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自平陆国有工业企业系列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常璇璇[1](2019)在《《德华日报》视角下的中国形象(1930-1933)》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1930年10月到1933年12月的《德华日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采用MAXQDA作为辅助分析软件,对998期报纸中的中国报道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报纸在政治、社会、经济和交通四个议题领域的中国形象,并从跨文化认知的视角探究其形成原因。论文由七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其中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梳理了研究现状,并论述了研究的资料范围、研究问题、论文结构和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包括理论基础和分析设计两部分。理论基础部分首先阐述了国家形象的概念,接下来从跨文化认知的视角论述了国家形象的跨文化特征,然后介绍了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和质性分析软件MAXQDA。在理论阐释的基础上,分析设计部分描述并解释了本文的研究过程和步骤。第三章介绍了《德华日报》的在华发展历程及其受众和发行范围、版面内容设置等方面的特点,为中国形象研究提供相关和必要的背景信息。第四章通过对所研究时间范围内报纸中涉华报道的定量内容分析,从报道数量、报道议题、通讯社消息和中国报刊摘译四个方面确定了中国报道的特点,为建构中国形象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本文发现,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12月,报纸中的中国报道总量达到11873篇,其中1930年报纸对中国报道的频率最低,1931年达到最高,之后两年逐渐降低。在报道议题上,报纸全面报道了中国政治、社会、经济、交通、地区、文化、教育、国民、法律等领域的动态,其中政治、社会、经济和交通构成了报纸的主要议题领域,相关报道占报道总量的九成以上。在刊登的通讯社消息中,超过一半的涉华报道来自中国的通讯社。此外,报纸从中国报刊中摘译的文章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中国报道的这四方面特征是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德国政府的外交及宣传政策、中德关系、德国报业传统和报馆经营状况等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下形成的。第五章基于定性内容分析从政治、社会、经济和交通这四个主要议题方面建构报纸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表明,从创刊到1933年底,《德华日报》呈现出复杂多样的中国形象,包括内忧外患、无法统一的政治形象,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的社会形象,衰退落后的经济形象和努力建设的交通形象。这样的中国形象兼具了正面和负面两种特性,其背后隐藏着报纸对中国既友好又敌视的矛盾情感。报纸对中国进行报道的同时也塑造了德国的自我形象,在政治报道中展现出德国作为中国的“友邦”和“命运共同体”的形象,在社会报道中突出在华德侨的“救助者”形象,在经济和交通报道中将德国塑造成中国的“援助者”和“合作者”。报纸展现的这些正面的德国形象无疑是德国在华宣传的重要方面,有利于改善在一战中受损的国家形象。第六章从跨文化认知的视角分析了《德华日报》中的中国形象成因。报纸基于德国本我视角,将中国纳入本我理解体系中,对中国进行了观察、描述和评价,塑造出一种主观中国形象,其中也包含着对德国本国的审视和思考,反映出德国在中国形象中的投射。在这种跨文化理解过程中,《德华日报》对中国的报道受到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观影响因素分为集体层面、媒体层面和个体层面:集体层面的主观因素包括德国对华政策和国家利益、德国驻华外交机构的控制、德国经济利益、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新闻理念。媒体层面和个体层面的主观因素分别涉及报纸的商业利益和主编个人的态度及价值观。此外,由于《德华日报》在中国发行,它对中国的报道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中国新闻管制这一客观因素的制约。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诸多因素影响着《德华日报》视角下中国形象和德国形象的互动建构。第七章为结语,该部分对论文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指出论文的局限性和后续研究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文以《德华日报》为例对德国媒体中的近代中国形象进行了探索,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这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德国媒体塑造和呈现的近代中国形象不仅是西方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为解读德国当代媒体中的涉华报道提供有益的历史参考。
韩旭[2](2019)在《《人民日报》“乡村振兴”重大主题报道内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点,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如何做好“乡村振兴”重大主题报道,共同助推“乡村振兴”的顺利实施,成为摆在新闻媒体面前的重大课题。《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发挥党媒优势与责任担当,积极营造全面知晓、全民参与同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融入“乡村振兴”重大主题报道中,深入基层,宣传典型,加强政策解读和引导,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重大主题报道,用不断创新的报道方式,为全国的受众呈现了“乡村振兴”重大主题报道的视觉大餐。本文以《人民日报》“乡村振兴”重大主题报道内容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个案分析法,试图梳理出《人民日报》在“乡村振兴”重大主题报道中报道议题、报道形态、报道专栏、写作特征、报道对象等五个方面的具体特点,进而总结了坚持党性原则,立足核心议题;深入基层一线,创新报道方式;实现融媒创新,形成舆论合力;维护群众利益,做好舆论监督;持续激发活力,提升专业水平的经验与启示,为党媒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提供借鉴。
戴美玲[3](2018)在《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书院是中国独特且具有完备制度的文化教育组织。虽然中国书院并非自孔子时代就产生,但其文化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却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时代,并且在其产生以后的一千年历史上,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思想与实践中做出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现代化的研究被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所在,文化现代化又被认为是现代化中涉及面最广、最为复杂、最为深层的变迁过程。本文在文化现代化视野下,对中国书院这一富含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的载体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组织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的延续与更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理论与实践,了解中国书院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从而寻求对中国现代化与未来发展以些许启示。本文将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近代中国书院的改革,现代中国书院的变迁与转型,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追赶与超越、特点与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等论题置于文化现代化视野之下,重点在于分析中国书院在不同时代不断形成的文化传统,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的回应与更新以及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最新发展,以此观察文化现代化特性下中国书院传统、历史直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将“传统”与“现代”作为一组相互参照的概念,认为中国书院作为文化教育组织形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是中国文化现代化从启蒙到不断更新转型,吸收包容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文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本文运用中国现代化的解释框架,认为在文化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书院由“传统”转化到“现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过程。回顾近现代化的社会大变局,最为突出的表征就是西学东渐的文化冲击,中国文化的更新与重构。虽然在此前的中国历史文化中,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一直都在进行之中,在理性思考与借鉴中,中国书院的文化交融也有丰硕成果。明清时期真正开始了全球格局下的文化碰撞,在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文化主体自信受到冲击。以中国书院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发挥了富有包容性和维新性特点,在中外文化交流的逆境中不断寻求变革,探索中国文化的新生与重构。近代以来,文化在西化与现代化之间的摇摆不定甚至出现全盘西化的主张,中国书院进行了整体性的改制,仍然以中国文化符号的形式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载体存在与坚守。虽然改制以后的中国书院依然没有完成近代文化转型,但是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尝试性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围绕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和现代”、“西方与中国”之间的主线,重点以当代的中国书院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中国书院当代的复兴可以作为文化现代化最新的表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乃至后现代议题的再度深入,中国当代书院再度兴起。本文梳理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发现其中从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到民间社会的热潮,再到官方的肯定,当代书院呈现出多元主体共同促进,注重文化传承与转化等诸多书院现代化转型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以现代书院的代表——厦门赏筜书院为例,重点分析了现代化书院的国学活动、运营管理体制、现代化的特色进而再深入思考当代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最后,在全球化的时代形势与背景下,在民族现代化与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思考当代的中国书院如何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国书院如何在现代社会真正成为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现代转化的象征,同时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社会、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予以更多的思考。本文可以说在大量历史梳理、当代的实践调研、访谈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中国书院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古今中西的对比分析,首次系统的运用文化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对中国书院进行学术研究的长篇论文。本文的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开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期待通过中国书院的研究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各方面实践以理论的启示与实践的指导。
曲红宝[4](2017)在《财政腐败的经济分析:成因、效应及其治理》文中认为财政是“庶政之母,邦国之本”。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财政活动中,腐败问题不容忽视。近年来,从腐败行为的演变趋势来看,高级公职人员参与的、有组织、结构化且相互协调的集体腐败,以及行贿者与公职人员之间或公职人员内部的合谋行为有上升趋势,这种更高层级的、集体参与的、互惠互利的腐败活动将会产生更深远的社会影响。正因为如此,在政府掌握大量经济资源且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完善现有财政体制机制以及相关制度,有效治理和防范财政活动中的腐败行为,从而减少财政资金流失,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依法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在构建现代财政制度进程中应予以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建设反腐败体系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基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对财政腐败问题予以深入研究就具有着明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现阶段,国内对财政腐败问题已有研究,但尚处起步阶段,鲜有文献对财政腐败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基于此,本文归结了既有研究的贡献,同时也发现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局限性:财政腐败含义的阐述较为模糊,成因分析缺乏针对性,经济效应分析仍有不足。围绕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明确了财政腐败的基本含义,探讨了财政腐败形成的微观机理及其经济效应,包括税收腐败和财政支出腐败的成因以及财政腐败对公共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其主要结论如下:第二章界定了财政腐败的含义,划分了财政腐败的类型。本文将财政腐败表述为公职人员滥用公权力对财政预算资金筹集和配置的程序和规则施加影响,将财政预算资金私有化的行为。本质上,财政腐败是一种税权和预算权私有化的行为。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财政腐败的内涵与外延,并从财政腐败发生的必要条件角度划分了财政腐败的类型。从财政腐败收益的实现方式角度,将其区分为盗取型财政腐败和交易型财政腐败;从实施财政腐败的权力特征角度,将其区分为依托公共资源筹集和配置中执行权与决策权的财政腐败,依托公职人员聘用、调整和晋升中人事权力的财政腐败;从财政腐败行为的监察主体角度,将其区分为政府内部监察部门发现的财政腐败和外部监察部门发现的财政腐败。第三章探究了财政腐败形成的微观机理及其影响因素。首先,运用防范合谋的契约理论模型,探讨了税收腐败交易形成的微观机理;其次,运用两阶段寻租模型,探讨了财政支出腐败形成的微观机理。根据理论分析,将引致财政腐败发生的要素大体区分为两类:一类是为实施腐败提供激励的要素,另一类是为实施腐败创造机会窗口的要素。为识别税收腐败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企业经营环境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地区税务部门在检查企业上有明显的自主决策权;在被检查的情况下,企业的贿赂决策和贿赂规模取决于社会腐败环境,对税收管理、税率阻碍企业经营的感知程度,企业对司法公正性的感知程度以及税务部门检查企业的次数;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国有持股比例越高,其被检查的概率和提供的贿赂规模越低。第四章分析了财政腐败的公共资源配置效应。在财政预算资金筹集与配置过程中,腐败减少了税收收入,扭曲了税收结构和公共支出结构,弱化了公共支出效益。为检验腐败对公共支出结构的扭曲作用,本文利用2007-2013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腐败增加了农林水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和医疗卫生支出占比;一般公共服务性支出、教育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和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占比也因腐败程度上升而增长,但如果公职人员预期反腐力度加大,即腐败行为被发现的概率提高,这些领域的公共支出会减少,这意味着这些领域正成为腐败新的滋生地。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对前文分析的进一步延伸,同时考虑了腐败对税收和财政支出活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财政腐败的经济效应。第五章探讨了财政腐败的收入分配效应,一方面腐败交易帮助高收入者逃税,另一方面腐败减少了低收入者实际获得的转移性收入,其结果是腐败弱化了财政政策调节收入分配的效益。为检验财政腐败的收入分配效应,本文利用1998-2012年中国省级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增加转移性支出拉大了居民收入差距,而腐败进一步放大了这种逆向调节作用。第六章分析了财政腐败的经济增长效应。本文将腐败对财政政策的“污染”引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运用参数校准方法分析了腐败引致的财政支出结构和税收结构调整以及财政支出效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腐败会扭曲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但其作用方向具有不确定性,最终取决于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的相对大小。为识别腐败对税收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效应的扭曲作用,本文利用2003-2013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稳定税负水平的条件下,提高转移性支出占比会抑制经济增长,但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提高劳动所得的平均税率,同时降低消费的平均税率会抑制经济增长;提高消费的平均税率,同时降低劳动所得或资本所得的平均税率会促进经济增长;腐败通过弱化资本所得和消费的课税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这意味着现实中腐败对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第七章基于前文的分析结果,提出了治理财政腐败的政策建议。治理财政腐败措施归结为四方面内容:弱化公职人员实施腐败的动因;减少税收征管中实施腐败的机会窗口;减少财政支出中实施腐败的机会窗口;治理财政腐败的其他相关措施。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点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在理论方面,一是界定了财政腐败的内涵与外延,基于财政腐败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从三个维度划分了财政腐败的类型,这为财政腐败形成的微观机理分析提供了基础;二是拓展了防合谋契约理论模型,将税收腐败交易被发现的概率拓展为非一致的情况,在工资收入均匀分布的假定条件下,将工作时间条件引入公职人员的行为决策中,丰富了有关公职人员行为决策的理解;三是梳理了财政腐败经济效应分析的脉络和框架,包括公共资源配置效应、收入分配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在实证方面,一是识别了税收征管过程中腐败发生的影响因素;二是丰富了财政腐败经济效应的实践认知。上述分析为后续相关研究的理论思辨提供了基础并弥补了经验研究方面的不足。
张娟[5](2016)在《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基于案例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社会变革持续、自然灾害频繁的大背景下,公共危机事件呈现出爆发频率高、程度加剧、全球范围内扩散的趋势。当前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与以往发展不同的特点。从社会发展的视角而言,社会的发展使得各阶层的需求更加多元化,阶层对立与冲突也在各地高频度爆发。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媒体,尤其是传统纸媒的传声筒作用并没有得到强化,反而对内消弱,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的崛起使得传统纸媒无法与新媒体相匹敌,使得传统纸媒在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空间受到挤压。在遭遇公共危机事件的时候,铺天盖地的信息选择,受众对于真相的渴求比任何一个时代来的都迫切。传统纸媒如何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使用好自身的发声机制,以及将多年累积下来的公信力的发挥好,亟待研究。而传统纸媒累积起来的信息采编、发布系统、品牌效应、资源优势,也决定了传统纸媒的话语权不会在一夕之间就荡然无存。传统纸媒自身具有的功能特点和它所具有的公共性特征和公共品格,决定了其在公共管理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只是,多元化的舆论环境全开放语境中,对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探讨,在目前日益复杂的媒体环境下,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方式方法的变化,以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参与的深层意义。本文是在案例研究、文献阅读,以及对比分析基础上对传统纸媒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所面临新的形势与所处地位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传统纸媒发挥自身优势掌握话语权、采用媒体融合掌握主动权、并使用差异化思路发挥功能等对策,就会促进传统纸媒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作用发挥。
张亦姝[6](2016)在《基于品牌与用户关系视角的新媒体品牌资产管理研究 ——以“澎湃新闻”为例》文中指出品牌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在传媒市场竞争中愈发得到重视。近年来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对传统媒体带来极大的冲击,迫使报业在疼痛中纷纷利用新媒体路径寻求转型,然而却鲜有成效。本文在此背景下,结合了营销管理学与新闻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将近年来备受重视的品牌资产理论引入新媒体品牌管理的范畴,力求对我国传统报业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提供新的思考。本文的主体内容包含了理论建模与案例分析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由于学界与业界一直无法形成一个统一适用的品牌资产概念模型,笔者根据新媒体的特性,创新性地提出了构成主流新媒体品牌资产的六个要素,以定性研究方法对新媒体品牌资产概念模型进行了研究与建构,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目前这个交叉领域的理论空白。在第二部分中,由于“澎湃新闻”作为传统报业转型尝试中一个标杆性的新媒体项目,在品牌的建设与管理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本文选取“澎湃新闻”为案例,以新媒体品牌资产模型为框架,对其知名度的打造、品牌形象的建设、互动方面的创新、用户忠诚的培育、平台化的管理以及集团资源的嫁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从思路的转变到实践的创新,全面延伸出新媒体品牌资产管理的普遍性规律与有效经验,希望能为瓶颈期的传统报业提供更为广阔的视角和可行的转型建议。
袁爽[7](2016)在《“澎湃新闻”品牌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的媒介环境己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蓬勃发展、新媒体队伍日益壮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不断受到新媒体冲击,纷纷探索改革之路,以期摆脱当前的困境,新媒体打造独特的媒体品牌拓展自己的市场份额。笔者认为,商品经济社会下的媒体也和其他商品一样,要注重品牌的建设与经营。有学者预言,21世纪的媒介品牌竞争将更加激烈,新兴媒介品牌对传统媒介品牌资源不断争夺,同类媒介品牌竞争也愈演愈烈。本文提出,以品牌来建立媒介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树立媒介形象,将会成为这不平静的媒介市场竞争中重要的战略组成部分。此外,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产品也暴露出同质化的问题,创建媒介品牌成为突出个性、实现差异化竞争、积极拓展业务实现规模效益的有效手段,是媒体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本文以“澎湃新闻”为研究个案,研究其品牌建设情况。“澎湃新闻”品牌的出现给了各报业集团一些理念和思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勇敢尝试新的做法与突破。上海报业集团打造了这一具有个性化的品牌,用新的品牌名称、新的定位、新的形象、新的内容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开辟出一条生存之路。本文从品牌创建背景,品牌定位,品牌包装,品牌推广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并使用内容分析法对媒介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全方位地展现“澎湃新闻”作为一个新的媒体品牌,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打开市场,如何维护品牌形象,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问题。最后,文章总结了“澎湃新闻”品牌建设中的不足之处与带给媒体品牌建设的思考。本文认为,“澎湃新闻”开辟了一条成功的差异化竞争路径,以明确的品牌定位、极简的品牌形象设计、积极的品牌推广和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差异等赢得用户,这些经验值得其他媒体学习借鉴。当然,作为纸媒绝地而起的探路先锋,“澎湃新闻”在“探路”的途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品牌维护力度不足,缺乏互联网思维,技术外包给多家公司导致效率低、影响品牌形象的一致性,此外,前期积极的品牌推广营造的关注热度未能及时转化为用户黏性,后期品牌影响力有所减弱。
陈明[8](2013)在《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整个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配套机制的不完善,财富分配的失衡,导致社会各个利益群体之间出现了尖锐的矛盾和摩擦,利益冲突不断,群体性事件频发。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近些年来也在中国屡屡发生,中国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在“风险社会”中,突发事件频发不是偶发事件,而成为了社会的常态。众多突发事件,给我国政府和媒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对体系中,政府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成了政府引导舆论,安抚民众的重要手段。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有不少成功的经验。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几十年来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却出现诸多问题。在一些突发事件中,政府及媒体做了大量的舆论引导工作,但是却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甚至有时还引发反效果。遇到突发事件,我国各级政府往往是仓促应战,缺乏系统的制度安排。因此,要提升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效果,必须要加强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研究,并建立起相应的舆论引导效果评估指标和体系。本文是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研究的一个全新的尝试,论文分以下几个章节。第一个章节,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历史沿革。该章节详细梳理和回顾了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历史,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6年,1977-2003年,2004-。通过回顾厘清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历史的脉络,发现舆论引导的共同特征,以及潜在的问题。因为研究的需要,还对千岛湖事件、非典、汶川地震这3个代表性的突发事件中政府舆论引导的实践单独进行了评析。第二个章节,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历史的相关思考。在前一个章节对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历史沿革梳理的基础上,本章节对此进行了相关的思考,主要有如下几点:突发事件中我国党和政府对媒体保持着绝对的控制;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度不断提高,但在某些领域还是不能满足公众的期望;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路径更加多样化。但是在这些变化之外,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舆论引导的主体政府部门自身需要加强建设,政府还需要开拓新的舆论引导路径,欠缺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效果的评估指标和体系。第三个章节,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自身建设。政府作为舆论引导的主体,自身不能出现问题。但现实情况是,作为舆论引导主体的我国政府确实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政府加强自身的建设,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落实和完善已有的法律和法规;建立健全舆情预警预测体系;提升政府自身的公信力;加强对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形成原因的研究;加强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培养;提升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等。自身建设是根本,只有将根本处理好,才能提升舆论引导的效果。第四个章节,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路径研究。舆论引导的路径,决定着政府在舆论引导中可以选择的运作手段。该章节提出了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可供选择的路径:利用政府网站进行舆论引导;利用政务微博进行引导;及时权威的新闻发布;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利用国外媒体;以及借助其他舆论引导主体(如媒体、个人、企业、非政府组织等)进行舆论引导等。第五个章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评估体系研究。长期以来,我国缺乏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的评估体系,导致事件中外界很难对政府的舆论引导实践进行评估。该章节借鉴了国内一些优秀的学术机构和地方的相关经验和成果,构建了全新的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指标和体系,以期促使我国的舆论引导评估更加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陈艳[9](2013)在《集结的力量:乌坎事件社会传播网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正处转型期的当今中国,维权抗争行动日益增多,2011年备受世界瞩目的“乌坎事件”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本报告以“乌坎事件”为研究对象,对其人际传播网络、组织传播网络、大众传媒传播网络和新媒体传播网络进行分析,呈现“乌坎事件”的社会传播网络,以此回应本报告的研究问题:“乌坎事件”如何传播?通过研究,本报告认为,“乌坎事件”的人际传播网络以“关系”为联结基础,行动者的个人传播网络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其组织传播网络体现着凝聚、控制和认同的功能,推动事件的理性化、合法化发展。而大众传媒对此事件具有不同的建构框架,其传播网络具有多元化、相互促进的特点,这促使了事件的发展。新媒体传播网络的积极作用则成为“乌坎事件”区别于其他农民维权行动并取得如今结果的重要因素。最后,本报告认为,“乌坎事件”的社会传播网络是基于“信任”建立起来的,呈层层扩散的特点,而新媒体技术对于传播网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社会传播网络对于集体行动具备以下几个功能:1.有利于资源动员;2.有利于组织和分工;3.有利于维系集体认同;4.有利于信息的分享。
罗小玲[10](2013)在《《纽约时报》对华环境形象建构研究(2000-2012)》文中研究说明通过西方主流媒体代表《纽约时报》对华环境报道进行研究,了解其所建构的中国环境整体形象及转变,有助于加深对西方媒体的传播策略和影响因素的认知,从而为当前我国对外环境传播提供有益启示。本研究通过对《纽约时报》在2000至2012年间对华环境报道进行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定量分析,总结其报道基本特征,并对三类典型议题“全球变暖”、“能源”和“空气污染”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法,试图勾勒出《纽约时报》对华环境报道的整体概貌及形象变迁,并结合《纽约时报》对华环境报道文本写作的分析,探讨《纽约时报》对华环境报道的报道策略及背后的影响因素。
二、来自平陆国有工业企业系列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来自平陆国有工业企业系列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德华日报》视角下的中国形象(1930-1933)(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德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现状 |
1.2.1.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2.1.2 德国的研究现状 |
1.2.2 《德华日报》的研究现状 |
1.3 资料范围与研究问题 |
1.4 论文结构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设计 |
2.1 国家形象概念的解释及界定 |
2.1.1 形象 |
2.1.2 国家形象 |
2.2 跨文化认知与国家形象 |
2.3 内容分析方法 |
2.3.1 定义 |
2.3.2 目标 |
2.3.2.1 描述报道 |
2.3.2.2 推断社会现实 |
2.3.3 研究步骤 |
2.4 质性分析软件MAXQDA |
2.5 分析设计 |
第3章 《德华日报》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
3.1 《德华日报》的前身:《德文满洲日报》(1929.12-1930.8) |
3.1.1 艰难的创刊 |
3.1.2 办报宗旨 |
3.1.3 版面内容设置 |
3.1.4 停刊原因 |
3.2 《德华日报》(1930.10-1939.9) |
3.2.1 创办及发展 |
3.2.2 受众和发行范围 |
3.2.3 版面内容设置 |
3.2.4 洪涛生和《德华日报》 |
3.3 更名后的《德华日报》:《德文日报》(1939.10-1945.6) |
3.3.1 更名后的发展 |
3.3.2 受众和发行范围 |
3.3.3 版面内容设置 |
第4章 中国报道的定量分析 |
4.1 报道总量与频率 |
4.2 报道议题分布 |
4.3 通讯社消息 |
4.4 中国报刊摘译 |
第5章 中国形象建构 |
5.1 政治形象:内忧外患、无法统一 |
5.1.1 内战纷争 |
5.1.1.1 持续的军阀混战与地方叛乱 |
5.1.1.2 严重的派系斗争 |
5.1.1.3 “危险”的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围剿” |
5.1.2 国际争端 |
5.1.2.1 废除治外法权的斗争 |
5.1.2.2 中日冲突 |
5.2 社会形象:天灾人祸、民不聊生 |
5.2.1 自然灾害 |
5.2.2 鸦片问题 |
5.2.3 猖獗的匪患 |
5.2.4 苦难的民众 |
5.3 经济形象:衰退落后 |
5.3.1 受战乱破坏的产业 |
5.3.2 苛捐杂税 |
5.3.3 失业问题 |
5.3.4 受质疑的工业计划 |
5.3.5 中德贸易 |
5.4 交通形象:努力建设 |
5.4.1 公路 |
5.4.2 铁路 |
5.4.3 航空 |
第6章 中国形象成因探析 |
6.1 主观因素 |
6.1.1 德国对华政策和国家利益 |
6.1.2 德国驻华外交机构的控制 |
6.1.3 德国经济利益 |
6.1.4 欧洲中心主义 |
6.1.5 西方新闻理念 |
6.1.6 报纸的商业利益 |
6.1.7 个人因素 |
6.2 客观因素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引用的《德华日报》中国报道列表 |
附录二:引用的《德华日报》/《德文日报》其他文章列表 |
附录三:引用的《德文满洲日报》文章列表 |
附录四:引用的德国外交部政治档案名录 |
(2)《人民日报》“乡村振兴”重大主题报道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五)文献综述 |
一、“乡村振兴”重大主题报道的内容分析 |
(一)样本选择和类目建构 |
1.样本选择 |
2.类目建构 |
(二)相关内容分析 |
1.报道主题分析 |
2.报道数量分析 |
3.报道形式分析 |
4 信息来源分析 |
5 报道对象分析 |
二、“乡村振兴”重大主题报道的特点分析 |
(一)报道议题的特点 |
(二)报道形态的特点 |
1.突出典型报道 |
2.突出集中报道 |
3.突出图文结合 |
(三)报道专栏的特点 |
(四)报道写作的特点 |
(五)报道对象的特点 |
三、《人民日报》“乡村振兴”重大主题报道的经验与启示 |
(一)坚持党性原则,立足核心议题 |
(二)深入基层一线,创新报道方式 |
(三)实现融媒创新,形成舆论合力 |
(四)维护群众利益,做好舆论监督 |
(五)持续激发活力,提升专业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路径 |
一、相关论题研究现况 |
二、分析路径 |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理论框架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文献梳理与文本解读 |
二、理论梳理与理论探索 |
三、田野调查与个案分析 |
第二章 传承与创新: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 |
第一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萌动 |
一、书院是对私学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
二、书院最初的形态与功能 |
三、书院文化萌动中的交流、融合与转向 |
第二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生成 |
一、书院文化正式兴起的背景 |
二、书院运行规制的形成与创新 |
三、书院文化精神的巩固与推广 |
第三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兴盛与流变 |
一、近代化中国何时开始: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准备 |
二、书院的兴盛与流变:未完成的近代文化转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冲击与适应:近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
第一节 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书院改革 |
一、文化现代化起步的前奏:知识进步与西学东渐时期的书院 |
二、文化现代化起步:鸦片战争前后思想的进步与书院改革 |
第二节 文化冲击下的适应:中国书院改制 |
一、维新变法与书院改革的探索 |
二、文化制度的进步与转型:书院改制与科举废除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迁与转型:现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
第一节 书院现代化变迁的背景:五四前后的中国文化现代化 |
一、传统的变迁:从“中体西用”到“西化” |
二、现代化的启蒙:关于“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论争 |
三、思想的进步:五四前后中国现代化思想启蒙的演变 |
第二节 “国学”兴起与载体的最初探索 |
一、“国学”的兴起与争论 |
二、“国学”实践载体的最初探索 |
第三节 中国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索 |
一、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讨 |
二、书院现代化转型的实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统的复兴: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文化现代化下当代中国书院发展的背景 |
一、全球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文化与“国学”的发展 |
二、传统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书院的转型延续 |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分期 |
一、1949-1977年间计划时期的中国书院 |
二、1978-2001年间改革时期的中国书院 |
三、2002-2007年间追赶时期的中国书院 |
四、2008-2017年间飞跃时期的中国书院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
第一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建设的特点 |
一、多重主体、多种力量参与到当代书院建设之中 |
二、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新模式 |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
一、功能、目标如何定位 |
二、机制、体制如何创新 |
三、建筑、环境如何再造 |
四、教育内容、方式如何施行 |
五、书院团体的联盟化如何发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以厦门筼筜书院为例 |
第一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概况 |
一、筼筜书院的创院历程 |
二、筼筜书院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思考 |
三、筼筜书院的环境再造与建筑创新 |
第二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日常国学实践活动 |
一、讲学:全面尝试力求经典的国学课程 |
二、礼乐:丰富多彩力求修身的国艺教习 |
三、活动:形式多样力求底蕴的文化活动 |
四、出版:努力恢复力求提升的文库出版 |
第三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现代化运营与管理 |
一、学生管理 |
二、课程与师资管理 |
三、“学田”与产业化的经营 |
四、宣传推广的平台 |
第四节 厦门筼筜书院现代化的特色与问题 |
一、现代化的功能定位 |
二、高校的合作与联动 |
三、参与地区书院建设 |
四、当前所面对的问题与选择 |
第五节 当代新型书院现代化发展再思考 |
一、坚持以国学经典教育为中心 |
二、设置适合现代人需求的课程 |
三、争取多方面力量联合办学 |
四、加强书院之间的交流互动 |
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建设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史料集 |
二、研究着作 |
三、研究论文 |
四、其他资料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财政腐败的经济分析:成因、效应及其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回顾与评述 |
1.2.1 财政腐败的概念界定 |
1.2.2 财政腐败发生的影响因素 |
1.2.3 财政腐败的经济效应 |
1.2.4 治理财政腐败的措施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财政腐败的含义与类型 |
2.1 财政腐败的内涵与外延 |
2.1.1 财政腐败的基本含义 |
2.1.2 财政腐败的研究范围 |
2.2 财政腐败的类型划分 |
2.2.1 盗取型腐败与交易型腐败 |
2.2.2 资源配置中的腐败与权力配置中的腐败 |
2.2.3 内部监察发现的腐败与外部监察发现的腐败 |
2.3 小结 |
3 财政腐败形成的微观机理 |
3.1 税收腐败形成的理论分析 |
3.1.1 征纳主体的行为特征与监管部门的应对策略 |
3.1.2 税收腐败形成的经济条件及多重均衡 |
3.1.3 税收腐败形成的影响因素 |
3.2 财政支出腐败形成的理论分析 |
3.2.1 财政支出中的寻租活动与选民的问责 |
3.2.2 财政支出腐败形成的影响因素 |
3.3 腐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3.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3.3.2 计量模型设定 |
3.3.3 基本估计结果 |
3.3.4 工具变量估计结果 |
3.4 小结 |
4 财政腐败的公共资源配置效应 |
4.1 腐败对税收的影响 |
4.1.1 减少税收收入 |
4.1.2 扭曲税收结构 |
4.2 腐败对公共支出的影响 |
4.2.1 扭曲公共支出结构 |
4.2.2 弱化公共支出效益 |
4.3 腐败扭曲公共支出结构的实证分析 |
4.3.1 计量模型设定 |
4.3.2 变量的相关关系分析 |
4.3.3 腐败对公共支出决算结构的影响 |
4.3.4 腐败对公共支出预算结构的影响 |
4.4 小结 |
5 财政腐败的收入分配效应 |
5.1 财政政策与收入分配 |
5.2 财政腐败影响收入分配的机制 |
5.2.1 居民的收入 |
5.2.2 公职人员的收入 |
5.3 预算平衡条件下的收入分配结构 |
5.3.1 不存在财政腐败时的收入分配结构 |
5.3.2 存在财政腐败时的收入分配结构 |
5.4 财政腐败影响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
5.4.1 计量模型设定 |
5.4.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4.3 基本估计结果 |
5.4.4 工具变量估计结果 |
5.5 小结 |
6 财政腐败的经济增长效应 |
6.1 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 |
6.2 财政腐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6.2.1 模型框架 |
6.2.2 竞争性均衡 |
6.3 参数校准与政策分析 |
6.3.1 参数校准 |
6.3.2 财政支出结构和效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6.3.3 税收收入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6.4 财政腐败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6.4.1 计量模型设定 |
6.4.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4.3 基本估计结果 |
6.4.4 PCSE估计结果 |
6.5 小结 |
7 治理财政腐败的政策建议 |
7.1 弱化公职人员实施腐败的动因 |
7.1.1 规范社会道德和公职人员价值观念 |
7.1.2 完善公职人员的激励补偿机制 |
7.1.3 提高腐败行为被查处的概率 |
7.1.4 加大对腐败行为的处罚力度 |
7.2 减少税收征管中实施腐败的机会窗口 |
7.2.1 简化税制 |
7.2.2 降低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
7.2.3 完善税收征管程序和监管机制 |
7.2.4 削减税务管理人员的自由裁量权 |
7.3 减少财政预算支出中实施腐败的机会窗口 |
7.3.1 优化财政预算的决策机制 |
7.3.2 提高财政预算的完备性和透明度 |
7.3.3 加强财政预算支出的财务控制 |
7.4 治理财政腐败的其他相关配套措施 |
7.4.1 完善反腐败法律和提高司法公正性 |
7.4.2 提高公职人员聘用和晋升的公平性 |
7.4.3 完善财政收支活动的监察体系 |
在读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基于案例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公共危机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一、公共危机基本概念及新时期公共危机的特点 |
二、传统媒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历史与现状 |
三、公共危机管理主体、内容与途径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危机管理现状 |
一、新媒体的界定与特征 |
二、新媒体的发展及对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影响 |
第三节 案例剖析 |
一、《春城晚报》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实例 |
二、《春城晚报》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分析 |
第四节 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优势分析 |
一、公共危机管理舆论环境新变化 |
二、传统纸媒在公共危机管理舆论环境中的优势 |
第二章 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问题探寻 |
第一节 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把关机制和传播技术制约使传播速度较新媒体慢 |
二、在新闻自由和新闻管制上的差异导致传播内容差异化 |
三、传统纸媒信息承载的有限性压缩价值 |
四、行业衰退的不可逆性引发退市潮 |
第二节 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受众需求引导的理念未树立 |
二、与社会公众间没有形成有效互动 |
三、技术对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支撑力不足 |
第三章 国外传统纸媒发展的经验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经验借鉴 |
一、第一个阶段:创办传统纸媒网络版 |
二、第二个阶段:升级传统纸媒网站 |
三、第三个阶段:传统纸媒数字化转型 |
第二节 英国经验借鉴 |
一、开放评论平台阶段(2006—2009 年) |
二、开放数字平台阶段(2009—2010 年) |
三、第三个阶段:开放技术平台阶段(2010—2011 年) |
四、第四个阶段:开放新闻平台阶段(2011 年至今) |
第四章 促进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发挥自身优势掌握话语权 |
一、传统媒体跨界现状 |
二、发挥好传统纸媒的优势 |
第二节 采用媒体融合掌握主动权 |
一、全媒体产业链打造 |
二、媒体融合相互补缺 |
第三节 差异化思路发挥传统纸媒功能 |
一、本地化思路强调贴近性 |
二、把握议程设置的时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品牌与用户关系视角的新媒体品牌资产管理研究 ——以“澎湃新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新媒体品牌资产的内涵 |
2.1 品牌资产理论概述 |
2.1.1 品牌资产理论的三种概念模型 |
2.1.2 品牌价值链理论 |
2.1.3 本文视角 |
2.2 新媒体品牌资产的内涵 |
2.2.1 新媒体品牌概述 |
2.2.2 新媒体品牌资产的定义与特点 |
2.3 转型期新媒体品牌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 |
2.3.1 “互联网+”发展概述 |
2.3.2 新媒体品牌资产管理的必要性与意义 |
2.3.3 新媒体品牌资产管理的难点 |
2.4 新媒体品牌资产概念模型 |
第三章 “澎湃新闻”品牌资产的管理 |
3.1 “澎湃新闻”概述 |
3.2 “澎湃新闻”品牌资产的建构 |
3.2.1 品牌知名度的打造 |
3.2.2 品牌形象的塑造 |
3.2.3 品牌互动性的创新 |
3.2.4 品牌忠诚度的培育 |
3.2.5 平台化创新型管理 |
3.2.6 强大的背景资源力 |
3.3 “澎湃新闻”品牌资产管理的不足 |
第四章 思考与启示 |
4.1 “澎湃新闻”的偶然性 |
4.2 思路的转变 |
4.3 通过新媒体品牌资产管理深化报业转型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澎湃新闻”品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澎湃新闻”品牌口碑与市场竞争情况 |
第一节 “澎湃新闻”基本情况概述 |
一、成立背景 |
二、组建情况 |
三、内容架构 |
第二节 “澎湃新闻”品牌口碑 |
一、“澎湃新闻”品牌影响力 |
二、业内对“澎湃新闻”发展前景的疑虑 |
第三节 “澎湃新闻”市场竞争环境 |
一、新闻类APP的市场竞争情况 |
二、时政类微信号市场竞争情况 |
第二章 “澎湃新闻”品牌建构 |
第一节 “澎湃新闻”品牌定位分析 |
一、内容定位:以时政新闻与思想分析为两翼 |
二、功能定位:舆情监测与社会协调 |
三、受众定位:都市中高端人群 |
四、战略定位:差异化错位竞争 |
第二节 “澎湃新闻”视觉设计与品牌包装 |
一、页面布局:结构扁平的极简主义 |
二、标识与图标设计:不失稳重的线条美 |
三、文字设计:追求细节与品质的衬线字体 |
四、色彩设计:黑白蓝的冷色基调 |
第三节 “澎湃新闻”品牌推广手段 |
一、悬念营销:内测阶段的造势 |
二、话题的病毒式传播:发刊词营销 |
三、多渠道的合作营销:跨平台合作 |
四、内容营销:以优质内容赢得口碑 |
第三章 “澎湃新闻”品牌竞争力分析 |
第一节 “澎湃新闻”手机客户端选题分析 |
一、主打时政新闻 |
二、批评性报道是主要选题倾向 |
第二节 “澎湃新闻”手机客户端内容分析 |
一、原创率高,保证独家 |
二、新闻追踪,拒绝烂尾 |
三、突发新闻前线24小时直播,时效性强 |
四、用全面、立体、深度的报道体现思想 |
五、客户端新媒体手段丰富 |
第三节 “澎湃新闻”微博微信分析 |
一、“澎湃新闻”微博特色:新闻资讯平台 |
二、“澎湃新闻”微信特色:内容多元的活跃者 |
第四章 对“澎湃新闻”品牌建设的思考 |
第一节 “澎湃新闻”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互联网思维欠缺,影响用户体验 |
二、资金缺乏,品牌推广后劲不足 |
三、技术外包导致效率不高与形象不统一 |
四、缺乏与用户的沟通 |
第二节 “澎湃新闻”品牌建设的启示 |
一、增强品牌意识,办出有特色的新媒体品牌 |
二、放开心态,积极经营新媒体品牌 |
三、及时把握网络传播新技术,开拓市场 |
四、建立多元股权结构,降低品牌发展风险 |
五、进行持续不断的品牌管理,提升竞争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相关理论基础 |
1.5 研究方法 |
1.6 基本思路 |
1.7 难点和创新点 |
2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历史回顾 |
2.1 1949-1976年政府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
2.2 1977-2003 年政府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
2.3 2004-政府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
3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历史的相关思考 |
3.1 突发事件中党和政府保持着对媒体的控制 |
3.2 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度逐渐提高,但在某些领域还是不能满足公众的期望 |
3.3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路径越来越多样化 |
3.4 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
4 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主体政府自身的建设 |
4.1 落实和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 |
4.2 建立健全舆情预警预测体系 |
4.3 提升政府自身的公信力 |
4.4 加强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培养 |
4.5 提升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 |
4.6 加强对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形成原因的研究 |
5 应对突发事件政府舆论引导路径研究 |
5.1 利用政府网站进行舆论引导 |
5.2 利用政务微博进行舆论引导 |
5.3 及时权威的新闻发布 |
5.4 积极进行国际合作,利用国外媒体 |
5.5 借助其他舆论引导主体(媒体、企业、个人、非政府组织)进行舆论引导 |
6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评估体系研究 |
6.1 现有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情研究的相关成果 |
6.2 应对网络舆情评估体系的地方实践——深圳模式 |
6.3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6.4 小结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典型样本——“千岛湖事件”20年回眸 |
附录2 我国政府应对非典舆论引导十年回顾与反思 |
附录3 汶川地震 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成功的舆论引导实践(168) |
附录4 政府和媒体关系的典型样本——以吕日周主政期间的山西长治为例 |
附录5 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 专访吕日周 |
附录6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7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参与的课题目录 |
(9)集结的力量:乌坎事件社会传播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言 |
第一节 事件回顾 |
第二节 现实背景 |
第三节 学术溯源 |
第四节 问题与方法 |
第一章 山海人家:乌坎的昨天与今天 |
第一节 地理与历史 |
第二节 政治与经济 |
第三节 潮汕文化 |
第四节 人口 |
第二章 土地、选举、财务——事件三议题 |
第一节 土地 |
第二节 选举 |
第三节 财务 |
第三章 人际传播网络 |
第一节 人际传播理论 |
第二节 乌坎维权精英的人际传播网络 |
第三节 熊伟的传播网络 |
第四节 农民维权行动中的人际传播网络 |
第四章 组织传播网络 |
第一节 组织传播理论 |
第二节 乌坎事件中的主要组织传播网络 |
第三节 乌坎事件中的其他组织传播网络 |
第四节 乌坎事件中的组织传播网络 |
第五章 多元化媒介环境下大众传媒的话语呈现 |
第一节 多元化大众传播理论 |
第二节 乌坎事件过程中的媒体的话语呈现 |
第三节 大众媒体对社会运动事件的意义构建 |
第六章 新媒体的运用 |
第一节 新媒体在农村的发展 |
第二节 农民维权与新媒体 |
第三节 乌坎微博维权之路 |
第七章 传播网络与集体行动 |
第一节 乌坎事件中的社会传播网络 |
第二节 乌坎事件社会传播网络的基本功能 |
第三节 社会传播网络影响下的集体行动策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纽约时报》对华环境形象建构研究(2000-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案 |
2 《纽约时报》对华环境报道定量研究 |
2.1 《纽约时报》对华环境报道宏观分析 |
2.2 《纽约时报》对华环境报道微观分析 |
3 《纽约时报》构建的中国环境形象 |
3.1 整体上以负面形象为主,中性报道近年攀升 |
3.2 政治博弈——作为谈判筹码的“碳排放大国” |
3.3 绿色能源合作——煤炭大国走在清洁能源前列 |
3.4 雾霾北京——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
4 《纽约时报》对华环境报道文本写作研究 |
5 《纽约时报》对华环境报道策略 |
5.1 中国形象标签化 |
5.2 中方声音选择性弱化 |
5.3 环境危害数据化 |
5.4 环境污染视觉感知扩大化 |
6 《纽约时报》对华环境报道影响因素 |
6.1 中国实力崛起影响媒介议程设置 |
6.2 “环境威胁论”下西方对中国的不安想象 |
6.3 媒体的政治逻辑——国家利益本位 |
6.4 新闻价值理念和市场竞争双重导向的产物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表索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四、来自平陆国有工业企业系列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德华日报》视角下的中国形象(1930-1933)[D]. 常璇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2]《人民日报》“乡村振兴”重大主题报道内容研究[D]. 韩旭.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3]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D]. 戴美玲. 厦门大学, 2018(12)
- [4]财政腐败的经济分析:成因、效应及其治理[D]. 曲红宝.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6)
- [5]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基于案例的实证分析[D]. 张娟. 云南财经大学, 2016(06)
- [6]基于品牌与用户关系视角的新媒体品牌资产管理研究 ——以“澎湃新闻”为例[D]. 张亦姝. 广西大学, 2016(02)
- [7]“澎湃新闻”品牌建设研究[D]. 袁爽.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
- [8]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研究[D]. 陈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2)
- [9]集结的力量:乌坎事件社会传播网络研究[D]. 陈艳. 浙江大学, 2013(06)
- [10]《纽约时报》对华环境形象建构研究(2000-2012)[D]. 罗小玲. 暨南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