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理论在环保工作中的应用与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李中桐[1](2021)在《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热电技术快速发展,我国热电项目建设需求逐渐增长,推动相关项目建设对我国热电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就目前我国热电项目建设质量管理而言,仍然有着一定的研究和探索空间。本文通过研究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建设质量管理,构建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用于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力图有效指导该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并在竣工后使得该项目切实地发挥作用,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影响项目的建设和使用。本文以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为例,针对该项目建设质量管理进行了系列研究。概述了国内外关于热电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并对相关的项目管理理论进行了阐释。对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梳理了该项目工程的建设目标以及质量管理特点。分析了华电常山热电项目的质量管理要求与质量管理目标,指出了影响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的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影响因素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验收阶段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最后,本文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措施保障三方面建立了项目建设质量管理保障体系,以此来保障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建设最终的质量管理成果。
许佳奇[2](2021)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以A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的环境能源项目的的投资速度不断提升,在土建施工的质量控制水平也面临着挑战。有许多企业急于追求利益,对工程质量严重忽视,导致质量问题不断显现。为了提升能源土建施工项目特别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质量控制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从土建施工的角度出发,对建筑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进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建立基于PDCA循环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工程项目施工量控制体系,促进施工的高效高质运行,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相关资料的查询,运用案例分析法,探索土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理论基础,以及PDCA循环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中的运用。结合对比分析法进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中不同的质量控制理和方法的比较,以及比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得出引入PDCA循环在土建施工中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质量控制技术。确定使用PDCA循环理论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阐述PDCA循环的特点、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结合PDCA循环理论,设计出一套适用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中质量控制的PDCA步骤循环体系,介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PDCA循环的八步骤方法运用,并通过定量分析法中所采取的质量控制基本工具:计量过程能力指数、直方图、排列图、因果分析图,应用到工程实例中。对质量控制各阶段的问题进行探讨,使质量控制更加定量化、科学化。以A项目为例的案例分析,对施工中所产生的质量问题通过PDCA循环进行质量控制,对案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行了定量分析,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并制定具体相应的措施。通过PDCA循环最终达到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过程中有效的质量控制效果。对构建科学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促进施工企业的高效高质运行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王春光[3](2021)在《SDSL公司TM产品生产管理改进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经济发展迎来重大挑战和竞争压力。为了迅速顺应环境局势变化,尽快应对行业冲击和挑战,各类经济主体特别是实体经济单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用创新驱动发展,用改革激发活力,用先进管理手段打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健康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本文研究主体就是在宏观形势愈发严峻,行业竞争逐步激烈的生存环境下连续多年亏损,急需作出创新变革打造核心竞争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本文的研究就是针对SDSL公司产业链条中最薄弱的生产管理问题,聚焦核心产品TM产品进行深入分析。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先进生产管理相关理论的深入学习,筛选提炼出有借鉴价值和创新思维并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思想和分析工具,围绕本次选题研究目标SDSL公司的生产管理体系现状进行全面把脉诊断。通过聚焦公司核心产品TM产品生产成本主要成本因素:原材料、人工成本、动力成本相比同行业先进企业存在较大差距的关键问题,从TM产品的生产成本为切入点,采用现场观察法、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先进分析法等手段,结合人、机、料、法、环以及产品选择等生产管理组成要素,运用鱼骨图法深入研究分析,厘清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后针对聚焦生产工人的劳动效率提升,机器设备的经济高效运行,强化质量保障体系的打造,核心产品生产工艺水平的提升,环保治理能力的提升以及生产产品的结构优化几方面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能落地的解决措施。本文通过对SDSL公司TM产品生产管理问题的分析和研究,运用精益生产、两化融合、全面质量管理、绿色制造、两鸟理论等先进管理思想提出改进措施和实施方案,通过对生产工人考核办法的优化和现场管理的加强,激发了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了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品质;通过对生产动力供给系统参数改进和运行模式的变革,大大降低了核心产品生产成本;通过质量控制体系的打造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加强,提升产品质量保障和生产工艺的水平;通过强化环保治理能力的打造,有效解决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提升核心竞争优势;通过摒弃清除低毛利、高耗能产品,充分保证高附加值产品的满负荷生产,实现了产品结构的优化和产品的聚焦以及工艺的稳定。这些针对生产管理中存在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的应用和实施,有效解决了人、机、料、法、环等生产要素存在的问题,使公司核心产品的生产成本接近了行业内先进企业的成本水平,而且,产品主要成本因素中,材料消耗和人工成本水平赶上并超越了先进企业,实现了SDSL公司的生产能力的提升和成本领先战略的落地,并完成了利润指标减亏、扭亏、增盈的三级跳跃,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这些研究和分析对企业现代生产体系的打造和企业整体战略的推进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效保障,也对相关行业和同类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对SDSL公司TM产品生产管理改进研究分析过程中,只是针对部分领域和部分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没能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目标,还存在着不足。同时,SDSL公司推进生产管理改进的时间只有一年多,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改进程度不够深入,还需要团队同仁继续努力。另外,由于本文作者水平有限,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和认知还停留在表面,结论观点不一定成熟,真诚希望能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批评指正。
蒋黎夏[4](2020)在《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在大气污染事件溯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且环境污染事件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大气污染事件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大气污染现场应急响应监测已成为大气环境风险管理的重要工作。研究和发展快速大气污染物应急监测技术应用已成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重要部分。论文对便携式气质联用分析仪和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气体分析仪等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方法和实验室的标准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分析苯系物的精密度在6.3%~19.6%,准确度在95.7%~106.6%;而实验室标准方法分析苯系物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分别在0.44%~1.92%和98.90%~101.37%。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气体分析仪分析甲烷和丙烷标准气体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分别在0.7%~2.0%和102.1%~111.1%,而实验室标准方法分析甲烷和丙烷的精密度、准确度分别在0.6%~0.7%和101.1%~104.2%。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的方法精密度和准确性虽然都略低于实验室标准方法,但鉴于应急仪器需要压缩仪器模块发挥便携性的优点,20%以内的偏差仍在可控范围内。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分析苯系物与实验室标准方法的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90~0.996之间;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气体分析仪分析甲烷和丙烷的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4和0.995;相关系数均大于显着性差异水平0.05下的临界相关系数值,说明本研究中的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的方法与对应实验室标准方法分析得出的结果显着性相关。使用t检验方法对便携式气质联用仪与实验室标准方法测定苯系物物种的检测结果进行了一致性比较,结果表明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分析乙苯、苯乙烯、邻-二甲苯、1,2,3-三甲苯、1,2,4-三甲苯、1,3,5-三甲苯的t值在0.039~1.568之间,小于0.05(8)=2.306,说明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分析这些气体污染物时与实验室标准方法的比对结果无显着性差异。而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分析苯、甲苯、对/间-二甲苯时t值分别为3.346、4.874、2.415,大于t0.05(8),说明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分析苯、甲苯、对/间-二甲苯时与实验室标准方法的比对结果可能存在差异,在应用时需要考虑物种的差异带来的不确定性,必要时需要有其他方法加以辅助。从监测时效性分析,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的方法均为现场直接监测,不存在样品的运输和贮存过程,而实验室标准方法通常需要采样、运输和保存等环节,样品的从采集到分析通常需要若干小时。在分析气袋法保存甲烷和丙烷的8小时衰减实验中,模拟多种保存条件下甲烷、丙烷和苯系物的8小时衰减率在5.0%~10.5%。这些结果进一步证明应急监测方法现场直接监测的时效性优势。基于以上的研究,论文在验证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性能相对稳定、应急监测方法出具的数据相对可靠的前提下,介绍了运用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在建立污染源特征污染物谱库的应用、在完善重点企业应急预案中的应用、在协助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中的应用、在现场测算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项目去除效率中的应用、在辅助实验室标准方法定性方面的应用、在解决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方面的应用、在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臭氧生成潜势估算方面的应用。
金骏翔[5](2020)在《G企业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十年来建筑企业及建筑市场发展迅速,但随着建筑类企业的崛起,各企业之间的发展规模和管理水平却参差不齐,导致建筑类企业在工程质量管理上有着较大的区别,也使得最终的建筑质量差距过大,各类工程质量事故也频频曝光。这给建筑企业如何参与工程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只有形成一套标准化管理模式,使建筑类企业在工程质量管理上更加规范化,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的隐患出现。本文以G企业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管理学知识、方法并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企业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研究探讨。文中将质量管理的流程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分别论述,将企业质量管理中的“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在三个阶段中的影响及控制重点逐一研究分析,在运用管理学知识研究的过程中同时提出自己的建议及方法。希望提炼出适合大多数建筑企业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推广至更多建筑企业中去。
杜海龙[6](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王越[7](2020)在《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满足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建筑工业化应运而生,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方式之一,近些年全球装配式建筑市场发展迅猛,市场规模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关于传统建筑项目的质量管理和生产技术相对较为成熟,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传统建筑项目的质量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但建筑工业化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基于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技术较为不成熟以及相关标准欠缺的情况,其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PC构件作为装配式建筑的核心要素,是影响装配式建筑整体质量的关键。质量风险的传递性会产生连锁反应,若PC构件在生产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可能会诱发后续工作的质量缺陷,因此,将PC构件的生产阶段作为研究切入点,对PC构件生产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直接反映了PC构件的生产质量情况,能够有效地对PC构件的生产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本文以PC构件生产质量为研究对象,结合质量评价的理论知识,运用文献检索、访谈等方法识别出关键的质量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选择和调整,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信效度检验。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类汇总,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的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构建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模型。将贴近度原则与可拓学相结合,对某构件生产企业的生产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将该企业PC构件生产质量量化为一个综合得分。对该企业构件的生产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优化措施的建议,对提高装配式建筑PC构件的生产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PC构件企业制定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马晶晶[8](2021)在《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环境监测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总污染源的控制与环境质量的评价。要达到政府在新时期提出的环境保护工作基本要求,需要从环境监测指标和环境质量的生态系统监督两方面做起,逐步完善过程,把握整体监测发展趋势,从而改善环境和居民生存生态空间的状态。因此,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本文以温州市瓯海区的环境监测为例,作为基层环境监测的典型,阐释了地方监测工作目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探讨了解决之道。本文分为七个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说明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阐释了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站和第三方监测机构等基本概念和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介绍了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现状,以及在监测站和第三方机构工作人员、普通市民中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第四部分从多角度分析了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部分对比了国内多地在基层环境监测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其对瓯海区环境监测的启示;第六部分提出解决瓯海区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最后得出结论。本文研究工作的开展,是鉴于目前地方环境监测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改善,而国内这方面尤其是针对基层环境监测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期望通过研究瓯海区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能够对推动基层环境监测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同时为提高监测样本数据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同时,也希望能对提高基层环境监测工作在应对开放性市场的竞争能力有所裨益,并为研究环境监测及相关政府管理工作的其他学者提供参考。
黄欢[9](2021)在《超高层建筑质量精细化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土地资源匮乏、人口密度增加,对于建筑物的实际需求持续增加。相对低层建筑而言,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具备更高的投资价值、收益空间和艺术观赏性,近年来在我国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迅速发展起来。市场对超高层建筑项目的需求和供给日渐增加。但相对于一般低层项目而言,超高层建筑无论是项目自身的设计、施工以及验收,还是与项目安全相关的建筑防火防爆等,都存在较高的要求,这些都是项目质量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超高层建筑施工具有周期长,受环境影响大等自身特点,运用传统的质量管理方法解决超高层建筑施工明显存在不足。由于大量超高层建筑的涌现,总承包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法还处于比较落伍的状态。因此研究超高层建筑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模式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围绕某超高层建筑的质量管理实际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法、理论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在说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理论后,结合拟建案例项目探讨我国超高层建筑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思考解决方案,提出有助于我国超高层建筑项目质量精细化管理的可行路径。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思路及方法。其次,阐述项目精细化质量管理与超高层建筑项目质量管理相关基础理论,奠定本文理论基础,并将精细化管理应用至超高层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中。再次,将某拟建超高层建筑作为实际案例,对案超高层建筑案例的质量管理的潜在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主要存在包括设计不合理、采购不过关、质量问题频发、监理和验收形式化等问题。最后依据精细化管理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流程,对超高层建筑的质量管理提出相应的精细化管理方案,按照精细化目标关、精细化操作与管理、动态细节监测、管理体系调整完善四个步骤进行精细化质量管理。通过全文研究,超高层建筑质量精细化管理除遵循一般项目质量管理要求外,更需要结合项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于质量相关的各环节强化管理、明确质量管理要点与薄弱环节,从设计、采购、施工、现场、监理、验收等不同层面,整合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等,更好地达到质量精细化管理目标,确保超高层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俞昊天[10](2020)在《建设工程质量政府差别化监督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建筑技术领域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新形势对政府部门监督工程质量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进一步审查政府对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办法是否符合中国国情和客观法律,以提高监督效率。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提高政府对项目质量差别化监督的质量和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持。从水平和垂直的双重角度分析中国政府对建设项目的监督和质量管理的历史和现状,从整体上把握监管特点,总结发达国家差别监管的特点和参考意义,并进行分析。一是差别化的质量监督;二是进一步规范差别化政府监督的程序和内容。三是进一步完善差别监管的手段和方法,为理清差别化政府监管的有关原则及实施措施提供依据。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本文建立了从总体上区分监督的原则,并建议针对建筑项目的质量(包括风险识别系统)开发一种系统,定量分析状态差别化的监控方法。项目质量的评估和项目质量模型的差异性监控,差别化监管动态纠正机制等措施以达到优化监管资源配置的目的。以徐州市铜山区为例,对政府实施建设工程质量差别化监测进行实证研究,论证本文的主要实践意义,为相关职能部门针对性的差别化监管提供具体参考。
二、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理论在环保工作中的应用与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理论在环保工作中的应用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概况及建设目标 |
2.1 工程概况与组织结构 |
2.1.1 项目概况 |
2.1.2 项目组织结构 |
2.2 厂址及环境 |
2.2.1 项目选址 |
2.2.2 项目自然环境 |
2.2.3 项目社会环境 |
2.3 项目工程建设目标 |
2.3.1 项目工程建设整体目标 |
2.3.2 项目工程建设具体目标 |
2.4 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目标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要求 |
3.1.1 质量管理的总体要求 |
3.1.2 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 |
3.2 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目标 |
3.2.1 工程建设质量总目标 |
3.2.2 工程建设质量具体目标 |
3.3 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影响因素 |
3.3.1 施工人员因素 |
3.3.2 施工材料因素 |
3.3.3 施工机械因素 |
3.3.4 施工方法因素 |
3.3.5 工程环境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 |
4.1 项目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 |
4.1.1 项目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
4.1.2 项目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
4.1.3 项目劳动力质量管理 |
4.1.4 项目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
4.1.5 项目机械设备质量管理 |
4.2 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
4.2.1 确定施工质量处理流程 |
4.2.2 建立工序质量控制体系 |
4.2.3 建立施工方质量保证体系 |
4.2.4 建立现场监督检查机制 |
4.2.5 做好重点环节的质量控制 |
4.3 项目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 |
4.3.1 整理工程竣工资料 |
4.3.2 质量控制措施试运行 |
4.3.3 编制验收备案程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保障体系 |
5.1 组织保障 |
5.1.1 建立质量管理保障组织结构 |
5.1.2 优化质量管理保障组织结构 |
5.1.3 实行组织保障工作 |
5.1.4 细化组织保障工作 |
5.2 制度保障 |
5.2.1 建立质量管理会议制度 |
5.2.2 建立质量管理奖惩制度 |
5.2.3 建立质量管理技术监督制度 |
5.3 措施保障 |
5.3.1 优化项目设计水平 |
5.3.2 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
5.3.3 进行全过程项目质量保障 |
5.3.4 严格进行项目验收阶段质量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以A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应用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应用意义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目标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对比分析法 |
1.5.3 定量分析法 |
1.5.4 案例分析法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1 论文结构 |
1.6.2 技术路线图 |
1.7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释义及理论概述 |
2.1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释义 |
2.1.1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定义 |
2.1.2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特点 |
2.1.3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土建工程项目施工难点 |
2.2 施工质量管理概述 |
2.3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概述 |
2.4 PDCA循环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3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方案设计 |
3.1 质量管理主要研究方法比较 |
3.2 基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分析工具 |
3.2.1 计量过程能力指数 |
3.2.2 直方图法 |
3.2.3 因果分析图 |
3.2.4 排列图法 |
3.2.5 QC小组分析法 |
3.3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
3.3.1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目的 |
3.3.2 基于PDCA循环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
3.3.3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步骤 |
3.4 本章小结 |
4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在A项目上应用 |
4.1 项目的概况及特点 |
4.1.1 项目概况 |
4.1.2 A项目土建施工质量管理特点 |
4.2 A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3 A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质量控制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5 A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 |
5.1 A项目质量管理保障措施 |
5.2 A垃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的运行 |
5.2.1 第一轮PDCA循环 |
5.2.2 第二轮PDCA循环 |
5.3 A垃圾电站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循环运行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SDSL公司TM产品生产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研究内容与框架 |
2.可能的创新点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评述 |
(四)研究方法 |
1.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
2.案例分析法 |
3.文献研究法 |
4.先进分析法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生产管理 |
2.人员激励 |
3.动力成本 |
(二)理论基础 |
1.精益生产 |
2.绿色制造 |
3.全面质量管理 |
4.两化融合 |
5.“两鸟”理论 |
三、SDSL公司生产管理现状分析 |
(一)行业情况 |
(二)SDSL公司简介 |
1.公司基本情况 |
2.企业文化体系 |
3.组织机构及治理系统 |
4.顾客群与细分市场 |
5.供应商及采购体系 |
(三)SDSL公司TM产品生产管理现状 |
1.生产项目建设情况 |
2.主要产品介绍 |
3.生产人员 |
4.机器设备 |
5.生产质量体系 |
6.生产工艺 |
7.生产运作流程 |
四、SDSL公司TM产品生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SDSL公司TM产品生产管理存在问题 |
1.产品质量稳定性控制能力偏弱 |
2.TM产品工艺水平较低 |
3.动力设备运行不经济 |
4.生产工人劳动效率不高 |
(二)SDSL公司TM产品生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绩效考评体系缺乏科学合理性 |
2.动力设备没能实现智能化和信息化 |
3.缺乏有效质量保障体系 |
4.生产工艺水平提升步伐缓慢 |
5.环保处理能力偏弱 |
6.缺乏产品聚焦,不能做到规模效应 |
五、SDSL公司TM产品生产管理的改进措施与效果分析 |
(一)结合“精益生产理念”优化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
1.建立以培养人、提升人为导向的人才资源管理系统 |
2.设立科学高效的薪酬管理体系 |
3.制定以实现价值创造目标为导向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 |
(二)贯彻“两化融合”理念,实现设备经济高效运行 |
1.提升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程度 |
2.在设备管理上强化多种预防和故障性维护保养制度及活动 |
3.运用技术创新手段提升设备运行效率 |
(三)严格落实“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促进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 |
1.落实质量安全保证责任 |
2.建立完善质量安全岗位责任制 |
3.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
4.强化质量管理过程的控制 |
(四)强化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工艺水平的提升 |
1.完善制度建设 |
2.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以及和专业院校的合作 |
3.通过完善技术评估体系服务公司战略发展 |
4.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
(五)落实“绿色制造”理念促进企业突破环保制约瓶颈 |
1.大力提升环保治理能力 |
2.通过工艺优化促进“绿色制造”思想的落实 |
(六)推进“两鸟理论”落地,优化产品结构 |
1.优化产品结构、明确产品定位 |
2.做好生产聚焦保证“两鸟理论”思想的落实 |
(七)改进后的效益分析 |
1.TM产品主要生产指标对比 |
2.TM产品成本因素对比 |
3.主要经营指标的趋势变化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在大气污染事件溯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气污染控制现状 |
1.1.2 环境污染事件的现状 |
1.1.3 环境应急监测的现状 |
1.2 研究目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环境应急监测领域的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环境应急监测体系现状 |
2.1.2 我国环境应急监测的研究进展 |
2.2 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主流设备 |
2.2.1 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基本原理 |
2.2.2 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气体分析仪基本原理 |
2.2.3 实验室常规气相色谱仪基本原理 |
2.3 常规监测方法的标准和规范 |
2.4 环境应急监测的标准和规范 |
2.4.1 环境应急监测的技术规范 |
2.4.2 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的标准方法 |
2.4.3 环境应急监测质量控制标准和规范的缺失 |
2.5 应急监测方法有效性判定 |
2.6 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 |
2.6.1 在提高监测时效性方面的应用研究 |
2.6.2 在监测目标外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 |
2.6.3 在非环境应急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 |
2.6.4 在测算挥发性有机物臭氧生成潜势方面的应用研究 |
2.7 小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1 技术路线 |
3.2 实验比对方法 |
3.2.1 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的实验条件 |
3.2.2 实验室标准方法的实验条件 |
3.3 研究方案 |
第4章 比对实验的结果与相关性研究 |
4.1 精密度、准确度比对实验 |
4.2 相关性比对实验 |
4.3 应急监测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比对结果的t检验 |
4.4 监测时效性比较 |
4.5 比对试验的总结和评价 |
第5章 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在大气污染事件中的实用性研究 |
5.1 完善固定污染源特征污染物排放清单 |
5.2 重点企业污染物谱库的初步应用 |
5.3 完善重点企业应急预案 |
5.3.1 更新和完善企业应急预案中主要污染物信息 |
5.3.2 运用NIST库中离子碎片图提高现场定性准确度 |
5.3.3 在企业应急预案中建立主要污染物的MSDS和防护对策 |
5.4 协助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工作 |
5.4.1 深度了解VOCs排放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 |
5.4.2 VOCs排放企业臭氧生成潜势(OFP)的估算 |
5.4.3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设施去除效率的现场测定 |
5.5 对常规监测的辅助应用 |
5.5.1 在辅助常规监测定性方面的应用 |
5.5.2 对现有标准方法的补充方面的应用 |
5.6 异味扰民的现场快速溯源方面的应用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G企业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3 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的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思路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的研究综述 |
2.1.1 工程质量管理研究的概念及特征 |
2.1.2 国外工程质量管理的研究综述 |
2.1.3 国内工程质量管理的研究综述 |
2.1.4 对国内外工程质量管理研究的思考 |
2.2 企业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影响因素 |
2.2.1 劳动者对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 |
2.2.2 施工机械、设备对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 |
2.2.3 建筑材料对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 |
2.2.4 施工方法对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 |
2.2.5 施工环境对对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 |
2.3 企业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的理论基础 |
2.3.1 权变理论 |
2.3.2 SPC理论 |
2.3.3 PDCA循环理论 |
第三章 G企业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
3.1 G企业的公司概况及现有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
3.1.1 G企业的公司概况 |
3.1.2 主要设备、材料检验程序 |
3.1.3 隐蔽工程质量验收程序 |
3.1.4 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程序 |
3.2 G企业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3.2.1 员工活动在企业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问题 |
3.2.2 企业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在过程中的问题 |
3.2.3 公司对工程质量控制没有配套的奖惩机制 |
3.3 G企业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企业工程管理人员及机构职能不明 |
3.3.2 企业工程质量管理改进体系不健全 |
3.3.3 企业奖惩制度的不完善 |
第四章 G企业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优化方案设计 |
4.1 优化方案设计原则 |
4.1.1 企业对工程质量控制点的调整原则 |
4.1.2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
4.1.3 SPC理论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
4.1.4 权变理论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
4.2 优化方案设计思路 |
4.2.1 强化企业员工质量提升意识 |
4.2.2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
4.2.3 建立质量责任制度 |
4.2.4 夯实质量管理基础 |
4.2.5 严把施工过程质量关 |
4.2.6 将质量管理考核和绩效考核相结合 |
4.3 优化方案的体系流程 |
4.3.1 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制度流程 |
4.3.2 建立工程的工序交接检验程序流程 |
4.3.3 竣工工程的验收程序流程 |
4.3.4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流程 |
第五章 G企业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优化方案实施 |
5.1 G企业事前工程质量管理阶段的控制措施 |
5.1.1 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工程质量控制 |
5.1.2 对施工材料的工程质量控制 |
5.1.3 对施工机械、设备的工程质量控制 |
5.1.4 对施工环境的工程质量控制 |
5.1.5 对主要施工方案的把控 |
5.2 G企业事中工程质量管理阶段的控制 |
5.2.1 对各施工工序的工程质量管理控制 |
5.2.2 对各分项工程的工程质量管理控制 |
5.2.3 对各部分工程的工程质量管理控制 |
5.2.4 对各单位工程的工程质量管理控制 |
5.3 G企业事后工程质量管理阶段的控制措施 |
5.3.1 不合格质量事件处理 |
5.3.2 质量事故处理 |
第六章 G企业XX项目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案例 |
6.1 XX项目的工程概况 |
6.2 XX项目事前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
6.2.1 施工方案管理 |
6.2.2 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管理 |
6.2.3 施工材料管理 |
6.2.4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
6.2.5 施工环境管理 |
6.3 XX项目事中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
6.3.1 事中控制主控部门及实施办法 |
6.3.2 事中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体系措施 |
6.3.3 事中质量控制程序 |
6.3.4 事中过程关键环节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
6.4 XX项目事后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
6.4.1 事后事故处理措施 |
6.4.2 事后事故处理体系 |
第七章 研究总结和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7)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分析 |
2.1 装配式建筑概念 |
2.1.1 装配式建筑概念及特点 |
2.1.2 PC构件的概念及特点 |
2.2 PC构件生产过程 |
2.2.1 PC构件生产流程 |
2.2.2 PC构件生产特点 |
2.2.3 生产流程图 |
2.3 PC构件生产质量管理理论 |
2.3.1 PC构件生产质量管理概念 |
2.3.2 PC构件生产质量管理常用理论 |
2.3.3 PC构件生产质量管理常用方法 |
2.4 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 |
2.4.1 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内涵 |
2.4.2 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流程 |
3.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3.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及步骤 |
3.1.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 |
3.2 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 |
3.2.1 影响因素初识 |
3.2.2 问卷调查设计 |
3.2.3 可靠性检验 |
3.3 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1 因子分析法 |
3.3.2 PC构件生产质量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
3.3.3 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
4.1 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1.1 层次分析法 |
4.1.2 三角模糊数 |
4.1.3 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 |
4.2 基于改进可拓学的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
4.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2 物元可拓学 |
4.2.3 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评价 |
5.1 案例背景介绍 |
5.1.1 企业概况 |
5.1.2 企业地理环境介绍 |
5.2 PC构件生产质量综合评价 |
5.2.1 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确定 |
5.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3 生产质量综合评价 |
5.2.4 评价结果分析 |
5.3 PC构件生产质量改进优化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附录 |
A.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影响因素识别调查问卷 |
B.装配式建筑PC构件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C.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分值调查问卷 |
(8)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调查研究法 |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4.3 研究简评 |
1.5 创新与不足 |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环境监测及构成要素 |
2.1.2 环境监测站 |
2.1.3 第三方监测机构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职能理论 |
2.2.2 行政监督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3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现状 |
3.1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实体及其运作状况 |
3.1.1 瓯海区环境监测站 |
3.1.2 瓯海区的第三方监测机构 |
3.2 对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的调查 |
3.2.1 调查基本情况 |
3.2.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2.3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调查结果分析 |
4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
4.1.1 环境监测硬件设施方面的问题 |
4.1.2 环境监测工作准则和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 |
4.1.3 环境监测队伍方面的问题 |
4.1.4 第三方监测机构方面的问题 |
4.2 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财政投入滞后 |
4.2.2 管理制度和标准不清晰 |
4.2.3 人才引进方式单一,待遇缺乏吸引力 |
4.2.4 缺少对第三方监测机构的扶持 |
5 国内环境监测的先进经验及启示 |
5.1 国内环境监测的先进经验 |
5.2 对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的启示 |
6 改进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的对策建议 |
6.1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硬件设施 |
6.1.1 突破监测工作场地范围局限 |
6.1.2 优化实验室运行环境 |
6.1.3 增加监测仪器和设备 |
6.2 完善环境监测工作准则和管理制度 |
6.2.1 明确管理方式和定位 |
6.2.2 约束具体工作细节 |
6.2.3 建立统一监测数据的核定标准 |
6.3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改善待遇 |
6.3.1 积极引进专业人才 |
6.3.2 改善待遇留住人才 |
6.3.3 加大培训和再教育力度 |
6.4 促进第三方监测机构发展,探索竞争与合作的新思路 |
6.4.1 多措并举促进第三方监测机构的发展 |
6.4.2 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合作与竞争的模式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监测站职员状况调查表 |
附录2 温州市瓯海区居民环境监测了解情况调查表 |
附录3 第三方监测机构职员状况调查表 |
致谢 |
(9)超高层建筑质量精细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
1.1.2 当前超高层建筑的质量管理状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技术路线 |
1.5 论文研究对象及视角界定 |
1.6 论文研究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
2.1.2 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
2.1.3 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
2.1.4 精细化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
2.2.2 超高层建筑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
2.2.3 精细化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论文研究相关概念及理论方法 |
3.1 论文研究相关概念 |
3.1.1 质量管理 |
3.1.2 超高层建筑 |
3.1.3 超高层建筑的质量管理 |
3.2 理论方法 |
3.2.1 常用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
3.2.2 论文研究方法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4 超高层建筑质量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构架 |
4.1 精细化理念的基本原理 |
4.2 精细化管理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思路 |
4.2.1 应用思路 |
4.2.2 应用中的关键要素 |
5 案例研究 |
5.1 案例基本情况 |
5.2 案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要求 |
5.2.1 案例质量管理要求 |
5.2.2 案例潜在问题分析 |
5.3 精细化理念在案例项目中的应用 |
5.3.1 精细化质量管理的流程 |
5.3.2 精细化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
5.3.3 精细化管理具体方案 |
6 结论及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建设工程质量政府差别化监督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建设工程质量政府差别化监管模式的发展 |
2.1 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内在行为分析 |
2.2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的沿革与现状 |
2.3 发达国家建设工程质量差别化监管的特点及借鉴 |
3 构建建设工程质量政府差别化监管模式 |
3.1 工程质量政府差别化监管原则 |
3.2 建设工程政府质量链监督及其“蝴蝶效应”分析 |
3.3 工程质量政府差别化监管实施措施 |
4 徐州市铜山区建设工程质量政府差别化监管的现状分析及调查研究 |
4.1 铜山区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现状 |
4.2 江苏省铜山区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5 徐州市铜山区第五期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政府差别化监管模式实证研究 |
5.1 江苏省铜山区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现状 |
5.2 铜山区质监站差别化监管措施 |
5.3 铜山区质监站差别化监管对策和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理论在环保工作中的应用与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研究[D]. 李中桐.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2)
- [2]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以A项目为例[D]. 许佳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SDSL公司TM产品生产管理改进研究[D]. 王春光.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4]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在大气污染事件溯源中的应用研究[D]. 蒋黎夏.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5]G企业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 金骏翔.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6]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7]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研究[D]. 王越.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8]温州市瓯海区环境监测问题研究[D]. 马晶晶. 四川师范大学, 2021(04)
- [9]超高层建筑质量精细化管理研究[D]. 黄欢. 西华大学, 2021(02)
- [10]建设工程质量政府差别化监督管理模式研究[D]. 俞昊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