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关县营造森林防护墙的实践与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郭兴华[1](2018)在《多维贫困测度、扶贫路径及其绩效评估研究 ——基于A市农村的调查数据》文中研究表明精准识贫、精准扶贫、快速脱贫是我国正在进行的一次历史性的战略举措。深入研究贫困的精准测度、扶贫路径的选设及扶贫绩效评估,不仅十分必要,且十分迫切。精准识贫是快速脱贫的前提,也是脱贫工作的关键。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运用改进的A-F模型进行多维贫困测度,以精准识别贫困个体;同时,运用多项probit模型对多维贫困测度和他人主观评价的差异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查找导致个体贫困的原因。在明晰致贫原因的基础上,基于多维贫困的视角,基于区域特征和个体特征,有针对性的为贫困主体选设适宜有效的扶贫路径,为其快速脱贫提供重要的路径保障。立足于扶贫工作的系统性,抓住扶贫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从贫困个体的生活境况、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绩效评估。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在对国内外关于贫困概念的界定的基础上,对贫困的测度、扶贫路径、绩效评估等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将共同富裕理论、路径理论、绩效理论作为全文撰写的理论支撑点和分析研究的方法工具。论文对我国建国后不同历史时期的贫困特征、扶贫大政方针、扶贫措施及执行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尤其是阐述了我国当前贫困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可知,贫困人口大幅度的减少主要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很好地涓滴效应;扶贫路径的不断拓展和对扶贫对象的不断精准聚焦。现阶段扶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有些地方贫困程度仍然较深;仅将收入作为贫困认定标准,缺乏对于致贫原因的系统性认知;精准选设扶贫路径较难以及扶贫绩效评估需进一步科学化等。论文在对我国贫困标准进行纵向比较,与其他国家同时期的贫困标准进行横向对比的基础上;对单维贫困测度方法和多维贫困测度方法进行比较,拓展性的构建了改进的A-F多维贫困测度模型;同时,构建了涵盖健康、教育、生活条件、就业和收入等5个维度15项指标的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以A市为例进行了多维贫困测度实证分析,得出A市及各县区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多维贫困指数、各指标的单维贫困发生率及其对贫困的贡献率;体现了贫困精准识别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然后,基于改进的A-F模型多维测度结果与实际调研过程中他人对于调研对象贫困与否的主观评判存在差异的现象,运用多项probit模型进行估值回归和边际效应回归分析;以人均年收入为因变量,进行OLS回归和多位数回归分析,以检验差异性分析的稳健性。通过对多维贫困测度结果和他人主观评价的差异性进行回归分析,研究户主个体特征变量和家庭特征变量对于贫困的影响程度,从而为扶贫路径的选设提供重要依据。在明晰扶贫路径选设目标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多维贫困的视角,从根源上解决个体的贫困问题。认为应多维发力,系统选设扶贫路径,包括:以特色产业扶贫提高贫困个体的收入水平;运用教育扶贫来提升贫困个体的人力资本水平;利用健康扶贫减小健康冲击的不确定性;通过异地搬迁来改其生存环境,提高其机会获取得能力;实施政府兜底为特殊贫困人群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等。由于绩效评估对扶贫工作具有很强的牵引性和导向性,进行科学的扶贫绩效评估也是反贫困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构建了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A市各县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A市各县区扶贫工作进行绩效评估,得出了各县区在贫困个体的生活境况、对扶贫的满意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公因子的得分排名,以及各县区扶贫绩效综合得分排名。分析表明,所构建的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对于加强各扶贫主体的绩效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王淑彦[2](2016)在《山西壶关县植被恢复工程效益分析及评价》文中提出植被恢复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和获取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上世纪60-70年代由于森林植被稀少,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82.3%,缺水严重,人们深刻认识到一个道理:要治水必先治山,要治山必先绿化。为此,从1977年开始,壶关县实施人工林保护、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大工程,以及太行山绿化示范工程、重点防护林工程与环城荒山绿化、路旁绿化和农田林网工程、封山育林等14项小工程,经过30多年的努力,壶关县的森林覆盖率由5.0%逐渐增加到62.2%,在植被恢复工程取得了以下三方面的效益:在经济效益方面,壶关县现有有林地面积、乔木面积、蓄积量、活立木蓄积量、木材总价值分别为45255.8hm2、35955.5 hm2、30.5m3/hm2、109.7万m3、4.4亿元;全县农民的年收入共增加了1.5亿元;2010-2012年的平均耕地面积比20世纪70年代降低了7260hm2,而粮食总产量却增加了1505.4×104kg。在生态效益方面:随着森林覆盖率的显着提高,年净固碳量增长率为3.8%,年固碳蓄积量41672m3,到2015年全县固碳蓄积量基本达到1305004m3;2012年统计的各气象指标的平均值与1979年相比,全年日照时数共减少了249.3h,年均温度提高了0.5℃,最高温度降低了0.5℃,最低温度提高了0.6℃,全年降水量共增加了162mm,无霜期共增加了31.7d,空气湿度增加了0.07%,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0.4g/kg。在社会效益方面:由于生态环境改善,使全县各产业得到均衡发展,尤其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如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了旅馆、餐饮业的发展,从农业中转移剩余劳动力3万余人,新增200余个小型农副企业,创造的产值达2.3亿,使壶关县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壶关县植被恢复工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如下两点: (1)以人工油松林为主要林地的森林,形成了单一的林分结构,且稳定性差,容易发生火灾等特点,壶关县急需要丰富林木种类,增强防火建设。(2)虽然壶关县的森林面积相对较大,密度大(5250株/hm2),但是单位面积蓄积量仅为30m3/hm2,平均树高仅有3-4m,林木生产力水平低、再生能力弱,需要实施林中补树来调整森林结构。
李新平[3](2006)在《太行山南部水土保持植物材料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太行山是华北平原及京津地区的天然屏障,由于长期人为破坏和高峻坡陡的地貌,水土流失严重,给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带来严重隐患。绿化太行山,治理水土流失一直是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太行山南部中山区为例,从植被群落的分布和自然恢复过程、主要植物材料的抗逆性及水保功能、植物材料多样性及适生立地条件等方面对该区主要树种的适宜性进行了试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研究地区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历史上植被繁茂,有许多天然次生林群落,具备植被恢复与重建的水热条件。松栎混交林(1000~1900m)、落叶松白桦林(1400~2300m)、侧柏林(<1300m)等地带性稳定群落,是关键的斑块和重要的种子资源库,为植被恢复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模式。封山育林后1~15a以草本群落为主,20~25a灌木成为优势群落,30~50a乔木逐渐占据空间。人工促进植被恢复,引进地带植被中的优势种、关键种,能增加演替速度。樟子松、侧柏、圆柏、杜松、沙地柏、山杏、野皂荚、狼牙刺、山桃、沙棘适宜阳坡造林;刺槐、臭椿、白榆、火炬树、白皮松、紫穗槐、柠条、杠柳、酸枣等树种,不适应土层浅薄的石质山地;海拔高度是影响华北落叶松(>1400m)、黄连木(<500m)分布的限制因子。海拔1300m~1700m土层厚的阴坡是日本落叶松的适生区,22a生树高可达15m。紫花苜蓿、红豆草、矮苔草、白羊草、黄背草、野古草等适应性强,具有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树种间的抗旱机理不同,沙地柏、杜松、油松、香椿、连翘、侧柏、樟子松等树种蒸腾强度低,平均为5.52mg·min·g;黄刺梅、野皂角、臭椿、山桃等树种蒸腾强度高(平均为13.91mg·min·g),凋萎系数低(平均为4.24%)。不同树种林冠截留率显着差别,针叶树对降水截留率大,平均为22.9%;阔叶树的截留率较小,平均为16.7%。华北落叶松降水截留率为17.8%,枯落物持水量为16mm,是较好的水源涵养林树种。松栎混交林是当地最佳的水土保持植被类型。灌木林能有效减少降雨侵蚀(减少土壤流失量80%、径流量68%);以其发达的根系固持了土壤,狼牙刺、黄刺梅的根系拉力最强。草丛的降雨截留和枯落物吸收量一般为2mm左右,主要水保功能在于能消减雨滴动能,减免雨滴对地面土壤的打击力,阻挡径流,根系网结土壤,并增大了土壤的渗透能力和抗蚀能力。应用归纳集成法,选取与水土保持功能相关的因素构成预选指标集,对在太行山广泛分布的主要植物材料进行了多功能评价,日本落叶松、樟子松、油松、侧柏,辽
刘颖慧[4](2006)在《广州市森林防火资源的最优决策与预算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林业承担了中国21世纪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使命,森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然而当森林生态系统形成时,火就参与了生态系统的演变和发展。森林火灾是林业灾害中对社会、环境及经济发展影响范围最广和破坏性最大的一种自然灾害,森林火灾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也有其突发性。如何更好地控制森林火灾和有效地利用林火,就迫切需要防火资源的支持。 作为国际花城的广州市,地形复杂,光热资源充足。十年绿化广东,大规模的荒山造林完成后,森林面积大大增加,中幼林比例增大,树种结构单一,加之市郊自然村落分散,道路四通八达,人为活动频繁,极易发生森林火灾。设计和筹建功能全面、经济的防火信息系统迫在眉睫。随着资源的大量耗损而日益枯竭,在功能和成本上最优利用防火资源就成为21世纪林业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问题。 本文在导师的指导下,收集了许多资料,针对实验地森林火灾发生的实际情况,和近年来林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需求,有效而持续、最优程度地利用森林防火资源,以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整个人类生存环境得以维持和改善的重要内容。提出了防火资源的最优分布概念,促使决策者进一步地从自身利益角度去全面地了解、掌握森林防火资源的结构发展状况、资源利用和调度情况,以便更好的进行森林防火资源的合理管理、经济调度,最大程度地节省防火资源,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地大目标。 论文以为防火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目的,综述了统筹学、随机规划与模糊规划理论、线性规划理论、经济学、景观生态学、森林资源及其环境的管理、系统论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以随机规划和模糊规划为研究方法,根据防火资源自身特点和一般分布规律,以实验地为研究基础,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广州市的水资源、了望台以及防火信息系统的预算做了如下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数学抽象,找出相关参数做为评价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评价函数,确定目标函数,从而对每一个变量建立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学计算,得出分布结论。 森林防火资源的最优分布与预算涉及到社会的诸多方面。受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随着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对森林防火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诚然,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火,责任重于泰山,如何结合广州市森林防火特点,最优化的利用所有防火资源,发展具有广州特色的森林防火事业任重而道远。
秦庆祥,程喜堂,赵建斌[5](2005)在《太行山上的绿色跨越——“相持阶段”壶关县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文中指出
佟敏[6](2005)在《基于社区参与的我国生态旅游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生态旅游以每年15%-20%的速率迅速发展,成为当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发展生态旅游的目标是追求旅游目的地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要保证这一目标的有效性并最终实现,必须推行社区参与,开展基于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活动。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有利于促进社区经济结构优化,保护生态资源与环境,维护社区社会传统文化,提高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 众所周知,生态旅游兴起于西方,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国外已经走出了一条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成功之路。本文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生态旅游中社区参与活动的研究比较,分析总结了其在社区参与和社区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如确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设立非政府的统一管理机构,政府对生态旅游进行干预和扶持等,为我国生态旅游活动中的社区参与提供借鉴。 以此为基础,本文运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生态旅游管理理论、利益主体理论、社区表象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分析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基础上,首次从社区参与的角度系统提出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并从决策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生态保护机制、保障机制和社区参与评估体系等五方面构建了基于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模式的理论框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体系。 在社区参与的决策机制中提出,社区居民在生态旅游开发中要占有领导地位,要参与讨论重大旅游项目的设计和立项工作;有权利商定生态旅游的利益分配方案和就业政策;在社区参与利益分配机制中指出,社区参与利益分配的多少与社区居民的分利能力有关,社区对利益分配的参与方式有两种——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直接参与效果更好;在社区参与生态保护机制中提出,社区居民要参与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参与对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保护,并有计划地培养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社区参与的保障机制中提出要保证社区居民在前三个机制中的参与,必须建立法律、体制、技术和观念上的保障;在社区参与的决策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生态保护机制和保障机制的基础上首次构建了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评估体系,确立了体现社区参与程度的四大指标,选取体现社区参与程度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测定各指标的权重,构建综合指标评价指数模型,确定社区参与的综合评价标准,对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估。综上构建起系统的以社区参与为核心的生态旅游模式。 在这一生态旅游模式基础上,提出以政府宏观主导和社区微观参与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发展对策。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在生态旅游立法中加入社区参与的相应规定,把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发展与社区参与作为旅游目的地发展的一项指标列入法律规范。同时,尽快发展除政府和生态旅游企业之外的第三方力量;尽可能引入外来力量帮助社区居民实现参与,在生态旅游认证体系中融入社区参与的内容;在微观上构建社区居民参与体系,通过开展广泛的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拓宽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途径;建立有利于社区参与和社区发展的投融资机制;成立以社区居民为参与主体的生态旅游合作企业;开展生态旅游社区基础建设,等等,从而使基于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理论模式具有现实
罗康[7](2003)在《基于GIS技术的北京市森林防火资源布局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研究的相关内容是中国林业科学院承担的课题(北京市森林防火系统)的一部分,即北京市防火资源布局的分析。防火资源的布局在北京市森林防火系统里是信息管理、查询等模块功能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论文的目的是利用GIS对北京市重点防火资源的布局做出一个信息管理上的方案,并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而本论文重点是利用GIS更进一步研究分析北京市防火资源的布局,方法是计算机辅助决策分析,分析平台是ViewGIS,另外辅助平台是Visual Foxpro。ViewGIS集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于一体,Visual Foxpro主要作为数据库的管理者,另外Mbase也可作为数据库的管理者,它被集成在GIS里。在本文中,DTM(Digital Terrain Model数字地面模型)被充分的应用来分析北京市的各方面的防火资源。本文把北京市的防火资源从横向上做出三方面的分析,即隔离性的防火资源布局的分析、监测性的防火资源布局的分析、扑救性的防火资源布局的分析。首先分别建立防火资源的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然后建立关联后,再逐步分析。隔离性的防火资源包括道路、水系、生物林带。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的有关专题理论指数后,分别对北京隔离性的防火资源做出一个建议指数,然后指出分析北京地区的不足。在这里,本文利用ViewGIS查询模块对空间数据和VF的SQL语言对属性数据作了便捷的查询分析。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理论和实践可知。北京市林区作为山区,适宜的林道密度在15~20m/hm2,至少也得为10m/hm2,才能满足林业经营的需要。而如果作为防火的目的,则要达到4~8m/hm2。由于道路数据的不足,尤其是作为林区便道的诸如大车路和小路没有统计资料,因此要算北京市的林道密度,只能利用图。利用ViewGIS求得北京市几个主要林区县的近似林道密度为4.5~5.8m/hm2之间。可见,离合理林道经营密度15m/hm2差得很远,而离建议防火林道密度指数6m/hm2,也还有一段距离。林道作为隔离性的防火性资源,要求得其防火意义上的合理宽度,本文主要分析了Dipl.geogr.RetoSch ning的模型理论,即Logistic函数,给出了求北京林道宽度(防火意义上)的因子分析方案,并给出求得该理论的函数和林道宽度方案,建议使用Logistic函数。由于实验条件限制,只能做理论分析。在水资源的分析上,结合分析北京市的火险区划分析,分析出了北京的水资源在防火意义上存在的问题。而生物防火林带,本文建议采纳舒立福、文定元的理论——防火林带四级网络理论,结合分析北京市DEM模型(数字高程模型)作防火林带布局分析,并作了防火林带宽度分析和防火树种的建议选择。监测性的防火资源主要作了了望台分析,了望台分析主要是可视域范围的分析。本文作了北京市重点防火区了望台的分析及可视域范围的分析,并以密云县为例,示范对了望台进行可视域分析。而北京目前林区了望台可视范围能达80%,建议如果要增设了望台的话,可将可视域作重要指标。本文较详细介绍了北京市目前的图像监控系统和卫星监测,它们与GIS有一定联系。从科技防火角度来讲,建议可多考虑图像监测系统和卫星监测技术。卫星监测技术主要是遥感技术的分辨率的问题,分辨率越小越好。而扑救性的防火资源主要考虑了人和扑救工具。防火队伍以密云县为例进行最佳路径分析,为辅助救火提供分析方案。扑救工具的先进性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仅作统计意义上的分析,重点是对直升机做了介绍。总的来说,对于北京市防火资源如何布局,本文只是分别提供一个理论方案,具体实施,牵涉到很多部门建设。将来的上作可以从GIS自身的建设角度出发,结合建设智能专家系统,比如,当在GIS系统里输入专家因子后,GIS自动选线(道路线、生物林带等)问题;另外,作为监测性的防火资源和扑救性的防火资源可把提高它的科技含量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而去对它进行布局。
赵春英[8](2002)在《唱好调产重头戏 拓展致富新途径——关于山区农业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思考》文中认为 壶关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干石山区,又是一个省级贫困县。近年来,全县围绕"农业调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这个主题,立足县情搞调产,调产之中抓重点,唱响了以发展绿色经济为主的"传统戏"、以创造特色产品为主的"样板戏"和以激活人力资源为主的"现代戏",撑起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片"艳阳天",促进了党在农村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一、发展绿色经济,夯实优化整合的"传统戏" 我县依托干石山区"阳坡油松栽植技术"的发源优势和全县人民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经过20
刘安松,程喜堂,赵建斌[9](2001)在《壶关县营造森林防护墙的实践与效果》文中研究说明
张兵生[10](2001)在《以“三个代表”为统领 以绿色经济为特色 扎扎实实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文中提出本文论述了三个问题:一是创新思路,努力构建以“三个代表”统领农村小康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二是与时俱进,不断营造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新环境;三是争先创优,真正形成以过硬的作风推动农村小康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机制。
二、壶关县营造森林防护墙的实践与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壶关县营造森林防护墙的实践与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多维贫困测度、扶贫路径及其绩效评估研究 ——基于A市农村的调查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贫困概念的界定 |
1.2.2 关于贫困测度的研究 |
1.2.3 关于扶贫路径的研究 |
1.2.4 关于绩效评估的研究 |
1.3 研究的目标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共同富裕理论 |
2.1.1 共同富裕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
2.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2.1.3 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 |
2.2 主要反贫困理论 |
2.2.1 抑制人口增长理论 |
2.2.2 收入再分配理论 |
2.2.3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3 相关路径理论 |
2.3.1 路径依赖理论 |
2.3.2 路径-目标理论 |
2.3.3 路径选择理论 |
2.4 绩效评估理论 |
2.4.1 绩效 |
2.4.2 政府绩效 |
2.4.3 绩效管理 |
2.4.4 扶贫绩效评估 |
3 我国扶贫开发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 广义的扶贫 |
3.1.1 土地制度创新缓解贫困(1949-1977年) |
3.1.2 经济体制改革解决大面积贫困问题(1978-1985年) |
3.2 有计划的扶贫开发 |
3.2.1 实施开发式扶贫策略(1986-1993年) |
3.2.2 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 |
3.2.3 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1年) |
3.3 现阶段贫困状况分析(2012-2016年) |
3.3.1 精准扶贫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
3.3.2 脱贫状况 |
3.3.3 我国农村2016年底静态的贫困状况 |
3.4 扶贫开发的经验与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
3.4.1 扶贫开发取得的宝贵经验 |
3.4.2 现阶段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 |
4 贫困的精准测度:从单维到多维 |
4.1 贫困标准的界定 |
4.1.1 世界银行的贫困线 |
4.1.2 我国的贫困标准 |
4.1.3 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贫困标准 |
4.1.4 我国的贫困标准和世界银行标准、美国标准的比较 |
4.2 单维贫困测度方法 |
4.2.1 贫困人口比率度量 |
4.2.2 恩格尔系数 |
4.2.3 贫困缺口 |
4.2.4 阿马蒂亚·森的贫困度量P和能力方法 |
4.2.5 FGT指数法 |
4.2.6 单维贫困测度的优点及缺陷 |
4.3 多维贫困测度法 |
4.3.1 A-F多维贫困测度法 |
4.3.2 人类贫困指数 |
4.3.3 模糊集法 |
4.3.4 多维贫困测度的优点及影响因素 |
4.4 贫困测度模型的选取与改进 |
4.4.1 贫困测度模型的选取 |
4.4.2 A-F多维贫困测度模型的改进 |
4.5 基于改进的A-F模型多维贫困测度实证分析—以A市为例 |
4.5.1 A市贫困状况 |
4.5.2 多维贫困测度的数据来源 |
4.5.3 模型测度结果 |
4.5.4 实证分析结论 |
5 基于改进的A-F模型多维贫困测度与主观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模型设置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模型设置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1 自变量选择 |
5.2.2 变量描述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多项probit模型回归 |
5.3.2 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 |
5.3.3 实证分析结论 |
6 基于多维贫困视角的扶贫路径选择 |
6.1 扶贫路径体系的构建 |
6.1.1 扶贫路径选设的目标 |
6.1.2 多维贫困视角扶贫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 |
6.1.3 多维贫困视角扶贫路径选择的策略与思路 |
6.2 特色产业扶贫路径:通过就业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收平 |
6.2.1 建立特色产业扶贫的利益联结机制 |
6.2.2 典型的特色产业扶贫路径 |
6.3 教育扶贫路径:系统提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 |
6.3.1 贫困人群人力资本建设模型的构建 |
6.3.2 系统的学校教育:提升社会一般人力资本 |
6.3.3 技术扶贫:提升专业化人力资本水平 |
6.4 健康扶贫路径:减小健康冲击带来的不确定性 |
6.4.1 完善农村居民的医保制度 |
6.4.2 加大农村贫困地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资源配置 |
6.5 易地搬迁:提升贫困人口机会获取能力 |
6.6 政府兜底:提升贫困人口的保护性安全 |
6.6.1 政府兜底扶贫的内涵 |
6.6.2 政府兜底扶贫的具体路径 |
7 扶贫绩效评估 |
7.1 扶贫绩效评估的意义、目的与原则 |
7.1.1 扶贫绩效评估的意义和目的 |
7.1.2 扶贫绩效评估的原则 |
7.2 绩效评估模型的比较与选择分析 |
7.2.1 绩效评估模型的比较 |
7.2.2 扶贫绩效评估方法的选择 |
7.3 实证分析: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扶贫绩效评估——以A市为例 |
7.3.1 构建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7.3.2 数据来源与数据整理 |
7.3.3 数据的检验 |
7.3.4 提取因子 |
7.3.5 因子的识别与命名 |
7.3.6 因子得分 |
7.3.7 实证分析结论 |
8 结论、对策建议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1.1 理论方面得出的结论 |
8.1.2 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如何更好的做好个体的贫困测度 |
8.2.2 如何做好扶贫路径的选设与实施 |
8.2.3 改进扶贫绩效评估机制 |
8.3 存在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
8.3.1 存在的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山西壶关县植被恢复工程效益分析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引言 |
2 项目意义与国内外进展 |
2.1 项目意义 |
2.2 国外研究进展 |
2.2.1 世界森林资源保护利用概况 |
2.2.2 国外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2.3 国内研究进展 |
2.3.1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利用概况 |
2.3.2 国内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2.3.3 山西森林资源保护利用概况 |
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壶关县地形地貌概况 |
3.3.2 壶关县气候特征概况 |
3.3.3 壶关县人文历史概况 |
3.3.4 壶关县农业经济概况 |
3.3.5 壶关县植被覆盖概况 |
3.4 研究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壶关县的植被恢复工程 |
4.1.1 人工林建设工程 |
4.1.2 天然林保护工程 |
4.1.3 退耕还林工程 |
4.2 壶关县植被恢复工程后的植被面积 |
4.3 壶关县植被恢复工程后的林草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
4.4 壶关县植被恢复后带来的效益 |
4.4.1 植被恢复带来的经济效益 |
4.4.2 植被恢复带来的生态效益 |
4.4.3 植被恢复带来的社会效益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3)太行山南部水土保持植物材料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
1.1 国外发展情况 |
1.2 国内发展情况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 |
2 研究地区与试验地基本情况 |
2.1 地形地貌 |
2.1.1 山地 |
2.1.2 丘陵 |
2.1.3 河谷 |
2.2 气候 |
2.2.1 光能资源丰富 |
2.2.2 热量资源充沛 |
2.2.3 雨、热季节同期 |
2.2.4 气温垂直变化明显,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
2.3 土壤 |
2.3.1 土壤母质 |
2.3.2 土壤分布 |
2.4 植被 |
2.4.1 天然次生林 |
2.4.2 人工林 |
2.4.3 经济林 |
2.5 水土流失特征 |
2.5.1 覆盖范围广 |
2.5.2 流失量大 |
2.5.3 土壤难以恢复 |
2.5.4 水资源危机加重 |
2.6 试验基点概况 |
2.6.1 气候概况 |
2.6.2 主要土壤类型 |
2.6.3 土壤水分 |
2.6.4 主要植被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1.1 植物群落 |
3.1.2 抗逆性试验 |
3.1.3 立地条件分析 |
3.1.4 植物材料水土保持功能分析 |
3.2 研究方法 |
3.2.1 乔木标准地 |
3.2.2 灌木标地 |
3.2.3 草类标准地 |
3.2.4 根系调查 |
3.2.5 土壤调查 |
3.2.6 树种抗逆性分析 |
3.2.7 引种试验 |
3.2.8 适生立地分析 |
3.2.9 水土保持功能分析 |
3.2.10 综合评价 |
4 植被分布及演替规律分析 |
4.1 植被分布 |
4.1.1 水平分布 |
4.1.2 垂直分布 |
4.1.3 历史分布 |
4.2 主要植被类型 |
4.2.1 针叶林群落 |
4.2.2 天然次生落叶阔叶林群落 |
4.2.3 天然灌丛群落 |
4.2.4 灌草丛 |
4.2.5 草丛 |
4.3 植被自然恢复 |
4.3.1 草本植物群落阶段 |
4.3.2 灌丛群落阶段 |
4.3.3 乔木群落阶段 |
4.3.4 植物群丛的演替序列 |
4.4 小结 |
5 植物材料抗逆性试验 |
5.1 主要乔灌树种苗期蒸腾强度的测定 |
5.1.1 气象因子与蒸腾强度 |
5.1.2 参试树种蒸腾强度比较 |
5.1.3 参试树种蒸腾强度聚类分析 |
5.2 常见阔叶树种苗期凋萎系数研究 |
5.2.1 凋萎系数测定 |
5.2.2 凋萎系数的聚类分析 |
5.3 抗逆性造林试验 |
5.3.1 阳坡对比试验 |
5.3.2 阴坡对比试验 |
5.4 植物材料引种试验 |
5.4.1 日本落叶松 |
5.4.2 樟子松 |
5.4.3 牧草 |
5.5 小结 |
6 适地适树分析 |
6.1 针叶树 |
6.1.1 油松 |
6.1.2 华北落叶松 |
6.1.3 华山松 |
6.1.4 白皮松 |
6.1.5 侧柏 |
6.2 落叶阔叶乔木 |
6.2.1 刺槐 |
6.2.2 辽东栎 |
6.2.3 栓皮栎 |
6.2.4 山杨 |
6.2.5 白桦 |
6.2.6 山杏 |
6.3 灌木 |
6.3.1 连翘 |
6.3.2 野皂荚 |
6.3.3 荆条 |
6.4 立地条件分析 |
6.4.1 水土保持林地分析 |
6.4.2 立地条件分析 |
6.4.3 水土保持林的立地类型划分 |
6.4.4 不同立地类型适宜的树种 |
6.5 小结 |
7 植物材料水土保持功能分析 |
7.1 油松人工林的水土保持功能 |
7.1.1 林冠截留 |
7.1.2 枯落物持水量 |
7.1.3 林地入渗及地表径流 |
7.1.4 土壤侵蚀 |
7.1.5 改良土壤 |
7.2 其他乔木树种的水土保持功能 |
7.2.1 林冠截留 |
7.2.2 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枯落物量及持水量 |
7.2.3 不同植被类型泥沙流失量 |
7.3 主要灌木的水土保持功能 |
7.3.1 林冠截留 |
7.3.2 枯落物持水量 |
7.3.3 对径流和泥沙的影响 |
7.3.4 灌木林的土壤改良效应 |
7.3.5 灌木根系抗拉力 |
7.4 草本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 |
7.4.1 对降雨的截留作用 |
7.4.2 降低雨滴溅侵蚀作用 |
7.4.3 枯落物及持水量 |
7.4.4 根系固持土壤作用 |
7.4.5 改良土壤物理性状作用 |
7.5 小结 |
8. 水土保持植物材料适宜性评价 |
8.1 多目标分析 |
8.1.1 主要针叶树种 |
8.1.2 主要阔叶树种 |
8.1.3 主要灌木 |
8.1.4 主要草本植物 |
8.2 分类选择 |
8.2.1 主要针叶树种聚类分析 |
8.2.2 主要阔叶树种聚类分析 |
8.2.3 灌木树种聚类分析 |
8.2.4 草本植物聚类分析 |
8.3 适宜性评价 |
8.3.1 主要树种总体评价 |
8.3.2 主要植物材料适宜的立地类型 |
8.4 小结 |
9 结论及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讨论 |
9.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博硕士论文同意发表的声明 |
(4)广州市森林防火资源的最优决策与预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课题的研究方向 |
2.1.1 最优控制在森林防火资源布局中的应用现状 |
2.1.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
2.1.3 防火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
2.1.4 影响防火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
2.2 本课题已具有的研究水平与研究内容 |
2.2.1 森林防火资源 |
2.2.2 资源以及防火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
2.2.3 最优分析方法 |
2.2.4 最优模型的求解 |
2.3 课题的主攻方向及依据 |
3 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3.1 课题的来源 |
3.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3.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4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4.1 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 |
3.4.2 研究方法 |
3.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4 实验地的地域概况 |
4.1 自然地理、人文、气候、森林植被 |
4.1.1 自然地理和人文 |
4.1.2 气候特征和植被特征 |
4.2 火灾与防火历史、防火现状与发展要求 |
5 防火系统的构架与防火资源最优布局的概念 |
5.1 防火系统的构架 |
5.2 防火资源的一般分布规律 |
5.2.1 生物防火资源的一般布局分析 |
5.2.2 防火林带布局 |
5.3 广州市火险区划 |
5.4 防火资源最优分布的概念 |
6 实验地水资源的最优分布建模 |
6.1 水资源在森林防火中的作用 |
6.2 实验地的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
6.3 供水水量的最优分布建模 |
7 了望台的最优分布建模 |
7.1 了望台在森林防火中的作用 |
7.2 了望台的最优分布建模 |
8 防火资源筹建的最优资金预算方案建模 |
8.1 建模综述 |
8.2 森林防火资源筹建的资金预算建模 |
9 结论 |
9.1 课题的创新性 |
9.2 应用前景预测与研究方向展望 |
9.3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1 参加项目课题 |
2 发表论文 |
(5)太行山上的绿色跨越——“相持阶段”壶关县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跨越式发展的成效标志 |
1.1 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 |
1.2 绿色链条启动,相关产业良性循环 |
1.3 绿色资源极大丰富,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
1.4 生态效益凸现,生存环境改善 |
2 跨越式发展的成功实践 |
2.1 壶关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决定于对林业的正确定位,决胜于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
──大承包大前进。 |
──大投入大推动。 |
──大工程大发展。 |
──大改制大跨越。 |
2.2 壶关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质为先”的指导思想,得力于科学技术溶入营林的全过程 |
2.3 壶关林业的跨越式发展,保障于“慎用钱”,兴起于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 |
2.4 壶关林业的跨越式发展,成功于“严管林”,巩固于营造和谐的生物环境 |
一是“一墙一带”双隔离。 |
二是“一队一员”双防范。 |
三是“一封一禁”双保险。 |
3 跨越式发展的几点思考 |
(6)基于社区参与的我国生态旅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基于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理论 |
2.1.1 社区相关理论 |
2.1.2 生态旅游活动中的社区参与理论 |
2.2 理论基础 |
2.2.1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态旅游规划理论 |
2.2.3 生态旅游管理理论 |
2.2.4 利益主体理论 |
2.2.5 社会表象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生态旅游中社区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我国生态旅游活动中社区参与的起源 |
3.1.1 社区参与的起源 |
3.1.2 目前社区参与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
3.2 生态旅游活动中社区参与的积极影响 |
3.2.1 对社区经济结构的影响 |
3.2.2 对社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
3.2.3 对当地居民环保意识的影响 |
3.3 生态旅游活动中社区参与的消极影响 |
3.3.1 忽视社区参与带来的负面影响 |
3.3.2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活动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外生态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的经验与借鉴 |
4.1 发达国家乡村旅游中的社区参与 |
4.1.1 英国乡村旅游中的社区参与 |
4.1.2 匈牙利乡村旅游中的社区参与 |
4.2 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中的社区参与 |
4.2.1 肯尼亚生态旅游中的社区参与 |
4.2.2 南非生态旅游中的社区参与 |
4.2.3 泰国生态旅游中的社区参与 |
4.3 生态旅游中社区参与的经验评述与分析 |
4.3.1 生态旅游活动有赖于社区居民全面参与 |
4.3.2 确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4.3.3 设立非政府的统一管理机构 |
4.3.4 政府对生态旅游进行干预与扶持 |
4.4 本章小结 |
5 构建基于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模式 |
5.1 构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模式的基本思路 |
5.1.1 指导思想 |
5.1.2 基本原则 |
5.2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模式的主体、目标和实施范围 |
5.2.1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 |
5.2.2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模式构建的目标 |
5.2.3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实施范围 |
5.3 构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运行机制 |
5.3.1 建立有效的社区参与的决策机制 |
5.3.2 建立规范的社区参与的利益分配机制 |
5.3.3 形成社区参与的生态保护机制 |
5.3.4 形成有效的社区参与保障机制 |
5.3.5 建立有效的社区参与评估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6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对策研究 |
6.1 构建生态旅游的宏观主导体系 |
6.1.1 政府主导的含义 |
6.1.2 政府主导作用的因素分析 |
6.1.3 政府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
6.2 构建生态旅游中社区微观参与体系 |
6.2.1 提高社区参与意识 |
6.2.2 拓宽社区参与途径 |
6.2.3 直接开展社区生态旅游 |
6.2.4 加强社区基础建设 |
6.3 本章小结 |
7 五营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的案例分析 |
7.1 基本概况 |
7.1.1 自然经济概况 |
7.1.2 生态旅游发展状况分析 |
7.2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现状分析 |
7.2.1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成效分析 |
7.2.2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
7.3 构建基于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模式的基本思路 |
7.3.1 构建社区参与的宏观主导体系 |
7.3.2 构建社区微观参与体系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研的课题 |
致谢 |
(7)基于GIS技术的北京市森林防火资源布局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文献综述 |
1 GIS |
1.1 GIS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
1.2 GIS技术在国内外利用现状 |
2 森林火灾 |
2.1 森林火灾的定义及种类 |
2.2 国内外森林火灾概况 |
3 GIS在森林防火系统中的应用 |
3.1 国内GIS利用现状 |
3.2 国外GIS利用现状 |
3.3 国内外森林防火资源规划概况 |
正文 |
1 前言 |
1.1 资源和防火资源的概念 |
1.2 布局、规划的联系和区别及选题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内容、方法 |
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2 本论文要解决哪些问题 |
2.3 本论文采用的方法 |
2.4 选用ViewGIS作为平台的原因 |
3 概述森林防火系统构架 |
3.1 森林防火GIS的设计方法 |
3.2 系统的建立的软、硬件条件 |
3.3 系统的建立 |
3.4 系统调试 |
4 北京地域概况 |
4.1 北京的自然地理、气候、人文、森林植被等概况 |
4.2 北京的火灾及防火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要求 |
5 防火资源布局分析的基础 |
5.1 该研究理论上成立的条件 |
5.2 本论文的所需基础数据 |
5.3 提供火险区划理论数据 |
6 资源布局分析 |
6.1 防火资源布局分析内容及数据库的建立 |
6.2 火险区划 |
6.3 隔离性的防火资源的布局 |
6.4 监测性的防火资源的布局 |
6.5 扑救性的防火资源的布局 |
7 结论、讨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四、壶关县营造森林防护墙的实践与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维贫困测度、扶贫路径及其绩效评估研究 ——基于A市农村的调查数据[D]. 郭兴华. 武汉大学, 2018(06)
- [2]山西壶关县植被恢复工程效益分析及评价[D]. 王淑彦. 山西农业大学, 2016(04)
- [3]太行山南部水土保持植物材料选择研究[D]. 李新平.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
- [4]广州市森林防火资源的最优决策与预算分析[D]. 刘颖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12)
- [5]太行山上的绿色跨越——“相持阶段”壶关县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 秦庆祥,程喜堂,赵建斌. 山西林业, 2005(03)
- [6]基于社区参与的我国生态旅游研究[D]. 佟敏. 东北林业大学, 2005(08)
- [7]基于GIS技术的北京市森林防火资源布局的分析[D]. 罗康. 中南林学院, 2003(03)
- [8]唱好调产重头戏 拓展致富新途径——关于山区农业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思考[J]. 赵春英. 山西政报, 2002(07)
- [9]壶关县营造森林防护墙的实践与效果[J]. 刘安松,程喜堂,赵建斌. 森林防火, 2001(04)
- [10]以“三个代表”为统领 以绿色经济为特色 扎扎实实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J]. 张兵生. 山西农经, 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