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季风的变化:来自中国西藏的新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

南亚季风的变化:来自中国西藏的新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

一、Changes in South Asian monsoon: New high-resolution paleoclimatic records from Tibet,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张军[1](2021)在《湖泊沉积粪生菌孢记录的中国北方全新世牧业发展及其驱动因素》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牧业一直是中国北方草原区和青藏高原区人们的主要生计方式。但是与牧业活动相关的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记录相对缺乏,而且动物考古证据、古生态记录和食草动物基因溯源研究结果有较大的分歧,牧业何时开始、何时增强及其驱动因素一直不甚明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牧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相互联系的区域,也是东西方早期文化与技术交流的关键场所,因此是研究过去人地关系和农牧演化历史及其驱动因素的理想区域。该区域历史时期气候变化频繁,生态环境脆弱,人口数量变化大,农牧业生计方式发生过多次转变。尽管有零星的人类活动历史文献记载,但由于缺乏连续的、客观的农业和牧业活动变化的记录以及高分辨率的古气候环境变化记录,难以全面理解农牧业的发展过程、规律及其与自然、社会因素的关系,难以更好地理解该区域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相互作用。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在分析青藏高原东北缘16组现代食草动物粪便样品和10组表土样品中粪生真菌孢子的基础上,以北方地区公海、更尕海和天鹅湖三个湖泊岩芯(共23.13米)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三个湖泊岩芯的1139个样品的粪生菌孢组合变化,以及天鹅湖岩芯的520个花粉样品。基于现代过程调查和前人研究发现,粪生菌孢含量,尤其是Sporormiella-type孢子(小荚孢腔菌属)含量变化能指示食草动物数量及牧业活动强度变化。利用祁连山天鹅湖花粉记录中蒿藜比值重建了3.5 ka(1 ka=1000年)以来平均分辨率约7年的区域有效湿度变化历史。通过山西公海湖泊岩芯中农作物花粉含量变化重建了该地区历史时期以来平均分辨率约6年的农业活动强度变化历史。此外,还搜集了研究区考古证据和历史文献资料,结合古气候、古环境代用指标记录,初步揭示我国北方地区全新世牧业发展过程及其可能的驱动因素,并深入探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和社会变迁对农牧业活动强度变化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现代食草动物粪便和表土样品中,Sporormiella-type菌孢在粪生菌孢中占主导,其含量变化能用于指示食草动物数量和牧业活动强度变化。山西公海近几十年Sporormiella-type菌孢含量变化与档案记录的家养绵羊和山羊数据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因而可以用于重建更长时间尺度的食草动物数量变化。(2)基于青藏高原共和盆地更尕海和山西北部公海湖泊岩芯样品中Sporomiella-type菌孢的记录,对比青海湖盆地风成剖面中粪生菌孢含量变化,以及北方地区考古遗址中动物骨骼(不包括猪的骨骼)的C-14年代累积概率,认为中国北方地区牧业活动在~5.7-5.5 ka开始出现,在~4.2-4.0 ka后进一步增强。结合区域古气候记录,认为中国北方牧业活动的发展历程与气候变化有关:中全新世欧亚草原区气候整体暖湿的背景下,在5.7-5.5 ka前后,区域内部分地区突发干旱,而中国北方地区气候整体暖湿,使得内陆草原地区早期牧业活动向东、向南迁至我国北方地区;而后,寒冷干旱的“4.2 ka事件”导致高纬草原地区人口迁移,促进了北方草原地带牧业活动的南向扩张;约3.6 ka以来,中国北方地区牧业活动迅速发展和扩散,这得益于家马大量驯化并作为交通工具用于放牧活动。(3)在历史时期,对比祁连山天鹅湖孢粉记录的气候变化与同地层菌孢记录的牧业强度变化发现,干旱区山地牧业强度总体与区域湿度变化相反,干旱的气候条件可能限制了河西走廊低地农业的发展,而使得山区牧业活动增强。在极端干旱、人口减少的时期,山区牧业强度减弱,如公元380-580年期间。而公元580-720年期间和公元1920年以来,山区牧业强度增强,可能与河西走廊低地温暖湿润的气候、人口增加和生计方式多样化有关。在半湿润区,山西公海湖泊岩芯的农作物花粉和菌孢记录表明,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农业向北、向高海拔地区扩张,与王朝强盛和社会稳定时期相吻合,如隋、唐朝早中期和北宋时期;在寒冷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恶劣的气候和不稳定的社会条件限制了区域农业的发展,牧业活动转变成为一种主要的生业模式,如魏晋南北朝和明清时期。对公海岩芯农作物花粉含量和粪生菌孢数据进一步进行周期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活动变化的周期比牧业长,这可能是因为农业活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更强,而且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性更强。对比多个牧业活动强度记录进一步发现,干旱的气候限制了低海拔地区农业发展,推动山区牧业发展;气候温和湿润、民族深度融合发展的隋朝和唐朝早中期,人口数量增加,生计方式多样化,使得牧业活动整体增强;近几十年来,由于农业技术的革新,以及牧场资源和家畜数量的合理管控,牧业强度呈现出减弱的趋势。此外,历史时期公海和天鹅湖地区的牧业强度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周期,表明我国北方地区牧业强度变化受到气候和社会因素的共同控制。本研究提供了多组末次冰消期以来高分辨率的粪生真菌孢子记录,是国内首次从湖泊沉积物中微体化石的角度为北方全新世牧业的发展历史提供了一系列新证据和新认识,并首次揭示了北方地区历史时期农牧业活动强度存在不同的变化周期。祁连山西段湖泊孢粉重建的高分辨率的湿度变化记录,为探究丝绸之路沿线人类活动变化的自然驱动因素提供了区域气候变化背景。深入研究中国北方地区牧业发展历史及其驱动因素对理解和认识过去植被环境变化、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及过去人类活动引起的地球物理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独立的农牧业活动强度变化记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该地区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土壤退化的影响,为研究古人类如何适应气候环境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历史参考。

贝伊宁[2](2021)在《全新世典型冷事件下亚洲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对比及成因分析》文中提出

鄢应燃,刘睿恺,杨勋林,吕春艳,张日萍,张瑞[3](2021)在《东亚季风区最近1000 a石笋δ18O空间变化特征及气候意义研究》文中认为利用重庆市丰都水鸣洞石笋NSM03精确定年数据和δ18O数据建立的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结合其他已经发表的亚洲季风区石笋氧同位素记录,探讨洞穴石笋δ18O值过去1 000 a的空间变化特征以及指示的气候环境意义.结果显示:亚洲季风区石笋δ18O值过去1 000 a在空间上呈现出与大气降水δ18O值相似的纬度效应和海陆效应,石笋δ18O值沿水汽输送路径不断衰减,逐渐变轻,表明印度洋是中国季风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区;水鸣洞NSM03石笋记录与南亚季风区瓦什卡洞的WBS石笋记录以及中国藏南波密-林芝地区的树轮记录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也进一步地表明中国东部季风区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亚洲季风区石笋δ18O记录在过去1 000 a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中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变化存在很大的空间差异,这表明季风区石笋δ18O记录不一定都能指示当地降水量的变化;因此,中国季风区石笋δ18O记录主要指示是东亚季风环流的信息,当东亚季风环流强的时候,季风区石笋氧同倍数偏轻;反之亦然.

裴庆锋[4](2020)在《昂仁北西地区当穹错-当惹雍错-许如错南北向新近纪-第四纪地堑演化机制及地貌响应》文中提出当穹错-当惹雍错-许如错南北向新近纪-第四纪地堑位于西藏昂仁北西地区,该地堑在地理上位于西藏日喀则市昂仁县北西侧,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冈底斯-拉萨陆块,位于冈底斯成矿带内,呈南北走向发育。对该地堑的相关特征、演化机制和过程的研究,对于探讨青藏高原隆升机制和新构造运动作用特点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印度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碰撞造山作用,与印度板块持续的向北俯冲导致了青藏高原新生代的隆升,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作用,在高原内形成一系列南北向的地堑。南北向地堑构造作为高原隆升过程记录的载体,长期受到地学界的关注,前人的研究主要关注地堑形成的时限、形成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对单一地堑内地质记录的差异性,以及所记录的时空变化少有探讨。本论文以青藏高原南北向最长的“当穹错-当惹雍错-许如错地堑”为对象,通过早期火山岩研究、成因地貌分析等手段探讨其在形成和演化的过程中,在南北向强度不同的构造运动影响下,地堑中出现的差异性演化,在地貌上形成的南高北低的地势差异现象。在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前期的野外实地勘察,已得知地堑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地幔的岩浆活动的影响,在东西方向上形成了局部的拉张应力场。在张力的影响下,形成一系列均为南北走向且倾向相近的正断层,从而形成一系列的断块山和断陷盆地。断陷盆地内部逐渐演化为湖泊沉积环境。随着构造和气候的影响深入,湖泊发生阶段性的下降并形成湖堤环。通过对比地堑中三个主要的湖平面、湖堤环和冰斗面的高度,便可以清楚地发现地堑在南北向上的相对海拔差异。本文将在前期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资料,分析地堑的地质特征,并从地堑在南北向的构造特征、沉积特征以及地貌特征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地堑的演化机制以及造成这种差异性演化的原因。

卢佳仪[5](2020)在《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与古植被演化及其驱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亚洲季风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密它的时空演变规律对人们全面理解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晚新生代东亚季风的形成与演化无论对区域性还是全球性气候均产生了重要影响。长期以来,对东亚季风轨道尺度上的演化研究众多,而对构造尺度上季风的演化相对较少,且多聚焦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中国南海等区域。中国东部地区因地表覆盖而缺乏长时间尺度的沉积露头剖面,新近纪以来的古气候演化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虽然晚新生代以来东亚季风在构造时间尺度上的演化被认为与青藏高原隆升有关,但有关季风演化的机制目前仍存在很多争议。特别是,与季风相关的干湿古气候在中国东部地区的空间变化规律还不清楚,它是否与现代干湿气候一样存在巨大的空间差异(如,中国东部降雨两极或三极模态)?如是,那么驱动机制又如何?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深入探讨。同时,伴随着新近纪气候变化,陆地生态系统也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尤其是新生代晚期C4草原的出现使C3植物被C4植物大规模取代,草原生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极大的扩张。有关C4植物在中新世的第一次扩展事件已经有了大量的深入研究,人们对这次事件从低纬度向中高纬度的扩张过程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但是,有关东亚地区晚中新世以来的C4植物是否存在第二次扩张事件还不清楚。如有,具体机制又是如何?它与第一次扩展事件有哪些不同点?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深入探讨。近年来,基于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不断发展,在中国东部第四纪强烈覆盖区也获得了晚中新世(ca.8 Ma)以来连续沉积的钻孔岩芯,这为研究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的变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使得我们能更全面地揭示东亚季风区干湿古气候的演化规律,并为深入探究其驱动机制提供了关键素材。同时,分子古气候代用指标的不断突破也为建立干湿古气候的时间演化序列创造了条件。尤其是来源于微生物细胞膜的甘油二烷基链甘油四醚化合物(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简称GDGTs),因其在各个环境中分布广泛,且对环境变化响应灵敏,被广泛应用于古环境古气候重建的研究中。所以利用微生物脂类GDGTs的指标重建东亚季风演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国东部长时间尺度钻孔沉积多为河湖相沉积,基于GDGTs化合物的众多指标中,能用于长尺度河湖相干湿古气候重建中的指标须在现代河湖相沉积环境中进行验证其可靠性。本研究从现代河流-湖泊沉积环境入手,选择青海湖等对干湿古气候比较敏感的地区为现代过程研究对象,分析基于GDGTs构建的各指标在现代河流和湖相中的变化及控制因子,选出可靠的干湿古气候指标,再用于中国东部华北平原和苏北平原晚中新世以来的河湖相钻孔中以重建干湿古气候演化。同时,利用有机碳同位素检测方法重建了晚中新世以来中国东部的植被演化。论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性认识概况如下(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刊物上):1.依据微生物GDGTs现代过程调查,提出了河湖相的干湿古气候代用新指标。通过对干湿气候极其敏感的青海湖地区湖泊沉积物、河流沉积物以及周围土壤中GDGTs化合物的检测,分析了古菌isoGDGTs化合物和细菌br GDGTs化合物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基于GDGTs构建的各古气候重建指标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古菌isoGDGTs在河流和湖泊中的变化较细菌br GDGTs的变化更有规律,且基于isoGDGTs建立的指标GDGT-0/Cren与湖泊水深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可作为可靠的干湿古气候重建指标。而细菌br GDGTs化合物构建的指标在河湖相环境中变化复杂,且受控因子众多。例如,能反映p H的CBT指标在河流沉积物中被发现与盐度有关;能用于重建温度的MBT’指标在湖泊环境中显示出与水深有关等。这使得基于br GDGTs构建的古环境指标在长尺度河湖相沉积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而GDGT-0/Cren指标原理更清晰,受控因子单一,在河湖相干湿古气候重建中显示出明显优势。在此基础上,综合全球已经报道的湖泊沉积物(包括部分中国东部地区的湖泊沉积物)和泥炭地的GDGT数据,进一步支持了GDGT-0/Cren指标可以作为陆地水体环境的干湿古气候代用指标。2.发现了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构造时间尺度的干湿古气候呈现出三极模态的空间变化,提出了赤道太平洋海温梯度的驱动机制。通过对华北平原天津G3钻孔(8 Ma至今)和苏北平原盐城ZKA4钻孔(~7.6 Ma)河湖相沉积物中GDGTs化合物的测试分析,利用新发现的古气候指标GDGT-0/Cren和以前建立的Ri/b指标重建了晚中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北方的干湿古气候变化。华北平原以及苏北平原的分子记录显示,晚中新世至早上新世气候干旱,降雨量少;自上新世早期(约4.2~4.5 Ma)起东亚夏季风(EASM)显着增强,季风降水突然增加,气候变湿润,直至现在。这种以早上新世为界的干湿古气候变化规律与黄土高原及中国南海的记录一致,而与中部长江中下游的记录相反,即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华北及南海中南部气候干旱(-),而长江中下游和南海北部气候湿润(+);早上新世4.2 Ma之后这种模式发生反转。因此本研究认为自晚中新世起,中国东部的降雨模式呈现出南北一致而中部相反的“类三极模态”,且这种降雨模式在早上新世4.2 Ma左右发生反转,即从“-,+,-”变成“+,-,+”模式。根据中国东部现代年际和年代际降雨分布模式以及结合早上新世全球古气候记录,本研究认为早上新世4.2 Ma左右中国东部降雨的“三极模态”发生的原因主要由赤道太平洋纬向和经向海温梯度自早上新世开始显着增加,导致西太平洋菲律宾上空对流活动增强所导致。此外,增强的Hadley环流以及Walker环流从赤道热带通过极地向的运输使得向北传播的水汽增多对早上新世以来东亚夏季风的增强也有所贡献。微生物脂类指标所揭示的中国东部构造时间尺度干湿古气候的这种三极模态空间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进一步得到了古气候模型模拟结果(由国外合作者完成)的支持,但这一驱动机制与本课题组之前报道的中国东部千年时间尺度三极模态干湿古气候的驱动机制(Zhang et al.,2018,Science)有较大差异。3.依据分子地球生物学记录,发现了C4植物在早上新世出现晚新生代以来的第二次扩张事件,提出了大气CO2浓度的驱动机制。通过对华北平原G3钻孔以及苏北平原ZAK4钻孔中全岩有机碳同位素进行分析,重建了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C3/C4植物演化历史,并与东亚其它地区以及全球各大陆同时期植被记录进行对比,深入探讨了影响C4草本扩张的机制。天津G3钻孔的有机碳同位素显示出在4.1 Ma左右出现明显正偏且波动剧烈,盐城ZKA4钻孔的有机碳同位素显示在4.5 Ma左右出现明显正偏。两根钻孔的数据较为一致的指示了早上新世中国东部有一次明显C4草本扩张事件。这次C4草本扩张事件同样在黄土高原土壤碳酸盐碳同位素研究中也有记录,说明具有区域性特征。进一步综合全球数据发现,早上新世的这次C4草本扩展事件在非洲、西亚、澳大利亚、北美和南美同时期碳同位素记录均有显示。由此提出了早上新世的C4草本扩张是一次全球性事件,且与晚中新世的第一次全球C4扩张事件是相互独立的。虽然晚中新世的C4扩张被认为可能与干旱化增强和火灾变多有关,但这并不能解释早上新世的C4草本扩张。本研究结合早上新世全球古气候记录,推测这次全球C4扩张事件主要由大气CO2分压的长期降低所引起的。这一推论得到了光量子产率模型的支持,该模型显示,在早上新世,随着大气CO2分压以及温度的降低,很多地区的气候条件越过了有利于C4草本生长的阈值,特别是在如华北平原、苏北平原这样的中纬度地区,因此C4草本出现了再一次大规模的扩张。

柴乐[6](2019)在《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川地貌过程及其对西南季风的响应》文中指出冰川是气候变化敏感的指示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地在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经历了多次冰川作用,并留下丰富的古冰川遗迹,对于研究第四纪冰期历史、探究全球气候系统演化过程、了解冰川波动历史和发育规律具有关键作用。他念他翁山位于横断山西部,是青藏高原东南部和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第四纪以来,依托区内大面积夷平面经历多次冰川作用,冰川侵蚀和堆积地形可以相互匹配,特别是冰川沉积地貌保存尤为清晰,该区是海洋性冰川发育区,维持冰川发育的降水补给主要由西南季风带来,因而本区第四纪冰川进退对西南季风波动有较为直接的反映,正是这一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川演化过程研究,尤其是最老冰川遗迹的绝对年代确定,对于丰富青藏高原东南部晚第四纪冰期以来冰川演化的时间序列,验证中低纬度第四纪冰川发育的气候和构造耦合模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采用野外地貌调查,10Be、OSL、ESR交叉测年法,对他念他翁山青古隆槽谷、曲扎槽谷、如曲槽谷第四纪冰川地貌发育特征、冰期序列、各期次冰川规模进行系统研究,多种方法结合恢复不同冰期时冰川物质平衡线高度,并重建了冰期时的气候条件,讨论了西南季风在全球气候系统波动过程中对冰川发育的影响。对比青藏高原东南部及东部其他第四冰川作用区,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冰川侵蚀地貌主要表现为U形冰川槽谷,成层冰斗群,大规模羊背石、刃脊、角峰,还包括大量磨光面和擦痕,部分冰川槽谷源头发育冰蚀湖。冰川堆积地貌保存典型的冰碛垄和冰碛丘陵,青古隆槽谷保存3套冰碛垄,曲扎槽谷、觉曲槽谷和如曲槽谷分别保存4套冰碛垄。此外,冰川堆积体还包括冰水沉积物、冰水夹层、冰川漂砾和冰碛石。测年结果显示,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期序列分别为:倒数第二次冰期(MIS 6)、末次冰期中期(MIS 3)、末次冰盛期(LGM),全新世早期(MIS 1),不同测年结果可以相互佐证。10Be暴露年代限定的冰进时间为:90.73±8.71 ka、30.99±2.97 ka、15.43±1.46ka~21.26±2.04ka、8.18±0.78ka~8.54±0.82ka。冰川规模自MIS6以来逐渐减小,与青藏高原东南部及东部其他第四纪冰川作用区相似,末次冰期最大冰进规模发生在MIS 3阶段,而非LGM,全新世早期的冰进规模距现代冰川末端1~3 km。冰川类型由复合型山谷冰川,逐渐演化为冰斗冰川或悬冰川。与周边其他山地第四纪冰期作用时间和不同时期冰川规模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各山地冰期冰川作用时间差异性显着,愈靠近高原内部山地冰期老,次数多,系列完整,愈往高原外围,冰期越年轻、次数少,到边缘山地仅发育了末次冰期。青藏高原中心部位以第四纪冰川早于倒数第二次冰期的规模最大,倒数第二次冰期时最大规模分布移向外缘,而高原东部外缘山地只有末次冰期遗迹。以上对比结果验证了中低纬度第四纪冰川发育是构造与气候相耦合的模式。MIS 6阶段以来的ELA分别4674 m、4930 m、5131 m及5320 m,△ELA分别为751 m、495 m、294 m及112 m。MIS 6、2、3和全新世早期的气温下降值分别为:10.13℃、7.86℃、6.35℃和6.28℃,不同时期的降水条件也是造成冰川规模差异性的主要原因。他念他翁山MIS 6受千年尺度季风事件叠加于轨道尺度的影响,造成该时期冷湿的气候环境,进而发生了规模大于末次冰期的冰进事件,并与全球冰量最大时相对应。末次冰期的两次冰进事件(LGM和MIS 3)可能受大西洋冰筏事件(Herintich事件)千年尺度气候波动的影响,分别对应于H 3和H2。全新世早期冰进可能受8.2 ka事件短时间降温的影响,该时期的冰川发育可能是热盐环流将北半球高纬地区的气候不稳定信号传输到低纬地区的产物。此外,地形条件对西南季风携带水汽的阻挡,对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川发育也产生了显着影响。

边伟伟[7](2019)在《东冈瓦纳大陆裂解及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古地磁学约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冈瓦纳大陆的裂解及印度板块的北向漂移标志着印度洋的形成,而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的碰撞及后续的持续挤压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这些地质过程对全球古气候、古地理以及生命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尽管前人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拉萨地块开展了大量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但是对于东冈瓦纳大陆的裂解机制和裂解过程以及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的碰撞过程仍存在激烈争议。针对以上科学问题,对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拉萨地块开展了系统的古地磁学、岩石磁学、岩相学及年代学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特提斯喜马拉雅洛扎地区遮拉组和维美组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35.3±2.7 Ma和137.6±3.8 Ma,不属于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给出的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年龄范畴;(2)在特提斯喜马拉雅洛扎地区和堆纳-岗巴地区获得一个由褶皱及倒转检验约束的高质量的古地磁极,31个采点和30个采点地层产状校正后极的Fisher平均分别为:0.9°N,293.4°E,A95=7.0°,和58.7°N,330.3°E,A95=2.5°,对应采样区的古纬度在早白垩世和始新世期间分别为南纬53.5°±7.0°和北纬10.4°±2.5°;在拉萨地块革吉地区获得一个由褶皱检验约束的古地磁极,54个采点地层产状校正后极的Fisher平均为:74.4°N,225.9°E,A95=3.8°,对应采样区的古纬度在晚白垩世期间为北纬19.6°±3.8°;(3)结合澳大利亚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克拉通及特提斯喜马拉雅已有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古地磁学结果,表明特提斯喜马拉雅东南部早白垩世(147–124Ma)措美大火成岩省喷发于南纬50°左右,与重建的Kerguelen地幔柱大火成岩省喷出时的中心位置较为一致,揭示措美大火成岩省起源于Kerguelen地幔柱;东冈瓦纳大陆在147 Ma开始裂解,印度板块与澳大利亚-南极洲板块在124 Ma之前已完全裂解;(4)结合拉萨地块、特提斯喜马拉雅和印度克拉通已有的可靠的古地磁学结果,表明亚洲大陆南缘(参考点:29.0?N,87.5?E)在整个白垩纪一直位于北纬14.3?左右,且处于近东西向排列;特提斯喜马拉雅和印度克拉通在晚侏罗世以后既不存在洋盆的伸展也不存在超过1000公里的南北向地壳缩短;印度-亚洲大陆在48.1 Ma已经发生碰撞。

田然[8](2018)在《青藏高原南部枪勇浅冰芯可溶性化学记录与过去环境重建》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类活动产生的气体和气溶胶改变了大气状况并且影响了气候环境变化。在粒子运输过程中,气溶胶能够以干湿沉降的方式沉积下来,保存在冰芯中。青藏高原地区的冰芯能够很好地保存过去大气环境的信息,为研究过去大气环境的演化历史,特别是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提供可行的途径。喜马拉雅山是青藏高原南部冰川发育的中心区,也是开展冰芯记录研究的理想场地,该地区冰芯为开展印度季风的物质传输及南亚排放情况提供证据。本文以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枪勇冰川钻取的冰芯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枪勇冰芯中阴阳离子浓度变化的研究,获得了枪勇冰芯1987-2009年共23年的可溶性离子变化记录,分析了离子的来源及研究区域地区大气环流情况,初步探讨了枪勇地区的气候因子,并与各代表性冰芯的离子记录对比,取得以下主要的研究结果:研究区受西风带和印度季风共同影响。枪勇冰芯阴阳离子大部分相关性显着,可溶性离子成分变化趋势相同,主要来源是陆源粉尘、盐湖蒸发沉积、对流层交换以及人类活动排放。其中,陆源粉尘离子相关性显着,在运输过程中显示了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搬运距离较长,淋洗作用可能较大,离子浓度低于中北部地区;由于降水量小,所以相比于其它青藏高原南部地区,离子浓度较大。NH4+主要来源于南亚地区并随大气环流输送到研究区域,以湿沉降形式降落在冰川表面,枪勇浅冰芯记录的NH4+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一趋势与北半球的气温变化和南亚地区农业活动的NH3排放量增加有关。通过对比枪勇冰芯与希夏邦马冰芯记录NH4+浓度变化,揭示了冰芯钻取点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以及输送过程中冰芯位置降水强度小,湿沉积的NH4+浓度较低这一特点。与其它地区代表性冰芯NH4+离子记录对比,展现了离子湿沉降受大尺度的环流影响差异性。

刘瑞璇[9](2018)在《晚上新世以来东阿拉伯海拉克希米盆地沉积序列及其对南亚季风气候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印度季风是地球气候系统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控制着整个南亚地区和东南亚的部分地区的气候变化,影响着近三十亿人的生存和发展。阿拉伯海印度沉积扇是世界第二大海底扇,保存着来自喜马拉雅和印度缝合带的新生代风化沉积物,是研究印度季风和南亚地区环境演化的理想材料。本文以位于东阿拉伯海IODP 355航次U1456钻孔A段总长419 m的深海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在建立的古生物地层和磁性地层年代框架基础上,分析研究区的沉积过程,从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两个方面,对钻孔样品进行粒度和铁氧矿物含量分析,探讨两个指标的古气候意义,从而重建了印度季风在3.4 Ma以来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如下:(1)从剖面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确定沉积物主要为深海的浊流沉积序列,伴有洋流输运的悬浮沉积物,浊流沉积过程起主导作用。利用已有的古生物地层和古地磁倒转年代数据进行线性插值和外推,建立了剖面的年代框架为0~3.4 Ma,其中在1.8~2.4Ma有沉积间断。(2)通过对其粒度和沉积过程研究,确定U1456A钻孔的深海沉积物的粒度和沉积速率主要受到南亚季风强弱的控制,在此基础上海平面变化对沉积物粒度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在构造尺度上,沉积物的粒度和沉积速率可以很好的反应南亚季风的变化,在南亚季风增强时期降水多,对源区的风化和剥蚀作用强,使大量的风化剥蚀产物进入印度河,同时强降水使印度河水动力增强,使深海沉积物的粒度增粗,沉积速率增大。因此粒度和沉积速率可以作为反映印度季风变化的物理指标。(3)利用漫反射光谱的方法,通过建立赤铁矿含量的标准方程,确定沉积物中赤铁矿的含量。一般情况下干热的环境有利于赤铁矿的形成,温度是赤铁矿形成和转换速率的主控因素,并且赤铁矿在3.4 Ma以来的变化与该钻孔红度和西阿拉伯海的海表温度曲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因此,赤铁矿含量可以作为反映温度变化的指标。(4)综合以上测试数据,可以建立起印度季风3.4 Ma以来在构造尺度上的变化序列,认为研究区在3.4 Ma~2.4Ma印度季风强,温度高,气候较为暖湿,其中3.4~2.7Ma期间,南亚季风不断增加,气候最为暖湿。1.8~1.2Ma印度季风较强,波动较大,降水较多,温度较上一阶段减弱,气候较为暖湿。1.2~0.1 Ma,印度季风减弱,降水量减少,温度降低,气候变得冷干。(5)通过以上的研究发现,从1.8~1.2 Ma到1.2~0.1 Ma,浊流沉积物的堆积速率降低,粒度变细,揭示了更新世印度季风强度的阶段性减弱。对沉积物砂粒组分进行周期分析,发现砂粒组分的变化周期从~41 ka向长周期转化。并且在1.2~1.0 Ma期间,赤铁矿含量明显降低,反应温度逐步降低。推测阿拉伯海拉U1456A沉积序列粒度和赤铁矿含量在1.2~1.0 Ma间的变化是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的响应。同时,全球变冷,北半球冰量持续扩大,也可能是导致印度季风减弱的原因。

张增杰[10](2016)在《长江水系晚新生代沉积物碎屑钾长石Pb同位素组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注入世界最深的大洋-太平洋。长江流域幅员辽阔,是中华民族栖息繁衍和开拓发展的精华地区。然而,关于长江形成和演化的具体时限和过程,历经百余年研究,在学术界依然存在很大的争议。长江携带的大量物质深刻地影响着中下游及边缘海的沉积过程,其沉积物源-汇过程也是地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大陆规模的大河汇水面积巨大,流域内构造历史及岩石类型复杂,物质多旋回沉积现象常见。因此,在巨型水系开展沉积物“源-汇”研究时,选择合适的物源示踪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地壳中最主要的造岩矿物之一,长石在沉积过程中经历两次以上旋回的可能性不大。同位素填图研究显示中国大陆不同构造板块在Pb同位素组成上有较大的差异,暗示着Pb-in-K-feldspar或许是示踪长江沉积物的有效物源工具。基于从源到汇的研究思路,本研究采用碎屑钾长石Pb同位素组成物源示踪方法,对长江水系晚新生代以来的沉积物进行物源示踪。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系统地测定了长江主要支流及典型干流段现代沉积物的长石Pb同位素组成,确定了各个源区的Pb同位素组成背景值,并重建现代长江的源-汇过程;测定了长江流域内典型晚新生代沉积物的长石Pb同位素组成,通过与现代支流的对比来追溯其物源;三、将二者结合反演晚新生代以来长江水系的演化过程,尤其是金沙江的东流及三峡贯通等长江演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初步结论:一、长江现代沉积物长石Pb同位素组成①金沙江、汉江和湘江与羌塘块体、南秦岭和华南板块有很好的对应性;而雅砻江与岷江则与它们的主要源区松潘-甘孜地体有很大的区别,可能与青藏东缘沉积物供给率较大有关;嘉陵江含有很多未圈定源区的颗粒,暗示着四川盆地内部也是其重要的物源供给区。②长江不同干流河段具有相似的长石Pb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该物源信号在长江这样一个大陆规模水系的搬运过程中是稳定的。长江上游流域主要由深切峡谷组成,沉积作用较少,主要支流汇入对干流的Pb同位素组成有较大的影响,雅砻江、岷江和嘉陵江的汇入均使干流的物质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中下游以地势低缓的冲积平原为主,砂质物质发生沉积,因此使得近源河流沉积物的贡献率放大。如长江三峡出口和武汉段的Pb同位素组成对比后明显表明其组成发生了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到了汉江的影响。二、长江中上游流域内主要晚新生代沉积汇的物源信息:①昔格达组及其下伏砾石层,测定了砾石层及湖相沉积的长石Pb同位素组成,并将它们与金沙江干流及雅砻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攀枝花以西的昔格达组中未见雅砻江的物质,而攀枝花以南的金江镇剖面则同时具有金沙江与雅砻江的物质成分,这表明在上新世末-早更新世金沙江流域内的源-汇过程已经与现代基本一致。②三峡出口处巨型冲积扇:系统地分析了三峡地区东缘宜昌砾石层及其下伏始新统牌楼口组砂岩的长石Pb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始新世时三峡东缘主要由黄陵背斜及南秦岭供给物源,未见青藏东缘松潘-甘孜地体的碎屑物质;第四纪(新近纪?)时长江上游地区已经成为该区重要的源区,表明至少在此时三峡已被长江上游切穿。③江汉盆地沉积中心钻孔沉积物:通过对江汉盆地沉积中心钻孔沉积物沉积相及物源的分析,发现自上新世末期以来,青藏东缘就一直是江汉盆地的物源区;在1.8 Ma时,汉江自北缘进入江汉盆地,并于1.4-1.2 Ma之间流经新沟孔和周老孔所在的位置;中更新世以来,盆地沉积物的物质组成基本与现代长江一致。④武汉地区阳逻砾石层:将阳逻砾石层的长石Pb同位素组成与长江(宜昌段)、汉江现代沉积物及大别山基岩区的进行比较,显示与前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异,大部分颗粒落入大别山基岩圈定的Pb同位素组成范围内。长江中下游广泛分布的新生代砾石层,在成因及物源上是否一致值得商榷。三、对长江及东亚水系演化的指示意义①昔格达组长石Pb同位素物源研究表明,晚上新世以来古金沙江就具有与现代金沙江类似的沉积物搬运模式,据此我们推断金沙江流域的水系格局自晚上新世以来就已定型。三峡出口处的宜昌巨型冲积扇及江汉盆地钻孔沉积物Pb同位素物源,指示着在渐新世时未见青藏东缘物质;晚上新世末期,已见松潘-甘孜地体的碎屑颗粒;这指示着长江三峡的贯通时限在始新世-晚上新世之间。结合近期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沉积物物源示踪研究成果,我们认为长江东流水系至少在晚上新世以前就已经形成。②河内盆地,始新世时中扬子江曾南流汇入古红河,并在渐新世时脱离了古红河水系;在钻孔沉积物中并未发现松潘-甘孜的物质,因此始新世以来就没有流经该地体的水系加入古红河,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否存在包括现今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的统一的古红河水系依然值得商榷。

二、Changes in South Asian monsoon: New high-resolution paleoclimatic records from Tibet,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hanges in South Asian monsoon: New high-resolution paleoclimatic records from Tibet,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湖泊沉积粪生菌孢记录的中国北方全新世牧业发展及其驱动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孢粉分析在古气候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
        1.1.1 孢粉学现代过程研究
        1.1.2 湖泊沉积物孢粉分析研究进展
    1.2 粪生真菌孢子在古生态研究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
        1.2.1 粪生真菌孢子现代过程研究
        1.2.2 粪生真菌孢子在古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1.3 动物考古和基因证据揭示的牧业历史研究
        1.3.1 主要家养动物起源、驯化和传播历史
        1.3.2 早期牧业活动历史研究
    1.4 全新世人地关系研究进展
        1.4.1 近期对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的研究
        1.4.2 早期人类对气候环境的适应及对环境的影响
        1.4.3 历史时期气候环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5 论文选题及技术路线
        1.5.1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2.2 祁连山天鹅湖地区地理概况
    2.3 共和盆地更尕海地区地理概况
    2.4 山西公海地区地理概况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现代食草动物粪便和表土样品采集
        3.1.2 祁连山天鹅湖岩芯钻取与岩性描述
        3.1.3 共和盆地更尕海岩芯钻取与岩性描述
        3.1.4 山西公海岩芯钻取与岩性描述
    3.2 样品测试分析方法
        3.2.1 深度-年代模型的建立
        3.2.2 孢粉分析流程
    3.3 主要代用指标指示意义
        3.3.1 孢粉蒿藜比值对区域湿度的指示意义
        3.3.2 Sporormiella-type粪生菌孢含量指示牧业活动强度变化
        3.3.3 农作物花粉含量指示农业活动强度变化
    3.4 周期分析方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现代食草动物粪便和表土样品中孢粉和菌孢结果
        4.1.1 现代食草动物粪便中花粉及菌孢组合
        4.1.2 表土样品花粉及菌孢组合
    4.2 祁连山天鹅湖
        4.2.1 祁连山天鹅湖TE岩芯深度-年代模型
        4.2.2 祁连山天鹅湖TE岩芯孢粉分析结果
        4.2.3 祁连山天鹅湖TE岩芯菌孢分析结果
    4.3 共和盆地更尕海
        4.3.1 共和盆地更尕海GGHA岩芯深度-年代模型
        4.3.2 共和盆地更尕海湖泊GGHA岩芯菌孢分析结果
    4.4 山西公海GH09B岩芯末次冰消期以来菌孢分析结果
第五章 我国北方全新世牧业发展及其驱动因素
    5.1 青藏高原更尕海地区食草动物数量变化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5.2 中国北方全新世牧业发展及其可能的驱动因素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历史时期北方牧业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6.1 祁连山天鹅湖地区晚全新世植被和气候变化
        6.1.1 天鹅湖地区晚全新世植被变化
        6.1.2 天鹅湖地区晚全新世气候变化
    6.2 区域气候变化对丝绸之路沿线人类活动的影响
        6.2.1 区域气候变化对丝绸之路沿线古城弃置的影响
        6.2.2 区域气候变化对山区牧业活动的影响
    6.3 北方农牧交错带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和社会变迁对农牧业的影响
    6.4 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北缘和北方农牧交错带牧业强度比较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常见真菌孢子形态图版
附录2 古气候研究记录信息
附录3 中文图表目录
附录4 英文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致谢

(3)东亚季风区最近1000 a石笋δ18O空间变化特征及气候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和研究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石笋δ18O空间分布特征
    2.2 石笋δ18O记录对比
3 结 论

(4)昂仁北西地区当穹错-当惹雍错-许如错南北向新近纪-第四纪地堑演化机制及地貌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科目和内容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研究现状
        1.2.2 青藏高原地堑构造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论文完成的进度和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理与地质特征
    2.1 自然地理概述
    2.2 大地构造背景
    2.3 区域地层特征
    2.4 当穹错-当惹雍错-许如错地堑地质特征
第3章 当穹错-当惹雍错-许如错地堑新生代地质记录
    3.1 地层
        3.1.1 中新统布嘎寺组(N1b)
        3.1.2 上新统洁居纳卓组(N2j)
        3.1.3 第四系
    3.2 构造
        3.2.1 南北向活动断裂特征
        3.2.2 地堑内近东西向第四纪次级半地堑特征
    3.3 布嘎寺组火山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3.3.1 年代学特征
        3.3.2 地球化学特征
        3.3.3 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讨论
第4章 地堑内历史成因地貌特征
    4.1 地堑地貌特征
    4.2 地堑中成因地貌要素的空间变化
        4.2.1 最低冰斗面南北向变化特征
        4.2.2 最高湖堤环南北向变化特征
第5章 青藏高原南北向地堑形成时间及演化趋势
    5.1 高原南北向地堑的形成时代
    5.2 地堑北向地貌特征及演化趋势
    5.3 地堑南北向差异性成因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与古植被演化及其驱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晚新生代东亚季风的演化
        1.2.2 微生物四醚膜脂化合物GDGTs的研究现状
        1.2.3 新生代晚期全球植被演化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思路
    1.4 论文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青海湖区域概况
        2.1.2 天津G3钻孔区域研究概况与钻孔岩性特征
        2.1.3 盐城ZKA4钻孔区域研究概况与钻孔岩性特征
    2.2 样品采集
    2.3 实验方法
        2.3.1 GDGTs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2.3.2 GDGTs化合物的检测
        2.3.3 有机碳同位素前处理及测试
        2.3.4 其它测试
第三章 现代河湖沉积物GDGTs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对古环境重建的指示意义
    3.1 序言
    3.2 古菌isoGDGTs及相关指标在现代河湖相沉积环境中的变化
        3.2.1 古菌isoGDGTs在湖泊及河流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
        3.2.2 古菌isoGDGTs化合物及相关指标在土壤-河流-湖泊动态过程中的变化
    3.3 干湿古气候指标GDGT-0/Cren在河湖相沉积环境中的适用性
        3.3.1 现代湖泊沉积物中GDGT-0/Cren与水深的关系
        3.3.2 GDGT-0/Cren在现代湖泊中与季节性降雨的关系
        3.3.3 GDGT-0/Cren在现代湖沼环境中的变化
    3.4 细菌br GDGTs及相关指标在现代河湖相沉积环境中的变化
        3.4.1 细菌brGDGTs化合物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分布特征
        3.4.2 brGDGTs相关指标在土壤-河流-湖泊动态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4.3 不同环境下影响brGDGTs指标的因素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
    4.1 序言
    4.2 GDGTs指标重建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变化
        4.2.1 GDGTs化合物在G3和ZKA4钻孔中的分布
        4.2.2 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变化
    4.3 8Ma以来东亚季风区干湿古气候空间变化模式
    4.4 晚中新世以来东亚季风区干湿古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
        4.4.1 现代中国东部降雨“三极模式”及机制简介
        4.4.2 早上新世中国东部干湿古气候变化的机制初探
    4.5 晚中新世以来西风区与季风区干湿古气候变化的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植被演化反映的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气候环境演变
    5.1 序言
    5.2 8Ma以来C_3/C_4植物在中国东部的演化
        5.2.1 有机碳同位素在天津G3钻孔以及ZKA4钻孔中的变化特征
        5.2.2 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C_3/C_4植物演化
    5.3 上新世全球C_4植物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5.3.1 上新世全球C_4扩张记录
        5.3.2 pCO_2的降低引起上新世C_4植物的全球扩张
    5.4 上新世之后东亚季风区草本的演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川地貌过程及其对西南季风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现状
        1.2.1 定性描述阶段
        1.2.2 定量描述阶段
    1.3 第四纪冰川年代学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4 创新点
第二章 自然概况
    2.1 地质、地貌概况
    2.2 气候特征
    2.3 现代冰川发育情况
第三章 第四纪冰川地貌特征与样品采集
    3.1 第四纪冰川地貌特征
        3.1.1 冰川侵蚀地貌特征
        3.1.2 冰川堆积地貌特征
    3.2 第四纪冰川年代学样品采集
第四章 第四纪冰川测年
    4.1 宇宙成因核素测年
        4.1.1 宇宙成因核素测年原理
        4.1.2 宇宙成因核素测年范围和精度
        4.1.3 ~(10)Be暴露年代实验前处理
        4.1.4 ~(10)Be暴露年代测年结果及分析
    4.2 OSL和 ESR测年结果
        4.2.1 OSL前处理过程和测年结果
        4.2.2 ESR前处理过程和测年结果
    4.3 冰碛垄形成的年代
第五章 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进时序
    5.1 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
    5.2 与邻近山地冰期序列的对比
        5.2.1 倒数第二次冰期及其之前的冰进
        5.2.2 末次冰期中期冰进
        5.2.3 末次冰盛期冰进
        5.2.4 全新世早期冰进
第六章 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川规模与古环境重建
    6.1 第四纪冰川规模重建
        6.1.1 冰川规模重建方法
        6.1.2 冰川规模重建结果
        6.1.3 与邻近山地冰川规模的对比
    6.2 不同时期物质平衡线确定
    6.3 基于ELA的气候重建
第七章 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进对西南季风的响应
    7.1 第四纪冰期气候的触发因素
    7.2 MIS6 冰川发育对西南季风的响应
    7.3 末次冰期冰川发育对西南季风的响应
        7.3.1 末次冰期中期
        7.3.2 末次冰盛期
    7.4 早全新世冰川发育对西南季风的响应
        7.4.1 全新世8.2 ka冷事件的研究现状
        7.4.2 青藏高原西南季风区冰川发育对8.2 ka的响应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7)东冈瓦纳大陆裂解及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古地磁学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案
    1.5 本文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采样及研究方法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特提斯喜马拉雅
        2.2.1 洛扎地区采样区地层特征
        2.2.2 洛扎地区古地磁采样
        2.2.3 堆纳-岗巴地区采样区地层特征
        2.2.4 堆纳-岗巴地区古地磁采样
    2.3 拉萨地块
        2.3.1 革吉地区采样区地层特征
        2.3.2 革吉地区古地磁采样
    2.4 研究方法
        2.4.1 年代学
        2.4.2 岩石磁学
        2.4.3 岩相学
        2.4.4 古地磁学
第3章 特提斯喜马拉雅早白垩世-始新世古地磁结果
    3.1 洛扎地区
        3.1.1 年代学结果
        3.1.2 岩石磁学结果
        3.1.3 岩相学结果
        3.1.4 古地磁学结果
    3.2 堆纳-岗巴地区
        3.2.1 岩石磁学结果
        3.2.2 岩相学结果
        3.2.3 古地磁学结果
第4章 拉萨地块晚白垩世古地磁结果
    4.1 磁化率各向异性特征
    4.2 岩石磁学结果
    4.3 古地磁学结果
        4.3.1 倾角浅化校正
        4.3.2 同构造沉积校正
        4.3.3 构造应力与剩磁方向
第5章 讨论
    5.1 东冈瓦纳大陆的裂解机制及裂解过程
        5.1.1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Comei-Bunbury大火成岩时间分布特征
        5.1.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Comei-Bunbury大火成岩古地理位置
        5.1.3 东冈瓦纳大陆的裂解
    5.2 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的碰撞过程
        5.2.1 特提斯喜马拉雅晚侏罗世-始新世古纬度演化
        5.2.2 拉萨地块晚侏罗世-始新世古纬度演化
        5.2.3 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的碰撞时限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8)青藏高原南部枪勇浅冰芯可溶性化学记录与过去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雪冰化学可溶性离子研究进展
        1.2.1 南北极地区雪冰化学可溶性离子研究进展
        1.2.2 中、低纬度地区雪冰化学可溶性离子研究进展
        1.2.2.1 阿尔卑斯山脉雪冰化学可溶性离子研究进展
        1.2.2.2 天山地区雪冰化学可溶性离子研究进展
        1.2.2.3 青藏高原雪冰化学可溶性离子研究进展
        (1)青藏高原中北部雪冰化学可溶性离子研究进展
        (2)青藏高原南部雪冰化学可溶性离子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实验室样品处理
    2.1 区域概况及冰芯钻取情况
        2.1.1 青藏高原区域概况
        2.1.2 喜马拉雅山地区区域概况
        2.1.3 枪勇冰川区域概况
        2.1.4 枪勇冰芯钻取情况
    2.2 冰芯样品处理与数据分析
        2.2.1 枪勇冰芯样品处理
        2.2.2 枪勇冰芯样品物理性质描述
第三章 枪勇冰芯的环境记录
    3.1 冰芯定年
        3.1.1 冰芯常用定年方法
        3.1.2 枪勇冰芯定年
    3.2 枪勇冰芯多参数可溶性化学离子关系分析
        3.2.1 枪勇冰芯离子浓度相关性分析
        3.2.2 枪勇冰芯离子浓度时间变化的EOF分析
    3.3 枪勇冰芯离子物源分析
        3.3.1 枪勇冰芯HYSPLIT大气环流影响分析
    3.4 枪勇冰芯可溶性离子代表的环境信息
        3.4.1 枪勇冰芯可溶性离子浓度变化特征分析
        3.4.2 枪勇冰芯可溶性离子记录的环境变化特征
        3.4.2.1 枪勇冰芯中陆源离子浓度与环境变化特征
        3.4.2.2 枪勇冰芯中NH_4~+浓度与环境变化特征
第四章 冰芯可溶性离子揭示的大气环境特征
    4.1 枪勇冰芯与希夏邦马峰冰芯记录的青藏高原南部大气环境特征
    4.2 枪勇冰芯与其它代表性冰芯记录的青藏高原环境特征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晚上新世以来东阿拉伯海拉克希米盆地沉积序列及其对南亚季风气候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工作
2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阿拉伯海的季风特征
    2.3 阿拉伯海的洋流特征
3 研究材料和实验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实验方法
4 U1456A钻孔粒度测试结果
    4.1 粒度分布特征
    4.2 粒度参数特征
    4.3 沉积物粒度纵向变化特征
5 U1456A钻孔铁氧矿物分析
    5.1 色度指标和铁氧矿物特征
    5.2 标准方程的建立
    5.3 U1456A钻孔色度和赤铁矿的测量结果
6 讨论
    6.1 代用指标的气候意义讨论
    6.2 U1456A钻孔记录的南亚季风演化特征
    6.3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与印度季风气候变化
7 结论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长江水系晚新生代沉积物碎屑钾长石Pb同位素组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 东(南)亚主要水系研究进展
        1.2.1 恒河-印度河水系
        1.2.2 雅鲁藏布江的演化
        1.2.3 怒江-湄公河-红河水系
        1.2.4 珠江水系
        1.2.5 黄河水系
    1.3 长江水系演化研究进展
        1.3.1 石鼓第一弯形成及金沙江东流
        1.3.2 川江的倒流及三峡贯通
        1.3.3 江汉盆地沉积记录
        1.3.4 三角洲-苏北盆地物源研究
        1.3.5 长江演化的几个主要观点
        1.3.6. 存在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计划及工作量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步骤
        1.4.4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长江流域地质背景
    2.1 长江流域概况
    2.2 长江水系结构特征
        2.2.1 通天河-金沙江水系结构
        2.2.2 川江-三峡段水系结构
        2.2.3 长江中下游水系结构
    2.3 长江流域大地构造背景
    2.4 长江流域岩性及地层简介
        2.4.1 长江流域岩性简介
        2.4.2 长江流域地层
第三章 长石Pb同位素物源示踪原理
    3.1 钾长石Pb同位素示踪的基本原理
        3.1.1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3.1.2 长石Pb同位素组成物源示踪
    3.2 碎屑钾长石Pb同位素示踪的应用
        3.2.1 沉积物物源示踪
        3.2.2 (古)水系演化研究
        3.2.3 判别碎屑锆石的沉积旋回
    3.3 Pb-in-K-feldspar用于长江沉积物示踪可行性分析
        3.3.1 沉积汇及研究样品
        3.3.2 上游源区表壳岩系Pb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分异特征
第四章 样品采集与测试
    4.1 样品采集
        4.1.1 长江水系现代沉积物
        4.1.2 晚新生代沉积物
    4.2 测试方法
        4.2.1 样品制备前处理
        4.2.2 微区原位钾长石Pb同位素组成分析
第五章 长江水系现代沉积物长石Pb同位素组成及其源-汇过程
    5.1 主要支流沉积物长石Pb同位素组成
        5.1.1 金沙江沉积物Pb同位素组成
        5.1.2 雅砻江-岷江Pb同位素组成
        5.1.3 嘉陵江Pb同位素组成
        5.1.4 汉江-湘江沉积物Pb同位素组成
        5.1.5 小结
    5.2 长江干流碎屑长石Pb同位素组成
        5.2.1 长江干流段长石Pb同位素组成
        5.2.2 主要支流Pb同位素组成分组
        5.2.3 长江水系沉积物源-汇过程
        5.2.4 小结
第六章 长江典型晚新生代地层长石Pb同位素组成
    6.1 攀西裂谷昔格达组
        6.1.1 典型剖面及其沉积相分析
        6.1.2 昔格达组长石Pb同位素组成及其物源意义
        6.1.3 攀西地区是否存在统一的古大湖
    6.2 宜昌三峡出口处巨厚冲积扇
        6.2.1 宜昌东部区域概况
        6.2.2 研究剖面介绍
        6.2.3 宜昌砾石层碎屑长石Pb同位素组成及其物源示踪意义
        6.2.4 对三峡贯通的指示意义
    6.3 江汉盆地沉积中心钻孔沉积物
        6.3.1 江汉盆地新生代沉积特征
        6.3.2 江汉盆地钻孔
        6.3.3 江汉盆地沉积物长石Pb同位素组成及其物源意义
        6.3.4 对长江形成及演化的指示
        6.3.5 周老孔的其它物源指标
    6.4 新近纪阳逻砾石层
        6.4.1 阳逻砾石层简介
        6.4.2 研究剖面及其古流向特征
        6.4.3 长石Pb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第七章 对长江及东亚水系演化的启示
    7.1 青藏东南缘水系何时脱离古红河?
    7.2 金沙江何时东流?
    7.3 长江何时切穿三峡?
第八章 结论、不足及展望
    8.1 结论
    8.2 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周老孔岩性描述
附录2 新沟孔岩性描述
附录3 ZK-20岩性描述

四、Changes in South Asian monsoon: New high-resolution paleoclimatic records from Tibet,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湖泊沉积粪生菌孢记录的中国北方全新世牧业发展及其驱动因素[D]. 张军. 兰州大学, 2021
  • [2]全新世典型冷事件下亚洲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对比及成因分析[D]. 贝伊宁.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东亚季风区最近1000 a石笋δ18O空间变化特征及气候意义研究[J]. 鄢应燃,刘睿恺,杨勋林,吕春艳,张日萍,张瑞.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4)
  • [4]昂仁北西地区当穹错-当惹雍错-许如错南北向新近纪-第四纪地堑演化机制及地貌响应[D]. 裴庆锋.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与古植被演化及其驱动机制[D]. 卢佳仪.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6]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川地貌过程及其对西南季风的响应[D]. 柴乐.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0)
  • [7]东冈瓦纳大陆裂解及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古地磁学约束[D]. 边伟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8]青藏高原南部枪勇浅冰芯可溶性化学记录与过去环境重建[D]. 田然. 云南大学, 2018(01)
  • [9]晚上新世以来东阿拉伯海拉克希米盆地沉积序列及其对南亚季风气候的响应[D]. 刘瑞璇. 南京大学, 2018(01)
  • [10]长江水系晚新生代沉积物碎屑钾长石Pb同位素组成[D]. 张增杰.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南亚季风的变化:来自中国西藏的新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