、不正常进餐[1]、过度依恋替代物、不参与同伴交往、感冒、发烧[2]、呕吐、头痛、肚痛、遗尿、睡眠习惯紊乱[3]等现象,称之为入园分离焦虑。入园分离焦虑是常见的幼儿焦虑的一种。幼儿入园分离焦虑处理的妥当性关系到能否适应入园生活,关系到幼儿的身心理健康。
二.主要研究内容
现有文章较集中关注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入园分离焦虑的特点、症状表现、成因、预防和干预。
(一)入园分离焦虑的特点
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出现时间呈现三个高峰期,即入园、午餐及午睡时。如黄志敏发现,早上入园时间、午餐及午睡时间时幼儿分离焦虑表现最明显的时间段[1];从刘少英等的研究中发现,梯度入园与全天入园的幼儿入园时其入园分离焦虑最明显[4];王巧婧认为幼儿在入园一个月内入园分离时段和午饭时段幼儿的分离焦虑最明显[5]。
问:小班分离焦虑的原因及对策
- 答:小班分离焦虑的原因及对策如下:
一、小班分离焦虑的原因
1、家庭的因素。
(1)独生子女家庭逐渐形成了很严重的溺爱形式。
(2)家长的教养方式决定着幼儿能否快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方式。
2、幼儿自身的因素。
(1)目前幼儿新入园存在最普遍的问题就是生活自理能力的欠缺。
(2)各自的个性特征是造成孩子焦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二、小班分离焦虑的对策
1、针对家长的策略建议。
(1)提早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入园准备有心理上的准备和孩子所具备的能力。
(2)创立一个舒适欢快的氛围,为幼儿创造一个舒适欢快的气氛,作者建议不管是父母或者祖辈不要去询问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得好不好,而要和孩子交流愉快的事情。
(3)父母本身存在分离焦虑,家长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生活,时刻害怕孩子受到伤害,这就阻碍了幼儿进入正常地幼儿园生活。
2、针对教师的策略建议。
(1)创建安全而温馨的环境,班级的环境布置间接地给了幼儿内心情感的感受,幼儿园要尽量一个温馨舒适的氛围,让孩子感觉到家的温暖,从而减少幼儿的分离焦虑。
(2)组织有趣的游戏,游戏是最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的,也可以分散孩子的焦虑情绪。
(3)采用梯度入园的方式,在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可以通过梯度入园的方式来减缓幼儿的分离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