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洪洞广胜寺维修告竣(论文文献综述)
宋彩虹[1](2021)在《明清山西关庙现象 ——以碑刻资料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关庙现象存在于关庙、村庄、区域、国家乃至中华文化圈的不同层级尺度上。关庙作为区域社会的神灵奉祀场所,所传达的历史信息既包括信仰本身的内容,也包括与区域社会的互动过程。山西地方官建关庙受到国家力量的影响,但是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受影响程度不同。时间越早,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越大。明代是山西地区官庙发展最快的时期。直至清代前中期,才基本形成了州县皆有官方祭祀关羽场所的格局。在明万历之前,山西关庙处于一个初步发展期,从宋代到元代到明代前中期,关庙的创建呈现出了逐步增长的特点,但是增速缓慢。自万历年间,关庙的创建数量开始大量增加,且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晚明是山西地区关庙创修的第一个高峰期。清代前中期,关庙保持了稳定的发展趋势,后期创修数量均有所减少。由此可见,清朝前中期山西已经基本形成了“村村都有关帝庙”格局。晋东南地区是山西关羽信仰整体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石州、泽州、孝义县、高平县、黎城县、沁水县、寿阳县、解州是目前所知关庙创修数量较高的州县。国家对关羽的重视程度、晋商对关羽信仰的传播推动与资金支持以及社会动荡是山西关庙时空分布特点形成的重要因素。关庙名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同时又表现出一定的提前或延后特征。“关侯庙”、“壮缪侯庙”、“关公庙”、“关王庙”、“义勇武安王庙”、“关帝庙”、“关圣帝君庙”、“关圣大帝庙”等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封号对关庙庙称的影响。“关圣庙”、“关夫子庙”、“仁勇大帝庙”、“忠义庙”等则体现关羽的人格与神格特点。“关老爷”等俗称体现了不同地域民众对关羽信仰的理解。财神、二郎、文昌、龙王、圣母、观音、三官是山西地方社会与关羽联系较为紧密的一些神灵。山西地区常见的三类关庙创修组织为官府、村社与专门的关庙管理组织关帝会。官员、地方士绅、商人、女性、手工业者、僧人道士等多种信仰群体都存在参与关庙创修活动的情形。外省募化主要为北方区域,包括青海、甘肃、陕西、内外蒙古、辽宁、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也存在江苏、湖南、福建等南方地域的募捐活动。庙宇创修经费支出主要可分为工匠费用与材料费用两大类。护佑安宁,赐福趋灾是民众对关羽最基本的信仰诉求。关庙碑刻中,常见与村社治理相关的乡约乡规事宜,主要可分为禁碑与诉讼碑两种类型。
张磊[2](2019)在《清至民国临汾水利与地方社会》文中研究指明临汾因“滨临汾河”得名,是华夏文明与黄河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山西地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从10万年前襄汾丁村人的“择丘陵而居”,到明初洪洞县大规模的政策性移民,都与临汾水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临汾水利的开发起步较早,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可追溯至唐宋,元明时期一直有所发展。迨至清代,政府在地方上虽设置了水利职官,但多属兼衔性质,临汾水利呈现出“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特征。这一时期,虽然官方在水利事务管理中呈现真空状态,但民间的水利自治组织在地方水利事务中却发挥着重要作用。组织内部流行的水册,凝结着农民的智慧与行为逻辑。组织之外,不同利益群体围绕水利展开合作与博弈。至民国时期,晋系军阀阎锡山通过行政手段介入临汾地方水利事务,对地方水利事务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政府通过引进先进的水利技术,促使临汾水利事业走向近代化;另一方面,由于官方的强势干预,基层水利自治组织与官方的互动时有发生,导致了水利纠纷的迭发。全文首先是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综述等。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临汾地区水利开发的环境特征与历史特征进行梳理;第二部分以清代临汾地区水利职官为切入点,探讨官方、民间与士绅在水利事务之中的互动关系;第三部分着重论述民国时期临汾水利事业的近代化历程与社会治理;第四部分为余论,通过分析清与民国时期临汾水利的发展演变及区域差异,进一步理解国家与社会在地方水利事务之中的行为特征及其后果。对于山西地区而言,临汾地区的水利研究有其典型意义。论文通过对清至民国临汾水利与地方社会的研究,充分证明临汾水利近代化之历程,并比较得出清与民国在临汾地方水政、水务管理及水利纠纷处理方式等方面的区别。通过对该地区水利事业的相关探讨,希望对水利事业发展及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有所裨益。
苏文惠[3](2018)在《蒲剧演剧生态研究 ——以蒲县东岳庙的演剧活动为例》文中提出蒲剧,中国梆子腔剧种中较为古老的剧种,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蒲剧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近年来,随着文化生态学的发展,戏曲演剧生态成为戏曲生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演剧生态包括演员、观者、演出场所和演剧形态等方面的内容,它是人与戏曲演出和社会环境三者共同构建的稳定的生态系统。因此,对于蒲剧演剧生态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山西蒲县东岳庙的演剧活动是研究蒲剧演剧生态的重要枢纽。一方面,东岳庙现存的大量碑刻与舞台题记为研究东岳庙演剧活动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另一方面,“蒲县朝山会”的举办为研究当前东岳庙的演剧活动提供了珍贵的素材。因此,笔者将通过纵向梳理东岳庙演剧活动的历史,探寻蒲剧如何一步步从“土戏”走上体制化,最终进入礼乐活动,并产生巨大作用;通过横向调查东岳庙演剧活动中的活态要素,探讨当代的蒲剧生态,从而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地勾勒出蒲剧的演剧生态,剖析影响蒲剧发展的因素,探究当前蒲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为蒲剧的当代传承和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颜伟[4](2018)在《村社传统与神庙演艺 ——以山西泽州地区为中心》文中指出本文是对山西东南部晋城市以及下辖五县泽州、高平、陵川、阳城、沁水区域古代村社与神庙演艺活动的考察和研究,因这一区域历史上属泽州府,故在本文行文中以“泽州地区”称之。本文以神庙及其剧场为研究对象,运用戏曲学、宗教学、社会学、建筑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试图探讨古代村社与神庙演艺之间的互动和依存关系。村社作为古代乡村自治组织,其权力渗透到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神庙剧场的产生、变迁和繁荣都与村社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村社建构了乡村神庙演艺的秩序。本文将分八个章节进行论述:前四章将以宋金、元、明清为历史时期的划分,以田野调查所得神庙剧场以及碑刻资料为支撑,探讨不同历史时期的泽州村社与神庙剧场建修及其演艺活动的互动境况。着重论述宋金时期的雨神崇拜与赛社演艺;金元易代时的“贞佑兵火”与村社及其神庙剧场变迁;明清村社繁荣与臻于极盛的神庙剧场演艺。第五章探讨古代村社经济状况与神庙演艺活动盛衰·;第六章将以具体的个案研究为主要内容,首先对马仙姑信仰做相关论述,其次将以康营村为个案探讨乡村“社”、“会”权力、宗族势力与神庙及其剧场演艺之间的权利交错;第七章将以戏曲碑刻为研究对象,试图呈现撰碑人所代表的士人群体对村社神庙演艺理想的建构;第八章将对古代泽州地区的戏神信仰、班社建设以及遗留下来的村社神庙演出题记做相关阐述。本文从村社传统的角度切入,探讨泽州地区神庙演艺的历史变迁。既不沉溺于对“村社”意涵的概括,也不单纯地梳理和罗列神庙及其剧场的遗存资料,而是旨在探讨两者之间的互动,并以此来丰富神庙剧场及其演艺生态的研究。期冀有如下贡献。一、明晰宋金两代泽州地区村社对雨神信仰的塑造和传播构建起了泽州神灵信仰的新秩序。并且,以雨神信仰为纽带,村社之间互动频繁,围绕着这些神庙的祭祀演艺活动兴盛并呈现多样化,演艺场所得到普遍建立。二、在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中,描绘村社兴废以及神庙剧场变迁。金元易代时的“贞佑兵火”、清末“丁戊奇荒”以及泽州历史上频繁的水旱灾害都对村社以及神庙剧场演艺带来巨大的影响,而无论是从社会史的角度探讨村社,或是从戏曲学的角度探讨神庙剧场演艺,都不应对此置若罔闻。三、泽州地区“程颢牧晋”的儒学传统是泽州历史的重要一面,它包含在蒙元政权对泽州战后新秩序的构建体系之中,而这一传统也对神庙以及演艺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赛社演艺批评以及文庙“昵淫祀、戏优伶”甚至建立戏台等历史现象的探讨也应当以此为背景。四、明清时期泽州神庙剧场取得了巨大成就,村社在剧场建造中更多的体现出剧场思维,造就了明清两代繁荣、规范、人性化的乡村神庙剧场和演艺秩序。五、明晰神庙剧场及其演艺活动与民间信仰、村落“社”“会”组织、宗族等有着密切关系,并且受到村落风水、村社经济、乡村规范、民间士绅言论等的多重影响,故神庙剧场及其演艺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且具有十分的弹性。六、从神庙碑刻中探讨民间士绅对神庙剧场理想的构建,展示戏曲碑刻的独立性价值。碑刻既是对剧场建迹事实的陈述,也充满撰写人的情感和对神庙剧场的理想建构,这些理想或许部分得到了实现,或许从来就只是停留在冰冷的碑面之上,但这种由人来书写的剧场史依然是关照乡村神庙剧场的不可忽略的方面。七、梳理泽州地区的戏曲行业神灵、班社组织以及赛社演艺资料,并解读村社乐户的生存状态、社会地位。村社与乐户之间并非纯粹的良民与贱民的两极对立,村社承认乐户在神庙祭礼中操持演艺“正乐”的合礼性;同时乐户群体也在频繁参与村社神庙祭礼的过程中,找寻到认同感,进而塑造他们的信仰核心,组成他们的行业联结,追求他们的社会身份。除上述外,本文还将阐述“神庙看墙”、“正面看楼”、“止戏”、“办赛题记”等一些具体问题。
张訾娟[5](2018)在《甘肃庄浪紫荆山老君庙“老子八十一化”壁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子八十一化图产生于宋元交替之际,是道教弟子依据东晋时期出现的“老子化胡说”而创作的系列图像,以鲜明直观的艺术手法描绘了老子游历说道和教化胡人的神话故事。老子八十一化图的起初造作以抗衡佛教和发扬道教为根本目的,自诞生以来传播迅速,遍及南北道场,传播形式多样,由版刻经本衍生出了壁画、线刻等。甘肃庄浪紫荆山老君庙老子八十一化壁画作为全国仅存七处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子八十一化图之一,其创作背景、传承源流、发掘保护过程皆不平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道教绘画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此外,该壁画作为重要的道教艺术文物,其艺术手法稳健又不失风格独特,堪称道教绘画艺术的代表,且内容丰富,几乎囊括了道教的文化思想精髓。庄浪紫荆山老君庙老子八十一化壁画作为现存创作年代最早的老子八十一化图,与同地域的崆峒山老子八十一化壁画和紫荆山三清殿老子八十一化壁画共同组建起了陇东地区的道教艺术架构,是道教艺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庄浪紫荆山老子八十一化壁画的产生和传承过程,研究其艺术风格特征及价值意义等内容,从而形成这一具有特殊代表性道教艺术文物的学术体系。
段金龙[6](2017)在《灾荒与演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灾荒是与人类的生存发展伴生而行的,对人类的生存、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消极影响,故而使得人们不能不正视它。而演剧又是古代社会尤其是民间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对于二者的关系鲜有学者专门进行学理性的研究。因此,本论文以灾荒与演剧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的对象,希望通过这一全新课题的有效探讨,以期达到对戏曲研究起到重要补充作用的同时,对于灾荒研究亦有所深化。本文拟对灾荒与戏曲之间的关系做初步探讨,以探求在灾荒之年,戏曲艺术尽管受到很大冲击,却为何依然频繁上演这一问题为中心,进而探索灾荒之时演剧的动因、具体情况以及灾荒对于戏曲艺术的负面影响和积极功能,以此来解读灾荒虽然对社会造成巨大灾难,却也为戏曲艺术尤其是民间戏曲提供了难得的价值平台这一事实。本文首先论述戏曲是如何作为手段来应对灾荒的?即献祭演剧作为民众应对灾荒的非理性手段,虽从本质上不能解决减灾救灾的实际问题,但是因依托于神灵信仰而在民众的观念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便形成了献祭禳灾演剧存在的基础。而近代以来形成的伶人赈灾演出作为民众相对理性的应灾手段,在客观上解除了伶人固有的“原罪”意识,改变、提升了其社会认可度,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伶人群体、班社因灾荒而造成的演出经济问题,进而为近代社会的救灾提供了新的路径。其次论述灾荒对戏曲发展的负面影响。灾荒的发生,打破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民众的日常生活,自然也包括戏曲的整个社会生态,主要表现为:戏曲艺人殒命于灾荒;演出场所的摧毁;戏曲班社的停演与解散;剧种的濒危与消失。但更重要的是对戏曲生存环境和需求市场的破坏,造成了演出经费无标准收取和无序使用等问题。同时,民间所普遍采取的本质上无效的献祭禳灾演剧毕竟要耗费一部分(甚至是一大部分)钱财,这给理性批评者以口实,进而在上自政府下至民间形成了对灾荒献祭演剧的禁毁生态,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戏曲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最后,也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来探讨灾荒对戏曲客观的积极意义。第一,无论是灾荒时期民众非理性的献祭演剧,还是近代以来伶人群体出于理性的赈灾义演,两种应对灾荒的方式都为戏曲尤其是民间戏曲提供了演出机会,客观上对戏曲演出具有平台价值。第二,灾荒提供了极端情境,为戏曲文本叙事提供了素材,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无论是戏曲作品中灾荒的多样化呈现、直接参与灾荒献祭的剧目,还是人们创作并演出的专门的救灾剧目,都将灾荒作为重要的因素置于文本叙事之中,把灾荒所打破的正常生活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变化都凸显了出来。第三,面对灾荒的侵袭,戏曲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它通过自身调节来获得新的生存机会。如民众借助戏曲作为灾荒时期谋生的手段而积极主动的加入戏曲班社和演出群体,这客观上扩大了戏曲演员的再生产,充实了新的演员队伍。而对于专业戏曲演员和班社而言,为了生存则必须被迫流动,这则成为了戏曲声腔和剧种传播的重要契机。总之,演剧之于灾荒,是民众为酬神献祭与禳灾所采取的有效手段。而灾荒之于演剧,除了客观的不可否认负面影响之外,从积极功能和意义方面而言,为本就生存艰难又逢灾荒的戏曲生存提供了演出可能,客观上为其提供了度过难关并进一步延续和发展的契机。
李峰[7](2017)在《明清时期滇池坝区水利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滇池流域水网密布,农业灌溉条件较好,是云南高原的核心经济区,自然水源与农业灌溉的时空差异制约着其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明清两代都在水利工程的修建上用功綦重。在考证滇池流域河流水系和水利工程的基础上,了解滇池流域内水利灌溉体系的形成过程,进而探究农田灌溉体系下的制度管理。明清时期,人们对滇池坝区水系的不同认识影响着滇池坝区内水利工程的兴修和功能的发挥。清代以前,水利工程的兴修集中在河流主干地区,为较大的控制性水利工程;清代在坝区内各河流域内修建了大量区域性水利工程,主要用于农田灌溉。总的来说,滇池坝区内各条河流基本都兼顾防洪与灌溉功能,只是有所偏重。第一,盘龙江在滇池北岸主要承担分水泄洪之责,盘龙江中上游东西两岸的土地皆资金汁河和银汁河灌溉;下游所开“九尾”皆为盘龙江泻水子河,分泻盘龙江水势。第二,滇池流域的其他河流皆重于灌溉之利。在各河的分水灌溉过程中,形成了“河流—闸坝—沟渠—堰塘”四位一体的灌溉模式,河流提供灌溉水源,闸坝负责分水放水,沟渠负责将河流之水引入所需灌溉之地,而堰塘则承担着灌溉用水的蓄积,调节自然水源与农业灌溉之间的时空差异。滇池坝区内,围绕不同的水利工程形成了不同的灌概类型:河流上游区域以单一水利工程为中心的灌溉类型、河流中游“河流—闸坝—沟渠—堰塘”灌溉类型、河流下游兼顾防洪的灌溉类型。滇池流域内水利工程的兴修主要集中于清雍正之前和清末,且大部分沟渠和部分其他水利工程主要修建于清雍正之前,因此滇池流域水利体系最终形成是在雍正时期。在水利体系运作,尤其是农田灌溉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分水用水制度和水权管理制度。第一,金汁河、银汁河、海源河、马料河等四河流域内形成了“轮排分水”制度,宝象河流域、捞鱼河流域和马料河上游形成了“小区域轮灌”制度;无论是“轮排分水”还是“小区域轮灌”,都有详细具体的分水规则,包括分放水时间、分水量、用水顺序等方面的内容。第二,制度化的水利规则、水利工程“岁修”和“大修”制度以及“巡水—排头制”和“水长制”两种形式的水权管理组织共同完善了滇池坝区内的水利制度。“巡水—排头制”管理模式施行于“轮排分水”流域,而“水长制”管理模式施行于“小区域轮灌”区域。在水系认知基础上修建的水利工程共同发挥作用,并辅之以完备的水利制度及管理,形成了滇池坝区完整的水利体系。
贾昊[8](2017)在《中国传统园林的分布与基本构成要素的基础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园林做为“人造自然”的典型代表及重要的人类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人崇尚自然、向往自然的一种表现形式。当今学术界对于传统园林的相关研究一直未曾停下脚步,特别是对中国传统园林在空间构造之中蕴含着的建筑规律性的探索,是本论的最初的研究目的与出发点。本论是笔者试图通过资料收集及实地调研相结合,在分析过往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分布及园林基本构成要素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基础性研究。首先,本论在分析过往的学术成果之中获取中国传统园林的相关信息,通过实地调研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现场资料进行收集,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对中国传统园林平面图进行再绘制,配合所得资料对中国传统园林的位置分布、历史脉络进行一次整体性的分析。其次,结合笔者所绘制的传统园林平面图,对中国传统园林平面构成要素当中的最外围墙、园林建筑、园林水面、园林连廊、园林桥的平面进行建筑学式的分析,并呈现出不同地区及不同始建年代的中国传统园林在平面构成要素上表现出的共性与特性。最后,结合现场调研所获取到的资料,对中国传统园林当中的连廊、亭子、洞门、漏窗、桥、隔墙、船舫、铺地这些具有独特性的建筑要素进行构造与样式的分析,分析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所建中国传统园林在建筑构造之上的共性与特性。最后,通过一系列的梳理与分析,试图总结出中国传统园林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始建的传统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的特征,这也是本论的一个主要宗旨。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对现存的园林当中山石及植被的资料收集尚不充足,故本论暂将研究视点放在对园林内建筑相关的构成要素之上,山石及植被对园林空间的构成影响拟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讨论。
李若水[9](2015)在《辽代佛教寺院的营建与空间布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代是中国历史上佛教信仰最为兴盛,佛教寺院营建活动最为发达的时代之一。辽代寺院的源流直接来自唐代北方地区,又在二百余年的发展中受到契丹统治阶层的影响,形成了与宋地不同的面貌,对后世的金元时代寺院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正史、行纪、石刻和地方志等相关文献的收集与分析,结合地面寺院建筑实例、考古遗址等材料,系统整理了文献和遗物遗迹中所见的三百余处辽代新建和在辽代存续的寺院的相关情况,并以这些寺院为研究基础,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对辽代寺院的营建和空间布局情况进行了研究。宏观层面,本文将辽代二百余年的寺院营建活动,区分为太祖、太宗,世宗、穆宗,景宗、圣宗,兴宗至辽亡四个发展阶段,厘清了辽代寺院营建活动的发展变化历程,以及各阶段营建活动的特点。同时,考察了在辽代寺院鼎盛的时期,辽国全境各地区寺院的总体分布趋势,明确了五京道区域内各自的寺院分布中心。中观层面,本文以建寺功德主的身份为基准,将辽代寺院区分为公共寺院与功德寺两种类型,分别探讨了平民邑社建寺、官府建寺和贵族建寺活动的不同运作方式,以及功德主在建寺活动中的不同作用。重点研究了由官府兴建的三学寺和由贵族兴建的坟寺这两种在辽代兴起的特殊类型寺院的营建情况。并整理了上京、中京、南京三座京城和三十七座地方州县城市城内和附近寺院的分布,讨论了辽代城市寺院与城市的位置关系,以及寺院的选址原则。微观层面,本文以各单一寺院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寺院内佛殿、讲堂、佛塔、经藏、廊庑等主要组成部分的建筑空间形式和内部陈设方式。在此基础上,讨论辽代寺院的殿阁配置模式。明确辽代寺院的基本布局模式为前殿后堂,并有中轴线殿前后设高阁,主殿前设次要殿堂和院落两侧对峙双楼三种主要的发展形式。再次,以主殿的面阔间数为基准,将辽代寺院的基址规模分为三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身份的功德主。再次,本文研究了辽代寺院不设子院而在周边地区设置下院属寺的情况,阐明了产生这一情况的宗教社会背景。最后,本文结合辽代城市建立时的移民情况,讨论了辽代寺院空间布局的源流。
丁帆[10](2015)在《洪洞县明清时期寺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临汾洪洞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全县保存下来的历史文物古迹众多,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文物都与佛教这一外来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史料上可以看到,洪洞县与佛教的渊源是非常久远的。佛教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开始在该地区进行传播,因而在这里创建和保留了数量庞大的佛教寺院,其中明清时期所保存下来的寺院尤甚。寺院自古以来都被看做是佛教发展和传播的最重要的实物载体,是进行佛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这里不仅开展着各种佛教活动,而且还是众僧日常生活居住的地方。通过对寺院的研究,不仅仅了解到寺院僧人们的活动情况和生活状况,还可以看到佛教在中国局部地区的发展情况,同时可以挖掘出明清时期佛教从鼎盛时期逐步走入低潮,并且还受到了天主教等宗教的冲击这个大的宗教时代背景下,所展现出来的明清时期洪洞县佛教情况,其中包括信仰者的精神状态以及信仰佛教的主要原因等等,从而可以让后人更好地了解到明清时期洪洞县人民的宗教情感是怎么样的,生活状况是如何的。本文以明清时期的佛教寺院为主要研究视角,详细分析了寺院在洪洞县的分布状况及其原因、明清时期具体的发展情况、老百姓信仰佛教的原因等几个问题,为研究洪洞县民众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维,即通过佛教信仰来探索普通民众的精神领域。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论述了洪洞县的历史沿革以及洪洞县佛教寺院的建立的大致情况,对当地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析论述明清时期洪洞县佛教寺院的具体情况,内容包括佛教寺院的基本情况介绍,例如分布状况和原因的分析;寺院中的佛像配置情况;寺院的经济状况;地方组织与佛教寺院的关系等等几个方面,从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当地寺院的具体情况,从中发现佛教适时的与当地传统文化、社会背景相结合,在洪洞县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第三部分论述了洪洞县佛教中的代表性寺院广胜寺,其中主要是研究该寺院的一个主要特点:水神与佛教的密切结合。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自然原因,“水”的问题成为了当地的一个显着问题,因此佛教寺院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其中。第四部分主要是通过对佛教寺院的研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而分析论述明清时期洪洞县寺院数量众多的主要原因,该部分主要从历史渊源、自然状况、统治者心理以及人民自身的需要等几个方面进行展开论述,了解到佛教寺院在当地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再次强调了研究寺院的重要性,以及透过寺院本身,来看到更加真实的明清时期洪洞县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
二、洪洞广胜寺维修告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洪洞广胜寺维修告竣(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山西关庙现象 ——以碑刻资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民间信仰研究综述 |
(二)关羽信仰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目标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目标 |
第一章 明清山西概况 |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
第二节 明清政区沿革与人口概况 |
一、明清政区沿革 |
二、明清人口概况 |
小结 |
第二章 关庙时空分布特点 |
第一节 官建关庙 |
第二节 关庙历史发展轨迹 |
第三节 关庙空间分布 |
第四节 关庙时空分布特点形成原因 |
小结 |
第三章 关庙庙宇文化 |
第一节 关庙庙宇名称 |
第二节 关庙神灵体系 |
小结 |
第四章 关庙与区域社会 |
第一节 关庙创修 |
一、创修组织 |
二、经费来源 |
三、经费支出 |
四、佛道相关 |
第二节 庙宇功能 |
一、信仰功能 |
二、社会功能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清至民国临汾水利与地方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时空界定 |
(二)“水利近代化” |
第一章 区域环境与水利初创 |
一、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
(一)地形地貌 |
(二)地质情况 |
(三)气候与水系 |
(四)农作物种类 |
二、清以前临汾水利事业的考察 |
第二章 清代临汾水利事业与社会互动 |
一、清代地方的水利职官与水利建设 |
(一)水利职官 |
(二)水利建设 |
二、“官督民办”下的水利自治组织 |
(一)组织结构 |
(二)水务管理 |
(三)奖惩条例 |
(四)祭祀事宜 |
三、活跃在临汾水利事务中的“地方精英” |
(一)知府与知县的参与 |
(二)士绅与地方水利 |
四、“龙母传说”的变迁与水利纠纷 |
第三章 民国临汾水利的近代化与社会治理 |
一、民国时期的地方水政 |
二、临汾水利组织的变与不变 |
(一)政府对水利组织的权力渗透 |
(二)士绅在水利组织中的作用 |
三、近代化进程中的临汾水利 |
(一)机器引灌 |
(二)水利勘测 |
四、权力介入、水利纠纷及解决途径 |
(一)村庄间的水利纠纷 |
(二)县际关系中的水利纠纷 |
余论 临汾水利的发展演变及区域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蒲剧演剧生态研究 ——以蒲县东岳庙的演剧活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现状概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一章 东岳庙演剧活动的环境 |
第一节 蒲县的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 |
第二节 东岳文化的传播与蒲县东岳庙的建立 |
第三节 东岳庙建筑中的演剧遗存 |
第二章 东岳庙演剧活动的历史 |
第一节 东岳庙庙会与戏曲演出的历史探源 |
第二节 东岳庙戏曲演出中的声腔流变 |
第三章 东岳庙演剧活动的现状 |
第一节 演剧活动的文化载体——圣诞庆典 |
第二节 演剧活动的承担者——剧团与艺人 |
第三节 演剧活动的特点及其变化 |
第四章 对蒲剧演剧生态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
第一节 影响蒲剧演剧生态的主要因素 |
第二节 当前蒲剧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危机 |
第三节 对保护和发展蒲剧文化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1 :2017年四醮朝山祭文 |
附录2 :东岳庙现存碑记 |
附录3 :东岳庙舞台题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村社传统与神庙演艺 ——以山西泽州地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泽州的神庙剧场及村社组织研究——学术史的回顾 |
三、思路、结构与问题 |
第一章 宋金泽州村社与神庙演艺 |
第一节 、宋金泽州村社与宋金神庙剧场的建立 |
一、“社邑”组织与村社传统 |
二、村社首领与剧场建修 |
第二节 、宋金时期泽州的村社祈雨活动与赛社演艺传统 |
一、雨神崇祀 |
二、礼乐献享 |
三、剧场建迹 |
第三节 、散乐酬神——金代“散乐人”演艺记载的新发现 |
一、散乐及散乐人 |
二、玉皇庙与张仰大社 |
第四节 、祈祭之斋——金代“舞亭”碑刻的新发现 |
小结 |
第二章 元代泽州村社与神庙剧场 |
第一节 、“贞佑兵火”与剧场兴废——金元之际的泽州神庙剧场 |
一、“贞佑兵火”之前的泽州——宋、金易代 |
二、“贞佑兵火”摧残下的泽州——金、元易代 |
第二节 、信仰变迁与传统延续——泽州地区信仰秩序的重建 |
一、段直与道教宫观交游 |
二、“庙”、“观”之争 |
第三节 、谱系建造与多样尝试——元代中后期泽州神庙剧场的新发展 |
一、社制确立与舞楼新建 |
二、泽州现存元代神庙剧场考论 |
三、元代泽州神庙剧场碑刻考述 |
第四节 、文教之盛与演艺批评——理学传统包围下的泽州神庙演艺 |
一、文教之盛与程子乡校 |
二、耕读传家与演艺批评 |
三、泽州的“文庙”演艺 |
小结 |
第三章 明清泽州村社与神庙剧场(上) |
第一节 、剧场兴建与村社意志——明清泽州神庙剧场变迁 |
一、择卜吉地与村落风脉 |
二、风水观念与神庙剧场 |
三、明清泽州的社与社庙 |
第二节 、创建、重修、移建、增建、改建——神庙剧场的建设方式 |
一、创建 |
二、重修 |
三、移建、增建与改建 |
第三节 、观演秩序与村社管控 |
一、看楼普建与观剧规范 |
二、罚戏 |
三、夜戏 |
小结 |
第四章 明清泽州村社与神庙剧场(下) |
第一节 、承上启下的明代泽州神庙剧场 |
一、继承 |
二、改革 |
第二节 、臻于极盛的清代泽州神庙剧场 |
一、实用、防御、娱乐——三位一体的关房舞楼 |
二、寺院世俗化与村社权力的渗透——泽州佛教寺院剧场 |
三、剧场追求与人性考量——正面看楼(台)的创建 |
四、戏曲楹联与隔断装饰 |
五、诸神相安与神庙演艺 |
第三节 、明清神庙看墙考 |
一、看墙简述 |
二、明清神庙看墙述略 |
三、明清山西琉璃烧造与神庙看墙 |
四、明清戏台与看墙 |
小结 |
第五章 村社经济与神庙演艺生态 |
第一节 、社庙恒产与社费筹措 |
一、社产 |
二、社费 |
三、以公济公与“社”、“会”相济 |
四、村社互助与礼物交换 |
五、酬金为会 |
第二节 、戏价与止戏 |
一、赛社演戏支出 |
二、止戏 |
第三节 、“丁戊奇荒”与泽州神庙剧场 |
一、泽州地区的灾荒景象 |
二、神庙演艺境遇 |
小结 |
第六章 信仰、权力与神庙剧场 |
第一节 、马仙姑信仰研究 |
一、年代疑点 |
二、从徒众散尽到祈雨复兴 |
三、韩志诚、张进善——仙姑庙到万寿宫的执行者 |
四、循序渐进的祠宇兼并 |
五、路福童、三圣、沙窟村——马仙姑信仰的重要一站 |
六、万寿宫以及行宫剧场情况 |
小结 |
第二节 、权力矛盾与剧场建构——基于康营村的个案研究 |
一、剧场概况与建筑沿革 |
二、家族竞争与权力物化 |
三、社会辅成与剧场多样 |
四、精英话语与文化追求 |
小结 |
第七章 戏曲碑刻与神庙剧场 |
第一节、话语之别 |
一、纪事以垂后 |
二、谀赞以成文 |
第二节 、礼俗之辨 |
一、正名以言顺 |
二、明礼以教化 |
第八章 戏神、班社与演艺史料摘编 |
第一节、戏神崇拜与祠庙建迹 |
一、泽州的戏神信仰 |
二、泽州的戏神祠庙 |
第二节、泽州戏曲班社 |
一、鸣凤班 |
二、村社自乐班 |
第三节、演出题壁与史料摘编 |
一、高平郭庄村关帝庙剧场及其演艺资料摘编 |
二、泽城汤帝庙办赛题记补正 |
三、高平建宁乡东庙村玉皇庙舞台题记 |
四、高平建宁乡张家村三教堂舞台题记 |
五、高平河西镇东李家庄三义庙舞台题记 |
六、高平河西镇岭坡村三官庙舞台题记 |
七、高平寺庄镇李家河白家坡观音庙舞台题记 |
八、高平寺庄镇安家村关帝庙舞台题记 |
九、高平寺庄镇柏枝庄西天院舞台题记 |
十、高平北诗镇丹水村凤山二仙庙舞台题记 |
十一、高平北诗镇北诗午玉皇庙舞台题记 |
十二、高平原村乡东掌村紫霞宫舞台题记 |
十三、高平原村乡窑则头五虎庙舞台题记 |
十四、高平永禄乡马家庄玉皇庙舞台题记 |
十五、高平陈区镇闫家玉皇庙舞台题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甘肃庄浪紫荆山老君庙“老子八十一化”壁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关于年代考证的研究 |
(二)关于内容与题榜不符问题的研究 |
(三)关于绘画风格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紫荆山老子八十一化壁画概述 |
一、老子八十一化图的形成渊源 |
(一)老子八十一化图的文化蕴育 |
(二)老子八十一化图的创作 |
二、紫荆山老子八十一化壁画概况 |
(一)庄浪县地域文化概述 |
(二)紫荆山老子八十一化壁画现状 |
三、紫荆山老子八十一化壁画的发现及抢救性保护 |
第二章 紫荆山老子八十一化壁画图像分析 |
一、紫荆山老子八十一化壁画的绘制年代辨析 |
二、紫荆山老子八十一化壁画的艺术特征 |
(一)紫荆山老子八十一化壁画的题材类型 |
(二)紫荆山老子八十一化壁画的绘制技法 |
三、紫荆山老子八十一化壁画的人物形象特征 |
(一)老子形象 |
(二)神仙形象 |
(三)凡人形象 |
(四)女性形象 |
四、紫荆山老子八十一化壁画中的动物形象 |
(一)龙 |
(二)凤 |
(三)牛 |
第三章 紫荆山老君庙壁画与同区域八十一化图的关系 |
一、紫荆山老君庙壁画与三清殿八十一化壁画的关系 |
(一)紫荆山三清殿八十一化图概述 |
(二)图像比较 |
(三)关系分析 |
二、紫荆山老君庙壁画与崆峒山八十一化壁画的关系 |
(一)崆峒山老子八十一化壁画概况 |
(二)绘制风格 |
(三)图像比较 |
第四章 紫荆山老子八十一化壁画的价值 |
一、艺术价值 |
(一)审美实践价值 |
(二)艺术风格的传承与发展 |
二、历史价值 |
(一)对后世的深刻影响 |
(二)区域文化的融合 |
三、文化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论文插图出处 |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致谢 |
(6)灾荒与演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对象及概念界定 |
二、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灾荒与演剧研究现状述要 |
(一)立足于戏曲学的研究 |
(二)立足于社会史的研究 |
(三)立足于民俗学的研究 |
第一章 民俗视野下的灾荒献祭演剧 |
第一节 灾荒献祭演剧的民众心理机制 |
第二节 中国古代灾荒献祭传统 |
一、早期的灾荒献祭活动 |
二、汉魏隋唐时期的灾荒乐舞献祭 |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灾荒演剧献祭 |
第三节 演剧——灾荒献祭的虔诚表达 |
一、旱灾、演剧与龙王、汤王、关帝、水神明应王信仰 |
二、蝗灾、演剧与八蜡祭祀以及李世民、刘猛将军信仰 |
三、其他灾荒(疫)、演剧与神灵信仰 |
第四节 演剧——灾荒献祭的愿望达成 |
一、创修、重修神庙戏台 |
二、还愿戏、谢雨戏 |
第五节 清初山西灾荒与演剧——以“丁戊奇荒”为例 |
一、“丁戊奇荒”发生的背景及社会现状 |
二、“丁戊奇荒”背景下的山西演剧 |
三、地方小戏中的灾荒记忆 |
第二章 灾荒与伶人赈灾演剧研究 |
第一节 伶人义赈考略 |
一、伶人义赈的兴起 |
二、伶人义赈的事实演变 |
三、伶人义赈由来之论争 |
第二节 伶人义赈原因 |
一、互助相恤以尽“圈内”之义和“尽同种相恤之义务” |
二、伶人的“原罪”意识 |
第三节 伶人赈灾方式 |
一、伶人捐赈 |
二、戏资助赈 |
三、伶人演剧筹资 |
第四节 伶人演剧赈灾效果衡诂 |
一、就灾民和灾荒本身而言:“雪中送炭”与“杯水车薪” |
二、就伶人地位而言:他者视域中的肯定和自我社会身份的转机与提升 |
三、就救灾机制而言:伶人演剧赈灾与民间慈善公益事业的新路径 |
第三章 灾荒对戏曲发展的负面影响 |
第一节 灾荒对于戏曲艺术的直接摧残 |
一、戏曲艺人殒命于灾荒 |
二、演出场所的摧毁 |
三、戏曲班社的停演与解散 |
四、剧种的濒危与消失 |
第二节 灾荒侵袭下民间演剧的退减 |
一、神圣的徒劳:献祭演剧之于灾荒的失效性 |
二、理性的回归:政府的救荒政策 |
三、自我的说服:民众积谷停戏、裁戏 |
第三节 禁毁视野下灾荒献祭演剧生存空间的恶化 |
一、国家意志介入下灾荒献祭演剧的禁毁 |
二、灾荒献祭演剧生存空间的恶化 |
第四章 灾荒之于戏曲演出的平台价值 |
第一节 灾荒献祭演剧为戏曲发展提供的契机 |
一、官方对灾荒献祭演剧的肯定 |
二、民间对灾荒献祭演剧的执行 |
三、灾荒献祭演剧——民间戏剧演出的自留地 |
第二节 民间灾荒献祭演剧的资费筹措 |
一、众人捐资 |
二、募化于外境 |
三、摊派 |
四、暂停享赛献戏以积资 |
五、定额恒产 |
第三节 伶人赈灾演出对戏曲的积极影响 |
一、增加戏曲演出台口 |
二、促使义务戏的兴盛 |
三、促使夜戏演出的突破与默许 |
第五章 戏曲剧目的灾荒叙事 |
第一节 戏曲作品中的灾荒呈现 |
一、中国文学的灾荒书写传统 |
二、戏曲作品中灾荒的多样化呈现 |
三、专门的救灾剧目演出 |
第二节 直接参与灾荒献祭的剧目研究 |
一、旱灾祈雨演剧剧目 |
二、火灾禳解演剧剧目 |
三、蝗灾驱虫演剧剧目 |
四、灾疫禳除演剧剧目 |
五、灾荒献祭演剧剧目禁忌 |
第六章 灾荒与艺人班社流动及剧种传播 |
第一节 戏曲艺人的来源:灾荒触发 |
一、遭遇灾荒入“梨园” |
二、“国家不幸诗家幸” |
第二节 灾荒与上党梆子的传播 |
一、上党梆子传播的旱灾背景及状况 |
二、上党梆子传播后的剧种交融 |
第三节 灾荒与淮剧以及其他剧种、声腔的传播 |
一、灾荒与淮剧传播 |
二、灾荒与其他剧种、声腔的传播 |
余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明清时期滇池坝区水利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与范围 |
四、研究资料和方法 |
第一章 滇池北岸的水系及水利工程 |
第一节 盘龙江流域的水系和水利工程 |
一、盘龙江流域的水系 |
二、盘龙江流域的水利工程 |
第二节 金汁河流域的水系和水利工程 |
一、金汁河流域的水系 |
二、金汁河流域的水利工程 |
第三节 银汁河流域的水系和水利工程 |
一、银汁河的水系 |
二、银汁河流域的水利工程 |
第四节 海源河流域的水系和水利工程 |
一、海源河流域的水系 |
二、海源河流域的水利工程 |
第二章 滇池东岸和南岸的水系及水利工程 |
第一节 宝象河、白沙河流域的水系和水利工程 |
一、宝象河、白沙河水系 |
二、宝象河流域的水利工程 |
第二节 马料河流域的水系和水利工程 |
一、马料河的水系 |
二、马料河流域的水利工程 |
第三节 洛龙河水系及水利工程 |
一、洛龙河水系 |
二、洛龙河流域的水利工程 |
第四节 捞鱼河水系和水利工程 |
一、捞鱼河水系 |
二、捞鱼河流域的水利工程 |
第五节 滇池南岸的水系和水利工程 |
一、柴河流域的水系及水利工程 |
二、东大河流域的水系和水利工程 |
三、海口河的水利工程 |
第三章 水利工程视野下的农田灌溉体系 |
第一节 滇池坝区水利工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农田灌溉类型的差异 |
一、水利工程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水利体系的形成 |
二、滇池坝区农田灌溉类型的差异 |
第二节 滇池坝区农田灌溉中的分水用水制度 |
一、轮排分水制度 |
二、小区域轮灌制度 |
第三节 滇池坝区内水利制度的完善 |
一、水规制度化 |
二、水利工程维修制度 |
三、水权管理组织制度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古籍资料 |
二、碑刻资料类 |
三、研究专着与论文 |
四、现代志书 |
后记 |
附图 |
(8)中国传统园林的分布与基本构成要素的基础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0.3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0.3.1 研究方法 |
0.3.2 具体技术路线 |
0.4 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1章 相关研究综述 |
1.1 对相关学术书籍的分析 |
1.2 对国内相关学术文章的分析 |
1.3 对国内相关学术文章的分析 |
1.4 本章小节 |
第2章 作为本论研究对象的中国传统园林的资料获取 |
2.1 中国传统园林信息的收集 |
2.2 中国传统园林的具体信息的收集 |
2.2.1 中国传统园林的地理位置的收集 |
2.2.2 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脉络的收集 |
2.2.3 中国传统园林的现场信息的收集 |
2.2.4 中国传统园林的平面图纸的收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传统园林的分布状况的分析 |
3.1 不同年代始建的传统园林分布分析 |
3.1.1 明代之前时期始建传统园林的分布 |
3.1.2 明代时期始建传统园林的分布 |
3.1.3 清代时期始建的传统园林的分布 |
3.1.4 民国时期始建的传统园林的分布 |
3.1.5 小结 |
3.2 现存中国传统园林地理分布分析 |
3.2.1 在城市层级分析中国传统园林的分布情况 |
3.2.2 各省及直辖市中国传统园林的分布情况 |
3.2.3 小结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传统园林的构成要素分析 |
4.1 平面构成要素分析 |
4.1.1 对园林平面图占地面积的分析 |
4.1.2 对传统园林的园林建筑的平面分析 |
4.1.3 对传统园林的园林水面的平面分析 |
4.1.4 对传统园林的园林连廊的平面分析 |
4.1.5 对传统园林的桥的平面分析 |
4.1.6 小结 |
4.2 中国传统园林的建筑要素分析 |
4.2.1 中国传统园林连廊样式的构成分析 |
4.2.2 中国传统园林亭子建筑的构成分析 |
4.2.3 中国传统园林洞门的样式分析 |
4.2.4 中国传统园林漏窗的样式分析 |
4.2.5 中国传统园林桥的构成分析 |
4.2.6 中国传统园林隔墙的构成分析 |
4.2.7 中国传统园林船舫的构成分析 |
4.2.8 中国传统园林室外铺地的构成分析 |
4.2.9 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相关出版书籍 |
相关文章 |
学位论文 |
附录 |
附录说明 |
附录表1 相关书籍年表及其研究方向 |
附录表2 关注于各个地区的相关学术文章 |
附录表3 关注于各个地区的相关学位论文 |
附录表4 收集到的中国传统园林的始建时间 |
附录表5 收集到的中国传统园林的地理位置 |
附录6 中国传统园林资料篇 |
致谢 |
(9)辽代佛教寺院的营建与空间布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资料 |
1.3.1 建筑遗存 |
1.3.2 历史文献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基础 |
1.5.1 早期外国学者进行的调查研究 |
1.5.2 营造学社的调查和研究 |
1.5.3 建国后的研究工作 |
第2章 辽代佛教寺院个案研究 |
2.1 上京道 |
2.1.1 临潢府天雄寺 |
2.1.2 临潢府节义寺(义节寺) |
2.1.3 临潢府西山坡寺院址 |
2.1.4 庆州白塔所在寺院 |
2.2 东京道 |
2.2.1 乾州医巫闾山崇仙寺 |
2.2.2 懿州宝严寺 |
2.3 中京道 |
2.3.1 大定府外城西南隅寺院(或为镇国寺) |
2.3.2 兴中府(朝阳)延昌寺 |
2.3.3 兴中府灵感寺 |
2.3.4 兴中府三学寺 |
2.3.5 宜州(义县)奉国寺 |
2.3.6 宜州厅峪道院 |
2.3.7 岩州觉华岛海云寺 |
2.3.8 义州静安寺 |
2.4 南京道 |
2.4.1 析津府(北京)奉福寺 |
2.4.2 析津府大延寿寺 |
2.4.3 析津府大悯忠寺 |
2.4.4 析津府天王寺 |
2.4.5 析津府归义寺 |
2.4.6 析津府大悲阁(圣恩寺) |
2.4.7 析津府开泰寺(圣寿寺) |
2.4.8 析津府大昊天寺 |
2.4.9 析津府竹林寺 |
2.4.10 析津府法云寺 |
2.4.11 析津府仙露寺 |
2.4.12 析津府弘法寺 |
2.4.13 析津府延洪寺(延洪禅寺) |
2.4.14 析津府永泰寺 |
2.4.15 析津府传法院 |
2.4.16 析津府永安寺 |
2.4.17 析津府华严寺 |
2.4.18 析津府耶律仁先造塔 |
2.4.19 析津府弘业寺 |
2.4.20 析津府安次县祠?里寺院 |
2.4.21 析津府永清县崇教院 |
2.4.22 析津府新仓镇(宝坻)广济寺 |
2.4.23 涿州(涿州)超化寺瓦井村下院 |
2.4.24 涿州三盆山崇圣院 |
2.4.25 涿州新城县开善寺 |
2.4.26 涿州归义县洪福寺 |
2.4.27 易州(易县)开元寺 |
2.4.28 易州圣塔院 |
2.4.29 易州涞水县金山演教院 |
2.4.30 蓟州(蓟县)独乐寺 |
2.4.31 蓟州玉田县永济务天宫寺 |
2.4.32 景州(遵化)陈宫山观鸡寺 |
2.5 西京道 |
2.5.1 大同府(大同)大华严寺 |
2.5.2 大同府普恩寺 |
2.5.3 大同府大石窟寺 |
2.5.4 蔚州飞狐县(涞源)阁子院 |
2.5.5 应州(应县)宝宫寺 |
2.5.6 朔州(朔州)林衙院 |
2.5.7 朔州栖灵寺 |
第3章 辽代佛教寺院的发展阶段与空间分布 |
3.1 辽代佛教寺院营建的发展阶段 |
3.1.1 初始期——太祖、太宗时期 |
3.1.2 过渡期——世宗、穆宗时期 |
3.1.3 发展期——景宗、圣宗时期 |
3.1.4 鼎盛期——兴宗时期至辽亡 |
3.2 辽代寺塔的空间分布 |
3.2.1 上京道 |
3.2.2 东京道 |
3.2.3 中京道 |
3.2.4 南京道 |
3.2.5 西京道 |
第4章 辽代佛教寺院的功德主与寺院性质 |
4.1 公共寺院 |
4.1.1 邑社兴建的寺院 |
4.1.2 官府兴建的寺院 |
4.2 功德寺 |
第5章 辽代城市佛教寺院的选址 |
5.1 京城佛教寺院的选址 |
5.1.1 上京临潢府 |
5.1.2 中京大定府 |
5.1.3 南京析津府 |
5.2 地方城市佛教寺院的选址 |
5.3 城市寺院的选址规律 |
5.3.1 寺院靠近城市主要道路 |
5.3.2 市心设置佛阁 |
5.3.3 城内寺院的对应关系 |
5.3.4 寺院位于城市附近的高地 |
5.3.5 对于城市西北方向的重视 |
第6章 辽代佛教寺院的空间布局 |
6.1 寺院中主要建筑的空间形式 |
6.1.1 佛殿 |
6.1.2 法堂、讲堂 |
6.1.3 佛塔 |
6.1.4 经藏 |
6.1.5 廊、庑与洞 |
6.2 寺院中心院落的殿阁配置 |
6.2.1 基本模式 |
6.2.2 发展形式 |
6.2.3 塔在寺院中的位置 |
6.3 寺院等级与基址规模 |
6.4 辽代佛寺中的下院制度 |
6.5 辽代佛教寺院空间布局的源流与影响 |
6.5.1 来自渤海国的影响 |
6.5.2 来自河北地区的影响 |
6.5.3 辽宋两国间的交流 |
第7章 结论 |
7.1 辽代寺院营建活动的发展阶段 |
7.2 辽国全境寺院的分布趋势 |
7.3 寺院的类型 |
7.4 城市寺院的选址规律 |
7.5 寺院的空间布局模式 |
7.6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文献和遗迹中所见的辽代佛教寺院列表 |
附录B 辽代佛教寺院营建年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洪洞县明清时期寺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寺院研究的学术现状 |
1.2 研究方法 |
1.3 洪洞县寺院研究的意义 |
2 洪洞县最早佛教寺院的建立 |
3 洪洞县明清时期寺院的发展 |
3.1 寺院的概况与分布 |
3.1.1 明清时期洪洞县佛教寺庙的分布 |
3.1.2 洪洞县寺庙区域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
3.1.3 明清时期兴建及重修寺院的原因分析 |
3.2 寺院主要的殿堂配置和佛像供奉 |
3.2.1 明清时期洪洞县寺院的殿堂配置及具体佛像 |
3.2.2 人们塑造及供奉佛像的原因分析 |
3.3 明清时期洪洞佛教寺院经济 |
3.3.1 明清洪洞县寺院经济主要来源 |
3.3.2 洪洞县寺院经济的功能 |
3.4 地方组织“社”、“会”对于洪洞县佛教寺院的影响 |
4 水神文化与佛教寺院结合——广胜寺 |
4.1 广胜寺基本情况 |
4.1.1 上寺概况 |
4.1.2 下寺概况 |
4.1.3 《赵城金藏》 |
4.2 佛教寺院与水神信仰的结合 |
5 洪洞县明清时期寺院数量众多的原因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洪洞广胜寺维修告竣(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山西关庙现象 ——以碑刻资料为中心[D]. 宋彩虹.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清至民国临汾水利与地方社会[D]. 张磊.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8)
- [3]蒲剧演剧生态研究 ——以蒲县东岳庙的演剧活动为例[D]. 苏文惠.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4]村社传统与神庙演艺 ——以山西泽州地区为中心[D]. 颜伟.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5)
- [5]甘肃庄浪紫荆山老君庙“老子八十一化”壁画研究[D]. 张訾娟. 西北民族大学, 2018(04)
- [6]灾荒与演剧研究[D]. 段金龙.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5)
- [7]明清时期滇池坝区水利体系研究[D]. 李峰. 云南大学, 2017(05)
- [8]中国传统园林的分布与基本构成要素的基础性研究[D]. 贾昊. 北京建筑大学, 2017(06)
- [9]辽代佛教寺院的营建与空间布局[D]. 李若水. 清华大学, 2015(07)
- [10]洪洞县明清时期寺院研究[D]. 丁帆. 山西师范大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