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乡镇干部,减轻负担,好!

清理乡镇干部,减轻负担,好!

一、清了乡官,减了负担,好!(论文文献综述)

杨鑫[1](2021)在《南北朝时期州官与府官之关系——以州官体系之变迁为视角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中出现了州官与府官的双轨制。以往学者大多认为随着东晋以降军府机构的发展,府官逐渐侵夺了州官的职权,使后者变成了没有职事的闲散职位。不过这一观点并不准确。从汉到南北朝,州官的职位结构经历了一个由简而繁,再由繁趋简的过程。与之相应,南北朝前期的州官仍是负责具体的地方行政事务的,此后才出现府官代行州官职责的情况。这与南北朝时期州官选举中的请托盛行的现象密切相关。由于州官系统自身选举上的混乱,这一仕途在南北朝后期衰落了,并最终导致了隋的罢乡官。从制度渊源来看,南北朝后期的州官制度呈现出了若干共同的发展趋势,隋的罢州郡乡官则是这一趋势的结果。

孔令通[2](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王越[3](2021)在《汉代城乡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城乡关系即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以往的古代城乡关系研究主要侧重于唐宋明清时期的探讨,具体到两汉时期则更加侧重于城市和乡村的分别研究。研究汉代城乡关系不仅可以补充古代城乡关系研究体系中相对薄弱的一环,还有助于打通汉代城市研究与乡村研究的关联。同时,研究汉代城乡关系也有深化“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理解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城乡关系作为研究主体,探究汉代城乡关系的历史实际,梳理两汉城乡关系的发展特征。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和乡村从宗法血缘共同体中解放出来,城乡关系从政治、经济、文化、居住等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动向。受到多国林立、社会动荡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城乡关系还展现出区域差异性和丰富性的历史特点。短暂的秦王朝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天下一统局面下城乡关系的发展。进入汉代以后,城乡关系得以继续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汉代城乡关系中存在较多的同一性要素。这是城乡共同体时代的基因遗存和“大一统”王朝政治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城乡同一性要素主要体现在政治治理和居民生活两方面。城市与乡村统一于地缘行政管理体系,拥有着相同的基层组织和管理人员设置。各种身份人群广泛分布于城市与乡村之中,广大城乡平民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政治权利、经济权益和文教机遇。此外,城乡经济和文化方面也具有同一性表现。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广泛分布于城市与乡村之中,城乡居民在主流思想文化上也有着相当多的一致想法与诉求。其二,汉代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并且有差异化发展的趋势。这是城乡共同体色彩淡化,城乡分野明晰化的结果。城乡差异主要体现在空间差异和经济结构差异两方面。城市与乡村在空间规模、空间形态、空间结构以及空间发展趋势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城市与乡村在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市场结构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此外,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也存在着各自鲜明的文化特色。就汉代城乡关系的结构与发展趋势而言,城乡同一性要素的存在与城乡的差异化发展始终是并存的。其三,汉代城乡差异推动着城乡相互交流。城市和乡村通过政治互动,实现了治理功能的互补,乡村自组织在这一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乡经济也因为经济结构的差异和区域差异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城乡思想文化呈现出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形态。汉代人口在城市和乡村中自由选择居住,造就了城乡人口的主动性流动,流民在城市和乡村中祈求生存,造就了城乡人口的被动性流动。其四,汉代城乡可以实现相互转化。汉代城乡转化规模十分可观,乡村向城市不断地演进,城市也在向乡村不停地回归。影响城乡转化的因素主要有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各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社会单位城乡形态的变化。城乡转化的实现得益于汉代城乡的特定背景,是城乡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城乡共同发展的“马太效应”推动了大都市和小型乡村的涌现,也为城乡转化提供了发展动力。汉代城乡关系的发展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发展趋势来看,两汉城乡关系出现了较多变动,其结果是乡村的成长与城市的停滞,但是没有突破城乡关系的原有结构。这是汉代城乡关系有别于其他时期的显着特征。汉代城乡关系发展的基点在于农本,而欧洲古代城乡没有共同的基点,由此造就了中西古代城乡关系的结构差异。同时,官方政府统一主导着汉代城乡关系的发展,这与西方古代的城乡分治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李思远[4](2021)在《黄干理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南宋后期,朱熹的门人与后学在朱熹理学思想基础上,推动了理学新的发展,即将朱熹的理学思想、学术主张综合发展为朱子学。而在此过程中,受朱子临终寄命的门下高徒黄干,承担和发挥了重要作用。黄干不仅是朱熹理学的继承人,也是朱熹门人后学团体的领导者。他向上继承了朱熹的理学思想,向下开启和主导了朱熹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历程。因此通过对黄干理学思想的讨论,不只有助于后人加深对黄干个人理学思想内容及其发展历程的了解,同时能为认识朱子学的历史演变情形,提供更为全面、多元的观察视角。就黄干理学主张内核而言,道体论、心性论和工夫论构成了他理学思想的基础。具体来说,黄干站在现实中气(物)的角度上,提出了“理气不离”的道体论。黄干这里所言道体是指现实的事物,又现实中的事物必定带有理,而理就是道,因此他认为现实事物就是道的实现、体现。但在他的“道体论”论中,道体与体用又有所区别,道即是理,理居体的部分,而道体则是合体用而言。综而言之,黄干的道体论是从事物角度上看待道器关系,而具体的器、事物是有限而短暂的,虽然他们的实现过程中带有理的规定,但这并不能穷尽理的规定,因而具有了变化的可能。此外,道体在时间中表现为运动发展的,其现实性则来源于阴阳二气的交错运动变化。详细来说,黄干认为五行之气分别由阴阳终始而生,而在生成事物的成质过程中,五行又与未分化的阴阳之气相互作用,最终使成质的五行在性质上发生变化。进一步而言,黄干的道体造化说不仅认为造化是事物合乎道的运动,更是为了说明造化是以道为目的的运动。另外,黄干还讨论了人在道体中的地位。他认为在道体运动中,人起到了裁成辅相的作用,是包含在道体自然运动内部的自觉活动。在他看来,正是在人的参与作用下,道体运动趋向于道且并行而不相悖,万物亦并行而不相害,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而协调融洽,万物也都能够得到发展的方向。就黄干整个理学思想体系而言,他是以道体论为理论框架,而其他心性论、工夫论、社会政治观等内容则可以看作是人实现其道体意义的不同阶段。具体来说,黄干在心性论方面强调了“心性不二”的实然状态。这里他延续了朱熹性即理的观点,并指出人禀赋了清正之气,才具有虚灵知觉的心作为认识能力。而虚灵知觉的心与性、与气质、与事物的结合,就产生了心中的具体意识。此外,性必定由人之心的虚灵知觉来反映,才能产生出合乎道德的意识,因此心与性并非两物。性虽然一定由心的虚灵知觉加以反映,但是心的虚灵知觉并不一定反映性的内容。心的虚灵知觉还会对气禀之杂、人欲之私进行反映,产生不合乎道德的意识,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黄干指出,人心、道心的区别就在于意识的对象究竟是人的形气之私,还是先天禀赋的天理之正。而人虽然不能先天地认识道的内容,但却可以先天地认识道的体段,因此人具有扩展知识、发展道心的天赋能力。黄干在心性论的基础上,还整合理学各家的为学修养方法,提出了自己的工夫论。他认为工夫的直接目的在于成德而存心。而所谓德就是心中所认识到的理,是性理在意识中的实现,德一旦出现在心中,就要持存不放失,这就是成德存心之说。此外,黄干认为存心工夫既要寡欲,即减少内心对外在事物的需求,还要将致知、持敬工夫包含在自身内部,以维持主体合乎道德的意识状态。在存心之外,黄干还借用理学忠恕的观点,提出了工夫要由内转外,由个人转向社会的观点。道体论、心性论和工夫论是黄干理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在此之外黄干还有社会政治观念等思想主张,其基本内在逻辑是基由于道体论中包含着推动事物有序发展的基本理想,而心性、工夫都是这一理想实现的途径。故而他的社会政治观念和学术发展观,亦是其理学思想的一部分,而非黄干理学思想在政治、社会和学术方面的应用。黄干认为道体运行的方向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而人的心性与工夫又为此方向实现提供了基础,即人的社会政治活动实际上是道体发展的一环。现实中政治与社会活动的目的与道体运行的方向一致,即使民物各得其所,因此他以治理作为政治的目标,以民生为治理的重点。从具体举措建议来看,黄干从理学思想出发,提出了均气同体作为改善社会关系、加强朝廷与民间联结的基本原则,并主张朝廷官府担负起改善民生的职责。此外,有鉴于当时的政治情况,黄干又提出“上下之情相通”的政治原则,以改善官府的治理能力。最终,黄干认为治之兴废存乎其人,提出从根本上改变政治的途径仍在于培育人才。综而言之,黄干的理学思想对朱子学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即在当时便起到了维系朱熹门人团体思想统一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通过他的理学讲解和学术辩论,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朱熹门人思想上的分歧。而后为将朱熹的理学思想稳定规范地传于后世,黄干还参与了理学书籍的编订,并整理了朱熹的生平,写作《朱子行状》,以及通过《圣贤传授道统总叙说》确立了朱熹在道统中的地位,为后学提供了激励和效仿的对象。在朱子后的理学发展史上,经过与饶鲁、何基等人思想比较,可以发现黄干理学思想中具体观念没有被后学全盘接受,即黄干的后学在哲学思想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但黄干自身对政治社会问题、学术问题、道统问题的重视,使受其影响的后学亦将思想重心转移到关注这些现实的社会、文化和政治问题上来。黄干是朱熹理学思想在南宋后期转变,并发生实际社会作用的关键人物。他的理学思想在道体论中展开,而道体论本质上是对朱熹理学理气论的继承和变化,因此黄干的理学思想在内容上没有走出朱熹理学的范围。但黄干改变了朱子后学对朱熹理学思想发展的方向,引导后人走出了对理气关系的论辩,固定了朱熹理学义理的涵义,并将其运用于政治社会问题,促使朱熹理学发生现实的社会作用。

胡恒[5](2020)在《清代的乡官论与制度选择》文中提出以隋唐时期废乡官为转折点,传统中国乡村治理经历了从乡官制到职役制的重大转变。明末清初,顾炎武等倡导"寓封建于郡县之中",试图在县以下重建乡官体系,以弥补郡县制的缺失。此后乡官问题逐渐进入清朝官方视野,雍正君臣言论、地方志编纂及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中皆有关于是否重设乡官的议论,戊戌变法时还曾波及几乎所有在京官员,而清末新政之时,讨论方式又为之一变。不同时段对乡官问题的争论重心不断转变,其背后涉及对清朝乡村行政体制架构的歧见,尤其进入晚清,传统乡官的思想资源得以重新激活,但已深受西方政治理论特别是地方自治思想的影响。围绕乡官的争论决定了清朝乡村治理的制度选择与政策走向,既呈现了清代国家政权建设试图进入乡村的复杂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代以来中国乡村政权建设的内在困境。

刘晨[6](2020)在《太平天国常昭占领区的抗粮抗税风潮及其成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旧式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其正面意义不容否定。但太平天国占领区也发生了诸多民众抗粮抗税的行动,以后期苏南的常熟、昭文地区最为典型和突出。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烈度之强,以致于在太平天国辖区形成了一股抗争风潮。据现有资料统计分析,1860年代太平天国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重赋、苛税以及兼收租粮、复生漕弊等,共同促生了常昭地区在太平天国短短两年多统治期内以20次民众抗粮抗税行动为主的抗争风潮。在其他太平军占领区也大都有抗粮抗税发生,太平天国在稳定社会秩序和推行社会战略的尝试中,广泛而频繁地引发激变四野的民众抗争,这展现了旧式农民运动的局限性,也为客观理性总结太平天国的经验教训提供了新的视角。

刘鑫凯[7](2020)在《汉代乡里社会运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代乡里社会研究是乡村社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研究价值。通过对汉代乡里制度、乡里结构以及乡里社会组织的自我调节、控制、发展和完善等深入分析,归纳和总结出其运行机制和内在逻辑所在,这不仅有利于拓宽中国乡村社会史研究的领域,而且有利于加深对基层乡村社会问题的认识。本文以汉代乡里社会为中心,结合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历史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冲突功能论等理论视角,从三个方面综合探讨了汉代乡里社会的相关问题。首先,以基本史料为依据,回顾了周秦时期乡里社会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可以说,周秦时期的乡里社会为汉代乡里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政治经验与建制基础。其次,论述了汉代乡里社会运行体系,包括乡里社会的初步定型与充分发展,以及两汉时期乡里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的演变。最后,详细分析了汉代乡里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阐释了汉代乡里社会同中央、郡县、乡官里吏、宗族豪强、民间父老、游侠及乡里百姓等的关系,揭示了国家政权、乡里组织与民众等不同力量在维护乡里社会秩序、促进乡里社会有序发展中起到的不同作用。通过各方面内容的论述,展示了汉代乡里社会的立体图景。

刘晨[8](2020)在《太平天国后期浙江地区的民众反抗事件》文中提出太平天国据守江南后,其占领区各阶层民众的政治流向主要表现为加入、接受和与之对抗三种类型。包立身事件、沈掌大事件和"盖天王"事件是太平天国后期占领浙江后发生的三起平民领导的民众反抗太平军事件,它们与一般的团练不同,三位领导者均是平民出身,起事之因大都反映了民众求生求安的朴素初衷,即反抗基本是与民生相关的经济问题。这说明后期太平天国的基层社会治理出现了严重问题。

周豪琪[9](2020)在《太平军在常熟》文中研究表明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对于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860年5月,太平军一举击破清江南大营。天王洪秀全命令忠王李秀成率军乘胜东征,开拓苏南,在此次行动中,隶属于苏州的常熟便成为了太平军的进攻目标。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连克丹阳、常州、无锡、苏州,继而略定苏南,建立了以苏州为中心的根据地苏福省。常熟是太平军在苏州地区最后攻克的一个城市,当他的近邻州县都已经被占领之时,常熟的地主团练仍在负隅顽抗。直至1860年9月中旬,太平军将领黄文金与李远继才率军攻陷常熟,很快,常熟在经历了黄李二人为期20日左右的管理之后,便进入到了以钱桂仁为首的太平天国统治时期。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太平军在常熟采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举措,不仅力图能够有效控制常熟,并且更希望从此地获取充足的粮饷来支援前线太平军的作战。然而,太平军在常熟的统治出现了许多问题,在社会治理方面,政府当局忽视了常熟地区因漕弊等问题而存在的社会矛盾,不顾当地百姓的实际诉求,在施政时一切服务、服从于军事,致使传统社会的旧弊重又显现,农村社会民变频发,人们对于太平天国政府的好感荡然无存。在军事政治方面,掌握常熟大权的钱桂仁等军事将领在后期被清方策反,直接导致常熟在1863年初失陷。事发一隅而关系到全局,常熟成为了太平军在苏州地区最先失去的城市,他的失陷也成为太平军失去整个苏南的起点。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论述了太平军从攻占常熟到失去常熟的整个历史经过。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作为太平军进攻常熟的背景,主要探讨道咸年间常熟地区出现的漕弊、银贵钱贱、抗租罢漕等社会问题,以及太平军攻占南京后常熟地方对此的反应;第二部分主要叙述太平军进军常熟的经过,包括二破江南大营、横扫苏南、攻克常熟等历史事件;第三部分主要概括太平军在管理常熟时所实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制度与措施;第四部分主要介绍太平军在常熟所面临的统治危机以及因此而失去常熟的经过;第五部分为结语部分,简要概括了太平军在常熟的整个历程,分析太平军攻占与失去常熟的原因,从宏观层面对太平军在常熟的种种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刘晨[10](2020)在《太平天国应对社会危机的政略实践及得失——兼谈太平天国的评价问题》文中指出江南是太平天国建立较稳定统治并有力推行各项政策方略的地区。太平天国政府作为该区域的政治实体,在应对社会危机和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尝试和努力,主要采取了"应变十策",旨在完成由"打天下"向"坐天下"执政理念的转型。但因主客观条件限制,太平天国应对社会危机的成效不大,调控社会秩序的预期没有实现;但某些地区的太平天国地方当局在内忧外患的非常时期,仍能于社会建设领域有所建树,所以过去认为太平天国"重立不重建"的政权建设惯性也仅是相对而言的。政府调控和应对社会危机的政略实践,还是国家统治技术和社会战略的体现。太平天国的社会战略展现了太平天国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特殊实态。我们发现太平天国的政治权力以较为积极的姿态向乡村社会渗透,不同于该时期绅权扩大的一般势态,占领区的绅权呈现被压缩的另面镜像。太平天国战争之后,清政府在重整社会秩序工作中有意识地继承江南绅权被压制的趋势,在更广范围内限制和约束绅权,激发了国家权力与地方社会的新一轮角逐,并对晚清政局产生了影响。这一视角还为我们客观理性地认知太平天国的历史地位提供了切入点,呈现了太平天国复杂多重的历史面相。

二、清了乡官,减了负担,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了乡官,减了负担,好!(论文提纲范文)

(1)南北朝时期州官与府官之关系——以州官体系之变迁为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州官的职位结构的变化
二、南北朝时期州官的职能
三、南北朝后期州官的衰落与隋的罢乡官

(2)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一、边郡管理系统
        二、内郡管理系统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一、工类
        二、矿业类
        三、商业类
    第二节 军事类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一、农林类
        二、水利类
    第四节 畜牧类
    第五节 仓储类
下编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引用谱录简称
参考文献
职官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3)汉代城乡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学术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春秋战国时期城乡关系的变化
    第一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政治关系
        一、新型城乡管理体系的建立
        二、新型城乡管理体系的特征
    第二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经济关系
        一、城乡赋役关系的变化
        二、城乡多向的商贸往来
    第三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文化关系
        一、乡村文化的形成
        二、城乡文化的交流互动
    第四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居民关系
        一、城乡居民的流动
        二、城乡居民关系的开放
第二章 汉代城乡的同一性要素
    第一节 城乡政治治理的同一性要素
        一、地缘行政体系下的城市与乡村
        二、城乡基层组织设置的同一性表现
    第二节 城乡产业分布的同一性表现
        一、农业的城乡分布
        二、工商业的城乡分布
    第三节 城乡居民生活的同一性要素
        一、城乡居民分布的同一性表现
        二、城乡居民政治地位的同一性表现
        三、城乡居民生活状态的同一性表现
    第四节 城乡思想文化的同一性表现
        一、城乡思想的同一性表现
        二、城乡文化的同一性表现
第三章 汉代城乡的差异化发展
    第一节 城市与乡村的空间差异
        一、城乡空间规模的差异
        二、城乡空间形态的差异
        三、城乡空间的不同发展趋势
    第二节 城乡经济结构的差异
        一、城乡产业结构的差异
        二、城乡消费结构的差异
        三、城乡市场结构的差异
    第三节 城乡思想文化的差异
        一、城市文化的繁华与乡村文化的质朴
        二、城市文化的官方性与乡村文化的民间化色彩
        三、城市文化的兼容性与乡村文化的封闭性
第四章 汉代城乡的交流与交融
    第一节 城乡治理功能的互补
        一、乡里体系对郡县功能的补位
        二、乡村民间自组织的功能补位
        三、城市治理功能对乡村治理体系的补位
    第二节 城乡经济的交融
        一、社会再生产中的城乡经济交融
        二、区域交流中的城乡物产交换
    第三节 城乡思想文化的交互影响
        一、城乡文化的交相互动
        二、思想文化互动的影响
    第四节 城乡人口的流动
        一、城乡人口的主动性流动
        二、城乡人口的被动性流动
第五章 汉代城乡的转化
    第一节 汉代乡村向城市的演进
        一、军事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二、政治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三、文化祭祀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四、经济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第二节 汉代城市向乡村的回归
        一、“城—乡”回归的复杂性
        二、上古邑国的衰落
        三、“城—乡”回归的因素导向
    第三节 城乡转化的历史逻辑
        一、城乡关系的特定背景
        二、城乡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马太效应”下的城乡转化趋势
第六章 汉代城乡关系的发展特征
    第一节 城乡关系的变动趋势
        一、城乡关系的变动
        二、变动后的城乡关系
        三、乡村地位的上升
    第二节 汉代城乡关系发展的基点
        一、农本与汉代城乡关系
        二、城乡关系发展基点的特色
    第三节 汉代城乡关系发展的主导力量
        一、官方对民间力量的引导
        二、城乡关系的主导力量差异
主要参考文献
    一、古代文献
    二、考古与简牍资料
    三、今人着作
    四、学术论文
    五、海外研究资料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黄干理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黄干理学思想研究综述与展望
    三 方法与文献选择
    四 要讨论的内容
第一章 黄干理学思想的背景
    1.1 黄干的生平
    1.2 黄干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思想倾向
第二章 黄干的道体论
    2.1 道体论的渊源
    2.2 道体、理气与体用
    2.3 道体的造化
    2.4 道体中的人
    2.5 道体运动的方向
第三章 黄干的心性论
    3.1 黄干理学思想中的性论
    3.2 黄干的心论
    3.3 心与性合
    3.4 人心与道心
    3.5 心的未发已发
第四章 黄干的为学修养论
    4.1 为学修养以成德为目的,以存心立志为基础
    4.2 为学修养中的持敬
    4.3 黄干的为学致知论
    4.4 黄干的集义方外论
第五章 黄干的社会政治观念
    5.1 黄干的社会与民生观念
    5.2 黄干眼中的政治问题
    5.3 黄干改善政治、社会民生状况的尝试
第六章 黄干理学思想的意义
    6.1 黄干对朱子门人团体的作用
    6.2 黄干理学的思想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太平天国常昭占领区的抗粮抗税风潮及其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一 统治方式转型的偏差
    (一)兼收租粮
    (二)复生漕弊
二 农民经济负担的比对
    (一)常昭农民的常规经济负担
    (二)一户自耕农家庭的捐费
三 民心向背,国之兴亡

(7)汉代乡里社会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核心概念的说明与界定
        1.1.1 乡里
        1.1.2 社会运行机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依据
        1.3.1 理论依据
        1.3.2 现实依据
    1.4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4.1 国内研究
        1.4.2 国外研究
        1.4.3 当前文献研究述评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周秦时期乡里社会的变迁
    2.1 乡里行政力量的演变
        2.1.1 乡官里吏的职能及作用
        2.1.2 乡里行政组织的变化
    2.2 乡里宗族势力的变化
第三章 汉代乡里社会运行体系
    3.1 乡里经济的发展
        3.1.1 乡里社会的农业生产状况
        3.1.2 农作之外的经济状况
    3.2 乡里秩序的建立及改变
        3.2.1 制度化的地方社会领袖——乡三老
        3.2.2 乡里地方势力——宗族与乡里豪族
        3.2.3 乡里社会的基本单位——五口之家
        3.2.4 民间力量的作用——游侠
    3.3 乡里教化及风俗的形成
        3.3.1 自上而下的乡里教化
        3.3.2 庠序之教——乡里教育
        3.3.3 婚丧礼俗的确立
        3.3.4 乡里民谚等民间知识的创作与传播
    3.4 乡里信仰及神只崇拜
        3.4.1 乡里神只崇拜
        3.4.2 乡里巫术的传播
第四章 汉代乡里社会运行机制分析
    4.1 激励机制
        4.1.1 察举孝廉
        4.1.2 赏赐民爵
        4.1.3 褒奖儒士
        4.1.4 旌表孝悌
    4.2 控制机制
        4.2.1 律令强制
        4.2.2 乡官管制
        4.2.3 豪强支配
        4.2.4 乡里民约
    4.3 保障机制
        4.3.1 国家对乡里的保障措施
        4.3.2 乡里自发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太平天国后期浙江地区的民众反抗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一太平天国占领区的政治分化
二社会恐慌:“以邪制邪”的包立身
三反抗苛政:沈掌大及“盖天王”起事
四余论

(9)太平军在常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太平军到达前常熟地区的社会危机
    第一节 漕政弊端与银贵钱贱
    第二节 民众罢租抗漕的集群行为
    第三节 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后常熟地区的反响
第二章 太平军进军常熟
    第一节 1860年太平军在江南地区的军事行动
    第二节 太平军攻克常熟
第三章 太平军在常熟实施的制度与措施
    第一节 军政制度与措施
    第二节 经济制度与措施
    第三节 文化制度与措施
第四章 太平军在常熟的失败
    第一节 农村社会民变频发
    第二节 清方势力的渗透与招降
    第三节 太平军失守常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太平天国应对社会危机的政略实践及得失——兼谈太平天国的评价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应变十策”
    (一)安民造册
        1. 宣讲“道理”。
        2. 出榜安民。
        3. 编户造册。
    (二)招辑流亡
    (三)管理诉讼
    (四)治理土匪
    (五)兴办团练
    (六)整饬军纪
    (七)保障农业
    (八)兴修水利
    (九)减赋限租
    (十)招贤之制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战略
三、太平天国的评价问题
    (一)可取之处
        1. 稳定社会秩序的努力。
        2. 推行社会战略的尝试。
        3. 地方社会事务中的“变通”原则。
    (二)深刻教训
        1. 未能超越旧式民众运动的局限
        2. 没有建立统一有力的政治权力机制
        3.“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四、清了乡官,减了负担,好!(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北朝时期州官与府官之关系——以州官体系之变迁为视角的考察[J]. 杨鑫. 国学学刊, 2021(04)
  • [2]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3]汉代城乡关系研究[D]. 王越. 山东大学, 2021(11)
  • [4]黄干理学思想研究[D]. 李思远. 西北大学, 2021(12)
  • [5]清代的乡官论与制度选择[J]. 胡恒. 历史研究, 2020(05)
  • [6]太平天国常昭占领区的抗粮抗税风潮及其成因[J]. 刘晨. 史林, 2020(04)
  • [7]汉代乡里社会运行研究[D]. 刘鑫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4)
  • [8]太平天国后期浙江地区的民众反抗事件[J]. 刘晨. 史学月刊, 2020(07)
  • [9]太平军在常熟[D]. 周豪琪. 扬州大学, 2020(05)
  • [10]太平天国应对社会危机的政略实践及得失——兼谈太平天国的评价问题[J]. 刘晨. 史学集刊, 2020(01)

标签:;  ;  ;  ;  ;  

清理乡镇干部,减轻负担,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