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高考数学客观题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论文文献综述)
陈荣华[1](2021)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考圆锥曲线试题分析研究》文中指出
张艺[2](2021)在《贵州历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研究》文中提出高考作为我国各类考试中影响最大、最重要的考试,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距今已有四十余年历史。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随着高考改革和语文改革政策的颁布实施,语文学科在高考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而阅读作为语文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因此,本文试图以历年贵州高考语文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题的分析,探讨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本文共三章,分别陈述如下:第一章分析贵州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命题依据及其历史沿革。首先通过分析《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高考语文的要求,并对此进行整理归纳,明确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命题依据及原则。再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对贵州地区历年高考语文的用卷情况进行分析,明确贵州省高考语文在全国高考中的定位;最后对贵州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考查的历史演变进行整体梳理,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分析贵州历年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具体情况。主要从题型、分值占比、内容等方面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考查能力情况,明确高考语文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同时探求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规律和趋势。第三章:针对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考查的分析结果,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和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提出贵州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提升策略。本文以期通过对贵州省历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进行详尽分析,并对当前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提出具体建议,以期对贵州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一定帮助,对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应试及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所启发,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及应试能力。
崔亚澜[3](2021)在《中考数学试卷质量分析与比较 ——以2020年贵州三市试卷为例》文中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并多次强调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价的重要性,中考是同时兼具水平性和选拔性的测试,也是教育测评的重要方式,指引着中学教学发展的总趋势。目前对中考的研究涉猎命题发展方向、与课标符合程度以及质量评价等方面,对中考试卷质量的分析是提升考试质量的关键,通过测试结果进行深入、科学、全面地研究,不仅能够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检测出不足与问题所在,为学生提供修正学习的方向,为教师提供调整和改善教学的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作为试题和试卷的编制依据。本文选取2020年贵州省贵阳、遵义和毕节三市的中考数学试卷作为测评卷,在大理州选择部分中学的初三年级共210名学生进行测试,运用经典教育测量理论和综合难度系数模型对数学试卷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以及知识的覆盖度进行分析与比较,从主、客观两视角重点研究难度部分,探讨了教育测量理论和综合难度系数模型下试题难度的一致性,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和中考数学命题建议。研究得到三地区的试卷质量情况如下:(1)三套中考数学试卷的成绩均接近正态分布;(2)从不同题型和总体上得出各卷的信度、效度均较好,其中遵义卷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更高,数值分别为0.835和0.843;(3)贵阳、遵义和毕节卷的试题难易程度适中,各卷的难度值分别是0.6794、0.6173、0.6943,难度排序为遵义卷>贵阳卷>毕节卷,且都具有良好的区分学生实际水平的能力,其中遵义卷整体的鉴别能力较强;(4)运用综合难度系数模型得出三卷的综合难度系数依次为9.28、9.51、9.16,这与教育测量理论下的结果是一致的,还发现各卷难度因素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运算水平、知识含量和认知水平上,但三套试卷均缺乏考查具有科学背景的试题。而综合难度因素与数学核心素养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如遵义卷突出对数学运算素养的考查,对应的运算水平因素的难度系数较高;(5)通过三卷的双向细目表得到各卷的知识覆盖度和认知水平等各方面均符合课标的要求,在六大数学核心素养的体现上各有侧重,贵阳卷着重考查用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遵义卷则对数学抽象、数学运算更为重视,而毕节卷不仅注重数学运算,还显露出对逻辑推理和直观想象的不可偏废,但总体上三卷均突出对直观想象的考查。
刘霄[4](2021)在《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结构与内容的演变 ——以1978-2020年全国卷(理科)试题为例》文中认为高考作为高中学生数学学业中最重要的终结性评价,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对学业质量进行考核评价。高考数学试题可以检验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达成效果,分析高考试题可以帮助教师把握好教学的广度与深度,推动数学课程改革,也可以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共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立体几何试题可以集中考察学生直观想象、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成为高考全国卷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恢复高考以来1978至2020年共计43年的全国卷(理科数学)中立体几何试题,探析其结构与内容两个方面的变化情况:将立体几何试题结构研究分为题型、题量、分值与比例三个方面;将立体几何试题内容研究分为考核知识点、阅读量、图形模型、综合难度四个方面。通过对相关具体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论。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结构演变情况:1.考核的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其中在选择题中考核最多,填空题中考核较少,解答题中考核比较稳定,特别是试卷中每年都考核解答题。2.历年考核题量呈稳定波动的趋势,不同年份题量均值为3.42,考核频率较高。3.整卷考核分值由变化较大逐渐趋于稳定,整卷考核比例呈稳定波动,不同年份试卷中立体几何试题考核分值均值与比例均值分别为22.14与16%,考核比重较大。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试题内容演变情况:1.重点考核知识点保持稳定,与其它部分知识交汇点较少。2.阅读量通过字符数来进行说明,所有试题的平均字符数为63,各题型平均字符数差距较小,阅读量相对均衡,立体几何试题注重对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三者之间转化能力的考核。3.考核图形模型时一般会直接给出抽象化的数学图形模型,与实物模型结合较少,其中锥体出现频率最高。4.根据综合难度系数模型得到:不同年份综合难度系数均值为14.37,对于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考核较稳定;多借助于图形拓展思维空间,解决计算或证明问题;逐步注重立体几何综合性问题的考察,探索性问题设置较少。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教学建议:立足教材,注重空间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转化;立足基础,掌握立体几何试题通性通法;立足课堂,注重直观感知与思辨论证;发展素养,循序渐进地安排推理训练。在命题中应设置多元化试题情境,增设开放性问题并避免单一命题方式,在知识交汇处挖掘更多结合点。希望本文的研究会对课堂教学、试题命制提供一些帮助。
李柳[5](2021)在《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生物学习题评价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现行学校教育体系中,高中生物课后练习的设置和评价方式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不仅不能充分发挥课后习题在助学促学上的独特作用,还缩小了师生在评价中可获取的反馈信息。本研究将SOLO分类理论应用于生物学习题评价与应用中,通过对教材习题、教学配套练习、高考习题进行SOLO层级分析,探讨了高考试题和教材习题、配套练习在能力层级上存在的差异,并开展了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试题讲评的实践,尝试编制了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生物习题,以期为发挥生物学习题在助学促学上的作用提供实际参考。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查阅文献,建构SOLO分类理论分析试题的评测量表,再以此分析人教版新版生物学必修一教材习题栏目和高考试题以及配套练习册的习题,探究配套练习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升素质、锻炼能力,达到衔接教材习题与高考试题的目的;(2)对实习学校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师生对练习的态度和看法以及关于开展习题讲评的相关意见;(3)开展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试题分析与讲评,尝试编制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生物试题,归纳SOLO分类理论对习题讲评与试题编制上的指导与帮助;(4)对上述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本研究的不足和前景做出思考与展望。本研究所得结论如下:1.教材习题、配套练习和高考试题在能力层级上存在差异,教材习题更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高考试题重在综合运用和选拔作用,而配套练习的能力层级分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衔接教材习题与高考试题;2.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习题讲评有助于教师发挥习题评价促发展的积极作用,对教师备课与评价以及反馈的获取有一定的帮助。3.习题的编制过程中遵循着一定的流程与原则,SOLO分类理论有助于命题教师更有效地遵循各项原则、依据命题流程编制试题,为遵循一般原则命制试题的过程提供了有效的实际路径。
伞沐雨[6](2021)在《地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 ——以2016-2020年新课标全国Ⅱ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这四大地理核心素养纳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高考地理试题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比重将会越来越大,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也将成为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对高考地理试题中考查地理核心素养的内容进行研究,得出一些教学启示并将其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对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6—2020年间的新课标高考地理全国Ⅱ卷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回顾前人的研究,总结研究进展与不足;然后仔细研读近五年的全国Ⅱ卷高考地理试题,通过统计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把四大地理核心素养中每一个核心素养考查的分值及题型统计并用柱状图表示出来,每一种核心素养涉及的题目用表格的形式列举出来;之后再运用文本分析法,从每一个核心素养的考题中选取一道典型试题,分析其出题角度以及核心素养的考查情况;最后基于近五年高考对四大核心素养的考查特点,并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得到相关的教学启示。本文研究发现,近五年来高考试题对四大核心素养的考查有以下特点:(1)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试题题量最多,考查人地协调观的题量次之,考查地理实践力的题量最少。(2)考查人地协调观的试题题型以主观题为主,主要以环境问题为载体考查人地协调观,在考查的时候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全面。(3)考查综合思维的题量较大,涉及的知识点也较多,学生做起来相对会有较大难度。其中以原因为问题的题占到了接近一半的比重,且考查的知识点与区域地理关系密切。(4)考查区域地理的试题题量较大,考查区域地理的试题中对图片的使用较多。以图为主,图文结合的方式是试题呈现的主流方式,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全面。(5)地理实践力非常重要,但因为出题难度大,所以在高考试题中的考查较少,且通常在选做题里考查。基于近五年高考对四大核心素养考查特点以及本人教学经验,得到以下教学启示:(1)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时,教师应多引用身边的事例,让学生能直观地认知地理核心素养。(2)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并学会在试题中提取重要信息,然后将获取的信息应用在考试中。(3)培养区域认知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和读图能力。(4)“走出去”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方法,虽然该方法会受到一定的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让学生独自在户外尝试一些培养自己地理实践力的活动。
刘媛媛[7](2021)在《高考语文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2011-2020)》文中提出语文在高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列出,可见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性。“语言文字运用”作为高考语文全国卷的四个板块之一,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考查方式众多,题型灵活,一直是高考试题研究的重点,语言文字运用教学也是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由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性,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研究,探寻试题的考点和命题特点,指导语言文字运用教与学的实践。本论文以2011—2020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为研究对象,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的考点。将语言文字运用题分为词语运用,辨析与修改病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修辞手法,语言表达,标点符号这七大类,结合具体的试题分析归纳出各个题型涉及的考点。第二部分是分析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命题特点。基于试题考点研究,通过分析命题依据的规律性,探寻出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的题型趋于灵活多样、选材更加广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的命题特点。第三部分是探究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对现实的指导。在前两个部分的分析研究基础上,结合具体可实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探究试题研究对教与学的现实指导。在教师教学方面,一是注意有效引导,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二是课堂渗透,教考结合;三是设置课外活动,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学生学习方面,一是要夯实基础,注重日常积累;二是做题时要仔细审题,掌握做题技巧。本论文的研究不只是为了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本身,也不单是为了应试,更重要的是探索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为语言文字运用教学提供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林施华[8](2021)在《高考实用类文本能力考查导向与教学策略探究》文中指出在信息化时代,实用类文本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有较强的实用性。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的实用类文本从2007年出现以来,先后经历了选考阶段与必考阶段。为适应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实际,高考实用类文本不断进行了改革创新,对语文教学具有引导作用。因此,有必要对高考实用类文本进行深入研究。对2007~2020年高考语文课标卷实用类文本进行研究,主要从考查形式与考核目标两方面探讨高考实用类文本能力考查导向,提出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培养教学策略。正文部分对各章节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是概述高考实用类文本命题历程。主要梳理高考实用类文本发展历程,分析高考实用类文本的命题依据。第二章是分析高考实用类文本考查形式。从文体类型、文本形式和测试形式类型三个维度对高考实用类文本进行分析。高考实用类文本文体类型多样,重视考查学生阅读新闻、科普文章、报告,引导学生关注当代文化,关注社会生活;非连续性文本成为高考实用类文本考查的主要趋势,关注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高考实用类文本的分值与题量保持稳定性,不同题型的考查指向实用类文本不同阅读能力层级。第三章是分析高考实用类文本考核目标。高考实用类文本对不同阅读能力层级进行不同程度的考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引导方向明确。第四章是提出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培养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研读文本特征,应辨明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探究具体文本的个性特征;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多文本阅读能力;创新阅读策略,丰富实用类文本教学方法,既重视检视性阅读与理解性阅读,培养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也运用可视化阅读策略,培养图文转换能力;创设真实情境,应分析学情,在问题情境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任务驱动,在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张东肖[9](2021)在《思辨能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高考语文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核心素养教育的背景下,思辨能力成为讨论的热词,无论是在学科教学、教育评价还是社会需求上看,思辨能力都是培养人与发展人关注的重点。新颁布的高中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都体现了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视。近年来,为研究语文思辨能力相关问题而召开的年会和申报的课题越来越多。可是就目前来说,已知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公布的课题成果大多是出于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要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还有一定的距离。另外,研究主要集中于思辨能力的培养与教学,关于思辨能力评价的相关研究则比较少,使得在语文学科领域中思辨能力评价的研究还存在欠缺。基于此,本论文选择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文献研究、定量和定性结合研究的两种研究方法来探讨语文学科领域内思辨能力评价的发展,以期能够全面系统地对思辨能力评价进行认识。同时,高考作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升学类考试,发挥着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关键作用,以高考语文视角切入进行研究不仅能对思辨能力评价提供最有力的支撑,还能对教育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形成良好的引导。论文第一章主要是在宏观上为思辨能力评价提供研究背景与理论依据。国内上层教育政策与国际广阔视野是开展思辨能力评价研究所处的背景,选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作为论文研究的基础。在充分梳理把握思辨能力考查背景与考查基础之上,构建出语文学科领域思辨能力框架,为论文中基于高考语文视角研究思辨能力评价提供理论基础,也是实践研究的理论指导。第二章从高考试题本身出发,就问题设计、测试形式与文本内容三个角度开展,再结合思辨能力框架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与探究思维能力的三个维度,以此总结高考语文中思辨能力评价的发展趋向和思辨能力评价在高考语文中典型试题表现。涉及到“分析论证提问方式”“客观题题型设置”“非连续性文本形式”“开放性答案设置”“情景考查载体”“话题价值导向”等具体语文测试特点。第三章总结思辨能力评价在高考语文中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论证逻辑考查单一、质疑批判意识考查重视不足、对探究能力考查有限。要想真正提高思辨能力考查水平,还必须针对问题发掘背后的原因。第四章则针对问题吸取国内外已有的相关命题经验,基于语文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分别在选材、命题与答案设置上都提出了具体示例,力求在提高论证逻辑考查水平、加强对批判质疑考查、增强发现能力与主观探究考查上做出努力,希望能为提高思辨能力在高考语文中的评价水平提供思路。
张忠美[10](2021)在《高中数学数据分析素养培养的研究 ——以2016-2020年全国(Ⅲ)卷为例》文中指出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数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因而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中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仍然偏低,尤其是在高考题中,概率统计题的得分情况并不乐观.本文选取了2016-2020年全国高考数学(Ⅲ)卷概率统计部分的命题,研究命题变化情况,在数据分析素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高中生的数据分析素养水平情况,从中剖析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从而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培养效率.本文的研究内容有:基于新课程标准(2017版)和前人的研究经验探讨数据分析素养的涵义及特征,深度解析数据分析素养的作用;结合相关的理论研究,呈现数据分析素养的三个水平标准,构建概率与统计题型的评价模型,以此为依据分析2016至2020年全国高考数学(Ⅲ)卷的概率统计部分命题的变化,得出结论:数据分析能力在高考统计与概率题型中越来越重要;随机选取500名左右的高三学生和坚守在一线的数学教师参与问卷调查,并选择参与调研的学生参加测试,其内容涵盖2016-2020高考概率与统计题型,通过测试发现参与测试的同学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较弱、理解和处理数据的能力较弱、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较弱;从学生调查问卷、访谈中发现教师的不够重视和学生的忽视是造成测试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弱的主要原因,此外还包括教师的教学信息技术的融合能力欠缺,学生缺乏兴趣等因素.针对上述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从教师角度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学习“三教理念”,努力提升自身的数据分析教学素养;从学生角度要积极转变传统的学习理念,重视数据分析能力的训练,努力提升自己的数学运算能力,加强语言理解能力训练,为提升自己的数据分析素养奠定基础.
二、2000年高考数学客观题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高考数学客观题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论文提纲范文)
(2)贵州历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与创新之处 |
四、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一章 贵州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命题依据及其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贵州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命题依据 |
第二节 贵州历年高考语文卷选用情况 |
第三节 贵州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历史演变 |
第二章 贵州历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 |
第一节 历年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命题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历年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考查能力分析 |
第三节 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命题规律与趋势 |
第三章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及启示 |
第一节 科学使用语文教材 |
第二节 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
第三节 加强学生阅读训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考数学试卷质量分析与比较 ——以2020年贵州三市试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信度 |
2.1.2 效度 |
2.1.3 难度 |
2.1.4 区分度 |
2.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文献评述 |
3 理论基础 |
3.1 经典测量理论 |
3.2 综合难度系数 |
4 经典测量理论下的试卷质量分析与比较 |
4.1 研究对象 |
4.2 三套试卷的结构 |
4.3 测试成绩分析 |
4.4 三套试卷质量指标比较 |
4.4.1 信度比较 |
4.4.2 效度比较 |
4.4.3 难度比较 |
4.4.4 区分度比较 |
5 综合难度系数模型下的试题难度分析与比较 |
5.1 综合难度系数模型 |
5.2 各因素赋值示例 |
5.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5.3.1 不同难度因素的对比分析 |
5.3.2 试题综合难度系数的比较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及启示 |
6.1.1 结论 |
6.1.2 启示与思考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结构与内容的演变 ——以1978-2020年全国卷(理科)试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数学试卷 |
二、试题结构 |
三、试题内容 |
四、数学核心素养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高考数学试题的研究 |
一、高考数学试题的命题研究 |
二、高考数学试题的结构与内容研究 |
三、高考数学试题的比较研究 |
四、高考数学试题综合难度研究 |
第二节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的研究 |
第三节 文献综述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比较研究法 |
二、统计分析法 |
第二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思路 |
第四章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结构的演变 |
第一节 立体几何试题题型、题量演变 |
一、题型演变 |
二、题量演变 |
第二节 立体几何试题分值与比例演变 |
第五章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试题内容的演变 |
第一节 立体几何试题考核知识点演变 |
第二节 立体几何试题阅读量、图形模型演变 |
一、阅读量演变 |
二、图形模型演变 |
第三节 立体几何试题综合难度演变 |
一、综合难度研究设计 |
二、立体几何试题综合难度演变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结构演变情况 |
二、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试题内容演变情况 |
第二节 研究建议与启示 |
一、对立体几何内容的教学建议 |
二、对立体几何内容的命题启示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生物学习题评价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及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四、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三章 关于生物学习题的认识与使用调查 |
一、基于学生问卷对高中生物学习题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
二、访谈 |
三、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生物学习题分析及其应用 |
一、SOLO分类理论在生物学习题分析中的应用 |
二、基于SOLO分类理论分析生物学习题的能力结构 |
三、SOLO分类理论在讲评教学中的应用 |
四、基于 SOLO 分类理论的习题编制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一生物学习题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 |
附录2 高一生物学习题设计与使用情况的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实习学校2020-2021 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检测》 |
附录4 必修一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单元测试题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地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 ——以2016-2020年新课标全国Ⅱ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
1.国外研究进展 |
2.国内研究进展 |
3.研究评述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文本分析法 |
3.统计分析法 |
(五)技术路线 |
二、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 |
1.地理核心素养 |
2.高考地理试题 |
(二)理论基础 |
1.多元智能理论 |
2.素质教育理论 |
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三、地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
(一)数据来源 |
(二)人地协调观考查分析 |
1.人地协调观 |
2.人地协调观素养考查试题统计 |
3.人地协调观素养考查试题特征 |
4.人地协调观典型例题分析 |
(三)综合思维素养考查分析 |
1.综合思维 |
2.综合思维素养考查试题统计 |
3.综合思维素养考查试题特征 |
4.综合思维典型例题分析 |
(四)区域认知素养考查分析 |
1.区域认知 |
2.区域认知素养考查试题统计 |
3.区域认知素养考查试题特征 |
4.区域认知典型例题分析 |
(五)地理实践力素养考查分析 |
1.地理实践力 |
2.地理实践力素养考查试题统计 |
3.地理实践力素养考查试题特征 |
4.地理实践力典型例题分析 |
(六)小结 |
四、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启示 |
(一)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素养的教学启示 |
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地观念 |
2.尽量使用身边的事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 |
3.开展实践活动,培养人地协调观 |
(二)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素养的教学启示 |
1.联系其他学科,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
2.培养学生归纳、整合信息的能力 |
3.把握时空尺度,强化辩证思维 |
(三)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教学启示 |
1.强调图的作用,培养读图能力 |
2.帮助学生梳理知识,通过认知区域来掌握知识 |
(四)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教学启示 |
1.多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
2.向学生传授方法,督促学生把地理融入生活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1.研究不足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考语文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2011-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考点分析 |
第一节 词语运用题考点分析 |
第二节 辨析与修改病句题考点分析 |
第三节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题考点分析 |
第四节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题考点分析 |
第五节 语言表达题考点分析 |
第六节 标点符号题考点分析 |
第二章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命题特点分析 |
第一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命题依据的规律性 |
第二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命题特点分析 |
第三章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对现实的指导 |
第一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对教师教学的指导 |
第二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高考实用类文本能力考查导向与教学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高考实用类文本研究 |
(二)实用类文本教学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考实用类文本命题历程概述 |
第一节 高考实用类文本命题改革概况 |
一、高考实用类文本的选考阶段 |
二、高考实用类文本的必考阶段 |
第二节 高考实用类文本命题依据 |
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引领命题方向 |
二、考试大纲确定命题内容与要求 |
第二章 高考实用类文本考查形式分析 |
第一节 高考实用类文本文体类型 |
一、高考实用类文本文体类型变化 |
二、高考实用类文本文体保持稳中求新态势 |
三、高考实用类文本文体考查导向 |
第二节 高考实用类文本的形式 |
一、高考实用类文本的形式变化 |
二、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要类型 |
三、非连续性文本的考查导向 |
第三节 高考实用类文本测试形式类型 |
一、高考实用类文本测试形式变化趋势 |
二、高考实用类文本主要题型 |
三、高考实用类文本题型的考查导向 |
第三章 高考实用类文本考核目标分析 |
第一节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层级 |
一、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层级考查变化 |
二、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考查特点 |
三、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考查导向 |
第二节 高考实用类文本考查导向 |
一、注重考查信息处理能力 |
二、注重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第四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
第一节 研读文本特征,培养多文本阅读能力 |
一、辨明文体特征,探究文本的个性特征 |
二、开展群文阅读,培养多文本阅读能力 |
第二节 创新阅读策略,丰富实用类文本教学方法 |
一、重视检视性阅读与理解性阅读,培养筛选整合信息能力 |
二、运用可视化阅读策略,培养图文转换能力 |
第三节 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
一、分析学情,在问题情境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
二、任务驱动,在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思辨能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高考语文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五、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高考语文重视思辨能力考查的背景与基础 |
第一节 高考语文重视思辨能力考查的背景 |
一、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与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的总体要求 |
二、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与《新课标》的发布 |
三、国际权威教育测评对思辨能力考查的重视 |
第二节 高考语文对思辨能力考查的基础 |
一、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思辨能力培养要求 |
二、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思辨能力考查的具体指向 |
第三节 高考语文思辨能力评价框架构建 |
第二章 思辨能力评价在高考语文中的实践 |
第一节 问题设计上对思辨能力考查的倾向愈发明显 |
一、分析论证提问方式的实证逻辑 |
二、客观题题型设置的推理逻辑 |
第二节 文本内容隐含着思辨能力考查倾向 |
一、情境为考查载体的反思审视 |
二、话题价值导向中的评价判断 |
第三节 测试形式多样化对思辨能力考查提出更高要求 |
一、非连续文本形式的创新设置 |
二、开放性答案形式中的个性多元 |
第三章 高考语文在思辨能力考查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论证逻辑考查单一 |
一、选材忽视论证思维多样性 |
二、客观题在论证思维考查上存在缺陷 |
第二节 质疑批判意识考查重视不足 |
一、选材缺乏必要的争议点 |
二、 设题上忽略消极因素 |
第三节 对探究能力考查有限 |
一、试题开放度有待提升 |
二、部分答案缺乏弹性空间 |
第四章 高考语文对思辨考查的建议 |
第一节 立足思维测试,提高论证逻辑考查水平 |
一、落实客观题对论证能力的考查 |
二、以主观题形式明确考查论证思维过程 |
三、选取多种论说样式文本 |
第二节 吸取命题经验,加强对批判质疑考查设置 |
一、选录双篇关系对比文章 |
二、直接摘录瑕瑜互见文章 |
三、抓住消极因素设题 |
第三节 注重发现能力,增强探究试题开放性 |
一、强调个性阅读与创意解读 |
二、探究题命制注重动态生成 |
三、参考答案设置多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高中数学数据分析素养培养的研究 ——以2016-2020年全国(Ⅲ)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理论基础 |
第3章 数据分析研究框架 |
3.1 数据分析素养内涵 |
3.2 数据分析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标准 |
3.3 构建分析框架 |
第4章 2016-2020 年高考题中概率与统计题型的数据统计分析 |
4.1 题型整体变化分析 |
4.2 试题结构难度分析 |
4.3 试题内容维度分析 |
4.4 学科素养水平维度分析 |
第5章 2016-2020 年高考题中概率与统计题型统计结果分析 |
5.1 命题变化趋势 |
5.2 学生解题存在的问题 |
5.3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 |
第6章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据分析素养培育的教学建议 |
6.1 从教师角度 |
6.2 从学生角度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考题中概率与统计题数据分析素养能力调查测试卷 |
附录2 高考题中概率与统计题数据分析素养能力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3 高考题中概率与统计题数据分析素养能力现状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2000年高考数学客观题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考圆锥曲线试题分析研究[D]. 陈荣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贵州历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研究[D]. 张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0)
- [3]中考数学试卷质量分析与比较 ——以2020年贵州三市试卷为例[D]. 崔亚澜. 大理大学, 2021(08)
- [4]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结构与内容的演变 ——以1978-2020年全国卷(理科)试题为例[D]. 刘霄.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5]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生物学习题评价与应用研究[D]. 李柳. 闽南师范大学, 2021(12)
- [6]地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 ——以2016-2020年新课标全国Ⅱ卷为例[D]. 伞沐雨.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7]高考语文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2011-2020)[D]. 刘媛媛.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8]高考实用类文本能力考查导向与教学策略探究[D]. 林施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思辨能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高考语文视角[D]. 张东肖.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10]高中数学数据分析素养培养的研究 ——以2016-2020年全国(Ⅲ)卷为例[D]. 张忠美. 西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