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报如何办好国际新闻版(论文文献综述)
吴宗晏(Wu Chung Yen)[1](2020)在《“党公营报业”的衰落与“侍从报业”的崛起 ——台湾报禁时期《中央日报》与《中国时报》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台湾,拥有充沛党政资源的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为何不到十年便丢失了其报界龙头的地位?民营报纸的翘楚《中国时报》为何能逐步成为寡占市场的报业巨头?台湾的报禁时期是国民党威权体制全盛之时,对于新闻的管制极为严苛。民营报业是如何在备受压制的报业环境中异军突起,取代秉承上意又握有丰富资源的“党公营报业”成为报业的领头羊?这些都是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中央日报》与《中国时报》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党公营报业”及民营报业的代表,以传播政治经济学为理论视角,采用历史文献法爬梳台湾报禁时期报业发展过程中所要面对的台湾岛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以及报社发展的历程,结合内容分析法检视两份报纸的头版内容,看其如何反映这一较长的历史跨度中时空环境的变化,从而探讨报禁时期两份报纸的不同发展轨迹。本研究发现国民党的新闻政策对两种报业的命运差异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国民党新闻政策又受到其政权正当性危机的影响。国民党政权的威权体制与其承诺的“宪政”目标背离,有着法理基础上的结构性缺陷。这一缺陷更会因国民党政权长期在经济军事上受惠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而曝露在西方世界的民主检视下。在内生结构的困境与外部权力的束缚中,国民党的新闻政策无法实践全能主义的新闻理念,而必须为民营报业留有空间,从而保持“自由报业”承载“自由中国”的国际形象。在如此政治现实中,国民党转而试图控制报业的进入门槛,以政策及经济资源的扶持来笼络民营报纸,以满足其在岛内及国际间所需的宣传能量。在国民党的新闻管制下,民营报业反而成为了恩庇侍从主义视角下的“侍从报业”,因而得已幸存于报业市场中,与“党公营报业”共同成为“党国”的新闻战士。这时两种报业在媒介所有权上的根本差异却又引领他们走向了不同结局。承载过重政治宣传任务的“党公营报纸”,其内容在日新月异的台湾经济社会环境中愈显僵化,而更具市场属性的“侍从报业”在经营中会在谨守政治红线的同时尽力回应市场的需求。在民主声浪迭起的80年代,两份报纸的发展歧路反映的更是国民党威权体制下的人心向背。最终,《中央日报》在80年代基本没落,而《中国时报》成为了报业的巨无霸,台湾报业也在1988年的报禁解除中走向了自由化,走向了下一个时代。
陈龙[2](2019)在《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文中指出五四以降,各种“主义”激荡角逐,孕育了以“共产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报刊作为凝聚早期共产党人与共产主义组织的精神核心,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共报刊工作发源于城市,但1948年中宣部发布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提出“我们城市办报的经验还不多,望将经验与问题电告”,似乎忽视了建党以来中共在“城市办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聚焦1942年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和1948年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发布的前因后果,不难激发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整体转型的想象。这种转变的多次发生,揭示了中共办报模式主要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线性发展,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振荡过程。现有研究表明,意识形态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形塑、中心工作的转换、政党地位的演变是影响中共办报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报刊与党派的关系、报刊与受众的关系、报刊的技术形态、报刊的经营管理及其相互关联与影响的方式是中共办报模式的主要内核。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模式”的意涵出发,全面系统地对1921-1949年中共办报模式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共办报模式作如下历史分期与类型划分:1921年至1927年是“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是“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是“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重庆模式”与“延安模式”。通过对以上模式的符号化描述发现,中共办报模式的发展轨迹基本是以“党报姓党”为中心线,以“城市办报”和“农村办报”为两级上下波动,其发展存在三种逻辑:作为党派工具的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报刊、作为生产事业的报刊。时代在变化,报刊的使命任务也应随之变化。《红旗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当前报刊的主要使命是“以建设为自任”而非“炫众以导乱”,报刊发展必须兼顾三种逻辑,不可偏废。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办报党报,在保持党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的问题,应当推动政治方向的引导、读者需求的满足、报刊事业的壮大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共办报模式在两级振荡中的曲折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指明了中共办报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梁德学[3](2017)在《《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文中研究说明在近现代东北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由于日人报纸的“垄断”特性,供职于此类报纸的中国报人群体也因之成为近现代东北报人的主体。他们的历史活动和历史影响基本形塑了近现代东北新闻史的大体形态。中国东北地区最南端一隅,是被俄日先后占据的关东州租借地。由于日本侵占该地区长达四十年(1905-1945),此间日人报刊一家独大且数量可观,租借地内的公共舆论完全为日人报纸独占,这里也成为国内为数极少的从未真正出现过近代国人报刊的商业繁盛地区。在该地区,一支重要的中国报人力量来自一份名为《泰东日报》的日人报纸。《泰东日报》创刊于1908年,终刊于1945年,历37年,是日人在华经营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之一。由于《泰东日报》在关东州及整个东北地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较大读者群,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报章言论和新闻叙事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涵化”着整个东北国人精神,在传播和建构殖民文化中曾起过“积极”作用。但严格来说,他们面对日本侵略,国人的精神抵抗也一直保持着、继续着。他们利用有限度的自由和独立空间,以《泰东日报》为阵地,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坚守爱国立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日人报纸殖民话语的一种“解构”。本文以《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发掘新史料,并将星散于各类既有文献中的史料进行汇集整理,对存在错讹的史料加以甄别,从细微处发现线索,从最基础的人物发掘、名姓考辨、生平梳理入手,力求能够严谨、准确地摹画出《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基本“样貌”。以此为前提,深入探究《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在传播传统文化、建构或解构殖民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殖民处境中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国家认同。本文开篇为绪论,介绍了本次研究缘起、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对历史分期和所用史料做了说明。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考证了近代关东州报业概况与《泰东日报》概况(包括报人群体概况),藉此为后续章节提供背景支持。第三章至第七章为本文核心章节,进入有关《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具体研究:第三章研究金子雪斋主持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涉及中国报人如何形塑《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私谊网络与公共网络、对爱国运动的声援、此时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等;第四章主要关注转折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的活动情况;第五章重点分析“九一八”事变后《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转型、话语风格的“突变”、新闻业务能力的呈现等;第六章主要考察战时新闻体制下《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公共言论表达、文人心态及表现、战争时期的家国认同等;第七章为全文末章,考察日本战败初期及《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由于相关史料匮乏,本文仅能依据史料实际保存情况结构第三至第七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尽量保证前后章节间的逻辑衔接与结构合理性。此一点,是本次研究的缺陷之一,也是一种无奈。研究发现,《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报章文字中蕴含着极为隐晦、复杂的民族情感——他们承受着殖民压抑,却始终无法割断民族性。他们是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特殊群体,他们真实的精神世界远比后人想象的情形远为复杂。首先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具有相当高的新闻业务水准和职业认知;其次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为关东州华人同胞声张权益所作的努力;三是几代《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完整地记录下了关东州租借地社会、政治、文化及经济状况,让我们得以看到,在殖民体系内部,被殖民者的选择空间相当大,其活动也多种多样,其精神世界异常复杂。概而言之,生存于日本在中国大陆殖民程度最深的地区,又谋食于日本人所经营的报纸,《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无法摆脱某种“原罪”。然而,当尽量避开政治与道德评判所带来的干扰,从其写作或编辑的浩繁文字中去捕捉这个“没有历史”的群体被掩盖的生命痕迹时,我们发现,他们竟如此鲜活地存在于那个阴暗的历史时空。在关东州租借地,与日人共事并不完全是人们从道德或民族主义方面考虑的问题,它有着十分复杂的解释维度。
邓燕[4](2015)在《试析赵超构的新闻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赵超构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杂文家,曾创办了新中国的第一份晚报---《新民晚报》,是我国晚报事业的开拓者及实验者之一,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赵超构自1934年加盟南京《朝报》开始,他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了新闻事业中,曾加入《新民报》;着就《延安一月》;创办《新民晚报》等;兼办《联合晚报》等。在他几十年的报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办报经验,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闻思想,他提出办社会主义晚报要“求人民报纸之同、立晚报之异”;晚报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在“晚”字上做文章;主张报纸要为读者服务,后来更提出了《新民晚报》要“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口号;办报要把党性原则和平民主义结合起来等主张。赵超构新闻活动累积的经验及其新闻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现在的新闻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因时因地制宜,将他的宝贵办报经验和新闻思想用于指导现在的新闻工作。同时,赵超构也是优秀的杂文写作家,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杂文作品,曾用“沙”、“林放”等笔名在报上发表杂文,他的杂文语言生动幽默,内容上结合时事政治,抨击时弊,为民说话,形成了极具个人特色的杂文写作风格。曾先后创办“今日论语”“未晚谈”“鸣放”等个人专栏,其中“未晚谈”横跨半个多世纪,是中国新闻史上跨度最大、时间最长的个人专栏,随着他个人专栏经营的成功,其他报纸争相模仿。他的杂文写作风格也对新闻评论的写作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赵超构生平的新闻活动和他的新闻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文本分析和比较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其一生的新闻活动,总结其新闻思想形成的背景、过程及其新闻思想的核心内容,并探讨他的新闻思想对当今社会新闻业的影响与启示。本文主要分六个部分展开论述:一、绪论,简单概述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文献综述。二、赵超构的生活环境和办报活动,简单叙述他的早年生活环境对他的影响,并对其近六十年的新闻活动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三、赵超构新闻思想的形成背景及形成过程。在梳理其新闻活动的基础上,讨论他的新闻思想受哪些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并总结他新闻思想的形成过程。四、赵超构新闻思想的核心内容,在梳理赵超构新闻活动及社会大背景的基础上,总结其新闻思想的核心内容。五、赵超构新闻思想的独特价值,梳理他一生的独特贡献,并将他的新闻思想与同时期党外职业报人的新闻思想进行比较,总结其新闻思想的价值。六、赵超的新闻思想对新闻业的影响和启示,揭示其对当今新闻事业带来的各种影响和启发。
贺慧[5](2015)在《赵超构新闻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种思想的诞生往往受特定的社会历史时代、家庭背景、受教育经历及文化追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赵超构的新闻思想,以及由此而来的文风和读者意识,与其“三代带廪”的书香门第家庭、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及“言论报国”的新闻理想息息相关。1934年赵超构进入报界之后,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新闻实践。他成功主持了新中国的第一份晚报——《新民晚报》,被人誉为社会主义晚报事业的奠基者。由此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新闻思想。赵超构认为,报刊编辑理念的核心是“求同存异、发挥特点”。他充分重视报纸的指导性、真实性、战斗性与群众性,以“求人民报纸之同’’;提出晚报“补充说”理论,打破“读者分工论’’,明确晚报在移风易俗上的独特任务,贯彻党性与人民性原则相结合的编辑方针,以“立晚报之异’’。同时,从晚报的时间性、文娱性、社会性等三大特点出发,他提出了“时间性是晚报的生命”、“副刊新闻化,新闻副刊化”、“引而不发,跃如也”、“短广软”等思想主张。赵超构具有鲜明的平民立场,曾倡导“为百姓分忧,与百姓同乐”的新闻实践原则;坚持“无党派’’的新闻立场,敢说真话,保持人格独立;倡导新闻自由观;塑造无畏敢言、“以牛为师”的新闻职业道德。赵超构的新闻思想不仅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晚报事业的基础,而且对《新民晚报》等市民报(晚报、都市报)的创办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他敢于革新的精神也激励着报界同仁不断开拓创新。
邹月娟[6](2011)在《成都地区都市报零售读者形态实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媒体数量和种类的增加,媒介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媒体竞争日益激烈,报纸的强势地位受到巨大的冲击,争取读者成为了报业市场竞争的焦点。成都作为都市报的诞生之地,它的报业市场竞争激烈,表现出东部地区报业市场的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在国际国内报业发展整体放缓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成都地区都市报零售读者的形态显得非常有必要。本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描述成都地区都市报零售读者基本形态,透过受众媒介接触情况来发现受众媒介接触规律,为成都地区都市报的办报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成都地区都市报零售读者的基本结构特征,包括读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业构成等,勾勒出目前成都地区都市报市场所实际拥有的零售消费群的基本面貌,并对零售读者的读报行为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成都地区各都市报了解自己的读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同时,本文还对都市报各新闻版块,包括本地新闻版块、国内新闻版块、国际新闻版块、娱乐新闻版块、体育新闻版块、财经证券新闻版块和专刊的零售读者构成特点进行了分析。文章第四部分,用必读率、目标读者饱和度总结成都地区都市报零售读者通过新闻标题选择阅读《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的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本地新闻、体育新闻、文娱新闻、财经新闻和证券新闻内容的规律。本文第五部分对《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的自我定位与零售读者对它们的评价进行了对比。最后,本文得出结论:成都地区都市报零售读者以收入水平居中等及以上、受过高等教育的中青年男性为主;报纸不同版块对应着不同的读者群体;零售读者对各新闻版块内容关注点不同,且有着不同的价值衡量标准;都市报的定位与读者评价达到一定的契合。通过研究,本文对都市报的各版块读者定位、内容生产、新闻内容采编提出一定的建议。
郑保卫,杨柳[7](2011)在《中国共产党90年新闻事业大事记》文中认为1920年9月,《新青年》从第8卷第1号起改组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加强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教育,但仍未失原来同人刊物之色彩。陈独秀仍是负责人,此外李汉俊、陈望道等上海发起组的成员也加入了编辑部,改组后由原来群益书局发行改为自行出版发行。11月,上海发起组创办秘密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由李达任主编,编辑、出版和发行都是秘密的,是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必读教材,更是中共各地早期组织交流思想、沟通情况、筹备建党的一个重要平台。我国第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为读者对象的通俗工人报刊开
郝雨,陈迎艳[8](2009)在《我国都市类报纸国际报道的现状及发展空间》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都市类报纸的兴起,使得我国的报业体系和办报规模发生了很大改变。而向来与百姓生活较疏远、对市民缺乏接近性的国际新闻报道,也以新的面孔脱颖而出,并在都市类报纸中占据一席之地。都市类报纸国际新闻报道的地位从最初的"毫不起眼"到如今的"举足轻重",其发展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好成绩。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多渠道获取新闻来源,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和创新,依然是都市类报纸所需要进一步探索的办报之路。
关鹤群[9](2006)在《都市报专刊现象研究 ——以北京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早在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前后,专刊分别在外报和国内的中文报纸上出现。之后专刊随着报纸的发展而发展,成为报纸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专刊曾一度丧失了生存的土壤,但随着20世纪80年代党报创办周末版、星期刊的热潮而再度繁荣。 20世纪90年代中期都市报异军突起,成为版面众多、市场化程度高、信息服务意识强、贴近市民生活的报纸类型。相对于其他报纸,专刊的操作在都市报的办报实践中发展得最为成熟,因此论文将对专刊的研究聚焦于都市报这一报纸类型中,并以全国报业最为发达的北京地区都市报作为研究蓝本。论文通过截取样本,对个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意图给予在实践中发展较为成熟的都市报专刊现象以理论关照。 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都市报兴起后的报纸专刊。要对都市报专刊进行研究,不能脱离对其载体都市报的兴起背景、发展过程及突出特点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本章简要回顾了专刊的发展以及在都市报土壤中复兴的情况。 第二章是后三章的实证研究基础。它对北京地区八家综合性都市报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截取一定的样本对每家报纸专刊版面布局、内容、定位、特性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分析。以此为基础,第三章深入分析了创办专刊的深层次原因——受众和市场,指出通过满足部分受众的需求,赢得更多的受众是专刊创办的出发点,有效地完成报纸的二次售卖是办专刊的归宿。本章探讨了专刊的市场细分原则和在报纸经营中的作用,以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专刊在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都市报中繁荣发展的本质。论文第四章重点从专刊突出报纸个性、重组版面资源、创立报纸品牌扩大报纸影响力三个方面重点论述专刊在都市报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尽管专刊在都市报的办报实践中的操作已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但由于专刊与市场天然的联系和都市报本身的特点,当前专刊普遍存在着一些诸如同质化严重、低俗化倾向的问题,第五章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都市报专刊现存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办好专刊的几点建议,以期为都市报专刊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刘谦[10](2006)在《地方报纸之世界图景 ——广州报纸国际新闻报道内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新闻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地方报纸上的国际新闻报道,为民众了解世界认知世界开启了一扇宝贵的窗口。 本文选取广州地区三家报纸——《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和《南方都市报》所刊载的国际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以系统抽样法抽取了三家报纸2003-2005年共计4028条国际新闻报道,通过对这4028条国际新闻进行内容分析,本文共得到九个方面的发现: 1、三年来三家报纸国际新闻的日均报道量并无大的波动。 2、三报的题材选择体现了地方报纸注重娱乐的特点。 3、政府和名人成为三报的主要关注点,同时三报关注民众和社会生活。 4、三报对世界各国家、地区的关注明显不平衡。 5、三报的负面新闻数量远多于正面、中性新闻。 6、三报各自的独家新闻数量相当可观。 7、三报采用的是“重事实轻解释”的报道模式,新闻分析和评论等意见性分析性信息略显不足且原创力薄弱。 8、三报稿源已经多样化,但稿源处理随意含糊。 9、重用图片、强调视觉冲击力已成为三家报纸应对电视、网络多媒体等视角媒介冲击以及受众阅读习惯变化的重要策略。 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文在分析了地方报纸国际新闻报道所处的“尴尬之境”后,给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开阔报道地域视野、均衡选用各类题材、注意评论分析性信息以及规范稿源处理等。
二、晚报如何办好国际新闻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晚报如何办好国际新闻版(论文提纲范文)
(1)“党公营报业”的衰落与“侍从报业”的崛起 ——台湾报禁时期《中央日报》与《中国时报》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媒介所有权与新闻生产 |
二、《中央日报》与《中国时报》的现有研究 |
第二节 理论框架: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问题 |
一、研究对象与断限 |
二、研究问题与假设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历史文献法 |
二、内容分析法 |
第二章 “党公营报业”的辉煌与“侍从报业”的崛起(1949-1961) |
第一节 风雨飘摇的台湾与“自由中国”的神话 |
一、《中央日报》的草创与重启 |
二、“自由中国”运动酝酿中 |
第二节 “自由报业”的虚实 |
一、“自由报业”之虚 |
二、“自由报业”之实 |
第三节 《征信新闻》的肇建 |
第四节 《中央日报》和《中国时报》的内容比较 |
第三章 “侍从报业”的寡占与“党公营报业”的没落(1962-1976) |
第一节 政经环境的忧与喜 |
一、国际政治风云变色 |
二、台湾的经济转型之路 |
第二节 报业中的悲与欢 |
一、报业荣景与官报陨落 |
二、言论的再紧缩与“党国”的新闻战士 |
三、党外的星星之火 |
第三节 《中央日报》和《中国时报》的内容比较 |
第四章 “侍从报业”的松动与“党公营报业”的残喘(1977-1988) |
第一节 国民党的危机 |
一、蒋经国的挑战 |
二、美丽岛事件的回声 |
第二节 报业最后的十字路口 |
一、“党公营报纸”的垂死挣扎 |
二、向中间靠拢的“侍从报业” |
第三节 《中央日报》和《中国时报》的内容比较 |
第五章 讨论与总结 |
第一节 《中央日报》为何衰败?《中国时报》为何崛起? |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新闻政策之源 |
一、内生因素 |
二、外部因素 |
第三节 反思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报纸头版内容编码类目表 |
致谢 |
(2)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梳理 |
一、国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
(一)对中共宣传工作研究的关键词及启示 |
(二)有关办报模式与中共整体转型的研究 |
二、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
(一)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演变的两种认知 |
(二)对于中共党报理论发展的主流观念 |
(三)对于中共领袖办报思想的充分总结 |
(四)对于中共办报模式内涵的初步归纳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界定 |
一、模式的基本概念 |
二、模式的主要功能 |
三、模式的思维缺陷 |
四、中共办报模式的概念阐释 |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框架 |
一、勾连学术网络、形成想象空间 |
二、引入多学科的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三、进行历史分期,凸显模式差异 |
四、明晰构成要素,描绘模式全景 |
五、形成研究问题,彰显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章节结构与内容 |
第一章 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1921-1927) |
第一节 中共办报实践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轮廓 |
一、陈独秀: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奠基者 |
二、机关论: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主核心 |
(一)党管党报 |
(二)全党办报 |
(三)上层宣传、下层鼓动 |
第三节 中共办报“上海模式”的探索 |
一、《新青年》:中共报刊的初始范本 |
(一)报为主业,宣传建党 |
(二)生产符号权力的报刊 |
(三)凝聚政党组织的报刊 |
二、“上海模式”的基本内涵 |
(一)党性原则:“一人之报”到“一党之报” |
(二)内容策略:“知识气质”与“两级传播” |
(三)技术形态:“编印分离”与“全党办报” |
(四)经营管理:拨款制对报刊经济属性的消解 |
第四节 “上海模式”的开创意义与不足 |
第二章 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1928-1937) |
第一节 中国革命环境的剧烈变化 |
(一)中共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
(二)领导层进入不稳定时期 |
(三)党内路线斗争接连不断 |
第二节 中共党报思想的体系建构 |
一、继承与突破:瞿秋白之于陈独秀的党报思想 |
二、向上走与向下走: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趋向 |
(一)向上走:“党报姓党”与“全党办报” |
(二)向下走:“群众办报”思想的初步形成 |
第三节 中共办报“瑞金模式”的形成 |
一、党性原则:党报与党“同频共振” |
二、内容策略:斗争性与建设性并存 |
(一)“工具论”催生“斗争性” |
(二)执政党办报孕育“建设性” |
三、技术形态:公开刊物“内刊化” |
四、经营管理:普遍采取战时拨款制 |
第四节 “瑞金模式”的历史贡献与不足 |
第三章 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1938-1949) |
第一节 中共办报内外环境的变化 |
(一)国共两党的相互形塑 |
(二)白区与红区路线之争 |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成熟 |
一、一以贯之:毛泽东办报思想的深厚积淀 |
(一)求学时期:我所愿做的工作是新闻记者 |
(二)大革命时期:报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 |
(三)土地革命时期:报刊内容应“由远及近” |
(四)抗日战争时期: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 |
二、定于一尊:中共党报理论的内涵深化 |
(一)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确立 |
(二)推动全党办报的组织化运作 |
(三)明晰报刊的基本内容与策略 |
第三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分化并立 |
一、夹缝生长:中共办报“重庆模式”另辟蹊径 |
(一)党性原则:坚守阵地与增强党性相统一 |
(二)内容策略: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三)技术形态:以独立面目开展合法斗争 |
(四)经营管理:广告业务与多种经营铺开 |
二、重庆模式”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 |
三、完全党报:中共办报“延安模式”推向全党 |
(一)党性原则:党对报刊的高度控制 |
(二)内容策略:联系群众的改版路径 |
(三)技术特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 |
(四)经营管理:“工具论”下力求自给 |
四、“延安模式”的重要地位与历史缺陷 |
第四章 两极分化:中共办报模式的差异根源 |
第一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环境差异 |
(一)办报业态的差异 |
(二)传播对象的差异 |
(三)经济来源的差异 |
第二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路径差异 |
(一)“农村办报”的发展路径 |
(二)“城市办报”的发展路径 |
余论 |
(一)“工具论”决定了中共报刊面貌 |
(二)“工具论”存在以我为主的缺陷 |
(三)报刊发展的三种逻辑不可偏废 |
(四)推动报刊发展逻辑的殊途同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向导》篇目一览表 |
附录2 :《布尔塞维克》篇目一览表 |
附录3 :《红旗周报》篇目一览表 |
在学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3)《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一、报人 |
二、日人报纸 |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
一、《泰东日报》报史与报人研究 |
二、近现代东北国人“国家认同”研究 |
第四节 分期与史料 |
一、历史分期 |
二、所用史料 |
第一章 关东州:日人在华办报的区域样本 |
第一节 日文报纸出现及相互竞争 |
第二节 英文报纸创办与经济类报纸兴起 |
第三节 日人对关东州中文报业的垄断 |
第四节 日本战败与日人报业退场 |
第二章 《泰东日报》及其报人群体概述 |
第一节 《泰东日报》概述 |
第二节 《泰东日报》报人群体概述 |
一、日本报人群体 |
二、中国报人群体 |
第三章 1908-1925:金子雪斋时代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 |
第一节 初代社长金子雪斋对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奠定 |
一、金子雪斋其人 |
二、经营《泰东日报》的风格与特征 |
三、予以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思想根源 |
第二节 创刊初期《泰东日报》中国人员考述 |
第三节 傅立鱼入社与《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的形成 |
一、关于主持笔政时间的考证与辩误 |
二、报章言论与中日“亲善”观 |
三、主持笔政期间的政治与社会活动 |
四、在报纸“华人风骨”形成中的作用 |
第四节 私谊网络与公共交往:中国报人的聚合及组织化 |
一、私谊网络 |
二、公共交往 |
第五节 中国即“吾国”:中国报人与《泰东日报》国家认同 |
一、“中国认同”之表征 |
二、“中国认同”之成因 |
第六节 对爱国运动的同情与声援:以五卅报道为例 |
一、呈现沪案的论调、样态与策略 |
二、无法回避的“正凶”——日本 |
三、对东北爱国群众运动的声援 |
第四章 1925-1931:转折期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活动 |
第一节 金子雪斋离世后中国报人生存境况 |
第二节 关东州本土第一代职业报人退场:以毕乾一为中心 |
一、毕乾一报人生涯概述 |
二、入社初期的“游戏文字” |
三、报章言论与文学作品中的“省籍”意识 |
第三节 中共满洲省委建立前后地下党报人的活动与影响 |
一、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建立前非采编人员的党团活动 |
二、创建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的核心力量 |
三、编辑局长陈涛及其所网罗的中共报人 |
四、对中国共产党的报道与呈现 |
五、“普罗文学”的有益尝试 |
第四节 国民党报人在《泰东日报》的活动 |
第五章 1931-1937:中国报人对日立场“转变”与新闻业务领域拓展 |
第一节 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历史转型 |
第二节 殖民话语转向:以伪满洲国“建国”报道为例 |
一、“他者叙事”与“殖民话语” |
二、他者叙事的权力逻辑 |
三、呈现“他者”的方式选择 |
四、难以调和的叙述冲突 |
五、失真的“他者”形象 |
第三节 到“宗主国”去:中国报人的日本之行及游记 |
一、中国报人访日活动概述 |
二、吕仪文、李永蕃及毕殿元的访日之行 |
三、访日行记中的多重隐喻 |
第四节 以社会新闻为特色的本埠新闻采编活动 |
一、中国报人本埠社会新闻采编活动概述 |
二、“大连摩登”:中国报人记录下的殖民都会图景 |
三、从社会新闻采编管窥中国报人职业素养 |
第五节 在副刊繁盛期:毕殿元与他主编的五种副刊 |
一、从《儿童》入社 |
二、彰显“健康美”的《体育双周》 |
三、《文艺》及其衍生的《文艺周刊》与《群星》 |
第六章 1937-1945: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灰暗时代 |
第一节 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生存境遇 |
第二节 置身于殖民统治下的公共言论表达 |
一、为“宗主国”殖民侵略制造“正义”舆论 |
二、战争动员与实用主义“节义观”生产 |
三、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体验与传播 |
四、质疑殖民当局施政并为华人利益发声 |
第三节 殖民霸权与战争阴影下的文人心态 |
一、对殖民“宗主国”的畏羡与顺应 |
二、“东亚共荣”的欲念与幻想 |
三、“政治自我”与“政治他者”矛盾背后的自我贬抑 |
四、傀儡、边缘人与旁观者 |
第四节 日治末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 |
第五节 报人身份的文学表达:以赵恂九小说创作为中心 |
一、作为报人的赵恂九 |
二、报人工作之余的小说创作活动 |
三、文学书写中的报人印痕与被殖民者精神印记 |
第七章 日本战败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 |
第一节 重归祖国:“8·15”至停刊期间中国报人活动情况 |
一、按苏军指示接管《泰东日报》 |
二、参与维持大连地方秩序 |
三、在国共两党之间抉择 |
第二节 《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彷徨与隐迹 |
一、参与创办大连市政府与市委机关报 |
二、1946 年后部分报人的“逃离”与隐迹 |
结论 |
附录:《泰东日报》中国社员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4)试析赵超构的新闻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对赵超构生平事迹的研究 |
1.2.2 对赵超构办报活动和新闻思想的研究 |
1.2.3 对赵超构写作风格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赵超构的早年经历及新闻活动 |
2.1 赵超构的早年经历 |
2.1.1 赵超构的生活环境 |
2.1.2 赵超构的教育经历 |
2.2 赵超构的新闻活动 |
2.2.1 受聘《朝报》 |
2.2.2 结缘《新民报》 |
2.2.3 着就《延安一月》 |
2.2.4 探索办晚报 |
2.2.5 兼办《联合时报》 |
第3章 赵超构新闻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形成过程 |
3.1 赵超构新闻思想形成的社会环境 |
3.1.1 新中国建国前的社会背景对赵超构新闻思想的影响 |
3.1.2 建国初期的社会背景对赵超构新闻思想的影响 |
3.1.3 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背景对赵超构新闻思想的影响 |
3.2 赵超构新闻思想的形成过程 |
3.2.1 赵超构新闻思想的初步萌芽(1934年进入朝报---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
3.2.2 赵超构新闻思想的初步发展(1938年进入新民报---1949年新中国成立) |
3.2.3 赵超构新闻思想的初步形成(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
3.2.4 赵超构的新闻思想在挫折中进一步发展(1957反右派斗争----1976年文革结束) |
3.2.5 赵超构的新闻思想走向成熟(1978年改革开放—1992年去世) |
第4章 赵超构新闻思想的核心内容 |
4.1 社会主义报纸要“求同存异” |
4.1.1 求人民报纸之同 |
4.1.2 立晚报之异 |
4.2 强调晚报要在“晚”字上多做文章 |
4.2.1 明确《新民晚报》的十六字编辑方针 |
4.2.2 强调晚报的特点 |
4.2.3 明确“短、广、软”的办报风格 |
4.3 报纸要贴近群众,关心群众 |
4.3.1 《新民晚报》要飞入寻常百姓家 |
4.3.2 将党性原则和平民主义相结合 |
4.4 办好副刊,增强报纸可读性 |
4.4.1 副刊是报纸的面孔 |
4.4.2 增强报纸的可读性 |
第5章 赵超构新闻思想的独特价值 |
5.1 赵超构的独特成就 |
5.1.1 赵超构一生“三不朽” |
5.1.2 与同时期的党外职业报人----徐铸成、王芸生的比较 |
5.2 创办新中国的第一份晚报,形成系统的晚报思想 |
5.2.1 赵超构的晚报思想在晚报实践中逐步形成 |
5.2.2 赵超构的晚报思想符合历史发展条件 |
5.3 创造出极具个人特色的林氏杂文和个人专栏 |
5.4 倡导和实践了自由报业 |
第6章 赵超构的新闻思想对新闻事业的影响和启示 |
6.1 赵超构的新闻思想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
6.1.1 为晚报的新闻理论奠定了基调 |
6.1.2 为都市报的办报理念奠定了基调 |
6.1.3 对社会新闻的倡导影响了社会新闻的发展 |
6.1.4“林氏”杂文的写作风格影响了新闻评论写作方式 |
6.2 赵超构的新闻思想对新闻事业的启示 |
6.2.1 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 |
6.2.2 要坚持“三贴近”原则 |
6.2.3 要求特色求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赵超构新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影响赵超构新闻思想的历史维度 |
第一节 “三代带廪”书香门第家族的熏陶 |
第二节 青少年时期独特求学经历的浸润 |
第三节 “言论报国”新闻理想的追求 |
第二章 “求同存异、发挥特点”的报刊编辑理念 |
第一节 “求人民报纸之同”坚持正确导向 |
第二节 “立晚报之异”从晚报实际出发 |
第三节 “发挥特点”遵循晚报的内在属性 |
第三章 无畏敢言“以牛为师”的新闻职业道德 |
第一节 无畏敢言独立自主 |
第二节 不畏强权保护作者 |
第三节 “以牛为师”只顾奉献 |
第四章 赵超构的新闻自由观及“平民化实践” |
第一节 赵超构新闻自由观的内在构成 |
第二节 新闻自由主义语境下的“平民化实践” |
第五章 赵超构新闻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社会影响 |
第一节 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晚报事业的基础 |
第二节 为《新民晚报》等市民报的创办提供理论指导 |
第三节 敢于革新的精神激励着报界同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成都地区都市报零售读者形态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理论依据 |
1.5 研究方法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2 成都地区都市报零售读者形态 |
2.1 成都地区都市报纸零售读者结构特征 |
2.1.1 成都地区都市报零售读者性别构成:在总体上以男性为主 |
2.1.2 成都地区都市报零售读者年龄构成:以中青年为主 |
2.1.3 成都地区都市报零售读者职业构成 |
2.1.4 成都地区都市报零售读者经济状况:以中等收入为主 |
2.1.5 成都地区都市报零售读者受教育状况:以大学本科为主 |
2.2 成都地区都市报零售读者行为情况 |
2.2.1 零售读者读报年限:读都市报两年以上的读者占一半以上 |
2.2.2 零售读者购买报纸频率:46.80%的读者经常买 |
2.2.3 零售读者上网情况:40.90%的零售读者每天上网 |
2.3 成都地区都市报零售读者“肖像” |
3 各新闻版块零售读者结构特点 |
3.1 成都新闻版读者构成特点 |
3.2 四川新闻版读者构成特点 |
3.3 国内新闻版读者构成特点 |
3.4 国际新闻的读者构成特点 |
3.5 娱乐新闻版读者构成特点 |
3.6 体育新闻版读者构成特点 |
3.7 财经证券新闻版读者构成特点 |
3.8 专刊零售读者构成特点 |
4 读者对各新闻版块内容的选择规律分析 |
4.1 必读率、目标读者饱和度与读者新闻内容选择规律 |
4.2 零售读者对各新闻版块内容的选择规律 |
4.2.1 对国际新闻版的选择规律:大国家、大事件、大人物 |
4.2.2 对国内新闻版的选择规律:硬事件、贴近性 |
4.2.3 对四川新闻的选择规律:突发、新奇、情感 |
4.2.4 对成都新闻的选择规律:情感、新奇、贴近再贴近 |
4.2.5 对体育新闻版的选择规律:NBA、足球 |
4.2.6 对文娱新闻的选择规律:电影大片、娱乐明星 |
4.2.7 对财经新闻的选择规律:服务性、实用性、贴近性、事件性 |
4.2.8 对证券新闻的选择规律:即时性、实用性、服务性、针对性 |
5《华西都市报》与《成都商报》定位与读者评价分析 |
5.1 《华西都市报》与《成都商报》定位 |
5.1.1 《华西都市报》定位:新主流都市报 |
5.1.2 《成都商报》定位:现代主流大报 |
5.2 零售读者对两报评价比较 |
5.3 两报定位与读者评价契合度分析 |
5.3.1 《华西都市报》定位与读者评价契合度分析 |
5.3.2 《成都商报》定位与读者评价契合度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成都地区都市报零售读者以收入水平居于中等及以上、受过高等教育的中青年男性为主 |
6.1.2 不同新闻版块对应着不同的读者群体 |
6.1.3 零售读者对各新闻版块内容关注点不同,有着不同的价值衡量标准 |
6.1.4 都市报的定位与读者评价达到一定的契合 |
6.2 建议 |
6.2.1 认清受众形态是都市报内容生产的前提 |
6.2.2 根据各新闻版块零售读者构成情况和读者对新闻的关注点进行新闻内容的采编 |
6.2.3 立足本土化,通过服务受众,展示地域特征,实现提升都市报品质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9 在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 附件 |
(8)我国都市类报纸国际报道的现状及发展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一、都市类报纸国际新闻报道的现状及特色分析 |
(一) 都市类报纸国际新闻的内容特色分析 |
1. 以国际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为主, 深度报道为辅 |
2. 关注国际重要新闻人物的动态, 注重大篇幅的系列化追踪报道 |
3. 国际新闻报道外延化、平民化趋势明显 |
(二) 都市类报纸国际新闻的版面特色分析 |
1. 版面数量增加, 形成具有特色的版面风格 |
2. 标题制作生活化, 采用多种修辞方法 |
3. 版面突出强烈的视觉效果 |
4. 精心编排和策划版面 |
二、都市类报纸国际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三、都市类报纸国际新闻的发展空间 |
(一) 提升报道品位、优化信息质量, 让国际新闻报道更具文化审美上的贴近性 |
(二) 注重动态性、趋势性报道, 尽量增强国际新闻的前瞻性和先见性 |
(三) 采用多种形式, 调动读者参与的积极性, 增强国际新闻报道的互动性 |
(9)都市报专刊现象研究 ——以北京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都市报兴起后的报纸专刊 |
第一节 都市报的兴起发展 |
第二节 专刊在都市报土壤中的蓬勃成长 |
第二章 北京地区都市报专刊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北京地区都市报及其专刊扫描 |
第二节 北京地区都市报专刊版面布局及内容分析 |
第三节 北京地区都市报专刊定位及特性分析 |
第三章 专刊与受众、市场之间的关系 |
第一节 受众需求与专刊的设立 |
第二节 专刊的市场细分原则 |
第三节 专刊在报纸经营上的运作 |
第四章 专刊在都市报中的重要作用 |
第一节 专刊策划突显报纸个性 |
第二节 专刊重组版面资源 |
第三节 专刊创立报纸品牌 构筑报纸影响力 |
第五章 都市报专刊问题与发展趋势探寻 |
第一节 都市报专刊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都市报专刊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办好专刊的几点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10)地方报纸之世界图景 ——广州报纸国际新闻报道内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壹 研究缘起 |
贰 文献回顾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相关学术论点 |
叁 研究方法 |
一、样本选取 |
二、研究变量 |
肆 描述与分析 |
一、国际新闻报道量分析 |
二、国际新闻报道题材分析 |
三、国际新闻关注对象分析 |
四、国际新闻报道地域分析 |
五、国际新闻报道倾向性分析 |
六、国际新闻报道独家性分析 |
七、国际新闻报道稿源分析 |
八、国际新闻报道体裁分析 |
九、国际新闻报道配图情况分析 |
伍 总结与评估 |
陆 反思与建议 |
一、开阔报道地域视野,促进信息均衡流动 |
二、摆正报道基调,均衡使用题材 |
三、注重新闻分析和评论,“全面、真实而智慧地报道” |
四、拓宽稿件渠道,规范稿源处理 |
柒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编码表 |
后记 |
四、晚报如何办好国际新闻版(论文参考文献)
- [1]“党公营报业”的衰落与“侍从报业”的崛起 ——台湾报禁时期《中央日报》与《中国时报》的比较研究[D]. 吴宗晏(Wu Chung Yen).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2]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D]. 陈龙. 暨南大学, 2019(08)
- [3]《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D]. 梁德学. 吉林大学, 2017(07)
- [4]试析赵超构的新闻思想[D]. 邓燕. 重庆工商大学, 2015(02)
- [5]赵超构新闻思想研究[D]. 贺慧.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8)
- [6]成都地区都市报零售读者形态实证研究[D]. 邹月娟. 成都体育学院, 2011(04)
- [7]中国共产党90年新闻事业大事记[A]. 郑保卫,杨柳. 新闻学论集第26辑, 2011
- [8]我国都市类报纸国际报道的现状及发展空间[J]. 郝雨,陈迎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 [9]都市报专刊现象研究 ——以北京地区为例[D]. 关鹤群.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
- [10]地方报纸之世界图景 ——广州报纸国际新闻报道内容分析[D]. 刘谦. 暨南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