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断裂系统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曾泽颖[1](2020)在《基于BIM与Web的历史建筑可视化预警系统的研发》文中提出互联网时代逐渐发展,如今BIM作为建筑行业的先进新理念和新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过程中,进行可视化的设计是不可或缺的。随着三维技术的认识和可视化技术的需求逐渐增长,需要增强感官体验,可视化过程中交互感的加强越显得重要。现阶段使用的三维可视化系统,大多数停留在使用C/S架构模式的阶段,需要使用手机下载对应研发的移动客户端PC,并在使用客户端时,需通过客户端连接建立三维可视化数据库的形式,将数据显示在客户端上面,以达到三维可视化的效果。但是,通常这种采用客户端形式的三维可视化系统占用内存大、对计算机配置要求比较高、代码的开放性及可移植性能比较差等问题,在此方案上使用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客户需求。本文以广西省立艺术馆为例,通过revit对艺术馆进行三维模型的精细化设计,采用C++语言进行revit二次开发,以HTML5和java为基础的Web端建立艺术馆BIM可视化预警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基于Java语言的开发技术,以My SQL数据库更加灵活的开发方式,通过图形硬件对艺术馆BIM模型进行加速渲染,提高了浏览器的0.55倍访问速度,实现了文件格式从RVT到JSON的转换,同时运用Web端开发建筑模型数据,在JSON格式中间文件中保存模型属性以及几何信息,接着借助Web GL技术展开渲染以及重构操作,达到可视化需求。(2)使用WebGL与三维GPU渲染原理来完成Revit三维建筑模型的开发工作,并通过Three.js框架令艺术馆BIM模型在Web端的信息交互操作得以实现。同时让JSON模型文件里的属性与几何数据相关联,令浏览器端模型能够具备显示与查询功能。(3)BIM模型在Web端的可视化过程中,通过将RVT文件转化为JSON格式文件,文件大小可以减小90%以上,达到轻量化目的。结合三维模型数据交互作用,在模型上任意点击传感器,监测信息实时显示在Web端界面上,可以更加方便与直观对艺术馆结构内部进行监测,实现了艺术馆BIM模型与监测系统的结合。(4)通过对艺术馆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出的危险截面做为监测点,选取光纤光栅型倾角仪、应变计、水准仪在对应位置对倾角、应变、挠度进行监测,并传输至BIM网页端。当监测的数据超过系统设定的阈值时,网页端艺术馆BIM模型会以不同颜色的呈现进行报警提示,便于人工迅速查找异常构件并进行修护,最终达到监测防护目的。基于以上的工作,本文在构建的历史建筑BIM可视化平台的基础上,由传统使用的C/S架构转换为B/S架构,增强了三维模型在网页端的可视化浏览效果,并将BIM模型与实时监测系统相结合,研发出基于Web端的历史建筑BIM可视化预警系统。
冉祥金[2](2020)在《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与建模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各种能源与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浅层地表资源勘探和开发的程度已经很高,勘探发现新的资源的难度越来越大。而地下深层矿产资源由于受技术方法的制约,开发程度很低,具有很大找矿潜力,将是新时期支撑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矿产资源来源。通过长期区域地质调查、矿产普查与勘探,目前在成矿带已积累了大量地表及浅层的地质资料,在一些地区已获取了大量深部地质资料,这些资料为查明地下深部地质结构和地质体的属性特征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深部地质研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揭示深部地质情况,可以为深部地质找矿提供更充足的资料。现有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与软件在成矿带尺度上建立三维地质模型还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因此,研究适用于成矿带尺度的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及软件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是针对研究区域面积广、钻孔资料少、地下地质情况复杂条件下建立三维地质模型这一需求进行的。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数据处理与分析、建模流程、建模方法、集成方法等方面对基于分块-交叉剖面的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了基于CGAN网络模型内插产生建模剖面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建模剖面智能绘制时重复工作多的问题,提高了建模效率;同时,基于CGAN网络模型,改进提出了AECGAN网络模型,综合利用地质、重力、航磁数据智能生成三维地质模型,解决了三维建模周期长、见效慢的问题。基于VTK可视化工具库,实现了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系统,并基于微服务架构实现了三维地质模型共享服务系统。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对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所涉及到的数据类型、数据存储与管理、建模流程、模型的质量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研究与分析。总结了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的定义、研究对象、特点和任务,分析了建模使用的各种数据类型及使用方法,根据三维建模数据特点,研究采用了NoSQL型数据库存储各类数据的方法。探讨了三维地质模型的成熟度和可靠性评价方法。(2)结合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的特点及现有研究成果,研究提出了基于分块-交叉剖面的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针对地质情况复杂、区域面积大、钻孔数据少等特点的研究区,结合分块三维地质建模和交叉剖面三维地质建模的优点,从分块方法、图切剖面绘制与反演、构建建模块的三维地质模型、集成方法四个方面对基于分块-交叉剖面的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第三方软件反演结果数据与建模软件进行集成与融合的方法。(3)基于CGAN神经网络研究实现了建模剖面自动递推绘制算法。利用人工绘制的建模剖面作为训练数据开展有监督训练,获得的深度学习模型用于生成任意两个平行剖面之间的插值剖面,建立了一种高效、智能的自动化技术来生成图切地质剖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剖面绘制的效率。(4)开发了具备多人协作能力的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系统。基于分块-交叉剖面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开发了一套具备多人协作进行三维地质建模的软件系统,集成管理多源、异构的建模数据,提供人机交互绘制多级剖面的接口,设计了提高三维地质建模的效率的递推剖面绘制、反演结果加载等工具软件,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5)基于CGAN神经网络,结合自编码技术提出一种新的网络模型AECGAN,能够综合利用已有地质资料、地球物理资料等相对容易获取的资料数据,快速高效地建立区域三维地质简单模型,实现了三维地质模型的快速建模。(6)将基于分块-交叉剖面的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应用于本溪-临江地区的深部地质调查工作中,建立了本溪-临江地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进行了地质分析。(7)基于微服务架构,搭建了三维地质模型共享服务系统。该系统集成了三维地质模型共享服务发布系统和展示系统两大功能,发布并共享基于分块-交叉剖面的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构建的三维地质模型,为研究区域三维深部地质结构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以上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提出了基于分块-交叉剖面的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该方法结合分块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与基于交叉折剖面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的优点,针对区域广、地质钻孔数据少、地质条件复杂的研究区进行有效、快速的三维地质建模。(2)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建模剖面智能内插方法。建模剖面是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的基础数据。针对建模剖面内插时的已知数据特点,对目前流行的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模型进行了改造。对训练数据进行预处理后,训练神经网络,获得网络训练参数后应用于新的建模块中图切剖面的绘制工作中,大大提高了建模剖面的绘制效率,提升了三维地质建模的智能化水平。(3)探索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对抗生成网络模型的三维地质建模神经网络模型(AECGAN)。AECGAN能够综合利用建模区已有的地质、重力、航磁、钻孔、人工剖面等数据,在少量人工工作的基础上,能够自动生成三维地质模型。(4)构建了多人协作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系统。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系统集成了研究区海量、多源、异构的地质、遥感、地球物理数据,基于分块-交叉剖面的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利用VTK三维可视化工具库开发实现,该系统具备多人协作、二维和三维协同编辑的特点,集成了多种辅助建模工具,提高了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的效率。原型系统已应用于本溪-临江地区的三维地质调查,建立了本溪-临江地区的三维地质模型。(5)基于微服务架构,设计并实现了三维地质模型共享服务系统。该系统将生成的各种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发布并共享,摆脱了笨重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软件的束缚,对于扩大模型的应用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刘策[3](2020)在《基于VTK的地震数据三维可视化》文中提出三维可视化技术能够清晰的显示地质体的内部构造,使地震解释人员更加直观形象的观察地质结构,为精确的解释地震数据奠定了基础。地震数据处理人员依据较为精确的地震数据解释可以实现更为准确的定位钻井、油气开采等后续工作,降低了开采的盲目性,避免了资金浪费。三维可视化技术不仅作为地震勘探的工具,同时在地震数据的绘制显示上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这一应用主要是在地质层面上的应用。对于传统的地震数据绘制方法是采用的面绘制方法,它只是利用地震剖面以及各个方向的切片来显示和解释三维地震数据,这种显示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无法让研究人员直观、形象的观察研究内部的地质结构,因此,设计出一款地震数据三维可视化系统对于油气勘探领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地震数据三维可视化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对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了表述,接着对地震勘探方面和可视化理论及过程等相关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分析。最后,分析了地震数据三维可视化系统的需求,利用科学计算可视化理论开展了对地震数据三维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本上实现了系统的需求,取得的成果如下:(1)首先利用QTDesigner对程序的启动界面,操作界面和功能按钮进行了设计,接着运用Py Qt5技术把系统的相关功能集成在了操作界面上。(2)在Py Charm开发环境下,运用Python语言和VTK三维可视化库技术,完成了基于C/S模式的地震数据三维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地震数据三维可视化系统让地震处理人员更加直观形象的观察地震数据体,这样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全面的掌握地质结构,准确、高效的分析出隐藏在三维地震数据中的地质现象和规律,找出油气的存储和分布。(3)利用Py Qt5技术和VTK可视化库技术,不仅实现了对地震数据体的三维显示、切割、切片、等值面提取、颜色映射、数据体的伸缩、感兴趣区域的显示功能,还实现了用户对系统界面和地震数据体的交互操作,例如:动态的切割地震数据体,动态的提取等值面,对地震数据体进行旋转和移动。该系统是在Pycharm开发环境下,利用Python+Py Qt5+VTK技术实现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利用Py Qt5技术进行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开发,VTK可视化库技术进行地震数据的三维显示开发。系统可以对地震数据进行三维显示,在此基础上可以帮助地震处理人员较好的对地震数据体进行解释,为专业研究人员提供研究工具。
刘占宁[4](2019)在《基于分形—地质统计学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研究》文中认为储量估算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贯穿于矿山规划、开发直至闭坑的整个生命周期,对采矿工程师进行资源评估、采矿设计及计划编制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利用已有地质数据实现地质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的基础上,借助距离幂次反比法、克里格方法和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对铁矿、蛇纹岩矿、瓷土矿的矿石品位进行估计。研究使用闵可夫斯基距离及其特殊形式对距离幂次反比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提升距离幂次反比法估值效果的方法;研究将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引入到资源储量估算领域,对并其估值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获得了较好的估值效果;因此,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研究采用了多个矿体类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同种方法对不同矿体类型进行估值研究,检验了不同估值方法在不同矿体中的估值效果,为其它矿山使用该类方法进行估值活动提供了参考依据,因此,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研究以铁矿、蛇纹岩矿和瓷土矿为对象,通过建立三个矿山的三维矿体模型与块体模型,分析了距离幂次反比法、克里格方法、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的估值效果。首先,研究使用闵可夫斯基距离的其它特殊形式代替欧氏距离作为距离幂次反比法中距离权重计算方式,对闵可夫斯基距离用于距离权重计算中的估值品位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其次,研究了分形克里格方法和普通克里格方法的估值特征,将分形变异函数用于实验变异函数拟合。再次,研究使用训练图像代替变异函数,将多点地质统计学引入到资源储量估算领域,并对其改进,提出了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和距离幂次反比法的混合方法,分析了训练图像和离散区间区间数量对估值的影响。最后,横向比较不同估计方法的最优估计结果,分析不同估值方法的估值特征。通过研究铁矿、蛇纹岩矿和瓷土矿矿体品位的估值获得了以下成果。(1)分析了二维矿体剖面直接转换为三维剖面的原理,给出了二维转化为三维过程中的转换关系式,构建了铁矿、蛇纹岩矿和瓷土矿的地质数据库和矿体三维实体模型,确定了铁矿、蛇纹岩矿、瓷土矿的组合样样长。(2)使用闵可夫斯基距离的其它特殊形式替代欧氏距离,用于距离幂次反比法中距离权重计算是可行的,且计算结果具有稳定性。研究扩展了距离幂次反比法距离权重的计算方式,给出了闵氏距离权重时TFe、Ni、MgO、Li2O和Ta2O5估值品位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样品点数量和品位分布对估值的影响,确定了闵氏距离下最优的品位估值结果。(3)相比于球型变异函数,采用分形变异函数可提升拟合效果,使得估值过程更便捷、估值结果更准确;相比与普通克里格方法,而分形克里格方法的估计结果是有偏的,其有更大的均值偏差;研究给出了分形变异函数、普通克里格方法下品位最优估值结果。(4)将多点地质统计学引入到资源储量估算领域,研究了训练图像和离散区间数量对估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训练图像分辨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多点地质统计学的估值效果,但太大训练图像严重影响计算效率,且其并不能完全解决数据事件与数据模式间的匹配问题。在理论上,提升离散区间数量可提高估值准确性,实际上其会降低数据事件与数据模式的匹配率,降低估值准确性。为此,提出了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和距离幂次反比法的混合方法,该方法可克服单纯多点地质统计学估值中低频品位信息不准确的问题。研究给出了混合方法下TFe、Ni、MgO、Li2O、Ta2O5品位的最优估计结果。(5)研究对比了距离幂次反比法、普通克里格方法、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和距离幂次反比法的混合方法的品位估值结果,分析了估值偏差特征、品位趋势特征、变异函数特征,并获得了如下认识:距离幂次反比法、普通克里格方法、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和距离幂次反比法的混合方法估计的TFe、Ni、MgO、Li2O、Ta2O5品位的均值较为接近,Ni和MgO品位有较大最小值偏差,该偏差主要受取样方式、品位分布影响,减少参与估值的个样品点数量在一定程度减小最大值和最小值偏差;估值品位与样品品位在变化趋势一致,克里格方法估计的Ni和MgO品位有较大的平滑特性,估值的平滑性同时也受到了样品空间位置的影响;参与估值的样品点数量对估值结果有较大影响,样品点数量越多,样品品位变异函数与估值品位变异函数之间的差异就越大;距离幂次反比法中距离权重计算方式对估值品位变异函数的影响不明显;勘探工程和样品分布同样对估值品位的变异函数是有影响的。混合估值方法的估值结果与距离幂次反比法和普通克里格方法相近,混合方法的估值结果具有稳定性和准确性,且估值理论更为先进。
刘震[5](2019)在《基于BIM与WebGL的机场道面管理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当下,BIM技术在提高AEC建筑工程行业的高效率方面已得到广泛认可。与此同时,基于HTML5和WebGL技术开发的浏览器在BIM中的应用支持的也呈上升趋势。BIM和WebGL集成技术作为三维建模和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与信息展示的数字化管理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针对机场道面管理系统的信息三维可视化方向,调查分析了BIM与WebGL技术在工程三维可视化方面的应用,归纳了国内外代表性机场道面管理系统的功能及不足,提出一种基于BIM-WebGL的机场道面管理系统的框架与研究方案并分析了系统的具体开发思路:首先,根据建立的道面管理系统框架与功能及性能需求分析,设计了系统的功能模块:道面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道面三维模型系统、道面质量三维可视化系统以及道面质量评价与预警系统。其次,针对道面健康状态信息覆盖深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多尺度的道面质量技术参数指标体系,纳入了周期检测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然后,针对道面三维可视化的核心需求,基于道面基础数据信息结合Revit软件建立了道面三维模型,创建了道面单元模块及病害标记体的“族”库,基与Visual Studio平台与C#语言进行Revit二次开发,生成API可视化插件。最后,基于数据可视化的基本原理并利用BIM与WebGL技术,搭建了两种检测数据可视化方案:(1)基于Revit的二次开发的病害检测信息可视化方案:(2)基于BIM与WebGL集成的病害检测信息可视化方案。研究突破了传统道面质量检测管理的局限性,有效地实现机场道面质量信息的三维可视化表达,为今后机场道面管理系统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思路。
卞保力[6](2019)在《基于高密度三维地震河道砂体储层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新疆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发育多个鼻状构造带,石油地质条件优越,有利勘探面积2000km2,资源潜力巨大。近年来,阜东2、阜东5等多口井在侏罗系头屯河组获得了工业油流,显示出了头屯河组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阜东斜坡头屯河组地层为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砂岩储层纵向上多期叠置关系复杂,横向岩性及厚度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在复杂地质条件和常规大面元连片三维地震资料品质制约下,目的层优质储层预测难度大,含油气性检测准确率低。本次研究基于阜东5井区新采集的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主要应用地震叠前属性分析和叠前反演技术,开展了优质储层预测和含油气性检测。首先通过对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特点及优质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的详细分析,并结合已钻井的岩石物理特征分析,确定了描述河道的演变发育过程及河道砂体储层精细刻画的地震参数和方法,进而采用地震叠前同时反演、流体替换等技术,对优质储层的含油气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测,得到了研究区优质储层分布及含油气性分布较为可靠的结果,为该地区的井位部署、新的地质认识的形成及新方法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研究区侏罗系河道型岩性油藏从“河道外形雕刻-储层识别-油气检测-高产储层预测”的四步法预测高产油气区的方法技术系列,此技术方法系列及工作流程,较好地解决了阜东斜坡区河道砂体优质储层预测困难和流体预测复杂的问题,为该地区侏罗系头屯河组岩性油藏后期的精细勘探、评价乃至开发过程中对高效油层的识别奠定了基础,为新疆油田油气勘探开发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任江丽[7](2019)在《乌里雅斯太凹陷H区K1baⅣ段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乌里雅斯太凹陷位于二连盆地东北端的马尼特坳陷,具有多物源、近物源、粗碎屑、相变快等特点,在下白垩统发育多套油层,勘探开发前景较为乐观,从北到南划分为北洼、中洼及南洼三个洼槽带。前人的研究多是对南洼槽的区域地质特征或其某一方面展开的,对中-北洼漕内部单一油藏的深入剖析与综合研究很少,对区内重要的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更少。H区作为中-北洼槽主要油气产区之一,由于研究区的地层划分结果与南洼漕及相邻凹陷不一致,构造系统解释不合理,导致勘探开发方案与实际钻井、注水见效差异大。如今研究区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真实情况如何,构造组合及沉积相类型对油气成藏有什么影响,油气成藏模式是什么样的,勘探前景怎样,开发调整措施如何制定等等,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该区地质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收集大量基础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沉积学等理论知识,在深入研究H区的地层特征、构造特征、沉积微相等地质特征之后,建立了主产区目的层的储层预测模型、三维地质模型,研究了该区控制油气成藏的构造特征,探讨了构造演化过程,总结了主要油气成藏模式和剩余油横纵向分布特征;最后利用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成果,寻找到储量接替区块,同时开展主产区综合调整措施优选。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引进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井震联合方法,应用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进行H区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地层对比结果表明应将前人笼统划为腾一段的油层组,细分为腾一下段、阿I+II段、阿III段及阿IV段等5个含油层系。2、采取层位自动追踪、多线联合解释、三维立体显示等多种地震解释手段,由点-线-面完成研究区构造解释,平面上断层展布特征细分为四组类型,剖面上组合样式也较多,构造圈闭形态多样,以交叉断块、复杂断块为主。凹陷在早白垩世之后经历了快速沉降期、稳定沉降期、回返期、消亡期四期主要变化阶段。3、根据储层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粒度特征及其参数结合测井相研究,综合判断H区腾一下段及阿尔善组主要发育湖泊、扇三角洲沉积相两种类型。研究区阿Ⅳ段沉积期经历了两次湖退和两次湖进,形成阿Ⅳ2、阿Ⅳ4两套较厚储集层,腾一下段以湖相沉积为主,为研究区最重要的烃源岩及区域盖层。4、筛选出腾一段、阿尔善组的优势属性瞬时频率属性和均方根属性,再应用地震和测井资料,采用稀疏脉冲反演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的储层预测模型,从储层预测模型中可以获得沉积微相、砂体分布、油气成藏面积等地质特征,最后依据前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研究区主产油层的四种油气成藏模式,其中阿Ⅳ1砂组的下生上储式砂体侧倾尖灭构造-岩性成藏模式在本区取得突破。5、在前期综合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建模软件使其三维可视化,建立了研究区的岩相模型,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等属性模型,结合生产资料对地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研究区的剩余油分布规律。6、联合应用储层预测模型和三维地质模型,可以使地质特征三维可视化,使研究区的地质认识更全面,更透彻。综合应用前面的研究成果,联系实际生产情况,在寻找到储量接替区块的同时,完成了H区提高采收率的措施调整方案。H区是典型的复杂断块低孔、低渗油田,本文研究中所用的高分辨率地层划分与对比、储层预测、及相控建模等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思路和方法可推广应用到类似油田。
赵爽[8](2019)在《碎小断块区构造精细解释及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区块构造位置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三肇凹陷南部,区块构造条件复杂,区内断裂破碎。开展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及其构造特征分析,并分析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对于研究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研究区块三维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运用井震结合思想,选取研究区内78口井,制作了高精度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对目的层段进行精细层位标定。通过地震地质层位的精细标定,确定了研究区目的层位的地震反射特征。经过反复的地层对比研究,结合目的层段的地震剖面特征,进行连井剖面精细解释,以此为基础,对目的层进行精细层位解释和断层解释,先以测网密度32×32CDP精细解释,再逐步加密到1×1CDP。由于该研究区断裂尤其发育,断裂碎且复杂,导致断层刻画难度较高,利用水平切片技术、沿层相干数据体切片,方位角属性切片等手段确定小断层,提高构造解释精度。利用时深关系建立适合本区的三维速度场,最终得到等值线间隔5m的精细构造图。结合构造解释平面结果及三维地震资料剖面分析,分析目的层段的构造特征。此次共解释断层494条,分析了断裂的倾向、一般长度、断裂密度、断裂断距等数据。得出研究区葡萄花油层组顶面构造上属于东南高西北低的单斜构造,葡萄花顶面海拔在-1180-1435m之间,构造高差近225m。葡萄花顶面共发育28个构造圈闭,圈闭类型分为断块圈闭和断鼻圈闭两种,主要为断块圈闭。葡萄花油层顶面主断裂以北西西和北东东向为主,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断裂以及少量北东、北西和近东西向小断裂多为伴生断裂,断裂相互夹持形成一系列断块圈。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主要分为:一是油气垂向运移主要受到油源断裂的控制,油源断裂在青山口组烃源岩排烃时期活动,为油气向上运移提供了条件;二是断裂对圈闭的形成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条件。
罗辉[9](2019)在《地下实验室新场场址地质特征研究与三维地质建模》文中研究说明经过30多年的研究,我国已将甘肃北山新场确定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场址。开展地下实验室场址地质特征研究与三维地质建模,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已有地质资料准确表达场址深部地质环境特征,直观地再现地质单元的空间展布及其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可以挖掘隐含的地质信息,方便地质分析和后续工程决策。在充分收集前期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补充地质调查、综合地球物理探测、钻孔勘察、三维地质建模等手段,对研究区地质特征(重点对断裂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建立了新场地下实验室场址三维地质模型,并基于模型开展了工程分析应用。主要结论如下:(1)地下实验室新场场址所在岩体南北两侧出露地层主要为前长城系敦煌岩群的鱼脊山岩组(AnChD)、长城系咸水井群(Chxs)、侏罗系(J)、下白垩统新民堡群(K1xn)和第四系(Q)。其中,敦煌群和咸水井群是该地段花岗岩的围岩,侏罗系和第四系覆盖于花岗岩之上。花岗岩体整体呈东西向展布,从北至南依次为:红柳井南山单元(Pt22H)片麻状花岗闪长岩、新场单元(O1X)二长花岗岩、机井沟单元(O1J)花岗闪长岩及鸳鸯沟单元(Pt22Y)片麻状二长花岗岩。花岗岩单元地表总的出露面积约为100km2,岩体平均厚度约2000m,岩体厚度至西向东、由北至南逐渐增大。(2)场址所在区域断层按方向可分为NE向、NW向和近EW向3组。压性和压扭性断层走向多为近EW向,与研究区地层走向一致,为区内具有控制意义的压性、压扭性断层,切割了中生代及其以前地层和岩体,具有多期活动性。在近EW向断裂控制下新场岩体内发育有NE向和NW向张性或张扭性断层,为与之相配套的次级断层,长度一般25km,倾角50°80°。(3)新场场址位于新场岩体南北两侧近EW向压性、压扭性大断层(F6和F7),以及次级的走向为NE向的F31、F32、F33、F34断层和NW向F32-1断层的夹持部位,即“构造安全岛”位置。这些断层长度大于3km,断层厚度在0.803.56m之间,断层浅部厚度较大,向深部厚度逐渐变小。断层性质主要为张性或张扭性,断层岩为硅质、钙质或泥质胶结的角砾岩。断层上盘面之上以及下盘面之下岩石完整,裂隙不发育。(4)依托三维可视化技术,综合地表地质调查、综合地球物理探测、钻孔揭露、钻孔综合测量等多元信息,采用多条件约束地质建模方法,建立了综合的能真实反映地下实验室场址深部地质环境特征的三维地质模型,重点查清了断层的空间展布和相互关系等特征,获得了场址岩体展布、断裂深部延伸和形态等地质信息。(5)基于新场岩体地质建模结果,开展了一系列可视化分析应用。在综合考虑场址附近区域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特征、研究目的、施工难度等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批600m斜孔对断层深部地质特征进行揭露,取得了较好效果;并基于地质模型初步确定了地下实验室场址的位置和主要结构布置方式,对地下实验室后续的工程设计和开挖等具有实际的工程指导意义。(6)针对花岗岩场址的特性以及地下实验室场址对地质条件的特殊要求,在前期开展场址地质特征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使用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总结,主要围绕场址深部岩体规模与完整性,以及场址的断裂分布和特性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地下实验室场址地质特性评价方法。
刘文祥[10](2019)在《昆明某建筑场地地基岩溶发育规律及三维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区位于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扬子淮地台的西南缘,三江褶皱系的东侧约170 km,地壳动力学背景复杂。区内地质构造复杂,白邑-横冲断裂、逆冲推覆构造、宝象河断裂及其他次级断裂交汇其中,致使该区域岩溶较为发育。鉴于研究区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及场地岩溶地基的复杂性,本文对研究区岩溶发育规律及三维可视化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综合采用现场地质调查、测绘、钻探-物探资料的深度研判的方法,准确查明了工程场区及其附近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地质环境条件、水文地质特征,进而对场区岩溶、场区外围岩溶形态进行分述,并就场区岩溶发育的平面分区、垂向分带、深部岩溶说明研究区岩溶发育规律,从而分析研究区岩溶发育影响因素和岩溶作用。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耦合钻孔资料、工程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等多元数据构建场区三维地层结构模型,并根据所构建的三维模型对场区岩溶化进行分析,同时基于其模型进行场地溶洞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通过分析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结论和研究成果:(1)场区地基总体表现为“粘土+卵砾石层+基岩”的三元结构,其中地基岩性北东为寒武系龙王庙组白云岩-灰岩((?)1lS),南西为寒武系沧浪铺组((?)1c)粉砂岩、细砂岩及少量泥页岩和白云岩。工程区外围岩溶形态主要以长轴-短轴比相对较小的洼地、落水洞及漏斗为主,区内地基岩溶强烈发育,主要形式有溶孔、溶缝、溶洞、溶蚀破碎带。(2)场区岩溶在平面上基于钻孔线溶率分为极强烈、强烈、中等、微弱发育四个分布区,且岩溶发育程度为场地北东侧强于南西侧,场地靠近宝象河一侧岩溶发育更为强烈;在垂向上划分为强岩溶化带和相对弱岩溶化带两个垂向分带,强岩溶化带的主体下限标高在1915 m左右,靠近宝象河断裂的场地南东侧的岩溶发育程度高于北西侧;场区区域侵蚀基准面(滇池盆地)以下发育大规模深部岩溶的可能性较小。(3)白邑-横冲断裂、DP→Z?推覆构造及宝象河断裂共同造就了研究区(?)1lS的高度岩溶化,其中后两者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DP→Z?推覆构造造成推覆边界下伏寒武系地层的碎裂化,为该组地层的岩溶化提供了基础支撑;宝象河断裂形成于滇池盆地形成以后,其时代晚、级别低、规模小,但它对工程区寒武系地层岩溶发育所起的作用却是决定性的,这主要体现在加剧地基岩体碎裂化、为岩溶水排入滇池提供径流通道及孕育宝象河流域三个方面。(4)研究区域地下水的活动也极大促进了场区地基岩溶的发育,场区位于地下水径流区,其地下水主要接受宝象河和大气降水的补给,以正常径流方式流经栗子园断面并最终汇入滇池。岩溶水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运移空间以岩溶管道为主,包括厘米尺度的岩溶空间;地下水径流速度比较缓慢且主要为层流,尤其厘米尺度溶蚀空间内的水流,工程区地下水位主要受控于宝象河。(5)基于场区三维地层结构模型的岩溶化分析可知,场地北东侧的岩溶化程度要高于南西侧,9栋的岩溶最为发育,这与地基岩性(地层单元)的空间变化是一致的,局部由于受到断裂构造控制,岩溶化程度更高一些;场地靠近宝象河一侧岩溶化程度高于其它地方。(6)基于场区三维模型(概化模型)的数值模拟计算表明,扁平形状溶洞围岩的应力分布特征与隧道等圆形、椭圆形地下洞室应力分布特征有显着差异,受溶洞形状控制而呈现出侧壁受力大于顶、底部的规律。同时,溶洞围岩稳定性与溶洞长短轴尺寸及顶板厚度有密切关系。
二、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断裂系统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断裂系统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IM与Web的历史建筑可视化预警系统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BIM及历史建筑Revit建模的发展 |
1.2.2 三维可视化及Web端技术的发展 |
1.2.3 三维可视化研究现状 |
1.2.4 WebGL技术及其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5 BIM技术及其应用平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6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
1.2.7 在线监测系统应用于历史建筑的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1 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 |
1.3.2 传统的基于C/S架构的BIM应用存在弊端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BIM模型轻量化与预警相关理论技术 |
2.1 Revit二次开发相关理论 |
2.1.1 Revit软件特点 |
2.1.2 Revit软件二次开发 |
2.2 模型在Web端的重构相关技术和理论 |
2.2.1 HTML5技术 |
2.2.2 Java Script技术及JSON数据传输技术 |
2.2.3 三维模型渲染相关技术 |
2.2.4 WebGL技术 |
2.3 预警相关理论和技术 |
2.3.1 Websocket通讯原理 |
2.3.2 阈值判断方法-强度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视化预警系统的总体分析与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总体需求 |
3.1.2 功能需求 |
3.1.3 性能需求 |
3.1.4 安全性能需求 |
3.2 系统设计思想 |
3.3 系统的总体架构与流程 |
3.3.1 模型可视化浏览模块 |
3.3.2 数据采集模块 |
3.3.3 数据储存管理模块 |
3.3.4 数据分析处理模块 |
3.3.5 状态评估预警模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BIM模型的建立与Web端可视化 |
4.1 项目概况 |
4.1.1 项目基本情况 |
4.1.2 项目结构分析 |
4.1.3 BIM应用实施目标 |
4.2 模型精细程度确定 |
4.2.1 模型精度的定义 |
4.3 模型搭建规则 |
4.3.1 项目拆分原则 |
4.3.2 构件命名规则 |
4.3.3 细部结构处理方式 |
4.4 IExport Context接口实现 |
4.4.1 Revit二次开发基础环境的搭建 |
4.4.2 Revit二次开发流程 |
4.4.3 代码实现 |
4.5 三维模型的显示 |
4.5.1 各种框架的对比分析研究 |
4.5.2 Web端的重建及渲染 |
4.6 三维模型的交互 |
4.6.1 模型交互的基本操作 |
4.6.2 鼠标点击相关的交互操作 |
4.7 模型对象的属性关联 |
4.7.1 设置统一标识符 |
4.7.2 Web端匹配标识符算法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监测系统的建立 |
5.1 传感器的选取与布置 |
5.1.1 传感器的选型 |
5.1.2 传感器的布置 |
5.2 数据分析与预警处理 |
5.2.1 监测数据预警 |
5.2.2 监测时程曲线分析 |
5.2.3 异常检测评估分析 |
5.3 BIM模型基于Web端的监测应用 |
5.3.1 模型显示与交互 |
5.3.2 轻量化性能测试 |
5.3.3 监测信息与三维模型的关联 |
5.4 人工巡检与在线监测结合 |
5.4.1 巡检观测评估单元划分 |
5.4.2 基于Web端的巡检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工作建议与展望 |
6.3 创新点 |
附录 |
模型可视化浏览模块代码 |
数据采集模块代码 |
数据储存管理模块代码 |
数据分析处理模块代码 |
状态评估预警模块代码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与建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维地质建模与方法 |
1.2.2 三维地质建模软件 |
1.2.3 人工智能与三维地质建模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与创新点 |
1.4.1 主要工作量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与流程 |
2.1 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的特点 |
2.1.1 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的对象 |
2.1.2 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的特点 |
2.1.3 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的任务 |
2.2 区域三维地质数据及数据管理 |
2.2.1 原始数据 |
2.2.2 三维地质建模基础数据 |
2.2.3 三维地质模型数据 |
2.2.4 基于NoSQL型数据库存储多源异构数据 |
2.3 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流程 |
2.4 模型的质量及评价 |
2.4.1 三维地质模型的可靠性分析 |
2.4.2 三维地质模型的详细程度和成熟度分析 |
2.5 资料的核实与模型验证 |
2.5.1 建模资料的核实 |
2.5.2 三维地质模型的验证 |
第3章 基于分块—交叉剖面的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
3.1 基于分块—交叉剖面的建模块划分方法 |
3.2 建模剖面的生成方法 |
3.2.1 图切地质剖面 |
3.2.2 对剖面进行重磁联合反演 |
3.2.3 反演结果三维可视化的实现 |
3.3 建模块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 |
3.4 三维模型的集成方法 |
3.4.1 建模块三维模型的集成 |
3.4.2 其他软件产生的三维模型的集成 |
3.5 BCSR3DGM方法的优势 |
第4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建模剖面自动绘制方法 |
4.1 三维地质建模剖面自动内插方法 |
4.1.1 算法思路 |
4.1.2 基于CGAN的三维地质建模剖面内插方法 |
4.1.3 基于VAE的三维地质建模剖面内插方法 |
4.1.4 数据的准备 |
4.1.5 数据增强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实验环境 |
4.2.2 实验结果与对比 |
第5章 智能区域三维建模方法 |
5.1 区域三维自动建模方法及流程 |
5.1.1 区域三维自动建模方法 |
5.1.2 区域三维地质自动建模流程 |
5.1.3 训练数据的处理与准备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5.2.1 网络模型与参数设置 |
5.2.2 软、硬件配置 |
5.2.3 实验结果 |
5.2.4 对比与分析 |
5.3 应用 |
5.3.1 试验区地质情况 |
5.3.2 数据集 |
5.3.3 应用效果分析 |
第6章 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系统设计 |
6.1 系统架构 |
6.2 用户界面设计 |
6.3 系统功能 |
6.3.1 主要功能 |
6.3.2 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与分析功能 |
第7章 本溪-临江地区三维地质建模与深部地质结构 |
7.1 区域地质背景 |
7.1.1 太古宇 |
7.1.2 古元古界 |
7.1.3 新元古界 |
7.1.4 古生界 |
7.1.5 中生界 |
7.1.6 新生界 |
7.2 建模块划分 |
7.3 剖面的绘制 |
7.4 三维地质模型与分析 |
第8章 基于微服务的三维地质模型共享服务系统设计 |
8.1 三维地质模型数据与微服务 |
8.1.1 三维地质模型数据的特点 |
8.1.2 微服务 |
8.1.3 建设三维地质模型共享服务系统的必要性 |
8.1.4 三维地质模型共享服务系统 |
8.2 基于微服务的三维地质模型共享服务系统整体架构 |
8.3 三维地质模型共享服务系统的应用 |
8.3.1 深部地质研究 |
8.3.2 构建“地表-地下”一体化系统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VTK的地震数据三维可视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 |
2.1 地震勘探介绍 |
2.2 可视化技术 |
2.3 VTK |
2.4 PyQt5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需求 |
3.1 系统的目的 |
3.2 系统的功能性需求 |
3.3 系统的性能需求 |
3.4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的总体结构 |
4.2 系统功能设计 |
4.3 系统重要对象类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的开发环境 |
5.2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对未来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基于分形—地质统计学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三维地质建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储量估算与地质统计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分形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5.3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矿山三维地质模型构建研究 |
2.1 矿山基本特征 |
2.1.1 铁矿矿山地质 |
2.1.2 蛇纹岩矿矿山地质 |
2.1.3 瓷土矿矿山地质 |
2.2 矿山地质数据库 |
2.2.1 铁矿地质数据库的构建 |
2.2.2 蛇纹岩矿地质数据库的构建 |
2.2.3 瓷土矿地质数据库的构建 |
2.3 三维矿体模型的构建 |
2.3.1 铁矿三维矿体模型 |
2.3.2 蛇纹岩矿三维块体模型 |
2.3.3 瓷土矿三维矿体模型 |
2.4 样品统计与组合 |
2.4.1 铁矿体样品品位统计与组合 |
2.4.2 蛇纹岩矿体样品品位统计与组合 |
2.4.3 瓷土矿体样品品位统计与组合 |
2.5 本章小结 |
3 距离幂次反比法改进及应用研究 |
3.1 距离类型 |
3.1.1 闵可夫斯基距离 |
3.1.2 标准化距离 |
3.1.3 相关距离 |
3.2 距离幂次反比法及其改进 |
3.2.1 距离幂次反比法 |
3.2.2 品位估值研究方案 |
3.2.3 品位估值实现过程 |
3.3 铁矿矿体品位估值 |
3.3.1 距离权重对TFe品位估值的影响 |
3.3.2 样品点数量对TFe品位估值的影响 |
3.4 蛇纹岩矿矿体品位估值 |
3.4.1 距离权重对蛇纹岩矿矿体品位估值的影响 |
3.4.2 样品点对蛇纹岩矿矿体品位估值的影响 |
3.5 瓷土矿矿体品位估值 |
3.5.1 距离权重对瓷土矿矿体品位估值的影响 |
3.5.2 样品点对瓷土矿矿体品位估值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克里格方法在矿石品位估算中的应用研究 |
4.1 分形理论 |
4.1.1 分形原理提出 |
4.1.2 分形特征与分形维数 |
4.1.3 矿石品位分形插值 |
4.2 变异函数 |
4.2.1 有基台模型 |
4.2.2 无基台模型 |
4.2.3 分形变异函数 |
4.3 克里格方法原理及矿石估值 |
4.3.1 普通克里格法 |
4.3.2 分形克里格方法 |
4.3.3 矿石品位估值方案 |
4.4 变异函数的拟合 |
4.4.1 铁矿样品品位变异函数拟合 |
4.4.2 蛇纹岩矿样品变异函数拟合 |
4.4.3 瓷土矿变异函数拟合 |
4.5 克里格方法估值结果 |
4.5.1 铁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
4.5.2 蛇纹岩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
4.5.3 瓷土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多点地质统计学的改进及应用研究 |
5.1 多点地质统计学基本原理 |
5.2 SNESIM方法基本原理 |
5.2.1 SNESIM方法 |
5.2.2 SNESIM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形式 |
5.3 SNESIM方法改进研究 |
5.3.1 品位估值中的特殊问题处理 |
5.3.2 训练图像的建立 |
5.3.3 一种新的矿石品位估值方法 |
5.4 铁矿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
5.5 蛇纹岩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
5.5.1 Ni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
5.5.2 MgO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
5.6 瓷土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
5.6.1 Li_2O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
5.6.2 Ta_2O_5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矿石品位估值方法的估值特征研究 |
6.1 铁矿估值品位对比 |
6.1.1 估值品位偏差分析 |
6.1.2 估值品位趋势分析 |
6.1.3 估值品位变异函数分析 |
6.2 蛇纹岩矿估值品位对比 |
6.2.1 估值品位偏差分析 |
6.2.2 估值品位趋势分析 |
6.2.3 估值品位变异函数分析 |
6.3 瓷土矿估值品位对比 |
6.3.1 估值品位偏差分析 |
6.3.2 估值品位趋势分析 |
6.3.3 估值品位变异函数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BIM与WebGL的机场道面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场道面管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BIM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3 BIM-WebGL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BIM-WebGL的机场道面管理系统框架搭建 |
2.1 概述 |
2.2 国内外机场道面管理系统框架对比分析 |
2.3 基于BIM-WebGL的机场道面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2.3.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3.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2.4 基于BIM-WebGL的机场道面管理系统框架与各模块设计 |
2.4.1 基于BIM-WebGL的机场道面管理系统框架 |
2.4.2 基于BIM-WebGL的机场道面管理系统模块构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场道面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搭建 |
3.1 概述 |
3.2 机场道面分区 |
3.2.1 道面分区的意义 |
3.2.2 道面分区的流程 |
3.3 机场道面基础数据及采集方法 |
3.3.1 机场总体概况 |
3.3.2 道面基本信息 |
3.3.3 航空荷载 |
3.4 机场道面质量技术参数采集方法 |
3.4.1 道面损坏状况周期性检测方案 |
3.4.2 道面质量技术参数实时监测方案 |
3.5 机场道面质量状况指数评价计算 |
3.6 多元异步机场道面检测数据融合 |
3.6.1 融合数据预处理 |
3.6.2 数据融合过程 |
3.7 道面数据库建立与管理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BIM的机场道面三维模型建立 |
4.1 概述 |
4.2 BIM建模软件分析比较 |
4.3 机场二维AutoCAD图形建立 |
4.4 基于Revit建立机场道面族库 |
4.5 机场三维BIM模型建立 |
4.5.1 二维CAD底图导入 |
4.5.2 “道面族”拼接整合 |
4.6 BIM开发方式 |
4.6.1 Revit API二次开发 |
4.6.2 Dynamo可视化编程技术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BIM与 WebGL的道面病害三维可视化方案 |
5.1 概述 |
5.2 信息可视化技术 |
5.2.1 道面质量可视化过程 |
5.3 机场道面病害展示指标体系 |
5.4 道面病害三维可视化技术 |
5.4.1 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病害检测信息可视化方案 |
5.4.2 基于BIM与 WebGL集成的病害检测信息可视化方案 |
5.5 病害表达图示及方案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WebGL的 BIM场景浏览器搭建 |
6.1 概述 |
6.2 WebGL及 Three.js原理研究 |
6.2.1 WebGL原理 |
6.2.2 Three.js原理 |
6.3 基于轻量化需求的BIM模型数据提取与格式转换 |
6.3.1 JSON到 OBJ的格式转换 |
6.3.2 OBJ转换文件渲染与显示 |
6.4 基于Three.js搭建BIM场景浏览器 |
6.5 基于BIM场景浏览器导入BIM模型并可视化渲染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BIM-WebGL的机场道面管理系统开发 |
7.1 概述 |
7.1.1 BIM的定义 |
7.1.2 BIM的组成与功能 |
7.1.3 网络BIM(WebGL-BIM) |
7.2 基于BIM-WebGL的机场道面管理系统开发方式 |
7.3 基于BIM-WebGL的机场道面管理系统开发平台 |
7.4 基于BIM-WebGL的机场道面管理系统开发环境 |
7.5 基于BIM-WebGL的机场道面管理系统界面示意图 |
7.5.1 系统总览 |
7.5.2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功能模块 |
7.5.3 BIM功能模块 |
7.5.4 WebGL输出功能模块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附录 A 研究机场跑道单元PCI计算结果分析表 |
附录 B 论文中核心原理方法的源代码 |
(6)基于高密度三维地震河道砂体储层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地震储层预测相关方法理论 |
2.1 地震叠前资料分析原理及作用 |
2.1.1 AVO分析原理及作用 |
2.1.2 叠前弹性反演原理及作用 |
2.2 地震储层解释技术及作用 |
2.2.1 三维可视化的工作原理 |
2.2.2 三维体解释技术 |
2.2.3 三维体解释技术实际应用 |
第3章 高密度地震资料的特征分析 |
3.1 概述 |
3.2 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在河道砂体刻画中的作用 |
3.3 高密度地震资料的应用效果分析 |
3.3.1 叠前CRP道集分析 |
3.3.2 分角度叠加数据体分析 |
第4章 储层岩石物理分析 |
4.1 概述 |
4.2 测井资料品质分析 |
4.3 岩石物理建模 |
4.3.1 粘土骨架点确定 |
4.3.2 储层参数计算 |
4.4 横波速度预测 |
4.4.1 横波模拟理论分析 |
4.4.2 研究区横波速度预测 |
4.5 研究区储层敏感参数优选 |
第5章 优质储层地震预测应用实例研究 |
5.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5.1.1 区域地质简况 |
5.1.2 油气勘探简况 |
5.1.3 研究区头屯河组沉积储层特征 |
5.1.4 研究区头屯河组河道型岩性油气藏成藏要素 |
5.2 研究区头屯河组河道外形及边界精细刻画技术 |
5.3 研究区头屯河组AVO属性油气识别技术 |
5.4 研究区头屯河组储层叠前同时反演 |
5.4.1 地震地质综合标定 |
5.4.2 头屯河组叠前同时反演 |
5.5 高产储层预测技术 |
5.5.1 高产敏感参数分析 |
5.5.2 趋势体控制下的地质统计学反演 |
5.6 研究区河道型砂体优质储层预测的方法流程 |
5.7 应用效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乌里雅斯太凹陷H区K1baⅣ段地质特征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区域及主要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区域研究现状 |
1.2.2 储层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地质建模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流程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研究区位置及勘探开发现状 |
2.3 地层特征与地层划分对比 |
2.3.1 地层特征 |
2.3.2 确定标志层 |
2.3.3 地层划分与对比成果 |
第三章 构造特征 |
3.1 构造解释 |
3.1.1 单井层位标定 |
3.1.2 三维构造解释 |
3.1.3 构造变速成图 |
3.2 结构特征 |
3.3 断裂特性 |
3.3.1 平面构造特性 |
3.3.2 纵向构造特性 |
3.4 平面上构造区块单元的划分 |
3.4.1 东部洼槽带 |
3.4.2 西部洼槽带 |
3.4.3 东部缓坡带 |
3.4.4 东部鼻状构造带 |
3.4.5 中部断垒带 |
3.4.6 西部鼻状构造带 |
3.4.7 西部反转带 |
3.5 构造的演化过程 |
3.5.1 断陷形成早期 |
3.5.2 断陷稳定期 |
3.5.3 断陷萎缩期 |
3.5.4 回返抬升期 |
第四章 沉积相特征 |
4.1 沉积相标志 |
4.1.1 岩石学特征 |
4.1.2 测井相 |
4.2 沉积相特征和沉积类型 |
4.2.1 扇三角洲沉积 |
4.2.2 湖相沉积 |
4.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4.3.1 单井相分析 |
4.3.2 连井相分析 |
4.3.3 沉积演化及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
第五章 储层预测模型 |
5.1 地震属性的筛选和优化 |
5.1.1 均方根振幅(振幅统计类) |
5.1.2 地震波弧线长值(频谱类统计类) |
5.1.3 平均信噪比(地震道相关统计类) |
5.1.4 平均瞬时频率(复地震道统计类) |
5.2 反演难点及解决办法 |
5.2.1 构造破碎,断裂发育 |
5.2.2 地震资料纵向分辨低 |
5.2.3 测井曲线数据差异大 |
5.2.4 波阻抗重叠严重,砂泥岩无法有效识别 |
5.2.5 纵向反演层系多 |
5.3 反演方法的优选 |
5.3.1 常规反演方法 |
5.3.2 反演方法优选 |
5.3.3 稀疏脉冲反演基本原理 |
5.4 反演关键参数的确定 |
5.4.1 确立反演流程 |
5.4.2 优选反演参数 |
5.5 反演模型检验 |
5.6 油气成藏研究 |
5.6.1 成藏条件与机制 |
5.6.2 油气成藏模式 |
5.6.3 潜力层系的成藏特征 |
第六章 三维地质建模 |
6.1 地质建模目的 |
6.2 建模方法简述 |
6.2.1 确定性建模方法 |
6.2.2 随机建模方法 |
6.3 建模技术路线及流程 |
6.4 模型建立 |
6.4.1 构造模型 |
6.4.2 岩相模型 |
6.4.3 属性模型 |
6.5 模型验证 |
6.6 剩余油分布特征 |
6.6.1 纵向剩余油分布规律 |
6.6.2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
第七章 勘探开发实践应用 |
7.1 加强地质综合研究,寻找储量接替潜力 |
7.2 完善注采井网,扩大水驱波及体积 |
7.3 强化注水系统,保持老井固有生产能力 |
7.3.1 油井转注 |
7.3.2 扩大油层水驱波及体积 |
7.4 加大油层改造措施,提高油井产量 |
7.4.1 老井压裂 |
7.4.2 解堵驱油 |
7.5 调整方案总结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学术论文 |
2.参与科研项目及科研获奖 |
作者简介 |
1. 基本情况 |
2. 教育背景 |
(8)碎小断块区构造精细解释及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技术研究现状 |
0.2.2 断裂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0.4 主要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研究区位置 |
1.2 区域构造演化 |
1.2.1 断陷阶段 |
1.2.2 坳陷阶段 |
1.2.3 构造反转阶段 |
1.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1 地层对比原则和方法 |
2.2 标准层特征 |
2.3 葡萄花油层地层特征及展布规律 |
第三章 精细构造解释 |
3.1 层位标定 |
3.1.1 地震层位标定方法原理 |
3.1.2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法基本流程 |
3.1.3 地震反射特征 |
3.2 三维构造精细解释 |
3.2.1 层位精细解释 |
3.2.2 断层精细解释 |
3.2.3 断层组合技术 |
3.2.4 新老断层对比分析 |
3.3 构造成图 |
3.3.1 等T_0图编制 |
3.3.2 速度场的构建 |
3.3.3 构造成图与精度分析 |
3.4 构造特征分析 |
3.4.1 构造特征 |
3.4.2 构造圈闭特征 |
3.4.3 断裂特征 |
第四章 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分析 |
4.1 油水分布规律 |
4.1.1 单井纵向油水分布特征 |
4.1.2 平面油水分布规律 |
4.2 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4.2.1 油源断裂对油气供给的控制作用 |
4.2.2 断裂对圈闭形成的控制作用 |
4.2.3 油藏成因分析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4.2.4 葡萄花油藏成藏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9)地下实验室新场场址地质特征研究与三维地质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2 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质背景 |
2.3 小结 |
3 新场岩体地表地质特征 |
3.1 地表岩性特征 |
3.2 地表断裂特征 |
3.3 小结 |
4 场址岩体地球物理特征 |
4.1 岩石物性特征 |
4.2 场址深部地球物理特征 |
4.3 小结 |
5 场址深部地质特征 |
5.1 场址岩体完整性勘察 |
5.2 断层的钻孔勘察及其特征 |
5.3 小结 |
6 新场三维地质建模 |
6.1 数据准备 |
6.2 地表模型 |
6.3 钻孔数据的导入与解译 |
6.4 地球物理剖面导入与解译 |
6.5 断裂模型的建立 |
6.6 岩体模型的建立 |
6.7 模型可视化分析应用 |
6.8 小结 |
7 地下实验室场址地质特性评价方法 |
7.1 场址断裂特征研究方法 |
7.2 深部岩体规模及完整性研究方法 |
7.3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昆明某建筑场地地基岩溶发育规律及三维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发育规律的相关研究 |
1.2.2 三维可视化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岩溶发育环境 |
2.1 自然地理及工程概况 |
2.2 区域地壳稳定性 |
2.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2 地震 |
2.3 区域地质环境 |
2.3.1 地形地貌 |
2.3.2 地层岩性 |
2.3.3 地质构造 |
2.3.3.1 区域构造 |
2.3.3.2 近场构造 |
2.3.3.3 区内构造 |
2.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岩土层含水特性 |
2.4.2 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
2.4.3 岩溶水的补给-径流-排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溶发育特征 |
3.1 研究区岩溶发育形态 |
3.1.1 研究场地外围岩溶 |
3.1.2 场区地基岩溶 |
3.1.2.1 场区地基结构及地层单元 |
3.1.2.2 场区地基岩溶形态 |
3.2 场区岩溶空间分布规律 |
3.2.1 岩溶发育平面分区 |
3.2.2 岩溶发育垂向分带 |
3.2.3 深部岩溶问题 |
3.3 场区岩溶发育的受控因素分析 |
3.3.1 地层岩性及产状控制岩溶的发育程度 |
3.3.2 地质构造影响岩溶的发育趋势 |
3.3.3 地下水影响岩溶的发育范围 |
3.4 场区岩溶作用 |
3.4.1 岩石与岩体 |
3.4.2 构造 |
3.4.3 场区地基岩溶发育史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岩溶发育规律的三维可视化 |
4.1 三维地质建模理论 |
4.2 三维建模软件(SKUA-GOCAD)简介 |
4.3 场区三维地层结构模型的构建 |
4.3.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4.3.2 不同地质界面的构建 |
4.3.3 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 |
4.4 场区地基岩溶化分析 |
4.4.1 基于场区地基三维模型的岩溶化分析 |
4.4.2 基于勘察钻孔三维视图的岩溶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场区三维模型的场地溶洞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 |
5.1 计算模型结构概化 |
5.2 模型介质参数选取 |
5.3 场地溶洞围岩稳定性三维数值分析 |
5.3.1 模型构建 |
5.3.2 计算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及论文发表) |
四、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断裂系统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IM与Web的历史建筑可视化预警系统的研发[D]. 曾泽颖.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7)
- [2]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与建模系统研究[D]. 冉祥金. 吉林大学, 2020(01)
- [3]基于VTK的地震数据三维可视化[D]. 刘策. 长江大学, 2020(02)
- [4]基于分形—地质统计学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研究[D]. 刘占宁.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5]基于BIM与WebGL的机场道面管理系统研究[D]. 刘震. 东南大学, 2019(01)
- [6]基于高密度三维地震河道砂体储层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D]. 卞保力.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7)
- [7]乌里雅斯太凹陷H区K1baⅣ段地质特征综合研究[D]. 任江丽. 西北大学, 2019(01)
- [8]碎小断块区构造精细解释及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研究[D]. 赵爽.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9]地下实验室新场场址地质特征研究与三维地质建模[D]. 罗辉.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19(03)
- [10]昆明某建筑场地地基岩溶发育规律及三维可视化研究[D]. 刘文祥.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