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京老虎山黄土剖面的磁化率及Rb和Rb/Sr对古气候的指示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于人人[1](2020)在《沈阳青桩子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及古人类生活环境分析》文中提出全新世因为其适宜的气候环境成为了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地质历史时期,它孕育了人类文明,是人类文延续的摇篮,然而,看似稳定的气候背后仍然存在着百年~千年尺度的气候周期和快速变化气候事件,研究史前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演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之一,文化遗址蕴涵了众多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的信息,是研究人类文明特征的理想材料。沈阳地区的人类活动较早,文化遗存和类型相当丰富,近年来不断有考古遗址被发现公布,浑河及其支流沿岸附近遗址的文化层比较薄,文化层内的遗迹、遗物较少,熟土与生土的区别不是特别明显。目前,关于浑河流域文化遗址的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演变的研究较少。本文选取位于沈阳市沈抚新区浑河南岸河流一级阶地上的青桩子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沈阳青桩子剖面沉积物高分辨率的研究,利用粒度、孢粉、地球化学元素、磁化率等指标测试结果,结合光释光、AMS14C等年代数据和遗址周围地貌形态和考古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沈阳青桩子遗址全新世的气候环境的演变和古人类生活环境,并得到以下结论:1、年代测试结果结合文物考古资料对青桩子剖面进行年代分析,结果显示剖面主要沉积于15.26ka.B.P~0.24 ka.B.P之间,其中青桩子遗址文化层年龄为2.250±0.02ka。初步判定青桩子遗址文化层为战国至西汉时期的文化遗存;2、青桩子剖面粒度分析结果显示:青桩子剖面岩性以粉砂为主,粉砂含量由下至上逐渐减少;剖面可划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为风成沉积物,上部是青桩子文化层,文化层在原有沉积的基础上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沉积物颗粒较粗;3、地球化学元素的分析结果显示:青桩子剖面目前处于中等风化阶段;元素氧化物比值显示青桩子剖面经历了由湿润到干旱再到湿润的过程;元素迁移率结果显示青桩子剖面中钙元素迁移率最高,磷元素迁移率最低;4、孢粉数据显示,青桩子剖面植被景观类型主要经历了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稀树草原景观到以松属稍多的针叶林—草原景观再到稀树草原景观,最后到以松属为主的寒温带针阔混交林景观。整体气候经历了由温凉偏湿转向温暖湿润,再转向寒冷干旱,最后到温暖湿润的变化过程;5、青桩子地区在12.5ka.B.P、5.5ka.B.P和2.2ka.B.P左右气候经历了三次明显的由暖湿到冷干的变化过程;6、2.2ka.B.P左右青桩子地区气候经历了由暖湿到温凉再到冷干的一系列变化过程短期内频繁的气候变化及其由此引发的人口和社会变化是导致遗址衰落的重要因素。
柴利娜[2](2019)在《洛川L1/S1黄土-古土壤多尺度结构测定与古环境意义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洛川黄土-古土壤剖面是第四纪气候变化的良好载体,可用于揭示不同地质时期的古气候环境变化特征。以往学者对洛川剖面开展了大量研究,由于测试技术的限制,对于洛川剖面短时间尺度上的古气候环境信息研究不多。本文尝试利用多尺度结构的方法,在保留黄土微观结构的前提下,从一个样品的一种测试中获取几种或可彼此相互验证的古气候代用指标,有可能为古气候重建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结合扫描电镜,采用多尺度结构的方法,在微观上观察细节,在宏观上进行规律统计。对洛川L1、S1和S0剖面的三个黄土样品进行了矿物鉴定,提取并分析了石英、硅酸盐矿物和碳酸盐矿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将提取的古环境信息与学者吴乃琴采用蜗牛化石所提取的气候信息进行对比,并结合课题组以往的研究积累,初步研究结果为:1)六个剖面样品中古气候环境信息不相同,每种矿物在百年尺度上的含量随着地层深度的变化而不同,即古环境气候出现微小的波动;2)六个样品所提取的古气候环境信息与学者吴乃琴文献中六个蜗牛化石组合带所代表的气候信息基本一致,即按照地层由下到上顺序六个组合带的古气候环境意义依次为:第Ⅰ组合带温度和湿度较高;第Ⅱ组合带温湿程度得到改善,期间有很大的波动;第Ⅲ组合带温度和湿度较第Ⅱ组合带减弱;第Ⅳ组合带季风较强,气候偏温暖;第Ⅴ组合带物理风化强烈,气候偏于干冷;第Ⅵ组合带属于全新世时期,物理风化减弱,温度和湿度较第V组合带得到提升;3)硅酸盐矿物和碳酸盐矿物在1~3μm出现大小不同的峰值,初步判定两种矿物在1~3μm粒级的含量变化可以作为判别古环境气候的一种代用指标。
雷晨,庞奖励,黄春长,查小春,周亚利,温瑞艳,炊郁达[3](2019)在《渭河上游地区樊家城黄土-古土壤剖面Rb、Sr、Ba存留特征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选择渭河上游樊家城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对该剖面元素Rb、Sr、Ba含量和磁化率、粒度、CaCO3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Rb、Sr、Ba含量及Rb/Sr、Ba/Sr比值与磁化率、粒度、CaCO3含量显着相关,能够指示渭河上游地区全新世的气候变化。剖面中古土壤层的磁化率、黏粒、Rb/Sr、Ba/Sr以及元素Rb、Ba含量高于黄土层,CaCO3、Sr含量小于黄土层,指示渭河上游地区古土壤层(S0)形成时期主要受夏季风影响,气候温暖湿润,淋溶作用强,风化成壤作用强;而黄土层形成时期主要受冬季风影响,气候相对冷干,淋溶作用弱,风化成壤作用弱。在全新世中期,古土壤层S■与S■之间的黄土夹层,反映了渭河上游地区在全新世大暖期的6 000~5 000 a BP期间气候显着恶化。
赵庆[4](2017)在《末次冰期中国两大气候区黄土的理化特征及古环境信息研究》文中指出黄土堆积序列作为记录古环境和古气候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第四纪以来我国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历史,因此黄土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嵊山岛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海陆交汇带,其自然地理环境受东亚季风控制。天山处于我国西北干旱区,主要受控于中亚西风带。本工作选取嵊山岛黄土和天山北麓黄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黄土理化特征等反演其记录的环境信息,深入了解这两个区域晚第四纪时期的区域古气候变化特征,并通过对比区域古气候变化的差异性,进一步揭示我国不同气候区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以期为第四纪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提供科学数据和理论依据。论文基于光释光测年建立的时间标尺,对嵊山岛和天山北麓两个黄土剖面样品的粒度组成、环境磁学、元素地球化学和有机碳同位素等进行分析,进一步结合基于中等复杂气候模型UVicECSM的区域植被覆盖敏感性模拟研究,对末次冰期以来两地陆表变化引起的古气候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嵊山岛和天山北麓两个研究剖面的黄土都是在末次冰期堆积形成的。(2)研究剖面粒度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嵊山岛和西部天山北麓黄土都主要由粉砂组成,粘粒和砂粒组分含量相对较少,和天山北麓黄土相比,嵊山岛黄土沉积剖面中细粉砂组分含量较高,砂组分含量相对较低。嵊山岛和天山北麓黄土沉积过程中的物质搬运,均呈现以风力悬浮搬移为主的搬运方式。在东部嵊山岛剖面,大于32μm的组分含量能够反映冬季风强弱变化;在西部天山北麓剖面,大于25μm的组分含量能够反映冬季风强弱变化。(3)环境磁学分析结果表明,嵊山岛和天山北麓两个黄土剖面的磁化率(χ)与饱和等温剩磁(SIRM)都相对较高,且二者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0.95,p<0.01)。从磁性矿物组成来看,东部嵊山岛剖面以亚铁磁性矿物为主,西部天山剖面除亚铁磁性矿物外,同时有一定量的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磁性矿物颗粒特征方面,东部嵊山岛剖面主要以单畴磁性矿物颗粒为主,且超顺磁磁性矿物颗粒占比较高,西部天山北麓剖面主要为多畴磁性矿物颗粒,超顺磁磁性矿物颗粒较少。这些结果表明了东部嵊山岛剖面磁化率受成土成壤作用所生产的细粒组分影响显着;西部天山北麓剖面则呈现剖面磁化率数值的升高,对应粗颗粒组分增加,干旱区黄土“风尘输入模式”特征是磁化率增强的主要原因。(4)嵊山岛和天山北麓黄土常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东部嵊山岛黄土剖面化学蚀变指数(CIA)为85.1,形成过程中经历较强的风化作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Ca、Mn、Na、P等迁移显着,指示了明显的淋溶迁移过程,并反映了剖面形成过程中冷暖波动。西部天山北麓黄土剖面的地球化学元素特征显示,剖面的化学蚀变指数(CIA)为54.7,形成过程中经历初级风化作用;地球化学元素Na、Ca、Mn等迁移显着,剖面形成过程,水热条件相对较弱,表明了沉积后的环境差异是造成元素分布特征差异的重要因素。嵊山岛和天山北麓黄土沉积中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显示,东部嵊山岛黄土和西部天山北麓黄土具有相似的沉积物源。(5)有机碳同位素(δ13C)研究结果显示,两个剖面的有机碳同位素变化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性。嵊山岛剖面δ13C在-21.63‰~-27.56‰区间波动,平均值为-24.86‰。定量计算结果显示,晚末次冰期以来区域沉积环境以C3型植被发育为主。天山阶地剖面δ13C范围为-15.6‰~-27‰,平均值为-22.03‰,定量计算结果显示,晚末次冰期以来,天山北麓黄土沉积环境中C3和C4型植物均有发育。嵊山岛剖面中偏轻的有机碳同位素指示较好的降水条件,偏重的有机碳同位素指示降水条件的减弱;天山北麓剖面中偏轻的有机碳同位素指示较弱水热条件,偏重的有机碳同位素数值指示较好的水热条件,以上结果与元素地球化学指标所揭示的古气候变化特征较为一致。(6)通过对比分析嵊山岛黄土剖面元素地球化学与有机碳同位素等指标特征和会宁剖面、夏塬堡剖面等相关指标特征,发现嵊山岛黄土剖面末次冰期间冰段气候变化,与深海氧同位素MIS3阶段气候变化整体特征较为一致,即总体呈现了暖湿-冷干-暖湿的变化特征,表明了地处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嵊山岛黄土沉积与西部黄土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在冰期尺度上具有一致性。此外,在大体相同的时间框架内,即晚末次冰期至早全新世,嵊山岛和天山北麓黄土剖面所经历的沉积环境和气候变化呈现不同步的差异性变化关系,这也与现有相关研究所显示的西风系统控制下西北地区与东亚季风系统控制下东南地区,在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呈反相位变化规律较为一致。(7)利用中等复杂程度气候模型UVicECSM对中国东部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影响气候耦合作用的敏感性进行模拟,结果显示东部长江三角洲及其外延海域地表植被覆盖种类由森林变为灌草,即区域地表植被覆盖度的减弱,区域短波辐射增强,气温下降,并且西伯利亚降温,导致冬季风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风尘通量增强,温度进一步下降,使得该区域成为环境响应敏感区及影响东亚季风强弱变化的敏感区。上述结果与嵊山岛剖面有机碳同位素数值估算的C3型植物丰度、嵊山岛及天山北麓黄土剖面中粒度特征变化结果较为一致,初步表明了利用中等复杂程度气候模型UVicECSM对东部地区植被覆盖变化敏感性模拟及预测分析研究的可行性。
宋基灵[5](2017)在《浑善达克沙地边缘黄土记录的环境演变及物源探讨》文中提出用光释光测年法及沉积特征确定浑善达克沙地边缘的经棚剖面为末次冰期的黄土沉积。该地区末次冰期黄土的研究资料较少,主要集中于全新世以来的研究,因此此次研究工作可以补充一些该地区末次冰期的研究资料。运用地球化学、粒度以及磁化率等方法重建该地区末次冰期的古气候演变历史以及揭示末次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揭示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末次冰期扩张与收缩的历史,通过Sr-Nd同位素体系对研究区黄土沉积物源进行初步探讨:1.OSL测年法确定经棚剖面为66.7-14.5ka B.P.的黄土沉积。2.通过常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分析经棚剖面黄土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经棚剖面的元素组成与黄土高原及其他地区黄土组成基本一致。3.依据OSL年龄建立经棚剖面的年代架构,结合经棚剖面黄土地球化学、粒度、磁化率特征,重建研究区末次冰期的古气候变化历史:66.7-60.9 ka B.P.,主要以干冷为主,对应MIS4阶段;60.9-43.5ka B.P.,主要以暖湿为主,对应MIS3阶段早期,该阶段还可以分为两个较为暖湿阶段夹一弱暖湿阶段;43.5-28.9ka B.P.,以寒冷干旱气候为主,对应MIS3b阶段;28.9-23.6ka B.P.,以暖湿为主,对应MIS3a;23.6-14.5ka B.P.,以干冷为主,对应MIS2,虽然此段时期内,末次冰期盛冰期在其他地方表现为末次冰期最干冷时期,但是此地对末次冰期盛冰期的响应程度远不及黄土高原地区。4.经棚剖面黄土记录了末次冰期6次气候快速变冷事件-H事件,发生时间分别为距今1.55万年、2.2万年、2.95万年、3.95万年、4.79万年以及6.25万年,揭示了研究区末次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5.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在末次冰期期间经历多次扩张与收缩。在MIS4、MIS3c、MIS3b时期,两大沙地主要以活动沙丘为主,而在MIS3a、MIS2时期,主要以半固定沙丘为主。6.Sr-Nd同位素显示经棚剖面的物源区由近源区(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和远源区(阿拉善沙漠北部)组成,并揭示了研究区受西风区影响。同时,Nd同位素组成不但可以指示物源区,也对沙漠的扩张和收缩、东亚季风强度变化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杨洋[6](2017)在《美国中部大平原黄土物源及其古气侯意义》文中指出粉尘物质在整个地球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作为粉尘物质的主要沉积物——黄土,其研究已深入到方方面面。目前黄土研究最为成熟和成功的为亚洲黄土,尤其是中国黄土高原黄土。相对地,北美州的黄土研究较少,研究也不够深入。北美黄土主要分布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和中部大平原,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黄土沉积受控于冰川作用,与劳伦冰盖(Laurentia Ice Sheet,简写为LIS)的扩张和消退息息相关。而中部大平原黄土则与冰川作用无关,其主要源区及源区所提供的古气候启示目前仍处于争论中。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是北美中部大平原黄土分布范围最广,黄土厚度最大的地区,可以代表美国中部大平原的黄土。此处末次冰期形成的的皮奥瑞亚黄土(Peoria loess)质量累积速率(Mass Accumulation Rate,简称为MAR)极高,达到世界同期之最。本文通过对内布拉斯加州河流沉积物样品和3个黄土剖面样品的Nd-Sr同位素、主微量和稀土元素、矿物成分、磁化率(MS)及碳酸盐含量等地球化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美国中部大平原黄土主微量元素含量和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与中国洛川黄土和上部陆壳(Upper continental crust,简写为UCC)整体趋势一致,表明其经过充分混合且较为均一。但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Fe、Mg含量远低于UCC和中国黄土,而Na、K含量与中国黄土相似,均低于UCC;微量元素Zr、Ba含量明显偏高,Sr的亏损程度弱于中国黄土;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和中国黄土极其相似,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而重稀土元素(HREE)亏损,且出现明显的Eu负异常。(2)美国中部大平原黄土遭受了 一定程度上的化学风化作用,但其化学风化强度弱于中国黄土。(3)Nd-Sr同位素结果表明美国中部大平原黄土源区为二元混合模式:以低87Sr/86Sr、高εNd为特征的未受冰川作用源区和高87Sr/86Sr、低εNd为特征的冰川源区的混合。未受冰川作用源区主要为黄土西部和西北部未受冰川作用的平原。冰川源区为由普拉特河系统(Platte River system)带来的落基山脉的前寒武结晶基底及中生代碎屑沉积物,或者由LIS扩张带来的加拿大地盾的前寒武物质,或者两者的混合。(4)在海洋氧同位素3阶段(MIS3)及MIS2早期,来自第二个源区的贡献增加,但是随后减少,在大内尔山剖面中,来自第二个源区贡献的减少出现在末次冰期极盛期(LGM)之后。同时在LGM之后,大内尔黄土剖面的MAR也在原来很高的程度上进一步增加。(5)黄土地球化学特征及源区的变化受控于当地的气候环境,同时也受到科迪勒拉冰盖及劳伦冰盖的影响。但总的来说,内布拉斯加州黄土的快速沉积是由当地植物覆盖率低和地表西风增强导致的。
孟兆海[7](2016)在《辽西地质走廊带岩石物性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岩石物性作为岩石重要的物理学参数,它与岩石地球化学元素一样,可以用来判断岩石性质、解决岩石来源和岩石成因等地质问题。相比于岩石地球化学元素,岩石物性更直观且容易理解。然而,地质学家更倾向于应用地球化学元素来解决地质问题,在地球物理学研究中,地球物理学家则注重于将岩石物性作为地球物理数据反演解释的约束条件。目前,岩石物性很少被应用于研究岩石来源和岩石成因,本文侧重于利用岩石物性与地球化学元素相关特征来判断岩石性质、解决岩石成因等地质问题。物性参数是岩石的物理属性,而岩石地球化学元素是岩石的化学属性,本文将这两种参数有机的结合起来去解决岩石成因和地质构造演化等地质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岩石物性是将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及地球化学三门重要的地球科学分支结合起来的关键。利用岩石物性参数相关特征进行岩石的岩相学研究,不同类型的岩石对应着不同的物性参数,岩石物性参数发生剧烈变化的位置通常对应主要的岩石界线和地质构造变化的位置。岩石物性参数的研究极大的丰富了地质信息,增加地质研究的深度与精度。将各类岩石物性与岩相学相结合建立理论经验公式,利用岩石物性参数去判别岩石类型,使地球物理方法在地质问题解决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岩石地球化学元素是研究岩石成因和构造演化的重要手段,但这种研究手段既耗资又耗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试图利用岩石物性与岩石地球化学元素的相关特征信息,快速且高效地解决岩石成因和地质构造等地质问题。岩石基础属性之间统计学关系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大量岩石样本研究的基础之上,这样研究得到的结论将具有更加普遍的科学意义。在实验室条件下,我们获得了大量岩石物性和岩石地球化学元素数据,并且根据岩石手标本以及镜下岩石薄片的观测结果来确定岩石标本的岩石类型。最后,我们以数理统计学原理为基础,建立各类岩石物性参数与岩石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相关关系,并以此研究和解决岩石成因和区域构造演化历史等相关地质问题。岩石物性的研究是解译深部地球岩石分布和地质构造特征的重要手段,以各个时期地层的岩石为标本,将在实验室测量的岩石物性和地球化学元素建立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特征,可以形成一个岩相学、岩石物理学与岩石地球化学之间的地球科学体系。目前,岩石物性在地球物理勘探和地质勘探中的应用较少,地球物理学家仅仅是将岩石物性作为地球物理勘探的约束参数,而不是作为独立研究手段去解决地球科学问题。关于岩石物性参数与岩石地球化学元素相关特征的信息研究也很少,通过近期的一些研究发现这种相关特征可以解决一些较难解决的地质问题,尤其是深部地质构造和岩石分布特征等重要的地质问题。辽宁省葫芦岛兴城及其邻区作为此次研究的选区,以“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野外实验与示范”项目所选取的地质走廊带及其周边地区作为重点研究区域,该区域地质构造格架清楚、科学意义明确、具有代表性。目的层岩性、埋深、物性、热状态及地球物理界面清晰,基本上涵盖了各个时期地层序列,具有良好的地球科学代表性意义,可以用来讨论各个时期岩石成因、沉积环境变化、构造演化历史等地质问题。根据辽西地质走廊带岩石标本的物性参数和地球化学成分变化特征,得出该研究区域岩石物性和地球化学元素相关特征信息,为基础地质科学方面的研究提供对比和验证标准,解释并建立该地区的地球科学基础性模型。在辽西地质走廊带采集具有典型特征的岩石标本1400多块,作为此次研究基础,对岩石标本进行手标本和镜下薄片鉴定来划分岩石标本类型,作为物性研究的岩相学基础。由于变质岩岩石标本数量有限,很难进行统计学方面的研究,因此研究区域主要研究目标为火成岩和沉积岩这两大类型。对岩石样本进行密度、磁化率、电阻率、弹性波速等物性参数测量,得到相应的物性参数。进行岩石物性统计学研究,绘制岩石物性频率分布直方图,并且讨论各类岩石的物性参数特征,以及其对应的地质构造背景和岩石成因特征。深部探测09-06“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野外实验与示范”项目,在辽西地质走廊带进行多种地球物理方法勘探,其中包括了地震剖面勘探、大地电磁剖面测深勘探、重、磁剖面勘探、遥感解译和航磁勘探,完成了近100km的综合地质和地球物理剖面实验研究。将岩石物性统计学研究结果应用于多种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中,使地球物理数据的反演、解释结果更加准确,更符合真实地质情况。绘制辽西地质走廊带及其周围地区岩石物性平面分布图,与地质填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岩石物性发生明显变化的位置对应着发生地质构造运动的主要位置,也对应着岩石类型发生变化的位置,是对地质填图的有效补充,更有效的解决地质构造、岩相带划分等地质问题。挑选其中398块岩石进行地球化学成分测量,绘制岩石物性与岩石地球化学元素散点分布图,找出岩石物性与岩石地球化学元素的相关特征关系,利用这种相关特征关系去解决辽西地质走廊带深成岩岩浆来源、岩石成因和构造演化历史等地质问题;同时,将相关特征关系应用到解决沉积岩的沉积环境变化和古气候变化等地质问题中。利用这种相关特征关系得出的结论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利用岩石物性与岩石地球化学元素相关特征方法解决地质问题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辽西地质走廊带岩石物性和地球化学元素参数测量,不仅为该研究区域提供基本岩石数据,而且在统计学分析意义上,岩石物性与地球化学元素相关特征的研究,在解决岩石成因和构造演化等地质问题上具有普遍的地球科学意义,为未来地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刘峰[8](2016)在《南京、镇江下蜀黄土古环境信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是第四纪研究领域最为重要的三大载体之一。长久以来,由于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的独特性,黄土沉积物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黄土在中国的沉积有着连续性、广布性等特点,由此它为广大的第四纪工作者提供了广泛的研究载体。长期以来,我国的研究学者对中国的黄土特别是北方黄土有着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从多个角度、多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近年来,众多学者已经达成共识的认识到:下蜀黄土与西北黄土同为风尘沉积物,各项可以反映物源或是成因的指标都在下蜀黄土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位于我国黄土分布的边缘地区的下蜀黄土,处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的最前沿地带,其对于古季风的反映可能更为敏感,因此研究下蜀黄土对于认识东亚季风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南京周家山、镇江圌山下蜀黄土剖面进行细致、系统的粒度测试分析、磁学测试分析、地球化学元素测试分析和DRS漫反射光谱测试分析,对下蜀黄土的理化特性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分析,并分析了东部地区下蜀黄土的成因和物源。通过对两个剖面的各个方面的数据,结合东海岛屿嵊山岛数据,与西北黄土基本理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下蜀黄土部分内在物理化学特征,发现其中不同于西北黄土以及岛屿黄土的方面,探讨下蜀黄土沉积时期的环境特征和成壤环境: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并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和认识:1.下蜀黄土-古土壤中粒度构成符合中国黄土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因此在粒度方面本文认为下蜀黄土主要是来自在远源的物质。而砂粒方面的较高含量(8.55%-10.07%)又显示了其作为黄土地层分布的边缘地区特殊性,即黄土地层分布的局地差异。这可能是受到近源物质、或是局地地形影响的结果。因此,下蜀黄土还有部分物质来自近源地区,本文认为,下蜀黄土是远源和近源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2.南京ZJS下蜀黄土剖面中磁性矿物以亚铁磁性矿物为主。镇江圆山ZJ-CS剖面则经历了自下而上不断变冷的环境,剖面中亚铁磁性矿物含量整体较多、且下部较上层更多,剖面样品以稳定单畴、超顺磁颗粒较多,而以假单畴、多畴磁性颗粒为代表的粗颗粒磁性物质则较少。较多的次生超顺磁颗粒表明了下蜀黄土所经历的古气候环境较为湿热,化学风化作用相对较强,黄土-古土壤也经受了较强的成壤作用。3.下蜀黄土中碳酸钙(1.01%-1.30%)含量明显低于西北黄土(>10%),低者甚至相差一个量级。本文认为,下蜀黄土与西北黄土所处的地区不同,造成了两地之间在气候上存在重大的差别,碳酸钙淋溶的程度强度可以作为对黄土-古土壤经历的环境湿热程度最直接证据。即下蜀黄土经历了更为湿热的环境,淋溶作用更为强烈。此外,黄土层碳酸钙含量明显超过古土壤层。Rb/Sr比值、化学风化指数CIA和残积系数Ki等在下蜀黄土地区也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指示气候冷暖变化的敏感地球化学指标。4.发现在下蜀黄土中,含有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赤铁矿和针铁矿,其对于黄土-古土壤磁化率的有着一定的影响。下蜀黄土漫反射光谱的数据中,存在两个明显的峰和一个不明显的隐峰,一次出现在435nm、535nm和565nm处,前两个峰值为针铁矿峰,最后者为赤铁矿峰。赤铁矿峰值较高。有可能暗示着样品中赤铁矿含量较针铁矿略高。
刘峰,王昊,秦艺帆,任少芳,郑祥民[9](2015)在《南京周家山下蜀黄土色度特征及其意义》文中认为对南京周家山下蜀黄土-古土壤的研究发现,色度参数与其他参数对应关系良好,如亮度(L*)值与有机质含量明显正相关;红度(a*)值与氧化铁含量也有着显着相关性。与西北黄土相比,下蜀黄土经历了较强的风化作用。在其他指标不能很好地记录气候变化和土壤发育的情况下,色度参数可以发展成为一种可靠且简便的古环境研究的潜在替代性指标。在周家山地区,L*值受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较大,碳酸盐由于发生了较强的淋溶而对L*值影响不大。a*值受土壤中Fe元素含量的直接影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黄度(b*)值在本区域对气候响应程度有限。
陈玉美[10](2014)在《南京下蜀黄土磁学特征及环境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黄土由于厚度大、地层完整和连续,是记录第四纪气候十分理想的信息载体之一。下蜀黄土作为我国东部黄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黄土堆积的南部边缘与南方红壤分布的北部边缘,处于我国东部季风三角区,对东亚季风环境演变有着敏感的记录。本文以南京仙林地区典型的下蜀黄土剖面(XL剖面)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的环境磁学、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研究,辅以粒度指标,进行多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并将XL剖面与其它典型沉积物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XL剖面主要磁性矿物为磁铁矿和磁赤铁矿,不同程度含有纤铁矿、磁黄铁矿和赤铁矿;古土壤磁性颗粒以超顺磁颗粒为主,黄土层以顺磁性(单畴和多畴)物质为主要特征;XL剖面中磁性具有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特点,.不同环境特征下形成的磁性物质对磁化率变化影响较大。(2)XL地区的沉积环境比洛川黄土沉积环境要湿润,与洛川古土壤、镇江下蜀黄土的沉积环境接近,处于较为湿润条件下形成的中等风化阶段。(3)XL剖面的磁化率指标、风化指标和粒度指标与地层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各指标共同说明在约250-100ka期间,XL剖面的沉积环境经历了冷干-暖湿-冷湿-暖湿的变化特征。同时,在此期间长江中下游地区东亚夏季风具有逐渐增强,东亚冬季风逐渐减弱的变化特点,气候具有逐渐暖湿化的趋势。(4)通过XL剖面粒度和磁化率指标与其它典型沉积物的对比分析可知,在约250-100ka时期内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变化明显受到全球变化的影响。此外,在该时期内的气候变化在万年尺度上表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倒数第二次冰期。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我国东部黄土的研究内容,为我国东部古气候和古环境的变迁研究提供参考信息。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古环境演化,特别是季风演化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南京老虎山黄土剖面的磁化率及Rb和Rb/Sr对古气候的指示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老虎山黄土剖面的磁化率及Rb和Rb/Sr对古气候的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沈阳青桩子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及古人类生活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项目来源 |
1.3 完成的工作量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水文概况 |
2.3 地形地貌概况 |
2.4 植被概况 |
2.5 遗址概况 |
第三章:材料及研究方法 |
3.1 样品采集方法 |
3.2 实验方式及分析方法 |
3.2.1 测年分析方法 |
第四章:年代序列及地层特征 |
4.1 年代序列 |
4.2 地层特征 |
第五章 气候代用指标分析 |
5.1 粒度特征分析 |
5.1.1 粒度组分含量 |
5.1.2 粒度参数 |
5.1.3 粒度曲线及解释 |
5.2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分析 |
5.2.1 常量元素分析 |
5.2.2 元素迁移率及化学风化阶段 |
5.2.3 氧化物比值特征分析 |
5.3 磁化率特征分析 |
5.4 孢粉特征 |
5.4.1 孢粉组合带特征分析 |
5.4.2 孢粉带所反映的植被类型和气候特征 |
5.5 文化层特征分析 |
第六章 青桩子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及古人类生活环境分析 |
6.1 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分析 |
6.2 古人类生活环境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2)洛川L1/S1黄土-古土壤多尺度结构测定与古环境意义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沉积物粒度测试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黄土-古土壤古环境替代性指标国内外现状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样品与测试方法 |
2.1 采样区概况 |
2.2 制取微样 |
2.3 测试方法 |
2.3.1 扫描电镜测试 |
2.3.2 图像处理 |
2.3.3 矿物提取 |
2.4 粒度分布曲线组距确定 |
2.4.1 石英粒度分布曲线的对比 |
2.4.2 硅酸盐矿物粒度分布曲线对比 |
2.4.3 碳酸盐矿物粒度分布曲线对比 |
2.5 小结 |
3 洛川L_1/S_0黄土多尺度结构特征的定量化测定 |
3.1 洛川L_1(第Ⅲ组合带)黄土多尺度结构定量化测定 |
3.1.1 石英粒度分布 |
3.1.2 硅酸盐矿物粒度分布 |
3.1.3 碳酸盐矿物粒度分布 |
3.2 洛川L_1(第Ⅳ组合带)黄土多尺度结构定量化测定 |
3.2.1 石英粒度分布 |
3.2.2 硅酸盐矿物粒度分布 |
3.2.3 碳酸盐矿物粒度分布 |
3.3 洛川S_0(第Ⅵ组合带)黄土多尺度结构定量化测定 |
3.3.1 石英粒度分布 |
3.3.2 硅酸盐矿物粒度分布 |
3.3.3 碳酸盐矿物粒度分布 |
3.4 小结 |
4 洛川L_1/S_1黄土与古土壤古环境关系的初步探讨 |
4.1 洛川L_1/S_1黄土与古土壤古环境信息的提取 |
4.1.1 各个剖面石英粒度与古环境信息提取 |
4.1.2 各个剖面硅酸盐矿物粒度与古环境信息提取 |
4.1.3 各个剖面碳酸盐矿物粒度与古环境信息提取 |
4.2 洛川L_1/S_1黄土与古土壤多尺度结构分析与古环境关系探讨 |
4.3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利及获奖 |
(3)渭河上游地区樊家城黄土-古土壤剖面Rb、Sr、Ba存留特征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概况 |
1.1 研究区域 |
1.2 研究材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磁化率、粒度、CaCO3分布特征 |
3.2 Rb、Sr、Ba含量及Rb/Sr、Ba/Sr比值分布 |
4 讨论 |
4.1 FJC剖面磁化率、黏粒、CaCO3、Rb、Sr、Ba含量及Rb/Sr、Ba/Sr比值的相关性 |
4.2 渭河上游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 |
5 结论 |
(4)末次冰期中国两大气候区黄土的理化特征及古环境信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末次冰期以来的古环境研究 |
1.1.1 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
1.1.2 末次冰期以来我国黄土研究 |
1.2 黄土沉积古环境信息研究 |
1.2.1 黄土沉积粒度指标研究 |
1.2.2 黄土沉积磁学指标研究 |
1.2.3 黄土沉积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研究 |
1.2.4 黄土沉积有机碳同位素研究 |
1.3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剖面与分析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剖面 |
2.2.1 嵊山岛屿剖面 |
2.2.2 天山北麓剖面 |
2.3 实验分析方法 |
2.3.1 粒度实验分析方法 |
2.3.2 磁学参数实验分析方法 |
2.3.3 元素地球化学实验分析方法 |
2.3.4 有机碳同位素实验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光释光年代框架构建 |
3.1 光释光年代分析方法 |
3.2 东西部黄土沉积年代 |
3.3 光释光年代框架构建 |
第四章 不同气候区黄土粒度特征及其意义 |
4.1 粒度代用指标的选取 |
4.2 研究剖面粒度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
4.3 研究剖面粒级划分 |
4.4 研究剖面粒度分析结果 |
4.5 研究剖面粒度特征的古气候意义 |
第五章 不同气候区黄土磁学特征及其意义 |
5.1 环境磁学在黄土沉积研究中的应用 |
5.1.1 黄土沉积环境磁学研究 |
5.1.2 黄土沉积中环境磁学参数 |
5.2 东部嵊山岛黄土环境磁学分析 |
5.2.1 嵊山岛黄土剖面磁学参数特征 |
5.2.2 嵊山岛黄土磁学参数结果分析与气候意义 |
5.3 西部天山北麓黄土环境磁学分析 |
5.3.1 天山北麓黄土剖面磁学参数特征 |
5.3.2 天山北麓黄土磁学参数结果分析与气候意义 |
第六章 不同气候区黄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
6.1 元素地球化学在黄土研究中的意义 |
6.2 黄土研究剖面稀土元素特征 |
6.3 东部嵊山岛黄土剖面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6.3.1 嵊山岛剖面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3.2 嵊山岛剖面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3.3 嵊山岛剖面元素地球化学分析与气候意义 |
6.3.4 嵊山岛剖面元素迁移特征与气候意义 |
6.4 西部天山北麓黄土剖面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6.4.1 天山北麓剖面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4.2 天山北麓剖面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4.3 天山北麓剖面元素地球化学分析与气候意义 |
6.4.4 天山北麓剖面元素迁移特征与气候意义 |
6.5 不同气候区黄土风化特征及指示意义 |
第七章 嵊山岛与天山北麓黄土有机碳同位素分析 |
7.1 有机碳同位素在黄土研究中的应用 |
7.2 嵊山岛黄土剖面中有机碳同位素变化特征 |
7.2.1 嵊山岛剖面有机碳同位素结果分析 |
7.2.2 嵊山岛剖面C3、C4型植物丰度估算 |
7.3 天山北麓黄土中有机同位素变化特征 |
7.3.1 天山北麓剖面有机碳同位素结果分析 |
7.3.2 天山北麓剖面C3、C4型植物丰度估算 |
7.4 嵊山岛和天山北麓剖面碳同位素的古气候意义 |
第八章 两地末次冰期以来气候变化探讨 |
8.1 末次冰期以来气候变化特征 |
8.2 末次冰期以来两地黄土沉积指示的环境变化 |
8.3 区域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 |
8.3.1 模型简介 |
8.3.2 模型的设定 |
8.3.3 模型模拟结果 |
8.3.4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浑善达克沙地边缘黄土记录的环境演变及物源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中国黄土研究现状 |
1.1.2 沙漠-黄土边界带研究现状 |
1.1.3 赤峰黄土研究现状 |
1.1.4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1.5 黄土物源研究现状 |
1.2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光释光测年法 |
1.4.2 黄土地球化学指标及环境意义 |
1.4.3 Sr-Nd同位素指标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
1.4.4 粒度与磁化率测试方法 |
1.5 技术路线与完成工作量 |
1.5.1 技术路线 |
1.5.2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气候与水文特征 |
2.1.4 表土分布特征 |
2.1.5 植被分布特征 |
2.2 区域第四系特征 |
2.3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三章 地层剖面与样品采集 |
3.1 地层剖面描述 |
3.2 样品采集 |
3.3 区域地层对比 |
第四章 古气候代用指标特征及对比分析 |
4.1 剖面年代框架的建立 |
4.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比分析 |
4.2.1 常微量元素特征及对比分析 |
4.2.2 稀土元素特征及对比分析 |
4.3 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 粒度与磁化率特征及对比分析 |
4.4.1 粒度特征 |
4.4.2 磁化率特征 |
4.4.3 与黄土高原地区粒度及磁化率对比 |
第五章 经棚剖面揭示的环境演变与沙漠演化历史 |
5.1 经棚剖面揭示的末次冰期环境演变 |
5.2 经棚剖面揭示的末次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 |
5.3 浑善达克沙地与科尔沁沙地末次冰期演化历史 |
第六章 稀土元素及Sr-Nd同位素对物源的指示意义 |
6.1 稀土元素对物源的指示意义 |
6.2 Sr-Nd同位素体系对物源的指示意义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问题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美国中部大平原黄土物源及其古气侯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世界黄土分布 |
1.2.2. 美国中部大平原黄土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样品采集及试验方法 |
2.1. 研究区 |
2.1.1. 北美密西西比河谷黄土地层 |
2.1.2. 北美中部大平原黄土地层 |
2.1.3.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区域地质 |
2.2. 样品采集 |
2.2.1. Nd-Sr同位素样品采集 |
2.2.2. 碳酸盐、磁化率与元素样品采集 |
2.3. 试验方法 |
2.3.1. Nd-Sr同位素测试 |
2.3.2. 主量元素测试 |
2.3.3. 微量和稀土元素测试 |
2.3.4. 碳酸盐含量和磁化率的测试 |
2.3.5. 矿物成分分析 |
第三章 内布拉斯加黄土地球化学特征 |
3.1. Nd-Sr同位素 |
3.2. 常量元素 |
3.3. 稀土和微量元素 |
3.4. 碳酸盐 |
3.5. 磁化率 |
3.6. 矿物成分 |
第四章 内布拉斯加黄土源区 |
4.1. REE和微量元素组成对物源的指示 |
4.2. Nd-Sr同位素组成对物源的指示 |
4.2.1 落基山前寒武结晶物质为另一个潜在物源区可能性探讨 |
4.2.2. 劳伦冰盖沉积物为另一个潜在物源区可能性探讨 |
第五章 黄土剖面记录的古气候意义 |
5.1. 内布拉斯加黄土化学风化特征 |
5.2. 基于元素时空变化的古气候意义探讨 |
5.3. 基于Nd-Sr同位素时空变化的古气候意义探讨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参与项目及完成论文 |
(7)辽西地质走廊带岩石物性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技术路线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依托的科研项目 |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依托科研项目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走廊带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主要岩石类型 |
2.2.3 构造特征 |
2.2.4 主要矿产 |
第3章 地球物理背景 |
3.1 区域地球物理 |
3.2 剖面地球物理 |
3.2.1 大地电磁剖面 |
3.2.2 重磁剖面 |
3.2.3 地震剖面 |
第4章 岩石物性研究 |
4.1 岩石密度 |
4.2 岩石磁学 |
4.3 岩石电学 |
4.4 岩石弹性波速 |
第5章 岩石物性与地球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 |
5.1 岩石密度与地球化学成分的关系 |
5.2 岩石磁性与地球化学成分的关系 |
5.3 岩石电阻率与地球化学成分的关系 |
5.4 岩石弹性波速与地球化学成分的关系 |
第6章 岩石物性的地质与地球物理意义 |
6.1 岩石物性判别岩石类型 |
6.1.1 统计学岩石识别方法 |
6.1.2 岩石物性与岩相学研究 |
6.1.3 岩石物性分类分析 |
6.2 岩石物性地质填图 |
6.3 岩石物性与岩石地球化学元素相关特征的应用 |
第7章 主要结论和下一步工作设想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南京、镇江下蜀黄土古环境信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 |
1.2 中国东部黄土分布及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概况与研究材料及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东部黄土分布区地质地貌背景 |
2.1.2 东部地区气候条件概况 |
2.2 研究剖面概况 |
2.3 分析方法 |
2.3.1 粒度参数测试及分析方法 |
2.3.2 地球化学元素测试及分析方法 |
2.3.3 磁学参数测试及分析方法 |
2.3.4 DRS漫反射光谱测试及分析方法 |
2.3.5 碳酸钙含量测试 |
第三章 南京、镇江下蜀黄土粒度特征及其意义 |
3.1 粒度参数及其意义 |
3.2 粒度分析结果与讨论 |
3.2.1 研究区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 |
3.2.2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
3.2.3 粒度组成及分类 |
3.2.4 研究区沉积物粒度参数特征 |
3.3 粒度古环境意义 |
3.3.1 粒度特征的动力环境响应 |
3.3.2 粒度的沉积环境判别 |
3.4 小结 |
第四章 南京、镇江下蜀黄土磁学和漫反射光谱特征研究 |
4.1 环境磁学的发展及应用原理 |
4.1.1 环境磁学的发展 |
4.1.2 环境磁学的分析原理 |
4.2 南京、镇江黄土剖面磁学参数结果与分析 |
4.3 南京、镇江下蜀黄土漫反射光谱特征 |
4.4 小结 |
第五章 南京、镇江下蜀黄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5.1 碳酸钙测试结果及其意义 |
5.2 部分常微量量元素分析结果及意义 |
5.2.1 部分常量元素的氧化物分析结果及意义 |
5.2.2 微量元素Rb、Sr分析结果及意义 |
5.3 其他常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意义 |
5.4 常量地球化学元素综合参数及化学风化强度 |
5.5 小结 |
第六章 南京、镇江下蜀黄土沉积环境探讨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南京周家山下蜀黄土色度特征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剖面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测试和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色度信息的意义 |
3.2 色度参数与地球化学元素 |
3.3 色度参数与磁化率 |
3.4 周家山下蜀黄土色度参数与气候变化 |
4 结论 |
(10)南京下蜀黄土磁学特征及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中国黄土研究现状 |
1.1.2 下蜀黄土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思路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地层剖面特征 |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2.2 样品采集与岩性描述 |
2.3 研究区年代序列的建立 |
2.3.1 光释光年代学 |
2.3.2 年代序列的建立 |
第3章 仙林剖面环境磁学特征 |
3.1 环境磁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
3.1.1 环境磁学基本原理 |
3.1.2 几种常见的磁性物质 |
3.1.3 重要磁学概念 |
3.1.4 基本磁学参数 |
3.2 磁学参数实验方法 |
3.3 仙林剖面环境磁学特征 |
3.3.1 磁化率和百分频率磁化率 |
3.3.2 温度磁化率曲线 |
3.4 小结 |
第4章 仙林剖面粒度与地球化学特征 |
4.1 仙林剖面粒度特征 |
4.1.1 粒度指标的环境意义 |
4.1.2 粒度实验方法 |
4.1.3 仙林剖面粒度特征 |
4.1.4 小结 |
4.2 仙林剖面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地球化学指标的环境意义 |
4.2.2 地球化学实验方法 |
4.2.3 仙林剖面地球化学特征 |
4.2.4 小结 |
第5章 讨论 |
5.1 仙林剖面古环境代用指标对比 |
5.2 与其它曲线的对比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南京老虎山黄土剖面的磁化率及Rb和Rb/Sr对古气候的指示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沈阳青桩子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及古人类生活环境分析[D]. 于人人.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6)
- [2]洛川L1/S1黄土-古土壤多尺度结构测定与古环境意义探讨[D]. 柴利娜.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3]渭河上游地区樊家城黄土-古土壤剖面Rb、Sr、Ba存留特征及意义[J]. 雷晨,庞奖励,黄春长,查小春,周亚利,温瑞艳,炊郁达. 中国沙漠, 2019(06)
- [4]末次冰期中国两大气候区黄土的理化特征及古环境信息研究[D]. 赵庆.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5]浑善达克沙地边缘黄土记录的环境演变及物源探讨[D]. 宋基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 [6]美国中部大平原黄土物源及其古气侯意义[D]. 杨洋. 南京大学, 2017(01)
- [7]辽西地质走廊带岩石物性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 孟兆海. 吉林大学, 2016(08)
- [8]南京、镇江下蜀黄土古环境信息研究[D]. 刘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9)
- [9]南京周家山下蜀黄土色度特征及其意义[J]. 刘峰,王昊,秦艺帆,任少芳,郑祥民.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5(05)
- [10]南京下蜀黄土磁学特征及环境演变研究[D]. 陈玉美.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