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论蒲松龄的宗法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林雪媛[1](2021)在《《聊斋志异》精怪题材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程铂智[2](2021)在《《仙侠五花剑》女侠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慕侠”是中国长久以来的传统心理,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侠客为世人所喜爱。而侠客之中的女侠形象又是一特殊的群体,她们体现出了与其他侠客不一样的特点,同时也颇受读者喜爱。女侠形象在“唐传奇”中就很丰富,及至明清时期达到了创作的高峰。此时的女侠形象有多种艺术表现,但多依附于男性或回归于家庭,如《儿女英雄传》的十三妹、《三侠五义》的沙凤仙、沙秋葵等。而清末沪上印行出版的《仙侠五花剑》中却将女侠作为主要人物,小说情节由女侠白素云、薛飞霞以及花珊珊展开,女侠人物推动着情节的发展,男侠由女侠的情节而生。作者通过对女侠身世及人物经历的描写,为读者展现出晚清时女性生活的困境,并又通过塑造仙侠世界来表达女性凭借行侠、修炼之路改变自己的命运。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是选题的缘由和意义以及前人对女侠形象的研究综述,关注既有成果的重要价值及不足,构筑《仙侠五花剑》研究的女侠形象重点,包括仙侠关系、创作动机及社会因素等。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介《仙侠五花剑》作者孙玉声以及其创作小说的目的,分析小说描写的仙侠世界的价值意义,揭示仙侠在小说中起到拯救者、传授者及仙侠世界的仙剑、神药提供者这三种角色。第二章为本文重点,首先是女侠形象溯源,梳理自古至清末的女侠形象。其次是对该小说女侠形象进行分析,在小说中出现的红线女、聂隐娘等唐代女侠形象,与唐传奇中女性形象进行对比,见出《仙侠五花剑》对唐传奇人物形象与叙事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比较而言,《仙侠五花剑》中的三位女侠白素云、薛飞霞、花珊珊,以及民女雪贞,兼具忠孝两全、视身如命、知恩图报等善良品质与性格特征,亦即更具时代特色。第三章从作者所处时代的女性地位,女性被长期物化的世俗观念、明清时期女性贞节观、晚清娼妓的昌盛、女性才情与侠情等维度,观照作者笔下女侠的悲惨遭遇、奇异经历以及性格变化,揭示作品中女侠观念的复杂性及其社会因素。第四章仙侠入世及女侠形象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揭示女侠群像亦仙亦侠的复杂特质与生命意识——在仙侠指引下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弱女子,不仅能独立于世还可以回馈社会。清代是创作女侠形象的高峰时期,尤其在社会发生剧变的晚清,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也影响着武侠文学创作。《仙侠五花剑》中的女侠形象也体现着它独有的特点和价值。这一研究深入晚清文学为人忽视的侧面,能借此了解晚清对女性及女侠的思想情感及慕侠社会心理。
张茜[3](2021)在《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通过对清代山东诗文作家进行研究,对清代山东诗文创作进行一次整体的观照。全文将研究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特点所在,梳理清代山东较具特色的作家及其作品,研究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及其创作,并对清代山东诗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行探讨。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分析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生成机制,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科举教育情况、独特的地域文化等背景因素。第二节主要概述清代山东的诗学思想发展流变及文论思想等内容,诗学思想部分,主要展现清初作家对前代诗学的批判、继承和再发展,以及清代山东内部纵向时间轴上诗学思想的流变趋势。其后,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六章,将以地区作为分章标准,分别写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兖州地区、胶东地区及其它地区这五个部分。其排列标准,从前至后分别为传统文学中心、新兴文学中心,然后是传统、新兴之外的其他地区。这其中,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和兖州地区作为山东的传统文学中心,自古以来文学创作就极为发达,而胶东地区所包括的登州府和莱州府,则是两个自明末兴起的新兴文学中心。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本文还设置了第六章,对除传统、新兴两种文学中心之外的其他地区的作家及其创作进行研究,以达到较为全面的对清代山东地区作家、作品及代表性文学家族进行研究的目的。第二章主写济南地区。该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写王士祯和蒲松龄,两人同为清初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坛巨匠,在各自的领域进行了不同但却极致的文学艺术探索。第三节写田雯,其人也是清初山左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第四节以清初济南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其他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作家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第五节重点研究清代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关注其家族内的作家及其作品。第三章主写青州地区。该章第一节的研究对象为赵执信,其与王士祯有着诗歌理论上的对峙,主张现实主义传统。第二节研究对象为“安丘二曹”的曹贞吉和曹申吉两兄弟,其中曹贞吉入赵执信的《谈龙录》,同时也是清初“诗中十子”之一,兄弟两人皆是清初闪耀全国文坛的大家。第三节以丁耀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诗文创作。第四节以青州地区其他具有特点和地方影响力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第五节则以青州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展现清代青州地区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创作情况。第四章主写兖州地区。第一节写曲阜地区,研究曲阜地区在清代极具代表性的四位作家,分别为颜光敏、孔尚任、颜光猷和桂馥。第二节以宁阳地区的黄恩彤作为研究对象。第三节则关注清代兖州地区的文学家族,以曲阜孔氏和曲阜颜氏最为代表,这两个文学家族在有清一代诞生了大量的作家,并创作了很多相当不俗的文学作品。第五章主写胶东地区。该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的莱州府和登州府,这两个地区经过明代前期和中期的积累,至明后期逐渐成为山东地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中心。该章第一节以清初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的宋琬作为研究对象。第二节则以高密诗派作为研究对象,展现乾隆时期兴起的高密诗派与其前辈神韵诗派的不同主张,以及该时期诗歌主张转变的背后成因。第三节以胶东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清代胶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其创作。第六章主写其他地区,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山东还有武定府、泰安府、沂州府、曹州府等地区,这些地区非传统的通衢大邑,亦非政治中心,故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皆落后于传统和新兴文学中心所在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多产生于清中期及以后,是长时间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积累的结果,该章第一节选取的吴重熹,即为清道光时期诞生的一位较具影响力的作家。除去较具代表性的作家之外,该章第二节以家族为中心,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进行了研究,试图由这几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家族的创作,来一窥这些地区在清代的文学创作情况。
瞿丽莎[4](2020)在《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墓,是构成墓葬文化中的一个小的情节结构,这一情节结构一般在文本中独立存在。发墓,也称之为“发冢”。可以说,一部丧葬史,也是一部发冢史。本文主要探究明清笔记小说中的“发墓”故事情节,对其故事范型进行分类整理论述,并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这对于研究明清墓葬文化内涵及其文人的文化心理都有一定的意义。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讨论“发墓”故事的分类与分布,对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及其“发墓”故事的多维分类、“发墓”故事的虚实空间构造、及其“发墓”故事的文化意蕴。力求对明清笔记小说中所涉及的“发墓”故事情节及其相关内容进行深入且客观的研究。绪论部分主要从研究缘起、对象、现状、方法及意义来论述。第一章论述明清笔记小说中的“发墓”故事概述。这一章节是极其重要的,对于明清笔记小说文献的梳理,能更有效地对全文进行论述。明清笔记小说数量颇多,所涉及的内容也不一样,也就导致了发墓故事的分类亦是存在多样化的,但有些故事内容情节大体是相似的,对此可归为一类,对于这样的分类,笔者主要分为两大类:有意发墓与无意发墓。为了使读者更加了解到笔者所做的这一研究,对此,在梳理文献的过程中,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类,如:发墓二葬、发墓复生、发墓取材、发墓取财、发墓求雨、误发墓、发墓受报、发墓奸尸、发墓报仇等内容。第二章论述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情节范型。此章节主要从:“发墓动机”、“发墓复生”、“发墓受报”、“防发墓措施”这四个叙事情节范型来进行分类探讨,结合文本内容,又将其细致分为多种叙事情节,以此来考察发墓故事的研究价值及其意义所在,并结合明清社会现实、社会制度来进一步、更深入地去分析这些叙事情节。第三章论述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虚实空间构造。此章节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梳理中国古人的冥界观念,对古人关于“鬼”的认识有了一个认识之后,再来论述明清两代关于鬼神的观念。从而进行论述关于发墓故事中所构造出来的虚实世界,对古人的一个空间概念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第四章论述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文化意蕴。此一章节主要是对明清社会生活的一个补充,让读者更能准确清晰地了解明清社会。作为明清笔记小说,其文化因素、文化特质都带有一定的社会因素在里面。主要从:发墓与文化信仰、发墓与民俗生活、发墓与民俗观念三大方面来进行论述。对其中所涉及的儒释道、“人神”“鬼神”信仰,世界观、道德观、社会人生观都有一定的论述。
张洁[5](2020)在《《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命名及其文化意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命名意蕴丰富。本文以《聊斋志异》一书中作者原创的或者虽非原创但经作者加工的人物姓、名、字为研究对象,分析人物姓名的内涵,追溯命名的文化渊源,总结人物命名规律,还原作者创作心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命名的文化意蕴与人物形象塑造和小说的主题、叙事之间的内在联系。论文分为五章,可归纳为命名的文化研究(第1-3章)和对命名文学意义的研究(第4-5章)两个层面:首先,对人物命名中传统文化因素进行较为细致的梳理和探讨。一是人物命名中的儒家和佛教文化因素。儒家文化要素主要分为嘉德懿行、追慕先王、宗法家族几个层面。人物命名中体现的儒家文化与鲁文化传统、时代、作者成长环境有关,有些寄托作者教化用意。直接以佛教因素为人物命名较少。二是人物命名中的道教文化因素。人物命名中的道家文化主要有自然无为的思想、阴阳五行的思想、仙人的命名以及人物名字中的仙话因素。可以从地方环境、时代影响、作者个人因素对命名缘由加以分析。三是人物命名中体现的民间信仰,主要着眼于精怪命名,对精怪名字中继承和原创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精怪命名在艺术上的表现。总体上精怪的名字、性格、言行与原形特征往往浑然一体,女性精怪的名中多隐含女性特征。其次,对人物命名与形象塑造及主题、叙事的关联性进行研究。一是探讨人物命名和形象塑造的关系,从体现人物风致、书写人物才能、描摹人物外貌、刻画人物性格、名实关系与反讽效果角度加以分析。二是论述人物命名与小说主题和叙事的关系,从揭示小说主题、暗示人物关系、暗示故事的情境或人物命运、推动情节发展、作为关联全文的线索角度进行分析。总体上看,《聊斋志异》的人物命名具有文人性,表现为古雅、含蓄蕴藉、多义性、多功能性、有多种阐释角度,文化内涵丰富,构成了小说人物塑造与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
姜维枫[6](2020)在《论蒲松龄辞赋创作的通俗化倾向》文中认为蒲松龄辞赋创作的通俗化倾向主要呈现为题材的世俗化、世情的厉俗化、格调的戏谑化、语言的通俗化,通俗化倾向亦敷布于包括小说《聊斋志异》在内的蒲氏各类文体创作之中,并形成文体间的彼此映照与呼应。此与清初主流文坛"赞美盛世"之音、服务"文治""务本勤民"之事功及追求"雍容揄扬""导扬徽美""博洽雅丽"的审美特征不同。由蒲松龄辞赋创作的通俗化倾向出发,通观其全部作品,对研究认识蒲松龄的生活观念状态及作品的审美特征与价值等或有裨益。
鲁梦玲[7](2020)在《英语中国文学史中的《聊斋志异》》文中研究指明自1901年英语世界首部中国文学史——翟理斯《中国文学史》(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的出版,西方掀起了一股撰写“中国文学史”的热潮。汉学家们以西方的视野向英语世界的读者介绍了各个时期中国文学的状貌,打开了解中国文学蓝图的窗口,也使得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被进一步经典化,《聊斋志异》是最典型的文学着作之一。《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着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的艺术成就很高,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聊斋志异》是最早翻译到西方的中国古典小说之一,也是最早被写入英语中国文学史中的中国经典小说集之一。本文选取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中国文学史》(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1901)、陈绶颐(Ch’en,Shou-yi)《中国文学史述》(Chinese Literature: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1961)、梅维恒(Victor H.Mair)主编《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The Columbi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2001)、孙康宜(Kang-I Sun Chang)和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主编《剑桥中国文学史》(The Cambridge of Chinese Literature,2010)四部英语中国文学史,以文本细读与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四部英语中国文学史中的《聊斋志异》的定位、选材、评介、叙写及其特点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与介绍,深入研究《聊斋志异》在英语中国文学史中的书写情况,阐述西人不同时期对《聊斋志异》的评介,《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不同阶段的传播与接受情况,以及对《聊斋志异》在西方经典化进程的演进所产生的影响,试图勾勒出英语世界中国文学史中的《聊斋志异》的概貌,以及《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进程。本文共有六个部分,绪论、结语以及正文四个部分,具体如下:绪论主要对本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基本框架做了大致的介绍,概述了英语中国文学史着作的撰写情况,中国文学史着作中的《聊斋志异》书写情况;第一章以翟理斯《中国文学史》中的《聊斋志异》为研究对象,阐述早期英语中国文学史中《聊斋志异》译介特点,评析其与翟理斯《聊斋志异》英译本的渊源,探讨其对《聊斋志异》明确定位的意义,以及对后世英语中国文学史中《聊斋志异》书写的影响;第二章以陈绶颐《中国文学史述》中的《聊斋志异》为研究对象,关注其选译倾向女性题材的特点,并分析得出与当时社会运动有关,分析《聊斋志异》突破传统创作方式的三个方面,重点考察其社会原因及意义;第三章以《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中的《聊斋志异》为研究对象,强调叙事学等新理论对其叙写风格的影响,分析其叙写方式与《史记》的传统叙写模式的关联,探究出社会审美价值对选译题材变化的影响;第四章以《剑桥中国文学史》中的《聊斋志异》为研究对象,评析其故事化的叙写风格,丰富的选材内容,探究出选材的广泛是受多元化时代特征影响,其叙写方式也受新文体观新史学观的影响;结语部分总述了四部英语中国文学史对《聊斋志异》的书写,对其在英语世界经典化的重要影响,并比较了《聊斋志异》在英语中国文学史与中国文学史异同,并总结中英中国文学史对《聊斋志异》的书写,对加深并巩固其世界文学经典的重要作用,对后世中英中国文学史中的《聊斋志异》的书写具有学习与借鉴意义。
张梦杰[8](2019)在《《聊斋志异》涉病作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聊斋志异》中存在着数量可观的涉病作品,这是不争的事实;《聊斋志异》中出现的涉病作品,有其特殊的成因,既与蒲松龄个人及亲友的身心遭际相关,又与在齐鲁大地以疾为异的民间信仰熏染、对前人疾病描写手法的继承有着紧密的联系;《聊斋志异》中的涉病作品,按照致病之因可分为四大类型,分别是:日常生活所致,异类力量所致,德行有亏所致,相思不得所致,从中对疾病类型特点的考察,进而可以窥探到蒲松龄创作涉病作品的深层动机;涉病作品出现在小说中,对于塑造典型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渲染环境氛围,展现叙事手法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透过对《聊斋志异》涉病作品的研究,不仅可以看出蒲松龄对于万物平等的生命观的颂扬、对社会之弊病的愤懑,而且可以窥探到疾病描写背后,创作者对儒家礼法的深切呼唤、与佛道两教思想观念的相互契合。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四个章节与结束语。第一部分为绪论,在此部分,笔者将对《聊斋志异》涉病作品的范围界定、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依据和价值意义做出充分的说明。第二部分,《聊斋志异》涉病作品的成因探讨。在本章中,笔者爬梳蒲松龄的诗集、词集、文集、俚曲集、年谱等文献资料,力图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结合前代小说的特点和民俗信仰等方面,探讨《聊斋志异》中出现大量涉病作品的原因。第三部分,《聊斋志异》涉病作品的类型特点。笔者以致病之因作为类型划分的标准,将《聊斋志异》中的涉病作品分为四类,分别是日常生活所致疾病,异类力量所致疾病,德行有亏所致疾病,相思不得所致疾病。探讨每一种疾病的类型特点,进而窥探蒲松龄创作涉病作品的内在深层动机。第四部分,《聊斋志异》涉病作品的文学功能。本章节由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与环境出发,探讨《聊斋志异》中的涉病作品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渲染环境气氛等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小说叙事学理论,对于《聊斋志异》涉病作品中的叙事手法,包括叙事视角、叙事空间、叙事序列等展开研究。第五部分,《聊斋志异》涉病作品背后所展现出的创作者的思想内涵。对《聊斋志异》中涉病作品的分析研究,经过上述三个章节的探讨,可以看出,涉病作品背后对于展示儒释道三教内涵和生命观方面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从中可以窥探蒲松龄的思想特征。《聊斋志异》涉病作品中,体现了人类、精怪、鬼魂等异类对于健康生命的极力追求,蕴含着万物平等的生命美学观念;呈现了个人道德修养与家庭伦理关系中的弊病,体现了对儒家礼法的深切呼唤,希冀以此约束世人的不良行为;从致病之因、治病之人、治病过程来看,皆体现了佛道两教的思想内涵。第六部分,结束语。总结全文,概括论点,明确疾病与《聊斋志异》的关系、蒲松龄创作涉病作品的劝惩意识和对“至情”观念的赞美以及疾病在小说中的文学功能,展现创作者的思想内涵等重要地位。
马瑜理[9](2019)在《明末清初山左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时期,山左地区世家大族云集,尤其以孝妇河流域的家族最为集中。这些家族多秉承忠孝传统,诗书礼仪传家,形成了婚娅、师生、宦友、交游四位一体的多元关系。本文选取孝妇河流域文学业绩最为显着的五个家族为研究对象,探讨家族之间的文学互动、文学传承、文学影响之关系。这五个文学家族分别是:益都(颜神)赵氏、益都(颜神)孙氏、新城王氏、淄川高氏、淄川张氏。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考察孝妇河流域的地理、历史概况以及文化特性。孝妇河上游为益都县,古称颜神镇,雍正十二年后改称博山县。此地环山带水,地寡土瘠,但矿藏丰富,尤其适宜陶瓷业、琉璃业以及炉料业的发展。益都(颜神)孙氏家族的繁荣便得益于琉璃业的兴盛。孝妇河流域商业及手工业的繁荣带来了此地教育业的发达和书院的建立,为世家大族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孝妇河流域文化的形成是与颜文姜的传说紧密联系起来的,考察颜文姜传说的发展演变,可以清晰地看到孝妇河文化的形成脉络。由于受到孝妇河文化的浸染,家族多仗义疏财、好善乐施、赈灾救民。孝妇河畔家族园林的建造,乃为文学家族之间的交往提供了重要的交游场所。孝妇河流域处在东部半岛地区和西部运河区域的过渡地段,同时受到以“海洋文化”为代表的齐文化和西部“运河文化”的影响。因此,孝妇河流域的文化呈现出多元性、混合性的特征。这一流域的文学则雅俗交融,各种文学体裁兼备,呈现出一种集大成的发展态势。第二章考察明万历至清雍正时期,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的崛起、繁盛、衰落、中兴的发展过程。这些文学家族的崛起大都集中于明万历朝前后,其中新城王氏以军籍起家,益都(颜神)孙氏以商业起家,其他家族均以农耕起家。明清鼎革之际,孝妇河家族面临着不同的选择:或保节殉国,或退隐山林,或出仕新朝。由于孝妇河“忠孝”文化的濡染,以及儒家君臣纲常的影响,孝妇河流域的家族成员除殉国外,大都选择归隐林下。部分出仕的也选择了屡仕屡归式的方式,以高珩最为代表性;其他如孙廷铨、高玮等最终也解职归里。孝妇河家族大多由科举起家,入仕为宦,并逐渐走上文学之路。这些家族多注重庭训,形成良好的家风;注重教育,延请名师教育子孙;,同时重视才艺,文化氛围浓厚。通过科举入仕后,着奇绩,有惠政,从此世代簪缨,书香传家。孝妇河文学家族着述颇丰,诗文成就颇高,家族成员至少连续五代均有着述、作品可考。第三章通过对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关系的考察,将家族的多元关系划分为以下四种:联姻关系、师生关系、宦友关系、文学交游关系。第一节考察联姻关系。孝妇河流域的文学家族,因地缘较近,加之门当户对,故姻亲关系盘根错节,联姻现象非常之多。联姻关系,有助于扩大家族的势力,同时促进了家族之间的交往。第二节考察师生关系。由姻亲关系而形成的师生关系,是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的一个重要特点。师生之间,有着文学上的传承关系,师生关系影响着家族成员文学道路的选择,乃至诗文风格的取向。第三节考察宦友关系。同科中第、同朝为官、官署做官,均可称为宦友关系。这些政治上的联系对文学创作的风格亦有影响。第四节考察文学交游关系。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示孝妇河家族的交游关系,并旁及蒲松龄、唐梦赉以及毕氏家族。文学家族之间的交游,促进了孝妇河流域文学的繁荣,又加强了家族之间创作的融合。第四章考察孝妇河文学家族诗歌创作之间的影响。孝妇河文学家族成员因社会关系及文学关系的多元化,故在文学创作上存在着多样性的影响。第一节探讨赵氏家族与王氏家族在文学创作上的交叉影响。其中王象春、王象艮、王象明与赵进美诗歌取径相近,诗风亦相似。赵进美的诗风与诗论影响了王士禛诗风的形成。而王士禛从诗歌理论到诗歌创作分别从正向和反向影响着赵执端与赵执信。第二节探讨高氏家族、王氏家族以及张氏家族的文学创作的特点,不同家族之间存在传承关系。高氏家族的高珩清远超逸、禅理妙悟之作,启发了王士禛对兴象超逸、妙悟自得的追求。张氏家族的张笃庆学诗于王士禛,其诗中雄浑的风骨与缥缈的风韵正是王士禛所标举的。张元则瓣香王士禛,承继神韵诗风。第三节论述赵进美、孙廷铎与王士禛三人在诗学观念和审美趣味上的一致性。第五章主要考察了孝妇河家族在多种文体创作上的相互影响。第一节论述赵进美与王士禛词作中的诗化倾向。第二节论述赵进美与高珩通过戏曲的形式来阐释自己的佛教思想,由此推知赵进美对高珩的影响。第三节考察了孝妇河家族的散文创作,从赵进美、王士禛、孙廷铨等人的纪游文中可窥见诗歌与散文文体间的渗透与交融。赵执信与王士禛多有书信往来,在二人交往过程中,赵执信对王士禛散文的学习与吸收是显而易见的,并形成了相近的散文观及散文创作特点。第六章主要探考孝妇河文学家族与淄川蒲松龄、唐梦赉在诗、文、小说的创作上的文学关系,并通过考察这些家族对蒲松龄创作的态度来展示家族成员的雅俗创作倾向及雅俗文学观。在第一节中,考察了王氏家族的王士禛与蒲松龄在文学创作上的相互影响。王士禛的淡远诗风影响了蒲松龄闲适自然的诗歌创作,王士禛对《聊斋志异》的评点又从一定程度上鼓励着蒲松龄小说的创作。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对王士祺创作《池北偶谈》也产生了影响。第二节,探讨淄川高氏、毕氏、张氏三家族的文学创作与蒲松龄之间的关系。因蒲松龄与淄川高氏、毕氏家族之密切关系,其在创作《聊斋志异》时的素材来源于高氏家族与毕氏家族,毕氏家族又参与、续补了《聊斋志异》的某些篇章。蒲松龄坐馆毕氏家族长达三十年之久,毕氏家族写作散曲的传统对蒲松龄俚曲的创作亦有影响。通过孝妇河家族对蒲松龄作品的序跋,考察这些家族的雅俗文学观。高珩曾题序并摘抄《聊斋志异》,为蒲松龄俚曲作跋文,重视俗文学的社会功用。张笃庆的家学传统崇尚雅正,其以《聊斋志异》“谈空”而规劝蒲松龄数次;而张永跻、张元父子却能认识蒲松龄俚曲及《聊斋志异》的旨趣所归。第三节考察了淄川高氏家族与唐梦赉的文学创作关系。高氏家族与唐梦赉交往最为密切,高珩、高之騱父子与唐梦赉在文学创作及文学观点上,产生了交叉影响,高珩影响着唐梦赉的诗歌、古文创作,而唐梦赉对高之騱诗风的转变亦有影响。
马平平[10](2019)在《明清小说与英国近代小说海洋意象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海洋文化研究方兴未艾,与之相应,文学世界中的海洋意象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中英小说中都不乏书写海洋的佳作,较之于英国小说的长篇宏制,中国小说有着自己的文本形态,比如它的笔记体性、碎片体性、寓言体性、志怪体性,等等。文本形式虽有差异,但是中英有关海洋书写的小说都蕴含了丰富的海洋意象,反映了海洋在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文化内涵、深层意蕴以及海洋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中英小说及其海洋创作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并不同步,中国小说及其海洋创作是在明清阶段进入繁荣发展时期,而英国小说在文艺复兴至17世纪仍处于发端阶段,其海洋书写也并不繁盛,小说及海洋创作的巅峰发展时期要晚至处于近代的18、19世纪。明清涉及海洋主题的小说既有诸如《西游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后文简称《西洋记》)、《天妃娘妈传》《八仙出处东游记》(后文简称《东游记》)、《戚南塘剿平倭寇志传》《林兰香》《台湾外志》《希夷梦》《海游记》《镜花缘》等长篇小说,又有诸如《剪灯新话》《情史》《喻世明言》《型世言》《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连城璧》《觚剩续编》《聊斋志异》《子不语》《续子不语》《谐铎》《耳食录》《挑灯新录》《夜雨秋灯录》《淞隐漫录》《淞滨琐话》等短篇小说。明清时期航海事业和海洋贸易的发展尤其是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极大地促进了海洋叙事文学的发展,因此上述小说尤其是多部长篇小说虽然在明清时期三教归一的文化背景下,神魔斗法气息很浓,但是却蕴含浓郁的海洋气息和丰富的海洋意象。英国18、19世纪也涌现一批有代表性的海洋书写佳作,比如《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蓝登传》(The Adveodntures of Rerick Random)、《曼斯菲尔德庄园》(Mansfield Park)、《董贝父子》(Dombey and Son)、《西尔维亚的两个恋人》(Sylvia’s Lovers)、《珊瑚岛》(The CoralIsland)、《金银岛》(Treasure Island)、《吉姆爷》(Lord Jim)等。本文聚焦中国明清阶段和英国18、19世纪即中英海洋创作繁盛时期小说中的海洋意象,在界定海洋意象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中国和英国小说中的海洋意象,并对它们进行功能上的分类。明清小说中的海洋意象以海神想象、海岛仙话想象、岛人想象、海上航行、航海事业、海洋财富、海权和海防意识以及海外诸国想象等为主。通过梳理可见,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华夏文明传统带来的遥望海洋的视角深深地影响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中的海洋想象。从明代到清代,随着人们的海上活动更加活跃,参与海洋文学创作的人群迅速增加,小说中的海洋想象经历了发展变化:从居于海中的各路海神和仙人描写到海上的各类精怪野人描写,从海岛风物的仙话描写到更加世俗化的描写,从海神拥有的奇珍异宝描写到海洋蕴藏的珍宝描写,等等。但是这些海洋想象仍是将神、魔和海洋相结合,以“变异海洋”为主。当然,随着清代尤其是清晚期人们对外部世界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小说中的海上风暴、海岛居民、海洋经济以及海防事业发展等都有了更加“身行”性(即参与性和现实性)的发展趋向。英国18、19世纪小说中的海洋意象也主要以海上航行、航海事业发展、海洋贸易、海洋经济、海岛生存、海军形象、海盗形象以及海外国度等为主。在古希腊海洋文明、海洋岛国环境和地理大发现后英国国家海洋力量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下,无论是航海动机、航行中所遭遇各种危险、航海的专业技能,还是荒岛求生、海洋贸易、海洋捕鲸等,都更以崇力、求真、求知、开拓、探索为特征。海岛生存、海军形象、水手形象及海盗形象的发展和变化体现了英国不同时代的精神要求。海洋力量崛起、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英国追求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对海洋的探索、开拓及征服;建立海上霸权、控制海上贸易时期,英国人的海岛生存、海岛探险体现了由“斗海”向“亲海”的变化;19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遭遇危机、逐渐丧失贸易垄断地位,英国航海活动缺少了本该有的激情和活力,也缺失了目的和方向。英国现代化进程中这些社会现实的变化与发展体现了英国人追求文明和秩序的阶段性差异。本着异质文化平等对话与沟通互补的立场和原则,本文试图从海神想象、海洋获利方式、海上航行、海上力量生存伦理以及海外异国想象等方面比较中英小说中的海洋意象,探寻不同文化中的海洋意象在文学文本中呈现方式上的异同,并综合中西哲学、文化、历史等多维视角,解释中西海洋意象异同的成因,实现由浅层次异同比较到深层次文化探源的跃进。论文通过对比显示,中西方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的对立观点造成了中英小说海洋意象的呈现差异。以向内聚敛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强调通过内在心性的修养和现实的经世致用来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这种“重道轻器”思想决定了中国小说中的海洋想象不以探究自然、战胜自然为最终目的,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文化主流强调入世观念,大多数中国文人的理想是达则兼济天下,积极关注社会人生,但是当理想受挫,转而独善其身的时候,海洋往往成为中国文人寻求解脱的心灵寄托。所以在传统中国文人的作品中,海洋寄托着很多审美想象,成为中国文人寄怀抒情的载体,而不是探究如何通过掌握“真知”来探索海洋、战胜海洋。文人与海洋,充满天人合一的精神意蕴;而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海洋文明,从根源上就埋下了“天人相分”、“征服自然”观念的理性“种子”。与中国文化的内在聚敛相反,西方文化的发展以扬弃为特征,融入了希腊、罗马和基督教的文化因素,强调融合更新、向外超越,突出对人性的尊重、对知识的追求,认为理智能力是人类心灵的根本特征。这种文化有对功利的向往,同时也有对现实的批判。因之,英国小说中海洋意象的呈现更加突出人和海洋的对立,强调人如何通过掌握科学知识来探索海洋、征服海洋,以实现开拓疆土、侵略扩张、发财致富的梦想。中国的海神尤其是四海龙王和妈祖在履行维护海上安全的职责时有一定的海权意识,但他们并不好战、不好侵略,亦没有霸权意识,而海神波塞冬则虚荣好战、睚眦必报,体现了侵略者扩张和掠夺的野心。中国小说中的海洋贸易具有机遇性、偶然性、异化性和小农经济的特点,而英国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参与航海的姿态更加积极、主动,海洋经济和海洋贸易活动也充满现实性、目的性、掠夺性和殖民性。中国小说中海岛的神秘、超脱意境和仙话的海洋、航海描写为天人合一思想的价值实践找到了最佳的现实渠道;而英国小说更加善于真实地描写海上航行和海上冒险,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主人公们努力去了解并驾驭自然,不断与自然抗争。中国小说中,海外诸国被看作中华帝国陆疆的延伸,表达了“以夏变夷”、秉承传统的大一统思想,小说作者们的海外诸国遐想不会超出封建道德准则的范围;而在英国小说中,主人公对海外国家的了解是通过他们不断探知、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和反省来实现的。在象征国家海洋力量的军舰上,个体生命价值观亦分别体现了中西伦理思想的差异。中国小说中,为了应对海上妖怪的威胁,个体须服从整理利益的价值观决定了遭遇危机之时,个体只能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保全船队安全;而西方近代伦理学虽注重整体中的个人本位,但海上生活的艰辛、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外贸易利益和战争利益的追求导致了海洋和内陆价值观的冲突,因此在英国小说中,个体的身体和生命只能遭到无情的伤害和轻视。本文打破以往相关研究局部、零碎和孤立的局面,从宏观到微观对中英小说中的海洋意象进行系统梳理和对比研究,探究海洋发展是如何以文人心态意绪为中介向艺术思维渗透,海洋意象又如何同哲学、宗教、民俗等文学的相关领域发生联系,从而更准确地认识中英小说海洋精神的共性特点和个性特点。海洋意象研究既可加强我们对不同文化影响下的中英海洋文明发展历程的了解,又有助于揭示中国古代文学叙事中的海洋具有独特的诗学和文化价值。中国既是海洋大国,也是海洋文学大国,海洋的影响与海洋精神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土壤和文学之中。同时,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国民的海洋意识和海权意识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结合中国和英国海洋题材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审美资源,可为我国民族文化自信的重新构建提供话语和审美资源。
二、略论蒲松龄的宗法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蒲松龄的宗法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2)《仙侠五花剑》女侠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研究综述 |
一.清以前的女侠研究 |
二.清代女侠研究现状 |
三.清代侠义小说的新变 |
四.小说《仙侠五花剑》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小说的主题及小说中仙侠的意义 |
第一节 作者与主题 |
第二节 小说中仙侠的意义 |
一.慈悲的拯救者 |
二.传道的授业者 |
三.仙界中剑器和神丹妙药的提供者 |
第二章 形象继承与嬗变——女侠形象的生成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侠形象 |
一.女侠形象的起源 |
二.唐传奇中的女侠形象 |
三.宋元小说中的女侠形象 |
四.明清小说中的女侠形象 |
第二节 对唐代女侠形象的继承与新变 |
一.公孙大娘形象与《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
二.红线女形象与《红线》 |
三.聂隐娘形象与《聂隐娘》 |
第三节 《仙侠五花剑》女侠形象的特征 |
一.忠孝双全,有强烈家国情怀的女侠 |
二.视身如命,有强烈贞洁观的女侠 |
三.义薄云天,知恩图报的女侠 |
四.悲天悯人,救人于厄的女侠 |
第三章 环境塑形象——女侠形象产生的社会原因 |
第一节 女者孳也,被物化已久的女性 |
第二节 烈女贞节,被社会约束的女性 |
第三节 坠入风尘,娼门兴盛时并生活于此的女性 |
第四节 才与侠义,渴望改变命运的女性 |
第四章 因世入侠,以侠入世——女侠形象的社会意义 |
第一节 改变命运,因侠而独立于世 |
第二节 忠孝节义,因侠而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3)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几个问题的厘清 |
第一章 清代山东诗文总论 |
第一节 清代山东诗文生成机制 |
一、海岱齐鲁: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清代山东经济 |
三、清代山东科举情况 |
四、山东的独特地域文化 |
第二节 清代山东诗学思想及文论思想 |
第二章 济南地区 |
第一节 王士祯 |
第二节 蒲松龄 |
第三节 田雯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新城王氏 |
二、淄川王氏 |
三、历城朱氏 |
四、德州田氏 |
第三章 青州地区 |
第一节 赵执信 |
第二节 安丘二曹:曹贞吉、曹申吉 |
第三节 丁耀亢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安丘曹氏 |
二、诸城刘氏 |
三、诸城相州王氏 |
第四章 兖州地区 |
第一节 曲阜代表作家 |
第二节 黄恩彤 |
第三节 文学家族 |
一、曲阜孔氏 |
二、曲阜颜氏 |
三、济宁潘氏 |
第五章 胶东地区 |
第一节 宋琬 |
第二节 高密诗派 |
一、高密三单 |
二、高密三李 |
三、高密诗派其他作家 |
第三节 郝懿行、王懿荣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福山王氏 |
二、文登于氏 |
三、文登毕氏 |
四、即墨黄氏 |
五、掖县赵氏 |
六、高密单氏 |
第六章 其他地区 |
第一节 吴重熹 |
第二节 文学家族 |
一、海丰吴氏 |
二、惠民李氏 |
三、曹县万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清代山东诗文作家小传 |
一、济南 |
二、兖州 |
三、青州 |
四、登州 |
五、莱州 |
六、泰安 |
七、沂州 |
八、曹州 |
九、东昌 |
十、武定 |
致谢 |
(4)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及其概念界定 |
(一)“笔记小说”概念界定 |
(二)“发墓”故事概念界定及其历史源流 |
三、研究现状、方法及意义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明清笔记小说中的“发墓”故事概述 |
第一节 明清笔记小说文献梳理 |
第二节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分类与分布 |
一、明代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分布 |
二、清代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分布 |
三、明清笔记小说的作者简况 |
第三节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文本素材 |
一、发墓小说创作中的“本事”及其研究 |
二、发墓小说作者与素材之关系 |
三、发墓小说中的“当代史事”、“前代史事”及其采择编演 |
小结 |
第二章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情节类型 |
第一节 “发墓动机”类型 |
一、发墓取材 |
二、发墓取财 |
三、盗葬其亲 |
四、发墓二葬 |
第二节 “发墓复生”类型 |
一、“复生”考 |
二、发墓如生 |
三、发墓复生 |
第三节 “发墓受报”类型 |
一、恶报其一:身患恶疾 |
二、恶报其二:于家人子孙不利 |
三、恶报其三:墓室出物伤人 |
第四节 “防发墓措施”类型 |
一、薄葬防盗墓 |
二、强制手段防盗墓 |
小结 |
第三章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虚实空间构造 |
第一节 中国古人的冥界观 |
一、古人对鬼的认识 |
二、古人意识中的“死后世界” |
第二节 “发墓”故事中“虚实”世界 |
一、死者由冥复生所述 |
二、生者由梦入冥所见 |
第三节 “虚实”世界的交界点:冢墓空间 |
一、冢墓之“实”:终结生命、希望、情欲之所在 |
二、冢墓之“虚”:还魂复生、有情人终成眷属之所在 |
小结 |
第四章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文化意蕴 |
第一节 “发墓”故事与文化信仰 |
一、“发墓”故事与儒教 |
二、“发墓”故事与佛教 |
三、“发墓”故事与道教 |
第二节 “发墓”故事与民俗生活 |
一、“发墓”故事中体现出来的民间丧葬习俗观念 |
二、“发墓”故事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泉 |
第三节 “发墓”故事与民俗观念 |
一、从“发墓复生”来看民间的世界观 |
二、从“发墓受报”来看民间的道德观 |
三、从“发墓取财”“盗葬其亲”来看民间的术数观 |
四、从“发墓归葬”来看民间的社会人生观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命名及其文化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人物与命名的关系 |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基本问题的界定与释义 |
第一章 人物命名中的儒家和佛教文化 |
第一节 人物命名中的儒家文化内涵 |
第二节 人物命名中的儒家文化渊源 |
第三节 人物命名中的佛教文化 |
第二章 人物命名中的道教文化 |
第一节 道家思想与人物命名 |
第二节 仙人的命名 |
第三节 人物命名中的道教文化渊源 |
第三章 精怪命名及其文化因素 |
第一节 狐精的姓氏与传统狐文化 |
第二节 精怪的命名与其原形 |
第三节 精怪命名的影响因素 |
第四章 人物命名与形象塑造的关系 |
第一节 摹写人物,表现才能 |
第二节 刻画人物性格 |
第三节 名实关系与反讽效果 |
第五章 人物命名与小说主题和叙事的关系 |
第一节 揭示小说主题 |
第二节 暗示故事的情境或人物命运 |
第三节 推动情节发展或关联全文线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论蒲松龄辞赋创作的通俗化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通俗化:蒲松龄辞赋创作的主导倾向 |
(一)体国经野意疏离:题材的世俗化 |
(二)村农市媪救世心:世情的厉俗化 |
(三)诙谐玩世意何如:格调的戏谑化 |
(四)豆棚花架雨如丝:语言的通俗化 |
二、通俗化:蒲松龄辞赋与其他作品的映照 |
三、通俗化:清初文坛的非主流格调 |
(7)英语中国文学史中的《聊斋志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第一章 翟理斯《中国文学史》中的《聊斋志异》 |
第一节 翟氏文学史对《聊斋志异》的定位与评介 |
一、翟氏文学史对《聊斋志异》的定位 |
二、翟氏文学史对《聊斋志异》的评介 |
第二节 翟氏文学史中《聊斋志异》的选译 |
第三节 翟氏文学史中《聊斋志异》的叙写特点 |
第二章 陈绶颐《中国文学史述》中的《聊斋志异》 |
第一节 《中国文学史述》对《聊斋志异》的评介 |
一、突破了传统文学创作规制 |
二、不幸家庭的写实录 |
第二节 《中国文学史述》中对《聊斋志异》的选译 |
一、狐女题材的选译 |
二、菊妖题材的选译 |
三、悍妇题材的选译 |
第三节 《中国文学史述》中蒲松龄《聊斋志异》叙写及特点 |
一、《中国文学史述》中对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的叙写 |
二、《中国文学史述》中对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的叙写特点 |
第三章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中的《聊斋志异》 |
第一节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对《聊斋志异》的定位 |
一、传统志怪与传奇的巅峰之作 |
二、古典批判超现实主义小说故事集的奠基之作 |
第二节 《哥伦比亚文学史》中对《聊斋志异》的选译 |
一、男性题材的选译 |
二、女性题材的选译 |
第三节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中对《聊斋志异》介绍及其特点 |
一、《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中对《聊斋志异》的介绍 |
二、对《聊斋志异》介绍的特点 |
第三节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中对《聊斋志异》叙写特点 |
一、借鉴“互见法” |
二、形散意不散 |
第四章 《剑桥中国文学史》中的《聊斋志异》 |
第一节 《剑桥中国文学史》中对《聊斋志异》的定位 |
一、奇异美学在文言场域的高峰之作 |
二、新旧文体考量后文言小说的创新之作 |
第二节 《剑桥中国文学史》中对《聊斋志异》的选译 |
一、爱情题材的选译 |
二、历史题材 |
三、社会题材的选译 |
四、科举题材的选译 |
五、异界题材的选译 |
六、他界女性题材 |
第三节 《剑桥中国文学史》中对《聊斋志异》叙写及其特点 |
一、《剑桥中国文学史》中对《聊斋志异》的叙写 |
二、《剑桥中国文学史》中对《聊斋志异》叙写特点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聊斋志异》涉病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聊斋志异》中涉病作品的范围界定 |
(二) 《聊斋志异》中涉病作品的研究现状 |
1.蒲松龄与其医学思想研究 |
2.《聊斋志异》中的医药作品与疾病故事研究 |
3.《聊斋志异》中的疾病与佛经故事比较研究 |
4.疾病之外的相关涉及 |
(三) 《聊斋志异》中涉病作品的研究意义 |
一 《聊斋志异》涉病作品的成因探讨 |
(一) 以疾为异的民间信仰熏染 |
(二) 蒲松龄及亲友的身心遭际 |
(三) 继承前人疾病描写的手法 |
二 《聊斋志异》涉病作品的类型特点 |
(一) 日常生活所致疾病 |
1.身苦神伤与生命无常 |
2.俗世扰攘与世情百态 |
(二) 异类力量所致疾病 |
1.致病之因—异类对人类的警示与规训 |
2.救治之方—人类对异类的反抗与妥协 |
(三) 德行有亏所致疾病 |
1.以疾病惩戒德行有亏者 |
2.以病愈疗救忏悔改行者 |
(四) 相思不得所致疾病 |
1.相思病中的至情观念 |
2.相思病中的性别差异 |
三 《聊斋志异》涉病作品的文学功能 |
(一) 塑造典型人物 |
1.正面人物形象 |
2.反面人物形象 |
(二) 推动故事情节 |
1.疾病与故事的生成 |
2.疾病与故事的拓展 |
(三) 渲染环境气氛 |
1.以病构境 |
2.因病入境 |
(四) 展现叙事手法 |
1.叙事视角的独特 |
2.叙事空间的延展 |
3.叙事序列的体现 |
四 《聊斋志异》涉病作品的思想内涵 |
(一) 对社会弊病的切实批判 |
(二) 万物平等生命观的倡导 |
(三) 对儒家礼法的深切呼唤 |
1.个人道德修养与“礼” |
2.家庭伦理关系与“礼” |
(四) 与佛道观念的相互契合 |
1.致病之因 |
2.治病之人 |
3.治病过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聊斋志异》涉病作品一览表 |
附录二: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9)明末清初山左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学术研究成果述评 |
一、孝妇河文化研究成果 |
二、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研究成果 |
三、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关系研究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孝妇河流域的文化与文学 |
第一节 孝妇河流域的地理、历史概况 |
一、孝妇河流域的地理概况 |
二、孝妇河流域与齐鲁文化之关系 |
第二节 颜神故事的流变与孝妇文化 |
一、北宋之前的颜文姜故事 |
二、宋元时期孝妇被敕封 |
三、明清时期颜神的撰铭与祭拜 |
四、孝妇河文化对文学家族的影响 |
第三节 孝妇河流域文化的独特性 |
一、孝妇河畔的家族园林 |
二、雅俗交融的文学 |
三、历代士人对孝妇河的吟咏 |
第二章 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的仕宦与文学 |
第一节 明万历至明末文学家族的起兴 |
一、明万历前后家族的崛起 |
二、明末家族的发展 |
第二节 明末清初文学家族的沉浮 |
一、明清易代与家族的选择 |
二、明清鼎革对孝妇河家族的影响 |
三、清初文学家族的仕宦与中兴 |
第三节 仕宦家族的文学之路 |
一、藏书丰富与家风优良 |
二、家学渊源与学业修养 |
第四节 文学家族着述略考 |
一、益都(颜神)赵氏着述考 |
二、淄川高氏着述考 |
三、淄川张氏着述考 |
四、益都(颜神)孙氏着述考 |
五、新城王氏家族着述考 |
第三章 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多元关系研究 |
第一节 文学家族联姻关系研究 |
第二节 孝妇河文学家族师生关系 |
一、生员与座师 |
二、受业弟子 |
三、私淑弟子 |
四、后世门生 |
第三节 孝妇河文学家族宦友关系 |
第四节 孝妇河文学家族文学交游关系 |
第四章 孝妇河文学家族诗歌创作之间的多样影响 |
第一节 赵氏家族与王氏家族世系间的交叉影响 |
一、王象春、王象艮、王象明与赵进美 |
二、赵进美对王士禄、王士禛的影响 |
三、王士禛与赵执信的和而不同与“谈龙”公案 |
四、王士禛对赵执端的正向影响 |
第二节 高氏、王氏、张氏家族的传承关系 |
一、高玮、高珩对王士禛的启发 |
二、王士禛对张笃庆的直接影响 |
三、张元受王士禛的间接影响 |
第三节 孙廷铎与赵进美、王士禛诗学趣味的一致性 |
第五章 孝妇河家族在其他文体创作上的相互影响 |
第一节 赵氏家族与王氏家族的词作 |
一、王士禛评点赵进美的小令 |
二、王氏家族的词学渊源 |
三、王士禄与赵执信词作中的身世之感 |
第二节 赵进美与高珩的戏曲创作 |
一、赵进美散曲、杂剧的诗化与雅化 |
二、赵进美与高珩戏曲中的佛教思想 |
第三节 孝妇河家族在散文创作上的相互影响 |
一、赵进美与王士禛的纪游散文 |
二、孙廷铨与赵执信的纪游、考证散文 |
三、赵执信对王士禛散文的吸收 |
第六章 孝妇河家族与蒲松龄、唐梦赉的文学关系 |
第一节 王士禛与蒲松龄在文学上的双向互动 |
一、王氏家族及王士禛对蒲松龄的影响 |
二、蒲松龄对王士禛“谈异”笔记的影响 |
第二节 淄川文学家族与蒲松龄创作之关系 |
一、《聊斋志异》取材于高氏、毕氏家族 |
二、毕木的词曲对蒲松龄俚曲的启发 |
三、高珩与蒲松龄相互之间的序跋题词 |
第三节 高氏家族与唐梦赉在诗文上的交叉影响 |
一、唐梦赉受高珩诗风的浸染 |
二、唐梦赉对高之騱诗风转变的影响 |
三、高珩与唐梦赉的济世之文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孝妇河流域图 |
附录二: 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世系简表 |
附录三: 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联姻表 |
附录四: 赵进美年谱简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明清小说与英国近代小说海洋意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一、小说中的海洋意象 |
二、主题学中的海洋意象研究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国古代小说海洋意象研究 |
二、英国小说海洋意象研究 |
三、中英小说海洋意象对比研究 |
第三节 明清和英国18、19世纪小说海洋意象的可比性 |
一、可比性分析 |
二、比较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明代小说的海洋意象 |
第一节 海洋神祗 |
一、海龙王及龙宫想象 |
二、南海观音菩萨 |
三、天妃娘娘 |
四、其他海神 |
五、海洋精怪 |
第二节 海岛想象 |
一、海外仙山想象 |
二、海岛的变异想象 |
第三节 海外诸国 |
一、赍赐贸易 |
二、中华文明优越性 |
三、异国想象妖魔化 |
第四节 海上航行 |
一、航海动机 |
二、航海风险 |
三、海上力量和海权意识 |
第五节 海洋财富 |
一、海洋得宝 |
二、海洋经济 |
三、海洋贸易 |
第二章 清代小说的海洋意象 |
第一节 海神和海上仙山 |
一、海神想象 |
二、海外奇禽异兽、奇花异草 |
第二节 海中生物和海岛描写 |
一、海中奇异生物 |
二、海岛和岛人 |
第三节 海上航行 |
一、航海动机 |
二、航海风险 |
第四节 航海事业的发展 |
一、民间造海船 |
二、航海技能 |
三、海洋异象 |
四、海洋探索 |
第五节 海权意识和海防发展 |
一、海防的威胁 |
二、海防的发展 |
第六节 海洋财富 |
一、海洋得宝 |
二、海洋贸易 |
第七节 海外诸国 |
一、现实讽喻 |
二、海外理想之国 |
三、海外建功立业 |
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
第三章 18世纪英国小说的海洋意象 |
第一节 14至17世纪英国小说的海洋意象 |
一、14至17世纪英国海洋与社会发展 |
二、14至17世纪英国小说的海洋意象 |
第二节 海上航行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
一、航海动机 |
二、航海风险 |
三、海上船舶 |
四、航海准备 |
五、航海工具和航海知识 |
六、海员形象 |
第三节 海洋获利 |
一、海洋贸易 |
二、奴隶贸易 |
三、海上历险获利 |
第四节 海岛和海外国度 |
一、海岛生存 |
二、遭遇岛人 |
三、殖民海岛 |
四、海上国度 |
第五节 海军制度 |
一、黑暗的制度 |
二、军舰生活 |
三、残酷的海战 |
第四章 19世纪英国小说的海洋意象 |
第一节 海上航行 |
一、航海动机 |
二、航海风险和航海实践 |
三、水手的形象发展 |
第二节 海洋贸易和海洋经济 |
一、海上贸易 |
二、运输朝圣者贸易 |
三、海上走私 |
四、捕鲸业 |
第三节 英国海军形象 |
一、海军形象 |
二、海军的现实问题 |
第四节 海岛和海外国度 |
一、海岛生存意象的发展 |
二、海岛丰富多样的动植物 |
三、海外建功立业、施展抱负 |
第五节 海盗形象 |
一、海盗的兴起 |
二、小说中的海盗形象 |
第六节 海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一、航海活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
二、海洋的隐喻意义 |
第五章 中英小说中的海洋获利方式 |
第一节 海洋之利 |
一、中国的海洋经略 |
二、英国的海洋经略 |
第二节 魔幻式获利 |
一、佛教中的海中珍宝 |
二、海神财富 |
三、海上奇遇获利 |
四、海上献宝 |
第三节 现实性获利 |
一、渔盐经济和深海渔业 |
二、海洋贸易的机遇性、偶然性和目的性、掠夺性 |
第六章 中英小说中的海上航行 |
第一节 文学作品中的航海实践 |
一、中国小说中的航海实践 |
二、英国小说中的航海实践 |
第二节 航海动机 |
一、航海动机的发展脉络 |
二、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航海风险 |
一、神魔化和现实化 |
二、“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
第七章 中英小说中的海洋力量生存伦理 |
第一节 海军的发展 |
一、中国的海上力量 |
二、英国海军 |
第二节 中英小说中的海军 |
一、《西洋记》和《兰登传》中的海军 |
二、对身体和生命的态度 |
第八章 中英小说中的海外异国想象 |
第一节 相似的人物形象异化 |
一、人物形象的放大或缩小 |
二、人物形象的扭曲和畸变 |
第二节 相异的文化积淀和发展路向 |
一、向内聚敛和“以夏变夷” |
二、向外超越和融合更新 |
第九章 海洋神灵的文化异质性研究 |
第一节 中西方的海神 |
一、中西方海神信仰的起源 |
二、文学作品中的海神 |
第二节 海神信仰的形成和发展 |
一、四海龙王信仰的形成 |
二、波赛冬信仰的形成 |
第三节 海神的形象 |
一、龙头人身 |
二、健硕完美 |
第四节 海神的职能 |
一、四海龙王的职能 |
二、波塞冬的职能 |
第五节 海神的人格个性 |
一、四海龙王的懦弱谦卑 |
二、波塞冬的虚荣好战 |
第六节 海神的文化异质性 |
一、中国传统的集权思想 |
二、希腊传统的竞争意识 |
三、个人欲望的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略论蒲松龄的宗法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聊斋志异》精怪题材小说研究[D]. 林雪媛. 青岛大学, 2021
- [2]《仙侠五花剑》女侠形象研究[D]. 程铂智.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12)
- [3]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D]. 张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4]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研究[D]. 瞿丽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命名及其文化意蕴[D]. 张洁. 西北大学, 2020(07)
- [6]论蒲松龄辞赋创作的通俗化倾向[J]. 姜维枫. 明清小说研究, 2020(02)
- [7]英语中国文学史中的《聊斋志异》[D]. 鲁梦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聊斋志异》涉病作品研究[D]. 张梦杰.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9]明末清初山左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关系研究[D]. 马瑜理. 山东大学, 2019(09)
- [10]明清小说与英国近代小说海洋意象比较研究[D]. 马平平. 扬州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