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IEEE802.11的无线局域网技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蒋美佳[1](2021)在《面向IEEE802.11ah物联网信息年龄优化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物联网(IoT)的部署发展非常迅速。物联网的成功在于使大量设备能够通信。物联网被广泛运用于智能城市、工农业自动化、医疗保健、交通系统和电网等许多领域。物联网发展对信息时效性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实时信息则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年龄(Age of Information,AoI)用于衡量信息片段的新鲜度,对提高物联网信息时效性有一定的优势。考虑到在物联网应用中,维护物理过程的状态信息至关重要。将目标节点尽可能刷新,以便进行有效的监控。IEEE 802.11ah是针对物联网应用需求提出的一种低频段、低消耗的无线局域网技术。该技术具有覆盖面广,容纳节点多,网络速度快等优势。在具有实时性应用的基于IEEE 802.11 ah协议的物联网系统中,设备需要实时的感知周围环境变化并监测系统状态,从而为高效的决策和控制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为了改善物联网中信息的时效性,针对IEEE802.11ah协议的网络提出了三种方案进行改进:(1)针对802.11 ah网络拓扑的复杂性,以及节点的冲突碰撞问题造成信息时效性低,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拓扑图的分组算法,在不同的网络拓扑下进行网络节点的分组。该算法根据构建的连接矩阵计算所有节点的度,然后根据节点的度选择簇头节点,根据簇头节点找到邻居节点,最后将簇头节点与其邻居节点划分为一组。在Python上进行仿真,该算法可适用于不同的网络拓扑。同时,分组也降低网络中的冲突,提升信息传输的时效性。(2)由于802.11 ah信道接入机制中的退避机制采用的是二进制指数退避,在高负载下会因竞争窗口值过小造成冲突碰撞,在低负载下会因竞争窗口值过大造成退避时延过长。碰撞冲突、退避时延过长都会导致网络信息年龄增大、信息时效性低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基于碰撞概率的优化竞争窗口的退避算法。该算法可以根据碰撞概率设置竞争窗口值,具有灵活性。通过仿真模拟结果显示,基于碰撞冲突的自适应竞争窗口退避机制可以降低高负载下的冲突碰撞,以及降低低负载下的信道退避时延。降低了网络信息年龄,提高信息时效性,提高了网络吞吐量。(3)针对802.11 ah提出的RAW信道接入机制,分析了 RAW中基于DCF的传输机制,再次分析了传输过程中冲突碰撞、时延等问题对信息时效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退避时延的轮询机制。该机制通过降低数据包的接入时延进而减小信息年龄,确保接收端能收到最新的消息,进一步优化网络传输信息的时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拥塞密集的IEEE 802.11 ah无线局域网中具有显着的优势,可以有效降低信息年龄,并提升网络吞吐量。
黄河[2](2021)在《无线局域网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由于互联网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连接互联网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无线局域网作为一种重要的连接互联网途径,改变了曾经只能依靠有线组网技术进行互联网通信的局面。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无线终端设备大规模的普及,目前无线局域网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校园、地铁、大型商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合。无线局域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通信的同时,其中的安全风险也是不容忽视。近年来,针对无线局域网的攻击对用户造成财产损失的事件层出不穷,因此识别无线局域网中的安全威胁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设计并实现了无线局域网安全监测系统。首先对无线局域网安全监测系统进行设计。然后对该系统具体功能进行实现。最后对该系统安全监测有关功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得知,本系统中无线设备探测、伪AP攻击监测和DOS攻击监测均有较高的准确率,路由器漏洞监测也能准确的识别出具体漏洞信息。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无线局域网安全监测系统。首先对传统无线局域网安全监测系统的功能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在无线局域网安全监测系统中必须有无线设备探测功能、伪AP攻击监测功能、无线DOS攻击监测功能和路由器漏洞监测功能。然后对无线局域网安全监测系统采集信息的存储位置进行了探讨,得出需将采集的监测信息单独存储到一台机器上,实现信息的异地存储。最后对系统功能模块进行了更详细的设计和对系统的整体架构进行设计。(2)实现了无线局域网安全监测系统。系统依次实现了无线设备探测功能、伪AP监测功能、无线DOS攻击监测功能、路由器漏洞监测功能和信息异地存储功能。在伪AP监测功能的实现方案中,结合了前人的工作经验,本方案以MAC地址、信道、信号强度、序列号和时间戳在内的五大特征综合判断环境是否存在伪AP,判断伪AP效果更为灵敏。在DOS攻击监测功能的实现方案中,此方案通过引入GRU(Gated Recurrent Unit)神经网络生成DOS攻击预测模型,使用该模型对DOS攻击进行监测,相比于传统使用阈值区分DOS攻击的方案,本方案更为新颖。在路由器漏洞监测功能的实现方案中,本方案通过集成RouterSploit漏洞扫描框架从而实现路由器漏洞监测功能,解决了传统无线安全监测系统缺少对路由器安全监测的问题。在信息异地存储功能的实现方案中,本方案使用了 syslog、logstah、kafka技术完成了信息异地存储功能,从而保障了在系统存储大量信息后,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会受到存储空间不足的影响。(3)进行了无线局域网安全监测系统的测试。搭建无线局域网测试环境,模拟不同类型攻击,对本系统的无线设备探测、伪AP攻击监测、无线DOS攻击监测、路由器漏洞监测等安全监测相关的功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中的无线设备探测、伪AP攻击监测和无线DOS攻击监测都有着较高的准确率,同时也能正确的识别出路由器存在的漏洞信息。
包政[3](2020)在《校园宿舍分布式多级无线网络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为了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满足在校师生的网络需求,目前很多院校都在与运营商合作的基础上推进校园无线网络的建设,对学校已有的有线网络进行无线扩充,大大提高了整体校园网络的性能,并加强了网络安全方面的防护,使全校师生员工能够随时随地、方便高效地使用信息网络,真正实现全校无线网络覆盖,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增强在校师生网络信息时代下生活的幸福指数。本文首先对无线网络发展趋势及高校宿舍网络建设现状进行研究说明;其次从总体上分析了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对宿舍无线网络建设的需求,并深入实地分析在校师生的用户需求,关注部署难题,提出总体设计思路,充分运用智分加技术,进行无线信号的有效覆盖,满足复杂的宿舍网环境中高性能的无线网络需求;最后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宿舍无线网络建设的实际工程为背景设计并实现了学院宿舍分布式无线网络多级布置,为在校师生提供高质量、高速的无线网络,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及有线和无线的统一管理,为今后校园宿舍无线网络建设提供借鉴思路。
王川[4](2020)在《IEEE802.11速率自适应算法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无线局域网在个人家庭,公司集体,以及各种学校等场景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802.11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与变革,形成了系列标准,如IEEE802.11a/b/g/n/ac/ax等等,该系列标准主要规范了物理(PHY)层和媒介访问控制(MAC)层的工作机制和特性,并且每种标准的物理层都提供了多种传输速率,比如:IEEE802.11b的物理层提供了4种传输速率(111Mbps),IEEE802.11a的物理层提供了8种传输速率(654Mbps),IEEE802.11g的物理层提供了12种传输速率(154Mbps),IEEE802.11n的物理层提供了60种传输速率(6.5600Mbps),而IEEE802.11ac/ax则支持更多种传输速率。由于在相同的信道环境中使用不同的传输速率以及不同程度的多站点冲突都能够对网络的吞吐量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如何根据信道环境的不同以及网络中站点数量的不同来进行传输速率的选择以使得网络的吞吐量性能最大化一直是业界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对比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几种速率自适应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牺牲局部以贡献整体”机制的速率自适应算法,该算法在单站点环境下根据信噪比值区间(传输速率区域)与传输速率的对应关系来进行传输速率的选择,在多站点的环境中根据站点的数量来适当的调整信噪比值区间(传输速率区域)与传输速率的对应关系进而调整传输速率选择的方案。本论文算法的核心思想是:牺牲低速率区域中站点的发包成功率以此来减少低速率发包占用信道的时间和减轻发包冲突,将节约出来的信道资源提供给高速率区域中的站点以此来提高整个系统的平均吞吐量。分析发现整个系统平均吞吐量是否得以提高以及提高程度的大小与各种传输速率的对应的区域面积和环境中的站点数量密切相关。在本文固定的仿真区域条件下通过仿真实验可以得出不同站点数量条件下传输速率的最优调整方案。最后采用网络仿真工具NS3将该算法与现有算法包括CARA,Minstrel,RRAA,AMRR,ARF,AARF算法进行仿真结果对比,发现本文算法无论在单站点还是多站点环境下在系统平均吞吐量上比CARA,Minstrel,AMRR,ARF,AARF算法均表现出更好的性能。当站点数量达到某个值时,本文算法的性能开始弱于RRAA算法。
李嘉欣[5](2020)在《基于WiFi环境下的实时数据传输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当代无线通信技术不断完善,许多公共场所具备了使用无线通信技术的基础条件,WiFi技术的提高使无线网络更加安全稳定,具备WiFi覆盖条件的场所也日益增多,大部分公共场所采用了无线网络接入方式。无线技术的进步使得大量无线通信设备应用于公共场合,但是许多现有无线通信设备的数据传输性能,无法满足数据传输实时性的需求,并且无线数据传输的传输速率也有待提升。因此,针对无线通信信道状况受外界影响发生变化从而对数据传输效率产生影响的问题,通过采用适合实时信道状况的传输速率,实现提高系统整体性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提高通信系统在无线网络环境下,应对多变的无线信道状况的能力,在通信系统运行过程中选择适应信道状况的最佳传输速率,优化无线通信系统整体性能。论文首先介绍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实时数据传输的应用情况和缺点,并且对现阶段广泛应用的数据传输算法进行分析。然后,针对RBAR速率自适应算法与现有网络协议不兼容和大量发送控制帧造成系统吞吐量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效速率自适应算法。改进后的算法通过检测系统的平均吞吐量变化幅度,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发送控制帧改变数据传输速率以适应变化的信道状况,提高系统性能。并针对RBAR算法修改了控制帧格式导致与现有IEEE 802.11协议不兼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物理层扰码序列传递信道状况信息,而不需要修改RTS/CTS控制帧格式的解决方法,使改进后算法与现有通信协议互相兼容。将改进后的算法在NS2平台上同现有的经典算法进行仿真比较,验证改进后的算法可以优化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并将改进后的算法同原算法进行比较,证明改进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将改进后的算法和设计方案,应用于TI公司的CC3200模块上进行无线数据传输调试和测试,并利用音频编解码模块进行语音数据输入输出实验。通过最终实验结果验证,本文的算法改进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无线实时数据传输系统的整体性能。
曾凡杰[6](2020)在《应用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高线性功率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通信的不断发展,现代通信系统朝着更高的信息吞吐量、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更节能环保等多个方向发展,为了在有限的频谱带宽实现这些性能,现代通信系统采用更复杂的调制技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降低网络延迟,同时扩展新的频率范围以缓解现有频谱资源紧张。现代通信系统信号由于使用更复杂的调制技术而带来了更高的峰均比(PAR),对于射频前端而言,这意味着功率放大器需要在更低的功率回退点进行工作,以保证信号的线性传播,这对于现代通信系统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无线局域网通信在最近几年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其具有更高的移动性、更高速的数据传播等优势,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第五代无线局域网技术和新发布的第六代无线局域网技术,其超高信息吞吐量和超高数据传输速率很好地满足了人们对于低延时通信和高速大数据量传输的要求。论文首先对功率放大器的各个指标和几种传统功率放大器进行详细分析,并讨论了几种线性化技术;然后介绍了本论文所采用工艺的相关理论,分析了GaAs HBT器件模型以及无源器件模型,给出了所采用工艺的版图参数;最后采用台湾某知名公司提供的GaAs HBT工艺,设计了一款高线性功率放大器,该功率放大器是面向短距离无线通信和第五代局域网通信802.11ac标准的,工作频率为5.15GHz~5.85GHz。基于IEEE 802.11ac标准对EVM的设计指标,本论文功率放大器采用三级电路实现,利用自适应线性偏置电路和具有谐波抑制功能输出匹配网络,以实现高线性特性,并提出了一个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片上功率检测电路。利用Keysight ADS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Cadence软件进行版图设计,并将版图和原理图进行联合仿真,最后进行流片并测试,并设计了应用于此功率放大器测试用的EVB板。测试结果表明:该功率放大器的饱和输出功率为31.4d Bm,P1d B为29.8d Bm,S21为30.1d B,ΔS21为1d B。在输出功率为22d Bm,测试信号为802.11ac 80M 256QAM时,EVM为-35d B,很好满足了设计指标,表明了理论和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尹晓丹[7](2020)在《无线局域网在船舶网络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世界各国造船行业快速发展,船舶系统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不断提升,基于无线局域网技术的船舶网络通信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有线局域网的不足,对提升船舶通信系统可靠性,保持高效的网络沟通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以无线局域网在船舶网络通信中的实际应用为研究内容,在简要介绍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基础上,对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建议。
林虹[8](2019)在《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无线组网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核心节点,对保证电网的高效、可靠、低碳运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朝着部署分散化、设备集成化、网络结构简单化等方向发展。如何合理、有前瞻性地设计和优化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对智能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极为重要。因此,开展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组网方案的研究与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保护装置分散化导致线缆铺设复杂问题,提出无线和有线混合的智能变电站组网方案。该方案通过电磁环境、安全性、时延分析,对比和评估各种无线通信技术,选择IEEE802.11标准的工业WiFi作为混合组网的无线通信技术。通过站内报文时延等指标的分析,智能变电站三种常用拓扑和四种典型组网方案的论证,提出混合组网方案,即站控层网络采用星型无线组网方式、过程层网络采用星型共网的有线组网方式。针对混合网络信息流不透明问题,构建二次设备的信息流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系统配置描述文件(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SCD)解析的二次设备报文流量分布计算方法,最后给出典型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流量计算的算例,为网络搭建和优化提供依据。针对网络优化问题,结合信息流分布提出一种基于最优路径的智能变电站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抑制策略,该策略利用加权双矩阵获得最优路径,结合最优路径、PVID编号规则和Trunk-Hybrid模式的端口规则实现变电站VLAN配置。基于以上成果,在110KV科研专用智能变电站中搭建混合网络,分别配置本文VLAN方案和现有VLAN方案,在稳态场景和故障场景中对比两种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组网方案可以满足智能变电站传输要求,本文VLAN方案的实测流量与二次设备的计算流量相差较小,能更有效的隔绝报文广播域,提升网络整体性能。
刘泽麟[9](2019)在《超高速WLAN跨层优化技术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已成为最重要的流量承载方式之一。第五代通信系统(The 5th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5G)将是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融合,包括5G新空口(New Radio,NR)、4G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WLAN等,以实现更大的覆盖范围、更高的可用性和网络密度。IEEE 802.11作为WLAN的通信标准,通过引入多输入多输出、空间复用等技术有效提高了传输速率,但即使最新的WLAN标准仍无法满足未来5G的速率需求。超高速WLAN,一种结合最新IEEE 802.11标准并不断向5G多元化需求发展的新型无线局域网技术,由于能够实现超高速的无线局域网传输来应对5G更大容量以及多样化应用场景带来的挑战,逐渐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超高速WLAN中仍然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超高速WLAN需要满足更高传输速率的需求;其次,效率低下的MAC层协议成为了限制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改进媒体接入控制机制,以提供更高的服务质量。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超高速WLAN跨层优化技术,具体的工作及贡献概括如下:针对超高速WLAN更高传输速率的需求,结合IEEE 802.11ay波束成形的思想,通过引入波束切换技术,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型跨层天线控制协议。波束切换技术具有高定向增益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吞吐量,实现可控的空分多址接入。跨层天线控制协议主要由波束训练方案和波束切换方案组成,基于两阶段的二分波束训练方案以极低的时间复杂度完成了节点与最佳波束的映射过程,波束切换方案根据节点的不同状态完成相应的波束切换动作。针对波束训练中节点可能处于“模糊地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天线的解决方案。最后,本文基于OpenWRT平台实现了跨层天线控制协议,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全向天线方案,所提协议的平均吞吐量增益可达45.35%;相比基于遍历的波束训练方案,波束训练耗时降低近64%。针对MAC层接入机制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结合超高速WLAN网络架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优先级的自适应退避算法。考虑到超高速WLAN中作为流量聚合的网关节点及其邻节点往往具有较大的碰撞概率和较高的流量负载,本文利用跨层思想获取物理层和链路层的统计信息,构建优先级变量与衡量信道繁忙程度的繁忙因子,使高流量负载的节点优先接入信道,同时动态控制竞争窗口的变化,减小节点间的冲突概率。通过仿真分析,本文所提算法在吞吐量、平均端到端时延和丢包率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
高仁政[10](2019)在《IEEE 802.11ah无线局域网基于分组技术的信道接入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无线局域网具有低成本、高吞吐、产业成熟、应用普及等优势,逐渐成为支撑互联网和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承载技术,但智能医疗、智能电网、智慧交通等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也给无线局域网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IEEE 802.11ah技术应运而生。IEEE 802.11ah技术是一种能够在1GHz以下免许可频段上支持工作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它覆盖距离半径可达1千米,具有很强的穿墙能力,另外它具有低功耗、支持终端数多等特性。在此背景下,本论文以IEEE 802.11ah基于分组技术的信道接入机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估IEEE 802.1 1ah平均分组技术和随机退避接入信道机制的性能,找出IEEE 802.11ah存在的隐藏节点和竞争冲突问题,然后对基于信道接入机制的分组技术和退避技术提出改善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三个部分:1.研究了 IEEE 802.11ah无线局域网基于分组技术的信道接入机制,即RAW技术的性能。IEEE 802.11基于竞争的信道接入机制在节点数较多的密集网络中会引发较高的包冲撞率和严重的隐藏终端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IEEE 802.11ah信道接入机制引入了业务指示图(Traffic Indication Map,TIM)技术,目标唤醒时间(Target Wake-up Time,TWT)机制和限制接入窗口(Restricted Access Window,RAW)技术。利用OPNET仿真工具,借助于仿真实验的手段,研究了网络数据传输速率、RAW时长和节点流量大小对IEEE 802.1 1ah信道接入机制性能的影响。由此发现IEEE 802.11ah无线局域网络的平均分组技术无法解决隐藏终端问题,其信道接入技术RAW所采用的随机退避机制容易造成冲突碰撞,并且提出了改善方案。2.针对IEEE 802.11ah无线局域网络中存在的隐藏节点,提出一种可缓解隐藏终端的HNCC(Hidden Node Culling Clustering,HNCC)分组技术。HNCC 分组技术利用网络节点通信距离有限的特性,通过反复迭代,将形成的分组中存在的隐藏节点排出,然后对隐藏节点进行再次分组,使形成的分组中不存在隐藏节点。对该分组技术进行模拟仿真,将所提分组技术与IEEE 802.11ah无线局域网的平均分组技术相比,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该技术在隐藏节点引起的冲突碰撞问题方面,对网络传输性能的影响。3.针对IEEE 802.11ah无线局域网在基于RAW技术的信道接入机制中,节点利用随机产生的退避计数器竞争接入信道,容易造成冲突碰撞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缓解竞争冲突的自适应退避机制。在IEEE 802.11节能模式中,网络中节点会有活跃和休眠两种模式,结合在BI开始时存在大量活跃节点,而在BI后期大量节点进入休眠状态,以及IEEE 802.11分布式协调功能随机选择退避计数器竞争信道的事实,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竞争窗口退避机制。主要是利用最优竞争窗口值,对退避过程中的竞争窗口值进行自适应调整。本文通过模拟仿真实验,根据网络吞吐量、信道接入延迟和网络节点平均重传次数的仿真结果图,将所提方案与RAW技术的退避机制相比较,分析所提方案能够有效缓解节点竞争冲突,改善网络的性能。
二、基于IEEE802.11的无线局域网技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IEEE802.11的无线局域网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IEEE802.11ah物联网信息年龄优化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IEEE 802.11 ah分组技术研究现状 |
1.2.2 IEEE 802.11 ah信道接入机制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结构 |
第2章 IEEE 802.11 ah和信息年龄(AoI)的概述 |
2.1 IEEE 802.11 ah物理层 |
2.2 IEEE 802.11 ah MAC层 |
2.2.1 AID分级结构 |
2.2.2 TWT机制 |
2.2.3 中继技术 |
2.2.4 短帧格式 |
2.2.5 信道接入机制 |
2.3 IEEE802.11ah使用场景 |
2.3.1 智能传感器和仪表 |
2.3.2 回程传感器和仪表数据 |
2.3.3 扩展范围Wi-Fi |
2.4 信息年龄(Age of Information,AoI)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种基于网络拓扑图的分组机制 |
3.1 引言 |
3.2 问题分析 |
3.3 分组算法 |
3.3.1 算法模型 |
3.3.2 算法流程 |
3.4 仿真与性能分析 |
3.4.1 仿真环境设置 |
3.4.2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碰撞冲突的自适应竞争窗口退避机制 |
4.1 引言 |
4.2 问题分析 |
4.3 自适应竞争窗口的退避机制 |
4.3.1 算法模型 |
4.3.2 算法流程 |
4.4 仿真与性能分析 |
4.4.1 OPNET仿真模型 |
4.4.2 仿真环境设置 |
4.4.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一种基于退避时延的轮询机制 |
5.1 引言 |
5.2 问题分析 |
5.3 轮询机制 |
5.3.1 算法模型 |
5.3.2 算法流程 |
5.4 仿真与性能分析 |
5.4.1 仿真环境设置 |
5.4.2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无线局域网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 |
2.1 无线局域网基础理论 |
2.1.1 无线网络标准 |
2.1.2 802.11 MAC帧格式 |
2.1.3 无线局域网加密认证方式 |
2.2 无线局域网安全威胁理论基础 |
2.2.1 伪AP攻击原理 |
2.2.2 无线DOS攻击原理 |
2.2.3 路由器固件漏洞威胁介绍 |
2.3 机器学习算法介绍 |
2.3.1 神经网络基础 |
2.3.2 循环神经网络(RNN)的介绍 |
2.3.3 GRU神经网络的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线局域网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需求背景介绍 |
3.1.2 功能需求分析 |
3.2 系统功能设计 |
3.3 系统整体设计 |
3.3.1 系统架构设计 |
3.3.2 数据库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线局域网安全监测系统的实现 |
4.1 无线数据包捕获模块的实现方案 |
4.2 无线设备探测模块的实现方案 |
4.2.1 AP信息探测的实现 |
4.2.2 AP和客户端连接信息探测的实现 |
4.3 多特征融合的伪AP监测实现方案 |
4.3.1 特征选取 |
4.3.2 序列号(SN)阈值的确定 |
4.3.3 时间戳(TimeStamp)阈值的确定 |
4.3.4 监测方案流程 |
4.4 基于GRU深度神经网络的无线DOS攻击监测实现方案 |
4.4.1 实验测试环境介绍 |
4.4.2 特征选取 |
4.4.3 特征集构造 |
4.4.4 GRU算法的引入 |
4.4.5 实验结果 |
4.4.6 实验分析 |
4.5 基于RouterSploit的路由器漏洞监测的实现方案 |
4.5.1 RouterSploit路由器漏洞检测工具介绍 |
4.5.2 路由器漏洞监测实现方法 |
4.6 信息异地存储的实现方案 |
4.6.1 syslog对信息的收集与上传 |
4.6.2 logstash将信息输出至kafka |
4.6.3 kafka读取信息并最终入库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线局域网安全监测系统的功能测试 |
5.1 系统测试环境介绍 |
5.2 无线设备探测功能测试 |
5.2.1 与Aircrack-ng工具比对的AP设备信息探测测试 |
5.2.2 与Aircrack-ng工具比对的连接信息探测测试 |
5.3 伪AP攻击监测功能测试 |
5.3.1 Wifiphiser工具发起伪AP攻击 |
5.3.2 系统对伪AP监测 |
5.4 无线DOS攻击监测功能测试 |
5.4.1 取消身份验证泛洪攻击监测测试 |
5.4.2 身份验证泛洪攻击监测测试 |
5.4.3 信标泛洪攻击监测测试 |
5.4.4 取消关联泛洪攻击监测测试 |
5.4.5 QOS数据重新注入攻击监测测试 |
5.4.6 探测请求泛洪攻击监测测试 |
5.5 路由器漏洞监测的功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内容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校园宿舍分布式多级无线网络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无线局域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
2.1 无线局域网标准 |
2.2 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 |
2.3 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研究 |
2.4 无线局域网的优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线局域网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分析 |
3.1 校园网接入设计分析 |
3.2 校园无线网络覆盖规划分析 |
3.2.1 射频规划分析 |
3.2.2 SSID规划分析 |
3.2.3 漫游规划分析 |
3.2.4 QoS规划分析 |
3.2.5 带宽管理分析 |
3.2.6 安全性规划分析 |
3.3 校园无线网络覆盖技术分析 |
3.3.1 放装式安装覆盖 |
3.3.2 室内分布式安装覆盖 |
3.3.3 智分无线覆盖技术 |
3.4 校园无线网络运营方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学院宿舍无线网络建设目标与需求分析 |
4.1 校园无线网建设目标 |
4.2 学校需求分析 |
4.3 用户需求分析 |
4.4 学院宿舍无线网部署难题分析 |
4.5 总体思路 |
4.5.1 多级分布式无线部署方式 |
4.5.2 802.11ac应对多终端大流量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学院宿舍无线网络组网方案设计 |
5.1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无线网络组网方案设计概述 |
5.2 宿舍区(智分+)无线设计 |
5.3 汇聚交换机设计 |
5.4 有线无线安全出口设计 |
5.4.1 安全防护 |
5.4.2 流量控制 |
5.5 统一账号设计 |
5.5.1 学校自主运营模式 |
5.5.2 多运营商运营模式 |
5.6 原有设备利旧设计 |
5.6.1 认证系统利旧 |
5.6.2 无线控制器利旧 |
5.6.3 网管软件利旧 |
5.7 有线无线一体化网络管理设计 |
5.8 综合平面图设计 |
5.8.1 S1/S3#楼平面图设计 |
5.8.2 S2/S4#楼平面图设计 |
5.8.3 S5#楼平面图设计 |
5.8.4 S6#楼平面图设计 |
5.8.5 S7#楼平面图设计 |
5.8.6 S8#楼平面图设计 |
5.9 校园宿舍网络测试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IEEE802.11速率自适应算法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IEEE802.11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1.2.2 IEEE802.11速率自适应算法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1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 |
1.3.2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IEEE802.11标准的研究 |
2.1 IEEE802.11标准概述 |
2.2 IEEE802.11 标准的MAC层 |
2.2.1 IEEE802.11 标准的MAC层 DCF模式 |
2.2.2 IEEE802.11 标准的MAC层 PCF |
2.2.3 IEEE802.11 标准的MAC层帧格式 |
2.3 IEEE802.11 标准的PHY层 |
2.3.1 IEEE802.11标准物理层的组成 |
2.3.2 IEEE802.11标准物理层多速率的支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常用的速率自适应算法 |
3.1 常见速率自适应速率算法 |
3.1.1 ARF算法 |
3.1.2 AARF算法 |
3.1.3 CARA算法 |
3.1.4 RBAR算法 |
3.1.5 RRAA算法 |
3.2 现有速率自适应算法的总结 |
3.3 本文算法的介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本文速率自适应算法 |
4.1 网络仿真软件的介绍 |
4.2 速率区域的测量 |
4.3 多站点导致系统平均吞吐量下降原因的分析 |
4.4 提高系统平均吞吐量的方案 |
4.5 方案的实验验证 |
4.6 本文速率自适应算法的提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本文速率自适应算法的性能评估 |
5.1 单站点与多站点的性能评估 |
5.2 本文算法适用性总结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于WiFi环境下的实时数据传输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2章 无线局域网与速率自适应技术 |
2.1 无线局域网 |
2.1.1 无线局域网的工作模式 |
2.1.2 无线局域网的优势 |
2.2 IEEE802.11标准简述 |
2.2.1 IEEE802.11结构 |
2.2.2 IEEE802.11访问机制 |
2.3 速率自适应技术基础 |
2.3.1 基本原理 |
2.3.2 速率自适应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IEEE802.11多速率自适应算法 |
3.1 闭环类速率自适应算法 |
3.1.1 OAR算法 |
3.1.2 AAR算法 |
3.1.3 ISRA算法 |
3.2 开环类速率自适应算法 |
3.2.1 ARF算法 |
3.2.2 RRAA算法 |
3.3 现有速率自适应算法分析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RBAR的高效速率自适应算法设计 |
4.1 RBAR算法基本原理 |
4.2 传输性能分析 |
4.2.1 数据帧传输出错概率 |
4.2.2 发送速率对吞吐量的影响 |
4.3 改进的RBAR算法 |
4.3.1 兼容性分析 |
4.3.2 改进算法吞吐量研究 |
4.3.3 改进算法流程描述 |
4.4 改进算法的仿真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无线通信系统方案实现及性能测试 |
5.1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5.1.1 设计原则 |
5.1.2 设计目标 |
5.2 无线通信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
5.3 无线通信系统构架 |
5.4 系统模块功能分析 |
5.4.1 网络任务模块 |
5.4.2 语音数据采集模块 |
5.4.3 语音数据播放模块 |
5.5 无线语音数据通信系统方案实现 |
5.5.1 程序烧写与运行 |
5.5.2 无线语音数据通信系统性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应用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高线性功率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结构 |
第二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基本原理 |
2.1 散射参量(S参量) |
2.2 负载线匹配 |
2.3 传统射频功率放大器基本类别 |
2.4 射频功率放大器基本指标 |
2.4.1 输出功率 |
2.4.2 效率 |
2.4.3 增益 |
2.4.4 线性度 |
2.5 线性化技术 |
2.5.1 包络反馈技术 |
2.5.2 预失真技术 |
2.5.3 包络恢复和消除技术 |
2.5.4 自适应偏置技术 |
2.6 小结 |
第三章 GaAs MMIC器件研究 |
3.1 常见的射频工艺 |
3.2 GaAs HBT工艺 |
3.2.1 GaAs HBT结构研究 |
3.2.2 GaAs HBT器件的电特性 |
3.3 器件模型 |
3.3.1 GaAs HBT器件模型 |
3.3.2 无源器件模型 |
3.4 器件工艺参数与版图 |
3.4.1 器件工艺参数 |
3.4.2 器件版图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高线性功率放大器设计与实现 |
4.1 设计指标 |
4.2 设计流程 |
4.3 电路设计 |
4.3.1 HBT管尺寸估计 |
4.3.2 偏置电路设计 |
4.3.3 负载阻抗选择 |
4.3.4 输出匹配网络设计 |
4.3.5 级间匹配和输入匹配电路设计 |
4.3.6 功率检测电路设计 |
4.3.7 整体电路设计 |
4.4 电路仿真结果 |
4.4.1 小信号仿真结果 |
4.4.2 大信号仿真结果 |
4.5 版图设计与后仿真结果 |
4.5.1 版图设计 |
4.5.2 后仿真结果 |
4.6 芯片测试结果 |
4.6.1 小信号测试结果 |
4.6.2 大信号测试结果 |
4.7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无线局域网在船舶网络通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无线局域网技术概述 |
2 无线局域网结构与协议 |
2.1 无线局域网结构 |
2.2 无线局域网协议 |
2.2.1 IEEE802.11b协议 |
2.2.2 IEEE802.11a协议 |
2.2.3 IEEE802.11g协议 |
3 无线局网在船舶网络通信中的应用 |
3.1 基于无线局域网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 |
3.2 综合导航系统的无线控制功能实现 |
4 船舶网络通信中无线局域网应用注意事项 |
5 结语 |
(8)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无线组网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智能变电站的研究现状 |
1.2.2 智能变电站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智能变电站流量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的相关技术研究 |
2.1 IEC61850 标准概述 |
2.2 智能变电站系统 |
2.2.1 智能变电站三层设备 |
2.2.2 智能变电站网络架构 |
2.2.3 信息流分类及性能要求 |
2.3 基于虚拟局域网的流量抑制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无线组网方案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1.1 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
3.1.2 安全性分析 |
3.1.3 网络传输时延分析 |
3.2 无线通信技术的评估与选择 |
3.3 无线组网方案分析 |
3.3.1 无线传输性能分析 |
3.3.2 拓扑的选择 |
3.3.4 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 |
3.4 混合组网架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SCD的二次设备流量分布计算 |
4.1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信息流建模 |
4.1.1 二次设备节点模型 |
4.1.2 二次设备的流量计算模型 |
4.2 基于SCD解析的信息流信息获取 |
4.2.1 SCD文件的基本框架 |
4.2.2 报文长度计算和发送间隔解析 |
4.2.3 信源和信宿参数解析 |
4.3 二次设备流量分布算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优化控制 |
5.1 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拓扑优化 |
5.2 双矩阵最优路径搜索 |
5.2.1 通信网络端口连接关系 |
5.2.2 双矩阵最优路径搜索算法 |
5.3 VLAN的配置规则 |
5.4 混合网络搭建和结果分析 |
5.4.1 混合网络搭建 |
5.4.2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9)超高速WLAN跨层优化技术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WLAN标准的演进过程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3.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超高速WLAN网络及关键技术 |
2.1 超高速WLAN网络 |
2.1.1 超高速WLAN简介 |
2.1.2 超高速WLAN架构 |
2.2 超高速WLAN关键技术 |
2.2.1 波束切换技术 |
2.2.2 MAC层接入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跨层天线控制协议设计与实现 |
3.1 跨层天线控制协议的整体设计 |
3.1.1 多波束切换天线模型 |
3.1.2 协议设计原理 |
3.1.3 协议帧结构及工作流程 |
3.2 基于两阶段的二分波束训练方案 |
3.2.1 波束性能信息的获取和处理 |
3.2.2 第一阶段——准全向波束训练 |
3.2.3 第二阶段——波束精炼 |
3.2.4“模糊地带”问题的解决方案 |
3.3 波束切换方案 |
3.3.1 波束切换机制 |
3.3.2 波束切换算法描述 |
3.3.3 波束追踪机制 |
3.4 基于Open WRT的跨层天线控制协议实现 |
3.4.1 系统架构 |
3.4.2 Open WRT接口分析 |
3.4.3 关联节点性能信息的获取 |
3.4.4 天线控制信号的输出 |
3.5 实验及结果分析 |
3.5.1 实验平台 |
3.5.2 直连场景下的波束训练算法调试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3 空口场景下的波束训练算法验证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4 空口场景下跨层天线控制协议性能实验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负载优先级的自适应退避算法研究 |
4.1 退避算法分析 |
4.1.1 基于马尔科夫链模型的DCF性能分析 |
4.1.2 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仿真 |
4.1.3 现有的改进退避算法 |
4.2 基于负载优先级的自适应退避算法 |
4.2.1 帧间间隔调整 |
4.2.2 竞争窗口更新规则 |
4.2.3 算法描述 |
4.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IEEE 802.11ah无线局域网基于分组技术的信道接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分组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IEEE 802.11ah无线局域网信道接入机制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IEEE 802.11ah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 |
2.1 IEEE 802.11信道接入机制 |
2.2 IEEE 802.11ah关键技术 |
2.2.1 应用场景 |
2.2.2 TIM技术及分组方法 |
2.2.3 物理层技术 |
2.2.4 信道接入机制 |
2.3 IEEE 802.11ah信道接入机制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EEE 802.11ah信道接入机制性能评估 |
3.1 仿真平台搭建及环境配置 |
3.1.1 OPNET仿真工具 |
3.1.2 实验网络环境配置 |
3.2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3.2.1 传输速率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
3.2.2 RAW时长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
3.2.3 流量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缓解隐藏终端的HNCC分组技术 |
4.1 聚类技术 |
4.1.1 相异度计算 |
4.1.2 聚类问题 |
4.2 基于聚类的无线网络分组技术 |
4.2.1 技术简介 |
4.2.2 性能分析 |
4.3 可缓解隐藏终端的HNCC分组技术 |
4.3.1 技术简介 |
4.3.2 性能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缓解竞争冲突的自适应退避机制 |
5.1 IEEE 802.11节能模式 |
5.2 IEEE 802.11 DCF协议的退避机制 |
5.3 自适应竞争窗口退避机制 |
5.4 性能评估 |
5.4.1 网络拓扑模型 |
5.4.2 实验结果及性能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专利及参加科研项目 |
四、基于IEEE802.11的无线局域网技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IEEE802.11ah物联网信息年龄优化方法的研究[D]. 蒋美佳. 扬州大学, 2021(08)
- [2]无线局域网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黄河.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校园宿舍分布式多级无线网络设计与实现[D]. 包政.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4]IEEE802.11速率自适应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 王川.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WiFi环境下的实时数据传输系统研究[D]. 李嘉欣.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6]应用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高线性功率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D]. 曾凡杰.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7]无线局域网在船舶网络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 尹晓丹.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0(02)
- [8]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无线组网的设计与研究[D]. 林虹.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9]超高速WLAN跨层优化技术研究与开发[D]. 刘泽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10]IEEE 802.11ah无线局域网基于分组技术的信道接入机制研究[D]. 高仁政. 扬州大学, 2019(02)
标签: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论文; 无线局域网论文; 自适应算法论文; 智能算法论文; 无线协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