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德康对辐射条件下小鼠免疫调节及抗辐射作用的实验研究

固本德康对辐射条件下小鼠免疫调节及抗辐射作用的实验研究

一、固本得康对放射条件下小鼠免疫调节及抗辐射作用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小强[1](2021)在《新穿心莲内酯对T淋巴细胞的辐射防护作用》文中认为目的:机体受到电离辐射损伤时,会出现一系列急性和慢性应激过程,机体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损伤严重时会对生命造成威胁。新穿心莲内酯是穿心莲的一种化合物,也是一种中药成分,有研究发现其具有抗氧化损伤的作用,对辐射引起的细胞损伤具有一定防护作用。T淋巴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能够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在机体发挥免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它却是极易受到辐射损伤的一类细胞,因此研究新穿心莲内酯对T淋巴细胞的辐射防护意义十分重大。我们的研究将从细胞水平对放射损伤过程中T淋巴细胞增殖、微核率、细胞周期、线粒体膜电位进行深入探究,探讨新穿心莲内酯对T淋巴细胞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通过预实验的研究,获得本次研究最佳给药剂量和辐射剂量,随后将32只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药物组、辐射组、空白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辐射+药物处理,药物组只进行药物处理,辐射组只进行辐射处理,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药物组小鼠在辐射前给予新穿心莲内酯灌胃处理,然后和辐射组、空白对照组小鼠放在相同环境下饲养14天,随后在饲养的第12天对辐射组和实验组小鼠进行60Co-γ射线2 Gy一次性全身辐射。辐射源距离小鼠100 cm,辐射视野80 cm×80 cm,吸收剂量率2 Gy/min,辐射时间1 min,辐射剂量2 Gy。在60Co-γ射线照射后第3天,用颈椎脱臼法将小鼠处死,将获得的小鼠T淋巴细胞进行实验检测。通过显微镜下计数,调整细胞浓度,加入CCK8试剂,记录各组小鼠T淋巴细胞增值情况;通过Giemsa染液染色,进行胞浆分裂阻滞微核试验检测各组小鼠T淋巴细胞微核情况;通过PI单染实验,检测各组小鼠T淋巴细胞细胞凋亡情况;通过Rhodamine123染色,检测各组小鼠T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差异。结果:(1)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率实验:于辐射时、辐射后12、24、36、48小时分别检测,空白对照组相对于辐射组T淋巴细胞增殖率分别增加了11.2%、49.2%、59.6%、65.3%、82%(P<0.05),实验组相对于辐射组增殖率分别增加了2.8%、13.7%、20.3%、13.5%、31.8%(P<0.05),药物组相对于辐射组增殖率分布增加了5.6%、28.6%、41.7%、31.4%、45.5%(P<0.05)。(2)在小鼠T淋巴细胞微核率实验:辐射组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微核率增加了25倍(P<0.05),实验组相对于药物组微核率增加了50%(P<0.05),实验组相对于辐射组微核率减少了65.4%(P<0.05)。(3)小鼠T淋巴细胞周期检测实验:各组相对于空白对照组,细胞周期分布比例均有显着变化。实验组相对于辐射组,G1期细胞比例降低,S和G2+M期比例升高(P<0.05)。实验组相对于药物组,G1期细胞比例升高,S和G2+M期比例降低(P<0.05)。(4)小鼠T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实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其它各组变化显着(P均<0.05)。实验组相对于辐射组,T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有较大升高(P<0.05)。结论:小鼠接受一定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后T淋巴细胞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辐射损伤。新穿心莲内酯能明显降低辐射后T淋巴细胞微核率,减少T淋巴细胞周期阻滞,恢复T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凋亡。新穿心莲内酯对T淋巴细胞具备一定的辐射防护作用。

孟静一[2](2021)在《基于苦寒泻下脾虚小鼠模型的党参多糖补脾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通过对脾虚动物模型进行摸索,建立脾虚动物模型,探讨脾虚动物生物学指标的变化。在建立模型基础上,研究党参多糖的补脾作用及其机制,为党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以及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第一部分苦寒泻下脾虚小鼠模型的制备以番泻叶组灌胃0.4 g/d剂量的番泻叶,大黄组灌胃0.4 g/d剂量的大黄,造模5周,摸索苦寒药物的选择;以单因素造模灌胃0.4 g/d剂量的番泻叶,复合因素模型组灌胃0.4 g/d剂量的番泻叶加力竭游泳,造模5周,探索造模方法;以高、低番泻叶剂量(0.8 g/d、0.4 g/d)灌胃,探索成模的最佳剂量;灌胃0.4 g/d剂量的番泻叶复制脾虚动物模型,分别在灌胃的4、5、6周后进行取材,探索成模最佳的灌胃周期。观察小鼠皮毛、腹泻、活动和体重等宏观体征。测定小鼠血清D-木糖、胃泌素(Gastrin,GAS),共同评价动物模型。第二部分苦寒泻下脾虚模型小鼠生物学指标的变化ICR雄性小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组灌胃0.4 g/d剂量的番泻叶,空白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小鼠宏观体征。5周后,摘眼球取血并处死动物,取结肠置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测定血清中D-木糖、GAS、胃动素(Motilin,MTL)、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血清淀粉酶(Amylase,AMS)、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G,Ig G和Immunoglobulin M,Ig M)、白蛋白(Albumin,AL)、总蛋白(Total Protein,TP)、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的水平。HE染色观察结肠的病理学改变。第三部分党参多糖对苦寒泻下脾虚小鼠的补脾作用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党参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四君子汤对照组。除空白组外,其他组用番泻叶提取液构建脾虚小鼠模型,分组给药6周观察小鼠一般体征,检测红细胞数和血清中D-木糖、GAS、MTL、SS、VIP、AMS、Ig G、Ig M、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含量;q RT-PCR法测定结肠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occludin m RNA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claudin、occlud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第一部分苦寒泻下脾虚小鼠模型的探索及建立在苦寒药物的选择中,造模后,大黄组与番泻叶组均出现脾虚体征,血清D-木糖相比空白组均明显降低。番泻叶组体重显着低于空白组(P<0.05),大黄组体重与空白组无明显差异,番泻叶造模更符合脾虚临床症状。在造模方法选择上,单因素造模与复合因素造模均出现脾虚体征,造模5周,单因素造模组体重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复合因素造模组与空白无明显差异。复合因素造模组小鼠血清D-木糖与空白组无显着性差异,单因素造模组与空白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复合因素造模法相较于单因素造模,操作复杂且出现脾虚症状较慢,因此选择单因素造模法。经灌胃剂量的摸索,高、低剂量组均出现脾虚体征,高剂量组造模后期出现小鼠明显死亡,胃出血和肠道组织粘连现象。低剂量组更为安全、有效,因此选择低剂量作为造模剂量。灌胃周期的摸索中,比较番泻叶灌胃4周,5周和6周血清D-木糖含量,模型组小鼠血木糖含量随造模时间逐渐下降且第5、6周模型组小鼠血清D-木糖与空白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比较番泻叶灌胃4周,5周和6周血清胃泌素含量,第5周模型组小鼠血清胃泌素与空白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故复制脾虚模型灌胃周期确定为5周。综合以上结果,采用番泻叶(0.4 g/d)灌胃5周为制备苦寒泻下脾虚小鼠模型的方法。第二部分苦寒泻下脾虚模型小鼠生物学指标的变化造模后,模型组小鼠出现稀便、扎堆、弓背、懒动、肛污,背毛稀疏,无光泽等脾虚症状。相对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体重降低,血清D-木糖、VIP、SS、AMS、Ig G、Ig M含量显着降低(P<0.05),GAS、MTL含量显着增高(P<0.05),结肠组织粘膜出现明显损伤。血清TP、AL和Hb浓度明显升高可能是番泻叶灌胃引起腹泻脱水导致的,与中医中的脾的功能无相关性,不认为是脾虚引起的机体变化。第三部分党参多糖对苦寒泻下脾虚小鼠的补脾作用相对于模型组,党参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及四君子汤组小鼠体重升高,血清D-木糖、VIP、SS、AMS、Ig G、Ig M、红细胞数显着提高(P<0.05),GAS、MTL、LPS明显降低,结肠中claudin和occludin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调(P<0.05)。结论:1.采用番泻叶(0.4 g/d)灌胃5周是较为合适复制苦寒泻下脾虚小鼠模型的方法,症状评价、血清D-木糖及血清胃泌素是判断苦寒泻下脾虚小鼠模型制备成功的重要依据。2.苦寒泻下脾虚小鼠出现畏寒、扎堆、体重增长缓慢的宏观变化,机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结肠粘膜损伤、免疫功能下降的客观指标变化,即可判定苦寒泻下脾虚动物模型造模成功。3.党参多糖对苦寒泻下脾虚证小鼠具有显着治疗作用,党参多糖是党参补脾作用的重要活性物质之一,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胃肠激素分泌、增强免疫及保护肠粘膜屏障有关。

黄尚林[3](2021)在《西藏黑木耳粗多糖降血脂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黑木耳是西藏林芝地区一种重要的人工栽培食用菌。近年来,随着传统椴木栽培技术的淘汰,袋料栽培技术的兴起,黑木耳的生产效率稳步提高,产量大幅上升。反观实现高产的林芝黑木耳仍依赖于传统干耳的销售模式,尚缺乏附加值高的黑木耳深加工产品。基于此,为延伸林芝地区黑木耳产业链,提高黑木耳产品附加值,本研究以水提醇沉法得到的黑木耳粗多糖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体内外条件下对其降血脂效果进行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对水提醇沉法得到的黑木耳粗多糖基本组分进行了分析。利用水提醇沉法得到的黑木耳粗多糖总量达到了637.72mg/g,其中,单糖组成以Glc UA、Man、Fuc和Xyl 4种单糖为主,红外光谱显示黑木耳粗多糖在3346.76cm-1处有强的O-H伸缩振动吸收峰;在2935.62cm-1出现的吸收峰属于C-H伸缩振动吸收峰;扫描电镜显示在高倍率下(5000×、10000×),可见黑木耳多糖呈若干分支状,整体形态较为密集。(2)在体外条件下,利用高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高血脂模型,分别以低(3mg/m L)、中(6mg/m L)、高(9mg/m L)浓度的黑木耳粗多糖处理高血脂HUVEC细胞。结果显示黑木耳粗多糖浓度对于经过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干预以后的HUVEC活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增强效应,并且这种增强效应与粗多糖浓度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Westerm blot法对于高血脂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测量结果显示:TG、LDL表达降低,HDL表达升高,且都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3)在体内条件下,利用高脂饲料构建高血脂大鼠模型,分别以低(50mg/kg)、中(100mg/kg)、高(200mg/kg)浓度的黑木耳粗多糖对高脂大鼠进行灌胃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黑木耳粗多糖对于高血脂大鼠血浆中TG、TC、LDL的表达水平具有抑制作用,且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而黑木耳多糖使HDL的表达升高,同样存在一定的浓度依赖性。RT-PCR检测各组鼠肝脏组织胆固醇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结果显示,经过黑木耳粗多糖处理后的大鼠肝脏器官,其SREPB-1C等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而FXR、SHP、NPC1基因的表达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

赵同德[4](2020)在《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与机制探讨》文中指出目的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是影响化疗方案执行的重要原因,本课题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设计,以气血两虚证的肺癌、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芪胶升白胶囊、安多霖胶囊、化疗为干预措施,监测化疗后全血细胞计数、气血两虚证积分变化,评价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进一步以环磷酰胺诱导的白细胞减少小鼠模型为研究对象,以芪胶升白胶囊为干预措施,通过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观察小鼠白细胞计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骨髓增生程度、细胞因子表达等变化,探讨芪胶升白胶囊促进化疗后白细胞复常的机制,为推广中成药辅助治疗肿瘤性疾病提供临床及实验依据。方法1.临床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设计,拟纳入8个中心260例肺癌、乳腺癌具有气血两虚证并拟行化疗的患者,按脱落率不超过20%,拟纳入312例,中央随机按2:1的比例进入观察组(芪胶升白胶囊组)及对照组(安多霖胶囊组)。肺癌患者应用含顺铂/卡铂方案,乳腺癌应用含多西他赛/紫杉醇方案。观察组口服芪胶升白胶囊,对照组口服安多霖胶囊,两组患者均口服包装编盲药物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化疗周期(20天)。入组前3天填写一般资料,采集血常规、评价气血两虚证积分及安全性指标,化疗第5±1天、10±1天、15±1天、20±1天采集血常规,第20±1天评价气血两虚证积分及安全性。主要疗效指标分别使用FAS、PPS进行统计,次要疗效指标使用PPS进行统计。课题来源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重大新药创制“苗药芪胶升白胶囊再评价研究”(课题编号:2014ZX09301308007)。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审批号ECPJ-BDY-2015-09。主要疗效指标为4级、3/4级、1-4级中性粒细胞(NE)下降发生率;次要疗效指标包括白细胞(WBC)及NE最低值、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使用率、后续化疗延期率、各访视点WBC、NE变化情况及复常率。根据本次化疗的疗程数、基线WBC计数、患者年龄分别进行分层统计,对影响1-4级NE下降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逻辑回归分析。气血两虚证积分量化,对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改善率、单项症状改善率、各项症状积分的差值,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2.实验研究:①造模:应用ICR小鼠制备白细胞减少模型。5-6周龄ICR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mg/kg连续给药3天。②分组给药:以白细胞减少模型鼠为研究对象,芪胶升白胶囊为干预措施。将ICR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5雄5雌),分为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正常空白组、正常中药组共6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芪胶升白胶囊0.5、1.0、2.0g/Kg,正常中药组为正常小鼠灌胃芪胶升白胶囊1.0g/Kg,模型组及正常空白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17天。各中药组于造模前3天开始灌胃芪胶升白胶囊,除正常两组外,注射环磷酰胺造模。③观察指标:给药第7天开始隔日采集血常规,第17天处死动物,眼眶取血,制备骨髓涂片,称重计算脾指数、胸腺指数,观察骨髓增生程度,ELISA方法检测脾组织IL-2、IL-4、IL-6、GM-CSF以及血清GM-CSF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脾组织GM-CSF蛋白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2016年3月-2018年3月共纳入309例肺癌、乳腺癌具有气血两虚证的患者。观察组及对照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1)主要疗效指标:全数据集(FAS)287例(观察组192例、对照组95例),符合方案集(PPS)共252例(观察组175例、对照组77例)。4级、3/4级、1-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在FAS中分别为14.6%vs15.5%、31.2%vs 31.7%,73.2%vs 73.5%;在 PPS 中分别为 13.4%vs15.5%、29.4%vs 30.5%,71.9%vs 72.7%,FAS 及 PPS 中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AS中第1周期化疗的患者,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为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P<0.05);3/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为1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P<0.05)。(2)次要疗效指标:①WBC、NE的最低值、G-CSF使用率、后续化疗延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②在第2周期化疗的患者中,观察组化疗第5±1天的WBC、NE计数(×109/L)分别为(6.29±1.87)、(4.79±1.9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75±1.08)、(2.26±0.75),(P<0.01);③头晕眼花症状为化疗后1-4级NE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3)肺癌单病种分析:纳入肺癌患者168例(观察组114例,对照组54例),FAS中161例(观察组109例,对照组52例),PPS中138例(观察组98例,对照组40例)。4级、3/4级、1-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在FAS中分别为6.6%vs6.1%、28.8%vs25.7%、65.5%vs 6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第5±1天,观察组WBC明显高于对照组。NE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为KPS评分、头晕眼花症状。(4)乳腺癌单病种分析:纳入乳腺癌141例(观察组96例,对照组45例),FAS中126例(观察组83例,对照组43例),PPS中114例(观察组77例,对照组37例)。4级、3/4级、1-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在FAS中分别为24.6%vs28.0%、34.4%vs40.0%、83.3%vs 81.5%,均无明显差异(P>0.05)。NE回升幅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第3周期及以上化疗者更为突出。≥60岁的患者,观察组WBC降低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老年患者获益更明显。(5)中医疗效指标,FAS共309例(观察组210例、对照组99例)。PPS共266例(观察组185例、对照组81例)。芪胶升白胶囊能显着改善气血两虚证,避免药毒损耗气血。①两组患者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及各单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②两组患者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心悸失眠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④基线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10分者:观察组心悸失眠症状改善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悸失眠、神疲乏力积分回落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指标:共有309例患者进入安全性分析,观察组210例,对照组99例。①观察组4例患者发生4次,对照组3例患者发生3次,经关联性判定“可能及以上”的人数为0。②HGB稳定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1.0%vs81.2%;PLT稳定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4.0%vs93.0%,均无明显差异(P>0.05)。2.实验研究:成功建立白细胞减少小鼠模型。60只SPF级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正常空白组、正常中药组。①白细胞计数:中药给药后第7天,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空白组、正常中药组白细胞(×109/L)分别为4.03±0.92、3.48±1.71、3.60±1.34、3.91±1.52、9.96±1.94、11.41±3.63,各组与正常空白组比较差异(P<0.05)。给药第15天,中药高剂量组白细胞计数高于模型组,给药第17天,中药中、高剂量组白细胞计数高于模型组(P<0.05)。②骨髓增生程度:以正常空白组为参照,模型组增生程度明显减低,高剂量组骨髓增生程度已接近正常。③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高于模型组(P<0.05)。④脾组织IL-2、IL-4:模型组IL-2、IL-4含量均低于正常空白组及正常中药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IL-2、IL-4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⑤脾组织GM-CSF含量:模型组GM-CSF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空白组及正常中药组(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GM-CSF含量(ng/L)分别为0.99±0.14、0.81±0.11,均明显高于模型组0.33±0.05(P<0.01)。Western blot检测中、高剂量组GM-CS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⑥血清GM-CSF含量:模型组血清GM-CSF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空白组及正常中药组(P<0.01);中药低、中、高剂量组 GM-CSF 含量(ng/L)分别为 358.75±20.02、350.19±28.28、323.60±34.44,均高于模型组 290.02±43.74(P<0.05)。结论芪胶升白胶囊能有效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改善气血两虚证,通过调控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提高造血功能,促进化疗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复常。

王安[5](2020)在《基于“脾为之卫”探讨益气解毒方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的防护研究》文中认为背景:随着核能的广泛应用,放射诊疗手段的普及,人类暴露于辐射环境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当机体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受到>1 Gy的均匀或比较均匀的全身照射,即可引起急性放射损伤,这极大地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对于辐射防护剂的研究一直是电离辐射相关研究的重点。然而,现有辐射防护剂存在着诸如毒副作用大、价格昂贵、效果不稳定或治疗窗小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的普及推广。近年来,中医学界对放射损伤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病因学、治疗学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中草药以其安全、方便口服、吸收迅速、价格低廉等特点,被认为是辐射防护剂研究的新热点。但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单味药或中药单体上,中药复方研究较少,难以凸显中药多系统、多靶点、整体防护的作用优势。同时,中医药防治放射损伤的理论体系尚未构建,“理法”阐释不够透彻、全面,“方药”选择亦缺少系统的理论支持,且围绕药效及机制的实验研究与中医理论间的关联性不强,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在辐射防护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基于上述问题,课题组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在理论研究上将急性放射损伤的中医学病因命名为“电离毒”,并明确了中医“脾”在电离辐射致病过程及防治方法中均具有重要地位。中医“脾”的功能定位涵盖了现代解剖学的脾脏及肠道,这两者均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在免疫防御中发挥作用,从而保护机体。对于“脾”的这种护卫机体的功能,中医有“脾为之卫”之说,认为“脾”在疾病发生、传变、防治方面均具有重要地位。生理情况下,“脾”旺则不受邪,这与现代医学认为脾脏、肠道发挥免疫功能、护卫机体的作用不谋而合;病理情况下,“脾”伤则百病由生,这与现代医学认为射线易致脾脏和肠道免疫损伤,进而引发机体防御功能下降,引发并发症的病理过程相似。因此,本研究首次将中医“脾为之卫”理论引入急性放射损伤的研究中,并以此为切入点,对急性放射损伤的中医病机、治则治法、组方用药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补充、完善放射损伤的中医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自拟益气解毒中药复方,利用急性放射损伤小鼠模型,总结照射后脾脏及肠道免疫的损伤特点,探究益气解毒方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脾脏及肠道免疫的防护效应和机制,为从“脾失之卫”论治放射损伤的中医病机,以及“补脾实卫,益气解毒”的防治方法,提供现代科学依据。目的:在理论上明确“脾为之卫”的源流与内涵,并从“脾失之卫”探讨急性放射损伤的中医学病机,为“补脾实卫,益气解毒”的防治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在实验研究中,首先总结电离辐射对小鼠脾脏及肠道免疫的损伤特点,然后探究益气解毒方对小鼠脾脏及肠道免疫的防护效应,为从“脾失之卫”论治放射损伤的中医病机,以及“补脾实卫,益气解毒”的防治方法,提供现代科学依据。最后,围绕“铁死亡”这一近些年发现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探讨益气解毒方预防急性放射损伤的潜在药理学机制,为其今后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支持。方法:理论研究:(1)查阅、分析古代文献记载,阐述“脾为之卫”理论的源流与内涵;(2)分析急性放射损伤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理论,从“脾失之卫”探讨急性放射损伤的各阶段病机;(3)根据分析得出的中医病机,从“补脾实卫,益气解毒”论证急性放射损伤各阶段的防治方法,为益气解毒方的组方提供依据。实验研究:(1)2.0 Gy 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照后1、3、7、14、21 d观察脾脏及肠道免疫损伤特点,为中药防护效应研究提供基础。(2)预防性给药10 d,2.0 Gy 60Co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照后1、3、7天,观察益气解毒方对脾脏及肠道免疫的防护效应。(3)根据中药的防护特点,围绕“铁死亡”这一近些年发现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探讨益气解毒方防护急性放射损伤的潜在药理学机制。结果:理论研究:(1)“脾为之卫”理论肇起于《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的诠释与补充,得以不断完善与发展。通过文献研究,我们认为其内涵包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长养肌肉,抵御外邪;脾为五脏六腑之源,灌溉四傍,脏安难伤;脾为气血化生之源,化生卫气,防御外邪。(2)通过分析急性放射损伤各个阶段的临床表现,我们从“脾失之卫”角度对其阶段病机进行论述。我们认为:在急性放射损伤发病之初,其中医病机为“毒邪致病,伤于脾卫”;在疾病发展、变化阶段,中医病机为“脾失之卫,百病由生”;在疾病转归、预后阶段,中医病机为“脾卫渐复,抗邪外出”。(3)我们根据急性放射损伤的中医病机,提出“补脾实卫,益气解毒”的基本防治原则,并根据损伤不同阶段的侧重,提出分阶段的防治方法。我们认为,在损伤发生之前,以“未病先防,补脾实卫”为原则;感病之后以“既病防变,益气解毒”为原则;恢复阶段以“瘥后防复,益气扶正”为原则。在此基础上,我们对益气解毒方进行了组方分析,我们认为该方,配伍精当,用药以补脾、益气、实卫为主,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为辅,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之功,符合照射前“未病先防,重补脾实卫”的治疗原则。且复方中多味药物为药食两用之品,药性平和,作为预防性给药不会造成机体阴阳偏颇。实验研究:(1)①根据急性放射损伤的定义,以及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本研究采用2.0 Gy 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成功复制急性放射损伤小鼠模型。②从整体情况及脾脏、肠道免疫的变化规律来看,对Balb/c小鼠行2.0 Gy 60Co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照后1d即可观察到显着损伤,其中整体情况及脾脏免疫在照后3d损伤最为严重,照后7 d出现好转,肠道免疫在照后1 d损伤最为严重,3 d可观察到好转。提示照后7 d之内为损伤发生、发展、变化的关键期,亦是观察防护效果的重要时期,故下一步将选取照后1、3、7d进行中药的防护效应研究。③上述小鼠照射后整体情况与脾脏、肠道免疫的变化特点表明,急性放射损伤小鼠存在“脾失之卫”这一病理表现,且“脾卫”功能的损伤及恢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的病情变化,为从“脾失之卫”探讨急性放射损伤的中医病机提供了科学支持。(2)益气解毒方对2.0 Gy 60Co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后引发的整体及脾脏、肠道免疫损伤有一定的防护效应,具体表现为:促进整体情况的恢复;抑制照后脾脏及肠道免疫细胞的减少,促进免疫细胞数量恢复,改善脾脏、肠道组织结构;改善照后脾脏及肠道免疫细胞亚群分布,调控照后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进而促进机体免疫平衡的恢复;减轻电离辐射引发的脾脏、肠道氧化损伤。(3)益气解毒方通过减轻照后氧化应激水平、抑制铁过载、调控LPCAT3/LOX途径,来抑制照后细胞铁死亡,进而发挥辐射防护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复方中的一些药物或其活性成分,具有明确的抗氧化、调控铁代谢、防辐射作用,这些成分或成为益气解毒方抑制铁死亡、发挥辐射防护作用的潜在物质学基础。结论:理论研究表明,“脾失之卫”为急性放射损伤的重要病机,益气解毒方以“补脾实卫,益气解毒”为治则组方,符合其基本病机。动物实验表明2.0 Gy60Co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可致小鼠脾脏及肠道免疫损伤,益气解毒方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脾脏及肠道免疫具有一定防护效果,为从“脾失之卫”论治急性放射损伤的中医病机,以及“补脾实卫,益气解毒”的防治方法,提供现代科学依据。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益气解毒方可能通过抑制照后细胞铁死亡,进而发挥辐射防护作用。

索梦莹[6](2020)在《灵芝与布拉氏酵母菌共发酵及其对多糖产量和活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灵芝多糖是灵芝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活性物质,其药理活性已被人们广泛认识和认可。随着不断地深入研究,益生菌发酵技术也已日渐成熟。为了更好地提高灵芝多糖的产量,本文主要采用灵芝菌丝体与益生菌中的布拉氏酵母液态共发酵的方法进行试验并对其共发酵过程进行优化。另外,对共发酵后产生的灵芝多糖(GLEP1)和传统液体发酵产生的灵芝多糖(GLEP2)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灵芝菌丝体和布拉氏酵母菌液体深层共发酵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和生长规律,探究出最适宜的发酵过程为:在灵芝菌丝体进入发酵阶段的第48h,以10%的接种量接入布拉氏酵母菌发酵液(发酵液OD值为1.0),再进行共发酵72h。实验结果表明,此发酵过程条件下,灵芝菌丝体可正常发酵生长并且灵芝多糖的产量比传统的灵芝液体发酵所得的灵芝多糖产量提高近102%。由此说明,灵芝菌丝体适宜与布拉氏酵母菌共发酵并且此发酵过程可提高灵芝多糖的产量。(2)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灵芝菌丝体与布拉氏酵母菌共发酵产胞外多糖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共发酵培养配比为:麦芽糖32.0 g/L,酵母粉为13.5 g/L,初始pH为5.7。此条件下,灵芝菌丝体和布拉氏酵母菌共发酵后产生灵芝多糖的产量最高。(3)GLEP1和GLEP2进行体外抗氧化分析,方法包括:ABTS自由基清除法、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基自由基清除法和还原力测定,结果表明:GLEP 1和GLEP 2在不同抗氧化方法中表现出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且抗氧化性相同。由此说明,通过共发酵产生的灵芝胞外多糖,其体外抗氧化性能不发生改变。

李翔[7](2020)在《英山云雾绿茶多糖对崇仁麻鸡肌肉品质、免疫功能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提出多糖是绿茶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为了探究英山云雾绿茶多糖(GTPS)对崇仁麻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水提醇沉和DEAE纤维素纯化得到GTP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 spectroscopy)、高效凝胶渗透射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对GTPS进行初步的结构鉴定。将200只崇仁麻鸡分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200 mg/kg GTPS+基础日粮)、中剂量组(400 mg/kg GTPS+基础日粮)、高剂量组(800 mg/kg GTPS+基础日粮),试验周期为56天。试验结果如下:1.GTPS的平均分子量为9.69×104 Da,GTPS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11.4:26.1:1.9:3.0:30.7:26.8。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并在微观状态下呈现不规则的形态。2.在日粮中添加GTPS对鸡的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免疫功能有显着影响,在动物试验的28天和56天,GTPS显着提高了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GTPS提高了鸡胸肉中的p H值和a*值,降低了L*和b*值以及肌肉的硬度,韧性和粘度。免疫试验结果表明GTPS增加了鸡的免疫器官(胸腺和法氏囊)的重量并提高了免疫球蛋白(Ig A和Ig G)的浓度,改善了鸡的免疫功能。3.在日粮中添加GTPS对鸡的肠道菌群有显着影响,在物种丰度中,在门水平上,主要由Bacteroidetes、Firmicutes、Proteobacteria、Deferribacteres、Synergistetes、Cyanobacteria和Actinobacteria为主,在属水平上,主要以Bacteroides、torques_group、Alistipes、Ruminococcaceae、Phascolarctobacterium和Synergistes为主。4.研究了GTPS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GTPS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3种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并能提高铁离子的还原能力。GTPS能够提高鸡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的活性,同时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在基因表达试验中,GTPS提高了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的m RNA的表达量,降低了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和纤维素连接蛋白(FN1)的m RNA的表达量。在蛋白水平试验中,GTPS提高了Nrf2、HO-1、SOD2和FN-1的蛋白水平,降低了Keap1、NQO-1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1(Bcl-1)的蛋白水平。

杨秀华[8](2020)在《黄芪总皂苷对三氧化二砷诱导心肌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黄芪总皂苷(Astragalosides,ASTs)对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诱导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1)分离并培养Wistar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利用ATO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并使用ASTs进行干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ASTs对心肌细胞形态学的影响;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磷酸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的活力;采用试剂盒法检测心肌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以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力;利用Hoechst 33342荧光探针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程度;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细胞中p-AKt、AKt、Nrf2、HO-1、Bcl-2、Bax、Caspase-9、Caspase-3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 PCR)法检测心肌细胞中PI3K、AKt、Nrf2、HO-1、Bcl-2、Bax、Caspase-9、Caspase-3m RNA表达水平。(2)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TO模型组、ASTs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ATO溶液诱导心肌损伤,剂量为5mg·kg-1·d-1。ASTs低、中、高剂量组在建模的同时分别灌胃给予ASTs溶液,剂量分别为10mg·kg-1·d-1、20mg·kg-1·d-1、40mg·kg-1·d-1,正常对照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同体积的药物溶媒。给药期间监测大鼠体重,14d后腹主动脉取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中LDH、CK、GOT的活力;处死大鼠取心脏称重,计算心体比;通过心肌组织HE染色在病理水平上观察大鼠心肌损伤情况;采用试剂盒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SOD、GSH-Px、CAT的活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AKt、AKt、Nrf2、HO-1、Bcl-2、Bax、Caspase-9、Caspase-3表达水平;采用RT-q 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I3K、AKt、Nrf2、HO-1、Bcl-2、Bax、Caspase-9、Caspase-3m RNA表达水平。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活性显着降低,细胞培养液中LDH、CK、GOT的活力显着升高(P<0.05),心肌细胞中SOD、GSH-Px、CAT的活力显着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着升高(P<0.05),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p-AKt/AKt、Bcl-2/Bax比值显着降低(P<0.05),PI3K、AKt、Nrf2、HO-1、Bcl-2 m RNA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Caspase-9、Caspase-3、Bax m 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ASTs各浓度组心肌细胞活性增强,细胞培养液中LDH、CK、GOT的活力显着降低(P<0.05),心肌细胞中SOD、GSH-Px、CAT的活力显着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着降低(P<0.05),并具有一定浓度依赖性,除此之外,ASTs高浓度组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p-AKt/AKt、Bcl-2/Bax比值显着升高(P<0.05),PI3K、AKt、Nrf2、HO-1、Bcl-2 m 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Caspase-9、Caspase-3、Bax m 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ASTs高浓度组比较,LY294002(PI3K抑制剂)组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p-AKt/AKt、Bcl-2/Bax比值显着下降(P<0.05),PI3K、AKt、Nrf2、HO-1、Bcl-2 m RNA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Caspase-9、Caspase-3、Bax m 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2)ATO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出现大片坏死、肌纤维严重破坏,体重及心体比显着降低(P<0.05),血清中LDH、CK、GOT的活力显着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SOD、GSH-Px、CAT的活力显着下降(P<0.05),心肌组织中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p-AKt/AKt、Bcl-2/Bax比值显着下降(P<0.05),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PI3K、AKt、Nrf2、HO-1、Bcl-2 m RNA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Caspase-9、Caspase-3、Bax m 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ASTs各剂量组明显改善心肌组织病变状态,体重及心体比显着升高(P<0.05),血清中LDH、CK、GOT的活力显着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SOD、GSH-Px、CAT的活力显着升高(P<0.05),并具有一定剂量依赖性,心肌组织中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p-AKt/AKt、Bcl-2/Bax比值显着升高(P<0.05),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PI3K、AKT、Nrf2、HO-1、Bcl-2 m 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Bax、Caspase-9、Caspase-3 m 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结论:ASTs对ATO诱导的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作用与其调控PI3K/AKt/Nrf2信号途径和线粒体凋亡信号途径有关。

钱哲[9](2020)在《“肝脾同治”理论指导下芍药甘草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优势,中医理论在治疗过程中也不断发展。通过相关文献查阅后发现部分从“肝”、“脾”论治膝骨性关节炎的理论、为“肝脾同治”理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梳理“肝脾同治”理论,阐述其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将传统实验方法与生物信息学技术相结合,完成理论构建、实验验证、网络数据库挖掘、科学组方等一系列研究。方法:1.通过对经典方剂的筛选选择“肝脾同治”经典方——芍药甘草汤为例展开研究。2.从ETCM数据库搜索芍药甘草汤成分和靶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和分析网络,用DAVID对靶点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对化合物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实验验证;综合上述结果分析芍药甘草汤治疗OA大鼠模型的多成分、多靶标的治疗机制,为“肝脾同治”理论组方奠定基础。3.建立IL-1β诱导大鼠软骨细胞炎症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组及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PTDC组。MTT法检测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软骨细胞活力的影响,ELISA法检测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软骨细胞上清液IL-6、IL-10含量影响,WB法检测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软骨细胞中MMP13、ADAMTS-5、IL-6蛋白表达影响;WB检测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软骨细胞NF-κB相关通路的影响。4.ACLT法建立大鼠KOA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芍药甘草汤组及芍药甘草汤+PTDC组。光学显微镜进行病理学观察芍药甘草汤对大鼠KOA模型的影响,ELISA法检测芍药甘草汤对KOA大鼠IL-6、IL-1β、TNF-α、SOD、MDA含量影响,WB法检测芍药甘草汤对KOA大鼠MMP13、ADAMTS-5、IL-6蛋白表达影响,WB检测芍药甘草汤对KOA大鼠NF-κB相关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5.ACLT法建立大鼠KOA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芍药甘草汤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对大鼠OA模型血清进行分析,输出结果进行差异物筛选及KEGG分析。6.从ETCM数据库搜索“肝脾同治”组方成分归经和靶标,用Cytoscαpe软件构建和分析网络,用DAVID对靶点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综合上述结果分析“肝脾同治”组方治疗KOA大鼠模型的多成分、多靶标的治疗机制,完成“肝脾同治”理论指导下治疗KOA方剂组成。结果:1.芍药甘草汤潜在靶点中的32个与KOA疾病基因共表达,重要靶点主要富集在25条信号通路上,其中9条与KOA高度相关。11个化合物与14个靶点完成分子对接,通过ECTM数据库检索到含有这11个化合物的中药28味,初步完成“肝脾同治”组方数据库的构建。2.MTT结果显示:炎症因子IL-1β(10 ng/ml)72小时内对软骨细胞无毒性作用,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不具有细胞毒性,与未经治疗时相比芍药甘草汤2.5g/kg含药血清提高软骨细胞活性,在加入10%芍药甘草汤2.5g/kg含药血清后软骨细胞活力没有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出现显着差异。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IL-6含量显着升高、IL-10含量显着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组IL-6含量显着降低、IL-10含量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PTDC组IL-6含量显着降低、IL-10含量显着升高(P<0.05),与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组相比,其IL-6含量显着升高、IL-10含量显着降低(P<0.05)。WB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MMP-13、ADAMTS-5和IL-6蛋白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组MMP-13、ADAMTS-5和IL-6蛋白表达(P<0.05)。软骨细胞中总IκBα的表达没有因为IL-1β的加入而增加,但IκBα磷酸化程度(p-IκBα)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干组p-IκBα的浓度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PTDC组p-IκBα含量降低(P<0.05);与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组相比,p-IκBα含量升高(P<0.05)。3.病理学结果及评分显示芍药甘草汤通过抑制软骨基质及软骨表面退化改善KOA大鼠软骨退变。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IL-6、IL-1β、TNF-α含量显着升高(P<0.01),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组IL-6、IL-1β、TNF-α含量显着下降(P<0.01),SOD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PDTC组IL-6、IL-1β、TNF-α含量显着降低(P<0.01)、SOD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但与芍药甘草汤组相比,其IL-6、IL-1β、TNF-α含量显着升高(P<0.05),SOD含量显着降低、MDA含量显着升高(P<0.05)。WB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大鼠OA模型MMP-13、ADAMTS-5和IL-6蛋白显着升高(P<0.05),而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组MMP-13、ADAMTS-5和IL-6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大鼠滑膜中总IκBαα的表达没有变化,IκBα磷酸化程度(p-IκBα)显着升高(P<0.05),予芍药甘草汤干预后p-IκBα的浓度下降(P<0.05)。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PDTC组p-IκBα含量降低(P<0.05),与芍药甘草汤组相比其p-IκBα含量升高(P<0.05)。4.差异物筛选显示:在阳离子模式下,芍药甘草汤组vs.模型组共筛选到380个上调表达的代谢物及314个下调表达的代谢物,模型组vs.正常组共筛选到484个上调表达的代谢物及270个下调表达的代谢物;在阴离子模式下,芍药甘草汤组vs.模型组共筛选到507个上调表达的代谢物及个158下调表达的代谢物,模型组vs.正常组共筛选到351个上调表达的代谢物及327个下调表达的代谢物。KEGG差异代谢物富集分析:在阳离子模式下,芍药甘草汤组vs.模型组差异代谢物显着富集在4条代谢通路中,模型组vs.正常组差异代谢物显着富集在7条代谢通路中,;在阴离子模式下,芍药甘草汤组vs.模型组差异代谢物显着富集在4条代谢通路中,模型组vs.正常组差异代谢物显着富集在4条代谢通路中。5.“肝脾同治”组方中的中药大多归肝经、脾经、胃经,其潜在靶点中的48个与KOA疾病基因共表达,重要靶点主要富集在26条信号通路上,其中13条与KOA高度相关。结论:1.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取芍药甘草汤的关键靶蛋白进行KEGG分析后发现其KOA的治疗途径主要包括免疫、炎症、细胞凋亡、糖脂代谢等。2.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大鼠软骨细胞炎症模型具有抑制炎症作用,机制与其调控NF-κB相关信号通路有关。3.芍药甘草汤对KOA大鼠模型改善骨关节炎具有抑制炎症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F-κB相关信号通路有关。4.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芍药甘草汤通过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及脂质代谢等途径改善大鼠OA模型。5.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取“肝脾同治”组方的关键靶蛋白进行KEGG分析后发现其KOA的治疗途径主要包括免疫、炎症、细胞凋亡、糖脂代谢、血管生成及细胞自噬等。

张蓝[10](2020)在《二仙汤的神经保护作用和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在临床研究中,二仙汤(EXD)用于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它也被临床用于治疗抑郁症,但其机制仍不清楚。目的:探讨二仙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MTT法、乳酸脱氢酶法、流式细胞术、Hoechst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C12细胞的凋亡情况。ICR小鼠分别用EXD(0.5、1.5、4.5 g/kg)和氟西汀(6.0mg/kg)处理10天。治疗第10天,注射利血平(2.5 mg/kg)诱导抑郁样行为,给药24 h后,通过悬尾和强迫游泳试验评估抑郁样行为。体外和体内分别检测凋亡蛋白和神经递质。另外,在小鼠的围绝经期模型上,将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二仙汤低、中、高剂量组(0.5、1.5、4.5 g/kg)、大豆异黄酮组(250 mg/kg)和对照组。对照组小鼠接受假手术(保留卵巢),其余小鼠双侧卵巢切除,给予28天慢性轻度不可预测的刺激,建立围绝经期抑郁模型。灌喂给药10天后,采用行为学测试、H&E染色、western blotting检测和血清内的激素含量检测来表明二仙汤对小鼠的影响。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皮质酮抑制细胞生长,但EXD浓度为100、200和400μg/m L时恢复细胞活力(EC50:204.016μg/m L)。EXD可使乳酸脱氢酶从63.48 U/L下降至43.60 U/L,上调Bcl-2的表达,而Bax、caspase-3、caspase-8的体内外表达均下降。EXD改善小鼠抑郁样行为,4.5 g/kg EXD处理使下丘脑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分别比利血平组增加67.44、28.12、42.12 pg/mg。在小鼠的围绝经期抑郁模型上,行为学测试表明,二仙汤能减轻小鼠的抑郁症状,改善空间记忆能力。Western blotting显示,二仙汤可显着上调小鼠子宫及肾上腺内的雌激素受体(ERs)的表达和海马体内BDNF和Bcl-2的表达,保护海马组织,对抗雌激素缺乏症状,并在子宫形态学实验中得到进一步证实。二仙汤可降低血清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论:EXD在小鼠中显示出神经保护作用和改善抑郁样行为。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固本得康对放射条件下小鼠免疫调节及抗辐射作用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固本得康对放射条件下小鼠免疫调节及抗辐射作用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穿心莲内酯对T淋巴细胞的辐射防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动物及分组
    2 实验药品与试剂
    3 主要设备与仪器
    4 技术路线
    5 实验操作方法
        5.1 灌胃试剂的配制
        5.2 实验小鼠灌胃处理
        5.3 辐照条件及方法
        5.4 T淋巴细胞增值实验
        5.5 T淋巴细胞的微核实验
        5.6 PI单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实验
        5.7 T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实验
    6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新穿心莲内酯对~(60)Co-γ射线照射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2 新穿心莲内酯对~(60)Co-γ射线照射T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3 新穿心莲内酯对~(60)Co-γ射线照射T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
    4 新穿心莲内酯对~(60)Co-γ射线照射T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辐射防护剂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苦寒泻下脾虚小鼠模型的党参多糖补脾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苦寒泻下脾虚小鼠模型的制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材料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试验仪器
        1.5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苦寒药物的选择
        2.2 造模方法的选择
        2.3 灌胃剂量的确定
        2.4 灌胃周期的确定
    3 讨论
        3.1 脾虚动物模型评价
        3.2 脾虚动物模型优化
    4 结论
第二部分 苦寒泻下脾虚模型小鼠生物学指标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材料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试验仪器
        1.5 方法
    2 结果
        2.1 小鼠宏观表征
        2.2 脾虚小鼠生化指标的变化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党参多糖对苦寒泻下脾虚小鼠的补脾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材料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试验仪器
        1.5 方法
    2 结果
        2.1 党参多糖对脾虚小鼠体重和行为的影响
        2.2 党参多糖对脾虚小鼠血清D-木糖的影响
        2.3 党参多糖对脾虚小鼠红细胞数的影响
        2.4 党参多糖对脾虚小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2.5 党参多糖对脾虚小鼠血清AMS的影响
        2.6 党参多糖对脾虚小鼠Ig G、Ig M的影响
        2.7 党参多糖对脾虚小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m RNA表达量的影响
        2.8 党参多糖对脾虚小鼠肠道紧密连接claudin、occludin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2.9 党参多糖对脾虚小鼠血清LPS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脾虚证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西藏黑木耳粗多糖降血脂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a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高血脂概况
        1.1.2 黑木耳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黑木耳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2.2 黑木耳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黑木耳粗多糖的提取及组分分析
    2.1 材料及仪器
        2.1.1 试验材料及试剂
    2.2 方法
        2.2.1 黑木耳粗多糖的提取
        2.2.2 多糖的测定
        2.2.3 单糖的测定
        2.2.4 多糖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2.2.5 表观外形
    2.3 结果分析
        2.3.1 黑木耳粗多糖化学组成及单糖的含量
        2.3.2 黑木耳粗多糖红外光谱(FT-IR)分析
        2.3.3 黑木耳粗多糖形态学观察
    2.4 结论
第三章 黑木耳粗多糖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干预HUVEC细胞的改善
    3.1 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示剂的配制
        3.2.2 细胞的培养过程
        3.2.3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构建细胞模型
        3.2.4 MTT细胞活性检测方案
        3.2.5 Westerm blot检测方法
        3.2.6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OX-LDL损伤HUVEC细胞模型中黑木耳多糖的保护作用
        3.3.2 黑木耳粗多糖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干扰HUVEC活力的影响
        3.3.3 不同浓度黑木耳粗多糖对细胞TG蛋白表达的影响
        3.3.4 不同浓度黑木耳粗多糖对细胞LDL蛋白表达的影响
        3.3.5 不同浓度黑木耳粗多糖对细胞HDL蛋白表达的影响
    3.4 结论
第四章 黑木耳粗多糖对高血脂大鼠的降血脂效果
    4.1 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RNA的提取
        4.2.2 大鼠高脂模型的建立
        4.2.3 引物的设计及引物特异性和c DNA的完整性的验证实验
    4.3 数据分析
        4.3.1 FXR基因的表达情况
        4.3.2 SHP基因的表达情况
        4.3.3 SREBP-1C基因的表达情况
        4.3.4 FAS基因的表达情况
        4.3.5 NPC1 基因的表达情况
        4.3.6 NPC1L1 基因的表达情况
    4.4 小结讨论
    4.5 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4.5.1 NPC1L1 基因的表达情况
        4.5.2 HDL-C基因的表达情况
        4.5.3 LDL-C基因的表达情况
        4.5.4 TG基因的表达情况
    4.6 结论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与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化疗相关血细胞减少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1 肺癌及乳腺癌常用化疗药物的血液学毒性
        2 常用化疗方案的血液学毒性
        3 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进展
        4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化疗相关血细胞减少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1 单味中药
        2 中药药对
        3 经典组方
        4 自拟组方的临床研究
        5 中成药
        6 中药注射制剂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
    研究方案及内容
    研究结果
        1 入组情况及病例分布
        2 人口学资料与基线资料
        3 疗效指标
        4 分病种统计-肺癌
        5 分病种统计-乳腺癌
        6 中医疗效指标
        7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芪胶升白胶囊促进化疗后白细胞复常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改进与展望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基于“脾为之卫”探讨益气解毒方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的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防治急性放射损伤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铁死亡与放射损伤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引言
    第一节 “脾为之卫”理论的源流与内涵
        1 中医学对脾的认识
        2 “脾为之卫”理论的源流与内涵
        3 “脾为之卫”理论与现代医学“免疫功能”的联系
        4 结语
    第二节 从“脾失之卫”探讨急性放射损伤的中医病机
        1 “脾失之卫”的含义
        2 从“脾失之卫”探讨急性放射损伤的中医病机
        3 结语
    第三节 从“补脾实卫,益气解毒”论治急性放射损伤的防治方法及益气解毒方的组方分析
        1 从“补脾实卫,益气解毒”论治急性放射损伤的防治方法
        2 益气解毒方的组方分析
        3 结语
第二章 实验研究
    引言
    第一节 2.0 Gy ~(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对小鼠脾脏及肠道免疫的损伤效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益气解毒方对2.0 Gy ~(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致小鼠脾脏及肠道免疫损伤的防护效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节 益气解毒方对2.0 Gy ~(60)Coγ线致小鼠脾脏及肠道免疫损伤的防护机制研究
        实验(一) 2.0 Gy ~(60)Coγ射线致小鼠脾脏及肠道免疫损伤与铁死亡的相关性研究
        实验(二) 益气解毒方通过减轻照射后细胞铁死亡发挥辐射防护作用的研究
结语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灵芝与布拉氏酵母菌共发酵及其对多糖产量和活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灵芝深层发酵研究进展
        1.1.1 发酵条件对液体深层发酵的影响
        1.1.2 外源物质对液体深层发酵的影响
    1.2 灵芝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1 多糖及灵芝多糖概述
        1.2.2 灵芝多糖的生物活性
    1.3 益生菌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1.3.1 益生菌发酵的影响
        1.3.2 益生菌发酵在生产中的应用
    1.4 益生菌和布拉氏酵母菌
        1.4.1 益生菌及其分类
        1.4.2 布拉氏酵母菌的研究进展
    1.5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立题背景和意义
        1.5.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种
        2.1.2 主要药品
        2.1.3 主要仪器
        2.1.4 培养基
    2.2 方法
        2.2.1 灵芝和布拉氏酵母菌的生长和发酵的过程
        2.2.2 发酵液中基本参数测定的方法
        2.2.3 粗多糖中相关含量测定的方法
        2.2.4 粗多糖的性质测定
        2.2.5 粗多糖的药理活性测定
    2.3 实验设计思路
        2.3.1 添加布拉氏酵母菌发酵液的实验设计
        2.3.2 优化发酵培养基单因素实验设计
        2.3.3 响应面实验设计
3 结果与讨论
    3.1 发酵阶段的结果与分析
        3.1.1 灵芝和布拉氏酵母菌的生长情况
        3.1.2 发酵阶段共培养条件对灵芝多糖产量的影响
    3.2 共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及分析
        3.2.1 单因素实验
        3.2.2 共发酵培养基的中心组合试验及结果分析
        3.2.3 共发酵培养基响应面结果分析
    3.3 粗多糖性质的测定
        3.3.1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3.3.2 紫外扫描
    3.4 粗多糖样品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3.4.1 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3.4.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3.4.3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3.4.4 还原力的测定
        小结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7)英山云雾绿茶多糖对崇仁麻鸡肌肉品质、免疫功能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茶
        1.1 茶的简介
    2 茶多糖的生物活性
        2.1 降血糖
        2.2 免疫调节
        2.3 抗氧化
        2.4 抗肿瘤
        2.5 其他
    3 多糖对动物的生物学作用
        3.1 多糖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3.2 多糖对动物肠道菌群的影响
        3.3 多糖对动物肉质的影响
        3.4 多糖对动物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4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图
        4.1 课题来源
        4.2 研究目的
        4.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绿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2.1 前言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GTPS的分离、提取和纯化
        2.3.2 GTPS的总糖含量的测定
        2.3.2.1 葡萄糖标准溶液的制备
        2.3.2.2 总糖含量的测定
        2.3.3 GTPS的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3.3.1 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的配制
        2.3.3.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3.4 GTPS分子量的测定
        2.3.5 GTPS单糖组成的测定
        2.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3.7 热重测定
        2.3.8 扫描电镜分析(SEM)
        2.3.9 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GTPS的总糖含量
        2.4.2 GTPS的蛋白质含量
        2.4.3 GTPS分子量分析
        2.4.4 GTPS单糖组成分析
        2.4.5 GTPS的 FT-IR分析
        2.4.6 GTPS的热重分析
        2.4.7 GTPS的扫描电镜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绿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3.1 前言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3.3 试验方法
        3.3.1 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
        3.3.1.1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3.3.1.2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
        3.3.1.3 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
        3.3.1.4 铁离子还原能力
        3.3.2 体内抗氧化能力测定
        3.3.3 统计分析
    3.4 结果
        3.4.1 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
        3.4.2 体内抗氧化试验结果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绿茶多糖对鸡肌肉品质、免疫功能以及抗氧化的影响
    4.1 前言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
    4.3 试验方法
        4.3.1 动物试验
        4.3.2 生长性能
        4.3.3 鸡肉品质分析
        4.3.4 免疫功能分析
        4.3.5 实时定量荧光PCR
        4.3.6 蛋白水平测定
        4.3.7 统计分析
    4.4 结果
        4.4.1 GTPS对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4.4.2 GTPS对肌肉品质的影响
        4.4.3 GTPS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4.4.4 基因表达结果
        4.4.5 蛋白水平结果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鉴定绿茶多糖对崇仁麻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5.1 前言
    5.2 试验材料与仪器
    5.3 试验方法
        5.3.1 DNA提取和PCR扩增
        5.3.2 Illumina Hiseq2500 测序
        5.3.3 序列过滤
        5.3.4 序列合并
        5.3.5 原始序列过滤
        5.3.6 检查和移除嵌合体
        5.3.7 OUT聚类
        5.3.8 分类
        5.3.9 Alpha多样性分析
        5.3.10 Beta多样性分析
        5.3.11 功能预测
        5.3.12 统计分析
    5.4 结果
        5.4.1 测序总览
        5.4.2 微生物Alpha和 Beta多样性分析
        5.4.3 微生物群落相对丰度
        5.4.4 功能预测
    5.5 讨论
    5.6 小结
结论
    1 本研究的初步结论
    2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成果
致谢

(8)黄芪总皂苷对三氧化二砷诱导心肌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黄芪总皂苷对三氧化二砷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黄芪总皂苷对三氧化二砷诱导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药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9)“肝脾同治”理论指导下芍药甘草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部分 膝骨性关节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1. 祖国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病名的认识
    2. 祖国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病机的认识
    3. 祖国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治则的认识
        3.1 从筋论治
        3.2 从骨论治
        3.3 筋骨同治
    4. 祖国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4.1 中医内治法
        4.2 中医外治法
    5. 生物信息学、中医药、膝骨性关节炎之间的关系
        5.1 生物信息学与中医药
        5.2 生物信息学与膝骨性关节炎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从“肝脾同治”论治膝骨性关节炎
    1. 中医理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
    2. 肝虚筋损是致病之本
    3. 少阳经失养是致病表现
    4. 脾土失养是致病关键
    5. “肝脾同治”治疗KOA
    6. “肝脾同治”为理论指导的KOA辨证论治
    7. 以“肝脾同治”为理论指导的方剂筛选
    8. 芍药甘草汤与KOA
    9.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析芍药甘草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分子机制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检索
        1.2 KOA相关疾病靶点检索
        1.3 基于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大鼠KOA模型“潜在靶蛋白”
        1.4 靶点网络构建和分析
        1.5 重要靶标的功能富集分析
        1.6 靶点-化合物分子对接验证研究
    2. 结果
        2.1 芍药甘草汤活性成分筛选与ADME分析
        2.2 膝骨性关节炎疾病基因获取
        2.3 基于蛋白质组学获取的大鼠KOA模型“潜在靶基因”
        2.4 网络获取KOA疾病基因与蛋白质组学分析获取潜在“靶基因”汇总分析
        2.5 芍药甘草汤有效化合物靶基与疾病基因汇总分析
        2.6 芍药甘草汤草药-靶点网络
        2.7 芍药甘草汤的靶点网络
        2.8 芍药甘草汤重要靶标干预的生物学过程
        2.9 分子对接实验验证芍药甘草汤有效成分与KOA靶基因的的空间匹配
    3. 讨论
        3.1 运用ETCM数据库进行数据检索的可行性
        3.2 通过网络数据库检索单味药有效成分与复方有效成分是否存在差异
        3.3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芍药甘草汤治疗KOA机制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中药复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及检索方式
        1.2 文献纳入标准
        1.3 文献筛选与信息提取
        1.4 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学评估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2.3 方剂中从“肝脾”论治的中药成分分析
        2.4 方剂中从“肝脾”论治的中药-归经网络
        2.5 文献纳入偏移情况分析
    3. Meta分析结果
        3.1 治疗总有效率
        3.2 治疗总有效率(调肝健脾药/总药含量)
        3.3 治疗总有效率(益肝健脾药/总药味数)
        3.4 VAS评分
        3.5 WOMAC评分
        3.6 安全性比较
        3.7 间接比较
        3.8 发表性偏倚
    4. 讨论
        4.1 本次系统评价的创新性和结果分析
        4.2 从“肝脾”论治KOA常用中药分析
        4.3 本次系统评价存在的局限性
        4.4 本次系统评价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芍药甘草汤治疗KOA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 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大鼠软骨细胞模型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与细胞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芍药甘草汤制备方法
        2.2 含药血清制备
        2.3 大鼠软骨细胞培养
        2.4 指标检测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软骨细胞活力的影响
        3.2 ELISA法检测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IL-1 β诱导软骨细胞上清液IL-6、IL-10含量影响
        3.3 WB法检测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软骨细胞中MMP13、ADAMTS-5、IL-6蛋白表达影响
        3.4 WB检测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软骨细胞NF-κB相关通路的影响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芍药甘草汤治疗KOA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芍药甘草汤的制备方法
        2.2 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制备
        2.3 动物分组及给药
        2.4 指标检测
        3. 结果
        3.1 病理学观察芍药甘草汤大鼠KOA模型影响
        3.2 ELISA法检测芍药甘草汤对KOA大鼠IL-6、IL-1β、TNF-α含量影响
        3.3 ELISA法检测芍药甘草汤对KOA大鼠SOD、MDA含量影响
        3.4 WB法检测芍药甘草汤对KOA大鼠MMP13、ADAMTS-5、IL-6蛋白表达影响
        3.5 WB检测芍药甘草汤对KOA大鼠NF-κB相关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部分 芍药甘草汤作用于大鼠KOA模型代谢组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芍药甘草汤制备方法
        2.2 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制备
        2.3 动物分组及给药
        2.4 代谢产物检测及产物分析鉴定
    3. 结果
        3.1 差异代谢物筛选
        3.2 热力图展示
        3.3 KEGG通路富集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部分 “肝脾同治”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机制的网络药理学探析
    1. 方法
        1.1“肝脾同治”建库相关数据收集
        1.2 靶点网络构建和分析
        1.3 重要靶标的功能富集分析
    2. 结果
        2.1 “肝脾同治”组方中包含的化合物及对应靶点
        2.2 “肝脾同治”方的中药-归经网络
        2.3 “肝脾同治”组方草药-靶点网络
        2.4 “肝脾同治”方的靶点网络
        2.5 “肝脾同治”组方重要靶标干预的生物学过程
    3. 讨论
        3.1 “肝脾同治”组方草药成分分析
        3.2 基因网络药理学分析“肝脾同治”组方治疗KOA机制
        3.3 “肝脾同治”理论指导下的方剂组成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之处
    3. 问题与展望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二仙汤的神经保护作用和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二仙汤拮抗皮质酮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
    1.前言
    2.实验材料
        2.1 药材与试剂
        2.2 仪器与耗材
    3.实验方法
        3.1 二仙汤的制备
        3.2 二仙汤的高效液相(HPLC)成分分析
        3.3 细胞培养
        3.4 MTT测试检测PC12细胞的细胞活性
        3.5 细胞形态学观察
        3.6 Hoechst33258 染色
        3.7 乳酸脱氢酶(LDH)渗透检测
        3.8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3.9 Western blotting评价PC12 细胞相关蛋白
        3.10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4.实验结果
        4.1 二仙汤化学成分的HPLC分析
        4.2 二仙汤抑制皮质酮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
        4.3 二仙汤对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
        4.4 二仙汤抑制皮质酮损伤造成的PC12细胞中LDH的渗漏
        4.5 二仙汤抑制皮质酮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4.6 二仙汤影响皮质酮处理的PC12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5.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二仙汤对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
    1.前言
    2.实验材料
        2.1 药材与试剂
        2.2 仪器与耗材
    3.实验方法
        3.1 二仙汤的制备
        3.2 动物饲养
        3.3 动物分组及给药
        3.4 小鼠强制游泳测试
        3.5 小鼠尾部悬挂测试
        3.6 利血平导致的小鼠神经衰弱测试
        3.7 动物组织取材
        3.8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4.实验结果
        4.1 二仙汤缩短小鼠在绝望模型中FST和 TST的不动时间
        4.2 二仙汤逆转了利血平诱导的小鼠神经衰弱
        4.3 二仙汤缩短小鼠在利血平模型中 FST 和 TST 的不动时间
        4.4 二仙汤对小鼠海马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对利血平诱导的下丘脑神经递质耗竭的改善
    5.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二仙汤改善围绝经期小鼠抑郁样行为
    1.前言
    2.实验材料
        2.1 药材与试剂
        2.2 仪器与耗材
    3.实验方法
        3.1 二仙汤的制备
        3.2 实验动物与实验进程
        3.3 糖精偏爱试验(SPT)
        3.4 旷场试验(OFT)
        3.5 Morris水迷宫(MWM)测试
        3.6 强迫游泳测试(FST)
        3.7 尾部悬挂试验(TST)
        3.8 子宫指数和组织学的评估
        3.9 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白介素-6(IL-6)在血清中浓度的测定
        3.10 Western blotting分析相关组织蛋白
        3.11 统计分析
    4.实验结果
        4.1 小鼠体重变化
        4.2 二仙汤对小鼠快感缺失、行为绝望和记忆障碍的影响
        4.3 二仙汤对子宫指数及形态的影响
        4.4 二仙汤对小鼠血清激素的影响
        4.5 二仙汤对海马体中BDNF和 Bcl-2 蛋白表达的影响
        4.6 二仙汤对子宫和肾上腺内ERα和ERβ蛋白表达的影响
    5.讨论及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二仙汤的药理学及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四、固本得康对放射条件下小鼠免疫调节及抗辐射作用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穿心莲内酯对T淋巴细胞的辐射防护作用[D]. 刘小强. 青岛大学, 2021
  • [2]基于苦寒泻下脾虚小鼠模型的党参多糖补脾作用研究[D]. 孟静一.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西藏黑木耳粗多糖降血脂活性的研究[D]. 黄尚林. 西藏农牧学院, 2021(08)
  • [4]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与机制探讨[D]. 赵同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基于“脾为之卫”探讨益气解毒方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的防护研究[D]. 王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灵芝与布拉氏酵母菌共发酵及其对多糖产量和活性影响的研究[D]. 索梦莹.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7]英山云雾绿茶多糖对崇仁麻鸡肌肉品质、免疫功能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D]. 李翔.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8]黄芪总皂苷对三氧化二砷诱导心肌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杨秀华.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9]“肝脾同治”理论指导下芍药甘草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D]. 钱哲.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二仙汤的神经保护作用和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D]. 张蓝.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固本德康对辐射条件下小鼠免疫调节及抗辐射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