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孢素(CaS)的药物相互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祝悦,顾婕,袁红宇[1](2021)在《我院PASS系统前置审核规则优化探讨——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优化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审核规则、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的处方审核为例。我院审方药师在日常工作中收集PASS系统的不适宜规则,并进行修改和完善。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第4季度(规则修改前)和2020年第4季度(规则修改后)含CNI的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各3 000份,对比规则修改前后PASS系统的审核警示情况以及假阳性、假阴性情况。结果:我院PASS系统存在超说明书用药判断过于严苛、审核规则不严格、禁忌证审核存在假阳性情况、药物相互作用未按严重程度分级警示、患者肝肾功能判断不准确、问题描述冗长、系统数据库信息不全面或存在错误、食物和中药对CNI的影响信息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不适宜规则,我院药学部通过制定超说明书用药的规范化管理流程、合理启用PASS系统拦截功能、修改药物禁忌证的假阳性规则、分级警示药物相互作用、结合实验室检查报告进行审核、完善问题描述内容、及时更新维护系统数据库信息以及增加患者教育内容等措施来提高PASS系统审核规则的质量。经过1年的规则优化,PASS系统审核的警示数量从规则修改前的182份减少至规则修改后105份,假阴性、假阳性审核结果占比从25.03%降至0.43%。结论:对审核规则进行优化,可以提高PASS系统的适用性,有利于前置审核工作的顺利推进,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
孙浩,杨振宇,肇丽梅[2](2021)在《环孢素血药浓度异常患者的处置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个体化药物治疗,为临床应用环孢素提供参考。方法以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长期应用环孢素抗排异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该患者环孢素治疗期间,联用奥美拉唑、伏立康唑,出现环孢素血药浓度的异常波动,潜在影响患者用药有效性的同时,该患者出现心律失常、肝肾功能指标异常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分析环孢素血药浓度影响因素,配合血药浓度监测,临床药师优化了环孢素的给药剂量,实现了个体化用药。结论应慎重选用可与环孢素代谢酶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并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王晖,徐晓芳,李荣[3](2021)在《治疗药物监测在环孢素A个体化给药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环孢素A(cyclosporine A, CsA)是一种细胞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血液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差,个体差异大且易发生不良反应,所以临床上对CsA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及个体化给药可以确保其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但CsA治疗窗窄,其血药浓度受年龄、性别、饮食、药物因素、遗传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CsA的TDM及个体化给药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陈蔚翔[4](2021)在《线粒体去极化在脑出血后继发性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一种非常常见和严重的疾病,其患病率约为120/100000,58%的患者在一年内死亡。三分之二的幸存者将面临中度甚至重度残疾。脑出血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是由占位效应所致原发性损伤和血红蛋白降解产物诱导的继发性损伤共同造成的。目前缺乏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外科手术策略,促使研究人员寻找治疗ICH后继发性损伤的可能干预靶点及手段。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包括神经元死亡、ROS爆发和DNA损伤。动物模型和人体样本的证据表明,脑出血后神经元死亡的主要类型是坏死并伴随着严重的炎症、水肿和组织损伤。细胞坏死既往被认为是一种伴随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非程序性细胞死亡。但是,随着2005年首次报道部分细胞坏死过程可以被调控,不同类型的调节性细胞坏死相继被发现,其中多种类型的细胞坏死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调节性坏死通过促进炎症和组织损伤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被认为是成熟中枢神经系统细胞死亡的主要执行者。动物模型和人类样本的证据表明脑出血后神经元死亡的主要类型是坏死。一些证据表明,铁可以直接引发导致神经元死亡,而其他研究表明铁的积累只是神经元死亡的诱发因素。总的来说,铁超载及其对神经元死亡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游离铁离子可引起不同类型细胞的脂质、蛋白质和DNA的氧化损伤。已有的研究发现,脑出血后患者和实验动物脑组织出现急性和严重的铁超载,铁超载与继发性脑损伤密切相关。动物研究表明,清除过量的铁可以改善脑出血的预后。目前,针对脑出血后铁超载引起损伤的治疗主要集中在铁螯合剂和抗氧化剂。然而,最近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铁螯合剂或抗氧化剂治疗没有显着改善ICH患者脑出血的预后。铁离子参与细胞的许多正常生理功能,包括细胞色素氧化酶等某些酶的活性维持、中枢系统中的突触形成等生理过程。活性氧也参了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如NOX(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参与的吞噬功能和一些细胞内信号传导。因此,铁螯合和ROS清除的一个挑战是在尽量少影响铁和ROS依赖性的生理功能情况下,减轻病理性铁和ROS过量积累引起的脑损伤。可见,目前迫切需要寻找特异且精准的铁超载相关神经细胞损伤靶点,以利于通过干预来减轻继发性神经损伤。在本研究中,我们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我们首先用小鼠自体血ICH模型确定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铁离子价态,再利用体外铁超载模型及RNA-sequencing寻找铁离子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靶点与主要损伤特征;2、确定脑出血后铁超载引起神经元损伤的具体分子机制;3、针对我们所确定的机制,探讨对实验性小鼠脑出血的治疗作用。第一部分:线粒体功能障碍是脑出血后神经元铁超载的主要损伤特征目的:发现并确认脑出血后铁超载导致的主要损伤靶点方法:为验证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的铁离子的价态,提取脑出血后血肿周围与皮层脑组织,采用一种新的铁离子检测方法分别测定Fe2+和Fe3+。从不同铁离子剂量处理的PC-12细胞中提取RNA,并对其进行序列测定,探讨铁离子诱导神经元损伤的机制。其次,根据测序筛选结果应用线粒体功能检测试剂研究亚铁离子对线粒体复合体Ⅰ功能的影响,用能量代谢检测仪与ATP检测分析铁超载对氧耗率(OCR)和三磷酸腺苷(ATP)的影响。结果:(1)脑出血后24小时,二价铁(而非三价铁)浓度急剧升高,脑出血后28天皮层和内囊中的铁离子浓度仍显着高于正常浓度。(2)用50或250μM FeCl2处理PC-12细胞后,RNA测序检测到差异表达基因。与未处理的PC-12细胞相比,50μM FeCl2处理的细胞有110个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显着变化,而250μM FeCl2处理的细胞有129个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显着变化。此外,50和250μM FeCl2处理后细胞的线粒体相关基因占差异表达基因的比例分别为42%和19%。对线粒体相关基因的进一步分析显示,50μM和250μM FeCl2处理后细胞的线粒体呼吸复合物I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显着变化。(3)Fe2+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细胞的氧耗率(OCR)和三磷酸腺苷(ATP)水平,且铁超载显着降低了线粒体NAD+/NADH比值。利用四甲基罗丹明甲酯(TMRM)及活细胞工作站实时检测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发现,250μM亚铁处理PC-12细胞12h后TMRM的荧光强度降低。结论:线粒体功能障碍是神经元亚铁超载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以NAD+/NADH比值下降、OCR与ATP含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为其主要特点。第二部分:线粒体Fe2+内流/CypD乙酰化正反馈分子环路介导的线粒体去极化促进脑出血后神经元坏死目的:确认线粒体Fe2+内流/CypD乙酰化正反馈分子环路及其在脑出血后线粒体去极化依赖的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活细胞二价铁离子探针RPA(罗丹明B-[(1,10-菲咯啉-5-基)氨基羰基]苄基酯)检测线粒体游离Fe2+,免疫共沉淀检测线粒体分子CypD乙酰化水平,钙黄绿素释放试验原位评价mPTP开放,CRISPR-Cas9技术构建CypD敲除的细胞(CypD-KO-PC-12细胞系),RNAi方法敲低PC-12细胞的ABCB10。结果:(1)线粒体亚铁超载导致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降低。(2)线粒体亚铁超载导致CypD乙酰化增加,使神经元mPTP开放。(3)开放的mPTP增加(促进)神经元线粒体Fe2+超载。(4)CypD乙酰化抑制剂或CypD缺失可抑制铁超载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膜电位去极化引起的神经元死亡。结论:Fe2+超载可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增加CypD的乙酰化。CypD乙酰化的增加促使神经元细胞mPTP开放,进而促进亚铁(线粒体Fe2+内流)通过开放的mPTP进入线粒体基质,加速神经元死亡;而抑制CypD乙酰化或CypD缺失则可抑制Fe2+超载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神经元死亡。即,线粒体Fe2+内流/CypD乙酰化正反馈分子环路介导的线粒体去极化促进了脑出血后神经元坏死。第三部分:脑出血后抑制线粒体去极化的神经保护作用目的:探讨抑制线粒体去极化对脑出血后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PI染色检测亚铁与兴奋性氨基酸情况下的原代神经元死亡。小鼠脑出血模型下,应用BMS、pole test和旷场实验评价小鼠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结果:(1)兴奋性氨基酸加重了Fe2+超载引起的神经元坏死。(2)环孢素A治疗或CypD缺失可在体内外抑制脑出血后的神经元坏死,改善神经功能。(3)线粒体活性氧清除剂MitoQ减轻脑出血导致的白质损伤,改善神经功能。结论:线粒体Fe2+内流/CypD乙酰化正反馈分子环路是ICH的治疗靶点,CsA与MitoQ处理或CypD缺失能明显抑制脑出血后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神经功能缺损。
赵珊,牛倩倩,杨丽,唐崑[5](2021)在《肾病综合征合并肺结核药物治疗管理1例》文中指出临床药师参与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联用环孢素和抗结核药物致环孢素血药浓度显着降低的治疗过程。通过药学问诊了解患者病史及用药史、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环孢素血药浓度降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环孢素血药浓度显着降低可能原因为吡嗪酰胺与环孢素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并与医师共同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患者停用吡嗪酰胺后,环孢素的血药浓度水平逐渐恢复,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临床联用环孢素与抗结核药物时要警惕药物的相互作用,加强血药浓度的监测。
陈婷婷,刘江福,黄晓威,蔡艺峰[6](2021)在《从临床案例看临床药师在药物相互作用中的药学监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相互作用中实施药学监护的切入点。方法通过对华法林、环孢素和伏立康唑3个典型药物相互作用实例的分析与干预,探讨临床药师实施药物相互作用药学监护的方法。结果临床药师成功干预了3例不同形式的药物相互作用,为患者提供了个体化药学监护。结论临床药师在实施药物相互作用药学监护时应重点关注严重的、高风险的药物相互作用,善用查询工具并利用TDM的监测手段。
陈泉金,沈钦勇,倪政彪,宋洪涛[7](2020)在《免疫抑制剂不合理用药典型案例解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审核中发现的免疫抑制剂不合理使用典型案例进行解析,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通过查阅药品说明书、相关的指南及文献,对门诊处方及住院医嘱审核中发现的免疫抑制剂不合理使用典型案例进行详细的解析。结果:免疫抑制剂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审核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与他汀类药物、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利福平、五酯胶囊以及唑类抗真菌药物等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问题。结论:免疫抑制剂中的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与多种药物之间存在有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是免疫抑制剂不合理处方的常见问题,应该作为药师审核处方(医嘱)时的关注重点。
俎廷建[8](2020)在《高表达ATF3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抑制皮肤黑色素瘤细胞生长迁移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皮肤黑色素瘤是起于皮肤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的皮肤恶性肿瘤。黑色素瘤极易发生转移,是皮肤三大恶性肿瘤中最致命的一种。临床上对于黑色素瘤,尤其是发生转移的皮肤黑色素瘤病例的治疗一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黑色素瘤细胞通常是由被激活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途径进行调节,该信号由BRAF激活突变所诱导。BRAF是RAF家族的一种蛋白激酶,其功能位于RAS下游,通过磷酸化MEK激活ERK来帮助刺激细胞生长和存活。临床上用于治疗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BRAF抑制剂可短暂有效,但是大多数患者会产生耐药性。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指的是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局部环境,构成这一局部环境的细胞成分复杂,包括但不限于免疫细胞、血细胞、内皮细胞、脂肪细胞和细胞基质。肿瘤基质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证实TME在决定疾病进展和治疗结果方面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肿瘤细胞与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非常复杂,但可分为两大类:即接触式和非接触式途径。其中接触式途径涉及细胞-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粘附分子的接触依赖性机制。而在非接触式途径中,诸多可溶性分子,如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以及可溶性的亚细胞器(包括微泡和外泌体)等在整个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终,这些相互作用通过分泌和旁分泌机制,完成与恶性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肿瘤微环境肿瘤基质细胞中最主要的细胞成分为成纤维细胞。最近,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成果显示,肿瘤基质组织与肿瘤抗药性的产生有很大关系,提示癌症治疗应该包括靶向基质细胞来抑制肿瘤的策略。ATF3(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3,ATF3)为 ATF/CREB 家族重要成员之一。作为重要的转录因子,ATF3在不同组织中表现的功能可能存在差异。ATF3基因在肿瘤发展中可能会表现出促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正反两方面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在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上调ATF3表达水平会抑制p53基因依赖的细胞衰老,从而促进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中亦有ATF3基因表达,但对其功能的研究甚为少见,目前为止只有一篇报道指出低表达ATF3的成纤维细胞可转化为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表形,并最终促进了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展。但是人真皮成纤维细胞ATF3与皮肤黑色素瘤之间的关系尚未见报道。为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首先拟通过对皮肤黑色素瘤临床病例标本进行检测,明确ATF3在临床黑色素瘤基质细胞中表达情况。随后利用ATF3过表达和敲除等手段,借助共培养体系和条件培养基等方法,通过体外体内实验检测原代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对皮肤黑色素瘤细胞生长与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针对一系列指标进行检测以明确机制。最后本研究将尝试验证药物诱导ATF3增高表达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对人皮肤黑色素瘤细胞的影响,以期将来为皮肤黑色素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方法1.对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例标本ATF3表达水平的检测首先收集病理诊断为皮肤黑色素瘤的临床病例肿瘤石蜡标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石蜡切片进行染色,后利用RNAscope原位杂交染色技术,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验证。随后利用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技术,检测人正常真皮成纤维细胞、人皮肤良性黑色素痣以及人皮肤黑色素瘤肿瘤基质组织中成纤维细胞ATF3表达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2.人真皮成纤维细胞ATF3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生长与迁移影响体外及体内实验检测首先分离原代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并培养。利用已有针对人ATF3基因过表达和CRISPR/Cas9基因敲除的慢病毒和逆病毒来制备相应的病毒,并用病毒感染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已达到ATF3过表达及敲除。利用qRT-PCR以及Western Blot等技术对ATF3表达效果进行验证。利用共培养体系,以及收集ATF3不同表达水平的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基来培养黑色素瘤细胞,然后利用CCK-8、细胞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以及细胞划痕实验等方法,检测ATF3过表达或敲除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对皮肤黑色素瘤生长与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8周nude/nude裸鼠,随机分为二组,每组三只,将ATF3过表达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与皮肤黑色素瘤细胞混合,利用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其对黑色素瘤细胞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3.人真皮成纤维细胞ATF3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生长与迁移影响分子机制的检测利用qRT-PCR技术,对过表达或敲除ATF3基因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相应炎性因子等基因变化进行检测,筛选备选下游基因。利用ELISA技术,对条件培养基中相应炎性因子分泌蛋白水平变化进行检测,以验证qRT-PCR结果。利用候选基因相应的重组蛋白或者抑制剂,结合ATF3基因表达改变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来源的条件培养基,再利用CCK-8、细胞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以及细胞划痕实验等方法,检测候选基因重组蛋白或抑制剂对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生长与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对经条件培养基和候选基因重组蛋白或者抑制剂处理的黑色素瘤细胞相应通路的蛋白磷酸化水平变化进行检测,明确具体信号通路。4.人真皮成纤维细胞ATF3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生长与迁移影响分子机制体内验证采用8周nude/nude雌性裸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三只。将经ATF3基因过表达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与黑色素瘤细胞按比例混合,植入裸鼠背部皮下。对其中对2组实验组,增加候选基因重组蛋白或者抑制剂给药处理。3周后观察三组裸鼠肿瘤成瘤率、肿瘤体积以及肿瘤重量。5.药物诱导ATF3基因表达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对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检测首先利用细胞培养、qRT-PCR以及Western Blot等技术,明确候选药物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ATF3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其次收集经药物处理后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基,利用CCK-8等技术检测其对黑色素瘤细胞生长能力的影响,并利用qRT-PCR以及ELISA等技术检测相应基因变化水平以及蛋白变化水平。最后将经药物预处理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混合,利用随机两组8周龄nude/nude雌性裸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其对黑色素瘤细胞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以上实验至少重复3次。结果1.对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例标本ATF3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免疫组化和RNAscope原位杂交染色结果显示,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肿瘤基质组织中,ATF3呈低表达。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结果显示,与人真皮组织和人皮肤良性黑色素痣基质组织相比,人皮肤黑色素瘤肿瘤基质组织中成纤维细胞ATF3表达水平呈低表达,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人真皮成纤维细胞ATF3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生长与迁移影响体内体外实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与过表达ATF3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共培养能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生长与迁移,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与CRISPR/Cas9基因敲除ATF3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共培养对黑色素瘤细胞生长与迁移无明显抑制和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与过表达ATF3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基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生长与迁移,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ATF3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混合组黑色素瘤细胞裸鼠体内成瘤率与成瘤大小受到抑制,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3.人真皮成纤维细胞ATF3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生长与迁移影响分子机制的检测q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过表达ATF3基因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中,包括IL-6、IL-8、IL-1β、COX1-3等炎性因子mRNA水平显着降低;CRISPR/Cas9基因敲除ATF3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组与对应对照组相比,仅IL-6、IL-8mRNA水平出现增高,其他基因未见显着变化。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相应对照组相比,过表达ATF3基因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基中,IL-6,IL-8蛋白含量水平显着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RISPR/Cas9基因敲除ATF3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组条件培养基与对应对照组条件培养基相比,IL-6,IL-8蛋白含量水平升高不显着。利用人重组白介素6(rhIL-6)对黑色素瘤细胞系进行处理结果显示,能够促进其生长与迁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ATF3基因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基抑制黑色素瘤细胞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rhIL-6的处理也能够促进黑色素瘤细胞STAT3蛋白磷酸化。结果表明过表达ATF3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主要通过调节黑色素瘤细胞IL-6/STAT3信号通路来抑制其生长与迁移。4.人真皮成纤维细胞ATF3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生长与迁移影响分子机制的体内验证裸鼠体内成瘤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ATF3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混合组黑色素瘤细胞裸鼠体内成瘤率与成瘤重量明显受到抑制,黑色素瘤细胞与过表达ATF3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混合组加rhIL-6给药组体内成瘤率及肿瘤重量则得到促进,表明高表达ATF3人成纤维细胞是通过抑制IL-6来抑制黑色素瘤的生长。5.药物诱导ATF3基因表达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对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检测结果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苯乙双胍或环孢素A促进人真皮成纤维细胞ATF3基因及蛋白表达,同时抑制IL-6及IL-8的表达与分泌。苯乙双胍或环孢素A预处理人皮成纤维细条件培养基显着抑制黑色素瘤细胞体外生长。裸鼠体内成瘤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与环孢素A预处理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混合组黑色素瘤细胞裸鼠体内成瘤率与成瘤重量受到抑制。结论1.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肿瘤基质组织中成纤维细胞ATF3水平呈低表达。2.过表达ATF3基因抑制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多种炎性因子表达与分泌,特别是抑制IL-6的表达尤为显着。3.过表达ATF3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主要通过调节IL-6/STAT3信号通路抑制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生长与迁移。4.苯乙双胍或环孢素A可诱导人真皮成纤维细胞ATF3基因表达,同时抑制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炎性因子IL-6及IL-8的表达与分泌。5.苯乙双胍或环孢素A预处理诱导ATF3表达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抑制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生长。
陈晓华[9](2020)在《PXR-CYP3A通路在环孢素A所致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和目的环孢素A(Cyclosporine,CsA)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免疫抑制剂,它的临床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患者和移植物的存活率[1]。然而,CsA的肝肾毒性严重限制其临床应用[2]。孕烷X受体(PXR)是一种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参与多种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的调节,包括CsA的体内代谢酶CYP3A4和CYP3A5[3]。我们前期研究提示核受体PXR[4]及药物代谢酶CYP3A4、CYP3A5[5]某些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CsA导致的肝损伤相关,CYP3A5*3等位基因是CsA肝损伤发病的危险因素,而CYP3A4*18B等位基因是CsA所致肝损伤的保护性因素。体外实验表明,CsA可抑制HepG2细胞中PXR及其靶基因CYP3A4、CYP3A5的蛋白表达。对HepG2细胞中的PXR、CYP3A基因进行稳定干扰后,CsA对HepG2细胞的毒性加重[6]。结合前期的研究结果,我们推测PXR-CYP3A通路可能在CsA介导的肝损伤中起关键作用。目前,国内外尚未见PXR-CYP3A通路与CsA致肝损伤的相关报道。本课题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HepG2为体外模型,继续深入探讨PXR-CYP3A通路在CsA诱导的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对于减少肝损伤发生及实现CsA个体化用药具有重要意义。方法:1、采用PXR激活剂利福平(Rif)、PXR抑制剂酮康唑(KTZ)预处理HepG2细胞24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CsA共同作用一定时间。同时将不同浓度的CsA分别作用于HepG2细胞、PXR稳定过表达细胞和PXR稳定干扰细胞一定时间。2、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探究CsA对HepG2的细胞活力的影响及PXR在CsA诱导的细胞毒性中的作用。3、测定细胞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探究CsA对HepG2的细胞损伤作用,并分析PXR对CsA诱导的细胞损伤的影响。4、qRT-PCR 和 Western blot 检测PXR及其靶基因 CYP3A4、CYP3A5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探究肝损伤模型中诱导及抑制、稳定干扰及过表达PXR后CsA对CYP3A4、CYP3A5的转录及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进一步研究PXR在CsA诱导的HepG2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结果:1、与Control细胞比较,PXR稳定干扰细胞中PXR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PXR稳定过表达细胞中PXR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2、在1~100μM范围内,随着CsA给药浓度的升高和给药时间的延长,HepG2的细胞活力下降(p<0.01)。经KTZ预处理或低表达PXR的HepG2细胞中,相同的CsA给药浓度下,细胞活力下降(p<0.01)。而经Rif预处理或高表达PXR的HepG2细胞中,相同的CsA给药浓度下,细胞活力升高。3、在5~50μM范围内,随着CsA给药浓度的升高,LDH、AST均呈浓度依赖性升高(p<0.01)。经KTZ预处理或低表达PXR的HepG2细胞中,相同的CsA给药浓度下,LDH、AST升高(p<0.01)。而经Rif预处理或高表达PXR的HepG2细胞中,相同的CsA给药浓度下,LDH、AST下降(p<0.01)。4、在5~50μM范围内,随着CsA给药浓度的升高,PXR、CYP3A4、CYP3A5的转录及蛋白表达呈浓度依赖性下降(p<0.01)。经Rif预处理或高表达PXR的HepG2细胞中,CsA对CYP3A4、CYP3A5的抑制效应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经KTZ预处理或低表达PXR的HepG2细胞中,CsA对CYP3A4、CYP3A5的抑制效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1、PXR稳定干扰细胞株及PXR稳定过表达细胞株构建成功。2、CsA对HepG2的细胞毒性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3、CsA可引起HepG2细胞损伤,表现为LDH、AST的升高。4、CsA的细胞毒性和损伤程度与PXR的表达水平相关。增加CsA的给药浓度、抑制或低表达PXR可增强CsA的细胞毒性和细胞损伤,反之,降低CsA的给药浓度、激活或高表达PXR可降低CsA的细胞毒性和细胞损伤。5、CsA是PXR的配体,同时也是PXR和CYP3A的抑制剂。CsA通过PXR途径介导CYP3A4、CYP3A5转录及蛋白表达的下调,这可能导致CsA代谢的减少,积累增多,加重CsA的肝损害。综上所述,PXR-CYP3A代谢通路在CsA引起的肝毒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能是CsA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作用靶点之一。PXR、CYP3A激活剂可能可以作为预防和治疗CsA所致肝损伤的前景药物,而合用PXR、CYP3A抑制剂可能存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临床上应予以注意。
王美婷[10](2020)在《PXR-MRP2通路在环孢素所致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目前我国的器官移植数量位居世界第二,环孢素(Cyclosporine A,CsA)在器官移植领域中是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之一。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移植物的存活率、减少肝损伤发生率、提高该药临床应用安全性,避免有害的相互作用现今已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研究移植手术后CsA致肝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对临床用药具有重大意义。结合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基础,探讨PXR-MRP2通路在环孢素所致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本课题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构建MRP2基因沉默的细胞株;利用课题组前期建立的CsA致HepG2细胞肝损伤模型,结合构建成功的沉默细胞株,给与不同浓度CsA,考察CsA对HepG2正常细胞、MRP2沉默细胞、PXR沉默细胞三组细胞的相关生化指标及MRP2、PXR蛋白表达和mRNA的影响,在细胞水平探究CsA是否通过PXR信号通路调控MRP2的表达及初步阐明MRP2在CsA致肝损伤中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1.以带Puro抗性基因的pHBLV质粒为载体,人工合成MRP2-shRNA序列,pHBLV质粒进行酶切,胶回收与退火MRP2-shRNA序列连接,导入感受态细胞,进行筛选,测序。2.HepG2细胞进行预实验,筛选出适宜的嘌呤霉素浓度;采用三质粒包装系统,对293T细胞进行转染,得到携带目的shRNA片段的慢病毒去感染HepG2细胞,将重组质粒整合到HepG2细胞的基因组中,将带Puro抗性基因的pHBLV质粒,用嘌呤霉素对其进行筛选,从而得到转染成功的细胞,并进行western blotting实验。3.利用课题组前期建立的CsA致HepG2细胞肝损伤模型和课题组前期构建的PXR沉默细胞株,结合构建成功的MRP2沉默细胞株,给与不同浓度CsA,考察CsA对HepG2正常细胞、MRP2沉默细胞、PXR沉默细胞的相关生化指标及MRP2、PXR蛋白表达和mRNA的影响,在细胞水平探究CsA是否通过PXR信号通路调控MRP2的表达及初步阐明CsA影响MRP2表达的作用机制。结果:1.对MRP2-shRNA重组质粒进行测序,测序结果未见碱基突变,表明pHBLV-MRP2-shRNA重组质粒构建成功。2.对比MRP2沉默组与HepG2组,MRP2沉默组细胞MRP2的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功构建了MRP2沉默细胞株,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MRP2沉默细胞株的MRP2沉默效效率约为50%,PXR沉默细胞株的PXR沉默效效率约为55%。3.MRP2、PXR是CsA所致HepG2细胞肝损伤的相关基因,两者基因的表达下降,会明显升高肝功能指标AST、LDH值,使CsA所致HepG2细胞肝损伤更严重,当MRP2基因低表达时,低浓度的CsA就会引起AST和LDH值升高。4.在HepG2细胞和PXR沉默细胞中,两组细胞的MRP2蛋白表达随着CsA浓度增大而降低,与HepG2组比较,PXR沉默组MRP2蛋白表达均低于HepG2组(P<0.05、P<0.01)。5.在HepG2细胞和PXR沉默细胞中,两组细胞的MRP2 mRNA表达随着CsA浓度增大而降低,与HepG2组比较,PXR沉默组MRP2 mRNA表达均低于HepG2组(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带Puro抗性的pHBLV-MRP2-shRNA慢病毒表达质粒及MRP2沉默细胞株;MRP2、PXR是CsA所致HepG2细胞肝损伤的相关基因,加剧了CsA所致HepG2细胞肝损伤;对比CsA对HepG2细胞和PXR沉默细胞的影响,发现CsA对两组细胞的MRP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抑制作用,并且随着CsA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越明显;同时发现CsA对PXR沉默细胞的MRP2的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作用显着低于HepG2细胞,说明PXR基因的沉默可显着降低CsA对MRP2的抑制作用。从而证实CsA可以通过PXR核受体来调控MRP2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
二、环孢素(CaS)的药物相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孢素(CaS)的药物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我院PASS系统前置审核规则优化探讨——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我院处方审核模式介绍 |
2 PASS系统审核存在的问题 |
2.1 对不合理处方的判断过于严苛 |
2.2 审核规则不严格 |
2.3 禁忌证审核存在假阳性情况 |
2.4 药物相互作用未按严重程度分级警示 |
2.5 患者肝肾功能判断不准确 |
2.6 问题描述冗长 |
2.7 系统数据库信息不全面或存在错误 |
2.8 食物和中药对CNI的影响信息缺失 |
3 前置审核规则修改 |
3.1 制定超说明书用药的规范化管理流程 |
3.2 合理启用系统拦截功能 |
3.3 修改系统假阳性规则 |
3.4 分级警示药物相互作用 |
3.5 结合实验室检查报告进行审核 |
3.6 完善问题描述内容 |
3.7 及时更新维护系统数据库 |
3.8 增加患者教育内容 |
4 规则修改前后PASS系统审核警示情况比较 |
5 讨论 |
5.1 准确完善的数据库 |
5.2“以患者为中心”的审方思维 |
5.3 精细化、个性化的审核规则 |
5.4“刚”“柔”并济的干预模式 |
5.5 层层把关的闭环管理 |
(2)环孢素血药浓度异常患者的处置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2 治疗 |
2.1 治疗经过 |
2.2 环孢素血药浓度变化 |
2.3 环孢素不良反应监护 |
3 讨论 |
3.1 关注环孢素的药物相互作用 |
3.2 评估联合方案的药物相互作用 |
3.2.1 奥美拉唑对环孢素血药浓度影响分析 |
3.2.2 伏立康唑对环孢素血药浓度影响分析 |
3.3 相互作用的处置对策 |
(3)治疗药物监测在环孢素A个体化给药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sA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TDM方法研究 |
2 影响CsA药动学的特征因素 |
2.1 年龄和性别的影响 |
2.2 饮食的影响 |
2.3 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
2.3.1 唑类抗真菌药 |
2.3.2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 |
2.3.3 抗肿瘤药物 |
2.3.4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
2.3.5 中药 |
2.3.6 其它 |
2.4 遗传因素的影响 |
3 TDM指导下的个体化给药 |
3.1 肾移植 |
3.2 干细胞移植 |
3.3 角膜移植 |
3.4 肾病综合征 |
3.5 银屑病 |
3.6 再生障碍性贫血 |
3.7 风湿免疫性疾病 |
4 小结 |
(4)线粒体去极化在脑出血后继发性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线粒体功能障碍是脑出血后神经元铁超载的主要损伤特征 |
2.1 Fe~(2+)诱导PC-12神经元样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 |
2.2 线粒体Fe~(2+)超载导致线粒体氧化呼吸异常与线粒体去极化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线粒体Fe~(2+)内流/CypD乙酰化正反馈分子环路介导线粒体去极化 |
3.1 线粒体Fe~(2+)超载导致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 |
3.2 CypD乙酰化介导线粒体亚铁超载导致的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 |
3.3 CypD乙酰化介导的mPTP开放促进线粒体Fe~(2+)内流 |
3.4 CypD乙酰化介导亚铁超载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 |
3.5 CypD乙酰化介导亚铁超载引起的神经元死亡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四章 抑制线粒体去极化的脑出血后的神经保护作用 |
4.1 抑制CypD乙酰化可减少FeCl_2导致的神经元氧化应激而不影响细胞铁代谢 |
4.2 环孢素A治疗或CypD缺失可抑制脑出血后线粒体损伤和神经元调节性坏死 |
4.3 环孢素A治疗或CypD缺失可改善脑出血后神经功能 |
4.4 MitoQ减少脑出血后铁超载导致的OPC膜电位去极化及白质损伤 |
4.5 讨论 |
4.6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脑出血后线粒体损伤与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学习期间所发表论文 |
致谢 |
(5)肾病综合征合并肺结核药物治疗管理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
2 治疗经过 |
3 分析与讨论 |
3.1 环孢素血药浓度降低的原因分析 |
3.2 环孢素与吡嗪酰胺的相互作用机制 |
3.3 临床药师建议 |
(6)从临床案例看临床药师在药物相互作用中的药学监护(论文提纲范文)
1 案例 |
1.1 华法林与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联用致INR异常升高 |
1.2 环孢素与炔雌醇环丙孕酮联用致环孢素A血药浓度下降 |
1.3 伏立康唑与利福平联用致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显着下降 |
2 临床药师在DDI中的药学监护 |
2.1 关注药动学DDI |
2.2 CYP450介导的DDI |
2.3 DDI药学监护的重点 |
2.3.1 关注重要的DDI: |
2.3.2 关注高风险DDI: |
2.3.3 善用工具: |
(7)免疫抑制剂不合理用药典型案例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处方审核发现的典型不合理用药问题 |
1.1 问题处方1——环孢素与他汀类药物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 |
1.1.1 解析1 |
1.1.2 结论1 |
1.1.3 解析2 |
1.1.4 结论2 |
1.2 问题处方2——环孢素与大环内酯类药物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 |
1.2.1 解析1 |
1.2.2 结论1 |
1.2.3 解析2 |
1.2.4 结论2 |
1.3 问题处方3——他克莫司与质子泵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
1.3.1 解析1 |
1.3.2 结论1 |
1.3.3 解析2 |
1.3.4 结论2 |
1.4 问题处方4——CNIs与唑类抗真菌药物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 |
1.4.1 解析 |
1.4.2 结论1 |
1.4.3 结论2 |
2 住院医嘱审核发现的典型不合理用药问题 |
3 讨 论 |
(8)高表达ATF3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抑制皮肤黑色素瘤细胞生长迁移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ATF3基因在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基质组织中表达水平的检测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人真皮成纤维细胞ATF3在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生长与迁移中的作用及机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诱导人真皮成纤维细胞ATF3表达的化合物抑制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生长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外文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PXR-CYP3A通路在环孢素A所致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PXR在环孢素A所致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基于PXR通路研究环孢素A对CYP3A表达的调控机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10)PXR-MRP2通路在环孢素所致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pHBLV-MRP2-shRNA质粒构建 |
1.1 引言 |
1.2 实验材料 |
1.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2.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1.2.3 菌株与质粒 |
1.3 实验方法 |
1.3.1 溶液配制 |
1.3.2 MRP2 shRNA干扰序列 |
1.3.3 重组质粒构建 |
1.3.4 质粒导入与筛选 |
1.4 实验结果 |
1.4.1 MRP2-shRNA重组质粒鉴定 |
1.5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MRP2 基因沉默细胞株的构建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设备与仪器 |
2.2.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2.2.3 HEK-293T细胞 |
2.3 实验方法 |
2.3.1 溶液的配置 |
2.3.2 慢病毒包装 |
2.3.3嘌呤霉素浓度筛选预实验 |
2.3.4 细胞稳定转染及筛选 |
2.3.5 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 |
2.3.6 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嘌呤霉素浓度筛选 |
2.4.2 蛋白定量 |
2.4.3 Western-blotting检测PXR、MRP2 蛋白表达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MRP2,PXR在环孢素致HepG2 细胞肝损伤中的作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设备与仪器 |
3.2.2 主要药品及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溶液的配置 |
3.3.2 CsA对 HepG2、PXR、MRP2 细胞毒性试验 |
3.3.3 分组及给药 |
3.3.4 相关生化指标检测 |
3.3.5 Western Blotting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 |
3.3.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RNA |
3.3.7 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CsA对 HepG2、PXR沉默细胞株、MRP2 沉默细胞株毒性试验结果 |
3.4.2 CsA对 HepG2、PXR沉默细胞株、MRP2 沉默细胞株的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3 CsA对 HepG2 组和PXR沉默组细胞PXR、MRP2 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
3.4.4 CsA对 HepG2 组和MRP2 沉默组细胞MRP2 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
3.4.5 CsA对 HepG2 组和PXR沉默组细胞PXR、MRP2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3.4.6 CsA对 MRP2 沉默组细胞MRP2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1.1 构建MRP2 沉默细胞株 |
4.1.2 MRP2、PXR在 CsA致肝损伤中的作用 |
4.2 创新性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环孢素(CaS)的药物相互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我院PASS系统前置审核规则优化探讨——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为例[J]. 马祝悦,顾婕,袁红宇. 中国药房, 2021(18)
- [2]环孢素血药浓度异常患者的处置及分析[J]. 孙浩,杨振宇,肇丽梅. 医药导报, 2021(08)
- [3]治疗药物监测在环孢素A个体化给药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王晖,徐晓芳,李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1
- [4]线粒体去极化在脑出血后继发性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陈蔚翔.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
- [5]肾病综合征合并肺结核药物治疗管理1例[J]. 赵珊,牛倩倩,杨丽,唐崑.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01)
- [6]从临床案例看临床药师在药物相互作用中的药学监护[J]. 陈婷婷,刘江福,黄晓威,蔡艺峰. 海峡药学, 2021(01)
- [7]免疫抑制剂不合理用药典型案例解析[J]. 陈泉金,沈钦勇,倪政彪,宋洪涛.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20(06)
- [8]高表达ATF3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抑制皮肤黑色素瘤细胞生长迁移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 俎廷建. 山东大学, 2020(08)
- [9]PXR-CYP3A通路在环孢素A所致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陈晓华.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10]PXR-MRP2通路在环孢素所致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 王美婷.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