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超[1](2019)在《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可持续发展观正在引领全球教育的前进方向,“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核心发展理念。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如何创新办学模式,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已成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办学院校以及劳动力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本论文以生态系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框架,探索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数学建模法、情景预测法和访谈法,研究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演变过程及综合发展水平;探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现实困境、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关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演变是外部环境与办学群落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后经历“一枝独秀”“双雄并举”“三足鼎立”等三个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源存量、继续教育机会、继续教育资源的差距较大,导致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滞缓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即将来临,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逐步进入“融合统一”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化形成三个发展方阵,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而发生演变。结合生态学规律可知,解决供需矛盾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教育政策主导下的异发演替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变的主要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追求的办学目标,新时期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改革任务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综合分析,本文提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一是提升各省(区、市)办学自主权,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二是明确系统整体办学生态位,生源输入环节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资源输出环节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不断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王敬照[2](2018)在《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文中研究指明在西方生态保护的发展历程中,大众媒介一直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开始关注“媒体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本文以白洋淀生态保护中的媒体报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40多年来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发展变化,从微观角度探究中国媒体在生态保护中的角色及作用,并力图揭示媒体生态报道背后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以期为白洋淀生态保护乃至中国的生态保护提供参考。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选取了1972年至2018年的有关白洋淀生态保护的(报纸)新闻报道,同时结合保定市、安新县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环境年鉴河北部分、河北经济年鉴环境保护部分的内容以及有关白洋淀四次综合治理的文件档案,进行整理、统计、分析,从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媒体构建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和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三个阶段进行系统阐述。本文认为,媒体在生态报道中受政府、公众以及媒介自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媒体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并切实担负起生态政策的宣传者、生态风险的监督者、生态对话的参与者和生态教育的推动者的角色和职责。
泥安儒[3](2016)在《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所研讨的“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指的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北欧福利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准则。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北欧福利国家高举社会公正的大旗,制定、施行了一系列以普遍性、平等性和福利性为基本特征的公共教育政策。从其初步形成之日起,强调福利性的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就引起了普遍的关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普享公平的教育政策指导下,今天北欧福利国家建立起了平等、优质的全民教育体系,形成了教育政策领域广受赞誉的“北欧模式”。本论文以社会公平为研究视角、以政策分析为分析框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历时近百年的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讨论。在对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进行历史探源的基础上,本论文详细介绍了不同发展阶段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的具体内容,概括了其主要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形成的具体原因。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该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界定了主要概念、进行了文献回顾、介绍了主要研究内容与写作框架、说明了研究方法,并讨论了本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主体部分,具体包括四章:第一章为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的历史渊源。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本论文选取了对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形成有重大影响的三个历史时期——维京时期、宗教改革时期和民众高等学校运动时期,一方面对这三个历史时期北欧国家的国家形态、政治体制和民族文化等影响教育政策制定的因素进行了重点追溯;另一方面详细梳理了三个历史时期北欧教育事业(特别是教育政策)的发展脉络。在第二、第三和第四章,本论文具体阐述了在初步形成期(19201945年)、发展成熟期(19451980年)和调整适应期(1980年至今)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内容。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在近百年的演进过程中,先后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凯恩斯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新自由主义以及“第三条道路”理论等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受到的理论影响有所不同,面对的主客观情况有所不同,所以政策表现也各有不同。在初步形成期,受马克思主义、凯恩斯主义和早期社会民主主义理论的影响,北欧福利国家的社民党和其他政党开始关注教育公平,初步制定了许多体现公平正义的教育政策。但由于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教育政策主要还是针对某些教育领域的框架性政策,缺少充分的保障配套措施。19451980年是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的发展成熟期。这一时期,社民党长期执政,在经典社会民主主义福利理论的指导下,北欧进入了福利国家建设的“黄金期”。在这一时期,北欧福利国家在所有教育领域都制定和施行了全面的教育福利政策,形成了以公平和普惠为特征的全民教育制度。20世纪80年代伊始,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进入了调整适应期。在这一时期,新自由主义和“第三条道路”理论对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北欧福利国家在继续关注教育公平的同时,更加重视制定和推出提高办学效率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政策。第三部分为结语。在这一部分,本论文概括出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的最主要特征是其高度的公平性,并从政策内容方面的普遍平等性和政策形成过程的充分协商性两个方面对这种高度公平性进行了解读。此外,本论文还探讨了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的成因,指出北欧特有的历史传统和民族性格,平衡的社会结构以及社民党的主导推动是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形成的主要原因。
康红芹[4](2010)在《2009年《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2009年《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的统计分析,并与2008年的分析结果进行对照,不难发现该刊在新的一年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吕慧[5](2013)在《论日本的社会教育研究 ——以1868-1937年为范围》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随着终身教育思潮的广泛传播,社会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我国研究者的重视。其中,有些研究者开始逐渐对民国时期我国的社会教育进行研究。可以说这是在为我国当前社会教育的深入研究寻根溯源。但大多研究者忽略了一个问题,即对同一时代(近代)日本社会教育的研究。从根源上来说,我国社会教育的产生、确立以及发展均很大程度上受到日本社会教育的影响。也有研究者虽对日本的社会教育进行了研究,但大多是对二战后日本社会教育的先进理念、制度、设施等方面的研究,鲜有研究者对二战前,即近代(1868—1937年)日本的社会教育进行研究。有鉴于此,笔者将在本研究中对近代日本的社会教育研究进行系统探讨,既为我国当前的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研究提供一个有力的理论支撑,也为我国当前的日本社会教育研究提供一个坚实的历史支撑。本研究围绕日本的社会教育研究这一研究主题,运用文献法、历史法及比较法,回顾了近代日本社会教育研究的历程,阐述了这一时期日本社会教育研究的主题,剖析了这一时期日本社会教育研究的特征,最后揭示了这一时期日本社会教育研究对当前我国进行社会教育研究的启示。具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对1868-1937年日本社会教育研究的历程进行了回顾。把明治维新后到1937年的社会教育研究分为四个阶段:起步期(1868年-1891年)、形成期(1892年-1904年)、发展期(1905年-1918年)、成型期(1919年-1937年)。第二、对1868-1937年日本社会教育研究的主题进行了阐述。分别从社会教育的概念、目的、主体、对象、方法、内容、设施等七个方面,对近代日本社会教育研究者关于社会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的不同认识进行了梳理与简要评价,以此来揭示这一时期日本社会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情况。第三、剖析了日本社会教育研究的特征。本部分分析归纳了近代日本社会教育研究的五个特征:研究主体的多元化,由个体转变为国家研究;理论研究受到重视,且基本形成统一的认识;研究内容不断丰富,且涉及社会教育各层面;研究领域涉及广泛,且集中于社会教育领域;研究体系逐渐完善,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第四、揭示了日本社会教育研究的启示。近代日本的社会教育研究对今后我国社会教育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五方面的启示:确立社会教育的研究前提、建设社会教育的研究队伍、加强社会教育的理论研究、拓展社会教育的研究领域和构建社会教育的学科体系等。
康红芹[6](2009)在《2008年《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文中提出通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8年《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的载文、作者以及引文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促进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的良性发展,并为该刊的办刊水平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客观依据。
时赟[7](2007)在《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研究(1897-1937)》文中提出以农立国的中华民族,到清朝末年已处于内忧外患经济濒临崩溃的境地,在“农为富国之本”的呼声和重农思潮的推动下,实业学堂之一的农业学堂开始创办。从1897年中国第一所农业学堂的建立起,到1937年,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在经历了起步、转型、发展三个不同阶段的历史演变之后,基本上完成了近代化的历程。本论文在农业教育史研究相对薄弱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搜集清末民国的相关资料,并借鉴中国农业史、农业科技史的研究成果,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史论结合的方法、综合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地展示出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脉络:分析了近代高等农业教育产生的动因,划分了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三个历史阶段,总结了其影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专题研究了近代农业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留学生教育对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影响,文章的落脚点放在了高等农业教育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社会职能上。本文还对近代成立最早具有鲜明特色的直隶农务学堂进行了个案研究,从个案分析的角度展示一所高等农业学堂发展变迁的全貌。通过研究,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外国的侵略、农业经济的衰败和中国对农业科技的迫切需求是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兴起的内外动因;农科留学教育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准备了高水平的师资和西方农业科学知识的储备;西方教育思想的引入和中国近代农业教育思想不断发展,推动和引导着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方向;三次学制的变革是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又成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不同阶段的显着标志;农业推广的广泛开展和乡村教育的兴起使高等农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得到确立并付诸实践;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的推广,推动了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使农业教育的近代化成为农业近代化的先决条件。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也是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农业教育经验并不断中国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打上了效仿西方的深刻烙印,也成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一个显着特点;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也是不断寻求高等农业教育如何为改良中国农业服务的过程,从农业推广的开展、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到乡村教育与建设运动的开展,高等农业教育在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得愈加明显。尽管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这一过程曲折而缓慢但是同时也取得了诸多显着的成就。如近代高等农业院校的规模和数量得到较快的发展,高等农业教育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具备了科学研究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近代农业教育家和农业科技人才,形成了丰富的近代农业教育思想;近代农业科学成果在农业改良中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的近代化转变,提升了高等农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这一切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向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教育史的研究成果,而且,可以得出指导我国当代农业教育实践的现实启示:第一,应加强对农业教育的重视与投入;第二,高等农业教育应通向农村,加强与“三农”的结合,在为“三农”服务中增长其生命力;第三,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应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农业的不断进步;第四,进行全方位的农业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实用人才的培养;第五,主动吸收和借鉴先进国家的农业教育模式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快速发展我国农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傅丽英,邱丽[8](2005)在《河北省高校学报现状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北省高校学报近20多年来获得了长足发展,显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高校教学和科研事业的兴盛,也反映了河北省高校各学科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和教学科研队伍的成长,为推进高校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整体学术质量不高,管理机制不健全,出版单一,发行量小,信息滞后等。为使河北省高校学报更健康发展,需不断提高编辑素质,树立现代出版理念,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改变单一出版方式,用电子化手段拓宽发展空间,实施精品战略,将学报做强。
傅丽英,邱丽[9](2005)在《河北学术期刊现状与发展对策思考——兼谈河北高校学报发展现状与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北学术期刊近二十多年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显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学术期刊业的繁荣与成熟,反映了河北科研领域新成果和科研队伍的成长,为推进学术研究和发展科学文化事业,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期刊整体学术质量不高,管理机制不健全,出版单一,发行量小,信息滞后等。为使我省学术期刊更健康的发展,需不断提高编辑素质,树立现代出版理念,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改变单一的纸质出版方式,用电子化手段拓宽发展空间,实施精品战略,将河北学术期刊做精做强。
寇文亮[10](2021)在《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幼儿教师教育始于清末,女子师范学校附设保姆科是清末留给幼儿教师教育的一份特别遗产。民初女子师范学校和女子中学在培养幼儿教师方面的职能并存,在“1922年新学制”颁布后逐渐发展为以女子中学为主。从学习日本到学习欧美,甚至达到移植照搬程度,是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的突出特征。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理念激荡了幼儿教师教育独立举办热情;幼儿教育中国化、平民化及科学化追求,直接导致了幼儿教师教育改革方向的确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等思潮流入与传播,形成了中国化、本土化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活教育、儿童中心论、行为主义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指导理论,为幼儿教师教育独立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和单相性教育实验为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提供了借鉴与方法助力;更为重要的是,民国初期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发展困境,需要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为其指明路径与方法。这就是幼儿教师教育实验肇始之成因和依凭。“1922年新学制”的颁布,幼儿教师教育在学制系统中获得了独立的合法地位,但是其办学体制、招生起点、修业年限、课程教学等内容并未配套公布,这就强化了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迫切性,也给专家学者们留下了较大的实验探索空间。于是,一场旨在摆脱传统女学影响和外国幼儿教师教育影响,探索中国化、科学化、平民化独立的现代幼儿教师教育之路的教育实验就此展开。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及张宗麟等相互启发,各自独立地主持了不同的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包括综合性实验和单项实验,探索发现了幼儿教师教育全领域全方位规律,几乎覆盖了幼儿教师教育的各个要素和环节,对于促进民国时期符合中国国情的幼儿教师培养体系建构,起到了根本性、关键性及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并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梳理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图景和内在规律;梳理了这些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发展进程的推动作用;丰富了民国时期教师教育和教育实验研究视域和内容;分析了提升幼儿教师现代化、专业化水平实现路径;探索挖掘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于新时代我国幼儿教师教育的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本研究以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为研究对象,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界定了相关概念,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及史料,介绍归纳了研究理论及方法、研究思路及结构设计、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正文部分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发生学方法为理论指导,以耗散结构理论作为论文设计支持,以实验教育学作为论文分析学科依据,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了梳理与阐释。第一部分含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对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促发因素的梳理,分析了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尤其是民主科学理念对于教育实验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促进作用;分析了清末民初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转型发展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呼唤与促进;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主体对于外国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吸收和批判以促进实验理性形成的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综合性和单项性教育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激荡促进过程,以及在目标内容和方法技术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第二部分含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主体内容。本研究根据史实、典型性及其重要程度,筛选了偏于综合的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以及偏于单项的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法实验,并进行了研究与阐释。体制和学制实验包括“中心幼稚园”体制实验、平民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高级中等教育层次的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学制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问题的发现、梳理及确立过程;分析了中国化、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建构的实验过程及其理论成果;分析了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中国化、科学化的乡村幼儿教师培养体系建设以及乡村建设实验的创新性推动作用;深描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的双轨之路体制实验过程。课程实验筛选了“生活教育”课程实验、“行为课程”组织实验、“活教育”课程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起因和确立过程,梳理了民国时期生活教育、行为主义和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目标确立、内容选择、分类和结构化、组织实施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典型课程理论建构、课程体系建立与完善的促进过程,以及对于幼儿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筛选了“艺友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问题发现的出发点、坐标和聚焦过程;梳理了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理论依据;分别梳理归纳了各个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分析了其对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及规范化的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幼儿教师教育理论独立性建构所起到的关键性促进作用。由于教学方法实验与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在民国时期区分困难,且内容较少,实验特征不明显,因此,以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实验为例,分析和梳理了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缘起、表现形式以及实习教学实验问题的确立过程;梳理了张雪门幼儿教师教育实习教学方法实验的理论依据、实验的目标、实验的内容及结果与影响。第三部分主要是第七章,阐释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评价以及时代启示,总结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推动中国现代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体系构建、推动幼儿教师教育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推动幼儿教师教育中国化、规范化制度建立、推动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科学化、专业化提升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调查分析了当前乡村幼儿园园长教师队伍专业化、保教过程科学化建设缺陷和提升需求,阐释了目前幼儿教师教育对幼儿教育发展的回应不足之处;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新时代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幼儿教师教育升格中的内核独特性坚守及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精神方法技术弘扬借鉴的启示作用。
二、《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第1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2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第3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二、国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述评 |
第4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特色 |
第5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架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1节 生态系统理论 |
一、生态系统概述及其特征 |
二、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特点 |
三、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2节 资源依赖理论 |
一、资源依赖理论概述 |
二、生态系统的资源依赖关系 |
三、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及溯源 |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4节 系统构成及生态分析框架 |
一、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构成 |
二、系统构成要素的“生物学”隐喻 |
三、生态分析框架 |
第3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演变的生态分析 |
第1节 办学群落构成及子系统发展历程 |
一、成人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二、自考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三、网络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第2节 成人本专科教育:“一枝独秀”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3节 成人、自考本专科教育:“双雄并举”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节 成人、自考、网络本专科教育:“三足鼎立”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的现实发展困境 |
第1节 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 |
一、院校之间互斥竞争为主,缺少互利共生 |
二、质量优先的K对策发展模式难以形成 |
三、办学生态位模糊,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
第2节 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 |
一、各省(区、市)人力资源存量差距较大 |
二、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机会差距较大 |
三、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供给差距较大 |
第5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 |
第1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区域发展水平分析 |
一、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水平测量 |
二、31个省(区、市)的三个发展方阵划分 |
第2节 国内外环境生态因子发展变化分析 |
一、国际环境生态因子 |
二、国内环境生态因子 |
第3节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预测分析 |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作用及贡献率分析 |
二、基于毛入学率指标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预测 |
第4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趋势透视 |
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所受影响 |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生态演变规律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
第6章 促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 |
第1节 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 |
一、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 |
二、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 |
三、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 |
第2节 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办学生态位 |
一、生源输入: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 |
二、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 |
三、资源输出: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 |
第3节 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一、办学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 |
二、办学群落: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 |
三、办学行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针对成人学习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针对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针对院校继续教育管理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四:针对院校继续教育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五:针对函授站点(学习中心)的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2)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创新点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白洋淀 |
1.3.2 环境新闻与生态新闻 |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72-1998) |
2.1 白洋淀第一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72-1983) |
2.1.1 白洋淀污染问题的产生与第一次集中治理简介 |
2.1.2 沉默与回避:1972-1976年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
2.1.3 启蒙与科普:1977-1983年的白洋淀环境报道 |
2.2 白洋淀第二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84-1991) |
2.2.1 数量分析 |
2.2.2 内容分析 |
2.2.3 效果分析 |
2.3 白洋淀第三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92-1998) |
2.3.1 整体分析 |
2.3.2 案例分析:以“燕赵环保世纪行”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为例 |
第3章 媒体建构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99-2016) |
3.1 本阶段白洋淀生态报道综述 |
3.1.1 报道主体分析 |
3.1.2 报道理念分析 |
3.1.3 报道手段分析 |
3.2 党报与都市类报纸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干淀与补水报道为例 |
3.2.1 案例与研究设计 |
3.2.2 新闻来源 |
3.2.3 新闻体裁与报道主题 |
3.2.4 报道基调 |
3.2.5 报道细节 |
3.2.6 结论与讨论 |
3.3 本地与异地媒体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死鱼事件报道为例 |
3.3.1 四次死鱼事件报道的整体分析 |
3.3.2 第二次死鱼事件报道的个案分析 |
第4章 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2017-2018) |
4.1 传统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
4.1.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专家角色 |
4.1.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政府形象 |
4.1.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公众诉求 |
4.1.4 讨论与结论:反思与监督性报道不足 |
4.2 新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
4.2.1 数量分析 |
4.2.2 效果分析 |
4.2.3 案例分析:以白洋淀芦苇问题的全媒体报道为例 |
第5章 白洋淀生态报道制约因素分析:政府、公众与媒介 |
5.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地方政府 |
5.1.1 地方政府与生态报道的正向互动 |
5.1.2 地方政府对白洋淀生态报道的负面制约 |
5.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 |
5.2.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意识 |
5.2.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行动 |
5.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媒介 |
5.3.1 媒介的双重属性让白洋淀生态报道在夹缝中生存 |
5.3.2 媒介的报道观念让白洋淀生态报道片面发展 |
5.3.3 媒介的记者素养让白洋淀生态报道质量参差不齐 |
第6章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和未来之路 |
6.1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 |
6.1.1 生态政策的宣传者 |
6.1.2 生态风险的监督者 |
6.1.3 生态对话的参与者 |
6.1.4 生态教育的推动者 |
6.2 白洋淀生态报道的未来之路 |
6.2.1 创新机制,优化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外部环境 |
6.2.2 转变观念,重构白洋淀生态报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3)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二、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内容与写作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维京时期 |
一、维京人与维京时期 |
二、统一王国的形成及其政治建构 |
三、北欧文化的初步塑形 |
四、维京时期的教育 |
第二节 宗教改革时期 |
一、宗教改革运动 |
二、宗教改革运动的社会影响 |
三、宗教改革运动对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民众高等学校运动时期 |
一、19 世纪北欧的民众高等学校运动 |
二、民众高等学校运动的历史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的初步形成期(1920~1945 年) |
第一节 政策背景 |
一、社民党从联合组阁到单独执政 |
二、广泛传播的左翼社会福利理论 |
第二节 初步福利化的学前教育政策 |
一、“母职假”婴幼儿照护政策的制定 |
二、机构保教政策的福利性尝试 |
第三节 初试公平的基础教育政策 |
一、七年制义务教育的巩固 |
二、“贵族性”高中教育的批改 |
三、“隔离式”特殊学校的兴办 |
第四节 普遍资助的高等教育政策 |
一、全额资助的普通高等学校 |
二、部分资助的民众高等学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的发展成熟期(1945~1980 年) |
第一节 政策背景 |
一、社民党长期而稳定的执政 |
二、深入人心的社会民主主义福利理论 |
第二节 深度福利化的学前教育政策 |
一、“亲职假”婴幼儿照护政策的制定 |
二、儿童福利津贴政策的实施 |
三、机构保教政策的平等化诉求 |
第三节 普遍公平的基础教育政策 |
一、九年一贯制“基础学校”政策的实施 |
二、“统合高中”政策的推行 |
三、“一体化”特殊教育政策的落实 |
第四节 高度平等的高等教育政策 |
一、注重机会平等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入学政策 |
二、保障过程平等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 |
三、体现权利平等的成人高等学校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适应期(1980 年至今) |
第一节 政策背景 |
一、社民党和保守党的轮流执政 |
二、交替影响的左、右翼社会福利理论 |
第二节 注重“教学性”的学前教育政策 |
一、“配额制亲职假”婴幼儿照护政策的制定 |
二、机构保教政策的“教学性”转向 |
第三节 公平与质量并重的基础教育政策 |
一、以公平为中心的普通基础教育政策的延续 |
二、以质量为重点的普通基础教育政策的实施 |
三、以“融合化”为特征的特殊教育政策的执行 |
第四节 重视质量与效率的高等教育政策 |
一、从重数量到重质量的普通高等学校政策 |
二、从集权到分权的普通高等学校政策 |
三、规范性和多样性兼顾的成人高等学校政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的主要特征 |
二、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的形成原因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2009年《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统计对象及指标 |
(一) 统计对象 |
(二) 统计指标 |
二、载文统计分析 |
(一) 栏目设置及载文量 |
(二) 摘要 |
(三) 关键词 |
(四) 基金项目 |
三、作者统计分析 |
(一) 作者合着情况 |
(二) 作者地区分布 |
(三) 作者系统分布 |
(四) 作者职称统计 |
四、引文统计分析 |
(一) 引文数量 |
(二) 引文语种 |
(三) 引文类型 |
(四) 自引率 |
五、结论 |
(5)论日本的社会教育研究 ——以1868-1937年为范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2.1 相关研究成果量化 |
1.2.2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日本社会教育研究的历程 |
2.1 起步期 |
2.1.1 国外社会教育成果的译介 |
2.1.2 早期社会教育研究者的出现 |
2.1.3 社会教育研究团体的初现 |
2.1.4 社会教育研究机构的初设 |
2.2 形成期 |
2.2.1 社会教育研究团体的增加 |
2.2.2 社会教育研究内容的关注 |
2.2.3 社会教育研究机构的增设 |
2.2.4 社会教育研究成果的出现 |
2.3 发展期 |
2.3.1 社会教育研究团体的涌现 |
2.3.2 社会教育研究内容的丰富 |
2.3.3 社会教育研究机构的大量设置 |
2.3.4 社会教育研究成果的大量出现 |
2.4 成型期 |
2.4.1 社会教育研究人员的专门设置 |
2.4.2 社会教育研究团体的稳定 |
2.4.3 社会教育研究内容的体系化 |
2.4.4 社会教育研究机构的多元设置 |
2.4.5 社会教育研究成果的涌现 |
第三章 日本社会教育研究的主题 |
3.1 社会教育概念 |
3.1.1 概念界定的分类 |
3.1.2 相关概念的辨析 |
3.1.3 概念界定的特点 |
3.1.4 概念界定的评价 |
3.2 社会教育目的 |
3.2.1 社会对策性目的观 |
3.2.2 社会改良性目的观 |
3.2.3 民众教育性目的观 |
3.3 社会教育主体 |
3.3.1 “特定人”说 |
3.3.2 “社会多数人”说 |
3.3.3 “任何人”说 |
3.3.4 “社会全体”说 |
3.4 社会教育对象 |
3.4.1 “整个社会”说 |
3.4.2 “未成熟者”说 |
3.4.3 “社会民众”说 |
3.4.4 “社会多数人”说 |
3.5 社会教育方法 |
3.6 社会教育内容 |
3.6.1 两类说 |
3.6.2 三育说 |
3.6.3 四育说 |
3.6.4 五育说 |
3.6.5 七类说 |
3.7 社会教育设施 |
3.7.1 目的对应说 |
3.7.2 内容对应说 |
3.7.3 设施自身说 |
第四章 日本社会教育研究的特征 |
4.1 研究主体的多元化,由个体转变为国家研究 |
4.2 理论研究受到重视,且基本形成统一的认识 |
4.3 研究内容不断丰富,且涉及社会教育各层面 |
4.4 研究领域涉及广泛,且集中于社会教育领域 |
4.5 研究体系逐渐完善,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
第五章 日本社会教育研究的启示 |
5.1 确立社会教育的研究前提 |
5.2 建立社会教育的研究队伍 |
5.3 加强社会教育的理论研究 |
5.4 拓展社会教育的研究领域 |
5.5 构建社会教育的学科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日本社会教育研究大事记(1868—1937年) |
附录2 日本社会教育研究主要着作(1868—1937年) |
附录3 日本社会教育研究主要着作目录(1868—1939) |
附录4 日本社会教育研究重要团体(1868—1937年)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2008年《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统计对象及指标 |
(一) 统计对象 |
(二) 统计指标 |
二、载文统计分析 |
(一) 栏目设置及载文量 |
(二) 摘要 |
(三) 关键词 |
(四) 基金项目 |
三、作者统计分析 |
(一) 作者合着情况 |
(二) 作者地区分布 |
(三) 作者系统分布 |
(四) 作者职称统计 |
四、引文统计分析 |
(一) 引文数量 |
(二) 引文语种 |
(三) 引文类型 |
(四) 自引率 |
(7)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研究(189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与概念的界定 |
1.2 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起步的社会背景和动因研究 |
2.1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成就与局限 |
2.1.1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成就 |
2.1.2 古代农业教育的特点与局限 |
2.1.3 向近代农业教育转型的必然性 |
2.2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转型的动因分析 |
2.2.1 近代高等农业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
2.2.2 东西方农学的差异与中国对西方近代农学的认识 |
2.2.3 西方农业科技的传入与晚清农业教育思想的产生 |
2.3 农学会、报刊等对农业教育的宣传介绍 |
2.3.1 创办农业学术团体,倡导学习农业科学 |
2.3.2 创办农业报刊,介绍农业科学 |
2.3.3 农学书籍的译述 |
第3章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
3.1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起步阶段(1897-1912) |
3.1.1 晚清兴农思想与兴学措施 |
3.1.2 近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兴起 |
3.1.3 近代早期高等农业教育的特点与缺陷 |
3.2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转型阶段(1912-1922) |
3.2.1 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学科体系的初步形成 |
3.2.2 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与变迁 |
3.2.3 农业科学研究和推广工作开始起步 |
3.2.4 本阶段高等农业教育的成就与问题 |
3.3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发展阶段(1922-1937) |
3.3.1 高等农业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 |
3.3.2 学科层次得到提高 |
3.3.3 加强了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的国际交流 |
3.3.4 本阶段高等农业教育的成绩与不足 |
第4章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专题研究 |
4.1 高等农业教育制度的近代化演变 |
4.1.1 近代第一部学制的颁布与高等农业教育的初创 |
4.1.2 "壬子癸丑学制"与农业教育制度变革 |
4.1.3 "壬戌学制"建立,由学习日本到学习美国 |
4.2 高等农业教育思想的演变 |
4.2.1 张之洞倡导农业教育的思想与实践 |
4.2.2 邹秉文改进农业教育的思想 |
4.2.3 杨开道的农业教育思想 |
4.3 农科留学教育与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 |
4.3.1 近代农科留学教育兴起的动因与留学政策 |
4.3.2 近代农科留学教育的概况 |
4.3.3 农科留学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
第5章 个案研究-直隶农务学堂与中国农业教育近代化 |
5.1 直隶农务学堂的历史演变 |
5.1.1 直隶农务学堂的创办(1902-1903)时期 |
5.1.2 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1904-1911) |
5.1.3 直隶省立农业专门学校时期(1912-1921) |
5.1.4 河北大学农科和省立农学院时期(1921-1937) |
5.2 直隶农务学堂的办学特色 |
5.2.1 办学指导思想的确立和特色的形成 |
5.2.2 管理体制的独特性为办学特色的形成提供了组织保证 |
5.2.3 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办学特色的实践体现 |
5.3 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对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影响 |
5.3.1 开创了高等农业教育的先河 |
5.3.2 对近代农业科研和推广的贡献 |
5.3.3 对我国近代农业教育的影响 |
第6章 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
6.1 高等农业学校教育、科研、推广三结合办学体制的形成 |
6.1.1 近代农业教育家对农业院校职责的认识 |
6.1.2 美国农业教育体制对中国的影响以及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办学体制的引入 |
6.2 近代开展科技推广为"三农"服务的探索 |
6.2.1 农业推广机构的建立和农业推广政策的出台 |
6.2.2 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服务农业经济 |
6.2.3 开展科技推广工作,把农业技术送往农村 |
6.3 乡村教育运动与高等农业教育通向农村 |
6.3.1 乡村教育运动的目的和途径 |
6.3.2 高等农业教育与乡村教育实践 |
6.3.3 乡村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启示 |
第7章 结语 |
7.1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研究的几点结论 |
7.1.1 在内外的双重压力下,开启了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历程 |
7.1.2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经历了起步、转型、发展三个不同的阶段 |
7.1.3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过程是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农业教育经验并不断中国化的过程 |
7.1.4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过程,也是不断寻求高等农业教育如何为改良农业服务的过程 |
7.1.5 农业教育近代化是农业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
7.2 对现代农业教育的启示 |
7.2.1 应加强对农业教育的重视与投入 |
7.2.2 高等农业教育应通向农村,加强与"三农"的结合 |
7.2.3 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应不断创新,推动农业的不断进步 |
7.2.4 进行全方位的农业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实用人才的培养 |
7.2.5 主动吸收和借鉴先进国家的农业教育模式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发展我国农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
参考文献 |
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8)河北省高校学报现状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河北高校学报发展现状 |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一) 整体学术质量不高, 高水平学报少 |
(二) 管理机制不健全 |
(三) 发行量小, 经济效益差 |
(四) 论文发表周期长, 信息滞后 |
三、发展对策建议 |
(9)河北学术期刊现状与发展对策思考——兼谈河北高校学报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 河北学术期刊发展现状 |
(一) 近二十多年来, 河北学术期刊形成快速发展之势, 与1977年前的书荒相比, 学术界更加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学术期刊的发展与繁荣。 |
1.期刊数量多, 增长快。 |
2.版面扩充快, 刊发稿件多, 学科分布广。 |
3.编辑人员多, 层次高, 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编辑队伍。 |
(二) 坚持办刊宗旨, 及时反映了我省科研领域新成果, 为推进学术研究和发展科学文化事业, 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三、发展趋势与对策 |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方向和学风, 为推动学术研究和科学事业的发展做更大贡献。 |
2.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管理机制, 保障学术期刊质量。 |
3.用电子化手段拓宽发展空间, 加快出版现代化步伐。 |
4.通过网络出版优化结构, 把我省学术期刊做精、做强。 |
5.不断提高编辑队伍素质, 以适应改革发展需要。 |
(10)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民国教育实验开展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 |
(二)现实体认:探寻幼儿教师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
(三)研究基础:“设计-实验”模型为本研究提供了实践支撑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实验、试验和教育实验 |
(二)民国时期和幼儿教师教育 |
(三)幼儿教育实验 |
(四)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民国时期教师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的相关研究 |
(二)民国时期教育家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相关研究 |
(三)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容与视角 |
五、研究理论及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思路及结构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设计 |
七、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 |
(一)创新点 |
(二)局限性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促发因素 |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实验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教育实验提供了合理依据 |
二、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教育传播诱发教育实验 |
三、教育实验开展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重要标识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实验背景 |
一、清末民初幼儿教育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实验诉求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理性准备 |
一、日式和教会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客观评价 |
二、国外幼儿教师教育理论的引入 |
三、初步展开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理性思考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多领域教育实验对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推动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综合性教育实验的探索导向 |
一、综合性教育实验促进社会改造的价值指向 |
二、综合性教育实验探索教育平民化的思想内容 |
三、综合性教育实验凸显实用与科学特征 |
四、综合性教育实验实施和成效提升的促进策略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方法技术思想的生成 |
一、实验主体对教育实验内容有较为清晰的体认 |
二、实验主体追求实验过程的实证性和严密性 |
三、实验主体注重调查法和统计法的应用 |
四、实验主体合理选择实验区域和学校的研究对象 |
五、实验主体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专业和技术 |
六、实验主体注重获得实验效果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的缘由 |
一、实验问题发现:对当时幼儿教师教育体制的研究与批判 |
二、实验问题梳理: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建立的双轨之路 |
三、实验问题确立:幼儿教师教育体制与学制实验的内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 |
一、“中心幼稚园”体制实验:陶行知乡村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创新 |
二、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乡村建设实验的组成部分 |
三、结果与影响:中国化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方向确立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学制实验 |
一、实验发端:增补幼儿教师教育学制内容空缺 |
二、探索推进:高中层次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方向确立 |
三、实验内容广泛:幼儿教师培养体系的中国化、科学化建构 |
四、学制创新:晓庄“中心幼稚园”模式下幼儿教师教育的学制实验 |
五、结果与影响:幼儿教师教育学制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缘起 |
一、实验问题起点: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外国化弊病严重 |
二、实验问题梳理: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课程专业性诉求 |
三、实验问题归纳:在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中寻找课程改革方向 |
第二节 “生活教育”课程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生活即教育 |
二、实验的目标:建构“生活力”模型 |
三、实验的内容:实施三类课程 |
四、结果与影响:“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体系形成 |
第三节 “行为课程”组织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引导儿童在劳力上劳心 |
二、实验的目标:围绕中心活动组织活动课程 |
三、实验的内容:五次“行为课程”组织尝试 |
四、结果与影响:“行为课程”组织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构建 |
第四节 “活教育”课程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活教育”思想 |
二、实验的目标:培养活的幼儿教师 |
三、实验的内容:“工作单元制”和“五指活动”课程组织 |
四、结果与影响: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集大成者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缘起 |
一、实验问题起点:教学组织形式是幼儿教师教育改革的盲区 |
二、实验问题坐标: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浮出水面 |
三、实验问题聚焦:探寻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路向 |
第二节 “艺友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教学做合一” |
二、实验的目标:普及乡村幼儿教育 |
三、实验的内容:提升培养效率和适应性 |
四、结果与影响: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突破性价值 |
第三节 “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道尔顿制的改造 |
二、实验的目标:知识和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构建 |
三、实验的内容:“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落地 |
四、结果与影响:提升了幼儿教师教育质量 |
第六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实验——以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为例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法实验的缘起 |
一、实验问题起点: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觉醒 |
二、实验问题梳理:按照课程类别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 |
三、实验问题聚焦:实习教学方法实验 |
第二节 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行为主义”理念 |
二、实验的目标:实习教学应确保全领域、有计划、有组织 |
三、实验的内容:从参观、参与到支配的全程性实习 |
四、结果与影响:为幼师实习教学方法探索可行路径 |
第七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评价 |
第一节 推动中国幼儿教师教育现代转型 |
一、推动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形成 |
二、促进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规模与质量保障 |
三、拉动幼儿教师教育制度中国化、规范化 |
四、构建幼儿教师教育初步的课程教学科学化体系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现实启示 |
一、重视对民国时期幼儿教师实验经验的借鉴 |
二、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需要实验研究 |
三、幼儿教师升格教育中的内核独特性坚守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艳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2]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D]. 王敬照. 河北大学, 2018(05)
- [3]北欧福利国家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 泥安儒. 河北大学, 2016(08)
- [4]2009年《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 康红芹.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0(02)
- [5]论日本的社会教育研究 ——以1868-1937年为范围[D]. 吕慧. 山西大学, 2013(02)
- [6]2008年《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 康红芹.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9(04)
- [7]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研究(1897-1937)[D]. 时赟. 河北大学, 2007(03)
- [8]河北省高校学报现状与发展研究[J]. 傅丽英,邱丽.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5(04)
- [9]河北学术期刊现状与发展对策思考——兼谈河北高校学报发展现状与趋势[J]. 傅丽英,邱丽.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 [10]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D]. 寇文亮. 河北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