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女性“私人化”写作(论文文献综述)
徐晗[1](2016)在《波伏娃《第二性》对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研究波伏娃《第二性》对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从译介接受、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历史意识的影响、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性别视角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话语构建的影响四方面入手,并在影响研究的基础上,以波伏娃《第二性》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为个案,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非语境转用进行思考,从而得出构建本土民族性话语为中心的性别诗学才是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最终归宿的结论。第一章重点探讨《第二性》在中国的译介状况,从中国的时代语境出发,介绍了《第二性》之所以能在中国着陆并落地生根的原因。接着,以时间为序,介绍了《第二性》在中国的不同译本,众多译本一方面表现出了国内学者对于《第二性》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第二性》在中国的译介过程也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第二章探讨了“女人形成论”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关系,首先介绍“女人形成论”的理论内涵及在中国的接受状况;接着分析“女人形成论”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学史观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启发中国女性学者从历史维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二是启发中国女性学者从历史维度对文学史中的女性进行反思。第三章分析了社会性别理论与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关系,首先对社会性别理论进行理论探讨,首先介绍其理论内涵、发展过程;接着分析社会性别理论对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性别认知的引导。社会性别理论不仅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学批评视角,更加深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批判意识,一是引导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关键词由“女性”到“性别”的转向;二是引导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性视角的创构。第四章分析“他者”理论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关系,首先介绍“他者”理论内涵、发展过程;接着分析“他者”概念转化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话语的内涵:一是男性中心的文化体系,有意将女性“树为他者”;二是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是不平等的;三是处于“他者”地位的女性与处于“主体”地位的男性之间必然存在着性别冲突。
刘育君[2](2013)在《“他者”视角与女性主义批评 ——以列维纳斯“他者”理论为纲》文中指出“他者”(the other)是西方哲学乃至文学批评的一个关键词,它对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西方哲学史上的他者理论经历了古希腊时期到现象学一存在主义传统再到后学语境的发展,女性主义与他者的互动也成为一种传统。其中,列维纳斯的思想与女性主义的关系是一个典型的范式。爱欲与责任、绝对他者这两组关键概念作为列维纳斯他者理论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与女性主义理论结合最为紧密之处。波伏娃及伊利格瑞分别从绝对他者和爱欲入手将列维纳斯的理论引入自身的女性主义批评,丰富和发展了“第二性”理论和性差异的女性哲学。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在三十年来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消化吸收中得到了成长,但是尚未成熟,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在当下语境中的身份认同还没有合法化。吸收列维纳斯的他者理论来发展自己的理论,对于中国女性主义批评而言还存在很大的困难,这与列维纳斯思想的艰深复杂以及中国女性主义自身的局限分不开。在他者哲学背景下如何发展一种新型的女性主义批评途径,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李晓丽[3](2012)在《“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日常生活叙事”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突出特征。其中,“新生代”小说由于对当代生活的近距离、多方位、多层面书写成为当代日常生活叙事的重要代表。而当代女性日常生活叙事具有展现当代生活世界图景与颠覆男性文化权威的双重意义。因此,本文将“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确定为研究对象。论文在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日常生活叙事传统和当代文化对日常生活的多向关注背景下,以“新生代”男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为参照,展开对“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的梳理与批评。“新生代”女作家的代表作品表明,她们对当代日常生活的书写主要在两个维度上呈现。一方面,她们与“新生代”男作家共同展示当代物质社会和消费社会场景中的新质,包括物质追求和欲望图景,当代人爱情、婚姻的变异以及它们对当代人精神状态产生的影响。但与男作家注重宏观、理性的观察与提炼不同,“新生代”女作家更注重对其渐变过程进行追踪,并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丰富的女性生命感受。另一方面,她们深入体味日常生活的恒常、稳定、温情与丰厚给女性生命带来的温暖和寄托,思考人伦亲情对女性成长的意义与局限,追问爱情婚姻伦理中爱与欲的关系。“新生代”女作家在进行日常生活书写的过程中,还呈现出审美表达方面的特点,不同角度感性话语的建构增强了作品的日常性“质感”与女性韵味。“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在当代文学中呈现出独有的意义,但是这一批作家由于宏大历史背景的缺失与创作青春期的局限,小说也存在开掘不深、单调重复、女性意识混沌不明等缺陷,她们的创作还有待于从思想境界和审美层面做进一步的提升。论文分为七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有五章。引言部分首先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阐释“新生代”、“日常生活”等相关概念,同时也对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阐述论文的研究目标与基本思路。第一章就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对日常生活的呈现加以梳理,藉以呈现“新生代”女作家日常生活写作的文学背景。具体涉及“五四”新文学到20世纪40年代女性日常生活叙事与启蒙、革命的复杂关系,1949年以后女性日常生活叙事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纠结,以及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女性写作如何呈现日常生活与女性生存之间的冲突与和解。第二章探讨“新生代”女作家的物质书写。其中包括辨析小说中不同女性人物的“恋物”情结,分析女性如何通过对“物”的钟情与经营体会生命的丰厚,寻找生命的恒常。同时以“新生代”男作家的创作为参照,对“新生代”女作家小说中用女性身体换取物质的现象进行了剖析。第三章主要分析和呈现“新生代”女作家在日常人伦情感方面的书写。考察“新生代”女作家如何通过特定的途径回到对日常人伦情感的关注,分析其作品中的父女、母女关系、姐妹情谊和“血亲禁忌”,关注其在人伦情感的表达中对非理性的挖掘。第四章考察“新生代”女作家对当代欲望场景和情爱困境的表达。这方面内容具体体现为对女性欲望奇观的展示,也体现为对当代情爱婚姻生活中爱与性的分离、爱与欲的纠缠、技术时代的爱情想象的艺术表现。同时,本章分析了女性作品中如何以空间化的方式展示婚姻的困境,以及日常化生存对爱情婚姻理想的解构等。第五章对“新生代”女作家审美表达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新生代”女作家对日常生活的书写呈现出对女性叙事话语不同方向的试探。包括对女性“个人型叙述声音”的强调,对“闲聊体”与“闲话体”的文体尝试,以及对“气息”、“迷雾”等生活“杂质”的提取等。这些方式使她们小说中日常生活的表达更加感性化、生活化。结语部分概括全文,认为大部分“新生代”女作家的创作仍具有女性“青春写作”的痕迹;肯定其日常生活叙事对当代女性写作关注当下、回归本土性、认同传统文学因素等方面提供的有益思考和参照;指出其在思想内涵、审美表达方面的不足,对其进一步提升寄予期待。
戚翠荣[4](2002)在《浅议女性“私人化”写作》文中指出九十年代 ,随着女作家对女性主义思想的领悟和女性意识的增强 ,她们多以女性身份书写世界、人生和“历史” ,致力于对女性“生命之神”的细致倾听和刻画
二、浅议女性“私人化”写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女性“私人化”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1)波伏娃《第二性》对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 研究综述 |
0.3 创新之处 |
0.4 研究方法 |
1 波伏娃《第二性》在中国的译介 |
1.1 《第二性》译介接受的时代语境 |
1.2 《第二性》译介接受状况 |
2 “女人形成论”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2.1 “女人形成论”理论内涵 |
2.2 “女人形成论”在中国的本土化接受状况 |
2.3 “女人形成论”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学史观的影响 |
3 社会性别理论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3.1 社会性别理论内涵 |
3.2 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接受状况 |
3.3 社会性别理论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性别意识的影响 |
3.3.1 社会性别理论引导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关键词的转向 |
3.3.2 社会性别理论引导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实践 |
4 “他者”理论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4.1 “他者”理论内涵 |
4.2 “他者”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接受状况 |
4.3 “他者”概念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话语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其参加科研情况 |
(2)“他者”视角与女性主义批评 ——以列维纳斯“他者”理论为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作为绝对他者的女性主义批评 |
一、关于“他者” |
二、关于列维纳斯 |
三、中国的女性主义批评 |
第一章 “他者”的哲学溯源及其女性主义影响 |
第一节 “他者”概念的溯源与辨析 |
第二节 当代哲学话语中的“他者” |
第三节 “他者”理论与法国女性主义批评 |
第二章 列维纳斯与女性主义 |
第一节 列维纳斯“他者”的两组关键词 |
第二节 法国女性主义对列维纳斯的接受与解读 |
第三章 中国女性主义的“他者”思考 |
第一节 中国女性主义批评三十年 |
第二节 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身份认同 |
第三节 列维纳斯的“他者”与中国女性主义批评 |
余论:构建——他者视角下的女性主义批评能否实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
二、 相关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标及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日常生活叙事与女性写作传统 |
第一节 现代女性文学的日常生活叙事 |
一、 在“启蒙“背景下沉浮 |
二、 与“革命”话语的纠结 |
三、 “家常化”与“传奇” |
第二节 当代女性文学的日常生活叙事 |
一、 无奈的“退场” |
二、 在“做人”与“做女人”之间 |
三、 “日常”的坚守与护卫 |
第二章 “新生代”女作家的物质书写 |
第一节 女性时空中的“恋物”情结 |
一、 围绕“物”的狂欢与沉思 |
二、 “物”与生命的恒常体验 |
第二节 “以性易物”与时代的光影 |
一、 向“物”投诚的两难困境 |
二、 “去道德化”的物质理想 |
三、 未完成的物质想象 |
第三章 “新生代”女作家日常情怀的人伦深度 |
第一节 重返日常的亲情之爱 |
一、 “母”与“女”之间 |
二、 父女关系的书写 |
第二节 亲情伦理的深度开掘 |
一、 爱与痛的交织 |
二、 尴尬的血亲“暗恋” |
第三节 日常叙事中的“姐妹情谊” |
一、 女性同盟的“乌托邦” |
二、 从“情敌”到“姐妹” |
第四章 “新生代”女作家笔下的欲望景观与情爱困境 |
第一节 欲望奇观与爱欲挣扎 |
一、 女性身体与欲望奇观 |
二、 “爱”与“欲”的炼狱 |
第二节 “无爱一身轻” |
一、 爱情“游戏法” |
二、 技术时代的爱情想象 |
第三节:水乳“难溶”的婚姻场景 |
一、 空间交错中的婚姻真相 |
二、 婚姻的日常性与情爱困境 |
第五章 “新生代”女作家日常叙事话语的感性特质 |
第一节 “独语型”女性叙述声音 |
一、 “个人型”女性叙述声音 |
二、 “复调”的女性叙述声音 |
第二节 女性“闲聊”话语 |
一、 从“独语体”到“闲聊体” |
二、 民间生活场景的女性言说 |
第三节 女性话语中的感性“杂质” |
一、 “气息”或者“迷雾” |
二、 不“闲”的“闲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国外文献(专着) |
二、 国内文献(专着) |
三、 国内文献(重要论文) |
四、 “新生代”女作家相关作品 |
附录 |
“新生代”女作家研究论文汇总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学术成果 |
四、浅议女性“私人化”写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波伏娃《第二性》对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研究[D]. 徐晗. 辽宁大学, 2016(02)
- [2]“他者”视角与女性主义批评 ——以列维纳斯“他者”理论为纲[D]. 刘育君. 福建师范大学, 2013(S2)
- [3]“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D]. 李晓丽. 南开大学, 2012(06)
- [4]浅议女性“私人化”写作[J]. 戚翠荣.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