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对左室肥厚诊断的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余洁[1](2021)在《曲美他嗪联合辅酶Q10对放射性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联合辅酶Q10(coenzyme Q10,Co Q10)对放射性心肌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同时在患者接受胸部放疗早期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评估其对放射性心肌损伤的保护、预防作用及药物安全性。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招募方式,收入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放疗科、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疗科、甘肃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需行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17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院后依据临床病情分别进行肿瘤放射性治疗,在放射性治疗开始第1天以常规治疗方式为基础,试验组受试者加用盐酸曲美他嗪片(每次20mg,3次/天)治疗及辅酶Q10胶囊(每次10mg,3次/天)进行治疗,连续服用30天。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以上两种药物,使用常规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病情适当调整药物剂量。通过询问患者病史并记录检验检查数据,获取患者放射治疗前的基线资料。分别在患者放射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对试验组及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比较,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指标[超敏肌钙蛋白T(high 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 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 DH)、肌酸激酶MB(creatine kinase-MB,CK-MB)]、标准12导联心电图指标[异常心电图发生情况、心率(heart rate,HR)、P-R间期时限、QTc间期时限]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长轴缩短率(longitudinal fraction shortening,LFS)、二尖瓣口舒张早与晚期血流比(early to late diastolic transmitral flow velocity,E/A)、左室射血分数(left v 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的变化情况以及记录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严重心律失常等]的发生情况。通过对两组患者试验期间各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及试验期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的比较,分析早期使用曲美他嗪联合辅酶Q10治疗是否对放射性心肌损伤有保护及预防作用,评价曲美他嗪联合辅酶Q10治疗放射性心肌损伤的药物安全性。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累积照射剂量、各组有吸烟、饮酒等个人史的人数、有高血压、糖尿病既往病史的人数、实验室检查指标、心电图指标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等基线资料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对比试验组及对照组hs-cTnT变化趋势均为先升高后下降;试验组CK-MB变化趋势不明显,对照组为先升高后下降且升高幅度在不同时间点均高于试验组;试验组LDH变化趋势不明显,对照组LDH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下降;试验组NT-proBNP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升高,对照组NT-proBNP变化趋势为持续升高,对照组整体升高幅度高于试验组。两组进行组间、时点间、组间·时间点交互作用比较时,只有hs-cTnT水平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K-MB水平仅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水平仅不同时间点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以外,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心电图指标对比试验组发生心电图异常共5例(10.4%),其中ST-T改变3例(6.2%),窦性心动过速1例(2.0%),窦性心动过缓1例(2.0%),对照组发生心电图异常共54例(48.2%),其中ST-T改变22例(19.6%),I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3.6%),窦性心动过速10例(8.9%),窦性心动过缓3例(2.7%),房性早搏8例(7.1%)。经比较两组患者ST-T改变发生率(χ2=2.063,P=0.033<0.05)及心电图异常发生率(χ2=1.741,P=0.000<0.05)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P-R间期时限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稍下降,对照组P-R间期时限趋势为持续升高。在放疗结束后1月及3月,对照组P-R间期时限明显高于试验组;试验组QTc间期时限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稍下降,对照组QTc间期时限变化趋势为持续升高;试验组及对照组心率均无明显变化趋势。两组间心电图指标进行对比时,仅QTc间期时限组间、时点间、组间·时间点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间期时限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心脏彩超指标对比试验组及对照组LFS、LVEF均无明显变化趋势。除两组LVEF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指标组间、时点间、组间·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本次试验结束时,试验组出现E/A<1患者共2例(4.2%)。对照组出现E/A<1患者共5例(4.6%)。两组患者E/A<1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2.032,P=0.154>0.05)。5.曲美他嗪及辅酶Q10药物安全性评估治疗过程中及后期随访时间内试验组受试者生命体征平稳,未记录到两种药物常见的临床不良反应,未记录到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研究结论1.辅酶Q10和曲美他嗪的联合使用对放射性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2.在胸部放射治疗早期联合使用两种药物对放射性心肌损伤有预防作用,且二者联合使用有较高的药物安全性。
张志凡[2](2020)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合并S状室间隔的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合并S状室间隔的高血压患者的左室心肌纵向应变来评估其左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从而探讨S状室间隔是否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分成3组:合并S状室间隔的原发性高血压组(n=34)、不合并S状室间隔的原发性高血压组(n=34)及正常对照组(n=30),这三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采用Philips iE Elite彩色超声心动图诊断仪,S5-1相控阵探头,频率1~5 MHz,帧频>60帧/s,并配备有Q-LAB脱机分析软件。三组研究对象常规取左侧卧位,测量室间隔基底段厚度(IVSBT)、室间隔中间段厚度(IVSMT)、左室后壁厚度(LVPWT)、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E/A 比值、左室流出道内径(LVOTD)、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LVOTV)、Tei指数,采用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采集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标准心尖四腔切面、左室心尖三腔心切面及左室心尖两腔心切面的二维动态图像并存储,用于导入Q-LAB工作站进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脱机分析,依次分析左室心尖三腔心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左室心尖两腔心切面的二维动态图像,获取各个切面对应的左室心肌节段及整体的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LS)。对上述参数进行三组间比较及两两组之间比较。结果:SIS组、非SIS组、正常对照组的IVSBT、IVSMT、LVPWT测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的LVEF值、Te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SI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IS组与非SI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S组、非SIS组、正常对照组的心尖四腔切面整体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4C-GLS)、左室心尖三腔心切面整体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3C-GLS)、左室心尖两腔心切面整体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2C-GLS)、左室平均整体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GLS-Av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IS组和非SIS组的4C-GLS、3C-GLS、2C-GLS、GLS-Avg绝对值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IS组与非SIS组的这些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S组、非SIS组、正常对照组的左室基底段的前间壁、后间壁的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IS组和非SIS组的左室基底段的前间壁、后间壁的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绝对值均减低,而且SIS组的左室基底段的前间壁、后间壁的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绝对值比非SIS组进一步减低,两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状室间隔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左室局部收缩功能,主要造成室间隔基底段收缩功能减低。2.S状室间隔可能加重高血压患者的左室局部收缩功能损害。3.在LVEF尚处于正常范围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的左室心肌纵向应变能够更早地评估合并和(或)不合并S状室间隔的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受累的情况。
孙燕[3](2018)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吸毒者左心室心肌纵向、环向和径向收缩功能改变》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的应用研究吸毒者左心室心肌各个方向上的收缩功能的改变特点。方法:对143例吸毒者和58例健康对照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UCG)和左心室整体应变检查和测量,并将吸毒者按照年限分为A(吸毒1~3年)、B(吸毒3-6年)、C(吸毒大于6年)三组,先超声心动图做常规测量比较各组间年龄、性别、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在启用VVI模式,测量左心室整体纵向、径向和环向峰值应变,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评估IVST、LVPWT、LVEF、左心室整体纵向、径向和环向峰值应变与吸毒年限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A组和B组比较,实验组C组表现为明显上升的指标有IVST、LVPWT、LVIDd三项,明显下降的指标有LVEF,上述四项指标的差异均表现为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A组和B组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对照组之间的4项指标差异均表现为未见统计学意义。左心室整体径向峰值应变表现为实验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不管是在实验组C组还是在对照组A、B组之间的差异项都表现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左心室整体径向峰值应变在对照组、A组和B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整体环向峰值应变在C组与其他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左心室整体环向峰值应变在对照组、A组和B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纵向和环向峰值应变在统计学上表现为与与吸毒年限均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与吸毒年限的相关性最好的是纵向峰值应变。结论:1.毒品对人的左心室重建和心肌收缩功能会产生毒性作用。2.毒品对左心室心肌毒性在早期临床特征不明显但仍然可以检测到左室心肌纵向收缩功能的损伤。3.随着吸毒年限的增加,毒品对心肌的损伤逐渐扩散到心内膜中层和上层,进一步损伤心肌径向和环向收缩功能。吸毒者心脏功能的损伤程度与吸毒年限有关,毒龄越短,损伤越小。4.心肌受损早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纵行心肌受损引起的左室纵向收缩异常,但是中层和上层心肌未受影响,因而环向和径向收缩正常,直到后期产生全面心肌损伤才会表现出异常。5.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能够灵敏地反映出左室心肌纵向收缩功能的改变,这可以作为吸毒早期心肌损伤的信号灯。
陈雪梅[4](2018)在《应用PET/CT心肌核素显像技术评价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活性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文中指出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测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hathy,ICM)心肌活性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筛选44例确诊为ICM的患者均行PET/CT13N-NH3心肌灌注、FDG心肌代谢显像,按左心室17段分段法分为心尖壁、前壁、前间壁、前侧壁、下侧壁、下壁、下间壁,分别对应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LCX)、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供血区。利用5分法对各节段的放射性分布进行半定量对比评分:正常=0,轻度缺损=1,中度缺损=2,严重缺陷=3,没有摄取=4。共有4种心肌活性类型:正常心肌为灌注-代谢正常(0分/0分);完全存活心肌为心肌灌注-代谢不匹配(1~4分/0分);部分存活心肌为灌注-代谢部分不匹配(1~4分/1~3分);无存活心肌为灌注-代谢匹配(4分/4分)。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LAD、LCX、RCA结果按SCAAR标准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别分为 4 组:<50%、50%-69%,70%-99%、100%。结果:(1)三支冠脉供血区的心肌活性类型分布存在显着差异(p<0.05),各冠脉心肌存活率为LAD<RCA<LCX。(2)LAD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组间心肌活性具有显着差异(p<0.05),结果显示,当 LAD 狭窄 100%、70%-99%、50%-69%、<50%时,存活心肌分别为 85(67.5%)、118(93.7%)、41(97.6%)、14(100%);无活性心肌分别为41(32.5%)、8(6.3%)、1(2.4%)、0(0%)。LAD狭窄程度与心尖部、前壁、前间壁心肌活性呈显着负相关(p<0.05)。LCX不同冠脉狭窄程度组心肌活性无显着差异(p>0.05),当 LCX 狭窄 100%、70%-99%、50%-69%、<50%时,存活心肌分别为15(100%)、97(97%)、35(100%)、64(91.4%),无活性心肌分别为 0(0)、3(3%)、0(0)、6(8.6%)。LCX狭窄程度与前侧壁、下侧壁心肌活性无相关性(p>0.05)。RCA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组间心肌活性具有显着差异(p<0.05),当RCA狭窄100%、70%-99%、50%-69%、<50%时,存活心肌分别为 72(96%)、78(86.7%)、15(83.3%)、37(100%),无活性心肌分别为 3(4%)、12(13.3%)、3(16.7%)、0(0)。RCA 狭窄程度与下壁心肌活性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下间壁心肌活性无相关性(p>0.05)。三支冠状动脉不同的狭窄程度均以存活心肌为主。结论:(1)ICM患者三支冠状动脉供血区心肌活性分布不同,LAD心肌活性受累最严重,心肌存活率为LAD<RCA<LCX。(2)ICM患者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有存活心肌,冠脉完全闭塞时仍有较高的心肌存活率,有血运重建治疗意义。
侯美妮[5](2017)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在早期老年肺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在早期老年肺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早期肺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100例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胸部X线片对早期肺心病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8.0%、45.0%、69.0%;超声心动图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胸部X线片和心电图,胸部X线片的诊断阳性率高于心电图(P<0.05)。结论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对早期诊断老年肺心病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中超声心动图的诊断阳性率高于心电图及X线胸片,可作为筛查早期肺心病首选的检查方法。
孟珊珊[6](2017)在《床旁肺超声B线评分联合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力衰竭的价值探讨》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床旁观察心力衰竭患者肺超声(Lung Ultrasound,LUS)及超声心动图表现,分析肺超声B线评分与超声心动图参数及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NT-pro BNP)浓度之间的关系,探讨B线评分联合超声心动图参数评估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拟诊为心力衰竭的9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为有慢性或突发的心血管疾病史或/和有活动耐力受限、呼吸困难等心衰症状,另选同期住院的无心血管疾病及症状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排除肺部疾病、慢性肾病、肝硬化、血液透析、近期有心脏手术者,或因胸廓畸形、乳房假体无法行LUS检查及资料不全的患者。观察组患者心衰的诊断参照Framingham标准,确定心衰组患者75例,非心衰组患者21例。心衰组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标准,分为II级20例,III级24例,IV级31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24小时内行超声心动图及LUS检查,于静息状态下左侧卧位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患者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峰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的运动速度Ea的比值E/Ea及二尖瓣的反流面积(MRA)。患者取平卧或半卧位,根据2012年国际肺超声指南推荐的Volpicelli八分区法行LUS检查[1],观察双侧前胸壁及侧胸壁出现的B线数量,将每区B线条数最多的图像存储供离线分析,最后将八区出现的B线总数作为该患者的B线评分。同时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体格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及血浆NT-pro BNP浓度等检查结果。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P<0.05认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心衰组、非心衰组及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心衰组患者年龄及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05)。2.心衰组、非心衰组及对照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存在显着差异(P<0.05),非心衰组患者的E/Ea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余超声心动图参数(LAD、LVEDD、MRA、LVEF)较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心衰组患者较非心衰组及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显着增大,二尖瓣反流面积显着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显着减少(P<0.05),且随着心衰程度加重,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二尖瓣反流面积、E/Ea逐渐增加,射血分数逐渐减少(P<0.05)。3.比较心衰组、非心衰组与对照组患者的B线评分,非心衰组与对照组的B线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777)。心衰组与对照组及非心衰组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患者的B线评分较对照组及非心衰组显着增加,且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加。4.比较非心衰组与心衰组患者血浆NT-pro BNP浓度,心衰患者的NT-pro BNP浓度较非心衰患者明显升高,且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P<0.05)。5.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B线评分、超声心动图参数及NT-pro BNP进行相关性分析,B线评分与左房内径无显着相关性(r=0.132,P=0.201),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r=0.269,P=0.008)、二尖瓣反流面积(r=0.288,P=0.004)、E/Ea(r=0.532,P=0.000)及NT-pro BNP(r=0.777,P=0.000)呈正相关(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r=-0.699,P=0.000)呈负相关。6.LVEF、B线评分、LVEF联合B线评分、NT-pro BNP诊断心力衰竭的准确性及阳性率绘制ROC曲线。NT-pro BNP诊断心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1(95%可信区间为:0.851-0.991),最佳截断值为1105ng/L,诊断心衰的敏感度为94.3%,特异度为80.8%,阳性预测值94.6%,阴性预测值79.9%;LVEF诊断心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95%可信区间为:0.716-0.882),最佳截断值为48%,诊断心衰的敏感度为86.1%,特异度为66.7%,阳性预测值86.6%,阴性预测值61.5%;B线评分诊断心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95%可信区间为:0.729-0.891),最佳截断值为15,诊断心衰的敏感度为91.4%,特异度为69.2%,阳性预测值91.4%,阴性预测值69.3%。B线评分联合LVEF诊断心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6(95%可信区间为:0.884-0.988),诊断心衰的敏感度为98.6%,特异度为76.9%,阳性预测值93.8%,阴性预测值93.8%。结论:1.肺超声B线评分可反映心室功能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参考依据。2.肺超声B线评分诊断心力衰竭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肺超声与超声心动图的联合应用可提高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衰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4.床旁超声使肺超声成为一种简便、实时、可行的评估心力衰竭的手段。
李琴[7](2016)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右心室运动特点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评价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及正常妊娠妇女右心室(RV)的结构、功能及运动特点,为临床提供更加丰富的影像学参考信息。对象和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进行围产保健及健康检查的育龄妇女。选取SPE患者47例(SPE组)、既往健康且无产科合并症的正常妊娠妇女39例(N组),均为单胎妊娠。20例健康非妊娠女性(C组)作为空白对照组。三组研究对象年龄匹配,SPE组与N组孕周匹配。二维超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横径(LAd)、RV前壁厚度(RVAW)、RV舒张末期内径(RV-D)、右心房面积(RA-A)、舒张末期室间隔的厚度及左心室后壁的厚度,计算左心室壁相对厚度(LV-RWT);血流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及三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三尖瓣反流压差法测量肺动脉收缩压(PASP);M型超声测量二尖瓣环收缩期位移(MAPSE)及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TDI测量二尖瓣环及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记录RV侧壁基底段及中间段、室间隔基底段及中间段与左心室侧壁基底段TDI曲线从QRS起始到收缩达峰时间(Ts)、到舒张早期达峰时间(Te)及到舒张晚期达峰时间(Ta)并经心率标准化,计算RV侧壁基底段及中间段、室间隔基底段及中间段之间Ts、Te、Ta的最大差值(RV-IVS-Ts-max%,RV-IVS-Te-max%、RV-IVS-Ta-max%,RV-LV-Ts-max%,RV-LV-Te-max%、RV-LV-Ta-max%)。所有指标均选取三次测量数值的平均值。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比较SPE组:与N组孕周无显着差异(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N组及C组明显升高(P<0.05)。N组:与C组相比,收缩压和舒张压略升高,心率增快(P<0.05),其余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三组年龄均无显着差异(P>0.05)。2左心形态及功能的变化SPE组:与N组及C组相比,血压明显升高,LVMi增加,左心室、左心房内径增大,LV-RWT增加,MAPSE减小,二尖瓣环s降低,E/e和e/a升高(P<0.05)。N组:与C组相比,LVMi增加,舒张功能有所降低,表现为E/e轻度升高(P<0.05),其他各指标变化均无显着差异(P>0.05)。3右心形态及功能的变化SPE组:与N组及C组相比,RV扩大,右房增大,右室前壁增厚,TAPSE减小,三尖瓣环a升高、E/A与e/a减小,PASP明显升高(P<0.05)。N组:与C组相比,右心形态与功能各指标均无显着差异(P>0.05)。4心室运动同步性评价SPE组:与N组及C组相比,左右心室间RV-LV-Ts-max%和RV-LV-Ta-max%、RV内RV-IVS-Ts-max%、RV-IVS-Te-max%及RV-IVS-Ta-max%均有显着差异(P<0.05)。N组与C组相比,各项同步性指标没有明显差异(P>0.05)。5心室运动同步性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RV-LV-Ts-max%和RV-IVS-Ts-max%与血压、左右心室形态指标呈正相关,与心功能指标呈负相关(P<0.05)。MAPSE与TAPSE、二尖瓣e/a与三尖瓣e/a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SPE患者右心扩大、室壁肥厚,舒缩功能降低,左右心室间及RV内心肌运动同步性差。SPE患者RV形态及功能的改变明显受到了左心室的影响。
陈霖丽[8](2014)在《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高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例82例编入研究组,同期行身体检查结果为健康的同年龄段人群100例编入对照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测,比较心脏房室腔和左室舒张功能变化。结果高血压不同分级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室后壁和室间隔增厚比例明显大于正常比例。研究组VE和E/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VA和IVR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早期筛查与诊断效果较好,对左室后壁增厚和室间隔增厚、以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指标的评价较为明确,有助于疾病的早期防治。
井静[9](2012)在《心功能五项指标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心功能指标是临床诊断和预防疾病的重要参考依据,只有拥有一套准确的统一参考标准,才能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因此制定心功能各项指标的参考值就显得尤为重要。左室射血分数和每搏输出量时不时在心功能临床应用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若左室射血分数与每搏输出量明显减小,则说明存在严重心功能疾病,有可能存在心肌收缩不良的问题,或心肌梗死、心内分流等疾病。左心房内径增大,是高血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常见表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是心功能检测的重要指标,心功能检测是心脏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观察心功能变化,有助于指导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是反映心功能的指标之一,左心室在舒张末期的容血量,由左室在舒张末期的压力及在一定压力下心脏扩大程度决定,反映心脏泵血功能,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可增强心室收缩力。定量的测定研究这些心功能指标,是临床诊断和预防疾病的重要依据,不仅可以为临床检验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还可以指导相关医学的研究进行方法论研究。方法: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是能定量的从地理环境因素着手,运用线性和非线性的方法对比研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中国人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参考值(LVEDD)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因素的关系;运用克里格(Kringing)方法,借助ArcGIS软件中的ArcMap模块内插出中国各个地区不同年龄段的男女性健康人心功能五项指标参考值。不少文献也报道过拉萨、西宁、江苏及海南等地的老年人、成年人、大学生及小儿心功能的参考值,但都只是定性地对正常人心功能参考值做过一定程度的测定和研究,但是他们也只是测定有限地区的少数正常人,没有定量研究心功能指标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像本文这样对中国健康人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参考值(LVEDD)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因素进行一系列专题化的研究,国内外还未见报道。结果:(1)通过向相关单位购买或者手工及网络检索大量的文献资料,收集了全国各地区的心功能参考值,分别为:老年男性左室射血分数4686例、中青年男性左室射血分数2399例、中青年男(女)性每搏输出量3179例、老年前期女性左心房内径4943例、老年前期及老年男性左心房内径8226例、老年男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576例老年男性、老年女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2774例和成年男性左室舒张末期容积2311例。(2)根据国家测绘中心提供的共享资料、相关地理典着和文献,收集了全国4383个市县地区的七项地理指标:海拔高度(X1,m)、年日照时数(X2,h)、年平均气温(X3,℃)、年平均相对湿度(X4,%)、年降水量(X5,mm)、气温年较差(X6,℃)、年平均风速(X7,m·s-1)。(3)对心功能五项指标与七项地理环境进行线性和非线性的分析研究,建立它们之间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曲线估计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模型。通过各个模型的对比研究,寻找出各个指标的最优预测模型,分别为:①老年男性左室射血分数参考值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主成分分析模型为:YLVEF=70.794201-0.000795004X1-0.000130113X2+0.0480295X3-0.0327249X4-0.000118528X5+0.00442505X6-1.55847X7②中青年男性左室射血分数参考值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主成分分析模型为:YLVEF=65.98482+0.0000141485X1-0.0000136284X2+0.00439883X3-0.00616932X4-0.0000571453X5+0.000778023X6-0.260749X7③中青年男性每搏输出量参考值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主成分分析模型为:YSV=79.74825+0.00491108X1+0.0015711X2-0.375243X3-0.071067X4-0.00197009X5-0.0282495X6+4.66269X7④中青年女性每搏输出量参考值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主成分分析模型为:YSV=69.7306-0.00158919X1+0.00224187X2-0.276398X3-0.0384824X4-0.00223484X5+0.212044X6+3.68122X7⑤出老年前期女性左心房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主成分分析模型为:YLAD=27.79-0.0006016X1+0.0004082X2-0.02248X3-0.0008556X4-0.00001925X5+0.02503X6+0.6610X7⑥老年前期及老年男性左心房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主成分分析模型为:YLAD=26.7596-0.000680563X1+0.000186324X2+0.00303844X3+0.0164234X4+.00017904X5+0.00922832X6+0.773514X7⑦老年男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主成分分析模型为:YLVEDD=45.54612-0.00130954X1+0.000179892X2-0.00207048X3-0.00515244X4-0.0000717613X5+0.0384946X6+0.0646664X7⑧老年女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主成分分析模型为:YLVEDD=44.97755-0.00114732X1+0.0002469X2-0.0113229X3-0.00720794X4-0.000123956X5+0.0395348X6+0.208867X7⑨成年男性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主成分分析模型为:YLVEDD=106.42675+0.0012867X1+0.00232586X2-0.246167X3-0.181515X4-0.00303201X5+0.132733X6-0.787246X7(4)运用预测模型和地统计分析方法,借助ArcGIS软件中的ArcMap模块,在已经矢量化好的地图上加载中国4383个地区的心功能参考值和对应的地理属性值,通过克里格(Kringing)法插值出心功能五项指标的参考值的空间趋势分布图。结论:通过以上的模型可以估算出整个中国各个地区不同年龄男女性的心功能这五项指标参考值,给临床检验医学和社会心理医学带来科学便捷的参考标准,并可以在分布图上清楚地看出心功能五项指标分布趋势走向及分布规律。
张朝晖[10](2001)在《超声心动图心脏X线和心电图判断心脏房室大小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对左室肥厚诊断的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对左室肥厚诊断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曲美他嗪联合辅酶Q10对放射性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立题依据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三、目前研究现状 |
四、本课题的特色与优势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流程图 |
二、研究对象 |
1.研究分组 |
2.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
3.伦理原则及知情同意 |
三、研究方法 |
四、统计学处理 |
五、结果 |
六、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曲美他嗪联合辅酶Q10治疗对放射性心肌损伤预防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附件1 甘肃省人民医院预防放射性心肌损伤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件2 |
附件3 |
(2)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合并S状室间隔的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S状室间隔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S状室间隔与高血压关系密切 |
1.3 临床上评估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 |
1.4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仪器与方法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参数比较 |
3.2 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 |
3.3 三组左室基底段各壁纵向应变比较 |
3.4 三组左室中间段各壁纵向应变比较 |
3.5 三组左室心尖段各壁纵向应变比较 |
3.6 三组左室各节段整体纵向应变比较 |
3.7 三组左室各切面及平均整体纵向应变比较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创新性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吸毒者左心室心肌纵向、环向和径向收缩功能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前言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4)应用PET/CT心肌核素显像技术评价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活性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入选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超声心动图检查 |
2.3 心电图检查 |
2.4 PET/CT心肌灌注-心肌代谢显像 |
2.5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ICM患者的临床资料 |
1.1 ICM患者的一般资料 |
1.2 ICM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
1.3 ICM患者~(13)N-NH3心肌灌注-FDG心肌代谢显像资料 |
2 ICM患者三支冠状动脉供血区心肌活性的表现 |
3 ICM患者三支冠状动脉心肌活性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
3.1 LAD心肌活性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
3.2 LCX心肌活性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
3.3 RCA心肌活性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
讨论 |
1 缺血性心肌病临床资料的特点 |
2 PET/CT心肌核素显像的特点 |
3 ICM患者心肌活性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 |
4 研究价值及展望 |
5 本研究的局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在早期老年肺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10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心电图诊断结果 |
2.2 10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 |
2.3 10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X线片诊断结果 |
2.4 三种诊断方法阳性率比较 |
3 讨论 |
3.1 肺心病的病因及病理机制 |
3.2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胸部X线对肺心病的检查结果分析 |
(6)床旁肺超声B线评分联合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力衰竭的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综述 |
1.2.1 肺超声的应用原理 |
1.2.2 肺超声的扫查方法 |
1.2.3 肺超声的基本征象 |
1.2.4 肺超声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的应用进展 |
1.2.5 肺超声诊断循环系统衰竭的应用进展 |
1.2.6 肺超声评估的优点及局限性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2.1.1 观察组纳入标准 |
2.1.2 对照组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心衰组NYHA分级标准 |
2.1.5 心衰诊断标准 |
2.2 使用仪器 |
2.3 研究方法 |
2.3.1 收集临床资料 |
2.3.2 超声心动图 |
2.3.3 肺超声(LUS) |
2.4 统计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临床资料 |
3.2 心衰组、非心衰组与对照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参数的比较 |
3.3 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心衰组、非心衰组与对照组患者间 B 线评分的比较 |
3.4 非心衰组与心衰组患者NT-pro BNP水平比较 |
3.5 B线评分与超声心动图参数及NT-pro BNP的相关性分析 |
3.6 LVEF、B线评分、LVEF联合B线评分、NT-pro BNP诊断心力衰竭的准确性及阳性率绘制ROC曲线 |
第4章 讨论 |
4.1 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 |
4.2 BNP/NT-pro BNP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4.3 超声心动图在心衰患者中的评估作用 |
4.4 肺超声在心衰患者中的评估作用 |
4.5 肺超声联合超声心动图在心衰患者中的评估作用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右心室运动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仪器与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
3.2 左心室形态及功能的评价 |
3.3 右心形态及功能的评价 |
3.4 RV运动同步性评价 |
3.5 心室运动同步性与心室形态及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RV在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及评价 |
4.2 正常妊娠妇女心血管系统改变 |
4.3 SPE患者RV结构、功能及运动同步性的变化特点 |
4.4 研究的局限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功能的新进展 |
1 RV的解剖及功能特点 |
2 评价RV形态及功能的超声心动图方法 |
2.1 M型超声心动图 |
2.2 二维超声心动图 |
2.3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
3 评价RV功能超声心动图指标 |
3.1 RVEF |
3.2 TAPSE |
3.3 TEI指数 |
3.4 RV等容收缩期心肌加速度 |
3.5 TDI指标 |
3.6 应变与应变率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综述) |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心脏房室腔变化 |
2.2 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 |
3 讨论 |
(9)心功能五项指标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 |
1.1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
1.3 心功能及循环系统的生理简介 |
1.3.1 循环系统 |
1.3.2 心脏简介 |
1.3.3 心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成果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心功能五项指标参考值的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和资料的选取及检索方法 |
2.1 心功能五项指标参考值的测定方法和临床应用 |
2.1.1 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测定方法和临床应用 |
2.1.2 每搏输出量(SV)的测定方法和临床应用 |
2.1.3 左心房内径(LAD)的测定方法和临床应用 |
2.1.4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测定方法和临床应用 |
2.1.5 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的测定方法和临床应用 |
2.2 心功能五项指标参考值数据的检索方法 |
2.3 心功能五项指标参考值数据的选取 |
第3章 影响中国人心功能五项指标参考值的地理环境的选取 |
3.1 中国地理特征 |
3.2 地理环境指标选取 |
第4章 软件介绍 |
4.1 SPSS软件 |
4.2 SAS软件 |
4.3 ArcGIS软件 |
4.4 CorelDRAW X3 |
第5章 心功能五项指标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相关分析 |
5.1 相关分析简介 |
5.1.1 相关分析基本概念 |
5.1.2 相关系数的计算 |
5.2 心功能五项指标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相关分析 |
5.2.1 老年男性左室射血分数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单相关分析 |
5.2.2 中青年男性左室射血分数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单相关分析 |
5.2.3 中青年男性每搏输出量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单相关分析 |
5.2.4 中青年女性每搏输出量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单相关分析 |
5.2.5 老年前期女性左心房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单相关分析 |
5.2.6 老年前期及老年男性左心房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单相关分析 |
5.2.7 老年男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单相关分析 |
5.2.8 老年女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单相关分析 |
5.2.9 成年男性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单相关分析 |
第6章 心功能五项指标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偏相关分析 |
6.1 偏相关分析的基本概念 |
6.1.1 偏相关系数的计算 |
6.1.2 偏相关系数的检验 |
6.1.3 偏相关系数的性质 |
6.2 老年男性左室射血分数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偏相关分析 |
6.3 中青年男性左室射血分数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偏相关分析 |
6.4 中青年男性每搏输出量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偏相关分析 |
6.5 中青年女性每搏输出量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偏相关分析 |
6.6 老年前期女性左心房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偏相关分析 |
6.7 老年前期及老年男性左心房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偏相关分析 |
6.8 老年男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偏相关分析 |
6.9 老年女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偏相关分析 |
6.10 成年男性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偏相关分析 |
第7章 心功能五项指标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7.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简介 |
7.2 老年男性左室射血分数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7.3 中青年男性左室射血分数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7.4 中青年男性每搏输出量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7.5 中青年女性每搏输出量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7.6 老年前期女性左心房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7.7 老年前期及老年男性左心房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7.8 老年男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7.9 老年女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7.10 成年男性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8章 心功能五项指标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曲线估计 |
8.1 曲线估计的基本原理 |
8.2 老年男性左室射血分数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曲线估计 |
8.3 中青年男性左室射血分数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曲线估计 |
8.4 中青年男性每搏输出量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曲线估计 |
8.5 中青年女性每搏输出量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曲线估计 |
8.6 老年前期女性左心房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曲线估计 |
8.7 老年前期及老年男性左心房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曲线估计 |
8.8 老年男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曲线估计 |
8.9 老年女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曲线估计 |
8.10 成年男性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曲线估计 |
第9章 心功能五项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非线性回归分析 |
9.1 非线性回归分析简介 |
9.2 非线性回归模型建立 |
9.2.1 老年男性左室射血分数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非线性回归分析 |
9.2.2 中青年男性左室射血分数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非线性回归分析 |
9.2.3 中青年男性每搏输出量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非线性回归分析 |
9.2.4 中青年女性每搏输出量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非线性回归分析 |
9.2.5 老年前期女性左心房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非线性回归分析 |
9.2.6 老年前期及老年男性左心房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非线性回归分析 |
9.2.7 老年男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非线性回归分析 |
9.2.8 老年女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非线性回归分析 |
9.2.9 成年男性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非线性回归分析 |
第10章 心功能五项指标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主成分分析 |
10.1 主成分分析概述 |
10.2 老年男性左室射血分数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主成分分析 |
10.2.1 主成分的主要信息 |
10.2.2 主成分回归分析 |
10.3 中青年男性左室射血分数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主成分分析 |
10.3.1 主成分的主要信息 |
10.3.2 主成分回归分析 |
10.4 中青年男性每搏输出量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主成分分析 |
10.4.1 主成分的主要信息 |
10.4.2 主成分回归分析 |
10.5 中青年女性每搏输出量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主成分分析 |
10.5.1 主成分的主要信息 |
10.5.2 主成分回归分析 |
10.6 老年前期女性左心房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主成分分析 |
10.6.1 主成分的主要信息 |
10.6.2 主成分回归分析 |
10.7 老年前期及老年男性左心房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主成分分析 |
10.7.1 主成分的主要信息 |
10.7.2 主成分回归分析 |
10.8 老年男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主成分分析 |
10.8.1 主成分的主要信息 |
10.8.2 主成分回归分析 |
10.9 老年女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主成分分析 |
10.9.1 主成分的主要信息 |
10.9.2 主成分回归分析 |
10.10 成年男性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主成分分析 |
10.10.1 主成分的主要信息 |
10.10.2 主成分回归分析 |
第11章 心功能五项指标参考值的最优模型选择 |
11.1 老年男性左室射血分数参考值的最优模型选择 |
11.2 中青年男性左室射血分数参考值的最优模型选择 |
11.3 中青年男性每搏输出量参考值的最优模型选择 |
11.4 中青年女性每搏输出量参考值的最优模型选择 |
11.5 老年前期女性左心房内径参考值的最优模型选择 |
11.6 老年前期及老年男性左心房内径参考值的最优模型选择 |
11.7 老年男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的最优模型选择 |
11.8 老年女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考值的最优模型选择 |
11.9 成年男性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参考值的最优模型选择 |
第12章 心功能五标指标参考值的空间趋势分布图 |
12.1 地统计分析基本原理 |
12.2 克里格插值概述 |
12.3 绘制老年男性左室射血分数参考值的分布图 |
12.4 绘制中青年男性左室射血分数参考值的分布图 |
12.5 绘制中青年男性每搏输出量参考值的分布图 |
12.6 绘制中青年女性每搏输出量参考值的分布图 |
12.7 绘制老年前期女性左心房内径参考值的分布图 |
12.8 绘制老年前期及老年男性左心房内径参考值的分布图 |
12.9 绘制老年男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的分布图 |
12.10 绘制老年女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参考值的分布图 |
12.11 绘制成年男性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参考值的分布图 |
第13章 结论与讨论 |
13.1 结论 |
13.2 本文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超声心动图心脏X线和心电图判断心脏房室大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对左室肥厚诊断的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 [1]曲美他嗪联合辅酶Q10对放射性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D]. 余洁.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合并S状室间隔的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D]. 张志凡. 长江大学, 2020(04)
- [3]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吸毒者左心室心肌纵向、环向和径向收缩功能改变[D]. 孙燕. 浙江大学, 2018(02)
- [4]应用PET/CT心肌核素显像技术评价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活性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D]. 陈雪梅.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8(07)
- [5]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在早期老年肺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侯美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28)
- [6]床旁肺超声B线评分联合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力衰竭的价值探讨[D]. 孟珊珊. 吉林大学, 2017(10)
- [7]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右心室运动特点的研究[D]. 李琴. 郑州大学, 2016(02)
- [8]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 陈霖丽. 基层医学论坛, 2014(19)
- [9]心功能五项指标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关系[D]. 井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3)
- [10]超声心动图心脏X线和心电图判断心脏房室大小的相关性研究[J]. 张朝晖.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