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纪聚首——《中华英才》创刊10周年招待会在北京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卢珊[1](2018)在《刘文西人物画艺术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是有关刘文西的个案研究。刘文西六十年孜孜以求的创作历程在中国当代人物画史留下深刻印记,刘文西笔下的人物画是中国民族文化和历史情感精神的寄托。他的艺术人生反映的执着精神具有社会的责任感和时代的使命感,他的人物画作品不仅数量宏富,而且风格鲜明,他是20世纪当代人物画开拓前行的实践者,也是西北地区“黄土画派”的领军人。就目前刘文西人物画研究现状而言,关于刘文西及他绘画艺术的评论文章不少,然而学理探研则相对滞后。生成于广袤陕北高原的刘文西绘画艺术,理应成为当代美术研究的课题之一。为此,本文从中国人物画发展的时代性、人民性、审美性等交互层面,对“刘文西人物画”进行专题性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追溯刘文西艺术发生的时代背景,涉及刘文西的成长经历、师承关系和思想脉络。第二章,探讨刘文西人物画风格形成之因及它对当代人物画发展的创造性贡献。重点梳理刘文西部分代表作品,找出其人物画风格递变的内在因素和分期依据,进而将刘文西人物画分为三个历史时段,从时代特征、艺术思想、图式构成、绘画语言等方面对刘文西代表作《祖孙四代》等展开陈述,解析其何以被称为20世纪中国画创新经典的成因,并对刘文西三个历史阶段的不同绘画作品进行图像研究及审美分析,深入把握艺术探索的理论思考和人物画的精神追求与人文导向。第三章分析刘文西人物画独特的风格面貌,梳理刘文西人物画造型的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第四章总结刘文西艺术思想和他始终坚持的艺术理念,以及他对现实主义绘画做出得贡献。第五章描述刘文西艺术精神对当代人物画坛的积极影响,阐述刘文西建立在文化传承、样态创新基础上的创作之路对我们的启示意义。全文插入我对刘文西老师的艺术访谈,以期更真切地把握刘文西的艺术思想及其人物画艺术的发展历程。附录部分制作出刘文西人物画创作年表及刘文西六十年赴陕北采风年表,图文相彰辅证刘文西的艺术人生和绘画成就。通过对刘文西人物画艺术思想的解读梳理、绘画作品的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刘文西人物画艺术是时代选择、时代风采、时代面貌、时代价值的必然反映,都是其为实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所铸就的真实印记。他的人生,见证了陕北高原人文风情和发展轨迹;他的绘画,记录了时代变迁和精神气象。刘文西人物画的创作实践,不仅继承中国人物画的传统精神,而且践行“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正确导向。他以执着地艺术信仰所生成的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一系列典型形象,实现了从主题思想、图式面貌、笔墨风格、形式语言的当代革新,达到生活与艺术的水乳交融,造型和审美的高度统一,无愧于为人民传神写照,为时代立言留影的人民艺术家。
曹革成[2](2014)在《端木蕻良年谱(下 续完)》文中研究表明1978年(66岁)1月,《水调歌头·总理逝世,泪成斯词》、《破阵子·悼陈毅同志》发表于《上海文学》第1期。1月2日,《水调歌头·元旦献词》发表于上海《文汇报》。3月24日,从此日起一段时间,因脑供血不足每天都要发病。4月6日,文论《重读〈家〉》发表于上海《文汇报》。6月,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端木蕻良选集》。内收小说《鸳鹭湖的优郁》、《爷爷为什么不吃高粱米粥》、《遥远的风砂》、《浑河的激流》、《风陵渡》、《螺蛳谷》、《可塑性的》7篇,散文《在草原上》、《花一样的石头》、《传说》、《节日》4篇。散文《怀念老舍》发表于《北京文艺》7期。
王静[3](2012)在《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因素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外交决策理论为依托,从“公众-政府”视角探讨了中国开展“公众外交”后“公众因素对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研究聚焦于公众因素对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重点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回顾公众因素参与中国对中东外交的历史,分析其特点、格局、动因、路径;二是通过公众因素参与中国对中东外交的典型案例分析,发现面向公众的中东外交政策制定机制有待充实和完善,提出了促进外交决策机制创新的建议。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研究公众因素对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一、公众参与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历史。本文将有关中国“公众因素对外交政策制定”影响的研究从中国与各大国的外交延伸到中国与地区关系的领域,既兼顾整个中东大局,又聚焦中东地区不同文化、民族的区域如阿拉伯、以色列、伊朗、土耳其等。在对中国公众群体进行适度分类的基础上,对公众参与外交政策制定进行了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通过中国公众对中东地区及其主要国家认识过程研究,分析了公众关注中东外交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既有作为对大国间关系持续关注的延展需要,也有对同处转型时期社会对比考虑的需要,其表现形式呈现出受情感、利益和道义(责任)三种要素的影响。二、公众参与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里程碑。本文将研究对象具体指向中东地区,这一在中国与地区关系层面开展“外交政策制定与公众参与”研究中具有代表意义和高度现实需求的场域。以在中国公众因素影响中东外交政策制定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伊拉克战争为研究重点,分析了公众因素参与所呈现的新动向(如媒体以创新形式全方位报道影响公众参与程度、公众在伊拉克战争前的“反战”与“挺战”情绪等)、新特点(如运用网络载体表达明确意见、公众意见与政府立场遥相呼应但不尽相同、表达内容理性与率性相伴等)、新格局(公众在整个过程中以各种组合方式向政府表达意见,政府也给予回应,在各个行为体互动的过程中呈现出多样而丰富的交流)。三、公众参与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动因。本文认为中国公众对于中东外交的参与已涵盖普通大众、媒体、学者、思想库、行业组织、公民团体等各类公众群体。伊拉克战争以后,面对形势多变、与中国重要利益日益密切的中东格局,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受到了更为广泛、深入、持续的公众影响。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提出了公众深度关注中国中东外交的六方面主要动因,即:国家主权利益、地缘政治利益、海外经济利益、海外公民安全利益、外国对华公共外交、价值观作为内政评价标准在外交中的凸显。四、外交决策机制建设。本文客观评价中国公众因素对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力,指出了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机制有待充实和完善。提出了增强外交能力,促进外交决策机制创新的建议,如构建涉及外交事务的国民教育机制、完善非涉密外交事务的信息发布机制、充实外交事务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机制。论文提出要认知、理解并关注公众对中国外交政策制定参与兴趣迅速增加、影响程度不断提升的趋势,建议建立一种政府外交政策制定部门与公众之间良性互动的机制。
李瑞涛[4](2011)在《赵沨音乐编辑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现当代音乐领域,赵沨是一个具有多重角色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是杰出的音乐教育家、音乐活动家,还是优秀的音乐编辑家。他一生所编辑的音乐出版物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是有目共睹的。早年,他与李凌、林路等人编辑出版的《新音乐》、建国初期主编的《音乐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接任的《人民音乐》以及负责编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卷》、《中华大家唱(卡拉OK)曲库》等都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期刊和图书。几十年呕心沥血的音乐编辑生涯成就了他作为优秀编辑家的人格魅力,几十年崎岖坎坷的音乐编辑实践形成了他系统的编辑思想。他长期致力于音乐编辑工作,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宝贵经验,对推动我国音乐学事业和音乐出版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本文以赵沨的音乐编辑活动和编辑思想为研究对象,以史料和访谈为依据,结合20世纪30、40年代至90年代不断变迁着的时代背景,对赵沨所处客观历史环境及个人生活阅历做全面考察,探寻其从事编辑活动和编辑思想所形成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同时,以一种社会文化环境与专门人物研究之间的动态互观、资源沟通的视角,详细考察赵沨的音乐编辑实践活动,并择其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出版物进行专题评述,探讨其主要编辑成就。应用历史分析、实例和对比的方法进行论证,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重点分析归纳赵沨的编辑思想和编辑风格,即:学术性与思想性并重;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与传播我国先进文化并重;发挥编者主导作用与重视作者及读者积极互动并重;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与有胆有识的编辑作风并重;强调音乐出版物的教育作用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并重。进而探索赵沨音乐编辑思想对当代音乐编辑出版事业的影响及启示。
李叶华[5](2006)在《《新周刊》专题策划模式和特色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历了上个世纪末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高速发展期之后,本世纪初,我国期刊业进入了以质量取胜的平稳发展期。这一时期,期刊竞争主要取决于专题策划。作为其中的先行者和集大成者,《新周刊》专题策划的模式和特色研究对期刊业界和理论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本文运用个案分析的方法,结合大量《新周刊》专题策划的实例,着力探讨和分析《新周刊》专题策划的模式和特色:第一部分对《新周刊》的发展历程及其专题策划进行回顾;第二部分提出其专题策划三阶段划分法;第三部分对《新周刊》专题策划的模式和特色进行探讨分析;第四、五部分尝试指出其专题策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升对策。 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新周刊》的专题策划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进入平稳发展期之后,其专题策划模式日趋僵化。要实现“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的定位,《新周刊》的专题策划势必要经历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
二、世纪聚首——《中华英才》创刊10周年招待会在北京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纪聚首——《中华英才》创刊10周年招待会在北京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刘文西人物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方法 |
二、刘文西人物画研究现状 |
三、选题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
第一章 时代的选择:刘文西艺术的思想基础 |
第一节 、刘文西人物画生成的时代背景 |
1、新中国美术观的历史形态演变 |
2、新中国人物画的造型样态概述 |
第二节 、刘文西从艺经历对其人物画风格的影响 |
1、上海育才学校:刘文西艺术之路的起点 |
2、践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
3、浙江美术学院的艺术主张 |
4、陕北:心向往之的“艺术圣地” |
第二章 时代的风采:刘文西人物画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第一阶段:1949-1966年 |
1、聚焦黄土地:虔诚的人民视角 |
2、表现黄土人:深刻的主题思想 |
第二节 、第二阶段:1967-1989年 |
1、执着坚持:饱满的时代豪情 |
2、传神写照:刻画黄土地人民的真、善、美 |
3、安身立命:人到群众中去,画从群众中来 |
第三节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
1、为伟人造像:为时代立碑 |
2、宏阔的视野:群像式造型与性格化刻画 |
第三章 时代的价值:刘文西人物画独特的风格面貌 |
第一节 、形成于像,典型的黄土地人物形象特征 |
1、黄土地的人文情怀 |
2、黄土人的典型形象特征 |
3、典型形象的时代精神意涵 |
第二节 、艺立于德,鲜明的思想导向 |
1、执着的人民信仰,弘扬时代的主旋律 |
2、艺术为人民服务,展现黄土人精神面貌 |
第三节 、兼容并蓄,中西融合的写实艺术向度 |
1、客观的人物造形与主观的笔墨表达 |
2、中西视感的表现与个体群体的整合 |
第四章 时代的印记:刘文西人物画的审美功能 |
第一节 、刘文西的艺术思想 |
1、艺术宗旨 |
2、艺术坚持 |
3、坚持长期的创作实践 |
4、坚持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 |
5、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结合的艺术标准 |
6、坚持作品的积极向上的社会效果,以优秀的作品鼓励人 |
第二节 、刘文西人物画的社会性与人文性 |
1、社会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
2、道德旨向与教育意义的统一 |
3、造型观念与观赏功能的统一 |
第三节 、对现实主义绘画的再创造 |
1、关注社会,描绘时代 |
2、关注民生,服务人民 |
3、关注思想,创造价值 |
第五章 刘文西在新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
第一节 、刘文西对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贡献 |
1、树立“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时代价值 |
2、创造“具有时代意义”的典型形象 |
第二节 、刘文西人物画对当代的启示 |
1、坚持不懈,长期积累 |
2、以身作则,以德育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刘文西人物画作品年表 |
二、刘文西赴陕北写生图录 |
后记 |
(3)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因素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意义和学术价值 |
四、 论文的基本结构 |
五、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公众因素影响外交政策制定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公众因素及外交政策制定的基本涵义 |
一、 “公众”概念及其分类 |
二、 “公众因素”的概念解读 |
三、 “外交决策”的概念解读 |
第二节 公众影响外交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 |
一、 外交决策理论中的公众因素 |
二、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视角下的外交政策制定 |
三、 中国公众外交对公众因素的理论认知 |
第三节 影响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公众因素 |
一、 精英群体对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参与 |
二、 大众群体对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参与 |
第二章 公众因素对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影响的溯源 |
第一节 公众因素在中国外交中的显现 |
一、 20 世纪二十年代:舆论、运动等对国家外交的影响 |
二、 新中国建立后的“民间外交” |
三、 改革开放至九十年代初期:中国外交政策制定方式的细微变化 |
四、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全方位外交 |
第二节 公众因素与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互动 |
一、 精英阶层和普通大众开始共同参与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互动 |
二、 公众因素参与外交政策制定互动得以实现的原因 |
三、 公众与中国大国外交政策制定互动的特点 |
第三节 公众因素关注中国中东外交的历史回顾(1949-2001 年) |
一、 公众对中东地区的认识过程 |
二、 公众关注中东外交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伊拉克战争是公众参与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里程碑 |
第一节 公众对伊拉克战争中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参与 |
一、 公众在伊拉克战争前的“反战”与“挺战” |
二、 平面媒体在意见持中之余创新形式表明立场 |
三、 电视媒体以全方位的创新报道影响公众参与程度 |
四、 专业学者缺席反战与主战之争 |
第二节 公众参与伊拉克战争中的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特点 |
一、 公众意见的诉求是与政府建立沟通机制 |
二、 不同层次的公众参与有待建立理性的舆论氛围 |
三、 网络媒体成为公众参与的重要渠道 |
四、 政府态度与公众意见在伊拉克战争问题表达上的总体态势 |
第三节 伊拉克战争问题体现公众因素参与外交政策制定新格局 |
一、 公众因素参与外交政策制定的行为体格局探讨 |
二、 从伊拉克战争问题看公众参与中东外交政策制定讨论的本质 |
第四章 伊拉克战争后公众参与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伊拉克战争后公众参与中东外交的案例举要 |
一、 7·5 事件前后的中土关系 |
二、 伊朗核问题上的公众与中国外交政策制定 |
三、 利比亚“撤侨”中的中国外交与公众 |
四、 中东剧变下的中国外交与公众 |
五、 以色列在华形象的改观和沙特阿拉伯在华形象的优化 |
第二节 公众参与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动因分析 |
一、 国家主权利益 |
二、 地缘政治利益 |
三、 海外经济利益 |
四、 海外公民安全利益 |
五、 外国对华公共外交 |
六、 价值观作为内政评价标准在外交中的凸显 |
第三节 公众因素影响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路径 |
一、 议题设置阶段与政策制定准备 |
二、 公众-政府间的政策辩论与决策成型 |
三、 公众舆论监督与政策在执行中的完善 |
第五章 公众因素促进外交决策机制创新 |
第一节 面向公众的中东外交决策机制有待充实 |
一、 公众对国际事务的认识有待提高 |
二、 公众参与外交讨论需更加理性 |
三、 政府外交信息发布和议题设置有待进一步加强 |
四、 政府外交政策制定参考的信息来源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 |
第二节 促进外交决策机制创新以增强中国外交能力 |
一、 构建涉及外交事务的国民教育机制 |
二、 完善非涉密外交事务的信息发布机制 |
三、 充实外交事务公众参与机制 |
四、 丰富政府与公众间的互动机制 |
第三节 客观认识公众因素对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 |
一、 公众因素与外交政策制定的关系评价 |
二、 发挥外交决策对公众的引导作用 |
三、 实现公众同外交政策制定的良性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赵沨音乐编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的研究缘起 |
二、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三、本论文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
四、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赵沨编辑思想形成的条件 |
第一节 赵沨音乐编辑思想形成的客观环境 |
第二节 赵沨音乐编辑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
第二章 赵沨的主要编辑成就 |
第一节 主编《新音乐》时期 |
第二节 执掌《音乐研究》时期 |
一、“质量第一”的办刊原则 |
二、充分发挥刊物的文化导向性 |
第三节 主持《人民音乐》时期 |
一、独特的栏目设置 |
二、兼收并蓄的选稿原则 |
第四节 其他音乐文献的编纂 |
一、《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 |
二、《中华大家唱(卡拉OK)曲库》 |
第三章 赵沨的音乐编辑思想 |
第一节 正确定位,强调期刊的学术性与思想性 |
第二节 立足本土,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 |
第三节 服务群众,坚持现实主义音乐观 |
第四节 集思广益,主张作者·编者·读者的互动式操作 |
第五节 坚持乐教,重视音乐出版物的教育作用 |
第六节 认真踏实,践行有胆有识的编辑作风 |
第四章 赵沨音乐编辑思想的现代启示 |
第一节 追求期刊个性,构建文化品牌 |
第二节 服务读者至上,增强受众意识 |
第三节 发扬民主精神,贯彻“双百”方针 |
第四节 注重表里如一,追求刊物完美协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赵沨年谱 |
附录 B 图片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5)《新周刊》专题策划模式和特色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新周刊》及其专题策划 |
1.1 《新周刊》概况 |
1.1.1 《新周刊》创办前后 |
1.1.2 《新周刊》内容及风格 |
1.2 《新周刊》的专题策划扫描 |
1.2.1 《新周刊》专题策划举隅 |
1.2.2 《新周刊》专题策划解读 |
1.3 专题策划“差异化”生存:时事生活类期刊竞争态势下的应对之策 |
1.3.1 专题策划在时事生活类期刊中的广泛运用 |
1.3.2 时事生活类期刊专题策划的深层次竞争 |
1.3.3 专题策划“差异化”生存 |
2 《新周刊》专题策划的几个阶段 |
2.1 关于《新周刊》专题策划阶段划分的两种说法 |
2.1.1 《新周刊》专题策划两段论 |
2.1.2 《新周刊》专题策划三段论 |
2.2 《新周刊》专题策划的三个阶段 |
2.2.1 第一阶段:专题策划初创摸索期(1996年8月到1997年底,即第0期到第27-28期) |
2.2.2 第二阶段:专题策划崛起成型期(1997年底到1998年底,即第29-30期到第57期号外) |
2.2.3 第三阶段:专题策划成熟稳定期(1999年初到现在,即第58期到现在) |
3 《新周刊》专题策划的模式与特色 |
3.1 《新周刊》专题策划模式 |
3.1.1 盘点模式 |
3.1.2 “专题+活动”模式 |
3.1.3 概念策划模式 |
3.2 《新周刊》专题策划特色 |
3.2.1 专题策划模式化 |
3.2.2 专题策划的视觉特色 |
3.2.3 以制造概念为核心 |
4 《新周刊》专题策划存在的问题 |
4.1 专题策划“重编轻采”、深度不够 |
4.1.1 周期短与概念策划难以把握之间的矛盾 |
4.1.2 篇幅限制的影响 |
4.1.3 “重编轻采”原则的影响 |
4.2 专题策划实施流于粗糙 |
4.2.1 专题策划结构松散缺乏力度 |
4.2.2 盘点不科学 |
4.2.3 实施过程疏忽采访环节 |
4.3 专题策划模式化的“自恋情结” |
4.3.1 为策划而策划 |
4.3.2 专题策划模式的思维定势 |
4.3.3 专题策划思路趋向封闭 |
4.4 专题策划题材软化 |
4.4.1 时事报道久已疏远,难以到位 |
4.4.2 专题策划内容缺乏稳定性 |
4.4.3 专题策划内容空间不断缩小 |
5 《新周刊》专题策划提升对策 |
5.1 重视采访,挖掘深度 |
5.1.1 重新审视采编原则,加强采编力量 |
5.1.2 增强反应能力,重视现场采访 |
5.2 注重细节,树立权威 |
5.2.1 确立严格的文责制度,防止知识性错误 |
5.2.2 严谨科学,树立权威 |
5.3 模式优化,突破创新 |
5.3.1 优化现有模式 |
5.3.2 开拓创新,突破现有模式 |
5.3.3 借鉴其他期刊及媒体的专题策划模式 |
5.4 贴近读者,策划到位 |
5.4.1 专题策划的时政之路 |
5.4.2 加强与读者之间的沟通 |
5.4.3 坚持专题策划来源于现实,服务于读者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后记 |
四、世纪聚首——《中华英才》创刊10周年招待会在北京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刘文西人物画艺术研究[D]. 卢珊. 西安美术学院, 2018(01)
- [2]端木蕻良年谱(下 续完)[J]. 曹革成. 新文学史料, 2014(02)
- [3]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因素影响研究[D]. 王静.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4]赵沨音乐编辑思想研究[D]. 李瑞涛. 河南大学, 2011(08)
- [5]《新周刊》专题策划模式和特色探析[D]. 李叶华. 暨南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