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频器代替气动阀的PID参数整定(论文文献综述)
张新彤[1](2021)在《180装盒机总体及药板推夹装置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制药行业技术逐步成熟,制药装盒机成了包装机械中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部分,但是国内外的制药行业竞争加剧,对制药包装机械设备的技术水平和自动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大制药包装机械的与光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联系与发展以成为行业内的共识。本课题是以180药品装盒机总体及其药板推夹装置为研究载体,以实现装盒机总体的机械结构的模块化设计,自动化程序的编制的目标,进而达到人机交互的目的,结合实际需求,开展对智能药品包装机的研究。本文首先在详细分析180制药装盒机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控制要求的基础上,为实现180装盒机折纸,推药,封盒,信号检测等诸多功能依据模块化对总体结构布局,进行总体方案设计。控制系统的主控制器是西门子S7-1200 PLC,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装盒机总体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完成各种电气元件选型和软件程序的编译,实现对电磁阀,伺服电机,等被控对象的复杂控制以及接近开关、脉冲编码器等检测元件的信号采集。保证吸盒、吸说明书的平稳,要对真空泵的压力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将PID算法运用到气动控制中,使泵腔内的压力保持稳定。现场控制界面用西门子的触摸屏KTP1200 Basic DP,能监控生产进度和显示报警信息。用工业以太网通讯方式把现场设备和监控层串联,然后对其有代表性的药板推夹装置,在保证能达到工作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运动和动力学分析,进行机械结构的优化和改进。利用PLC控制,伺服驱动技术,人机交互技术,PID控制实现了180装盒机的自动化控制。该控制系统程序编译合理,元器件选型准确,控制精度高,程序经过仿真调试运行稳定,触摸屏实时满足人机交互的需求,为指导生产线的运行奠定基础。
朱兆元[2](2021)在《基于博途S7-1500变压器用油管理系统改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某企业原有的变压器用油管理系统存在油量计量不准,无法实时监控并根据历史数据制定补油计划;流量控制精度不高,容易产生气泡;人工操控容易出错,现场线路比较复杂,容易被损坏。为改进该系统,本文针对上述缺点对原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通过西门子公司推出的博途(TIA PORTAL)作为软件平台,在内部集成了PORTAL STEP7、PORTAL WINCC和硬件组态选型,在变量连接和程序设计上都变得更加简洁;硬件上使用S71500PLC作为主站控制系统各类指示信号和变频器的启停,使用ET200作为从站去控制系统所用各类传感器、电磁阀以及变频器的输入,主从站通过PROFINET现场总线进行通讯,两者分工明确。变压器用油管理系统中要控制的部分有三点:首先是变压器油在管道中的流动速度是有工艺要求的,在管道中的注油流量不可以存在超调,否则会因产生气泡从而降低变压器油的绝缘性,本文针对系统存在的滞后和干扰,讨论了传统PID和单神经元PID对系统流量控制的效果。相比于传统PID算法由于参数难以确定导致的控制效果不好,单神经元PID算法可以在线调节参数,具有自适应的能力。在对比了不同学习规则下的控制效果,发现采用有监督Hebb规则时能够完美符合控制要求,在PLC中可以通过梯形图实现控制流量精度的算法。其次是变压器油在进行滤油工艺时要对变压器油温进行监控,确保不会因为油温过高导致变压器油变质。本文针对油温控制采取了小脑神经模型CMAC(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与PID并行控制,并且在Matlab中对常规PID、模糊PID和CMAC与PID并行的算法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发现CMAC与PID并行的算法可以更好的满足厂方的需求。最后是对静压罐的液位控制,否则静压罐中的压力无法完成静压试验,由于其精度要求不高,为降低现场操作难度,采用了归一化参数对常规PID进行整定,现场操作人员就可以通过调节一个参数完成对液位的控制。系统的改进还设计了电路原理图,梯形图以及组态界面。在博途软件中可以同时为梯形图中的变量和组态界面的变量都建立变量表,并且将相关变量连接起来,并根据历史数据产生报表,精准记录每次操作,为油品计量和试验提供了环境,满足了企业的生产需要。
衡思宁[3](2019)在《机械密封冲洗回路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械密封冲洗系统是热电厂锅炉给水泵最重要的辅助系统,其性能的优劣决定了给水泵机械密封的有效寿命。针对传统冲洗系统存在智能化水平不高,无法精确控制给水pH(电导率)值等不足,研制了API Plan 54泵站智能控制系统和电导率检测与控制系统,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市场空白。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详细分析了机械密封冲洗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要求,设计了“以API Plan 54泵站为主,辅以电导率检测与控制系统”的系统解决方案;针对系统的智能化控制需求,设计了以计算机及PLC为核心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架构。2.完成了系统硬件设计及设备选型,根据控制要求设计PLC控制算法,对系统进行性能优化设计;采用闭环控制模式实现了对电导率值的精确控制功能。3.设计开发了上位机远程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系统的智能控制与运行状态监测功能。4.通过压力、流量等性能试验进一步优化系统的控制模式;模拟实际工况,验证了系统的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佟永亮[4](2019)在《多圆盘过滤机白水回收机理仿真及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造纸过程中排出的白水中含有纤维、填料等物质,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纤维和水资源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还会污染水资源、破坏环境。多圆盘过滤机作为白水回收设备,因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无需添加化学品、不会对水造成“二次污染”、维护方便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国产多圆盘过滤机存在白水回收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制约其推广应用。本文在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2016KTCQ01-35)的支持下,以河北保定某造纸厂多圆盘过滤机集散控制系统项目为依托,围绕多圆盘过滤机白水回收机理及控制系统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剖析了过滤机白水回收效率的影响因素,设计了白水回收系统的控制方案,收到了良好应用效果。论文主要工作可总结为如下四个方面:(1)多圆盘过滤机白水回收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在分析多圆盘过滤机机械结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白水回收工艺,选定滤液水质和单位时间内白水回收能力作为过滤机白水回收效率的评价指标,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白水混合物浓度、过滤机槽体液位、垫层浆打浆度、安装高度、主轴转速、分配阀角度、滤网目数等参数对白水回收效率的影响,最终确定白水混合物浓度、过滤机槽体液位为过滤机白水回收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2)多圆盘过滤机白水回收效率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以计算流体动力学为理论依据、ANSYS Fluent为软件平台进行影响因素数值模拟。采用球型纤维模型表征白水中纤维,采用多孔介质模型表征滤盘表面滤饼,设定相应初始条件后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白水混合物浓度影响白水回收滤液水质,槽体液位影响过滤机单位时间内白水回收能力。(3)多圆盘过滤机控制方案设计根据过滤机白水回收工艺及白水回收效率影响因素,制定过滤机白水回收系统控制方案。针对白水混合物浓度低、难以检测的问题,采用流量比值控制策略调节白水混合物浓度;为提高过滤机槽体液位控制精度,提出模糊自整定粒子群优化算法用于控制器PID参数整定。同时,设计了过滤机附属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全部设备的启停顺序、连锁逻辑,提高了过滤机白水回收系统自动化水平。(4)基于PCS 7开发平台的多圆盘过滤机控制系统实现以SIEMENS S7-400 PLC为控制硬件、PCS 7作为软件开发平台,完成控制系统的网络架构设计、硬件选型、测控点统计、控制系统模块配置、控制程序编写、人机界面绘制以及高级优化算法实现等工作,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多圆盘过滤机白水回收系统生产实践。本文所设计的多圆盘过滤机控制系统已在河北保定某造纸厂多圆盘过滤机上运行。运行结果表明,槽体液位控制范围由84%94%提升至86%90%,液位控制精度从6.82%提升至2.27%;白水回收量从450m3/h提升至540m3/h,过滤机单位时间内白水回收能力提升20%,节约纤维和水的同时有效降低水体污染,经济效益和环保价值显着。
徐天宏[5](2018)在《基于PLC的酸化水玻璃溶液配制系统研制》文中研究指明在萤石选矿过程中,常需要浓硫酸和工业用水玻璃严格遵照比例配制的酸化水玻璃溶液来作为SiO2-萤石型矿石的抑制剂。酸化水玻璃溶液的配制方式通常是人工配制,硫酸使用过程不安全,工人劳动强度大且配比不精确,误差大,使得后续性选矿流程受到影响。根据对现场的调研,结合现代化自动控制技术,提出以称重量和计流量相配合的方式实现原料计量过程;同时完成称料桶、配料桶容积计算和设备投入。采用PID闭环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构成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对控制参数输出进行监控,实时调整PID参数,使PID控制器适应被控对象需求量的变化,提升了酸化水玻璃溶液的配比精度。溶液配制系统受是否有矿源、开采矿石多少,原矿品位等因素的影响,不一定需要随时投入工作,且配料多少也因时而异,采用PLC进行软件开发,依照生产量要求设置按量生产、全自动生产、停产洗桶三个状态供用户选择;采用模块化、网络化的形式来完成原液体积配药次数自动计算、液位上下限位控制、流量计和温度的模拟量比值运算及清零、称重桶的标定、故障检测与报警等功能,历时三天九个班次不间断萤石浮选稳定性试验,进行数据采集与对比,检验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通过工业性试验环节中的数据记录和对比,在入选原矿品位低的情况下,利用配比精度高的酸化水玻璃溶液进行石英抑制,获得精矿高品位回收,对萤石的浮选工艺提供了服务效能,也为选矿厂增加了效益。
王宏智[6](2018)在《沼气发电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建有大型沼气发电工程,可日产1.2万立方米沼气。该沼气工程主要采用牛粪粪污作为发酵原料,经过预处理后投入发酵罐制沼,生产出的沼气净化后供给发电和周边农户使用,既做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又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为实现对工艺过程的自动控制,需设计一套自动控制系统,帮助操作人员管理生产工艺过程,提高工作效率。本文在详细了解沼气发电工艺的基础上,对沼气发电项目中的PLC控制系统进行设计,经实践检验,系统运行过程稳定,满足企业生产管理需求。沼气发电控制系统以西门子S7-300PLC作为主站,挂接两个ET200M从站,主、从站通信采用PROFIBUS现场总线。上位机监控系统使用MCGS软件开发完成,能够实现对工艺过程的实时监控,并设有数据记录和报警功能。通过统计工艺系统中执行器件的数量和类型确定PLC所需的I/O点数,并完成了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又根据工艺流程和相关工艺操作设计了 PLC控制程序。针对沼气发酵温度控制的特点,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用于解决发酵温度控制中建模难、滞后大、惯性大等问题。通过仿真分析,所设计的模糊PID控制器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同时没有超调,对于沼气发酵温度控制极为有利,控制品质明显提高。
孟祥飞[7](2018)在《基于PLC的全自动给袋式包装机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生产不断进步与完善,逐渐摆脱原始劳作方式。工业化水平不断上升,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正全面进入“中国制造2025”的新时代。这使得包装机械行业在新时代下要大力发展创新精神,加速转型升级,实现包装生产线自动化程度的提升。给袋式包装机集传感技术、气动技术、机械设计和变频拖动技术于一体的全自动生产流水线。一套完整工作流程由多机构协调完成,各工序皆有其执行机构,各机构分工协作,共同实现包装机的取袋、撑袋、加料及热封成型。本文根据给袋式包装机的生产工艺及工作流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设计与研究:(1)对给袋式包装机各工序主要执行机构进行建模,了解包装机自动化生产线机械结构及各组成系统控制要求。设计了包装机总体控制方案并对该柔性包装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2)为提高包装机生产效率的同时仍保持高精度,对包装机称量系统设计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以PLC为基础设计包装机称量系统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较传统PID控制来说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使称量过程更加准确、响应更迅速。(3)简述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知识,对包装机生产线所需硬件设备进行选型,设计控制系统硬件接线图,对可编程序控制器I/O口进行分配。根据各工序执行机构所实现动作,设计包装机生产线气压与真空传动系统回路。(4)利用西门子公司编程软件Step7设计包装机生产线控制系统语句表及称量系统的模糊PID控制程序,利用Kinco HMI ware组态编辑软件设计上位机控制系统界面,实现实时人机交互及参数设置等功能,控制输出设备安全、高效运行。(5)对包装机进行整机试运行工作实验;并对其热封性能进行探究,得到包装机最佳热封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包装机称量系统的精度进行在线工作实验;根据整机运行效果对设备结构及控制参数进行优化。(6)总结全文,提出未来展望。
张舟[8](2017)在《面向集中污水站pH值的变频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及系统设计》文中指出我国工业发展迅猛,但在工业生产的同时也排出大量的废水。大量废水进入环境不仅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而且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花大力气对工业废水和污水进行净化处理。pH值控制是污水排放或后续处理的一个重要参数,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污水的酸碱中和反应表现出非常大的非线性,滞后性和不确定等特点,使pH值成为世界上公认的较难控制调节的变量。因此,深入研究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如稳何定控制pH值进行具有现实意义。目前,污水处理pH值调节普遍采用变频调速控制加药量的多少,本文在分析污水处理酸碱中和反应机理的基础上,将模糊控制理论和常规PID控制器有效结合,采用模糊控制的方法获得PID参数,形成可在线整定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并将其应用到变频器的控制中。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在通过变频器控制污水处理pH值方面可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本文在水处理分厂集中污水处理站污水预处理现有pH控制系统基础上,提出以PLC和变频器为核心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实现对污水预处理pH值的数据采集、PID参数的模糊整定、变频器的可靠执行以及上位机监控等功能。同时采用仿真技术对污水pH值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控制效果进行比较。本文提出的pH值模糊自适PID应控制方案,可有效改善pH值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在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方法改善现场实际控制问题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为目前PLC占主导地位的工厂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对非线性、强扰动、大时滞的控制对象进行精确控制提供了一条解决思路。
吴阳佑[9](2017)在《流体超高温杀菌机的恒温控制方法及优化》文中认为流体超高温杀菌机是将饮料在不间断流动的状态下经换热器加热到杀菌温度(130150℃)并保持一定时间,实现饮料灭菌的设备。鉴于饮料中的营养成分和细菌对温度的敏感特性,饮料生产对杀菌温度的控制要求非常严格,一般要求控制在设定温度的±1℃。当前应用于含乳饮料和其他高端饮料的先进超高温杀菌机杀菌温度控制精度可达到目标值的±1℃且设备运行可靠。国产饮料超高温杀菌机的杀菌温度波动幅度可能达到设定值的±1.5℃甚至更高,且因温度波动导致超高温杀菌机稳定性变差,无法保证设备的生产效率。温度超调导致的停机亦造成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浪费等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对恒温杀菌控制系统的研究,对控制系统硬件、软件、温度采集与滤波程序等进行了优化,采用了双回路PID控制系统代替目前超高温杀菌机常用的单回路PID控制系统,有效抑制了热传递过程中的蒸汽压力、热水温度变化等扰动对杀菌温度的干扰。论文研究工作及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PT100铂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数字值与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测量温度对比标定,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获得了在42.966.8℃和67.991.4℃测温区间内西门子PLC的数字量与实际温度的转换方程,进一步提升了恒温杀菌控制系统的温度检测精度,使得传感器全量程内的温度转换温度误差小于0.1℃。改变了工程应用中使用PT100铂热电阻作为温度测量元件时,在传感器的全量程内采用同一线性关系将测量值转换为温度值时导致测量温度在某些区间内的转换错误。2)以流量超调量为试验指标,进行了以比例系数Kp、积分时间常数TI和微分时间常数TD为因素的三因素三水平恒流控制PID参数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试验指标影响最显着的因素依次是TD、TI、KP。依据试验结论选取最优参数组合的PID控制器对设定流量的跟踪更精确,最大流量超调量小于2.75%。稳定了产品和热水流量,更有利于恒温杀菌。3)以温度转换回归方程和最优PID控制参数为基础,采用西门子Step7软件编写了以S7-300PLC为控制核心的恒温杀菌控制程序。通过对温度控制系统的实际生产试验,控制系统的过渡时间、衰减比、最大偏差、余差、振荡周期和频率等关键品质指标均符合生产要求。达到了温度控制系统受到干扰后恢复迅速、超调量小、最大偏差在±1℃的设计目标,比现有国产超高温杀菌机的温度控制精度提高约30%50%,系统运行稳定,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郑斐[10](2017)在《某企业注油系统改造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某企业原变压器油路管理系统是手动控制系统,存在人工操作易出错,不能实时监控油罐液位,不能控制变压器注油流量的缺点。本文针对上述缺点结合计算机技术和工业总线技术设计一套变压器油路改造系统。该系统以西门子S7-300PLC为主站,分布式I/O控制器ET200M为从站,通过现场总线PROFIBUS实现通讯。上位机采用MCGS监控软件并结合ACCESS数据库设计一套具有油罐液位监测和记录注油油量的变压器油管理系统。针对不同型号的变压器,其注油流量有严格要求。变压器注油流量不能存在超调,变压器油流速过快导致油流带电,会将乙炔气体带入变压器油中从而影响变压器品质。本系统在硬件上采用变频器控制齿轮泵实现电机无级调速达到控制流量的目的。因为系统存在干扰和滞后因素,传统PID控制策略无法达到所需的调节精度,并且无法确定合适的比例、积分和微分参数。又因为单神经元PID算法具有自适应能力,可以在线调节参数,所以本文采用单神经元PID算法控制变压器注油流量,并深入讨论了不同学习规则的单神经元PID算法,通过在MATLAB中仿真对比不同学习规则的单神经元PID的控制效果,得出结论:有监督Hebb单神经元PID算法控制效果最好。最后在PLC中通过梯形图实现有监督Hebb单神经元PID控制算法,实际应用中发现:单神经元PID控制算法其流量控制精度可以满足厂方要求。
二、变频器代替气动阀的PID参数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频器代替气动阀的PID参数整定(论文提纲范文)
(1)180装盒机总体及药板推夹装置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制药装盒机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药板推夹装置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 |
2 180 装盒机总体及药板推夹装置方案研究 |
2.1 180 装盒机简介 |
2.2 180 装盒机使用要求及技术参数 |
2.3 180 装盒机工作流程及主要功能 |
2.4 180 装盒机总体方案设计 |
2.4.1 180 装盒机总体方案设计思想 |
2.4.2 药板推夹装置机械结构设计方案 |
2.4.3 180 装盒机总体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3 180 装盒机总体及药板推夹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 |
3.1 180 装盒机总体机械结构设计 |
3.2 180 装盒机柔性系统可靠性的分析 |
3.3 药板推夹装置机械结构研究 |
3.3.1 药板推夹装置机械结构 |
3.3.2 药板推夹装置固有频率分析 |
3.3.3 药板推夹装置创新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180 装盒机控制系统设计 |
4.1 装盒机控制系统原理 |
4.2 装盒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4.3 装盒机控制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
4.3.1 180 装盒机编程语言及方式 |
4.3.2 180 装盒机动作执行程序设计 |
4.3.3 180 装盒机伺服驱动系统设计 |
4.3.4 气动系统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180 装盒机工控网络组态设计 |
5.1 180 装盒机工控网络设计方案 |
5.2 180 装盒机工控网络架构搭建 |
5.2.1 现场控制界面设计 |
5.2.2 工控网络通信连接 |
5.3 本章小结 |
6 180 装盒机程序的试验与调试 |
6.1 180 装盒机程序运行监控和调试 |
6.2 控制界面与装盒机运行调试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基于博途S7-1500变压器用油管理系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变压器油的工艺要求和技术指标 |
1.3 变压器用油管理系统改造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变压器油路 |
2.1 罐区方案设计 |
2.2 滤油和注油工艺 |
2.3 成品油系统 |
2.4 试验油系统 |
2.5 静压系统 |
2.6 检测仪表和执行机构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压器用油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
3.1 工艺要求 |
3.2 变压器用油系统设计方案以及被控对象 |
3.3 profinet总线系统 |
3.4 变压器用油系统硬件组态与网络组态 |
3.5 电气原理图 |
3.6 低压元器件选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压器油系统所用算法 |
4.1 管道流量控制 |
4.2 温度控制 |
4.3 液位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变压器油路改造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 |
5.1 TIA Portal软件 |
5.2 程序设计 |
5.3 上位机监控组态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机械密封冲洗回路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DCS和PLC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机械密封装置的发展与现状 |
1.4.2 机械密封辅助冲洗装置的发展与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论文内容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机械密封冲洗系统的功能设计要求以及技术指标 |
2.1.1 冲洗系统功能设计要求 |
2.1.2 冲洗系统的技术指标 |
2.2 热电厂机械密封冲洗系统冲洗方案选型 |
2.3 API PLAN54冲洗方案供水泵站工作原理介绍 |
2.4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4.1 设计原则 |
2.4.2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4.3 硬件设计方案 |
2.4.4 上位机软件设计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冲洗回路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硬件功能及需求分析 |
3.2 硬件设计分析与选型 |
3.2.1 电导率检测与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分析与选型 |
3.2.2 泵站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分析与选型 |
3.3 系统接口分析 |
3.3.1 电导率检测与控制系统 |
3.3.2 泵站智能控制系统 |
3.4 本地控制程序算法设计与实现 |
3.4.1 电导率检测与控制系统 |
3.4.2 泵站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 |
3.5 系统优化设计 |
3.5.1 信号隔离技术 |
3.5.2 阻抗抑噪技术 |
3.5.3 滤波去噪技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远程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软件总体设计 |
4.1.1 软件需求分析及结构设计 |
4.1.2 通讯协议的选择 |
4.2 软件功能算法设计与实现 |
4.2.1 数据采集与共享 |
4.2.2 泵站以及电导率控制设备远程控制 |
4.2.3 监视及故障智能识别 |
4.2.4 数据分析 |
4.2.5 数据自动记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以及系统测试分析 |
5.1 冲洗液电导率调节介质 |
5.1.1 补给水处理 |
5.1.2 电导率调节介质 |
5.2 氨水浓度与电导率关系实验分析 |
5.2.1 参数指标分析及实验因素确定 |
5.2.2 实验背景分析 |
5.2.3 实验设计方案及结果分析 |
5.3 电导率检测与控制系统加药速率精度试验分析 |
5.4 泵站稳压控制精度试验分析及自动运行功能试验验证 |
5.4.1 稳压控制精度试验及结果分析 |
5.4.2 自动运行功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
5.5 设备接口功能验证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多圆盘过滤机白水回收机理仿真及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圆盘过滤机研究现状 |
1.2.2 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2 多圆盘过滤机白水回收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2.1 白水的来源及常用回收方法 |
2.1.1 白水的来源 |
2.1.2 常用白水回收方法 |
2.2 多圆盘过滤机白水回收系统 |
2.2.1 多圆盘过滤机机械结构 |
2.2.2 多圆盘过滤机工作原理 |
2.2.3 多圆盘过滤机白水回收工艺 |
2.3 多圆盘过滤机白水回收效率评价指标 |
2.4 多圆盘过滤机白水回收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白水回收效率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 |
3.1 CFD简介 |
3.2 仿真模型选取 |
3.2.1 假设条件 |
3.2.2 多圆盘过滤机几何模型 |
3.2.3 多圆盘过滤机数学模型 |
3.3 物性参数及求解设定 |
3.3.1 物性参数设定 |
3.3.2 数学模型设定 |
3.3.3 边界条件设定 |
3.3.4 求解方法设定 |
3.4 过程求解及结果分析 |
3.4.1 过滤机白水回收过程仿真分析 |
3.4.2 白水混合物浓度对白水回收效率影响分析 |
3.4.3 过滤机槽体液位对白水回收效率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多圆盘过滤机控制方案设计 |
4.1 多圆盘过滤机控制系统的要点及难点分析 |
4.1.1 控制要点 |
4.1.2 控制难点 |
4.2 控制方案设计 |
4.2.1 白水混合物浓度控制 |
4.2.2 槽体液位控制 |
4.2.3 滤液池液位控制 |
4.2.4 纤维稀释水流量控制 |
4.2.5 回收浆池液位控制 |
4.2.6 垫层浆池及稀白水池液位控制 |
4.2.7 水腿压力指示报警 |
4.2.8 白水回收系统启停顺序与连锁逻辑 |
4.3 标准PSO算法及其改进 |
4.3.1 标准PSO算法 |
4.3.2 标准PSO算法的改进 |
4.3.3 基准测试仿真验证 |
4.4 基于FST-PSO算法的槽体液位控制仿真 |
4.4.1 基于FST-PSO算法的液位控制系统 |
4.4.2 槽体液位控制系统模型求解 |
4.4.3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PCS7 开发平台的多圆盘过滤机控制系统实现 |
5.1 控制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
5.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2.1 设备选型 |
5.2.2 测控点统计 |
5.2.3 控制系统模块配置 |
5.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3.1 软件开发平台 |
5.3.2 高级优化算法实现 |
5.3.3 控制系统上位机设计 |
5.4 控制系统应用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FST-PSO算法程序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基于PLC的酸化水玻璃溶液配制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
1.4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配制系统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配药装置结构及其功能 |
2.3 技术要求及特点 |
2.3.1 传统人工配制方法的特点 |
2.3.2 PLC配药系统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
2.3.3 PLC配药系统实现自动配制过程 |
2.4 计量方案设计 |
2.5 配料桶容积计算 |
2.6 配药控制系统其他参数及特征 |
2.6.1 配药控制系统其他配置说明 |
2.6.2 配药控制系统设备清单 |
2.6.3 整机主要技术性能及指标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3.1 引言 |
3.2 配制方案设计 |
3.3 自动化方案设计 |
3.3.1 配制系统PID控制 |
3.3.2 配制系统模糊控制 |
3.3.3 配制系统模糊PID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配药系统软件模块的组成与实现 |
4.1 引言 |
4.2 控制系统工艺要求 |
4.2.1 配制系统运行模式 |
4.2.2 药剂配制系统控制功能模块设计 |
4.3 药剂配制系统主要器件的选型 |
4.3.1 PLC选配 |
4.3.2 HMI选配 |
4.4 配药控制系统软件部分设计 |
4.5 PLC各元件地址编号及定义 |
4.6 PLC各程序块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4.6.1 主程序模块 |
4.6.2 按需生产 |
4.6.3 全自动生产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运行效果分析 |
5.1 引言 |
5.2 调整剂硫酸对萤石浮选指标的影响 |
5.3 萤石浮选稳定试验 |
5.4 存在问题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接线图 |
附录 B 地址编号 |
附录 C PLC程序 |
(6)沼气发电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
第二章 沼气发电系统组成及工艺流程 |
2.1 沼气的来源 |
2.2 厌氧发酵工艺 |
2.3 沼气脱硫净化工艺 |
2.4 沼气发电系统组成及工艺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沼气发电控制系统的设计 |
3.1 西门子S7-300PLC简介 |
3.2 控制系统通讯协议 |
3.3 控制系统组成 |
3.4 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
3.5 控制方式 |
3.6 控制系统硬件组态 |
3.7 控制系统电气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沼气发酵温度控制策略 |
4.1 沼气发酵温度控制要求与难点 |
4.2 经典PID控制 |
4.3 模糊PID控制 |
4.4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4.5 MATLAB仿真 |
4.6 PID参数整定方法 |
4.7 PID参数自整定的PLC实现 |
4.8 模糊PID控制的PLC实现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PLC编程语言 |
5.2 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5.3 上位机监控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基于PLC的全自动给袋式包装机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包装机械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包装机械发展现状 |
1.2.2 国外包装机械发展现状 |
1.3 PLC在包装控制中的应用 |
1.4 包装机称量控制系统研究发展趋势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包装机总体方案设计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给袋式包装机生产工艺概述 |
2.2.1 给袋式包装机主要技术指标 |
2.2.2 包装生产工艺流程与运动时序 |
2.3 包装机生产线关键组成系统 |
2.3.1 包装机供袋与取袋系统 |
2.3.2 包装机转盘机夹系统 |
2.3.3 包装机开袋与撑袋系统 |
2.3.4 包装机计量放料系统 |
2.3.5 包装机热封与整形系统 |
2.3.6 包装机总体机械系统 |
2.4 包装机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4.1 包装机控制系统主要组成 |
2.4.2 包装机控制系统方案 |
2.5 包装机柔性系统可靠性分析 |
2.5.1 包装机柔性系统可靠性预计方法 |
2.5.2 包装机柔性系统失效率计算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包装机称量控制策略的设计及仿真 |
3.1 引言 |
3.2 控制策略介绍 |
3.2.1 传统PID控制 |
3.2.2 模糊控制 |
3.2.3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
3.3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设计 |
3.3.1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结构 |
3.3.2 输入输出量的模糊分布 |
3.3.3 模糊控制规则的建立 |
3.4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3.4.1 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 |
3.4.2 模糊系统的仿真模型图 |
3.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包装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与选择 |
4.1 引言 |
4.2 PLC的选型与配置 |
4.2.1 PLC的基本组成 |
4.2.2 PLC的选型 |
4.2.3 触摸屏选型 |
4.3 传感器的选型 |
4.3.1 电感式接近传感器 |
4.3.2 旋转编码器 |
4.3.3 称重传感器 |
4.4 气动及真空系统设计 |
4.4.1 气压与真空系统简介 |
4.4.2 包装机真空回路设计 |
4.4.3 包装机气动回路设计 |
4.5 变频器 |
4.6 PLC接口分配与硬件连接 |
4.6.1 PLC接口分配 |
4.6.2 变频器参数设置 |
4.6.3 气动真空系统硬件连接 |
4.6.4 主轴变频系统硬件连接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包装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PLC软件开发环境 |
5.1.1 STEP7 软件介绍 |
5.1.2 STEP7 编程语言及方式 |
5.2 PLC程序设计 |
5.2.1 PLC控制系统设计流程 |
5.2.2 包装机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5.2.3 称量系统模糊控制算法的PLC实现 |
5.3 HMI界面的设计 |
5.3.1 HMI组态软件介绍 |
5.3.2 上位机监控系统设计 |
5.3.3 上位机与PLC的通讯连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包装机控制系统调试运行与热封实验 |
6.1 引言 |
6.2 包装机热封合温度实验 |
6.2.1 热封实验材料、设备及过程 |
6.2.2 热封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6.3 包装机实物调试与运行 |
6.4 包装机称量系统运行调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面向集中污水站pH值的变频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及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变频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及系统设计历史和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八钢厂区集中污水处理站设计简介 |
2.1 八钢厂区集中污水处理站建设规模 |
2.2 八钢厂区集中污水处理站设计条件 |
2.2.1 八钢生产废水水质指标 |
2.2.2 八钢厂区自然条件 |
2.3 集中污水处理站设计原则 |
2.4 集中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工艺简介 |
2.4.1 预处理部分工艺 |
2.4.2 主要功能技术描述 |
2.4.3 深度处理部分工艺 |
2.4.4 冬夏季水量平衡 |
2.5 污水酸碱中和过程及特点 |
2.5.1 溶液酸碱性的度量 |
2.5.2 酸碱中和曲线及特点 |
2.5.3 污水中和过程特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预处理调节池pH值变频PID控制硬件组成 |
3.1 概述 |
3.2 集中污水处理站控制系统及网络结构介绍 |
3.3 预处理pH值调节PLC控制系统 |
3.3.1 中央处理单元(CPU) |
3.3.2 存储器 |
3.3.3 电源模块 |
3.3.4 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 |
3.3.5 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 |
3.3.6 网络通信模块 |
3.3.7 PLC控制系统的主要监控信号 |
3.3.8 1.电动机 |
3.3.9 电动阀门 |
3.3.10 气动阀 |
3.3.11 调节阀 |
3.4 pH计 |
3.4.1 pH计测量原理 |
3.4.2 电极系统 |
3.4.3 校验方法 |
3.5 盐酸加药泵变频器 |
3.5.1 变频器主回路 |
3.5.2 控制回路 |
3.5.3 pH调节池盐酸加药计量泵电气控制原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处理调节池pH值变频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PLC数据采集程序 |
4.2 PID控制梯形图及介绍 |
4.3 变频器的参数设置 |
4.4 八钢集中污水处理站预处理系统人机界面 |
4.4.1 动态数据显示功能 |
4.4.2 趋势曲线功能 |
4.4.3 报表打印功能 |
4.4.4 控制调节功能 |
4.4.5 报警功能 |
4.4.6 预处理pH调节系统人机界面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调节池pH值变频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研究 |
5.1 PID控制 |
5.1.1 PID控制基本公式 |
5.1.2 PID控制输出及参数 |
5.1.3 PID控制器的局限性 |
5.2 pH调节PID控制局限性的解决思路 |
5.3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及设计步骤 |
5.4 预处理调节池pH值变频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设计 |
5.4.1 预处理调节池pH值变频控制系统控制流程 |
5.4.2 控制器输入输出变量的模糊化 |
5.4.3 调节池pH值变频控制的模糊规则及推理 |
5.4.4 调节池pH值变频控制器的解模糊化 |
5.5 pH值变频模糊自适应PID在施耐德PLC的实现 |
5.5.1 控制表的获取 |
5.5.2 模糊PID自适应控制在PLC上的实现 |
5.6 调节池pH值变频控制仿真研究 |
5.6.1 变频PID控制的仿真 |
5.6.2 变频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仿真 |
5.6.3 两种控制器性能比较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流体超高温杀菌机的恒温控制方法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超高温杀菌机的工艺流程 |
1.3 国内外超高温杀菌机及其恒温控制的发展现状 |
1.3.1 国内超高温杀菌机的发展现状 |
1.3.2 国内超高温杀菌机温度控制的发展现状 |
1.3.3 国外超高温杀菌机的发展现状 |
1.3.4 国外超高温杀菌机温度控制的发展现状 |
1.4 影响超高温杀菌机恒温控制的关键因素 |
1.4.1 PID调节器参数在温度控制中的重要性 |
1.4.2 提高反馈温度精确性的意义 |
1.4.3 流量稳定性对恒温控制的影响 |
1.5 研究内容 |
1.5.1 基于热平衡公式的热交换系统分析 |
1.5.2 超高温杀菌机温度控制系统分析 |
1.5.3 超高温杀菌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
1.5.4 试验与试验数据分析 |
1.5.5 杀菌温度控制系统的实际生产验证 |
1.6 实现恒温杀菌控制的主要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
2.1 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分析 |
2.1.1 设计原则 |
2.1.2 控制模式 |
2.1.3 控制目的 |
2.1.4 主要控制对象 |
2.2 恒温杀菌控制方案设计 |
2.2.1 恒温杀菌控制系统方案分析与选择 |
2.2.2 杀菌温度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
2.2.3 控制器特性分析与选择 |
2.2.4 双回路控制系统的数理分析 |
2.2.5 杀菌温度控制方案设计 |
2.2.6 热水与产品的流量控制方案设计 |
2.3 恒温杀菌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2.3.1 自动控制系统网络 |
2.3.2 超高温杀菌机的硬件结构 |
2.3.3 PLC的电源模块 |
2.3.4 CPU |
2.3.5 信号模块 |
2.3.6 人机界面 |
2.3.7 温度传感器 |
2.3.8 蒸汽比例阀 |
2.4 恒温杀菌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2.4.1 自动控制系统的网络组态 |
2.4.2 硬件组态 |
2.4.3 CPU与人机界面的通讯协议 |
2.4.4 数据存储 |
2.4.5 温度数据的采集与平均值滤波程序设计 |
2.4.6 双回路PID控制程序设计 |
2.4.7 PID内环热水温度目标值算法 |
2.4.8 恒流控制程序设计 |
2.4.9 触摸屏程序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T100温度传感器线性回归试验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器材 |
3.2.1 试验硬件 |
3.2.2 试验软件 |
3.2.3 试验能源和材料 |
3.3 试验过程 |
3.3.1 试验准备 |
3.3.2 试验过程 |
3.4 试验数据分析与结论 |
3.4.1 数据分析 |
3.4.2 试验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恒流控制PID参数优化正交试验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器材 |
4.2.1 试验的主要硬件 |
4.2.2 试验软件 |
4.2.3 试验能源和材料 |
4.3 试验过程 |
4.3.1 试验准备与方案说明 |
4.3.2 临界设定的PID参数 |
4.3.3 单因素试验 |
4.3.4 正交试验 |
4.4 试验分析与结论 |
4.4.1 试验分析 |
4.4.2 试验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高温杀菌机恒温杀菌系统稳定性试验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验器材 |
5.2.1 试验主要设备 |
5.2.2 试验软件 |
5.2.3 主要试验能源和材料 |
5.3 评定方法与试验方案 |
5.4 试验过程 |
5.4.1 试验准备 |
5.4.2 蒸汽流量突变阶跃响应试验 |
5.4.3 目标值阶跃响应试验 |
5.5 试验分析与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试验数据记录 |
附录B 恒流控制试验PLC程序 |
附录C 超高温杀菌机电气物料清单 |
附录D 超高温杀菌机电气原理图 |
(10)某企业注油系统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变压器油 |
1.3 变压器油路改造系统结构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变压器油路改造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1 罐区方案设计 |
2.2 滤油和注油工艺 |
2.3 成品油系统 |
2.4 试验油系统 |
2.5 静压系统 |
2.6 检测仪表和执行机构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压器油路改造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 |
3.1 设计内容 |
3.2 西门子PLC S7-300 |
3.3 PROFIBUS现场总线 |
3.4 变压器油路改造系统被控对象及其方案设计 |
3.5 变压器油路改造系统硬件选型 |
3.6 变压器油路改造系统硬件组态和网络组态 |
3.7 电气原理图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神经元PID在管道流量控制中的应用 |
4.1 影响变压器注油流量的干扰因素 |
4.2 流量的检测 |
4.3 管道流量控制方案 |
4.4 变频器设置方式 |
4.5 被控对象数学模型 |
4.6 PID控制理论 |
4.7 人工神经网络 |
4.8 单神经元PID控制器在PLC中的实现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变压器油路改造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 |
5.1 STEP7软件 |
5.2 程序设计 |
5.3 上位机监控组态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个人简介 |
四、变频器代替气动阀的PID参数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180装盒机总体及药板推夹装置应用技术研究[D]. 张新彤. 辽宁工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博途S7-1500变压器用油管理系统改造[D]. 朱兆元.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8)
- [3]机械密封冲洗回路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研制[D]. 衡思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4]多圆盘过滤机白水回收机理仿真及控制系统设计[D]. 佟永亮.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9)
- [5]基于PLC的酸化水玻璃溶液配制系统研制[D]. 徐天宏.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 [6]沼气发电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王宏智. 宁夏大学, 2018(01)
- [7]基于PLC的全自动给袋式包装机控制系统研究[D]. 孟祥飞.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8]面向集中污水站pH值的变频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及系统设计[D]. 张舟. 东北大学, 2017(02)
- [9]流体超高温杀菌机的恒温控制方法及优化[D]. 吴阳佑.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7(01)
- [10]某企业注油系统改造设计[D]. 郑斐. 宁夏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