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酰亚胺的性能改进

聚醚酰亚胺的性能改进

一、聚醚酰亚胺的性能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张博文[1](2021)在《聚酰亚胺粉末对树脂的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孙松[2](2021)在《高储能低损耗介质膜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机薄膜电容器作为一种具有超高功率密度的储能器件,相较于其他各类电容器具有易加工、性能稳定以及抗循环老化等优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新概念武器等领域。但是,随着电子电力系统小型化、轻型化的发展趋势,工程应用也对储能薄膜电容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高储能密度、高击穿场强以及低介电损耗等。目前,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其储能密度较低难以满足越来越高的发展需求。为了应对未来需求,本论文开发兼具高储能密度与低介电损耗的有机复合材料,期望满足工程化应用的要求。常见的聚合物电介质材料主要分为极性材料以及非极性材料,极性电介质材料介电常数高但其介电损耗也高,非极性材料介电损耗低其储能密度也低。针对单一有机聚合物材料低介电常数与高介电损耗等问题,本文分别从“提高低损耗材料介电常数”以及“降低高储能材料介电损耗”两个方向进行研究。文中所使用的材料均为有机聚合物材料,包括高介电常数的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氟氯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trifluoroethylene-fluorochloroethylene),简称P(VDF-TrFE-CFE))以及低介电损耗的聚醚酰亚胺(Polyetherimide,简称PEI)。复合方法为体复合以及层间复合,复合薄膜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通过控制复合材料的体积比例制成具有不同电学性能的复合薄膜并对其进行系统的测试分析,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文中分别设置对比实验,系统研究了溶剂种类、溶液浓度以及驱溶温度三种加工条件对制备PEI薄膜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微观表征以及电学性能测试分析。实验发现,溶解PEI的最佳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Dimethylacetamide,简称DMAc),当溶液浓度为12 wt.%-15 wt.%、驱溶温度为60℃-80℃时,通过流延法制备的PEI薄膜具有优异的介电响应及储能特性,介电损耗最低仅为0.43%(1 k Hz下),击穿场强最高可达634 k V/mm。(2)本论文实验中,先以PEI为基体复合P(VDF-TrFE-CFE)制成单层薄膜,溶液外观及薄膜表面形貌均可观察到明显的相分离,对应电学性能急剧下降。随后,以P(VDF-TrFE-CFE)为基体复合PEI制成单层薄膜,低复合比例下薄膜的介电损耗在1 k Hz下最低可至7.9%,仅为纯P(VDF-TrFE-CFE)的70%,且介电常数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最后,针对两相复合相容性差的问题,文中以PMMA构成三相有机复合物,薄膜的表面形貌证明相分离得到明显改善,薄膜的介电损耗最低为6.7%(1 k Hz下),且击穿场强相较于两相复合明显提升。(3)本论文实验中,采用流延法制备P(VDF-TrFE-CFE)/PEI层间复合薄膜,SEM截面形貌及微观结构表征证明双层复合薄膜制备成功。电学性能测试表明,PEI基层间复合薄膜介电常数提升了50%,击穿场强高达653 k V/mm,放电能量密度可达3.84 J/cm3,且复合薄膜的介电损耗仍低于1%。随后以P(VDF-TrFE-CFE)为基体制备PEI/P(VDF-TrFE-CFE)双层复合薄膜,薄膜微观表征证明双层结构制备成功。依据电学性能测试结果,复合薄膜介电损耗降低了88.5%,击穿场强均高于600 k V/mm,充放电效率得到明显提升,表现出优异的储能特性。依据本论文所设计的薄膜复合比例及加工方法,可制备兼具高储能与低损耗的电介质薄膜,为工程化应用提供了新方向。

韩江月[3](2021)在《基于FDTD的三维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光谱辐射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三维编织技术的逐步完善,其应用中最具代表的三维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以极佳的力学性能、耐高温、耐辐射等优点,在航空工业和许多民用领域的使用率增速迅猛,却也由此带来了更多安全隐患。通过对三维编织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光谱辐射特性研究,为改进复合材料结构,提升其热辐射性能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增强系统的本质安全与可靠性,减少风险隐患。本文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三维编织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进行了仿真模拟。研究中建立了二维和三维碳纤维结构模型,包括不同含量、不同半径的二维均匀、随机排布,三维随机排布、三维正交编织、三维多向编织及三维多向编织碳纤维复合树脂,分析每种结构对碳纤维材料散射、吸收性能的影响,对不同结构在周期性边界条件和吸收性边界条件下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优化仿真方案。针对碳纤维含量对材料热辐射特性的影响,计算了7种含量均匀排布的碳纤维散射、吸收因子和各组数据的相对偏差,分析不同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程度。讨论三维正交编织和多向编织结构碳纤维的散射、吸收效率,并与等含量的三维随机排布结构相比较,分析不同结构所造成材料热性能的差别。对三维多向编织碳纤维复合PS和PEI材料的散射、吸收截面进行了计算,分析编织结构、碳纤维含量和基体对复合材料耐热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碳纤维含量对材料热辐射特性的影响不单一,编织结构的热辐射性能显着优于随机排布。编织体的纤维间距过密会导致材料性能变差,多向编织结构中六向编织碳纤维的热辐射性能更好,与等含量随机排布的吸收截面偏差最高达到了50%。对于碳纤维复合树脂材料,材料的辐射特性受树脂基体自身性质的影响也较大,三维六向编织碳纤维PEI材料的整体耐热性更强。

曹倩倩[4](2021)在《PDMS/中空纳米微球混合基质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气体分离能够将混合气进行分离或者纯化,在各种分离方法中,气体分离膜技术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化工、能源、环境等领域已经实现工业化应用,成为低能耗、环保、利用率高的分离技术。在众多高分子材料中,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因其气体渗透通量较高,而且价格低廉、粘结性好、成膜性好,在混合基质膜和复合膜领域受到重点关注。本文将聚合物中空纳米微球添加到PDMS中,对PDMS进行改性。由于中空纳米微球特有的中空结构,使得气体在膜内的传质路径缩短、传质阻力降低,进而提高PDMS/中空纳米微球混合基质膜的气体渗透性能。首先以4,4-(9-亚芴基)-二胺和均苯四甲酰氯为水相和油相反应单体,在微乳液体系中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了聚酰亚胺中空纳米微球,微球直径为50nm,壳层上的孔径为1.1 nm,将其作为分散相添加到PDMS基质中制备PDMS/聚酰亚胺中空纳米微球混合基质膜,研究了微球掺杂量对气体渗透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酰亚胺中空纳米微球含量的增加,混合基质膜的O2、N2和CO2的渗透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测试条件为0.2 MPa,35°C,聚酰亚胺中空纳米微球的掺杂量为3 wt.%时,混合基质膜的O2渗透系数从786 Barrer增大到1664 Barrer,CO2渗透系数从3484 Barrer增大到6639Barrer,O2/N2的分离系数为2.3,CO2/N2的分离系数为9.1。与纯膜相比,气体渗透系数增幅均超过90%,选择性并没有太大变化。然后以聚酰亚胺中空微球负载量为3 wt.%的PDMS/聚酰亚胺中空纳米微球混合溶液作为涂层液,以聚醚酰亚胺(PEI)多孔膜为支撑层,采用浸渍涂覆法制备PDMS/聚酰亚胺中空纳米微球/PEI复合膜,考察了基膜状态、固化温度、提拉速度、硅橡胶浓度、浸渍时间、预交联时间等因素对复合膜渗透速率及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滤纸擦干的PEI基膜,当固化温度为80°C、提拉速度为0.5 m/min、聚合物浓度为3 wt.%、浸渍时间为2 min、预交联时间为3时制备的复合膜性能较佳。测试条件为0.2 MPa,25°C时,O2和N2的渗透速率分别为1676和765 GPU,O2/N2的选择性为2.2。在用纯空气进行的混合气体渗透实验中,复合膜具有生产低浓度氧气(~30 vol.%)的潜力。

鲁成明[5](2021)在《高性能聚苯并咪唑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全球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与传统能源的逐渐枯竭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出色的可重复使用性,高效率,大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等特点,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锂离子电池中正负极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快速发展,隔膜研究的相对落后开始成为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短板,成为目前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卡脖子”技术,严重影响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传统的聚烯烃隔膜由于孔隙率小,没有极性基团,耐热性差等缺点已经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研发一种高耐热性,高吸液率,高电化学性能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聚苯并咪唑(PBI)是一种具有优良热稳定性,高机械强度,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优异阻燃性的芳族聚合物。由于其分子链上的极性氮原子与电解液具有强相互作用力,对电解液润湿性和离子电导率均有很好的提升作用。而蒸汽诱导相分离法(VIPS法)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成孔方法,对孔隙率和孔径分布有很好的改进作用。本研究分别将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醚酰亚胺(PEI)与PBI共混,利用VIPS法制备孔径相对均匀,孔隙率高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同时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电池性能。进一步,将拟薄水铝石纳米层“原位生长”在PBI-PEI隔膜表面来提升隔膜的离子电导率和安全性能。通过红外、SEM、离子电导率、吸液率、力学性能、热分析等表征隔膜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能,将制备好的隔膜组装成纽扣电池评价其电池性能。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PBI耐热性和电解液润湿性优良的优点来改进PVDF单独作为隔膜使用的不足。将PBI和PVDF按不同比例共混,通过VIPS法制备孔隙率高,贯通性好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与纯PVDF隔膜比较,当PBI含量为10wt%时,PBF-4隔膜的吸液率为374.7%,提升了162.5%;离子电导率为0.552 m S cm-1,提升了0.201 m S cm-1,电阻减小;160℃下30分钟后的收缩率为10.7%,减小了11.6%,热稳定性大幅度提高;组装成纽扣电池后,同电流密度下,PBF-4隔膜的放电容量均高于PVDF隔膜。0.5C电流密度的放电容量为135.9m Ah g-1,提升了4.5m Ah g-1,0.5C电流密度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7.5%,提升了5.2%。PBF-4隔膜的综合性能显着增强。2、为充分发挥PBI和PEI的协调作用,将PBI和PEI按照不同比例共混制备PBI-PEI隔膜。研究结果表明,当PBI-PEI比例为4:6(质量比)时,PBI-PEI隔膜具有最好的性能。与纯PEI隔膜比较,PBEI-4隔膜的吸液率为391.84%,提升了172.20%;孔隙率为78.92%,提升了17.26%;离子电导率为1.943 m S cm-1,提升了1.460 m S cm-1,电阻减小。160℃下30分钟后的收缩率为2.6%,增加了1.6%,几乎没有热收缩。组装成纽扣电池后,同电流密度下,PBEI-4隔膜的放电容量均高于PEI隔膜。0.5C电流密度的放电容量为141.2m Ah g-1,提升了9.7m Ah g-1,0.5C电流密度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2.7%,降低了2.4%。隔膜的电化学性能和耐热性能显着增强。3、将具有纳米片层结构的拟薄水铝石通过“原位生长”引入到PBEI-4隔膜表面制备具有梯度孔径的有机-无机杂化复合膜(APBEI)以提高隔膜的离子电导率和安全性。生长拟薄水铝石纳米层后,与PBEI隔膜比较,APBEI隔膜的吸液率为339.44%,下降了52.40%;孔隙率为76.02%,下降了2.90%;离子电导率为2.897 m S cm-1,提升了0.954 m S cm-1,电阻减小。160℃下30分钟后的收缩率为2%,下降了0.6%,几乎没有热收缩。说明拟薄水铝石纳米层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离子电导率,而且由于其孔径较小可以防止锂枝晶的穿刺,有效提高了隔膜的安全性能。组装成纽扣电池后,由APBEI隔膜组装的锂离子电池在0.2C电流密度的放电比容量为158 m Ah g-1,在0.5C电流密度的放电比容量为143.7 m Ah g-1,APBEI隔膜在低倍率电流密度下展示了出优异的电池性能,为制备锂离子电池隔膜提供了新思路。

乔宇,陈利,张庆明,巨圆圆,陆阳予[6](2020)在《聚醚酰亚胺长杆弹弹托在膛压载荷下的动力学响应》文中认为建立了长杆弹的动力学计算模型,弹托采用新型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酰亚胺复合材料,利用LS-DYNA软件模拟了长杆弹在轻气炮膛压载荷下的运动过程,分析了复合材料弹托的动力学响应规律,并对弹托结构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最大膛压时弹托各处应力达到最大,高应力区分布在弹托尾部外围附近及后齿齿根上,齿根、齿顶应力大小不同;弹托头部强度裕度较大,通过改进弹托结构,在满足发射强度的同时,弹托质量减少了16 g,弹丸初速提高了612.2 m/s。

王东辉,刘全义,李泽锟,李志法[7](2020)在《聚醚酰亚胺的热分解行为研究》文中认为通过热重分析法(TG)研究了聚醚酰亚胺(PEI)板材在空气中的热分解行为,热分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醚键断裂,第二个阶段是材料主链断裂。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聚醚酰亚胺的热分解出现明显的热滞后现象。使用热重-红外联用对分解产物进行分析,热分解的产物主要有H2O、CO2、苯和少量的CH4、CO。使用Flynn-Wall-Ozawa方法研究了聚醚酰亚胺的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通过公式计算得到活化能(Ea)为274.7 k J/mol。通过锥形量热仪实验分析了聚醚酰亚胺的燃烧性能,并对燃烧性能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聚醚酰亚胺点火时间为86 s,且火焰蔓延较慢,燃烧规模较小,从而表现出优异的耐火性能。

贺望[8](2020)在《聚醚酰亚胺的合成与功能化改性》文中研究说明聚醚酰亚胺(PEI)是一种性能非常优异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当前国内的PEI产业化水平并不高,双酚A型二醚二酐(BPADA)作为合成PEI的重要单体,其生产成本高昂的问题急需得到解决。此外,新型PEI都是通过制备新型单体来获得的,这样容易导致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高等问题。因此,探究简易可行的新型PEI的制备方法也是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价值。本文通过优化合成工艺,制备了BPADA,并以BPADA与3,5-二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了含有羧基的PEI,然后对聚合物进行了一系列接枝改性,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以邻苯二甲酸酐与双酚A(BPA)为原料,成功合成了BPAD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了产品纯度。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与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相比,本文所采用的工艺步骤精简,耗时少,所使用的溶剂可回收再利用,且产品纯度高(99.7%)、产率高(76.4%)。(2)以BPADA和3,5-二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了含羧基的PEI,分别采用正二十二烷醇、正十八胺和左旋多巴对该聚合物进行接枝,得到了D-PEI,A-PEI和L-PEI。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考察了聚合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接枝后聚合物的5%热损失温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A-PEI提升幅度最大,L-PEI次之,且接枝后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均有提高。接枝后聚合物的溶解性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测试的结果为PEI>L-PEI>D-PEI=A-PEI。接枝后聚合物的力学性能略有下降。接枝后聚合物的亲水性有所变化,水接触角测量结果表明,PEI、D-PEI、A-PEI和L-PEI的水接触角分别为75.39°、79.75°、78.65°和68.01°。采用GPC对各聚合物分子量进行了考察,发现接枝后的聚合物分子量均有所增大,分子量分布变宽。(3)初步合成了含Diels-Alder结构的PEI。以马来酸酐和对氨基苯酚为原料,成功合成了N-(4-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以此为基础,将N-(4-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与糠醇反应后,对含羧基的PEI进行接枝,得到含D-A结构的M-PEI。采用核磁共振氢谱与傅里叶红外光谱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考察了聚合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M-PEI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而玻璃化转变温度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与PEI相比,M-PEI的溶解性能和力学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水接触角测量结果表明M-PEI的水接触角为65.62°,亲水性有所提高。分子量与PEI相比增大,分子量分布变宽。

齐鹏飞[9](2020)在《类“水泥-沙子”的APEI-GO多尺度结构对碳纤维复材界面耐高温性能/耐湿热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不断发展,耐高温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继轻质高强之后,高温环境下的应用成为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又一热点。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整体耐热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其微观界面耐热水平高低。因此,耐高温型复合材料的研究关键和热点是建立提高界面耐高温特性的科学方法。本文基于界面“机械结合与化学键合”双重增强的设计思路,结合电泳沉积和物理涂覆法分别将氧化石墨烯(GO)和氨基聚醚酰亚胺(APEI)负载到碳纤维表面构筑了 APEI-GO的“水泥-沙子”多尺度结构,系统研究了APEI-GO多尺度结构对T800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常温/高温下的界面性能与耐湿热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提高耐高温、耐湿热界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基于接枝法制备了三乙烯四胺氨基化改性聚醚酰亚胺(APEI),然后采用碳纤维阳极氧化、电泳沉积技术以及物理涂覆法在碳纤维表面成功构筑了类“水泥-沙子”结构的APEI-GO多尺度界面。通过红外(FTIR)、热重分析(TGA)等手段测试表明,APEI成功接枝了氨基,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测试结果表明,在碳纤维表面沉积GO之前对其进行阳极氧化可以更加高效的沉积GO,进一步的,APEI可以有效渗透于GO片层之间,实现多尺度界面构筑,显着增大碳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活性。系统分析了 APEI-GO多尺度界面对复合材料高温界面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增强机制。研究发现,APEI-GO@CF/EP复材的界面性能最优,与CF-commercial/EP复材相比,在180℃下其横向纤维束拉伸(TFBT)强度和丝束拔出(FBPT)测试界面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54.3%和115.6%。基于声发射(AE)技术对材料的破坏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仪(DMTA)对界面相的Tg和活化能进行分析,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的力学模式(f-AFM)表征了界面的微观力学模型。结果表明APEI-GO多尺度界面可以有效提高界面相的Tg和活化能,增大界面模量过渡层厚度,从而改善界面的耐高温性能。在高温界面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对界面的耐湿热行为进行了分析。与CF-commercial/EP复材相比,APEI-GO@CF/EP复材在达到饱和吸湿后其层间剪切强度的保留率可以达到91.7%,耐湿热性能最优。APEI-GO多尺度界面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界面相的交联密度,从而阻止水汽扩散,提高界面的耐湿热性能。

杨玉艳[10](2020)在《具有单向导湿和热传导功能的多层结构空气过滤纤维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气污染是当下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空气中存在着许多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质,尤其是PM2.5颗粒,PM2.5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μm,容易携带有毒有害物质,随着呼吸进入人体支气管和肺部,造成癌症、肺部纤维化和慢性肺部疾病,所以如何减少PM2.5污染对人体产生的伤害至关重。目前,佩戴有效的防护口罩是一种最便捷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出于人们对个体防护设备的巨大需求,针对高性能空气过滤材料的研究已成为热点,但是热湿舒适性作为个体防护过滤介质的重要性质还未引起研究人员的足够重视。针对现有问题,本课题开发了一种高性能的空气过滤纤维膜,使其同时兼具高效隔离PM2.5颗粒和控制水蒸汽单向转移以及迅速导出热量的功能,起到高效拦截空气中污染物颗粒和满足呼吸过程热湿舒适的多功能协同作用,并探讨了这种空气过滤介质在个人防护设备领域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选择聚丙烯腈(PAN)和聚醚酰亚胺(PEI)为溶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PAN和PEI溶液,在静电纺丝过程中对聚合物溶液浓度,电压,纺丝距离,纺丝速度等参数进行单一变量控制,结合PAN,PEI纳米纤维的SEM形貌观察,确定PAN溶液的浓度为10 wt%,12 wt%,14 wt%和16 wt%,PEI溶液的浓度为10 wt%。PAN和PEI溶液的主要静电纺工艺参数为电压20 kV,灌注速度1.5 mL/h,距离15 cm。根据已知参数制备了PAN纤维膜和PEI纤维膜(NFMs)以及四种基于不同PAN溶液的PAN/PEI双层复合纤维膜(DNFMs),对各纤维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发现NFMs的孔径尺寸表现出随纤维直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并发现随着PAN浓度的增加,DNFMs的透气性上升,阻力压降降低,综合性能得到有效改善。随后,通过调控DNFMs的克重,发现当DNFMs的克重从7.2 g/m2降低至4 g/m2时,纤维膜透气性上升,阻力压降降低。当克重为7.2 g/m2时,具有最佳综合性能的膜的PAN浓度为10 wt%,透气率为26.62 mm/s,过滤效率为99.88%,压降为260 Pa,正向透湿性(WVTR)为1.56 kg/(m2*d),ΔWVTR为0.62 kg/(m2*d)。当克重为4 g/m2时,具有最佳综合性能的膜的PAN浓度为14 wt%,透气率为242mm/s,过滤效率为95.26%,压降为33 Pa,正向透湿率(WVTR)为1.237 kg/(m2*d),ΔWVTR为0.458 kg/(m2*d)。接下来采用静电纺丝和静电喷雾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不对称超润湿复合纳米纤维膜(SNFMs)。首先以静电纺PAN/PEI(10 wt%/10 wt%)纳米纤维膜为基材,通过静电喷雾在PAN纤维膜表面组装亲水性SiO2@PAN微球层,修饰PAN膜的光滑表面,提高复合膜的表面亲水性和空气过滤性能。接着通过静电喷雾在PEI层组装了F-SiO2@PEI微球,增加PEI纤维膜表面的粗糙度和疏水性,就这样将各向异性润湿的皮肤层与PAN/PEI纤维膜集成在一起,得到一种多层结构的复合纳米纤维膜(SNFMs)(克重为10.5 g/m2),并制备三种质量比的SNFMs,筛选出SNFMs的最佳质量比。为进一步优化不对称超润湿PAN/PEI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性能,严格控制各层溶液用量以调整SNFMs的克重,得到多组克重的纤维膜SNFMs,对SNFMs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通过调整克重优化SNFM性能的方式直接有效且切实可行,测试表明:经过降低克重的复合纤维膜,不仅质量更轻,对PM2.5的过滤仍然保持高效,且过滤阻力更低,透气,透湿性加强。最终所得过滤膜SNFM3的克重为3 g/m2,对PM2.5捕获效率为99.3%,过滤阻力为64 Pa,透气率为278 mm/s,单向导湿性良好,ΔWVTR值为3.61 kg/(m2*d),且散热冷却性能出色,红外透射率为99.2%。结果表明:降低纤维膜克重可以有效调节穿着舒适性。最后将本课题开发的SNFM3与市场上常见的熔喷聚丙烯(PP)过滤材料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本研究开发的过滤介质在空气过滤领域,尤其是在湿热环境下的个人防护用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聚醚酰亚胺的性能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醚酰亚胺的性能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2)高储能低损耗介质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电介质材料的物理基础
        1.2.1 电介质极化机理
        1.2.2 电介质材料储能特性的表征参数
    1.3 有机聚合物电介质材料的研究进展
        1.3.1 常见有机聚合物电介质材料
        1.3.2 有机/无机复合电介质材料
        1.3.3 有机/有机复合电介质材料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性能测试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设备
    2.2 聚合物薄膜的加工制备方法
        2.2.1 常用的聚合物薄膜制备方法简介
        2.2.2 溶液流延法制备聚合物薄膜工艺流程
    2.3 聚合物薄膜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2.3.1 聚合物薄膜的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2.3.2 聚合物薄膜电学性能的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
    3.1 引言
    3.2 溶剂对PEI薄膜储能特性的影响
        3.2.1 不同溶剂溶解PEI溶液配制
        3.2.2 不同溶剂PEI溶液薄膜制备
        3.2.3 不同溶剂PEI溶液薄膜表面形貌
        3.2.4 不同溶剂PEI溶液薄膜性能测试
        3.2.5 实验结论
    3.3 溶液浓度对PEI薄膜储能特性的影响
        3.3.1 不同溶液浓度PEI薄膜制备
        3.3.2 不同溶液浓度PEI薄膜的表征
        3.3.3 不同溶液浓度PEI薄膜性能测试
        3.3.4 实验结论
    3.4 驱溶温度对PEI薄膜储能特性的影响
        3.4.1 不同驱溶温度PEI薄膜制备
        3.4.2 不同驱溶温度PEI薄膜的表面形貌
        3.4.3 不同驱溶温度PEI薄膜性能测试
        3.4.4 实验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有机单层复合介质膜的储能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PEI-co-P(VDF-TrFE-CFE)单层复合薄膜性能研究
        4.2.1 PEI-co-P(VDF-TrFE-CFE)单层复合薄膜的制备
        4.2.2 PEI-co-P(VDF-TrFE-CFE)单层复合薄膜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
        4.2.3 PEI-co-P(VDF-TrFE-CFE)单层复合薄膜的介电与储能特性研究
        4.2.4 实验结论
    4.3 P(VDF-TrFE-CFE)-co-PEI单层复合薄膜性能研究
        4.3.1 P(VDF-TrFE-CFE)-co-PEI单层复合薄膜的制备
        4.3.2 P(VDF-TrFE-CFE)-co-PEI单层复合薄膜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
        4.3.3 P(VDF-TrFE-CFE)-co-PEI单层复合薄膜的介电与储能特性研究
        4.3.4 实验结论
    4.4 PEI与P(VDF-TrFE-CFE)复合的相容性优化
        4.4.1 聚合物共混物简述
        4.4.2 常用聚合物共混的增容方法
        4.4.3 全有机三相复合的研究
        4.4.4 实验结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有机双层复合介质膜的储能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P(VDF-TrFE-CFE)/PEI双层复合薄膜的储能特性研究
        5.2.1 P(VDF-TrFE-CFE)/PEI双层复合薄膜的制备
        5.2.2 P(VDF-TrFE-CFE)/PEI双层复合薄膜的截面形貌和微观结构
        5.2.3 P(VDF-TrFE-CFE)/PEI双层复合薄膜的介电与储能特性研究
        5.2.4 实验结论
    5.3 PEI/P(VDF-TrFE-CFE)双层复合薄膜的储能特性研究
        5.3.1 PEI/P(VDF-TrFE-CFE)双层复合薄膜的制备
        5.3.2 PEI/P(VDF-TrFE-CFE)双层复合薄膜的截面形貌和微观结构
        5.3.3 PEI/P(VDF-TrFE-CFE)双层复合薄膜的介电与储能特性研究
        5.3.4 实验结论
    5.4 Comsol仿真分析
        5.4.1 单层复合薄膜仿真分析
        5.4.2 双层复合薄膜仿真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基于FDTD的三维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光谱辐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FDTD方法基本理论
    2.1 FDTD基本原理
        2.1.1 Maxwell方程组与Yee元胞
        2.1.2 FDTD基本公式
    2.2 FDTD方法在光谱辐射特性计算中的应用
        2.2.1 散射因子与吸收因子计算公式
        2.2.2 Mie理论验证FDTD在光谱辐射特性中的计算
    2.3 碳纤维计算模型
        2.3.1 碳纤维及树脂材料数据选择
        2.3.2 网格精度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排布结构碳纤维光谱辐射特性分析
    3.1 仿真边界条件对二维模拟结果的影响
        3.1.1 不同含量等半径均匀排布
        3.1.2 不同含量非等半径随机排布
        3.1.3 不同间距等半径随机排布
    3.2 仿真边界条件对三维模拟结果的影响
        3.2.1 不同含量等半径三维随机排布
        3.2.2 不同含量非等半径三维随机排布
        3.2.3 三维随机排布与二维随机排布比较
    3.3 三维编织结构碳纤维光谱辐射特性分析
        3.3.1 三维编织结构模型
        3.3.2 三维正交编织与等含量三维随机排布
        3.3.3 正交编织疏密程度对碳纤维光谱辐射特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向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光谱辐射特性分析
    4.1 三维四向、五向、六向编织碳纤维光谱辐射特性分析
        4.1.1 三维四向、五向、六向编织结构模型
        4.1.2 三维多向编织与等含量三维随机排布
    4.2 三维多向编织碳纤维增强聚苯乙烯光谱辐射特性分析
        4.2.1 三维多向编织碳纤维复合树脂模型
        4.2.2 三维多向编织与随机排布碳纤维增强聚苯乙烯
    4.3 三维编织碳纤维聚醚酰亚胺光谱辐射特性分析
        4.3.1 三维多向编织碳纤维增强聚醚酰亚胺
        4.3.2 三维随机排布碳纤维增强聚醚酰亚胺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4)PDMS/中空纳米微球混合基质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气体分离膜技术的研究现状
        1.1.1 气体分离膜技术的发展现状
        1.1.2 气体分离膜技术的应用
        1.1.2.1 富氧富氮
        1.1.2.2 CO_2分离
        1.1.2.3 天然气净化
        1.1.2.4 氢气回收
    1.2 气体分离膜概述
        1.2.1 气体分离膜种类
        1.2.1.1 按膜材料分类
        1.2.1.2 按膜横截面结构分类
        1.2.2 气体分离膜机理
        1.2.2.1 溶解-扩散模型
        1.2.2.2 孔流模型
        1.2.3 气体分离膜材料性能
    1.3 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合物
        1.3.1 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1.3.2 硅橡胶聚合物在气体分离中的应用
    1.4 聚合物中空微球
        1.4.1 聚合物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
        1.4.1.1 自组装法
        1.4.1.2 模板法
        1.4.1.3 微乳液聚合法
        1.4.2 聚合物微球的应用
        1.4.2.1 在涂料中的应用
        1.4.2.2 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
        1.4.2.3 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均苯四甲酰氯和聚酰亚胺中空纳米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1.1 主要实验试剂
        2.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均苯四甲酰氯和聚酰亚胺中空纳米微球的制备
        2.2.1 均苯四甲酰氯的合成
        2.2.2 聚酰亚胺中空纳米微球的制备
    2.3 均苯四甲酰氯的表征
        2.3.1 化学组成表征
    2.4 聚酰亚胺中空纳米微球表征
        2.4.1 化学组成分析
        2.4.2 微观形貌分析
        2.4.2.1 透射电子显微镜
        2.4.2.2 扫描电子显微镜
        2.4.3 粒径及孔径分析
        2.4.3.1 激光散射粒径分布仪
        2.4.3.2 小角X射线散射仪
        2.4.3.3 广角X射线衍射仪
        2.4.3.4 全自动物理化学吸附仪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均苯四甲酰氯化学组成
        2.5.2 聚酰亚胺中空纳米微球化学组成
        2.5.3 微观形貌
        2.5.4 粒径及分布
        2.5.4.1 粒径分布分析
        2.5.4.2 WAXD分析
        2.5.4.3 SAXS分析
        2.5.4.4 BET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DMS/聚酰亚胺中空纳米微球混合基质膜的制备及气体渗透分离性能
    3.1 实验部分
        3.1.1 主要原材料及设备
        3.1.2 PDMS/聚酰亚胺中空纳米微球混合基质膜的制备
    3.2 PDMS/聚酰亚胺中空纳米微球混合基质膜的表征和性能分析
        3.2.1 化学组成分析
        3.2.2 形貌与结构分析
        3.2.2.1 SEM分析
        3.2.2.2 广角X射线衍射仪
        3.2.3 差示扫描量热仪
        3.2.4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
        3.2.5 气体渗透分离性能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化学组成
        3.3.2 形貌与结构
        3.3.2.1 自支撑照片
        3.3.2.2 SEM分析
        3.3.2.3 XRD分析
        3.3.3 机械性能分析
        3.3.4 热稳定性分析
        3.3.5 气体渗透分离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DMS/聚酰亚胺中空纳米微球/PEI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主要原材料及设备
        4.1.2 聚醚酰亚胺基膜的制备
        4.1.3 PDMS/聚酰亚胺中空纳米微球/PEI复合膜的制备
    4.2 PDMS/聚酰亚胺中空纳米微球/PEI复合膜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4.2.1 复合膜的气体渗透速率测试
        4.2.2 形貌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EI基膜及复合膜的微观形貌
        4.3.2 基膜状态对复合膜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
        4.3.3 固化温度对复合膜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
        4.3.4 提拉速度对复合膜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
        4.3.5 硅橡胶浓度对复合膜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
        4.3.6 浸渍时间对复合膜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
        4.3.7 预交联时间对复合膜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
        4.3.8 复合膜的混合气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5)高性能聚苯并咪唑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隔膜简介
    1.3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1.3.1 干法工艺
        1.3.2 湿法工艺
        1.3.3 静电纺丝法
        1.3.4 相转化法
    1.4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究进展
        1.4.1 聚合物共混隔膜
        1.4.2 聚合物复合隔膜
        1.4.3 有机/无机复合隔膜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相关测试表征
    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测试内容及方法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2.3.2 吸液率测试
        2.3.3 孔隙率测试
        2.3.4 红外分析测试(FT-IR)
        2.3.5 元素分析(EDS)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2.3.7 力学性能测试
        2.3.8 热重量分析(TGA)
        2.3.9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2.3.10 热尺寸稳定性测试
        2.3.11 接触角测试
        2.3.12 离子电导率测试
        2.3.13 电化学性能测试
第三章 PBI-PVDF共混隔膜的制备及性能
    3.1 引言
    3.2 PBI-PVDF隔膜的制备
    3.3 PBI-PVDF隔膜的结构与性能
        3.3.1 SEM分析
        3.3.2 红外分析
        3.3.3 孔隙率、吸液率分析
        3.3.4 力学强度分析
        3.3.5 热性能分析
        3.3.6 接触角及离子电导率分析
        3.3.7 电池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BI-PEI共混隔膜的制备及性能
    4.1 引言
    4.2 PBI-PEI隔膜的制备
    4.3 PBI-PEI隔膜的结构与性能
        4.3.1 SEM分析
        4.3.2 红外分析
        4.3.3 孔隙率、吸液率分析
        4.3.4 力学强度分析
        4.3.5 热性能分析
        4.3.6 接触角及离子电导率分析
        4.3.7 电池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含拟薄水铝石纳米层的PBI-PEI隔膜的制备及性能
    5.1 引言
    5.2 含拟薄水铝石纳米层的PBI-PEI隔膜的制备
        5.2.1 拟薄水铝石纳米层的制备
        5.2.2 含拟薄水铝石纳米层的PBI-PEI隔膜的制备
    5.3 拟薄水铝石二维纳米层的结构
        5.3.1 SEM分析
        5.3.2 XPS分析
    5.4 APBEI隔膜的结构与性能
        5.4.1 SEM分析
        5.4.2 EDS分析
        5.4.3 红外分析
        5.4.4 孔隙率、吸液率分析
        5.4.5 力学强度分析
        5.4.6 热性能分析
        5.4.7 接触角及离子电导率分析
        5.4.8 电池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致谢

(7)聚醚酰亚胺的热分解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1.2 热重分析
    1.3 燃烧性能
2 结果与讨论
    2.1 热稳定性分析
    2.2 热分解动力学
    2.3 燃烧性能
3 结论

(8)聚醚酰亚胺的合成与功能化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聚酰亚胺国内外发展概况
    1.2 聚酰亚胺的性能
    1.3 聚酰亚胺的应用
    1.4 聚酰亚胺的制备
        1.4.1 在聚合过程中形成酰亚胺环
        1.4.2 含酰亚胺环的原料的进行缩聚
    1.5 聚醚酰亚胺概述
    1.6 聚醚酰亚胺的应用
    1.7 论文设计思想
第二章 双酚A型二醚二酐的合成
    2.1 前言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2.3 表征手段
    2.4 实验部分
        2.4.1 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制备
        2.4.2 N-甲基-4-硝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制备
        2.4.3 双酚A型二醚二酞酰亚胺的制备
        2.4.4 双酚A型二醚二酞酰亚胺的碱性水解
        2.4.5 双酚A型二醚二酐的合成
    2.5 结果与讨论
        2.5.1 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合成条件与表征
        2.5.2 N-甲基-4-硝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合成条件与表征
        2.5.3 双酚A型二醚二酞酰亚胺的合成条件与表征
        2.5.4 双酚A型二醚二酐的合成条件与表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酚A型聚醚酰亚胺的合成及功能化
    3.1 前言
    3.2 实验药品与仪器
    3.3 表征手段
    3.4 实验部分
        3.4.1 含羧基的双酚A型聚醚酰亚胺的合成
        3.4.2 正二十二烷基醇改性PEI
        3.4.3 正十八胺改性PEI
        3.4.4 左旋多巴改性PEI
    3.5 结果与讨论
        3.5.1 PEI的表征与测试
        3.5.2 D-PEI的表征与测试
        3.5.3 A-PEI的表征与测试
        3.5.4 L-PEI的表征与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D-A结构的双酚A型聚醚酰亚胺的合成
    4.1 前言
    4.2 实验药品与仪器
    4.3 表征手段
    4.4 实验部分
        4.4.1 N-(4-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合成
        4.4.2 N-(4-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改性PEI
    4.5 结果与讨论
        4.5.1 N-(4-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的表征
        4.5.2 M-PEI的表征与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聚合物亲疏水性对比
附录Ⅱ所有聚合物测试性能及分子量对比

(9)类“水泥-沙子”的APEI-GO多尺度结构对碳纤维复材界面耐高温性能/耐湿热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碳纤维及其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1.2.1 碳纤维简介
        1.2.2 碳纤维复合材料简介
        1.2.3 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1.3 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
        1.3.1 界面的形成与作用
        1.3.2 界面理论
        1.3.3 界面改性方法
        1.3.4 界面表征方法
    1.4 界面耐高温及耐湿热性能改性及其研究进展
        1.4.1 界面耐高温性能改性及研究进展
        1.4.2 界面耐湿热性能改性及研究进展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5.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内容
        2.3.1 PEI氨基化改性
        2.3.2 碳纤维表面上浆剂提取
        2.3.3 APEI-GO@CF的制备
        2.3.4 TFBT样品的制备
        2.3.5 FBPT样品的制备
        2.3.6 单向复材样品的制备
        2.3.7 界面活化能测试样品的制备
        2.3.8 声发射测试样品的制备
    2.4 测试与表征
        2.4.1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
        2.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表征
        2.4.3 热失重分析(TGA)表征
        2.4.4 拉曼光谱(Raman)测试
        2.4.5 差示扫描量热(DSC)表征
        2.4.6 接触角测试
        2.4.7 扫描电子纤维镜(SEM)表征
        2.4.8 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
        2.4.9 TFBT拉伸强度测试
        2.4.10 FBPT法测试界面剪切强度
        2.4.11 DMTA法表征界面活化能
        2.4.12 束丝拉伸同步声发射测试
        2.4.13 耐湿热性能测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APEI的表征与分析
        3.1.1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3.1.2 热失重分析
        3.1.3 玻璃化转变温度分析
    3.2 阳极氧化预处理对GO沉积效果的影响分析
        3.2.1 碳纤维表面形貌分析
        3.2.2 碳纤维表面XPS分析
        3.2.3 EPD过程中GO与CF的相互作用分析
    3.3 APEI-GO@CF的表面物理化学状态分析
        3.3.1 APEI-GO@CF的表面形貌分析
        3.3.2 碳纤维表面XPS分析
        3.3.3 拉曼(Raman)测试结果分析
        3.3.4 纤维热失重分析
        3.3.5 纤维表面接触角及表面能测试
        3.3.6 APEI-GO@CF多尺度界面的构筑机理
    3.4 APEI-GO多尺度界面对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分析
        3.4.1 界面相Tg分析
        3.4.2 TFBT测试结果分析
        3.4.3 FBPT测试结果分析
        3.4.4 束丝拉伸同步声发射测试结果分析
        3.4.5 界面相活化能测试结果分析
        3.4.6 复合材料界面模量分析
        3.4.7 界面耐高温增强机理分析
    3.5 复合材料耐湿热性能分析
        3.5.1 复合材料吸湿行为分析
        3.5.2 复合材料吸湿行为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5.3 湿热老化对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
        3.5.4 界面耐湿热老化机理分析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和作者简介
附件

(10)具有单向导湿和热传导功能的多层结构空气过滤纤维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静电纺丝技术
        1.2.1 静电纺丝装置
        1.2.2 静电纺丝技术的原理
        1.2.3 静电纺丝过程参数
    1.3 静电纺空气过滤材料
        1.3.1 静电纺空气过滤材料的研究现状
        1.3.2 静电纺空气过滤材料的发展方向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聚丙烯腈/聚醚酰亚胺(PAN/PEI)复合纤维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与仪器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3 溶液配制
    2.4 静电纺纤维膜的制备
        2.4.1 PAN和 PEI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2.4.2 PAN/PEI双层纤维膜的制备
        2.4.3 不同克重PAN/PEI双层纤维膜的制备
    2.5 测试与表征
        2.5.1 克重测试
        2.5.2 形貌表征
        2.5.3 孔径结构测试
        2.5.4 表面润湿性测试
        2.5.5 机械性能测试
        2.5.6 透气性能测试
        2.5.7 空气过滤性能测试
        2.5.8 透湿性能测试
    2.6 PAN和 PEI纤维膜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2.6.1 PAN和 PEI纤维膜的表面形态
        2.6.2 PAN和 PEI纤维膜的孔径结构
        2.6.3 PAN和 PEI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2.7 PAN/PEI双层纤维膜的性能分析
        2.7.1 双层纤维膜的空气过滤性能分析
        2.7.2 双层纤维膜的透气性能分析
        2.7.3 双层纤维膜的透湿性能分析
    2.8 不同克重PAN/PEI双层纤维膜的性能对比分析
        2.8.1 不同克重PAN/PEI双层纤维膜的空气过滤性能对比
        2.8.2 不同克重PAN/PEI双层纤维膜的透气性能对比
        2.8.3 不同克重PAN/PEI双层纤维膜的单向导湿性对比
        2.8.4 不同克重PAN/PEI双层纤维膜的综合性能衡量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层结构不对称超润湿复合纤维膜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与仪器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3 溶液配制
        3.3.1 PAN溶液和PEI溶液的配制
        3.3.2 SiO_2@PAN溶液的配制
        3.3.3 F-SiO_2@PEI溶液的配制
    3.4 多层结构不对称超润湿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3.5 结果与讨论
        3.5.1 多层结构不对称超润湿复合纤维膜的表面形态
        3.5.2 多层结构不对称超润湿复合纤维膜的孔径结构
        3.5.3 多层结构不对称超润湿复合纤维膜的表面润湿性
        3.5.4 多层结构不对称超润湿复合纤维膜的空气过滤性与透气性
        3.5.5 多层结构不对称超润湿复合纤维膜的单向导湿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层结构不对称超润湿复合纤维膜的性能优化和对比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4.2.2 溶液配制
        4.2.3 纤维膜制备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优化前后不对称超润湿复合纤维膜的孔径结构对比
        4.3.2 优化前后不对称超润湿复合纤维膜的过滤效率对比
        4.3.3 优化前后不对称超润湿复合纤维膜的压降对比
        4.3.4 优化前后不对称超润湿复合纤维膜的透气性能对比
    4.4 SNFM3的穿着舒适性评价
    4.5 SNFM3与商用过滤介质的对比
        4.5.1 品质因数对比
        4.5.2 热湿舒适性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聚醚酰亚胺的性能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聚酰亚胺粉末对树脂的改性研究[D]. 张博文.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2]高储能低损耗介质膜的研究[D]. 孙松.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FDTD的三维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光谱辐射特性研究[D]. 韩江月.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4]PDMS/中空纳米微球混合基质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曹倩倩.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5]高性能聚苯并咪唑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与应用[D]. 鲁成明. 东华大学, 2021(01)
  • [6]聚醚酰亚胺长杆弹弹托在膛压载荷下的动力学响应[J]. 乔宇,陈利,张庆明,巨圆圆,陆阳予. 高压物理学报, 2020(06)
  • [7]聚醚酰亚胺的热分解行为研究[J]. 王东辉,刘全义,李泽锟,李志法. 塑料工业, 2020(11)
  • [8]聚醚酰亚胺的合成与功能化改性[D]. 贺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类“水泥-沙子”的APEI-GO多尺度结构对碳纤维复材界面耐高温性能/耐湿热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 齐鹏飞.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10]具有单向导湿和热传导功能的多层结构空气过滤纤维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杨玉艳. 青岛大学, 2020(01)

标签:;  ;  ;  

聚醚酰亚胺的性能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