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信网络如何盈利(论文文献综述)
韩亚萌[1](2020)在《企业跨行业并购的动因及绩效研究 ——基于大唐电信并购要玩娱乐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的并购活动日益增多,而其中不乏存在进行跨行业并购的企业,相比同行业并购,跨行业并购由于双方经营领域不同,其并购后整合的难度更大、失败的风险也更高。而在本文选取的案例中,大唐电信属于电子信息制造业,其集成电路设计及相关产业发展较早,在行业内有着一定的优势,且政府部门近年来对相关领域也进行大力扶持。在如此发展利好的情况下,该行业内却存在部分企业选择进行跨行业并购网络游戏等互联网企业,大唐电信就是其中之一,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究,而这类企业在并购中的绩效表现如何、跨行业并购能否为其创造价值这些问题也值得关注。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基于大唐电信并购要玩娱乐这一案例,对企业进行跨行业并购的动因和并购绩效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价。对研究问题进行分解,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大唐电信并购要玩娱乐的动因是什么;二是并购活动为大唐电信带来了什么样的绩效变化;三是结合并购动因和并购绩效,分析并购目的是否达到,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基于以上研究问题,本文的研究思路为:首先总结现有研究和相关理论,对行业现状、并购双方及并购过程进行梳理研究;其次,结合并购动因理论和大唐电信相关公告,对大唐电信并购要玩娱乐的动因进行分析;再次,采用事件研究法和平衡计分卡法对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进行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并购动因,分析并购目的是否达到;最后,对并购前后绩效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实施跨行业并购的企业提出建议。本文最终研究发现:(1)大唐电信并购要玩娱乐的动因是拓展业务领域、改善资产结构和发挥并购协同效应;(2)大唐电信的短期并购绩效较好,得到了市场认可,但中长期并购绩效表现较差;(3)结合并购动因分析,大唐电信未达到其并购目的,主要原因是互联网行业内竞争加剧、目标企业选择不当、并购后整合不到位等。本文的研究价值是:通过对大唐电信跨行业并购要玩娱乐的这一典型案例研究,总结本次并购失败的原因,可以对其他进行跨行业并购的企业提供了一些启示作用。
刘嘉瑞[2](2020)在《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成长路径的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自从1958年MM理论诞生以来,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问题成为财务管理和企业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企业的融资决策结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治理效率,最终影响企业绩效。电信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型产业,具有资金密集性、成本沉淀性和自然垄断性等特点,对其他产业的信息传递和组织效率提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通信技术发展已进入5G时代,但近些年来我国电信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收入和盈利压力增加,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本文对我国的三家电信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分别进行深入分析,并进一步探究如何通过对资本结构的选择和合理安排来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升企业绩效。不仅丰富了资本结构理论研究,也有利于电信行业的整体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本文首先对我国目前三家电信企业资本结构和企业绩效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然后选择了 2001年-2018年三家企业港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做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债务结构和股权结构两个方面分别对三家公司的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问题进行研究。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国移动的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负相关;流动负债率与企业绩效呈非线性关系,最优的流动负债率水平为92.76%;滞后一期的无息负债率与企业绩效呈显着的二次函数关系,无息负债率在92.66%左右的水平对未来企业绩效的提高更为有效;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呈非线性关系。中国电信的资产负债率和流动负债率均与企业绩效呈显着的二次函数关系,45.20%和88.14%分别为为较优的资产负债率和流动负债率水平;滞后二期的无息负债率与企业绩效之间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提高无息负债率对未来企业绩效的增加具有积极作用;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的二次函数关系,最优水平为74.91%。中国联通的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为负相关关系,降低资产负债率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更为有效;从债务结构看,提升流动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均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从股权结构看,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呈显着的三次函数关系。
毛坤[3](2020)在《网络投资诈骗犯罪案件侦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传统投资理财方式风险高、回报率低的特点让部分逐利心切的民众追随互联网金融的潮流,开始参与网络投资。由于政策和监管没有及时跟进,民众风险意识淡薄,使得不法分子乘着这一契机借助互联网、电子支付翻新、升级犯罪手法,网络投资诈骗集中爆发。根据猎网平台2016年至2019年连续四年的数据统计,网络投资诈骗已经成为网络诈骗中举报数量最多、人均损失最为严重的诈骗方式之一,也是公安机关重点侦破、打击的案件类型之一。从目前的犯罪形式看,网络投资诈骗具有团伙作案、公司化运营,犯罪手段隐蔽、犯罪案件黑数大、犯罪形态复杂、受害群体地域分布广泛、犯罪危害严重等特点;有着与当下实时热点紧密结合,与网络交友诈骗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从犯罪手段看,网络投资诈骗犯罪主要可分为“养号”“吸粉”“固粉”“脱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环环相扣,一步一步地引诱投资人进入诈骗圈套。当前,公安机关侦办此类案件面临着主动发现犯罪难、确定嫌疑人身份难、核实案件难、案件取证难等诸多侦查难点。因此,公安机关应当从拓展线索来源、多角度综合分析案情、利用技术手段锁定犯罪嫌疑人位置和完善取证工作四个方面入手提升侦查打击能力。在拓展线索来源方面,应当依托QQ、微信、贴吧、论坛等网络空间,并通过物建网络秘密力量,串并案件等措施多渠道拓展犯罪线索;在综合分析案情上,应当借助资金流和信息流开展个案侦查,深入进行信息研判,查清资金流向,摸清犯罪团伙结构,查明诈骗人员职能分工;在锁定犯罪嫌疑人位置进行抓捕时,应当结合网安、技侦、刑侦等力量通过IP地址、MAC地址以及网络痕迹快速落地犯罪嫌疑人位置;在完善取证工作方面,应当建立法检提前介入机制,并加强与互利网公司的协作,提升侦查人员取证能力。
陈若萱[4](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何白[5](2017)在《中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融合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领域的产业融合引人瞩目。在传媒业与电信业相互融合的交汇处,网络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态诞生并迅速风靡于我国的互联网。自2006年网络视频产业发轫,历经跑马圈地式的野蛮扩张,泥沙俱下式的市场洗牌,再到步履稳健的理性成长;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规模由小变大,产业规制从无到有,产业链条不断地完善,产业布局逐渐多元。作为产业融合边界处诞生的边缘产业,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受到融合因素的深刻影响。数字融合使广电、出版、电信三大产业的信息产品属性趋同,互联网的出现为信息内容传播提供了一个通用的网络平台,多种产业力量均可以在互联网上布局网络视频业务。同时,三网融合的推进使广电网、电信网与互联网通过技术升级改造,在技术标准上趋于一致,网络层上互联互通,业务上彼此渗透;多样化的视频传播终端被催生。融合的扩散还使娱乐、文化、教育等产业经由内容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加入到信息产业大汇融的队伍之中。面对产业之间广泛融合的大背景,网络视频内容运营面临内容来源多元化、传输渠道多元化、播出终端多元化的局面;网络视频企业的业务经营范围也拥有极为广阔的延伸拓展空间。当前,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面临融资、内容版权、政策规制等各方面的现实阻碍,视频企业之间在内容领域的白热化竞争令运营成本年年攀升,行业长期处于普遍亏损的状态。如何找寻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良性发展路径?此问题十分值得探讨和研究。本文尝试以产业融合为分析视角,对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进行全方位的探析,从中探寻破除产业发展困境、推动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在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上,本论文首先对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脉络、发展特征进行全面且深入的梳理,从宏观上把握我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的整体图景。其二,结合产业融合趋势对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机理与动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建立起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其三,应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产业融合下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产业组织、产业链以及网络视频企业的发展模式进行具体分析研究。最后,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对如何推动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这一命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本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第一,选题创新:我国网络视听新媒体产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网络视频产业的研究更为匮乏,研究内容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本研究将我国网络视频产业作为研究对象,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分析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在研究选题角度较为新颖,具备了创新性。第二,内容创新:本文在第三章对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弥补了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在第四章中,提出我国网络视频融合发展的框架,对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在第五、六、七三章分别对产业融合环境下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产业组织、产业链以及企业的发展案例进行具体分析;以上研究内容在本研究领域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第三,方法创新:本研究应用了产业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和研究范式对网络视频产业进行分析。在第五章中,本文应用产业组织研究中经典的SCP分析框架,对网络视频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分析;第六章中,通过产业链整合理论和价值系统、价值网等的理论工具对网络产业的产业链发展进行研究。在网络视频研究领域具有方法上的创新性。第四,结论创新:在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注重对产业发展现实问题的解决。在第八章中,系统性地分析了阻碍我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的一系列现实矛盾,提出推动网络视频行业技术创新、鼓励企业进行营利模式创新、建立新环境下版权治理机制以及如何科学制定产业规制、推动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系列建议和对策。
程瓯[6](2016)在《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文中指出电信产业是中国近十几年来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电信产业视为自然垄断产业,电信服务的基础性、网络的完整性以及电信运营的规模经济性决定了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1994年,中国联通的进入打破了电信业的垄断,之后中国电信业经历了几次大的拆分,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2008年电信产业融合重组,形成电信、移动和联通三足鼎立的局面。随着产业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三网融合”政策的推进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变革,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失衡、业务增长乏力的问题己经显现出来,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规制与竞争方面的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在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以后,如何形成均衡的市场竞争格局,如何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如何进一步完善电信监管机制,为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有效竞争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对垄断性较强但又具有一定竞争性的电信产业来说,单纯用规制理论或产业组织理论进行分析,都是有失偏颇的。因此,本文在“SCP”范式的基础上,结合电信产业的经济特性,将产业组织理论和规制理论相融合,构建了“政府规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R-SCP"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这个理论框架对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以及电信产业规制进行研究,结合“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新态势,对电信产业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为我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发展、电信产业政策和规制改革等提出新的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理论基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作了介绍。对相关理论进行考察,在回顾自然垄断理论、规制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分析“SCP”范式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适用性以及局限性。第二部分构建电信产业"R-SCP"理论分析框架,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介绍了我国电信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电信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结合电信产业所具有的自然垄断与竞争特性,构建"R-SCP"理论分析框架,在该理论框架内,规制、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都是电信产业的内生变量,规制影响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同时也受到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绩效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的内容。运用"R-SCP"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重点分析不对称规制、“三网融合”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分析“移动通信转售”、手机实名制等产业政策变化以及放松规制对市场行为的影响,结合电信产业几次大的拆分和重组,对各个阶段的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是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组织及规制的影响,主要是第八章的内容。分析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影响,并以“微信”为例分析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语音、短信业务的替代作用,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组织变革和转型方向,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并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规制的新特点。第五部分是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建议,包括第九章和第十章的内容。介绍了电信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内涵及目标,规制合理化与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关系,以及产业融合对电信规制的影响,借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电信规制与改革经验,对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提出政策建议。最后,对全文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文研究表明,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受到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的共同影响,随着产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进一步放松规制,市场机制对电信产业组织的影响将越来越强。但由于电信产业所具有的网络特性,政府规制仍然有必要保持。政府需要改变直接用行政手段参与电信业产业组织调整的状况,更多地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对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调整,重点关注对公平竞争环境的塑造和保护。
郭宇[7](2014)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中提出移动互联网被称为是即大型机/小型机时代、个人电脑时代、桌面互联网时代之后改变世界的第四波信息浪潮。移动互联网正在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发展,其日新月异的商业模式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传统行业规则。电信行业作为国家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面对新技术、新产业和新模式的多重冲击,传统电信运营商的核心优势正逐步削弱。把握移动互联网的重大创新机遇,探索移动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成为传统电信运营商重新赢得行业竞争主导地位的关键。国内外学术界目前对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商业模式研究较为分散,从不同角度、不同利益方对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类型做了不同程度的归纳和总结,主要观点为移动互联网是以价格免费为基础,以草根大众为服务对象,以信息传递扁平化为特征,但对于电信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探索仍停留在实践层面,缺乏较为科学的理论方法体系。一方面,电信运营商受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强烈冲击,可以说是“步履维艰”。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企业,尤其是OTT企业,由于其具备开放合作包容的创新机制,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和满足市场客户需求,发展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态势。而目前国外运营商采用的智能管道/哑管道、开放平台、业务创新等战略都是非系统化、非结构化的和非全局化的商业模式转型策略。基于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国有体制特色以及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我国电信运营商的商业模式选择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是决定电信运营商未来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以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格局为核心,以电信运营商为研究主体,沿着不同层级商业模式的选择和执行展开研究。本文对移动互联网产业特征、消费行为和对传统模式的颠覆形式进行梳理,揭示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重大创新机遇及挑战;本文对商业模式的理论发展和学术研究热点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从各参与方视角筛选、提炼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主要商业模式的发展类型。通过对移动互联网三个核心要素“互联网、终端、平台技术”的理解,以及移动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供需关系扭转的分析,得出了“支付、渠道和客户服务”三个新增核心要素的结论。本文在产业级层面,提出不同竞争地位的电信运营商应采纳不同的竞合策略,电信运营商要与移动互联网企业加快融合,形成“竞合”关系,通过“跨界经营”产生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在企业级层面,提出智能管道战略下加快流量经营步伐,将智能管道与客户服务平台、大数据服务平台有机结合;在业务级层面,提出业务创新是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的两轮驱动,业务转型成功后可成为电商推广平台的创新建议。具体来说,本文主要内容如下:(一)提出了移动互联网边发展,边研究,边形成的理论体系本文深入比较研究移动互联网的新经济、技术特性及消费行为模式。移动互联网具有碎片化、准确化和高隐私化等特点,既继承了桌面互联网的开放协作的特征,又继承了移动通信网的实时性、隐私性、便携性、准确性、可定位的特点,是两者的结合。移动互联网打破了信息的不对称性格局,信息快速传递,信息资源被广泛共享,信息来源和获取信息的方法开始更多地向电子化、虚拟化靠近。由此产生的海量大数据也被充分整合利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二)提出了基于“竞合”的产业跨界融合策略(产业级)本文通过建立移动互联网参与方的演化博弈模型,认为影响博弈结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利益分配机制、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平衡、系统的发展阶段,提出博弈双方可能收敛的四种进化稳定策略及系统演化特征改变的临界点。其中鞍点演化策略对初始条件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本文通过动态演化博弈模型,以OTT业务为例,提出了产业共赢的三种策略,就目前国内三家运营商而言,不推荐保护策略,建议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推行与OTT企业的合作策略,而实力较强的中国移动采取与OTT的竞争策略。(三)提出了基于用户大数据和流量经营的智能管道策略(企业级)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国内外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创新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总结企业级商业模式的三种转型路径,即智慧模式、智能管道模式和哑管道模式,并提炼出影响企业级商业模式选择的六大关键要素,即网络建设、技术选择、终端、内容应用、计费模式和组织变革,通过层次分析法的量化决策方式得出选择智能模式相比较其它商业模式更为合理的结论。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模型,提出对于国内三大运营商而言,成为智能管道的提供商是未来企业层面需遵循的商业模式,依托通信网络基础资源,同时又直面用户,用业务创新、管道模式创新为用户带来新的体验。(四)提出了围绕金融和技术创新的业务策略(业务级)本文以电信运营商信息导航业务(116114业务)为例,通过构建业务层面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形成四大重点反馈环,以用户规模和业务收入为导向,分析业务运营、网络投资、产业上下游整合、市场竞争程度分别对116114业务发展带来的影响。本文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电信运营商在经营某项具体业务时,必须以“门户经营、平台共享、开放合作”为理念开展技术和金融创新,整合资源,树立创新宽容失败的新观念,培养大企业家精神,发挥国有企业的领头羊作用。
朱成雪[8](2014)在《移动互联网产业电信运营商的盈利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面对电信运营商生态系统发生的巨大改变以及新的生态系统下用户特征发生变化,运营商传统的盈利模式已不能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4G的商用化、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快速发展迫使运营商对传统盈利模式进行转型。与此同时,苹果App Store在线应用商店的巨大成功,引发了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的终端厂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的广泛效仿,一时间,大量应用商店平台纷纷上线,移动互联网产业呈现出百花齐放式的崭新局面。内容服务提供商和终端厂商利用自建平台绕过运营商与用户进行直接交易,逐步蚕食运营商的产业链地位。在运营商逐步沦为管道商、不断丧失产业链利润的大背景下,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拟对移动互联网产业新业态下电信运营商新的盈利模式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以期为电信运营商更好地适应新的发展环境提供决策参照。文章首先系统考察了移动互联网产业中国内、外电信运营商已有的主要盈利模式,分析我国电信运营商现有盈利模式的不足及其制约其盈利的主要因素,并试图挖掘国外电信运营商已有盈利模式的固有优势;其次,借鉴新兴移动互联网企业的主要盈利模式(即基于“社交网站”以及“终端+应用”的平台盈利模式)并结合4C理论,分析我国电信运营商构建基于双边市场平台盈利模式的可行性,进而运用双边市场理论论证我国电信运营商平台的双边市场特征;最后,利用Hotelling模型,系统剖析影响电信运营商平台盈利定价的主要因素,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的早期及其后续竞争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探究基于平台利润最大化盈利模式下的电信运营商具体定价策略与平台盈利的具体实施策略。
钟蔚[9](2013)在《基于能力分享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移动互联网产业正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和巨大的创新能力受到全球瞩目,移动互联网从2G时代进入到3G时代,并正向4G演进发展,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网络带宽的提升、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带来移动互联网应用产品的极大丰富,也促进了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终端制造商以及其他行业企业纷纷向移动互联网进行战略转型,试图抢占未来产业价值链的主导权。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的竞争越来越激励,商业模式也日趋开放。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用户基础、技术成熟度、产品丰富度和创新扩散度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细分客户群规模不大、行业应用发展不足、对其他行业的拉动力不足等问题,目前在商业模式上仍处于模仿、探索阶段。本文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探讨了移动互联商业模式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对基于能力分享下的商业模式的构建与优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具有较高指导意义,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首先,通过对商业模式文献的梳理和总结,本文从基于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两个维度将商业模式的定义进行了概括,重点研究了商业模式在对企业内外部关系、生产组织关系及本质方面的理论成果以及在企业盈利性、运营管理、企业战略等实践应用中的分析结论。本文把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实现归纳为商业模式的本质与核心功能,并进一步从竞争优势角度研究了企业的资源理论、能力理论和知识理论,从中注意到在企业合作中进行能力沟通与分享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本文在对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的演进分析中,新引入了能力流概念,提出除了传统的产品流、信息流和价值流外,新时期的宽带移动互联网价值链中,能力分享和能力流具有更重要的作用。能力分享主要包括市场能力、技术能力、组织能力等内容,能力流是价值流的来源和载体,能力流是随着价值链成员间的能力分享在价值网络中进行传递、吸收和转换,最终实现价值创造。本文对能力分享的博弈特征、动态博弈过程、Stackelber博弈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企业间进行能力分享的策略是博弈的纳什均衡。主导企业的投入和分享努力程度对其他企业的分享活动具有正向作用,企业在能力分享的动态博弈中,倾向于选择能力强、分享和传递效率高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前两部分内容建立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随后,在分析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内涵和功能的基础上,本文对能力分享商业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业务模式、盈利模式和管控模式是商业模式的三大实体构成,它承载了商业模式经营战略层面、策略与机制运营层面的内容,实现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实现三大功能。基于理论研究和商业模式的比较分析,结合电信运营商的产业发展环境及自身的能力、资源特点,本文构建了电信运营商的以“智能管道+开放平台+特色产品”的移动互联网能力分享商业模式,并按照商业模式统一视图和能力分享的原则,对其实体构成的业务模式、盈利模式、管控模式进行了具体设计。此外,本文研究认为,电信运营商在能力分享和能力提升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平台化的原则进行能力、资源整合,通过能力分享平台建立企业能力提升的闭环循环过程。最后,本文对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通过手机终端布局移动互联网的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如果互联网企业不能建立有效的模式和进行充分的能力分享、资源互补,则其发展效果与预期将相差较大。在对中国移动网络运营商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经营的实证分析中,分析了不同能力因素对手机上网用户规模发展的影响作用存在较大差异性,运营商应该结合业务性质与特点合理投入能力资源,并协调发展各项能力。本文的创新之处:(1)提出了能力分享对产业价值链合作的意义,采用动态博弈、主从博弈和决策均衡方法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利用因子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能力因素对运营商业务经营的影响,在价值链理论中引入了能力流这一新概念,确立了能力分享的理论依据。(2)构建了核心功能与构成实体相互统一的商业模式结构体系,实现了商业模式主要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统一。(3)基于电信运营商视角构建了能力分享商业模式,实现了其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在核心内容、核心功能与具体承载实体的有机衔接,并对开放平台与适度管控的关系与机制进行了设计。
刘春华[10](2013)在《EVA导向的电信运营企业的价值管理》文中指出2013年最新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规定,从2013年1月1日起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实行第四任期(2013-2015年)考核。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 EVA)的考核权重由上一任期的40分提高到本任期的50分,占据了考核总分的半壁江山。这意味着国务院国资委进一步加大了对电信运营企业价值管理模式(Value Based Management,以下简称VBM)的重视。论文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对EVA导向的电信运营企业的价值管理分四个层次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分析了电信运营企业开展EVA考核的背景:国有资产监管力度的加大和通信行业自身竞争发展的需要。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和行业分析(第二章和第三章)。文献综述(第二章)综合回顾了国内外价值管理和EVA的相关文献。国外针对EV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EVA的价值相关性研究;EVA会计调整的有效性研究;EVA业绩评价有效性研究。国内对EVA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EVA与中国企业业绩和企业价值相关性的研究;EVA用于国内企业绩效管理的研究;EVA用于企业决策相关的研究。行业分析(第三章)分析了电信运营行业的四大经济特征:成本沉淀性、规模经济性、边际成本不相关性、范围经济性。并结合此特征分析了目前电信运营企业EVA提升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庞大的网络资产增加了电信行业EVA提升的难度,降低资本占用,提升资产运行效率都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营销成本的不断增加也为EVA提升带来了刚性压力;网络运行维护成本渐成刚性成本更加加剧了EVA提升的难度。这为论文第二部分的研究奠定了行业基础。第三部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对电信运营企业的EVA进行了推导,对EVA与传统业绩指标的数量化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全球电信运营企业的发展策略分区域进行研究,并基于博弈论提出了EVA导向的考核评价模型。第四章根据电信运营行业的特点,结合EVA的定义公式,对通信行业EVA从收入、成本、资本占用、资金成本等角度进行了全景式分析,得出了通信行业EVA价值地图;分析并确认了最能够体现电信运营企业特点的EVA计算调整科目;选取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共15家知名电信运营企业作为样本,分别计算出这些电信运营企业的EVA数据。第五章主要对电信运营企业EVA与传统业绩指标的数量化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分全球、欧洲、美国、中国、日韩等不同区域进行了分类研究,得出了较为有价值的结论。第六章则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建立了电信运营企业EVA导向的业绩考核评价模型,为EVA的实施提供了方案保障。第四部分(第七章和第八章)提出了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的EVA价值提升方略;对本文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汇总,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方法、数据和结论三方面,具体如下:1.在数据上,选取了全球15家电信运营商共102份数据本文通过彭博数据库和相关电信运营企业的年报,选取了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共15家知名电信运营商的102份数据,并计算得出收入、资产、EBITDA率、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ROA、ROE、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收入增长率等十大指标,为本文系统深入分析电信运营企业EVA奠定了详实的数据基础。2.在方法上,采用分区域的相关分析与基于委托代理的考核评价方法本文基于详实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多变量化繁为简,归纳出潜在的相关性较强的变量类别,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了分区域的EVA与主要能力因素的关系模型。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探讨了EVA导向的考核评价模型。3.在结论上,得出了电信运营企业EVA与传统指标的数量化关系和EVA导向的考核评价模型。具体如下:(1)电信运营企业EVA的构成通过对EVA三大影响因素的分解,紧密结合电信运营企业EVA构成要素进行了深入分解,并结合通信行业特点对EVA计算所需的主要调整项目进行了探讨。(2)电信运营企业EVA与传统业绩指标相关关系研究主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探索EVA与传统绩效指标,以及这些指标背后体现出的公司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对分区域进行电信运营企业经营发展策略探讨。(3)EVA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模型以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设计出基于EVA导向的电信运营企业考核评价模型,有效弥补了委托人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用委托人相较代理人在评价方面的信息优势,鼓励代理人以横向的贡献程度和纵向提的业绩升为着眼点,突破目标的局限,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未考虑电信运营企业管理体制变化对EVA的影响;由于电信运营企业年报规则的变化,论文只选取了2006年以后的数据,保证了会计科目的一致性,但也降低了样本的容量和准确性。
二、电信网络如何盈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信网络如何盈利(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跨行业并购的动因及绩效研究 ——基于大唐电信并购要玩娱乐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设计 |
1.2.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径 |
1.2.2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1.3 研究特色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并购动因的文献回顾 |
2.1.2 并购绩效的文献回顾 |
2.1.3 跨行业并购效应的文献回顾 |
2.1.4 文献评述 |
2.2 相关理论 |
2.2.1 并购动因理论 |
2.2.2 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
3 跨行业并购动因分析 |
3.1 并购双方行业现状 |
3.1.1 收购方行业现状 |
3.1.2 被收购方行业现状 |
3.1.3 跨行业并购背景 |
3.2 并购双方介绍 |
3.2.1 收购方——大唐电信 |
3.2.2 被收购方——要玩娱乐 |
3.3 并购方案 |
3.4 大唐电信跨行业并购动因分析 |
3.4.1 拓展业务领域 |
3.4.2 改善资产结构 |
3.4.3 发挥并购协同效应 |
4 跨行业并购绩效分析 |
4.1 大唐电信整体的并购绩效分析 |
4.1.1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短期绩效分析 |
4.1.2 基于平衡计分卡法的中长期绩效分析 |
4.2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并购绩效分析 |
4.2.1 基于平衡计分卡法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并购绩效分析 |
4.2.2 结合公司整体的综合绩效评价 |
4.3 跨行业并购绩效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
5 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启示 |
5.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成长路径的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资本结构 |
2.1.2 企业绩效 |
2.2 基础理论 |
2.2.1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
2.2.2 新资本结构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2.3.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基于财务角度的我国电信企业成长路径分析 |
3.1 外部环境分析 |
3.1.1. 产业改革 |
3.1.2.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
3.2 中国移动发展分析 |
3.2.1 中国移动概况 |
3.2.2 中国移动成长性、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分析 |
3.3 中国电信发展分析 |
3.3.1 中国电信概况 |
3.3.2 中国电信成长性、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分析 |
3.4 中国联通发展分析 |
3.4.1 中国联通概况 |
3.4.2 中国联通成长性、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分析 |
第四章 我国电信资本结构和企业绩效的对比分析 |
4.1 资本结构的对比分析 |
4.1.1. 债务结构分析 |
4.1.2. 权益结构分析 |
4.2 企业绩效的对比分析 |
4.3 基于可视化方法的电信企业资本结构和企业绩效的对比分析 |
第五章 我国电信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5.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5.2 研究假设 |
5.2.1. 债务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5.2.2. 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5.3 变量选取 |
5.4 中国移动实证分析 |
5.4.1 模型构建 |
5.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3 相关性统计分析 |
5.4.4 回归分析及结果 |
5.5 中国电信实证分析 |
5.5.1 模型构建 |
5.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5.3 相关性统计分析 |
5.5.4 回归分析及结果 |
5.6 中国联通实证分析 |
5.6.1 模型构建 |
5.6.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6.3 相关性统计分析 |
5.6.4 回归分析及结果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启示与建议 |
6.2.1 优化债权结构 |
6.2.2 优化股权结构 |
6.2.3 提高企业治理水平 |
6.2.4 政策支持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网络投资诈骗犯罪案件侦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价值 |
1.3 研究方法 |
2 网络投资诈骗犯罪概述 |
2.1 网络投资诈骗犯罪界定 |
2.1.1 网络诈骗犯罪的概念 |
2.1.2 网络投资诈骗犯罪的界定 |
2.1.3 网络投资诈骗犯罪与集资诈骗犯罪的联系与区别 |
2.2 网络投资诈骗犯罪的特点 |
2.2.1 多为团伙作案,公司化运营 |
2.2.2 犯罪手段隐蔽 |
2.2.3 案件黑数大 |
2.2.4 犯罪形态复杂 |
2.3 网络投资诈骗犯罪案件多发的原因分析 |
2.3.1 犯罪成本低 |
2.3.2 骗术迷惑性强 |
2.3.3 受害人对投资市场不了解 |
2.3.4 受害人的趋利心理 |
2.4 网络投资诈骗犯罪案件的演变趋势 |
2.4.1 网络投资诈骗犯罪案件的发案现状 |
2.4.1.1 网络投资诈骗犯罪案件的发案数量 |
2.4.1.2 网络投资诈骗犯罪案件的人均损失现状 |
2.4.2 网络投资诈骗犯罪的发展趋势 |
3. 网络投资诈骗犯罪手段分析 |
3.1 网络投资诈骗犯罪的预备阶段 |
3.2 网络投资诈骗犯罪的实施阶段 |
3.2.1 诈骗团伙“养号”过程分析 |
3.2.2 诈骗团伙“吸粉”过程分析 |
3.2.3 诈骗团伙“固粉”过程分析 |
3.2.4 投资人“脱粉”过程分析 |
3.3 网络投资诈骗犯罪的既遂阶段 |
4. 网络投资诈骗犯罪案件的侦查难点 |
4.1 主动发现犯罪难 |
4.1.1 非法网络投资平台隐蔽性强 |
4.1.2 诈骗犯罪团伙发展客户方式伪装性强 |
4.2 确定嫌疑人身份难 |
4.2.1 定期更换网站、清理被骗用户 |
4.2.2 无法落地犯罪嫌疑人IP地址 |
4.3 核实案件难 |
4.3.1 涉案金额认定难 |
4.3.2 人员认定难 |
4.3.3 案件性质认定难 |
4.4 网络投资诈骗犯罪案件取证难 |
4.4.1 电子证据收集难 |
4.4.2 取证工作量繁重 |
5. 网络投资诈骗犯罪案件的侦查对策 |
5.1 拓展线索来源 |
5.1.1 依托贴吧、微博、直播及交友平台发现犯罪线索 |
5.1.2 依托微信、QQ等社交软件获得犯罪线索 |
5.1.3 物建网络秘密力量,获取犯罪线索 |
5.1.4 根据已有案件信息,挖掘犯罪线索 |
5.2 多角度综合分析案情 |
5.2.1 借助信息流综合分析案情 |
5.2.1.1 借助非法投资平台信息分析案情 |
5.2.1.2 利用IP地址综合分析案情 |
5.2.1.3. 使用社交软件信息分析案情 |
5.2.2 借助资金流分析案情 |
5.2.2.1 通过资金流摸清诈骗团伙组织结构 |
5.2.2.2 通过资金流追查冻结涉案资金 |
5.3 锁定犯罪嫌疑人位置 |
5.3.1 使用社交软件信息查找犯罪嫌疑人 |
5.3.2 利用IP地址锁定犯罪嫌疑人位置 |
5.4 完善取证工作 |
5.4.1 建立法检部门提前介入机制 |
5.4.2 加强警企合作,提升队伍取证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一、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二、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框架 |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梳理 |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
后记 |
(5)中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融合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从媒介融合到产业融合 |
1.1.2 网络视频的勃兴与媒介变局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3.1 网络视频 |
1.3.2 网络视频产业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前沿性与创新性 |
2 文献综述 |
2.1 理论资源 |
2.1.1 产业融合理论 |
2.1.2 产业链相关理论 |
2.1.3 研究中使用的分析工具 |
2.2 研究综述 |
2.2.1 传媒产业融合研究综述 |
2.2.2 中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
2.3 网络视频产业研究述评 |
3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阶段与特征 |
3.1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阶段 |
3.1.1 市场导入期:“播客”风潮下的业态萌芽(1994-2005) |
3.1.2 产业萌芽期:资本“盛宴”下的行业爆发(2006-2007) |
3.1.3 市场调整期:市场洗牌后的秩序重构(2008-2009) |
3.1.4 理性成长期:资源困境中的“合纵连横”(2010-2012) |
3.1.5 融合发展期:多元布局下的跨界经营(2013-) |
3.2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特征 |
3.2.1 内容生产模式多元化 |
3.2.2 传播终端移动化、多屏化 |
3.2.3 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 |
3.2.4 企业营利模式多样化 |
3.2.5 政府管理规范化、细致化 |
3.3 小结 |
4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融合发展:背景、机理与动因 |
4.1 网络视频产业的融合背景 |
4.1.1 传媒业与电信业的融合 |
4.1.2 基于互联网的更大范围的融合 |
4.1.3 一些融合型的产业概念 |
4.2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 |
4.2.1 网络视频产业的核心层——视频内容产业 |
4.2.2 网络视频产业的外延层——视频衍生产业 |
4.3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分析 |
4.3.1 信息技术的驱动 |
4.3.2 资产通用性的提高 |
4.3.3 视频企业对范围经济的追求 |
4.3.4 规制放松与政策的推动 |
4.4 小结 |
5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SCP分析 |
5.1 我国网络视频市场结构分析 |
5.1.1 市场集中度高 |
5.1.2 差异化程度较低 |
5.1.3 市场进入壁垒高 |
5.1.4 产业融合对网络视频市场结构的影响 |
5.2 我国网络视频市场行为分析 |
5.2.1 网络视频市场的价格协调 |
5.2.2 网络视频市场的非价格行为 |
5.2.3 网络视频企业的并购与联合 |
5.2.4 产业融合对网络视频市场行为的影响 |
5.3 我国网络视频市场绩效分析 |
5.3.1 规模增长与长期亏损并存 |
5.3.2 行业收入格局的转变 |
5.3.3 产业融合对网络视频市场绩效的影响 |
6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触合发展的现实路径——产业链整合 |
6.1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链的形态特点 |
6.2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链的整合 |
6.2.1 网络视频企业的水平整合 |
6.2.2 网络视频企业的跨产业垂直整合 |
6.3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价值链的网状嬗变 |
6.3.1 网络视频产业价值系统的基本模型 |
6.3.2 价值网:网络视频产业价值系统的高级形态 |
6.4 小结 |
7 网络视频企业的融合成长——基于多案例分析 |
7.1 理论背景与分析框架 |
7.2 研究设计 |
7.2.1 研究方法 |
7.2.2 样本选择 |
7.2.3 数据收集 |
7.3 案例一:乐视网的“生态”构建 |
7.3.1 案例背景 |
7.3.2 乐视网的融合成长模式分析 |
7.3.3 乐视网融合成长的竞争力分析 |
7.3.4 讨论与启示 |
7.4 案例二:芒果TV的融合成长 |
7.4.1 案例背景 |
7.4.2 芒果TV的融合成长模式分析 |
7.4.3 芒果TV融合成长的竞争力分析 |
7.4.4 讨论与启示 |
7.5 小结 |
8 推动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
8.1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的阻碍 |
8.1.1 行业盈利困局尚未破除 |
8.1.2 企业同质化竞争仍较严重 |
8.1.3 版权保护不断面临挑战 |
8.1.4 政策倾斜成为产业发展掣肘 |
8.2 推动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
8.2.1 持续推动视频行业的技术创新 |
8.2.2 鼓励视频企业进行营利模式创新 |
8.2.3 建立新环境下的版权治理机制 |
8.2.4 加速三网融合促进跨产业竞合 |
8.2.5 科学制定政策推动融合发展 |
9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自然垄断理论 |
2.1.1 早期自然垄断理论 |
2.1.2 传统自然垄断理论 |
2.1.3 现代自然垄断理论 |
2.2 规制理论 |
2.2.1 规制公共利益理论 |
2.2.2 规制俘获理论 |
2.2.3 规制经济理论 |
2.3 产业组织理论 |
2.3.1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
2.3.2 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 |
2.3.3 传统SCP范式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适用性分析 |
2.4 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特性 |
2.4.1 中国电信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
2.4.2 电信业技术经济特征的变化 |
2.4.3 电信企业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第3章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历程及面临的新问题 |
3.1 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历程 |
3.1.1 中国电信产业发展初期 |
3.1.2 中国电信业市场拆分重组历程 |
3.2 中国电信产业监管政策演进 |
3.2.1 从垄断到调整市场结构引入竞争 |
3.2.2 从调整市场结构转向规范市场行为 |
3.2.3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高市场绩效——成立中国铁塔公司 |
3.3 中国电信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
3.3.1 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业传统商业模式形成挑战 |
3.3.2 “三网融合”政策推进加剧了电信市场竞争 |
3.3.3 电信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弱化 |
3.3.4 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对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第4章 构建“R-SCP”电信产业分析框架 |
4.1 电信业规制的目标 |
4.2 电信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
4.3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的现状 |
4.4 现有理论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分析 |
4.4.1 “SCP”范式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 |
4.4.2 规制理论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 |
4.5 电信产业组织的研究思路 |
4.5.1 决定电信产业组织变迁的重要因素 |
4.5.2 电信产业组织研究的主要思路 |
4.6 构建基于规制的“R-SCP”理论分析框架 |
4.6.1 “R-SCP”框架的逻辑关系 |
4.6.2 “R-SCP”理论框架对电信产业的适用性 |
第5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5.1 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
5.2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5.3 政府行为对电信市场结构的直接塑造 |
5.3.1 放松进入规制与引入竞争 |
5.3.2 电信纵向拆分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3.3 电信南北拆分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4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4.1 进入者策略与在位者优势 |
5.4.2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份额和价格的影响 |
5.4.3 不对称规制与联通CDMA手机补贴 |
5.4.4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3G/4G牌照发放 |
5.4.5 “单向携号转网”规制政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 企业行为对电信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1 中国电信的限制性定价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2 中国移动的差异化策略对市场份额的影响 |
5.5.3 中国联通的技术创新行为 |
5.6 产业融合对电信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5.6.1 三网融合对电信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5.6.2 中国三网融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5.6.3 中国广电成为第四大电信运营商影响市场格局 |
第6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
6.1 市场行为的影响因素 |
6.1.1 影响电信企业市场行为的主要因素 |
6.1.2 规制条件下企业行为特征分析 |
6.1.3 中国电信企业各阶段行为分析 |
6.2 规制与放松规制对电信市场行为的影响 |
6.2.1 规制失效下电信企业的排他性行为 |
6.2.2 不对称规制下的电信市场竞争行为 |
6.2.3 电信企业对规制的突破与放松规制 |
6.3 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的影响——以中国联通为例 |
6.3.1 中国联通3G市场定位 |
6.3.2 中国联通3G六统一运营策略 |
6.3.3 中国联通价格行为分析 |
6.3.4 中国联通非价格行为分析 |
6.3.5 中国联通组织调整行为分析 |
6.4 产业政策对电信企业市场行为的影响 |
6.4.1 “移动通信转售”对电信企业行为的影响 |
6.4.2 手机实名制对电信企业行为的影响 |
第7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
7.1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评价方法 |
7.1.1 产业组织理论对经济绩效的评价内容 |
7.1.2 竞争和规制对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影响 |
7.1.3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 |
7.2 中国电信产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7.2.1 完全垄断阶段的绩效分析(1994年之前) |
7.2.2 双寡头垄断阶段的绩效分析(1994-1998年) |
7.2.3 引入竞争阶段的绩效分析(1999-2001年) |
7.2.4 扩大竞争阶段的绩效分析(2002-2008年) |
7.2.5 电信业重组后的绩效分析(2009年至今) |
7.3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总体评价 |
第8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的新特征及其规制 |
8.1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 |
8.2 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
8.2.1 电信运营商产业主导权丧失 |
8.2.2 电信运营商进一步被管道化 |
8.2.3 移动互联网业务替代传统电信业务——以“微信”为例 |
8.2.4 免费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主导 |
8.3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组织变革与转型 |
8.3.1 从全业务运营商转向综合信息服务商 |
8.3.2 运营重心从传统语音转向数据应用 |
8.3.3 由纯管道经营向智能管道转型 |
8.4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市场竞争行为 |
8.4.1 开展4G流量价值经营提升市场绩效 |
8.4.2 搭建应用平台与OTT企业合作运营 |
8.4.3 重视应用服务——以移动支付为例 |
8.4.4 以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提升电信产业竞争力 |
8.5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规制的新特点 |
第9章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建议 |
9.1 电信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内涵及目标 |
9.2 规制合理化与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关系 |
9.3 产业融合对电信业规制的影响 |
9.3.1 电信产业和广电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分析 |
9.3.2 相关市场主体存在各自的利益诉求 |
9.3.3 行业监管者维护部门利益以及职责有所差异 |
9.4 外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经验 |
9.4.1 英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 |
9.4.2 美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 |
9.4.3 国外电信产业规制与改制的启示 |
9.5 中国电信产业的规制改革建议 |
9.5.1 产业融合背景下规制重构的保障机制 |
9.5.2 电信产业市场竞争政策的趋势 |
9.5.3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建议 |
9.5.4 中国电信业规制合理化建议 |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7)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电信行业发展背景 |
1.1.2 传统电信运营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
1.1.3 传统电信运营商创新转型的出路 |
1.2 目的和意义 |
1.3 内容和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商业模式述评 |
2.1.1 商业模式概念内涵 |
2.1.2 商业模式构成要素 |
2.1.3 商业模式分类研究 |
2.1.4 研究述评 |
2.2 移动互联网述评 |
2.2.1 移动互联网概念内涵 |
2.2.2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 |
2.2.3 研究述评 |
2.3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述评 |
2.3.1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 |
2.3.2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类型 |
2.3.3 移动互联网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
2.3.4 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影响 |
2.3.5 研究述评 |
3 分析框架和研究设计 |
3.1 研究分析框架 |
3.1.1 研究出发点 |
3.1.2 分析框架 |
3.2 各层级研究思路 |
3.2.1 产业级商业模式的研究思路 |
3.2.2 企业级商业模式的研究思路 |
3.2.3 业务级商业模式的研究思路 |
3.3 研究变量 |
3.4 样本采集 |
3.5 统计分析 |
4 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产业级商业模式创新 |
4.1 产业级商业模式现状 |
4.1.1 产业价值理论综述 |
4.1.2 产业级商业模式变化 |
4.1.3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现状 |
4.2 产业级商业模式存在问题——以OTT为例 |
4.3 产业级商业模式创新举措——以OTT为例 |
4.3.1 理论模型建立 |
4.3.2 理论模型分析 |
4.3.3 产业级商业模式举措 |
4.4 本章小结 |
5 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商业模式创新 |
5.1 企业级商业模式现状 |
5.1.1 国外电信运营商 |
5.1.2 互联网企业 |
5.1.3 国内电信运营商 |
5.2 企业级商业模式存在问题 |
5.3 企业级商业模式创新举措 |
5.3.1 理论模型建立 |
5.3.2 理论模型分析 |
5.3.3 企业级商业模式举措 |
5.4 本章小结 |
6 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业务级商业模式创新——116114业务 |
6.1 业务级商业模式现状 |
6.2 业务级商业模式存在问题 |
6.3 业务级商业模式创新举措 |
6.3.1 理论模型建立 |
6.3.2 理论模型分析 |
6.3.3 业务级商业模式举措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7.2.1 研究局限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移动互联网产业电信运营商的盈利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可能的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可行性分析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2.1 双边市场理论 |
2.1.1 双边市场的定义 |
2.1.2 双边市场的特征 |
2.1.3 双边市场的分类 |
2.2 盈利模式 |
2.2.1 盈利模式的定义 |
2.2.2 移动互联网产业各主体盈利模式 |
2.3 竞争合作理论 |
第三章 国内外移动互联网产业电信运营商盈利模式现状分析及比较 |
3.1 我国电信运营商的盈利模式 |
3.1.1 以传输为核心的盈利模式 |
3.1.2 电信运营商主导的共生盈利模式 |
3.2 国外运营商的主要盈利模式 |
3.2.1 基于利益分成的盈利模式 |
3.2.2 基于网络接入及流量经营的盈利模式 |
3.2.3 基于运营商定制的内容和服务盈利模式 |
3.3 国外电信运营商的盈利模式对我国电信运营商的启示 |
3.3.1 面向特定目标市场提供个性化内容服务与精细化经营 |
3.3.2 以灵活多样的资费套餐刺激用户需求 |
3.3.3 以合作开放的姿态分享电信资源 |
第四章 移动互联网产业国内电信运营商新型盈利模式构建 |
4.1 我国电信运营商现有盈利模式的不足 |
4.1.1 盈利模式单一 |
4.1.2 盈利模式创新不足 |
4.1.3 利润源不足 |
4.2 新兴移动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借鉴 |
4.2.1 以社交网络为基础的双边平台盈利模式 |
4.2.2 以终端+应用为基础的双边平台盈利模式 |
4.3 运营商平台运营的可行性分析 |
4.4 构建基于双边市场平台的电信运营商盈利模式 |
第五章 基于平台盈利模式的电信运营商的定价策略 |
5.1 影响电信运营商定价的主要因素 |
5.1.1 用户 |
5.1.2 平台厂商 |
5.1.3 内容提供商 |
5.2 电信运营商平台的双边市场特征与运营商定价模型理论基础 |
5.2.1 电信运营商平台的双边市场特征 |
5.2.2 基于平台的运营商定价模型理论基础 |
5.3 基于平台不同发展阶段的电信运营商定价策略 |
5.3.1 建设初期运营商定价策略 |
5.3.2 竞争阶段运营商定价策略 |
5.4 电信运营商新型盈利模式实施策略 |
5.4.1 自身能力支撑 |
5.4.2 用户策略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9)基于能力分享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方案与论文框架 |
1.3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商业模式研究综述 |
2.1.1 商业模式的定义 |
2.1.2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
2.1.3 商业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
2.1.4 商业模式的特征及评价 |
2.1.5 商业模式综述小结 |
2.2 竞争优势相关理论 |
2.2.1 产业组织理论 |
2.2.2 企业资源理论 |
2.2.3 企业能力理论 |
2.2.4 企业知识理论 |
2.2.5 竞争优势综述小结 |
2.3 产业价值链相关理论 |
2.3.1 价值链理论 |
2.3.2 企业网络理论 |
2.3.3 产业链与产业价值链 |
2.3.4 产业价值链综述小结 |
第3章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的能力分享研究 |
3.1 移动互联网产业概述 |
3.2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的裂变与重构 |
3.2.1 传统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 |
3.2.2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重构及其特点 |
3.2.3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价值分析 |
3.3 产业价值链中的能力流分析 |
3.3.1 能力组成及特点 |
3.3.2 能力分享的内涵 |
3.3.3 产业链不同主体的关键能力 |
3.4 产业价值链中能力分享的博弈分析 |
3.4.1 能力分享的博弈特征 |
3.4.2 能力分享的博弈策略分析 |
3.4.3 能力分享的一阶段动态博弈过程 |
3.4.4 能力分享Stackelberg博弈分析 |
3.5 基于网络能力提升的决策均衡分析 |
3.5.1 问题的提出 |
3.5.2 模型设计 |
3.5.3 运营主体的决策均衡 |
3.5.4 决策均衡分析 |
3.6 能力分享对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的意义 |
3.7 小结 |
第4章 移动互联网能力分享商业模式研究 |
4.1 商业模式的内涵分析 |
4.2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功能分析 |
4.2.1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功能 |
4.2.2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统一视图 |
4.2.3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实体构成 |
4.3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实体构成中的能力分享 |
4.4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对商业模式的影响分析 |
4.4.1 产业价值链与商业模式的关系 |
4.4.2 消费者对商业模式的影响分析 |
4.4.3 产业链主体对商业模式的影响分析 |
4.4.4 产业环境与技术发展对商业模式的影响分析 |
4.5 基于能力分享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构建方法 |
4.5.1 能力分享对商业模式构建的作用 |
4.5.2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构建思路 |
4.5.3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构建内容 |
4.6 小结 |
第5章 电信运营商的能力分享商业模式构建 |
5.1 电信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分析 |
5.1.1 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概述 |
5.1.2 I-mode与APP Store商业模式比较 |
5.2 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构建 |
5.2.1 电信运营商的产业发展环境 |
5.2.2 移动互联网能力分享商业模式设计 |
5.2.3 电信运营商的能力分享与能力提升 |
5.3 小结 |
第6章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实证分析 |
6.1 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用户发展效果分析 |
6.1.1 假设及模型提出 |
6.1.2 数据选取及研究方法 |
6.1.3 因子分析 |
6.1.4 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
6.1.5 研究发现与建议 |
6.2 中国互联网企业手机终端市场进入分析 |
6.2.1 产业价值链及定位分析 |
6.2.2 商业模式分析 |
6.2.3 市场进入中的能力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
7.2 未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EVA导向的电信运营企业的价值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的目标 |
1.3.2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价值管理理论综述 |
2.1.1 价值管理内涵研究 |
2.1.2 价值管理外延研究 |
2.2 EVA理论概述 |
2.2.0 EVA产生过程 |
2.2.1 EVA产生背景 |
2.2.2 EVA的概念 |
2.3 EVA国外文献综述 |
2.3.1 EVA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
2.3.2 EVA会计调整的有效性研究 |
2.3.3 EVA业绩评价有效性研究 |
2.4 EVA国内文献综述 |
2.4.1 EVA与企业业绩和企业价值相关性的研究 |
2.4.2 EVA用于国内企业绩效管理的研究 |
2.4.3 EVA用于企业决策相关的研究 |
2.5 EVA在电信行业的文献综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VA导向的电信行业特征分析 |
3.1 EVA特点分析 |
3.1.1 EVA的优点 |
3.1.2 EVA的缺点 |
3.2 电信行业特征分析 |
3.2.1 成本沉淀性 |
3.2.2 规模经济性 |
3.2.3 边际成本的不相关性 |
3.2.4 范围经济性 |
3.3 EVA导向下电信运营企业面临的挑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VA在电信运营企业的构成 |
4.1 电信运营企业EVA价值地图的构成 |
4.1.1 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 |
4.1.2 资本占用(NA) |
4.1.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
4.1.4 EVA价值地图 |
4.2 电信运营企业EVA的会计科目调整 |
4.2.1 从净利润到税后净营业利润 |
4.2.2 从资产到资本占用 |
4.2.3 资本成本率的确定 |
4.3 实证研究 |
4.3.1 数据收集 |
4.3.2 EVA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EVA与电信运营企业传统业绩指标关系研究 |
5.1 指标选择 |
5.2 因子分析研究 |
5.2.1 因子分析概述 |
5.2.2 因子分析过程 |
5.2.3 因素分析结果 |
5.3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3.1 信度分析 |
5.3.2 效度分析 |
5.4 回归分析研究 |
5.4.1 回归分析模型 |
5.4.2 全球电信运营企业回归分析 |
5.4.3 欧洲电信运营企业回归分析 |
5.4.4 美国电信运营企业回归分析 |
5.4.5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回归分析 |
5.4.6 日韩电信运营企业回归分析 |
5.4.7 回归分析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信运营企业EVA考核评价模型构建 |
6.1 委托代理视角下的业绩考核 |
6.2 基于委托代理的EVA考核 |
6.2.1 确定预算值的“联合基数法” |
6.2.2 EVA考核模型(Ⅰ) |
6.2.3 EVA考核模型(Ⅱ) |
6.2.4 EVA考核模型(Ⅲ) |
6.2.5 EVA考核模型(Ⅳ) |
6.2.6 EVA考核模型(Ⅴ) |
6.3 基于委托代理的EVA评价 |
6.3.1 EVA评价模型(Ⅰ) |
6.3.2 EVA评价模型(Ⅱ)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EVA提升方略 |
7.1 建立并完善EVA为核心的企业价值管理体系 |
7.1.1 建立完善EVA导向的经营业绩考核评价模型 |
7.1.2 向全面预算管理全过程延伸,建立EVA预算体系 |
7.1.3 建立完善EVA导向的战略规划体系 |
7.2 建立完善EVA导向的整体解决方案 |
7.2.1 优化收入结构,促进收入增长 |
7.2.2 优化资产管理,降低资本占用 |
7.2.3 优化成本管理,支撑效益发展 |
7.2.4 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回报率 |
7.2.5 提高资金运作能力,节约资本成本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不足 |
8.3 展望 |
附录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参考文献 |
四、电信网络如何盈利(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跨行业并购的动因及绩效研究 ——基于大唐电信并购要玩娱乐的案例分析[D]. 韩亚萌.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2]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成长路径的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的实证分析[D]. 刘嘉瑞.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3]网络投资诈骗犯罪案件侦查研究[D]. 毛坤.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4]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5]中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融合的分析[D]. 何白. 厦门大学, 2017(01)
- [6]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D]. 程瓯. 武汉大学, 2016(01)
- [7]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 郭宇. 江西财经大学, 2014(12)
- [8]移动互联网产业电信运营商的盈利模式研究[D]. 朱成雪. 南京邮电大学, 2014(05)
- [9]基于能力分享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研究[D]. 钟蔚. 北京邮电大学, 2013(04)
- [10]EVA导向的电信运营企业的价值管理[D]. 刘春华. 北京邮电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