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员的自我效能与运动信心模式的理论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泽磊[1](2021)在《积极领导的结构测量、形成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华为从1987年2万元人民币起家,到2018年总营业收入近7000亿人民币,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华为因此而成为千亿美元的企业。5G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华为在技术标准、专利、基站设备、协议支持等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标志着华为已掌握了制定新一代移动标准的话语权;标志着华为站在了通讯行业产业链的最顶端。华为的成长与蜕变,不仅是中国制造的象征,中国企业的骄傲,同时引领了世界通讯行业的发展。而华为的这些骄人的战绩,与任正非的非凡管理思想、经营理念和领导行为密不可分。任正非所表现的带领企业走出低谷,走向成功;发现企业优势、发扬其优势、面对困难不畏惧、不放弃,不忘初衷的领导行为,被称为积极领导行为。积极领导行为又称为积极领导。积极领导是指领导者关注组织及成员优势、能力和潜力,培养其向善(美德)取向,并帮助组织及成员取得非凡的、惊人的、超出预期成就的积极领导行为。学术界对积极领导份外关注,虽然在积极领导的测量、积极领导的形成和积极领导的影响结果方面,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未能从如何建立珠穆朗玛峰目标视角测量积极领导在现有“建立和实现珠穆朗玛峰目标”的维度测量中,忽略了建立什么样的目标、如何建立这些目标的关键内容,不利于珠穆朗玛峰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学术界深入理解与测试积极领导,难以为积极领导的管理实践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2)未能从有效实现珠穆朗玛峰目标视角测量积极领导在现有“建立和实现珠穆朗玛峰目标”的题项中,忽略了实现目标最本质的内容,不利于珠穆朗玛峰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学界对积极领导的准确理解,难以为积极领导的管理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3)缺少通过认知—情感加工系统揭示心理韧性影响积极领导形成的动态中介机制研究由于积极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行为,因此,研究积极领导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动态分析。然而,目前基于积极领导的研究,却忽略了其动态性的特点。认知情感加工系统(Cognitive Affective Processing System,CAPS)具有可被激活性、动态性且是行为的直接决定因素等特点。所以,CAPS是揭示心理韧性动态影响积极领导形成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目前研究中,却忽略了这个重要的作用路径,不利于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动态影响机制研究,不利于对积极领导形成的全面理解和掌握。(4)缺乏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作用机制的研究,更缺乏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往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影响的研究,多数集中在积极领导对工作绩的直接影响,缺乏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作用机制的研究,更缺乏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中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作用机制的研究。然而,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影响机制研究,不仅加深了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影响的认知,丰富了积极领导影响效果的理论研究,而且还能使组织中的领导者利用已发现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有效地控制积极领导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积极领导的首要目标就是帮助组织成员实现非凡业绩,而非凡业绩能从工作绩效中的创新绩效得到更好的体现;同时非凡业绩的实现也离不开对角色外绩效的投入,而角色外的投入能从工作绩效中的组织公民行为维度得以充分体现。然而,现有的研究却缺乏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不利于丰富积极领导的理论研究,难以有效指导管理实践。(5)缺乏对积极领导的动态、跨层次、混合方法的研究现有对积极领导更偏重的是静态、截面研究。然而,积极领导是一种动态行为。但是,目前研究却忽略了动态数据的获得。同时,对积极领导更关注的是个体层面的研究,忽略了多层次、跨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不利于对积极领导的形成及作用效果的更全面理解。基于以上研究不足,本文的研究内容是(1)修订积极领导的测量量表(子研究1);(2)从心理韧性视角揭示积极领导的动态形成机制(子研究2);(3)从影响效果角度揭示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子研究3)。本文采用的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子研究1,首先通过相关文献回顾和35名领导的深度访谈,对积极领导内涵和维度进行识别,生成量表题项,之后历经二次问卷调查,通过获得233份有效问卷和325份有效问卷,优化量表题项,最终通过325份有效问卷对修订的量表进行验证。对于子研究2,在预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正式调查。正式调查以企业中的领导者为调查对象,通过自评方式,二时段、每时段间隔4周等方式,共获取有效问卷286份。对于子研究3,在预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正式调查。正式调查以企业的团队主管和直属员工为调查对象,通过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二时段、每时段间隔4周等方式,获取61个团队,共计248套有效问卷。本文的研究结论(1)从“积极沟通”、“积极意义”、“发现优势”、“真正乐观”四维度测量积极领导,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2)心理韧性是促使积极领导形成的重要前因变量;(3)积极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能揭示心理韧性促使积极领导形成的中介机制;(4)组织间竞争是心理韧性促使积极领导形成的边界条件;(5)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是积极领导的重要结果变量;(6)领导认同感能揭示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作用的中介机制,能揭示积极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作用的中介机制;(7)主动性人格是积极领导与领导认同感关系间重要的边界条件。本文理论贡献体现在(1)修订了积极领导的测量量表;(2)验证了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3)揭示了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影响的动态中介机制;(4)识别出了在心理韧性与积极领导之间的动态中介机制存在的边界条件;(5)验证了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正向影响;(6)揭示了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本文研究理论意义体现在:(1)加深了对积极领导概念、内涵的理解;(2)补充了积极领导的形成机制研究;(3)增加了积极领导的作用效果研究;(4)拓展了认知情感加工系统(CAPS)、特质激活理论和社会认知等理论的应用。同时本文研究结论从(1)“积极沟通”、“积极意义”、“发现优势”和“真正乐观”甄别和培养积极领导行为;(2)提高领导者的心理韧性,促使积极领导行为产生;(3)提高积极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中介效应,有助于提升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影响;(4)提高领导认同感,有助于提升积极领导对员工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5)高主动性人格的员工,有助于其对积极领导认同感的提升,进而有助于员工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提升等方面,为企业(组织)发现、培养积极领导,激发员工实现非凡业绩,助力企业实现非凡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褚昕宇[2](2021)在《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重大文件和政策的问世也推动着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提供了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保障,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计划,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青少年只有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才能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的健康目标。从近日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和国内外研究数量的不断增加不难看出,国内外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运动不足成为了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锻炼习惯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获取青少年锻炼习惯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构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运用回归、层次聚类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将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社会建构理论相结合,揭示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中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及特征,提出了干预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策略,为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整体情况有待改善,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趋于多元。青少年自我感觉健康状况良好,但由于久坐、屏幕依赖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青少年身体活动时间不足,多数青少年未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其中女生差于男生;青少年体育课内外身体活动量不够;青少年有一定的参与锻炼的意识和认知,但在锻炼主动性和知识方面有所欠缺。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受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为了探究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构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揭示出包含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四个方面的32条目的影响因素,通过专家赋权的AHP模型建构,为揭示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及其内部机制提供测量工具。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的方法验证了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因素模型各因素(25条目)均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学校因素高于其他影响因素,鉴于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对其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3)运用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问卷和SRHI量表进一步分析模型中各条目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程度,显示个人因素中的享受乐趣、舒缓压力,实现目标的满意感,体育活动主动性有助于青少年产生并保持体育锻炼习惯;家庭因素中,父母体育知识和运动习惯、家庭体育锻炼氛围和父母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因素中,学业压力、体育老师指导水平、参加学校的体育社团、同伴们参与体育锻炼,对影响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亦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社会因素中,政府大型体育活动、城市运动设施易得性和政府推广是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较重要因素。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各模块的影响因素之间均有复杂性的联系。学校因素目前可能在对个人的在体育中感受的乐趣或个人满意感和学业压力等方面有负向的影响。社会因素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系数较高并且均是正向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青少年在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和体育锻炼习惯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男性明显优于女性。通过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分析显示,年龄越小,体育锻炼习惯受到家庭影响越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受学校影响越明显,16-18岁阶段受学校因素影响达到峰值,随着青少年的不断成长,社会因素的影响逐步显现。(4)揭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即通过情景线索、激励和锻炼行为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具有促进作用。在个体层面上锻炼意识和情景线索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作用的关键。社会层面作用机制体现在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整体效应和各因素间的互动关系。作用机制的特点表现为:体育锻炼习惯促进的早期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奖励作用的动态性和习惯养成的长期性。(5)根据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予以青少年锻炼习惯干预,应该进一步关注认知-意向-行动-保持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注重锻炼意识诱导和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和促进社区、学校、家庭的体育锻炼促进网络体系建立的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干预策略。
孙玥[3](2021)在《大学生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员自我谈话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付星辰[4](2021)在《全国男排超级联赛队员赛前焦虑、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与其比赛成绩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正逐渐成为体育强国,传承女排拼搏精神的排球运动倍受国人喜爱,也有了巨大的发展。中国男子排球超级联赛是我国国内最高水平的赛事,在这一高手对决中,心理调控水平已成为影响其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高水平运动员虽然自我效能感较高,成就动机较积极,但也会存在赛前焦虑的心理状况。因此,非常有必要调查参加中国超级联赛男排运动员的赛前焦虑、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与其比赛成绩的关系,以总结和找出在训练和培养队员方面存在的经验和不足。研究旨在为高水平教练员日常训练、队员心理意志品质的培养以及提高比赛成绩提供参考依据。文中以情绪动机、焦虑方向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心理测量法以及专家访谈法,对参加2019-2020中国男排超级联赛队员的赛前焦虑、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以及比赛成绩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主要运用相关、回归等方法来统计和分析数据。研究结论如下:4.1.1在维度得分排序中,全国男排超级联赛队员的状态自信心得分高于焦虑总分,说明这一群体整体趋向是自信占据主动。4.1.2第1组队伍“追求成功的动机”得分较其他队伍高,说明他们能够正视对手,用坚定的信念去完成比赛任务。4.1.3第3组队伍“避免失败的动机”得分稍高,说明这一群体缺少成功经验的鼓励和影响,思想包袱较重。4.1.4在不同比赛成绩队伍间的比较中发现,名次靠前队员的焦虑适当、动机积极,自我评估更为准确。4.1.5全国男排超级联赛队员的状态自信心对比赛成绩的影响较大。4.1.6全国男排超级联赛队员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对其成就动机和比赛成绩的影响相对更加深远。4.1.7全国男排超级联赛队员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能够有效预测比赛成绩。4.1.8无论是否关联比赛成绩,也无论是否关联正面情绪或负面情绪,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始终存在;在这些关联作用中,均需要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才能更好的提高比赛成绩。建议如下:4.2.1鉴于名次靠后的男排队员表现出一定的焦虑、害怕失败,自信信念不稳定等情况,建议领队和教练员要注意利用赛前准备会、个别交流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水平,最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谋求更好的出路,以激发他们的斗志,产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来减少后顾之忧,以便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4.2.2鉴于调研群体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可以很好的预测比赛成绩,建议教练员通过表扬和奖励等手段来进一步激发队员的斗志和自信,通过对个人能力、价值存在的肯定来辅助他们审时度势、合理评判,还可以通过优秀成功案例的树立与展示来帮助队员学有方向,赶有动力,养成和谐互助、默契配合的队风,这些都非常有助于持续提升团队整体作战水平。4.2.3鉴于自我效能感存在的重要中介作用,建议在调控男队员情绪时,要注意培养他们自信、自主推测和判断力,这些有助于队员在比赛中稳定或超常发挥。
谢仕莲[5](2020)在《来华留学生太极拳参与体验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太极拳是众多武术拳种中的一种,其行云流水、深绵不息的气势,松缓自然、空灵睿智的神韵,以及老少皆可练习的运动方式,深受大众喜爱。因其具有的技击攻防、健身、养生价值,而在国外广受推崇。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示,武术国际化推广传播效果并不理想。来华留学生是太极拳国际推广的另一特殊受众群体,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太极拳在此群体中的教学传播效果,加强中外语言与中外体育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明确留学生对中国的人文情怀的意义。但面对越来越多停留于中国的留学生,在国家竭尽全力探索和实施向外推广武术文化的同时,却忽视了来到中国本土学习武术的这一特殊受教育群体,导致各高校对留学生的武术教学一直存在着理论严重落后于实践的状况。并且,中国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否符合留学生对太极拳的习练需求,以及教师期待的教学效果与留学生的学练效果是否相似或一致等问题都需要解决和回答。因此,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方法,辅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焦点小组研究方法,应用太极拳基本原理,结合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进行交叉研究,对留学生的太极拳参与体验采取多方面论述。包括对参与前留学生体验动机的梳理,参与过程中留学生获得的具体体验,以及参与后产生的体验意义。同时,根据留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遭遇的体验阻碍,提出改善留学生参与体验质量的建议或措施。研究认为:1)留学生太极拳参与体验主要体现为宏观的教学习练体验、微观的中国体育体验,以及延伸的交流互动体验,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2)参与体验受留学生本土文化背景(语言、体育文化思想)、习练时间、习练拳种的影响;3)留学生太极拳参与行为为留学生带来新的体悟认识、个人思想行为规范、和谐状态的精神追求的体验效益。
周浩[6](2020)在《球场观众自律研究 ——以CBA太原赛区为例》文中指出自律和他律是规制个体行为的两种主要方式,从文明进程角度看,他律总是朝着自律的方向发展,自律和他律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使个体行为控制在“不逾矩”的范围。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快速发展,职业化、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球场观众不文明行为却一直是赛场上的不和谐因素。培育文明观众,建设文明看台文化,是CBA联赛的重要任务之一。研究立足于球场观众不文明行为,探讨球场观众自律问题,认为自律能够提高球场观众的文明程度。采用质性和量化方法对球场观众自律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提出了球场观众自律概念,并通过质性研究法对其进行解构,构建了球场观众自律的概念模型;其次,以质性研究结果为基础编制了球场观众自律量表,并分析了球场观众自律的群体差异;再次,构建了球场观众自律的网络模型,从网络视角探讨了球场观众自律的内部机制问题,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建立了球场观众自律的前因-后效模型;最后,构建了球场观众自律“引导-自觉型”培育模式。研究结果如下:(1)球场观众自律是观众在内化社会规范和球场规范为自己认同的基础上,在球场中面对道德情境时,主动抑制负面行为以符合规范要求的一种能力。球场观众自律结构包括规范内容认知、规范价值判断、身份责任认同、球场观众环境责任认同、球场秩序责任认同、自我行为监督、自我行为调控、情绪抑制和行为抑制9个范畴。球场观众自律的概念模型包括规范认知、责任认同、自我调节和冲动抑制4个维度。规范认知是球场观众自律的基础和依据,责任认同是观众将外部规范内化的过程,是对规范认知的深化,是观众对自身责任的一种高度接受并赋予主体意义的状态,自我调节和冲动抑制是球场观众自律两种相对具象的表征,突出了自律的理性特征。(2)球场观众自律量表由规范认知、自我调节、责任认同和冲动抑制4个测量维度构成,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评价球场观众自律能力的测量工具。(3)球场观众自律在性别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女性观众的自律能力要高于男性,贝叶斯统计显示,数据可为这种差异性提供极强的证据;球场观众自律在年龄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球场观众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上均显示出年龄越大得分越高的趋势。贝叶斯统计显示,除责任认同维度上的年龄差异获得弱证据支持外,其它维度和量表总分的年龄差异均获得了极强证据支持;球场观众自律在职业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在总量表和各维度得分上,学生群体的得分居高,并与其它职业群体产生了显着差异。性别、年龄和职业能够解释球场观众自律16.3%的变异,三个变量对球场观众自律的解释力大小分别是:年龄>性别>职业。(4)球场观众自律GLASSO网络模型与潜变量一阶四因子模型较为吻合,4个维度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关系,相反,某一维度的测量题项与其他维度的测量题项联系更加密切。此外,4个维度在球场观众自律GLASSO网络模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尽相同,在球场观众自律结构中,责任认同是球场观众自律的核心维度,在球场观众自律表征过程中,责任认同和规范认知发挥着重要的“启动”作用,自我调节则更多地充当了“中介变量”,冲动抑制处于从属状态。男性和女性的自律网络模型存在着很大差异,男性球场观众自律网络模型较女性而言更加复杂,结构之间相互影响的现象更为明显。(5)探讨了球场观众自律的前因和后效机制,构建了球场观众自律的前因-后效模型,人格(尽责性和宜人性)和道德认同是球场观众自律的前因变量,道德认同在人格(尽责性和宜人性)影响球场观众自律时具备调节效应,自我效能感和文明行为是球场观众自律的后效变量,自我效能感在球场观众自律促进文明行为产生过程中具备中介效应。(6)在球场观众自律弹簧模型指导下,建议球场观众自律培育采用“引导-自觉型”模式,遵循引导性、长期性和互动性原则,以道德认同和群体规范为主要动力,注重球场观众自律培育过程中的他律保障。实践中,可围绕5个方面开展球场观众自律培育工作:提高球场观众自律意识、完善球场观众文明行为的规范制度、建立球场观众自律培育的基础管理、充分利用球迷协会的引导作用、建立球场观众自律培育的监督机制。球场观众自律培育是一个长期化的过程,需要各方协调发力,推动球场观众自律培育工作常态化。
田霆[7](2020)在《新时代大众跑行为机理及调控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新时代,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新时代,大众跑步运动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引导大众科学化、系统化、常态化地参与跑步运动,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优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提升大众跑者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我国从1995年开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以多种方式鼓励大众参与全民健身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跑步盛行的当今,大众通过跑步运动提升跑步行为水平、促进身心群和谐发展、拓展社会资本的效果与自身需要、社会需要和政府预期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学术界关于跑步行为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马拉松运动宏观层面或中观层面的研究,以及大众健身行为微观层面的研究,而以大众跑行为为研究对象的专题研究,特别是在深入调查与数据分析并结合宏观社会环境前提下,针对大众跑问题内在机理、影响因素、调控策略等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因此,基于现实问题与理论研究的需要,本文将大众跑行为决定过程纳入研究视野,以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对大众跑行为进行分析,提出了解释大众跑行为的理论框架,结合跑步项目特征进行分析,基于研究框架以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依据,构建了大众跑行为机理模型,对大众的跑步行为偏好、影响因素和微观机理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以个人问卷调研的数据为基础,结合PLS结构方程模型,对模型中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同时,以大众跑行为的组织(跑团等)问卷调研的数据为基础,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大众跑步环境现状与主要阻碍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本文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大众跑行为的解释框架及其验证模型。提出了大众跑行为受大众跑步能力、跑步意向、跑步资源和时间的正向影响,其中跑步资源和时间对跑步行为的影响最大;验证了各因素对大众跑行为、跑步意向、跑步能力、跑步态度和主观规范的影响。第二,大众跑行为的组织环境因素及其重要性分析。提出了大众跑行为的组织环境要素及其重要性和现状,以及大众跑行为组织环境要素与大众跑行为水平的关系模型;指出了管理者支持、财务支持、赛事支持、制度激励、活动安排、训练安排、日常训练指导、比赛期间指导、运动损伤指导和服务保障对大众跑行为的持续性有正向影响。第三,大众跑行为主要阻碍识别及其影响性分析。提出了大众跑行为的阻碍因素来源于个体、跑步项目和环境3个方面,这些大众跑行为的阻碍因素通过影响跑者的跑步意向、时间、跑步资源和跑步能力,对跑者的跑步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宏观层面的大众跑行为水平。第四,大众跑行为优化发展的调控策略研究。在实证分析和探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提高跑者的跑步意向,增强其跑步能力与跑步资源,优化时间配置为基本思路的促进大众跑行为的优化策略与建议,包括价值引领与宣传造势、科学训练与服务指导、场地设施建设与服务、培育扶持与组织监管、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与多元运营、规范发展与提升赛事质量。
仇飞云[8](2020)在《组织支持感对高水平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背景下,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影响高水平教练员执教水平的重要因素,竞技体育的国际化、职业化和市场化对高水平教练员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原有体制的依赖,使教练员的创新动力不足;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使原有的管理主体和运行主体发生着格局变化,原有藩篱的打破使组织对教练员支持的内涵和外延有了很大的变化,而内外组织情境的改变一定会对教练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社会认知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组织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尝试探讨教练员心理资本和教练员学习能力视角下,教练员组织支持感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教练员的组织支持感确实能够对他们在执教过程中的创新行为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教练员对组织支持的感知主要表现在制度支持和工具性支持两个方面,且两种形式的组织支持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都非常显着。这说明目前教练员创新构想的尝试和实施,离不开良好的组织支持环境,且教练员普遍拥有较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动机。因此,教练员的主管部门和领导,要通过为教练员提供多层面的创新支持,尤其是情感性组织支持,为教练员营造宽松的组织氛围,提高教练员创新绩效。(2)教练员心理资本在教练员组织支持感影响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效应上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这说明竞技体育组织为教练员提供的各种支持被教练员感知,改变了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动机,这些心理资本的变化驱动教练员创新构想的实施。因此,教练员的主管部门和领导要通过多种方式对教练员的心理资本进行开发和培育,培养乐观精神,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抵御创新挫折的坚韧性。(3)教练员学习能力在教练员组织支持感影响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效应上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这说明知识经济背景下教练员普遍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组织为教练员提供培训学习和以绩效管理为导向的学习行为支持下,教练员的创新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为解决执教过程中的不可确定性问题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学习能力的提高,教练员的自我效能感和处理问题的心理素质也变得更加强大,进一步增强了解决创新风险的能力。因此,教练员的主管部门和领导要以教练员的学习需求为导向,激励教练员主动学习、自我发展,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4)在组织支持感→教练员心理资本→教练员创新行为的路径分析中,研究得出:教练员组织支持感能够对教练员的心理资本水平产生显着正向影响,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结构变量中的制度支持相比工具性支持,对教练员心理资本的影响效应更加显着。同时研究还发现,教练员的心理资本水平能够积极正向影响教练员的创新行为,教练员心理资本结构变量中的自我效能感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比较显着,而教练员的乐观心理这一变量与教练员的创新行为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因果关系。由此可知,在教练员、组织、环境的三因素模型中,教练员组织提供的良好支持,如何驱动教练员产生积极的创新行为,教练员心理资本起到了关键作用。(5)在组织支持感→教练员学习能力→教练员创新行为的路径分析中,研究得出:教练员组织支持感能够积极正向影响教练员的学习能力,教练员组织支持结构变量中的工具性支持维度比制度支持维度,对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影响效应更显着。另外,研究还发现,教练员的学习能力能够积极正向影响教练员的创新行为。由此可以认为,良好的组织支持氛围,不仅培养了教练员积极的心理品质,也提高了教练员的学习能力,只有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才能保证教练员在执教中的创新绩效。(6)研究以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组织中个体创新行为、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个人学习能力和教练员创新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教练员组织支持感与教练员创新行为关系的影响机制模型,论证了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探究了教练员心理资本和教练员学习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认为本文的研究成果是对相关理论的发展和补充,研究结论可以作为相关研究的论据,同时也为教练员相关研究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张涵[9](2020)在《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竞技体育的发展情形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运动员产生了运动性心理疲劳,严重影响个体的运动成绩和生活状态,甚至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难以去除的阴霾。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备受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完成指定任务前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该任务的自我判断和评价。对于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来说,自我效能感水平关乎其在专项训练和比赛中的应对方式,如若其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其所持有的自信和付出努力的动机水平越高,也会有相应卓越的运动成绩。相反,如若其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便会对训练和比赛中产生的负性事件产生抵触情绪,将其视为一种威胁,逐渐避而远之,其运动成绩也会随之下降。在持有消极情绪,运动成绩无法提高反而下降的情况下,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极易产生运动性心理疲劳,因此探讨如何提高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并降低其运动性心理疲劳水平是十分有意义的。本研究将探究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关系,并深入分析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对目标群体的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影响。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修订适用于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量表》。研究对象选取以河北省为主的全国各大少年体育学校和羽毛球俱乐部的12至18岁羽毛球运动员,初测回收有效问卷194份,复测回收有效问卷289份。经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量表。第二部分,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现状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了河北省部分市级少年体育学校和羽毛球俱乐部的302名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探讨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在人口学变量上是否存在显着差异,并分析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设计并验证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提高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水平、降低其运动性心理疲劳水平的有效性。设计三个组别进行实验对比,对实验组被试实施以自我效能感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与此同时,对安慰剂组被试实施以时间管理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对对照组被试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结束后,再分别对实验组、对照组、安慰剂组的前后测数据以及三组之间的对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如下:第一,修订的《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量表》共含有十项题目,包含“比赛效能”和“训练效能”两个维度,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第二,在运动等级这一人口学变量上,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总体自我效能感和比赛效能维度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差异。第三,在年龄这一人口学变量上,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总体自我效能感及比赛效能维度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差异。第四,在性别、年龄和运动等级这三个人口学变量上,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运动性心理疲劳总分和成就感维度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差异,其中,性别在情绪/体力耗竭维度上也存在显着差异,运动等级在运动负评价维度上也存在差异。第五,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之间存在负性相关关系。第六,针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提升其自我效能感,进而降低其运动性心理疲劳水平。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其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之间是存在相关关系,且训练效能和比赛效能均对运动性心理疲劳有着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在改善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和运动性心理疲劳方面可以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帮助运动员调整心理状态,以便更好的应对训练和比赛。
张小敏[10](2020)在《肺癌患者运动自我效能量表的编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标准量表编制程序,编制适合我国肺癌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量表(Exercise self-efficacy scale for lung cancer patients,ESES-L),并检测其心理学测量属性,为临床科学评估肺癌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水平、探讨作用机制以及制定干预措施等研究提供基础性的工具支持。方法(1)条目池的形成:基于Bandura自我效能理论和概念框架,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借鉴已有较为成熟量表,结合肺癌患者特征构建肺癌患者运动自我效能量表条目池;(2)采用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和小规模预实验进行条目初步筛选:德尔菲法两轮咨询涉及国内肿瘤治疗/护理、心理学领域专家共17名,根据专家意见及条目重要性评分均数、变异系数进行条目增删修改,计算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意见协调程度和集中程度评价咨询质量,形成量表预测试版;于安徽省某三甲医院肿瘤内科选取6名肺癌患者进行小规模预实验,请患者阅读量表预测试版就条目内容表达的清晰性、准确性、填写的难易程度、是否会引起歧义、是否有更好的表述方式、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是否合适、是否需要删改或增加条目方面给出评价和意见,根据患者反馈结果进行条目的修改和调整,形成量表临床施测版。(3)条目定量筛选和信效度检验:便利选取安徽省某两所三甲医院206名肺癌患者,采用量表临床施测版进行调查,所得数据采用临界比值法、题总相关法、Cronbach’sα系数法进行条目定量筛选;采用Cronbach’sα系数和折半信度评价量表信度,采用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结构效度、区分效度评价量表效度。结果(1)形成含效能期望和结果期望2个维度共41个条目的条目池;(2)德尔菲法第一轮发放问卷18份,回收16份,第二轮发放问卷17份,回收16份,两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9%(16/18)和94.4%(16/17);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5、0.825;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212、0.511;条目重要性评分均数范围分别为3.06~4.94、2.88~4.94,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0.05~0.55、0.05~0.38;第一轮咨询删除9个条目,合并9个条目,增加5个条目,共32个条目进入第二轮咨询;第二轮咨询删除4个条目,合并4个条目,拆分1个条目,形成含26个条目的量表预测试版;小规模预实验删除1个条目,形成含25条目的量表临床施测版;(3)所有条目均未达条目定量筛选标准;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30,效能期望和结果期望维度分别为0.944、0.831;总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907,效能期望和结果期望维度分别0.903、0.658;条目内容效度比(I-CVI)范围为0.833~1.000,平均内容效度比(S-CVI)为0.993;总量表与效标量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中文版的相关系数为0.774,效能期望、结果期望维度与效标量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0.404;结构效度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指标?2/df、RMSEA、CFI、IFI、TLI、NFI分别为:2.010、0.070、0.908、0.909、0.900、0.835,模型拟合良好;总量表和2个维度得分的高分组和低分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意义(均<0.001),量表的区分效度较好。结论本研究编制的肺癌患者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包括效能期望、结果期望2个维度共25个条目,具有良好的心理学测量属性,可用于我国肺癌患者运动自我效能的测量。
二、运动员的自我效能与运动信心模式的理论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动员的自我效能与运动信心模式的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积极领导的结构测量、形成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积极领导的概念与测量 |
2.1.1 积极领导的概念 |
2.1.2 积极领导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2.1.3 积极领导的维度与测量 |
2.2 积极领导的形成 |
2.2.1 自我构建对积极领导的影响 |
2.2.2 人格特质对积极领导的影响 |
2.2.3 环境因素对积极领导的影响 |
2.3 积极领导的影响结果 |
2.3.1 积极领导对个体层面的影响 |
2.3.2 积极领导对团队层面和组织层面的影响 |
2.4 积极领导的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积极领导的量表修订 |
3.1 问题提出 |
3.2 概念、内涵与维度识别 |
3.2.1 积极领导的概念与内涵 |
3.2.2 积极领导的维度识别 |
3.2.3“发现优势”维度测量的理论基础 |
3.2.4“真正乐观”维度测量的理论基础 |
3.3 生成量表题项 |
3.3.1 初始题项的生成 |
3.3.2 内容效度评估 |
3.4 优化量表题项 |
3.4.1 数据收集 |
3.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3.4.3 内部一致性评估 |
3.4.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3.5 量表验证 |
3.5.1 研究假设 |
3.5.2 测量量表 |
3.5.3 数据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影响机制 |
4.1 问题提出 |
4.2 理论基础与理论模型构建 |
4.2.1 认知—情感加工系统理论与应用 |
4.2.2 特质激活理论与应用 |
4.2.3 理论模型的形成 |
4.3 研究假设 |
4.3.1 心理韧性对积极领导的直接影响 |
4.3.2 积极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 |
4.3.3 组织间竞争的调节作用 |
4.4 问卷设计与调查 |
4.4.1 测量工具 |
4.4.2 预调查与问卷修正 |
4.4.3 正式调查 |
4.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5.2 信度分析 |
4.5.3 效度分析 |
4.5.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5.5 相关分析 |
4.5.6 假设检验 |
4.5.7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效果 |
5.1 问题提出 |
5.2 理论基础与理论模型构建 |
5.2.1 社会认知理论与应用 |
5.2.2 理论模型的形成 |
5.3 研究假设 |
5.3.1 积极领导对创新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直接影响 |
5.3.2 领导认同感的中介作用 |
5.3.3 主动性人格在积极领导与领导认同感关系间的调节作用 |
5.4 问卷设计与调查 |
5.4.1 测量工具 |
5.4.2 预调查与问卷修正 |
5.4.3 正式调查 |
5.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5.2 信度分析 |
5.5.3 效度分析 |
5.5.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5.5 数据聚合检验 |
5.5.6 相关分析 |
5.5.7 假设检验 |
5.5.8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 |
6.3 管理启示 |
6.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国内外对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日益增加 |
1.2.2 运动不足成为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 |
1.2.3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 |
1.2.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6 研究技术路线、思路与创新点 |
1.6.1 研究技术路线 |
1.6.2 研究思路 |
1.6.3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习惯 |
2.1.1 习惯的定义 |
2.1.2 习惯的心理学机制 |
2.2 体育锻炼习惯 |
2.2.1 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及其特征 |
2.2.2 体育锻炼习惯的产生-保持-打破 |
2.2.3 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
2.2.4 体育锻炼习惯测量方法 |
2.2.5 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体育锻炼习惯相关研究 |
2.2.6 体育锻炼习惯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
2.2.7 体育锻炼习惯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3 相关理论基础 |
3.1 体育锻炼行为相关理论模型 |
3.1.1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
3.1.2 跨理论模型 |
3.1.3 自我决定理论 |
3.1.4 社会认知理论 |
3.2 习惯的双系统理论 |
3.2.1 双系统理论——目标与习惯 |
3.2.2 双系统模型的建构 |
3.2.3 双系统模型的控制 |
3.3 本章小结 |
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调查与访谈 |
4.1 现状调查与访谈的意义 |
4.2 研究工具的选择与问卷的发放 |
4.2.1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 |
4.2.2 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 |
4.2.3 问卷发放情况 |
4.3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和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
4.3.1 健康情形和生活方式 |
4.3.2 身体活动量 |
4.3.3 学校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
4.3.4 青少年健康意识 |
4.3.5 体育锻炼习惯和影响因素初步调查 |
4.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过程访谈 |
4.4.1 访谈对象简介 |
4.4.2 访谈内容主题结构检验 |
4.4.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与养成过程访谈结果 |
4.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分析 |
4.5.1 青少年对自己的健康现状较满意 |
4.5.2 久坐和屏幕依赖的不良生活方式值得关注 |
4.5.3 有一定的健康意识但锻炼知识有所欠缺 |
4.5.4 男生体力活动情况优于女生 |
4.5.5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社团有待进一步加强 |
4.5.6 亟待环境改变促进锻炼习惯养成 |
4.6 本章小结 |
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模型建构与验证 |
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建构的意义 |
5.2 研究工具和分析方法阐释 |
5.2.1 影响因素模块划分 |
5.2.2 影响因素条目与AHP赋权方法 |
5.2.3 量表与问卷发放 |
5.2.4 层次聚类分析 |
5.2.5 验证性因素分析 |
5.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
5.3.1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与优化 |
5.3.2 专家对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赋权 |
5.3.3 赋权前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因素和SRHI回归分析 |
5.3.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与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
5.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数据结果讨论 |
5.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路径理论分析 |
5.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
5.5.2 聚类因子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
5.5.3 个人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5.4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5.5 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5.6 社会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6 不同性别、年龄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探析 |
5.6.1 不同性别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5.6.2 不同年龄段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5.6.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个案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作用机制与干预策略 |
6.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作用路径探讨 |
6.2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影响因素机制阐释 |
6.2.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机制理论基础 |
6.2.2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作用特点探析 |
6.2.3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个体层面作用机制 |
6.2.4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社会层面作用机制 |
6.3 体育锻炼习惯干预策略 |
6.3.1 认知-意向-行动-保持 |
6.3.2 锻炼意识的诱导 |
6.3.3 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 |
6.3.4 促进社区、学校与家庭体育网络体系的建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附录 |
附录一 学生健康、体能活动及生活习惯问卷 |
附录二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问卷(32 条目) |
附录三 锻炼习惯自我报告系数量表 |
附录四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 AHP 专家问卷 |
附录五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附录六 访谈对象名单及基本信息 |
附录七 个案分析材料 |
10 致谢 |
11 博士就读期间研究经历 |
(4)全国男排超级联赛队员赛前焦虑、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与其比赛成绩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关概念的界定 |
1.2.2 关于赛前焦虑的国内外研究 |
1.2.3 关于成就动机的国内外研究 |
1.2.4 关于自我效能感的国内外研究 |
1.2.5 赛前焦虑、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
1.3 研究理论和研究假设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心理测量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男排队员赛前焦虑、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的个别描述 |
3.1.1 男排队员赛前焦虑的调查与分析 |
3.1.2 男排队员自我效能感的调查与分析 |
3.1.3 男排队员成就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
3.2 男排队员赛前焦虑、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和比赛成绩的关系研究 |
3.2.1 男排队员赛前焦虑、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和比赛成绩的相关分析 |
3.2.2 男排队员赛前焦虑、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和比赛成绩的回归分析 |
3.2.3 男排队员赛前焦虑、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和比赛成绩的模型构建 |
3.3 男排队员赛前焦虑、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与其比赛成绩关系的分析与讨论 |
3.3.1 赛前焦虑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
3.3.2 成就动机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
3.3.3 自我效能感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
3.3.4 中介作用 |
3.3.5 研究的创新 |
3.3.6 研究的不足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 |
(5)来华留学生太极拳参与体验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定义 |
2.1.1 太极拳 |
2.1.2 参与体验 |
2.1.3 来华留学生 |
2.2 运动中“体验”的相关研究 |
2.2.1 运动中的身心体验研究 |
2.2.2 运动中的感官体验研究 |
2.2.3 运动中的时空体验研究 |
2.2.4 运动中的互动体验研究 |
2.3 影响国外民众太极拳体验因素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设计 |
3.1 访谈资料收集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焦点小组 |
3.3 资料分析过程 |
3.3.1 基本阶段:概念化和范畴化 |
3.3.2 轴心编码:建立类属关系并提出主要类属 |
3.3.3 理论编码:聚焦核心类属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留学生太极拳运动参与体验意义 |
4.2 留学生太极拳参与过程体验分析 |
4.2.1 教学习练体验 |
4.2.2 中国体育体验 |
4.2.3 交流互动体验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留学生太极拳参与体验展现的是中外体育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
5.1.2 留学生的太极拳运动体验影响留学生未来的行为意向 |
5.1.3 参与体验受留学生本土文化背景、习练时间、习练拳种的影响 |
5.2 提升留学生太极拳参与体验质量的建议 |
5.2.1 坚持文化导向,制定“以武载文”传播目标 |
5.2.2 创造“多边”联合,遴选“本土教练”对象 |
5.2.3 创设优质练习环境,转变指导者教学思维 |
5.2.4 促进太极生活化,实现生活太极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基本情况信息表 |
附录B 访谈简况表 |
附录C 访谈提纲(一) |
附录D 二次访谈提纲(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球场观众自律研究 ——以CBA太原赛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球场观众自律研究的现实背景 |
1.1.2 球场观众自律研究的社会背景 |
1.1.3 球场观众自律研究的学术背景 |
1.2 球场观众自律研究概述 |
1.2.1 球场观众自律的概念性定义 |
1.2.2 球场观众自律的操作性定义和测量 |
1.2.3 球场观众自律的相关理论 |
1.2.4 球场观众自律培育相关研究 |
1.2.5 球场观众自律的研究展望 |
1.3 球场观众自律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假设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方面的考量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资料收集方法 |
2.2.2 资料分析方法 |
3 球场观众自律的质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方法 |
3.2.1 资料收集方法 |
3.2.2 资料分析方法 |
3.3 结果 |
3.3.1 语义层面球场观众自律的特点 |
3.3.2 扎根理论要素分析结果 |
3.4 讨论 |
3.4.1 规范认知 |
3.4.2 责任认同 |
3.4.3 自我调节 |
3.4.4 冲动抑制 |
3.5 小结 |
4 球场观众自律量表的编制与施测 |
4.1 引言 |
4.2 方法 |
4.2.1 量表编制计划 |
4.2.2 题项编制 |
4.2.3 量表施测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球场观众自律量表的预测结果 |
4.3.2 球场观众自律量表正式施测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球场观众自律的群体差异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心理测量法 |
5.2.2 数理统计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球场观众自律整体水平分析 |
5.3.2 球场观众自律的性别差异分析 |
5.3.3 球场观众自律的年龄差异分析 |
5.3.4 球场观众自律的学历差异分析 |
5.3.5 球场观众自律的职业差异 |
5.3.6 球场观众自律的观赛次数差异 |
5.3.7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球场观众自律的多元回归分析 |
5.4 讨论 |
5.4.1 球场观众自律的整体水平 |
5.4.2 球场观众自律的性别差异 |
5.4.3 球场观众自律的年龄差异 |
5.4.4 球场观众自律的学历差异 |
5.4.5 球场观众自律的职业差异 |
5.4.6 球场观众自律的观赛次数差异 |
5.4.7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球场观众自律的影响 |
5.5 小结 |
6 球场观众自律的网络模型构建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被试 |
6.2.2 测量工具 |
6.2.3 网络模型构建及稳定性检验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球场观众自律量表各题项描述性统计结果 |
6.3.2 球场观众自律网络模型的整体结构分析 |
6.3.3 球场观众自律网络模型的中心性和聚类分析 |
6.3.4 球场观众自律网络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
6.3.5 球场观众自律网络模型的性别差异比较 |
6.4 讨论 |
6.4.1 球场观众自律网络模型分析 |
6.4.2 球场观众自律网络模型的性别差异分析 |
6.5 小结 |
7 球场观众自律前因-后效模型构建 |
7.1 引言 |
7.2 研究假设 |
7.2.1 球场观众自律的前因 |
7.2.2 球场观众自律的后效 |
7.3 方法 |
7.3.1 被试 |
7.3.2 测量工具 |
7.3.3 数据处理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共同方差偏差检验 |
7.4.2 共线性问题检定 |
7.4.3 球场观众自律前因机制分析 |
7.4.4 球场观众自律的后效机制分析 |
7.4.5 球场观众自律前因-后效模型构建 |
7.5 讨论 |
7.5.1 球场观众自律的前因机制 |
7.5.2 球场观众自律的后效机制 |
7.5.3 球场观众自律前因-后效机制模型分析 |
7.5.4 研究展望及实践意义 |
7.6 小结 |
8 球场观众自律的培育模式研究 |
8.1 引言 |
8.2 球场观众自律培育的现实依据 |
8.2.1 公民道德建设的大背景 |
8.2.2 治理现代化理念提供的方向指导 |
8.2.3 CBA快速改革提供契机 |
8.3 球场观众自律培育的必要性 |
8.3.1 CBA健康发展的必然需要 |
8.3.2 建设文明看台文化的必然需要 |
8.3.3 培养青少年文明观赛的必然需要 |
8.4 理论基础:球场观众自律弹簧模型的构建 |
8.4.1 胡克定律在球场观众自律问题上的适用性 |
8.4.2 球场观众自律弹簧模型中三种关系类型 |
8.4.3 球场观众自律弹簧模型的假设 |
8.5 球场观众自律“引导-自觉型”培育模式构建 |
8.5.1 球场观众自律培育的实然模式:“放任自发型” |
8.5.2 球场观众自律培育的应然模式:“引导-自觉型” |
8.5.3 球场观众自律“引导-自觉型”培育模式的实践路径 |
8.6 小结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新时代大众跑行为机理及调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研究理论基础 |
2.1.1 计划行为理论 |
2.1.2 社会资本理论 |
2.2 关键概念释义 |
2.2.1 大众跑的概念 |
2.2.2 大众跑的分类 |
2.2.3 大众跑行为机理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大众跑研究的不同视角 |
2.3.2 全民健身领域的马拉松行为机理研究 |
2.3.3 大众健身行为机理研究 |
2.3.4 相关研究述评 |
3 大众跑行为影响因素及其行为机理研究框架 |
3.1 大众跑行为影响因素变量选择与假设提出 |
3.1.1 大众跑行为影响机理的分析框架 |
3.1.2 影响机理的变量选择与假设提出 |
3.2 大众跑行为机理模型构建 |
3.3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
3.3.1 问卷题项设计与数据收集 |
3.3.2 模型检验的方法 |
3.3.3 模型检验的结果 |
3.3.4 小结 |
4 大众跑组织环境现状与主要阻碍 |
4.1 大众跑组织环境现状分析 |
4.1.1 数据获取与分析 |
4.1.2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3 小结 |
4.2 大众跑组织环境的宏观影响 |
4.2.1 数据获取与关系模型 |
4.2.2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2.3 小结 |
4.3 大众跑行为的阻碍分析 |
4.3.1 大众跑行为阻碍因素的原因与影响分析 |
4.3.2 大众跑行为阻碍因素排序 |
4.3.3 小结 |
5 新时代大众跑行为优化发展的调控策略 |
5.1 加强宣传引导,彰显大众跑步运动的存在与成为的体育价值 |
5.1.1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
5.1.2 在参与中获得认同 |
5.1.3 形成跑步价值共识 |
5.2 加强科学普及,构建大众跑科学化训练与指导服务体系 |
5.2.1 加强跑步运动知识与技能储备,实现大众跑科学化训练的整体施控 |
5.2.2 注重日常训练与比赛服务指导,实现大众跑科学化训练的动态调控 |
5.2.3 重视训练过程中跑步损伤预防,实现大众跑科学化训练的应急处理 |
5.3 优化政府职能,完善大众跑基础公共服务建设 |
5.3.1 合理规划跑步场地,增添人性化的设施 |
5.3.2 加强跑场设施监管,推进跑场综合治理 |
5.3.3 以需求为导向,培育跑步服务专业人才 |
5.4 培育与扶持,加快形成现代大众跑组织机制 |
5.4.1 规范现代大众跑组织监管机制 |
5.4.2 构建现代大众跑组织支持机制 |
5.4.3 培育共存共生共荣的合作机制 |
5.4.4 完善现代大众跑组织治理机制 |
5.5 “互联网+跑步”融合共生,构建大众跑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 |
5.5.1 搭建大众跑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 |
5.5.2 拓展“互联网+跑步”服务功能 |
5.5.3 创新“互联网+跑步”运营模式 |
5.6 加强行业科学发展,提升国内马拉松赛事品质 |
5.6.1 把握规律,促进自律规范发展 |
5.6.2 整合资源,科学布局全国赛事 |
5.6.3 突显地方特色,打造精品赛事 |
5.6.4 融全球潮流,拓展赛事国际化 |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8)组织支持感对高水平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体制背景 |
1.2.2 时代背景 |
1.2.3 理论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1 研究路线与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教练员创新行为 |
2.1.1 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概念界定 |
2.1.2 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 |
2.1.3 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测量 |
2.1.4 研究评述 |
2.2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 |
2.2.1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内涵 |
2.2.2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前因变量 |
2.2.3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结果变量 |
2.2.4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测量 |
2.2.5 研究评述 |
2.3 教练员心理资本 |
2.3.1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内涵 |
2.3.2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前因变量 |
2.3.3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 |
2.3.4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结构与测量 |
2.3.5 研究评述 |
2.4 教练员学习能力 |
2.4.1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概念界定 |
2.4.2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 |
2.4.3 教练员学习能力模型的构建 |
2.4.4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 |
2.4.5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研究的总体构思 |
3.2 理论基础 |
3.2.1 社会交换理论 |
3.2.2 社会认知理论 |
3.2.3 计划行为理论 |
3.3 研究假设 |
3.3.1 组织支持感与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关系 |
3.3.2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
3.3.3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 |
3.3.4 教练员心理资本与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关系 |
3.4 研究的理论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3 量表设计与数据获取 |
4.3.1 量表设计的依据 |
4.3.2 预测试量表维度的初步确立 |
4.3.3 量表的专家咨询和修订 |
4.3.4 小样本预测试及正式量表的形成 |
4.3.5 大样本正式调查与数据获取 |
4.4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4.5 数据的信度分析 |
4.6 数据的效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实证检验结果与讨论分析 |
5.1 独立样本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结构方程分析 |
5.3.1 组织支持感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 |
5.3.2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
5.3.3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 |
5.3.4 教练员心理资本和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双中介效应 |
5.4 分层回归分析 |
5.5 讨论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提纲 |
附录3:作者学习经历及科研成果 |
(9)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综述 |
1.1.1 自我效能感的定义 |
1.1.2 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
1.1.3 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1.2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综述 |
1.2.1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定义 |
1.2.2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测量 |
1.2.3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相关研究 |
1.3 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相关研究 |
1.4 有关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
1.4.1 团体心理辅导 |
1.4.2 针对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
1.5 问题提出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假设 |
1.5.4 研究流程 |
2 研究一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修订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对象 |
2.3.2 研究工具 |
2.3.3 研究程序 |
2.3.4 统计工具 |
2.4 研究结果 |
2.4.1 项目分析 |
2.4.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2.4.3 效度分析 |
2.4.4 信度检验 |
2.5 讨论 |
3 研究二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现状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3.1 研究对象 |
3.3.2 研究工具 |
3.3.3 数据处理 |
3.4 研究结果及分析 |
3.4.1 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分析 |
3.4.2 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差异分析 |
3.4.3 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之间的关系 |
3.4.4 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对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
3.5 分析与讨论 |
3.5.1 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结果分析 |
3.5.2 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结果分析 |
3.5.3 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关系分析 |
4 研究三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的理论依据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对象 |
4.3.2 研究工具 |
4.3.3 干预设计 |
4.3.4 研究工具 |
4.4 研究过程 |
4.4.1 准备阶段 |
4.4.2 干预过程 |
4.4.3 后测 |
4.5 实验组干预的个案观察记录 |
4.5.1个案资料介绍 |
4.5.2 被试父母及教练访谈摘要 |
4.5.3 观察记录与分析 |
4.6 结果分析 |
4.6.1 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变化 |
4.6.2 运动性心理疲劳水平的变化 |
4.7 讨论 |
4.8 研究结论 |
5 总讨论 |
5.1 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现状分析 |
5.2 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关系分析 |
5.3 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干预分析 |
6 建议 |
6.1 关注青少年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
6.2 提高青少年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方法和途径 |
6.3 加强教体结合,保障青少年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肺癌患者运动自我效能量表的编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肺癌的流行病学现状 |
1.2 运动对肺癌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
1.3 癌症及肺癌患者运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自我效能概念、理论及测量 |
1.4.1 自我效能的概念及起源 |
1.4.2 自我效能理论 |
1.4.3 自我效能的测量 |
1.5 运动自我效能及其评估重要性 |
1.5.1 运动自我效能 |
1.5.2 运动自我效能的评估及肺癌患者运动自我效能评估重要性 |
1.6 肺癌患者运动自我效能评估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7 操作性定义 |
1.8 研究设想与目的 |
1.9 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肺癌患者运动自我效能量表的编制 |
2.1.1 成立研究小组 |
2.1.2 定义待测构念 |
2.1.3 形成备选条目池 |
2.1.4 决定项目应答形式与计分方式 |
2.1.5 德尔菲法专家咨询 |
2.1.5.1 建立咨询问卷 |
2.1.5.2 遴选咨询专家 |
2.1.5.3 条目筛选标准 |
2.1.5.4 专家咨询过程 |
2.1.6 小规模预实验 |
2.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2 肺癌患者运动自我效能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工具 |
2.2.3 资料收集 |
2.2.4 条目的定量筛选 |
2.2.5 信效度检测 |
2.2.5.1 信度 |
2.2.5.2 效度 |
2.2.6 数据的处理与资料分析 |
2.2.7 质量控制 |
2.2.8 伦理考虑 |
2.2.9 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 |
3.1 量表研制结果 |
3.1.1 条目池形成 |
3.1.2 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结果 |
3.1.2.1 专家可靠性 |
3.1.2.2 条目筛选结果 |
3.1.3 小规模预实验结果 |
3.2 临床施测结果 |
3.2.1 研究对象 |
3.2.2 条目的定量筛选结果 |
3.2.3 信度检验结果 |
3.2.4 效度检验结果 |
3.2.4.1 内容效度 |
3.2.4.2 效标关联效度 |
3.2.4.3 结构效度 |
3.2.4.4 区分效度 |
4 讨论 |
4.1 肺癌患者运动自我效能量表的编制 |
4.1.1 量表的构建思路与条目池的形成 |
4.1.2 德尔菲法专家咨询 |
4.1.3 小规模预实验 |
4.2 肺癌患者运动自我效能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4.2.1 条目定量筛选 |
4.2.2 信效度检验 |
4.2.2.1 信度评价 |
4.2.2.2 效度评价 |
4.3 创新性、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德尔菲法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2 德尔菲法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3 临床施测问卷 |
附录4 知情同意书 |
附录5 伦理委员会证明 |
附录6 本人简历 |
附录7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综述 肺癌患者运动和体力活动:益处和障碍因素 |
参考文献 |
四、运动员的自我效能与运动信心模式的理论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积极领导的结构测量、形成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D]. 徐泽磊. 吉林大学, 2021(01)
- [2]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 褚昕宇.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大学生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员自我谈话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 孙玥. 南昌大学, 2021
- [4]全国男排超级联赛队员赛前焦虑、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与其比赛成绩关系的研究[D]. 付星辰. 沈阳体育学院, 2021(12)
- [5]来华留学生太极拳参与体验的质性研究[D]. 谢仕莲.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6]球场观众自律研究 ——以CBA太原赛区为例[D]. 周浩. 山西大学, 2020
- [7]新时代大众跑行为机理及调控策略研究[D]. 田霆.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8)
- [8]组织支持感对高水平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 仇飞云.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9]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D]. 张涵.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肺癌患者运动自我效能量表的编制[D]. 张小敏.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