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CAN总线的微机直通式电空制动监测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赵伟哲[1](2019)在《150T连采设备搬运车转向系统研究及工程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煤矿生产集中度的提高和煤矿采掘设备的日趋重型化,大型综采机械及相关设备的巷道运输已成为制约我国煤矿高产高效的关键因素之一。150T连采设备搬运车具有载重量大、转弯半径小、转向灵活、操纵方便等优点,较好地满足了煤矿巷道运输的特殊工况需求,在大型综采机械运输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仍存在轮胎异常磨损、转向精度不高等缺点。本文结合现场工作中暴露的问题,对150T连采设备搬运车的连杆转向机构和电液转向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150T连采设备搬运车转向时部分轮胎存在的异常磨损现象,对自走平板车的连杆转向机构进行优化;搭建连杆转向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通过理论推导获得实际转角与期望转角的数学模型,进而创建优化目标函数,利用ADAMS软件求取最优解。(2)对150T连采设备搬运车的电液转向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对转向液压系统主要元件进行数学模型搭建,运用AMESim软件创建变量泵、比例多路阀和连杆转向机构等的仿真模型,完成自走平板车电液转向系统的模型搭建;研究转向过程的动态特性和转向准确性,检验其在功能上的实现情况。(3)150T连采设备搬运车装配完成后需进行试车、空满载转向、空满载升降、空满载坡道行驶等出厂试验,对试验过程和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故障现象进行分析汇总和排查处理;设计了实车转向测试试验,检验电液转向系统仿真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在实际条件下的转向性能。通过以上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针对具体的车型而获得的,为相关车型转向性能的后续优化设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王安明,孟建军,白欢,杨杏[2](2018)在《车辆主动减振控制系统CAN总线设计与仿真》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保证车辆主动减振控制系统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提出了车辆主动减振控制系统CAN总线的总体设计方案,分析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制定应用层协议,设计具有冗余性的CAN总线;利用truetime工具箱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结合离散PID控制算法建立了CAN总线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存在干扰节点和总线故障时,冗余设计的CAN总线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李忠喜[3](2015)在《CRH5A型动车组TCMS系统控制逻辑与故障导向安全的研究》文中认为CRH5A型动车组通过贯穿列车的列车通信网络来传送控制、监测及故障诊断等信息,可控制并监控所有列车级和车辆级的相关功能。该动车组控制与监测系统(TCMS)的信息传输结构主要基于TCN标准,具有WTB(列车总线)和MVB(车辆总线)串行接口,使用冗余的MPU模块,两个动力单元通过网关进行动力单元间和重联列车间的通讯。本文通过分析和总结CRH5A型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工作机理和故障导向安全原则,研究了TCMS系统的控制逻辑、故障诊断策略以及故障处置方法。针对动车组的实际运用和检修经验,提出可行的检修方式和故障处理方法,进一步提升了TCMS系统信息传输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故障操作的指导性,同时也简化了故障处理流程,减少了故障查找和故障处理时间,提高了动车运用所检修能力,降低了动车组运行风险以及检修成本,为动车组提供安全保障,确保了铁路运输畅通。
王瑞峰,刘涛,孙平,郝铁军[4](2015)在《区域计算机联锁CAN实时性改进及仿真分析》文中认为区域计算机联锁系统采用调度监督加集中联锁的方式实现,其安全通信网通过物理介质的延伸进行区域性控制,随着大量相邻站点并入系统,对安全协议的实时性要求也逐渐增高。为此,针对该系统使用的控制局域网络(CAN)总线协议,对站间安全通信网CAN总线的传输时延进行分析,采用动态优先级算法对实时性进行改进。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负载,相比于标准CAN,改进的CAN总线协议降低了节点的最大时延,能够保证不同类型节点的实时性,可满足区域计算机联锁系统对网络通信的要求。
牟增旭[5](2013)在《动车组制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软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动车组是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它的出现给人们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系统能提供的功能越强大,其结构组成也必然越复杂、各部分的联系也越紧密,这就导致系统维护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保证动车组有效、安全的运营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动系统作为动车组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动车组能否安全稳定地运行,因此,从提高维修效率和故障诊断能力的角度来看,建立一套可靠的动车组制动系统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本文提出了结合多种智能方法的网络化动车组制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动车组制动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借助网络发布监测信息;还能借助本地故障诊断技术和远程专家的指导,迅速发现并排除故障,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人为等因素造成的故障无法定位和解决的问题,能有效的缩短列车停运时间。系统采用Client/Sever结构,以Microsoft 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使用虚拟仪器软件Lab VIEW提供的G语言进行软件开发。系统包含:用户登录管理模块,能实现对用户权限设置和对用户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列车状态监测模块,能实时显示制动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记录模块,能实现故障报警和故障信息记录功能;故障诊断模块,能利用多种智能诊断方法进行故障诊断;历史数据回放模块,能对已采集的数据进行回放、截取和保存,为后续信号分析和处理做准备;知识库管理模块,实现对故障库和规则库的访问和维护。最后,以某型动车组实测数据为例模拟现场,进行系统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对制动系统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功能,并且有助于更及时的发现并排除制动系统的故障。
王刘柱[6](2012)在《城际高铁刹车试验系统制动控制单元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运输是实现人或物空间位置变化的活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自铁路诞生以来,就因其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等优点,成为交通运输的主要力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对铁路的要求愈来愈高,特别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各行各业对速度的要求逐年增加,催生了高速铁路的产生。高速铁路的发展离不开制动控制系统性能的提高;没有高效、安全、快速的制动系统,高速铁路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因此,研制新的、性能优良的列车制动控制系统是当前发展高速铁路运输的关键。制动控制系统是列车制动系统的核心部分,只有更好的控制才能实现更好的制动,因此,本文结合实际对制动控制系统中的制动控制单元进行了研究设计。目前的制动控制单元多采用微机控制,来实现制动控制的精确度、平稳性、安全性;因此本文也选用了LPC1768工控微处理器作为制动控制单元的主控芯片,来实现系统设计。制动控制单元设计包括了硬件和软件设计。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模块、DA/AD转换模块、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PWM波输出模块、显示模块、通信模块的设计;软件设计包括算法实现的软件设计、主控制程序设计、通信程序设计等。制动控制单元的控制算法采用的是模糊自适应PI控制算法。论文对制动控制单元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制动控制单元的软硬件设计,最后对制动控制单元的部分模块进行了验证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满足制动控制试验系统的性能要求。
杨迎泽[7](2010)在《重载组合列车同步制动系统故障诊断技术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载组合列车代表当今世界铁路货运的先进水平和重要发展方向,是我国煤炭重载运输的主要手段,为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作为重载组合列车的基础制动装置,同步制动系统具有分布化、网络化、智能化、模块化的设计特点和强耦合、连锁并发的故障特点,研究同步制动故障诊断系统,为重载组合列车的安全运行提供重要保障,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和社会效应。本文以大秦线两万吨重载组合列车为应用平台,以分布式故障诊断技术为研究基础,对重载组合列车同步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诊断任务的动态联盟策略和实时任务调度算法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在分析重载组合列车同步制动系统运行原理和故障特点的基础上,论文围绕多属性和多参数故障诊断对象的故障并发连锁特点、诊断任务解耦控制和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层次型重载组合列车同步制动系统的分布式故障诊断设计方案。(2)为解决同步制动系统诊断任务的强耦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参数模糊匹配的任务分配策略。根据同步制动系统工作模式动态变化和叠加运行的特点,在生成多工作模式下的功能型诊断任务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系统功能的双层任务分解策略;引入多维能力需求向量对诊断任务的多属性约束特点进行定量描述,建立与诊断智能体对应的任务间动态耦合隶属度矩阵,设计模糊统计隶属度函数优化任务分配能力类型相容匹配指标,实现多参数模糊匹配的任务分配策略。(3)提出基于信任承诺的再励动态联盟策略,以解决阶段性动态变化的诊断任务对对故障诊断的效率优化和稳定性问题。引入信任承诺度对动态联盟中诊断智能体的工作能力和期望奖励进行描述,采用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机制实现任务与智能体间的能力类型相容匹配指标的动态匹配,循环优化诊断智能体的信任承诺度,提高动态联盟的工作效率和稳定度。(4)提出基于权值补偿和关联度迁移的动态任务调度机制,满足同步制动系统中诊断任务的动态耦合和强实时性要求。设计基于离散型权值分类器的分段连续动态权值补偿算法确保任务的可调度性;在关联度迁移动态执行控制器中引入耦合强度映射矩阵和局部导向函数,降低任务的动态耦合性对系统响应频率的影响;为保证系统资源的平均占用率,设计周期内局部最优函数,确保以劳力机会贡献值为目标的优化函数最大化。(5)空气管路泄漏是重载列车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本文建立基于最小二乘的多级泄漏传播列车管储风模型,解决同步制动系统的机车多管路和车辆列车管泄漏问题。首先提出一种自适应步进的非稳PCA过程监测算法,解决同步制动系统中压力和流量传感器的非稳态和渐进性故障;然后建立多级泄漏传播列车管储风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参数估计法动态优化模型中的限流阀截面积参数;最后利用基准流量检测法,按照重载组合列车编组方式逐节检测车辆的列车管泄漏故障,实现对整个列车空气管路的故障诊断。本文将研究的故障诊断技术成功应用于大秦线两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同步制动系统的分布式故障诊断,设计系统硬件和软件模块的交互关系,详细介绍故障诊断系统的在线运行过程。长达一年多的在线运行情况表明,该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及相关算法具有设计方法安全可靠、诊断过程科学高效的应用特点,充分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王磊[8](2008)在《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同时,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是动车组的九大关键技术之一,因此建立可靠安全的车载通信网络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分析了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及车载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传输信息等。接着介绍了IEC-61375标准,即列车通信网络(TCN)标准是IEC联合UIC经过十年的工作采用了一个用于规范车载设备数据通信的标准。介绍了TCN网络的基本结构、实时协议、数据传输及介质访问方式。并详细讨论了WTB和MVB总线的物理层、报文、介质访问及链路层控制。其次分析比较了ARCnet和TCN两种车载通信网络,并总结出了各自的优势。ARCnet用于CRH2动车组,TCN用于CRH1、CRH3和CRH5动车组。本文详细分析了CRH1、CRH2和CRH5的车载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关键技术。在Matlab环境下,利用有限状态机理论对TCN通信网络进行形式化建模。意义在于用形式化的方法描述TCN通信过程,使网络易于理解。状态机模型的仿真动态展示了总线系统的通信行为,并为总线控制系统的通信研究提供了一个仿真平台。从节点的角度出发,建立了节点的发送和接收状态机模型。在此仿真模型上,研究了TCN网络控制系统中负载和传输速度以及信息发送平均时延的变化。从协议的形式化建模到基于仿真平台进行总线性能分析,系统地进行了总线协议分析。仿真平台的建立为总线控制系统性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赵志军,王建英[9](2007)在《RS232/CAN智能协议转换器及其通信网络》文中提出为研制RS232/CAN智能协议转换器,根据技术要求,确定其硬件系统主要由RS232接口、CAN协议控制器和CAN总线收发器等组成,软件系统主要由参数设置子程序、RS232串口/CAN转换子程序、CRC校验子程序等组成。关键技术包括:在CAN控制器软件初始化过程中对系统中断的控制;采用硬件流控制实现数据传输过程的控制。将2个RS232/CAN智能转换器通过双绞线连接起来,实现2个设备之间的RS232点对点远程通信。在各设备处安装RS232/CAN智能转换器,通过双绞线连接,并在端点处安装匹配电阻即可组成RS232/CAN通信网络。在调度集中车站智能自律分机系统中,采用RS232/CAN智能协议转换器构建通信网络,既可充分利用原来的软硬件系统,又可提高系统的效率,缩短开发周期。
王智勇,赵静一,黄耀怡,覃艳明,王金祥[10](2007)在《客运专线桥梁铺架设备TLC900型运梁车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国内铁路客运专线双线混凝土箱梁运输和架设的需要,研制TLC900型运梁车。该车由车架、悬挂、枕梁、动力舱和驾驶室等组成,最大额定载重量为900 t,能够配合多种形式的铁路客运专线架桥机完成协同作业。运梁车的驱动、转向、悬挂和支腿等操作均采用电液比例控制。驱动的控制系统采用闭式液压回路,解决了运梁车行走过程中轮胎差速、差力和发动机匹配等问题;转向、悬挂和支腿的控制系统采用闭芯式负荷传感液压系统,结构紧凑,可控性好,节能。运梁车的电气控制系统采用基于CAN总线的PLC控制系统,解决了机械传动与控制系统的信息综合和分散控制问题。同时,运梁车还具有自动辅助驾驶、遥控、定位和防撞、故障报警与诊断等智能化系统。
二、基于CAN总线的微机直通式电空制动监测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CAN总线的微机直通式电空制动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150T连采设备搬运车转向系统研究及工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矿井无轨辅助输送设备发展现状 |
1.2.1 矿井无轨辅助输送设备国外发展现状 |
1.2.2 矿井无轨辅助输送设备国内发展现状 |
1.3 无轨辅助输送设备转向系统概述 |
1.3.1 无轨辅助输送设备转向控制模式分类 |
1.3.2 无轨辅助输送设备转向机构分类 |
1.4 150T连采设备搬运车简介 |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6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150T连采设备搬运车整体方案设计 |
2.1 150T连采设备搬运车机械结构设计 |
2.1.1 动力源车结构设计 |
2.1.2 自走平板车结构设计 |
2.2 150T连采设备搬运车驱动系统设计 |
2.2.1 驱动系统方案设计 |
2.2.2 驱动系统设计计算与选型 |
2.3 150T连采设备搬运车悬挂系统设计 |
2.3.1 悬挂系统方案设计 |
2.3.2 悬挂系统设计计算与选型 |
2.4 150T连采设备搬运车转向系统设计 |
2.4.1 转向系统方案设计 |
2.4.2 转向系统设计计算与选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ADAMS的转向机构优化设计 |
3.1 转向机构期望转角与实际转角的求解 |
3.1.1 转向机构期望转角计算 |
3.1.2 转向机构实际转角计算 |
3.1.3 各轴线期望转角和实际转角的计算与分析 |
3.2 转向机构的优化设计 |
3.2.1 转向机构的参数化建模 |
3.2.2 ADAMS样机模型处理 |
3.2.3 优化结果输出与分析 |
3.2.4 优化前后转角曲线与差值对比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AMESim的电液转向系统仿真研究 |
4.1 AMESim仿真软件简介 |
4.2 转向系统主要元件数学建模分析 |
4.2.1 负载敏感泵数学建模 |
4.2.2 电液比例阀控缸数学建模 |
4.3 转向系统主要元件AMESim模型建立 |
4.3.1 负载敏感变量泵建模 |
4.3.2 电液比例多路阀建模 |
4.4 电液转向系统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现场试验研究与工程实践 |
5.1 试车试验与故障分析处理 |
5.1.1 试车试验组成与相关步骤 |
5.1.2 试车试验故障分析与排除 |
5.2 转向系统试验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车辆主动减振控制系统CAN总线设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 车辆主动减振控制系统CAN总线总体方案 |
2 CAN总线冗余设计及其工作过程 |
2.1 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分析 |
2.2 CAN总线冗余设计 |
2.3 冗余工作过程 |
3 应用层协议设计 |
4 控制系统CAN总线的模型及仿真 |
5 结论 |
(3)CRH5A型动车组TCMS系统控制逻辑与故障导向安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列车通信网络概述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2 TCMS系统结构及控制逻辑 |
2.1 TCMS系统概述 |
2.2 TCMS系统部件介绍 |
2.3 TCMS的主要功能 |
3 CRH5型动车组人机界面DMI的研究 |
3.1 辅助供电系统 |
3.2 制动控制系统 |
3.3 防滑控制 |
3.4 牵引传动系统 |
4 CRH5型动车组故障导向安全策略 |
4.1 高压及牵引系统控制策略 |
4.2 制动系统系统控制策略 |
4.3 冗余策略 |
5 动车组故障快速诊断方法及检修方案的研究 |
5.1 动车组运用检修现状 |
5.2 动车组远程数据传输DDU |
5.3 动车组故障诊断软件 |
5.4 牵引传动系统故障的诊断和处理 |
5.5 制动系统故障诊断和处理方法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详细摘要 |
DETAIL ABSTRACT |
(5)动车组制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软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动车组状态监控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2 动车组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动车组制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总体介绍 |
2.1 动车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概述 |
2.1.1 动车组状态监测的意义 |
2.1.2 动车组故障诊断技术概述 |
2.2 动车组制动系统组成及其故障分析 |
2.2.1 制动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
2.2.2 动车组制动故障分析 |
2.3 动车组制动系统状态监测技术要求 |
2.3.1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要求 |
2.3.2 故障诊断所需的状态信息及测点选取 |
2.3.3 信息检测的技术要求及信息采集方式 |
2.3.4 监测点与上位机通讯技术 |
2.3.5 硬件选取 |
2.4 系统的分布方式和应用范围 |
2.4.1 分布式系统理论介绍和设计策略 |
2.4.2 分布式系统的网络结构 |
2.4.3 系统应用范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车组制动故障诊断方法确定 |
3.1 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3.2 基于产生式规则的动车组制动故障诊断机制实现 |
3.2.1 动车组制动故障诊断知识库的构成 |
3.2.2 基于产生式规则的动车组制动故障诊断推理步骤 |
3.3 基于神经网络的动车组制动故障诊断机制实现 |
3.3.1 BP神经网络及算法设计 |
3.3.2 关于动车组制动故障诊断的BP神经网络建立与训练 |
3.4 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程监控诊断机制 |
3.5 多种推理方式的专家系统协调诊断机制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动车组制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软件开发设计 |
4.1 系统软件开发的工具 |
4.1.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简介 |
4.1.2 系统编程关键技术确定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2.1 功能要求 |
4.2.2 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流程 |
4.3 系统主要模块的设计 |
4.3.1 用户登录管理模块 |
4.3.2 状态监测和故障报警模块 |
4.3.3 故障报警记录模块 |
4.3.4 本地制动故障诊断模块 |
4.3.5 历史数据回放模块 |
4.3.6 远程监控模块 |
4.3.7 知识库管理模块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Access数据库的特点 |
4.4.2 知识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
4.4.3 知识库的管理 |
4.5 数据库访问技术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动车组制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实例分析 |
5.1 系统的工作步骤 |
5.2 系统实验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城际高铁刹车试验系统制动控制单元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制动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高速列车制动控制技术 |
2.1 列车制动简介 |
2.2 制动方式 |
2.2.1 动力制动 |
2.2.2 空气制动 |
2.2.3 非粘着制动方式 |
2.3 制动控制技术 |
2.3.1 同步制动控制技术 |
2.3.2 异步制动控制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动控制单元的性能分析与解决方案 |
3.1 列车制动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3.2 制动控制单元的解决方案 |
3.2.1 制动控制单元的功能需求 |
3.2.2 制动控制单元的总体设计 |
3.2.3 中央处理器选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制动控制单元的控制方法 |
4.1 制动控制难点分析 |
4.1.1 电空转换单元 |
4.1.2 高速开关阀 |
4.2 几种控制方法的比较 |
4.2.1 时间最优的 Bang-Bang 控制 |
4.2.2 PID 控制 |
4.3 模糊自适应 PID 控制 |
4.3.1 模糊控制理论 |
4.3.2 模糊自适应 PI 控制器的设计 |
4.3.3 模糊自适应 PI 控制器的仿真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制动控制单元的实现 |
5.1 制动控制单元的硬件电路实现 |
5.1.1 中央处理器模块设计 |
5.1.2 AD、DA 转换模块设计 |
5.1.3 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设计 |
5.1.4 通信模块设计 |
5.1.5 PWM 波输出模块设计 |
5.1.6 显示模块设计 |
5.2 制动控制单元的软件设计 |
5.2.1 制动控制单元软件模块架构 |
5.2.2 主程序流程图设计 |
5.2.3 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5.3 试验结果 |
5.3.1 紧急制动试验 |
5.3.2 常规制动试验 |
5.3.3 阶段制动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重载组合列车同步制动系统故障诊断技术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重载组合列车故障诊断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多智能体故障诊断技术现状 |
1.3.1 故障诊断技术 |
1.3.2 多智能体系统的动态联盟策略 |
1.3.3 多智能体系统的任务调度算法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重载组合列车同步制动故障诊断系统 |
2.1 同步制动系统的工作特点 |
2.1.1 LOCOTROL系统 |
2.1.2 同步制动系统 |
2.1.3 同步制动工作模式 |
2.1.4 同步制动系统功能 |
2.2 同步制动系统的故障特点及诊断关键问题 |
2.2.1 同步制动系统的故障分类 |
2.2.2 同步制动系统的故障特点 |
2.2.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
2.2.4 同步制动故障诊断系统的关键问题 |
2.3 基于MAS的重载组合列车同步制动故障诊断系统 |
2.3.1 故障诊断系统总体结构 |
2.3.2 故障诊断系统关键技术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多参数模糊匹配的任务分配策略 |
3.1 诊断任务的生成 |
3.1.1 工作模式导向的诊断任务生成 |
3.1.2 功能型诊断任务的质量属性 |
3.1.3 任务生成举例 |
3.2 诊断任务的双层分解策略 |
3.2.1 任务分解的三种模式 |
3.2.2 基于混合模式的诊断任务双层分解策略 |
3.3 多参数模糊匹配的任务分配策略 |
3.3.1 能力类型相容匹配指标 |
3.3.2 多参数模糊匹配的任务分配 |
3.3.3 诊断任务分配策略应用过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信任承诺的再励动态联盟机制 |
4.1 动态诊断联盟总体方案 |
4.1.1 动态诊断联盟应用环境 |
4.1.2 动态诊断联盟运行特点 |
4.2 基于信任承诺的再励动态联盟机制 |
4.2.1 信任承诺度的定义 |
4.2.2 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的再励学习算法 |
4.3 动态诊断联盟的应用过程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权值补偿和关联度迁移的多任务调度算法 |
5.1 任务调度需求分析 |
5.2 问题的描述 |
5.3 DWC-DT设计步骤 |
5.3.1 加权轮询任务调度器模块 |
5.3.2 基于关联度迁移的动态执行控制器模块 |
5.3.3 动态权值补偿算法 |
5.3.4 算法可调度性分析 |
5.4 仿真应用 |
5.5 小结 |
第六章 空气管路泄漏故障诊断技术 |
6.1 重载组合列车空气管路泄漏分析 |
6.1.1 机车空气管路工作原理 |
6.1.2 空气管路泄漏的检测过程 |
6.2 基于非稳PCA的压力传感器故障检测 |
6.2.1 算法描述 |
6.2.2 参数选择 |
6.2.3 算法仿真 |
6.3 基于自适应步进的非稳PCA改进算法 |
6.3.1 算法描述 |
6.3.2 算法仿真 |
6.4 空气管路泄漏诊断算法 |
6.4.1 基准流量泄漏检测算法 |
6.4.2 多级泄漏传播列车管储风模型 |
6.4.3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列车管储风模型优化设计 |
6.5 小结 |
第七章 大秦线重载列车同步制动系统的分布式故障诊断 |
7.1 HXD1组合列车同步制动系统 |
7.1.1 HXD1型电力机车简介 |
7.1.2 CCBⅡ电空制动系统 |
7.1.3 HXD1组合列车同步制动系统 |
7.2 在线诊断系统应用设计 |
7.2.1 诊断系统硬件结构 |
7.2.2 诊断系统软件结构 |
7.3 在线诊断系统工作实例 |
7.4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情况和科研情况 |
(8)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 |
1.2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1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应用现状 |
1.2.2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介绍 |
2.1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概况 |
2.2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功能模块 |
2.3 车载通信网络的基本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列车通信网络体系结构 |
3.1 列车通信网络体系结构及功能 |
3.2 列车通信网络中的数据传输 |
3.2.1 数据传输类型 |
3.2.2 两层网络间的数据传输 |
3.3 列车通信网络介质访问方式 |
3.4 多功能车辆总线 MVB |
3.4.1 MVB物理层 |
3.4.2 MVB帧与报文 |
3.4.3 MVB介质分配 |
3.4.4 MVB通信端口 |
3.4.5 MVB数据链路层控制 |
3.5 绞线式列车总线 WTB |
3.5.1 WTB物理层 |
3.5.2 WTB帧与报文 |
3.5.3 WTB介质访问 |
3.5.4 WTB链路层控制 |
3.5.5 WTB总线初运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两种车载通信网络的分析比较 |
4.1 ARCnet技术 |
4.2 TCN技术 |
4.3 车载通信网络的应用 |
4.4 两种车载通信网络选型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TCN仿真模型及性能分析 |
5.1 有限状态机 FSM模型简介 |
5.2 Stateflow简介 |
5.3 TCN仿真模型设计 |
5.3.1 WTB仿真模型设计 |
5.3.2 MVB仿真模型设计 |
5.3.3 设备层仿真模型设计 |
5.4 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 |
(9)RS232/CAN智能协议转换器及其通信网络(论文提纲范文)
1 RS232/CAN智能转换器 |
1.1 技术要求 |
1.1.1 数据帧格式 |
1.1.2 硬件设计要求 |
1.1.3 软件设计要求 |
1.2 结构设计 |
1.3 硬件结构 |
1.4 软件系统 |
1.5 关键技术 |
2 RS232/CAN点对点通信 |
3 RS232/CAN通信网络 |
4 应用实例 |
5 结 语 |
(10)客运专线桥梁铺架设备TLC900型运梁车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总体结构设计 |
1.1 车架结构 |
1.2 悬挂结构 |
1.3 枕梁 |
1.4 动力舱和驾驶室 |
2 电液控制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
2.1 驱动控制系统 |
2.2 转向控制系统 |
2.3 悬挂控制系统 |
2.4 支腿控制系统 |
3 电气系统 |
3.1 电气控制系统 |
3.2 自动辅助驾驶系统 |
3.3 遥控操作系统 |
3.4 定位和防撞系统 |
3.5 故障报警与诊断系统 |
4 结 语 |
四、基于CAN总线的微机直通式电空制动监测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150T连采设备搬运车转向系统研究及工程实践[D]. 赵伟哲. 燕山大学, 2019(03)
- [2]车辆主动减振控制系统CAN总线设计与仿真[J]. 王安明,孟建军,白欢,杨杏.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8(02)
- [3]CRH5A型动车组TCMS系统控制逻辑与故障导向安全的研究[D]. 李忠喜.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5(06)
- [4]区域计算机联锁CAN实时性改进及仿真分析[J]. 王瑞峰,刘涛,孙平,郝铁军. 计算机工程, 2015(03)
- [5]动车组制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软件研究[D]. 牟增旭.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6]城际高铁刹车试验系统制动控制单元设计与研究[D]. 王刘柱. 江苏科技大学, 2012(04)
- [7]重载组合列车同步制动系统故障诊断技术与应用研究[D]. 杨迎泽. 中南大学, 2010(11)
- [8]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研究[D]. 王磊. 西南交通大学, 2008(12)
- [9]RS232/CAN智能协议转换器及其通信网络[J]. 赵志军,王建英. 中国铁道科学, 2007(03)
- [10]客运专线桥梁铺架设备TLC900型运梁车的研制[J]. 王智勇,赵静一,黄耀怡,覃艳明,王金祥. 中国铁道科学,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