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链霉菌微波诱变

南昌链霉菌微波诱变

一、南昌链霉菌的微波诱变(论文文献综述)

周跃慧,仝倩倩,袁丽霞,陈祥松,孙立洁,吴金勇,姚建铭[1](2018)在《维吉尼亚链霉菌物理诱变及外源添加氯化镧对VGM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利用物理诱变结合链霉素抗性筛选维吉尼亚霉素(VGM)高产菌株维吉尼亚链霉菌,并考察外源添加稀土元素氯化镧对维吉尼亚链霉菌发酵的影响。方法一方面,以链霉素为筛选剂建立孢子致死突变标志的微波及紫外诱变两种筛选模型,采用管碟法获得抑菌圈直径较大的作为初筛菌株,再通过摇瓶复筛进一步确定高产菌株。另一方面,在发酵培养基中外源添加3~30mg/L的氯化镧,考查其对链霉菌合成VGM的影响。结果比较两种筛选模型,基于链霉素的微波诱变效果较好,正突变率高达32.83%;并获得一株高产菌株MW 178(146.72±11.80)μg/mL,较出发菌株(21.24±1.34)μg/mL提高了约6倍。在发酵初始时,外源添加10mg/L氯化镧,VGM的产量由146.72μg/mL提高到180.01μg/mL,提高了约22.69%。结论采用微波诱变结合链霉素抗性筛选的方法可以获得VGM高产突变株;在发酵初始时,外源添加适量氯化镧可以显着提高VGM产量。

周跃慧[2](2018)在《维吉尼亚链霉菌诱变育种及发酵工艺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维吉尼亚霉素(virginiamycin,简称VGM)是一种由维吉尼亚链霉菌(Streptomyces virginiae)经发酵产生的内脂环肽类的链阳性抗生素,由多种组分组成的化合物,主要是由巨环内脂类的M1因子和环状多肽类的S1因子构成。VGM因具有结构新颖、安全无毒,不易产生耐药突变株等特点,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应用前景良好的动物饲料添加剂。目前我国每年大量进口该产品,使用成本较高,因此对维吉尼亚链霉菌进行诱变选育以及开展发酵工艺优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课题首先建立了一种高通量筛选方法,即利用24孔板作为诱变菌株的微型培养平台,再结合管碟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作为维吉尼亚霉素检测和筛选方法,以期筛选高产VGM的突变株。管碟法简单方便易于观察,主要用于大量诱变菌株的初筛,可以快速提高筛选效率。HPLC检测方法准确灵敏,因此将其作为VGM的定量检测方法。其次,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24微孔板培养体系最佳发酵培养基装液量为1.25mL,最佳接种量为5%,最佳发酵时间为30h,最佳转速为240rpm,通过相关实验发现,采用24孔板的微量培养体系用于大量菌株的快速筛选是可行和有效的,具有明显的优势。本课题以维吉尼亚链霉菌FL3为出发菌株,根据生物合成代谢途径及代谢调控育种的基本理论,运用紫外、微波、亚硝酸钠等多种诱变因子进行菌种选育,并以前体、硫酸链霉素等作为抗性筛选剂,使维吉尼亚链霉菌产VGM的能力不断提高,最终选育出了一株遗传稳定的耐硫酸链霉素的高产菌株MWS178。该菌株的发酵单位为146.72ug/mL,比出发菌株的发酵单位提高了 6倍左右。同时发现基于硫酸链霉素的微波诱变正突变率高达32.83%,更易获得高产VGM的突变菌株。本课题对维吉尼亚链霉菌MWS178发酵培养基以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接种量、碳源、氮源等对发酵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发酵培养基(g/L):葡萄糖10,可溶性淀粉10,黄豆饼粉20,酵母浸膏10,NaCl 2.5,pH7。最佳的摇瓶培养条件:种龄16h,接种量5%,装液量为30mL/250mL三角瓶,温度为28℃,发酵48h。基于以上优化后的发酵工艺,菌株MWS178最终产VGM高达460.23ug/mL,较原始发酵工艺条件的发酵单位提高了 3倍多。近年来,有关稀土元素对微生物发酵的影响的报道逐年增加。本课题进一步首次考察了 6种稀土元素对VGM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稀土元素对VGM产量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其中发酵前向发酵培养基中添加200mg/L氯化铯或300mg/L硝酸钐或3mg/L氯化锶或10mg/L氯化镧,VGM产量较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 13.13%,22.64%,23.91%,32.60%,进一步研究发现氯化镧最佳的添加时间为发酵初期。在发酵初期添加1Omg/L氯化镧,菌株MWS178产量高达610.28ug/mL,比出发菌株FL3产量提高了 28倍左右。

杨天[3](2015)在《褐黄孢链霉菌HCCB13086选育与发酵工艺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纳他霉素是一种二十六元环的多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对哺乳动物细胞的安全性高,常被用于食品和医疗领域中抑制真菌生长。纳他霉素目前市场需求较大,但是由于其发酵单位较低,应用前景受到限制。本文主要针对纳他霉素产生菌褐黄孢链霉菌HCCB13086的发酵工艺优化和菌种选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快速检测纳他霉素含量的96孔板酶标仪测定方法,为菌种选育和发酵工艺优化的高通量筛选提供了便捷途径。2.考察了不同培养基配方对HCCB13086固体产孢和种子生长的影响,选择出最适合HCCB13086的培养配方。3.通过摇瓶发酵分别考察了各发酵参数对纳他霉素产量的影响,确定最适初始pH为6.5-7.5、装液量25ml/250ml、转种时间24-27h、培养温度28℃、转种量10%。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配方为葡萄糖32g/L,豆油28.9g/L,精氨酸4.2g/L,可溶性淀粉50g/L,酵母粉30g/L,MgSO4·7H2O 1g/L,KH2PO4 0.5g/L。与原始配方相比,纳他霉素产量可有8.05g/L,提高了53%。4.通过NTG处理结合紫外诱变,并用链霉素抗性筛选,获得的突变株相对出发株提高了35%,达到7.43g/L。5.采用接合转移的方法将血红素合成基因hemA、hemB、hemC、hemE、hemH、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gb)基因及正调控基因SGNRII在褐黄孢链霉菌HCCB13086中进行异源表达,发现hemA1基因的异源表达在低溶氧的培养环境中可使纳他霉素产量上升64%。

李瑾[4](2013)在《抗生素高产炭样小单孢菌的育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的大量出现,不断研发新抗生素成为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单孢菌属放线菌是新抗生素的一个重要来源。课题组前期研究获得的炭样小单孢菌JXNU-1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能产单一组分的抗生素为一全新结构的核苷类抗生素,但产率较低,不适产业化生产。本文以炭样小单孢菌JXNU-1为研究对象,首先筛选了炭样小单孢菌敏感抗生素,检测了各种抗生素对炭样小单孢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然后经自然选育得到相对高产菌株作为出发菌株,通过热诱变、微波诱变、亚硝酸诱变和热-亚硝酸复合诱变四种诱变处理方法结合抗性筛选法筛选,获得抗生素高产炭样小单孢菌突变株;最后利用热诱变及微波诱变所获高产菌株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选育抗生素高产的炭样小单孢菌融合菌株。具体结果如下:(1)炭样小单孢菌对多种抗生素都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其中敏感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氨苄西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四环素、庆大霉素、利福平,其对炭样小单孢菌JXNU-1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μg/mL、16μg/mL、32μg/mL、40μg/mL、80μg/mL、128μg/mL。(2)通过对原始菌株炭样小单孢菌JXNU-1的自然选育,获得一株抗生素相对高产炭样小单孢菌JXNU-1-16,其抑菌圈直径达到26.00mm。实验将该菌作为诱变育种的出发菌株。(3)通过对出发菌株炭样小单孢菌JXNU-1-16进行热诱变处理,以最低抑菌浓度的庆大霉素作为筛选条件,获得一株突变株炭样小单孢菌JXNU-1-16-R4,其发酵液抑菌圈直径达到29.15mm,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了98.53%。热诱变的最适作用条件为温度76℃,作用时间10min。(4)采用微波辐射的诱变方法对炭样小单孢菌JXNU-1-16进行诱变处理。首先确定了微波诱变的适宜辐射时间为9s,结合环丙沙星抗性筛选,获得了一抗生素高产突变株炭样小单孢菌JXNU-1-16-W12,其发酵液抑菌圈直径达到27.80mm,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7.98%。(5)在实验确定亚硝酸钠浓度和亚硝酸处理时间与炭样小单孢菌致死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的基础上,优化了亚硝酸盐诱变的适宜剂量为亚硝酸钠浓度为0.1mol/L,作用时间为20min。出发菌株炭样小单孢菌JXNU-1-16经亚硝酸诱变处理后,采用利福平最低抑菌浓度128ug/mL作为筛选因子,获得突变株炭样小单孢菌JXNU-1-16-Y65,其发酵液抑菌圈直径达到31.96mm,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66%。(6)以炭样小单孢菌JXNU-1-16为出发菌株,经复合诱变处理(热诱变最适条件为76℃作用10min,亚硝酸诱变最适条件为亚硝酸钠浓度0.1mol/L作用20min)后,以最低抑菌浓度的庆大霉素与环丙沙星作为筛选条件,获得突变株炭样小单孢菌JXNU-1-16-F28,其发酵液抑菌圈直径达到32.06mm,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74.1%。(7)在优化炭样小单孢菌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为溶菌酶浓度3mg/mL、酶解时间90min、酶解温度33℃的基础上,制备了热诱变突变株炭样小单孢菌JXNU-1-16-R4和微波诱变突变株炭样小单孢菌JXNU-1-16-W12的原生质体,用PEG促融合,然后通过最低抑菌浓度的庆大霉素与环丙沙星的双抗平板进行初筛,最后从挑选的40株再生融合子进行摇瓶复筛,测其摇瓶效价,发现抗生素最高产的一株突变株炭样小单孢菌JXNU-1-Y6,其发酵液抑菌圈直径为26.38mm,未及融合的出发菌株。

孙超[5](2013)在《木聚糖酶产生菌的选育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聚糖(Xylan),作为一种结构复杂的多糖,主要存在于半纤维素中,它是自然界中含量非常丰富可再生资源之一。木聚糖酶(Xylanase)作为木聚糖降解酶系中最关键的酶,除了在广泛应用于食品、造纸等工业中,还可以将丰富的半纤维素转化为燃料、溶剂等有用物质,发展潜力大。因此,选育降解半纤维素的高产木聚糖酶菌株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木聚糖为唯一碳源从自然界中筛选到一产木聚糖酶菌株,分离纯化后对其进行紫外—微波复合诱变,获得产木聚糖酶高产菌株C3和C5,其酶活力为分别为1132U/ml和982U/ml,经5次传代后,菌株C5遗传性状保持稳定,而菌株C3遗传性状不稳定。由于菌株C3遗传性状不稳定,将C3菌株与本院保藏遗传性状稳定的木霉P5进行原始质体融合。融合后筛选得到一株酶活较高且遗传性状稳定的融合菌株R10,其酶活力达到1348U/ml。对融合菌株R10进行18sRNA菌株鉴定,该菌株为桔青霉。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优化了R10菌株液态发酵产木聚糖酶的条件,确定了最佳的培养基组成为:麸皮2.5%玉米粉2.5%,(NH4)2SO40.3%, KH2PO40.5%,MgSO4·7H2O0.2%,蒸馏水100ml,pH自然,装液50ml/250ml三角瓶,斜面孢子接种,28℃,200rpm,摇瓶发酵6天。优化后酶活力最高达1653U/ml,比优化前提高了22.7%。对桔青霉R10所产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45℃,低于40℃或高于50℃时其酶活逐渐减弱;酶的最适pH为5.5,pH稳定范围为5.06.0。

杜淑涛[6](2011)在《头孢菌素C生产菌顶头孢霉HC-4原生质体诱变选育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头孢菌素C是由顶头孢霉菌产生的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是半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重要中间体之一。它在抗生素药物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半合成头孢类抗生素由于其抗菌谱广和过敏性弱的特点,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消炎、抗菌药物。因此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是各大制药公司竞相追求的目标。菌种的诱变选育为发酵工业提高产量做出了突出贡献。原生质体诱变技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育种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中。本文以顶头孢霉HC-4为出发菌株,对HC-4的原生质体进行氯化锂-紫外线诱变、微波诱变以获得高产菌株,得到了如下结果:(1)利用酶解法制备顶头孢霉HC-4原生质体并对原生质体再生率进行了考察。取菌龄为120 h的菌丝体,采用1%蜗牛酶和1%纤维素酶混合酶液,酶解温度为30℃,50 r·min-1摇床旋转,酶解3.5 h。以KC溶液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制备得到的原生质体浓度为4.62×107个/mL。涂布于原生质体再生平板,原生质体再生率达到10.18%。(2)对氯化锂-紫外线、微波两种诱变方法的诱变参数及诱变效果进行研究,发现氯化锂-紫外线诱变效果优于微波。氯化锂浓度为0.50%、紫外线照射时间为30 s或60 s时诱变效果最好,正突变率达到了50.00%。(3)对顶头孢霉HC-4的原生质体进行氯化锂-紫外线诱变、微波诱变,得到121株突变株(其中氯化锂-紫外线诱变得到61株,微波诱变得到60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利用滤纸片扩散法进行筛选,得到45株正突变株,76株负突变株。挑选出13株抑菌活性较高的正突变株进行遗传稳定性考察,其中大部分正突变株传代后抑菌能力大幅下降。正突变株ZW3-17遗传性状稳定,连续传代五次之后,其发酵液抑菌圈面积与出发菌株HC-4的发酵液抑菌圈面积的比值分别为R1:1.314209,R2:1.317152,R3:1.084906,R4:1.200840,R5:1.309286。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正突变株ZW3-17发酵液中头孢菌素C效价,其头孢菌素C效价为22.923 g/L,比出发菌株HC-4提高了11.972%,并且遗传性状稳定。

张志军,崔承彬,李长伟[7](2010)在《微波诱变在药源微生物菌株选育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微波诱变是一种较新兴非电离电磁辐射物理诱变育种技术,已开始应用于农作物、植物以及微生物育种研究中,并在药源微生物产能提高以及拓展活性菌株新资源相关研究中展露出很好的应用发展前景。本文结合本课题组新近研究进展,综述了微波的生物效应与诱变机制、诱变实验方法与影响诱变效果的因素、微波诱变技术在药源微生物菌株选育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等,并对微生物微波诱变育种研究现状、优势和不足以及应用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李玉彬,钱晓璐[8](2010)在《链霉菌育种方法与作用机制研究综述》文中指出链霉菌是放线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属,具有广泛的物种多样性和代谢多样性,它能产生多种抗生素和其他活性物质,在临床和农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链霉菌普遍存在的遗传不稳定性,大大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因而,除了通过新的技术手段筛选新的活性菌株,研究人员多采用对现有链霉菌的改造育种来实现抗生素产量的提高和稳定,或者生产新的抗生素。主要论述了链霉菌育种中常用的4种方法,即物理诱变、化学诱变、生物工程改造和复合诱变。同时,引证近年来链霉菌育种实例,对这些育种方法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总结。

韩伟[9](2010)在《虾青素高产菌株的推理筛选与发酵条件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天然虾青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抑制肿瘤、增强免疫力、着色以及清除体内自由基等许多作用,近年来在食品、医药、饲料、水产、化妆品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红法夫酵母(Phaffia rhodozyma)是天然虾青素最具有工业化生产前景的微生物资源。提高红法夫酵母合成虾青素的水平是实现发酵法生产虾青素的关键。新技术措施及新理论的应用是提高红法夫酵母合成虾青素水平的基础。本研究围绕提高红法夫酵母合成虾青素水平这一核心内容,利用现代统计分析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发酵技术,系统进行了红法夫酵母中虾青素的破壁提取方法、高产菌株的推理选育、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实验采用多次紫外线诱变、微波诱变推理选育,得到具有硫酸铜、β-紫罗酮和二苯胺抗性的高产菌株。最终筛选获得一株遗传稳定性良好、虾青素产量高的突变菌株TY-I-8,虾青素含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4.9倍。2.实验选取了玉米浆作为初始发酵培养基,进行了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优化,实验表明:浓度为1%的玉米浆为最优的氮源浓度,葡萄糖:蔗糖(1:3)为最优的碳源。在此培养基基础上,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响应面规范性分析及验证试验获得回归方程:Y=13.96027+ 0.022438×X2-0.023625×X3-0.047887×X5-0.064171×X2×X2+0.00925×X2×X3-0.001125×X2×X5-0.081946×X3×X3+0.0277×X3×X5-0.071221×X5×X5。通过模型预测和验证试验得到最优的发酵条件:初始pH6.0、装液量28.3mL/250mL、接种量5.8%、温度20℃、转速200r/min,虾青素产量较优化前提高了8.61%。3.利用响应面法对微波辅助二甲基亚砜破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回归模型: Y=1508.139+11.6675×X2-12.285×X3-24.9015×X5- 17.76883×X2×X2+4.81×X2×X3-0.585×X2×X5-27.01183×X3×X3+14.404×X3×X5- 21.43483×X5×X5。通过模型预测和验证试验得到破壁提取的最优条件为:416.5MHz微波辅助,二甲基亚砜添加量51mL/g,无水乙醇添加量214mL/g,破壁时间2.6min,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15.1min,在此条件下虾青素的提取效果较优化前提高了21.56%。

高兴强[10](2010)在《一株炭样小单孢菌产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及其热诱变育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不断开发利用新抗生素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要求。筛选新抗生素的产生菌及其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生物学意义。本文在前期分离到一株具广谱抗菌活性的炭样小单孢菌JXNU-1、并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层析、电泳纯抗生素产品的基础上:1)研究了炭样小单孢菌JXNU-1产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炭样小单孢菌JXNU-1产抗生素对不产芽孢的球菌、杆菌及产芽孢的杆菌等常见G+均有抗菌作用,且对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强于对非芽孢菌的抑菌作用,对芽孢菌的杀菌速率快于对非芽孢菌的杀菌速率。同时,所产抗生素对常见的G-菌,如铜绿假单孢菌、福氏志贺氏菌、伤寒沙门氏菌、产气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炭样小单孢菌JXNU-1产抗生素对G+、G-的最低杀菌浓度一般是最低抑菌浓度的8-16倍。抗生素对菌体的MIC受体系的pH、菌体接种量和离子强度的影响。通过显微观察最低抑菌浓度的抗生素处理的细菌的形态变化,表明炭样小单孢菌JXNU-1产抗生素抗菌作用是抑制了细菌细胞的分裂。2)研究了炭样小单孢菌JXNU-1产抗生素和常见抗生素的联合抗菌作用。结果表明,炭样小单孢菌JXNU-1所产抗生素与抑制细胞壁合成的头孢拉定联用为无关作用(FIC指数=2.0),而与抑制细菌蛋白质、核酸的合成的抗生素联用时,为相加或协同作用(FIC指数≤1.0)。3)探究了炭样小单孢菌JXNU-1热诱变育种的影响因素,并筛选抗生素高产菌株。结果表明,生长7 d的孢子热诱变后的正变率分别是生长9 d、11 d的孢子热诱变后的正变率2.2倍、2倍;并且高浓度的孢子比较低浓度的孢子更易产生正突变;87%的致死率比73%的致死率更有利于正突变体的产生;但加入dNTP mixture、调节孢子液pH、平板培养温度以及孢子悬液状态的处理虽然对致死率有一定的影响,但都不能有效提高正突变率。从41株正突变株中筛选到一抗生素高产菌株ZD-2,其抑菌圈直径达到33 mm,比出发菌株的抑菌圈直径高出了6.6 mm。

二、南昌链霉菌的微波诱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昌链霉菌的微波诱变(论文提纲范文)

(1)维吉尼亚链霉菌物理诱变及外源添加氯化镧对VGM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
        1.1.2 培养基
        1.1.3 培养方法
        1.1.4 抗生素
        1.1.5 试剂
    1.2 方法
        1.2.1 单孢子悬液的制备
        1.2.2 链霉素最小抑制浓度的测定
        1.2.3 微波和紫外诱变最适剂量的确定
        1.2.4 抗药性突变株的制备
        1.2.5 抗药性突变株高产菌株的筛选
        1.2.6 稀土元素的添加
        1.2.7 分析条件
2 组分含量检测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链霉素对维吉尼亚链霉菌的MIC测定
    2.2 微波诱变和紫外诱变最适剂量的确定
    2.3 微波诱变和紫外诱变筛选结果
    2.4 链霉素抗性突变株微孔板初筛的结果
    2.5 链霉素抗性突变株摇瓶复筛的结果
    2.5 菌株MW 178的遗传稳定性的测定
    2.6 氯化镧对VGM产量的影响
    2.7 外源添加氯化镧提高VGM产量策略
3 结论

(2)维吉尼亚链霉菌诱变育种及发酵工艺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VGM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与安全性
        1.1.1 VGM的化学结构
        1.1.2 VGM的理化性质
        1.1.3 VGM抑菌作用机制
        1.1.4 VGM的安全性
    1.2 VGM的发酵研究概况
        1.2.1 VGM的生物合成途径
        1.2.2 国内外发酵法生产VGM的研究进展
    1.3 抗生素抗性筛选的研究
    1.4 稀土元素对微生物的生物学作用研究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
        2.1.2 试剂和仪器表
        2.1.3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2.2 实验研究方法
        2.2.1 维吉尼亚链霉菌种的保藏方法
        2.2.2 发酵液中维吉尼亚链霉菌生物量测定方法
        2.2.3 VGM含量HPLC法含量的确定
        2.2.4 管碟法测定VGM的生物活性
        2.2.5 诱变选育
第三章 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建立
    3.1 HPLC法测定维吉尼亚霉素含量方法的确定
        3.1.1 检测条件的确定
        3.1.2 标样及发酵液样品的分离色谱图
        3.1.3 维吉尼亚霉素HPLC检测的标准曲线
    3.2 管碟法测定维吉尼亚霉素含量方法的确定
        3.2.1 敏感菌培养时间的确定
        3.2.2 敏感菌加入量的确定
        3.2.3 抑菌圈直径大小与维吉尼亚霉素浓度的关系
    3.3 多孔板培养方法的确定
        3.3.1 48孔板、24孔板和摇瓶的VGM发酵单位
        3.3.2 24孔板发酵培养基装液量对VGM产量的影响
        3.3.3 24孔板发酵培养摇床转速的确定
        3.3.4 发酵时间对VGM产量的影响
        3.3.5 接种量对24孔板发酵产VGM的影响
        3.3.6 深孔板微量培养体系用于菌株快速筛选的可行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维吉尼亚霉素高产菌株的诱变育种及筛选
    4.1 出发菌株的筛选
    4.2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确定
        4.2.1 2-脱氧D-葡萄糖最小抑制浓度的确定
        4.2.2 氨基乙酸最小抑制浓度的确定
        4.2.3 前体及其结构类似物最小抑制浓度的确定
        4.2.4 硫酸链霉素最小抑制浓度的确定
    4.3 紫外线诱变选育VGM生产菌
        4.3.1 紫外线诱变剂量的选择
        4.3.2 紫外线诱变菌株的筛选结果
    4.4 微波诱变选育VGM生产菌
        4.4.1 微波诱变剂量的选择
        4.4.2 微波诱变菌株的筛选结果
    4.5 亚硝酸钠诱变选育VGM生产菌
        4.5.1 亚硝酸钠诱变时间的选择
        4.5.2 亚硝酸钠诱变菌株的筛选结果
    4.6 基于硫酸链霉素的三种诱变模型的诱变效果的比较
        4.6.1 紫外诱变、微波诱变和亚硝酸钠诱变筛选结果
        4.6.2 链霉素抗性突变株微孔板初筛的结果
        4.6.3 链霉素抗性突变株摇瓶复筛的结果
    4.7 传代稳定性试验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VGM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5.1 种子质量对发酵的确定
        5.1.1 种龄的优化
        5.1.2 接种量的优化
    5.2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5.2.1 碳源的优化
        5.2.2 氮源的优化
    5.3 发酵条件的优化
        5.3.1 溶氧对发酵的影响
        5.3.2 初始pH对发酵的影响
        5.3.3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5.3.4 发酵时间的确定
    5.4 稀土元素对发酵的影响
        5.4.1 NdCl_3对VGM发酵的影响
        5.4.2 CsCl_3对VGM发酵的影响
        5.4.3 Sm(NO_3)_3对VGM发酵的影响
        5.4.4 SrCl_2对VGM发酵的影响
        5.4.5 ErCl_3对VGM发酵的影响
        5.4.6 LaCl_3对VGM发酵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褐黄孢链霉菌HCCB13086选育与发酵工艺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1.2 多烯类抗真菌药物
        1.2.1 多烯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1.2.2 目前已开发的药物
    1.3 纳他霉素及其发酵生产的研究
    1.4 菌种选育方法
        1.4.1 诱变育种
        1.4.2 基因工程育种
        1.4.3 突变菌株的筛选方法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纳他霉素产生菌的发酵工艺优化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试剂、菌种
        2.1.2 实验仪器
        2.1.3 培养基及试液
    2.2 实验方法
        2.2.1 固体培养基优化
        2.2.2 种子培养基优化
        2.2.3 发酵条件优化
        2.2.4 发酵培养基工艺优化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固体培养基优化结果
        2.3.2 种子培养基优化结果
        2.3.3 发酵工艺优化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他霉素产生菌的菌种选育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试剂、菌种
        3.1.2 试剂、培养基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快速筛选方法的建立
        3.2.2 非定向菌种改造:
        3.2.3 分子定向改造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两种快速大通量筛选方法的建立及筛选
        3.3.2 非定向菌种筛选结果
        3.3.3 基因工程定向育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符号及缩略语说明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4)抗生素高产炭样小单孢菌的育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小单孢菌及其研究概况
        1.1.1 小单孢菌属
        1.1.2 小单孢菌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
        1.1.3 炭样小单孢菌
    1.2 抗生素高产菌的选育
        1.2.1 抗生素高产菌的选育方法
        1.2.2 抗生素高产菌的诱变育种
        1.2.3 抗生素高产菌的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1.2.4 抗生素高产菌的筛选方法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抗生素高产炭样小单孢菌的诱变育种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
        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1.3 试剂及其配制
        2.1.4 培养基及其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炭样小单孢菌的活化培养
        2.2.2 炭样小单孢菌单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2.2.3 炭样小单孢菌敏感抗生素的筛选
        2.2.4 炭样小单孢菌的自然选育
        2.2.5 炭样小单孢菌的诱变处理
        2.2.6 突变体的抗性筛选
        2.2.7 炭样小单孢菌的摇瓶发酵筛选
        2.2.8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炭样小单孢菌的敏感抗生素及其最低抑菌浓度
        2.3.2 炭样小单孢菌的自然选育
        2.3.3 炭样小单孢菌的热诱变育种
        2.3.4 炭样小单孢菌的微波诱变育种
        2.3.5 炭样小单孢菌的亚硝酸诱变育种
        2.3.6 炭样小单孢菌的热-亚硝酸诱变育种
    2.4 本章小结
3 抗生素高产炭样小单孢菌的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3.1 实验材料
        3.1.1 菌株
        3.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3.1.3 试剂及其配制
        3.1.4 培养基及其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炭样小单孢菌的活化培养
        3.2.2 炭样小单孢菌单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3.2.3 炭样小单孢菌敏感菌丝的培养
        3.2.4 原生质体的制备
        3.2.5 原生质体的再生
        3.2.6 原生质体融合
        3.2.7 融合子的筛选
        3.2.8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敏感菌丝的培养
        3.3.2 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条件的优化
        3.3.3 原生质体与再生菌落的形态
        3.3.4 融合子筛选的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下一步工作的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5)木聚糖酶产生菌的选育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木聚糖的结构
    1.2 木聚糖酶的种类
    1.3 木聚糖酶作用机理
    1.4 木聚糖酶酶活性
    1.5 木聚糖酶的生产及产生菌
    1.6 微生物产木聚糖酶的发酵工艺
    1.7 木聚糖酶的应用
        1.7.1 在食品行业中
        1.7.2 在造纸工业
        1.7.3 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1.8 木聚糖酶研究热点
        1.8.1 基因工程
        1.8.2 蛋白质工程
        1.8.3 固定化细胞技术
        1.8.4 离子束诱变育种技术
    1.9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
    1.10 木聚糖酶的研究现状
    1.11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产木聚糖酶菌株的分离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溶液配制
        2.2.2 产木聚糖酶的菌种筛选
        2.2.3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2.2.4 液体种子的制备
        2.2.5 粗酶液的制备
        2.2.6 酶活力的定义
        2.2.7 D-木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2.3 木聚糖酶活测定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产木聚糖酶的菌种筛选
        2.4.2 产木聚糖酶的菌种形态鉴定
第三章 紫外—微波复合诱变选育高产木聚糖酶菌株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1.1 菌株
        3.1.1.2 培养基
        3.1.1.3 主要仪器设备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紫外诱变
        3.2.1.1 紫外照射致死率
        3.2.1.2 紫外诱变筛选
        3.2.2 微波诱变
        3.2.2.1 微波作用孢子的致死率
        3.2.2.2 微波照射时间对孢子致死效应的影响
        3.2.2.3 微波诱变的效果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原生质体融合选育木聚糖酶高产菌株的条件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原生质体融合过程
        4.2.2 原始菌株菌落特征
    4.3 木聚糖酶的菌株 R10 鉴定
    4.4 结论
第五章 产木聚糖酶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碳源对 R10 菌株产木聚糖酶的影响
        5.2.2 不同氮源对 R10 菌株产木聚糖酶的影响
        5.2.3 不同装液量对 R10 菌株产木聚糖酶的影响
        5.2.4 不同发酵时间对 R10 菌株产木聚糖酶的影响
        5.2.5 以 Box-Behnken 设计优化产木聚糖酶液态发酵条件
        5.2.6 R10 菌株的酶学性质研究
        5.2.6.1 不同 pH 对 R10 菌株酶活性的影响
        5.2.6.2 不同温度对 R10 菌株酶活性的影响
        5.2.6.3 不同酶解时间对 R10 菌株酶活性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情况及作者简介

(6)头孢菌素C生产菌顶头孢霉HC-4原生质体诱变选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头孢菌素C的研究进展
        1.1.1 头孢菌素C的结构式
        1.1.2 头孢菌素C与7-ACA
        1.1.3 头孢菌素C理化性质
        1.1.4 头孢菌素C类抗生素发展及临床应用
        1.1.5 头孢菌素C的生物合成途径
    1.2 抗生素生产菌种选育方法
        1.2.1 自然选育
        1.2.2 诱变选育
        1.2.3 基因工程育种
    1.3 原生质体诱变在抗生素生产菌种选育中的应用
        1.3.1 原生质体诱变
        1.3.2 原生质体诱变技术在抗生素高产菌种选育中的应用
第2章 顶头孢霉HC-4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2.1 实验材料
        2.1.1 原始菌株
        2.1.2 渗透压稳定剂与主要用酶
        2.1.3 培养基
        2.1.4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顶头孢霉HC-4的种子培养
        2.2.2 顶头孢霉菌丝体的培养
        2.2.3 顶头孢霉HC-4原生质体的游离
        2.2.4 顶头孢霉HC-4原生质体的再生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第3章 顶头孢霉HC-4原生质体诱变及诱变参数的确定
    3.1 实验材料
        3.1.1 原始菌株
        3.1.2 渗透压稳定剂、诱变剂及主要用酶
        3.1.3 培养基
        3.1.4 主要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顶头孢霉HC-4的种子培养
        3.2.2 顶头孢霉菌丝体的培养
        3.2.3 顶头孢霉HC-4原生质体的游离
        3.2.4 氯化锂浓度-紫外线照射时间与原生质体致死率关系的研究
        3.2.5 微波辐射时间与原生质体致死率关系的研究
        3.2.6 顶头孢霉HC-4原生质体的诱变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氯化锂浓度-紫外线照射时间与原生质体致死率关系的研究
        3.3.2 微波辐射时间与原生质体致死率关系的研究
        3.3.3 顶头孢霉HC-4原生质体诱变处理
    3.4 讨论
第4章 头孢菌素C高产突变株的筛选
    4.1 材料
        4.1.1 菌株
        4.1.2 培养基
        4.1.3 主要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预培养和菌体计数
        4.2.2 头孢菌素C高产菌株的初筛
        4.2.3 不同诱变剂诱变效果评价
        4.2.4 初筛所得的正突变株遗传性状稳定性研究
        4.2.5 头孢菌素C高产菌株的复筛
        4.2.6 复筛所得的正突变株遗传性状稳定性研究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预培养和菌体计数
        4.3.2 头孢菌素C高产菌株的初筛结果
        4.3.3 不同诱变剂诱变效果评价
        4.3.4 初筛所得的正突变株遗传形状稳定性研究
        4.3.5 头孢菌素C高产菌株的复筛结果
    4.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7)微波诱变在药源微生物菌株选育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微波的生物效应与诱变机制
2 微波诱变实验与影响诱变效果的主要因素
    2.1 诱变实验的一般操作程序
        2.1.1 单孢子悬液或菌悬液的制备
        2.1.2 微波辐照
        2.1.3 突变株分离
        2.1.4 目标突变株的筛选
    2.2 影响诱变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
        2.2.1 孢子类型
        2.2.2 微波辐照功率
        2.2.3 微波辐照时间
        2.2.4 微波热效应的消除
3 微波诱变技术在药源微生物菌株选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1 单一微波诱变
        3.1.1 提高农用抗生素产生菌的产能
        3.1.2 提高药源抗生素产生菌的产能
        3.1.3 提高免疫抑制剂产生菌的产能
        3.1.4 提高其他活性产物产生菌的产能
    3.2 复合诱变
        3.2.1 微波结合紫外
        3.2.2 微波结合激光
        3.2.3 微波结合超声
        3.2.4 微波诱变结合化学诱变
    3.3 微波诱变结合抗性筛选
    3.4 微波诱变在拓展药源活性菌株资源方面的应用研究
4 讨论与展望

(8)链霉菌育种方法与作用机制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物理因素诱变育种
    1.1 紫外线诱变
    1.2 激光辐照诱变
    1.3 微波诱变
    1.4 离子注入诱变
    1.5 空间作用诱变
2 化学因素诱变育种
3 生物工程改造育种
    3.1 原生质体融合
    3.2 基因工程育种
4 复合诱变育种
5 结语

(9)虾青素高产菌株的推理筛选与发酵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虾青素简介
    1.2 虾青素的生理学功能
        1.2.1 着色作用
        1.2.2 抗氧化作用
        1.2.3 抑制肿瘤作用
        1.2.4 增强免疫作用
        1.2.5 其他作用
    1.3 虾青素应用
        1.3.1 水产养殖业
        1.3.2 医药、食品和化妆品行业
        1.3.3 其他应用
    1.4 虾青素来源
        1.4.1 化学合成
        1.4.2 生物获取
    1.5 红法夫酵母
        1.5.1 红法夫酵母的生物学特性
        1.5.2 红法夫酵母合成虾青素途径
        1.5.3 破壁方法
        1.5.4 高产菌株的选育
        1.5.5 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菌种
        2.1.2 主要实验材料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溶液
        2.1.5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红法夫酵母生长曲线的测定
        2.2.2 种子培养
        2.2.3 摇瓶发酵培养
        2.2.4 紫外诱变
        2.2.5 微波诱变
    2.3 分析方法
        2.3.1 生物量的测定
        2.3.2 红法夫酵母内虾青素的破壁提取
        2.3.3 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虾青素的含量
    2.4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虾青素高产菌株的推理选育
        3.1.1 出发菌株的纯化
        3.1.2 出发菌株的生长曲线
        3.1.3 紫外线诱变红法夫酵母的研究
        3.1.4 微波诱变红法夫酵母的研究
    3.2 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
        3.2.1 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单因素实验
        3.2.2 摇瓶发酵条件PB 实验
        3.2.3 中心组合实验
    3.3 红法夫酵母破壁条件的研究
        3.3.1 不同溶剂对红法夫酵母虾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3.3.2 不同微波频率对红法夫酵母虾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3.3.3 Plackett-Burman(PB)试验及结果
        3.3.4 最陡爬坡试验及结果
        3.3.5 Box-Behnken(BB)实验设计及结果
4 讨论
    4.1 高产虾青素菌株的选育
    4.2 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
    4.3 微波辅助二甲基亚砜破壁方法
5 结论
    5.1 高产菌株的推理筛选
    5.2 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试验
    5.3 微波辅助二甲基亚砜破壁提取红法夫中虾青素工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10)一株炭样小单孢菌产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及其热诱变育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抗生素概述
        1.1.1 抗生素的来源
        1.1.2 抗生素的种类
        1.1.3 抗生素的应用
        1.1.4 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机制
    1.2 抗生素抗菌作用研究方法
        1.2.1 抗菌作用的一般实验方法
        1.2.2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1.2.3 抗生素后效应研究
    1.3 炭样小单孢菌及其活性产物
        1.3.1 炭样小单孢菌
        1.3.2 炭样小单孢菌活性产物
    1.4 微生物诱变育种
        1.4.1 微生物诱变育种概述
        1.4.2 诱变剂及诱变机理
        1.4.3 诱变剂的使用方法
        1.4.4 突变体的筛选
    1.5 抗生素高产菌的选育
        1.5.1 抗生素产生菌菌种选育的重要性
        1.5.2 诱变育种在抗生素产生菌中的应用
    1.6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2 炭样小单孢菌JXNU-1 产抗生素的体外抗菌作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种
        2.1.2 培养基
        2.1.3 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抗生素的抑菌作用
        2.2.2 抗生素的杀菌作用
        2.2.3 抗生素对G+、G-菌形态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3 炭样小单孢菌JXNU-1 所产抗生素与常用抗生素的联合抗菌作用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MIC 的测定
        3.2.2 联合抗菌作用
    3.3 本章小结
4 炭样小单孢菌JXNU-1 产抗生素的热诱变育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菌种
        4.1.2 培养基
        4.1.3 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诱变条件对菌体正向突变率的影响
        4.2.2 正突变株的复筛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四、南昌链霉菌的微波诱变(论文参考文献)

  • [1]维吉尼亚链霉菌物理诱变及外源添加氯化镧对VGM产量的影响[J]. 周跃慧,仝倩倩,袁丽霞,陈祥松,孙立洁,吴金勇,姚建铭.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8(11)
  • [2]维吉尼亚链霉菌诱变育种及发酵工艺优化的研究[D]. 周跃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01)
  • [3]褐黄孢链霉菌HCCB13086选育与发酵工艺优化的研究[D]. 杨天.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
  • [4]抗生素高产炭样小单孢菌的育种研究[D]. 李瑾.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5)
  • [5]木聚糖酶产生菌的选育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D]. 孙超.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2)
  • [6]头孢菌素C生产菌顶头孢霉HC-4原生质体诱变选育的研究[D]. 杜淑涛. 河北农业大学, 2011(08)
  • [7]微波诱变在药源微生物菌株选育中的应用[J]. 张志军,崔承彬,李长伟.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0(06)
  • [8]链霉菌育种方法与作用机制研究综述[J]. 李玉彬,钱晓璐. 现代农业科技, 2010(15)
  • [9]虾青素高产菌株的推理筛选与发酵条件优化[D]. 韩伟.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5)
  • [10]一株炭样小单孢菌产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及其热诱变育种研究[D]. 高兴强. 江西师范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南昌链霉菌微波诱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