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奥中民俗民间美术散记(论文文献综述)
姚雨璇[1](2021)在《阿城散文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徐国庆[2](2021)在《生命美学:沈从文与贾樟柯的“生命意识”比较论》文中研究说明
李慧[3](2021)在《《边城》阐释史及其教学研究》文中指出《边城》是沈从文表达“美”和“爱”的文学理想的代表之作,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下,这部伟大的作品很长一段时间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直至上八十年代国内外“沈从文热”影响下,《边城》的美学价值和教育作用才被人们逐渐认识和接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位。如今《边城》一直被编选入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之中,它所表现出来的“美的教育”“爱的教育”“人性教育”“文学教育”等教育思想也日益被人们重视起来。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兴起,在新的历史语境中,高中小说教学的研究必须基于对小说文本的深刻认知,这个认知体现在两个方向上的研究,一是对文本阐释及阐释史了解与研究,二是对小说文本教学系统的研究。本文将运用阐释学理论,梳理《边城》的阐释史,得出有助于《边城》教学的启示,从中摸索出《边城》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围绕着上述目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与研究:第一部分梳理、归纳、总结出不同时段的名家对《边城》的评论与阐释。这部分从《边城》的创作背景、主题、人物、情节出发,综合各家的评述,了解在历时语境中《边城》所呈现的多元的文学理想和价值,还原一个历史的、立体的、真实的“边城形象”。第二部分是各家《边城》教学的一个具体化的论述,主要从教材、教参和教案这三个方向上去研究《边城》教学实践与现状,选取了人教版、苏教版、部编版三种版本进行对比和分析。尽量在掌握了《边城》教学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边城》的教学进行一个客观地分析和研究。同时,将这些教学内容与名家的阐释作比较,希望借阐释史作基点,找到阐释史与教学的切合点,借此来拓宽教学视野与思路。第三部分是结合《边城》的阐释史和教学研究,提出《边城》教学的新思路。首先,比对《边城》阐释史与教学史,分析两者互补性内容及其依据,思考如何将《边城》阐释史的合理化内容引入教学实践;其次,根据《边城》所体现的“爱与美”的教育思想,将读、看、编、写、演这五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用《边城》阐释史丰富内容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希望在拓宽现下阅读教学方式的同时,加强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育。
杨梦[4](2021)在《凌宇的沈从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沈从文,中国现代着名文学家,写有许多享誉中外的历史名篇,1988年被提名为五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之一。由于某些原因,学术界对沈从文的评价在1978年前后呈现出巨大的反差。进入新时期,沈从文重新被读者接受,最重要的推动者便是凌宇,他是新时期沈从文研究的第一人。因此,本文针对凌宇的沈从文研究进行再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旨在说明选题原因、凌宇对沈从文的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正文部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先对沈从文的研究史做一个分期,分别为萌芽期、停滞期和活跃期,引出新时期沈从文研究的第一人凌宇;再通过沈从文对凌宇相关研究的肯定,以及凌宇的沈从文研究带来的影响对凌宇的沈从文研究进行再研究。第二部分是对凌宇的沈从文研究分别从文本梳理、时段分期以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一个详细的阐释。最后一部分探索为何凌宇的沈从文研究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归纳他有哪些有利的条件以及特质;然后分析凌宇在沈从文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结语是对凌宇如何研究沈从文进行总结,并且指出全文的意义,即本论文从凌宇对沈从文的研究角度切入,不仅对研究者如何系统地研究一个作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以往的沈从文研究成果。
张挺玺[5](2021)在《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这一研究视角出发,重点考察1943年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诸体在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发展状况,对该年段发生的若干重大文学现象进行全方位探视,分析它们的文化生成机制,评估他们的美学价值进而重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上篇,后三章为下篇。上篇为文学生态上的宏观考察,重点考察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各自的文化生态环境,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文化生态要素中分析它们对生存在此间的文学创作者的影响,进而从宏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微观的作家生活生态来考察文本生成的内外因素。下篇为美学新变的微观探索,重点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个体分析,开掘他们作品的美学价值,凸显作品中不同以往的“异质性”和“开拓性”,注重这些作品的时代转折意义,进而从整体上来重估1943年在整个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文学史意义。第一章考察1943年解放区的文化生态。随着解放区根据地的建设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整体形势的掌控,从草创队伍到建设自己的文学方针,解放区文学经历了一个从自由创作到服务政治主旨、从表现自我到着重意识教化功能的转折和嬗变。文学与政治的一元化格局形成,文化领导权得以确立,在《讲话》思想指导下,文学生产体制更趋规范。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遵命”而趋向“一元”的革命性。第二章探索1943年沦陷区的文化生态。揭示日伪政权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的统治本质。不同的政治立场分野出不同的文学创作趋向。日伪的高压文化管控使沦为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不得不在“言”与“不言”中做出艰难的中华民族“文学体认”。第三章观照1943年国统区的文化生态。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导致时局纷乱。通货膨胀致使民生危难,文化审查引发文艺乱象,在艰难时局和生存危机的威逼下,人们开始正视严厉的现实,审视个人的历史选择,对民族的未来、国家形势以及个人的前途进行了深入的求索。第四章探讨在《讲话》思想指导下解放区文学实现“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和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实绩。重点剖析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作家的“喜闻乐见”与“中国气派”作品风格,并探索“新秧歌运动”和“旧剧改革”的历史意义。第五章研究沦陷区文学创作在日伪的残酷统治及其文化高压下,一方面走向乡土寻求自我身份的民族确认,一方面走向寻求生命的自适、作暂时的感官自慰和精神宽慰的两个美学向度。重点关注1943年段乡土小说创作的“时代新变”,重新评估被遗忘的乡土作家;重点剖析张爱玲、苏青等上海沦陷区作家在题材上的开拓,在文学美学上的创新;同时对小说和戏剧在此间的“异质性”跨越给与充分的关照。第六章探求国统区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诸体取得的斐然成绩。不仅关注文坛宿将诸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在四十年代(尤其在1943年)文学创作中不约而同却又各有特色的创作转型,而且关注他们和新锐作家形成的多元探索的文学现象。特别对此间做出美学突越的路翎、徐訏、冯至、吴祖光、穆旦、沈从文等作家给与个体关照,籍此烛照1943年文学创作的历史高点。本文在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文学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客观透视三个不同“文化生态区域”的文学活动,揭示各自区域内作家作品的不同的文学面向和美学风格。虽然各个区域内作家创作题材不同,但他们在1943年的文学发展流变中具有同质意义。即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这一年对文学发展历史上那种雅俗对峙、互不交通的单线趋向给予了校正和超越,实现了文学发展从“雅俗并立”到“超越雅俗”,从“新旧不容”到“相得益彰”的历史性飞跃。通观1943年如此恢弘的文学创建,我们发现,1943年是新文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学倡导者所提倡的“白话文”文学革命,只有到了1943年诸位作家的笔下,才真正实现。总而言之,本论文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兼收几代学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具体而微研究1943年的文学现象,努力挖掘这个“特别年段”文学创作的“特别现象”,重估并凸显1943年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学史中的价值和地位。
宋哲琦[6](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黄锦活[7](2020)在《论王统照小说的苦难叙事》文中研究表明王统照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亲历风雨飘摇的年代,对多灾多难的民族和社会有深切的体验和深入的观察。王统照将苦难这一元素放置到他的创作中,专注于对苦难生活的书写和苦闷挣扎情绪的表达,体现了直面人生困境和反抗绝望的理想信念。本文以王统照的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其作品蕴含的多重苦难,分析苦难叙事的艺术策略,主要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三部分。论文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对象,对王统照小说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概括,并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王统照小说中的苦难叙事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第一章论述王统照小说中的苦难现象,结合作品中不同人物的生存状态和人生遭遇对文本中呈现的各种苦难现象进行概括分类,主要分为四类:底层生活的无望之苦、弱小知识分子之苦、女性命运之苦和战争之苦,其中,底层生活的无望之苦又细分为城市贫民之苦和动荡社会农民之苦。第二章结合作家个人的生命体验和作家创作初期“爱与美”理想的破灭,论述王统照小说苦难叙事的成因问题。第三章对王统照小说苦难叙事的艺术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阐述。首先,王统照善于将凄冷的环境与残酷的人事结合起来,根据人物命运的发展变化进行恰如其分的环境描写。其次,王统照运用多种创作方法表现苦难的人生,如现实主义方法、浪漫主义方法、象征主义方法等,不同创作方法的运用使得王统照文本中的苦难底色更加的丰厚。论文结语部分则对王统照的人格和文格进行总结探讨。
古再丽努尔·亚森[8](2020)在《文学地理视野下的李娟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散文作家李娟以自己独特的阿勒泰题材散文,吸引了许多读者和文学研究者的目光。她散文中蕴含阿勒泰叙事的丰富内涵。阿勒泰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不仅为她的散文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以及丰富的个人体验,更影响了她的价值理念,审美气质与写作风格,赋予了她写作的空间和灵魂。作为客观地理空间的阿勒泰,经过作家别样的审美,升华为李娟文学世界的精神家园,并形成了独特的“阿勒泰叙事系列”。在李娟的散文里,地理空间的建构是她追求审美艺术的一次成功实践,她在现实地理空间及其地理景观与情节发展的完美融合的过程中完成了对艺术的审美创造。本文尝试用文学地理学视角,以李娟散文以及她生活的阿勒泰地理环境为主体,运用邹建军,曾大兴等教授所提出的,关于文学地理学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对李娟散文进行一番解读。进而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的角度对李娟及其作品的影响进行梳理和论述、剖析了阿勒泰当地各要素对李娟及散文创作的影响,重点研究作家与地理环境、作品与地理环境、作者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及辩证的关系。通过运用“文学地理基因”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分析作家李娟身上的地理基因以及它的呈现。同时通过结合李娟身上的地理基因来探讨特定地理环境中成长的女性形象。运用“地理空间”的概念分析李娟散文的地理空间的构建方式和意义。通过分析李娟在特定地理环境中对生命的反思,进一步揭示文章主题。最后通过对全文的概括和总结阐述了李娟文学创作的意义和模范作用。全文共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为引言,包括第一章的内容、文本的国内外研究状况、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的研究方法加以介绍。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题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的内容。第二章分析阿勒泰地区与李娟创作关系,进一步探讨了文学地理环境元素对李娟及其创作的影响。第三章主要探讨文学发生的地理基因,李娟身上特有的地理基因以及特定地理环境中成长的女性形象等问题。第四章主要探讨李娟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以地理空间与精神追求,审美与创作视景的关系,地理空间的建构方式和构建意义。第五章主要探讨在人文地理环境中李娟对人生的反思。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结论部分。作为本论文的第三部分,对以上研究内容做出综合性总结。此部分先总结阿勒泰的地理环境对李娟及其创作的影响、李娟作品中的地理基因、地理空间的建构意义等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探讨李娟阿勒泰题材散文在我国文学界的地位和对当代文学创作所产生的模范作用。
帅峭[9](2020)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到处可见。然而近几年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学生们对外国的节日十分感兴趣,而对于我们本民族的节日文化,却知之甚少。因此,通过语文教学来帮助文化传承是势在必行的。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了解到的民俗文化大多是在课堂上,因而通过运用语文课程资源促进学生传统民俗文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把民俗文化有机的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也可以对我国的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充分挖掘课本资源,探究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的教学策略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对民俗文化的相关文献资料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进行了进一步的归类汇总,运用表格来直观明了的显示教材中涉及到的所有民俗文化,并且对现下的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的现状展开调查并进行深入分析。笔者通过对实习学校初中每个阶段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且对实习学校的部分语文教师进行访谈,根据调查以及访谈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教师的访谈,依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的教学策略:一是多角度解读教材中涉及的民俗文化;二是丰富教学方式和手段;三是加强课内外阅读与写作教学;四是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希望本文提出的建议可以给一线教学的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李霞[10](2019)在《王树村学术年表》文中提出
二、奥中民俗民间美术散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奥中民俗民间美术散记(论文提纲范文)
(3)《边城》阐释史及其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现状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构架 |
第一章 各家说《边城》 |
第一节 各家评说《边城》的历史背景和主题 |
一、不同历史背景下各家对《边城》的褒贬 |
二、各家说《边城》的主题 |
第二节 各家评说《边城》的人物和情节 |
一、各家说《边城》的人物 |
二、各家说《边城》的情节 |
第三节 各家评说《边城》的艺术手法 |
一、各家评说散文化小说的环境描写 |
二、各家评说诗化小说的人物形象刻画 |
三、各家评说诗化小说的意象与意境 |
第二章 各家教《边城》 |
第一节 三个版本《边城》(节选)教材分析 |
(一)人教版《边城》(节选)教材分析 |
(二)苏教版《边城》(节选)教材分析 |
(三)统编版《边城》(节选)教材分析 |
第二节 两个版本的《边城》(节选)教参分析 |
一、人教版《边城》(节选)教参分析 |
二、苏教版《边城(节选)》教参分析 |
第三节 两个版本的《边城(节选)》的教学分析 |
一、人教版《边城(节选)》教学分析 |
二、苏教版《边城(节选)》教学分析 |
第四节 说《边城》与教《边城》的互补性 |
一、教与说的对比 |
二、教对说的提炼与落实 |
三、说对教的开拓与延展 |
第三章 《边城》阐释史对教学的启示及实践 |
第一节 《边城》阐释史的理论性、经典性与多元性 |
一、《边城》阐释史带来的阐释学与互文性理论启迪 |
二、名家说《边城》的经典性启示 |
三、名家说《边城》的开放性与多元性启示 |
第二节 《边城》阐释史对美与爱的教育启示 |
一、《边城》阐释史前期对美与爱的教育启示 |
二、《边城》阐释史后期对美与爱教育的启示 |
第三节 教学实践对《边城》阐释史的借鉴 |
一、将相关理论引入《边城》教学 |
二、《边城》阐释史对读、观、编、演、写多种教学方法的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凌宇的沈从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沈从文研究与凌宇的研究简述 |
第一节 沈从文研究的梳理 |
第二节 沈从文对凌宇研究的肯定 |
第三节 凌宇的沈从文研究带来的贡献 |
第二章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梳理 |
第一节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文本梳理 |
第二节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时段分期 |
第三节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方法探讨 |
第三章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反思 |
第一节 凌宇研究沈从文的有利条件 |
第二节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特质 |
第三节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理论视野 |
一、为什么选择1943年 |
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野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
一、断代史和区域文学研究 |
二、20 世纪40 年代文学史研究 |
三、“1943 年文学”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上篇 文学生态:政治割据下的三区并存 |
第一章 解放区的政治治理与文化领导 |
第一节 解放区社会的政经“一元化” |
一、经济封锁下的自力更生 |
二、军事威协下的政治治理 |
第二节 《讲话》规范下的“文学遵命” |
一、《讲话》带来的文艺新思想 |
(一)《讲话》思想的政治阐释 |
(二)解放区文艺的管理制度 |
(三)《讲话》影响下的创作转向 |
二、《讲话》开辟的文学新局面 |
小结 |
第二章 沦陷区的异族压迫与文学万象 |
第一节 日伪的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 |
一、日伪的政治奴役 |
(一)经济“统制化” |
(二)政治社会化 |
(三)新国民运动 |
二、汪伪的文化殖民 |
(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
(二)思想文化的强化管制 |
第二节 异族入侵下的自我言说与文坛万象 |
一、沦陷区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 |
二、商业期刊与演出支撑的沦陷区文学 |
(一)商业期刊提供的言说平台 |
(二)《万象》与进步文人的文学坚守 |
(三)商业演出与市民戏剧 |
小结 |
第三章 国统区的纷繁乱象与文坛百态 |
第一节 腐败政治激化的社会矛盾 |
一、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
(一)日渐崩溃的经济体系 |
(二)专制独裁的政治治理 |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管制 |
(一)加强引导的文艺政策 |
(二)逐步收紧的审查管制 |
第二节 艰难时局下的文坛百态 |
一、文人的坚守与阵地的对恃 |
(一)窘迫生活下的文人坚守 |
(二)期刊阵地的国共对恃 |
二、国统区冲突缠绕下的文学现象 |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
(二)以期刊为依托的文学团体 |
(三)“借古讽今”历史剧的兴盛 |
(四)乱世中各类文学探索的杂陈 |
小结 |
下篇 美学新变:多元向度中的美学突越 |
第四章 解放区文学的新形式与新体裁 |
第一节 以“评书体”为代表的小说新变 |
一、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的开创者 |
二、“山药蛋派”作家的集体绽放 |
第二节 诗歌散文的“合势应时” |
一、“歌诗体”的复兴 |
二、报告文学的“应时”效应 |
第三节 旧剧革新的历史召唤 |
一、平剧(京剧)改革 |
二、秦腔改革 |
第四节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
一、《兄妹开荒》:秧歌剧的开山之作 |
二、《周子山》:走向新歌剧 |
小结 |
第五章 沦陷区文学的家国情怀与个人书写 |
第一节 小说:“言”与“不言”中的生命诉说 |
一、市民小说的“生命自适” |
(一)张爱玲:世俗生活的俗中见雅 |
(二)苏青:女性经验的坦率表达 |
(三)“获奖作品”的个体书写 |
二、乡土小说的“家国情怀” |
(一)雷妍:《良田》里的故土坚守 |
(二)其他作者的乡土小说 |
第二节 戏剧:“演”与“不演”中的现实博弈 |
一、秦瘦鸥:因《秋海棠》带出的家国隐喻 |
二、黄佐临和费穆:用“笑”与“哭”实现情感宣泄 |
三、杨绛:以“喜剧双璧”洞彻市民社会 |
四、陈绵:于黑暗中等候光明 |
第三节 诗歌散文中个体生命的突围与反思 |
一、南星:“庭院”中的生命突围 |
二、周作人:焦虑的文化反思 |
三、俞平伯:《独语》中的自我解脱 |
小结 |
第六章 国统区文学的众声喧哗与纵深推进 |
第一节 小说文体的转型与创新 |
一、成熟作家的创作转型 |
(一)茅盾:回归古典传统 |
(二)巴金:潜入庸常人生 |
(三)老舍:直面血泪现实 |
(四)沈从文:穿越牧歌回落染污世俗 |
(五)张恨水:从鸳蝴言情到辛辣现实 |
二、小说文体的创新探索 |
(一)徐訏:间谍传奇框架下的哲理思考 |
(二)路翎:以“主观战斗精神”张扬生命蛮性力量 |
第二节 话剧舞台上历史与现实的独特呈现 |
一、郭沫若:用历史影射现实 |
二.曹禺:直截反映当下的“急就篇”尝试 |
三、吴祖光:叩问人性的诗意廻响 |
第三节 “跨界文体”的惊艳亮相 |
一、冯至:诗化与散文化的小说精品 |
二、穆旦:杂糅多种手法自成一家的哲理长诗创制者 |
三、沈从文:新体散文的尝试开拓人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7)论王统照小说的苦难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王统照小说苦难叙事的具体呈现 |
第一节 底层生活的无望之苦 |
一、城市贫民之苦 |
二、动荡社会农民之苦 |
第二节 弱小知识分子之苦 |
第三节 女性命运之苦 |
第四节 战争之苦 |
第二章 王统照小说苦难叙事的成因探求 |
第一节 作家生命体验的影响 |
第二节 作家“爱与美”理想的破灭 |
第三章 王统照小说苦难叙事的艺术策略 |
第一节 凄冷环境与残酷命运相组合 |
第二节 多种创作方法的运用 |
一、作家多种创作方法的形成 |
二、作家运用多种创作方法书写苦难的社会人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文学地理视野下的李娟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李娟散文文献综述 |
1.3 本文研究方法与结构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2 李娟的文学创作与阿勒泰的地理环境 |
2.1 阿勒泰的自然地理环境对李娟及创作的影响 |
2.1.1 气候与物候对李娟气质人格生命意识的影响 |
2.1.2 自然地理环境对李娟作品的题材,地理空间及写作风格的影响 |
2.1.3 自然地理环境对李娟作品思想的影响 |
2.2 阿勒泰的人文地理环境对李娟及其创作的影响 |
2.2.1 民俗对李娟及其作品的影响 |
2.2.2 地域化的语言对李娟及其作品的影响 |
2.2.3 原生态的游牧民族生活方式对李娟及其作品的影响 |
3 文学发生的地理基因与特定地理环境下的女性形象 |
3.1 文学发生的地理基因 |
3.1.1 地理基因及它的遗传 |
3.1.2 李娟身上特有的地理基因 |
3.2 特定地理环境下特有的女性形象 |
3.2.1 “毅力四射”的“我”(李娟) |
3.2.2 孤独无助却勇敢善良的李娟外婆和妈妈 |
3.2.3 “内柔外钢”的其他女人 |
4 李娟散文的地理空间的建构及建构意义 |
4.1 李娟散文地理空间的建构 |
4.1.1 李娟散文的地理空间建构的基础 |
4.1.2 李娟散文的地理空间建构方式 |
4.2 李娟散文中阿勒泰地理空间构建意义 |
4.2.1 构成新疆阿勒泰乡村的独特地理空间 |
4.2.2 对游牧民族的原生态生活方式进行了文学再现 |
4.2.3 恢复了文学对大自然的记忆 |
4.3 地理空间建构对李娟自身作品的意义 |
4.3.1 丰富了李娟散文的历史文化内涵 |
4.3.2 提升了李娟作品的审美境界 |
5 特定的地理空间中李娟对生命的反思 |
5.1 人与自然的反思 |
5.2 人与生活的反思 |
5.3 人与他人的反思 |
5.4 人与自身的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统编本语文教材 |
1.4.2 民俗文化 |
2 研究综述 |
2.1 “统编本”语文教材的研究概述 |
2.2 初中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研究 |
2.3 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
3 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民俗文化教学的实施依据 |
3.1 建构主义与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 |
3.2 民俗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的依据 |
4 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 |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4.1.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4.1.2 调查的具体实施 |
4.2 调查结果分析 |
4.2.1 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现状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2.2 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现状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4.3 调查发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
4.3.1 教师方面 |
4.3.2 学生方面 |
5 初中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教学策略 |
5.1 多角度解读教材中涉及的民俗文化 |
5.1.1 以民俗文化为主题,讲解地域风采 |
5.1.2 以民俗文化为切点,深入理解文本 |
5.1.3 以民俗文化为立足点,课内外知识互联 |
5.2 丰富教学方式和手段 |
5.2.1 用体验式教学加强对民俗文化的认知 |
5.2.2 以民俗文化导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
5.2.3 以问题讨论式深化对民俗文化的体悟 |
5.2.4 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入民俗课例 |
5.3 加强课内外阅读与写作教学 |
5.3.1 课内教材内容延伸阅读 |
5.3.2 课外经典文化专题阅读 |
5.3.3 开展民俗文化写作课 |
5.4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
5.4.1 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 |
5.4.2 开展民俗文化主题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分布情况表 |
附录B 民俗文化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C 民俗文化教学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奥中民俗民间美术散记(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城散文论[D]. 姚雨璇.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生命美学:沈从文与贾樟柯的“生命意识”比较论[D]. 徐国庆. 南昌大学, 2021
- [3]《边城》阐释史及其教学研究[D]. 李慧.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4]凌宇的沈从文研究[D]. 杨梦.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5]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D]. 张挺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7]论王统照小说的苦难叙事[D]. 黄锦活.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文学地理视野下的李娟散文研究[D]. 古再丽努尔·亚森.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9]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教学策略研究[D]. 帅峭.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8)
- [10]王树村学术年表[J]. 李霞. 民艺,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