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信免费邮箱大放送(论文文献综述)
吕睿[1](2010)在《日本手机内容产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手机从最早只作为通讯工具使用到如今成为一种新型媒体,接打电话已经成为手机的基本功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提高,通信运营商与互联网进行合作,人们通过手机可以进行网上阅读和下载,丰富且稀缺的内容能够吸引互用进行浏览和下载,众多内容提供商和服务商抓住商机相互之间形成激烈的竞争,内容产业应运而生,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商业模式。日本是手机媒体发展最快且规模最大的国家,i-mode模式是日本所独有的一种模式,其发展经验被世界各国所借鉴。日本手机媒体发展之所以取得成功,先进的技术是关键,另一个优势就是日本强大的内容产业。动漫业、游戏产业、小说产业世界闻名,这些内容产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将手机作为其重要平台,对传统的内容产业进行优化升级,符合手机媒体发展的要求,手机用户可以任意下载自己喜欢的动漫和游戏。完成的内容产业链作为保证之外,日本内容网站与手机媒体的联合是其特色,众多网站成为内容提供商,内容不断更新和丰富。研究日本手机内容产业的成功对我国是有借鉴意义的,虽然国情不同,但是类似网站与手机媒体联合这样好的做法对我国手机内容产业的发展起到帮助作用。论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对日本手机内容产业研究成果的整合,介绍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日本手机内容产业的研究现状及特点,并对本课题主要涉及的理论依据进行概述,提出论文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内容产业和手机媒体的发展进行概述,论述了内容产业的规模论,并以手机游戏、手机小说、手机报纸等为例对手机内容服务进行了阐述,对日本手机内容服务的项目进行归纳。第三部分,作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对日本手机内容产业链进行讨论,并有针对性的从上、中、下游产业链找出日本手机内容的独特之处。此外,从广告模式、阅读模式、增值服务模式三反面对手机内容盈利模式进行简析,找出其盈利的主.要手段和方式。第四部分为论文的特色创新部分,从以《读卖新闻》为例的门户网站和以动漫为例的专业内容网站两方面来剖析内容网站与手机媒体联合的特色之处。第五部分,通过前四部分的研究找出日本手机内容产业取得成功的经验之处,并对中国手机内容产业目前发展提供几点建议和思考。
罗以澄,吕尚彬[2](2004)在《盘整资源与激情释放——2003~2004中国传媒市场盘点》文中提出 传媒市场的对外开放明显提速市场规制的建设显着加快传媒市场主体成长迅速传媒参与国际竞争的势头勃起传媒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新闻传播建构生活、监视环境的能量得到释放传媒市场的走势预测中国传媒市场的演进史上,2003、2004年必将留下流光溢彩的华章。在这两年里,以盘整资源和激情释放为主旋律,中国的传媒市场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景观。这些变化与景观,进一步改变着中国传媒市场的结构,优化着中国传媒市场的生态环境,建构着中国传媒市场的主体、规则和运作机制,从而也昭示着中国传媒的市场化进程不可逆转。
王娟[3](2005)在《中国网络媒体营利模式探析》文中指出网络媒体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中国向社会公众开放接入服务后,开始迅速发展和普及。在1998年5月召开的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互联网被正式确定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至2000年,“网络媒体”在国内取代“第四媒体”开始广泛使用。 网络媒体具有媒体的传播属性和功能,相对于传统主流媒体而言,它具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一系列的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将互联网打造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它不仅是一个传递信息的平台,更是一个提供多元化服务的平台。互联网使麦克卢汉的经典名言“媒介一人体的延伸”得到进一步的释义。 论文是在中国网络媒体纷纷宣布赢利的情况下准备的。论文首先从网络媒体的发展和特性入手,分析网络媒体的属性,指出网络媒体是一个新兴的媒体,它不仅具有媒介的属性,还具有商务属性、社会属性、娱乐属性、工具属性等。同时,论文在分析对比传统主流媒体的经营方式及特点的同时,力图找出其中的差异,为网络媒体的营利模式提出可能的方向。 论文的重点是对中国网络媒体现有营利模式的分析。论文将网络媒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新浪、搜狐、网易等为代表的综合性门户网站,另一类是专注于某一领域的专业网站,例如新闻网站、娱乐网站、电子商务网站、搜索引擎网站、IT网站、财经网站等。论文对这些网站的经营方式逐一分析,整理出十类营利模式:信息内容收费,网络广告,电子商务,手机短信收费,网络接入,宽带新服务,在线游戏,即时通讯,企业服务及其他模式,并将网络媒体从宏观上按资源的所有权划分为自有资源、分销商资源与代理商资源。互联网开始了从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的转变。 论文在最后指出互联网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并且提出新的营利模式“内容+平台”。
丁兴富[4](2004)在《论从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到国家教师教育虚拟大学》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在我国组织重点普通高校包括师范大学进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的基础上,组建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简称网联),构筑全国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组建网联的指导思想是:整合并优化配置我国教师教育资源,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学分互认以及构建全国教师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走出一条创办我国第一所国家专业(教师教育)虚拟大学的新路。本文尝试对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的组建及其向国家教师教育虚拟大学的过渡进行分析论证。
楚行云[5](2003)在《电信免费邮箱大放送》文中认为
常晋芳[6](2002)在《网络哲学引论 ——网络时代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文中研究指明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关注时代命运、把握时代脉搏,展望未来前景,是哲学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也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人类正在从工业时代走向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或者说人类正在经历从A到B或D,即从原子(atom)时代向比特(bit)时代或数字(digital)时代的变革。而这一切应当归功于20世纪下半叶以来,以互联网(Internet)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革命。与历史上其他技术革命相比,这一次的变革范围更广——不限于技术层面,影响更深——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前景更加难以预测。这场变革有哪些具体方面,它以怎样的方式和程度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何迎接它的挑战,如何看待和评价这场变革……以上诸多问题决不只是专家学者们研究的课题,更是每一个当代人应当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因为网络的浪潮正在且必将把世界上每一个人(如果他不会拒绝当代文明的话)和每一个角落卷入其中。总之,网络和网络化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术现实,它正在导致包括生存方式、交往方式、组织方式、思维方式在内的人类整个存在方式的全面而深远的变革。另一方面,当代哲学本身也面临着主题的转换和形态的转变。传统哲学以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社会历史观、价值论、美学为主的框架和模式面临着时代的挑战。哲学形态的发展呈现出不断分化和综合化的主要趋势:一是不断分化和衍生出新的分支学科,如政治哲学、经济哲学、社会哲学、文化哲学、科学哲学、发展哲学等;并在与其他学科领域以及实践课题的互动中,对于每一个重大的科学成就都进行了哲学理论的概括与反思,产生了许多综合性、横断性、交叉性的新领域,如“老三论”和“新三论”;二是综合化,即把原有哲学分支学科统一起来,对人的生存和发展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这些成果一方面大大丰富和深化了哲学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哲学主题的转换和形态的变革。网络哲学的兴起是这一趋势发展的最新成果。因此,网络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呼唤着深刻而全面的哲学反思,哲学也面临着重大而深刻的挑战,需要对当代最具前沿性意义的网络现实进行理论概括和反思,即用网络的方式研究哲学,从哲学的角度思考网络。“网络哲学”的产生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哲学理论本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网络哲学是对当代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人类存在方式(包括生存方式、交往方式、组织方式、思维方式等)的全面变革进行理论概括和哲学反思的新兴哲学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以网络为平台和中介的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世界的网络化关系与活动。主要研究方法有理论联系实际、现实与逻辑统一、从抽象到具体、时空综合和多维互补、理性分析与价值评价相结合、系统和结构方法、社会调查方法等。<WP=3>从研究对象与研究方式上讲,属于广义的人学或文化哲学。网络哲学的建构原则有开放性、宽容性、创新性、思想性、中介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网络哲学研究的主要价值和意义在于:第一,对网络实践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理论概括和反思,以期为网络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照和价值规范,也为我国信息网络化、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科教兴国等重大战略提供一定的哲学参考;第二,促进哲学主题的转换与形态的变革,使哲学在与时代精神的互动中永葆青春;第三,在与其他学科特别是技术科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的交流互动中丰富和深化哲学的新领域、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第四,为我国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提供理论支持。网络哲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概念论与实体论、存在论与本质论、文化论与价值论。导言首先分析了网络与哲学的亲缘关系,探讨了网络哲学建构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其次分别确立了网络哲学的建构原则、哲学定位、当代追求以及研究方法,并简要介绍了网络哲学的结构与内容。第一编是网络哲学的基础,研究网络及其他相关概念、网络的主体、客体与中介系统,主要内容有:第一章探讨作为哲学概念的网络及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网络概念有三种不同层次的涵义:一是技术层次,指net、network、internet、web等各种网络系统;二是社会文化层次如cyber-space、cyber-culture为代表的社会关系与文化形式意义上的概念;三是哲学层次,从实体型概念到关系型概念,可定义为存在于一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或系统中的关系的实质。还探讨了网络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如信息、知识、智能、智慧、网络化、网络社会、信息化、信息社会、知识经济、虚拟实在、赛博空间等——的关系。第二章论述网络的主体。首先对网络主体进行社会学考察,分析了网络主体的分层,不同网络主体的互动与冲突,网络主体的行为模式。其次从主体内涵、行为模式、主体间性等角度对网络主体进行哲学考察。再次对网络主体进行全面的价值评价。最后,分析了网络主体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与前景。第三章论述网络的客体与中介。首先论述了网络硬件、网络协议与网络软件;其次论述网络的中介系统即是信息。论述了信息的本质、信息技术、信息的运动过程等问题。最后对信息进行?
李燕京,徐锋[7](2001)在《2001年消费市场十大悬念》文中研究指明提出十大悬念的本愿 十大消费悬念,严格说不一定能代表现在消费市场上那成千上万的问号,从另一方面说,我们提出这些疑团,如果仅仅是让诸位看官皱皱眉头,那绝对不是我们的本意。 对于消费市?
二、电信免费邮箱大放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信免费邮箱大放送(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手机内容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2.1 内容产业的定义 |
1.2.2 日本内容产业的现状 |
1.2.3 手机内容的研究 |
1.2.4 手机内容产业链的研究 |
1.2.5 内容产业运作模式及其它问题研究 |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4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手机内容产业之兴起 |
2.1 内容产业发展概况 |
2.1.1 中日韩三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现状 |
2.1.2 内容产业的规模论 |
2.2 手机媒体是内容产业的最大载体 |
2.2.1 手机媒体发展势头迅猛 |
2.2.2 手机内容服务形式多样 |
第三章 日本手机内容产业运作研究 |
3.1 日本手机内容产业链探析 |
3.1.1 产业链上游呈现出日本特色 |
3.1.2 三大运营公司主导产业链中游 |
3.1.3 产业链下游体现日本手机媒体发展 |
3.2 日本手机内容产业盈利模式简析 |
3.2.1 基于i-mode技术的广告模式 |
3.2.2 以手机报为主的有偿阅读模式 |
3.2.3 以动漫和音乐为主要内容的增值服务模式 |
3.3 日本手机内容业务模式研究 |
3.3.1 日本手机内容业务运营模式研究 |
3.3.2 日本手机内容业务商用模式研究 |
第四章 日本手机内容产业特色研究 |
4.1 日本特色内容网站提供丰富便捷的资源 |
4.1.1 特色内容网站作为基础 |
4.1.2 以I-mode为代表的通信技术作为保障 |
4.2 日本手机内容生产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
4.2.1 日本手机媒体内容高度平台化 |
4.2.2 经济化 |
第五章 日本手机内容产业对我国的启示 |
5.1 日本手机内容产业的国家政策 |
5.1.1 日本政府发展数字内容产业之政策促进 |
5.1.2 日本政府发展数字内容产业之立法扶持 |
5.1.3 日本数字内容产业政策与法规调整趋势 |
5.2 日本手机内容产业对我国的启示 |
5.2.1 中国手机内容产业所存在的问题 |
5.2.2 针对问题的对策与思考 |
5.2.3 日本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几点启示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中国网络媒体营利模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引言 |
第一章 网络媒体的发展及其属性分析 |
第一节 网络媒体的发展 |
第二节 网络媒体属性分析 |
第三节 网络媒体的受众分析 |
第二章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经营方式比较 |
第一节 传统媒体经营的特点 |
第二节 网络媒体经营的特点 |
第三节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经营方式的异同 |
第三章 网络媒体营利模式 |
第一节 营利模式综述 |
第二节 营利模式的分类 |
第四章 国内网络媒体未来发展及利模式的探析 |
第一节 国内网络媒体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网络消费时代的到来 |
第三节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
第四节 网络媒体未来的营利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网络哲学引论 ——网络时代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提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网络与哲学的亲缘 |
一、 网络时代,哲学何为 |
1. 网络时代扫描 |
2. 网络的哲学化与哲学的网络化 |
3. 网络哲学的现状 |
4. 网络哲学的意义 |
二、 网络哲学的建构原则 |
三、 网络哲学的哲学定位 |
四、 网络哲学的当代追求 |
1. 网络哲学的时代品格 |
2. 网络哲学的问题意识 |
3. 网络哲学的当代主题 |
五、 网络哲学的结构与内容 |
1. 网络哲学的概念论与实体论 |
2. 网络哲学的存在论与本质论 |
3. 网络哲学的文化论与价值论 |
六、 网络哲学的研究方法 |
第一编网络哲学的概念论与实体论 |
第一章 网络的概念15- |
第一节 网络的哲学本质 |
一、 网络概念的三层次 |
二、 网络作为技术概念 |
三、 网络作为社会文化概念 |
四、 网络作为哲学概念 |
第二节 网络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网络与其他相关概念 |
第二章 网络的主体 |
第一节 网络主体的社会学考察 |
一、 网络主体概况 |
二、 网络主体分层 |
三、 网络主体间的冲突与互动 |
四、 网络主体的行为特征 |
第二节 网络主体的哲学考察 |
一、 网络主体性 |
二、 网络主体间性与主客体间性 |
三、 网络主体的自我反思与评价 |
第三节 网络主体的价值评价 |
一、 网络主体的矛盾与困境 |
二、 网络主体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三章 网络的客体与中介 |
第一节 网络的客体 |
一、 网络的客体结构 |
二、 网络的硬件 |
三、 网络的协议和软件 |
第二节 网络的中介系统:信息 |
一、 信息的本质 |
二、 信息技术 |
三、 信息的运动过程 |
第三节 网络的客体与中介的价值评价 |
第二编 网络哲学的存在论与本质论 |
第四章 网络生存方式 |
第一节 生存方式的哲学与历史界定 |
一、 生存方式范畴的哲学界定 |
二、 人类生存方式的历史变革 |
三、 生存方式变革的特征与趋势 |
第二节 网络生产方式 |
一、 网络生产力 |
二、 网络生产关系 |
三、 网络经济 |
四、 网络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
第三节 网络生活方式 |
一、 网络生活方式 |
二、 网络生活方式的具体样式 |
三、 网络生活方式的本质特征 |
第四节 网络生存方式的价值评价 |
一、 网络生存方式的现实困境 |
二、 网络生存方式的深层悖论 |
三、 网络生存方式的前景 |
第五章 网络交往方式 |
第一节 交往方式的哲学与历史界定 |
一、 交往方式范畴的哲学界定 |
二、 人类交往方式的历史变革 |
三、 交往方式变革的特征与趋势 |
第二节 网络交往方式的结构与过程 |
一、 网络交往方式的结构 |
二、 网络交往方式的工具 |
三、 网络交往方式的过程 |
四、 网络交往的具体模式 |
第三节 网络交往方式的本质特征 |
第四节 网络交往方式的价值评价 |
一、 网络交往方式的正面价值 |
二、 网络交往方式的负面价值 |
三、 网络交往方式的困境与出路 |
第六章 网络组织方式 |
第一节 组织方式的哲学与历史界定 |
一、 组织方式范畴的哲学界定 |
二、 人类组织方式的历史变革 |
三、 组织方式变革的特征与趋势 |
第二节 网络组织的现状与前景 |
一、 传统组织的网络化 |
二、 新型网络组织 |
三、 虚拟社区(网络共同体 |
四、 网络组织的发展前景 |
第三节 网络组织方式的本质特征 |
第四节 网络组织方式的价值评价 |
一、 网络组织方式对政治结构的二重性意义 |
二、 网络组织方式对经济结构的二重性意义 |
三、 网络组织方式对社会结构的二重性意义 |
四、 网络组织方式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二重性意义 |
第七章 网络思维方式 |
第一节 思维方式的哲学与历史界定 |
一、 思维方式范畴的哲学界定 |
二、 人类思维方式的历史变革 |
三、 思维方式变革的特征与趋势 |
第二节 网络思维方式的结构与过程 |
第三节 网络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 |
第四节 网络思维方式的价值评价 |
一、 网络思维方式的正面价值 |
二、 网络思维方式的负面价值 |
三、 网络思维方式的前景 |
第三编 网络哲学的文化论与价值论 |
第八章 网络文化 |
第一节 网络的文化与文化的网络 |
一、 文化与网络文化概念 |
二、 网络的文化特性 |
三、 文化的网络形态 |
四、 网络文化的二重性价值 |
第二节 网络语言 |
一、 网络语言的现实状况 |
二、 网络语言的分类 |
三、 网络语言的特点 |
四、 网络语言的前景 |
第三节 网络文化时空 |
一、 网络时空的哲学意蕴 |
二、 网络文化的时间嬗变 |
三、 网络文化的空间嬗变 |
四、 网络文化时空嬗变的原因及前景 |
第九章 网络的价值与规范 |
第一节 网络的价值 |
一、 价值与网络价值概念 |
二、 网络的社会文化价值 |
三、 网络价值的十大悖论 |
第二节 网络的伦理规范 |
一、 网络对现有伦理规范的冲击与挑战 |
二、 网络的伦理困境 |
三、 网络伦理规范的建构 |
第三节 网络的法律规范 |
一、 网络对现有法律规范的冲击与挑战 |
二、 网络安全与网络犯罪 |
三、 网络法律规范的建构 |
结语:网络与人类的未来 |
一、 网络哲学的现在与未来 |
二、 网络与人类的未来 |
三、 网络与共产主义理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电信免费邮箱大放送(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手机内容产业研究[D]. 吕睿. 武汉理工大学, 2010(02)
- [2]盘整资源与激情释放——2003~2004中国传媒市场盘点[J]. 罗以澄,吕尚彬.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04(Z1)
- [3]中国网络媒体营利模式探析[D]. 王娟. 武汉大学, 2005(05)
- [4]论从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到国家教师教育虚拟大学[J]. 丁兴富. 中国远程教育, 2004(01)
- [5]电信免费邮箱大放送[J]. 楚行云. 电脑校园, 2003(01)
- [6]网络哲学引论 ——网络时代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D]. 常晋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02(02)
- [7]2001年消费市场十大悬念[N]. 李燕京,徐锋. 中国消费者报,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