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处于十字路口

利率市场化处于十字路口

一、站在十字路口的利率市场化(论文文献综述)

田文林[1](2021)在《从新冠肺炎疫情看西方治理模式的结构性危机》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这从侧面说明西方治理模式的若干结构性危机。首先,资本积累导致结构性矛盾日趋激化。其次,资本统治导致国家能力日渐衰朽。最后,个人主义价值观盛行导致社会一盘散沙。因此,对西方而言寻求替代性治理体系势在必行。

邹昌波[2](2021)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 要:近年来,我国在金融领域大力推进去杠杆、强监管等力度,引发了人们对金融创新利弊的深入讨论。支持者认为,金融创新能有效降低机构和消费者的交易成本,进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脆弱性论者则认为,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业务创新产生的过度信用扩张是金融危机的根源。因此,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企业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监管降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仍然值得深入研究。在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仍是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金融机构,国内市场融资渠道也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占比相对较小,商业银行依然是经营信用活动的核心主体。因此,以商业银行为对象来考察我国金融创新具有现实价值。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遵循着“创新→监管→再创新→再监管”这一基本过程,因而研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必须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原来只从事国家指定金融活动的商业银行,也开始开展大量的金融业务创新,尤其是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的交叉金融业务、同业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等金融业务创新活动,已引起银行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紧扣金融创新过程以及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博弈过程,通过梳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脉络,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金融创新的特征以及对银行经营绩效、银行风险、企业经营绩效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而提出针对性业务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金融创新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本文聚焦于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以及与金融创新相关并影响着金融业务创新效率的外部监管、公司治理、机制、有利条件等。本文所指的金融创新,包括交叉金融业务等新型业务,以及批发金融业务、机构金融业务等传统金融业务的改进。同时,与金融创新关联的制度,如商业银行的治理目标、组织方式、组织架构等,本文也纳入了研究范围。论文按照“金融创新理论→金融创新动因→金融创新内容与特征→金融创新评价→金融创新效应”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金融创新的国内外研究总体现状、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和介绍,最后给出了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第二章: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本章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在严格界定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等相关概念基础上,剖析了金融创新与金融业务创新与影子银行业务之间的关系;其次,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分类进行了分析;最后,重点讨论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和效应的相关理论观点,包括经济增长理论、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理论等。第三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本章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为节约资本耗用、突破信贷规模限制等而进行的监管套利,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其次,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金融创新领域之一,即交叉金融业务的发展历程、模式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国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的创新内容、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约束条件。第四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与现状评价。首先构建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评价体系,进而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子法对其综合能力进行了评价。其次,以我国37家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作为衡量指标,分析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并以非利息收入占总资产比重这一指标作为创新能力替代指标,对其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内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第五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本章首先基于我国2008—2019年3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金融创新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有利于提升银行经营绩效,但依赖于银行自身对风险承担水平的把控;其次,根据实证结果,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探讨。第六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分析。本章利用我国2008—2019年3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以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刻画的金融创新对金融风险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在引入金融风险滞后项以后,所得到的实证结果依然稳健;第二,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比、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和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风险;第三,商业银行资产报酬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对金融风险具有正相关关系。第七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本章利用我国A股2004—2019年上市企业的非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以委托贷款刻画的金融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来说,这一结论依然稳健;第二,企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营业销售收入比率、资产负债率、无形资产规模、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三,企业资产规模对金融风险具有负向阻碍作用,而企业成立年限兼具正负两种效应。第八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本章通过DSGE模型阐释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并通过设计相关的实证模型和变量指标,利用我国37家商业银行以及宏观层面2008—2019年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商业银行在进行交叉金融创新业务的时候会获得更高的收益;第二,以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刻画的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显着;第三,整体上,商业银行存贷比、盈利能力、资产规模、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政府支出、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和城镇化对宏观经济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首先总结了研究结论,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监管的关系,认为金融业务创新与金融监管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其次,分析了我国金融业务创新监管需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资本监管不足、表外与同业监管不足、监管协调不够以及对系统性重要监管机构监管不足等方面;最后,从完善监管制度、完善资本监管和堵住监管套利三大方面提出了改进金融创新监管的方向和建议。论文的创新点:第一,对以商业银行交叉金融业务为代表的金融创新的前沿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交叉金融业务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前沿领域,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交叉金融业务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尤其是交叉金融业务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容和特征,及其宏微观影响,具有较好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二,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特征以及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并采用理论建模、博弈分析、实证检验等多种手段分别从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对银行经营绩效、银行风险、企业经营绩效以及宏观经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多角度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宏微观影响。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的经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通过微观金融业务创新提高资本利用效率从而提升商业银行金融规模,但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这种创新又会增加自身风险承担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金融风险的形成。对于企业而言,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整体上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来说,这一结论依然稳健。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会增加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但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第三,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的两个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特征进行联系,分别从创新的综合能力和中间业务收入两个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分析。本文认为,规模小的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方面表现出不稳定的特征,但是在风险管理创新能力方面表现比规模大的商业银行要稳定。同时,在样本期间内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第四,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的DSGE模型,并对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从理论上看,当金融创新的收益为正时,商业银行有动机将资金从传统借贷转移到金融创新业务中,从而逃避金融监管要求,进一步增加经济体的总产出与总消费。

高梓骞[3](2021)在《邮储银行兰州市城关区营业网点布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体网点作为银行为客户提供直接面对面服务的触角和驻点,既是银行建立和深化客户关系的重要场所,也是银行落实战略定位和业务发展规划的前沿阵地。然而,最近几年,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了巨大影响,同业竞争显着加剧。论文基于以上研究背景,通过对银行网点布局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完善布局建设方面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整合企业资源,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本论文首先运用实地调研法和专家打分法建立了网点布局评价指标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接着进行了数据收集并完成了打分评价,对每个网点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目前的网点布局存在综合化和智能化水平不够、设备设施布放不够合理且落后于同业步伐、网点设立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匹配程度不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新的布局方案,论文提出应该坚持以填补空白区域、降本增效作为整个布局方案的总方针,对现有网点通过一定的撤并及业态调整之后,在城关区实地勘察确定了新建网点的三个拟选位置,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三个拟选址进行了最优方案排序,给出了具体的设点建议,另外阐述了方案实施的保障。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以期修正邮储银行兰州市城关区营业网点现有布局存在的不足,更好地拓展服务半径,降低企业成本,实现科学合理布局、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标。

刘伟岩[4](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吕鹏飞[5](2020)在《L银行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有效缓解了地方信用社经营不规范、化解地方性金融风险等问题。经过多年发展,城市商业银行成为我国金融体系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并对中小企业、区域经济的金融服务贡献举足轻重。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经营区域的扩大十分必要且迫切,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已成必然。尤其是近些年,在经济新常态、监管新形势下,城市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立足于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实际,量身制定发展战略不仅能推动单个银行的经营发展,更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提供借鉴。本文基于宏观经济发展新常态、银行业监管新形势、以及业务发展需求等背景,结合L银行自身现状,对其发展的战略方向进行了研究。首先,文章对与发展战略相关的成熟理论进行了分析总结,为本文研究的展开做了理论铺垫。同时,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发现,相关银行业务发展的战略研究已经相当充分丰富,能为L银行发展战略的设定提供较为充分的经验借鉴与框架设计。然后,本文运用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分析法、价值链分析对L银行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总结,并通过EFE矩阵、IFE矩阵进行量化分析,认为L银行的发展环境充满挑战。据此运用SWOT分析法,确定了 L银行的发展战略。最后,本文从推动金融服务创新等多个方面,提出了 L银行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及保障措施。本文结合L银行未来发展目标及其发展实际情况,制定了转型发展战略。结合L银行自身的企业使命和企业愿景,提出了“创建一流金融机构,成为全面领先的区域性银行”的发展目标。根据L银行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提出了具体实施路径。主要包括: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树立底线思维,抓好风险防控,严控不良贷款风险,严管资金业务风险。完善产业布局,推动经营结构合理优化。推动银行客户精细化管理,带动业务完善发展。促进营销渠道的升级换代。最后,制定了 L银行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具体包括优化公司组织架构,强化内部控制,以体制机制转型催生发展新动能。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建立科学激励机制。推动信息科技建设,提高创新研发能力。改善内部管理制度,增强企业的运行效率。

王斌[6](2020)在《TA银行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十三五”期间,国际政治局势复杂多变,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大。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受到冲击,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给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市场预期带来不利影响。面对经济转型阵痛凸显的严峻挑战,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而银行业担负着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和金融服务的功能,与经济发展的好坏密切相关。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加之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带来巨大冲击。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在当前经济发展转型时期,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一系列内外部矛盾,TA银行的改革发展同样也存在发展定位模糊不清、内控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科技金融支撑亟需提升等问题。这导致TA银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急需战略转型升级。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与归纳,对TA银行实地调研,运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TA银行的发展战略。并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和PEST分析法详细地研究了 TA银行内部资源和能力、行业竞争环境和外部宏观环境。借助SWOT分析方法全面阐释了 TA银行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挑战和机遇,内部优势主要包括股东优势明显、组织架构已调整完毕、精细化管理效果初显、重视金融科技投入、渠道的持续深耕、风险管控效能持续提升、内审职能履职到位等方面;劣势主要包括政府参与度过高,整体规模较小、经营区域较为局限、业务及产品结构较为单一,风险防控压力较大,政策趋势研究力度不足,人员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外部的机会包括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乡村振兴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机遇等方面;发展遇到的外部挑战包括国际经济形势下行、国内供给侧改革、多层次及新兴金融机构的出现等方面。通过以上分析与调研,适时调整TA银行的战略目标和经营措施,确定TA银行的发展战略。TA银行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加强股东合作、传统业务特色化发展、金融科技支撑、精细化管理转型四个维度,并从加强党建引领,打造企业文化建设;优化股权架构,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优化风险治理架构,完善内控合规管理体系;强化素质提升,破除人才不足掣肘;重视金融科技投入,推动业务协作程度;整合资产负债管理,提升经营管理质效六大方面实施战略保障。结合研究结论,本文根据区域发展实际情况,系统地提出了 TA银行的发展战略,为TA银行未来的发展的规划提供了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和实践意义。

李丹丹[7](2020)在《A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脱媒的持续加强,使中国金融业的跨界竞争不断加剧,逼迫商业银行必须做出变革,开展混业经营,加强金融服务领域的创新。国内各大银行深刻感受着外部市场环境快速变化对自身经营带来的影响,纷纷将投资银行业务作为创新发展的战略转型方向,从外部因素分析,面对外资银行的竞争、客户需求多元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市场快速发展迫使商业银行进行转型;从内部因素分析,商业银行为拓宽业务收入来源、提高市场竞争力,需要通过转型来实现。内外部因素同时作用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转型是大势所趋。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转型,并非只是简单的关注非利息收入占当年净利润的占比。更多的体现在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综合利用资管、信托等非银金融子公司协同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能够借助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市场降低客户融资成本,体现“媒介”作用,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效、全面、精细化金融服务方案的能力。投资银行业务是一项低资本消耗、低风险、高收益的中间业务,具有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的特征,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纷纷看好这块朝阳市场,加大产品创新和营销推广力度,将投资银行业务作为其银企关系维护、盈利模式调整和战略转型升级的有力武器。A银行也加入了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大军中,但受到内外部经济环境和自身内部情况的影响,A银行投资银行业务转型遇到了瓶颈,在组织架构,产品结构、人才储备、产品创新竞争力等方面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找到投行业务的发展战略转型路径,对于A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全行战略性业务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国有商业银行A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战略进行研究,通过对投资银行业务相关理论基础阐述,结合业务的发展现状,对比同业,挖掘自身发展的特征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比较研究、数据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进行综合性分析。为A银行下一步战略转型发展提供科学有效地发展策略及建议。

李晓乐[8](2020)在《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作为基础性生产生活资料,对一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后石油危机时代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时代相叠加的现今,新能源凭借可持续、环保性、广泛分布等优势,在世界各国寻找化石能源替代能源进程中备受广泛关注。本文以日本新能源产业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其支持政策体系在推进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发挥的引导作用。并立足我国能源经济现实国情,旨在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的优化调整提供借鉴与启示。发展好新能源产业对于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打赢“三大攻坚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在理清日本政府不同阶段对“新能源”概念的界定与对象范围演变的基础上,考察了新能源在日本一次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主要利用形式,并结合新能源的特征,概观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从日本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出发全面阐述了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系统梳理了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具体剖析了日本促进新能源普及扩大的战略目标规划、以及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日本包括RPS制度、FIT制度、补贴政策、优惠税制、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技术对策、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以及民间支援举措在内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并总结了相关政策的推进机制。运用实证手法探讨了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日本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对日本RPS制度与FIT制度实施的政策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充分对比了中日两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支持政策,立足我国国情,提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与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通过系统研究与分析,本文认为日本在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与实施方面存在诸多成功之处。主要表现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起步时期十分重视对新能源核心技术研发的战略规划与支持,不同发展阶段相关支持政策的实施均有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体系支撑,政策工具多样,且政策之间衔接与协调性较好,不同时期政策重点鲜明,目标规划清晰,重视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发挥相结合,并根据不同时期国际与国内能源经济环境变化适时做出政策调整。尽管我国与日本在资源能源禀赋、能源市场环境以及政策推进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本文认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国必须坚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结合日本经验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付庆林[9](2020)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地位不断提升,货物贸易总额常年居于世界首位,GDP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6%以上,位居世界第二。然而,我国在人民币国际化和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方面仍然进展缓慢,已显着和我国经济实力不相匹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有利于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的建设,有利于维护我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的变革。习总书记也曾多次强调推动人民币走出去,提升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能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研究,是一个新的尝试。以整体性、系统性的观点来看,我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之间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整体,因而可以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在梳理相关研究动态、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定性地进行互动影响分析,证明人民币国际化与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之间的关系是正向的。货币国际化和金融治理权利的综合评价模型,也表明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努力是有成效的,对于我国货币金融国际地位的提升推动效应显着,而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效应则明显不足。这说明我国对于人民币国际化与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互动影响机制的运用,还不足够。随后,提出了我国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动因。一是人民币国际化受到当前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的制约,包括我国货币、金融地位与经济地位的错配,“美元霸权”的负外部性和国际金融权力的失衡三个方面;二是人民币国际化也具有潜在的外部性,将通过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传导到其他经济体,这成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又一动因。此外,分析表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参与全球金融治理能够发挥相应的作用机理,在操作层面可以实现联动,在制度层面能够达成统一,有利于世界货币金融结构的再平衡。最后,从宏观上构建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机制,按照层层推进的逻辑,给出了具体的实现路径;对策方面,指出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应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善于运用人民币国际化与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之间的互动机制,推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多极化。

廖露露[10](2020)在《市场化债转股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杠杆是宏观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在实体部门体现为过度负债,在金融领域体现为信用过快扩张。2019年一季度中国非金融部门总杠杆率为248.8%,较2018年底上升5.1个百分点,上升幅度较大。为有效抑制“灰犀牛”性质的金融风险,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市场化债转股,随后,在严重亏损上市公司的实践运用得最为充分。据初步统计,截至2019年4月末,债转股签约金额已经达到2.3万亿元,投放落地9095亿元,已有106家企业、367个项目实施债转股。快速降低企业杠杆率和商业银行帐面不良率是市场化债转股的题中之义,保全银行金融资产和上市公司扭亏为盈是债转股的表面目标,带根本性的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和公司治理完善才是市场化债转股的内涵所在。为实现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长期效益:首先,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法研究了市场化债转股影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债权结构的具体路径,既有长期影响路径也有短期影响路径。其次,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2016年9月1日到2018年12月30日实施了市场化债转股的3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上市公司发布债转股的公告日为事件日,利用随机效应模型研究投资者对企业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态度,进而研究市场化债转股对企业股权结构的短期影响。再次,以泸天化实施的市场化债转股为案例,从财务视角研究市场化债转股对企业债权结构的短期影响。最后,分别从政府角度、金融机构角度、市场化债转股实施企业角度和投资者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政府首先应当调整监管政策,提高监管效率;金融机构应当创新市场化债转股实施的新模式,重构银行和企业的信贷链条;实施企业应当强化全局意识,在市场化债转股的基础上,探索多元化改革脱困途径;投资者应当既看到市场化债转股实施企业的发展潜力,以及其未来可能产生的收益,更要考虑其可能带来的风险。研究表明,债转股对企业债务率的下降只是一种静态的结果。从短期来看,市场化债转股虽然能起到降低债务融资比例,提高股权融资比例的即刻效果,但基于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大多企业属于持续发展能力存在重大障碍等客观现状,市场和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后续期望价值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疑虑和担忧,因此其综合反应仍是偏负面的。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在短期内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都有或多或少的积极作用,改变了企业债务资金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同时也能不同程度地提升公司的治理效应。作为一种暂时性、过渡性的应急性手段(特别是为了避免退市),市场化债转股虽能给企业带来“续命”的效果,但受转股债权人的持股意愿、发展战略、未来参与程度等因素影响,市场化债转股并不能即刻给企业带来正的内部积累,使企业的股权(资本)结构达到最优,甚至还可能为公司治理增加新的隐患。长期来看,实施了市场化债转股的企业,仍需苦练内功,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努力提升治理水平,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站在十字路口的利率市场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站在十字路口的利率市场化(论文提纲范文)

(1)从新冠肺炎疫情看西方治理模式的结构性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本积累导致结构性矛盾日趋激化
    (一)重回食租经济:资本积累导致生产力发展异化
    (二)“劫贫济富”:资本积累导致社会生产关系异化
    (三)市场化抗疫思路暴露资本统治的无情与无能
二资本统治导致国家能力日渐衰朽
    (一)有效性危机:国家效能日趋下降
        1. 分权制衡政体原本就存在有效性不足的缺陷
        2.“人民民主”被替换为“选举民主”,导致实质合法性让位于程序合法性,最终使西式民主政体日趋舍本逐末
        3. 资本推动“去管制化”削弱国家行动能力
    (二)代表性危机:国家沦为资本奴役大众的阶级工具
    (三)新冠肺炎疫情暴露西方国家能力衰退的真相
三个人主义价值观盛行导致社会一盘散沙
    (一)个人主义社会本体论是资本统治的价值观基础
    (二)个人主义价值观贻害无穷
        1. 掩盖资本剥削劳动者的不平等生产关系,并放任其发展。
        2. 个人与社会相互对抗,由此出现“个人利益最大化,整体利益最小化”现象。
        3. 整个社会一盘散沙。
    (三)新冠肺炎疫情暴露西方反智主义价值观的缺陷
余论:寻求替代性治理体系

(2)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金融创新研究现状
        1.2.2 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发展
        1.2.3 金融创新与企业经营绩效
        1.2.4 金融创新与宏观经济发展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之处
    1.5 本文不足之处
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金融创新与金融业务创新
        2.1.2 交叉金融业务与影子银行业务
    2.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分类
        2.2.1 融资金融创新与非融资金融创新
        2.2.2 有效金融创新与无效金融创新
    2.3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理论
        2.3.1 追逐利润的动因
        2.3.2 顺应供给的动因
        2.3.3 规避管制的动因
        2.3.4 完善市场的动因
    2.4 金融发展理论
        2.4.1 金融发展理论
        2.4.2 金融深化理论
    2.5 金融创新理论与金融风险理论
        2.5.1 金融创新理论
        2.5.2 金融风险理论
    2.6 金融监管理论
    2.7 本章小结
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
    3.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分析
        3.1.1 监管套利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
        3.1.2 顺应需求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部动力
        3.1.3 增强竞争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外部压力
    3.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3.2.1 我国商业银行交叉金融业务创新
        3.2.2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创新
    3.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特征分析
        3.3.1 交叉金融业务创新表现出的主要特征
        3.3.2 传统金融业务创新表现出的主要特征
    3.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环境条件
        3.4.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监管不足
        3.4.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运行机制
        3.4.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有利条件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与现状分析
    4.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
    4.2 基于综合能力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
        4.2.1 评价方法与模型
        4.2.2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4.2.3 评价结果与现状分析
    4.3 基于中间业务收入的商业银行创新能力评价
        4.3.1 指标选择
        4.3.2 样本与数据
        4.3.3 测算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5.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自身经营绩效的理论分析
    5.2 模型设计与变量指标
        5.2.1 模型设定
        5.2.2 变量选择
        5.2.3 数据来源与说明
    5.3 实证结果与讨论
        5.3.1 模型检验
        5.3.2 实证结果分析
        5.3.3 面板门槛回归分析
    5.4 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分析
    6.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银行风险的理论分析
        6.1.1 基本假设
        6.1.2 博弈过程
        6.1.3 融资市场
        6.1.4 金融创新对博弈均衡的影响
    6.2 研究假说
    6.3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
        6.3.1 模型设定
        6.3.2 变量选择
        6.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模型检验
        6.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6.5 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7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7.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分析
    7.2 研究假说
    7.3 模型、变量与数据
        7.3.1 模型设定
        7.3.2 变量选择
        7.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1 模型检验
        7.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7.5 本章小结
8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8.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宏观经济的理论分析
        8.1.1 基本模型
        8.1.2 参数校准
        8.1.3 传导机制分析
    8.2 加入企业创新的进一步分析
        8.2.1 基本模型
        8.2.2 创新与经济增长
    8.3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
        8.3.1 实证模型设定
        8.3.2 变量选择
        8.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8.4 实证结果与分析
        8.4.1 模型检验
        8.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完善监管制度
        9.2.2 完善资本监管
        9.2.3 减少监管套利
        9.2.4 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邮储银行兰州市城关区营业网点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中心地理论
        2.1.2 级差地租理论
        2.1.3 集聚效应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章 邮储银行兰州市城关区营业网点布局现状及评价
    3.1 邮储银行兰州市城关区营业网点分布现状
        3.1.1 邮储银行甘肃省分行简介
        3.1.2 邮储银行兰州市城关区营业网点概况
    3.2 网点布局评价指标设计及权重确定
        3.2.1 指标设计的原则
        3.2.2 影响网点布局的指标分析
        3.2.3 确定网点布局评价指标
        3.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3.3 数据收集与评价
        3.3.1 网点分类
        3.3.2 数据来源
        3.3.3 评价过程
    3.4 结果分析
        3.4.1 综合型网点
        3.4.2 零售型网点
第四章 邮储银行兰州市城关区营业网点布局方案设计
    4.1 方案设计的原则
        4.1.1 费用最小化原则
        4.1.2 重视客户原则
        4.1.3 契合自身战略定位和布局规划
    4.2 方案设计的思路
    4.3 存量网点调整方案
        4.3.1 综合型网点
        4.3.2 零售型网点
    4.4 空白区域布局方案
        4.4.1 计算权向量及其一致性检验
        4.4.2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4.4.3 确定布局方案
第五章 邮储银行兰州市城关区营业网点布局方案的实施保障
    5.1 布局方案的实施
        5.1.1 方案实施的基础
        5.1.2 低效网点撤并的具体措施
        5.1.3 新建网点的具体措施
        5.1.4 轻型化网点建设的具体措施
    5.2 方案实施的保障
        5.2.1 人力资源配置优化
        5.2.2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5.2.3 渠道建设优化
        5.2.4 服务质量及管理措施优化
        5.2.5 加强科技赋能
        5.2.6 继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L银行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论文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工具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工具
    1.4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2.1.1 战略管理的内涵
        2.1.2 发展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进展
    2.2 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2.3 文献述评
第3章 L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3.1.1 政治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行业竞争环境波特五力分析
        3.2.1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3.2.2 新进入者的威胁
        3.2.3 替代品的威胁
        3.2.4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3.2.5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3.3 外部环境因素评价(EFE)矩阵分析
第4章 L银行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4.1 L银行概况及经营现状
        4.1.1 L银行概况
        4.1.2 L银行经营现状
    4.2 L银行发展的价值链分析
        4.2.1 公司组织架构
        4.2.2 人力资源管理
        4.2.3 内控管理
        4.2.4 科技创新
        4.2.5 市场营销
        4.2.6 资本管理
        4.2.7 风险管理
    4.3 内部环境因素评价(IFE)矩阵分析
第5章 L银行发展战略的制定
    5.1 L银行发展的SWOT矩阵分析
        5.1.1 L银行的发展优势
        5.1.2 L银行的发展劣势
        5.1.3 L银行的发展机会
        5.1.4 L银行的发展威胁
    5.2 L银行使命愿景与战略目标
        5.2.1 L银行使命愿景
        5.2.2 L银行战略目标
    5.3 L银行发展战略的选择
第6章 L银行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保障
    6.1 L银行发展战略的实施
        6.1.1 推动金融服务创新升级
        6.1.2 增强风险管控能力
        6.1.3 完善产业布局
        6.1.4 促进业务精细化管理
        6.1.5 以零售业务转型推动市场营销渠道升级换代
        6.1.6 提高经营灵活性,主动适应政策变动
    6.2 L银行发展战略的实施保障
        6.2.1 优化组织结构
        6.2.2 加强队伍建设
        6.2.3 坚持以科技助推发展
        6.2.4 改善内部管理制度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附录 L银行发展战略内部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TA银行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论文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依据与相关研究进展
    2.1 战略管理理论依据
        2.1.1 战略管理理论
        2.1.2 战略管理的过程
        2.1.3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2.2 战略分析方法与工具
        2.2.1 PEST分析法
        2.2.2 波特五力模型
        2.2.3 SWOT分析
    2.3 城市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研究综述
        2.3.1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现状
        2.3.2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总体评价
第3章 TA银行外部环境分析
    3.1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文化环境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3.2.1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3.2.2 潜在进入者威胁
        3.2.3 替代品生产商的威胁
        3.2.4 供应商、购买方的议价能力
第4章 TA银行内部环境分析
    4.1 TA银行概况
        4.1.1 TA银行概况
        4.1.2 TA银行组织架构及人员
    4.2 TA银行发展现状
    4.3 公司资源和能力分析
        4.3.1 公司资源分析
        4.3.2 公司能力分析
第5章 TA银行发展战略的确定
    5.1 TA银行SWOT分析
        5.1.1 优势分析
        5.1.2 劣势分析
        5.1.3 机会分析
        5.1.4 威胁分析
    5.2 TA银行发展战略的确定
        5.2.1 企业使命与愿景
        5.2.2 TA银行发展目标
    5.3 TA银行发展战略的选择
第6章 TA银行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保障
    6.1 TA银行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
        6.1.1 引进战略投资者,拓展股东合作
        6.1.2 挖掘创新,传统业务特色发展
        6.1.3 抓住机遇,科技+金融迅速推进
        6.1.4 精准配置,持续加强内部管理
    6.2 TA银行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6.2.1 加强党建引领,打造企业文化建设
        6.2.2 优化股权架构,持续完善公司治理
        6.2.3 优化风险治理架构,完善内控合规管理体系
        6.2.4 强化素质提升,破除人才不足掣肘
        6.2.5 重视金融科技投入,推动业务协作程度
        6.2.6 整合资产负债管理,提升经营管理质效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A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2.1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概念
    2.2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历程
        2.2.1 国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历程
        2.2.2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A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历程与现状
    3.1 A银行概况
    3.2 A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历程
        3.2.1 在产品方面
        3.2.2 在行内占比方面
        3.2.3 在收入方面
    3.3 A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3.3.1 产品体系
        3.3.2 重点产品
        3.3.3 业务收入
        3.3.4 收入结构
第四章 A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与银行同业的比较分析
    4.1 银行同业投资银行业务开展情况
        4.1.1 组织架构方面
        4.1.2 业务品种方面
        4.1.3 业务收入方面
    4.2 A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与银行同业比较的结果分析
第五章 A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环境分析
    5.1 A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宏观形势分析
        5.1.1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资本市场竞争加剧
        5.1.2 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加速
        5.1.3 金融脱媒日益加剧、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趋势
        5.1.4 企业多元化金融业务需求,加剧市场服务竞争
    5.2 A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5.2.1 人员基础薄弱,缺乏专业人才
        5.2.2 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不高,尚未发挥支柱作用
        5.2.3 业务种类单一,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5.2.4 渠道、信息、科技平台、牌照不完善
        5.2.5 内部部门间缺乏有效协作
    5.3 A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SWOT分析
        5.3.1 优势(Strength )
        5.3.2 劣势(Weakness )
        5.3.3 机遇(Opportunity)
        5.3.4 威胁(Threat )
第六章 A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对策与保障措施
    6.1 制定综合经营多元化产品发展策略
        6.1.1 积极创新业务模式,提升财务顾问附加值
        6.1.2 整合股权金融相关服务,提供全面金融服务
    6.2 利用金融科技,建立数字化业务新格局
    6.3 建立产品创新机制
        6.3.1 组建立体化的创新架构
        6.3.2 加快创新产品全渠道部署
        6.3.3 发挥产品创新转型载体作用,明确创新重点和方向
        6.3.4 加强专业性投研团队建设
    6.4 建立联动机制
    6.5 加强市场推广工作
        6.5.1 了解宏观经济环境或政策的变化,把握市场先机
        6.5.2 市场营销策略
    6.6 A银行战略转型发展的保障措施
        6.6.1 加强专业队伍人才储备与培训
        6.6.2 实施组织架构改革
        6.6.3 优化风控机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既有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与目标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结构框架安排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点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与理论综述
    第一节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
        一、日本的新能源概念界定、范围及在能源体系中的地位
        二、新能源的优势与课题、普及必要性
        三、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第二节 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相关理论综述
        一、马克思生态经济理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四、外部经济性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与发展历程演变
    第一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
        一、国内背景
        二、国际背景
    第二节 发展历程演变
        一、石油危机后的新能源技术研发阶段
        二、促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初步阶段
        三、推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加速深化阶段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战略目标与发展现状
        一、总体战略目标规划
        二、发展现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
    第一节 新能源政策推进体制
        一、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
        二、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
        三、内阁府能源环境会议
        四、民间新能源政策促进框架
    第二节 新能源利用普及扩大促进政策
        一、配额制(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s,RPS)
        二、固定电价制(Feed-in Tariff,FIT)
    第三节 新能源设备投资支援政策
        一、补贴制度
        二、优惠税制措施
        三、优惠融资制度——环境能源对策资金
    第四节 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制约相关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一、送电系统接入制约问题的出现背景
        二、电网接入制约问题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第五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
        一、清洁能源汽车补贴制度
        二、环保汽车减税制度
        三、充电设施补贴
    第六节 民间推进新能源普及扩大支援举措——绿色电力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日本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评价
        一、绿色经济增长的内涵与体系构成
        二、日本绿色经济增长指标构建与数据说明
        三、测度方法与结果分析
    第二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及动态交互关系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DL模型估计
        三、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政策有效性评价——基于RPS制度、FIT制度的对比分析
        一、RPS制度——自行开展新能源发电业务
        二、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
        三、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相当量(TGC)
        四、RPS制度与FIT制度并存运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与现状
        一、中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要性与进程
        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三、中国新能源补贴政策演变、优势与发展课题
    第二节 中日新能源产业政策对比及政策建议
        一、中日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与政策对比
        二、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9)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
        2.1.2 货币国际化与人民币国际化
        2.1.3 全球治理与全球金融治理
    2.2 相关的国际金融理论
        2.2.1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
        2.2.2 货币国际化理论
        2.2.3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3 人民币国际化与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互动影响分析
    3.1 人民币国际化对全球金融治理的影响
        3.1.1 人民币国际化代表着新的金融治理导向
        3.1.2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
        3.1.3 人民币国际化推动着全球金融治理的多极化
    3.2 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3.2.1 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促进人民币国际信用的提高
        3.2.2 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2.3 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3.3 对我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参与全球治理现状的综合评价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变量选取
        3.3.2 综合评价体系的测算及结论
4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动因和作用机理
    4.1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外因
        4.1.1 居于劣势的国际金融地位和全球金融治理结构的失衡
        4.1.2 “美元霸权”的负外部性对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影响
    4.2 人民币国际化的外部性成为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内因
        4.2.1 固定汇率制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外部性
        4.2.2 浮动汇率制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外部性
        4.2.3 外固本浮汇率制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外部性
    4.3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作用机理
        4.3.1 人民币的区域扩张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4.3.2 人民币的职能拓展与国际金融风险监管
        4.3.3 人民币国际化与全球金融治理的制度建设
    4.4 本章小结
5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机制与路径
    5.1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机制构建
        5.1.1 构建“一带一路”金融合作与协调机制
        5.1.2 构建内生增长机制
        5.1.3 构建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平衡机制
        5.1.4 构建政府与市场的协同机制
    5.2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路径选择
        5.2.1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自主成长路径
        5.2.2 从构建区域性金融安全网到推动建立全球金融安全网的攀升路径
        5.2.3 从区域化金融治理走向全球金融治理的跨越路径
6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对策
    6.1 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提升我国金融治理能力
        6.1.1 完善“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支撑人民币区域化
        6.1.2 在人民币区域化进程中完善区域金融合作
        6.1.3 推动亚投行和丝路基金成为区域金融治理的核心
    6.2 优化运用人民币国际化与全球金融治理的互动机制
        6.2.1 筑牢人民币国际化和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基础
        6.2.2 借助人民币国际化提升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能力
        6.2.3 通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为人民币国际化铺路
    6.3 推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多极化
        6.3.1 推进信息、政策和监管的全面合作
        6.3.2 推动多元合作的治理取代霸权治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市场化债转股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框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有效市场理论
        二、信号理论
        三、资本结构理论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关于债转股的研究
        二、关于债转股与企业资本结构的关系研究
        三、文献述评
第三章 市场化债转股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路径分析
    第一节 债转股的起源与实践
        一、债转股的起源
        二、债转股的国外实践
        三、我国的政策性债转股实践
        四、经验借鉴
    第二节 市场化债转股影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路径分析
        一、投资者的悲观预期对上市公司权益融资的抑制作用
        二、商业银行为实现更好退出的动机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促进作用
        三、投资者的悲观预期对上市公司权益融资的抑制作用
        四、地方政府债务凸显对私募股权基金参与市场化债转股的抑制作用
    第三节 市场化债转股影响上市公司债权结构的路径分析
        一、市场化债转股的金融衍生品属性影响上市公司债权结构
        二、市场化债转股对上市公司内源融资没有明显影响
        三、市场化债转股的金融衍生品属性影响上市公司债权结构
        四、商业银行预算软约束对上市公司债权融资的促进作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市场化债转股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市场化债转股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影响
        一、模型设计及步骤
        二、数据来源及样本确定
        三、回归结果及分析
    第二节 市场化债转股对上市公司债权结构的影响——以泸天化为例
        一、案例简介
        二、泸天化市场化债转股方案的基本内容
        三、市场化债转股对泸天化债权结构的影响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市场化债转股影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路径
        二、市场化债转股影响上市公司债权结构的路径
        三、市场和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反应是偏负面的
        四、市场化债转股对上市公司的债权结构影响具有暂时性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政府角度
        二、金融机构角度
        三、实施企业角度
        四、投资者角度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四、站在十字路口的利率市场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新冠肺炎疫情看西方治理模式的结构性危机[J]. 田文林. 国别和区域研究, 2021(01)
  • [2]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D]. 邹昌波. 四川大学, 2021(12)
  • [3]邮储银行兰州市城关区营业网点布局研究[D]. 高梓骞. 兰州大学, 2021(02)
  • [4]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5]L银行发展战略研究[D]. 吕鹏飞. 山东大学, 2020(05)
  • [6]TA银行发展战略研究[D]. 王斌. 山东大学, 2020(05)
  • [7]A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D]. 李丹丹. 河北大学, 2020(08)
  • [8]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D]. 李晓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9]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研究[D]. 付庆林.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2)
  • [10]市场化债转股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 廖露露.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8)

标签:;  ;  ;  ;  ;  

利率市场化处于十字路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