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药治肺炎心衰1则(论文文献综述)
韩秀丽,王秀娟[1](2021)在《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王秀娟主任医师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王师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病因为痰、湿、瘀、毒,病机为湿困大肠,气滞络瘀,郁而化毒,早期治疗以荡积为主,通因通用,强调及早祛除痰、湿、瘀、毒,切勿见下利甚而妄用补涩之剂,以致关门留邪。王师运用调肺通肠、祛痰瘀毒之法,通过补肺、降肺、宣肺以调理肺气,恢复肺主治节之功,达通肠降浊祛邪之效。王师不拘经方时方,采众家之言,合多年临床经验,创补肺通肠汤、降肺通肠汤、宣肺通肠汤,疗效颇佳。
窦豆[2](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3](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研究说明
姚耿圳[4](2011)在《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研究背景近年来,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促进此问题的解决,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要制定实施临床路径规范管理的要求。然而临床路径在国际上主要使用在西医医院中规范西医诊疗服务,要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院推行此种管理模式规范中医或中西结合服务,还是一种新的尝试。因此,广东省中医院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委托,自2007年开始成立“基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7个单病种中医最佳诊疗方案的临床路径共性技术研究”专项,探索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问题。在上述背景下,本研究重点探索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与实施问题。文章先从临床路径概念与发展状况、中医临床路径现状、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路径简介、中医药诊治慢性心力衰竭现状及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必要性等综述入手,接着介绍了基于循证医学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其中重点阐释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的优化;此外,收集该路径在广东省中医院进行临床试验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初步评价该路径的执行效果。2研究目的2.1根据临床路径构建的原则与方法,构建证据充分、共识度高、推广性强的中西医诊疗方案,为临床路径的构建提供核心内容。2.2采用前瞻对照试验,对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进行初步评价,为进一步完善临床路径提供依据。3研究内容与方法3.1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构建过程3.1.1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的构建过程3.1.1.1古文献证据调研结果心衰病因学说主要有“邪痹心脉学说”、“情志内伤学说”、“水饮凌心学说”、“虚损学说”,病机概括起来则有“心脉痹阻学说”、“阳虚水泛学说”及“脏腑失常学说”。据此,心衰的常见治法有“补益心气”、“温振阳气”、“补阴”、“治水气”、“祛瘀血”、“化痰饮”等。至于具体方药,我们选择了真武汤、生脉散、葶苈大枣泻肺汤、五苓散、人参养荣汤及苓桂术甘汤等;单方有补坎益离丹、疏凿饮子、导水茯苓汤等。3.1.1.2现代文献调研文献分析发现:中医病名可统一为心衰病,对病机的认识比较一致的是气虚阳虚为本,水饮、痰浊、瘀血为标,病位以心为主,并涉及肺脾肾等其他脏器,证属本虚标实,气虚、阳虚、阴虚为本,水饮、痰浊、瘀血为标。从证候的发展演变来看,心气虚、心阳虚是心衰的发病基础,可涉及阴伤,瘀血水停是病程中必然出现的病理状态,水肿是最终结果,气血水相互为病,而气虚血瘀是贯穿心衰发生发展的始终。治则治法方面,补虚重在益气温阳,驱邪重在活血化瘀,化痰利水,其中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是心衰的关键,但需要兼顾养阴,而益气活血之法应贯穿始终。多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表明:益气活血利水、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益气活血、益气温阳活血、益气养阴等治法治疗心衰有效。真武汤、生脉散等中药汤剂,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中药注射液,芪苈强心胶囊,暖心胶囊、补心气口服液等中成药,对于慢性心衰有较好效果。具体用药上,文献报道亦多为温阳益气活血利水之类,益气多选黄芪、人参、党参、红参、白术、山萸肉、五味子、大枣等,温阳常用黑附子、桂枝、肉桂、干姜、补骨脂、鹿角霜、仙灵脾等,活血化瘀可选水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三七,益母草、牛膝、琥珀、酒大黄等,利水可选葶苈子、车前子、五加皮、桑白皮、茯苓、泽泻、猪苓、瓜蒌、细辛、枳壳、半夏、椒目等。一些文献认为,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症或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利尿剂抵抗、低血压状态及洋地黄中毒等情况有一定优势,但文献报道数量较少。3.1.1.3名老中医经验名老中医均认为心衰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以瘀血、水饮、痰浊居多。本虚(心阳气亏虚)是心衰发病的关键,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乃因本虚所致,主要表现为血瘀、水停及水邪上泛、痰浊。急性发作期是在气虚、阳虚基础上偏于标实(水饮、瘀血、痰浊),缓解期偏于本虚(气虚、阳虚、阴虚)。治疗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是心衰的重要治则,同时需要兼顾养阴。到具体的方药落实上,我们通过了专家共识的方法解决。3.1.1.4专家咨询研究结果通过专家咨询,确定了中西医诊断的依据,并将心衰病名统一为“心衰病”。多数专家认为心衰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虚、阳虚、阴虚,标实为水饮、瘀血、痰浊。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两个阶段进行中医辨证,急性加重期本虚为阳虚、气虚,标实为水饮、瘀血、痰浊;稳定期本虚为气虚、阳虚、阴虚,标实为瘀血。急性加重期辨证分为“气虚血瘀水停”、“阳虚水泛,瘀血阻络”2个证型,稳定期辨证分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气阳两虚血瘀”3个证型,并确立了各证型的主症、次症、舌脉以及治法、方剂、中药、中成药。其中气虚血瘀水停证型选择五苓散合桃红饮加减,阳虚水泛、瘀血阻络型选择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气虚血瘀型选择人参养荣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气阴两虚血瘀型选择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气阳两虚血瘀型选择参附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在慢性心力衰竭常见并发症与合并症治疗方面,专家认为合并肺部感染可加化痰药物;合并洋地黄中毒出现胃肠道症状时,加用降气止逆类中药;合并非致命性心律失常时,快速性心律失常加养阴镇静药物,缓慢性心律失常加温阳药物;合并利尿剂抵抗时,以阳虚水泛、瘀血内停较为常见,加用温阳活血利水药物;合并低血压状态,以阳气虚脱较为常见,加温阳益气固脱药物。3.1.2在优化的中医诊疗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临床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专业小组全体成员努力下,在病例回顾性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路径各时段的管理,明确路径目标人群、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退出标准,并通过专家共识制定出院标准与路径流程图,最后制定相应的临床观察表单,初步完成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4研究结果4.1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构建过程4.1.1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的构建过程4.1.1.1古文献证据调研结果心衰病因学说主要有“邪痹心脉学说”、“情志内伤学说”、“水饮凌心学说”、“虚损学说”,病机概括起来则有“心脉痹阻学说”、“阳虚水泛学说”及“脏腑失常学说”。据此,心衰的常见治法有“补益心气”、“温振阳气”、“补阴”、“治水气”、“祛瘀血”、“化痰饮”等。至于具体方药,我们选择了真武汤、生脉散、葶苈大枣泻肺汤、五苓散、人参养荣汤及苓桂术甘汤等;单方有补坎益离丹、疏凿饮子、导水茯苓汤等。4.1.1.2现代文献调研文献分析发现:中医病名可统一为心衰病,对病机的认识比较一致的是气虚阳虚为本,水饮、痰浊、瘀血为标,病位以心为主,并涉及肺脾肾等其他脏器,证属本虚标实,气虚、阳虚、阴虚为本,水饮、痰浊、瘀血为标。从证候的发展演变来看,心气虚、心阳虚是心衰的发病基础,可涉及阴伤,瘀血水停是病程中必然出现的病理状态,水肿是最终结果,气血水相互为病。而气虚血瘀是贯穿心衰发生发展的始终。治则治法方面,补虚重在益气温阳,驱邪重在活血化瘀,化痰利水,其中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是心衰的关键,但需要兼顾养阴,而益气活血之法应贯穿始终。多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表明:益气活血利水、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益气活血、益气温阳活血、益气养阴等治法治疗心衰有效。真武汤、生脉散等中药汤剂,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中药注射液,芪苈强心胶囊,暖心胶囊、补心气口服液等中成药,对于慢性心衰有较好效果。具体用药上,文献报道亦多为温阳益气活血利水之类,益气多选黄芪、人参、党参、红参、白术、山萸肉、五味子、大枣等,温阳常用黑附子、桂枝、肉桂、干姜、补骨脂、鹿角霜、仙灵脾等,活血化瘀可选水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三七,益母草、牛膝、琥珀、酒大黄等,利水可选葶苈子、车前子、五加皮、桑白皮、茯苓、泽泻、猪苓、瓜蒌、细辛、枳壳、半夏、椒目等。一些文献认为,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症或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利尿剂抵抗、低血压状态及洋地黄中毒等情况有一定优势,但文献报道质量较少。4.1.1.3名老中医经验名老中医均认为心衰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以瘀血、水饮、痰浊居多。本虚(心阳气亏虚)是心衰发病的关键,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乃因本虚所致,主要表现为血瘀、水停及水邪上泛、痰浊。急性发作期是在气虚、阳虚基础上偏于标实(水饮、瘀血、痰浊),缓解期偏于本虚(气虚、阳虚、阴虚)。治疗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是心衰的重要治则,同时需要兼顾养阴。到具体的方药落实上,我们通过了专家共识的方法解决。4.1.1.4专家咨询研究结果通过专家咨询,确定了中西医诊断的依据,并将心衰病名统一为“心衰病”。多数专家认为心衰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虚、阳虚、阴虚,标实为水饮、瘀血、痰浊。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两个阶段进行中医辨证,急性加重期本虚为阳虚、气虚,标实为水饮、瘀血、痰浊;稳定期本虚为气虚、阳虚、阴虚,标实为瘀血。急性加重期辨证分为“气虚血瘀水停”、“阳虚水泛,瘀血阻络”2个证型,稳定期辨证分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气阳两虚血瘀”3个证型,并确立了各证型的主症、次症、舌脉以及治法、方剂、中药、中成药。其中气虚血瘀水停证型选择五苓散合桃红饮加减,阳虚水泛、瘀血阻络型选择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气虚血瘀型选择人参养荣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气阴两虚血瘀型选择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气阳两虚血瘀型选择参附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在慢性心力衰竭常见并发症与合并症治疗方面,专家认为合并肺部感染可加化痰药物;合并洋地黄中毒出现胃肠道症状时,加用降气止逆类中药;合并非致命性心律失常时,快速性心律失常加养阴镇静药物,缓慢性心律失常加温阳药物;合并利尿剂抵抗时,以阳虚水泛、瘀血内停较为常见,加用温阳活血利水药物;合并低血压状态,以阳气虚脱较为常见,加温阳益气固脱药物。4.1.2在优化的中医诊疗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临床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专业小组全体成员努力下,在病例回顾性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路径各时段的管理,明确路径目标人群、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退出标准,并通过专家共识制定出院标准与路径流程图,最后制定相应的临床观察表单,初步完成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4.2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实施结果评价4.2.1路径组平均住院天数与住院天数中值均低于常规组(11.19d vs 13.21d;11.00dvs 12.00d),两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平均住院总费用与住院总费用中值均低于常规组(¥8656.8 vs¥11609.7;¥7556.9 vs¥9853.9),两组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对住院费用主要项目进行比较,发现其中患者床位费、西药费、检查费与放射费等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较常规组明显下降;而中成药费、中草药费、治疗费与化验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路径组在这些项目上的费用并未下降。4.2.2路径组与常规组心功能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显效率高于常规组(49.3%vs 38.3%),而有效率与无效率均低于常规组(50%vs 59.6%;0.7%vs 2.1%),提示两组经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明显,而路径组心功能疗效较常规组更优。此外,无论路径组还是常规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出院与入院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路径组出院时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较入院时下降,并且处于相对平稳状态,常规组亦有类似结果。而出院时路径组与常规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与常规组心衰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两组主要症状疗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间在形寒肢冷与小便短少两项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路径组优于常规组。4.2.3从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结果来看,无论路径组还是常规组,几乎很少有病人觉得不满意或很不满意。患者对诊疗过程的满意度相关详细项目比较中,仅指导服药方法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七项满意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诊疗过程的满意度路径组高于常规组。对等候时间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除出院等候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患者对接待时间、候诊时间和检查时间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路径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在服务态度满意度比较上,路径组与常规组除临床医生态度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1),其余如护士态度、护工态度及检查医生态度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满意情况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的统计学意义(P<0.01),路径组整体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再对满意度进行积分转化,比较各项满意度评分,结果显示除服务态度满意度积分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外,医疗过程、等候时间、整体满意度等三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路径组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4.2.4出院后三个月内两组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三个月内因心衰发作再次入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后生活质量(采用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路径组还是常规组,出院后3个月与刚入院时生存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2.5对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发现,入院第1天时,除动态心电图外,其他各项检查执行度基本上都接近或超过90%,总体而言执行力度尚较理想。具体药物使用上,口服利尿剂的使用率最高,使用率超过95%,静脉利尿剂使用率随着住院时间延长而减少;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增高,总使用率为79.4%;ACEI或ARB类药物各阶段使用率均超过80%,总使用率为89.7%;醛固酮受体阻滞剂总使用率为76.5%;地高辛使用率为50-60%;扩血管药物使用率最低,且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使用率有所下降。各阶段中成药使用率均为90%左右,活血类中成药(静脉)使用率最高,其次为益气类(静脉),最后为温阳类中成药(静脉),至稳定期时基本上将静脉中成药改为口服中成药。路径组与常规组三大常规、电解质、心电图、凝血、BNP等检查应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片、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应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使用率高于常规组,提示路径组在患者入院第1天对其心脏情况评估积极性更高。具体药物比较发现,路径组与常规组ACEI/ARB、地高辛、醛固酮受体阻滞剂与扩血管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ACEI/ARB使用率高于常规组,而地高辛、醛固酮受体阻滞剂与扩血管药物等药物使用率低于常规组,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6为进一步完善路径,对路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变异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总变异频数为649,变异的最主要原因来自CHF病情的复杂性。其中病人病情所致变异高达392次,因急诊室先行诊治所致变异频数共94次,医护人员所致的变异频数共38次。排除退出路径变异后,进一步对各阶段主要变异因素进行归类分析,发现患者入院第1天变异频数最高(261),其次为第4-7天(135),接着为第2-3天(94)、第8-13天(85),变异频数出现最少时间为第14天(59)。各阶段中,疾病原因所占频数均最高,其次为病人因素,医务人员因素,其他因素主要为急诊住院,仅出现在入院第1天。对患者变异性质按正性、负性与不确定进行归类,对住院时间而言,不确定性变异比例最高,达313次,占49.4%,负性变异达171次,占26.9%,正性变异达150次,占23.7%。对住院费用而言,不确定性变异比例最少,达84次,占13.2%,负性变异最高,达387次,占61.0%,正性变异达163,占44.8%。将变异按可控、难控及不确定进行分类,结果发现可控变异频数为144次,占变异总频数的22.7%;不可控变异频数为423次,占变异总频数的66.7%;不确定变异为67次,占变异总频数的10.6%。5研究结论5.1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构建的关键与难点是中医诊疗方案。本研究通过古代文献整理、现代文献梳理、名老中医经验总结及专家咨询研究,初步确定了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CHF中医综合疗法、常见并发症与合并症的中医治疗两部分。中医综合疗法主要包括辨证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中医特色疗法。初步确定了CHF分期管理的诊疗模式、不同辨证分型的诊断、治法以及相应的口服中药汤剂的基本选方用药、常见静脉中药制剂与口服中成药及中医特色疗法。此外,还确立了慢性心力衰竭常见并发症与合并症的中医诊疗措施。5.2在优化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回顾性研究及国家卫生部发布的路径表单格式,制定路径目标人群,纳入、排除与退出路径的标准,路径总时限,路径实施流程。同时,通过专家咨询,制定了CHF患者的出院标准。最后完成临床路径病例观察表单的设计。5.3实施临床路径,规范了我们的住院管理流程,使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同时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心功能,保证了医疗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5.4由于CHF的复杂性,路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非常多的变异,其中大部分属于难控性变异,且趋向于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总体而言,参与本研究的医护人员执行本路径的力度尚较为理想。
禚昌红[5](2021)在《辛开苦降法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全面梳理总结辛开苦降法相关理论,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一步研究辛开苦降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规律,探讨了辛开苦降法运用于临床的辨证论治,期待研究结果对辛开苦降法的理论研究和临床运用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人工检索与电子检索相结合,梳理古代及现代相关文献资料,按时间顺序阅读、整理、分析;(2)数据挖掘,搜集古今医案,将搜集的医案资料统一规范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挖掘,研究病名、症状、用方和用药规律。研究结果:根据文献研究全面梳理并总结了辛开苦降法相关理论,其立法依据为四气五味学说和升降浮沉理论;运用于临床的理论基础是脏腑的气机升降理论。辛开苦降法的配伍特点为调理气机升降,制约药性偏胜,反佐从治之意,恢复脏腑生理。根据数据挖掘结果,古代医案用辛开苦降法的常见疾病为痞满、呕吐、胃脘痛、痢疾、疟疾等,常用方为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黄连温胆汤、三仁汤等,常用药以理气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多归脾、胃、肺三经,性多温、寒,味多辛、苦。现代医案用辛开苦降法的常见疾病为痞满、胃脘痛、泄泻、口疮、咳嗽等,常见症状有纳呆、口苦、口干、大便稀、胃脘痞满、恶心等,舌色以红和淡白为主,舌形以胖大、齿痕居多,黄腻苔或薄白苔居多,脉多弦、滑、细。常用药以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归经性味与古代医案相同。古今医案中辛开苦降法治疗疾病、症状、用药、用方的数据分析结果总体上存在一致性,细节上稍有差别,在现代医案中扩大了辛开苦降法治疗疾病的范围。在数据挖掘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辛开苦降法具有协调阴阳平衡、调畅气机升降、平调寒热、分消邪气、因势利导的作用优势,其属于八法中“和法”范畴,并与补法、温法、消法、清法关系最为密切。辛开苦降理论指导下的辨证是一个综合的辨证,蕴含着多种辨证方法,探讨了其运用于临床的辨证论治,应用辛开苦降法辨证论治时需要辨识体质遵寒热偏倚,知常达变辨复杂变证,辛苦相宜勿忘顾脾胃。从上下辨证和疫病的防治角度探讨了辛开苦降法的后世临床应用,补充了辛开苦降理论在辨证论治方面的内容。研究结论:通过文献研究和数据挖掘,发现辛开苦降法在临床不同的疾病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根据药物的药性药味以及病证的病理变化,可以扩大方药的选择范围,使临床对于辛开苦降法的运用更加灵活多变,更可以丰富辛开苦降法中的辨证论治。深入研究辛开苦降法这一治法在临床的应用规律有助于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
陈逸哲[6](2021)在《麦门冬汤方证研究及方药规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总结归纳麦门冬汤古代文献及方证应用,并且通过分析临床数据,从而确定麦门冬汤的常见加减药味、合方出现频率,并对麦门冬汤用药后常见的后续方证变化及所用方药规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麦门冬汤证的症状表现以及后续的病理机转规律。方法:本研究在9年8个月时间内,收集了北京东直门医院呼吸科专家门诊临床病例。从这些病案中,筛选服用麦门冬汤患者70人,采集和分析了所有的信息,包括:年龄、中医诊断、西医诊断、症状、痰象、舌象与脉象、配方加减、合方加减、后续变方。本研究计算了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比率,以百分率来表示麦门冬汤证最常见加减、服用麦门冬汤后的最常用后续方证变化。结果:在本研究的70例患者基础资料、临床症状、中西医诊断、药物加减、合方加减、后续变方的分析中得出患者女性46人(65.71%),略大于男性24人(34.29%),年龄方面,以51~60岁及61~70岁为主,分别占12人(17.14%)及21人(30%)。临床症状有50项,共293次,其中频数占前十名者为咳嗽(17.41%)、口干(11.60%)、咳痰(10.92%)、咽痒(8.87%)、纳差(3.41%)、气短(3.07%)、咽中异物感(3.07%)、不寐(3.07%)、乏力(2.73%)、气喘(2.73%)、咽中不利(2.73%),而舌象舌质以暗红舌(35.87%)、红舌(14.13%)、暗淡舌(11.96%)、裂纹舌(11.96%)、淡红舌(10.87%)为主,苔象以薄白苔(53.42%)、薄黄苔(23.29%)、腻苔(12.33%)为主。脉象以细弦(38.75%)、弦滑(18.75%)、细滑(13.75%)、沉脉(8.75%)为主。痰象当中,以白痰(63.16%)、黏痰(73.08%)、量少(54.17%)或无痰(33.33%)为主。中医病名归类方面,以咳嗽(37.14%)、肺痿(24.29%)、梅核气(8.57%)、虚劳(7.14%)以及内伤发热(5.71%)居多,西医病名归类以间质性肺病(27.14%)、慢性咳嗽(24.29%)、慢性支气管炎(15.71%)居多。并且无论是中西医诊断其病种分类皆以肺系疾病为主。药物加减方面,总共有62味,除麦门冬汤原方药味外,以牛蒡子(48.57%)、当归(40.00%)、黄芩(30.00%)、桑白皮(28.57%)、地骨皮(27.14%)、生石膏(22.86%)的出现频数最高。合方加减上共有13种合方以黄芩泻白散8例(22.22%)、泻白散7例(19.44%)、竹叶石膏汤5例(13.89%)出现频数最高。在70例服用麦门冬汤患者中,有效60例(85.71%),无效10例(14.29%),其中有26例(37.14%)为服用有效的后续变方。分别为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2例(7.69%)、小柴胡汤合苇茎汤2例(7.69%)、小柴胡汤合温胆汤2例(7.69%)、小柴胡汤合葛根汤1例(3.85%)、小柴胡汤合小青龙加石膏汤1例(3.85%)、小柴胡汤1例(3.85%)、大柴胡汤合合桂枝茯苓丸2例(7.69%)、麻杏石甘汤1例(3.8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1例(3.85%)、柴胡桂枝干姜汤2例(7.69%)、半夏泻心汤1例(3.85%)、瓜篓瞿麦丸合猪苓汤1例(3.85%)、乌梅丸1例(3.85%)、丹栀逍遥散1例(3.85%)、九味羌活汤1例(3.85%)、补中益气汤合二至丸1例(3.85%)、孔圣枕中丹1例(3.85%),麦门冬汤原方合栀子豉汤2例(7.69%)、麦门冬汤原方合封髓丹1例(3.85%)、麦门冬汤原方合升麻鳖甲汤1例(3.85%)。其中,柴胡类方证有15例(57.69%),半夏类方证有12例(46.15%),桂枝类方证有7例(26.92%),干姜类方证有5例(19.23%),非经方汤证4例(15.38%),麦门冬汤原方合方汤证4例(15.38%)。统计显示麦门冬汤方证后续变方最常见的为小柴胡汤,其中单用小柴胡汤为11.11%,配半夏厚朴汤、温胆汤、苇茎汤分别占据22.22%、22.22%、22.22%,葛根汤和小青龙加石膏仅占11.11%和11.11%。麦门冬汤方证后续变方的第二常见为大柴胡汤及柴胡桂枝干姜汤。结论:1、麦门冬汤对西医疾病如间质性肺病、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肺系疾病有良好治疗效果。2、结合历代医家经验总结及病案研究,可对麦门冬汤的症状及舌脉象、痰象进行补充。可为张仲景在麦门冬汤原文的简短描述中提供更多实用参考,症状方面可大致归类为火逆上气、咽喉不利、及全身表现等症状。火逆上气可补充:“气喘、咳嗽、喷涕、呕吐、咳血、咳唾涎沫不止等症状。”咽喉不利可补充:“咽干、咽痒、咽疼、食难下、痰声不湿等症状。”全身表现可补充:“发热、手足烦热、多汗、口渴等症状。”舌象上可补充:“暗红舌、暗淡舌、裂纹舌、淡红舌等。”脉象上可补充:“脉数、脉细弦、脉弦滑、脉细滑、脉沉等。”痰象上可补充:“痰白黏,量少或无痰。”以上总结可作为麦门冬汤方证现代临床参考。3、单味药及合方配伍加减,从历代文献可以总结出加没食子化痰止咳,加石膏止咳血,加天花粉治消渴,身热,并喘者。加石膏及竹叶止烦呕,降火逆。去半夏加北沙参治肺脉劳伤,血积等证。导师的经验当中,加当归加强治疗咳逆上气,加牛蒡子及山药使脾肺润而下逆气。合泻白散以清热降逆气,加黄芩清肺热及少阳郁热。合柴朴汤以清少阳郁热而兼有太阴里饮者。合清燥救肺汤以宣外感温燥之邪。合酸枣仁汤以治阳明虚热失眠。合栀子豉汤以治阳明郁热失眠,及心胸灼热,或有咳嗽者。4、从六经辨证来看,麦门冬汤方证当属阳明虚热证,在后续变方中,柴胡类方当属半表半里少阳证,提示麦门冬汤证经治疗后,疾病有向半表半里阳证转化趋势。半夏类方可以在麦门冬汤治疗之后,胃体尚虚,未完全恢复运化功能时,加强太阴阳明上下枢机开阖。桂枝类方的出现,有部分是因中途外感,此非麦门冬汤证后续正常病理机转。另外尚有太阴阳明病愈出表后,调和营卫加强太阳固卫之能以防邪气再犯的作用,干姜类方在麦门冬汤治疗后,若因清润太过,反变寒证痰证,或者中途外感,引动太阴伏饮者,则可投之,以再复胃阳,逐饮邪外出。综上对麦门冬汤治疗的一般规律及现代运用提供参考。
王晶[7](2020)在《针刺联合大承气汤对脓毒症毒热内盛证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针刺联合大承气汤对脓毒症毒热内盛证患者进行临床干预,研究其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治疗脓毒症——毒热内盛证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选取的40例临床观察病例,随机分为试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脓毒症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以此为基础加用针刺联合大承气汤鼻饲,疗程7天,观察纳入时和治疗后两组患者肠道菌群计数、胃肠功能指标、APACHEⅡ评分、炎症相关指标、中医症状积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治疗结束后,两组粪便肠道菌群的检测中,有益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增多,肠杆菌、肠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致病菌数量减少,B/E值升高,肠道菌群失调得到纠正;胃排空时间、腹内压均降低;APACHEⅡ评分、白细胞总数、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中医症状积分均存在不同程度下降。且试验组各项结果较对照组更优。结论:针刺联合大承气汤可以增加脓毒症患者肠道有益菌的数量,减少条件致病菌及致病菌的数量,纠正肠道菌群失调,维持肠道微生态稳定;增强胃肠动力,减轻胃肠功能障碍;减少炎症反应,改善脓毒症临床症状,降低病情严重程度,提高治疗有效率,对比单纯西医治疗,更具优势。
李娜[8](2019)在《祛湿通络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湿热闭肺证)的临床研究及对RAW264.7细胞IL-10、TNF-α等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湿热闭肺证的临床特征,观察祛湿通络法对其临床疗效;研究祛湿通络方对肺炎支原体(MP)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IL-10、TNF-α、IL-6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炎症干预机制。方法:1.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山东省立医院在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RMPP(湿热闭肺证)住院患儿102例,对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2.祛湿通络方含药血清的制备: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阿奇霉素组各8只。空白对照组以0.9%生理盐水2m L/d;中药低剂量组以祛湿通络方9.20g/(kg·d);中药中剂量组以祛湿通络方18.40g/(kg·d);中药高剂量组以祛湿通络方36.80g/(kg·d);阿奇霉素组以阿奇霉素颗粒溶液0.0645g/(kg·d),各组均连续给药7d。3.MP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建立: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分别加入MP菌液100μL,空白对照组加入100μL DMEM完全培养液,置于培养箱中培养2h。4.祛湿通络方对MP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干预作用: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阿奇霉素组分别给予10%含药血清100μL,采用MTT法检测RAW264.7细胞的存活率,采用ELISA法检测IL-10、TNF-α、IL-6的表达水平。5.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祛湿通络方中单味中药水煎剂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1.临床资料特点:(1)102例RMPP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17:1(P>0.05);平均年龄是6.75±3.06岁;平均病程是15.39±5.26d。(2)胸部CT:单侧肺脏受累者72例(70.59%),双侧肺脏受累者30例(29.41%);单侧受累影象中,右肺受累者50例(69.44%),左肺受累者22例(30.56%)。(3)合并病原感染:单一MP感染者69例(67.65%),合并其他病原感染者33例(32.35%);MP仅合并细菌感染者19例(57.58%),MP仅合并病毒感染者10例(30.30%),MP同时合并细菌和病毒感染者4例(12.12%);合并细菌感染者中,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居多(60.87%),合并病毒感染者中,以合并RSV感染者居多(28.57%)。(4)出现合并症者70例(68.62%),以合并肺不张者居多(71.43%)。(5)多重性线性回归分析,CRP、LDH、D-Dimer、混合感染、合并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治疗比较:(1)在疾病总体疗效、中医证候总体疗效评价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在改善发热、咳嗽、咯痰及CRP、D-Dimer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3)在糖皮质激素和纤维支气管镜的使用上对照组显着高于治疗组(P<0.05)。(4)平均住院时长13.16±3.47d,治疗组显着短于优于对照组(P<0.05)。3.MTT法检测MP诱导的RAW264.7细胞存活率:MP可显着诱导RAW264.7细胞的增殖分化(P<0.05),各给药组均可抑制MP诱导的RAW264.7细胞增殖(P<0.05),阿奇霉素组对细胞增殖的保护作用最优,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呈现浓度依赖性。4.祛湿通络方对MP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IL-10、TNF-α、IL-6表达的分析:MP诱导的RAW264.7细胞IL-10、TNF-α、IL-6的分泌均显着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对IL-10、TNF-α、IL-6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作用(P<0.05),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呈现剂量依赖性。5.祛湿通络方中单味中药水煎剂对MP的MIC检测:黄芩、茵陈、黄连、虎杖、芦根、藿香、石菖蒲的MIC50依次是0.97、3.9、7.81、7.81、31.25、62.5、62.5(mg/m L);MIC90依次是1.95、62.5、15.62、62.5、125、125、125(mg/m L)。结论:1.CRP、LDH、D-Dimer、混合感染、合并症是RMPP的独立相关因素。2.祛湿通络法对改善发热、咳嗽、咯痰症状和调节炎症反应、微循环障碍方面具有积极作用。3.祛湿通络方对MP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极化增殖具有保护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4.祛湿通络方对IL-10、IL-6、TNF-α的高表达均具有下调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祛湿通络方可抑制RAW264.7细胞向M1型和M2型极化,提示其可能在维持M1/M2动态平衡中发挥调节作用。5.祛湿通络方中黄芩、茵陈、黄连、虎杖、芦根、藿香、石菖蒲7味中药对MP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黄芩抑菌能力最优。
曾子芸[9](2014)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上篇为文献综述、中篇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下篇为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上篇主要是通过探讨中医下法的理论形成依据、张仲景对下法的运用、下法的禁忌、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运用与发展、笔者对三承气汤之见,在探讨中医八法中的“下法”。中篇是经由全面检索、收集、阅读、统计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个人经验)文献,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下篇则是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在具有相同研究内容及目的基础进行分类,依据文献资料共分为11组。在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最后,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研究对象1发表于1949-2014年之间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以及以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的期刊文献。2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期刊文献。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于CNKI、VIP、CBM等三大数据库中,分别设定检索词为:大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加减;小承气汤、复方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加减;调胃承气汤、复方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加减;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2文献整理:基于本论文研究内容,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文献整理方法与步骤如下:2.1全面阅读整理所有检索获得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再分别归纳分类出三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文献。2.2全面阅读整理出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3文献录入: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依照疾病系统的分类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将符合每篇文献按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系统中7项检测逐一做记录后,删除偏倚风险过高文献,最终获得较高质量的文献资料。最后,将分类好的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研究,分别在Review Manager Meta-analysis中设定研究题目及录入建档。4数据处理: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运用EXCEL表格及基本统计学方法处理相关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包含OR、RR、RD、SMD等四方面。研究内容1将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期刊文献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从中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2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下列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对比:2.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2.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2.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2.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2.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2.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2.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2.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2.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研究结果1由统计结果发现,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两方大量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无论是在临床经验或个人经验记载,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分别均以运用于治疗肠梗阻比例最高。2遵循循证医学及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其疗效: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由以上11组统计研究结果来看,中医学加上西医学治疗肠梗阻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学的个种治疗方案。研究成果与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结论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笔者与导师陈明教授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方案如下:1中药处方: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2主要加减配伍:桃仁、炒莱菔子、赤芍;3兼证3.1兼瘀血重者加:桃仁、赤芍、丹参,以活血化瘀;3.2兼食积重者加:炒莱菔子、陈皮,以和胃消积;3.3兼腹胀痛重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3.4兼气血虚重者加:黄芪、党参、当归,以益气补血;3.5兼湿热重者加:黄芩、金银花,以清热燥湿解毒。4针灸取穴:足三里、天枢、上巨墟、中脘、关元、下巨墟;5西医基础疗法: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感染,其他治疗。
二、中医药治肺炎心衰1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药治肺炎心衰1则(论文提纲范文)
(1)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肺与大肠相表里 |
1.1经脉络属 |
1.2生理配合 |
1.3病理相关 |
2 法——调肺通肠,祛痰瘀毒 |
2.1补肺通肠 |
2.2降肺通肠 |
2.3宣肺通肠 |
3 方药 |
3.1补肺通肠汤 |
3.2降肺通肠汤 |
3.3宣肺通肠汤 |
4 典型病案 |
(2)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七节 上篇总结 |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
4 小结 |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第四节 下篇总结 |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
2 生物信息分析 |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
4 本研究的结论 |
第五节 附篇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临床路径概述 |
1 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 |
2 临床路径的起源与发展 |
3 临床路径国内发展概况 |
4 临床路径的优势 |
5 中医临床路径研发与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6 临床路径的发展前景 |
第二节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路径研究概述 |
1 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 |
2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路径的实践与作用 |
第三节 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提出 |
1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现状 |
2 建立并实施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相关探讨 |
第二章 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 |
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西医诊疗方案简介 |
第二节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优化诊疗方案的形成 |
1 慢性心衰古籍整理 |
2 慢性心衰现代文献研究 |
3 名老中医经验整理简介 |
4 专家共识研究 |
第三章 基于优化的诊疗方案的临床路径的构建 |
1 临床路径指导小组和实施小组 |
2 明确职责分工 |
3 变异的管理 |
4 临床路径流程图的制定 |
5 标准住院天数的确定 |
6 确定路径目标人群及各项标准 |
7 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见附录2) |
8 制定临床路径表单(见附录3) |
9 讨论 |
第三章 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实施结果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试验对照方法及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退出标准 |
2.6 出院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治疗方法 |
3.2 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 |
3.3 研究指标 |
4 统计分析 |
4.1 统计分析软件 |
4.2 显着性检验 |
4.3 统计描述 |
4.4 统计方法的选择 |
4.5 统计分析步骤 |
4.6 统计分析内容 |
5 结果 |
5.1 基线资料比较 |
5.2 路径组与常规组卫生经济学比较 |
5.3 疗效评价 |
5.4 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 |
5.5 患者出院后三个月再次入院率、死亡率及生活质量比较 |
5.6 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初步分析 |
5.7 临床路径变异初步分析 |
6 讨论 |
6.1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路径实施的效果评价 |
6.2 CHF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初步分析 |
6.3 临床路径变异的初步分析与管理对策 |
6.4 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5)辛开苦降法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辛开苦降法理论文献研究 |
1 辛开苦降法理论源流概述 |
1.1 西汉时期《黄帝内经》为辛开苦降理论奠基 |
1.2 东汉时期《伤寒杂病论》创辛开苦降临床应用先河 |
1.3 金元时期辛开苦降理论蓬勃发展 |
1.4 明代医家对辛开苦降理论具有突破性认识 |
1.5 清代时期辛开苦降理论研究已蔚为大观 |
2 辛开苦降法理论概论 |
2.1 辛开苦降法立法依据 |
2.2 气机升降理论是辛开苦降法运用于临床之理论基础 |
2.3 辛开苦降法的配伍特点 |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今医案研究 |
1 辛开苦降法的数据挖掘工具和方法 |
1.1 采用的分析工具 |
1.2 频数分析 |
1.3 图表分析 |
1.4 关联分析 |
1.5 黄金分割法 |
2 古代医案的数据挖掘结果 |
2.1 建立数据库 |
2.2 疾病结果分析 |
2.3 治法结果分析 |
2.4 用方结果分析 |
2.5 用药结果分析 |
2.6 常见疾病用方、用法及用药规律分析 |
3 现代医案数据挖掘结果 |
3.1 建立数据库 |
3.2 疾病结果分析 |
3.3 症状结果分析 |
3.4 治法分析 |
3.5 用方结果分析 |
3.6 用药结果分析 |
3.7 常见病用方、用法、症状及用药规律分析 |
第三部分 辛开苦降法应用研究 |
1 辛开苦降方应用概况 |
1.1 仲景辛开苦降方应用概况 |
1.2 温病学家对于辛开苦降法的应用 |
1.3 其他辛开苦降方的应用 |
1.4 小结 |
2 辛开苦降法实质 |
2.1 辛开苦降法的作用优势 |
2.2 辛开苦降法与八法的关系 |
2.3 小结 |
3 辛开苦降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 |
3.1 辛开苦降法之辨证论治探讨 |
3.2 辛开苦降法中的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 |
3.3 辛开苦降法辨证论治启示 |
3.4 小结 |
4 辛开苦降法的后世临床应用 |
4.1 辛开苦降法之上下辨证 |
4.2 辛开苦降法在疫病治疗中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古代医案来源 |
附录二 古代医案用方 |
附录三 现代医案中医疾病 |
附录四 现代医案西医疾病 |
附录五 现代医案用方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6)麦门冬汤方证研究及方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麦门冬汤现代临床运用 |
2. 麦门冬汤药理研究进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麦门冬汤古代文献及方证研究 |
第一节 麦门冬汤出处及相关条文研究 |
1 麦门冬汤出处及沿革 |
2 《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桂林古本伤寒论》所载麦门冬汤条文 |
3 《肘后备急方》所引麦门冬汤条文 |
4 《备急千金要方》所引麦门冬汤条文 |
5 《外台密要》所引麦门冬汤条文 |
6 《圣济总录》所引麦门冬汤条文 |
第二节 麦门冬汤历代医家注解 |
1 麦门冬汤方义分析 |
1.1 论滋养肺胃气津 |
1.2 论调畅上下枢机 |
1.3 论壮水收逆下气 |
第三节 麦门冬汤方证补充及方药加减运用 |
1 麦门冬汤方证补充 |
2 麦门冬汤方药加减运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标准 |
6 设计方案 |
7 资料整理方法 |
8 技术路线图 |
第二节 临床资料和研究结果 |
1 病名统计分析 |
2 症状统计分析 |
3 舌象及脉象统计分析 |
4 痰象统计分析 |
5 性别、年龄统计分析 |
6 二便统计分析 |
7 方药统计分析 |
第三节 研究讨论 |
第四节 课题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针刺联合大承气汤对脓毒症毒热内盛证肠道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一) 临床试验设计类型 |
(二) 随机化方法 |
(三) 样本量估算 |
(四) 病例来源 |
(五) 诊断标准 |
(六) 病例纳入、排除标准 |
(七)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八) 治疗方案 |
(九) 疗效判定指标 |
(十) 观察指标 |
(十一) 统计分析方法 |
(十二) 试验结果 |
讨论 |
一、方案设计讨论 |
(一) 脓毒症的中医研究评述 |
(二) 脓毒症的西医研究 |
(三) 脓毒症与胃肠功能研究 |
(四) 肠黏膜屏障与肠道菌群 |
(五) 大承气汤选择依据 |
(六) 针刺治疗选择依据 |
二、研究结果讨论 |
(一) 针刺联合大承气汤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 |
(二) 针刺联合大承气汤对脓毒症肠道菌群的作用 |
三、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 |
(二) 不足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8)祛湿通络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湿热闭肺证)的临床研究及对RAW264.7细胞IL-10、TNF-α等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回顾性临床研究 |
1 临床试验设计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用药 |
2.2 研究分组 |
2.3 疗程 |
2.4 观察方法 |
2.5 观察项目 |
2.6 病原检查结果判断 |
2.7 疗效判定 |
3 数据统计分析 |
4 调查结果 |
4.1 一般资料比较 |
4.2 入组前临床资料 |
4.3 临床疗效比较 |
4.4 合用其他抗生素情况比较 |
4.5 两组患儿的其他治疗比较 |
4.6 两组住院时长比较 |
5 讨论 |
5.1 清热祛湿、化痰通络理论的提出 |
5.2 祛湿通络方的组方分析 |
5.3 祛湿通络方的药理研究 |
5.4 研究结果分析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祛湿通络方对MP诱导的RAW264.7细胞增殖的保护作用及对IL-10、TNF-α、IL-6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
1.2 培养基配制 |
1.3 实验动物 |
1.4 细胞株培养 |
1.5 MP复苏培养与浓度测定 |
1.5.1 复苏步骤 |
1.5.2 CCU浓度测定步骤 |
1.6 实验药物 |
1.7 中药含药血清的制备 |
2 观测指标与测定方法 |
2.1 细胞存活率的检测(Trypan blue染色) |
2.2 细胞计数及铺板 |
2.3 给药 |
2.4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
2.5 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IL-10、TNF-α、IL-6 的水平 |
2.6 祛湿通络方中单味药的MIC测定 |
2.7 生化鉴定 |
3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镜下观察MP形态 |
4.2 祛湿通络方对MP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形态学表现 |
4.3 MTT法检测MP诱导的RAW264.7 细胞的细胞增殖 |
4.4 祛湿通络方含药血清对MP诱导的RAW264.7 细胞IL-10 的表达 |
4.5 祛湿通络方含药血清对MP诱导的RAW264.7 细胞IL-6 的表达 |
4.6 祛湿通络方含药血清对MP诱导的RAW264.7 细胞TNF-α的表达 |
4.7 祛湿通络方单味中药的MIC测定 |
5 讨论 |
5.1 RMPP的发病机制 |
5.2 IL-10、TNF-α、IL-6是RMPP发病的关键炎症因子 |
5.3 祛湿通络方中各单味药水煎剂对MP的抑菌效果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与不足 |
第三部分 文献研究 |
一、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病名沿革 |
2 病因 |
3 病机 |
4 治则 |
5 证治分类 |
6 其他治法 |
二、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西医的研究进展 |
1 发病机制 |
2 RMPP的治疗方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临床观察表 |
附录2 主要外文缩写与中文名词对照表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9)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三承气汤理论研究 |
第一章 中医学下法的形成与发展 |
1 下法理论形成依据 |
2 探讨张仲景对下法的应用 |
2.1 《伤寒论》中的下法 |
2.1.1 攻逐瘀血法 |
2.1.1.1 桃核承气汤证 |
2.1.1.2 抵当汤证 |
2.1.1.3 抵当丸证 |
2.1.2 泻热逐水法 |
2.1.2.1 大陷胸丸证 |
2.1.2.2 大陷胸汤证 |
2.1.3 三物白散证 |
2.1.4 十枣汤证 |
2.1.5 苦寒泻下法 |
2.1.5.1 调胃承气汤证 |
2.1.5.2 小承气汤证 |
2.1.5.3 大承气汤证 |
2.1.6 麻子仁丸证 |
2.1.7 蜜煎导证 |
2.1.8 变治法 |
2.1.8.1 大柴胡汤证 |
2.1.8.2 柴胡加芒硝汤证 |
2.1.8.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
2.1.8.4 桂枝加大黄汤证 |
2.1.9 急下存阴法 |
2.1.9.1 阳明三急下证 |
2.1.9.2 少阴三急下证 |
2.2 《金匮要略》中的下法 |
2.2.1 攻下泻热法 |
2.2.1.1 阳明实热痉病证治 |
2.2.1.2 实积下利证治 |
2.2.1.3 支饮证面热证证治 |
2.2.1.4 谷疸证证治 |
2.2.1.5 酒疸证证治 |
2.2.1.6 热盛里实黄疸证证治 |
2.2.1.7 热盛吐衄证证治 |
2.2.2 攻下行气法 |
2.2.2.1 表寒里实腹满证证治 |
2.2.2.2 里实胀重证证治 |
2.2.2.3 里实少阳心下满痛证证治 |
2.2.2.4 里实积胀俱重证证治 |
2.2.2.5 支饮腹满证证治 |
2.2.3 峻下去积法 |
2.2.4 攻下逐饮法 |
2.2.4.1 留饮欲去证证治 |
2.2.4.2 悬饮证证治 |
2.2.4.3 肠间饮聚成实证证治 |
2.2.4.4 水血并结血室证证治 |
2.2.5 攻下逐瘀法 |
2.2.5.1 虚劳干血证证治 |
2.2.5.2 急性肠痈未成脓证证治 |
2.2.5.3 瘀血内结证证治 |
2.2.5.4 瘀结成实证证治 |
2.2.6 泻热通便止呕法 |
2.2.7 缓下润燥法 |
2.2.8 温里攻下法 |
第二章 三承气汤论述 |
1 调胃承气汤论述 |
1.1 原文 |
1.2 主证 |
1.3 药物组成 |
1.4 煎服法 |
1.5 调胃承气汤证之见 |
1.5.1 不大便,心烦,躁动不安 |
1.5.2 蒸蒸发热 |
1.5.3 吐下腹胀满不痛 |
1.5.4 脉调和或阴脉微 |
1.6 调胃承气汤方之见 |
2 小承气汤论述 |
2.1 条文 |
2.2 主证 |
2.3 药物组成 |
2.4 煎服法 |
2.5 小承气汤证之见 |
2.5.1 脉滑而疾 |
2.5.2 腹大满不通 |
2.5.3 大便燥结、小便频数 |
2.6 小承气汤方之见 |
3 大承气汤论述 |
3.1 原文 |
3.2 主证 |
3.3 药物组成 |
3.4 煎服法 |
3.5 大承气汤证之见 |
3.5.1 当下而尚未攻下之大承气汤证 |
3.5.1.1 局部证候特点 |
3.5.1.1.1 腹胀满、大便不通、绕脐痛 |
3.5.1.1.2 热结旁流兼喘证 |
3.5.1.1.3 不能食 |
3.5.1.2 全身证候特点:潮热、手足濈然汗出 |
3.5.1.3 神志证候特点:心烦、心中懊憹、谵语 |
3.5.1.4 脉迟而实有力 |
3.5.2 急下存阴的阳明大承气汤证 |
3.5.2.1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
3.5.2.2 发热汗多 |
3.5.2.3 腹胀满疼痛、减不足言 |
3.6 大承气汤方之见 |
4 三承气汤总结 |
4.1 配伍为主治证候疗效的关键 |
4.2 煎服法为处方理法方药的特点 |
第三章 阳明病下法禁忌 |
1 阳明腑证未实不可下 |
2 阳明表未解不可下 |
3 阳明病兼少阳证不可下 |
4 阳明病兼太阳少阳证不可下 |
5 阳明经证不可下 |
6 阳明虚寒证不可下 |
7 阳明热在上不可下 |
第四章 承气类方的形成与发展 |
1 新加黄龙汤证 |
2 宣白承气汤证 |
3 导赤承气汤证 |
4 牛黄承气汤证 |
5 增液承气汤证 |
6 护胃承气汤证 |
7 承气合小陷胸汤证 |
8 桃仁承气汤证 |
中篇 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 |
前言 |
1 大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1.1 大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1.2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1.3 大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2 小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2.1 小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2.2 小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2.3 小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3 调胃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3.1 调胃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表 |
3.2 调胃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3.3 调胃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4 结论 |
下篇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
第一章 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 系统评价概述 |
1.1 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2 Cochrane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3 Meta分析 |
1.4 文献综述 |
2 系统评价的方法与步骤概述 |
2.1 系统评价方法 |
2.2 系统评价步骤简易流程图 |
2.2.1 系统评价程序流程图 |
2.2.2 检索与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流程图 |
2.2.3 纳入文献资料可能的偏倚风险来源简易图 |
2.2.4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规则 |
3 Meta分析概述 |
3.1 Meta分析基本概念 |
3.2 Meta分析的目的 |
3.2.1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
3.2.2 定量估计研究效应 |
3.2.3 发现既往研究缺乏之处 |
4 Meta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4.1 确立研究课题 |
4.2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检索 |
4.2.1 文献检索方法 |
4.2.1.1 检索词 |
4.2.1.2 文献检索方法 |
4.2.1.3 检索范围 |
4.2.2 文献检索步骤 |
4.3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资料的纳入与排除 |
4.3.1 课题研究设计的类型 |
4.3.2 文献发表年限、所使用语言 |
4.3.3 样本量和随访期限 |
4.3.4 结果测量指标 |
4.3.5 重复发表文献 |
4.3.6 信息完整性 |
4.4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
4.4.1 随机对照研究 |
4.4.1.1 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 |
4.4.1.2 CONSORT扩展版(ectensions of the CONSORT statment) |
4.4.1.3 STARD(Standards for the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 |
4.4.2 观察性研究 |
4.4.2.1 STROBE(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Epidemiology) |
4.4.2.2 TREND(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Evaluations with NonrandomizedDesigns) |
4.4.3 系统评价(Meta分析) |
4.4.3.1 QUOROM(Quality of Reporting of Meta-analysis) |
4.4.3.2 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Meta-analysis) |
4.4.3.3 MOOSE(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Epidemiology) |
4.5 数据及相关信息提取 |
第二章 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标准均数差SMD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腹痛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6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生长抑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三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二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缓解/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肠鸣音恢复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5 恶心、呕吐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6 治疗/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研究四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三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五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盐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六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肥皂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七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石蜡油灌胃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八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阿托品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三章 小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 小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四章 针灸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针灸治疗与西医临床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五章 肠梗阻疗法研究成果与建议治疗方案 |
1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 s中的方药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2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s下针刺治疗肠梗阻取穴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3 研究总结-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附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中医药治肺炎心衰1则(论文参考文献)
- [1]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J]. 韩秀丽,王秀娟. 湖南中医杂志, 2021(12)
- [2]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4]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与评价研究[D]. 姚耿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5]辛开苦降法理论及应用研究[D]. 禚昌红.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6]麦门冬汤方证研究及方药规律分析[D]. 陈逸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针刺联合大承气汤对脓毒症毒热内盛证肠道菌群的影响[D]. 王晶.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祛湿通络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湿热闭肺证)的临床研究及对RAW264.7细胞IL-10、TNF-α等表达的影响[D]. 李娜.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9]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D]. 曾子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