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铸德、行德

立德、铸德、行德

一、树德心 锻德能 践德行(论文文献综述)

马一心[1](2012)在《“顾村经验”:师德的锤炼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青年教师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师德修养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全面发展。近几年,随着一大批老教师相继退休,顾村中学陆续引进了不少青年教师(其中包括部分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迄今为止,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占教师总数的46%,他们大都是出生在70年代末、80及90年代的独生子女。这一代青年教师在风云巨变的改革浪潮

阳春乔,龙迎伟,蔡红梅[2](2010)在《论师德的社会性规定》文中研究表明师德属于道德范畴,决定于社会存在。师德的历史性表明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师德内容。师德的社会性内涵主要取决于当时的社会"个人取向"。在阶级社会里,师德总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要求。

吉贻祥[3](2006)在《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建设》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师德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鉴于目前高校师德建设机制不完善导致的师德失范现象,要积极探索师德教育与法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教育与监督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以及师德行为的回报机制,使高校教师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促进者与弘扬者,成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吴梅兴[4](2005)在《师德建设:高校道德建设的“龙头”》文中提出高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师德建设是学校道德建设的核心。加强师德建设,教师应当在“德心、德能、德行”的层面上不断自我完善;同时,学校也要建立“德性”制度来完善管理。

邓如清[5](2004)在《新世纪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中等师范学校担负着为小学基础教育输送合格教师的任务。对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进行研究,是提高未来小学教师的素质和推进教育创新的需要。本论文本着增强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的实效性,提高中师生的师德水平为宗旨,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和方法论等学科理论,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谈话和观察等方法,从培养目标和现象着手,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中师生的师德状况及原因进行分析,着重探讨提高中等师范学校师中师生的师德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本文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研究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的含义、目标及意义。研究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的特殊性。本部分是全文的基础和出发点,在研究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的含义及过程、目标层次及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概括出社会对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多方面高标准的要求内容,为评价新世纪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状况提出了评价尺度。揭示了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应遵循的教育规律和加强师德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以第一部分概括出的师德教育要求为评价标准,对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重点对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当今中等师范学校在对中师生的师德教育上存在着一些疏漏之处,表现在:学校注重学生的常规教育,忽视师德教育;多数学生对教师职业道德认识不足;课程设置欠科学,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失衡;师德教育缺乏实践环节,教育效果不理想;部分中师生为人师表的“师表”的意识差;已毕业的中师生的师德现状令人担忧等。提出了教育主管部门对师德教育规划不到位,部分中等师范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目标发生偏差,部分教师师德素质不高对中师生带来不良影响,社会转型影响中师生的价值定位,小学教师尚未成为人们青睐的职业,生源素质差就业难等是导致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三部分: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师德教育的对策探讨。这是全文的重点。本部分主要从中等师范学校的特点着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积极、有益的探索,提出了树立理念、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教育内容、拓展教育载体和挖掘教育资源的教育对策。

陆道平[6](2002)在《论德治与高校人才培养》文中研究说明在江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战略方针的今天,高校的人才培养如何体现“以德治国”的战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德治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入手,进而提出了构建高校德治新秩序,努力塑造21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的新思路。

乔蔓菁[7](2002)在《对强化高职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的一点思考》文中提出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特点是教育的系统化。因为学校是一种专门化的教育机构,学校环境的安排力图使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校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充满道德的意义,这种自觉的努力,使学校对学生的道德影响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较强的可控性。学校教育由于在目的和手段、内容和形

张宝林[8](2002)在《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加强高等学校师德建设》文中提出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 指出:“提高公民道德素 质,教育是基础。”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启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教师队伍的师德状况如何,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与未来。可以说,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高等学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和主渠道,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高等学校师德建设,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杨元华,陆怡忻[9](2002)在《树德心 锻德能 践德行》文中提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印发,从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积极推进道德建设、促进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的重要意义。由于教育自身“以人育人”的特妹性和教师这一群体在德育过程中引导、塑造人的特殊作用,以时代的精神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从某种意义上讲,师德不仅仅是个人意义上的道德、素养,而且包含着重要、

胡近,黄伟力[10](2001)在《调整视角,提升大学生德育的实效──“公民道德建设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研讨会综述》文中研究表明

二、树德心 锻德能 践德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树德心 锻德能 践德行(论文提纲范文)

(2)论师德的社会性规定(论文提纲范文)

一、师德的历史性
二、师德的“他人取向”
三、师德的意识形态承诺

(3)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师德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和谐社会视域下高校师德建设的内涵
    1.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2.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
    3.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三、对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1.敬业精神弱化, 教学投入不够。
    2.单纯传授知识, 育人意识淡薄。
    3.自身素质不高, 师表作用欠缺。
四、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运行机制
    1.探索师德教育与法制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2.探索师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3.探索师德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4.探索师德教育与监督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5.探索师德行为的回报机制。

(4)师德建设:高校道德建设的“龙头”(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 坚持公平化、民主化原则。
    第二, 坚持科学化、服务性原则。
    第三, 坚持有竞争、有激励的评介方法。

(5)新世纪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综述
前言
一、 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的含义、目标及意义
    (一) 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的含义及其过程
        1 、 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的含义
        2 、 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过程
    (二) 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的目标层次
        1 、 基础目标--注重礼仪、遵守公德
        2 、 核心目标--遵守职业道德
        3 、 理想目标--塑造教师人格
    (三) 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1 、 中等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决定必须加强师德教育
        2 、 中师生未来的职业特点和所肩负的社会职责决定必须加强其师德教育
        3 、 加强师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4 、 中师生的思想品德现状决定要加强其师德教育
二、 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现状
    (一) 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取得的成就
        1 、 注重教师的师表教育
        2 、 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中师生的师德教育
        3 、 多数中师毕业生能较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
    (二) 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 、 学校注重学生常规教育,忽视师德教育
        2 、 多数中师生对教师职业道德认识不足
        3 、 课程设置欠科学,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失衡
        4 、 师德教育缺乏实践环节,教育效果不理想
        5 、 部分中师生为人师表的“师表”意识差
        6 、 已毕业的中师生的师德现状令人担忧
    (三) 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
        1 、 教育主管部门对师德教育规划落实不到位
        2 、 部分中等师范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目标发生了偏离
        3 、 部分教师道德素养不高对中师生带来不良影响
        4 、 社会转型影响中师生的不良价值定位
        5 、 小学教师尚未成为人们青睐的职业
        6 、 生源素质差就业也难的影响
三、 加强新世纪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的对策
    (一) 树立高起点、高标准的师德教育理念
        1 、 树立师德教育的价值观
        2 、 树立师德教育的整体观
        3 、 树立师德教育的践行观
    (二) 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师德教育“四化”
        1 、 上好《师德常识》课,使师德教育系统化
        2 、 制定完整的师德教育计划,使师德教育规范化
        3 、 建立和完善师德教育的评价、约束机制,使师德教育制度化
        4 、 开展师德教育研究,推进师德教育科学化
    (三) 与时俱进,优化师德教育内容
        1 、 加强教育法规教育,增强“依法执教”意识
        2 、 强化师德规范教育,提高“以德治教”的素质
        3 、 培养“师范人格”,提升师德境界
    (四) 拓展师德教育载体,挖掘师德资源
        1 、 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
        2 、 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师范”氛围
        3 、 开辟网络师德教育平台,创新师德教育手段
        4 、 丰富师德实践途径,提高中师生的师德行为能力
        5 、 加强中等师范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职工共同参与的隐性教育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论德治与高校人才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德治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二、构建高校德治新秩序,努力培养21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

四、树德心 锻德能 践德行(论文参考文献)

  • [1]“顾村经验”:师德的锤炼与发展[J]. 马一心. 新课程(综合版), 2012(11)
  • [2]论师德的社会性规定[J]. 阳春乔,龙迎伟,蔡红梅.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3]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建设[J]. 吉贻祥. 学术交流, 2006(10)
  • [4]师德建设:高校道德建设的“龙头”[J]. 吴梅兴.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 [5]新世纪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研究[D]. 邓如清. 西南师范大学, 2004(03)
  • [6]论德治与高校人才培养[J]. 陆道平. 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2(04)
  • [7]对强化高职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的一点思考[J]. 乔蔓菁. 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S1)
  • [8]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加强高等学校师德建设[J]. 张宝林. 决策探索, 2002(11)
  • [9]树德心 锻德能 践德行[J]. 杨元华,陆怡忻. 思想·理论·教育, 2002(01)
  • [10]调整视角,提升大学生德育的实效──“公民道德建设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研讨会综述[J]. 胡近,黄伟力. 当代青年研究, 2001(06)

标签:;  ;  

立德、铸德、行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