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EOLOGY-GEOCHEMISTRY(Vol.30,2002) CONTENTS(论文文献综述)
严江勇[1](2019)在《青藏高原低速层分布及其意义 ——来自青藏高原中北部速度结构的证据》文中提出青藏高原拥有巨厚的地壳,为了解释其巨厚地壳的形成,提出了地壳俯冲模型、地壳挤压叠覆加厚模型、底侵加厚模型等多种模型。因此探讨青藏高原地壳的结构、组分成了学者们所关注的问题。在对青藏高原地壳的结构的讨论中,壳内低速层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是研究青藏高原形成与演化不可忽视的问题。作者对青藏高原的地质以及地球物理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青藏高原壳内低速层的分布进行了总结,介绍了接收函数方法、接收函数复谱比反演方法、H-k叠加方法的基本原理,然后对本文的数据处理流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本文所用的台站按照野外分布可以分为85°E附近的西线、89°E羌塘中部的中线以及沿青藏公路的东线。分别对西线、中线和东线的数据进行处理,获取各个台站下方100公里以内的一维S波速度结构,并对近南北向的几条剖面进行三次样条插值,得到沿纬度分布的二维速度结构图像。研究结果表明:获得的6条二维S波速度结构图上都有低速层出现,支持青藏高原普遍存在低速层的观点;低速层主要分布在40km以浅范围内,以埋深1540km深度范围内的中下地壳低速层规模最大。这些低速层多以成块出现,块体之间具有一定的连通性,但是并不连续,低速层的剪切波速度在3.6km/s以下。结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岩石学的资料认为,青藏高原中北部埋深为1550km范围内的岩层满足发生部分熔融的条件。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汇聚、碰撞和俯冲的过程中所诱发的多种生热过程是岩层部分熔融的热源。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南地区的低速层是由于刚性的印度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发生碰撞、摩擦生热,使得拉萨-冈底斯地块的中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一低速-高导层;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北的羌塘地块,则是由于刚的、冷的印度板块俯冲到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下,引起热的地幔对流,热物质在羌塘中部上涌,使得羌塘中下地壳变热并发生部分熔融,形成较大规模的低速层。
吉艳艳[2](2016)在《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文中指出国际学生教育是国际交流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输出国和接收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来华国际学生是指持外国护照在我国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的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注册接受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的外国公民。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对我国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高教事业国际化、抢夺国际人才资源、增加国际贸易收益、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际学生来华学习,不仅受我国稳定的社会局面、较强的综合国力,生源国和中国的国际关系、双边贸易,中国的奖学金政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认可、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微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现代意义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大致经历了初创、中断和恢复发展三个阶段。建国初期至1966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处于初创阶段,其教育管理实行与当时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其时来华学生规模小,生源国仅限于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周边民族独立国家,少数非洲国家和极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接收院校少,教育层次普遍较低,学习专业主要集中在语言和理工类学科。1966年至1972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中断。至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与多国建交。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于1973年正式恢复大规模招收来华国际学生。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来华国际学生实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体制也由单一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和多元化,国际学生规模迅速增加,生源国几乎涵盖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学生层次均匀分布,学习专业几乎涵盖中国对国际学生开放的所有专业。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及世界人民对中国认知的提高,来华国际学生规模仍会呈现增加的趋势。然而在来华留学的新发展态势中,许多来华国际学生教育问题也随之产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事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如外语授课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整体水平的提升、教育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改善等。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要取得长足发展,保证“2020年50万”目标的顺利实现,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在分析总结1973年以来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础上,借鉴并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对当前和今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现实意义、研究价值;对本文研究对象及来华国际学生进行界定,并对选题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已有的选题所处领域的既有成果及研究史进行梳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基础。此部分主要介绍现代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即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发展状况,生源结构、经费来源、接收院校分布、专业结构等,并总结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特点。第三部分:新时期(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之演变。本部分主要从1973年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教育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介绍了1973年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时代背景;介绍了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并分析1973年—2013年封闭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逐渐过渡到以高等院校为办学主体的开放的教育体制,以及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政策和制度,如招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制度、实行来华国际学生学位制度、学籍和学历管理制度、汉语水平考试和预科学习制度等。第四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来”之影响因素,“来”之源以及“来”之途径。本部分首先运用推拉理论分析影响来华国际学生的影响因素,如中国政治、社会环境、外交关系、教育质量、就业和创业环境等;然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结构和洲别分布;最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的经费来源,如中国政府奖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交换生及自费生规模及分布等。第五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学”在哪里、学什么以及以什么身份学的问题,从而具体分析了不同阶段来华国际学生接受院校分布、专业分布及学历结构等。第六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本部分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对来华国际学生的“管”,主要阐述了高等院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政治管理、实习管理及参与社会活动方面的管理等。第七部分:总结与反思。本部分将总结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规律,反思国际学生教育中的问题,并与国际上国际学生教育较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比较,以期得出历史经验、提出发展要求,即提出寻求适合于我国当前及未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的建议。
钱坤[3](2016)在《南海扩张过程及海陆变迁演化:民都洛新生代地层记录》文中研究表明南海南、北共轭大陆边缘盆地的对比研究是深入了解南海扩张过程及古地理格局的重要途径。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对南海南缘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研究还非常薄弱,极大地限制了对南海扩张及海陆变迁等基础地质问题的整体认识。巴拉望-民都洛微陆块处于南海东南缘,由于南海洋壳俯冲,巴拉望-民都洛微陆块与菲律宾活动带碰撞造山,沉积于巴拉望-民都洛微陆块的始新世-中新世海相层序得以完整出露,成为唯一可以直接对南海南缘盆地沉积层序进行详细研究的陆上区域。本文综合了南海及其周缘盆地沉积地层和沉积环境的研究进展,对南海扩张过程和古地理格局演化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盆地破裂不整合面、民都洛新生代地层砂岩碎屑锆石和Hf同位素等的研究,结合野外地质观察,对南海的扩张时间和方式取得了新的认识,并主要通过台湾与民都洛新生代地层碎屑锆石的对比,对民都洛的物源进行了探讨。通过资料收集与对比发现,南海南、北缘盆地破裂不整合面存在明显的穿时性,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变年轻,对应南海海底扩张从东北向西南渐进式打开。南海东北部台湾新生代地层破裂不整合面位于33-39Ma之间,与台湾岛对应的南海东南部民都洛陆块破裂不整合的时代推测在早-中渐新世(33-28Ma),暗示南海洋壳开始形成的时间可能在33-39Ma之间,有部分较老的洋壳可能已经向东俯冲消减掉。南海经历了从早期北陆南海逐渐演变为现今北海南陆的过程,南海北缘早期存在一个向东开口的海湾,可能为古南海的一部分。伴随南海的扩张,海侵范围由东向西逐渐扩展,从一个狭窄的海湾,形成今日的形貌。在民都洛岛共采集5个样品,分别为晚始新世P-06(Lasala组)、晚始新世-早中新世S-03-2和中新世S-04-1、S-04-3、S-04-4。大部分锆石Th/U比值大于0.3,结合锆石形态学,推测为岩浆来源锆石。锆石颗粒年龄主要集中在燕山期,其次为古元古代,五个样品的年龄峰值分别为115Ma、161Ma、88Ma、115Ma、165Ma。εHf(t)值以负值为主,表现出较大的变化范围(-39.0﹢9.3),总体来讲,中新世地层样品比晚始新世-早中新世样品εHf(t)值具有更多的正值,尤其以燕山期为甚,印支期和加里东期次之,但正值的增多并不明显,元古代则具有类似的εHf(t)值。通过以上特征推测,整个民都洛岛新生代地层是大陆属性的,是巴拉望微陆块的一部分,主要源区为华南沿海地区。同时我们把民都洛新生代地层与台湾做了比较,发现南海北缘盆地物源在25Ma左右发生明显的改变,早期主要为华南沿海的近源剥蚀沉积,而不是来自南海西南部。在31-25Ma期间,源区逐渐向内陆迁移,在25Ma后,扬子地块物源逐渐增多。而在南海南缘,我们并没发现类似的变化,推测在25Ma后,由于南海的扩张,南海洋盆阻挡扬子地块的物源向南输送,南海南缘盆地仍以陆块内部中生代花岗岩及火山岩为主要物质来源。
姜辉[4](2012)在《俯冲带断层粘滑运动机制数值模拟研究 ——以日本俯冲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新生代,西太平洋岛弧和边缘海地区已成为强烈的构造活动区。至晚第三纪以来,在西太平洋岛弧带上还发生了强烈的火山作用。在西太平洋岛弧的外侧发育着地球表面上最深的地沟带,即深海沟带。西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在日本海形成俯冲带,称为日本海俯冲带。日本俯冲带构成了西太平洋边缘俯冲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俯冲带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地震发生数量占全球20%。日本俯冲带位于日本岛弧东侧,北起千岛,南至菲律宾海。沿千岛群岛和日本本州岛的东侧,太平洋板块正以不同倾角向欧亚板块俯冲。在本州东部的日本海沟,震源分布显示的消减板片平均厚度大约80-100千米,倾角29,下插的最大深度接近600千米。太平洋板块的北西向运动和俯冲,对从北海道到本州的日本东北部产生SEE-NWW向挤压。地震断层面解显示,日本海的东边缘也同样是SEE-NWW向挤压变形,可能是阿穆尔板块的东向移动产生的。由于日本俯冲带处于这样的挤压环境下,导致该带发生的大部分地震都具有逆断层性质。西太平洋地区震源分布图显示,沿着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本州岛北部,分布有大量浅源逆断层型地震,而中深源地震多分布在岛弧下面的俯冲带中。这种地震震源机制也印证了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相聚,意味着该区域处于压缩应力状态。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9.0级特大地震,是日本有历史记载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震后数十分钟内日本东海岸又遭受最高浪达10m的海啸袭击。自1973年以来,日本海沟的俯冲带已经发生过9次7级以上的地震事件。大多数近海地震都发生在日本同一个俯冲带上。1611年、1896年和1933年的近海地震都在日本东北的太平洋沿岸引起毁灭性的海啸。日本俯冲带地震发生十分频繁,且有很多震级很大的事件,可为研究逆断层地震孕育和发生机理提供数据支持。同时,理解俯冲带上逆断层地震发生过程也对以后的地震预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已有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日本俯冲带的地震活动对我国的地震活动有重要的影响。数值模拟方法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已大量用于地学领域。因此,本文结合地震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观测数据,使用有限单元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地震粘滑失稳过程,探讨俯冲带地震发生的粘滑机制和构造变形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一、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根据目前日本俯冲带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依托各种地质研究和地球物理探测成果,多方位全面了解研究区深部地质结构与构造。利用Ansys并行计算系统,建立日本俯冲带高分辨率有限元模型。使用高精度的GPS观测结果为边界约束,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俯冲带内地震发生过程,探讨地震发生机理。(1)建立日本俯冲带动力学模型。基于并行Ansys数值模拟软件平台,结合各种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研究成果,建立日本俯冲带二维数值模型,确定模型地质分层,及各层介质属性。西太平板块以平均83mm/a的速率向欧亚板块俯冲,且可能存在俯冲倾角的变化。俯冲断层活动不但与动力边界和岩层介质性质有关,也受到俯冲带几何形态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在模拟日本俯冲带上粘滑事件发生的动力学过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俯冲带几何形态变化对事件发生的影响。本文共建立了四个模型模拟了日本俯冲带地震粘滑失稳过程:1)俯冲带在岩石圈内部弯折模型;2)俯冲带在岩石圈底部弯折模型;3)俯冲带无弯折,倾角23°模型和4)俯冲带无弯折,倾角30°模型。四个模型研究对象都是同一剖面,因此虽然模型有变化,但相同岩层(如上地壳等)使用的介质参数相同。根据俯冲带深部结构特点,模型俯冲板片包含上下两层和深浅两部分,而两侧板块则分为四层。为了使模型与实际地质体更加接近,增加结果的真实程度,本文的模型中下地壳以下使用的是粘弹性介质单元,介质参数主要包括杨氏模量、泊松比、粘滞系数、地层厚度、密度等。在模型建立过程中,引入了有限单元法中的接触对的概念,在各个岩层与俯冲带的接触边界设置接触对,模拟上覆板块与俯冲带的摩擦过程。四个模型采用相同的网格划分方法,由于本文主要研究俯冲带上粘滑事件的发生过程,因此对俯冲带地区(接触边界)的单元进行了加密处理。一来增加了重点部位的单元密度,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精度,二来只对局部加密也可以节约模型计算时间成本。四个模型施加的边界约束也相同。主要包括两方面,位移边界约束和压力边界约束。根据GPS观测速度及模型模拟的时间尺度计算施加的位移大小,压力边界则主要为深部岩石围压和大洋海水压力。计算过程中,模型还考虑了重力作用。由于采用粘弹性介质,且计算时间尺度很大(十万年),因此初始应力场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本文先还原初始应力场之后,再加载上述边界约束,模拟日本俯冲带上粘滑运动的动力学过程。(2)创建日本俯冲带粘滑事件目录。根据上述建立的日本俯冲带数值模型,综合考虑块体相互作用、板块碰撞、俯冲带推挤、重力加载、粘弹性变形和深部介质等因素,模拟日本俯冲带地块构造变形和粘滑失稳规律,分析粘滑事件参数,建立日本俯冲带粘滑事件目录。粘滑事件目录的建立是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经过复杂的后处理分析而得到(每个模型方法相似):通过模拟结果文件的解码,提取接触面上所有节点的滑移量信息及坐标。由于深部地幔地震发生机理十分复杂,是否存在粘滑机制仍有疑问,因此本文只讨论300km以上深度范围的事件。模型计算时长为十万年,共计算20000步。根据断层面滑动状态,判别各子步是否发生突然错动,从提取的节点滑移量数据中筛选出各个子步中的最大滑移量作为该时刻的目标事件,并将具有最大滑移量的节点的深度作为目标事件的发生深度。由此得到不同模型的粘滑事件目录及事件发生深度分布。根据得到的粘滑事件滑移量和深度分布,分别创建不同模型粘滑事件目录,并对每个模型分别绘制滑移量及深度随时间变化分布图,分析每个模型粘滑事件发生大小及发生深度的规律。绘制不同滑移量分档和深度分档内粘滑事件数量统计分布图,对比不同模型在各个滑移量和深度分档里粘滑事件统计数量分布,分析各个模型模拟结果的异同,及俯冲带形态变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结合实际观测到的历史大震记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之间的异同。(3)研究逆断层地震构造变形特征和能量转移过程。通过变化边界条件及模型,进行反复模拟计算,反演研究区内板块运动及地震发生过程,研究主要结构类型、物理参量和边界条件等的变化对日本俯冲带构造变形的影响。并将模拟结果与地质调查、地球物理探测、GPS观测和地震活动研究成果进行对比,优选最合理的物理模型和边界条件,模拟日本俯冲带粘滑失稳过程,分析应变、能量在不同地块之间的分配和转移及其影响因素,以及该区域内地震发震机理。二、主要研究结果由于西太平板块在向日本海俯冲过程中可能存在角度变化,因此本文在构建模型时考虑了俯冲带不同几何形态情况建立了四个不同的模型,以便在分析俯冲带上地震粘滑失稳过程的同时,也兼顾考虑太平洋板块俯冲过程中几何形态的差异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由于深部地幔地震发生机制比较复杂,是否存在粘滑现象仍存疑虑,因此本文中只讨论300km以上区域。根据上述模型十万年时间尺度的模拟分析,得到以下初步认识:(1)分析粘滑事件发生时应力变化曲线,可见粘滑事件发生前后及发生滑动的过程中,应力经历了积累、释放到再积累的过程。说明事件的发生经历了断层闭锁、解锁到闭锁的一个粘滑失稳的过程,说明可以通过断层摩擦运动数值模拟地震发生的过程。(2)模拟俯冲带粘滑事件的断层滑移量与地震断层错动量相当,随着滑移量的增加,粘滑事件数量越来越少。5-10m滑移量事件较多;滑移量超过20m的事件数量大大减少。绝大多数事件滑移量都在30m以下。(3)四种模型模拟得到的结果显示,粘滑事件大多发生在100km以内的深度区域。岩石力学性质变化和断层几何形态变化的深度是粘滑事件多发的区域,主要表现为存在两个明显的条带状事件密集区。分别为20-30km范围和100km附近深度。其中深度为20-30km范围内地震数量最多,且事件量级也较大;100km附近深度虽然也有大量事件发生,但总体数量较前者少,且以相对小事件为主,较大量级事件比较少。通过与收集到的研究区内历史地震进行对比,发现此结论与实际地震深度分布较一致。(4)俯冲带角度变化及发生变化的深度不同对模型模拟结果有影响。俯冲带在岩石圈底部弯折模型,得到的粘滑事件数量最多。俯冲带无弯折,倾角30°模型模拟得到的粘滑事件数量最少。但值得注意的是,前者多为滑移量5m以下的相对小事件。而后者滑移量较大事件的数量是最多的。(5)俯冲带角度大小及深度变化对事件发生深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俯冲带在岩石圈内部弯折模型和俯冲带无弯折,倾角30°模型粘滑事件发生深度分布比较相似,且20-30km区域事件数量最多,与历史地震数据较一致。俯冲带在岩石圈底部弯折模型在200km附近有大量事件,但都是较小事件。俯冲带无弯折,倾角23°模型在100km处事件数量要高于20-30km范围,但也都是以较小事件为主体。(6)粘滑事件的大小、时间间隔、发生深度是随机性和有序性的统一,宏观上有序(准周期性、特征震级和多震层密集),微观上随机(时间、深度、滑动量等都不能完全相同)。三、创新点和存在问题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使用断层接触模型和粘弹性介质载体模拟了俯冲带粘滑运动的动力学过程;(2)创建了日本俯冲带粘滑事件目录,分析了粘滑事件时空分布规律;(3)研究了俯冲带几何形态差异对俯冲带断层粘滑活动的影响。由于此类研究可参照的事例很少,同时受软、硬条件限制,加上时间仓促,文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分析模型进行了较大简化,对比分析模型较少,时间步长不够短,初始应力场无法精确评估,地幔深部状态和活动状态不清楚等,这些有待于将来进一步深入研究。
李焕敏[5](2009)在《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门户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网格技术是在网络的高速发展基础上出现的,它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将地理上广泛分布的各种资源组织起来,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源“孤岛”,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然而,由于网格环境的复杂性,制约了网格技术的发展,为提供一种使用户快速访问网格环境的接口,网格门户的建设逐渐发展起来。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门户的应用研究,这个课题的选题基于国家863计划“基于网格的海洋环境数据共享与信息服务技术的研究”(No. 2006AA09Z139)课题。本文选用当前比较流行的门户框架GridSphere框架,结合海洋环境信息数据共享服务的实际需求,设计开发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门户。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首先,介绍了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门户的研究背景和网格门户相关技术,选定基于GridSphere框架,采用Portlet技术设计与研究。然后,根据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平台体系结构,分析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门户的需求,设计出具体的网格门户体系结构,将每一个应用组件封装为独立的Portlet,并对网格门户的安全策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根据对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门户实现的具体功能的分析,以基本的Portlet编程方式为例,介绍了应用组件原型实现,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应用组件示例图。
张敏[6](2008)在《岩、矿石显微组构特征对水银洞金矿成因的指示作用》文中指出水银洞金矿床位于灰家堡金、汞、铊矿带东段,是黔西南金矿矿集区发现较晚、规模较大、品位较高的隐伏岩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地层及其与下伏的茅口组石灰岩之上的炭硅质岩(俗称“大厂层”)中,矿床由若干矿体组成,多个矿层垂直空间上下重叠,矿体产于构造高点上。单个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顺层产于地层中,矿体产状与围岩产状一致。选择该矿床对其成因进行研究,有助于总结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为区内同类型金矿找矿提供基础资料,具重要的经济意义及理论意义。本文共分七个章节,首先对水银洞金矿的区域地质、水银洞金矿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简介,然后重点对水银洞金矿岩、矿石特征及显微组构研究,对水银洞金矿形成作用讨论,并初步建立了水银洞金矿成矿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区内找矿前景作出初步讨论分析。从前人对水银洞金矿研究最薄弱的环节—岩、矿石显微组构研究,作为切入点;系统采集水银洞金矿ZK810、ZK802+1钻孔及其它几个辅助研究钻孔、岩矿生产坑道的岩矿样品共计150多件,作岩、矿石显微组构的系统研究,辅以岩、矿石地球化学特征,收集前人作的电子探针资料等来讨论水银洞金矿的形成条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水银洞金矿床由矿体群组成,单个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顺层产出,单个矿体厚度0.47~2.50m,厚度变化系数47~118%,为厚度变化均匀~较均匀矿床;矿体品位4.55~13.5×10-6,品位变化系数51.45~64%,为品位变化均匀矿床。(2)水银洞金矿控制Ⅰ#金矿体产出的炭硅质岩为沉积岩,控制Ⅱ#、Ⅲ#诸多矿体的不纯碳酸盐岩为沉积岩,夹于其间的硅质灰岩中硅质与钙质同生沉积;与金矿化有关围岩中硅质为胶体SiO2—陈化—玉髓—自生石英,为沉积—成岩成因。(3)水银洞金矿体寄主岩石多为不纯灰岩,其中富含生物碎屑及玄武岩屑,为龙潭煤系中成分复杂的碳酸盐岩夹层。(4)产于龙潭组底部茅口灰岩顶部岩溶不整合介面上的硅质岩,为喷流沉积成因。(5)金矿石具再生边组构,粒内孔隙组构,铸模孔隙组构,镶边式生物矿化组构,铸模式生物矿化组构,反映沉积成岩期矿石组构特征,是典型的沉积—成岩组构。(6)硫同位素、岩石化学组分、微量元素组合、特征元素(Sc、TiO2)、元素对比值(Sr/Ba、Th/U)、稀土元素均显示了区内龙潭组为泻湖—潮坪—碳酸盐台地频繁交替的沉积环境,沉积时有玄武质的加入;金矿石物质来源于地层。(7)水银洞金矿产于“大厂层”及龙潭组中,水银洞金矿晚二叠世龙潭期为一局限的泻湖—潮坪—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西部频临峨眉山玄武岩频繁喷发,水下有热泉活动,使龙潭组及“大厂层”形成金高背景地层。(8)沉积岩成岩作用演化成的富金成矿溶液是巨量的。(9)沉积岩中金矿就位于古地下水排泄地段。(10)水银洞金矿床具备了充足的成矿物质供给的先天条件;具备了古地下水因承压作用导致成矿流体长期循环的能量支撑条件;具备了成矿溶液长期集中输送及集中排泄条件;具备了成矿空间较局限,使矿质沉淀形成相对均匀富矿条件;因此可形成特大型金矿床。(11)建立了水银洞金矿床成矿模型框图。(12)指出龙潭期及以后地质时期的古地质构造的高点、同生断裂、古地热带及古潜山为水银洞金矿沉淀就位地带。进一步找矿除传统的矿床学研究外,应研究分析古水文单元,单个古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径流—排泄区;综合利用地质—物探—遥感,在古水文单元的排泄区域寻找新的“水银洞式”金矿。
伍朝琳[7](2006)在《遥感信息分析处理服务节点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信息数据量越来越大,更新频率越来越快,而遥感应用很多时候又要求一定的时效性,给遥感信息的储存,传输,分析和处理带来了很大压力。计算能力成为现代遥感信息处理的瓶颈。同时,如何实现方便快捷的遥感信息处理的算法和软件资源共享也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以上问题的核心都在于资源的共享,而正在迅速发展的网格技术,正可以解决共享问题。因此,将网格技术应用于空间信息领域,建立空间信息网格,并在此环境下开发遥感信息分析处理服务节点,提供遥感信息处理网格服务,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很好途径。 本文对于空间信息网格中,遥感信息分析处理服务节点以及遥感信息处理服务的开发和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网格技术及其目前在国际国内的使用现状,并对国际知名的网格项目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空间信息网格技术与遥感信息分析处理服务节点,定义了遥感信息处理服务。开发了一个基于高吞吐量网格平台的遥感应用算法开发环境,该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网格底层结构的复杂性,使得用户可以专注于遥感信息分析处理应用算法程序的开发实现。设计并初步实现了遥感信息处理网格节点的任务协同,并根据应用的不同特点给出了任务协同的两个应用示例。给出了一个高吞吐量网格平台遥感应用系统开发的例子。最后,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魏剑斌[8](2004)在《印染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脱色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筛选脱色降解菌株的方法,对成都某印染厂的典型印染工艺中使范围较广的活性红PBL染料进行了脱色降解实验研究,结合实际工艺情况,筛选出了一株对活性红PBL有较高脱色降解活性的纯菌株TS4。考察了环境因子影响下该菌株对染料的脱色降解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常规细菌鉴定方法,依据该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该菌株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 细菌TS4可以在温度25~45℃、pH6~9的环境条件下保持较高生长率和脱色降解活性,其最佳脱色环境为37℃、pH=7.8、静置密封条件。氧作为环境因子对TS4菌脱色影响最大,静置密封条件下该细菌对染料的脱色率高要高于静置通气条件和摇床培养。此外酸碱度和温度对脱色也有影响。细菌TS4可以利用多种糖类、牛肉膏、酵母膏为碳源和能源,在对染料降解脱色的过程中可以不用附加氮源和Ca2+、Fe3+、Mg2+及微量元素等无机离子,最佳接种时期为该菌的对数生长期,适宜的接种量为10%,最大的染料耐受极限为200mg/L。同时,研究了TS4菌对金属离子的抗性,实验表明金属Hg2+、Ag2+离子对该菌有高毒性,对该菌的生长及脱色有抑制作用。随着染料浓度的增大,TS4菌对染料的脱色速率也逐渐降低。 此外,实验中分离出的纯菌株和混合菌株相比脱色降解性能较弱,说明混合菌种的对活性红PBL的脱色降解更具优势,这也说明该工艺系统的脱色降解微生物是一个综合协同作用的体系。
周肃[9](2003)在《西藏冈底斯岩浆岩带及雅鲁藏布蛇绿岩带关键地段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文中认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其北面的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构造—岩浆岩带是青藏高原内中—新生代岩浆活动最强烈的地区,经历了从洋盆形成—洋壳俯冲—大陆碰撞—后碰撞事件,以及高原形成演化的种种复杂地质作用,是研究特提斯形成演化及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理想地区。然而,过去该区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工作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显得不足。本论文通过35个样品的40Ar-39Ar及19个样品的Sm-Nd同位素测年,获得了关于俯冲—碰撞阶段形成的林子宗火山岩、后碰撞火山岩与花岗岩及雅鲁藏布蛇绿岩的同位素年龄数据,为完善研究区构造—岩浆事件的时间格架提供了新的资料与成果。 根据一条主干剖面9个样品,12次实验系统的40Ar-39Ar测年结果,将林周盆地林子宗火山岩的喷发年龄厘定为54—64Ma,其中帕那组:54—56Ma,年波组为57Ma,典中组为61—64Ma。建立了林子宗组火山岩形成的时间框架。 羊应乡火山岩样品中透长石及黑云母的40Ar-39Ar定年结果确认该区存在后碰撞火山岩,其喷发年龄在11Ma左右。其地球化学特征与该区52Ma左右的林子宗帕那组火山岩有明显区别。 对邬郁盆地嘎扎村组火山岩剖面的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区后碰撞期火山岩的40Ar-39Ar年龄为12—14Ma,侵入其中的花岗岩脉的40Ar-39Ar年龄为10.84Ma,与冈底斯西段前人研究资料对比,认为冈底斯带后碰撞火山岩时代有自西向东逐渐年轻的趋势。 西藏雅鲁藏布蛇绿岩带典型岩体:罗布莎、昂仁、休古嘎布岩体辉长岩Sm-Nd矿物内部等时线年龄值为177Ma、166Ma、173Ma,日康巴岩体的40Ar-39Ar年龄也为180Ma,显示区域上在早—中侏罗世沿该带有较强的岩浆活动,175Ma是雅鲁藏布蛇绿岩带岩浆活动的主体时间。根据Pb、Sr、Nd同位素初始值,认为早-中侏罗世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所代表的特提斯洋具有印度洋MORB型地幔地球化学域特征。 当穹岩体(?)辉辉长岩Sm—Nd矿物内部等时线年龄为373±28Ma,认为反映了晚泥盆世岩浆活动。其εNd(T)=+3.3,认为其时形成环境为洋岛,可能代表了新特提斯蛇绿岩形成时所携带的古老洋壳。 40Ar/39Ar阶段升温年龄图谱显示,100Ma左右罗布莎岩体经历了较强的后期蚀变作用,对其K—Ar体系造成明显影响;77±1Ma休古嘎布岩体围岩中形成玄武质火山集块岩;55Ma日康巴岩体岩石枕状玄武岩受到较强热事件影响;这些40Ar-39Ar年龄上的变化显示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对该区的强烈影响。 通过对罗布莎岩体辉长岩脉作重点解剖,研究了三个辉长岩岩脉的矿物、全岩?Ar/39Ar、K-Ar和Sm-Nd年龄,对基性岩定年方法及测年对象的选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及评价。认为对蛇绿岩这类形成于水下环境,含钾极低的样品,其岩体的形成年龄宜选用对蚀变影响反应不明显的Sm-Nd方法测定;但阶段升温?Ar-?Ar年龄图谱常常能反映后期地质作用对同位素体系的影响,与其它测年手段配合使用,可以更多地了解蕴含在岩石中的丰富地质信息,准确地反演其形成、演化的过程。
李硕[10](2002)在《GIS和遥感辅助下流域模拟的空间离散化与参数化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择适宜的空间尺度,把气候、水文、地形、土壤、植被、人类经济活动等主要地理因素和过程通过抽象建立地学分析数学模型,进行定量运算,是实现地理过程高度定量化研究的有效途径。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流域土壤和水资源模拟模型的集成和系统化及其应用”为依托,选择美国农业部开发的流域尺度的地理过程模拟模型,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在江西兴国县的潋水河流域进行了多种地理过程的分布式模拟研究。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如何将流域科学地划分为地理上相对均一的离散单元以及离散单元的地理参数提取等问题而展开。 本文中的一些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所示: (1) 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流域模型和流域模拟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过程,尤其对于流域模拟和遥感、GIS技术的集成应用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完整的阐述,从实践中证明,流域模型和遥感、GIS技术的集成是流域模拟技术从集总式转向分布式发展的必经之途; (2) 应用了基于栅格的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流域水文建模方法,进行了流域河网的自动生成,子流域的自动划分以及流域边界生成研究,将研究区(江西兴国县潋水河流域)最多离散成为102个子流域,649个水文响应单元,成功实现了流域的空间离散化;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解决了平坦区河网精确生成和流域边界的误差改正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3) 在研究区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应用遥感、GIS以及数理统计等多种技术手段提取了包括:地形、土壤、气象、土地利用等多方面模型运行所需要的参数,成功地实现了流域的空间参数化过程;并进行了土壤参数计算、气温、降雨量空间改正以及土地利用遥感监督分类等方面的研究; (4) 利用GIS的数据库功能,将参数化过程中提取的模型参数纳入到数据库中统一管理。按照模型要求建立了与参数内容相对应的数据库字段以及和空间属性相连接的对应表,解决了众多离散单元的自动赋值问题;按照离散单元之间的空间等级关系逐级向上演算实现了模拟结果的逐级空间集成; (5) 对研究区江西兴国县潋水河流域的多种地理过程进行了10年4个尺度的计算机模拟,取得了多种地理过程定量化模拟结果;4个空间尺度的年产水量模拟精度均达到了89%以上,年产沙量的最好模拟精度也达到75%以上;并利用模拟结果进行了潋水流域产沙量的空间分布研究; (6) 对研究区江西兴国县潋水河流域4个空间离散尺度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行了不同离散尺度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空间尺度的变化对产水量的模拟影响较小,对产沙量的模拟具有较为显着的影响,空间离散单元的增加,可以提高产沙量的模拟精度。
二、GEOLOGY-GEOCHEMISTRY(Vol.30,2002) CONTEN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EOLOGY-GEOCHEMISTRY(Vol.30,2002) CONTENTS(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低速层分布及其意义 ——来自青藏高原中北部速度结构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青藏高原地球物理研究进展概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青藏高原壳内低速层分布 |
2.1 深地震测深结果 |
2.2 大地电磁探测结果 |
2.3 大地热流密度异常结果 |
第三章 接收函数原理和方法 |
3.1 接收函数研究概述 |
3.2 P波接收函数的基本原理 |
3.3 接收函数波形反演方法 |
3.4 H-k叠加方法 |
第四章 数据处理流程 |
4.1 野外台站分布 |
4.2 挑事件波形数据 |
4.3 数据预处理 |
4.4 提取接收函数 |
4.5 时频域相位滤波 |
4.6 H-k叠加扫描 |
4.7 一维速度结构反演 |
第五章 成果分析 |
5.1 中线低速层分布 |
5.1.1 引言 |
5.1.2 数据及结果 |
5.2 东线低速层分布 |
5.2.1 引言 |
5.2.2 数据及结果 |
5.3 西线低速层分布 |
5.3.1 引言 |
5.3.2 数据及结果 |
5.4 分析与讨论 |
5.4.1 低速层分布特点 |
5.4.2 壳内低速层与部分熔融 |
5.4.3 青藏高原低速层动力学成因 |
第六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2)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 |
(一)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意义重大 |
(二)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亟待历史总结 |
(三) 作者本人学研兴趣及工作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解析 |
(一) 留学及来华留学 |
(二) 国际学生和来华国际学生 |
(三)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
四、研究文献综述 |
(一) 研究历史回顾及研究队伍简介 |
(二) 研究成果简述 |
(三) 有待加强之处 |
五、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框架 |
六、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创新 |
第一章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基本情况(1949-1972) |
第一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本情况(1949-1972) |
一、早期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 |
二、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接收院校及分布专业情况 |
第二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探索(1949-1972) |
一、基本形成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体制 |
二、规范来华国际学生的学习和行为 |
三、完善高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 |
第三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主要特点 |
第二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的演变(1973—2013) |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环境 |
一、外交形势与国际环境的变化 |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及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
三、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
四、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态势 |
一、1973-1977年间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
三、1990至今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制度变迁 |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各项制度的确立 |
二、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 |
第三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1973-2013) |
第一节 影响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因素 |
一、推拉理论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
二、从接收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拉力因素 |
三、从派出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推力因素 |
四、从来华学生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内力因素 |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
三、1990年—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
四、近40年间华国际学生生源国分布特点解析 |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经费来源情况 |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较为单一 |
二、1978—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逐渐多样化 |
第四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1973-2013) |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接受院校分析 |
一、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院校 |
二、接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的院校 |
三、接收孔子学院奖学金生的院校 |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学科专业分析 |
一、由理工为主转向学科多样化 |
二、汉语学习及预科教育 |
三、开放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授课专业 |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类别及学历层次分析 |
一、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生的入学要求 |
二、近40年间长期来华国际学生类别及学历层次分布 |
三、短期来华国际学生迅速增长 |
第五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1973-2013) |
第一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日常管理理念的演变 |
一、来华国际学生管理的“特殊化”阶段(1973-1990) |
二、来华国际学生管理规范化、人性化阶段(1990—2013) |
第二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演变 |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安排 |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学习内容的规定 |
三、有关考勤、休学、退学等方面的规定 |
四、关于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定 |
五、关于考核和毕业要求的规定 |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社会管理之演变 |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与中国人交流和交往的管理 |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的假期及文体活动安排 |
三、来华国际学生的志愿者服务 |
第六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总结与检讨 |
第一节 历史实际得出的经验 |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
二、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能促进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 |
三、教育质量是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生命线 |
四、对来华国际学生重管理,轻服务 |
第二节 现实发展提出的“要求” |
一、教育制度有待完善 |
二、教育质量亟需提高 |
三、招生工作可以实行商业化运作 |
四、教育管理必须实现信息化 |
五、预科教育可完善其教育体制 |
六、建立来华国际学生自我管理体制和自我服务渠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南海扩张过程及海陆变迁演化:民都洛新生代地层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南海早期扩张与盆地演化的关系还不清楚 |
二、南海扩张前(始新世-早渐新世)古地理格局不清楚 |
三、对民都洛岛物源和属性存在争议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对南海扩张演化历史的研究方法 |
二、对民都洛岛物源和属性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方案 |
一、区域地层对比 |
二、野外地质研究内容 |
三、样品室内前处理及实验分析方案 |
第五节 硕士期间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第一节 南海北部大地构造背景 |
一、南海北部盆地演化阶段 |
二、台湾大地构造背景 |
第二节 南海南部大地构造背景 |
一、南海南部缝合拼贴边缘 |
二、南海南部盆地演化阶段 |
三、巴拉望-民都洛微陆块大地构造背景 |
第三章 南海南北缘盆地破裂不整合与沉积地层对比研究 |
第一节 南海扩张与岩相古地理 |
一、盆地基底 |
二、古新世-始新世 |
三、早渐新世 |
四、晚渐新世-早中新世 |
五、中中新世-晚中新世 |
六、上新世之后 |
第二节 南海扩张过程及古地理演化讨论 |
一、南海扩张与盆地演化对比 |
二、南海古地理格局及海陆变迁 |
第四章 民都洛地层物源分析 |
第一节 样品采集 |
第二节 碎屑锆石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分析方法 |
第三节 分析结果 |
一、锆石形态学分析 |
二、砂岩碎屑锆石Th/U比值 |
三、砂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四、碎屑锆石Lu-Hf同位素 |
第四节 物源分析 |
一、研究区周围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 |
二、样品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
三、民都洛地层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及Hf同位素与台湾、巴拉望地层对比 |
四、构造意义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表 1 民都洛新生代地层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表 |
附表 2 民都洛新生代地层砂岩碎屑锆石Hf同位素数据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俯冲带断层粘滑运动机制数值模拟研究 ——以日本俯冲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日本俯冲带数值模拟研究概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
2.1 有限元方法概念及原理 |
2.2 有限元方法的发展 |
2.3 有限元法求解步骤 |
2.4 有限元方法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
2.5 ANSYS 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 |
3.1 日本俯冲带构造演化 |
3.2 日本俯冲带地震分布及震源机制 |
3.3 日本俯冲带俯冲深度 |
第四章 日本俯冲带粘弹性有限元模型 |
4.1 模型的建立 |
4.2 模型介质参数 |
4.3 模型网格划分 |
4.4 模型边界条件 |
4.5 接触问题解决方案 |
4.6 粘弹性问题解决方案 |
第五章 日本俯冲带粘滑运动位移与应力变化数值模拟分析 |
5.1 日本俯冲带位移场模拟分析 |
5.2 日本俯冲带模拟粘滑事件应力、应变和位错分析 |
5.3 俯冲构造变形特征与能量转移过程 |
第六章 日本俯冲带数值模拟粘滑事件时空分布研究 |
6.1 日本俯冲带数值模拟粘滑事件目录 |
6.2 日本俯冲带模拟粘滑事件深度分布 |
6.3 日本俯冲带模拟粘滑事件与实际地震对比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Author |
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门户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2 网格门户相关技术介绍 |
2.1 Web Services |
2.1.1 Web Services 的定义及特征 |
2.1.2 Web Services 的体系结构及协议 |
2.2 网格技术 |
2.2.1 网格概述 |
2.2.2 网格特点 |
2.2.3 网格的体系结构 |
2.2.4 Globus 软件包 |
2.3 网格门户技术 |
2.3.1 GridSphere 概述 |
2.3.2 GridSphere 体系结构 |
2.3.3 Portlet 概述 |
3 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门户设计 |
3.1 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平台体系结构 |
3.2 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门户的需求分析 |
3.2.1 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门户基本特点 |
3.2.2 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门户设计标准 |
3.3 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门户结构设计 |
3.3.1 网格门户的发展与设计方式 |
3.3.2 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门户整体架构 |
3.4 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门户安全策略设计 |
3.4.1 安全需求分析 |
3.4.2 安全访问控制 |
3.4.3 安全代理研究 |
4 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门户功能描述 |
4.1 实现功能分析 |
4.2 用户管理组件 |
4.2.1 用户注册Portlet |
4.2.2 用户登录Portlet |
4.3 应用管理组件 |
4.3.1 资源管理Portlet |
4.3.2 信息查询Portlet |
4.3.3 任务管理Portlet |
4.3.4 数据格式转换Portlet |
5 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门户的实现 |
5.1 网格门户开发平台部署 |
5.1.1 安装辅助软件 |
5.1.2 安装门户平台 |
5.2 Portlet 编程 |
5.2.1 Portlet 处理用户请求的两种方式 |
5.2.2 GridSphere 中的Portlet 编程 |
5.3 基本组件原型实现示例 |
5.3.1 应用管理组件实现 |
5.3.2 基本组件显示界面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岩、矿石显微组构特征对水银洞金矿成因的指示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简史 |
1.3 选题依据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及手段 |
1.6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位置 |
2.2 大地构造位置 |
2.3 区域地层 |
2.4 区域的岩浆岩 |
2.4.1 峨眉山玄武岩 |
2.4.2 次火山岩(辉绿岩) |
2.4.3 偏碱性基性、超基性岩 |
2.5 区域构造 |
2.6 区域矿产分布 |
2.7 小结 |
第三章 水银洞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田地质特征简介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3.2.1 含矿岩系 |
3.2.2 矿体特征 |
3.2.3 矿石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 |
3.3 品位变化系数及厚度变化系数的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岩、矿石特征及显微组构研究 |
4.1 岩、矿石研究采样情况 |
4.2 岩石及矿石类型及其组构特征 |
4.2.1 岩石及矿石类型 |
4.2.2 岩石沉积构造 |
4.2.3 金矿石的显微组构特征 |
4.3 岩石及矿石组构特征对岩、矿石形成的某些指示的讨论 |
4.3.1 岩石及矿石组构指示与金矿成因有关的“硅化”的讨论 |
4.3.2 矿石同生组构的成因鉴别 |
4.4 岩矿石组构进一步成因鉴别 |
4.4.1 载金黄铁矿标型特征研究 |
4.4.2 电子探针分析 |
4.5 岩、矿石中地球化学迹象的讨论 |
4.5.1 硫同位素 |
4.5.2 龙潭组岩石含金性 |
4.5.3 龙潭组岩石及金矿石化学成分 |
4.5.4 微量元素特征 |
4.5.5 特征元素及元素对的讨论 |
4.5.6 稀土元素特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水银洞金矿形成的讨论 |
5.1 水银洞金矿控矿条件分析 |
5.1.1 沉积环境分析 |
5.1.2 沉积物成岩作用与成矿介质溶液来源 |
5.1.3 沉积地层中金矿体的就位 |
5.2 水银洞金矿床的形成作用 |
5.2.1 有充足的物质提供 |
5.2.2 有充足的能量支撑 |
5.2.3 必须有集中的输送系统 |
5.2.4 有局限的有利空间使金沉淀 |
5.3 水银洞金矿成因模型初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水银洞金矿找矿前景分析 |
6.1 区域成矿规律 |
6.2 找矿方向的一点建议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结论 |
7.2 感想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 |
附表 |
附录 |
(7)遥感信息分析处理服务节点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2.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1.3.主要内容 |
1.4.组织结构 |
1.5.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网格技术概述 |
2.1.网格的概念 |
2.2.网格的特点与分类 |
2.2.1.网格特点 |
2.2.2.网格的分类 |
2.2.2.1.按照网格客体分类 |
2.2.2.2.按照网格主体分类 |
2.2.2.3.按照网格策略分类 |
2.3.网格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2.3.1.网格发展历程 |
2.3.2.网格研究现状 |
2.3.2.1.国际研究现状 |
2.3.2.2.国内研究现状 |
2.4.网格体系结构 |
2.4.1.五层沙漏结构 |
2.4.2.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 |
2.5.网格应用 |
2.6.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间信息网格与遥感信息分析处理服务节点 |
3.1.空间信息网格 |
3.1.1.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 |
3.1.2.空间信息网格的体系结构 |
3.1.3.空间信息网格的研究内容 |
3.1.4.空间信息网格的研究现状 |
3.1.4.1.国际空间信息网格研究现状 |
3.1.4.2.国内空间信息网格研究现状 |
3.2.遥感信息分析处理服务节点与遥感信息处理服务 |
3.2.1.遥感信息分析处理服务节点 |
3.2.1.1.遥感信息分析处理服务节点概念 |
3.2.1.2.遥感信息分析处理服务节点结构 |
3.2.2.遥感信息处理服务 |
3.3.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遥感信息处理服务的开发 |
4.1.高吞吐量网格平台下的遥感应用算法开发环境原型 |
4.1.1.高吞吐量网格平台 |
4.1.2.遥感应用算法开发环境 |
4.1.3.基于Condor遥感算法开发环境的基本原理 |
4.1.4.基于Condor遥感算法网格开发环境开发实现细节 |
4.1.4.1.数据分割方式 |
4.1.4.2.预定义函数库 |
4.1.5.实验及结果分析 |
4.1.5.1.实验描述 |
4.1.5.2.结果及分析 |
4.1.6.基于Condor的遥感算法开发环境小结 |
4.2.遥感信息处理网格节点服务的协同 |
5.2.1.空间信息网格内的遥感信息分析处理服务节点任务协同的提出 |
5.2.2.任务协同的概念 |
5.2.3.任务协同结构模型 |
5.2.4.任务协同过程关键部分设计 |
5.2.4.1.任务协同的体系结构 |
5.2.4.2.任务协同调度器 |
5.2.4.3.代码库及代码注册信息 |
2.3.1.任务协同原型实现 |
主要技术 |
实现细节 |
任务协同原型优缺点分析 |
4.3.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遥感信息分析处理服务节点服务应用 |
5.1.任务协同应用示例 |
5.1.1.地表温度反演应用 |
5.1.1.1.地表温度反演研究简介 |
5.1.1.2.地表温度反演模型算法 |
5.1.1.3.地表温度反演应用的任务协同 |
5.1.2.遥感林火监测应用 |
5.1.2.1.遥感林火监测现状 |
5.1.2.2.遥感林火监测所用模型 |
5.1.2.3.林火监测应用的任务协同 |
5.2.高吞吐量网格平台遥感应用示例 |
5.2.1.关键技术 |
5.2.2.系统界面及实现细节 |
5.3.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结论 |
6.2.进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印染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脱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与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印染废水的脱色研究 |
2.1 印染废水的色度问题 |
2.2 纺织印染生产工艺 |
2.3 印染废水尘物脱色技术 |
2.3.1 生物系统中的脱色微生物 |
2.3.2 脱色研究发展趋势 |
第3章 实验仪器材料与检测方法 |
3.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3.1.1 菌种来源 |
3.1.2 实验用培养基 |
3.1.3 实验主要仪器 |
3.1.4 实验用主要药品、试剂 |
3.2 实验检测方法 |
3.2.1 实验用菌液的准备及菌体浊度的确定 |
3.2.2 菌种脱色能力的确定 |
3.2.3 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
3.2.4 染料溶液吸光度的测定 |
3.2.5 色度的测定 |
第4章 活性红PBL脱色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
4.1 脱色细菌的分离筛选 |
4.1.1 菌种分离筛选步骤 |
4.1.2 采样 |
4.1.3 富集增殖培养 |
4.1.4 菌株分离 |
4.1.5 脱色菌的筛选 |
4.1.6 脱色菌株TS4的最大吸收波长及生长曲线 |
4.2 活性红PBL脱色细菌的鉴定 |
4.2.1 菌株的鉴定方法 |
4.2.2 菌株TS4的形态特征 |
4.2.3 TS4菌的染色实验 |
4.2.4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 |
4.2.5 菌株的碳源利用情况 |
4.2.6 菌株生长的pH值测定 |
4.2.7 菌株生长的温度测定 |
4.2.8 鉴定结论 |
第5章 活性红PBL脱色菌的脱色特性 |
5.1 脱色特性实验技术路线 |
5.2 活性红PBL脱色菌的培养条件 |
5.2.1 培养基对脱色的影响 |
5.2.2 培养条件对脱色的影响 |
5.3 活性红PBL脱色菌TS4的降解速率 |
5.3.1 不同浓度下的脱色降解曲线与生长曲线 |
5.3.2 不同浓度下TS4对活性红PBL的降解速率 |
5.4 混合菌对染料的脱色研究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科研成果 |
(9)西藏冈底斯岩浆岩带及雅鲁藏布蛇绿岩带关键地段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科学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三节 主要工作量 |
第四节 主要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西藏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历史、趋势及研究区研究现状 |
第一节 西藏同位素地质学研究历史及趋势 |
第二节 研究区岩浆岩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存在问题 |
第三章 同位素测年技术及实验方法 |
第一节 同位素测年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样品的选择、前处理及测试方法 |
第四章 林周盆地林子宗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
第一节 采样位置及样品岩石学特征 |
第二节 测试结果及解释 |
第三节 结论及讨论 |
第五章 当雄县羊应乡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
第二节 采样位置及样品岩石学特征 |
第三节 测定结果及讨论 |
第六章 南木林县乌郁盆地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及前人研究成果 |
第二节 采样位置及样品的岩石学特征 |
第三节 ~(40)Ar/~(39)Ar同位素分析结果及解释 |
第七章 蛇绿岩带同位素结果及讨论 |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
第二节 采样位置及样品岩石学特征 |
第三节 同位素测定结果及其地质意义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对西藏火山岩、蛇绿岩同位素测年方法选择的讨论 |
第二节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版说明 |
(10)GIS和遥感辅助下流域模拟的空间离散化与参数化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2 以流域作为地理过程定量化研究的地域单元 |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与现状回顾 |
2.1 模型与模拟概念及其发展 |
2.2 空间离散化和空间参数化概念及其发展 |
2.3 流域过程模拟模型的研制与发展 |
2.4 SWAT模型的有效性评价及相关的应用 |
2.5 国内研究现状以及在研究区进行的有关研究工作 |
2.6 SWAT模型的结构简述 |
2.7 SWAT模型和GIS的集成 |
3 研究区与基础数据说明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软件系统、数据结构与地图投影 |
3.3 基础数据准备 |
4 空间离散化方法研究 |
4.1 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流域水文建模研究 |
4.2 流域河网的生成 |
4.3 流域边界的确定及修正 |
4.4 子流域的划分以及子流域的空间组合结构 |
4.5 子流域内部水文响应单元(HRUs)的生成 |
5 空间参数化方法研究 |
5.1 地形参数化方法研究 |
5.2 气象数据的参数化研究 |
5.3 土地利用参数化研究 |
5.4 土壤数据参数化研究 |
5.5 水库和农业管理属性的参数化 |
6 离散单元的自动赋值和空间模拟的逐级集成 |
6.1 模型输入自动赋值研究 |
6.2 子域模拟结果的逐级空间集成 |
7 SWAT模型的运行和结果分析 |
7.1 模型运行时的模拟方法选择 |
7.2 SWAT模型输出的模拟结果及其时间和空间变化分析 |
7.3 模拟结果精度分析及校正 |
7.4 模拟结果的应用 |
8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GEOLOGY-GEOCHEMISTRY(Vol.30,2002) CONTENTS(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低速层分布及其意义 ——来自青藏高原中北部速度结构的证据[D]. 严江勇.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9(07)
- [2]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D]. 吉艳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3]南海扩张过程及海陆变迁演化:民都洛新生代地层记录[D]. 钱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6(09)
- [4]俯冲带断层粘滑运动机制数值模拟研究 ——以日本俯冲带为例[D]. 姜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2(04)
- [5]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门户的应用研究[D]. 李焕敏.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6]岩、矿石显微组构特征对水银洞金矿成因的指示作用[D]. 张敏. 贵州大学, 2008(02)
- [7]遥感信息分析处理服务节点关键技术研究[D]. 伍朝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6(12)
- [8]印染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脱色性能研究[D]. 魏剑斌. 西南交通大学, 2004(04)
- [9]西藏冈底斯岩浆岩带及雅鲁藏布蛇绿岩带关键地段同位素年代学研究[D]. 周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3(03)
- [10]GIS和遥感辅助下流域模拟的空间离散化与参数化研究与应用[D]. 李硕. 南京师范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