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37)Cs法应用于流域土壤侵蚀初步研究——以太湖上游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冷雪[1](2019)在《基于137Cs和SCP的对比对南方小流域土壤侵蚀的初步研究 ——以黄茅潭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土壤侵蚀是威胁土地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土地退化的根本原因,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地形、降水和人为等因素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也逐渐进入大家视野。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条件复杂,而且土壤侵蚀研究地区性较强。因此,针对我国南方小流域,研究其特定的土壤侵蚀情况尤为重要。本研究以黄茅潭这个南方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土壤剖面和湖泊碎屑沉积,利用137Cs和球状碳颗粒(SCP)分别计算侵蚀模数,对比分析不同地形地貌、不同土地利用条件的土壤侵蚀强度;并基于土壤侵蚀模数的分析,结合流域内的实际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黄茅潭流域的输沙比和泥沙贡献率,探讨该流域的泥沙来源和输运情况,对黄茅潭流域内的水土流失评估和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依据。研究表明:1.黄茅潭流域中游地区和上游地区的137Cs比活度的蓄积峰有良好的年代指向,SCP计数的垂直分布的时间特征不明显;137Cs比活度和SCP计数均呈现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2.利用137Cs和球状碳颗粒(SCP)两个指标分别计算的侵蚀模数表明黄茅潭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于轻度侵蚀,极少部分地区属于中度侵蚀。3.流域内的土壤侵蚀强度和地貌条件与土地利用情况息息相关,其中:考虑不同流域位置,土壤侵蚀强度上游<中游<下游;从采样点的地貌部位来看,坡底<坡顶<坡面;按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流域土壤侵蚀强度从小到大依次为:水田<林地<旱地<弃耕地。4.基于土壤侵蚀模数的分析,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输沙贡献率从小到大以此为:荒地<林地<水田<旱地。
高斌[2](2018)在《太湖西苕溪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量水质模拟研究》文中指出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和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其水质状况保持良好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流域内各入湖河道的水质状况对太湖水质状况有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太湖流域土地利用情况发生了巨大改变,由此导致了该流域内非点源污染变化,进而对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产生了较大影响。本研究以太湖流域上游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SWAT模型模拟该地区水量、水质状况,分析流域降水及下垫面变化对河流污染的影响,为太湖流域上游类似流域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西苕溪流域的DEM、土地利用、土壤、气象等数据基于流域水文模拟SWAT模型,构建西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的水量水质模型,利用2002~2012年实测流量数据和2003~2005、2010~2012年实测水质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并对模拟的流域流量、总氮输出量进行了验证,流量率定期和验证期Re值均小于11%,R2大于0.8,ENS大于0.75,总氮输出量在率定期及验证期Re值均小于10%,R2均大于0.65,ENS均大于0.60,达到模拟精度要求。2.根据2002年和2008年遥感影像解译得到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城镇用地增加了 44.9km2,农田面积减少了 11.78km2,林地减少了 18.31km2,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以农田转变为城镇用地为主,其次为林地转变为农田。城镇用地和农田占比较高的子流域基本都集中在流域北部,该区域人类活动较为活跃。城镇扩张以城镇用地占比较高的子流域向周边子流域扩张为主,农田变化则主要集中在原来农田占比较高的子流域增长。3.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西苕溪流域径流及水质指标DO、NH3-N、TN、TP的时间变化特征,并探讨了这四种指标浓度和流域流量的关系。同时基于流域内13个站点的短期实测资料对TN及TP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整体降水量自2003~2012年呈上升趋势,年内以汛期6、7、8月份的降水量最多,占全年的40.65%,流量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月降水量和流量的峰值逐渐增加。以DO、NH3-N、TP达到Ⅱ类水标准的站点占比来看流域水质在2002~2008年间有一定改善,但在考虑TN浓度时,水质达标情况下降严重,TN是该地区的最主要污染物。TN和NH3-N在流量小于20m3/s时浓度变化范围较大且没有明显规律,在流量大于20m3/s时TN和NH3-N浓度分别不超过3mg/L和1mg/L。TN浓度在流域范围内呈现出由上游至下游逐渐升高的特征,TP浓度在流域内较低,上下游之间没有明显增减规律,但出口处其浓度最高。4.流域年径流深变化对城镇用地变化响应较好,二者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子流域城镇面积变化越大年径流深变化越大。TN负荷变化与农田变化之间有一定关系,农田面积变化越大,TN负荷变化越大。5.流域降水量对TN输出量影响较大,随着降水量增大,流域TN输出量增加,在非生长期随着降水量增加TN输出量增加更多。降水量对河流TN浓度也有一定影响,随着降水量增加TN浓度上升,非生长期内增加更多。6.2008年土地利用情景下相对2002年土地利用流域流量和年均TN输出量都有一定增加。生长期内月均TN输出量增加,非生长期内月均TN输出量则有一定减少。TN输出量变化主要受农田面积变化影响,农田面积减少,而城镇面积增加,会降低TN输出量的减少量。
罗川[3](2018)在《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对西苕溪流域径流及营养盐输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的短缺和恶化已成为当前国内外亟需解决的问题。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水环境效应受到各国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当前研究水环境变化的前沿和热点。近年来,由于太湖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加之气候因素的影响,使得水环境问题进一步凸显。因此,深入研究太湖地区未来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水环境效应对于制定流域防洪防涝方案、实施消减营养盐污染物负荷等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研究选取太湖上游重要来水支流西苕溪流域作为研究区域,首先应用水文水质模型对研究区域的径流和营养盐输移过程进行了模拟和验证,然后采用气候变化预测模型和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模型分别对流域未来的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进行了预测,最终将水文水质模型和预测的各情景以单独和共同的方式相结合,从年和月尺度以及不同的径流级别对西苕溪流域未来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的径流量和氮磷营养盐负荷的输移规律进行了探索。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建立西苕溪流域 HSPF(Hydrological Simulation Program-Fortran)模型数据库,并采用差异敏感度分析识别出该模型对径流和氮磷营养盐模拟有重要影响的参数;基于对这些敏感参数的调整,对该区域径流和氮磷营养盐负荷的输移规律进行了模拟。其中,径流过程主要受与地下水和蒸发过程有关的参数影响,包括地下水出流中进入深层地下水的比例(DEEPFR,fraction of groundwater inflow to deep recharge),下土壤层蒸发系数(LZETP,lower zone evapotranspiration parameter)和地下水消退系数(AGWRC,base groundwater recession)。大多数的敏感参数对径流的影响是负相关和非线性的。对营养盐输移有影响的参数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陆面过程的参数,主要影响营养盐成分在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水出流过程中的浓度;另一类则是河道过程的参数,主要影响营养盐成分在河道内的输移转化。对氨态氮有影响的敏感参数有地表径流中水质成分的月最大存储量(MON-SQOLIM,monthly values limiting storage of water quality in overland flow)、水质成分在壤中流出流中的月浓度值(MON-IFLW-CONC,monthly concentra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interflow)、水质成分在地下水中的月浓度值(MON-GRND-CONC monthly concentra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active groundwater)、20℃下总氨氧化率(KATM20,unit oxidation rate of total ammonia at 20℃)和藻类生长速率(MALGR,maximal unit algal growth rate for phytoplankton);对硝态氮有影响的敏感参数有地表径流中水质成分的月最大存储量、水质成分在壤中流出流中的月浓度值和水质成分在地下水中的月浓度值;对正磷酸盐有影响的敏感参数有地表径流中水质成分的月累积速率(MON-ACCUM,monthly values of accumulation)、水质成分在壤中流出流中的月浓度值、水质成分在地下水中的月浓度值和藻类生长速率。对上述敏感性参数进行校正后,流域总出口(港口站)年径流在校正期(2002-2007)与验证期(2008-2010)的总体偏差分别仅为-2.1%和-15.3%;月径流在校正期和验证期间决定系数R2和效率系数Ens(Nash-Sutcliffe eff-iciency coefficient)在0.76以上;在暴雨的模拟过程中,径流在校正期和验证期决定系数R2和效率系数Ens在0.58以上。模拟的营养盐成分在校正站点(横塘)模拟时期(2009.06-2010.06)的决定系数R2在0.73以上,效率系数Ens在0.65以上;在验证站点(安城大桥)模拟时期(2009.06-2010.06)的决定系数R2在0.58以上,效率系数Ens则在0.53以上。模型的数理统计结果充分说明了HSPF模型在西苕溪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用于进一步探索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和氮磷营养盐输出过程影响的研究。(2)通过使用CA-Markov(celluar automata-markov)模型对未来西苕溪流域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下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建立的西苕溪流域HSPF模型相结合以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和营养盐输移过程的影响。预测结果显示:西苕溪流域未来各土地利用类型将发生较大的改变。变化主要集中在林地和耕地的大幅度减少以及建设用地、草地和园地的增加。土地利用变化的水环境效应显示:西苕溪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将引起流域年径流量增加,与基础时期相比,2020和2030年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径流量的多年平均增幅分别为7.6%和10.9%。在月份上,对于径流量输出高的月份,土地利用变化对其的加成比例越大,进一步增加了洪涝灾害事件发生的概率。土地利用变化对暴雨过程的峰值变化影响明显。此外,土地利用变化将使各流量级的径流增加,其中对高流量级径流的增加幅度是最大的。未来西苕溪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氮磷营养盐负荷输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硝态氮和氨态氮的消减以及对正磷酸盐的增加,硝态氮和氨态氮的消减主要是由耕地和林地减少引起,而正磷酸盐的增加是由建设用地的扩张所引起。在年尺度上,2020年土地利用与2004年相比,硝态氮多年平均负荷将减少9.7%,到了 2030年将减少13.6%;相应的氨态氮负荷的变化率分别为9.5%和7.8%;正磷酸盐负荷的变化率为1 1.4%和31.1%。并且,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氮磷营养盐负荷在月份上的变化差异十分明显,未来在治理污染时可考虑分而治之的策略。此外,土地利用变化对暴雨过程中的峰值营养盐负荷影响同样十分明显。总体上,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将增加西苕溪流域的径流量,并增加洪水爆发的可能性;导致氮的排放负荷减少,磷的排放负荷增加。(3)通过降尺度处理 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 multi-model dataset)气候模式下的BCCCSM1.1模式得到未来西苕溪流域气候情景数据库,并与建立的HSPF模型相结合以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和营养盐输移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未来西苕溪流域的温度与降雨量同历史时期相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年均最高温度的变化幅度为0.6-1.0℃,年均最低温度的变化幅度为0.4-0.9℃,年均降雨量的变化幅度为3.2%-1 1.1%。其中,RCP8.5情景下温度上升的幅度最大,同时其对应的降雨量最小,降雨量最充沛的是RCP2.6情景。气候变化将引起流域径流量增加19.5%-27.4%,且主要集中在高流量级部分,径流量在RCP2.6排放情景增加的幅度最大,而在RCP8.5排放情景中增加的幅度最小。未来径流量在月份上的变化趋势与历史时期相似,每年的7月份将产生最大量的流量。在气候变化对营养盐负荷的影响方面,与历史时期相比,西苕溪流域的营养盐负荷(硝态氮,氨态氮和正磷酸盐)在未来时期均呈升高的趋势,而正磷酸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最为激烈,增加幅度为84.2%-142.4%;其次是硝态氮,其增加幅度为23.4%-48.5%;氨态氮的响应相对最弱,其增加幅度为7.8%-29.1%,营养盐负荷之间的变化差异主要是由它们各自的循环过程对温度和降雨有着不同的响应程度引起。在各月份上,硝态氮负荷在未来表现出在峰值排放的5、6和7月份大幅增加,而在其余月份略微增加的现象;未来氨态氮负荷在月份上无太大变化,呈缓慢增加的状态,并且与历史时期的输出规律相似;正磷酸盐负荷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波动。(4)将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情景同时与建立的HSPF模型结合以研究这二者共同作用下西苕溪流域径流和营养盐负荷的输移规律。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共同作用将使得西苕溪流域径流量在各排放情景中均呈增加的趋势,增加的幅度为30.3-38.4%,且在RCP2.6排放情景下增加的比例最大;在RCP8.5排放情景下增加的比例最小。各排放模式之间月径流量差异较小,其变化趋势基本与历史时期相似。此外,汛期径流量增加的幅度十分可观,流域未来可能面临严重洪水威胁。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共同作用对流域硝态氮,氨态氮和正磷酸盐输出负荷的增幅差异较大,以正磷酸盐增幅最大,变化幅度为1 14.8%-138.6%;硝态氮次之,变化幅度为18.6%-23.2%;氨态氮增幅最小,变化幅度为8.8%-18.3%。其对营养盐负荷在月份上分布的影响同对径流的影响相似,使其更多的表现出了单独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时的变化特征。此外,营养盐输出负荷由于主要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其峰值相对于历史时期表现出滞后或者提前的现象。未来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西苕溪流域径流和营养盐负荷的输出表现出了不同的影响力。其中,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共同作用导致流域未来径流量的相对变化是最大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径流量相对变化次之。并且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在共同影响流域径流量的过程中,这两种变化相互放大了彼此对于径流量的影响。在流域营养盐负荷输出方面,未来气候变化所导致的营养盐负荷的相对变化量大于单独由土地利用变化所导致的。并且这两种变化在共同影响营养盐负荷的过程中,相互减小了彼此对于营养盐负荷的影响。
周颖[4](2016)在《新疆准东矿区土壤风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风蚀严重影响着人类生活环境,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防止沙漠化的扩大,已开展了大量土壤风蚀相关研究。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风蚀沙漠化已然成为当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急需减少和控制土壤风蚀的蔓延。准东矿区是新疆最为严重风蚀地区之一,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人为扰动较大。本文选取新疆准东矿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研和室内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主要研究该区沙源地风沙流结构特征、土壤风蚀风蚀量以及建立适合该地域的土壤风蚀危险度模型。得出的以下结论:(1)风沙源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缘风沙流风沙运移主要集中在近地表040cm,其输沙量占总量的73.7%97.9%,输沙率(Q)随高度(H)变化以负幂(Q=aH-b)形式递减;风沙流粒径大小为0.021mm之间,其组成以细砂(0.10.25mm)为主,中砂(0.250.5mm)次之,平均粒径(M)集中在120250μm之间,随着高度的增加,风沙流中极细砂含量增加,中砂含量减少,平均粒径大小呈递减趋势;该区沙粒的平均跃移高度与风速大小呈正相关性,最大平均跃移高度可达32cm,风速、风向的变化、局地植被分布差异不仅会造成风沙流结构差异,也会造成局地风沙流平均跃移高度在纵深上分布规律的差异。(2)通过137Cs剖面分布可以得出,研究区137Cs在土壤中的分布深度达到了15cm,而农田则可以达到20cm深的土层中;YN2为多年生草地,作为较为理想的背景值样点;YN18分布于农田,为典型的人为剖面,受耕作作用影响而表现出137Cs分布不规律的现象,其侵蚀速率较小,耕犁层厚度为20cm,侵蚀速率为0.240 t?hm-2?a-1;YN19样点为裸地,由于其特殊的土壤类型,表现出了侵蚀—堆积复合剖面的特征堆积厚度为0.016m,堆积速率为197.1 t?hm-2?a-1;YN7、YN15为裸地和干湖盆,但均为为典型的侵蚀剖面,YN7为侵蚀速率最高的样点,土地利用类型为裸地,侵蚀厚度达到了76.1cm,侵蚀速率为10926.1 t?hm-2?a-1,YN15由于其特殊土地利用类型,表层细小土粒很容易发生吹蚀,因此即使有较高的植被覆盖,同样也是发生侵蚀的样点,侵蚀厚度为37.8cm,侵蚀速率为4392.9 t?hm-2?a-1;YN5为固定半固定沙丘,成为沉积型剖面,由于其地形作用,风沙常年在此堆积,形成了特殊的堆积地貌,堆积厚度为18.7cm,堆积速率为2993.4 t?hm-2?a-1。(3)通过研究,构建以土壤可蚀性指数(K值)、植被覆盖度、地形起伏度、土地利用现状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土壤风蚀危险度模型,将准东露天矿区土壤风蚀危险度为5个等级,即无险型、轻险型、危险型、极险型、强险型。研究区内强险型是最主要的等级程度,面积为14593.12km2(65.44%),其次是危险型,其面积为5066.56km2(22.72%),其他等级面积分布较小,可见研究区内风蚀危险度极高。基于GIS平台,可宏观的揭示准东矿区土壤风蚀危险度从南向北危险度有增加的趋势,且成片状分布。
杨本俊[5](2014)在《宁镇地区土壤侵蚀的7Be示踪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侵蚀是限制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环境灾害,严重制约着全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国际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就土壤侵蚀过程、土壤侵蚀速率评价、水土保持及环境效应评价等方向开展研究。放射性同位素技术是一种快速方便的研究土壤侵蚀的方法。目前,137Cs、210Pbex和7Be的应用性研究较为广泛。137Cs和210Pbex只能提供中长期(50年和100年)的土壤再分配的速率,7Be可用于短期或次降雨时段的土壤侵蚀示踪研究,恰好能够弥补137Cs和210Pbex示踪土壤侵蚀研究的不足,还能与之结合进行土壤侵蚀不同时段的示踪研究。但7Be示踪技术起步较晚,对一些基础问题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尤其缺乏可广泛应用的、计算简单而适用于次降雨情况下的野外坡面7Be 土壤侵蚀示踪模型。本研究以宁镇地区为研究靶区,观测该地区沉降特征和地表7Be垂直分布规律,构建7Be 土壤侵蚀模型。结合传统的土壤侵蚀研究方法,进行模型验证,并利用该技术对宁镇地区低缓坡地土壤侵蚀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坡地土壤侵蚀速率的季节变化,与137Cs和210Pbex示踪土壤侵蚀速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研究区域进行多核素土壤侵蚀联合示踪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7Be示踪土壤侵蚀关键基础性问题7Be沉降规律及地表分配特征,是7Be进行土壤侵蚀示踪的关键基础。通过设置塑料采样框收集宁镇地区两个年度主要降雨季节次降雨以及2010~2011年的各月干湿沉降,经实验室化学实验处理和γ谱仪测量。结果显示,宁镇地区次降雨雨水中7Be浓度为0.58-4.12 Bq/L,平均为1.52 Bq/L;次降雨过程中,降雨后期的7Be浓度明显低于降雨前期和中期;7Be沉降量=0.8296X降雨量;研究区域7Be在2010~2011年平均沉降量为1621.78 Bq/m2,沉降通量为0.66~14.49 Bq/m2d,平均为4.44Bq/m2d;沉降量季节变化明显,以春季沉降量最大,夏季次之,秋季最低;月沉降量最大为是2010年4月,最小为2010年11月,月沉降量变化具有双峰型特点;秋、冬、春三季节的平均月干沉降量为19.24 Bq/m2,2010年11月、2011年1月和4月干沉降对月沉降的贡献率较大。研究区域土壤中7Be本底值存在季节变化,表现为春夏季高于秋季。本底值土壤剖面中7Be集中分布于土壤表层,向下随深度增加呈指数递减,分布几何总深度达16~20 mm。研究区域地表植物中7Be含量平均值为120.78 Bq/kg,杂草类植物对7Be截留最小,干枯蒿草类植物对7Be截留最大,地表植物对7Be的平均截留吸收率为12.77%,人工耕作植物对7Be平均截留吸收率较低。2、7Be示踪土壤侵蚀模型构建7Be示踪土壤侵蚀速率模型是利用7Be技术描述坡面土壤侵蚀过程和结果的基础,本研究分析了当前7Be 土壤侵蚀示踪模型的优缺点,综合现存示踪模型,基于一定的模型假设,采用质量平衡模型,联系7Be沉降量、侵蚀输出和放射性衰变,构建了自然条件下使用简便的、易于操作的7Be坡面短期土壤侵蚀示踪新模型及其植被修正模型。选择实验小区对新建模型进行实际验证,并在实验小区上布设侵蚀针进行侵蚀结果比对,结果表明,所构建的7Be坡面土壤侵蚀示踪模型能计算具体的土壤颗粒再分布速率,而且计算显示的土壤颗粒运移状况与侵蚀针法计算结果能够相互印证。3、宁镇地区黄棕壤坡地土壤侵蚀的7Be示踪研究宁镇地区2010年7月~2011年7月不同时期背景值平均为:343.33Bq/m2。坡地土壤中7Be含量相差较大,变化范围达399.00 Bq/m2,随深度分布的7Be张弛质量深度h0在4.57~11.86 kg/m2之间。根据新建的7Be示踪模型计算坡地土壤侵蚀量,撂荒地、茶园地和旱耕地的年侵蚀总量分别为1.52 kg/m2、5.48 kg/m2和4.43 kg/m2,各采样点侵蚀量因坡位而不同;在2011年4月16日~7月22日期间,各坡地侵蚀量占年侵蚀总量贡献率最大;年均侵蚀速率以茶园地最大,撂荒地最小。4、宁镇地区7Be和137Cs、210Pbex示踪土壤侵蚀比较分析各坡地表土层中137Cs和210Pbex垂直分布差异较大,仅部分样点有随深度递减的趋势,但表土层7Be与137Cs、210Pbex比活度比值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呈现出明显的递减。利用137Cs和210Pbex示踪模型计算得出年均侵蚀速率:撂荒地,839.12 t/km2·a和 1441.17t/km2·a;茶园地,9175.03t/km2·a和 8579.37t/km2·a;旱耕地,5803.48 t/km2·a和6193.50 t/km2·a。这一结果与7Be模型所得结果能够相互印证,也表明新建7Be示踪模型的可用性,但137Cs模型和210Pbex模型计算的是几十年以来的年均侵蚀状况,包含有个别年份的土壤沟蚀量。三种核素联合示踪平均土壤侵蚀速率为:撂荒地,1230.40 t/km2·a (轻度侵蚀);茶园地,7743.85 t/km2·a(强烈侵蚀);旱耕地,5475.12 t/km2·a (强烈侵蚀)。表明了人类扰动加大了土壤侵蚀,坡地栽种措施也影响到坡面土壤侵蚀量大小。
肖锐[6](2014)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土壤及植被的时空格局变化》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城市扩张剧烈,引发生态环境质量问题。土壤和植被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和功能发挥具有重要作用。以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及其他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具有较大的科学性,因此,探索流域内土壤和植被对人类活动的时空响应机制可为有效监测、管理及保护土壤和植被资源提供参考。本文以浙江省苕溪流域为例,借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方法,对1978-2008年间流域尺度上人类活动时空变化及其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进行研究。从景观格局变化和土壤侵蚀研究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从景观结构和植被质量研究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978-2008年间,苕溪流域总人口呈线性增长,非农人口比例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呈指数增长。在整个流域范围,建筑用地总面积增长了约700%,同时,整体上表现为破碎度增加(斑块密度增加)、不规则性增加(形状指数增加),连通度和聚集度增加。在小流域尺度上,建筑物景观表现出较大的时空异质性,尤其在1994-1999年间,建筑用地扩张范围广、强度大,且无序性较大。苕溪流域土壤侵占剧烈,被侵占面积最大的类别为水稻土,被侵占的土壤中,一级和二级土壤所占比例较高。土壤景观格局总体呈现出总面积减少(总面积指数减少6.62%),破碎度增加(斑块密度指数增加115%),多样性降低(香农多样性指数减少0.57%),连通度下降(连通度指数减少29.52%),聚集度下降(聚集度指数减少0.89%)。在小流域尺度上,人类活动对土壤景观格局变化有显着影响。总体来说,人类活动强度与土壤景观的总面积、斑块密度、形状指数以及聚集度在所有年份都具有显着相关性,而距乡镇中心和道路的距离仅在建筑物扩张剧烈的年份与部分土壤景观指数具有显着相关性,表明人类活动强度的影响要大于距乡镇中心和道路的距离所带来的影响。RUSLE模拟结果显示,1985年到2008年间,苕溪流域土壤侵蚀风险不断增加,受高风险侵蚀的面积显着增加。在小流域尺度上,人类活动强度对土壤侵蚀风险的影响要大于乡镇中心和道路的影响,前者在不同时间段对土壤侵蚀风险的影响均非常显着,而后者仅在2003-2008年表现出显着相关性。苕溪流域植被景观在1985-2008年间表现出耕地面积减少、园地面积增加、林地面积减少的趋势。耕地景观表现出破碎度增加、聚集度降低的趋势。林地景观格局展现出破碎度增加、不规则性增加以及连通度和聚集度降低的趋势。在小流域尺度上,人类活动对耕地景观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园地和林地,人类活动强度在小流域尺度上导致了耕地总面积的下降、斑块密度的上升、边缘密度的下降、不规则性的降低、连通度的降低以及聚集度的下降,距乡镇中心和道路的距离主要对耕地总面积和斑块密度具有显着影响;对于园地景观的影响,人类活动强度与总面积、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和连通度存在显着相关性,而距乡镇中心和道路的距离对园地的斑块密度有着显着影响,对其他指数不存在显着相关性或影响的年份较少;人类活动对林地的面积影响不大,对林地的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形状指数和连通度存在显着性影响,人类活动强度对各景观指数的影响要明显大于距乡镇中心和道路的距离所带来的影响。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来表征2000年到2008年苕溪流域植被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苕溪流域年际NDVI的均值略有上升,年内NDVI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夏季。植被质量在中北部地区及东部地区偏小,中南部地区偏大。植被质量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海拔200-1000米、坡度45度左右、坡向朝北的区域;NDVI变化较大的地区集中在高程1400米、坡度48度左右、坡向朝北的区域。小流域尺度上人类活动强度指数与耕地、园地以及林地的NDVI都表现出显着负相关性,说明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会造成NDVI的减少,即植被质量的下降。此外,距道路和乡镇中心的距离与耕地和林地的NDVI存在显着相关性,而对园地的NDVI值无显着影响。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有:(1)定量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土壤侵占和土壤景观格局的影响;(2)定量分析了小流域尺度上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3)定量分析了小流域尺度上人类活动对植被结构和质量的影响。本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对多空间尺度的人类活动影响、不同模型的对比研究、流域生态系统的划分、植被质量的指标选择、NDVI的时间跨度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
李伟[7](2013)在《苕溪流域地表水水质综合评价与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尽管在工业点源与城镇生活污水控制治理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我国水污染问题仍然严重,农田化肥径流、农药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排放等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流域地表水主要污染源之一。为有效地控制流域非点源污染,需要制定与执行科学可行的计划,而流域水质评价与非点源负荷定量评估则为此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本研究主要针对流域地表水水质综合评价与非点源污染模拟进行研究。以太湖苕溪流域为研究区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应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Map, SOM)与哈斯图技术(Hasse Diagram Technique, HDT)对流域地表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流域各项地表水水质分类模型并予以优化;建立苕溪流域HSPF模型对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定量化模拟评估。主要结论如下:(1)应用自组织映射与哈斯图方法对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集进行分类、建模、解释与评估,揭示了流域水质特征。选取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与总磷指标进行HDT综合分析,结果反映流域上游水质较好,中、下游水质相对较差;敏感性分析表明西苕溪流域的高锰酸盐指数、总氮以及总磷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2)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选取径向基函数为核函数,建立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和总磷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并使用交叉检验与网格搜索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模型应用于苕溪流域水质评价,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优于传统线性判别分析与二次判别分析的分类能力。(3)运用GIS、BASINS等建立了HSPF模型所需要的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建立了苕溪流域HSPF模型,并对模型的水文、泥沙、营养盐等模拟模块分别进行了校正与验证。采用用相对误差(RE)以及Nash-Suttcliffe效率系数(Ens)对模型模拟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水文模块参数是适合的,模型HSPF对流量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对泥沙、营养物氮、磷的模拟效果“一般”。总体上,模拟结果可接受,模拟精度基本满足要求,可用于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过程模拟。(4)利用HSPF模型对2007年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总氮、总磷负荷进行估算,并与调查值比较,结果显示苕溪流域非点源总氮负荷模拟值是10698t,调查值是9003t,相对误差为18.83%;非点源总磷负荷模拟值为1695t,调查值为1499t,相对误差为13.8%;流域非点源总氮、总磷负荷分别占总污染负荷的51.5%与42.7%。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重要的污染源。(5)对苕溪流域农业非点源类型进行HDT敏感性分析,表明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主要影响因素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污染。根据HSPF对苕溪各子流域总氮、总磷输出结果作哈斯图分析,结合非点源耕地土壤的氮、磷养分负荷,确定了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重点控制区域。基于种植业不同施肥管理措施情景分析表明,减少化肥施用量对非点源污染削减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显着;基于畜禽养殖污染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情景分析表明,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削减50%,总氮与总磷削减率分别达到13.56%与18.73%。最后,对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治理提出了建议。
吴一鸣[8](2013)在《基于SWAT模型的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体污染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环境问题。随着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西苕溪是太湖流域上游的重要水源,与太湖的水质密切相关。但是目前西苕溪流域的非点源污染仍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难以为该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和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鉴于此,本研究以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区域,运用污染物输入系数法对该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现状进行评估,采用水质指数法(Water Quality Index, WQI)对该流域的水质状况进行评定,然后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SWAT模型对西苕溪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进行评估和模拟,以了解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和迁移转化规律,以期为整个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COD、TN、TP、NH3-N输出总量分别为2236.12t、1007.22t、78.11t、82.90t,其中农村生活污水、农林用地和村镇工业废水是COD的主要污染源,农林用地是TN的主要污染源,农村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和农林用地是TP的主要污染源,畜禽养殖和村镇工业废水是NH3-N的主要污染源。在空间尺度上,非点源污染负荷主要集中在西苕溪流域中下游地区,COD、TP、NH3-N输出量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加,但TN输出量相近。(2)西苕溪流域各支流水质的时间变化表现为:1-3(或5)月水质逐渐改善,3(或5)-7月水质逐渐恶化,在7月水质最差,7-11月水质又逐渐好转。西苕溪流域整体水质较好,但是从西苕溪流域上游至下游地区水质逐渐恶化,中游地区水质最差,除晓墅溪外,西苕溪各支流的水质均呈恶化趋势。(3)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流域2000-2008年泥沙、有机氮、硝态氮、氨氮、有机磷和矿物磷的年均单位面积输出量分别为2508.35t/km2、277.01kg/km2、553.01kg/km2、103.18kg/km2、30.88kg/km2和42.85kg/km2.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流域降雨和径流对泥沙影响很大,泥沙、径流和降雨对非点源污染负荷影响很大,依次表现为泥沙>径流>降雨;泥沙和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变化特征与降雨和径流基本一致,且主要集中在降雨量较大时期。泥沙和非点源污染输出量主要来源于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流域中下游。西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氮负荷的流失形态以可溶态为主,磷负荷的流失形态以颗粒态为主。径流和水土流失对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影响最大。因此,在进行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控制和管理时,一方面需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加强源头控制,另一方面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植被覆盖度,减小径流产生量,减少水土流失。
罗贤[9](2012)在《基于生态健康的水利工程对水文连续性影响研究 ——以西苕溪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河流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态服务功能。水循环中以水为媒介的物质、能量以及有机体的迁移构成了流域的水文连续性。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水文连续性保证了物质、能量、信息及物种输移的通畅性,对流域生物栖息地的总量、有效性和复杂性具有决定作用,为河流生态系统创造了良好的生境条件。水利工程使流域水文连续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直接威胁到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及稳定。在维护及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过程中,需要以流域为整体,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水利工程对水文连续性的影响及其效应,在获取社会经济利益的同时,尽可能地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本文以太湖上游的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对象,应用GIS空间分析、水文模型和水力学模型,针对闸坝对河网连通性的影响、水库径流调节对流域纵向连续性的影响以及水利工程对河流—洪泛滩区连续性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其目的在于探索定量评估水利工程影响下流域水文连续性的方法与途径,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及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西苕溪流域及其他自然、社会经济类似流域河流生态系统的维护与修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区闸坝对河网连通性的影响。以西苕溪上游的递铺溪流域为例,从流域整体出发,采用空间分析、纵向连续性指标以及树状河网连通性指数等方法对受闸坝影响的河网连通性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闸坝数量、通达性及空间分布对河网连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空间分析及纵向连续性指标,树状河网连通性指数能够更好地分析不同数量、通达性以及地理位置的水利工程设施对河网连通性造成的影响,可以广泛应用于流域规划过程中不同方案的比较。另外,闸坝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对河网连通性有较大影响。随着闸坝数量的增加,河网连通性逐渐降低,但下降幅度越来越小。流域中不同位置闸坝对河网连通性的影响并不一致,位于上游或下游的闸坝对河网连通性的影响小于中游的闸坝。(2)研究区水库径流调节对流域纵向连续性的影响。利用HSPF(Hydrologic Simulation Program—FORTRAN)模型对西苕溪流域赋石水库、老石坎水库及下游横塘村水文站无水库径流调节的天然径流过程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利用与河流生态相关的量级、频率、历时、可预测性及变化速率等流量特性的水文变异指标,对比分析实测与模拟得到的天然水文情势的差异,并借助变化幅度方法分析水文情势的变异程度,识别出水库径流管理的目标。另外,通过对比集雨面积接近,调节能力和电站设计流量具有一定的差异的赋石、老石坎两个水库,以及水库下游一定距离的横塘村水文站实际与模拟天然情景水文情势的差异,深入探讨水库径流调节对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方式、程度和范围。结果表明,西苕溪流域径流调节对水文情势影响最大的几方面包括枯水季节月流量,年最大短历时流量,高、低流量脉冲的频率和历时,水文状况变化速率及频率,这些水文情势的改变将会以不同方式对研究区河流生境形成影响。另一方面,调节和发电能力较大的赋石水库对水文情势的影响程度高于集雨面积与其接近的老石坎水库,而两个水库站点水文情势的改变程度明显大于下游的横塘村水文站,水库径流调节对纵向水文连续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范围。与传统采用水库建设前后水文序列进行水文情势的对比分析相比,利用水文模型模拟天然径流过程,进行实际与天然水文情势的对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水文站点资料的代表性以及水文序列长度等方面的限制。采用水文模型,对流域的水文过程进行模拟分析,获得不同情景下的水文情势,可为兼顾河流生态需求的水库运行调度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3)研究区水利工程对河流—洪泛滩区连续性的影响。将水文模型HSPF与水力学模型 HEC-RAS(Hydrologic Engineering Center’s River Analysis System)相结合,采用特定洪水淹没范围及水深、不同连续性类型面积以及洪泛滩区发育系数等指标,对比分析现状、仅有堤防、仅有水库以及天然等不同情景下河流—洪泛滩区连续性情况,探讨了水库径流调节、堤防工程对河流—洪泛滩区系统连续性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水库径流调节降低了洪水流量,堤防工程则削弱了河流和洪泛滩区之间的联系,二者以不同方式共同影响着河流—洪泛滩区系统的连续性,水库径流调节的影响程度小于堤防工程。水库与堤防大大减少了与河流进行物质、能量及信息交流的洪泛滩区面积,对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破坏。
张彪,董敦义,张灿强,杨艳刚,潘春霞,王斌[10](2011)在《太湖流域安吉县森林控制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的效益评估》文中研究表明因土壤流失带来的面源污染是太湖流域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森林在控制土壤侵蚀以及减少养分流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安吉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土壤侵蚀模数法和土壤养分含量估算了森林控制土壤侵蚀及其减少氮、磷养分流失量,并参照污染物入河降解系数与环境资源区域补偿标准,评估了安吉县森林减少氮磷养分流失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安吉县森林可年均减少151万t土壤侵蚀量,从而控制住土壤中1 409t总氮和577t总磷养分流失,相当于每年避免了824t总氮和410t总磷输入到河流水体中;仅此一项生态服务功能,安吉县森林每年就应得到9 255万元生态补偿资金,约合森林688元/(hm2.a),相当于目前47元/hm2生态补偿标准的15倍。该研究揭示了太湖流域上游地区森林控制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对于流域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助于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与保护工作的开展。
二、~(137)Cs法应用于流域土壤侵蚀初步研究——以太湖上游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37)Cs法应用于流域土壤侵蚀初步研究——以太湖上游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137Cs和SCP的对比对南方小流域土壤侵蚀的初步研究 ——以黄茅潭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中外研究现状 |
1.1.1 国内外~(137)Cs核示踪技术研究现状 |
1.1.2 沉积物球状碳颗粒的研究进展 |
1.1.3 土壤侵蚀与土壤侵蚀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3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3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3.1 样品采集方案 |
3.2 流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来源 |
3.3 实验方法 |
3.3.1 ~(137)Cs比活度测定方法 |
3.3.2 球状碳颗粒(SCP)计数测定方法 |
4 ~(137)Cs活度、球状碳颗粒(SCP)计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土壤中的分布 |
4.1 ~(137)Cs活度、球状碳颗粒(SCP)计数的计算 |
4.1.1 ~(137)Cs比活度和面积活度的计算 |
4.1.2 SCP计数的计算 |
4.2 ~(137)Cs、球状碳颗粒(SCP)在土壤中的分布 |
4.2.1 本底值的确定 |
4.2.2 示踪核素 ~(137)Cs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 |
4.2.3 SCP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 |
5 基于 ~(137)Cs与 SCP模型计算土壤侵蚀/沉积情况 |
5.1 基于 ~(137)Cs的土壤侵蚀/沉积模型 |
5.1.1 ~(137)Cs面积浓度再分配率(CPR) |
5.1.2 农耕地土壤侵蚀量 ~(137)Cs数学模型 |
5.1.3 非耕作土壤侵蚀量 ~(137)Cs数学模型 |
5.1.4 沉积区 ~(137)Cs泥沙沉积模型 |
5.2 基于 ~(137)Cs的小流域土壤侵蚀与沉积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5.2.1 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壤 ~(137)Cs分布特点 |
5.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 ~(137)Cs分布特征 |
5.3 基于球状碳颗粒(SCP)计算土壤侵蚀/沉积的数学模型 |
5.3.1 球状碳颗粒(SCP)与放射性示踪元素的异同 |
5.3.2 基于质量逼近模型建立的SCP土壤侵蚀/沉积模型 |
5.3.3 SCP土壤侵蚀/沉积模型计算的土壤侵蚀/沉积结果 |
6 黄茅潭流域的侵蚀来源示踪 |
6.1 利用 ~(137)Cs和球状碳颗粒(SCP)确定流域泥沙输移比 |
6.1.1 泥沙输移比的计算 |
6.1.2 流域泥沙输移比结果分析 |
6.2 小流域侵蚀产沙来源示踪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太湖西苕溪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量水质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环境评价研究 |
1.2.2 水质特征分析及主要水质污染因子判断 |
1.2.3 水质污染影响因素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基础数据 |
2.1 自然特征 |
2.1.1 气候特征 |
2.1.2 地形特征 |
2.2 社会特征 |
2.2.1 社会经济特征 |
2.2.2 水库建设 |
2.3 主要数据 |
第三章 流域水质水量综合模拟模型的建立 |
3.1 SWAT模型简介 |
3.2 流域划分及水系提取 |
3.3 土壤 |
3.4 土地利用 |
3.5 农业管理措施 |
3.6 水质与水量综合模型建立 |
3.6.1 参数选取 |
3.6.2 径流、氮、磷的率定及验证 |
第四章 流域土地利用与水量水质变化分析 |
4.1 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 |
4.1.1 流域整体土地利用变化 |
4.1.2 流域内土地利用空间特征及变化 |
4.2 流域降水和流量特征 |
4.3 水质时间变化特征及与水量关系 |
4.3.1 流域水质时间变化特征 |
4.3.2 流域水质与流量关系 |
4.4 河流水质空间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模型模拟的流域水量及污染物对降水、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
5.1 水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
5.1.1 径流深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响应 |
5.1.2 流量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响应 |
5.2 河流污染对降水量响应 |
5.2.1 TN输出量对降水量的响应 |
5.2.2 河流TN浓度对降水量的响应 |
5.3 流域TN变化以及对土地利用的响应 |
5.3.1 流域TN输出量变化及对土地利用响应 |
5.3.2 流域TN浓度变化及对土地利用响应 |
5.4 基于子流域TN变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
5.4.1 污染负荷对土地利用响应 |
5.4.2 子流域TN输出量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5.4.3 TN输出量变化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特色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不足 |
6.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对西苕溪流域径流及营养盐输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流域径流和非点源营养盐输移过程模拟研究 |
1.2.2 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和非点源营养盐输出影响研究 |
1.2.3 气候变化对径流和非点源营养盐输出影响研究 |
1.2.4 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共同作用对径流和营养盐的影响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状况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2.1.3 水环境状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流域数字高程模型 |
2.2.2 土壤类型数据 |
2.2.3 土地利用数据 |
2.2.4 水文和水质数据 |
2.2.5 气象数据 |
2.3 HSPF模型的应用方法 |
2.3.1 HSPF模型简介 |
2.3.2 HSPF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 |
2.3.3 HSPF模型综合评价 |
2.4 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及分类后处理 |
2.4.1 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 |
2.4.2 土地利用数据处理 |
2.5 土地利用情景的建立 |
2.5.1 未来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
2.5.2 土地利用预测精度检验 |
2.6 气候情景的建立 |
2.6.1 CMIP5简介 |
2.6.2 CMIP5数据处理 |
第三章 HSPF模型的构建和适应性评价 |
3.1 HSPF模型数据库的构建 |
3.2 西苕溪流域HSPF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3.2.1 径流模块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 |
3.2.2 氨态氮参数敏感性结果分析 |
3.2.3 硝态氮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 |
3.2.4 正磷酸盐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 |
3.3 西苕溪流域HSPF模型校正与适应性评价 |
3.3.1 径流模拟与适应性评价 |
3.3.2 氮磷营养盐模拟与适应性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量和氮磷营养盐输出的影响 |
4.1 西苕溪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预测 |
4.1.1 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 |
4.1.2 2020和2030年土地利用类型预测 |
4.1.3 未来与基础时期土地利用的变化 |
4.2 西苕溪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 |
4.2.1 对不同时间尺度径流量的影响 |
4.2.2 对不同流量级径流量的影响 |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西苕溪流域氮磷营养盐输出影响 |
4.3.1 对不同时间尺度氮磷营养盐输出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径流量和氮磷营养盐输出的影响 |
5.1 气候变化情景分析 |
5.1.1 气候在年际上的变化分析 |
5.1.2 气候在月际上的变化分析 |
5.2 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量和氮磷营养盐输出的影响 |
5.2.1 对径流量的影响 |
5.2.2 对氮磷营养盐输出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对径流和营养盐输出的共同影响 |
6.1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对径流和氮磷营养盐的影响 |
6.1.1 对径流量的影响 |
6.1.2 对氮磷营养盐输出的影响 |
6.2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径流量和氮磷营养盐输出的影响力分析 |
6.2.1 对径流量的影响差异 |
6.2.2 对氮磷营养盐输出的影响差异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新疆准东矿区土壤风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土壤风蚀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外矿区水土流失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其技术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实验方案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条件 |
2.2 实验设备及方案 |
第三章 准东矿区风沙源区风沙流结构特征 |
3.1 风沙流输沙率的分异规律 |
3.2 风沙流粒径的分异规律 |
3.3 风沙流的粒度参数特征值 |
3.4 平均跃移高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37)Cs法估算准东矿区风蚀量 |
4.1 计算模型 |
4.1.1 ~(137)Cs总量计算方法 |
4.1.2 非耕地风蚀模数计算 |
4.1.3 耕地风蚀模数计算 |
4.2 ~(137)Cs剖面分布 |
4.3 ~(137)Cs区域分布 |
4.4 ~(137)Cs背景值 |
4.5 侵蚀速率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准东矿区风蚀危险度评价 |
5.1 评价因子的选取 |
5.2 本章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
5.3 土壤风蚀危险度评价因子重分类 |
5.4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
5.5 危险度评价模型构建 |
5.6 风蚀危险度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5)宁镇地区土壤侵蚀的7Be示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土壤侵蚀原理 |
1.2.1 基本概念 |
1.2.2 土壤侵蚀基本营力 |
1.2.3 土壤侵蚀类型 |
1.2.4 土壤侵蚀研究方法 |
1.3 放射性核素示踪土壤侵蚀的研究背景 |
1.3.1 放射性核素及其示踪技术的研究意义 |
1.3.2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原理 |
1.4 核元素~7Be示踪土壤侵蚀研究 |
1.4.1 ~7Be的生成 |
1.4.2 大气中~7Be浓度研究 |
1.4.3 ~7Be的沉降研究进展 |
1.4.4 ~7Be的植物吸收研究进展 |
1.4.5 土壤中的~7Be研究进展 |
1.4.6 土壤侵蚀的~7Be应用研究进展 |
1.4.7 ~7Be与其他核素的土壤侵蚀联合示踪研究 |
1.5 核元素~7Be示踪土壤侵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自然气候特征 |
2.1.2 研究区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研究区植被土壤特征 |
2.2 实验区坡地选择 |
2.2.1 野外资料收集 |
2.2.2 模型试验小区选择 |
2.2.3 研究区小流域坡地选择 |
2.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2.3.1 研究内容 |
2.3.2 研究方案 |
2.4 样品采集与测试 |
2.4.1 采样点布设 |
2.4.2 样品采集 |
2.4.3 样品处理 |
2.4.4 样品测试 |
2.5 技术路线 |
2.6 本论文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6.1 研究目标 |
2.6.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3章 宁镇地区~7Be沉降规律及地表分配特征 |
3.1 宁镇地区次降雨中的~7Be含量 |
3.1.1 次降雨雨水中~7Be浓度 |
3.1.2 次降雨过程中的~7Be浓度变化 |
3.1.3 次降雨过程的~7Be沉降 |
3.2 宁镇地区~7Be的沉降量 |
3.2.1 宁镇地区的~7Be沉降通量 |
3.2.2 ~7Be沉降的降水归一化参数 |
3.2.3 ~7Be沉降和降水量的关系 |
3.2.4 ~7Be干沉降研究 |
3.3 宁镇地区土壤中的~7Be |
3.3.1 土壤中~7Be的本底值 |
3.3.2 ~7Be在土壤中的深度分布 |
3.3.3 土壤中的~7Be与大气沉降 |
3.4 宁镇地区地表植物中的~7Be |
3.4.1 不同种类地表植物中的~7Be |
3.4.2 地表植物中~7Be的单位面积截留吸收量 |
3.4.3 不同地表植物对~7Be的截留吸收率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7Be示踪土壤侵蚀模型研究 |
4.1 ~7Be示踪土壤侵蚀现有定量模型分析 |
4.1.1 白占国模型 |
4.1.2 Wilson模型 |
4.1.3 杨明义模型 |
4.1.4 Walling模型 |
4.2 短期土壤侵蚀的~7Be示踪新模型的构建 |
4.2.1 模型基本假设 |
4.2.2 模型建立过程 |
4.2.3 基于地表植被覆盖的示踪模型修正 |
4.3 短期侵蚀的~7Be示踪模型的实证分析 |
4.3.1 实验区各剖面~7Be含量 |
4.3.2 实验区各点土壤侵蚀分析 |
4.3.3 ~7Be短期土壤侵蚀示踪模型验证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宁镇地区黄棕壤坡地土壤侵蚀的~7Be示踪研究 |
5.1 研究时期黄棕壤坡地~7Be背景值的季节性变化 |
5.1.1 土壤中~7Be背景值点确定原则 |
5.1.2 土壤中~7Be背景值点的季节性大小 |
5.1.3 土壤中~7Be背景值点的剖面分布 |
5.2 研究区黄棕壤坡地土壤~7Be的空间分布 |
5.2.1 坡地土壤中~7Be的空间变异 |
5.2.2 坡地土壤中~7Be的剖面分布与拟合参数 |
5.3 研究区黄棕壤坡地的土壤侵蚀量计算 |
5.4 研究区黄棕壤坡地的土壤侵蚀状况分析 |
5.4.1 撂荒地土壤侵蚀分析 |
5.4.2 茶园地土壤侵蚀分析 |
5.4.3 旱耕地土壤侵蚀分析 |
5.4.4 研究地区坡地土壤侵蚀速率比较分析 |
5.5 土壤坡面侵蚀速率影响因素分析 |
5.5.1 降雨因素 |
5.5.2 地貌部位 |
5.5.3 植物因素和土地利用方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宁镇地区~7Be和~(137)Cs、~(210)Pb_(ex)示踪土壤侵蚀的比较分析 |
6.1 宁镇地区表土中示踪核素分布特征对比研究 |
6.2 宁镇地区土壤侵蚀~(137)Cs和~(210)Pb_(ex)法计算结果 |
6.2.1 ~(137)Cs和~(210)Pb_(ex)背景值的确定 |
6.2.2 土壤侵蚀速率的~(137)Cs和~(210)Pb_(ex)法计算模型 |
6.2.3 不同坡地的~(137)Cs和~(210)Pb_(ex)示踪土壤侵蚀速率 |
6.3 宁镇地区~7Be、~(137)Cs和~(210)Pb_(ex)土壤侵蚀复合比较 |
6.3.1 ~7Be、~(137)Cs和~(210)Pb_(ex)土壤侵蚀速率比较 |
6.3.2 多核素联合示踪土壤侵蚀速率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探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土壤及植被的时空格局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缩写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人类活动研究进展 |
1.2.2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
1.2.3 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 |
1.2.4 苕溪流域研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区概况 |
1.4.1 地理位置 |
1.4.2 自然资源概况 |
1.4.3 社会经济概况 |
1.5 数据资料 |
1.5.1 遥感影像数据及预处理 |
1.5.2 其他数据资料 |
2 苕溪流域人类活动的时空变化 |
2.1 流域尺度上人类活动的时空变化 |
2.1.1 流域社会经济状况 |
2.1.2 流域建筑面积扩张的时空变化 |
2.2 小流域尺度上人类活动的时空变化 |
2.2.1 建筑物景观指数及其选取 |
2.2.2 空间自相关性 |
2.2.3 建筑物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 |
2.3 讨论与小结 |
3 人类活动对土壤侵占及景观格局的影响 |
3.1 苕溪流域土壤数据 |
3.2 苕溪流域土壤质量与土壤类型 |
3.2.1 土壤质量 |
3.2.2 土壤类型 |
3.3 人类活动对土壤侵占的影响 |
3.4 人类活动对土壤景观的影响 |
3.4.1 土壤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
3.4.2 土壤景观格局与人类活动关系 |
3.5 讨论与小结 |
3.5.1 土壤侵占 |
3.5.2 方法学讨论 |
3.5.3 管理建议 |
4 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
4.1 背景 |
4.2 土壤侵蚀估算模型 |
4.3 土壤侵蚀因子的计算 |
4.3.1 降雨侵蚀量因子(R) |
4.3.2 土壤可蚀性因子(K) |
4.3.3 坡长坡度因子(LS) |
4.3.4 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 |
4.3.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 |
4.4 土壤侵蚀量的计算 |
4.5 模型检验 |
4.6 土壤侵蚀风险评估 |
4.7 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
4.8 小结与讨论 |
5 人类活动对植被景观格局的影响 |
5.1 植被景观指数选取 |
5.2 植被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
5.3 小流域尺度上人类活动对植被景观格局的影响 |
5.4 讨论与小结 |
5.4.1 流域植被景观格局 |
5.4.2 植被景观格局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
6 人类活动对植被质量的影响 |
6.1 植被指数 |
6.1.1 植被指数与植被质量 |
6.1.2 NDVI介绍 |
6.2 苕溪流域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
6.2.1 NDVI时间变化特征 |
6.2.2 NDVI空间变化特征 |
6.2.3 NDVI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 |
6.3 人类活动对NDVI的影响 |
6.4 小结与讨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人类活动的时空变化规律 |
7.1.2 人类活动对土壤侵占的影响 |
7.1.3 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
7.1.4 人类活动对植被景观的影响 |
7.1.5 人类活动对植被质量的影响 |
7.2 研究进展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论文 |
(7)苕溪流域地表水水质综合评价与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地表水水质评价基本方法及发展趋势 |
1.2.2 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与哈斯图技术的水质评价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采样区域与样本分析 |
2.2.2 数据分析方法 |
2.3 结果 |
2.3.1 自组织神经网络输出结果分析 |
2.3.2 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的水质样本聚类分析 |
2.3.3 基于哈斯图方法的水质特征与敏感性分析 |
2.4 讨论 |
2.4.1 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的聚类分析方法 |
2.4.2 基于哈斯图技术的评估方法 |
2.4.3 西苕溪流域水质氮磷质量比的影响因素 |
2.5 结论 |
第3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的水质综合评价研究 |
3.1 引言 |
3.2 方法与材料 |
3.2.1 支持向量机理论简述 |
3.2.2 数据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支持向量机参数的确定与模型优化 |
3.3.2 应用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水质评估 |
3.4 结论 |
第4章 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模型建立与模拟 |
4.1 引言 |
4.2 非点源污染模拟模型HSPF概述 |
4.2.1 BASINS系统简介 |
4.2.2 HSPF基本原理简介 |
4.2.3 BASINS/WinHSPF模型运行 |
4.3 苕溪流域概况 |
4.3.1 自然地理概况 |
4.3.2 社会经济状况 |
4.4 苕溪流域模型基础数据库构建 |
4.4.1 数据来源及分辨率 |
4.4.2 数字高程模型 |
4.4.3 土地利用数据 |
4.4.4 土壤类型 |
4.4.5 水文/水质数据 |
4.4.6 气象数据 |
4.4.7 子流域划分 |
4.4.8 流域点源污染源数据库 |
4.4.9 模型模拟对象 |
4.5 苕溪流域HSPF非点源污染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
4.5.1 水文过程模拟校正与验证 |
4.5.2 泥沙与营养物氮、磷的模拟校正与验证 |
4.6 讨论 |
4.7 结论 |
第5章 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与治理对策 |
5.1 引言 |
5.2 苕溪流域污染源调查 |
5.2.1 点源污染负荷统计 |
5.2.2 非点源污染负荷统计 |
5.3 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 |
5.4 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治理对策 |
5.4.1 苕溪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主要影响因素 |
5.4.2 确定控制关键区域 |
5.4.3 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评估 |
5.4.4 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治理建议 |
5.5 结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奖励 |
(8)基于SWAT模型的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SWAT模型的产生与发展 |
1.3 SWAT模型的基本原理 |
1.4 国内外SWAT模型应用研究进展 |
1.4.1 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模拟与评估 |
1.4.2 非点源污染关键区的识别 |
1.4.3 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
1.4.4 管理措施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
1.4.5 模型输入数据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
1.5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流域基本状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状况 |
2.1.2 自然状况 |
2.1.3 社会经济状况 |
2.2 非点源污染状况 |
2.2.1 前期调查 |
2.2.2 研究方法 |
2.2.3 研究结果 |
2.3 水环境状况 |
2.3.1 前期调查 |
2.3.2 研究方法 |
2.3.3 研究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 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流域基础数据库构建 |
3.1 空间数据库构建 |
3.1.1 地图投影和坐标变换 |
3.1.2 信息图层的制备 |
3.2 属性数据库构建 |
3.2.1 土壤数据属性数据库构建 |
3.2.2 气象数据属性数据库构建 |
3.3 子流域划分 |
3.4 水文响应单元分配 |
4 SWAT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及率定和验证 |
4.1 SWAT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
4.1.1 方法 |
4.1.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4.1.3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4.2 SWAT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
4.2.1 模拟精度及适用性评价 |
4.2.2 模型率定和验证的步骤 |
4.2.3 径流、氨氮的率定和验证 |
5 基于SWAT模型的非点源污染研究 |
5.1 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流域泥沙和非点源污染负荷分布特征 |
5.1.1 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流域泥沙和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时间分布 |
5.1.2 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流域泥沙和非点源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 |
5.2 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分布影响因子分析 |
5.2.1 降雨和径流对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 |
5.2.2 土地利用类型对泥沙和非点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的影响 |
5.2.3 土壤类型对泥沙和非点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的影响 |
5.2.4 坡度对泥沙和非点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存在的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基于生态健康的水利工程对水文连续性影响研究 ——以西苕溪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及水利工程对其的影响 |
1.1.2 水文连续性 |
1.1.3 水利工程对水文连续性的影响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水文连续性相关的概念模型 |
1.2.2 闸坝对河网连通性的影响 |
1.2.3 水库径流调节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分析 |
1.2.4 堤防工程对河流—洪泛滩区连续性的影响分析 |
1.2.5 水库、堤防对水文连续性影响的综合分析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1 总体特征 |
2.1.2 气候 |
2.1.2.1 气温 |
2.1.2.2 降水 |
2.1.2.3 蒸发 |
2.1.3 水文 |
2.1.4 水资源 |
2.1.5 水环境 |
2.1.6 河流生态 |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2.3 研究区水利工程概况 |
2.3.1 蓄水工程 |
2.3.2 引水工程 |
2.3.3 堤防工程 |
2.4 研究区的典型性 |
第三章 闸坝对河网连通性的影响 |
3.1 河网连通性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 |
3.1.1 纵向连续性指标 |
3.1.2 树状河网连通性指数 |
3.1.3 数据选取和处理 |
3.2 河网连通性分析 |
3.2.1 闸坝对河网连通性影响的空间分析 |
3.2.2 纵向连续性指标分析 |
3.2.3 树状河网连通性指数分析 |
3.2.4 河网连通性的维护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库径流调节对河流纵向连续性的影响 |
4.1 HSPF模型对西苕溪流域日径流过程的模拟 |
4.1.1 HSPF模型 |
4.1.1.1 HSPF模型概况 |
4.1.1.2 HSPF模型结构 |
4.1.1.3 HSPF模型产流计算原理 |
4.1.1.4 HSPF模型汇流计算原理 |
4.1.1.5 HSPF模型率定过程 |
4.1.1.6 模拟效果评估标准 |
4.1.2 西苕溪流域HSPF模型模拟 |
4.1.2.1 基础数据 |
4.1.2.2 子流域划分 |
4.1.2.3 降水数据空间离散 |
4.1.2.4 模型参数的率定 |
4.1.2.5 模型模拟效果检验 |
4.2 基于生态健康的水库径流调节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分析 |
4.2.1 分析方法 |
4.2.1.1 水文变异分析方法 |
4.2.1.2 变化幅度分析方法 |
4.2.2 水库径流调节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及其效应分析 |
4.2.2.1 天然径流过程的模拟 |
4.2.2.2 实际与模拟天然径流过程水文情势的对比 |
4.2.2.3 水文情势改变程度、原因及效应分析 |
4.2.3 多目标水库生态调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库、堤防对河流—洪泛滩区连续性的影响 |
5.1 水力学模拟 |
5.1.1 HEC-RAS模型基本情况 |
5.1.1.1 HEC-RAS模型概况 |
5.1.1.2 恒定流计算 |
5.1.1.3 非恒定流计算 |
5.1.1.4 HEC-GeoRAS模块 |
5.1.2 西苕溪流域HEC-RAS模型模拟 |
5.2 水库和堤防影响下的河道—洪泛滩区连续性变化分析 |
5.2.1 情景假设 |
5.2.2 水库和堤防影响下的洪水水位及淹没范围变化分析 |
5.2.2.1 090811号洪水概况 |
5.2.2.2 090811号洪水水文水力学模拟 |
5.2.2.3 090811号洪水不同情景洪峰水位及淹没范围分析 |
5.2.3 水库和堤防影响下的侧向连续性指数变化分析 |
5.2.3.1 侧向连续性指数 |
5.2.3.2 不同情景侧向连续性指数对比分析 |
5.2.4 水库和堤防影响下的洪泛滩区发育系数变化分析 |
5.2.4.1 洪泛滩区发育系数 |
5.2.4.2 不同情景洪泛滩区发育系数对比分析 |
5.2.5 河流—洪泛滩区连续性的维护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太湖流域安吉县森林控制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的效益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计算方法 |
2.1 森林控制土壤侵蚀量 |
2.2 森林减少养分流失量 |
2.3 森林减少养分流失的生态效益 |
3 结果分析 |
3.1 森林控制土壤侵蚀量 |
3.2 森林减少养分流失量 |
3.3 森林减少养分流失的生态价值 |
4 讨 论 |
5 结 论 |
四、~(137)Cs法应用于流域土壤侵蚀初步研究——以太湖上游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137Cs和SCP的对比对南方小流域土壤侵蚀的初步研究 ——以黄茅潭流域为例[D]. 冷雪.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2]太湖西苕溪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量水质模拟研究[D]. 高斌. 南京大学, 2018
- [3]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对西苕溪流域径流及营养盐输出的影响研究[D]. 罗川.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4]新疆准东矿区土壤风蚀研究[D]. 周颖. 新疆大学, 2016(02)
- [5]宁镇地区土壤侵蚀的7Be示踪研究[D]. 杨本俊.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1)
- [6]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土壤及植被的时空格局变化[D]. 肖锐. 浙江大学, 2014(01)
- [7]苕溪流域地表水水质综合评价与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D]. 李伟. 浙江大学, 2013(01)
- [8]基于SWAT模型的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D]. 吴一鸣. 浙江大学, 2013(06)
- [9]基于生态健康的水利工程对水文连续性影响研究 ——以西苕溪流域为例[D]. 罗贤. 南京大学, 2012(07)
- [10]太湖流域安吉县森林控制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的效益评估[J]. 张彪,董敦义,张灿强,杨艳刚,潘春霞,王斌.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