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iagnosis of Progressive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by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论文文献综述)
陈云艳,侯伟,杨晓玲[1](2021)在《脊髓性肌萎缩症并发希特林蛋白缺乏症患儿及家系经基因变异检测和生物信息学结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脊髓性肌萎缩症并发希特林蛋白缺乏症患儿及家系经基因变异检测和生物信息学结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例脊髓性肌萎缩症并发希特林蛋白缺乏症患儿纳入研究。采集患儿及其双亲的外周血,进行全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的提取,同时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在明确先证者的致病基因型后,采用桑格(Sanger)测序法完成验证,并对患儿双亲的变异情况予以检测。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杂交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完成患儿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urvival motor neuron,SMN)基因的检测。结果 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显示:线粒体聚合酶γ(mitochondrial DNA polymeraseγ,POLG)基因和复合杂合变异相符,且变异c·948G>A(p·K316K)源自父亲,c·2693T>C(p·I898T)源自母亲;其中SCL25A13基因变异位点c·1737G>A(p·W579X)和二代测序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属于纯合变异,且未在患儿双亲的相同位点发现变异。IVSI6ins3kb变异检测结果显示SLC25A13基因存在3 kb的插入,且主要来源于患儿父亲。由于患儿体格检查结果显示为颈部柔软,因此对患儿及其双亲同时开展脊髓性肌萎缩检测,结果发现患儿SMN1基因存在第7、8外显子的纯合缺失,患儿双亲在同一外显子均表现为杂合缺失,且与孟德尔遗传规律相符,提示患儿存在脊髓性肌萎缩症。结论 SLC25A13基因变异与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并发希特林蛋白缺乏症密切相关,且POLG基因变异c·948G>A以及c·2693G>A复合杂合变异可能引起患儿发生线粒体DNA缺失综合征4A型,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韩连书[2](2021)在《新生儿遗传病基因筛查技术及相关疾病》文中研究指明新生儿遗传病筛查目前以代谢物生化指标检测为主,检测结果假阳性率较高,且有一定的假阴性,筛查的病种较少。近几年逐步开展的新生儿遗传病筛查基因检测技术包括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高通量测序。高通量测序又分为基因包测序、全外显子组测序和全基因组测序。但目前用于新生儿遗传病筛查的基因技术主要为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基因包测序。新生儿基因筛查病种由单病种筛查如耳聋、脊髓性肌萎缩及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等向多病种筛查发展。新生儿基因筛查结果解读除遵循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联合分子病理协会在2015年提出的"序列变异解读标准和指南"外,还需要结合生化指标检测及其他检测结果综合分析。新生儿遗传病基因筛查的开展需要遵循伦理原则,包括将新生儿基因筛查作为公共卫生项目的伦理、新生儿及其家庭成员知情选择权和隐私权伦理等。新生儿遗传病基因筛查的开展将使更多的遗传病患者能够早期诊断,改善其预后,在新生儿遗传病筛查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白晋丽,瞿宇晋,宋昉,曹延延,贾妮,王嘉,金煜炜,王红[3](2021)在《基于脊髓性肌萎缩症注册队列人群的基因诊断技术应用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分析基于中国罕见病注册系统中脊髓性肌萎缩症(SMA)队列人群相关基因诊断技术的应用现况和发展趋势。方法本项横断面调查研究以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注册登记的200例SMA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注册信息、基因检测报告以及电话随访等方式获得患儿基本信息、疾病分型、基因型、基因诊断相关信息等。按照检测时间分层后,分别统计采用不同基因诊断技术的人数和构成比,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基因诊断技术的应用与时间的相关性。结果除3例资料不全的病例,共纳入197例SMA病例。SMAⅠ、Ⅱ和Ⅲ型的患儿分别为37例(18.8%)、115例(58.4%)和45例(22.8%),SMN1基因纯合缺失和复合杂合变异病例分别为185(93.9%)和12例(6.1%)。2004—2017年SMA基因诊断技术有7种:以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为主,占54.1%(100/185),其次是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一代测序,分别为22.7%(42/185)和10.3%(19/185),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实时定量PCR(qPCR)、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分别9、6、5和4例,占2.2%~4.9%。MLPA的应用从2010年开始逐步增加(r=0.95,P<0.05),而PCR-RFLP从2004年开始逐步下降(r=-0.99,P<0.05),其他检测方法应用与时间暂未发现相关性(P>0.05)。定量检测技术(MLPA、qPCR和DHPLC)的应用从2010年开始逐渐增高(r=0.94,P<0.05),定性检测技术(PCR-RFLP、一代测序、AS-PCR和WES)从2004年开始逐渐下降(r=-0.94,P<0.05)。纯合缺失与复合杂合变异的基因重复检测率分别为12.4%(23/185)和41.7%(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P<0.05)。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同时提供SMN1、SMN2基因定量分析报告的构成比在2008—2015年为56.8%(21/37),2016—2017年上升至69.1%(56/81)。结论 SMA基因检测技术从定性检测技术逐步发展为以MLPA和qPCR为主的定量检测技术。SMA定量检测报告不仅提供了SMN1致病基因的定量结果,也提供了SMN2修饰基因的定量结果。
李吉明,邢清和[4](2021)在《脊髓性肌萎缩症携带者产前筛查的几种实用技术》文中提出脊髓性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仅次于囊性纤维病的第二常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病,中国人群中携带SMA致病突变的几率为1/84~1/54。目前,SMA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属于致残性疾病,进行人群中SMA致病突变携带者筛查,通过对高危人群进行产前筛查和遗传咨询,减少SMA患儿的出生,是目前干预SMA行之有效的方法。SMA突变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各有特点,本文对最常用的几种SMA携带者筛查技术进行综述,希望能为脊髓性肌萎缩携带者筛查提供帮助。
吴利颜[5](2021)在《基于Cas9系统构建家兔SMA疾病模型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urvival of Motor Neuron,SMN1)的缺失或者突变引起的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变性导致的肢体近端肌无力与肌萎缩。本研究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对兔SMN基因进行敲除,获得了家兔SMA疾病模型,为SMA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兔SMN基因编码区的分析与克隆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兔与其他哺乳动物SMN基因c DNA同源性进行比对,结果显示,SMN基因CDS区核苷酸序列保守性较高,兔与人、鼠、猴等物种的同源性均超过80%。提取兔肌肉组织总RNA,通过RTPCR扩增兔SMN基因c DNA序列,测序结果显示得到的目的基因与NCBI上LOC100341643(survival motor neuron protein,SMN)基因序列一致。该c DNA长888 bp,包括9个外显子和8个编码外显子,编码295个氨基酸。2.CRISPR/Cas9系统在细胞水平上切割效率的分析选取SMN基因第1、3、4、7四个外显子分别在http://crispor.tefor.net/中设计小导向RNA(small guide RNA,sg RNA),选取其中11条高评分sg RNA构建p X459-sg RNA重组载体以及双荧光报告RGS-sg RNA重组载体。将两个重组载体按照1:1的比例共转染至293T细胞中,24 h后观察转染效果,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表达绿色荧光与红色荧光的293T细胞比例,即为靶位点的基因编辑效率。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可知,sg RNA切割效率由高到低排在前四为sg RNA4-2(88.9%)、sg RNA4-1(66.1%)、sg RNA1-2(57.1%)、sg RNA7-2(56.8%)。3.CRISPR/Cas9介导的SMN基因敲除兔的制备收集受精卵,将体外转录后的sg RNA与Cas9蛋白按照1:5的预混液,显微注射到兔受精卵内。胞质注射分为注射单条sg RNA和注射双条sg RNA两大组,其中采用注射单条sg RNA的方式,选择了流式分析效率最高的sg RNA 4-2(88.9%)注射,共移植了44个受精卵至5只雌兔体内,妊娠率为40%(2/5),出生率为11.3%(5/44),仔兔存活率为100%(5/5)。采用注射双条sg RNA的方式,使用4种组合方式对sg RNA的基因编辑效率进行研究。胞质注射并自体移植共200个受精卵到30只雌兔体内,获得F0代仔兔34只,经鉴定,注射sg RNA4-2与sg RNA7-2组合中,编号为Y0-3为SMN基因敲除兔。结果表明,采用注射单条sg RNA与双条sg RNA后移植到母兔体内,对母兔妊娠率、仔兔出生率高低方面没有直接相关性。相对于注射双条sg RNA,注射单条sg RNA能获得更高的仔兔存活率(100%),而显微注射双条sg RNA能更高效获得SMN基因敲除兔。在注射双条sg RNA的4中组合方式中,注射sg RNA4-1与sg RNA4-2组合与注射sg RNA1-2与sg RNA4-2组合的雌兔妊娠率均为50%,高于另外两组;仔兔出生率与仔兔存活率最高的组合均为注射sg RNA4-1与sg RNA4-2组合。注射双条sg RNA的仔兔出生率与存活率成正相关。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SMN基因的序列,克隆得到了兔SMN基因,分别在该基因第1、3、4、7外显子设计了11条sg RNA,并对sg RNA的基因编辑效率进行了系统研究和优化,最终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成功获得了SMN基因敲除兔,为进一步研究SMA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案提供基础,并为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构建动物疾病模型提供参考。
陈海珠[6](2021)在《基于腺嘌呤单碱基编辑系统提高脊髓性肌萎缩症SMN2基因Exon7纳入剪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特征性累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引起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婴幼儿期最常见致死性神经遗传病。SMA的致病基因为运动神经元生存(survival motor neuron,SMN)基因1,编码的全长SMN蛋白参与前体信使RNA(pre-m RNA)的剪接、轴突生长和协同Bcl-2蛋白家族抗凋亡等多种重要功能。人类基因组中存在高度同源的SMN1基因和SMN2基因,而7号外显子一个关键的碱基差异c.840C>T使得两个基因的pre-m RNA可变剪接不同,导致SMN2基因主要产生7号外显子缺失的SMNΔ7蛋白。绝大多数SMA患者为SMN1基因7、8号外显子的纯合缺失,而高度同源的SMN2基因因不能产生足量的全长SMN蛋白,不足以弥补SMN1基因功能缺失。因此提高全长SMN蛋白的表达是治疗本病的主要策略,SMN2基因是治疗SMA的潜在靶点。SMA的反义寡核苷酸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需多次反复的鞘内注射且药物价格昂贵,因此亟需探索新的治疗手段。第三代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成功应用,为SMA的基因治疗研究带来了曙光。经典的CRISPR/Cas9系统具有2个酶切活性结构域——Ruv C酶切活性和HNH酶切活性,两个酶切活性结构域能分别切割DNA双链,形成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将Cas9蛋白的第10个氨基酸天冬氨酸突变为丙氨酸(D10A),使蛋白的Ruv C酶切活性结构域失活(即Cas9 nicked,Cas9n),仅存的HNH酶切活性切割与单向导RNA(single guide RNA,sg RNA)互补配的DNA单链,产生DNA单链切口;通过Cas9n核酸酶融合表达腺苷脱氨酶实现腺嘌呤(A)到鸟嘌呤(G)的转换,该编辑系统命名为腺嘌呤单碱基编辑系统(Adenine Base Editor,ABE)。ABE编辑系统在sg RNA引导下,仅切割DNA单链并利用腺苷脱氨酶实现A碱基到G碱基的替换,广受人类单核苷酸突变疾病基因治疗研究的青睐。团队前期建立了SMA患者来源的多能诱导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培养及定向分化获得运动神经元的体系,同时具有smn-/-,SMN22TG/0和SMA-Δ7两种小鼠模型。本研究利用SMN2 minigene的定向突变(A-G)快速筛选能提高SMN2基因7号外显子纳入剪接的有效位点;并利用ABE编辑系统在HEK293T细胞,SMA-I型小鼠来源的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m ESC)和SMA-I型患者来源的i PSC模型上筛选内源性有效编辑位点及确定腺嘌呤碱基编辑工具;在SMA-i PSC和修复后的(Splicing Corrected)SC-SMA-i PSC中验证SMN-FL转录本水平、SMN蛋白表达量、运动神经元分化、SMN蛋白抗凋亡能力和SMN蛋白参与体外sn RNP组装能力的改善情况;并初步建立SMA及SC-SMA分化来源的脊髓前角类器官。方法:1.构建pSMN1,pSMN2及pSMN2-minigene-Mut定向突变(A to G)质粒,在HEK293T中过表达,RT-PCR和q PCR检测定向突变对纳入7号外显子剪接的SMN-FL m RNA水平的提高情况。2.针对SMN2的外显子剪接沉默子设计sg RNA,构建并比较ABE、ABEmax F148A、mini ABEmax及mini ABEmaxV82G系统在HEK293T细胞、SMA-I-m ESC和SMA-i PSC中不同编辑器、不同编辑位点的编辑效率及编辑后氨基酸变化情况,最终确定编辑位点及编辑工具。3.采用mini ABEmax联合sg RNA6编辑SMA-i PSC细胞获得SC-SMA-i PSC单克隆细胞株,从SMN-FL转录本、SMN蛋白表达量、定向分化运动神经元以及SMN蛋白抗凋亡能力等方面评估编辑后SMN蛋白功能改善情况;验证mini ABEmax对有丝分裂后的运动神经元前体及SMA-Δ7小鼠皮层神经元编辑的有效性。4.为确保编辑后不改变SMN蛋白氨基酸序列,进一步在SMN2基因3’UTR区域筛选有效编辑位点,并在修复后的SC-SMA单克隆细胞株中验证SMN-FL转录本水平、SMN蛋白表达量及SMN蛋白参与体外sn RNP组装能力的改善,并初步建立SMA及SC-SMA分化来源的脊髓前角类器官模型。结果:1.在pSMN2-minigene-Mut定向突变筛选中获得Exon7上13个能明显提高SMN27号外显子纳入剪接的位点,在3’splicing site of E8上有一个有效编辑位点。2.针对SMN2的外显子剪接沉默子,4种腺嘌呤单碱基编辑工具在3种细胞类型对内源性SMN2编辑后,综合考虑编辑效率、编辑位点是否改变氨基酸序列及RNA脱靶等因素,最终确定mini ABEmax联合sg RNA6开展后续实验。3.采用mini ABEmax-sg RNA6获得SC-SMAA36G A38G和SC-SMAA36G单克隆细胞株,修复后的单克隆细胞株的SMN-FL m RNA水平、SMN蛋白表达量、SMN蛋白抗凋亡能力均较SMA本身显着提高,与WT基本持平甚至超过。mini ABEmax联合sg RNA6在体外分化的有丝分裂后的SMA运动神经元前体细胞和SMA-Δ7小鼠皮层神经元均能有效编辑。4.在SMN2基因的3’UTR区域获得一个有效编辑位点,并采用mini ABEmax-sg RNA35获得了SC-SMA-E8A-10G单克隆细胞株;该sg RNA编辑完全不影响SMN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且SMN-FL m RNA水平、SMN蛋白表达量均高于SMA本身,与WT水平基本持平甚至超过;修复后的SC-SMA体外sn RNP组装能力与WT基本一致;采用新的方案分化获得了SMA及SC-SMA来源的脊髓前角类器官模型。结论:优化版本的腺嘌呤单碱基编辑系统(mini ABEmax)在内源性SMN2基因中,通过单个或多个碱基编辑Exon7-ESSB和3’splicing site of Exon8获得多株SMA-I型剪接修复的i PS细胞株,且均能提高SMN2基因7号外显子的纳入剪接,使得SMN-FL转录本和SMN蛋白的表达量增高,通过体外分化运动神经元抗凋亡实验和体外sn RNP组装实验证实表达增高的SMN蛋白能发挥正常功能,初步建立脊髓前角类器官模型。综合多方面因素比较,以E8A-10G位点为最优选,可作为后续小鼠成体实验的治疗靶点。
林枫[7](2021)在《神经丝蛋白编码基因在中国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遗传和功能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研究中国人群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sporadic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s ALS)患者及对照人群中神经丝蛋白编码基因NEFH/NEFM/NEFL的变异情况,构建蛋白变异图谱,阐明神经丝蛋白编码基因变异尤其是罕见变异在s ALS患者中的负担;2、结合携带变异患者的临床特点,从基因水平及变异位点水平分析其与临床表型的关系,并利用所发现基因罕见变异富集后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构建生存期预测模型;3、对所发现的高风险罕见变异进行细胞水平初步功能验证,探索高风险变异导致蛋白的功能变化并初步探讨机制,进一步阐明神经丝蛋白编码基因与s ALS的关联性。方法:1、采用PCR-Sanger DNA测序技术,对来自于多中心371例临床诊断为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sporadic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s ALS)患者和711名正常健康对照的NEFH/NEFM/NEFL三个基因的所有11个外显子,以及内含子和外显子交界区进行测序。通过正反双向测序以及双人复核读序方式检出变异,采用多个遗传学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比对,明确变异的频率、有害性的预测。对常见变异、低频变异及罕见变异富集于基因水平后进行病例对照分析,并进行单变异水平分析和变异负担分析。构建在中国s ALS患者中三个基因变异的图谱,对出现率高的罕见变异采用独立的中国健康老年人群对照队列776人进行一代测序验证;2、对所检测的罕见变异在基因和变异水平进行临床特点的关联分析和生存分析,并综合常用临床维度的信息和神经丝蛋白基因变异信息通过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随机生存森林构建生存期预测模型;3、对重复出现的高风险变异构建质粒转染A型人胚肾细胞系(HEK293A细胞)、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系(VSC4.1细胞)以及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通过细胞活力检测实验、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以及细胞内ATP检测实验进行突变体在细胞水平的功能初步验证,通过免疫荧光实验初步探讨可能的机制。结果:1、在371例s ALS和711例健康对照中,共检出92种变异,其中在NEFH基因上发现36种罕见变异,NEFM基因上有27种,而在NEFL上有16种。三个基因的罕见变异在病例和对照组的负担情况并无不同。通过病例-对照对比分析发现,位于NEFH基因4号外显子的罕见变异rs568759161(p.Ser787Arg)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5/742,0.67%)显着高于数据库中东亚人群频率(12/8628,0.14%)以及总对照组频率(2/2974,0.07%)(OR:10.08;95%CI:1.95-52.07;p=0.005);2、这三个基因的罕见变异与临床特点无关联,其中携带高风险变异rs568759161的患者在临床上以肢体起病(80%)为主,男性占多数(80%),其临床特点上与未携带变异患者及携带其他罕见变异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3、利用常见的临床信息和NEFH/NEFM/NEFL基因是否变异进行随机森林生存期预测效率更高,尤其是长生存期预测(准确率85.00%,AUC 0.90),随机生存森林对短生存期的预测能力更佳,但结合生存分析和统计模型,所研究的三个基因的罕见变异对生存期影响不重要;4、高风险变异NEFH p.Ser787Arg在细胞水平研究发现可影响NEFH蛋白的功能,其机制不是通过影响其与β-tubulin及NEFL的结合而发挥作用。结论:1、本研究对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中进行了NEFH/NEFM/NEFL基因的系统突变筛查,检出的NEFH基因p.Ser787Arg变异在中国s ALS患者中属于高风险变异。该变异经过细胞水平验证发现可影响NEFH蛋白功能。携带该变异s ALS患者临床表型与其他患者并无不同。NEFM、NEFL与s ALS无明确关联。本结果为进一步阐明ALS疾病的遗传基础提供证据;2、本次发现的中国s ALS患者的NEFH/NEFM/NEFL基因变异的形式和频率与欧美患者人群不尽相同,提示了s ALS的遗传异质性;3、本研究也提出一个利用临床信息结合基因的罕见变异信息构建的随机森林、随机生存森林预测模型,为人工智能的医学应用提供进一步的依据。
王向荣[8](2021)在《脊髓性肌萎缩症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复杂的隐性遗传的运动神经元变性疾病,在儿童致死性遗传病中排名首位,且存活患者疾病表型严重,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对新生儿进行疾病的筛查和严重程度的预估对于后期的治疗方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SMA检测方法多为测序、MLPA和dd PCR等,现有检测技术具备各自的优势,但操作相对较为复杂,仪器设备成本较高,作为常规筛查难以实现普及,因此建立一种快速便捷低成本的检测方法用于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进行SMA疾病的筛查意义重大。本研究将以纳米金磁微粒为核心载体的层析技术与ARMS-PCR相结合,通过标记的PCR产物与所构筑检测体系中的纳米金磁微粒表面抗体相互作用,经过侧向流层析作用在检测线处被固定从而实现对基因缺失多态性的检测和基因拷贝数的磁学定量检测。论文对于SMA疾病首先建立致病基因SMN1基因外显子的纯合缺失多态性检测方法用于疾病的筛查;同时建立功能补充基因SMN2基因拷贝数定量检测方法用于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基于此先建立了SMN1、SMN2基因中相关质粒DNA作为本实验的阳性质控品,其次进行了引物设计、体系建立及层析系统的优化。本实验完成了SMN1基因外显子纯合缺失多态性检测技术的建立及性能评估,两个多态性检测位点的灵敏度分别是exon7为5ng/μL,exon8为2.5ng/μL;此外针对SMN2基因的拷贝数建立了磁学定量检测方法并进行了性能评估,确立了SMN2基因拷贝数的定量检测标准,信号值与拷贝数所得标准曲线的R2值为0.9966;最后用阳性质控品、阴性对照、纯合缺失质粒和50例健康人群分别对构建的SMN1、SMN2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并以测序为对比,分析了该多态性检测方法和定量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及有效性,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为100%。本研究基于SMA疾病建立的多态性检测方法及基因拷贝数磁学定量检测方法操作简单便捷、普适性强,为疾病的快速筛查及疾病严重程度的预估提供一个新的技术思路。
吴霞[9](2021)在《Ⅰ型、Ⅱ型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56例临床及基因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回顾分析1型、2型SMA患儿临床及基因检测资料,深入了解该病临床特征与基因变异关系,提高对该病的全面认识,为进一步多学科管理、开展基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1月至2020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住院56例1型、2型SMA患儿临床资料,并对部分成功随访患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6例SMA患儿,1型35例、2型21例,男女比=1.5:1。SMA 1型发病年龄为2.1±1.7月,2型发病年龄为8.6±3.4月。SMA1型、2型患儿首发症状多为肌无力(89.3%),少数(10.7%)SMA1型患儿以肺炎起病。所有1型、2型SMA患儿均有肌无力、肌张力减低表现,哭声小、不能竖颈更易发生于SMA 1型(P=0.001,P=0.000)。SMA1型患儿转氨酶(AST、ALT)异常高于SMA 2型(P<0.05)。相比SMA 2型,SMA 1型合并感染更明显(P=0.000),呼吸道病原菌感染以鲍曼不动杆菌(11.4%)、肺炎链球菌(8.6%)、大肠埃希菌(8.6%)、卡他莫拉菌(8.6%)为主。CMAP波幅缺失更易出现在SMA 1型(P=0.001),波幅降低更易出现在SMA2型(P=0.009)。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心脏超声异常以卵圆孔未闭多见(63.3%)。本研究中56例SMA患儿SMN1基因突变形式均为第7号伴或不伴第8号外显子纯合缺失,其中仅以第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为主,占82.1%,SMN1基因突变形式在两型中检出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本研究仅4例完善SMN2拷贝数检测,1例SMA 1型拷贝数为2,3例SMA 2型拷贝数为3。SMA 1型患儿生存率明显低于SMA 2型(P=0.000),SMA 1型2年生存率仅19.0%。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发病年龄小于3月、肺炎起病、不能竖颈、合并感染、CMAP波幅缺失为SMA 1型独立危险因素;结合多因素Cox分析显示肺炎起病、发病年龄小于3月为影响SMA 1型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脊髓性肌萎缩症(SMA)主要首发症状为肌无力,部分以肺炎起病。SMA患者下肢肌无力重于上肢。SMA临床表型多样,除运动神经系统外,全身多系统损害仍需警惕,其中呼吸、心脏及消化系统较为常见。SMA 1型患者更易发生肝脏损害,应尽量避免具有肝损性的因素。SMA 1型需避免感染,特别是医院内感染、真菌及耐药菌感染。CMAP波幅可作为评估病情、判断预后的生物标记物。SMN第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可用以诊断SMA,而了解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需完善SMN 2基因拷贝数分析。SMA 1型生存率低,2年生存率为19.0%,肺炎起病、发病年龄小于3月为影响其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吴双[10](2019)在《脊髓性肌萎缩症致病性点突变的鉴定及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SMA小鼠胚胎治疗》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I型多于婴幼儿时期起病。病理特征主要为选择性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变性,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肢体无力及肌肉萎缩。主要致病基因为位于染色体5q13区域的运动神经元生存(survival motor neuron,SMN)基因,包含两个高度同源的基因SMN1和SMN2,两者在全长只有少数单碱基的差异。临床上95%的SMA病人是由于SMN1基因纯合缺失,剩余5%可呈微小突变。由于碱基上的差异,SMN1基因编码全长的转录本,而SMN2基因转录的pre-mRNA易发生7号外显子的剪接跳跃,产生截短的SMN(SMNΔ7)转录本。在SMN2基因7号内含子中有两个作用显着的内含子剪接沉默子ISS-N1和ISS+100,相关文献报道8号外显子3’剪接位点(ex8 3’ss)在剪接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RISPR-Cas9系统是一种发现于细菌和古生菌中的免疫系统,1987年,日本学者在E.coli K1的碱性磷酸酶基因编码区的附近首次发现了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序列,在抵抗外来病毒、质粒等过程中逐渐演化形成的获得性免疫防御机制。该系统可在sgRNA的引导下切割DNA,DNA双链被切割开后细胞自身存在的DNA损伤修复的应答机制可使dsDNA断裂的上下游两端的序列连接起来,若导入了同源模板,断链处发生同源重组(Homology directed repair,HDR),达到修正基因的目的。若没有同源模板,则通过可能会引起插入或者删除错误的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方式修复,破坏该段DNA序列。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SMA患者致病性点突变的鉴定及其对SMN1基因剪接影响的验证。第二部分报道了以罕见遗传方式传递SMN1基因突变的SMA家系。第三部分应用CRISPR/Cas9系统对SMA小鼠模型进行胚胎治疗,通过sgRNA引导Cas9核酸内切酶定位于SMN2基因8号外显子3’剪接位点的DNA序列上,破坏该处DNA序列。方法1.采用Sanger测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T-A克隆测序结合基因组序列分析进行SMN基因拷贝数和点突变分析,同时鉴定患者父母基因型,分析明确突变的传递关系。2.构建minigene,将pCI-minigene SMN转染入293T细胞中过表达,诱导点突变c.835-5 T>G的pCI-minigene SMN1,同时以pCI-minigene SMN1、pCI-minigene SMN2作为对照提取RNA行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提取病人一家外周血RNA行RT-PCR,以正常人为和SMA病人为对照进行分析。3.构建靶向于SMN2基因8号外显子3’剪接位点的Cas9-sgRNA筛选出的切割效率高的sgRNA,运用显微注射技术将Cas9 mRNA和sgRNA注射入SMA小鼠受精卵,观察经基因编辑后SMA I型小鼠寿命、体重、尾长、翻正反射的变化。结果1.第一部分SMA I型患者携带一拷贝的SMN1且存在c.835-5 T>G突变。转染pCI-minigene SMN1 c.835-5 T>G的细胞其minigene全长mRNA的表达量较转染pCI-minigene SMN1细胞显着下降。外周血RNA分析,病人FL-SMN转录本的表达水平相比其父母及正常对照明显减,Δ7-SMN转录本的表达水平升高。病人FL-SMN转录本含量低于其父母及正常对照,与SMA病人相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第二部分中SMA I型患者携带一拷贝SMN1且存在点突变c.844 C>T。在该家系中,先证者的母亲与另一例患者的父亲SMN1的拷贝数均为2,但携带c.844C>T突变位点。他们各自配偶均为SMN1单拷贝的携带者。3.第三部分胚胎干预后出生的SMA I型小鼠(8ss-SMA I)寿命(观察已超过50天)、体重及鼠尾长度增加,运动功能也得到了改善。结论本研究的第一部分证明了c.835-5 T>G突变可引起SMN1基因大部分转录本的7号外显子跳跃,并导致一例SMA I型患者。第二部分中该家系的遗传方式罕见,而且c.844 C>T位点造成酶切假阳性的结果,提示在SMA临床诊断中,有必要联合应用限制性酶切、MLPA以及测序等多种技术,以提高本病基因诊断的准确率。本研究第三部分在SMA I型小鼠胚胎上,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SMN2基因8号外显子3’剪接位点进行破坏,治疗效果较好,破坏效率较高,为今后SMA的基因编辑治疗提供新的靶向位点。
二、Diagnosis of Progressive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by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iagnosis of Progressive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by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论文提纲范文)
(1)脊髓性肌萎缩症并发希特林蛋白缺乏症患儿及家系经基因变异检测和生物信息学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分析 |
2.2 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分析 |
2.3 MLPA检测结果分析 |
3 讨论 |
(2)新生儿遗传病基因筛查技术及相关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生儿遗传病筛查基因检测技术 |
1.1 定量PCR技术 |
1.2 高通量测序 |
1.2.1 基因包测序 |
1.2.2 全外显子组测序 |
1.2.3 全基因组测序 |
2 新生儿遗传病基因筛查的临床应用 |
2.1 新生儿遗传病基因筛查的疾病选择及基因选择 |
2.2 新生儿遗传病单病种基因筛查 |
2.2.1 耳聋基因筛查 |
2.2.2 脊髓性肌萎缩基因筛查 |
2.2.3 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 |
2.2.4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基因筛查 |
2.3 新生儿遗传病多病种基因筛查 |
3 新生儿遗传病基因筛查结果解读 |
4 新生儿遗传病基因筛查相关伦理问题 |
5 结语 |
(4)脊髓性肌萎缩症携带者产前筛查的几种实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SMA的遗传学机制 |
2 携带者类型 |
3 脊髓性肌萎缩症携带者常用筛查方法 |
3.1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 |
3.2 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PCR-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liqu id chromatography,PCR-DHPLC) |
3.3 荧光定量PCR |
3.4 微滴式数字PCR (droplet digital PCR,ddPCR) |
4 总结 |
(5)基于Cas9系统构建家兔SMA疾病模型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SMA疾病的研究进程 |
1.1 SMA的临床以及病理学特征 |
1.2 SMA的遗传学基础 |
1.2.1 SMN基因 |
1.2.2 SMN蛋白 |
1.2.3 SMN截短蛋白 |
1.3 SMA的生物模型 |
1.3.1 SMA线虫模型 |
1.3.2 SMA果蝇模型 |
1.3.3 SMA斑马鱼模型 |
1.3.4 SMA大鼠模型 |
1.4 SMA的治疗 |
1.4.1 反义寡核苷酸(ASO) |
1.4.2 SMN1 基因替代疗法 |
1.4.3 SMN1 其他口服小分子药物 |
2 基因编辑的研究进程 |
2.1 锌指核酸酶(ZFN)技术 |
2.2 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ALEN)技术 |
2.3 CRISPR/CAS系统 |
2.4 CRISPR/CAS9 基因编辑系统的应用 |
2.4.1 CRISPR/Cas9 系统介导的基因敲除 |
2.4.2 CRISPR/Cas9 系统介导的基因敲入 |
2.4.3 CRISPR/Cas9 基因编辑系统在家兔中的应用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与细胞 |
1.1.2 分子生物学菌株及表达质粒 |
1.1.3 相关仪器设备 |
1.1.4 主要培养基及溶液配置方法 |
1.1.5 相关试剂与药品 |
1.2 实验方法 |
1.2.1 SMN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1.2.2 引物的合成与设计 |
1.2.3 总RNA的提取 |
1.2.4 RT-PCR和 PCR扩增兔SMN序列 |
1.2.5 目的片段胶回收纯化 |
1.2.6 目的片段的连接与转化 |
1.2.7 挑单克隆菌落与菌体PCR |
1.2.8 靶位点sgRNA序列的设计 |
1.2.9 sg RNA双链的退火合成 |
1.2.10 p X459-sgRNA重组载体的构建 |
1.2.11 双荧光报告RGS-sgRNA重组载体的构建 |
1.2.12 重组质粒的转化及鉴定 |
1.2.13 去内毒提质粒 |
1.2.14 293T细胞的复苏与培养 |
1.2.15 脂质体法转染293T细胞 |
1.2.16 sg RNA体外转录模板的制备 |
1.2.17 线性化sg RNA的体外转录及hsp Cas9 的获得 |
1.2.18 母兔的超排处理 |
1.2.19 受精卵的收集与胞质注射 |
1.2.20 胚胎移植与妊娠 |
1.2.21 分娩与F0 代小兔出生后的日常护理 |
1.2.22 F0 代兔的基因组的提取 |
1.2.23 T7E1 酶切引物的设计与目的片段的PCR的扩增 |
1.2.24 T7E1 酶切目的片段胶回收纯化 |
1.2.25 T7E1 酶切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兔SMN基因克隆 |
2.1.1 兔SMN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2 兔总RNA的提取结果 |
2.1.3 兔SMN基因CDS区的扩增结果 |
2.1.4 兔SMN基因的测序结果与序列特征分析 |
2.2 兔SMN基因敲除靶位点的设计与载体构建 |
2.2.1 sg RNA序列的在线设计 |
2.2.2 CRISPR/Cas9相关表达载体的构建 |
2.3 CRISPR/CAS9 系统在细胞水平上切割效率的验证 |
2.3.1 CRISPR/Cas9在293T细胞上的活性筛选 |
2.3.2 RGS报告系统的外源性切割效率分析 |
2.4 CRISPR/CAS9 介导的SMN基因敲除兔个体的产生 |
2.4.1 体外转录模板及体外转录后的电泳验证 |
2.4.2 胞质注射及母兔自体移植 |
2.4.3 仔兔的出生及表型鉴定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基于腺嘌呤单碱基编辑系统提高脊髓性肌萎缩症SMN2基因Exon7纳入剪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SMN2 minigene筛选剪接调控元件内可提高Exon7 纳入的有效位点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miniABEmax系统编辑内源性SMN2 基因ESS提高Exon7纳入剪接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脊髓性肌萎缩症诱导多能干细胞SMN2-ESS编辑后细胞株的SMN蛋白功能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四部分 脊髓性肌萎缩症诱导多能干细胞SMN2-3’UTR编辑后细胞株和脊髓前角类器官的SMN蛋白功能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本研究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案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单碱基编辑系统研究进展及其在神经肌肉遗传病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7)神经丝蛋白编码基因在中国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遗传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and acronyms)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NEFH/NEFM/NEFL在中国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遗传学研究 |
1.1 前言 |
1.2 材料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二章 sALS的高风险变异NEFH(p.Ser787Arg)的细胞功能初步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神经丝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研究中的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脊髓性肌萎缩症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脊髓性肌萎缩症概述 |
1.1.1 脊髓性肌萎缩症简介 |
1.1.2 脊髓性肌萎缩症分子遗传学 |
1.2 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概述 |
1.2.1 PCR-RFLP技术 |
1.2.2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
1.2.3 基因芯片技术 |
1.2.4 基因测序技术 |
1.3 基因定量检测技术概述 |
1.3.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
1.3.2 微滴式数字PCR |
1.3.3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 |
1.4 金磁微粒概述 |
1.4.1 金磁微粒简介 |
1.4.2 金磁微粒的应用 |
1.5 论文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立题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SMN1 基因和SMN2 基因阳性质控体系建立 |
2.1 实验原理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试剂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引物的设计及筛选 |
2.3.2 目的DNA片段的制备 |
2.3.3 目的片段克隆 |
2.3.4 阳性质控品的验证和质粒的提取 |
2.4 实验结果分析 |
2.4.1 克隆引物的设计 |
2.4.2 目的DNA片段的制备 |
2.4.3 目的片段克隆 |
2.4.4 阳性质控品的验证和质粒的提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MN1 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的建立 |
3.1 实验原理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
3.3.2 特异性引物的筛选 |
3.3.3 引物浓度的优化 |
3.3.4 退火温度的优化 |
3.3.5 循环数优化 |
3.3.6 延伸时间的优化 |
3.3.7 甘油加入量的优化 |
3.3.8 模板量的优化 |
3.3.9 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
3.4.2 特异性引物的筛选 |
3.4.3 引物浓度的优化 |
3.4.4 退火温度的优化 |
3.4.5 循环数优化 |
3.4.6 延伸时间的优化 |
3.4.7 甘油加入量的优化 |
3.4.8 模板量的优化 |
3.4.9 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MN2 基因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
4.1 实验原理 |
4.2 实验材料 |
4.2.1 主要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3 定量层析系统的建立 |
4.3.1 实验试剂的配制 |
4.3.2 定量检测免疫探针的制备 |
4.3.3 定量层析试纸条的构建 |
4.3.4 线性质粒标准品的构建 |
4.4 实验方法 |
4.4.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4.4.2 引物筛选 |
4.4.3 退火温度的优化 |
4.4.4 引物浓度优化 |
4.4.5 dNTPs浓度优化 |
4.4.6 Taq酶浓度优化 |
4.4.7 Mg~(2+)浓度优化 |
4.4.8 甘油加入量优化 |
4.4.9 模板量的优化 |
4.4.10 结合垫包埋抗体比例的优化 |
4.4.11 基因定量检测体系的建立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1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
4.5.2 特异性引物的筛选 |
4.5.3 退火温度的优化 |
4.5.4 引物浓度优化 |
4.5.5 d NTPs浓度优化 |
4.5.6 Taq酶浓度优化 |
4.5.7 Mg~(2+)浓度优化 |
4.5.8 甘油加入量优化 |
4.5.9 循环数的优化 |
4.5.10 结合垫包埋抗体比例的优化 |
4.5.11 基因定量检测体系的建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MN1 基因多态性及SMN2 基因定量检测方法的评价 |
5.1 实验原理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临床样本的收集 |
5.3 性能评价实验方法 |
5.3.1 特异性 |
5.3.2 灵敏度 |
5.3.3 重复性 |
5.3.4 批间差 |
5.3.5 临床样本初步评估 |
5.4 性能评价实验结果 |
5.4.1 特异性 |
5.4.2 灵敏度 |
5.4.3 重复性 |
5.4.4 批间差 |
5.4.5 临床样本初步评估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Ⅰ型、Ⅱ型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56例临床及基因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临床分型 |
1.4 肌力评估方法 |
1.5 资料收集 |
1.6 基因检测 |
1.7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母孕产史及家族史 |
2.3 临床症状 |
2.4 生化指标 |
2.5 其他辅助检查 |
2.6 随访 |
3 结论 |
4 讨论 |
4.1 基本资料 |
4.2 临床特征 |
4.3 生化指标 |
4.4 神经电生理 |
4.5 头颅MRI、心脏超声 |
4.6 SMN基因 |
4.7 生存分析及预后 |
5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脊髓性肌萎缩症的相关基因研究及目前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10)脊髓性肌萎缩症致病性点突变的鉴定及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SMA小鼠胚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SMN1 基因致病性点突变的鉴定及其对SMN1 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以罕见遗传方式传递SMN1基因突变的脊髓性肌萎缩症家系分析及产前诊断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基于CRISPR/Cas9 技术的SMA小鼠胚胎治疗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改进方案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四、Diagnosis of Progressive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by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脊髓性肌萎缩症并发希特林蛋白缺乏症患儿及家系经基因变异检测和生物信息学结果分析[J]. 陈云艳,侯伟,杨晓玲.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1(07)
- [2]新生儿遗传病基因筛查技术及相关疾病[J]. 韩连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04)
- [3]基于脊髓性肌萎缩症注册队列人群的基因诊断技术应用调查分析[J]. 白晋丽,瞿宇晋,宋昉,曹延延,贾妮,王嘉,金煜炜,王红.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1(08)
- [4]脊髓性肌萎缩症携带者产前筛查的几种实用技术[J]. 李吉明,邢清和.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1(02)
- [5]基于Cas9系统构建家兔SMA疾病模型的初步研究[D]. 吴利颜. 广西大学, 2021(12)
- [6]基于腺嘌呤单碱基编辑系统提高脊髓性肌萎缩症SMN2基因Exon7纳入剪接研究[D]. 陈海珠.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7]神经丝蛋白编码基因在中国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遗传和功能研究[D]. 林枫.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8]脊髓性肌萎缩症检测方法的建立[D]. 王向荣. 西北大学, 2021(12)
- [9]Ⅰ型、Ⅱ型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56例临床及基因特征分析[D]. 吴霞.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10]脊髓性肌萎缩症致病性点突变的鉴定及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SMA小鼠胚胎治疗[D]. 吴双.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