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潜艇作战软件的需求与技术难点(论文文献综述)
范茂[1](2021)在《鱼雷结构及水下发射瞬态流场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鱼雷作为我国海军作战的重要武器之一,其发射技术的研发历来是受到军工单位的重视。在各种发射技术中,由于水下发射的隐避性更好,因此鱼雷发射技术的研发更多侧重于水下发射。本课题来源于国内某研究所,主要以液压缸推动式武器发射系统为主题展开,但是目前这种新型发射系统还处于设计研发阶段,存在很多技术难题。一方面是鱼雷结构问题,采用这种新型发射系统发射鱼雷,鱼雷壳体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是否能满足发射以及水下作战环境要求;另一方面是鱼雷发射的安全性问题,在深海环境下发射的鱼雷会受到海水的干扰,可能与潜艇发生碰撞,导致发射失败。以上这些技术难题如果得不到科学的解决,在发射中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这直接影响到海军部队在海下作战的成败与否,这些问题都是急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在研发阶段并不具有大规模鱼雷发射试验的条件,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难题,因此展开鱼雷结构和水下发射瞬态流场相关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鱼雷在三种指定发射工况下进行了瞬态动力学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了鱼雷在不同时刻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按照相关评估标准和方法对鱼雷壳体强度和刚度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鱼雷壳体的强度和刚度满足三种发射工况下的发射以及水下作战环境要求。2.针对液压缸推动式发射装置的鱼雷水下发射问题,建立了鱼雷水下发射非定常计算模型,运用FLUENT结合二次开发技术UDF的方式对最危险工况下的鱼雷水下发射瞬态流场进行了CFD数值模拟。根据计算结果深入研究了发射过程流场的压力和速度演变特性、发射过程的结构表面受载特性、鱼雷初始段运动安全性以及发射过程鱼雷离艇安全性四个方面。结果主要表明鱼雷在最危险工况下可以安全发射,不会在流场的干扰下和潜艇出口部发生碰撞,鱼雷可以顺利出管以及安全离开潜艇。
金香慧[2](2020)在《论科技文本中术语的特点及翻译方法 ——以《特种部队水面作战》(第12-16章)译本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发达的科技和负责传递和记载相关信息的科技文本有了更多的重视。科技文本的广泛传递使得其翻译的准确性受到了一定的关注,保证科技文本翻译准确性的基础是其中的术语定名需具有一定的规范性。这就需要译者掌握科技文本的专业知识,一定的术语翻译技巧和实践应用能力,最终保证译文结果的准确可行。本文主要通过对翻译实践,即《特种部队水面作战》的12-16章节英译汉文本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出专业术语、专有名词、高频词汇和特殊位置的四种术语,结合术语特点,采用直译法、意译法、模仿再造法和词性转换法进行翻译,较为恰当合理地决定了术语的译名,并由此总结出一定程度上可行的海事术语相关的翻译方法,期望最终能为同类型科技文本题材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参考价值。
喻航[3](2020)在《舰艇作战仿真数据的可视化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军队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来对装备性能和战争推演进行预测变得十分关键。某单位为了加快装备研制,提出了“舰艇作战仿真”这一需求。在仿真过程中仿实体会实时产生大量的数据,对仿真数据的快速处理和直观展示将对研究人员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对仿真数据进行科学可视化处理就变得十分重要。该论文设计并实现了“舰艇作战仿真”的科学可视化处理。论文以数据可视化理论和面向对象软件理论为基础,并采用扩展性能良好的XXXX仿真平台作为基础进行开发,顺利完成了某单位的仿真需求。可视化工作主要包括视角选择模块、区域绘制模块、作战信息模块、图表模块和多媒体模块。视角选择模块提供了不同的席位来对作战过程进行观察,区域绘制模块对于装备细节的展示进行了完善,作战信息模块对作战过程进行同步的文字描述,图表模块则对仿真实体的交互数据进行丰富而多样的展示,多媒体模块负责载入音视频文件对仿真过程进行解说。上述模块均在XXXX平台上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进行开发,主要开发技术包括C++、Qt和Python。论文重点论述了图表模块。该模块负责对仿真实体的交互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数据类型包括二维数据、三维数据和表格数据等,用户可以在仿真过程中灵活地建立、删除、编辑和移动图表。图表提供了移动、放大等基本交互手段。
齐元吉[4](2019)在《基于ABMS的无人水面舰艇护航反潜作战效能仿真分析》文中提出无人水面舰艇(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USV)与舰载反潜直升机相比,具有航程大、无需补充燃料、体积小、前沿部署能力强的特点,同时可以避免人员伤亡,降低作战成本。论文采用基于Agent的建模仿真(Agent 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ABMS)方法进行无人水面舰艇反潜效能仿真分析,发现USV航行速度,声纳探测距离等不同影响因素对USV反潜作战效能的影响,可以为反潜作战武器装备体系中无人水面舰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研究支持。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ABMS的USV反潜作战效能分析过程本项研究建立了基于ABMS的USV反潜作战效能分析过程。给出了问题背景并基于一定的实体分类标准确定想定中的Agent类型;根据想定确定战场对象,包括战场地理位置、作战实体部署位置、实体活动区域;给出想定中实体间的探测关系、通信关系;确定实验影响因素和USV反潜作战效能指标;描述了Agent实体行为;给出了体系效能计算和战果分析方法;最后给出了相关模型假设和简化。(2)建立了濒海护航反潜作战想定以舰艇编队濒海护航反潜为作战背景,建立了面向问题分析的多个作战想定,其中的作战实体涵盖护卫舰、USV、反潜直升机、潜艇、高价值作战单元(High Value Unit,HVU)。不同想定中包含了不同的反潜编队屏障规模、不同种类和数量的作战平台以及不同的战术方法。(3)基于ABMS的USV反潜作战模型设计根据Agent模型设计流程确定了USV护航反潜作战效能分析中的作战对象、作战实体和Agent种类;确定了Agent间的探测、通信以及作战关系;根据想定设计了作战实体Agent的作战行为,并在体系效能分析仿真平台支持下建立了Agent仿真模型框架。(4)仿真实验分析采用近正交拉丁超立方体(Nearly Orthogonal Latin Hypercube,NOLH)实验设计方法确定了不同实验设计方案,通过蒙特卡洛仿真实验得到了实验结果,根据搜潜概率和搜潜用时两个效能指标,分析了USV的反潜作战效能,以及USV和传统作战平台协同反潜的作战效能。
刘思辰[5](2019)在《韩海军水下目标侦察情报力量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吴磊[6](2019)在《基于高层体系结构的潜艇作战仿真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潜艇具有良好的行动隐蔽性、攻击突然性和作战方式多样性,是水下作战的战略性武器,在海战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安装于潜艇平台的作战系统是整个潜艇的控制中枢,其功能十分庞大、组成结构复杂、高新技术运用多、信息化程度高,给潜艇的研制生产、人员训练、作战效能评估带来诸多难题。军事仿真技术是用于国防和军事领域的仿真技术,在潜艇作战系统仿真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高层体系结构(High Level Architecture,HLA)是一种具有良好开放性的军事仿真架构,本文对基于HLA的潜艇作战仿真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针对仿真系统平台如何搭建的问题,对构建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潜艇作战系统的仿真需求,制定了仿真系统的整体框架,对联邦对象的对象类、接口服务、交互类以及参数进行了设计。针对如何开发联邦成员的问题,分析了军事仿真建模方法的特点,研究了潜艇作战各阶段仿真模型的建立。在分析潜艇作战决策过程的前提下,建立了基于随机Petri网的智能化作战决策模型。建立了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和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效能评估模型。针对仿真系统如何实现并正常运行的问题,对仿真系统的运行流程进行了研究,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研究了仿真系统的实现过程,以单艘潜艇发射声自导鱼雷攻击水面舰艇为作战想定运行了仿真系统并分析了仿真运行结果。
丁美文[7](2019)在《对抗态势下的OODA浮标声纳仿真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现在,对于某个特定的学术问题或者工程上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人员往往会在前期给出多种解决方案,经过大量的实践来寻求一个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是,从实际角度来说,不是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都能在实践中去验证的。需要海战的武器协调的浮标声纳系统,无法去模拟一次次真实作战的场景来检验浮标的性能或者定位算法的性能。所以,仿真是一个不需事实发生就可以检验系统性能的好办法。通过在计算机上将要检测的系统仿真实现出来,可以很好的检验浮标相关技术的性能。仿真也慢慢的成为了技术的研究焦点。本文介绍了 DIFAR浮标、LOFAR浮标的仿真原理。从信号级的角度,针对DIFAR浮标,介绍并完成了单枚DIFAR测向算法和双枚DIFAR的DIFIX定位算法的仿真。针对LOFAR浮标,介绍并完成了 LOFIX定位算法的仿真。以OODA(Observe Orient Decide Action)即“观察-判断-决策-行动”理论作为研究角度对被动浮标声纳的探测距离与声速剖面、浮标的工作深度以及潜艇的目标特性的联系展开研究。本文利用BELLHOP模型分析了 2种典型声速剖面对声传播的影响,分析了潜艇处于不同深度时,被动声纳浮标入水深度对潜艇探测距离的影响。通过对其做仿真研究,可以得到,浮标工作在每一个确定的深度上时,当地方潜艇出现,浮标是否能有效的勘探到目标是有规律的,每一个深度都对应着特定的探测性能和最大探测范围。因此,了解此种特殊规律,对于挖掘浮标的性能和科学的提高使用效率有着很大的作用。本文将信号级浮标仿真的底层算法实现到运算效能优越的第三代水声装备信号处理设备上。第三代水声装备信号处理设备是由大量的TMS320C6678多核处理器构成的并行计算系统,在整个浮标声纳系统中,主要完成对多浮标、多路水听器数字信号的实时并行运算,并把处理结果送往显控台,极大的提高了声纳系统的运算能力和性能。在水声对抗的环境下,完成浮标声纳对潜艇目标和水声对抗器材的探测响应。并由Qt实现系统的导调和显示界面功能,对其进行了稳定性、准确性和加速性能的测试,为提高浮标声纳系统仿真技术的开发效率打下了基础。
江禅志,高国兴,王立伟[8](2018)在《潜艇战术仿真训练系统建设的有关问题》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现代作战训练的需求和武器装备的发展,系统分析了潜艇作战仿真训练系统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实时地仿真作战训练背景、依据训练目的和对抗过程给出作战训练效果评价,是潜艇战术仿真训练系统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朱智[9](2018)在《模型驱动的装备仿真模型语义工程化建模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模型驱动工程(Model-Driven Engineering,MDE)在装备效能仿真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在实现层面上用于仿真软件工具的开发而尚未达到模型层面的构建与分析,仿真模型工程化程度较低。如何规范化地表示仿真模型,并提高不同仿真模型之间的语义可组合性,以重用现有的装备模型与仿真资源,实现仿真应用的快速、高质量开发已成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技术难题。全文以装备效能仿真为背景,从三个方面探讨模型驱动的装备仿真模型语义工程化建模技术。本体元建模及其在MDE中的应用框架。提出基于MDE的本体元建模应用框架。一方面装备仿真模型的组合信息遵从公共的本体元模型,那么组合信息符合的语法规则和包含的语义都有了明确了定义,使模型之间可实现深度的组合重用;另一方面将本体元模型引入MDE,有助于实现装备仿真模型的语义可组合性,有望从根本上提升装备效能仿真应用系统的建设质量和开发效率。装备效能仿真模型框架的“三分-两层”分离与抽象化设计方法。关注点分离与抽象化设计是构建装备效能仿真模型框架体系的两个重要方法。一方面,系统按照不同的关注点进行划分有助于共性概念的提取;另一方面,提升建模语言的抽象层次有利于规范领域概念的表达。另外,根据不同的系统或子系统特性,探究最佳的仿真建模抽象层次(包括通用性建模、领域特定建模和领域特定元建模),定制适宜的建模语言。基于MDA的形式化模型转换体系。提出基于MDA(Model-Driven Architecture)的形式化模型转换体系,将各种建模语言表示的装备仿真模型转换为具有精确语义表达能力的建模形式体系,最后生成可执行仿真模型,并集成到装备效能仿真工程化建模与组合仿真示范系统,实现装备仿真模型真正意义上的组合重用。提高仿真模型的工程化程度关键是要提高建模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模型工程化实现的形式化手段。以上探讨主要采用了MDE的两个关键技术:元建模和模型变换,共同构建了全文的技术框架,提高了装备仿真模型的组合重用能力,并通过武器装备效能仿真系统集成开发多个仿真实验案例得到验证。
季澄[10](2018)在《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中美关系在双边、地区及全球层面所具有的非同寻常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美互动进程本身的复杂性与结果的不可预期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将愈加通过海权维度予以集中呈现。在美国战略界看来,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发展实践表明,中国正在加速由一个陆权国家向陆海复合型国家转变,“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无疑又增加了海权相较于陆权在确保国家安全、发展与繁荣方面的比重与分量,甚至不排除中国在未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区或全球型海洋大国的可能性。中国海权的崛起将成为影响中美关系未来走向以及地区重大利益的关键变量,这也意味着中国海权的发展正成为“一种现象”或是“一种问题”,美国需要予以认真对待,一旦战略应对失策,美国将付出类似于丧失地区主导地位的极其沉重的代价。鉴于此,美国战略界认为有必要对其发展现状与趋势做出客观、理性的评估与判断,既不宜过分夸大美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但也绝不忽视对美国国家安全及其领导地位可能造成切实影响的核心要素的考察。美方认为,无论从宏观战略层面还是具体实践层面看,中国海权的崛起对美国来说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它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塑造美国地区战略和海上实践的最大外部牵引因素。从国家大战略缔造的角度看,中国的国家现代化进程赋予其发展海权的一般性逻辑依据,也就是说,中国旨在通过海洋实现国家基本安全与基本富裕的战略谋划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合法性,是国家谋求强国地位的应有之义。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中国历史上数次对海洋的探索与实践,并得以从根本上保证中国海洋战略实践的稳定性与持久性;从地缘政治博弈的角度看,美方认为,伴随中国海洋利益的不断拓展,中美双方原本在东亚地区形成的“陆海二元分离型”地区安全秩序正在被融入更多的海权要素,中国的海上实力与影响力正迅速进入东亚周边海域,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向更广阔的海域延伸。鉴于美国自身鲜明的海权属性,美国势必会对此种具有颠覆地区传统地缘格局潜能的海上实践予以高度防范与警惕,并致使其在战略态度的选择上倾向于对抗而非妥协,在此基础上锻造的美国外交政策也将丧失其应有的灵活性。此外,双方海上互动频率的增加难免带来摩擦与对抗的风险,如何有效管控此类风险并防止其升级,进而危及美国主导的东亚地区安全秩序也是美国面临的一大考验;从海权建设的角度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海上力量核心要素—海军的发展,正在侵蚀美国的传统海上优势地位,这将迫使美国海军重新审视其在后冷战时代面临的战略安全环境及其所应肩负的职责与角色,并将战略关注的重点由非国家行为体转向国家行为体,并以此牵引美国海权的建设,实现海权的战略回归,即将最终的战略着力点放在应对潜在的挑战者身上。与此同时,海权本身及其战略内涵在全球化时代得到了丰富与拓展,马汉倡导的海权的基本原理发生了重大改变,通过主力舰队决战赢得制海权已不再被各国海军视为“定律”。事实上,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愈发紧密的经贸联系,科技水平的跃升,使得制海权的时间和空间维度都受到极大限制,夺取制海权的目的已超出单纯的军事范畴,海上安全更多地被视为一项全球公共产品,这也促使各国在战略手段的选择上更强调合作,而非纯粹的零和博弈。总之,在美方看来,鉴于种种历史与现实原因,中美新一轮海上博弈及其所开启的权势转移进程,将很难实现半个多世纪前英美两国海上权势的和平转移,摩擦与对抗将长期伴随两国海上互动进程。但另一方面,美方始终认为摩擦与对抗并不必然导致冲突与战争,美方应寻求与中国达成最起码的海上战略谅解,有效管控分歧与摩擦,并尽可能在海上非传统安全领域与中国展开合作,进而分担其维护海上公共安全的成本。对中国来说,其与美国的海上互动需以三点认知作支撑:一是在中国真正崛起成为一个地区性海洋强国之前,中国仍是两国海上互动中的弱势一方。尽管其与美国的实力差距正逐步缩小,但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仍享有地区海上主导权;二是中国发展海权的道路选择已上升至国家大战略层面,是全民族共同意志的体现,建设海洋强国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自身所处地缘环境以及国家战略目标的限定,中国仍应追求旨在维护自身安全与发展利益的有限的海权,而不是与美国争夺全球海上领导权;三是美国仍是中国海权发展的最大外部限制性因素,与美国的海上互动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和平崛起进程。对此,寻求中美海上互动新模式,构建地区海上安全合作架构,尽量降低美国对自身海上力量建设和海洋利益拓展的阻碍和干扰,理应成为中国的主要战略选项,而不是权宜之计。
二、现代潜艇作战软件的需求与技术难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潜艇作战软件的需求与技术难点(论文提纲范文)
(1)鱼雷结构及水下发射瞬态流场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水下发射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水下发射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水下发射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结构动力学问题有限元基础理论 |
2.1 结构动力学问题有限元基础理论 |
2.1.1 有限元法基本思想及发展 |
2.1.2 结构动力学有限元建模 |
2.1.3 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方程解法 |
2.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鱼雷瞬态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
3.1 有限元分析国家标准 |
3.2 鱼雷瞬态动力学有限元分析 |
3.2.1 鱼雷几何模型简化 |
3.2.2 材料属性的确定 |
3.2.3 划分有限元网格 |
3.2.4 施加载荷及约束 |
3.2.5 有限元仿真模拟计算设置 |
3.2.6 瞬态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流体力学数值计算方法 |
4.1 流体流动控制方程 |
4.1.1 质量守恒方程 |
4.1.2 动量守恒方程 |
4.2 湍流模型 |
4.3 离散方法 |
4.4 离散格式 |
4.5 动网格方法 |
4.6 初始及边界条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鱼雷水下发射瞬态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
5.1 鱼雷水下发射数值计算模型和方法 |
5.1.1 非定常计算模型 |
5.1.2 确定流体计算域 |
5.1.3 划分计算域网格 |
5.1.4 二次开发UDF技术 |
5.1.5 计算域边界条件 |
5.2 网格无关性验证 |
5.3 时间无关性验证 |
5.4 鱼雷水下发射瞬态流场计算结果分析 |
5.4.1 发射过程流场特性 |
5.4.2 发射过程结构表面受载特性 |
5.4.3 发射过程鱼雷初始段运动安全性分析 |
5.4.4 发射过程鱼雷离艇安全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附件 |
(2)论科技文本中术语的特点及翻译方法 ——以《特种部队水面作战》(第12-16章)译本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翻译项目介绍 |
2.1 翻译文本选择 |
2.2 译前准备 |
2.3 翻译过程 |
2.4 译后校对 |
3.术语提取及其特点 |
3.1 术语提取 |
3.2 术语特点 |
3.2.1 准确性 |
3.2.2 单义性 |
3.2.3 简明性 |
3.2.4 科学性 |
3.2.5 系统性 |
3.2.6 学术性 |
4.翻译方法 |
4.1 已规范术语 |
4.2 未规范术语 |
4.2.1 直译法 |
4.2.2 意译法 |
4.2.3 模仿再造法 |
4.2.4 词性转换法 |
5.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 |
附录2 译文 |
附录3 专业术语 |
(3)舰艇作战仿真数据的可视化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可视化仿真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及特点 |
第二章 舰艇作战仿真的开发技术基础 |
2.1 科学可视化基础理论 |
2.1.1 可视化概念与意义 |
2.1.2 可视化分类 |
2.1.3 空间标量场可视化 |
2.1.4 地理信息可视化 |
2.2 XXXX仿真平台 |
2.2.1 引擎原理 |
2.2.2 推进机制 |
2.2.3 分布式仿真机制 |
2.2.4 建模机制 |
2.2.5 插件机制 |
2.2.6 态势显示插件开发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舰艇作战仿真的总体方案 |
3.1 舰艇作战仿真的需求分析 |
3.2 舰艇作战仿真的总体设计 |
3.3 舰艇作战仿真的软硬件开发环境 |
3.3.1 软件环境 |
3.3.2 硬件环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舰艇作战仿真的模块实现 |
4.1 视角选择模块 |
4.2 区域绘制模块 |
4.3 作战信息模块 |
4.4 图表模块 |
4.4.1 二维图表子界面 |
4.4.2 信号分析子界面 |
4.4.3 三维图表子界面 |
4.4.4 柱体和饼图子界面 |
4.4.5 表格子界面 |
4.5 多媒体模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图表模块的测试及优化 |
5.1 测试说明 |
5.2 二维数据测试 |
5.3 三维数据测试 |
5.4 信号分析测试 |
5.5 柱体、饼图和表格测试 |
5.6 窗体布局效果测试 |
5.7 XXXX型号鱼雷作战测试 |
5.7.1 测试想定介绍 |
5.7.2 可视化效果 |
5.7.3 绘制性能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对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ABMS的无人水面舰艇护航反潜作战效能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面舰艇作战 |
1.2.2 反潜直升机和反潜巡逻机作战 |
1.2.3 协同反潜作战 |
1.2.4 ABMS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无人水面舰艇濒海反潜作战概述 |
2.1 反潜行动介绍 |
2.1.1 濒海反潜行动概念 |
2.1.2 滨海反潜行动过程 |
2.1.3 反潜行动作战平台 |
2.1.4 水下作战环境 |
2.2 无人水面舰艇 |
2.2.1 概述 |
2.2.2 无人水面舰艇在反潜作战中的应用 |
2.3 反潜作战过程 |
2.3.1 反潜直升机前置法护航反潜 |
2.3.2 反潜直升机侧翼法护航反潜 |
2.3.3 应招式反潜 |
2.3.4 固定翼反潜巡逻机反潜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ABMS的 USV反潜作战效能分析过程 |
3.1 ABMS的开发与使用过程 |
3.2 USV反潜作战效能分析过程 |
3.3 问题背景 |
3.4 发现和识别Agent |
3.5 交互关系与环境 |
3.5.1 战场环境对象 |
3.5.2 探测关系 |
3.5.3 通信关系 |
3.6 影响因素与体系效能指标 |
3.6.1 影响因素 |
3.6.2 体系效能指标 |
3.7 Agent行为表示 |
3.7.1 HVU行为 |
3.7.2 护卫舰行为 |
3.7.3 USV行为 |
3.7.4 反潜直升机行为 |
3.7.5 潜艇行为 |
3.8 体系仿真计算与战果分析 |
3.8.1 体系仿真计算 |
3.8.2 战果分析 |
3.9 相关模型假设和简化 |
3.10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gent的 USV反潜作战模型开发与实现 |
4.1 基于ABMS的体系效能分析仿真系统 |
4.2 基于ABMS的 USV反潜作战模型框架 |
4.2.1 作战方与作战兵力 |
4.2.2 作战单元 |
4.2.3 作战实体Agent |
4.2.4 战场环境 |
4.2.5 交互数据 |
4.2.6 仿真模型与SEAS平台关系 |
4.3 模型初始化 |
4.4 作战实体Agent和行为 |
4.4.1 HVU |
4.4.2 护卫舰 |
4.4.3 反潜直升机 |
4.4.4 无人水面舰艇 |
4.4.5 潜艇 |
4.5 仿真运行结束函数 |
4.6 小结 |
第五章:仿真实验分析 |
5.1 实验指标计算方法 |
5.2 仿真想定描述 |
5.2.1 想定1 |
5.2.2 想定2 |
5.2.3 想定3 |
5.2.4 想定4 |
5.2.5 想定5 |
5.2.6 想定6 |
5.3 实验设计 |
5.4 批量仿真与试验结果处理 |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模型初始化和共用函数 |
附录B Agent行为函数 |
附录C 仿真运行结束函数 |
附录D 批量仿真运行函数 |
附录E process.js函数 |
(6)基于高层体系结构的潜艇作战仿真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关键技术分析 |
2.1 引言 |
2.2 军事仿真技术 |
2.3 高层体系结构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潜艇作战仿真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潜艇作战仿真系统功能需求 |
3.3 潜艇作战仿真系统框架 |
3.4 联邦对象 |
3.5 联邦接口服务 |
3.6 本章小结 |
4 潜艇作战仿真建模研究 |
4.1 引言 |
4.2 声呐探测 |
4.3 跟踪机动 |
4.4 指控解算 |
4.5 作战决策 |
4.6 鱼雷攻击 |
4.7 综合效能评估 |
4.8 本章小结 |
5 仿真系统实现和结果分析 |
5.1 引言 |
5.2 系统仿真流程 |
5.3 系统硬件实现 |
5.4 系统软件实现 |
5.5 仿真运行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需要改进和深入的地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对抗态势下的OODA浮标声纳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浮标声纳的研究现状及成果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安排 |
第2章 浮标声纳信号仿真与处理的算法分析 |
2.1 流程分析 |
2.2 接收信号仿真模块 |
2.2.1 舰船辐射噪声仿真 |
2.2.2 声场环境仿真 |
2.2.3 海洋环境噪声仿真 |
2.3 浮标信号处理仿真分析 |
2.3.1 LOFAR仿真分析 |
2.3.2 DEMON仿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被动浮标声纳定位方法分析 |
3.1 浮标定位方法概述 |
3.2 LOFIX定位方法分析 |
3.2.1 LOFIX定位原理 |
3.2.2 LOFIX算法仿真实现分析 |
3.3 DIFAR浮标定位方法分析 |
3.3.1 DIFAR浮标原理 |
3.3.2 单枚DIFAR浮标定向方法 |
3.3.3 两枚DIFAR浮标定位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被动浮标的使用深度分析 |
4.1 OODA理论简述 |
4.2 两种声速剖面下的声场分析 |
4.2.1 声速正梯度的声场分析 |
4.2.2 声速负梯度的声场分析 |
4.3 被动浮标的探测范围仿真分析 |
4.3.1 声速正梯度下的被动浮标探测距离分析 |
4.3.2 声速负梯度下的被动浮标探测距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浮标仿真在第三代水声装备信号处理机上的实现 |
5.1 并行技术的现状 |
5.2 浮标系统在三代机上的实现准备 |
5.2.1 设备简介 |
5.2.2 系统的方法实现与分析 |
5.3 水声对抗 |
5.4 浮标系统分模块设计 |
5.4.1 显控模块 |
5.4.2 三代机底层算法模块 |
5.4.3 网络通信模块 |
5.5 系统性能测试 |
5.5.1 浮标系统稳定性测试 |
5.5.2 浮标系统的准确性测试 |
5.5.3 浮标系统的加速效果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潜艇战术仿真训练系统建设的有关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战术仿真训练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1] |
2 平台装备仿真问题 |
3 作战背景仿真问题 |
4 训练效果评估问题 |
5 结束语 |
(9)模型驱动的装备仿真模型语义工程化建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概念及其定义 |
1.2.2 传统的仿真模型工程 |
1.2.2.1 仿真建模方法的发展与分类 |
1.2.2.2 仿真建模的主要抽象机制 |
1.2.2.3 典型动态语义表示方法 |
1.2.3 工程化仿真建模技术 |
1.2.4 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2 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本体元建模的语义标识技术 |
2.1 本体元建模基本概念 |
2.1.1 模型与本体 |
2.1.2 元模型 |
2.1.3 本体元模型 |
2.2 本体元建模与仿真模型语义可组合 |
2.2.1 仿真模型语义可组合的两种机制 |
2.2.2 OWL及其UML类图扩展 |
2.2.3 Protégé与On UMLTool本体建模环境 |
2.3 本体元模型在MDE中的应用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通用性元建模设施的DSM方法 |
3.1 DSL基本概念 |
3.1.1 组成结构 |
3.1.2 定义过程 |
3.2 基于UML Profile的轻度级扩展 |
3.2.1 UML Profile语言工程概念框架 |
3.2.2 UML Profile轻度级扩展过程 |
3.2.2.1 UML Profile语言工程 |
3.2.2.2 UML Profile的应用 |
3.2.3 反潜战术UML Profile设计 |
3.2.3.1 领域概念分析 |
3.2.3.2 反潜战术元模型 |
3.2.3.3 UML Profiling及其应用 |
3.3 基于EMF的元模型重定制 |
3.3.1 Ecore内核 |
3.3.2 防御体系火控通道控制系统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DSMM的 DSL设计方法 |
4.1 多层次领域特定的元建模框架 |
4.2 领域特定的SEvent元建模 |
4.2.1 SEvent形式化定义 |
4.2.2 SEvent鱼雷行为描述 |
4.3 SEvent语言的具体语法设计 |
4.3.1 Xtext的 DSL具体语法定义 |
4.3.1.1 Xtext概述 |
4.3.1.2 SEvent的 Xtext设计 |
4.3.2 Meta Depth多层次具体语法设计 |
4.3.2.1 Meta Depth的语言元模型 |
4.3.2.2 Meta Depth的模板语言元模型 |
4.3.2.3 SEvent的 Meta Depth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MDA的形式化模型转换技术 |
5.1 模型转换基本概念 |
5.1.1 什么是模型转换 |
5.1.2 模型转换的评价标准 |
5.1.3 仿真模型开发过程 |
5.2 形式化模型转换理论体系 |
5.2.1 建模与元建模 |
5.2.2 模型转换定义 |
5.2.3 模型驱动开发过程定义 |
5.3 基于MDA的 GFCCS仿真建模过程 |
5.3.1 GFCCS实现过程定义 |
5.3.2 相关实现技术 |
5.3.3 具体转换过程 |
5.4 GFCCS实现的MDD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综合应用案例 |
6.1 装备效能仿真模型框架 |
6.2 多案例反潜战术仿真 |
6.2.1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系统 |
6.2.2 典型反潜战术设计 |
6.2.2.1 吊放声纳 |
6.2.2.2 声纳浮标 |
6.2.2.3 坐标变换 |
6.2.3 仿真二维展现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贡献 |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参与和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及学术会议经历 |
附录 A DSL设计参数 |
附录 B GFCCS实现过程 |
附录 C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10)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概念界定与探析 |
论文的主要议题和写作思路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美国战略界眼中的海权与中美关系 |
1.1 海权是美国战略界经久关注的重大战略议题 |
1.1.1 美国海权的一般逻辑及其发展演变 |
1.1.2 美国对于海上霸权和海洋秩序的双重护持 |
1.2 海权与中美关系的历史嬗变 |
1.2.1 19世纪中后期至冷战前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
1.2.2 冷战时期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
1.2.3 后冷战时期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
1.3 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的海权维度 |
1.3.1 美国战略界对于中美关系的再思考与战略调整 |
1.3.2 美国战略界对中美关系中的海权议题的再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战略界关于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的评估 |
2.1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历史维度的透视 |
2.1.1 辉煌与挫折交织的中国海权演进历程:助推中国海权发展的智识基础 |
2.1.2 借鉴过往守成国与崛起国海上博弈的经验教训:中美实现海上权力和平转移仍存在“不确定性” |
2.2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理论维度的透视 |
2.2.1 新兴国家海权崛起的一般规律及其逻辑辩证关系 |
2.2.2 从“陆海二元对立”到“陆海统筹”:中国海洋政策转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2.3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现实维度的透视 |
2.3.1 对“建设海洋强国”背景因素的评估 |
2.3.2 对“建设海洋强国”的基本认知及其与国家大战略目标的对接 |
2.3.3 对“建设海洋强国”具体实施情况的评估 |
2.3.4 “建设海洋强国”对于中国周边海域及美国自身的影响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战略界关于中国海军力量建设进程的评估 |
3.1 对中国海上军事学说构成要素的评估 |
3.1.1 对以马汉为代表的西方经典海权理论的借鉴与吸收 |
3.1.2 对“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继承与运用 |
3.1.3 “海军民族主义”的存在及其影响 |
3.2 对中国海军战略转型进程的评估 |
3.2.1 基础能力提升阶段(2004 年至2006 年) |
3.2.2 初步涉足西太平洋地区(2007 年至2009 年) |
3.2.3 实现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常态化部署(2010 年至2012 年) |
3.2.4 逐渐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结合”演进(2013 年至2014 年) |
3.3 对中国海军战略转型认知依据的评估 |
3.3.1 对中国重要海洋利益的评估 |
3.3.2 对中国面临的周边海上安全风险的评估 |
3.3.3 中国的主要海上战略目标:近海与远海的统筹 |
3.4 对中国海军总体作战效能及未来发展走向的评估 |
3.4.1 对中国海军总体作战效能的评估 |
3.4.2 对中国海军未来发展走向的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战略界对于中国海上实践的核心战略关切 |
4.1 对中国提升所谓“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关切 |
4.1.1 美方对中国所谓“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评估 |
4.1.2 美方应对中国“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相关举措 |
4.2 对中国与邻国海洋争端的关切:以南海地区作为考察重点 |
4.2.1 南海争端的具体表现类型及中国的主要战略目标 |
4.2.2 中国在南海争端中的战略应对:战略层面的“拖延战略”与战术层面的“胁迫策略”相结合 |
4.2.3 美国在南海地区的主要利益关切及其策略应对 |
4.3 对中国海权拓展的战略取向的关切:以印度洋地区作为考察重点 |
4.3.1 印度洋将成为中国海权拓展的主要战略方向 |
4.3.2 中国在印度洋拓展海权的具体战略举措 |
4.3.3 中国海军在印度洋地区保障基地的模式选择问题 |
4.3.4 中国向印度洋地区拓展海权的限定性要素 |
4.4 对大型水面作战平台服役及其战略影响的关切:以航空母舰作为考察重点 |
4.4.1 对中国发展航空母舰的基本条件的评估 |
4.4.2 对中国航空母舰具备的功能性要素的评估 |
4.4.3 对美国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其应对举措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的美国政策因应 |
5.1 美国政府的因应之策:具有高度现实适切性的印太战略谋划 |
5.1.1 中美海权博弈的“二元特征”:冲突与合作并存 |
5.1.2 印太地缘概念及其缘起探析 |
5.1.3 美国印太战略愿景谋划及其“包容性平衡”理念的体现 |
5.2 美国国防部的因应之策:对美国《亚太海上安全战略》的解读 |
5.2.1 美国防部对于印太海上安全环境的判断 |
5.2.2 美国防部关于印太海上安全战略目标的确定 |
5.2.3 美国防部关于确保印太地区海上安全的相关举措 |
5.3 美国海军及相关军种的因应之策:对制海权的重新掌控 |
5.3.1 对变化中的全球海上安全环境及其威胁来源的判断 |
5.3.2 新时期美国海军理应具备的五项基本能力与战略素养 |
5.3.3 对水面舰艇力量建设的高度关切:获取制海权的关键 |
本章小结 |
尾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现代潜艇作战软件的需求与技术难点(论文参考文献)
- [1]鱼雷结构及水下发射瞬态流场数值模拟研究[D]. 范茂.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论科技文本中术语的特点及翻译方法 ——以《特种部队水面作战》(第12-16章)译本为个案[D]. 金香慧.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3]舰艇作战仿真数据的可视化设计与实现[D]. 喻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基于ABMS的无人水面舰艇护航反潜作战效能仿真分析[D]. 齐元吉.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2)
- [5]韩海军水下目标侦察情报力量建设问题研究[D]. 刘思辰. 国防科技大学, 2019
- [6]基于高层体系结构的潜艇作战仿真系统研究[D]. 吴磊.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对抗态势下的OODA浮标声纳仿真技术研究[D]. 丁美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5)
- [8]潜艇战术仿真训练系统建设的有关问题[J]. 江禅志,高国兴,王立伟.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8(05)
- [9]模型驱动的装备仿真模型语义工程化建模技术研究[D]. 朱智.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10]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D]. 季澄.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