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社团活动与综合素质培养

英语社团活动与综合素质培养

一、英语学社活动与综合素质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景琦琦[1](2021)在《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云南师范大学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是中国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重点大学,通过积极发挥地缘优势,构建面向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师的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熟练的以汉语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然而从实习和就业情况来看,真正能达到这一人才培养标准的学生数量非常少,说明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就是课程及其教学,尤其是课程设置具有非常重要地位,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主干课程的学位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因此选择云南师范大学为案例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课程。本文以课程评价理论、CIPP课程评价模式、课堂教学评价理论、有效教学理论来作为理论依据,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包含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在对问卷量表进行信效度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对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进行总体评价和每门课程的详细评价,以发现课程存在问题,并结合师生访谈和课堂观察情况,选取典型课程进行案例分析,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课程改进的建议和策略。希望通过以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为研究案例的分析,一方面能够树立起示范,学习其长处和优点;另一方面达到警策作用,能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的改进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研究分为六部分:第一章文献综述、第二章课程评价理论依据、第三章课程总体评价调查分析、第四章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各门课程评价调查分析、第五章课程案例分析、第六章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经调查分析目前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以下问题:教师未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缺失来教学,导致课程内容重复;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类课程偏多,汉语本体类课程偏少,对研究方法类课程重视不足;课程开设顺序不够合理;生源专业背景多样,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缺乏国别和区域特色课程;缺乏与课程相匹配的针对性教材。基于以上问题,提出课程改进建议:一、调整课程比例,增加汉语本体知识类课程;二、优化课程结构,适当增加研究方法类课程课时;三、合理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四、立足学校特色,增加国别和区域特色课程;五、鼓励专家或教师编写适应性教材。本研究将为各培养院校提供改进课程的经验、借鉴和参考;有利于改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将对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于培养更多能够满足海外汉语教学需求的高质量国际汉语教师,产生重要意义。

常娜,殷乐,荣威[2](2021)在《多样化和个性化:朋辈学业帮扶路径探析——以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尚学社为例》文中提出学业帮扶问题是长期困扰和影响教育教学的难题,是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现实教育创新的严峻挑战。众多高校成立学业帮扶类学生社团,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尚学社就是由学生自发形成的学业帮扶性社团,旨在探索出全新发展模式,对"学困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与干预,帮助他们摆脱学业迷思,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王雯雯[3](2020)在《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H大学为例》文中提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力图改善当前大学生评价生态,以期实现人才培养不仅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满足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的诉求。由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理论研究并不成熟,且评价工作开展有失规范,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探索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当前国内外学生评价、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相关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以了解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开展情况。将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应然追求与当前高校实施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相结合,以期提出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并为其他高校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提供可借鉴参考的案例与方法。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讨分析,在丰富与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从实践角度出发寻求评价工作落地实施的有效路径,不断推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首先,在理论层面阐释了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核心概念,明确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特点,以凸显其在高校学生评价中的优越性与独特性。探寻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依据,并分别从评价理念、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的呈现与使用五个维度进行评价的基本架构,探讨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应然追求。其次,通过对H大学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其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现状,对相关数据与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深度剖析,发现其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存有一定的问题,如综合素质评价的教育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评价内容较为偏重于传统学生评价、评价方法较为强调量化评价、评价结果的呈现运用单一刻板、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等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等。这是由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理论研究不足、评价主体的评价素养较为薄弱和评价过程存有操作不当监管不力的现象等原因造成的。基于此,本研究提出H大学可以从加强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理论研究、学校统筹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顶层设计、评价人员提高自身的评价素养与能力、优化评价氛围以促进综合素质评价的常态化实施、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以彰显两个课堂协同育人的效果等方面入手,逐步解决综合素质评价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效果。

李明凤[4](2020)在《六盒模型诊断下初中学生社团管理问题及改进策略 ——以T市两所公办初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在这样的目标下,初中学生社团作为初中生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有力的依托,我们愈加需要重视初中学生社团管理的建设,提升初中学生社团管理的整体水平势在必行。本研究基于马文·韦斯伯的“六盒模型理论”,从六个维度出发,提出改善初中学社社团管理问题的策略。研究以T市的两所公办学校的学生社团展开调查,结果发现社团目标难以实现,岗位职责划分不够合理,社团与外界的沟通不畅,激励制度效果不佳,活动指导不够专业,成员出勤不够稳定这六个方面的问题。通过调查和访谈分析发现,导致初中学生社团管理问题的原因包括:活动目标缺乏民主讨论,组织结构缺乏自我调整,人际相处缺乏合作机制,社团奖励缺乏资金保障,指导队伍缺乏精心打造,活动内容缺乏创新思维。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结合六盒模型理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理论,初中社团课程化管理理论和目标管理理论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落实目标管理,实现自我管理;强化事权管理,确保合理分工;创新合作机制,加深沟通协作;转变发展思路,拓宽经费来源;配强师资力量,提升指导力量;探索特色发展,增添社团魅力。通过对初中学生社团内外问题的解决以提升社团管理的水平。

王文卿[5](2020)在《乡镇小学“包班制”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出路探究 ——以封丘县D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包班制”是指在某个班级教学管理中由一位教师为主,两到三名教师为辅协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育工作模式。“包班制”教师负责全班每位学生的教学管理、课程安排、家校联系、德育工作及组织各类活动等工作。近些年,我国部分乡镇小学也采取了“包班制”教学,但与发达地区创新教育改革的“包班制”有所不同。乡镇小学“包班制”是在师资和生源的双重缺失下,采取的无奈之举。当前,学者们多聚焦于发达国家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进行的“包班制”教育创新改革议题,但对中国农村乡镇地区的“包班制”研究较少,基层调研的实证研究更为匮乏。因此,运用社会科学方法对乡村小学“包班制”发展现状、困境进行系统探究,并借鉴教育学理论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不仅有助于弥补“包班制”理论研究在乡镇区域方面的缺失,也为发展乡镇小学“包班制”、提升乡镇小学教育质量提供经验参照。本研究以河南省封丘县所属的乡镇小学为研究对象,选取封丘县D小学为案例开展实地调研,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获取一手资料。通过对问卷数据分析和访谈记录的文字、录音整理,发掘案例中“包班制”发展现状及存在困境,并参考美国、芬兰、日本、德国等国家“包班制”的经验,借鉴适用于我国乡镇小学“包班制”发展的优化措施与出路探究。研究发现:“包班制”教学是乡镇地区应对乡镇小学师资紧缺和生源过少的手段,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当前,乡镇小学“包班制”教学模式存在:第一,学生素质提升困境:包班制不能满足被访地区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第二,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困境。包班制教师主要为多学科教学、工作任务量大及培训教研学习少;第三,学校持续发展困境。采用包班制教学的乡镇小学存在教育质量差、学生生源少和师资匮乏等问题。根据问卷调查与访谈的结果,基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教师成长阶段理论,本研究发现“包班制”教师素养有待提升、“包班制”政策不完备、乡镇小学教学资源薄弱是造成当前困境的主要原因。对此,本研究分别从政策、学校、教师三个维度提出乡镇小学“包班制”的优化策略:一是优化乡镇教育政策,加大宣传包班制、拓宽引进全科教师、提高“包班制”教师待遇、提升乡镇小学入学率;二是强化学校教育改革,优化乡镇学生评价体系、丰富“包班制”教学组织形式、构建综合课程体系、提供“包班制”特色教学资源;三是推动教师素质提升,增加“包班制”教师在职培训、加强“包班制”教师思想建设、完善“包班制”师资管理制度、培养“包班制”教师全科教学。

王红[6](2019)在《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文中认为在履责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如何提高质量是乡村教育进入“下一个一百年”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相较于以“资源倾斜论”“仿城发展论”“撤并进城论”等为改善乡村教育质量的主流议题,当前实践中兴起的将地方资源引入乡村学校的在地化质量提升路径尚待研究者关注。立足于提升乡村教育在地化作为一项实践方法论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空间,为何以及以何乡村教育在地化能够发挥作用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命题。相较于既有研究将“在地化”理解为一种“由外而内的转化机制”,本研究对在地化的理解是围绕“基于互动的联结机制”展开的,研究视域下的“乡村”被定义为“地方”,以学校作为分析单位和研究逻辑起点考察乡村教育在地化的理论合理性、实践智慧以及运转机理的研究架构弥补了既有研究中对学校维度上在地化实践的合理性、实践做法的碎片化表达以及变革效用机理的忽视。基于“理论的实践化”与“实践的理论化”相结合的研究进路,“纵向历史分析与横向理论融合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合理性阐释”与“跨案例对比分析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机理模型构建”两大部分研究内容构成了研究作为“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综合体”的类型规定。理论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空间的阐释融合了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一方面从历史进路的角度回溯了现代化进程中学校知识构成的泛科学理性、教育管理中的威权关系、基于效率主义的教育生产逻辑所构成的“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形成了乡村由“在场”到“退场”的历史进路,以阐释乡村沦为“空间物理场”在乡村学校教育中空间价值被遮蔽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转向一个融合视域,从人文地理学等理论视角论证了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回归“地方”意义的维度,学校教育中“乡村的在场”带来了一个融入地方文化特质和个体亲切经验、抽象与具体兼容的辩证的学校文化空间,一个打破知识既定结论、丰富知识解释框架的知识创新的生长空间,一个弥补学校教育中个体纵向经验断裂和具身实践情境缺位的经验补充及知识转介空间,一个联结家、校、社互动交往、拓展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转向“地方”的认识思路将乡村变成了一方具有多维意义的教育空间,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价值意义场”。实践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智慧及运转机理的论述是基于多案例与扎根理论译码法相结合的跨案例对比分析的研究设计展开的,在详细阐述“生活化课程素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文化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产业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三个本土典型案例的实践智慧后,通过对案例资料的三级编码,抽象出以“前置变项”“过程变项”“结果变项”为过程维度,以“背景性认识”“行动中的主体角色”“过程性策略”“关联性约束条件”“效应反馈”为类属轴,以“对农村学校的正向认知”等19个关键要素为基本框架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过程模型,概括出内置于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过程中以构建学校、乡村、儿童三者间联结的“空间资源化—资源知识化—知识资本化”的作用路径,提炼出在地化变革过程中“地方资源知识化”以“知识齐性的聚合效应”和“舞台化学校的审美效应”赋予乡村学校“乡村社会半公共空间”“附着乡村特质的教育审美空间”二重身份的效应机理。并从实践范式的视域总结提炼出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本质即为一次以承认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为前提挖掘乡村资源教育能产性的过程,遵循的是以学校比较优势形成学校发展优势的实践逻辑,因而,实践范式视域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表现为一种“基于地方赋权挖潜的优势治理”的教育变革实践方法论。综上,通过对乡村教育基层实践小趋势的理论抽象为处于迷茫期的乡村教育提供方法论指导是研究初衷所在。

吴程佳[7](2019)在《中学社团活动课程化探索》文中提出社团活动是当今中学热门的课外活动形式,社团活动课程化是指将社团活动作为课程来建设,使其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本论文以长沙市某中学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外对社团活动课程化的现有研究为基础,对中学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同时,通过设计社团活动课程化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了解了长沙市某中学社团活动课程化的现状,并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等方面分析了社团活动课程化现状的原因,提出了促进中学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对策,可为加强社团管理、有效开展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内涵在于将社团活动作为课程来建设,使中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学分的支持,对社团活动进行系统规划、有效组织和科学考评,将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意义体现为有利于丰富校本课程,发展学校特色,有助于发挥学生潜力,促进学生成长,有益于加强社团管理,提升社团活力。中学社团活动课程类型包括人文社科类、科技创新类、艺术体育类、公益服务类、特色文化类,具有教育性、多样性、契合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社团活动课程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对社团活动课程重视不够、社团活动课程开发不足、社团活动课程实施不力等方面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来自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等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重视社团活动课程建设、加强社团活动课程开发、改进社团活动课程实施。

任聂龙[8](2019)在《职前英语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基于XIN教师学社的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前教师培养是教师教育的初始阶段,师范生在高师院校的资源支持和帮助下进行专业成长。除通过课程学习和教师引领外,学生社团活动也是职前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路径。本文以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生社团"XIN教师学社"为个案,阐述基于社团活动实践的职前英语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即通过教师职业道德养成活动、英语专业能力提升活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活动,促进职前英语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沈若宇[9](2019)在《基于供需关系的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及其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教育发展自“癸卯学制”以来,已走过110余年。国内基础教育已完成普及阶段,然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际校际差距明显,学校空间严重超载,无法适应新的教育理念等问题依然存在。以适应知识传授为主旨的现行中小学校建设规范标准在实践中被质疑或更新;缺乏科学依据盲目追求高标准建设,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的案例时有发生。因此,全面提升中小学校空间环境品质,适应教育理念发展之需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方向。然而我国地域面积较大,城际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本研究在分析教育理念发展的同时,主要以北京及深圳为代表借鉴城市,并立足于西安市为重点研究对象,针对国内城市小学校舍空间发展困境,以创新型育人教改为依托,运用建筑计划学“空间与行为相适应”理念及田野方法,在深入细致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指标,进而结合就学人口预测,以规模为指导,研究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优化的方法与模式。首先通过对教育理念发展的梳理,明确教育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与校舍空间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国内城市小学校舍空间的现状困境,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其次通过对优质城市小学影响因素及其空间需求的分析,明确教学空间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总结适应教育理念发展的城市小学校舍空间需求,并通过校舍空间关系分析,探索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指标,并结合学社空间共享探索,为城市小学校舍空间的适应性发展提供明确目标。再者以学生就学通勤方式,合理就学通勤时间为指导,结合学社共享空间交通组织,明确城市小学服务范围,为就学人口的预测提供合理的空间限定。同时以学生家庭居住空间为出发点,通过对居住空间与就学人口之间的关系分析,结合统计学研究方法,构建基于居住空间的就学人口预测模型。为城市小学校舍规模的确立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最终以西安JH小学群4所学校为具体案例,通过优化学区空间,明确就学人口预测范围,确立4所学校空间规模,进而分析各校达到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标准的具体措施。并在核心片区具体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需求指导规模的城市小学校舍空间优化思路,并通过供需关系影响下的城市小学分类,构建了结合学社空间共享发展的校舍空间优化与空间再造计划模式。本研究通过对以上研究内容的分析,结合具体案例研究,梳理了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指标及其空间优化模式,并获得以下结论:总结了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指标;以学校合理空间服务范围为指导预测城市小学就学人口,进而探讨城市小学学区就学供需关系;以就学供需关系指导学校空间规模,总结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模式。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研究,是涉及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复杂过程,因而,后续研究工作开展将在此基础上,通过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与标准的关系分析,学社空间共享对校内空间潜力的影响,大数据在就学人口预测方法中的应用以及学区空间组织原则对学区划分的影响等等环节拓展,进而促使我国基础教育逐步走向优质且公平的教育时代。

李双[10](2019)在《女子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研究 ——以H女子学院为例》文中提出女子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特色发展的一部分,在培养女性精英人才、启迪现代社会性别意识以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促进学生全方位能力发展以及加速学生社会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女子高校要想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女性人才,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社团管理的重视。而目前女子高校由于自身封闭的管理模式、特殊的教育对象、有限的办学实力等,女子高校的学生社团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怎样处理好阻碍学生社团管理的问题,引导女子高校学生社团良性健康发展是一项艰难而久远的任务。论文以H女子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了解目前女子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现状。调查发现女子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存在制度不完善、扶持力度不足、持续性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并分析出女子高校社团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对社团发展的重视程度不高、社团管理的管理理念落后以及女子高校自身办学特点等。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笔者提出从充分认识社团的重要性、完善社团管理制度、增强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动力等方面来完善女子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

二、英语学社活动与综合素质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学社活动与综合素质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二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各门课程评价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课程评价理论
        一、课程评价的含义和主体
        二、课程评价的功能和目的
        三、课程评价的方法和过程
        四、课程评价的模式
        (一)目标评价模式
        (二)差距评价模式
        (三)CIPP评价模式
        (四)回应性评价模式
        (五)本研究选择 CIPP 模式进行评价的原因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评价理论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和目的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和方法
    第三节 有效教学理论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二、有效教学的特征
        三、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
    小结
第三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总体课程评价调查分析
    第一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概况
    第二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对象与问卷发放回收
    第三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总体课程评价调查分析
        一、问卷信效度判断标准
        二、量表信度分析
        三、量表效度分析
        四、影响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的因素分析
    小结
第四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各门课程评价调查分析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一、单门课程评价量表信度与效度分析
        二、学位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各门课程评价情况分析
        (一)第二语习得
        (二)跨文化交际
        (三)汉语语言分析
        (四)汉语课堂设计
        (五)汉语课堂教学法
        (六)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七)语言要素及其教学
        (八)汉语教学资源及其利用
        (九)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
        (十)中华文化与传播
        (十一)外语教育心理学
        (十二)教学调查与分析
    第二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各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
    小结
第五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案例分析
    一、跨文化交际(研一)
    二、教学调查与分析
    三、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研一)
    四、汉语课堂教学法
    五、小结
第六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第一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未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教学,导致课程内容重复
        二、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教学类课程偏多
        三、忽视汉语本体类课程
        四、研究方法类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五、课程开设顺序不合理
        六、生源专业背景多样,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
        七、缺乏国别和区域特色课程
        八、缺乏与课程相匹配的针对性教材
    第二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改进建议
        一、调整课程比例,增加汉语本体知识类课程
        二、优化课程结构,适当增加研究方法类课程课时
        三、合理安排课程开设顺序
        四、立足学校特色,增加国别和区域特色课程
        五、鼓励专家或教师编写适应性教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2)多样化和个性化:朋辈学业帮扶路径探析——以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尚学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朋辈学业帮扶的独特之处
    (一)打造学生社团特色品牌,以特色带全局
    (二)创设循环递进育人机制,以部分促整体
    (三)构建社团朋辈育人体系,以隐性化显性
二、朋辈学业帮扶的具体实施
    (一)实施大一新生导航工程,帮助新生制定学业规划
    (二)组织多种模拟考试,帮助老生渐进形成规矩意识
    (三)创设虚拟打卡班级,帮助“学困生”摆脱学业迷思
    (四)以读书交流分享知识,增强工科学生人文素养
三、朋辈学业帮扶育人实效的体现
    (一)实现与第一课堂有效衔接,参与度与满意度较高
    (二)提升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教育效果显着
    (三)扩大社团育人影响范围,得到共同体成员初步认可

(3)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H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1.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益于培养高质量人才
        2.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需加强规范
        3.我国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关学理研究尚未成熟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已有研究现状
        1.国内外大学生评价研究现状
        2.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四)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研究对象的选取
        4.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一、识读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一)核心概念界定
        1.综合素质
        2.综合素质评价
        3.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二)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相关概念辨析
        1.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学生评价
        2.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三)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特点
        1.全面性评价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
        2.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3.学术能力与非学术能力相结合
        4.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5.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二、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分析
    (一)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多元智能理论
        3.发展性评价理论
    (二)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架构
        1.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念
        2.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
        3.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4.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
        5.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呈现与使用
三、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状况
    (一)H大学概况简介
        1.H大学基本情况介绍
        2.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程序
    (二)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1.调查工具
        2.调查实施
        3.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成效
四、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问题及成因
    (一)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问题呈现
        1.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教育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
        2.当前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仍较为偏重传统学生评价
        3.在开展评价活动时过于强调量化评价方法的使用
        4.评价结果的呈现与使用方式较为单一刻板
        5.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等相关配套措施设计不完善
    (二)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1.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
        2.参与评价活动的相关主体缺乏较强的评价能力
        3.评价实施过程中存有操作不当监管不力的现象
五、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优化策略
    (一)加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研究
    (二)统筹全局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顶层设计
    (三)评价参与人员需切实提升自身的评价素养与能力
    (四)优化学校的评价氛围以促进评价的常态化实施
    (五)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以彰显两个课堂协同育人的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学生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B 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的访谈提纲
    附录C 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的访谈提纲
    附录D 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的访谈提纲
致谢

(4)六盒模型诊断下初中学生社团管理问题及改进策略 ——以T市两所公办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初中学生社团管理、理论基础及诊断指标
    (一)初中学生社团管理
    (二)初中学生社团管理的理论基础
    (三)基于六盒模型理论下的初中学生社团管理的诊断指标
二、六盒模型诊断下初中学生社团管理现状调查
    (一)问卷的设计
    (二)样本的选择
    (三)调查的过程
    (四)调查的结果
三、六盒模型诊断下初中学生社团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活动目标难以实现
    (二)职责划分不够合理
    (三)与外界沟通不顺畅
    (四)激励制度效果不佳
    (五)活动指导不够专业
    (六)成员出勤不够稳定
四、初中学生社团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活动目标缺乏民主讨论
    (二)组织结构缺乏自我调整
    (三)人际相处缺乏合作机制
    (四)社团奖励缺乏资金保障
    (五)指导队伍缺乏精心打造
    (六)活动内容缺乏创新思维
五、初中学生社团管理的改进策略
    (一)落实目标管理,实现自我管理
    (二)强化事权管理,确保合理分工
    (三)创新合作机制,加深沟通协作
    (四)转变发展思路,拓宽经费来源
    (五)配强师资力量,提升指导质量
    (六)探索特色发展,增添社团魅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初中学生社团问题调查问卷》
    附录B《六盒模型诊断下的学生社团管理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访谈提纲》
后记

(5)乡镇小学“包班制”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出路探究 ——以封丘县D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一)国家对乡村教育的重视与支持
        (二)国际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
        (三)教学和观察过程中关于“包班制”的思考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关于“包班制”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包班制”的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四 核心概念界定
        (一)乡镇小学“包班制”
        (二)全科型教师
        (三)班级教学管理
        (四)课程整合
    五 理论基础
        (一)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二)教师成长阶段理论
    六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七 创新点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包班制”发展的背景概述
    一 包班制发展概况
    二 乡镇小学包班制发展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学校概况
        (二)乡镇学校师资匮乏
        (三)学生在校数逐年递减
        (四)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三 小结
第二章 乡镇小学“包班制”发展的现状调查分析
    一 调查内容的设计
    二 基本情况与数据分析
        (一)性别和从教年限
        (二)学历和乡镇小学教师师生比
        (三)乡镇小学班级人数和学生测评模式
        (四)包班制教师工作量与态度
        (五)包班制教师培训与家长支持率
        (六)包班制教师的薪酬待遇与工作压力
        (七)课程设置与学生全面发展
    三 小结
第三章 乡镇小学“包班制”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归因分析
    一 乡镇小学“包班制”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教师职业发展困境
        (二)学生素质提升困境
        (三)学校持续发展困境
    二 乡镇小学“包班制”发展困境的归因分析
        (一)“包班制”政策不完备
        (二)乡镇小学教学资源薄弱
        (三)“包班制”教师素养有待提升
    三 小结
第四章 乡镇小学“包班制”发展困境的出路探究
    一 优化乡镇教育政策
        (一)加大包班制宣传力度
        (二)拓宽引进全科教师
        (三)提高包班制教师待遇
        (四)提升乡镇小学入学率
    二 强化学校教育改革
        (一)优化乡镇学生评价体系
        (二)丰富“包班制”教学组织形式
        (三)推进课程体系整合
        (四)提供“包班制”特色教学资源
    三 推动教师素质提升
        (一)增加“包班制”教师在职培训
        (二)加强“包班制”教师思想建设
        (三)完善“包班制”师资管理制度
        (四)培养“包班制”教师全科教学
    四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学术价值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回顾与评论
        (一)国内外研究概述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四、核心概念辨析
        (一)地方、社区与乡村
        (二)在地化与乡村教育在地化释义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指涉辨析
    五、研究内容与思路
    六、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的类型: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的综合体
        (二)资料收集的方法
        (三)资料分析的方法
    七、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乡村的退场: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之觞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标准化崇拜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的历史进路
    三、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乡村教育标准化之路的实践特质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迈向对学校教育中“地方”价值的综合性理解:重构“地方”在场的乡村教育
    一、人文地理学视域下的“地方”:个体成长的原初价值空间
    二、知识创新视域下的“地方”:拓展知识叙事结构的知识生长空间
    三、经验哲学视域下的“地方”:适宜有机体思维逻辑的经验补充空间
    四、大教育视域下的“地方”:作为培植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深山里的网红村小——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一、走进范家小学
        (一)山村里的“小”小学:范家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二)范家小学的孩子们
        (三)“教育的桃花源”:一人一校一世界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的实践图谱
        (一)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推进路线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嵌入环境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实践的行动框架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一)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二)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三)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朵不凋零的山花——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一、走进长坑小学
        (一)教育山花格外香:长坑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二)长坑小学的孩子们
        (三)“毛竹筒”精神的深耕:三任校长,一群教师,同一使命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一)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推进路线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嵌入环境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行动框架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一)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二)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三)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田园教育的佳范——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一、走进成佳学校
        (一)嵌入茶乡的学校:成佳学校整体面貌概览
        (二)成佳学校的孩子们
        (三)身体力行的校长与勤勉的教师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一)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推进路线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嵌入环境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行动框架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一)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二)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三)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及在地化运转机理分析
    一、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一)关键要素提炼:基于基本范畴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二)基于范畴关系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三)基于跨案例比较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故事线梳理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运转机理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过程模型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作用路径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效应机理
    三、作为一种实践范式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再审视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作为方法论的实践优势
        (二)行动表征下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空间分析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型本质下的实践要求
    四、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中学社团活动课程化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学生社团及其社团活动的研究
        1.2.2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学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基本理论
    2.1 中学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内涵与意义
        2.1.1 中学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内涵
        2.1.2 中学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意义
    2.2 中学社团活动课程化的理论基础
        2.2.1 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
        2.2.2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第3章 中学社团活动课程化的问题与原因
    3.1 中学社团活动课程化的现状
        3.1.1 中学社团活动课程的类型
        3.1.2 中学社团活动课程的特点
    3.2 中学社团活动课程化存在的问题
        3.2.1 社团活动课程重视不够
        3.2.2 社团活动课程开发不足
        3.2.3 社团活动课程实施不力
    3.3 中学社团活动课程化存在问题的原因
        3.3.1 学校原因
        3.3.2 教师原因
        3.3.3 学生原因
        3.3.4 家长、社会原因
第4章 推进中学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对策
    4.1 重视社团活动课程建设
        4.1.1 落实课改理念,认识社团活动课程化作用
        4.1.2 明确领导责任,制定社团活动课程化方案
        4.1.3 建立完善制度,强化社团活动课程化管理
        4.1.4 根据学校实际,明确社团活动课程化步骤
    4.2 加强社团活动课程开发
        4.2.1 设计社团活动课程的目标
        4.2.2 精选社团活动课程的内容
        4.2.3 明晰社团活动课程开发的途径
    4.3 改进社团活动课程实施
        4.3.1 明确社团活动课程的实施路径
        4.3.2 探索社团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法
        4.3.3 夯实社团活动课程的实施保障
        4.3.4 加强社团活动课程的实施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中学社团活动课程化调查问卷
附录 B 中学社团活动课程化访谈提纲

(8)职前英语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基于XIN教师学社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XIN教师学社的发起及其旨向
二、XIN教师学社的组织与运行
三、XIN教师学社的实践路径
    1. 教师职业道德养成活动。
    2. 英语专业能力提升活动。
    3.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活动。
四、XIN教师学社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9)基于供需关系的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及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来源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相关概念解释
        1.2.2. 研究对象明确
        1.2.3. 研究范围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综述小结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标
        1.5.3. 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教育理念对城市小学空间的影响
    2.1. 教育发展概述
        2.1.1. 教育起源
        2.1.2. 教育理念发展
        2.1.3. 国内教育理念现状
    2.2. 城市小学及学区发展概述
        2.2.1. 国内学校起源
        2.2.2. 学区制度的出现
        2.2.3. 学区制度的发展
    2.3. 国内城市小学现状困境
        2.3.1. 学校发展滞后城市化进程
        2.3.2. 校舍空间无法满足就学人口的日益增长
        2.3.3. 学区内无条件就近入学难以实现
        2.3.4. 班级规模存在普遍超额现象
        2.3.5. 学校建筑规范难以满足当前需求
        2.3.6. 校舍空间与教育理念适应性不足
    2.4. 城市小学校舍空间发展思路
        2.4.1. 构建适应的教育理念发展的城市小学空间标准
        2.4.2. 科学的就学人口预测方法
        2.4.3. 以就学通勤时间为主导的就学供需关系分析范围
        2.4.4. 以规模为指导落实城市小学校舍空间优化得以实施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需求解析
    3.1.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概述
        3.1.1. 优质城市小学影响因素
        3.1.2.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定义
    3.2.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影响因素
        3.2.1. 城市小学规划用地分析
        3.2.2. 城市小学体育场地分析
        3.2.3. 城市小学可比用地面积
        3.2.4. 城市小学可比容积率
        3.2.5. 城市小学建筑用地分析
    3.3. 适应教育理念的城市小学空间需求
        3.3.1.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3.3.2. 行政办公用房
        3.3.3. 生活服务用房
        3.3.4. 其他空间
    3.4. 本章小结
4.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分析
    4.1. 城市小学校舍空间关系
        4.1.1. 学校使用面积系数—K值
        4.1.2. 普通教室空间占比
        4.1.3. 空间复合利用
    4.2.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及指标
        4.2.1.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
        4.2.2.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标准
    4.3. 城市小学空间外溢分析
        4.3.1. 城市小学空间外溢类型
        4.3.2. 城市小学空间外溢模式
    4.4.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容量分析
        4.4.1. 既有用地学校空间容量
        4.4.2. 学校规模指导的学校用地规模
        4.4.3. 城市小学空间容量调整
    4.5. 本章小结
5. 城市小学学区空间组织分析
    5.1. 城市小学服务范围
        5.1.1. 城市小学服务半径
        5.1.2. 城市小学服务范围
    5.2. 城市小学就学距离
        5.2.1. 城市小学主要就学距离分布
        5.2.2. 城市小学合理就学距离
    5.3. 城市小学就学方式
        5.3.1. 城市小学主要就学方式
        5.3.2. 城市小学其他就学方式
        5.3.3. 城市小学就学方式变革
    5.4. 城市小学就学时间
        5.4.1. 城市小学就学时间分布
        5.4.2. 城市小学合理就学时间
    5.5. 城市小学与外溢空间交通关系
        5.5.1. 城市小学与外溢空间交通组织分类
        5.5.2. 城市小学与外溢空间交通关系
    5.6. 城市小学学区空间组织原则
        5.6.1. 学住空间组织原则
        5.6.2. 学社共享空间组织原则
    5.7. 本章小结
6. 城市小学就学人口分析
    6.1. 就学人口预测方法概述
        6.1.1. 城市小学布点规划
        6.1.2. 城市小学学区划分
        6.1.3. 基于居住空间的就学人口预测思路
    6.2. 居住空间对就学人口的影响
        6.2.1. 宏观层面
        6.2.2. 中观层面
        6.2.3. 微观层面
    6.3. 基于居住空间的就学人口预测模型
        6.3.1. 分析方法选取
        6.3.2. 影响因素确立
        6.3.3. 预测模型构建
        6.3.4. 预测模型检验
    6.4. 基于居住空间的就学人口预测方法
        6.4.1. 基于居住空间的就学人口预测单元
        6.4.2. 居住空间影响就学人口的指标统计
        6.4.3. 基于居住空间的就学人口预测
    6.5. 本章小结
7.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以西安JH小学群为例
    7.1. 西安JH小学群概况
        7.1.1. 西安JH小学
        7.1.2. 西安JF小学
        7.1.3. 西安LF小学
        7.1.4. 西安PT小学
    7.2. 西安JH小学群学区概况
        7.2.1. 西安JH小学群现状学区范围
        7.2.2. 西安JH小学群现状学区矛盾
    7.3. 西安JH小学群区域就学人口分析
        7.3.1. 西安JH小学群社区概况
        7.3.2. 西安JH小学群居住空间统计
        7.3.3. 西安JH小学群就学人口分析
    7.4. 西安JH小学群学区范围优化
        7.4.1. 西安JH小学群服务范围
        7.4.2. 西安JH小学群服务社区范围
        7.4.3. 学区边界优化
        7.4.4. 学校规模优化
        7.4.5. 就学时间优化
    7.5. 西安JH小学群校舍适应性空间优化
        7.5.1. 西安JH小学群学校规模
        7.5.2. 西安JH小学群校舍适应性空间优化
    7.6. 本章小结
8.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模式
    8.1. 城市小学学区空间优化模式
        8.1.1. 单一学校学区空间优化模式
        8.1.2. 多校学区空间优化模式
    8.2. 城市小学学区供需关系分析
    8.3. 基于供需关系的城市小学分类
        8.3.1. 供大于求
        8.3.2. 供求平衡
        8.3.3. 供小于求
    8.4. 城市小学校舍空间优化方式
        8.4.1. 校舍空间优化
        8.4.2. 校舍空间再造
        8.4.3. 城市小学与社区空间共享发展
    8.5.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模式
    8.6. 本章小结
9. 结论
    9.1. 研究结论
        9.1.1.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构成标准
        9.1.2. 城市小学学区就学供需关系
        9.1.3. 基于供需关系的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模式
    9.2. 研究创新
        9.2.1. 结合学区空间指导学校规模及校舍空间计划的研究视角创新
        9.2.2. 为适应教育理念发展提出城市小学校舍空间适应性指标
        9.2.3. 以就学供需关系为指导提出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模式
    9.3. 研究展望
        9.3.1. 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标准
        9.3.2. 学社空间共享对城市小学校内空间潜力的影响
        9.3.3. 大数据支撑下的就学人口预测方法
        9.3.4. 学区空间组织原则对学区划分的的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式录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 1:西安JH小学群小学现状图纸
        西安JH小学
        西安JF小学
        西安LF小学
    附录 2:西安JH小学群校舍适应性空间优化
        西安JH小学
        西安JF小学
        西安LF小学
    附录 3:西安JH小学群周边社区居住空间统计
    附录 4:学区划分部门调研问卷
    附录 5:学校管理部门调研问卷
    附录 6:专业教师调研问卷
    附录 7:学生调研问卷
    附录 8:社区调研问卷
    附录 9: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现行国家规范与各省市标准对照表

(10)女子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研究 ——以H女子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
        1.2.2 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型
        1.2.3 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
        1.2.4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1.2.5 中外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比较经验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女子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型、特征与功能
    2.1 概念界定
        2.1.1 女子高等学校
        2.1.2 高校学生社团
        2.1.3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
    2.2 女子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型及特征
        2.2.1 女子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型
        2.2.2 女子高校学生社团的特征
    2.3 女子高校学生社团功能
        2.3.1 有利于培养女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
        2.3.2 有利于促进女大学生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2.3.3 有利于加速女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2.3.4 有利于加强女性气质的培育
第3章 H女子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现状分析
    3.1 学校对学生社团的管理现状
        3.1.1 新社团注册与审批
        3.1.2 社团的考核与奖惩
        3.1.3 社团干部的管理
        3.1.4 指导老师的管理
    3.2 学生社团内部管理现状
        3.2.1 社团的规章制度
        3.2.2 社团管理模式
        3.2.3 社团活动的组织管理
        3.2.4 社团经费的管理
        3.2.5 成员关系
        3.2.6 社团文化建设
        3.2.7 社团宣传管理
    3.3 H女子学院社团管理满意度现状
        3.3.1 H女子学院社团管理满意度总体水平
        3.3.2 基于学生个人因素的H女子学院社团管理满意度差异性分析
第4章 女子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女子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1 管理制度不完善
        4.1.2 社团管理扶持力度不足
        4.1.3 社团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相对落后
        4.1.4 社团管理持续性发展动力不足
    4.2 女子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问题的原因
        4.2.1 学校重视程度不高
        4.2.2 社团管理指导理念滞后
        4.2.3 女子高校自身办学的特点
第5章 女子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5.1 充分认识学生社团重要性
        5.1.1 设置一体两翼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切实发挥校团委管理作用
        5.1.2 强化学生社团物质保障,完善学生社团的硬件设施建设
        5.1.3 加强学生社团的专业化指导,改善学生社团软件设施建设
        5.1.4 增强学生社团信息系统化与宣传网络化建设,提高社团管理效率
    5.2 完善学生社团管理制度
        5.2.1 更新社团管理章程,建立规范、科学的社联管理模式
        5.2.2 改进社团干部的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选拔与培训机制
        5.2.3 优化学生社团内部管理机制,建立民主、有序的社团管理形式
        5.2.4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管理理念,建立评价多元化社团监督机制
    5.3 增强学生社团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5.3.1 创新学生社团活动形式,提高社团管理活动的丰富性
        5.3.2 设置学生社团活动荣誉绩点制,激发社团成员参与热情
        5.3.3 加强学生社团与外部交流,增强社团管理的先进化与社会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 H女子学院学生社团管理调查问卷
附录 C H女子学院学生社团管理访谈提纲

四、英语学社活动与综合素质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调查分析[D]. 景琦琦.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多样化和个性化:朋辈学业帮扶路径探析——以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尚学社为例[J]. 常娜,殷乐,荣威.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03)
  • [3]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H大学为例[D]. 王雯雯. 河南大学, 2020(07)
  • [4]六盒模型诊断下初中学生社团管理问题及改进策略 ——以T市两所公办初中为例[D]. 李明凤.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乡镇小学“包班制”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出路探究 ——以封丘县D小学为例[D]. 王文卿. 郑州大学, 2020(03)
  • [6]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D]. 王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中学社团活动课程化探索[D]. 吴程佳. 湖南大学, 2019(02)
  • [8]职前英语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基于XIN教师学社的实践[J]. 任聂龙. 校园英语, 2019(37)
  • [9]基于供需关系的城市小学校舍适应性空间计划及其模式研究[D]. 沈若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女子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研究 ——以H女子学院为例[D]. 李双. 湖南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英语社团活动与综合素质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