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炉前三角试块法测试铸铁化学成分(论文文献综述)
汤玉娟[1](2019)在《溶蚀与氯盐侵蚀下水泥基材料的失效机理及性能评估》文中研究说明长期处于海洋等水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不仅受到水的溶蚀,还遭受水中氯盐的侵蚀。氯离子渗到混凝土中的钢筋表面,引起钢筋锈蚀;溶蚀导致混凝土孔隙率增加、微结构劣化及力学性能降低,加速氯离子在混凝土内的传输进程,从而引起混凝土强度下降、钢筋过早锈蚀,造成混凝土结构提前失效。因此,溶蚀和氯盐侵蚀是导致混凝土性能劣化、结构耐久性降低和服役寿命缩短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关于溶蚀与氯盐侵蚀所导致的混凝土等水泥基材料与结构的耐久性退化机理研究还相对较少,缺少相关的耐久性评价方法。为此,针对溶蚀与氯盐侵蚀下水泥基材料的失效机理及性能评估问题,本文开展溶蚀与氯盐侵蚀下水泥基材料性能退化机理的实验研究,建立水泥基材料内钙离子和氯离子的传输模型及其性能评价方法,为长期服役于水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评估、寿命预测提供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开展了低流速水流作用下水泥基材料溶蚀特性及其边界移动规律研究开展了不同流速NH4Cl溶液下水泥砂浆圆柱试件的加速溶蚀实验,分析了溶蚀过程中试件溶蚀深度、孔隙率、微结构及水化产物含量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流速对水泥砂浆溶蚀特性的影响机理,给出了溶蚀导致的试件表层材料强度降低及水流作用引起的失效破坏特点,建立了水流作用下水泥砂浆试件表层边界移动条件。研究表明,流速是影响水泥基材料溶蚀进程的重要因素,流速越大,水泥基材料溶蚀及试件表层边界移动越快。(2)开展了矿物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溶蚀特性的影响及其性能改善机理研究开展了不同掺量的矿渣、粉煤灰单掺及复掺水泥复合浆体薄片及圆柱试件的常规及加速溶蚀实验,分析了溶蚀过程中各试件溶蚀深度、孔隙率、孔溶液p H值、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及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矿物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溶蚀特性的影响及其抗溶蚀性能的改善机理。研究表明,合理地掺加矿物掺合料可改善水泥基材料微结构,减缓其微结构劣化和溶蚀进程,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溶蚀性能。(3)研究了氯化铵溶液中水泥基材料钙相的固-液平衡特点及其加速溶蚀机理开展了1、3和6M氯化铵溶液中水泥基材料钙相的固-液平衡浓度的实验测试,分析了溶液浓度对水泥基材料溶蚀进程的影响,揭示了水泥基材料的氯化铵加速溶蚀机理,建立了氯化铵溶液中水泥基材料钙相的固-液平衡方程。研究表明,氯化铵溶液加速溶蚀条件下,水泥基材料钙相的固-液平衡特征及溶蚀机理与常规溶蚀基本相似,不同浓度氯化铵溶液中水泥基材料钙相的固-液平衡特征相似。(4)研究了钙溶蚀对水泥基材料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机理及其定量表征方法开展了溶蚀过程中水泥浆体颗粒的氯离子等温吸附与解吸附实验,分析了水泥基材料对自由氯离子物理吸附和化学结合能力随钙溶蚀程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溶蚀过程中水泥基材料结合自由氯离子能力的定量表征方法。研究表明,钙溶蚀降低了水泥基材料吸附自由氯离子的能力,且溶蚀程度越高,水泥基材料的吸附自由氯离子能力越弱。(5)研究了钙溶蚀对水泥基材料中氯离子传输进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开展了氯化钠溶液、氯化铵溶液和氯化钠+硝酸铵混合溶液中水泥净浆试件的浸泡实验,分析了浸泡过程中试件溶蚀深度、孔结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及自由氯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水泥基材料内钙溶蚀与氯离子共同传输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溶蚀降低了水泥基材料结合自由氯离子的能力,加快了水泥基材料中自由氯离子的扩散进程,且溶蚀程度越高,水泥基材料结合氯离子能力越弱,自由氯离子扩散速率越大。(6)建立了水泥基材料中钙离子和氯离子的传输模型及参数分析方法基于上述边界移动条件、固-液平衡方程及氯离子结合能力方程,运用Fick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水泥基材料中钙与氯离子的传输方程及数值求解方法,并验证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运用该模型,开展了水泥砂浆试件钙离子与氯离子传输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水灰比、矿渣掺量及腐蚀溶液对试件内钙离子浓度、孔隙率及氯离子浓度等参数的影响。最后,开展了输水条件下内衬水泥砂浆球墨铸铁管的服役性能评估。
何敬茹[2](2018)在《基于磁性法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奥氏体含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中奥氏体含量对其硬度、冲击韧性及耐磨性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奥氏体在一定应力作用下转变为马氏体,使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硬度及耐磨性提高;另一方面,过量奥氏体会使其硬度下降、耐磨性变差,同时,马氏体相变产生体积膨胀,会破坏工件尺寸精度,甚至会造成剥落和开裂。为保证材料品质,需准确测量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中奥氏体含量。基于磁性法的AMI-21型奥氏体测量仪具有成本低,测量速度快,稳定性好,对材料零损伤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轴承钢,但尚未应用于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因此,本论文基于磁性法测量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中奥氏体含量。本文首先分析了不同等温淬火温度、时间下ADI、CADI及超低碳ADI的组织、力学性能及磁性能。利用AMI-21型奥氏体测量仪测量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不平衡电流,再将测量数据与XRD测试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磁测奥氏体含量与不平衡电流之间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1)未析出碳化物时,ADI、CADI和超低碳ADI的硬度随奥氏体含量增加而降低,冲击韧性随奥氏体含量增加而升高。析出碳化物后,碳化物对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碳化物使材料的硬度升高,冲击韧性降低。(2)ADI、CADI及超低碳ADI均为铁磁性材料,且磁场强度为1 T时三种材料均可达到饱和。ADI、CADI及超低碳ADI的饱和磁化强度均随组织中奥氏体含量的增加而降低。(3)磁测电流及磁测奥氏体含量会受到其他相(如石墨、碳化物)的影响。即使两种材料中奥氏体含量相同,但由于其他组织不同,磁性法所测得的电流及奥氏体含量也会表现出较大差异。(4)将磁测奥氏体含量与不平衡电流之间的关系式代入仪器程序之中,并将预测奥氏体含量与实际奥氏体含量进行对比,两者结果相近并与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及磁性能一致。奥氏体测量仪经过适当改良后测量误差较小,可用于实际测量。
姜爱龙,刘庆义,臧加伦,王俊博,李大勇,石德全[3](2018)在《蠕墨铸铁蠕化率检测技术现状》文中指出蠕化率是判定石墨蠕化好坏和评定蠕墨铸铁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归纳了蠕墨铸铁生产中蠕化率检测技术的现状,指出了按蠕化率检测目的不同可分为炉前铁液预测技术和炉后铸件检测技术两大类,并讨论了两大类评价技术的主要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蠕化率炉前预测技术和炉后检测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炉前铁液预测技术向快速、准确、简便的评价方法发展,炉后铸件检测向金相自动成像评价和在线无损检测两方面发展。
徐振宇[4](2016)在《球墨铸铁球化孕育处理动态调控方法及系统研究》文中提出球墨铸铁稳定高效的工业生产离不开可靠的炉前质量测控技术。受基础条件限制,我国在球铁生产过程优化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方面与铸造强国之间有较大差距,导致球铁铸件在国民经济及国防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了优化球铁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质量,本文开展了基于原铁水冶金状态综合评价与控制的球铁球化孕育处理过程动态调控方法研究与试验系统构建工作,主要内容涉及球铁原铁水冶金状态评价与动态调控方法、铁水球化孕育处理动态调控方法、终态铁水动态微调方法和基于上述调控方法的动态调控试验系统。选取灰口铁水TL、TEU、R、TS、OXF、白口铁水TE及S含量七个特征参数建立了原铁水质量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并依据关联度γG大小划分为四个等级。通过逐步球化处理实验,建立了包含原铁水质量灰色关联度γG,RE、球化温度及孕育促球影响的球化剂添加量数学模型。提出了利用Si O2-CO脱氧冶金反应沸腾温度TB和热分析共晶特征参数确定最佳过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方法,为原铁水的熔炼工艺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以脱氧平衡温度Teq为参考点,研究了基于灰白口双冷却曲线的精确调碳调硅方法。得到实验条件下CEL与灰口初晶温度TL以及Si E与白口共晶温度TE的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C含量值由CEL和Si E反推得出。该方法测试过程稳定、精度较高,可将原铁水的主要化学成分控制在较窄范围内;借助加Al脱氧样杯研究了原铁水氧硫含量及冶金行为的热分析评定方法,结果表明灰口TL半定量地指示铁水中活性氧含量信息,TEU指示脱氧和脱硫产物状态对铁水石墨形核能力的影响。硫的冶金行为与氧不同,球化处理过程中的脱硫速度相对较慢,受工艺因素影响较大;灰口TEU是评价铁水石墨形核能力的最关键参数,随铁水形核能力增强而单调升高。组合指数PN代表铁水石墨形核势能的发挥程度。利用热分析相关特征参数评价方法对球化剂粒度分布、掩盖方式及最佳球化温度进行了优化选择,可使球化处理工艺进一步改善。研究了一热分析-共晶膨胀联合精密检测方法,用于球铁铁水凝固特性分析、球化剂优选和二次补加。并建立了热分析-共晶石墨膨胀双特征参数球化率联合判定模型,确报率达90%以上。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了硅铁合金在球化铁水中的脱氧条件,结论与均质说和氧硫化物异质形核说相呼应。通过热分析样杯内孕育的实验方法,建立了孕育剂添加量与凝固特征温度的数理统计模型。利用热分析法对孕育剂粒度分布和最佳孕育处理温度进行了优化选择,并初步研究了球化铁水孕育效果的炉前快速检测方法及孕育剂优选和二次补加方法。研究了球铁铁水最终状态Mg%指数和孕育指数测控方法,进而应用热分析特征参数评价方法优化了球铁铁水的浇注温度。结合实例验证了球铁生产过程球化效果调控、孕育效果调控以及最终铁水状态微调方法的可行性。构建了一个球铁球化孕育处理动态调控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具有快速评价原铁水冶金特性、实时计算球化剂孕育剂加入量、快速评价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效果以及给出球化剂孕育剂二次补加方案的能力。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表明,动态调控试验系统对原铁水冶金状态、球化处理效果和孕育处理效果在线动态调控有效。
张宏斌,赵华,蔡玉丽,郭明海[5](2014)在《余热淬火低合金马氏体球墨铸铁磨球的生产应用》文中提出介绍了余热淬火低合金马氏体球墨铸铁磨球(DMQ)的生产工艺过程,以及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调整和控制。经生产实践统计数据表明:该DMQ球与选厂过去使用的中锰球相比,使用寿命提高了3倍,为外购贝氏体锻钢磨球寿命的2倍。采用该技术生产DMQ耐湿磨磨球,工艺简便,设备投资少,见效快,不需添加更多的贵重合金元素就可有效改善铸球力学性能、抗磨耐蚀性能且破碎率低。
王颜柳[6](2014)在《球墨铸铁球化处理效果炉前快速评价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过去的50多年里,球墨铸铁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我国虽是球墨铸铁生产大国,但铸件质量还不够稳定,因此研究球墨铸铁炉前快速评价技术,对稳定球墨铸铁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了一种球墨铸铁球化处理效果炉前快速评价系统,它可以快速准确的测定铁液的冷却曲线和共晶膨胀曲线,评价系统基于共晶膨胀-热分析联合评价法和计算机测控技术实现,系统主要由快速评价系统硬件单元和快速评价系统软件单元构成。快速评价系统硬件单元包括联合分析取样单元、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联合分析取样单元用于待测铁液的取样,主要包括热分析样杯、位移导杆和位移传感器,此联合分析取样器区别于以往共晶膨胀取样器,熔体试样的膨胀量完全由位移导杆的单端体现;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用于对取样器温度信号和位移信号的采集与处理以及与计算机的通信,核心部分为亚当模块;快速评价系统软件单元的程序利用VB6.0编写,可实现试样凝固过程数据采集和保存、历史记录查看等功能,能够自动识别冷却曲线以及共晶膨胀曲线的特征值,依据识别模型给出评价结果。本文详细介绍了各单元的设计过程,同时给出了本系统实测QT550-7合金的冷却曲线和共晶膨胀曲线。应用本系统对不同成分QT550-7合金不同球化处理效果的评价结果与传统的标准金相观察结果基本一致。
李鹏志[7](2013)在《浅谈铸铁的炉前检测方法》文中提出在铸铁生产中,炉前检测铁水化学成分主要有仪器检测和经验检测两种方法.其中,仪器检测有直读光谱仪测定法和热分析法;经验检测主要指铸造企业凭经验或借助三角试块白口宽度来预测铸铁牌号或成分的方法.分析了如何使用这两种检测方法对铁水进行炉前检测.
徐振宇,李大勇,王利华[8](2013)在《球墨铸铁球化孕育效果评价方法研究进展评述》文中研究指明球墨铸铁球化效果评价方法总体上可分为熔体炉前预测和铸件直接检测两大类,快速、精确、可靠的炉前预测技术可用于铁水状态的调控处理,从而实现熔炼过程闭环控制,而准确、方便的铸件直接检测技术则是球墨铸铁件质量的重要评价手段。本文综述和分析了球墨铸铁球化效果熔体试样快速预测法和固体试样直接检测法的检测原理和研究进展,包括热分析法、共晶膨胀法、表面张力法、氧活度法、硫活度法、电阻率法、快速金相法、超声法、比电阻法和音频法等。
王丽强[9](2013)在《球墨铸铁热分析试样凝固过程及其熔体状态评估》文中指出铁液的熔体状态是决定铸件凝固组织和机械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准确评估铁液的熔体状态对指导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球化、孕育工艺处理之后的球墨铸铁铁液熔体状态远远偏离平衡态,其熔体状态异常复杂,评估困难。特征值热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熔体评估方法,已有的研究没有注意到浇铸量和浇铸温度等工艺因素对热分析特征值的影响,热分析曲线各主要特征值与试样凝固组织中的石墨形态和分布的对应关系并不明确。本文分析了球墨铸铁热分析试样的凝固过程,明确了热分析曲线上各个主要特征值的物理意义。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了浇铸温度和浇铸量对球墨铸铁热分析曲线上各主要特征值的影响,为实现特征值的准确测定奠定了基础。试验结果表明:浇铸温度Tmax值越大,共晶过冷度△TE和TLN值越大,Tmzx对其它的特征值影响较小;TLN随浇铸重量增加而下降,共晶过冷度△TE随着浇铸量增加而增大。浇铸量对其它特征值影响较小。因此,在利用特征值热分析法评估熔体状态、预测凝固组织时,要保证浇铸温度和浇铸量的一致性,以消除工艺因素对特征值的影响从而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度。系统考察了热分析曲线上各主要特征值与凝固组织中石墨形态和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浇铸温度Tmax、共晶过冷度△TE和TLN等三个特征值的增大,试样凝固组织中的石墨平均当量直径也随之增加;随着共晶过冷温度TEu的增大,试样凝固组织的石墨球化率也随之增加;随着共晶生长温度TER的增大,试样凝固组织中的石墨球化率随之增加;随着共晶温度TE的增大,试样凝固组织中的石墨面积率和球化率随之增加,石墨平均当量直径随之减小;但这些特征值与凝固组织石墨形态之间的关系都不是特别明显。初晶温度TL、共晶开始温度TEN和共晶凝固结束温度TEE与热分析试样凝固组织中的石墨形态和分布之间不存在明确的关系。因此,特征值热分析法仅仅可以定性的评估铁液熔体状态、预测凝固组织,难以进行更为精确的定量分析。论文的最后,使用热分析方法考察了球墨铸铁铁液的衰退过程。试验结果提示我们,通过热分析曲线上的主要特征值来初步判断球墨铸铁铁液的衰退程度并预测凝固组织中的石墨形态是可行的。
倪振礼[10](2012)在《HXD3B电力机车驱动装置箱体材料的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HXD3B型电力机车是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与德国庞巴迪公司共同开发制造的交流传动干线货运电力机车,其中电力机车的核心部件,走行装置的驱动部分采用的是高韧性抗冲击的球墨铸铁件,本文对HXD3B电力机车驱动装置齿轮箱体和抱轴箱体的材料要求EN-GJS-400-18-LT进行有效的分析,并结合铸件结构,制定试验方案,进行铸件材料试验,成功生产出合格的铸件,同时大大缩减了生产周期和生产成本,保证驱动装置箱体的国产化顺利进行和HXD3B机车的整体生产进度和要求。本文详细阐述了分析和试验过程,通过对铁水熔炼的原材料选用、化学成分控制和球化、孕育处理工艺和操作等各方面的试验、控制,使薄壁铸件在铸态下达到EN-GJS-400-18-LT(-40℃)材质标准,达到箱体材料要求,生产出箱体铸件,装配国产化HXD3B驱动装置;设计并采用新型随流孕育设备,进行瞬时孕育,解决了以往受场地、设备等条件影响,类似产品无法进行随流孕育处理的问题;采用了新型材料:预处理剂、增碳剂、覆盖剂,提高了球化和孕育处理得效果,提高了生产的成功率;采用水口箱一次性浇注铁水,解决铁水夹渣问题,保证浇注时间和温度的稳定性;采用碳化硅材料净化铁水,提高铁水的纯净度,减少了二次氧化夹渣,提高铸件的表面质量,也增加了试块的致密度,提高了铁水性能。通过试验和生产,生产铸态下的EN-GJS-400-18-LT(-40℃)材质薄壁铸件完全可以达到,并且通过完善过程控制,保证批量生产的稳定性,达到国内先进的球铁处理水平,可以将试验过程和方法向其它材质进行有效推广,达到球墨铸铁生产水平全面提升。
二、炉前三角试块法测试铸铁化学成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炉前三角试块法测试铸铁化学成分(论文提纲范文)
(1)溶蚀与氯盐侵蚀下水泥基材料的失效机理及性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水泥基材料的钙溶蚀研究现状 |
1.2.1 溶蚀现象与机理 |
1.2.2 流水环境下混凝土性能退化机理 |
1.2.3 复合矿物掺合料的水泥基材料抗溶蚀性能 |
1.2.4 水泥基材料钙溶蚀模型 |
1.3 氯盐侵蚀研究现状 |
1.3.1 氯离子侵入机理 |
1.3.2 混凝土结合自由氯离子现象与机理 |
1.3.3 氯离子传输模型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2 原材料与测试方法 |
2.1 原材料及其性能 |
2.1.1 水泥 |
2.1.2 矿渣 |
2.1.3 粉煤灰 |
2.1.4 砂 |
2.1.5 氯化铵 |
2.1.6 硝酸铵 |
2.1.7 氯化钠 |
2.1.8 无水氯化钙 |
2.1.9 氢氧化钙 |
2.1.10 拌合水 |
2.1.11 超纯水 |
2.1.12 环氧树脂 |
2.2 实验测试方法 |
2.2.1 饱水干燥称重法 |
2.2.2 酚酞滴定法 |
2.2.3 固液萃取法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法 |
2.2.5 X射线衍射分析法(XRD) |
2.2.6 压汞法(MIP) |
2.2.7 热重分析(TG) |
2.2.8 EDTA滴定钙离子浓度 |
2.2.9 水泥中水溶性氯离子含量测定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流水环境下水泥基材料的溶蚀实验及其流速的影响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试件及样品制备 |
3.2.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溶蚀深度 |
3.3.2 孔隙率 |
3.3.3 物相组成 |
3.3.4 微观形貌 |
3.3.5 试件表层水化产物含量 |
3.3.6 试件表层边界移动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纯净水中矿渣-水泥基材料的溶蚀实验及矿渣掺量的影响分析 |
4.1 前言 |
4.2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4.2.1 原材料 |
4.2.2 配合比 |
4.2.3 试件制备 |
4.2.4 实验测试方法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钙离子溶出量 |
4.3.2 孔隙率 |
4.3.3 孔溶液p H值 |
4.3.4 微观形貌 |
4.3.5 钙硅比 |
4.3.6 物相组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矿物掺合料改善水泥基材料抗溶蚀性能实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1 前言 |
5.2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5.2.1 原材料 |
5.2.2 配合比 |
5.2.3 试件制备及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溶蚀现象 |
5.3.2 溶蚀深度 |
5.3.3 孔隙率 |
5.3.4 微观形貌 |
5.3.5 钙硅比 |
5.3.6 物相组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氯化铵溶液中水泥基材料的固液平衡状态及其方程 |
6.1 前言 |
6.2 实验原理及方法 |
6.2.1 实验原理 |
6.2.2 实验方法 |
6.3 试件水化程度及溶解平衡周期 |
6.3.1 水泥粉末试件水化程度测试结果 |
6.3.2 溶解平衡确定 |
6.4 结果分析 |
6.4.1 水化组分的变化 |
6.4.2 固液平衡曲线 |
6.4.3 氢氧化钙和C-S-H凝胶溶出过程 |
6.4.4 平衡曲线的模拟与普适性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7 溶蚀条件下水泥基材料氯离子吸附特性实验及其结合能力方程 |
7.1 前言 |
7.2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7.2.1 原材料 |
7.2.2 试件制备 |
7.2.3 实验测试内容 |
7.2.4 等温吸附与解吸附氯离子浓度计算 |
7.3 颗粒试件溶蚀程度测试结果 |
7.4 氯离子吸附实验结果与分析 |
7.4.1 氯离子等温吸附规律 |
7.4.2 化学结合与物理吸附的比例关系 |
7.4.3 氯离子结合能力 |
7.4.4 溶蚀水泥基材料的氯离子结合能力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8 钙溶蚀对硬化水泥浆体中氯离子扩散性能的影响 |
8.1 前言 |
8.2 原材料、配合比及实验方法 |
8.2.1 试件制备 |
8.2.2 实验方法 |
8.3 腐蚀溶液对硬化水泥浆体溶蚀深度的影响 |
8.3.1 溶蚀现象 |
8.3.2 溶蚀深度 |
8.4 腐蚀溶液对硬化水泥浆体孔结构的影响 |
8.4.1 平均孔隙率 |
8.4.2 孔结构 |
8.5 腐蚀溶液对硬化水泥浆体微观形貌及C-S-H凝胶表面元素含量的影响 |
8.6 腐蚀溶液对硬化水泥浆体物相组成的影响 |
8.7 腐蚀溶液对硬化水泥浆体中自由氯离子含量的影响 |
8.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9 钙离子和氯离子耦合传输机理及模型 |
9.1 前言 |
9.2 钙离子和氯离子耦合传输模型 |
9.2.1 耦合传输方程 |
9.2.2 钙的固液平衡关系 |
9.2.3 结合氯离子的释放 |
9.2.4 扩散系数 |
9.3 数值求解 |
9.4 钙离子和氯离子耦合传输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
9.4.1 初始材料参数 |
9.4.2 时间步长对耦合传输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 |
9.4.3 位置步长对耦合传输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 |
9.5 钙离子和氯离子耦合传输模型的实验验证 |
9.5.1 常规腐蚀实验验证 |
9.5.2 加速腐蚀实验验证 |
9.6 钙离子和氯离子耦合传输模型的参数分析 |
9.6.1 水灰比对耦合传输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 |
9.6.2 矿渣掺量对耦合传输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 |
9.6.3 水质对耦合传输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 |
9.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10 输水用球墨铸铁管水泥砂浆内衬的服役性能评估 |
10.1 引言 |
10.2 工程概况及初始参数 |
10.3 模型计算结果 |
10.3.1 输送硬度0 mg/L淡化海水 |
10.3.2 输送硬度170 mg/L饮用水 |
10.3.3 DN1200 内衬水泥砂浆球墨铸铁管服役性能 |
10.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11 结论与展望 |
11.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11.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1.3 工作展望 |
致谢 |
附录 |
(2)基于磁性法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奥氏体含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发展与应用 |
1.2.1 ADI的发展与应用 |
1.2.2 CADI的发展与应用 |
1.2.3 超低碳ADI的发展与应用 |
1.3 磁性法测量奥氏体含量研究现状 |
1.3.1 磁性基础理论 |
1.3.2 磁性法测量奥氏体含量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 本课题的创新点和研究路线 |
1.5.1 本课题的创新点 |
1.5.2 本课题的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化学成分设计 |
2.2 试样的制备 |
2.3 热处理工艺设计 |
2.3.1 奥氏体化温度和时间 |
2.3.2 等温淬火温度和时间 |
2.4 试样组织分析及性能检测 |
2.4.1 金相组织观察及分析 |
2.4.2 X射线衍射分析 |
2.4.3 硬度及冲击韧性检测 |
2.4.4 磁性能检测 |
2.4.5 磁性法奥氏体测量仪 |
第三章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奥氏体含量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铸态球墨铸铁 |
3.2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奥氏体含量 |
3.2.1 不同淬火温度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奥氏体含量 |
3.2.2 不同淬火时间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奥氏体含量 |
3.3 奥氏体含量对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1 奥氏体含量对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硬度的影响 |
3.3.2 奥氏体含量对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冲击韧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奥氏体含量对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磁性能的影响 |
4.1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中各相的磁性 |
4.2 奥氏体含量对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磁性能的影响 |
4.2.1 奥氏体含量对不同淬火温度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磁性能的影响 |
4.2.2 奥氏体含量对不同淬火时间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磁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磁性法测量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中奥氏体含量 |
5.1 不平衡电流影响因素探究 |
5.1.1 试样尺寸对不平衡电流的影响 |
5.1.2 电阻率对不平衡电流的影响 |
5.1.3 相对磁导率对不平衡电流的影响 |
5.1.4 激磁电流对不平衡电流的影响 |
5.1.5 激磁频率对不平衡电流的影响 |
5.2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不平衡电流与奥氏体含量相关性分析 |
5.2.1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不平衡电流测试结果 |
5.2.2 ADI不平衡电流与奥氏体含量相关性分析 |
5.2.3 CADI不平衡电流与奥氏体含量相关性分析 |
5.2.4 超低碳ADI不平衡电流与奥氏体含量相关性分析 |
5.2.5 基于磁性法预测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中奥氏体含量 |
5.2.6 综合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蠕墨铸铁蠕化率检测技术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蠕化率炉前铁液预测技术 |
1.1 铁液表面宏观判断法 |
1.2 三角试块法 |
1.3 表面张力法 |
1.4 氧电势法 |
1.5 热分析法 |
2 蠕化率炉后铸件检测技术 |
2.1 快速金相法 |
2.2 音频检测法 |
2.3 超声波检测法 |
2.3.1 超声波检测蠕化率的基本原理 |
2.3.2 影响超声波声速测量的因素探讨 |
2.3.3 超声波法在蠕化率检测中的应用 |
3 蠕化率检测技术的展望 |
3.1 蠕化率炉前铁液预测技术展望 |
3.2 蠕化率炉后铸件检测技术展望 |
4 结语 |
(4)球墨铸铁球化孕育处理动态调控方法及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球墨铸铁生产过程优化控制的研究现状 |
1.2.1 原铁水的熔炼及冶金特性 |
1.2.2 石墨球化理论 |
1.2.3 铸铁的孕育 |
1.2.4 球墨铸铁的凝固机制 |
1.3 球墨铸铁铸造质量炉前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热分析法 |
1.3.2 共晶膨胀率快速检测法 |
1.3.3 表面张力法 |
1.3.4 熔体电阻率检测法 |
1.3.5 氧活度检测法 |
1.4 球墨铸铁炉前调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球墨铸铁原铁水冶金状态评价及调控方法研究 |
2.1 原铁水的氧化冶金特性分析 |
2.2 原铁水冶金状态评价及调控方法 |
2.2.1 最佳过热温度与保温时间的确定方法 |
2.2.2 精确调碳调硅方法 |
2.2.3 氧硫含量及其冶金行为评价方法 |
2.2.4 共晶石墨形核能力评价方法 |
2.3 原铁水冶金特性质量等级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 |
2.3.1 灰色关联理论 |
2.3.2 冶金质量等级灰色关联评价模型的构建 |
2.3.3 冶金质量等级灰色关联模型模拟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球化处理动态调控方法研究 |
3.1 球化处理工艺动态调控方法 |
3.1.1 球化剂加入量实时计算方法 |
3.1.2 球化剂覆盖方式优化方法 |
3.1.3 球化剂参考粒度优选方法 |
3.1.4 球化处理温度优化方法 |
3.2 球铁铁水凝固特性及球化效果快速评价方法 |
3.2.1 热分析-共晶膨胀联合测试装置及原理 |
3.2.2 球铁冷却和线位移双曲线特性分析 |
3.2.3 石墨膨胀动力学分析 |
3.2.4 球化率判定数学模型 |
3.3 球化剂二次精确补加及种类优选方法 |
3.3.1 球化剂的喂线补加方法 |
3.3.2 球化剂种类优选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孕育处理动态调控方法研究 |
4.1 硅铁对球化铁水脱氧的热力学分析 |
4.2 孕育处理工艺动态调控方法 |
4.2.1 孕育剂加入量实时计算方法 |
4.2.2 孕育剂参考粒度优选方法 |
4.2.3 孕育处理温度优化方法 |
4.3 孕育效果快速评价方法 |
4.4 孕育剂种类优选及二次补加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球墨铸铁铁水最终状态微调方法研究 |
5.1 球化孕育效果综合评价方法 |
5.1.1 Mg%指数 |
5.1.2 孕育指数 |
5.2 最佳浇注温度的优选方法 |
5.3 最终铁水状态微调方法模拟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球墨铸铁球化孕育处理动态调控系统构建 |
6.1 动态调控系统总体构成 |
6.2 系统管理软件设计 |
6.3 测试评价单元设计 |
6.3.1 测试评价单元硬件设备 |
6.3.2 测试评价单元软件设计 |
6.4 调控单元设计 |
6.4.1 调控单元设备选择 |
6.4.2 调控单元软件设计 |
6.5 动态调控系统模拟应用实验 |
6.5.1 原铁水冶金状态动态调控 |
6.5.2 球化处理动态调控 |
6.5.3 孕育处理动态调控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余热淬火低合金马氏体球墨铸铁磨球的生产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DMQ磨球的化学成分及组织性能 |
1.1 DMQ磨球的成分 |
1.2 DMQ磨球的室温金相组织 |
1.3 DMQ磨球的力学性能 |
2 DMQ磨球的生产工艺控制 |
2.1 修炉工艺 |
2.1.1 修后炉 |
2.1.2 修前炉 |
2.2 点火 |
2.3 配料上料 |
2.3.1 配料 |
2.3.2 上料 |
2.4 球化处理工艺 |
2.4.1 球化处理用铁液包 |
2.4.2 球化方法 |
2.4.3 球化判断 |
2.4.4 球化不良的改正 |
2.5 孕育处理工艺 |
2.6 浇注工艺 |
2.6.1 浇注前准备 |
2.6.2 浇注过程 |
2.7 淬火工艺 |
2.8 回火工艺 |
2.9 检验入库 |
3 磨矿效果 |
4 结论 |
(6)球墨铸铁球化处理效果炉前快速评价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球墨铸铁球化处理效果炉前快速评价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经验观察法 |
1.2.2 快速金相法 |
1.2.3 热分析法 |
1.2.4 共晶膨胀率检测法 |
1.2.5 比电阻法 |
1.2.6 表面张力快速检测法 |
1.2.7 氧、硫活性检测法 |
1.2.8 超声波检测法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球墨铸铁球化处理效果炉前快速评价方法研究 |
2.1 球墨铸铁凝固特性分析 |
2.1.1 球墨铸铁的凝固潜热分析 |
2.1.2 球墨铸铁的凝固过程尺寸变化 |
2.2 热分析曲线特征值确定 |
2.3 共晶膨胀曲线特征值确定 |
2.4 共晶膨胀-热分析联合评价球化效果的工作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球墨铸铁球化处理效果炉前快速评价系统硬件构成 |
3.1 快速评价系统总体硬件构成 |
3.2 联合分析取样器设计 |
3.2.1 取样器的总体结构设计 |
3.2.2 干型粘土砂样杯的制作 |
3.2.3 温度传感器 |
3.2.4 位移传感器 |
3.3 温度与位移参数补偿处理 |
3.3.1 热电偶的温度补偿 |
3.3.2 位移导杆受热自胀补偿方法 |
3.4 数据采集与接口转换 |
3.4.1 数据采集模块 |
3.4.2 接口转换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球墨铸铁球化处理效果炉前快速评价系统软件设计 |
4.1 快速评价系统管理程序设计 |
4.1.1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1.2 球化效果检测界面设计 |
4.1.3 历史查看界面设计 |
4.2 试样凝固过程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4.3 热分析冷却曲线特征值识别程序设计 |
4.4 共晶膨胀曲线特征值识别程序设计 |
4.5 共晶膨胀-热分析联合评价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球墨铸铁球化处理效果炉前快速评价系统应用试验 |
5.1 试验用球铁熔炼与球化处理工艺 |
5.2 试验结果分析 |
5.2.1 快速评价系统实测结果 |
5.2.2 标准方法监测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浅谈铸铁的炉前检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借助仪器检测铁水化学成分的常见方法 |
1.1 采用光电直读光谱仪对铁液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
1.2 采用热分析仪测定铁液化学成分 |
2 凭经验或借助三角试块白口宽度来预测铸铁牌号或成分 |
2.1 借助三角试块来预测球墨铸铁牌号 |
2.2 借助三角试块来预测灰铸铁牌号 |
2.3 通过测定三角试样白口宽度判定碳当量 |
3 结束语 |
(9)球墨铸铁热分析试样凝固过程及其熔体状态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球墨铸铁熔体状态的特点及检测方法 |
1.2.1 球墨铸铁的发展、成分及生产工艺特点 |
1.2.2 球墨铸铁的熔体状态特点 |
1.2.3 现有的检测方法 |
1.3 球墨铸铁热分析的发展 |
1.3.1 铸造热分析简介 |
1.3.2 铸铁热分析与铁液成分检测 |
1.3.3 热分析法预测铸铁的凝固组织和机械性能 |
1.3.4 热分析在球墨铸铁生产中的应用 |
1.3.5 球墨铸铁热分析存在的问题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 |
2.1 试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球墨铸铁铁液的制备过程 |
2.2.2 热分析数据的采集 |
2.2.3 试样凝固组织定量金相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球墨铸铁热分析的特征值及影响特征值的工艺因素 |
3.1 球墨铸铁热分析试样凝固过程及其特征值 |
3.2 工艺因素对特征值的影响 |
3.2.1 浇铸温度 |
3.2.2 浇铸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分析曲线特征值与凝固组织石墨形态分布的关系 |
4.1 T_(max)与球墨铸铁热分析试样凝固组织石墨形态与分布的关系 |
4.2 T_(LN)与球墨铸铁热分析试样凝固组织石墨形态与分布的关系 |
4.3 T_L与球墨铸铁热分析试样凝固组织石墨形态与分布的关系 |
4.4 T_(EN)与球墨铸铁热分析试样凝固组织石墨形态与分布的关系 |
4.5 T_(EU)与球墨铸铁热分析试样凝固组织石墨形态与分布的关系 |
4.6 T_E与球墨铸铁热分析试样凝固组织石墨形态与分布的关系 |
4.7 T_(ER)与球墨铸铁热分析试样凝固组织石墨形态与分布的关系 |
4.8 △T_E与球墨铸铁热分析试样凝固组织石墨形态与分布的关系 |
4.9 T_(EE)与球墨铸铁热分析试样凝固组织石墨形态与分布的关系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分析在判断球墨铸铁铁液衰退中的应用 |
5.1 衰退过程中热分析曲线及其特征值的变化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HXD3B电力机车驱动装置箱体材料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HXD3B 电力机车箱体材质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 |
1.1 HXD3B 电力机车箱体材质标准及要求 |
1.1.1 性能要求 |
1.1.2 试块标准 |
1.1.3 试块位置 |
1.2 EN-GJS-400-18-LT 材质生产的主要工艺内容分析 |
1.2.1 球墨铸铁基本理论分析 |
1.2.2 炉料的选用 |
1.2.3 铁水化学成分的分析、控制 |
1.3 球化和孕育处理 |
1.3.1 球化剂和球化处理工艺 |
1.3.2 孕育剂和孕育处理工艺 |
1.3.3 炉前球化判断 |
1.4 浇注温度 |
1.5 造型影响因素分析 |
1.5.1 树脂与固化剂 |
1.5.2 树脂砂工艺球墨铸铁铸件用涂料 |
1.5.3 树脂自硬砂的铸造性能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HXD3B 电力机车箱体材质 EN-GJS-400-18-LT 的试验生产过程 |
2.1 设备及生产条件 |
2.2 试验过程及重要参数的确定 |
2.2.1 铁水熔炼工艺 |
2.2.2 第一轮试验过程及结果 |
2.2.3 第二轮试验过程及结果 |
2.2.4 第三轮试验过程及结果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炉前三角试块法测试铸铁化学成分(论文参考文献)
- [1]溶蚀与氯盐侵蚀下水泥基材料的失效机理及性能评估[D]. 汤玉娟.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2]基于磁性法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奥氏体含量研究[D]. 何敬茹.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3]蠕墨铸铁蠕化率检测技术现状[J]. 姜爱龙,刘庆义,臧加伦,王俊博,李大勇,石德全. 铸造, 2018(03)
- [4]球墨铸铁球化孕育处理动态调控方法及系统研究[D]. 徐振宇.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6(01)
- [5]余热淬火低合金马氏体球墨铸铁磨球的生产应用[J]. 张宏斌,赵华,蔡玉丽,郭明海. 铸造技术, 2014(07)
- [6]球墨铸铁球化处理效果炉前快速评价系统研究[D]. 王颜柳.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4(07)
- [7]浅谈铸铁的炉前检测方法[J]. 李鹏志.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6)
- [8]球墨铸铁球化孕育效果评价方法研究进展评述[A]. 徐振宇,李大勇,王利华. 2013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 2013
- [9]球墨铸铁热分析试样凝固过程及其熔体状态评估[D]. 王丽强.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2)
- [10]HXD3B电力机车驱动装置箱体材料的开发研究[D]. 倪振礼. 大连交通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