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讨浸出车间工艺设计中的若干课题(论文文献综述)
解楠[1](2021)在《工业铬污染场地治理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雯[2](2021)在《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纯电动汽车的使用与维修》项目化课程开发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迅猛,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大部分还是跨行业者,相关技术人才供不应求。中职院校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国内许多中职院校已经开设了新能源汽车课程,但课程的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更新。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分工细化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岗位要求由单一向多元化方向转变,意味着人才的培养也要跟随能力全面发展的航舵。从职教十二观中的“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出发,充分调研纯电动汽车行业,从具体的岗位要求中提炼出纯电动汽车“使用”与“维修”相关工作所包涵的专业能力以及人文素质。根据人才培养的规律以及教学项目设置的逻辑(递进式、并列式和流线式),筛选并规划了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纯电动汽车的使用与维修》的课程项目,使其更加切合人才的职业成长轨迹。按照“典型工作项目→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步骤,进行项目教学化处理,并建立“岗位基本技能→岗位核心技能→岗位拓展技能”的人才能力培养路径,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开发《纯电动汽车的使用与维修》项目化课程,并进行相关课程资源的设计。项目化课程与能力本位教育观有异曲同工之妙。集合了工作情景、工作过程和实际岗位要求的课程项目,能够实现课岗对接,将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特质切实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让纯电动汽车的课程教学更加切合当前和未来的岗位需求,让学生能够胜任实际的岗位工作,适应当今多元、飞速发展的科技和社会进程,同时也能对项目化课程进行丰富和补充。
唐子箫[3](2021)在《藜麦多肽和饮料的制备工艺研究及车间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藜麦富含淀粉、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还含有丰富的微量营养元素,如多酚、皂苷、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价值非常高。其中,藜麦蛋白含量高达14%~17%,高于大米、大麦和玉米。藜麦蛋白的营养价值较高,包含了人体所需全部必需氨基酸,且氨基酸组成均衡。但目前有关藜麦蛋白工业化提取方法的研究较少,传统的碱提酸沉法蛋白得率偏低,且损失了其他水溶性营养成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操作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酸碱,造成环境污染。此外,藜麦蛋白的溶解性较差,也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因此,本课题采用碱提结合膜分离技术,以期提高藜麦蛋白的得率,同时可以保留非淀粉多糖和其他水溶性营养价值成分,并将这些副产物开发成饮料,从而提高藜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采用酶解技术制备藜麦多肽,改善藜麦蛋白的溶解性,使得产品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最后完成藜麦生产车间的设计,验证该工艺工业化的可行性。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脱皮藜麦为原料,采用碱提结合膜分离技术提取藜麦蛋白,研究结果表明,碱提工艺的最优条件为:温度35°C,时间3 h,Na OH浓度1 g/L,料液比1:10。进一步考察PES50和PES5超滤膜对于蛋白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ES50超滤膜的效果更好,膜通量更高,蛋白质的截留率达95.58%,多糖的截留率为13.2%,藜麦蛋白最终得率可达到81.24%。采用最佳工艺提取藜麦蛋白后,考察酶解工艺对藜麦多肽得率、抗氧化活性、氨基酸组成、营养价值及消化特性的影响。以抗氧化活力和氮回收率(NRR)为指标,确定酶解最佳条件为:酶种类复合蛋白酶,底物浓度6%,酶添加量1800 U/g,反应时间4h,在此条件下藜麦多肽得率达76.51%,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在中性条件下,藜麦蛋白的溶解性从66.16%提高至90.71%。体外模拟消化结果表明,藜麦多肽可以在肠胃中保持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藜麦多肽的氨基酸组成及多肽分子量分布分析表明,藜麦多肽的氨基酸组成均衡,且组成以低聚肽(<2 k Da)为主,占比为74.00%。以藜麦蛋白超滤分离的副产物为原料生产藜麦饮料,澄清度达96.9%。其最佳配方为:柠檬酸的添加量为0.15%,以木糖醇作为甜味剂,添加量为5%。藜麦饮料的储藏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藜麦饮料保存在阴凉避光处,可长期维持其澄清度和色素的稳定性。在以上工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年处理1000 t藜麦的生产车间设计。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较高,每年可生产藜麦多肽99.45 t,藜麦饮料6900 t,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王玉莹[4](2021)在《米糠油生产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米糠是水稻加工业重要的副产物之一,以米糠为原料,制得的米糠油,是一种与橄榄油齐名的健康食用油。米糠油的发展,为促进稻米副产品的高附加值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供了有效契机。评价米糠油生产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对于促进食用油行业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盘锦兴旺油脂厂米糠油生产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利用Ga Bi9.2.1.68软件建立模型,采用CML 2001-Jan.2016影响评价方法分析米糠油生产各阶段的环境影响。系统范围涵盖原料米糠运输、毛油浸出、油脂精炼和成品油包装四个子系统。通过米糠油生产生命周期评价的热点问题识别确定可能的改进方案,并量化环境影响改善的可能性,为相关行业实施清洁生产提供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生命周期评价结果,生产1吨精炼米糠油,运输、毛油浸出、油脂精炼和成品油包装的环境影响分别为6.31E-11、1.70E-10、1.81E-10和5.76E-11。油脂精炼阶段环境影响最大,其次是毛油浸出阶段。生命周期内最为显着的环境影响是海洋生态毒性潜值(MAETP),其次是酸化潜值(AP)、非生物化石资源耗竭潜值(ADP f)、全球变暖潜值(GWP)和光化学臭氧形成潜值(POCP)。电力和煤的大量消耗是造成这两个阶段环境影响显着的重要原因。此外,正己烷、磷酸和氢氧化钠的使用对加剧POCP、富营养化潜值(EP)和非生物元素资源耗竭潜值(ADP e)有突出贡献。而包装材料的使用对MAETP、ADP f和陆地生态毒性潜值(TETP)有较突出的作用。敏感性分析表明,对米糠油生产生命周期评价结果影响最大的清单数据主要是用煤量和用电量。2.基于米糠油生产生命周期评价的热点问题识别,即化石燃料煤和电力的消耗是造成绝大部分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提出用天然气替代煤,和改变电力来源(即发电方式)来确定环境影响改善潜力。与煤相比,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米糠油生产系统产生更低的AP、EP、GWP、HTP、MAETP、ODP和POCP,特别是AP、POCP和GWP,影响改善程度最大,分别减少了74.67%、40.86%和23.22%。整体环境影响比原系统改善了24.18%。不同电力来源的环境影响顺序为: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天然气发电<光伏发电<燃煤发电。水力发电最为环境友好。与燃煤发电相比,其整体环境影响分别改善99.76%、98.03%、95.62%和90.49%。四种情景分析表明,改变电力来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环境影响改善潜力最为显着。以20%的水力发电和天然气发电为例,对应情景的整体环境影响分别改善83.21%和82.77%。因此,加快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替代传统燃煤发电对于缓解环境压力,改善环境质量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顾静[5](2021)在《低品位复合矿直接还原-熔分工艺实验及能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金属矿产资源中贫矿、共伴生的复合矿多,冶炼分离难度大,综合利用率不高,资源保障能力不足,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很高。以焦炭为能源的高炉冶炼工艺技术成熟,能耗低,但只能以高品位的铁精矿为原料,无法处理低品位复合矿;低品位的复合矿只能通过高温的矿热电炉冶炼。但以电力为能源的一步法矿热电炉大量消耗高品位的二次能源,考虑到发电能源转换效率,处理低品位复合矿时综合能效低,经济性不高。为了降低冶炼综合能耗、高效利用低品位多金属复合矿产资源,本论文采用直接还原-熔分二步法工艺进行研究以实现不同矿相中铁氧化物的分级还原和其他有价元素的富集。在直接还原工序中,采用一次能源煤炭进行物料升温和铁氧化物还原过程;在熔分工序中以高品质的电力(二次能源)为能源,对以高晶格能稳定存在的Fe2+离子进行深度还原并进行铁水/有价元素的熔化分离,在最大限度提取铁金属的同时提升了其他有价元素的富集度,铁水后续可用于高品质的合金冶炼,富集的有价元素可采用现有成熟的有色金属冶炼工艺进行提取。本论文以精选海砂钒钛磁铁矿、含铁选铜尾矿、红土镍铁矿三种典型低品位复合矿为原料,首先进行复合矿物的还原反应特性基础实验,分别研究了碳氧摩尔比、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对复合矿中铁氧化物金属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海砂钒钛磁铁矿、含铁选铜尾矿和红土镍铁矿三种典型矿物合理的直接还原工艺参数如下:碳氧摩尔比分别为1.8、1.2和0.85左右;还原温度分别是在1300℃、1200℃和1250℃左右;还原时间分别是在30min、40min和20min左右;动力学研究表明,海砂钒钛磁铁矿和含铁选铜尾矿还原反应前期受化学反应控制,中期受化学反应和内扩散混合控制,后期受内扩散控制;红土镍铁矿还原反应前期受化学反应控制,中、后期受化学反应和内扩散的混合控制,为低品位复合矿的工业化利用提供了基础性设计依据。以工业化应用为目标,设计了以转底炉还原-矿热电炉熔分的节能型复合矿冶炼工艺:以冶炼难度最大的海砂钒钛磁铁矿为原料,在转底炉中通过碳热法完成物料加热升温的同时完成绝大部分还原反应,用一次能源煤炭替代了传统一步法矿热电炉中物料升温的巨大电耗;还原后的热态物料热送热装至矿热电炉熔池内,物料在高温液态熔池内会快速熔化并进行深度还原,这大大缩短了矿热电炉的还原时间,具有显着的节能效果。本文在转底炉直接还原-矿热熔分工艺中试生产线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创新性的开发了往熔池液态渣层内喷煤补碳还原技术,实现了偏钛酸亚铁(FeTiO3)晶格中的低价Fe离子的深度还原。中试试验结果表明:以Fe元素含量为22.4%~24.5%,TiO2含量为55.3%~57.0%精选海砂钒钛磁铁矿为原料进行试生产可得到TiO2含量高达82.5%的高钛渣产品和含钒铁水,富集了TiO2的高钛渣产品后续采用现有成熟的工艺路线生产钛白粉,含钒铁水可进行高品质的合金冶炼或采用转炉炼钢提钒,实现了海砂矿钒钛磁铁矿的高值化利用。中试线生产的高钛渣单位产品能耗为1462.4(kW·h)/t,比现有一步法矿热电炉工艺生产高钛渣产品的单耗降低了 36.4%,具有明显的综合能效优势。
付秋雁[6](2020)在《苏州XX公司一次性使用系统在PD-1单抗生产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文中提出一次性使用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单抗生产等生物制药领域,但由于一次性使用系统固有的材质、生产加工工艺和使用方式,存在着潜在的风险。苏州XX公司在单抗生产中计划应用一次性使用系统,无疑也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然而,对于一次性使用系统的风险点评估和风险控制的应用案例较少,为此,迫切需要研究该项目风险评估和控制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GMP法规以及其他适用性法规要求,以苏州XX公司单抗产品(PD-1)的生产工艺为例,利用故障模式效应分析等风险评估工具,对一次性使用系统在单抗产品生产中的风险点进行系统的识别、分析和评估,界定风险等级。识别出15项(含24小项)风险点,共1小项为低风险,19小项中风险和4小项高风险。对于中、高级风险,制定相关措施降低风险等级或消除风险,并进行风险再评估,通过风险控制措施将各风险点降至可接受水平。本研究对于加强一次性使用系统的质量风险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刘树豪[7](2020)在《S黄金冶炼公司的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文中研究指明数字化工厂作为实现智能工厂的关键技术,是未来冶金领域工程设计与管理的发展方向。本文阐述了数字化工厂的概念及其内涵,总结了信息技术发展下的数字化冶炼企业建设的系统理论和控制理论等;并通过对黄金冶炼企业的调研,分析了我国黄金冶炼企业目前数字化建设的现状,探讨了数字化冶炼企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确定了技术及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以上突出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规划设计视频监控,结合网络化的数据采集方法搜集整理数据并搭建数据采集平台;以物理架构拓扑设计图为框架来实现数据大脑的设计;设计智能控制以及协同控制系统,实现生产工艺指标的智能化控制与决策,进而得到一个较为完备的生产解决方案。利用仿真技术,对所提出的方案进行优化与可行性的验证。并结合精益生产的思想在生产调度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建设精益生产管控平台,实现了企业生产管理的数字化。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实现了S黄金冶炼公司冶炼生产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了效率和效益,降低了成本;同时,为黄金冶炼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整体规划,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王哲[8](2020)在《废旧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处理工艺研究及1万吨/年处理生产线初步设计》文中指出随着人们对环保工作的重视,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我国电动汽车的推广工作在稳步进行,老一代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已逐步退役,能量密度更大的新一代动力电池被研发制造,然而目前的电池技术仍离不开储能密度较高的钴、镍、锂元素,而我国大多数的钴、镍资源依赖进口,钴、镍持续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为减少我国重要战略金属对进口的依赖性以及减少废旧动力电池的二次污染,加快建设科学的电池回收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围绕废旧动力电池的现有回收工艺,针对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其进行研究及优化,实现钴、镍、锰、锂、铝等元素的科学回收。该项目所选择的工艺具有清洁、环保的特点,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要求,资源回收的同时,避免对环境再次造成污染。本文科学论证项目的技术可靠性、项目的经济性,实事求是的做出研究结论。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由于NCM电池正极废料中锰含量较高,使用曝气法氧化NCM废旧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酸浸液中锰元素,锰去除不彻底,高浓度的锰会影响萃取段钴、镍产品纯度,且降低P204萃取除杂段的水相通量。本文结合已有电解二氧化锰生产工艺,提出使用电催化氧化除锰。(2)在生产中,电池废料中会夹带镁铜铁等金属,针对不同金属采取措施,尽可能的将有价值的金属分离回收,在萃取前处理阶段,铜采用铁粉置换生成泡沫铜,铁采用双氧水氧化形成黄钠铁矾晶体析出,锂采用热饱和碳酸锂浓缩的方法回收。(3)萃取段采用全萃全返工艺,使用P204除杂,P507萃取分离钴镍,Cyanex272萃取除镁,采取这种工艺路线主要是针对于原料中镁的分离,在将镁萃取出来后,对Cyanex272反萃液进行沉淀除镁,沉镁废水可进入MVR蒸发器处理。(4)针对废水处理循环工艺,造成的产品中水不溶物超标以及元明粉颜色发黑的问题,为使生产废水得到重新利用,设计研究较为经济的废水处理及蒸馏水回用工艺,针对兰炭吸附与芬顿氧化法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达到MVR蒸发标准,减少污染外排。本文所选择的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以环境效益为前提,最大程度的提升经济效益,提高项目抗风险能力。
陈雨帆[9](2017)在《废弃SCR催化剂全组分的回收工艺设计及其经济性分析》文中认为SCR烟气脱硝技术是燃煤电站实现NOx的低排放的关键技术,而SCR催化剂是SCR系统中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大部分燃煤电站都采用V-Ti系催化剂,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且成本相对较低。催化剂在经过长期运行后,会因为中毒,烧结,堵塞,腐蚀等原因失效。废弃SCR催化剂中的各组分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且其中大多数重金属氧化物具有毒性;若随意丢弃,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尽管SCR脱硝催化剂应用时间不长,国内外已有一些成熟的废弃SCR催化剂的回收工艺,主要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钨钼组分的分离。针对这一难题,本文设计了三氧化钨和三氧化钼在磷酸中的溶解实验,明确了磷酸浸取分离钨钼的可行性。进一步实验,确定了磷酸浸取钼的最佳工况。结合已有回收工艺,设计了一套废弃SCR催化剂的回收工艺方案,进行了验证实验,并对设计的回收工艺方案进行了经济性分析。
祁娟娟[10](2014)在《芪参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验目的芪参颗粒由黄芪、丹参、金银花等药味组成,具有益气活血、解毒护心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心功能不全气虚血瘀证冠心病。本方为王伟教授课题组临床经验方,初期临床应用剂型为口服汤剂,在服用储存携带等方面有诸多缺点。因此本课题结合现代工艺技术,对该方进行提取纯化制成颗粒剂型,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以便最大限度发挥处方临床疗效,适应市场化需求,为广大心衰患者提供优良中药制剂。实验方法首先,根据方中药效物质性质和制剂工艺设计理论,结合工业化需求,选用颗粒剂为本处方的成型剂型,水提醇沉法为本方的提取纯化工艺。以方中君药和臣药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和丹酚酸B提取率,结合出膏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溶媒倍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水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提取工艺的的较优参数。以黄芪甲苷和丹酚酸B的转移率为考察指标,参考溶液澄清度,选取不同水平,分别对影响醇沉工艺的药液相对密度、醇沉液乙醇浓度、醇沉时间进行了单因素考察,筛选出较优纯化工艺条件。其次,本课题结合工艺结果和实际情况选定药辅比例,并比较干法制粒和湿法制粒工艺两种不同制粒工艺的可行性,考察制粒工艺相关参数;在确定制粒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吸湿率、流动性的考察优选出适宜的辅料种类;另考察了成型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为工艺制备过程中的环境湿度控制提供依据。最后,为有效控制制剂质量,本课题分别从定性鉴别、定量分析及有毒中药的限量检查三个方面对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提取工艺条件为:A3B1C3,即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小时。醇沉工艺条件为:将水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60℃),加适量乙醇调至乙醇浓度为70%,静置16小时,离心弃去沉淀,上清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60℃,-0.8MPa)。成型工艺为:选用乳糖为赋形剂,按药辅比2:1进行混合,干压制粒,轧轮速度为15Hz,轧轮压力为4MPa,环境临界相对湿度湿度控制在62%以下。质量标准研究结果为:建立了黄芪、丹参、金银花、S2和S3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方法;对方中有毒中药S1的有毒成分乌头碱建立了限量检查方法;对主要药效成分黄芪甲苷、丹酚酸B、绿原酸建立了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黄芪甲苷的色谱条件:Grace Apollo 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柱温 30℃;流速1.0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5℃,雾化气体为氮气,流速2.6mL/min。丹酚酸B的色谱条件:AgilentTC-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甲酸-水(27:10:1:62);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6nm。绿原酸的色谱条件:Agilent TC-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2%磷酸溶液(10:90);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7nm。结论本课题通过对芪参颗粒提取纯化和制剂成型工艺的研究,建立了稳定可行的制备工艺流程,并制备出了合格的成型颗粒;通过质量标准相关研究,建立定性鉴别、限量检查以及含量测定等项目标准,为保证剂型的质量提供了有力依据,达到了预期实验目的。
二、探讨浸出车间工艺设计中的若干课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讨浸出车间工艺设计中的若干课题(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纯电动汽车的使用与维修》项目化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能力本位教育国内外相关研究 |
二、项目化课程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项目化课程开发的需求 |
第一节 理论概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理论依据与来源 |
第二节 项目化课程开发的需求 |
一、项目化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
二、项目化课程开发的可能性 |
第三章 纯电动汽车行业与中职学生的调研与分析 |
第一节 调研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研对象 |
二、调研方案 |
三、具体实施 |
第二节 调研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三节 调研结果 |
一、纯电动汽车岗位群与岗位要求 |
二、中职课程的发展方向 |
第四章 基于能力本位的项目化课程开发 |
第一节 课程目标确立 |
一、方向性目标设计 |
二、层次性目标设计 |
第二节 课程项目构建 |
一、课程项目来源 |
二、课程项目筛选与序化 |
三、课程章节结构构建 |
第三节 项目化课程内容设计与重构 |
一、课程性质确立 |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
三、课时安排与规划 |
第四节 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 |
一、教学目标设计 |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
三、教学内容的优化 |
四、基于能力形成规律的教学情景和流程设计 |
五、教学评价设计 |
第五章 项目化课程资源设计 |
第一节 课程教材设计 |
第二节 实训资源设计 |
第三节 其他课程资源设计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建议 |
三、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纯电动汽车的岗位分布与岗位要求 |
附录 B 中职学生学习现状及学习需求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3)藜麦多肽和饮料的制备工艺研究及车间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藜麦概述 |
1.2 藜麦蛋白的研究进展 |
1.2.1 藜麦蛋白的概述 |
1.2.2 藜麦蛋白的功能特性 |
1.2.3 藜麦蛋白的提取方法 |
1.2.4 藜麦多肽的研究进展 |
1.3 藜麦多糖的研究进展 |
1.3.1 藜麦多糖的概述 |
1.3.2 藜麦多糖的提取方法 |
1.4 藜麦饮料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藜麦多肽制备工艺 |
2.2.2 藜麦基本组成分析 |
2.2.3 蛋白提取率的测定 |
2.2.4 多糖提取率的测定 |
2.2.5 藜麦蛋白碱提工艺的优化 |
2.2.6 藜麦蛋白的分离工艺优化 |
2.2.7 藜麦蛋白的结构表征 |
2.2.8 藜麦多肽的酶解工艺优化 |
2.2.9 水解度(DH) |
2.2.10 氮回收率(NRR) |
2.2.11 藜麦多肽的性质分析 |
2.2.12 藜麦软饮料配方的优化 |
2.2.13 藜麦软饮料储存实验 |
2.2.14 藜麦软饮料质量分析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藜麦的基本组成成分 |
3.2 藜麦蛋白碱提工艺的优化 |
3.2.1 料液比的确定 |
3.2.2 NaOH浓度的确定 |
3.2.3 提取时间的确定 |
3.2.4 提取温度的确定 |
3.3 藜麦蛋白分离工艺的优化 |
3.3.1 超滤膜组件的选择 |
3.3.2 超滤方式的选择 |
3.4 藜麦蛋白的结构表征 |
3.4.1 SDS-PAGE电泳分析 |
3.4.2 荧光光谱分析 |
3.4.3 FTIR红外光谱分析 |
3.5 藜麦蛋白酶解条件优化 |
3.5.1 酶种类的确定 |
3.5.2 蛋白浓度的确定 |
3.5.3 酶添加量的确定 |
3.5.4 酶解时间的确定 |
3.6 藜麦多肽的性质分析 |
3.6.1 藜麦多肽的氨基酸组成 |
3.6.2 藜麦多肽的营养评价 |
3.6.3 藜麦多肽的溶解性 |
3.6.4 藜麦多肽的消化特性 |
3.7 藜麦软饮料的研制与性质分析 |
3.7.1 藜麦饮料配方的优化 |
3.7.2 藜麦软饮料的稳定性 |
3.7.3 藜麦软饮料的质量指标 |
4 年处理1000吨藜麦车间设计 |
4.1 产品市场分析 |
4.2 工艺流程的设计与说明 |
4.2.1 工艺流程 |
4.2.2 工艺流程说明 |
4.3 物料衡算 |
4.3.1 主产品产量的计算 |
4.3.2 主要原辅料和包材的计算 |
4.4 设备选型 |
4.4.1 设备选型原则 |
4.4.2 设备选型表 |
4.5 水、电、气核算 |
4.5.1 生产用水核算 |
4.5.2 生产用电核算 |
4.5.3 生产用气核算 |
4.6 经济效益分析 |
4.6.1 成本估算 |
4.6.2 营业收入及税金 |
4.6.3 主要财务评价指标 |
4.7 环境保护及消防卫生 |
4.7.1 废水处理 |
4.7.2 废气处理 |
4.7.3 噪声处理 |
4.7.4 车间卫生 |
4.7.5 安全生产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附表 |
附录C:附图 |
(4)米糠油生产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生命周期评价概述 |
1.2.1 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和定义 |
1.2.2 生命周期评价步骤 |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
2.1 米糠油提取技术 |
2.2 系统描述 |
2.2.1 运输 |
2.2.2 毛油浸出 |
2.2.3 油脂精炼 |
2.2.4 成品油包装 |
2.3 数据收集 |
2.3.1 数据来源 |
2.3.2 数据分配 |
2.4 蒙特卡罗模拟 |
3 米糠油生产的生命周期评价 |
3.1 目的和范围的确定 |
3.2 清单分析 |
3.3 影响评价 |
3.4 结果解释 |
3.4.1 四个阶段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 |
3.4.2 毛油浸出阶段的环境影响 |
3.4.3 油脂精炼阶段的环境影响 |
3.4.4 贡献因素分析 |
3.4.5 敏感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米糠油生产环境影响改进方案研究 |
4.1 天然气替换煤系统 |
4.1.1 煤和天然气对应情景总环境影响对比 |
4.1.2 两情景毛油浸出阶段环境影响对比 |
4.1.3 两情景油脂精炼阶段环境影响对比 |
4.2 改变电力来源 |
4.2.1 不同电力来源 |
4.2.2 不同电力来源环境影响比较 |
4.3 情景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低品位复合矿直接还原-熔分工艺实验及能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低品位多金属复合矿利用现状 |
2.1.1 低品位多金属复合矿 |
2.1.2 钒钛磁铁矿利用现状 |
2.1.3 含铁选铜尾矿和冶金尘泥等固体废弃物利用现状 |
2.1.4 红土镍铁矿利用现状 |
2.2 炼铁工艺进展 |
2.2.1 铁氧化物还原 |
2.2.2 高炉炼铁工艺与非高炉炼铁工艺 |
2.2.3 直接还原技术进展 |
2.3 复合矿冶炼原理 |
2.3.1 氧化还原热力学 |
2.3.2 氧化还原动力学 |
2.4 金属冶炼工艺能耗 |
2.5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2.5.1 研究意义 |
2.5.2 研究内容 |
3 复合矿直接还原研究方法 |
3.1 复合矿还原热力学研究 |
3.1.1 金属氧化物标准生成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 |
3.1.2 复合矿碳热还原热力学原理 |
3.2 复合矿还原动力学研究 |
3.2.1 物理模型 |
3.2.2 动力学方程式的推导 |
3.3 复合矿直接还原基础实验研究方法 |
3.3.1 还原剂及实验设备 |
3.3.2 实验工艺流程 |
3.4 小结 |
4 海砂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基础实验研究 |
4.1 海砂钒钛磁铁矿原料 |
4.2 碳氧比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4.3 还原温度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4.4 还原时间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4.5 反应限制性环节的确定 |
4.6 海砂钒钛磁铁矿的二步法全资源化利用工艺 |
4.7 小结 |
5 含铁选铜尾矿直接还原基础实验研究 |
5.1 含铁选铜尾矿原料 |
5.2 碳氧比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5.3 还原温度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5.4 还原时间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5.5 反应限制性环节的确定 |
5.6 含铁选铜尾矿二步法节能型提取与富集工艺 |
5.7 小结 |
6 红土镍铁矿直接还原基础实验研究 |
6.1 红土镍铁矿原料 |
6.2 碳氧比对金属化率和镍回收率的影响 |
6.3 还原温度对铁金属化率和镍回收率的影响 |
6.4 还原时间对铁金属化率和镍回收率的影响 |
6.5 熔分实验 |
6.6 反应限制性环节的确定 |
6.7 红土镍铁矿低电耗镍铁直接合金化工艺 |
6.8 小结 |
7 直接还原-熔分工艺中试及能耗研究 |
7.1 直接还原-熔分工艺中试工艺 |
7.1.1 直接还原装备类型的选择 |
7.1.2 矿热熔分炉及长寿炉衬技术 |
7.1.3 中试生产线工艺流程 |
7.2 转底炉直接还原中试生产试验 |
7.2.1 生产前的准备 |
7.2.2 配碳量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7.2.3 还原时间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7.2.4 还原温度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7.3 转底炉直接还原-矿热炉熔分联动试验 |
7.4 直接还原-溶分工艺能耗 |
7.4.1 中试生产实际能耗 |
7.4.2 单位钛渣产品能耗 |
7.5 小结 |
8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苏州XX公司一次性使用系统在PD-1单抗生产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风险评估流程 |
2.1.2 风险评估形式和工具 |
2.1.3 故障模式效应分析(FMEA) |
2.1.4 风险控制 |
2.2 文献综述 |
第3章 苏州XX公司PD-1单抗生产现状分析 |
3.1 苏州XX公司概况 |
3.2 苏州XX公司组织结构 |
3.3 PD-1单抗生产流程的核心区域及主要系统 |
3.3.1 物流仓储区 |
3.3.2 原液生产区 |
3.3.3 无菌制剂区 |
3.3.4 生产辅助区 |
3.3.5 质检实验室 |
3.3.6 洁净公用工程系统 |
3.3.7 GMP监控系统 |
3.4 PD-1产品生产中应用的一次性使用系统 |
3.5 一次性系统在PD-1单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苏州XX公司一次性使用系统在PD-1单抗生产中的风险评估 |
4.1 单抗生产工艺的风险识别 |
4.1.1 生产前准备阶段 |
4.1.2 原液生产阶段 |
4.1.3 制剂生产阶段 |
4.2 单抗生产工艺的风险分析 |
4.3 单抗生产工艺的风险评价 |
4.4 单抗生产工艺中可提取物/浸出物的风险评价 |
4.5 单抗生产工艺的风险评价结果 |
第5章 苏州XX公司一次性使用系统在PD-1单抗生产中的风险控制 |
5.1 风险控制策略 |
5.1.1 人员控制策略 |
5.1.2 设备设施控制策略 |
5.1.3 物料控制策略 |
5.1.4 方法控制策略 |
5.1.5 环境控制策略 |
5.2 改进后风险再评估 |
5.2.1 改进后单抗生产工艺风险再评估 |
5.2.2 改进后单抗生产工艺中可提取物/浸出物风险再评估 |
5.3 风险控制结果分析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及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S黄金冶炼公司的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升级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依据 |
2.1 数字化工厂 |
2.2 精益管控理论 |
2.3 计算机仿真理论 |
3 S黄金冶炼公司冶炼工厂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公司情况简介 |
3.2 数字化冶炼工厂发展现状 |
3.3 存在问题 |
4 数字化工厂建设的思路与关键技术 |
4.1 数据采集技术 |
4.2 数据大脑智能运算技术 |
4.3 网络化智能控制智能决策技术 |
5 数字化工厂精益管控 |
5.1 精益管控框架的提出 |
5.2 精益管控平台的搭建 |
5.3 管理体系与人才培养规划 |
6 数字化工厂的模拟仿真 |
6.1 仿真优化技术的提出 |
6.2 仿真优化模型的建立 |
6.3 仿真的结果的说明 |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成果结论 |
7.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废旧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处理工艺研究及1万吨/年处理生产线初步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废旧动力电池的成分及危害 |
1.3 行业发展现状 |
1.3.1 回收产业链 |
1.3.2 分离工艺发展 |
1.4 研究课题的背景 |
1.4.1 废旧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湿法冶金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1.4.2 研究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工艺技术分析 |
2.1 工艺路线对比 |
2.1.1 火法冶金工艺 |
2.1.2 湿法冶金工艺 |
2.1.3 电解工艺 |
2.2 拟采用的工艺流程及原理 |
2.2.1 萃取前处理除锰 |
2.2.2 萃取工段 |
2.2.3 废水处理 |
第三章 废旧电池正极材料处理生产线初步设计 |
3.1 工艺流程简介 |
3.1.1 以NCM811为原料 |
3.1.2 以NCA为原料 |
3.1.3 污水处理工程 |
3.2 主要装置的工作原理 |
3.2.1 酸浸釜的工作原理 |
3.2.2 隔膜/板框压滤机的工作原理 |
3.2.3 电解槽工作原理 |
3.2.4 萃取箱工作原理 |
3.2.5 MVR蒸发器工作原理 |
3.2.6 树脂吸附塔工作原理 |
3.2.7 超声波除油设备工作原理 |
3.3 物料衡算 |
3.3.1 NCM物料平衡汇总 |
3.3.2 NCA物料平衡汇总 |
3.4 控制指标 |
3.4.1 酸浸段控制指标 |
3.4.2 萃取段控制指标 |
3.4.3 产品控制指标 |
3.5 设备规格选取及萃取车间布置 |
3.5.1 设备选型原则 |
3.5.2 典型设备选型 |
3.5.3 萃取车间布置模型 |
3.6 自动控制 |
3.6.1 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概述 |
3.6.2 PID设计图纸举例 |
第四章 废水处理工艺探究 |
4.1 废水成分及其产生 |
4.2 兰炭吸附实验 |
4.2.1 实验初试 |
4.2.2 兰炭吸附最佳pH值的确定 |
4.2.3 兰炭吸附最佳兰炭添加量的确定 |
4.2.4 兰炭吸附最佳吸附时间的确定 |
4.2.5 兰炭粒度对COD去除的影响 |
4.2.6 兰炭加料方式 |
4.3 芬顿氧化实验 |
4.4 兰炭吸附动力学拟合 |
4.4.1 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的拟合 |
4.4.2 等温吸附线的拟合 |
4.5 废水处理效益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废弃SCR催化剂全组分的回收工艺设计及其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废弃SCR催化剂中的主要组分及其回收方法 |
2.1 SCR催化剂的组成 |
2.2 SCR催化剂中主要组分性质 |
2.2.1 二氧化钛 |
2.2.2 五氧化二钒 |
2.2.3 三氧化钨 |
2.2.4 三氧化钼 |
2.3 废弃SCR催化剂的回收工艺现状 |
2.3.1 干法 |
2.3.2 湿法 |
2.3.3 干湿结合法 |
2.4 钨钼分离 |
2.4.1 沉淀法 |
2.4.2 离子交换法 |
2.4.3 溶剂萃取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废弃SCR催化剂回收工艺配套实验设计 |
3.1 废弃SCR催化剂回收工艺路线设计 |
3.2 催化剂各主要组分在常见碱溶液中的溶解实验 |
3.2.1 实验原理及目的 |
3.2.2 实验设计 |
3.2.3 结果与分析 |
3.3 三氧化钨和三氧化钼在磷酸中溶解实验 |
3.3.1 实验目的 |
3.3.2 实验设计 |
3.3.3 结果与分析 |
3.4 三氧化钼在磷酸中溶解的最佳工况实验 |
3.4.1 温度与浓度对三氧化钼在磷酸中溶解度的影响 |
3.4.2 固液比对三氧化钼在磷酸中溶解度的影响 |
3.4.3 温度对三氧化钼在磷酸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
3.4.4 反应物浓度对三氧化钼在磷酸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
3.4.5 搅拌对三氧化钼在磷酸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废弃SCR催化剂回收工艺设计及其回收实验 |
4.1 废弃SCR催化剂回收工艺方案设计 |
4.1.1 预处理 |
4.1.2 碱浸分离钛 |
4.1.3 加铵沉钒 |
4.1.4 加钙沉钨钼 |
4.1.5 酸洗钨钼 |
4.1.6 磷酸浸钼 |
4.1.7 加镁除磷 |
4.1.8 酸沉钼酸铵 |
4.1.9 废液处理 |
4.2 废弃SCR催化剂回收工艺生产流程简图 |
4.3 废弃SCR催化剂回收工艺验证实验 |
4.3.1 实验用催化剂的主要组分含量 |
4.3.2 回收实验步骤设计 |
4.3.3 回收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工艺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废弃SCR催化剂回收工艺经济性分析 |
5.1 投资估算 |
5.1.1 固定资产投资 |
5.1.2 建设期贷款利息估算 |
5.1.3 流动资金估算 |
5.1.4 建设总投资估算 |
5.2 资金筹措 |
5.2.1 资金来源 |
5.2.2 贷款及偿付方式 |
5.3 总成本费用估算 |
5.3.1 外购材料以及燃料动力费估算 |
5.3.2 工资及福利费估算 |
5.3.3 利息支出估算 |
5.3.4 年总成本费用估算 |
5.4 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 |
5.4.1 主要产品销售收入估算 |
5.4.2 销售税金及附加 |
5.5 现金流量与资产损益表 |
5.6 财务评价 |
5.6.1 盈利能力估算 |
5.6.2 不确定性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10)芪参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中药制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现状 |
1 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发展历程 |
2 中药制剂治疗心衰的辩证治则治法 |
3 中药制剂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发展 |
4 中药制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芪参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理及物质基础研究 |
1 芪参颗粒的药理药效研究进展 |
2 主药味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概况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一章 芪参颗粒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
1 含量测定方法 |
2 水提工艺考察 |
3 醇沉工艺考察 |
4 结论 |
第二章 芪参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
1 制粒方法考察 |
2 辅料筛选 |
3 临界相对湿度考察 |
4 结论 |
第三章 芪参颗粒的质量标准相关研究 |
1 处方 |
2 制法 |
3 性状 |
4 功能主治 |
5 用法用量 |
6 贮藏 |
7 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
8 乌头碱限量检查 |
9 含量测定 |
第三部分 实验总结与讨论 |
第四部分 专业实践 |
第一章 医疗机构制剂再注册项目实践 |
1 项目背景介绍 |
2 项目具体实施内容 |
3 项目学习小结与思考 |
第二章 某药厂技术支持项目学习实践 |
1 项目背景介绍 |
2 项目内容 |
3 项目学习心得体会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探讨浸出车间工艺设计中的若干课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铬污染场地治理技术研究[D]. 解楠. 河北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纯电动汽车的使用与维修》项目化课程开发研究[D]. 李雯.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
- [3]藜麦多肽和饮料的制备工艺研究及车间设计[D]. 唐子箫. 江南大学, 2021(01)
- [4]米糠油生产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D]. 王玉莹.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低品位复合矿直接还原-熔分工艺实验及能耗研究[D]. 顾静.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6]苏州XX公司一次性使用系统在PD-1单抗生产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D]. 付秋雁.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7]S黄金冶炼公司的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升级改造[D]. 刘树豪.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8]废旧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处理工艺研究及1万吨/年处理生产线初步设计[D]. 王哲. 西北大学, 2020(02)
- [9]废弃SCR催化剂全组分的回收工艺设计及其经济性分析[D]. 陈雨帆.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5)
- [10]芪参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祁娟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