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据库技术在1∶5万地名采集建库检查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彤[1](2019)在《兴隆县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及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数字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并且已有诸多成功案例。兴隆县作为全国深呼吸城镇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城填化率不断提高,而现有的城市管理手段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管理问题日渐显着。因此,加快兴隆县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各部门信息共建共享势在必行。论文借助于兴隆县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建设项目,以其“一库、一平台及五个典型应用”建设为研究对象,在需求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兴隆县信息化现状及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大数据存储技术和宽带网络,并运用3S技术、遥测、仿真-虚拟等多种现代化测绘技术,整合已有数据库资源和新建急需数据库并基于SOA面向服务的架构理念、ESB总线技术、J2EE与Jave技术结合、集成Portal for ArcGIS构建了兴隆县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了与兴隆县城市管理信息业务系统、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等五个系统的对接集成。通过兴隆县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实现了地理信息数据一张图服务,有效的解决了部门之间信息重复采集、传递不畅等问题,提高了信息和服务标准化水平及数据开发利用程度,为各类用户寻找、评估、下载和使用空间数据提供了基础,真正实现了数据共建共享。图35幅;表16个;参53篇。
徐道柱[2](2017)在《面向服务的空间数据管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空间数据应用已经迈入网络化的信息服务时代,而海量空间数据高效管理是建立统一、可动态扩展、分布式空间信息服务中心,实现海量空间信息存储与共享,提供高效空间信息服务的基础。本文主要研究面向服务的空间数据管理关键技术,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有:1、总结了空间信息应用与空间数据管理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面向服务应用环境下海量空间数据高效管理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即:基于通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研究面向空间信息的专用文件系统和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面向服务的多元海量空间数据一体化管理模型和技术框架,对其中关键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2、论文利用开源通用分布式文件系统,顾及空间数据特点,针对地图瓦片、影像金字塔数据等文件数多、文件数据量小、数据访问具有空间局部性的特点进行改进,构建海量空间数据文件系统(MGFS),并采用小文件聚合和分布索引技术,解决通用分布式文件系统海量小文件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提供海量文件高效存储和并发访问能力。3、在海量空间数据文件系统(MGFS)的基础上,设计了半结构化空间数据存储引擎(MGBase),结合关系数据库,提出了基于“MGFS+RDBMS+MGBase”架构的分布式空间数据库系统的模型与体系结构,建立适应空间信息特点的分布式空间数据库原型系统,针对空间数据的使用场景,设计了空间数据的Row Key编码原则,对空间数据物理存储优化设计,提供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多元空间数据高效存储管理和并发访问能力。4、分析了分布式空间数据模型研究现状和空间数据应用场景,提出了海量空间数据模型设计要求。针对主要空间信息服务的不同数据要求,设计了面向显示、搜索、空间分析和数据服务的空间数据集,在此基础上,针对多种数据类型、多种尺度、多版本以及多种坐标系统的多元空间数据分别设计相应数据模型,并基于全球统一剖分编码、数据分级、数据分块和版本管理规则,构建面向服务的一体化多元空间数据模型,从而实现海量多元空间数据分布式高效管理,为上层空间信息网络服务提供大量并发用户对海量数据的高性能访问能力。5、分析了空间数据索引技术研究现状,在分布式空间数据组织模型基础上,结合全球剖分编码策略,设计了包括数据面片、数据层、数据块及数据块内索引的分布式空间数据多级索引方法,基于HHCode编码实现了地理目标索引的并行化改造,解决了空间数据索引并发创建和高并发条件下的数据高效访问问题。6、针对空间数据在并行入库、索引创建等处理过程中需要全局统一创建空图层、元数据信息以及进行目标ID生成等需求,在MapReduce并行处理框架的基础上,新增了Job生成与提交框架和Joint模块,构建了海量空间数据并行处理框架,解决了在Map、Reduce阶段各TaskTracker之间资源需求协调统一问题。7、开展了实验系统设计,设计了包括数据存储、数据查询、局部更新等内容的实验流程,开展了空间数据装载、并发访问、局部更新能力实验,验证了海量空间数据的分布式高效管理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测绘信息服务系统研制需求和新疆测绘信息数据中心建设,开展了典型空间信息服务实验。
谭继强[3](2016)在《南极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服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涉及气候、环境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南极和北极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极其特殊,是地球表面的两大冷源并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器;同时,极地环境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又十分敏感,表现出明显的放大作用。因此,两极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科学和社会问题。极地科学考察工作应运而生,成为人类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机理和探索自然奥秘的重要科学领域,也是人类探求新的发展空间的重要研究方向。作为极地科学考察的基础工作,极地测绘工作为其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工作正处于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开展极地资源调查和环境评估的攻坚时期。开展南极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对推动极地测绘信息化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满足极地国家战略和科学考察的需求,保障极地测绘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内容及方法,二是地理信息支撑科学研究并服务于科学考察的途径。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南极地区地图基准建立,露岩区域1:25万、重点区域1:5万和考察区域1:1万或1:5000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线划图(DLG)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制作等。地理信息服务主要包括南极测绘地理信息发布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应用服务平台原型系统开发建设、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生产任务规划与调度、分布式网络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模式和数字南极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平台建设质量要求等内容。围绕南极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建设成果在科学考察中的应用,本文所做的工作包括:1.多尺度测绘地理信息产品生产方法研究与实现。在南极地区地图基准建立工作中,以南极维多利亚地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建设为例,讨论了南极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建设方法;在1:5000测绘地理信息产品生产中,以南极维多利亚地区域航空摄影测量为例,讨论了直升机挂载哈苏H4D-60为非量测型相机开展航空摄影平台的搭建,以及立体测图的方法;在1:5万尺度,以南极露岩区域查尔斯王子山脉为研究区,利用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资源三号立体影像,在ICESat GLAS等多源遥感信息的辅助下,获取该地区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线划图(DLG)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在1:25万尺度,重点研究了基于1:5万地理信息数据的地形图缩编技术,并以国内1:25万地形数据库建设为例,探讨了1:25万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的技术路线;在总结影响南极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获取质量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质量控制方法和质量控制具体措施,为南极冰川动态监测提供了测绘技术保障。2.基于ICESat GLAS完整波形信号处理的地表覆盖分类。分析了GLAS数据结构,讨论了归一化和平滑预处理、波形反卷积和高斯分解等波形信号处理方法,并以南极露岩区域查尔斯王子山脉为例,实现了基于完整波形信号的南极地表雪地、岩石覆盖分类,验证了应用ICESat GLAS数据对南极地表覆盖进行分类的可行性。3.南极地理信息资源应用服务平台原型系统构建。应用数据库、GIS、网络化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以我国南极科考各类测绘成果和国际共享成果作为入库管理和共享服务的样例数据,搭建南极测绘地理信息发布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数字南极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平台原型系统。在原型系统的基础上开展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生产规划与调度、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关键技术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集成试验和冰盖表面冰流速监测示范,为南极地理信息共享和服务提供了技术平台。本文的研究工作对我国在极地测绘工作中进行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服务的科学目标制定、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汪新庆[4](2015)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构建与优化》文中认为建立高质量的空间数据库是开展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与评价的关键,而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及相关的技术方法是建立高质量空间数据库的核心。200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启动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计划项目,这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矿情调查工作,总经费达17亿元人民币,旨在摸清我国矿产资源家底,为制定我国矿产资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依据。该项目涉及煤炭、铀、铁、铜、铝、铅锌、锰、镍、钨、锡、钾、金、铬、钼、锑、稀土、银、硼、锂、磷、硫、萤石、菱铁矿以及重晶石等25个矿种,要求充分利用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和自然重砂等基础数据和GIS等信息技术。该项目要求实现各类矿产资源评价工作的模型化、规范化与信息化,并建立各类大型矿产资源评价空间数据库。该计划项目参加的人员众多、空间范围广、地质基础数据繁多、地质概念模型体系庞大且复杂多变,在数据模型构建与动态管理、地质编图以及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而国内外尚无相关经验可借鉴。因此,开展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构建及优化关键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以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综合信息集成工作项目为依托,深入剖析了国内外在地学空间数据库数据模型构建、管理、应用以及大型地学空间数据库维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方法理论为指导,应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字典技术以及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进行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空间数据库数据模型构建及优化关键技术研究。主要成果与认识有:(1)构建了基于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标准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逻辑模型以及物理模型;(2)设计了统一的编码体系,建立了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字典,有效地解决了地质概念模型复杂多变的难题;(3)提出了基于数据模型字典的大型地学空间数据库应用软件开发的新技术方法,将图件数据模型与软件功能模块分离,开发了可在不同软件平台下调用的数据库开发组件,大大提高了数据库应用软件开发的效率与软件质量,有效解决了异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传递问题;(4)研发了元数据辅助编辑系统,实现了地学元数据的智能管理;(5)研发了基于数据模型的数据质量检查系统以及基于规则集的地质图件空间拓扑关系自动检查系统,弥补了MAPGIS软件在该方面的不足;(6)提出了基于数据模型的图属数据自动关联更新、属性数据智能辅助输入、图例规范化、数据集成及实体构建技术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模块;(7)开发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设计软件GeoCAD、模型管理软件GeoMAM以及模型应用软件GeoMAG,为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王东华[5](2014)在《地理数据库驱动的地形图制图表达技术研究及集成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形图是基础地理信息最直观的表达载体,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各行各业的用户除了需要现势性好的多种地理信息数据外,同样需要图形化的制图数据或纸质地形图。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技术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更新缓慢,1:5万、1:1万等比例尺地形图大部分为上世纪70~90年代测绘或修测,内容十分陈旧。而用户对地形图现势性的基本需求是一年、甚至几个月,地形图的现势性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需要,亟待更新。传统的地形图更新生产采用立体测图修编或地图编绘等方式,技术环节多,人工作业量大,生产效率较低,地图生产周期长。随着国家基础地理数据库建设与更新逐步推进和深入,国家1:100万、1:25万、1:5万数据库已建成并实现动态更新,每年更新一次。全国绝大部分省建立了1:1万基础地理数据库,许多城市建立了1:500等大比例尺空间地理框架,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实现快速更新。毫无疑问,现实性强、可靠性高、更新速度快的基础地形数据库为地形图制作与更新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前提,但由于地形图更新生产技术问题,地形图更新速度及现势性远远滞后于基础数据库。因此,对地形图制图与更新的技术改造升级势在必行。本文研究了数据库驱动的地形图制图机制,建立多源驱动的要素智能符号化、属性驱动的智能化注记配置、元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图面整饰等系列规则,在理论层面对基于图库联动的地形图制图技术进行了深度挖掘,设计开发了一套集友好制图界面、组件式制图符号系统、基础地理信息生僻字库、管理端模块、生产端模块、质量控制模块于一体的制图生产与管理系统,在国家1:5万地形图制图工程中实现与应用。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性成果为:(1)研究了基础地理数据库驱动地形图制图的数据模型和表达机制,发展建立了1: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与制图数据库一体化空间数据模型。通过对基础地理数据库进行物理扩展、逻辑重组、关联关系,按照国家基本地形图图式规范要求,在数据库属性项中增加制图表达信息和规则,实现将地理要素对象的几何位置、属性、拓扑关系及制图表达一体化融合建模。(2)研究创建了1: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驱动制图的系列规则,包括多源驱动的符号配置、注记配置、地图整饰配置、制图冲突检测与优化配置、质量检查等规则。利用这些规则,可以大幅提高利用基础地理数据库更新或生产地形图的自动化程度。(3)实现了将经过编辑处理后的制图数据入库到基础地理数据库中,并与相应的地理要素的关系进行重构,从而建立制图数据库,建成后的制图数据库不仅包含了地理数据库的全部内容,还具有重定义的制图表达规则,从根本上实现了两库的集成管理。(4)对基础地理数据库与地形图联动更新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基础地理数据库驱动的地形图制图技术,使地理要素与制图表达之间实现要素级、符号级和注记级的紧密关联,利用地形数据库的更新增量信息,通过制图数据的增量自动识别、制图表达自动匹配,辅以自动化工具和少量人工干预,实现制图数据的同步快速更新。(5)针对国家1:5万地形图制图工程的需要,设计了国家1:5万地形图制图生产与管理系统,并在工程中实现和全面应用。在一体化建库大环境下,实现了地图注记的智能化配置、地图符号的优化处理、地图要素的人机交互编辑、地图整饰的自处理、地图要素冲突的自检测、数据质量的自检查等,解决了利用国家1: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快速更新生产地形图的问题。
独文惠[6](2014)在《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的找矿信息提取与应用》文中提出遥感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矿产资源勘查和资源评价中,尤其是在地质成矿信息提取方面具有的技术优势在国内外地质找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研究运用高中低分辨率的多源遥感数据,分区域、矿集区、矿床三个尺度,进行了构造、蚀变、岩性、矿物等地质找矿信息提取及其分析评价与应用研究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和认识:(1)区域尺度,在东南亚重要成矿区带金铜矿床多元多尺度地学空间数据库基础上,以缅甸铜金矿为例,利用ETM+遥感影像,采用比值法,阈值分割和主成分分析(PCA)提取了羟基、铁染蚀变信息;对DEM和ETM+影像进行增强处理后提取了与铜金矿化有关的线环构造。基于GIS平台,结合地质背景,利用证据权和分形方法整合地质、矿产、遥感等信息,圈定1 1个成矿远景区,并且以Hyperion矿物填图结果进行辅助分析。最后,采用现代数据库技术与GIS技术,系统建立了缅甸研究区的地质矿产数据库,为企业“走出去”与政府决策提供了基础地质矿产资料。(2)矿集区尺度,以新疆哈密红海一带铜锌多金属矿集区为例,结合研究区成矿模式,基于ETM+、ASTER、资源三号三种不同层次的遥感数据,提取了矿集区尺度的蚀变信息、岩性、构造等遥感地质找矿信息,并对提取结果进行了评价分析与应用,结果表明:ETM+数据的羟基、铁染蚀变信息与区域的构造格架、矿点、赋矿地层、负地形的空间分布有密切关系;基于ASTER数据提取的高岭土化、青磐岩化、褐铁矿化、硅化、钾化、碳酸盐化蚀变信息有较好的分带性分布特征,和区域线性构造、环形构造、野外验证的矿化点的分布密切相关;基于资源三号数据进行了构造与岩性的解译,岩性的分布与已有地质资料、野外采样点信息基本一致,岩性界线的展布与矿集区的线环构造空间分布密切相关,为矿床尺度遥感地质找矿奠定了基础。(3)矿床尺度,针对红石-梅岭矿区、红山矿区、红海矿区,基于ASTER数据提取了 6种蚀变信息,经分析可知矿区尺度蚀变信息具有明显分带性分布特征,红石-梅岭、红山、红海矿区位于蚀变分带的核心部位,蚀变分带核心部位可以作为以后找矿的有利位置;基于Hyperion数据进行矿物填图获取了13种矿物类型与分布特征,与相应野外验证点信息基本一致;基于资源三号高分影像进行构造、岩性进行解译,与矿区的地质背景相符,深化了研究区大比例尺遥感地质调查。(4)初步总结了一套可重复的基于高中低分辨率多源遥感数据、应用于多尺度研究区的遥感地质找矿信息提取的技术流程和快速有效的遥感地质找矿模式。
黄峥[7](2013)在《数字金华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热点,数字城市是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是一个城市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不断推进城市信息管理体系改革,优化城市资源配置,节约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健全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建设机制,实现城市信息资源充分有效地融合的新型有力的工具。于此同时作为数字城市的数据支持体系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引起了GIS学者的高度关注。如何使数字城市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这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焦点。因此,如何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成为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管理的研究。由于基础地形数据库、框架要素和地理实体数据库、地名地址数据库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比较关键的数据库,所以成为本文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本文围绕数字金华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项目建设,首先探讨了数字金华的相关技术,包括GIS技术、RS技术、GPS技术、LBS技术、SIG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接下来分析了基础地理数据采集技术,包括采集技术体系、加工技术体系、采集流程;然后再对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组件式GIS技术、WebGIS技术、空间数据引擎技术、空间数据互操作技术。通过对项目建设的基础情况的分析,提出了目前的数据现状、数据存在的问题,对数据需求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介绍了基础地形数据库、框架要素和地理实体数据库、地名地址数据库,介绍了了金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系统为GIS工作者分析数据、提交数据成果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陈桂吉[8](2013)在《多尺度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土地资源的供需与人口增长矛盾的凸显,土地利用问题应从宏观到微观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对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和数量结构进行研究,为国土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行不同尺度的空间分析需要多尺度空间数据作为基础,所以建立多尺度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在国土资源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全国土地二调工作中,使用先进的空间数据库技术构建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在强大的空间数据库技术支持下和对土地利用空间数据的多尺度需求驱动下,生产了大量的、多尺度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但是由于生产数据的平台多样,数据格式各异,导致数据共享困难;同时,多尺度空间数据独立存储,大小比例尺间没有相互的联系,不宜进行多尺度一体化管理,造成数据更新困难、易导致数据不一致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参考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构建多尺度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构建进行探索,并提供了多尺度建库的一种思路。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预期结果:1.分析国内外对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技术的研究情况和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构建利用情况;对国内外多尺度空间数据构建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及分析现在多尺度空间数据库构建面临的技术问题。2.分析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存储管理的几种方法的优缺点,研究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一体化存储和管理的机制。3.分析多尺度空间数据的特征及目前多尺度空间数据建库方案,研究每种方案的优缺问题。重点研究了多尺度空间数据构建过程中多尺度数据间的连通关系的建立,连通关系的建立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数据综合对不变对象采用标识码建立关联关系和通过对变化对象建立关系属性表来建立关联关系。二是通过空间实体的一对一匹配和一对多匹配实现关系的建立。4.进行空间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并对空间数据分层和表结构的设计。5.建立一个多尺度行政区域(州(市)、县、乡)的一体化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根据多尺度空间实体之间一对一、一对多、零对一或零对多的关系,建立多尺度数据之间关系属性表实现多尺度数据间的连通。6.基于.net和AE开发一个辅助建库工具,使用该工具填写了数据库中的行政代码、要素代码、标识码、图斑面积和地类图斑面积进行填写,通过数据质量检查功能检查数据的结构、属性、拓扑等内容。使用入库工具将以县为单位的空间数据入库。
张雪芳[9](2012)在《GIS与OLAP技术在甘肃省党员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探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政府各部门先后启动了一批电子政务重点工程。随着全国至县区“大组工网”的建成和投入使用,符合本系统工作需要的业务应用系统建设迫在眉睫。面对每年覆盖全省粒度至乡镇的大量党员信息统计数据,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数据仓库、OLAP分析和信息安全技术,有效地解决数据电子化积累、动态查询、统计分析等问题,并通过搭建地理信息平台,实现党员基本信息以电子地图方式直观、可视地进行检索、定位与统计,方便对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了解与掌握。利用先进的技术,使这些有价值的信息更好地为党的建设与发展服务,针对不同情况、不同需要为党员提供个性化服务,为党中央和国家的决策提供必要的辅助信息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党员管理工作现状,围绕统计内容和要求,挖掘业务需求,建立业务流程,搭建党员信息与地理信息相结合的数据查询统计管理平台,实现党员基本信息的可视化检索与查询。建立OLAP联机分析处理系统,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分析查询,并结合实际情况得出分析结论。同时,按照根据涉密网络和涉密信息应用系统的要求,强化系统的技术措施,加强应用系统用户身份认证的结合实践,在实际运行中继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唐智华[10](2009)在《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时期,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建设对文化遗产,特别是对大型文化遗产造成了巨大威胁。探索如何保护大型文化遗产成为关注的焦点。京杭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的重要大型文化遗产,目前正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随着人类文化遗产认识的提高,国内外关于加强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愿望日益迫切。2006年,京杭运河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摸清运河现状迫在眉睫。近年来,空间技术迅速发展,并开始应用于各行各业。国外大量实践证明空间技术能有效的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保护必先了解现状,文化遗产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就是摸清运河现状的有效手段,也是运河保护其他工作的基础。我国对于大型文化遗产空间数据库的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京杭大运河为例)(2006BAK30B01)”的研究内容,对京杭运河文化遗产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研究。论文研究了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内容和流程,分析了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数据的来源和需求;在与中国文物研究所及其他单位沟通与合作的基础上,结合其它水利设施以及文化遗产分类编码规则,设计并编制出京杭运河文化遗产的分类编码体系;深入研究了Geodatabase数据模型,结合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数据的特点,设计了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深入研究了ArcSDE for Oracle的海量数据存储方案,完成了京杭运河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库工作。京杭运河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立,是第一个大型的活的线性水利文化遗产数据库,将为日后大型文化遗产,特别是水利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数据库技术在1∶5万地名采集建库检查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据库技术在1∶5万地名采集建库检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兴隆县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数字城市建设现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兴隆县地理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研究 |
2.1 兴隆县概况 |
2.2 基础资料分析 |
2.3 需求与装备情况分析 |
2.3.1 需求调查方法 |
2.3.2 调查部门及内容 |
2.3.3 网络现状 |
2.3.4 部门间信息系统建设及合作现状 |
2.3.5 技术装备情况分析 |
2.4 兴隆县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2.5 建设目标 |
第3章 兴隆县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
3.1 地理空间数据库技术 |
3.2 数据共享平台接口技术 |
3.2.1 面向服务SOA的 Servece GIS多级服务聚合技术 |
3.2.2 ESB总线技术 |
3.2.3 J2EE技术 |
3.2.4 集成Portal for ArcGIS构建CreatMap平台技术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兴隆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设计及实现 |
4.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设计 |
4.1.1 数据库建设的数学基础及生产流程 |
4.1.2 作业范围研究 |
4.1.3 控制测量及数据生产的技术及规范研究 |
4.2 部分数据库成果数据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及实现 |
5.1 总体架构研究 |
5.1.1 数据集提取及保密处理 |
5.1.2 平台分层分类研究 |
5.2 设计原则 |
5.3 共享平台对外发布的功能模块 |
5.4 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平台的实现 |
5.4.1 C/S系统 |
5.4.2 B/S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典型应用研究 |
6.1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
6.2 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
6.3 森林防火指挥系统 |
6.4 公安警用地理信息系统 |
6.5 以地控税管理系统 |
6.6 本章小结 |
6.6.1 效益 |
6.6.2 问题及解决方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企业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面向服务的空间数据管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空间数据存储方式 |
1.2.2 空间数据管理技术 |
1.2.3 空间数据组织模型 |
1.2.4 现状分析 |
1.3 选题来源 |
1.4 本文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面向服务的空间数据管理理论和技术基础 |
2.1 空间数据管理相关概念 |
2.1.1 空间数据 |
2.1.2 数据管理模型 |
2.1.3 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
2.2 面向服务的概念和内涵 |
2.2.1 面向服务的概念 |
2.2.2 面向服务的设计原则 |
2.2.3 面向服务与空间数据管理 |
2.3 面向服务的空间数据管理技术框架 |
2.3.1 面向服务的空间数据管理框架 |
2.3.2 面向服务的空间数据管理框架实现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服务的空间数据模型 |
3.1 应用场景与需求分析 |
3.1.1“多元”空间数据的一体化数据模型需求 |
3.1.2 针对服务特点的数据模型需求 |
3.1.3 高效部署、访问和更新的需求 |
3.1.4 高并发读取与并行运算的需求 |
3.2 设计思路 |
3.3 全球格网划分技术 |
3.3.1 现有格网划分技术分析 |
3.3.2 本文格网划分方案 |
3.4 面向服务的一体化多元空间数据模型 |
3.4.1 以应用为导向的空间数据集设计 |
3.4.2 面向服务空间数据模型总体设计 |
3.4.3 全球多级多时相矢量数据模型 |
3.4.4 全球多级多时相栅格数据模型 |
3.4.5 地名数据模型 |
3.4.6 实景影像数据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量空间数据存储技术 |
4.1 面向海量空间数据存储的分布式文件系统 |
4.1.1 系统模型与体系结构 |
4.1.2 系统组成 |
4.1.3 空间数据小文件处理方法 |
4.1.4 性能对比实验 |
4.2 海量半结构化空间数据管理技术 |
4.2.1 体系结构 |
4.2.2 功能描述与模块设计 |
4.2.3 空间数据优化存储Rowkey设计策略 |
4.3 典型数据存储方案设计 |
4.3.1 全球多级多时相矢量数据存储方案 |
4.3.2 全球多级多时相栅格数据存储方案 |
4.3.3 地名数据存储方案 |
4.3.4 实景数据存储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量空间数据索引及并行处理技术 |
5.1 分布式空间数据多级索引建立 |
5.1.1 分布式空间数据管理架构 |
5.1.2 分布式多级空间索引设计实现 |
5.1.3 性能对比实验 |
5.2 空间数据并行处理框架 |
5.2.1 空间数据并行处理框架设计 |
5.2.2 并行处理框架处理流程 |
5.2.3 性能对比实验 |
5.3 空间数据并行部署方案 |
5.3.1 矢量数据并行部署方案 |
5.3.2 栅格数据并行部署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系统设计及应用 |
6.1 实验系统架构设计 |
6.2 开发及实验环境 |
6.3 实验数据及部署 |
6.3.1 基础数据种类和内容 |
6.3.2 服务产品种类和内容 |
6.3.3 数据中心部署的内容 |
6.4 实验与分析 |
6.4.1 实验主要内容及流程 |
6.4.2 空间数据装载能力实验 |
6.4.3 空间数据并发访问能力实验 |
6.4.4 空间数据局部更新能力实验 |
6.4.5 典型空间信息服务实验 |
6.5 成果应用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1.1 主要研究工作 |
7.1.2 主要创新点 |
7.2 下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3)南极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服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南极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产品需求与现状 |
1.3 南极地理信息应用服务需求与进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南极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获取与服务平台构建技术方法 |
2.1 南极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平台构建技术 |
2.2 南极地区地图基准建立方法 |
2.3 基于非量测相机的南极1:5000基础地理信息获取及处理方法 |
2.3.1 非量测相机航空摄影测量流程设计 |
2.3.2 航空影像获取及数据处理方法 |
2.4 基于资源三号和ICESat的南极1:5万基础地理信息获取方法 |
2.4.1 基于测绘卫星的航天摄影测量方案设计 |
2.4.2 影像需求与资源三号简介 |
2.4.3 ICESat卫星激光测高原理 |
2.4.4 基于ICESat的资源三号高程数据校正方法 |
2.5 南极1:25万基础地理信息缩编方法 |
2.5.1 地理信息数据缩编方法 |
2.5.2 南极1:25万基础地理信息获取方法 |
2.6 质量控制方法与措施 |
2.6.1 质量要素与质量管理 |
2.6.2 质量控制内容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南极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平台研制与实现 |
3.1 研究目标与服务内容 |
3.2 数字南极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
3.2.1 数字南极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
3.2.2 数字南极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平台构建质量控制 |
3.2.3 基于WebGIS的数字南极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平台原型系统实现 |
3.3 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生产任务规划与调度 |
3.3.1 任务规划与调度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3.2 任务规划与调度系统功能实现 |
3.3.3 任务规划与调度系统示范应用 |
3.4 南极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与交换应用 |
3.5 ICESat GLAS波形信号在南极地表覆盖分类中的应用 |
3.5.1 面向南极地表覆盖分类的ICESat波形信息提取 |
3.5.2 基于ICESat GLAS波形信息的南极查尔斯王子山脉地区地表覆盖分类 |
3.6 中山站至昆仑站沿线冰盖表面冰流速监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
4.1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4.2 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课题情况 |
致谢 |
(4)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构建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研究现状 |
1.2.2 数据模型及数据模型构建国内外研现状 |
1.2.3 地学信息标准化及地质数据语义描述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
1.3.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和成果 |
1.5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地学数据模型构建原理与方法 |
2.1 概述 |
2.2 地学数据库建模方法 |
2.2.1 地学数据的特点 |
2.2.2 地学数据元与数据模型 |
2.2.3 地学数据模型构建原则与方法 |
2.2.4 数据元规范化框架中的语义分解方法 |
2.3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研制步骤和实施策略 |
2.3.1 基本步骤 |
2.3.2 实施策略 |
2.4 数据模型智能建模关键技术与方法 |
2.5 地学数据及数据模型标准化 |
2.5.1 地学数据标准化的意义 |
2.5.2 数据模型标准化方法 |
2.6 小结 |
第三章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地质概念模型体系 |
3.1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地质专业模型总体框架 |
3.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专业模型 |
3.3 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专业模型 |
3.4 区域物探(磁测和重力)专业模型 |
3.5 化探资料应用研究专业模型 |
3.6 遥感地质应用研究专业模型 |
3.7 小结 |
第四章 地学空间数据模型构建与数据质量检查方法 |
4.1 地学数据模型构建框架 |
4.2 专业谱系及特征分类 |
4.3 全国矿产潜力评价空间数据模型组成 |
4.3.1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数据组成 |
4.3.2 图件数据结构 |
4.3.3 数据模型代码规定 |
4.3.4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空间数据库结构 |
4.4 全国矿产潜力评价数据质量检查模型 |
4.4.1 数据误差分类与误差来源 |
4.4.2 数据检查方法分类 |
4.4.3 数据检查的内容 |
4.4.4 数据质量检查方法与实施策略 |
4.5 小结 |
第五章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字典设计 |
5.1 数据字典基本功能 |
5.1.1 数据字典的定义与分类 |
5.1.2 数据字典的体系结构 |
5.1.3 数据字典的功能 |
5.2 标准化数据模型设计 |
5.3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字典体系 |
5.4 标准数据项及属性字典设计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数据模型的地学软件开发 |
6.1 数据字典技术 |
6.2 数据模型智能设计与异构模型规范 |
6.3 图属数据自动关联更新 |
6.4 属性数据智能辅助输入 |
6.5 图例的规范化 |
6.6 元数据辅助智能提取 |
6.7 数据质量检查控制 |
6.8 数据集成与实体构建 |
6.9 小结 |
第七章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库应用软件系统研发 |
7.1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框架 |
7.2 数据模型设计与管理系统研发 |
7.3 数据模型应用软件系统研发 |
7.4 元数据辅助采集与编辑系统 |
7.5 数据质量检查系统 |
7.5.1 空间数据检查 |
7.5.2 属性数据逻辑检查 |
7.5.3 空间拓扑关系检查 |
7.6 数据集成与实体构建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地理数据库驱动的地形图制图表达技术研究及集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技术挖掘 |
1.2.2 系统集成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3.1 章节安排 |
1.3.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地理数据库驱动的地形图表达理论 |
2.1 地理数据库模型 |
2.1.1 空间数据模型 |
2.1.2 地形图数据模型 |
2.1.3 基础数据与地形图数据一体化模型 |
2.2 地理数据库驱动的地图表达机制 |
2.2.1 地图表达模式 |
2.2.2 地图表达内容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理数据库驱动的地形图制图技术 |
3.1 地理数据库驱动的地形图制图技术 |
3.2 多源驱动的要素智能符号化 |
3.2.1 要素属性驱动的要素符号化 |
3.2.1.1 单一国标码驱动 |
3.2.1.2 多属性联合驱动 |
3.2.2 压盖顺序驱动的要素符号化 |
3.2.2.1 图层级压盖顺序的驱动 |
3.2.2.2 要素级压盖顺序的驱动 |
3.2.2.3 符号级压盖顺序的驱动 |
3.2.3 空间分析驱动的要素符号化 |
3.2.3.1 缓冲区分析驱动 |
3.2.3.2 叠加分析驱动 |
3.2.3.3 网络分析驱动 |
3.3 属性驱动的智能化注记配置 |
3.3.1 要素注记的智能化派生 |
3.3.2 要素注记的智能化定位 |
3.3.2.1 点状要素注记的定位 |
3.3.2.2 线状要素注记的定位 |
3.3.2.3 面状要素注记的定位 |
3.3.3 要素注记冲突的智能化解决 |
3.3.3.1 冲突消除原则 |
3.3.3.2 冲突解决智能化 |
3.4 元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图面整饰 |
3.4.1 整饰要素的自动派生 |
3.4.2 内外图廓的智能派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理数据库驱动的地形图制图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需求分析与设计原则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2.1 基本功能 |
4.2.2 体系结构 |
4.2.3 环境搭建 |
4.3 系统开发流程 |
4.3.1 界面设计与实现 |
4.3.2 组件式制图符号系统设计与实现 |
4.3.3 基础地理信息生僻字库搭建 |
4.3.3.1 收集整合生僻字 |
4.3.3.2 生僻字库构建 |
4.3.3.3 生僻字检索工具设计 |
4.3.3.4 集成并扩充通用字库 |
4.3.4 管理端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4.1 制图数据预处理 |
4.3.4.2 制图数据成果入库 |
4.3.5 生产端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5.1 制图数据优化调整 |
4.3.5.2 地图编辑与处理 |
4.3.5.3 图廓整饰与图幅接边 |
4.3.5.4 制图输出与元数据填写 |
4.3.5.5 制图成果汇交 |
4.3.6 质量控制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6.1 制图表达检查 |
4.3.6.2 成果数据入库检查 |
4.3.6.3 相邻图幅接边检查 |
4.3.6.4 制图增量检查 |
4.3.6.5 用户自定义检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在国家1:5万地形图制图工程中的应用 |
5.1 国家1:5万地形图制图工程概况 |
5.1.1 工程建设背景 |
5.1.2 工程建设内容 |
5.1.3 工程建设目标 |
5.2 国家1:5万地形图制图工程模式与机制 |
5.2.1 工程建设模式 |
5.2.2 工程组织模式 |
5.2.3 组织实施机制 |
5.2.4 工程实施流程 |
5.2.4.1 基于数据库地形图制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2.4.2 国家1:5万图库一体化数据库建设 |
5.2.5 工程质量控制 |
5.2.5.1 质量控制内容 |
5.2.5.2 质量控制技术方法 |
5.2.5.3 系统软件质量控制 |
5.2.5.4 数据库建设质量控制 |
5.3 国家1:5万地形图制图工程建设成果 |
5.3.1 规范性制图数据生产及建库成果 |
5.3.1.1 技术成果 |
5.3.1.2 数据成果 |
5.3.1.3 成果价值分析 |
5.3.2 地形数据与制图数据间的联动更新 |
5.3.2.1 技术成果 |
5.3.2.2 数据成果 |
5.3.2.3 成果价值分析 |
5.3.3 基于一体化数据库的标准纸质地形图印刷 |
5.3.3.1 技术成果 |
5.3.3.2 数据成果 |
5.4 国家1:5万地形图制图工程效益分析 |
5.4.1 社会效益分析 |
5.4.2 经济效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的找矿信息提取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遥感找矿信息提取的研究现状 |
1.3.1 遥感构造信息提取 |
1.3.2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
1.3.3 高光谱矿物信息提取 |
1.3.4 遥感岩性信息提取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安排与主要成果 |
1.5.1 研究安排 |
1.5.2 主要成果 |
第2章 遥感数据源及找矿信息提取 |
2.1 遥感构造信息提取 |
2.1.1 遥感构造解译原则与方法 |
2.1.2 遥感地质构造解译标志建立 |
2.2 ETM+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
2.2.1 ETM+数据源 |
2.2.2 ETM+数据预处理 |
2.2.3 ETM+蚀变信息提取的理论基础 |
2.2.4 ETM+蚀变信息提取的技术方法 |
2.3 ASTER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
2.3.1 ASTER数据源 |
2.3.2 ASTER数据预处理 |
2.3.3 ASTER蚀变信息提取的理论基础 |
2.3.4 ASTER蚀变信息提取的技术方法 |
2.4 Hyperion高光谱数据矿物填图 |
2.4.1 Hyperion高光谱数据源 |
2.4.2 Hyperion高光谱数据预处理 |
2.4.3 Hyperion高光谱矿物填图的理论基础 |
2.4.4 Hyperion高光谱矿物填图的技术方法 |
2.5 资源三号卫星高分数据找矿信息提取 |
2.5.1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高分数据源 |
2.5.2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高分数据的预处理 |
2.5.3 资源三号高分数据地质找矿信息提取 |
第3章 区域尺度遥感找矿信息提取 |
3.1 区域概况 |
3.1.1 自然地理 |
3.1.2 地层 |
3.1.3 构造 |
3.1.4 岩浆岩 |
3.1.5 矿产 |
3.2 地学致矿信息的提取 |
3.2.1 成矿有利地层 |
3.2.2 遥感构造信息 |
3.2.3 遥感蚀变信息 |
3.3 成矿远景区的划分与分析 |
3.3.1 证据权法 |
3.3.2 基于C-A多重分形方法的成矿预测 |
3.3.3 成矿远景区的分析与评价 |
3.3.4 编制成矿规律图 |
3.4 Hyperion矿物填图 |
3.5 缅甸地质矿产数据库建设 |
3.5.1 建设地质矿产数据库的目的与意义 |
3.5.2 地质矿产数据库建设方案与标准 |
3.5.3 缅甸地质矿产数据库的建设 |
3.6 区域尺度解译结果分析与评价 |
第4章 矿集区尺度遥感找矿信息提取 |
4.1 矿集区地质背景 |
4.1.1 地层 |
4.1.2 侵入岩 |
4.1.3 火山岩 |
4.1.4 构造 |
4.2 基于ETM+影像的蚀变信息提取 |
4.2.1 羟基、铁染蚀变信息提取 |
4.2.2 蚀变信息分析与评价 |
4.3 基于ASTER影像的蚀变信息提取 |
4.3.1 高岭土化蚀变信息提取 |
4.3.2 青磐岩化蚀变信息提取 |
4.3.3 褐铁矿化蚀变信息提取 |
4.3.4 硅化蚀变信息提取 |
4.3.5 碳酸盐化蚀变信息提取 |
4.3.6 钾化蚀变信息提取 |
4.3.7 遥感蚀变信息分布特征及评价 |
4.4 基于资源三号高分影像的地质找矿信息提取 |
4.4.1 新疆哈密资源三号高分卫星影像构造信息提取 |
4.4.2 新疆哈密资源三号高分卫星影岩性信息提取 |
4.5 矿集区尺度解译结果分析与评价 |
第5章 矿床尺度遥感找矿信息提取 |
5.1 新疆哈密矿床地质背景 |
5.1.1 梅岭矿床地质背景 |
5.1.2 红石矿床地质背景 |
5.1.3 红海矿床地质背景 |
5.1.4 红山矿床地质背景 |
5.2 ASTER蚀变信息提取结果分析 |
5.3 Hyperion数据矿物信息提取与分析 |
5.3.1 Hyperion数据矿物填图 |
5.3.2 填图结果分析与评价 |
5.4 资源三号高分影像构造、岩性解译与分析 |
5.4.1 红石-梅岭矿区岩性与构造解译 |
5.4.2 红海矿区岩性与构造解译 |
5.4.3 红山矿区岩性与构造解译 |
5.5 矿床尺度解译结果分析与评价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6.1.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6.1.2 创新点 |
6.2 存在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数字金华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数字城市的概述 |
1.1.1 数字城市产生的背景 |
1.1.2 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 |
1.1.3 数字城市的作用 |
1.2 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1.3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概述 |
1.3.1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
1.3.3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 |
1.4 本文研究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 |
1.4.1 本文研究的背景 |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数字金华相关技术 |
2.1 数字金华相关的技术 |
2.1.1 GIS 技术 |
2.1.2 卫星遥感技术(RS) |
2.1.3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 |
2.1.4 基于位置的服务技术(LBS) |
2.1.5 空间信息网格技术(SIG) |
2.1.6 空间数据库技术 |
2.2 基础地理数据采集技术 |
2.2.1 基础地理数据采集技术体系 |
2.2.2 基础地理数据采集加工技术体系 |
2.2.3 基础地理数据采集流程 |
2.3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
2.3.1 组件式 GIS 技术 |
2.3.2 Web GIS 技术 |
2.3.3 空间数据引擎技术(ArcSDE) |
2.3.4 空间数据互操作实现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数字金华建设的基础 |
3.1 基础资料情况 |
3.1.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现状 |
3.1.2 应用系统建设现 |
3.3 基础情况分析 |
3.3.1 数据现状分析 |
3.3.2 现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存在的问题 |
3.3.3 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
3.4 基础地理数据的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数字金华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关键数据库 |
4.1 基础地形数据库 |
4.2 框架要素和地理实体数据库 |
4.3 地名地址数据库 |
4.4 本章小结 |
5 金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
5.1 系统的概述 |
5.2 系统总体设计 |
5.2.1 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
5.2.2 系统环境配置 |
5.2.3 系统设计依据 |
5.3 功能简介 |
5.4 数据组成 |
5.5 建库流程 |
5.5.1 数据预处理 |
5.5.2 数据整合 |
5.5.3 数据检查 |
5.5.4 数据建库 |
5.5.5 数据更新 |
5.5.6 历史数据管理 |
5.6 运行实例-数据管理 |
5.6.1 矢量数据管理 |
5.6.2 栅格数据管理 |
5.7 系统实现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总结 |
6.3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多尺度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研究进展 |
1.2.2 多尺度空间数据库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课题项目支撑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空间数据建库的理论支撑及关键技术 |
2.1 空间数据理论 |
2.1.1 空间数据 |
2.1.2 空间数据的特征 |
2.2 空间数据多尺度特征 |
2.2.1 空间数据的多尺度抽象过程 |
2.2.2 多尺度空间数据的表现 |
2.3 空间数据模型 |
2.3.1 CAD数据模型 |
2.3.2 简单要素模型 |
2.3.3 地学关系数据模型 |
2.3.4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
2.3.5 基于特征的数据模型 |
2.4 空间数据库数据管理模式 |
2.4.1 文件管理 |
2.4.2 文件与关系数据库混合管理 |
2.4.3 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
2.4.4 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
2.4.5 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
2.5 空间数据库在GIS中的作用 |
第三章 多尺度土地利用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 |
3.1 土地利用空间数据 |
3.1.1 土地利用空间数据的概念 |
3.1.2 土地利用空间数据需求 |
3.1.3 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存储现状 |
3.2 多尺度概念 |
3.3 土地利用多尺度问题 |
3.3.1 土地利用多尺度问题的提出 |
3.3.2 土地利用多尺度解决方法 |
3.4 多尺度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方法 |
3.4.1 分区组织管理 |
3.4.2 海量数据无缝组织管理 |
3.5 多尺度空间数据库建立的几种解决方案 |
3.6 多尺度空间数据层次连通性关系的建立 |
3.6.1 多尺度空间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
3.6.2 多尺度空间数据之间连通关系的建立 |
3.6.2.1 制图综合派生法 |
3.6.2.2 通过实体匹配建立多尺度间的联系 |
第四章 多尺度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设计 |
4.1 多尺度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建库目的 |
4.2 多尺度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建库原则 |
4.3 多尺度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建库技术标准 |
4.4 多尺度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建库流程设计 |
4.5 多尺度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建库内容 |
4.6 多尺度土地利用空间数据的结构设计 |
4.6.1 概念设计 |
4.6.2 逻辑结构设计 |
4.6.3 表结构设计 |
4.6.4 物理设计 |
第五章 多尺度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构建 |
5.1 数据库构建实验及平台的选取 |
5.1.1 GIS平台的选择——ArcGIS |
5.1.2 ArcGIS数据模型——Geodatabase |
5.1.3 ArcSDE |
5.1.4 数据库软件Oracle 11g |
5.1.5 ArcSDE和Oracle的空间数据库应用体系的建立 |
5.2 辅助建库工具的开发 |
5.2.1 辅助建库工具实现的目标 |
5.2.2 开发平台运行环境 |
5.2.3 辅助建库工具的功能设计与实现 |
5.3 数据获取 |
5.4 数据处理 |
5.4.1 坐标统一 |
5.4.2 行政接边 |
5.4.3 整合空间数据的属性信息 |
5.4.4 建立多尺度空间数据间的联系 |
5.5 数据质量检查 |
5.6 数据入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表 |
(9)GIS与OLAP技术在甘肃省党员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现状 |
1.2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2.1 论文研究内容 |
1.2.2 论文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技术应用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GIS技术的研究发展与应用现状 |
1.3.2 OLAP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章节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的GIS技术与OLAP技术简介 |
2.1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与应用概述 |
2.2 网络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应用 |
2.3 WEBGIS技术 |
2.4 ARCGIS SERVER技术 |
2.5 地理编码和地址匹配技术 |
2.6 OLAP分析技术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省党员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3.1 甘肃省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总体目标及方法步骤 |
3.2 全省党员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3.3 系统总体设计 |
3.3.1 全省党员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目的及原则 |
3.3.2 全省党员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内容及总体结构 |
3.3.3 全省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
3.3.4 全省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 |
3.4 系统运行环境及软硬件要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省党员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组织与设计 |
4.1 数据的组成与类型 |
4.2 数据的组织与管理 |
4.3 数据库建设内容 |
4.4 数据结构的设计 |
4.4.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4.2 空间数据结构设计 |
4.4.3 地址编码数据结构设计 |
4.4.4 属性数据结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省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安全设计 |
5.1 系统安全设计总体目标 |
5.2 系统设计的安全策略 |
5.3 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 |
5.3.1 SSL应用网关技术的特点 |
5.3.2 SSL应用网关技术实现的功能 |
5.3.3 SSL应用网关技术的部署方式 |
5.3.4 用户的应用流程与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省党员信息管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展现 |
6.1 概述 |
6.2 全省党员信息系统与GIS结合的展现 |
6.2.1 基本信息查询 |
6.2.2 基本信息定位 |
6.2.3 其他附属信息查看 |
6.2.4 空间统计与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省党员信息管理系统OLAP分析的实现 |
7.1 全省党员信息分析的意义 |
7.2 实现的查询与应用 |
7.3 OLAP分析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本文总结 |
8.2 本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
1.5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内容及特点 |
2.1 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建设背景 |
2.2 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内容 |
2.2.1 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及所需数据 |
2.2.2 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数据统计 |
2.3 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数据特点 |
第三章 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设计 |
3.1 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需求分析 |
3.1.1 存储数据内容需求 |
3.1.2 数据库性能需求 |
3.1.3 数据内容更新与扩展需求 |
3.1.4 京杭运河文化遗产分类编码标准化需求 |
3.2 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设计原则 |
3.3 数据库存储平台选择 |
3.3.1 ORACLE SPATIAL模式 |
3.3.2 ARCSDE的GEODATABASE存储模式 |
3.3.3 ORACLE SPATIAL模式与GEODATABASE模式比较 |
3.4 京杭运河文化遗产分类编码设计 |
3.4.1 运河遗产构成体系 |
3.4.2 大运河遗产体系分类及代码的编制说明 |
3.5 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总体框架设计 |
3.6 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概念设计 |
3.6.1 基础地理历史数据库概念设计 |
3.6.2 基础地理现状数据库概念设计 |
3.6.3 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概念设计 |
3.7 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3.7.1 基础地理历史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3.7.2 基础地理现状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3.7.3 遗址专题子库逻辑结构设计 |
3.8 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物理存储设计 |
3.8.1 空间数据库文件设计 |
3.8.2 空间数据库的更新及安全设计 |
3.8.3 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
3.9 元数据库设计 |
第四章 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的实现与应用 |
4.1 GEODATABASE的物理建模 |
4.1.1 GEODATABASE数据模型概述 |
4.1.2 GEODATABASE数据组织方式 |
4.1.3 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物理建模 |
4.1.4 UML模型导出及方案生成 |
4.2 数据处理 |
4.2.1 基础地理数据 |
4.2.2 遥感影像数据 |
4.2.3 DEM数据 |
4.2.4 专题数据 |
4.3 数据入库 |
4.3.1 DRG、DLG数据入库 |
4.3.2 DOM、DEM数据入库 |
4.4 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的典型应用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四、数据库技术在1∶5万地名采集建库检查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兴隆县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及实现[D]. 张晓彤.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3)
- [2]面向服务的空间数据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 徐道柱.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7(06)
- [3]南极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 谭继强. 武汉大学, 2016(01)
- [4]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构建与优化[D]. 汪新庆. 中国地质大学, 2015(01)
- [5]地理数据库驱动的地形图制图表达技术研究及集成应用[D]. 王东华. 武汉大学, 2014(01)
- [6]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的找矿信息提取与应用[D]. 独文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4)
- [7]数字金华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 黄峥. 东华理工大学, 2013(02)
- [8]多尺度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构建[D]. 陈桂吉.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2)
- [9]GIS与OLAP技术在甘肃省党员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探析[D]. 张雪芳. 兰州大学, 2012(06)
- [10]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D]. 唐智华. 中南大学,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