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电子政务与政府职能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于丽春[1](2020)在《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研究 ——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文中研究说明在组织活动中,通过合作能够提升组织效率、服务质量,而合作缺失,则会带来服务质效的下降。政府组织亦如此,即政府部门间合作与否会对其服务质量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间合作是其发展的内在要求。首先,社会转型带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提升治理能力加以解决;其次,发展经济的压力,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提高办事效率;再次,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满足公众需求;最后,信息化的推进,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打破传统的“碎片化”运行模式。在具体实践中,我国政府逐步加强对政府部门间合作问题的关注,并通过“大部制”改革、跨部门协调机制等方式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但仍存在着不足之处。“大部制”改革促进了政府部门间关系调整,但没有形成顺畅的政府部门间合作关系;建立协调机制对高效推动特定跨部门事项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推动了政府部门间合作,但容易带来机构林立,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长效性、内生性不足等问题。并联审批是伴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而产生、发展的一种促进审批效率提升的运行方式,外在形式上,其是探索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一个微观切口;内在本质上,并联审批通过流程优化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避免了组织机构变动和新的机构设置,有助于形成长效性、内生性的合作机制,是探索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一个必要切口。所以,基于现实问题与实践考量,本研究聚焦并联审批这一运行方式,对其如何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进行分析。那么,并联审批如何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通过何种机制、何种路径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这构成了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首先,政府部门间合作需求与合作困境共存,对合作困境生成逻辑的探索有助于破解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难题。在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的场域内,政府部门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一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二是经济、社会对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而政府部门间合作是应对以上挑战的必然选择。合作需求是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逻辑起点,其形成源于两方面的因素,第一,实现更高效率以满足经济社会的公共服务需求,是形成合作需求的直接原因;第二,提升政府整体效能以获得更大效用,是形成合作需求的深层原因。虽然,政府部门间合作具有理论上的基础和实践中的需求,但是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的政府部门间合作常常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产生合作困境。主要体现在“权责壁垒”使政府部门间整体性价值缺失、增加沟通成本、阻碍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导致形成合作难;“分割式”审批使审批流程破碎、审批标准不一,导致合作执行难。那么,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的生成逻辑为何?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目标不一致、行动不一致是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的生成机理,前者表现为,政府部门的“自利”导致部门间目标各异、政府部门的“利他”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一致;后者表现为,分散化审批、流程破碎、信息不畅致使部门间行动不一致。但分化的组织结构是合作困境的深层诱因,其纵向关系瓦解政府部门间合作意愿,横向关系削弱政府部门间合作动力。其次,并联审批作为探索政府部门间合作微观且必要的切口,具有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并联审批经历了萌芽、发展和相对成熟阶段,其发展历程中体现了各政府部门从简单的联合办公逐步转化为相互合作的过程。进一步地,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体现在形成过程和执行过程之中。第一,并联审批的形成过程包含了政府自身改革因素,以及来自群众和企业的经济社会因素,其有利于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也体现在政治和经济社会方面。政治方面,并联审批是产生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种创新方式,目的在于提升政府的审批效能;经济社会方面,并联审批是相对于串联审批的一种高效运行的审批方式,强调各审批部门的共同推进;基于以上方面,其有利于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第二,并联审批的执行过程,强调一个部门或者窗口向申请人收取申请材料,通过后台并联式运行对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受理,各部门在规定时限内提出意见,对符合要求的申请送达审批结果。为达此要求,并联审批基于组织载体进行集中审批、以优化流程为运行前提、以信息科技为技术支撑,从而有利于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从最终效果来看,并联审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部门间合作,表现为促进了政府部门间的联合行动、增进了公共价值。但是,政府组织结构的分化不可避免、政府部门间的利益不会得到根本性的调和,这决定了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限度。最后,为了化解合作困境,实现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需要对政府部门间的目标和行动进行一致性协调。第一,基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具体表现为,在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不断提升的公共服务需求的宏观背景下,跨部门行政审批中的政府部门需要进行合作,并联审批在不改变原有制度设置和职能划分的基础上,以审批事项为中心,促进了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第二,通过组织、流程和技术三个方面,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组织方面,政务服务中心和行政审批局是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组织载体;流程方面,审批流程的整体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是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运行前提;技术方面,电子政务建设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是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技术支撑;以此为基础,并联审批促进了传统上以政府部门为核心的“职能驱动型”服务模式向以审批流程为核心的“流程驱动型”服务模式的转变,促进了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通过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并联审批促进了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本文最后一章,以J省不动产登记改革为例对前文的理论分析部分进行验证。第一,从合作需求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引发不动产登记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需求;但是,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存在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即“权责壁垒”导致形成合作难、“分割式”审批导致合作执行难;而合作困境的生成机理在于相关部门间的目标不一致、行动不一致,分化的组织结构则是合作困境的深层诱因。第二,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不动产登记已经从简单的部门联合办公转化为部门间的相互合作,与此同时,从其形成过程和执行过程来看,具有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形成、行动一致生成的优势;并且,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取得了积极效果,但也因分化的组织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限度。第三,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具体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维度;以及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具体包括组织载体、运行前提和技术支撑。综上,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的生成逻辑包括生成机理和深层诱因两个层面;第二,并联审批促进了政府部门间合作,但面对合作困境生成逻辑的不同层面,其有效性与有限性并存;第三,基于目标一致和行动一致构建的分析框架,能够对并联审批如何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进行解释,而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是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有效路径。
刘世鑫[2](2020)在《S县电子政务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基层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作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重要的一环,在提高服务效能、增加政府透明度、增强群众满意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目前不同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S县电子政务建设问题的研究,一方面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基层电子政务建设现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另一方面对加快我国欠发达地区基层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通过实证和比较研究发现,S县电子政务建设目前在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政务服务、数据共享方面存在着突出问题,而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财政资金投入少、缺乏足够认识、体制机制不健全和和专业人才短缺等,通过整合资源,拓宽资金渠道,营造电子政务建设氛围、健全机构制度等几个方面的做法可以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加快S县电子政务的建设。
张贝尔[3](2020)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及其构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中国“互联网+”国策的明朗,电子政府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帮助政府履职方面作用明显,不可替代。得益于政府的独特地位、丰富资源和巨大权能,以及互联网的强大场域,电子政府的施用已然从政府及其服务和监管对象范畴扩展至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各方面,凸显出规范其言行、限制其权力以及监控其执行的必要和重要。为此,不仅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还需要提高电子政府自身的信用度,并加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信用体系建设力度,以此为“互联网+各行各业”和“互联网+行政”创设安全可靠的信用环境。作为电子政府构建亟待突破的障碍因素之一,电子政府信用的涵义既可从不同方面来理解,又可从多种层面来解读。首先,从技术、组织、关系等方面来理解电子政府信用,把电子政府信用理解为多方面信用的集合,如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网络及其他信息基础设施的信用,政府的信用及其内外部关系的信用等。其次,可以从伦理学、经济学、法学、人机工程学等层面来解读电子政府信用。从伦理层面,电子政府信用要求政府及其部门在其内网、外网和互联网上“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履行职责,涉及道德、职业精神、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是政府处理内外部关系的一种道德规范和践约行为。从经济层面,电子政府信用是指政府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守信践诺,在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起信赖关系,以更低成本、更高质量和绩效令公众满意。从法律层面,电子政府信用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电子政府中工作的、与电子政府打交道的和享受电子政府服务的各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二是指各当事人按照“契约”规定享有的权利和肩负的义务。因此,电子政府信用应要求电子政府持有诚信、善意、不欺诈的主观态度,没有伪装的客观事实,尊重他人应受保护的利益。基于上述观点,本文提出,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是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府实施诚信行为的一种反馈或评价。从人机工程层面,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包括技术、网络和设施的信用,电子政府系统的信用,以及政府本身的信用。上述信用关系的承载者和信用活动的行为者遍及政府、其他公共组织、社会组织和私人组织。由于这些组织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承担着各自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追求利益的“经济人”的一般属性和基本特征,而“失信行为的泛滥必定表明现有的制度存在缺陷,从而使经济人发现选择机会主义的失信行为有利可图”,可见,电子政府信用体系中涉及的众多信息行为主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信用关系必然使电子政府信用受累于目前缺乏制度建设和规则约束的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尤其是在电子政府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及其产品,依赖网络及其他信息基础设施的情况下,我国在信息技术及其核心产品方面严重依赖国外的现实境况无疑令电子政府信用保障形势严峻。基于电子政府信用的量化和可操作,遵从集合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原则,可以基于信息的观点将电子政府信用集合中的元素归类为信息基础信用、信息平台信用、信息系统信用、信息信用、信息人信用。可将这五个组成元素作为电子政府信用构成模型的基本要素,也可以基于技术和管理参数将这五个组成元素归类为技术型要素和管理型要素。其中,技术型要素包括信息基础信用中的硬件环境基础信用、信息平台信用和信息系统信用;而管理型要素涵盖信息基础信用中的行政生态环境基础信用、信息信用和信息人信用。在五个基本要素中,信息人信用是最重要的要素,在大数据时代,政府可以获取大量有关自身、其他政府及其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信用状况记录,但这些记录并不一定是客观的,还混杂有主观的成分,需要政府在进行管理和决策过程中深入挖掘、辨识和使用,如何确定数据信用以及保证据此做出的管理和决策公平公正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但取决于政府的能力,所以,政府不得不依靠其他组织,与企业和社会公众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社会公众虽不是信息基础、信息平台、信息系统的直接建设者和运维者,却因广泛渗透与频繁使用信息基础、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而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信用主体。进一步地,本文将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管理型信用要素部分解构为行政生态环境基础信用、信息人和信息信用,并基于“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基础性要素”、“信息人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根本性要素”“信息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核心性要素”“技术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支撑性要素”予以分别建构,搭建起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整体性框架结构。最后,分析了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现实难题,提出了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实施策略,包括: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保障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信用化;建立系统的法规政策,推进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合法化;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保障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制度化;打造普适的共享体系,达到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最大化。此外,本文在对吉林省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吉林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吉林省信用评估中心以及负责吉林省信用信息平台搭建的祥云科技公司等政府机关和企业单位开展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吉林省政府门户网站为信用数据来源,验证了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基本构成及其现实构建的难题和策略的现实性和可行性。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从文献研究和积累方面看,国内尚没有关于电子政府信用体系这一论题的研究专着,也鲜见有学者和专家对该领域进行系统研究。部分成果概念繁杂,没有结合电子政府的特征进行界定,难免顾此失彼,层次不明。大多数学者都是从“政府信用”、“政府公信力”的角度来思考政府信用的内涵和外延,很少有人以“电子化”和定量化的视角去分析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逻辑内涵。本文通过对电子政府信用内涵的多方面、多视角阐释,以及对电子政府信用的构成要素的概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电子政府信用概念模糊和难量化的问题,创新性地阐释了电子政府信用的核心思想。第二,本文提炼出电子政府信用构成的五大要素:信息人信用、信息信用、信息平台信用、信息基础信用和信息系统信用,明确解析出的电子政府信用涉及到电子政府的软硬件环境、平台、系统、信息、人等多方面信用,相应地,牵涉到其各个构成要素的构件、结构、关系、流程、权限、结果等各个层面或环节,指出其体系构建必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关涉社会公众对与之相关的所有信用主体的多方面、各层面、全流程的诚信行为实施的反馈或评价,由此要求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必须兼具平台性和延展性、生态性和合作性、创新性和革命性、公共性和政治性等特征。这些研究为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提供了具体化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三,本文依据“目标定位——顶层设计——保障机制——运行模式”路径对行政生态环境基础信用进行逻辑设计,创造性地提出行政生态环境基础信用的基本样式,凸显出其构建目标的具体化与可行性,旨在填补战略目标和具体样态之间的间隙。基本样式是由宏观至具体的设计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能够有力保证总体目标定位与具体任务实现之间的关联、匹配和衔接,进而为其他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组成要素提供构建前提。考虑到信用难得易失,失去又很难恢复,且信用体系构成要素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会令电子政府信用减量、受损甚至失去,以致影响电子政府的健康发展和普及深化,为保证电子政府信用不因一时一事被破坏或毁掉,除了利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五大要素全方位、深层次地构建电子政府信用体系之外,还必须保证所有应用电子政府功能和使用电子政府服务的人和组织都能从中体验到电子政府言行的守信践诺,并分享到电子政府及其信用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此,政府不但要借助与各类组织的合作持续完善电子政府信用体系,使其渐趋系统和完整,同时,以政府为代表的信用主体还要进行经常性的诚信宣传教育,实行常态化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诫,以及加强个体乃至全社会的诚信管理和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可见,以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引导个人信用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和完善是正途和根本,只有做到人人讲信用、所有组织都讲信用,诚信社会才有建立根基,诚信国家形象才有望树立。
王建华[4](2019)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路径选择 ——基于政府管理创新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高速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也在开展和不断深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政府管理创新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一直致力于推进的一项工作。我国的政府管理模式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落后、组织结构不合理、行政效率较慢等特点,不适应市场经济体系和信息时代的要求,因此要加快政府管理创新步伐。电子政务作为信息和互联网技术在政府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也是行政管理的主要变革方向,从本质上看,它对于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行政组织体系、提高行政效率和社会服务水平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它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论文以政府管理创新为出发点,首先明确了电子政务和政府管理创新的内涵,参考了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提出论文的理论依据,接下来分析了我国传统政务的弊端,指出了加快我国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电子政务对于政府管理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剖析,借鉴了西方国家在电子政务建设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提出了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路径选择,最后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于跃[5](2019)在《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追求及其实现研究》文中认为美国IBM公司于2010年提出智慧城市愿景并将之推向世界。很多国家相继展开智慧城市实践,并以此推动智慧社会乃至智慧国家建设,使得智慧类实践热潮空前炙热,智慧化建设需求日益攀升。当城市、社会和国家治理由智能化转向智慧化,必然要求它们的管理者——政府所提供的管理、决策和服务也能从智能化提升至智慧化,由此引发的对政府具有高度智能和更多智慧的需求,必然要求电子政府由智能政府向智慧政府转型,同时要求其电子政务由智能政务向智慧政务转化。因之,智慧政府建构成为电子政府适应智慧化建设需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智慧政府基于电子政府已有成果建设,实践才刚刚起步,成果也只是初步的。在建的智慧政府和智慧政务成果是否名副其实?应该如何评判它们是否符合“智慧”的原则要求?未来的智慧政府及其政务系统建设和发展到底应往哪儿去、该怎样走?这些都取决于人们能否对智能与智慧、智能政府与智慧政府做出正确理解和合理区分。为正确理解智慧政府,明确智慧政府的衡量标准和表征标识,第一章从语义、哲学、科学、技术等维度辨析“智能”与“智慧”的区别与关联,从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中析取智慧元素,在归纳已有的智慧政府概念的要点的基础上,厘定智慧政府的基本涵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以满足公众需求和解决社会复杂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政府职能清单为基本构架,以智慧决策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和政府内外部合作共建具有高度智能和更多智慧的政务系统,从而主动精准、优质高效地推送令公众满意甚至超出公众期望的政务服务的一种新的政府形态。还在分析智慧政府的特质的基础上提出智慧政府的属性主要表现为智能性与智慧性、集聚性与延展性、可能性与可行性、继承性与批判性、自主性与规范性的统一,以此为确定智慧政府的评判原则提供初步素材,为摆正智能政府与智慧政府的关系与界线提供考据。之后,探究智能政府和智慧政府为何区分及以何区分,指出二者区别不在于比对它们的智能高低,而在于运行中注入、融汇、融会智慧的多少和程度,应以此促进两者相互转化,而相互转化的关键在于人类智慧的持续融入。智慧政府唯有依靠人民的智慧这一根本性的要素,才能追求智慧,进而更多地具有智慧,更好地应用智慧,从而推动电子政府向智慧政府晋阶。关于电子政府应该以智慧政府为发展方向的观念已经达成基本共识,很多国家已将智慧政府写入国家电子政府规划或专门制定的智慧政府规划,并已开始付诸行动。各国筹划的或在建的智慧政府的目标规划各有不同,并不一定符合本文提出的智慧政府的衡量标准和表征标识。但是,即使是在信息技术领先国家也很少有电子政府能够达到基本符合智慧政府的衡量标准和表征标识的情况下,各国的智慧政务建设在它们的目标规划的引导下也有不同程度的进展,说明各国有关电子政府和智慧政府的建设规划中所设计的目标的确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至少,它们在努力建设智慧政府并将之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一行动本身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原则性地给出了电子政府应“往哪儿去”的答案。在智慧政府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现实情况下,借助智能技术、机器和系统支撑智慧政府具备高度智能固然重要,令智慧政府至少具有与其智能程度相匹配的“智慧”更为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智慧政府建设并纷纷从国家战略高度对其目标做出规划的原因或初衷。第二章从明确中国政府和社会的价值追求入手,考查国外电子政府和智慧政府规划中设计的目标及其启示和借鉴,在明确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选择原则的基础上,确立了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取向,包括:开放透明的治理环境、共商共议的合作氛围、共建共享的基础资源、精准高效的政务服务、平等包容的伙伴关系。主要目的是明确中国智慧政府的发展方向,带领各级政府和全体人民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从而做到不仅力促智慧政府追求智慧,还能够更多地具有智慧和更好地应用智慧。针对智慧政府的智能化和智慧化需求,着眼于建构具有更高定位——“以人民为中心”和更智安排——“数据驱动、精准对接的智能型政务系统与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及更多智慧的相互融合”的智慧政府,第三章探讨智慧政府的生成和演进的逻辑规律,寻求智能生成和智慧演进所需依靠的资源要素和支持智慧政府具有智慧的逻辑模型,旨在获取使智慧政府具有高度智能和更多智慧的应然建构。采取的技术路线是:首先厘清智慧政府的生成逻辑,探寻智慧政府的机器或系统的“智能”究竟应该依靠哪些资源要素来生成,即解决“智能化从哪里来”的问题,提出应以数据资源为核心,借助数据、信息和知识等资源要素的递进关系逐步生成智能;其次研究智慧政府的“智慧”可以依靠哪些知识要素、采取怎样的逻辑进路来实现由“智能”向“智慧”的演进,即解决“智慧化往哪里去”的问题,提出可以将人类生成智慧的资源要素作为智慧政府的智慧生成需要依靠的基本要素,通过具体运用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技术手段和工具以及其他智慧元素,实现逐层管理资源、持续融入智慧、递进实现晋阶的效果,旨在为维持智慧政府生存和发展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提供模式和方法。一些公共管理学者主张采取将人工智能向政府不断渗入的模式建构智慧政府。本文主张与之相向而行,即智慧政府通过将人的智慧嵌入政务系统之中使之事实上具有智能,再借助政务系统应用中的人机交互环节,将智信人的智慧持续注入系统之中,经由政务系统对其智慧进行融汇,继而再由智信人完成融会的工作,使得政务系统因为融入智慧而具有智慧,实现智慧的动态建构,推进智慧政府由智能向智慧晋阶。已有的电子政府和智慧城市实践为智慧政府建设积累了实践基础和有益经验。对于建立在电子政府和智慧城市已有成果之上的智慧政府而言,其研究重点显然不在技术基础、管理基础和体制机制上,凡此种种固然重要,但这却是电子政府分内应该解决或早该解决的问题。智慧政府所应具有的“智慧”之处,才是它更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第四章主要探索如何借助政务系统的智能以及社会公众的智慧实现以智慧武装智慧政府头脑的目的,并探讨了如何为之提供可能与可行的思想条件和实施路径。具体地讲,就是从智慧政府应用智慧的需求出发,首先,提出要进行主体间性思想建设、包容性文化建设、伦理道德教育、思维观念转变和知识能力培养等思想条件建设,借以提高智慧政府的软实力;其次,从完善顶层设计和行动计划、建设基础资源和政务系统以及改善内外部合作伙伴关系等路径提出智慧政府应用智慧的实践条件,以便为智慧政府硬实力建设提供解决方案,最终实现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
张耕铭[6](2019)在《浙江省Q县电子政务的现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政府职能转变也在加快推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切实转变政府的职能,创新优化行政管理方式,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而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主的电子政务正在深刻得改变着政府的治理和管理模式以及服务方式,政府正在从单方管理向双向互动转变,从线下服务转向线下线上融合服务,从单纯的政府监管转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的体系。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电子政务,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推动以互联网为主的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和治理的深度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当下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略选择的共识。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了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电子政务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它创新了政府利民便民的工作模式,优化了行政资源配置,提升了行政工作效率,浙江省是“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先行省份也是试点省份。因此各市县电子政务发展的水平决定了试点工作的开展是否顺利。而县级政府电子政务的建设更是与广大基层人民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完善和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的建设更离不开来自基层政府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反馈意见。本文以研究Q县电子政务的建设情况,提出其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完善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发展改革的策略,以此来提升县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助推我国县级政府职能的转变治理能力现代化。Q县电子政务发展一直紧跟省委省政府的脚步,贯彻落实省市级要求,稳步推进县级电子政务建设。积极搭建了政务网络,构建了专业的机房,建设了门户网站,并不断完善门户网站建设,依法规范政务信息公开。按照省政务云建设标准规范,积极配合建设政务云基础设施平台,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建设县级网上政务服务大厅,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把网上服务向基层延伸,推进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Q县完成了19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网上服务站建设,全面实现乡镇级网上服务站全覆盖。Q县还创新使用微信预审,助推群众审批跑零次,充分利用智慧政务,实现商事登记“多证合一”。虽然Q县的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本文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组织流程再造和新公共理论等基础理论知识,通过文献检索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走访法,分析了Q县在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Q县在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基础设施欠缺,系统建设不够完善;政府工作人员对电子政务认识浅薄,服务型政务的理念未入心入脑;电子政务建设力量薄弱,队伍建设还需要加强;由于政府缺乏宣传导致公众和企业对电子政务应用的知晓率偏低,政务服务使用率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数字鸿沟”现象突出;管理体制不完善,机构设置不合理;政府的管理理念没有彻底转变;公众参与意识薄弱,体验度不高;复合型人才匮乏,政务信息共享利用程度低等原因。因此,本文认为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一把手”负责制;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完善电子政务考评和监督体系;健全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衍生服务至各村;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整合各部门网络,实现数据共享;强化对公众的宣传教育等改革策略来推进和提升Q县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只有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从而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为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和服务模式注入新的活力。
庞凯[7](2019)在《技术赋能视角下“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整合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通讯技术在政务领域的拓展延伸所展现出来的网络化、智能化、便捷化,使得民众对于政府对政务治理的要求和期望不断提高,民众不仅仅寻求政务服务质量上的改善,而且对政务服务的形式及其程序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管理信息化更有效率的管理政府事务,向公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我国把“互联网+政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推动政务服务朝着整体化方向推进。互联网技术赋能政务对改善部门割裂引起的碎片化的服务供给起到整合的作用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效能。本文以深圳市F区政务服务中心为研究案例,采用实地调研与访谈的研究方法,试图对F区政务服务改革中技术赋能的作用进行研究。首先对研究问题、研究状况、相关概念进行描述,并从技术赋能视角挖掘技术是如何影响政务服务改革的过程和结果。其次,从政务服务改革的历史进程着手,分别从横向时间上的政务整合模式的变迁和纵向技术整合模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深圳市F区政务服务中心为例,分析了其改革的模式、动因以及改革的成果。再次,从官僚体系的纵向业务和横向流程、权力整合、制度整合四个个维度分析了F区政务中心在互联网技术下技术赋能政务整合改革方法。最后从部门与政府间、群众与政务平台、政务整合顶层设计,分析行政服务改革过程中的困境及其成因,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蔡菁华[8](2019)在《天津滨海新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在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战略部署下,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并着手实践。天津滨海新区也进行了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实践,但并未取得重要突破,本文试图研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找出有效对策。新区作为北方开发开放的龙头地区,近几年经济发展情况并不乐观,面对这种形势,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契机,推动新区在电子政务领域更进一步,不仅便民便企,也有利于滨海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本文整理了国家、天津市及滨海新区电子政务相关政策,探讨了电子政务发展和地方发展间的关系。针对天津滨海新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以具有代表性的新区电子市民中心项目为研究案例,结合政府流程再造等理论,尝试从政府实施机构内部视角看待,对各利益相关方进行访谈,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从规划设计、实施管理、保障机制,到运行结果、公众参与等环节中的实践经验和不足,探究存在问题的原因和对策。研究发现阻碍新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是部门间业务共享困难、数据共享面临瓶颈两个方面。并结合国内外先进地区电子政务发展经验和相关研究,提出与新区发展相适应的对策和方向,包括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步推进、与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相结合、持续丰富并简化在线服务事项、发展移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办事渠道并行等。提高电子政务服务水平,对于滨海新区来说不论是提高群众办事便利化程度,建设宜居型城市,还是倒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开发开放都有重要作用。其他地区也可根据此研究方式总结方法,为政府决策层面提供理论支撑,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借鉴。
陈汶琦[9](2018)在《南京市电子政务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文中研究表明电子化浪潮的来临给各国政府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挑战,全球各国都开始加入新世纪政府改革的大势,利用信息技术改进传统管理方式。由于西方发达同家的信息化基础较好,再加上政府体制的特点,因此欧美国家的电子政务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而我国也不甘落后。2006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正式下发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文件,并召开专项会议详细阐述文件精神,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曾培炎代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发表重要讲话,并指出“这份文件从战略高度明确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路径、预期目标和工作重点,为加快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在电子政务发展的各个阶段,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一直是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日益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更是如此。电子政务的实施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政府机构,取代大量手工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工作方式,减少了部门层次,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大大地降低了管理成本。无纸化办公和远程办公方式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提高了政府管理能力、机关工作效率和空间,使政府部门有更多时间为公众服务。本文首先概述电子政务的兴起,电子政务的发展大致经历五个阶段;对电子政务的定义进行综合性界定并理解电子政务的内涵。根据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及相关概念的区别,提炼出电子政务的特点,并研究了电子政务几种理论。其次,简要阐述南京市电子政务发展历程、南京市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的成效,并分析出南京市电子政务建设缺乏长期规划、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健全、“信息孤岛”现象阶段性存在、系统管理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地方性配套制度亟待完善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接着分析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先进做法和国内上海、苏州、大连等城市的经验,进行采优补缺。最后根据上述分析就南京市电子政务建设提出完善战略性规划、强化信息资源安全管理、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严格管理考评及社会监督、完善法律配套制度等五个方面共十条具体对策建议。
李松[10](2017)在《保监会电子政务建设绩效的评价与改进研究》文中指出当今社会已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同样引起了公共管理方式的变革,对传统的官僚制政府提出了挑战。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推动政府管理流程再造,改进管理模式,打造透明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价是政府提高电子政务建设水平的必要手段,通过绩效评价,可以加强电子政务管理,防范电子政务风险,改进电子政务建设绩效,从而推动政府改革,改善政府服务。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问卷调查、访谈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保监会的电子政务建设绩效进行评价。结合现有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研究成果和保监会电子政务自身的特点,并咨询电子政务领域专家的意见,构建了保监会电子政务建设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国内外电子政务案例对比等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了保监会电子政务建设绩效的评价结果,总结了保监会电子政务建设绩效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原因,并给出了对策建议。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保监会电子政务建设总体绩效刚刚达到良好水平。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有政府职能提升水平与服务水平不佳,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标准化、扩展性、灵活性较差,电子政务与实际业务流程不适应。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强有力的领导,人才资金等资源缺乏,监督缺位。提出的对策建议有提高重视程度,优化组织架构,加大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做好规划和顶层设计,加强绩效评价和监督,促进新技术的应用。通过本研究,有助于提高保监会电子政务建设的绩效,改进保险监管效能,推动保险业健康稳健发展,使保险在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保障社会稳定运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实施电子政务与政府职能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施电子政务与政府职能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研究 ——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述评 |
(一)政府部门间合作相关研究 |
(二)并联审批相关研究 |
(三)既有研究的启示与可供拓展的空间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概念界定 |
(二)并联审批的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 |
(二)无缝隙政府理论 |
(三)协同学 |
三、分析框架 |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政府部门间合作需求、困境及其生成逻辑 |
一、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发生场域、需求与困境 |
(一)合作的发生场域: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 |
(二)合作需求的形成 |
(三)合作困境的外在表现 |
二、合作困境的生成机理:基于目标和行动的解释 |
(一)目标不一致 |
(二)行动不一致 |
三、合作困境的深层诱因:分化的组织结构 |
(一)纵向关系:瓦解政府部门间合作意愿 |
(二)横向关系:削弱政府部门间合作动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及其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与效果 |
一、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 |
(一)并联审批的萌芽阶段(2001年以前) |
(二)并联审批的发展阶段(2001-2012) |
(三)并联审批的相对成熟阶段(2013年以来) |
二、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 |
(一)形成过程:有利于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 |
(二)执行过程:有利于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 |
三、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效果 |
(一)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有效性 |
(二)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有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并联审批: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 |
一、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 |
(一)政治维度 |
(二)经济维度 |
(三)社会维度 |
二、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 |
(一)组织载体 |
(二)运行前提 |
(三)技术支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案例分析:以J省不动产登记改革为例 |
一、不动产登记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需求、困境及生成逻辑 |
(一)合作需求 |
(二)合作困境 |
(三)生成逻辑 |
二、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及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与效果 |
(一)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 |
(二)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 |
(三)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效果 |
三、并联审批促进不动产登记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 |
(一)目标一致的形成 |
(二)行动一致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不动产登记改革案例相关材料收集 |
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S县电子政务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0.3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
0.4 研究方法 |
0.5 本文的创新点 |
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电子政务 |
1.1.2 服务型政府 |
1.2 相关理论基础 |
1.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2.2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
1.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 S县电子政务建设情况及探索 |
2.1 S县情况简介 |
2.2 S县建设电子政务的必要性 |
2.3 S县电子政务建设的积极探索 |
2.3.1 O2O为民服务中心 |
2.3.2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 |
2.3.3 微警务平台 |
2.4 S县建设电子政务的成效 |
3 S县电子政务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
3.1 S县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
3.1.1 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落后 |
3.1.2 政务新媒体实用性差 |
3.1.3 “互联网+”与政务服务不能完全同步 |
3.1.4 数据孤岛问题仍然存在 |
3.2 S县电子政务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3.2.1 财政资金投入较少 |
3.2.2 缺乏对电子政务建设足够认识 |
3.2.3 专业人才短缺 |
3.2.4 工作机制欠缺 |
4 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借鉴 |
4.1 国外电子政务建设实践借鉴 |
4.1.1 美国电子政务建设实践 |
4.1.2 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实践 |
4.1.3 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借鉴 |
4.2 国内其他城市电子政务建设实践借鉴 |
4.2.1 青岛市“数字青岛”建设实践 |
4.2.2 杭州市“智慧杭州”改革实践 |
4.2.3 国内其他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经验借鉴 |
5 加快S县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 |
5.1 加强资金投入 |
5.2 营造电子政务建设氛围 |
5.3 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 |
5.4 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
5.5 扩大服务范围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及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现状 |
(一)美国电子政府信用研究和实践现状 |
(二)欧盟电子政府信用研究和实践现状 |
(三)中国电子政府信用研究和实践现状 |
三、理论依据 |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 |
(二)三维信用论 |
(三)制度经济学理论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相关概念 |
一、政府信用相关概念的理解 |
(一)信任 |
(二)信用 |
(三)政府信用 |
二、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内涵特征 |
(一)电子政府信用的概念理解 |
(二)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内涵范畴 |
(三)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主要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基础性要素 |
一、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目标定位 |
(一)文化定位 |
(二)制度定位 |
(三)平台定位 |
二、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顶层设计 |
(一)基于治理视角的顶层设计 |
(二)基于法律关系的顶层设计 |
(三)基于政治生态的顶层设计 |
三、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保障机制 |
(一)信息人信用的环境保障机制 |
(二)信息信用的环境保障机制 |
(三)技术信用的环境保障机制 |
四、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运行模式 |
(一)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运行样式 |
(二)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运行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人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根本性要素 |
一、信息人信用的概念及属性 |
(一)信息人信用的概念模型 |
(二)信息人信用的属性 |
二、信息人信用的权义解析 |
(一)电子政府行政人的权利解析 |
(二)电子政府行政人的义务解析 |
(三)“行政相对人”和“利益相关方”信用的权义解析 |
三、对信息人信用的检验研究 |
(一)构建评估指标的现实目标 |
(二)构建评估指标的层次逻辑 |
四、信息人信用的建构路径 |
(一)目录式建构——相应电子政府信息人的核心信用功能需求 |
(二)互动式建构——提高电子政府信息人的协同治理能力 |
(三)监督式建构——完善电子政府信息人的行政治理意愿 |
(四)成果式建构——适应电子政府信息人的主流信用评价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核心性要素 |
一、信息信用的概念及属性 |
(一)信息信用的概念模型 |
(二)信息信用的属性 |
二、信息信用规制解析 |
(一)信息建设的整体性规制 |
(二)信息治理的制度性规制 |
(三)信息供给的异质性规制 |
(四)信息管控的格式化规制 |
三、对信息信用的实证研究 |
(一)构建模型推演的背景描述 |
(二)构建模型推演的取样调查 |
(三)构建模型推演的实证研究 |
(四)构建模型推演的回归分析 |
四、信息信用的形塑路径 |
(一)改善信息传递性,塑造信用形象 |
(二)增强信息互动性,提升信用影响 |
(三)提高信息响应度,巩固信用粘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支撑性要素 |
一、技术信用的概念及属性 |
(一)技术信用的概念模型 |
(二)技术信用的属性 |
二、技术信用配置解析 |
(一)技术信用与供需配适的差异化 |
(二)技术信用与制度驱动的缺失化 |
(三)技术信用与全球网络的安全化 |
三、对技术信用的优化研究 |
(一)技术信用的危害案例 |
(二)构建技术信用的现实描述 |
四、技术信用的发展路径 |
(一)协同技术制度发展 |
(二)划归技术规范界限 |
(三)提升技术治理高度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现实策略 |
一、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现实难题 |
(一)缺乏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制度保障 |
(二)缺乏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推进合力 |
(三)缺乏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执行保障 |
二、构建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实施策略 |
(一)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保障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信用化 |
(二)建立系统的法规政策,推进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合法化 |
(三)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保障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制度化 |
(四)建立普适的共享体系,达到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最大化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情况 |
后记 |
(4)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路径选择 ——基于政府管理创新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思路 |
1.3.1 研究目的 |
1.3.2 论文整体思路和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分析法 |
1.4.2 文献研究法 |
1.4.3 比较分析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电子政务的概念界定和主要特点 |
2.1.2 政府管理创新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客户关系管理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子政务对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
3.1 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
3.1.1 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 |
3.1.2 政府行政效率有待提升 |
3.1.3 政府机构臃肿,行政办公缺乏透明度 |
3.1.4 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
3.2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创新的意义 |
3.3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创新的价值 |
3.3.1 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
3.3.2 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体系 |
3.3.3 推动行政效率和社会服务水平的不断上升 |
3.3.4 进一步提高政府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水平 |
3.3.5 有利于加强行政廉政建设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4.1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现状 |
4.2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4.2.1 重“电子”轻“政务”现象仍很严重 |
4.2.2 政府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 |
4.2.3 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存在“数字鸿沟” |
4.2.4 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有待提高 |
4.2.5 对我国政府管理创新形成一定的阻碍 |
4.3 我国电子政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认识和观念层面的原因 |
4.3.2 管理和立法层面的原因 |
4.3.3 人员素质方面的原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路径选择 |
5.1 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的出发点 |
5.2 我国建设电子政务的参考和借鉴 |
5.2.1 我国建设电子政务的理论参考和运用 |
5.2.2 西方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实践的参考和借鉴 |
5.3 我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建议措施 |
5.3.1 高度重视,转变传统观念和意识 |
5.3.2 实现信息技术与政府管理的充分结合 |
5.3.3 加强统一管理和协调 |
5.3.4 增强政府信息化服务能力 |
5.3.5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
5.3.6 强化人员的培训和激励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追求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回顾与研究述评 |
(一)智慧政府的相关概念谱系 |
(二)智慧政府的前提条件准备 |
(三)智慧政府的基本策略安排 |
(四)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资源 |
一、核心概念 |
(一)“智能”与“智慧”辨析 |
(二)智慧政府的基本涵义 |
(三)智慧政府的特质和属性 |
二、智能政府与智慧政府区分 |
(一)智能政府和智慧政府为何区分 |
(二)智能政府和智慧政府以何区分 |
三、理论资源 |
(一)合作治理理论 |
(二)数据管理理论 |
(三)信息管理理论 |
(四)知识管理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考量 |
一、中国政府和社会的价值追求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 |
(二)政府治理的价值取向 |
(三)社会公众的现实诉求 |
二、国外电子政府和智慧政府的目标规划及其启示借鉴 |
(一)国外电子政府的目标规划及其启示借鉴 |
(二)国外智慧政府的目标规划及其启示借鉴 |
三、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取向 |
(一)开放透明的治理环境 |
(二)共商共议的合作氛围 |
(三)共建共享的基础资源 |
(四)精准高效的政务服务 |
(五)平等包容的伙伴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慧政府建构的逻辑进路和支持模型 |
一、智慧政府建构的逻辑进路 |
(一)智慧政府的生成逻辑 |
(二)智慧政府的演进逻辑 |
二、智慧政府建构的支持模型 |
(一)智慧政府的数据管理模型 |
(二)智慧政府的信息管理模型 |
(三)智慧政府的知识管理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智慧政府建构的思想条件和实施路径 |
一、智慧政府建构的思想条件 |
(一)主体间性思想建设 |
(二)包容性文化建设 |
(三)伦理道德教育 |
(四)思维观念转变和知识能力培养 |
二、智慧政府建构的实施路径 |
(一)完善顶层设计和行动计划 |
(二)优化基础资源和政务系统 |
(三)改善内外部合作伙伴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附件 数据管理的关键技术集 |
后记 |
(6)浙江省Q县电子政务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
2.相关概念、理论及其作用机理 |
2.1 电子政务概念及模式 |
2.1.1 电子政务的概念 |
2.1.2 电子政务的相关概念 |
2.1.3 电子政务的模式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业务流程再造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 相关理论与电子政务的作用机理 |
3.Q县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 |
3.1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
3.1.1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梳理 |
3.1.2 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简析 |
3.1.3 我国电子政务报告简析 |
3.2 Q县情况简介 |
3.2.1 Q县基本县情 |
3.2.2 Q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
3.3 Q县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
3.3.1 Q县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
3.3.2 Q县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实例剖析 |
3.4 Q县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成效 |
3.4.1 建立政府门户网站,规范政务信息公开 |
3.4.2 建设部门业务系统,推动行政审批自动化 |
3.4.3 建设政务服务网,助推群众审批“跑一次” |
4.Q县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政府缺乏系统性建设,主动作为不足 |
4.1.1 部门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现象突出 |
4.1.2 缺乏组织保障,多头管理现象突出 |
4.1.3 行政思维未转变,缺乏主动作为 |
4.2 社会力量不足,整体基础设施薄弱 |
4.2.1 电子政务起步晚,基础设施薄弱 |
4.2.2 专项投入不足,建设主动性不够 |
4.2.3 缺乏运营企业,社会力量参与度不足 |
4.3 公众参与度不高,电子政务氛围不浓厚 |
4.3.1 农村人口众多,对电子政务认识不足 |
4.3.2 缺乏参与度,体验度不高 |
4.3.3 电子政务使用氛围不浓厚 |
4.4 人员配备不足,专业人才匮乏 |
4.4.1 人员配备不足 |
4.4.2 专业人才匮乏 |
5.Q县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建议 |
5.1 政府加强系统性建设,积极主动有作为 |
5.1.1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一把手”负责制 |
5.1.2 加强组织保障,整合各部门资源 |
5.1.3 转变行政思维,加强主动作为 |
5.2 引入社会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5.2.1 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延伸服务至基层 |
5.2.2 加强专项资金投入力度 |
5.2.3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建设 |
5.3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电子政务氛围 |
5.3.1 入村入户,加强宣传 |
5.3.2 拓展渠道,提高参与度 |
5.3.3 提高公众满意度,营造电子政务氛围 |
5.4 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
5.4.1 加强信息化人员配备 |
5.4.2 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Q 县电子政务建设公众满意度问卷调查 |
致谢 |
(7)技术赋能视角下“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整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问题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 |
1.3.2 国外研究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框架及其实践逻辑 |
2.1 相关概念 |
2.1.1 技术赋能的内涵 |
2.1.2 “互联网+政务”的内涵 |
2.1.3 政务整合的内涵 |
2.2 理论框架:技术赋能分析框架 |
2.3 技术赋能的整合逻辑 |
2.3.1 服务逻辑 |
2.3.2 效能逻辑 |
2.3.3 智慧逻辑 |
2.3.4 透明逻辑 |
第三章 政务服务整合的改革历程 |
3.1 技术赋能政务整合模式的历史沿革 |
3.1.1 政务服务横向沿革分析 |
3.1.2 政务服务纵向沿革分析 |
3.2 F区政务服务整合的动力因素 |
3.2.1 官僚体制内政绩述求 |
3.2.2 自上而下的行政动员 |
3.2.3 行政监察的被动压力 |
3.2.4 外部营商环境的构建 |
3.3 F区政务服务整合的成果回顾 |
3.3.1 构建有效的组织架构 |
3.3.2 建立立体的服务体系 |
3.3.3 政务技术提升服务质量 |
第四章 技术赋能现有结构的虚拟再造 |
4.1 纵向整合:面向官僚体系的业务整合 |
4.1.1 打造智慧政务服务 |
4.1.2 通办通取服务 |
4.1.3 去行政化服务外包 |
4.2 横向整合:面向官僚体系的流程整合 |
4.2.1 并联审批与辅助决策 |
4.2.2 建立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库 |
4.2.3 街道机构大部制改革 |
4.3 风险分担:面向廉政风险的权力整合 |
4.3.1 压缩权力的寻租空间 |
4.3.2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
4.3.3 政务服务“三权”分立 |
4.3.4 优化办事服务“软环境” |
4.3.5 政务服务流程标准化 |
4.4 制度匹配:面向政务技术的自我强化 |
4.4.1 政务服务整合的制度安排 |
4.4.2 政务服务整合的制度创新 |
第五章 技术赋能政务的阻滞因素及其成因 |
5.1 部门与平台之间的阻滞因素 |
5.1.1 官僚体系内利益格局无法彻底破除 |
5.1.2 人事关系无法理顺 |
5.1.3 派驻部门服务事项清单界定模糊 |
5.1.4 线上线下不同步,双网信息不共享 |
5.2 平台与公众之间的阻滞因素 |
5.2.1 网办需求与群众数字素养之间存在缝隙 |
5.2.2 平台业务与公众需求存在缝隙 |
5.2.3 行政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缝隙 |
5.3 体制与平台之间的阻滞因素 |
5.3.1 政务整合的体制困境 |
5.3.2 政务整合的法律困境 |
5.4 技术赋能政务的阻滞因素成因 |
5.4.1 部门与平台之间存在阻滞因素的成因 |
5.4.2 平台与公众之间存在阻滞因素的成因 |
5.4.3 体制与平台之间存在阻滞因素的成因 |
第六章 面向政府内部和外部的改革优化路径 |
6.1 面向政府内部的优化路径 |
6.1.1 平台嵌入:解决利益均衡问题 |
6.1.2 理顺权责:人权下放,事权集中 |
6.1.3 整体政府:提高各部门整合办理能力 |
6.1.4 宏观环境:构建服务效能发挥软环境 |
6.1.5 四则运算:实施政务职能整合运算法则 |
6.2 面向政府外部的优化路径 |
6.2.1 提升群众的数字素养 |
6.2.2 借力“大数据”,构建“大政务” |
6.2.3 依托“互联网+”推进政务服务大部门制 |
6.2.4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服务均等化 |
6.3 面向服务的顶层优化路径 |
6.3.1 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资源标准化 |
6.3.2 突破体制约束加强改革制度配套 |
6.3.3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结束语 |
1.研究结论 |
2.研究创新点 |
3.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2:访谈目录 |
致谢 |
(8)天津滨海新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 |
1.1.2 滨海新区发展需要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电子政务 |
2.1.2 互联网+政务服务 |
2.1.3 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
2.2 理论基础 |
2.2.1 服务型政府 |
2.2.2 政府流程再造 |
2.2.3 无缝隙政府 |
2.3 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动态 |
2.3.2 国内研究动态 |
2.3.3 研究评述 |
第3章 滨海新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基础背景 |
3.1.1 国家、天津市政策支持 |
3.1.2 滨海新区区情和发展历程 |
3.2 滨海新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现状 |
3.2.1 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
3.2.2 滨海新区电子市民中心建设原则和整体构架 |
3.2.3 滨海新区电子市民中心构建目标 |
3.2.4 滨海新区电子市民中心主要成效 |
3.2.5 滨海新区电子市民中心上线运行情况 |
3.3 阻碍滨海新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部门业务协同困难 |
3.3.2 数据共享面临阻碍 |
第4章 国内外经验借鉴 |
4.1 发达国家经验借鉴 |
4.2 国内相关省市经验借鉴 |
第5章 加快滨海新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
5.1 全方位加强部门协同 |
5.2 多角度打破数据壁垒 |
5.3 多种方式丰富拓展服务项目 |
5.3.1 持续丰富并简化在线服务事项 |
5.3.2 发展移动政务服务 |
5.3.3 线上线下渠道并行 |
5.4 率先创新服务形成新区特色 |
第6章 结论、局限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局限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关于滨海新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关键因素和优化路径的访谈方案 |
附录B 关于滨海新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关键因素和优化路径的访谈提纲 |
附录C 关于滨海新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关键因素和优化路径的访谈人物清单 |
致谢 |
(9)南京市电子政务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电子政务研究概况 |
(二) 国内电子政务研究概况 |
(三) 对相关研究现状的评述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框架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述 |
一、电子政务基本内容简述 |
(一) 电子政务的兴起及发展模式 |
(二) 电子政务的概念与内涵 |
二、电子政务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电子政务的理论来源 |
(二) 电子政务研究的几种主要理论 |
第二章 南京市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南京市电子政务的建设现状 |
(一) 南京市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
(二) 南京市电子政务建设取得成效 |
二、南京市电子政务建设存在问题 |
(一) 缺少系统性长期规划 |
(二)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健全 |
(三) “信息孤岛”现象阶段性存在 |
(四) 系统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五) 有关法律法规及地方性规章制度亟待完善 |
第三章 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先进做法经验借鉴 |
一、国外电子政务建设先进做法经验借鉴 |
(一) 美国: 突出顾客导向、完善评估体系 |
(二) 英国: 以民众需求为出发点实现部门合作 |
(三) 新加坡: “电子公民”为中心的“强政府”发展模式 |
二、国内电子政务建设先进做法经验借鉴 |
(一) 上海: “贴近市民、服务发展”拉开电子政务纵横网 |
(二) 苏州: 建设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智慧电子政务 |
(三) 大连: 政民交流工作不断提升 |
第四章 加强南京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完善地方性电子政务建设战略性规划 |
(一) 重视电子政务建设战略性地位 |
(二) 深化电子政务建设总体框架研究 |
二、强化信息资源安全管理 |
(一) 明确安全管理机制和实施方案 |
(二) 构建安全的电子政务管理体系 |
三、不断推进信息资源共享 |
(一) 严格按照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进行建设 |
(二) 充分整合电子政务信息资源 |
四、严格管理考评,加强社会合作与监督 |
(一) 严格绩效考评,强化结果运用 |
(二) 加强社会化合作,开展实时监督 |
五、完善相关制度,营造健康有序环境 |
(一) 加快制定完善配套制度 |
(二) 营造电子政务健康有序发展环境 |
结束语 |
附录A:南京市电子政务建设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保监会电子政务建设绩效的评价与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子政务绩效的特点 |
1.2.2 国外电子政务绩效的研究 |
1.2.3 国内电子政务绩效的研究 |
1.2.4 现有电子政务绩效研究的比较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电子政务概念 |
2.1.2 保监会电子政务概念 |
2.1.3 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无缝隙政府理论 |
2.2.2 系统官僚理论 |
2.2.3 服务型政府理论 |
2.2.4 流程再造理论 |
2.3 电子政务领域的发展历程 |
2.3.1 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
2.3.2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
第3章 保监会电子政务建设绩效的评价 |
3.1 保监会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情况 |
3.2 保监会电子政务建设绩效评价体系 |
3.2.1 保监会电子政务建设绩效评价指标 |
3.2.2 指标得分评价模型 |
3.3 保监会电子政务建设绩效水平 |
3.3.1 绩效评价方法 |
3.3.2 问卷调查的绩效评价结果 |
3.3.3 访谈调查的绩效评价结果 |
3.3.4 保监会电子政务建设绩效的特点 |
第4章 保监会电子政务建设绩效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4.1 保监会电子政务建设绩效存在的问题 |
4.1.1 电子政务的政府职能提升水平与服务水平不佳 |
4.1.2 电子政务的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 |
4.1.3 电子政务的标准化、扩展性、灵活性较差 |
4.1.4 电子政务与实际业务流程不适应 |
4.2 保监会电子政务建设绩效存在问题的影响 |
4.3 保监会电子政务建设绩效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思想认识不到位,低估了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性 |
4.3.2 缺乏强有力的领导,电子政务建设的执行力和顶层设计不够 |
4.3.3 资源缺乏,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投入、技术能力和人才储备不足 |
4.3.4 监督缺位,电子政务建设绩效的评价不足 |
第5章 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5.1 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案例的选择 |
5.2 国外电子政务建设实践 |
5.2.1 英国电子政务建设实践 |
(1)英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
(2)英国政府网的绩效特点 |
5.2.2 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实践 |
(1)新加坡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
(2)新加坡政府网的绩效特点 |
5.3 国内电子政务建设实践 |
5.3.1 上海市电子政务建设实践 |
(1)上海市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
(2)中国上海网站的绩效特点 |
5.3.2 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实践 |
(1)青岛市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
(2)青岛政务网的绩效特点 |
5.4 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借鉴 |
5.4.1 提高电子政务的定位和领导水平 |
5.4.2 注重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 |
5.4.3 重视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建设 |
5.4.4 坚持以公众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
5.4.5 重视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价 |
第6章 提升保监会电子政务建设绩效的对策分析 |
6.1 转变观念,提高对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视程度 |
6.2 优化组织架构,组建强有力的电子政务建设领导机构 |
6.3 加大资金投入,培养电子政务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
6.4 做好规划,形成电子政务建设的顶层设计 |
6.5 加强绩效评价,建立全方位的电子政务建设监督机制 |
6.6 促进新技术应用,推进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保监会现有电子政务系统列表 |
附录B 保监会电子政务建设效率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C 保监会电子政务效益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D 保监会监管信息化评价项目访谈提纲-业务部门 |
附录E 保监会监管信息化评价项目访谈提纲-保监局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实施电子政务与政府职能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研究 ——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D]. 于丽春. 吉林大学, 2020(03)
- [2]S县电子政务建设问题研究[D]. 刘世鑫.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3]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及其构建研究[D]. 张贝尔. 吉林大学, 2020(08)
- [4]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路径选择 ——基于政府管理创新的分析[D]. 王建华. 燕山大学, 2019(06)
- [5]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追求及其实现研究[D]. 于跃. 吉林大学, 2019(02)
- [6]浙江省Q县电子政务的现状研究[D]. 张耕铭.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4)
- [7]技术赋能视角下“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整合机制研究[D]. 庞凯. 广州大学, 2019(01)
- [8]天津滨海新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研究[D]. 蔡菁华. 天津大学, 2019(06)
- [9]南京市电子政务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D]. 陈汶琦.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2)
- [10]保监会电子政务建设绩效的评价与改进研究[D]. 李松.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