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空间视觉选择性注意新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朱金德[1](2021)在《可供性理论视角下党媒微信内容生产实证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为例》文中指出从媒介发展进程来看,媒介需求为技术进步提供了动力,技术发展同样带动了媒介技术发展,从而为媒介传播手段更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媒介技术所提供的众多可能性即代表着媒体的可供性。在技术赋权背景下,以主流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面临着传播渠道调整和内容生产转型的双重问题。微信平台公众号的内容推送模式,为媒介内容生产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是传统媒体路径转型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众多主流媒体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传播渠道拓展的实践。另一方面,在技术提供既有传播可能性的前提下,媒介效能能够多大程度的发挥,即媒介可供性的实现程度,是由媒介的使用主体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党媒微信平台的内容生产情况进行研究,从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等方面探讨媒介与用户在微信平台上,内容生产与接收的行为实现程度。本研究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官方微信账号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范围为2019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以星期建构法的方式抽取其中42天的头条文章作为分析样本。研究发现两家媒体在传播广度上的区别不大,几乎每篇头条文章都可以达到10万以上的阅读量,但是在媒介可供性的效能发挥上,却各具特点。这也正是本文选择两家党媒的原因,目的是为了更全面深层次考察党媒在社交平台上的内容生产,使研究结论更具有普适性。本文在对样本进行整理分析之后,首先从媒介内容的可编辑、可审阅、可复制、可伸缩、可关联的程度分析党媒生产可供性的情况。然后从可致意、可传情、可协调、可连接四个方面评估两家党媒微信平台的社交可供性。之后从可携带、可获取、可定位、可兼容四个角度分析两家媒体的移动可供性。从以上几个方面的论述,探讨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微信平台的内容生产情况,并分析二者的特色与差异。通过研究可知,党媒微信平台的传播可供性水平未来仍有可提升的空间。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内容上应注重原创生产与趣味表达的平衡,激发内容本身与用户的联动,以内容生动促进用户互动;渠道建设方面应继续推进平台融合与内容融合,进一步完善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与用户的关系方面要更为积极,增强双方的互动交流;传播形式上要符合移动媒介传播特性,着力深入挖掘技术的最大潜能,敏感捕捉新技术的媒介使用动向,从而推动党媒社交平台传播可供性水平的稳定提升。
周洁[2](2020)在《基于集成和不平衡的有/无监督学习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今时代是一个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学习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在有/无监督学习领域。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改变,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兴复杂应用场景,例如单一分类器无法适用所有场景、不同类别的数据量严重不平衡以及聚类形状复杂等。这给有/无监督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传统有/无监督算法在面对这些复杂的数据场景时,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1)在有监督学习领域,单一分类器的应用场景受限,而现有的集成学习方法对多样性考虑不充分、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分类效果;实际应用中的不同类别数据分布不平衡严重影响传统分类器的分类效果;2)在无监督学习领域,聚类中心没有实际意义、聚类个数无法提前设置且数据形状不规则影响聚类效果。针对上述挑战,本文主要聚焦有监督学习领域的集成学习和不平衡学习,以及无监督学习领域的聚类算法,并探讨相关算法的改进及应用,以期得到具有更优性能的分类算法和聚类算法。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负一致性学习的集成支持向量机算法(Ensembl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based on Negative Agreement Learning,ESVM-NAL)。该算法将负一致性学习作为一种显式多样性度量方法,利用整体学习策略训练整个集成模型及其子分类器,从而确保算法的准确性和多样性。理论分析表明,ESVM-NAL等价于另一个特征映射空间上的单个SVM,因此可以保证存在全局最优解,并可以方便地采用已有的单个SVM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无需重新设计用于集成学习的特殊训练方法。(2)提出了一种动态更新拉普拉斯最小学习机算法(Laplacian Least Learning Machine with Dynamic Updating,L2MM-DU)。首先利用拉普拉斯矩阵在传统成本敏感算法基础上加入样本之间的关系,并以此设计拉普拉斯最小学习机,从而在能够适用不平衡分类场景的同时继承了最小学习机的快速学习和良好泛化能力。然后采用增量学习的方式对拉普拉斯最小学习机进行改进,实现了动态更新模型找到最优的隐节点个数且无需重复计算逆矩阵,在保证不平衡分类性能的基础上,缩短了训练时间。(3)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的模糊代表点聚类算法(Density-based Fuzzy Exemplar Clustering,DFEC)。该算法结合了代表点聚类、密度聚类和模糊聚类的优点,无需提前设定聚类个数,且能够自动确定真实存在的聚类中心点,具有自适应性和可解释性。在聚类过程中,DFEC首先通过样本密度对每个样本成为候选聚类中心点的可能性进行预估,再利用模糊思想来确定聚类中心点并以此得到对样本的软划分,最终实现对样本的有效聚类。在人工数据集及UCI真实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其他聚类算法有更好的自适应性和聚类准确性。(4)提出了一种基于中低层结合的图像感兴趣区域标注方法(Region of Interest Marked for Image by Low and Middle Level),对聚类算法在图像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利用中低层次信息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中低层信息相互补充,从而得到可靠结果。中层次显着图由改进的Harris角点形成的凸包区域与GBR(Graph-based Relaxed)超像素聚类结果相结合得到。低层次信息由不同权重的高斯差分滤波器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最后通过加权融合两个层次显着图得到最终结果。利用微软亚洲研究院提供的公开数据库(MSRA)进行的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消除背景噪声,准确且明显地定位显着度区域。
赵君香[3](2019)在《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视觉信息的有效传播在博物馆中的重要性日趋凸显。近些年,随着我国博物馆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博物馆传播能力的提升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博物馆如何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新媒体应用拓展传播途径,博物馆如何通过视觉信息的传播提高传播效率,取得传播效果,博物馆如何通过有效策略提高受众的视觉素养和审美能力等等问题都有待于深入研究。本研究以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为研究对象,汲取近年来视觉信息传播和文化研究理论成果,主要基于马莱兹克传播场模式和受众中心论,试图建构博物馆视觉场,探索视觉信息的传播规律。基本路径是以视觉元素组成、特征、编码解码方式、视觉信息传播模式为突破口,概括博物馆视觉场的实体与虚拟、现象与表征、静态与动态的统一性,考察视觉场的影响因素,提出如何通过建构视觉场提升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效果。视觉场是文化结构、视觉主体与受众发生互渗、互动的场域,由物质、活动和虚拟三种形态组成。社会环境以及受众心理空间同样构成博物馆视觉场的一部分,受众心理空间的表达依赖于空间视觉力场的构造。本研究通过博物馆实地考察,对受众留言分析,对国内外博物馆馆长、策展人、管理人员、志愿者、受众的访谈,从博物馆的视觉环境、视觉信息呈现与视觉叙事、媒介社会环境,结合受众视觉感知综合分析获得当前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现实图景。在媒介融合时代和“以受众为中心”的新博物馆学理念下,以理论与实践结合方式探索了博物馆视觉场的构建、视觉信息传播的策略和内外场域的媒介构成,探究博物馆传播者如何使受众更好进行意义建构。本研究围绕博物馆的视觉场构建、受众行为的演进以及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影响的两条逻辑脉络展开。研究发现,“受众中心论”将受众整合到博物馆自身已有的结构框架中,新博物馆学的兴起,将博物馆重心由“物”转向了“人”。博物馆实践创新侧重于应对当前的受众需求,建立博物馆内部与外部、物质场域的相关性。博物馆要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就要与受众形成交融互动、同生共在、内化发展的关系。参观博物馆的受众行为从凝视到交互,再到沉浸,体现出更深层的“参与性”“体验性”“分享性”特征。博物馆的发展更加注重观众在整个传播活动中的参与,传播形态更加虚拟化、科技化和场景化。博物馆视觉场转变为场景丰富大众体验的多维场域。三种传播形态是并行存在的关系,受到社会环境、受众需求和媒介技术的影响,博物馆传播发展每个阶段的重点不同,呈现出某一种形态更为突出的状态,并不会互相取代。受众对视觉场建构的影响表现在:博物馆视觉场传播形态的演进和受众行为的演进过程密切相关,双方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由绪论、结论与展望,以及主体部分六章内容组成。第一章是对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论探究。论述了博物馆视觉信息的构成要素和重要性,分析了博物馆作为大众媒介,其媒介特征表现为:具有持续不断的内容生产、文化信息的交换体系、针对受众的意义阐述、情感共鸣的艺术语境和建构公共活动的集体空间。分析了传播过程的编码方式和解码途径,并参照大众传播理论中的马来兹克模式构建出视觉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第二章基于受众中心论,分析了博物馆受众的社会环境,以及博物馆针对受众个体和受众群体的传播目的。构建出博物馆受众“认知-情感-技能三维度素养培养”模式图;将受众视为意义的积极建构者;不同受众个体的文化素养、视觉素养和媒介技能影响传播效果,因此应成为培养的着力点。对于受众群体,通过创设文化信息交换体系、多元文化环境有助于其提升文化自信并加强价值认同。第三章主要从分析视觉场的物质形态场构建、视觉信息呈现与阐释方式入手,聚焦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建筑空间、展品案例,对博物馆的视觉场域建构、视觉秩序形成、受众多感官体验策略、艺术通感、交互式视觉传播、志愿者人际传播等内部传播环境进行阐述,引导受众进行视觉体验和意义解读。良好的视觉秩序可以使得观者视线的序列、起伏和转移都能够因其空间设计而形成连贯多样的视觉线路;各视觉要素在形式上都具有程序化的特点,体现于受众的视知觉在建构过程中对视觉经验和审美心理的感知、选择和同构。第四章以博物馆中最常见的展览活动形态,即视觉场的传播内容地域文化展览和国际展览,探索展览视觉表现和内容的视觉修辞、传播过程中的视觉隐喻、视觉叙事来阐述如何实现精神层面的展览主题有效传播,通过多元文化叙事的展览增进文明的互鉴互赏。展览经过策展人员诠释、说明,由点到线,充分关注展品之间、媒介之间关联性以形成视觉叙事和视觉隐喻呈现展品价值。第五章从博物馆展示的虚拟环境、媒介方式、博物馆数字化形态对视觉信息传播功能的影响、电视媒介对信息的重构来研究博物馆视觉艺术及文化呈现,探求博物馆虚拟视觉场的构建。场域的迁移体现在:由内到外、由真实到虚拟,突破博物馆实体边界传播。各媒介平台、社会机构与博物馆协同合作,共同构建跨媒体的博物馆文化叙事,实现视觉信息的多样化传播。结合可视化技术运用,媒介融合传播效果优于比传统的展示方式;但博物馆对视觉信息的传播不能过度依赖数字技术和社会渠道,仍需要发挥传播主体功能深入传播文物本体的价值内涵。第六章主要对山东博物馆、山东美术馆个案分析,进行实证研究,归纳了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从媒介社会学角度,博物馆应被看作一个社会系统,受众进入其中,从而建立起新的社会体系,形成一种新的社会身份,并与博物馆的其他要素构成新的社会关系。基于此,本研究将田野调查获得的质性材料运用扎根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效果问题并综合分析原因。主要影响因素有:传播环境与视觉秩序;展品呈现与信息阐释;展览的多样化叙事;媒介应用与拓展。本章也是对视觉场建构的案例补充和实践验证。在最后的“结论与展望”部分,研究发现了视觉场三种形态下博物馆与受众的关系;构建了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的视觉场整合模式,提出博物馆馆内外视觉信息的传播策略;并以对中外博物馆在视觉信息、艺术思想、多元文化、城市形象传播基础上内在发展规律获得启示,进行研究展望。传统博物馆的功能多以收藏保护文物珍品、研究和展示为主,而城市化发展、文化艺术生态繁荣的环境下博物馆具有复合功能,大众传播与公共文化服务性增强。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定位为文化生产、阐释、传播和体验的公共中心,并嵌入城市文化系统和大众社交网络之中;受互联网思维与科技发展影响,将会出现更多的实体与虚拟博物馆结合的传播形态;大众传播为博物馆拓展更宽广的传播路径和范围,融合媒介为博物馆提供更多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式。创新内容、重组资源、跨界融合,视觉信息传播将助力博物馆文化传承与传播。
孙大江[4](2019)在《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林盘是中国最典型的乡村聚落群和历史地理单元,是成都平原有机肌理构成、生态本底和唯一的景观识别因子。至禹冰治水之始、历耕拓变,肌理渐成,文人入蜀和移民现象以及文事农事交融等历史塑造了林盘的勃然生机和田园诗意乡愁。以田、林、水、宅等为要素,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体现了天府之国的富饶和闲美、农耕文明的厚积和发展、蜀地文明的存续和延展。近十年以来尤其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成都川西林盘修复整治与建设工程使林盘空间质量、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等得以较大改善,面目一新,但也普遍出现了规划视角单一,美学感知弱化、景观意象缺失等问题,导致地域乡村景观意蕴模糊,景观破碎。同时,相关川西林盘的研究多偏向于其发生发展、聚落特性、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等方面,聚焦林盘建设与发展、聚落实用美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还属空白。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从本质上说还是由传统乡村意象的缺失所导致的,在城乡文明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各类人群对传统乡村意象的总体价值认知不足。川西林盘建设作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乡村表达,是西蜀园林及城市景观营造的重要意象渊源,找到科学的方法,对其景观意象的正确解读和基于新时代的研判与运用尤为重要。本论文基于环境感知的相关理论,通过多维度的视角对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对川西林盘现状和建设进行大量考察和对传统意境的梳理,结合客观与主观的研判,创新地提出MDP(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景观意象测度体系并进行了运用。本文首先对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梳理整理,构建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归纳总结了川西林盘的发展脉络和影响因子。(一)基本厘清了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之间的缘起承接维度,从居林盘再造园、修竹茂林赋文、曲水融通共享、诗意生活等四方面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发展、影响进阶关系;(二)大量调研了成都平原近几年的林盘建设,归纳了川西林盘建设的四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传统和新建川西林盘的在入口、植物、色彩、植物、空间、边界等六个方面的景观意象;(三)通过MDP测度体系中的三个交互性的客观实验(SD语义差异法、写真投影法、认知地图)以及四个主观分析研究(色彩信息分析、景观空间图示语言、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典型植物调查)对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进行了相应的剖析和说明;(四)研究结论认为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主要由6个局部意象构成:入口意象(引导性印象、生活化氛围、物质与精神的形态)、植物意象(风水植物、田园化植物、乡土植物)、建筑意象(朴素飘逸、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空间意象(垂直空间、水平空间、要素结构)、色彩意象(整体色彩、植物色彩、建筑色彩)和边界意象,传统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即为以上成果的共同构成,拥有独特性、整体性和复合性三大特征;(五)基于环境感知的多维度多视角的方法提出了注重整体性考虑、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注重和延续人文文学意境、历史地理标示与生态本底的考量等川西林盘景观意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运用策略,提炼了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并用实际案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实证。本论文立足于新时代和新发展趋势,关联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天府绿道建设等大背景,形成的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归纳总结的相应策略与景观意象结构,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体现了高度的职业责任心,有利于扩大和提高川西林盘的认知范围和关注度。成果对于拓延后续相关的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和优化成都乡村环境建设的初期研判与项目建设过程是极具引导和参考价值的。
徐德敏[5](2017)在《动态图形设计中视觉信息表达的秩序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媒体、数字技术、数字设备的快速发展,动态图形作为一种高能低耗的视觉信息表达形式,在信息传播方面体现了巨大的商业价值。然而,由于动态图形前期的发展一直处在影视动画的背景下,导致用户对动态图形概念的理解较为片面。在实际应用中忽略了动态图形视觉信息传达的功能特征与图形设计的本质特性,更多的强调动态的视觉形式,导致作品中动态的呈现缺乏功能作用。在呈现媒介中动态图形信息传达的功能优势无法体现,反而干扰了受众的阅读视线,加强了阅读环境的紧迫感,为视觉信息的传达带来了一系列反面的影响。因此,针对动态图形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加强动态图形视觉信息传达的功能为目的,提出视觉信息表达的秩序性研究方向,分三个阶段逐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设计策略。第一阶段,主要是视觉信息表达的“秩序性”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动态图形中秩序性的表现形式调研分析。首先,在明确课题研究侧重点的基础上,重点论述动态图形视觉信息表达的“秩序性”的概念,提出从视觉感知规律的角度出发,结合设计的形式规律,建立动态图形视觉信息之间的秩序关系。其次,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从动态图形视觉信息传达的特征入手,调研分析移动应用中动态图形的海报设计形式,以此为基础,分析动态海报视觉信息间秩序关系的表现形式。并作为后续研究中建立“秩序性”评估标准以及设计策略的基础依据。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理论研究与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从受众的视觉需求以及呈现媒介的基本设计原则出发,建立动态图形视觉信息表达的形式评估标准与动态的功能评估标准,进而综合建立动态图形视觉信息秩序关系的评估标准。以此评估动态图形的功能性,并基于每一项标准的评估数据,有针对性的提出设计优化策略,强化动态图形视觉信息传达的功能性。第三阶段,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视觉感知规律作为理论依据,从建立视觉信息的内在逻辑秩序和外在形式秩序两方面,探索建立动态图形视觉信息表达的秩序关系的设计策略。以此客观的指导动态图形视觉信息的设计呈现,加强信息传达的功能性。在此要强调的是,动态图形对平面设计的传承与发展,遵循一切平面设计的原则,因此,静态截点画面中视觉秩序关系的建立是动态图形整体视觉秩序关系建立的基础,而动态的目的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信息的视觉表现,辅助视觉信息的传达。
陈珏[6](2017)在《内时间建筑观 ——从空间到内时间认知建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当代建筑在建筑与情感、建筑语言、建筑时空认知等方面问题凸显,传统“主-客”思维模式将人与建筑、精神与物质、时间与空间二分对待,继续采用这种思维模式令诸建筑议题难以持续。从建筑学研究来看,将现象学的方法引入建筑学研究方兴未艾,从身体的角度来研究建筑也已成为建筑学经典论题,“具身认知”和“身体思维”等理论在建筑学领域研究在不断深入;从哲学思想发展现状来看,哲学界出现了新观念,不强调对问题的追根寻底,找出永恒真理,而是强调显现事物背后隐蔽的东西,对问题的看待也不是以“主-客”的方式,而是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建筑时间性研究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而提出,传统的建筑时间是对现实具体的永恒时间和空间的讨论,是基于客观的、物理性时间的形而上学建筑时空理论。内时间建筑观所要探讨的建筑时间性,它是基于主观的、心理时间意义的建筑体验,重在揭露已存在的身体、时间与空间之交融的建筑现象,是对现象的解释而非永恒定律的探寻。建筑知觉是由身体将空间带入内时间当中所获得的经验,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的特征,空间性中建筑是并排置列的方式存在,时间性中则是互相渗透,互相溶化,最终是以一种绵延的时间存在。内时间建筑即是建筑的一种内时间性,是人在建筑中对心灵或认知的意见把握。建筑内时间性的获得途径是从空间到内时间的一个输入过程,而建筑内时间性的表现则是从内时间到空间的一个输出过程。建筑内时间性的输出结果即造成了今天的建筑诸现象。基于建筑内时间性的生成机制,本研究提出从视觉空间到知觉空间认知建筑的内时间建筑观,这种建筑观主张通过理性知觉来把握建筑,通过感性知觉来体悟建筑,对建筑的认知是洞察与理解的过程。内时间建筑观并非针对某一建筑类型,它揭示已存在的建筑现象,内时间建筑观认为,建筑存在来源是物质性的,但需要在内时间中获得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空间性是显现的,时间性是隐蔽的,内时间建筑观通过现象学方法,将建筑隐蔽的时间性揭示,还原更加真实的建筑。最后,基于内时间建筑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与审美文化之间的具有互通与交融之处,研究在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思想中选择可对内时间建筑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内容加以探讨,以求对本土哲学与建筑文化进一步继承与发展。
黄丹丹[7](2017)在《动态插画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推广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加倍重视科学普及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培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科学的希望,加强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任务重要性日益明显。然而传统的科教推广道路具有模式单一化、活动方式呆板、传播受众率低等局限性。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兴的网络科普逐渐成为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青少年作为数字化阅读的主体,其阅读习惯和群体特征,决定了他们能够成为网络科普的主要潜在受众群。近年,动态插画已成为网络中广泛流行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既满足了当前多媒体平台的传播要求,又满足新时代下受众审美需求演变。尤其是对青少年这一群体来说,动态插画具有其势不可挡的魅力。本文以数字时代发展、青少年科普教育需求以及动态插画研究为背景,深度探析动态插画与科普推广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当下动态插画对青少年网络科普推广传播具有巨大推动作用。所以文章对动态插画这一新型视觉表现形式,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推广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并概括讨论其在科普教育中的可行推广渠道,进而对动态插画与青少年科普两者之间的结合问题进行具体研究分析,试图探究出一条新兴的青少年科普教育推广方式。
王金娥,任国防[8](2016)在《维持注意与选择注意具有不同的脑机制: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的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目前,学者们对注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注意与其他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而对注意自身的不同类型,如维持注意与选择注意之间的比较,却较少研究。目的:维持注意与选择注意作为两种不同的注意类型,在认知加工中的作用明显不同,探讨它们是否具有不同的脑机制。方法:随机选取18名大学生,男女各半,测量他们在进行两种注意任务时的事件相关电位。实验程序用E-Prime编写并在计算机上呈现,实验任务由Karl等人的实验范式修改而来,包括选择注意测试流程和维持注意测试流程。呈现注视点500 ms,然后随机出现3个并排的图形,呈现时间为300 ms。要求受试者按要求尽可能快速而准确的做出反应。结果与结论:表明2种注意具有不同的认知神经机制:维持注意与选择注意在时间进程及波峰和潜伏期方面都存在显着差异。维持注意所诱发的脑电波在脑区分布上更广泛,以正波为主,而选择注意所诱发的脑电波由正波和负波2种;维持注意诱发出更大的N100和N250成分,但在中期阶段,选择注意诱发的P180波要大。这可能表明对事物的选择出现在任务的中期阶段;两种注意任务所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在头皮前后发生逆转现象,很可能是所有注意都具有的特性。
任欣欣[9](2016)在《视听交互作用下的乡村声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与经济迅速增长,诸多严峻的问题显现。在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同时,自然资源与传统村落正在锐减,乡村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环境更加重视,城市人对自然、宁静、淳朴的乡村声景环境的向往逐渐增强。因此,在新时期提倡生态文明、田园牧歌、美丽宜居等乡村规划建设要求下,以人的感知为基础营造实现本土认同感,满足旅游期待感的乡村视听环境值得关注。声景以人对声环境的感知为中心,倡导通过积极手段完善声音、使用者、与环境的交互关系提高声环境质量。本文在声景概念下对乡村声源、使用者、视觉景观环境的交互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实地测量,问卷调查以及实验室研究方法分析东北地区传统乡村的声环境,村民对声景的感知、评价特征;旅游人群对乡村视听环境的声景期待特征;以及视听感知条件下,声景评价、视觉景观评价、注视兴趣的变化规律;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乡村声景设计策略。通过对传统乡村声源、声场以及村民在农田、水域、街道以及院落环境的声景感知与视听评价分析发现,往来车辆对乡村声环境的影响较大,村民对主干路、广场、街巷以及院落的声源感知均以轮胎/路面声为主导,农田与水域则以自然声感知为主导;从声源丰富度来看,村民在主干路与院落环境感知到的声源种类较多,但二者声舒适评价较低;在视觉景观环境方面,仅有农田景观达到美观标准。在声喜好评价方面,大多数村民喜欢自然与旋律声;对家畜与人语声的感受一般;不喜欢交通与机械声;然而,在年龄、受教育程度、环境经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声喜好评价具有差异性并呈现规律性变化。通过对中英旅游者的乡村声景期待研究发现,具有传统乡村特色的家畜声以及自然声是中国旅游者最期待的乡村声源,而英国人期待的声源类型更多体现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及文化体验;对声环境感知期待的研究发现,衡量指标包含功能(休闲娱乐),声音特性(音调、音质、动态性等),空间,与感知心理(环境知觉、情感反应等)四方面,区别于声音特性对英国人的主导影响,中国人则最关注声音的功能性;在感知心理方面,中国人期待平静、舒适的听觉感受,以满足生态知觉;而英国人的期待则包括多样化的指标项,从而与情感反应契合。从视觉环境期待来看,中国人对农田景观中自然要素构成比例,水景自然生态性的呈现,街道的宽敞与清洁,以及院落植栽的丰富度比较看重;此外,对视听因素的分析表明,听觉层面的宁静感及其体现方式对中国旅游者的乡村景观体验具有决定意义。通过声景视听交互影响实验研究发现,景观要素与声源匹配度高时,声景舒适评价相对提高,从视听要素对声舒适评价的综合作用来看,声源种类与景观对象要素对人为活动声舒适具有显着影响;声源种类与视域要素则对自然以及音乐声舒适影响显着。另一方面,声源类型亦使景观评价发生显着变化,对景观审美、景观宁静与景观喜好三个维度的评价分析表明,自然或音乐声可显着提高景观评价,且对正面景观的提高作用更明显;人为声则使景观评价降低,但对特定类型的负面景观评价亦具有提升作用;此外,与声环境安静相比,可感知到声音时,景观宁静与景观喜好的相关性增强,景观审美与景观喜好的相关性减弱。视听交互作用下,景观注视亦发生显着变化,总的来看,在无声音条件时,景观宁静评价的注视范围比景观审美集中,视点往往凝聚在景观的中轴线区域,而在声源的影响下,注视区域分散,人为声趋向于使注视兴趣长时间集中在相关的视觉要素上,而自然声则将注视兴趣区域向更多样化的景观要素转移,自然要素因此被更广泛注视。为改善和营造优质的乡村声景,基于研究结果,从注重声景感知与期待、关注使用者的评价差异、总体调控与设计声源、优化乡村声景视听要素配置四个方面提出设计策略,可为东北地区传统乡村声景的改善,乡村旅游视听环境优化,以及具有乡野特质的相关设计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赵耿林[10](2016)在《语义缺省的认知拓扑研究》文中认为语义缺省是一种特殊的省略现象,在形式上表现为语义空位。话语意义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缺省阐释的理论,语义缺省研究在语言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语义缺省研究是在前人的语义省略、语用省略、缺省预设、含义理论、缺省语义学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语义缺省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体现在Jaszczolt的缺省语义学理论之中。语义缺省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对缺省意义的识解过程和语篇意义的建构过程做出合理的解释,而意义阐释过程与人类的后台认知有关,以往的研究大多关注缺省部位的填补问题,很少对其认知过程做出描述。有鉴于此,本研究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语义缺省的认知过程进行模拟和阐释。本研究关注的问题有三个:一是语义缺省的认知理据是什么?二是语义缺省的认知机制是什么?三是语义缺省应该遵循什么认知原则?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探讨了认知的拓扑性和语言的拓扑性,提出了认知拓扑观的研究路径。狭义上说,语言拓扑性主要是指空间图式中物体所表现出来与形状无关、与大小无关、与距离无关的特征。广义上说,语言的拓扑性除了拓扑不变量的性质外,还具有拓扑连通性和拓扑连续性。本研究基于拓扑学的的三大拓扑性质,将认知语言学与拓扑学结合起来,把认知拓扑观概括为三方面的内容:认知拓扑等价观、认知拓扑连通观和认知拓扑连续观。认知拓扑等价观主要体现在范畴理论和隐喻理论之中。根据概念拓扑同化机制,世界上所有事物包括语言都具有“万变不离其宗”的拓扑属性,人们正是根据这种拓扑等价的属性来划分范畴的,有着共同拓扑性质的事物即为同一范畴。根据隐喻理论的恒定假设,从源域到目标域的隐喻映射必须保留源域的认知拓扑结构,即意象图式结构。一方面,源域空间与目标域空间之间有着共同的拓扑性质或拓扑结构,这是隐喻发生的前提;另一方面,在隐喻映射的过程中,其拓扑性质和拓扑结构得以保留,这是人们理解隐喻的基础。认知拓扑连通观将框架、脚本、图式、icm和心理空间等认知模型看作是心理拓扑空间,不仅心理拓扑空间内部元素之间是相互连通的,而且空间与空间之间可以通过映射和投射等方式建立连通关系,因此,语言可以看作是由连通的网络组成的拓扑空间。认知拓扑连通观可以解释“表面上不连贯的含有语义缺省的语篇为什么能被理解为连贯的语篇”这一现象。语义缺省会导致语篇从表面上看起来不连贯,但人们仍然能将表面上不连贯的语篇理解为连贯的语篇,这是由于人们的心智连贯性在起作用。我们在理解语义缺省的语篇时,心智连贯性表现为人类认知拓扑结构的连通性,只要语言表达中语义缺省的程度不破坏认知结构本身的拓扑连通性,部分语言信息的缺失,不会影响语言的整体理解,由此,语义缺省的认知理据是基于语言空间的拓扑连通性。认知拓扑连通观还可以解释从语义缺省到语篇连贯的实现过程,语言表达的不完备只是形式上的不连通,不代表理解上的不连通,因为人类具有将缺失的图形组织成完整的图形(即格式塔)的认知能力,同样地,也可以将含有语义缺省的语篇组织成一个连贯的语篇格式塔。认知拓扑连续观认为语言拓扑空间之间存在中间地带,可以将语言看作为连续统,认知拓扑连续观和认知语言学中的连续统的观点是相一致的。认知语言学反对形式语言学的模块论,认为不应对词汇、语法、语义和语用做严格的区分,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能力也没有明显的区别,语言知识来自语言的使用,和百科知识并无太大的区别。认知语言学中的“语义百科观”和“词汇-语法连续统”体现了语言的连续性思想,和认知拓扑连续观是相吻合的。第二,本文将缺省意义的阐释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的整合过程,基于认知拓扑观和认知整合观,结合前人提出的整合模型的优点和特点,构建了概念整合拓扑网络模式,作为分析语义缺省和语篇连贯的认知机制。该认知模式包括“激活-连通-整合”三个子过程,将认知语言学中的激活观、连通观、整合观和拓扑观统一到一个认知模式中。概念整合拓扑网络模式被用于描述缺省意义和语篇意义的建构过程:语言表达的显性信息激活相应的心理拓扑空间、空间元素以及空间拓扑结构,显性信息和激活的隐形信息形成连通的网络,然后被整合成一个识解格式塔,该格式塔是一个认知拓扑完型结构,一个语篇格式塔,这意味着含有语义缺省的不连贯的语篇实现了语篇的连贯。第三,本研究在jaszczolt的缺省语义学的意图性认知原则的基础上,区分了语义缺省的发话人原则和受话人原则,并提出了四个认知原则,包括突显原则、守恒原则、意图性原则和关联原则。一方面,在话语表达和语义缺省的运用阶段,发话人必须遵守突显原则,突出交际中最有用的新信息,而对受话人已知道的信息隐去不说,使其处于语义缺省的状态;此外,发话人还需要考虑受话人的认知环境和认知能力,在保持信息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受话人知道和推导的信息多,发话人所表达的信息就要少,相反,受话人知道和推导的信息少,发话人所表达的信息就要多,即遵守守恒原则。另一方面,在话语理解和缺省意义的阐释阶段,受话人在激活、连通和整合的认知过程中需要遵守意图性原则和关联原则,其阐释的语义内容应和发话人的真正意图建立最佳关联,以理解发话人所传递的准确含义。本论文将拓扑学引入到认知语言学中,提出了认知拓扑观,为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开拓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对跨学科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对其他的语言学的相关学科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在认知拓扑观的理论框架下,揭示了语义缺省的认知理据和构建了语义缺省的认知机制,这为语义缺省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丰富了语义缺省研究的内容。本文将语义缺省研究提升到语篇分析的高度,将其归为话语意义阐释理论的组成部分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描述,体现了语义缺省研究对语篇分析的重要意义。
二、非空间视觉选择性注意新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空间视觉选择性注意新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可供性理论视角下党媒微信内容生产实证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党媒微信公众号内容生产现状 |
2.1 信息服务类别的变化 |
2.1.1 由新闻生产走向多样信息生产 |
2.1.2 个性化传播与交互体验的注重 |
2.2 党媒微信平台的表达形式 |
2.2.1 多种媒介符号的同一空间表达 |
2.2.2 表达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 |
2.3 社交平台开放功能的利用 |
2.3.1 不同媒体之间的内容聚合 |
2.3.2 不同平台的优质资源共享 |
3 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微信平台内容生产的实证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3.1.2 类目建构 |
3.1.3 信度检验 |
3.2 党媒微信平台传播可供性的实现情况 |
3.2.1 党媒微信平台生产可供性的实现情况 |
3.2.2 党媒微信平台社交可供性的实现情况 |
3.2.3 党媒微信平台移动可供性的实现情况 |
3.3 党媒传播可供性与传播效果的相关分析 |
3.3.1 生产可供性与传播效果的相关分析 |
3.3.2 社交可供性与传播效果的相关分析 |
3.3.3 移动可供性与传播效果的相关分析 |
3.4 小结 |
4 可供性理论视角下目前党媒微信平台内容生产存在的问题 |
4.1 党媒微信平台生产可供性提升存在的问题 |
4.1.1 信息生产对用户的能动性激发不足 |
4.1.2 原创内容缺少趣味性表达的元素 |
4.1.3 渠道的关联性和资源的连接性相对较弱 |
4.2 党媒微信平台社交可供性提升存在的问题 |
4.2.1 正文内容缺少和用户的交互 |
4.2.2 传播者较少参与用户的意见表达 |
4.3 党媒微信平台移动可供性提升存在的问题 |
4.3.1 内容呈现与移动传播的适配性有待提高 |
4.3.2 新闻推送与沉浸阅读的契合度不足 |
5 党媒微信平台内容生产传播可供性的提升策略 |
5.1 党媒微信平台生产可供性的提升策略 |
5.1.1 增强信息生产与传播中的用户参与 |
5.1.2 注重原创内容生产与趣味性表达的平衡 |
5.1.3 加强平台融合拓宽内容传播渠道 |
5.2 党媒微信平台社交可供性的提升策略 |
5.2.1 内容表达积极与用户产生交互 |
5.2.2 注重传播者在用户互动交流中的参与 |
5.3 党媒微信平台移动可供性的提升策略 |
5.3.1 内容呈现更加符合移动传播的特性 |
5.3.2 传播形式要立足用户阅读习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基于集成和不平衡的有/无监督学习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回顾 |
1.1.1 经典的有监督学习方法 |
1.1.2 经典的无监督学习方法 |
1.2 新兴应用场景下面临的挑战及研究现状 |
1.2.1 集成学习及其研究现状 |
1.2.2 不平衡分类及研究现状 |
1.2.3 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及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本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负一致性学习的集成支持向量机 |
2.1 引言 |
2.2 DRM和 ERM |
2.3 基于负一致性学习的集成SVM |
2.3.1 ESVM-NAL |
2.3.2 算法复杂度分析 |
2.4 实验研究 |
2.4.1 实验设置 |
2.4.2 在标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 |
2.4.3 在运动想象EEG数据集的实验结果 |
2.4.4 统计分析 |
2.4.5 参数敏感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平衡分类的动态更新拉普拉斯最小学习机 |
3.1 引言 |
3.2 相关研究工作 |
3.2.1 拉普拉斯矩阵 |
3.2.2 最小学习机 |
3.2.3 Sherman-Morrison公式和Schur Complement公式 |
3.3 动态更新拉普拉斯最小学习机(L2MM-DU) |
3.3.1 数学符号 |
3.3.2 拉普拉斯最小学习机 |
3.3.3 无正则化项的动态更新拉普拉斯最小学习机算法 |
3.3.4 有正则化项的动态更新拉普拉斯最小学习机算法 |
3.3.5 算法复杂度分析 |
3.4 实验研究 |
3.4.1 实验设置 |
3.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密度的模糊代表点聚类算法 |
4.1 引言 |
4.2 准备知识 |
4.2.1 选取代表点的方法 |
4.2.2 密度对样本成为代表点的影响 |
4.3 DFEC算法 |
4.3.1 密度的计算 |
4.3.2 利用模糊方法确定聚类中心点 |
4.3.3 DFEC算法描述 |
4.3.4 合并聚类中心点 |
4.3.5 算法复杂度及鲁棒性分析 |
4.4 实验研究 |
4.4.1 实验设置 |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中低层结合的图像感兴趣区域标注 |
5.1 引言 |
5.2 结合中、低层信息的感兴趣区域标注 |
5.2.1 中层次显着信息标注 |
5.2.2 低层次显着信息标注 |
5.2.3 中低层次显着信息结合 |
5.3 实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相关论文、专利列表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列表 |
(3)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 |
五、创新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探究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博物馆 |
二、视觉信息 |
三、视觉场 |
第二节 视觉信息传播述略 |
一、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溯源 |
二、视觉思维理论及研究启示 |
第三节 从大众传播模式到视觉场建构 |
一、博物馆媒介特征和传播模式 |
二、博物馆视觉场的建构及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受众分析 |
第一节 博物馆受众的视觉感知 |
一、接受理论和积极受众观 |
二、分众化传播与学术引领 |
三、博物馆视觉优先性体现 |
第二节 博物馆受众的视觉素养培养 |
一、博物馆受众素养的维度 |
二、提升受众视觉素养的路径 |
第三节 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价值 |
一、创设文化信息交换体系 |
二、受众群体的文化认同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物质形态 |
第一节 建筑空间场域引发受众想象体验 |
一、奠定视觉艺术的发展基础 |
二、塑造受众的多元文化环境 |
三、创设受众感知的视觉场域 |
四、营造视听感知的想象空间 |
第二节 视觉信息的物质内容呈现与阐释 |
一、学术支撑: 策展定位与知识信息权威性 |
二、历史意义: 文物类展品视觉信息的传播 |
三、情感符号: 绘画类展品视觉信息的传播 |
第三节 从隐喻到意义的艺术展视觉传播 |
一、当代艺术的视觉信息传播 |
二、视觉艺术隐喻转换与触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活动形态 |
第一节 地域文化展览的视觉场活动 |
一、地域文化展览视觉信息特点 |
二、地域文化展览视觉叙事策略 |
三、地域传统文化意蕴呈现方式 |
第二节 国际跨文化展览的视觉场活动 |
一、柔性视觉传播中国故事 |
二、异域文化激发文明创想 |
三、展览视觉文化叙事模式 |
第三节 视觉场的人际传播和创意活动 |
一、创建对话: 受众接受与意义协商 |
二、创意活动: 交互传播与意义建构 |
三、诠释讲解: 交互过程的人际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虚拟形态 |
第一节 博物馆视觉场的媒介形态演变 |
一、博物馆视觉信息典藏与传播的新场域 |
二、融合媒介下视觉信息的传播方式转向 |
第二节 大众文化构建博物馆视觉场的主要方式 |
一、电视节目构筑博物馆虚拟叙事新空间 |
二、自媒体对博物馆受众的影响 |
第三节 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发展前瞻 |
一、科学技术带来视觉信息的人文传播 |
二、物质场与虚拟场传播形态融合转换 |
三、辩证运用虚拟场进行视觉信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个案分析 |
第一节 视觉信息的传播场元素 |
一、视觉场的内容分析 |
二、视觉场的受众分析 |
三、视觉场的媒介分析 |
四、受众与博物馆关系分析 |
第二节 视觉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 |
一、建筑空间建立主体认知 |
二、视觉信息环境的秩序性 |
三、展品展览的文化多样性 |
四、运用媒介阐释的重要性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启示思考 |
三、局限性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视角下的对象研究趋势 |
1.1.2 中国传统意象研究与当代之发展 |
1.1.3 新时代发展背景 |
1.1.4 建设中的林盘文化与美学缺失 |
1.1.5 川西林盘研究成果尚待完善 |
1.1.6 林盘景观意象的研究意义重大 |
1.2 国内外相关概念综述 |
1.2.1 意境与景观意象 |
1.2.2 环境感知 |
1.2.3 川西林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查阅 |
1.6.2 典型调查法 |
1.6.3 学科交叉研究法 |
1.6.4 MDP测度体系研究法 |
1.6.5 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 |
1.7 相关理论基础 |
1.7.1 环境心理学 |
1.7.2 景观符号学 |
1.7.3 人文地理学 |
1.7.4 心理物理学 |
1.7.5 景观形态学 |
1.7.6 聚落类型学理论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川西林盘基础概况与意境研究 |
2.1 传统川西林盘概述与发展 |
2.1.1 川西林盘概念 |
2.1.2 川西林盘渊源 |
2.1.3 成都平原自然演变 |
2.1.4 天府农耕文明进程 |
2.2 川西林盘形成因子 |
2.2.1 平畴千里的成都平原 |
2.2.2 平原肥沃的膏腴之地 |
2.2.3 上善若水的水利工程 |
2.2.4 天人合一的道源思想 |
2.2.5 重叠融合的移民现象 |
2.2.6 宗教礼法的世家延续 |
2.3 传统川西林盘意境研究 |
2.3.1 川西林盘意境 |
2.3.2 林盘意境形成的影响因素 |
2.3.3 意境的体现 |
2.4 川西林盘与西蜀园林 |
2.4.1 文化渊源 |
2.4.2 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林 |
2.4.3 小结 |
第三章 当代川西林盘建设修复案例与意象研究 |
3.1 传统川西林盘的现状与分布 |
3.2 现有川西林盘的分类 |
3.2.1 根据林盘聚落居住组合方式划分 |
3.2.2 根据现存林盘规模划分 |
3.2.3 根据植物种类划分 |
3.2.4 根据功能划分 |
3.3 川西林盘建设修复历史回顾 |
3.3.1 川西林盘建设政策历史回顾 |
3.3.2 川西林盘建设历史发展过程回顾 |
3.4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与总结 |
3.4.1 拥有传统特色的新建川西林盘 |
3.4.2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 |
3.4.3 总结 |
第四章 环境感知下景观意象MDP测度体系的建构 |
4.1 MDP测度体系概述 |
4.1.1 体系内容概述 |
4.1.2 体系建构依据 |
4.1.3 小结 |
4.2 MDP测度体系测度方法 |
4.2.1 SD语义差异法 |
4.2.2 认知地图 |
4.2.3 写真投影法 |
4.2.4 色彩信息分析法 |
4.2.5 景观图示语言 |
4.2.6 景观基因图谱 |
4.2.7 典型植物调查 |
4.3 MDP体系目标与意义 |
4.3.1 体系目标 |
4.3.2 体系意义 |
第五章 基于环境感知MDP体系的传统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 |
5.1 研究概述 |
5.1.1 研究内容 |
5.1.2 研究范围与实验样点 |
5.2 SD语义差异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
5.2.1 准备阶段 |
5.2.2 评定实验阶段 |
5.2.3 SD语义差异法的感知评价结果 |
5.2.4 小结 |
5.3 认知地图绘制与分析 |
5.3.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5.3.2 调研过程和结果 |
5.3.3 小结 |
5.4 写真投影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
5.4.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5.4.2 调研过程和结果 |
5.4.3 小结 |
5.5 色彩信息分析过程与结果 |
5.5.1 色彩意象构建概述 |
5.5.2 色彩节奏分析 |
5.5.3 图形-背景分析 |
5.5.4 色彩坐标分析 |
5.5.5 小结 |
5.6 景观空间图式语言分析 |
5.6.1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体系的基本框架 |
5.6.2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汇 |
5.6.3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句法 |
5.6.4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法 |
5.6.5 小结 |
5.7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 |
5.7.1 景观基因的识别原则 |
5.7.2 景观基因的识别方法与过程 |
5.7.3 景观基因图谱构建的理论方法 |
5.7.4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的识别 |
5.7.5 小结 |
5.8 典型植物调查结果 |
5.8.1 调查地选择说明 |
5.8.2 典型植物概况 |
5.8.3 典型植物出现状况 |
5.8.4 林盘植物群落特征 |
5.8.5 林盘植物空间分布 |
5.8.6 小结 |
5.9 传统川西林盘局部意象研究结论 |
5.9.1 入口意象 |
5.9.2 建筑意象 |
5.9.3 植物意象 |
5.9.4 空间意象 |
5.9.5 色彩意象 |
5.9.6 边界意象 |
5.10 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总结 |
5.10.1 独特性 |
5.10.2 整体性 |
5.10.3 复合性 |
第六章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策略及运用 |
6.1 川西林盘新时代发展背景 |
6.2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新时代策略思路 |
6.2.1 注重整体性考虑 |
6.2.2 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 |
6.2.3 注重和延续林盘的人文文学意境 |
6.2.4 历史地理标识与生态本底的考量 |
6.2.5 立足传统与把握科学发展 |
6.2.6 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 |
6.3 川西林盘新时代景观意象运用实践 |
6.3.1 成都市新津县万和村八组郭林盘项目规划设计项目概况 |
6.3.2 温江区岷江村“岷江桂雨”项目简述 |
6.4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性 |
7.3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动态图形设计中视觉信息表达的秩序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对象界定与分析 |
1.2.1 动态图形 |
1.2.2 动态图形存在的问题 |
1.2.3 动态图形的传播媒介及应用场景分析 |
1.2.4 动态图形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课题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课题目的 |
1.3.2 研究课题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关于动态图形设计的研究现状 |
1.4.2 关于“秩序”的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2 视觉信息表达的“秩序性”概念与相关理论支撑 |
2.1 视觉信息表达的“秩序性”概念 |
2.2 视觉感知规律对视觉信息表达“秩序性”的理论支撑 |
2.2.1 动态图形中视觉信息的认知流程规律 |
2.2.2 视觉注意机制对动态图形视觉秩序关系的引导 |
2.2.3 视觉习惯对动态图形视觉秩序关系的影响 |
2.2.4 视觉整体性对动态图形视觉秩序关系的促进 |
2.2.5 视知觉对光与色的感知规律 |
2.3 本章小结 |
3 动态图形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视觉信息间秩序关系的表现形式分析 |
3.1 动态图形视觉信息传达的表现特性 |
3.1.1 动态图形中视觉运动的特点 |
3.1.2 动态图形中视觉信息呈现的时空特性 |
3.1.3 动态图形中视觉信息的认知特性 |
3.2 动态图形的实际应用场景调研分析——以动态海报为例 |
3.2.1 动态海报中视觉信息表达的形式特点 |
3.2.2 动态海报在呈现媒介中的应用场景分析 |
3.2.3 动态海报的形式分类与特点分析 |
3.2.4 动态海报中视觉信息的层次结构分析 |
3.2.5 动态海报中视觉信息动态变化的功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建立动态图形视觉信息表达的秩序关系的评估标准 |
4.1 视觉信息表达的秩序性评估标准建立的依据 |
4.1.1 遵循信息环境下受众视觉阅读的需求 |
4.1.2 遵循呈现媒介的视觉特点以及一般性设计原则 |
4.2 动态图形视觉信息表达的秩序性评估标准 |
4.2.1 整体视觉表达形式的评估标准 |
4.2.2 动态的功能评估标准 |
4.2.3 建立动态图形视觉信息表达的秩序性的定量评估标准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立动态图形视觉信息表达的秩序关系的设计策略 |
5.1 建立视觉信息内在逻辑秩序关系的设计策略 |
5.1.1 信息逻辑结构的划分 |
5.1.2 时间线上视觉信息呈现流程的规划 |
5.2 视觉感知规律指导下划分视觉层次的设计策略 |
5.2.1 色彩对静态截点画面中视觉层次的划分 |
5.2.2 时间线上动态变化对视觉层次的划分 |
5.3 视觉感知规律指导下建立视觉焦点的设计策略 |
5.3.1 视觉中心构图对静态截点画面的视觉焦点的建立 |
5.3.2 色彩的对比聚焦对静态画面截点视觉焦点的建立 |
5.3.3 页面内的动态变化对视觉焦点的表现 |
5.4 视觉感知规律指导下引导视觉轨迹的设计策略 |
5.4.1 视觉流程对静态截点画面中视觉轨迹的引导 |
5.4.2 时间线上动态变化的轨迹与方向对视觉轨迹的引导 |
5.5 动态图形视觉信息表达秩序性建立的动态设计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6 动态图形设计实践——动态海报设计 |
6.1 设计创意构思及方案呈现 |
6.1.1 设计初期信息逻辑结构的层次划分与设计形式分析 |
6.1.2 设计创意构思与方案一呈现 |
6.1.3 设计创意构思与方案二呈现 |
6.1.4 设计创意构思与方案三呈现 |
6.2 设计方案的秩序性评估 |
6.2.1 秩序性评估数据反馈与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秩序性评估表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6)内时间建筑观 ——从空间到内时间认知建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与人心疏远 |
1.1.2 建筑空间语言产生焦虑 |
1.1.3 建筑空间认知从三维走向多维 |
1.2 建筑认知的相关研究及趋向 |
1.2.1 知觉现象学引入建筑学的研究 |
1.2.2 时间性引入建筑学的研究 |
1.2.3 “身体思维”引入建筑学研究 |
1.2.4 新趋向:建筑认知从空间向时间延伸 |
1.3 内时间性提出以应对建筑新问题 |
1.3.1 从空间认知建筑的局限性 |
1.3.2 建筑认知从空间性进入到时间性 |
1.3.3 确立建筑内时间性为研究对象 |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外部空间-内时间-内时间建筑 |
2.1 身体感知外部空间 |
2.1.1 身体是物性与心灵的统一 |
2.1.2 身体是感知物体的共通结构 |
2.1.3 身体的空间性 |
2.1.4 建筑认知从身体视域展开 |
2.2 内时间 |
2.2.1 从现象学时间观引入 |
2.2.2 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 |
2.2.3 内时间结构 |
2.3 内时间建筑 |
2.3.1 内涵 |
2.3.2 两种特性:空间性与时间性 |
2.3.3 内时间建筑的获得与表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时间建筑的获得:从空间到内时间 |
3.1 通过理性知觉 |
3.1.1 符号性意向 |
3.1.2 图像性意向 |
3.1.3 指示性意向 |
3.1.4 理性知觉的综合 |
3.2 通过感性知觉 |
3.2.1 方位感知 |
3.2.2 视觉感知 |
3.2.3 触觉感知 |
3.2.4 听觉感知 |
3.2.5 味觉—嗅觉感知 |
3.3 从空间到内时间的获得途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时间建筑的表现:从内时间到空间 |
4.1 空间现象是时间性的一种表现 |
4.2 表现一:不规则 |
4.2.1 动与静 |
4.2.2 折线与曲线 |
4.2.3 基于不规则内时间性的设计实践探索 |
4.3 表现二:透明 |
4.3.1 视觉透明 |
4.3.2 意识透明 |
4.3.3 基于透明内时间性的设计实践探索 |
4.4 表现三:断片 |
4.4.1 聚合 |
4.4.2 离散 |
4.4.3 基于断片内时间性的设计实践探索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时间建筑观的提出 |
5.1 从空间到内时间认知建筑 |
5.1.1 从视觉进入知觉 |
5.1.2 通过理性知觉把握建筑 |
5.1.3 通过感性知觉体悟建筑 |
5.2 洞察与理解:一种态度 |
5.2.1 对空间的洞察 |
5.2.2 超越空间的理解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内时间建筑观的本土化思考 |
6.1 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契合 |
6.2 从内时间建筑观探讨天人合一思想的建筑表达 |
6.2.1 通过符号性义理表达 |
6.2.2 通过图像性义理表达 |
6.2.3 通过指示性义理表达 |
6.3 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联系 |
6.3.1 内时间建筑观与意境 |
6.3.2 内时间建筑观与隐秀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从空间到内时间认知建筑 |
7.2 主要观点 |
7.2.1 需要在内时间中把握建筑 |
7.2.2 建筑认知通过理性知觉与感性知觉获得 |
7.2.3 建筑时间性以三种空间方式呈现 |
7.2.4 内时间建筑观是一种“活生生”的建筑观 |
7.2.5 内时间建筑观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审美文化的契合之处 |
7.2.6 内时间建筑观作为一种设计方法的指导 |
7.3 对未来研究之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7)动态插画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推广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数字时代插画动态化 |
1.1.2 科普教育推广大众化 |
1.1.3 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与迫切性 |
1.1.4 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青少年特征分析 |
1.2.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
1.3.2 探索科普教育推广的新模式 |
1.3.3 科普教育与新型艺术形式的结合 |
1.4 课题研究现状 |
1.4.1 关于动态插画 |
1.4.2 关于青少年科普教育推广 |
1.4.3 对研究成果的评述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创新点 |
2 解读动态插画 |
2.1 动态插画的概念 |
2.2 动态插画的特点 |
2.2.1 视觉语言 |
2.2.2 动态感知 |
2.2.3 符号表现 |
2.2.4 信息认知 |
2.3 动态插画的功能 |
2.3.1 形式美感 |
2.3.2 动态叙事 |
2.3.3 信息简化 |
2.3.4 乐趣提升 |
2.4 动态插画的作用 |
2.4.1 意境渲染 |
2.4.2 逻辑思维 |
2.4.3 情绪调节 |
2.4.4 心理治疗 |
3 科普教育相关的插画读物概况 |
3.1 科普教育书籍读物市场概况 |
3.2 国外引进科普类插画读物案例分析 |
3.3 国内原创科普类插画读物案例分析 |
3.4 科普类插画读物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点 |
3.5 科普类插画读物现存矛盾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动”——动态插画在科普推广中的先天性优势 |
4.1“动”的特色优势 |
4.1.1 动态规律:动态插画中的动态原则与规律 |
4.1.2 空间维度:动态的时间与动态的空间 |
4.1.3 叙事功能:符号性叙事与语义性叙事 |
4.1.4 信息传递:视觉渗透、心理联想 |
4.2 传播学角度分析动态插画的科普优势 |
4.2.1 简单化接受心理 |
4.2.2 选择性阅读心理 |
4.2.3 求新心理 |
4.2.4 从众心理 |
4.2.5 负效应心理 |
4.3 小结:青少年科普推广中动态插画所具备的优势与价值 |
5 科普教育推广的传播渠道分析 |
5.1 科普教育传播推广渠道 |
5.1.1 传统科普传播渠道 |
5.1.2 网络科普传播渠道 |
5.2 本章小结 |
5.2.1 采用动态插画进行青少年科普推广的可行性渠道 |
5.2.2 动态插画与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有效结合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视听交互作用下的乡村声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来源 |
1.1.1 新型城镇化导向下乡村环境建设需求 |
1.1.2 声景感知与景观审美需求 |
1.1.3 城乡声环境质量改善需求 |
1.1.4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目的与意义 |
1.2.1 课题目的 |
1.2.2 人文社会意义 |
1.2.3 科研理论意义 |
1.2.4 实践参考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解析 |
1.3.1 声景 |
1.3.2 乡村景观 |
1.3.3 视听感知 |
1.3.4 相关理论解析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存在的问题 |
1.5 论文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乡村声景研究方法 |
2.1 视听数据采集与测量 |
2.1.1 数据采集与测量仪器 |
2.1.2 内容与方法 |
2.1.3 时间与地点 |
2.2 声景现状与声景期待问卷调查 |
2.2.1 问卷调查一:基于景观类型的乡村声景现状 |
2.2.2 问卷调查二:基于使用者社会特征的乡村声景现状 |
2.2.3 问卷调查三:基于视听环境的乡村声景期待 |
2.2.4 量表选择 |
2.2.5 样本容量确定 |
2.2.6 信度与效度检验 |
2.3 实验室研究 |
2.3.1 实验一:视听交互作用下的声景评价 |
2.3.2 实验二:视听交互作用下的视觉景观评价 |
2.3.3 实验三:视听交互作用下的景观注视 |
2.3.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乡村声景现状 |
3.1 声源 |
3.1.1 交通声 |
3.1.2 家畜声 |
3.1.3 机械声 |
3.1.4 人语声及其他人为声 |
3.1.5 自然声 |
3.2 声场 |
3.2.1 村庄 |
3.2.2 镇区 |
3.3 基于景观类型的声源感知与声舒适 |
3.3.1 声源感知与声频谱 |
3.3.2 声舒适 |
3.4 基于使用者社会特征的声喜好 |
3.4.1 声喜好 |
3.4.2 社会人口特征的影响 |
3.4.3 环境经验的影响 |
3.4.4 文化背景的影响 |
3.5 基于视觉景观与声景评价的视听交互作用 |
3.5.1 景观与声环境评价 |
3.5.2 景观与声喜好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声景期待 |
4.1 研究对象 |
4.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4.1.2 声环境分析 |
4.2 基于声喜好的声源期待 |
4.2.1 声喜好构成 |
4.2.2 声喜好评价值 |
4.2.3 主导声源提取 |
4.2.4 声源期待特征 |
4.3 基于听觉感知的声环境期待 |
4.3.1 听觉感知描述 |
4.3.2 主导感知提取 |
4.3.3 声环境期待指标确定 |
4.4 基于景观喜好的视觉环境期待 |
4.4.1 景观喜好构成 |
4.4.2 景观喜好评价值 |
4.4.3 景观期待的要素构成 |
4.5 基于景观因素分析的视听交互作用 |
4.5.1 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评价 |
4.5.2 视听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
4.5.3 主导因素提取 |
4.5.4 视听影响因素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村声景的视听交互作用 |
5.1 视觉景观要素对声景的影响(实验一) |
5.1.1 景观对象要素 |
5.1.2 视域要素 |
5.1.3 人物活动要素 |
5.1.4 景观要素与声源的交互作用 |
5.1.5 景观要素与声级的交互作用 |
5.1.6 景观与声景评价的交互作用 |
5.2 声源对视觉景观的影响(实验二) |
5.2.1 景观审美 |
5.2.2 景观宁静 |
5.2.3 景观喜好 |
5.2.4 声源与景观评价的交互作用 |
5.2.5 声源与景观注视的交互作用 |
5.3 景观注视中的视听交互作用(实验三) |
5.3.1 声源影响下的眼动差异性 |
5.3.2 景观类型影响下的眼动差异性 |
5.3.3 远景-农田-水景-街道-院落景观注视规律 |
5.3.4 景观要素对眼动注视的综合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乡村声景设计策略 |
6.1 注重声景感知与期待 |
6.1.1 提高听觉感知设计意识 |
6.1.2 突出声景期待 |
6.2 关注使用者的评价差异 |
6.2.1 关注村民的个体差异 |
6.2.2 考量旅游者文化背景 |
6.2.3 了解跨文化旅游者喜好 |
6.2.4 认识设计者—使用者的差异 |
6.3 总体调控与设计声源 |
6.3.1 防治交通噪声 |
6.3.2 借用风力与风声 |
6.3.3 保护动物声 |
6.3.4 运用水声 |
6.3.5 体验雨声与雪声 |
6.3.6 营造活动声氛围 |
6.4 优化乡村声景视听要素配置 |
6.4.1 根据景观特征配置声音 |
6.4.2 视听要素相配合 |
6.4.3 侧重设计积极要素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问卷一:基于景观类型的乡村声景现状调查 |
附录2 问卷二:基于使用者社会特征的乡村声景现状调查(I) |
附录3 问卷二:基于使用者社会特征的乡村声景现状调查(II) |
附录4 问卷三:基于视听环境的乡村声景期待调查(中) |
附录5 问卷三:基于视听环境的乡村声景期待调查(英)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语义缺省的认知拓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省略认知观VS省略生成观 |
2.3 语义空位的研究视角 |
2.3.1 语义视角 |
2.3.2 语用视角 |
2.3.3 语篇视角 |
2.3.4 认知视角 |
2.4 语义缺省研究回顾 |
2.4.1 语义缺省研究的发展脉络 |
2.4.2 语义缺省的相关概念 |
2.4.3 缺省理论研究回顾 |
2.4.4 Jaszczolt的缺省语义学 |
2.5 小结 |
第3章 认知拓扑观 |
3.1 引言 |
3.1.1 体验观 |
3.1.2 突显观 |
3.1.3 注意观 |
3.1.4 拓扑观 |
3.2 认知拓扑观的理论基础 |
3.2.1 拓扑学基础 |
3.2.2 认知的拓扑性 |
3.2.3 语言的拓扑性 |
3.3 认知拓扑观的主要内容 |
3.3.1 认知拓扑等价观 |
3.3.2 认知拓扑连通观 |
3.3.3 认知拓扑连续观 |
3.4 小结 |
第4章 语义缺省的认知理据 |
4.1 引言 |
4.2 数学中的拓扑连通性 |
4.3 认知空间的拓扑连通性 |
4.3.1 知觉的拓扑连通性 |
4.3.2 人工神经网络的拓扑连通性 |
4.4 语言空间的拓扑连通性 |
4.5 小结 |
第5章 语义缺省的认知机制 |
5.1 引言 |
5.2 认知拓扑整合观 |
5.3 概念整合拓扑网络模式的理论渊源 |
5.3.1 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模型 |
5.3.2 Glenberg的索引假设 |
5.3.3 Zwaan的浸入式经历者框架 |
5.4 概念整合拓扑网络模式的内部结构 |
5.4.1 心理拓扑空间 |
5.4.2 识解格式塔 |
5.5 概念整合拓扑网络模式的构建过程 |
5.5.1 第一阶段:激活 |
5.5.2 第二阶段:连通 |
5.5.3 第三阶段:整合 |
5.6 概念整合拓扑网络模式的实例分析 |
5.7 小结 |
第6章 语义缺省的认知原则 |
6.1 引言 |
6.2 发话人原则 |
6.2.1 突显原则 |
6.2.2 守恒原则 |
6.3 受话人原则 |
6.3.1 意图性原则 |
6.3.2 关联原则 |
6.4 小结 |
第7章 语义缺省与语篇连贯 |
7.1 引言 |
7.2 语义缺省与语篇连贯的关联性 |
7.3 从语义缺省到语篇连贯的实现途径 |
7.4 语义缺省与语篇连贯的实例分析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结论与启示 |
8.2 不足之处和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非空间视觉选择性注意新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可供性理论视角下党媒微信内容生产实证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为例[D]. 朱金德.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集成和不平衡的有/无监督学习方法及应用研究[D]. 周洁. 江南大学, 2020(03)
- [3]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D]. 赵君香. 山东大学, 2019(02)
- [4]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D]. 孙大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5]动态图形设计中视觉信息表达的秩序性研究[D]. 徐德敏.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4)
- [6]内时间建筑观 ——从空间到内时间认知建筑[D]. 陈珏.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7]动态插画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推广中的应用研究[D]. 黄丹丹. 东华大学, 2017(07)
- [8]维持注意与选择注意具有不同的脑机制: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的证据[J]. 王金娥,任国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33)
- [9]视听交互作用下的乡村声景研究[D]. 任欣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1)
- [10]语义缺省的认知拓扑研究[D]. 赵耿林. 西南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