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ntrauterine Infections and Birth Defects(论文文献综述)
陆欣然[1](2021)在《无创产前检测技术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检测中的应用:45773例孕妇的回顾性研究》文中提出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ex chromosome aneuploidy,SCA)包括Turner综合征(Turner syndrome,45,X)、超雌综合征(Triple X syndrome,47,XXX)、克氏综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e,47,XXY)、超雄综合征(Jacob’s syndrome,47,XYY)。传统产前筛查方法无法检测胎儿SCA,产前诊断会导致宫内感染和流产的风险。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在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13三体综合征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如今,NIPT在胎儿SCA中的检测仍在不断探索并缺乏大样本量的研究。本研究拟对NIPT在产前检测胎儿SCA中的效能进行评估,并分析胎儿SCA发生风险与孕妇年龄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临床胎儿SCA相关的产前咨询提供更好的指导。【目的】探讨NIPT在胎儿SCA产前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孕妇年龄与胎儿SCA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评估年龄是否为胎儿SCA的风险因素,为胎儿SCA的产前咨询提供更好的指导。【方法】(1)收集2015年6月1日~2019年6月30日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行NIPT的45773例单胎妊娠孕妇的外周血。记录孕妇的年龄、孕周、产前指征、羊水穿刺结果并随访妊娠结局。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2)对本院行NIPT的单胎妊娠孕妇,分为30岁,30-34岁,35-39岁和>39岁四个年龄组。比较高龄与非高龄孕妇胎儿SCA发病率的差异。分析不同年龄组胎儿45,X,47,XXX,47,XXY和47,XYY的发病率有无差异。【结果】(1)NIPT检测胎儿SCA结果:在45773例行NIPT检测的单胎妊娠孕妇中,共筛查出314例SCA高风险,包括147例45,X(46.82%),61例47,XXX(19.43%),71例47,XXY(22.61%)和35例47,XYY(11.15%)。143例自愿接受羊水穿刺产前诊断(依从率为45.54%),确诊58例,包括7例45,X,15例47,XXX,26例47,XXY和10例47,XYY,其余85例胎儿为正常核型。NIPT在胎儿45,X产前检测中的阳性预测值较低,为12.5%(7/56)。而在胎儿47,XXX,47,XXY和47,XYY中的阳性预测值为51.72%(15/29),66.67(26/39)和83.33%(10/12);(2)NIPT在不同产前指征检测中的阳性预测值:45773例行NIPT的单胎妊娠孕妇,血清学筛查为高风险或临界风险的孕妇人数最多,为19820例(43.30%)。其次为高龄孕妇(≥35岁),为16921例(36.97%)。NIPT在高龄孕妇SCA检测中的阳性预测值为50.79%(32/63),血清学筛查临界风险和高风险孕妇中的阳性预测值为30.43%(14/46),自愿无创孕妇中的阳性预测值为40%(10/25),错过血清学筛查时机孕妇中的阳性预测值为25%(1/4)和NT增厚孕妇中的阳性预测值为33.33%(1/3);(3)妊娠结局随访及假阳性结果分析:85例胎儿SCA假阳性孕妇,成功随访67例孕妇,未发现性染色体异常的患儿。随访171例拒绝行产前诊断孕妇,成功随访126例,其中86例因为担心胎儿流产而拒绝行产前诊断,33例因后期产检超声提示胎儿严重畸形而引产,7例自然流产或死胎。85例孕妇NIPT提示胎儿SCA高风险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确诊为假阳性,32例NIPT怀疑母源性性染色体异常,其中23例NIPT怀疑为X染色体增加,9例怀疑为X染色体减少。23例孕妇NIPT怀疑母体X染色体增加,经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验证,其中2例孕妇核型为47,XXX。9例NIPT提示为母体X染色体减少,经外周血染色体核型验证,2例孕妇核型提示嵌合,分别为47,XXX[50]/45,X[10]和45,X[52]/47,XXX[8]/46,XY[2](4)7例孕妇确诊45,X,其中6例选择终止妊娠(85.71%),2例因超声提示胎儿畸形而引产。15例确诊孕妇,其中3例选择引产(20%)。26例确诊为47,XXY,19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73.08%)。10例确诊孕有47,XYY孕妇,1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10%)。(5)孕妇年龄与胎儿SCA发生风险的关系:不同年龄组胎儿SCA的发病率显着不同,其中>39岁年龄组胎儿SCA发病率显着高于其他年龄组。SCA在高龄孕妇中的发病率高于非高龄孕妇(χ2=8.229,P=0.004)。高龄是发生胎儿SCA的危险因素(OR=2.098,95%CI:1.250-3.521)。胎儿45,X的发病率与孕妇年龄无显着关系(χ2=4.328,P>0.05),胎儿47,XXX的发病率与孕妇年龄有显着关系(χ2=12.616,P<0.05)。胎儿47,XXY的发病率与孕妇年龄有显着关系(χ2=12.570,P<0.05),胎儿47,XYY的发病率与孕妇年龄无显着关系(χ2=1.074,P>0.05)。【结论】(1)NIPT技术在胎儿性染色体单体检测中的准确性低于性染色体三体;(2)对比NIPT和羊水穿刺核型分析结果,约12.5%的无创假阳性结果由母体嵌合导致;(3)孕45,X和47,XXY胎儿的孕妇更倾向终止妊娠相比于孕47,XXX和47,XYY胎儿的孕妇。终止妊娠与SCA的种类、产前咨询程度、孕产史、经济等因素有关;(4)高龄是胎儿SCA的危险因素;(5)胎儿47,XXX和47,XXY的发病率与孕妇年龄相关,胎儿45,X和47,XYY的发病率与孕妇年龄无关。
黎新艳,庞彩英,黄欢,张春艳,韦芳桃,田晓先,胡慧云[2](2020)在《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Z-评分正常范围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正常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MCA-PSV)的Z-评分范围。方法对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865例孕10~40周正常胎儿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在标准切面测量MCA-PSV作为因变量,以胎体大小参数孕周(GA)、双顶径(BPD)、股骨(FL)作为自变量,计算MCA-PSV均数和标准差的最佳拟合方程。另选取62例可能引起胎儿MCA-PSV增高的病例(包括宫内生长受限、重度子痫前期、宫内感染、重型α-地中海贫血和轻、中型α-地中海贫血)作为病例组,再应用已建立的Z-评分标准对这组胎儿进行评估。结果①胎儿MCA-PSV与胎体大小参数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935~0.939,P<0.001)。②MCA-PSV均数相对胎体大小参数的最佳拟合方程为二次或三次方程,而标准差的最佳拟合方程均为线性。③病例组中宫内生长受限、重度子痫前期、宫内感染和重型α-地中海贫血相应的Z-评分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尤其以重型α-地贫胎儿最为显着(17/20,85%)。结论 MCA-PSV Z-评分方法直观、简便,可以作为一项评估胎儿疾病尤其是预测重型α-地中海贫血的重要指标。
杨广娣[3](2020)在《422例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新生儿(newborn)系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是胎儿的延续,当其从宫内向宫外环境过渡时,由于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新生儿的死亡率与发病率均居人的一生之首[1].绝大多数新生儿死亡报告来自于发展中国家[2]。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公报,2007-2018年新生儿的死亡率依次为 10.7%、10.2%、9.0%、8.3%、7.8%、6.9%、6.3%、5.9%、5.S4%、4.9%、4.5%、3.9%,整体呈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率不仅是衡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该社会的经济、文化、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3]。由于不同区域、不同医院的经济、医疗卫生水平发展不平衡,新生儿死亡率不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任重道远,需要社会、政府、医疗卫生保健者、孕产妇及其家庭长期共同努力。目的回顾性调查200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分析住院新生儿的死亡率、死亡原因。探讨早产的高危因素,为今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方法1)对200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422例死亡新生儿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回顾性分析。2)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相关因素后,结合临床情况选取部分相关因素,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早产的高危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007-2018年共有35028例住院新生儿,其中422例于生后28天内死亡,死亡率是1.20%;新生儿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死亡新生儿构成比中,低出生体重儿是正常出生体重儿的2.20倍;早产儿是足月儿的2.33倍;男婴是女婴的1.67倍;早期新生儿是晚期新生儿的4.15倍。3)死亡新生儿的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死亡构成比也越高。4)新生儿前5位的主要死亡原因依次是NRDS(23.9%)、新生儿窒息(14.7%)、出生缺陷(14.2%)、新生儿肺炎/败血症(9.2%)、早产儿(8.5%)。5)NRDS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的首位;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居新生儿死亡原因前3位。6)影响早产的高危因素有: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合并糖尿病、胎盘早剥、双胎妊娠、宫内感染、母亲携带乙肝病毒、脐带绕颈。结论1.我院2007-2018年间住院新生儿死亡率为1.20%,整体呈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原因的前5位依次为NRDS、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新生儿肺炎/败血症、早产儿。2.低出生胎龄、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新生儿的救治是目前本地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点内容。3.规范产检,早期发现、早期处理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合并糖尿病、胎盘早剥、双胎妊娠、宫内感染、母亲携带乙肝病毒、脐带绕颈等妊娠期并发症降低早产儿发生率,提高存活率的重要措施。
王玉婷,刘亚军,任婧婧,孙越,张蔼[4](2019)在《羊膜腔穿刺术对HBV携带孕妇胎儿宫内感染风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羊膜腔穿刺术对HBV携带孕妇胎儿宫内感染风险的影响,为产前诊断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的504例HBV携带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126例行羊膜腔穿刺术的孕妇设为观察组,其余未行羊膜腔穿刺术的378例孕妇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HBeAg携带状态、HBV DNA载量、穿刺术中出血状况、操作者资质和经验下观察组与对照组胎儿宫内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504例HBV携带孕妇中胎儿宫内感染的总发生率为4.17%(21/504),其中,观察组感染率为7.14%(9/126),对照组感染率为3.17%(12/378);在HBeAg(+)与HBV DNA> 1.0×107 cps/ml 2种情况下,观察组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5.38%(6/39)、70.00%(7/10),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HBeAg(-)与HBV DNA为l.0×103~1.0×107 cps/ml情况下,观察组和对照组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此外,穿刺出血情况、操作者资质和经验、分娩方式等对羊膜腔穿刺术后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eAg(+)、HBV DNA载量> 1.0×107cps/ml、羊膜腔穿刺术是HBV携带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HBeAg(+)、HBVDNA载量> 1.0×107cps/ml、羊膜腔穿刺术是HBV携带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当HBV携带孕妇的HBeAg(+)、HBVDNA> 1.0×107cps/ml时,羊膜腔穿刺术可能增加胎儿宫内感染的风险。HBV携带孕妇需要在产前诊断前对HBeAg状况和HBV DNA载量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行羊膜腔穿刺术。
李幸丽,关灿彬[5](2019)在《实验室检查联合超声对孕妇TORCH感染诊断的意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实验室检查联合超声对孕妇TORCH感染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孕检的3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诊断方法分为对照组(n=150,常规检查组)和观察组(n=150,实验室+超声检查组)。观察并分析两组孕妇TORCH-IgM检查情况、宫内感染情况及胎儿神经、血管发育情况,测量胎儿头部和四肢的大小等。结果①两组孕妇TORCH-IgM总体阳性率相仿,无显着差异(P> 0.05);②两组孕妇宫内感染情况相仿,无显着差异(P> 0.05),经过TORCH筛查后,观察组及时发现感染、终止妊娠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③观察组孕妇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 <0.05),经过检查后观察组孕妇及时进行干预,具体体现在流产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死胎、早产、出生缺陷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验室检查联合超声对孕妇TORCH感染诊断,可以及时发现宫内感染情况,对出生缺陷防治具有积极作用,可信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田苗[6](2019)在《胎儿侧脑室扩张的临床研究及宫内转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产前超声筛查中,88%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胎儿被检查出侧脑室扩张。胎儿侧脑室扩张是指妊娠期内胎儿侧脑室径线达到或大于10mm。按照胎儿侧脑室扩张程度,可以将胎儿侧脑室扩张划分为两种类型,即轻度侧脑室扩张、重度侧脑室扩张。在临床实践中,部分轻度侧脑室扩张自行消散,而部分胎儿在检查出侧脑室扩张的同时,还合并有宫内感染、染色体异常及结构异常问题;而重度侧脑室扩张合并有蛛网膜下腔扩张,即“脑积水”。胎儿侧脑室扩张是诊断胎儿脑部结构发育异常的重要参照标准。借助产前超声筛查,即可对胎儿脑部结构的发育情况进行初步判断,有助于尽早发现胎儿脑部结构畸形。侧脑室扩张胎儿的病程进展及最终治疗效果存在巨大差异,重度侧脑室扩张多数预后不良;若轻度侧脑室扩张合并宫内感染、脊柱裂及其他病征,其预后普遍不良。胎儿侧脑室扩张临床研究的焦点在于孤立性轻度脑侧室扩张,4%的孤立性轻度脑侧室扩张合并染色体异常(正常变异或其他疾病的早期症状),此类胎儿侧脑室扩张预后较好,脑侧室宽度不超过12mm,且单侧脑室扩张、宫内自行消散的病理病程及结果预测更为良好。超声筛查安全性较高,同时具备费用低、实时成像、无致畸性等优点,是产前检查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中可将核磁共振作为超声筛查的必要补充。当前,理论界和实践领域针对侧脑室扩张的诊断标准、胎儿出生后发育水平的评价标准等问题并未形成统一观点,亟待开展标准化、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指导和有益参考。本文将胎儿侧脑室扩张的临床表现及宫内转归作为研究对象,为优生优育及遗传咨询提供临床建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因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畸形前往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进行产前咨询,并经我院超声检查核实为“胎儿侧脑室扩张”的孕妇(单胎),共计105例,按照侧脑室的扩张程度、是否合并其他结构异常,对105例病例进行分组,将其划分为轻度侧脑室扩张组(A组)、中度侧脑室扩张组(B组)、重度侧脑室扩张组(C组)。三组中根据是否合并其他异常进一步分为,孤立性侧脑室扩张组(isolated lateral ventriculomegaly简称IVM)和非孤立性侧脑室扩张组(non-isolated lateral ventriculomegaly简称N-IVM)。选择30例胎儿发育正常的妊娠期妇女,对其进行各项筛查,排除遗传性疾病、染色体核型异常及其他结构变异,纳入健康对照组。纳入研究的人群,均在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后,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超声筛查和核磁共振为主要检查手段,同时结合问卷调查、访谈、研究数据分析等不同研究方法。对随访的病例组及对照组的产检结果、妊娠结局、胎儿出生后至2岁的发育情况,借助SPSS19.0软件对随访过程中获得的数据展开对比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结果:本研究中实验组共105例,其中宫内进展12例(11.4%),缩窄11例(10.5%),稳定34例(32.4%),恢复正常48例(45.7%)。将缩窄者与恢复正常者相加认定为消退,在轻度侧脑室扩张组中,消退率为84.4%,进展率为8.9%,中度侧脑室扩张组中,消退率59.9%,进展组14.7%。IVM组中,消退率82.6%,进展率2.2%,N-IVM组消退率35.6%,进展率18.6%,N-IVM组进展率高于IVM组,其消退率显着低于IVM组,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对57例被诊断为侧脑室扩张的新生儿中的25例进行出生后6个月、1岁、1.5岁、2岁动态随访,结果表明非孤立组发生神经系统症状显着。结论:(1)轻、中度侧脑室扩张组宫内进展情况差异显着。(2)非孤立性侧脑室扩张组发生不良预后明显高于孤立性侧脑室扩张组。(3)重度侧脑室扩张组多合并异常且预后不良。
李丹妮,唐军,母得志[7](2019)在《宫内感染与新生儿脑损伤相关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宫内感染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受到感染, 并在产前或产后对新生儿产生影响。目前认为宫内感染是引起新生儿脑损伤的重要因素, 但由于早期诊断困难、用药限制, 针对宫内感染所致脑损伤的早期识别及防治十分困难。通过对宫内感染导致脑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多种治疗手段的探索, 为宫内感染与新生儿脑损伤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前景。现就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田杨,王丽,黄亮,陈力,刘丹,张临宏[8](2018)在《临床药师参与1例产科宫内感染患者治疗的用药实践与体会》文中研究表明临床药师通过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结合1例产科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宫内感染患者具体情况,参与其抗感染治疗,从药物选择、方案调整以及用药监护方案等方面提出个体化优化建议,医师采纳临床药师意见后,患者体温迅速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平稳,感染得到有效控制。通过此病例的成功实践,临床药师梳理了工作模式,为保障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积累了工作经验。
赵会玲,李晓捷[9](2018)在《脑性瘫痪的病因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由发育不成熟的脑发育缺陷或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2014年4月召开的第六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三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制定了我国脑瘫的最新定义: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
卢慧[10](2017)在《宫内病毒感染与新生儿先天缺陷》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出生缺陷日益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能力亟待加强。感染是引发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病毒性病原体的感染。了解不同病原的致病机制,有利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消减胎儿发育改变,降低早产率,提高存活率。本文主要对具有致畸活性的病毒宫内感染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对新生儿产生的短期和长期后果以及病毒的传播特征、实验室检测手段和主要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提高人们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因病毒感染引发的出生缺陷。
二、Intrauterine Infections and Birth Defec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trauterine Infections and Birth Defects(论文提纲范文)
(1)无创产前检测技术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检测中的应用:45773例孕妇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试剂 |
2.4 实验方法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3.2 NIPT检测胎儿SCA的临床价值 |
3.3 孕妇年龄与胎儿SCA的分析 |
4 讨论 |
4.1 NIPT在胎儿SCA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4.2 NIPT假阳性原因分析 |
4.3 胎儿SCA发病率与孕妇年龄间的关系 |
4.4 胎儿终止妊娠率 |
4.5 NIPT技术的新发展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无创产前检测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422例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新生儿死亡率 |
1.2 新生儿死亡原因 |
1.3 早产儿 |
1.4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1.5 新生儿窒息 |
1.6 出生缺陷 |
1.7 感染性疾病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相关定义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新生儿死亡率的整体变化 |
3.2 不同出生体重、出生胎龄、性别、日龄的死亡构成比 |
3.3 新生儿死亡原因的变化情况 |
3.4 早产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新生儿死亡率 |
4.2 新生儿死亡与出生体重、胎龄的关系 |
4.3 新生儿死亡与性别、日龄的关系 |
4.4 死亡原因分析 |
4.5 分析死亡新生儿中早产的影响因素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羊膜腔穿刺术对HBV携带孕妇胎儿宫内感染风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实验室检测 |
1.3 诊断标准 |
1.31宫内感染诊断标准 |
1.32 HBV感染判断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HBV携带孕妇的一般资料 |
2.2 新生儿外周血HBV感染情况 |
2.3 穿刺出血情况及操作者资质和经验与胎儿宫内感染情况 |
2.4 孕妇不同HBV血清学状态与胎儿宫内感染情况 |
2.5 孕妇不同HBV DNA载量与胎儿宫内感染情况 |
2.6 孕妇不同分娩方式与胎儿宫内感染情况 |
2.7 HBV携带孕妇胎儿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3 讨论 |
(5)实验室检查联合超声对孕妇TORCH感染诊断的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及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 |
2 结果 |
2.1 两组孕妇TORCH-IgM检查情况 |
2.2 两组孕妇宫内感染检查情况 |
2.3 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 |
3 讨论 |
(6)胎儿侧脑室扩张的临床研究及宫内转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3 通过研究发现,在既往的研究中存在以下的问题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与诊断 |
3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
2.三组侧脑室扩张类型的分布情况 |
3.侧脑室扩张胎儿的宫内外转归情况 |
4.侧脑室扩张组新生儿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比较 |
讨论 |
1.侧脑室扩张的一般情况及病因病理学研究 |
2.超声技术在侧脑室扩张中的应用 |
3.产前诊断在侧脑室扩张研究中的应用 |
4.侧脑室扩张的妊娠结局分析 |
5.侧脑室扩张与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8)临床药师参与1例产科宫内感染患者治疗的用药实践与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概况 |
2 主要治疗过程 |
3 讨论 |
3.1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选择 |
3.2 加用氨苄西林或换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3.3 加用复方磺胺甲恶唑及其疗程 |
4 小结 |
(9)脑性瘫痪的病因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遗传因素 |
2 早产 |
3 感染与炎症 |
3.1 宫内感染 |
3.2 围生期感染 |
3.3 绒毛膜羊膜炎 |
4 先天性畸形 |
5 宫内生长迟缓 |
6 多胎妊娠 |
7 胎盘病理 |
8 新生儿脑病 |
9 其他危险因素 |
9.1 胆红素脑病 |
9.2 辅助生殖技术 |
9.3 性别与种族 |
9.4 社会及环境因素 |
(10)宫内病毒感染与新生儿先天缺陷(论文提纲范文)
1 风疹病毒 (Rubella virus, Ru V) |
2 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 CMV) |
3 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
4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 zoster virus, VZV) |
5 寨卡病毒 (Zika virus, ZIKV) |
四、Intrauterine Infections and Birth Defects(论文参考文献)
- [1]无创产前检测技术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检测中的应用:45773例孕妇的回顾性研究[D]. 陆欣然.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Z-评分正常范围的研究[J]. 黎新艳,庞彩英,黄欢,张春艳,韦芳桃,田晓先,胡慧云.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0(07)
- [3]422例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分析[D]. 杨广娣.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4]羊膜腔穿刺术对HBV携带孕妇胎儿宫内感染风险的研究[J]. 王玉婷,刘亚军,任婧婧,孙越,张蔼. 传染病信息, 2019(04)
- [5]实验室检查联合超声对孕妇TORCH感染诊断的意义研究[J]. 李幸丽,关灿彬. 临床研究, 2019(07)
- [6]胎儿侧脑室扩张的临床研究及宫内转归[D]. 田苗. 青岛大学, 2019(02)
- [7]宫内感染与新生儿脑损伤相关研究进展[J]. 李丹妮,唐军,母得志.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2019(01)
- [8]临床药师参与1例产科宫内感染患者治疗的用药实践与体会[J]. 田杨,王丽,黄亮,陈力,刘丹,张临宏. 中南药学, 2018(12)
- [9]脑性瘫痪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 赵会玲,李晓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8(03)
- [10]宫内病毒感染与新生儿先天缺陷[J]. 卢慧. 疾病监测, 2017(06)
标签:孕妇论文; 宫内感染论文; 侧脑室论文; 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论文; 育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