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基于COM技术的BBS实现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赵佳慧[1](2021)在《基于个性化搜索推荐的技术论坛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二十一世纪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技术论坛成为人们获取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关键平台。人们通过技术论坛发表自己的原创文章,获取自己喜欢的专业领域内容,同时与业界专家互动交流专业领域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技术论坛主要发表大量的技术文章或提问,用户通过回帖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往的论坛大多为综合性论坛,其广度的优点不能对每一个专题做到精益求精,提供了大量的内容却未对其进行有效搜索和推荐,导致用户只能被动的接收论坛网站提供的内容信息,用户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内容需求得不到解决,不利于文化价值发展。为了满足用户市场化需求打破传统论坛局限,本文旨在为某互联网公司研发一个基于个性化搜索推荐的专业性技术论坛平台。本论坛在设计方面使用B/S系统架构,采用前后端分离的形式,前台使用React.js框架渲染页面减少性能消耗和页面加载时间等待过长,后台采用Springboot技术框架以减少开发时长,从而提升开发效率。待论坛业务功能上线运行一段时间后,为解决基于个性化的搜索推荐,引用目前推荐的主流推荐算法是个性化召回ALS算法、逻辑回归LR算法和主流的搜索引擎Elasticsearch中bm25算法,以及spark大数据框架对数据进行处理,根据用户的行为属性,文章的评分等授以不同的权重计算得分,对所有用户的文章点击数据和用户的行为交互数据建模,为用户推荐其喜爱的技术文章以提高用户满意度,进而提升点击率,使企业技术价值得到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个性化搜索推荐的技术论坛的研究背景及发展趋势;接着通过对比当前主流推荐算法的优缺点,选择基于矩阵分解协同过滤算法中的基于隐语义模型ALS算法;然后在需求分析、理论研究和技术支撑的基础上对搜索服务、个性化推荐服务、前台业务系统和运营端业务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包括论坛总体框架设计、搜索服务和推荐服务的架构设计、重点业务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算法流程设计;最后对基于个性化搜索推荐的技术论坛平台进行实现结果展示和测试用例结果展示。
杨双虎[2](2015)在《矿井提升机故障远程监测诊断模型与动力学修改方法及其系统》文中认为矿井提升机是煤矿的主要运输工具之一,负责地上与地下之间矸石运输与人员输送,是煤矿开采的关键设备。保障矿井提升机安全运行对于煤矿企业有着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论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关于提升机监测与故障诊断现状进行了总结。综述了 Perti网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动态及相关应用,阐述了基于运行工况的提升机动力学修改的概念及研究的意义,提出了“提升机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及动力学修改”的系统模式。本文针对现有的提升机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中,故障诊断能力不足的问题,引入了 Petri网故障诊断方法。根据机械系统故障诊断的特点,将模糊产生式规则与Petri网相结合形成模糊Petri网,提出了运行模糊Petri网的正向矩阵推理算法,利用故障传播矩阵记录故障的传播过程,体现了故障传播的动态行为,实现基于FPN的快速推理的系统级故障诊断。同时组态监测系统与Petri网相结合,构建了提升机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一体化实现模型,既克服了组态系统诊断能力的不足,又解决了 Petri网的数据来源问题。基于“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动力学修改”这种系统模式的需要,基于组态平台设计并开发了提升机远程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方案设计、远程监测系统方案设计及监测系统的开发。同时针对现有的提升机监测系统用户维护水平差,可靠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组态王的提升机监测系统高可靠性开发策略,包括离散化事件、结构变量、模块化设计等适用于组态软件的监测系统开发方法。最后本文从提升机设计安全的角度,提出了基于运行工况的动力学修改的实现方法,利用提升机远程监测技术、Matlab数值分析、及.NET技术分别实现实时数据的获取,提升机动力学模型或关键零部件设计模型的计算及在线系统集成,为设备的设计制造提供一个运行工况的反馈平台,以期尽量在设备的设计制造阶段消除或减少设备潜在的故障源。最后以提升机关键部件钢丝绳为例开发了基于运行工况的钢丝绳动力学修改系统并成功应用于山西某矿远程监测系统。实验表明:“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动力学修改”这种系统模式不仅实现了提升机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还可得到该工况下提升机的动力学性能,从运行与设计的角度共同保证提升机的安全。
孟佳丽[3](2013)在《基于开源框架的AJAX BB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乐意借助Internet网络及时阅览信息和资料,同时借助Internet网络自由抒写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和看法。BBS论坛系统正是一个可以提供用户展现个性、发表见解、交流思想的的平台。如今,通过BBS论坛已经成为现代人交流沟通、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Web2.0中AJAX技术使网页浏览实现了快速响应、即时显示。开发基于开源框架的AJAX BBS论坛系统,可以实现网络用户之间的快速交流沟通、提高了用户使用系统的人性化感受。本课题通过对Web2.0技术、Nbear框架、SQL数据库、.NET平台以及AJAX技术等论题的研究,设计一种合理、简练、通用、易用、安全、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BBS论坛系统。利用AJAX技术及Web2.0技术的BBS论坛系统,不需要刷新页面就可以更新数据,论坛成员在不用刷新页面时就可以看到别人刚刚发的帖子,实现了论坛的即时响应。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实现了一个基于开源框架NBear的BBS系统,并分模块实现了BBS系统的每个子模块,包括会员模块、帖子模块及后台模块。(2)通过学习E-R模型和SQL的相关知识,在对BBS系统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下,使用SQL Server2005建立一个以E-R模型为基础的数据库。(3)探讨了系统实现中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底层数据库的建立、持久化层的建立、业务逻辑层的建立及表示层的建立。
张少宇[4](2012)在《广东金融学院校园BB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办公自动化已成为大专院校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作者所在单位广东金融学院对信息化的高度重视,学院近年来正在积极建设和完善校园计算机网络;作为校园网重要应用系统之一的BBS(电子公告牌系统)不仅提供了一个师生交流、讨论和获取信息的平台,而且也提供了一个发布校内新闻和公告、辅导员监督学生舆情、老师正确引导学生思想的平台。因此,研究和开发校园网BBS系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开发广东金融学院校园网BBS系统的实际需求和可行性分析切入,研究了BBS的特点和业务流程,以asp.net的几个关键技术作为主要技术研究对象,通过开发实践,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asp.net技术的广东金融学院校园BBS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分析和比较了C/S和B/S模型,讨论了面向对象的几种开发技术,进而讨论了.NET框架下的几种关键技术。asp.net是一套Web服务器端的开发技术和工具集,它提供了一系列现成的控件和模块,集成数据库、Web服务和丰富的互联网应用程序,通过动态数据支持、ajax框架、MVC、母板和主题等功能使开发者快速构建强大的Web应用;ajax是一种独立于Web服务器软件的浏览器技术,它在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使用异步数据传输,减少了服务器数据传输量,优化了服务器性能,改善了用户的体验。2、对广东金融学院校园BBS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提出了BBS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总体设计方案。3、给出了BBS系统中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的具体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完成了广东金融学院校园BBS系统的设计,并对系统进行了测试和分析。作者开发的广东金融学院校园BBS系统开发过程符合软件工程要求,经过项目试验和测试后,已经部署在校园网内运行,目前系统运行效果良好。
汪文生[5](2011)在《电子邮件分析取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使得沟通交流变得更加容易、快捷。电子邮件也以其新型、快速、经济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通信方式之一。与此同时,各种犯罪分子也开始普遍利用电子邮件从事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在很多计算机犯罪案件以及商业、民事纠纷中都涉及电子邮件。在电子邮件中蕴藏了丰富的各类有用信息,是进行计算机分析取证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为案件侦破提供一些有力的线索。为提高使用效率,人们经常使用各类电子邮件客户端(如Foxmail、Outlook Express、Microsoft Office Outlook等)来处理邮件。因此,分析各类邮件客户端所保存的邮件数据文件也是计算机分析取证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所研究的电子邮件分析取证系统主要是针对目前国内主流的Foxmail、Outlook Express和Office Outlook这三款邮件客户端。通过分析Foxmail所保存的.ind、.BOX格式的邮件文件、Outlook Express所保存的DBX的复合数据文件和Office Outlook所保存的PST复合邮件文件,从中提取感兴趣邮件的收发件人邮箱地址、收发件人姓名、发送时间、主题、邮件正文内容及附件等信息;然后统计归类收、发件人邮箱地址,运用可视化、人际网络分析等技术绘制邮件的时间关系图和人际网络关系图,从而为分析和发现收、发件人之间隐藏的关系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本论文将首先简要说明电子邮件分析取证的背景、重要意义及目前国内外电子邮件分析取证的一些现状;接着,介绍系统的总体目标、运行环境、主要功能及总体架构,重点介绍系统各关键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架构等情况;然后详细介绍在本系统设计和开发中所使用的关键技术:即基于文件结构分析的.ind、.BOX邮件数据文件解析、基于COM技术的DBX复合邮件体的解析、基于OLE自动化技术的PST邮件文件解析方法,以及在绘制邮件时间关系图和人际网络关系图中所使用到的图形绘制基础理论、数据库访问技术和基于遗传算法的图自动布局算法及实现等;接着,介绍整个系统的开发环境,并重点阐述如何运用前面提到的关键技术实现预期的系统用户界面和各项功能指标等,详细介绍了电子邮件分析取证系统的实现;最后总结本系统的设计实现开发情况,并针对所存在不足提出下步的研究方向。
兰凯梅[6](2011)在《BBS热点话题发现与监控系统》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BBS的普及提供了条件,目前BBS己经成为一种常用的交流工具,网民可通过BBS发起新话题或回复现有的话题来表达对某个事件的看法。从一定角度来看,BBS是现实社会的镜像,因而可以采集BBS中的数据,为BBS舆情分析提供数据基础。本文实现的热点话题发现、话题监控功能都是以BBS实时数据为基础的。本文在分析国内外BBS热点话题发现与监控现状和发展的基础上,从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实现过程入手,深入分析系统结构设计和系统处理流程等方面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BBS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整个热点话题发现与监控系统的基础,本文利用传统网络爬虫的运行原理,并结合论坛的特征,提出基于论坛版块扩展的BBS数据采集策略,实现对BBS论坛的高效采集。(2)BBS数据预处理:采集所得的数据为非结构化数据,系统需要对其处理,使之转化为结构化数据。预处理部分主要包括页面信息抽取和文本向量表示两个主要步骤。(3)BBS热点话题发现:话题识别是热点话题发现的关键步骤,本文采用Single-Pass聚类算法进行话题识别,在实际应用时针对原算法存在的缺陷做了相应改进,并给出实验结果及和分析。在话题识别的基础上,综合话题包含的主题贴子数、参与讨论的ID数、回复数、浏览数等信息,对话题进行热度评分,筛选出论坛中的热点话题。(4)BBS热点话题监控:本文采用基于自主学习的1NN增量分类算法来实现对BBS热点话题的监控。
陈颖洪[7](2011)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BB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nternet上发布信息主要是通过网站来实现的,获取信息也是要在Internet中按照一定的检索方式将所需要的信息从网站上下载下来。因此网站建设在Internet应用上的地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倍受人们的重视。校园动态网站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台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完整性及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开发本网站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开发工具以及所用到的数据库.主要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主要介绍了本网站的运行环境、功能要求、性能要求、以及在开发网站方面的其它要求,通俗易懂。本文涉及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登录模块、头文件设计模块、尾文件设计模块,主页面设计模块、短消息模块、个人资料模块、排行榜模块,同时对登录模块、注册模块、个人信息更改模块、短消息删除模块、撰写短消息模块是否正确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出错时的界面。本课题的目标主要设计并实现四川职业技术学院BBS系统。在需求分析分析阶段,本人充分的运用面向对象分析技术对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并在设计阶段运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技术对系统进行设计,还在此基础建立了后台数据库。利用ASP.NET和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数据库技术开发实现了BBS系统。在线讨论、疑难问题询问、阅览等功能。论坛设有管理员,管理员拥有管理论坛的权限,拥有创建、编辑、删除论坛版块和管理注册用户的权限。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自己的话题,同时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回复等。游客只能浏览论坛中的内容。
杨雯[8](2011)在《基于ASP.NET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以其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和自主性的特点逐渐成为当今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开发一个功能齐全的教学网站,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在线交流的平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设计的教学网站主要是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程。《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是一门正在迅速发展的学科。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和迅猛发展,数字信号处理在理论和应用方面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中迅速取代传统的模拟信号处理方法,并且还开辟出许多新的应用领域。为了使得大家能够真正的将这门课程学好,故使用了课堂讲授和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该教学网站。本文针对目前教学网站存在的更新速度慢、交互功能差的特点,采用ASP.NET技术与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开发了一个B/S架构的《数字信号处理》教学网站。首先通过分析目前教学网站存在的问题及设计的目标,确定了开发教学网站的功能需求。根据功能需求对系统的开发环境、开发工具及开发语言进行了选择,并对这些环境和工具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然后,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使用UML建模工具对系统进行建模,包括设计系统的用例图、类图、时序图等。接着,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开发环境,结合SQL Server 2005数据库、ASP.NET技术、C#语言对系统的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重点对在系统设计过程中使用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包括ADO.NET数据库连接技术、类库的编写、简单信息加密技术等。
徐东亮[9](2010)在《基于聚类分析的网络论坛舆情信息挖掘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Internet迅速发展及网络论坛(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的普及,为广大网络用户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BBS已成为表达民意的一个重要平台。但BBS中也存在一些污秽的语言,谩骂等不文明行为,甚至存在一些攻击国家、扰乱社会的言论。为了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净化网络环境,BBS舆情监控技术应运而生,为政府和网络管理部门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手段,也便于政府及时掌握各个时期民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并了解民众对这些热点话题的观点和态度,从而做出正确、科学的决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首先,分析了当前文本聚类分析中常用的几类方法和聚类算法评价标准,并对平面划分的两种典型算法通过实验进行性能比较。本文研究了K-Means和K-medoids两种聚类算法在文本挖掘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验利用基于人工判定的指标对两类算法在聚类文档的准确率和召回率方面进行了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与K-Means算法相比,K-medoids算法无论在准确率还是召回率方面都要高出5个百分点以上,且后者在处理异常数据和噪声数据方面更为鲁棒。在此基础上,对K-medoids算法进行了改进。由于反复计算类内距离之和使得K-medoids算法计算代价较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聚类之前,预先计算所有对象之间的相似度,建立相似度矩阵,这样在计算类内距离时,通过查询相似度矩阵的方法,可以大大减少计算代价。其次,介绍了本文作者如何将非结构化的BBS文档转换为结构化的文本, BBS文本的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中文词法分析,停用词过滤,文本的特征表示,文本特征选择,权重计算。最后,实现了BBS热点话题挖掘系统。用爬虫程序和文本预处理将BBS中的话题转换为结构化的文本形式,然后用K-medoids算法对话题进行聚类识别,选取识别代价最低的一次聚类结果用评价函数对话题进行热度排名,选出前十大热点话题。
张明[10](2010)在《新型DCS组态软件OPC客户端和服务器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集散控制系统(DCS)主要用于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计算机控制和管理,它在工业过程控制的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DCS系统中,由于上层组态软件与现场智能设备之间没有统一的接口标准,现场智能设备之间以及智能设备与上位监控软件之间的信息共享是通过驱动程序来实现的。针对每一个硬件设备,每个应用软件都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发一套相应的硬件驱动程序,这导致了驱动程序重复开发,设备不可互换,改造升级困难,访问冲突等一系列问题。OPC技术的提出彻底改变了使用驱动程序实现数据共享的开发模式。上层应用软件作为OPC的客户端,可以不包含任何硬件通讯接口程序,不关心底层硬件的类型。只要遵循OPC数据接口协议,就能够从不同的硬件厂商提供的OPC数据服务器中读取数据,从而实现了组态软件对各种硬件设备数据的灵活配置和多种系统的真正集成。本文针对新型DCS组态软件的具体需求,对OPC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本课题的来源是山东省科技厅的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项目名称是基于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技术的新型控制系统,项目编号为31400004010437。根据组态软件开发的实际需求,在Windows 2000平台下,采用Microsoft Visual C++6.0作为开发环境,完成了针对此新型DCS组态软件的OPC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软件设计与开发。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OPC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研究现状。接着,简要叙述了OPC技术的本质——COM技术,OPC数据访问规范和OPC历史数据访问规范。然后,在研究国内外先进组态软件的基础上,依据OPCDA规范,提出了OPC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整体架构。分析了OPC的体系结构和通讯方式,设计了OPC客户端,使其能够读取本地或者远程的OPC服务器;同时,分析了新型DCS系统的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并设计了具体的软件解决方案,采用ATL和MFC进行软件编程,开发了OPCDA和OPCHDA服务器。在OPCHDA服务器的设计中,需要对大量历史数据进行读取,速度慢,效率低。本设计采用了多线程技术,提高了数据读取的效率。而且,本文还初步探索了OPC驱动程序的软件设计与实现方法,设计开发了基于TCP/IP协议的驱动程序,并通过Modbus从站软件进行了验证。最后,对客户端和服务器分别进行DCOM配置,结合DCS具体运行系统,实现了实时数据的远程读取和实时监控。通过对OPC服务器和客户端进行测试,证实了本论文提出的新型DCS组态软件OPC客户端和服务器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一种基于COM技术的BBS实现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基于COM技术的BBS实现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个性化搜索推荐的技术论坛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的创新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综述 |
2.1 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
2.1.1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
2.1.2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
2.1.3 基于模型的协同过滤--AlS算法 |
2.1.4 User CF和Item CF比较 |
2.2 Elasticsearch搜索引擎 |
2.2.1 Elasticsearch介绍 |
2.2.2 Elasticsearch实现原理 |
2.3 Spring Boot技术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个性化搜索推荐的技术论坛的需求分析 |
3.1 技术论坛概述 |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推荐模块 |
3.2.2 搜索模块 |
3.2.3 前台业务模块 |
3.2.4 运营端业务模块 |
3.3 角色用例需求分析 |
3.4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个性化搜索推荐的技术论坛设计 |
4.1 整体架构设计 |
4.1.1 整体框架设计 |
4.1.2 整体功能设计 |
4.2 个性化推荐服务的详细设计 |
4.2.1 召回 |
4.2.2 排序 |
4.2.3 重排 |
4.3 搜索服务的详细设计 |
4.3.1 创建索引 |
4.3.2 排序 |
4.4 主要业务功能的详细设计 |
4.4.1 文章模块 |
4.4.2 评论模块 |
4.5 数据库设计 |
4.5.1 数据库概念设计 |
4.5.2 数据库逻辑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个性化搜索推荐的技术论坛的实现 |
5.1 个性化搜索推荐实现 |
5.1.1 搜索服务实现 |
5.1.2 个性化推荐服务实现 |
5.2 技术论坛前台业务实现 |
5.2.1 文章模块 |
5.2.2 评论模块 |
5.2.3 版块模块 |
5.2.4 个人中心 |
5.3 技术论坛运营端业务实现 |
5.3.1 版块管理 |
5.3.2 帖子管理 |
5.3.3 评论管理 |
5.3.4 标签管理 |
5.3.5 类目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个性化搜索推荐的技术论坛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用例分析 |
6.2 系统测试用例设计 |
6.3 算法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2)矿井提升机故障远程监测诊断模型与动力学修改方法及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提升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
1.3.2 Petri故障诊断技术 |
1.3.3 基于运行工况的动力学修改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模糊PETRI网与组态王的提升机故障远程诊断模型 |
2.1 引言 |
2.2 PETRI定义与运行原理 |
2.3 模糊PETRI网故障诊断 |
2.3.1 模糊推理 |
2.3.2 模糊Petri网定义 |
2.3.3 FPN表示模糊产生式规则 |
2.3.4 模糊Petri网故障诊断推理算法 |
2.4 监测与诊断一体化模型 |
2.4.1 数据监控平台 |
2.4.2 数据采集 |
2.4.3 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模型构建 |
2.5 故障远程监测诊断实例 |
2.5.1 提升制动系统故障分析 |
2.5.2 提升系统FPN建模 |
2.5.3 诊断实例及结果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提升机故障远程监测系统方案设计与开发 |
3.1 引言 |
3.2 提升机监测系统划分 |
3.3 数据采集方案 |
3.4 远程故障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
3.4.1 远程监测方案总体设计 |
3.4.2 监测内容 |
3.4.3 数据存储与远程传输 |
3.5 监测系统开发 |
3.5.1 监测软件 |
3.5.2 监测系统实现 |
3.6 小结 |
第四章 提升机故障远程监测系统高可靠性开发策略 |
4.1 引言 |
4.2 现场监测系统运行问题 |
4.3 监测系统可靠性分析 |
4.4 组态系统高可靠性开发策略 |
4.4.1 开发原则 |
4.4.2 避错设计方法 |
4.4.3 模块化管理 |
4.4.4 NVP结构设计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运行工况的提升机动力学修改方法及其系统设计 |
5.1 引言 |
5.2 基于运行工况的动力学修改方法 |
5.2.1 数据监测平台 |
5.2.2 Matlab数值计算 |
5.2.3 Matlab与.NET平台接口技术 |
5.3 动力学修改系统方案设计 |
5.3.1 系统结构设计 |
5.3.2 系统开发平台 |
5.4 提升机钢丝绳动力学修改系统开发 |
5.4.1 系统功能设计 |
5.4.2 提升机钢丝绳粘弹性理论建模 |
5.4.3 系统集成与开发 |
5.5 小结 |
第六章 试验与应用 |
6.1 引言 |
6.2 监测与远程诊断系统试验 |
6.2.1 试验设备简介 |
6.2.2 数据采集与监测 |
6.2.3 数据远程传输 |
6.2.4 远程故障诊断 |
6.3 钢丝绳动力学修改系统应用 |
6.3.1 应用平台介绍 |
6.3.2 应用测试方案 |
6.3.3 系统应用测试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主要结论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3)基于开源框架的AJAX BB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开发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关键技术介绍 |
2.1 WEB 2.0 技术介绍 |
2.2 AJAX 技术 |
2.2.1 AJAX 的概念 |
2.2.2 AJAX 的优缺点 |
2.3 COM 组件 |
2.4 ASP.NET 技术 |
2.5 VISUAL STUDIO 简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功能需求分析 |
3.1.1 业务需求 |
3.1.2 环境需求 |
3.1.3 功能需求 |
3.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系统的性能需求 |
3.2.2 系统安全性需求 |
3.2.3 其他需求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概要设计 |
4.1 系统概要设计 |
4.1.1 系统框架设计 |
4.1.2 功能模块设计 |
4.1.3 系统的组件设计 |
4.2 数据库设计 |
4.2.1 概念模型设计(E-R 图) |
4.2.2 数据库表设计 |
4.2.3 详细数据库结构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框架实现 |
5.1.1 数据访问层的建立 |
5.1.2 数据实体层的建立(hibernate) |
5.1.3 业务逻辑层的建立 |
5.1.4 表示层的建立 |
5.1.5 索引检索服务器的设计 |
5.2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5.2.1 会员模块实现 |
5.2.2 帖子模块实现 |
5.2.3 后台管理模块实现 |
5.2.4 权限管理实现 |
5.2.5 密码加密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的目的和准则 |
6.2 系统的测试方法与步骤 |
6.2.1 测试方法 |
6.2.2 测试步骤 |
6.3 系统的测试内容及结果 |
6.3.1 功能测试 |
6.3.2 性能测试 |
6.3.3 安全性测试 |
6.3.4 测试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广东金融学院校园BB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系统模型 |
2.1.1 C/S 模型 |
2.1.2 B/S 模型 |
2.2 面向对象分析技术 |
2.3 .NET 框架 |
2.3.1 C#语言 |
2.3.2 asp.net 技术 |
2.3.3 ado.net 技术 |
2.3.4 AJAX 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校园 BBS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整体需求 |
3.1.1 系统界面要求 |
3.1.2 系统功能要求 |
3.1.3 系统性能要求 |
3.1.4 可扩展性要求 |
3.1.5 安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 |
3.2 可行性分析 |
3.2.1 技术可行性 |
3.2.2 经济可行性 |
3.2.3 操作可行性分析 |
3.3 系统用例分析 |
3.4 系统时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校园 BBS 系统设计 |
4.1 功能模块划分 |
4.2 数据库设计 |
4.2.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
4.2.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校园 BBS 系统实现 |
5.1 系统架构实现 |
5.2 数据处理层的实现 |
5.3 web.config 的配置 |
5.4 系统注册功能实现 |
5.5 系统登录功能实现 |
5.6 系统前台实现 |
5.7 发新帖子功能实现 |
5.8 查看帖子、讨论功能的实现 |
5.9 后台维护部分实现 |
5.10 系统测试 |
5.11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今后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5)电子邮件分析取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系统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电子邮件分析取证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电子邮件简介 |
1.3.1 电子邮件语法结构 |
1.3.2 电子邮件编码方式 |
1.4 论文的框架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子邮件分析取证系统的设计 |
2.1 系统概况 |
2.1.1 系统总体目标 |
2.1.2 系统运行环境 |
2.1.3 系统功能描述 |
2.2 系统总体架构 |
2.3 邮件文件解析模块的设计 |
2.3.1 模块总体结构 |
2.3.2 设计数据库 |
2.3.3 BOX、DBX、PST 邮件文件解析的设计 |
2.4 邮件关键要素查询模块的设计 |
2.4.1 模块总体结构 |
2.4.2 用户界面设计 |
2.5 邮件时间及网络图绘制模块的设计 |
2.5.1 模块总体结构 |
2.5.2 邮件时间关系图的设计 |
2.5.3 邮件人际网络关系图的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文件结构分析的BOX 邮件文件解析 |
3.1 FOXMAIL 及其文件结构介绍 |
3.1.1 FOXMAIL 简介 |
3.1.2 FOXMAIL 的文件结构 |
3.2 FOXMAIL 邮件数据的文件结构分析 |
3.3 基于文件结构分析的BOX 邮件文件解析 |
3.3.1 问题的提出 |
3.3.2 BOX 邮件文件解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COM 技术的DBX 邮件文件解析 |
4.1 OUTLOOK EXPRESS 及其DBX 数据文件 |
4.1.1 OUTLOOK EXPRESS 简介 |
4.1.2 OE 数据文件介绍 |
4.1.3 DBX文件结构介绍 |
4.2 COM 组件技术 |
4.2.1 COM 组件简介 |
4.2.2 COM 组件的基本特性 |
4.2.3 COM 组件编程的基础知识 |
4.3 基于COM 技术的DBX 邮件文件解析 |
4.3.1 选择COM 技术的依据 |
4.3.2 解析DBX 使用到的主要COM 接口 |
4.3.3 DBX 邮件文件解析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OLE 技术的PST 邮件文件解析 |
5.1 OUTLOOK 及其PST 数据文件 |
5.1.1 OUTLOOK 介绍 |
5.1.2 PST 数据文件介绍 |
5.1.3 PST 数据文件结构介绍 |
5.2 OLE 技术简介 |
5.2.1 OLE 自动化技术概述 |
5.2.2 OLE 自动化的产生与发展 |
5.2.3 OLE 自动化技术基本编程方法 |
5.3 基于OLE 自动化技术的PST 邮件文件解析 |
5.3.1 问题的提出 |
5.3.2 系统用到的类型库和类 |
5.3.3 PST 具体解析流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邮件逻辑关系图的实现技术研究 |
6.1 数据库访问技术 |
6.1.1 ADO 数据库访问控制技术 |
6.1.2 ADO 对象模型 |
6.1.3 VC 中使用ADO 方式操作ACCESS 数据库 |
6.2 图形绘制知识简介 |
6.2.1 图的基本知识 |
6.2.2 图的布局 |
6.2.3 图形编程的基本知识 |
6.3 基于遗传算法的图自动布局算法 |
6.3.1 遗传算法基本概念 |
6.3.2 基于遗传算法的图自动布局算法 |
6.3.3 遗传算法分析与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电子邮件分析取证系统的实现 |
7.1 系统开发环境 |
7.2 邮件文件解析模块的实现 |
7.2.1 BOX 邮件文件解析的程序实现 |
7.2.2 DBX 邮件文件解析的程序实现 |
7.2.3 PST 邮件文件解析的程序实现 |
7.3 邮件关键要素查询模块的实现 |
7.3.1 用户界面实现 |
7.4 邮件时间及网络图绘制模块的实现 |
7.4.1 数据预处理 |
7.4.2 邮件时间关系图的实现 |
7.4.3 邮件人际网络关系图的实现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工作总结 |
8.2 下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BBS热点话题发现与监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
2 相关技术介绍 |
2.1 Web文本挖掘技术 |
2.1.1 Web文本挖掘过程 |
2.1.2 文本挖掘关键技术 |
2.2 网络数据采集技术介绍 |
2.2.1 网络爬虫技术 |
2.2.2 页面信息抽取技术 |
2.2.3 URL语法解析及分类算法 |
2.3 热点话题发现技术 |
2.3.1 话题检测与跟踪相关概念 |
2.3.2 热点话题发现相关算法 |
2.4 系统开发工具介绍 |
2.4.1 HtmlParse介绍 |
2.4.2 正则表达式 |
2.4.3 ICTCLAS汉语分词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3 BBS热点话题发现与监控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1.1 系统功能介绍 |
3.1.2 系统总体设计 |
3.2 系统模块划分 |
3.2.1 信息采集模块 |
3.2.2 数据预处理模块 |
3.2.3 热点话题发现模块 |
3.2.4 热点话题监控模块 |
3.3 本章小结 |
4 BBS数据采集及预处理的实现 |
4.1 BBS数据爬取 |
4.1.1 BBS逻辑结构分析 |
4.1.2 BBS信息采集策略 |
4.1.3 版面链接URL的识别 |
4.1.4 重复链接的处理 |
4.2 BBS信息预处理 |
4.2.1 常见论坛帖子元素分析 |
4.2.2 获取数据分类及数据库表的设计 |
4.2.3 基于模板的网页信息抽取 |
4.2.4 中文词法分析 |
4.2.5 停用词的过滤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BBS热点话题发现与监控的实现 |
5.1 热点话题发现 |
5.1.1 BBS文本表示 |
5.1.2 相似度计算 |
5.1.3 基于Single-Pass改进算法的话题识别 |
5.1.4 聚类结果实现及分析 |
5.1.5 热度评估 |
5.2 热点话题监控 |
5.2.1 话题监控算法分析 |
5.2.2 INN增量分类算法 |
5.2.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四川职业技术学院BB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论文组织形式 |
第二章 系统开发理论基础 |
2.1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 |
2.1.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
2.1.2 面向对象的基本特性 |
2.1.3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
2.1.4 面向对象设计方法 |
2.2 基于UML 的系统建模技术 |
2.2.1 UML 简介 |
2.2.2 为什么要用UML 建模 |
2.2.3 以面向对象建模为基础的开发模式 |
2.3.N ET 系统构建技术 |
2.3.1 ASP.NET 简介 |
2.3.2 ADO.NET 简介 |
2.4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 |
2.4.1 SQL Server 简介 |
2.4.2 SQL 概述 |
第三章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BBS 系统分析 |
3.1 在线考试系统需求分析 |
3.1.1 系统的整体要求 |
3.1.2 系统功能需求 |
3.2 可行性分析 |
3.2.1 技术可行性分析 |
3.2.2 经济可行性分析 |
3.2.3 操作可行性分析 |
3.3 系统用例分析 |
3.3.1 论坛管理系统用例 |
3.3.2 系统用户用例 |
3.4 系统时序分析 |
3.5 系统的状态图分析 |
3.6 系统的活动图分析 |
第四章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BBS 系统设计 |
4.1 系统架构设计 |
4.1.1 系统配置设计 |
4.1.2 系统构件设计 |
4.2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
4.2.1 模块分解 |
4.2.2 模块功能描述 |
4.3 系统类图设计 |
4.3.1 类图的生成 |
4.3.2 各类之间的关系 |
4.4 数据库的设计 |
4.4.1 概念结构设计 |
4.4.2 逻辑结构设计 |
4.4.3 物理结构设计 |
第五章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BBS 系统实现 |
5.1 系统框架的实现 |
5.1.1 代码框架的实现 |
5.1.2 Web.config 的实现 |
5.1.3 数据库访问类的实现 |
5.2 系统注册及登录功能 |
5.2.1 系统注册功能的实现 |
5.2.2 系统登录入口的实现 |
5.3 主模块实现 |
5.3.1 论坛系统首页的实现 |
5.3.2 论坛分类页面的实现 |
5.4 编辑帖子功能的实现 |
5.4.1 在线编辑功能的实现 |
5.4.2 查看帖子功能的实现 |
5.5 系统测试 |
5.5.1 系统测试的目的 |
5.5.2 通用系统测试方法 |
5.5.3 主要功能测试用例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ASP.NET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介绍 |
2.1 系统的体系结构 |
2.1.1 C/S结构 |
2.1.2 B/S结构 |
2.1.3 B/S与C/S结构的比较 |
2.2 .NET技术 |
2.2.1 .NET Framework |
2.2.2 ASP.NET |
2.3 C#语言 |
2.3.1 C#的特点 |
2.3.2 C#与C++的区别 |
2.4 SQL Server数据库 |
2.5 系统开发环境 |
3 系统需求分析及建模 |
3.1 系统开发的目标 |
3.2 系统总体设计框架 |
3.3 建模工具 |
3.4 用例模型 |
3.4.1 页面浏览功能需求分析 |
3.4.2 论坛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
3.4.3 后台管理功能需求分析 |
3.4.4 用例描述 |
3.5 类图 |
3.6 序列图 |
4 系统具体实现过程 |
4.1 主界面 |
4.1.1 标题栏 |
4.1.2 最新公告 |
4.1.3 用户登录 |
4.1.4 友情链接 |
4.2 课程简介模块 |
4.3 教学内容模块 |
4.4 教学课件模块 |
4.5 辅助读物模块 |
4.6 在线辅导模块 |
4.6.1 论坛内容的显示 |
4.6.2 发帖 |
4.6.3 查看帖子 |
4.7 系统管理 |
4.7.1 管理员管理 |
4.7.2 公告管理 |
4.7.3 课件管理 |
4.7.4 论坛管理 |
4.7.5 用户管理 |
4.8 数据库设计 |
4.8.1 数据表的设计 |
4.8.2 视图的设计 |
4.9 系统文件结构 |
5 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 |
5.1 数据库连接技术 |
5.1.1 ADO.NET介绍 |
5.1.2 Web.Config |
5.2 公共类的编写 |
5.2.1 BasePage类(BasePage.cs) |
5.2.2 用户类(UserDB.cs) |
5.2.3 论坛类(BBSDB.cs) |
5.2.4 回复帖子类(BBSReplyDB.cs) |
5.3 MD5加密算法的实现 |
5.3.1 SQL Server数据库加密技术 |
5.3.2 MD5加密算法 |
5.3.3 MD5加密算法的改进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聚类分析的网络论坛舆情信息挖掘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文本挖掘的应用领域 |
1.3.2 文本挖掘与相关研究工作的关系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2章 文本挖掘的技术研究 |
2.1 网络舆情的概念 |
2.2 文本挖掘 |
2.3 文本聚类 |
2.4 文本表示模型 |
2.4.1 布尔模型 |
2.4.2 向量空间模型 |
2.4.3 概率检索模型 |
2.5 距离的计算方法 |
2.5.1 Pearson距离 |
2.5.2 Cosine距离 |
2.5.3 Minkowski距离 |
2.5.4 Kullback-Leibler距离 |
2.6 文本相似度 |
2.6.1 文本之间的相似度 |
2.6.2 文本簇之间的相似度 |
2.6.3 文本与文本簇之间的相似度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文本聚类算法质量评价及分析 |
3.1 平面划分聚类法 |
3.1.1 K-Means聚类分析 |
3.1.2 K-Medoids聚类分析 |
3.1.3 最近邻聚类(Nearest Neighbour) |
3.2 基于密度的聚类分析 |
3.3 层次聚类法 |
3.3.1 凝聚式层次聚类(HAC |
3.3.2 分裂式层次聚类 |
3.4 聚类算法质量评价标准 |
3.4.1 基于人工判定的指标 |
3.4.2 基于目标函数的指标 |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BBS舆情信息挖掘系统预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1 BBS文档的采集 |
4.1.1 BBS站点信息提取 |
4.1.2 BBS文本信息存储 |
4.2 BBS文档的结构化处理 |
4.2.1 中文词法分析 |
4.2.2 停用词过滤 |
4.2.3 特征抽取 |
4.2.4 特征表示 |
4.2.5 权重计算 |
4.2.6 相似度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BBS舆情信息挖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整体流程 |
5.2 数据预处理 |
5.3 基于聚类分析的BBS话题挖掘 |
5.3.1 基于聚类分析的话题识别 |
5.3.2 话题识别代价 |
5.3.3 热度评分 |
5.4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5.4.1 话题识别实验 |
5.4.2 话题热度评价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10)新型DCS组态软件OPC客户端和服务器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OPC技术 |
1.2.1 OPC技术产生的背景 |
1.2.2 OPC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OPC规范 |
2.1 COM技术 |
2.1.1 COM技术简介 |
2.1.2 COM接口 |
2.2 OPC数据访问规范 |
2.2.1 OPCDA客户端和服务器 |
2.2.2 OPCDA服务器对象的组成 |
2.2.3 OPC体系结构 |
2.2.4 OPCDA对象接口 |
2.3 OPC历史数据访问规范 |
2.3.1 OPCHDA客户端和服务器 |
2.3.2 OPCHDA服务器对象接口 |
2.3.3 OPCHDA客户端对象接口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OPC客户端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3.1 OPC客户端开发的几种方法 |
3.1.1 使用ActiveX控件开发OPC客户端 |
3.1.2 使用OPC快速开发工具包开发OPC客户端 |
3.1.3 使用COM技术直接开发OPC客户端 |
3.2 OPC系统的功能分析 |
3.2.1 组态软件的整体结构 |
3.2.2 OPC系统的功能分析 |
3.3 OPC客户端的设计 |
3.3.1 客户端的接口设计 |
3.3.2 客户端程序的流程 |
3.4 OPC客户端具体实现 |
3.4.1 OPC客户端界面实现 |
3.4.2 OPC客户端接口实现 |
3.4.3 OPC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OPCDA服务器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OPC服务器开发的几种方法 |
4.1.1 使用MFC提供的COM支持开发OPC服务器 |
4.1.2 通过ATL开发OPC服务器 |
4.2 OPCDA服务器的设计 |
4.2.1 OPCDA服务器的整体设计 |
4.2.2 OPCDA服务器的功能设计 |
4.3 实时数据的读取 |
4.3.1 实时数据的采集 |
4.3.2 实时数据的量程变换 |
4.4 OPCDA服务器的软件实现 |
4.4.1 OPCDA服务器的工作流程 |
4.4.2 OPCDA服务器的接口设计 |
4.4.3 数据存储区的设计 |
4.4.4 服务器对象的注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OPCHDA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
5.1 OPCHDA服务器的整体设计 |
5.2 历史数据获取 |
5.2.1 数据库访问方式 |
5.2.2 历史数据的读取 |
5.3 OPCHDA服务器的接口 |
5.4 多线程技术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OPC驱动程序软件设计与实现 |
6.1 Modbus通信协议 |
6.1.1 Modbus简介 |
6.1.2 Modbus TCP协议 |
6.2 OPC驱动程序的设计 |
6.2.1 驱动程序的整体结构 |
6.2.2 驱动程序相关类的设计 |
6.3 OPC驱动程序的软件实现 |
6.3.1 消息接口类 |
6.3.2 套接字 |
6.3.3 标签定义 |
6.4 驱动程序的测试 |
6.5 驱动程序的可扩展性实现 |
6.5.1 动态链接库技术 |
6.5.2 二次开发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OPC客户端和服务器在DCS系统中的应用 |
7.1 应用方案设计 |
7.2 DCOM配置 |
7.2.1 DCOM概述 |
7.2.2 服务器和客户端的配置 |
7.3 客户端实现远程访问 |
7.3.1 水位监控系统 |
7.3.2 客户端远程访问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一种基于COM技术的BBS实现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个性化搜索推荐的技术论坛的设计与实现[D]. 赵佳慧. 吉林大学, 2021(01)
- [2]矿井提升机故障远程监测诊断模型与动力学修改方法及其系统[D]. 杨双虎.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1)
- [3]基于开源框架的AJAX BB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孟佳丽.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5)
- [4]广东金融学院校园BB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少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5]电子邮件分析取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汪文生.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6]BBS热点话题发现与监控系统[D]. 兰凯梅.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9)
- [7]四川职业技术学院BB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陈颖洪. 电子科技大学, 2011(12)
- [8]基于ASP.NET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实现[D]. 杨雯.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9]基于聚类分析的网络论坛舆情信息挖掘技术研究[D]. 徐东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5)
- [10]新型DCS组态软件OPC客户端和服务器的研究与开发[D]. 张明. 山东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