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婧怡[1](2020)在《不同品种及不同养殖环境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分析研究》文中认为肠道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动物肠道中,它不仅参与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同时协助宿主完成多种生理生化过程。目前,国内外在肠道微生物对人类和畜禽动物的影响方面开展了众多研究,但对鱼类肠道微生物的菌群结构及多样性仍缺乏系统性研究。本实验对不同养殖环境(稻田养殖和池塘养殖)和不同品种(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影响进行较系统的研究,通过Illumina Hi Seq测序平台利用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方法,探究不同品种及养殖环境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多样性及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四种不同品种罗非鱼肠道微生物比较分析(1)本研究共获得45084个OTUs,序列数排列为C组(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AN组(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N组(尼罗罗非鱼)>A组(奥利亚罗非鱼)。Gra Phl An图显示,四种罗非鱼的优势菌群主要为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次是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这些优势菌门在四种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比例不同,其中浮霉菌门和变形菌门所占比例在四种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中最大,分别为43%和30%。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分布存在差异(P>0.05),但不显着。(2)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采用Unweighted算法得出四种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差异较大,而采用weighted算法得出四种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相似。主成分分析(PCA)显示,四组样品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相似。非度量多维尺度法(NMDS)显示,四种罗非鱼肠道微生生物存在明显差异。在属水平上,四种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丰富度排名靠前的是Thermogutta、Spartobacteria_genera_incertae_sedis、Pirellula、Clostridium sensustricto、Mycobacterium和Methylocystis,7种菌属在四种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比例均有不同变化。N组(尼罗罗非鱼)和AN组(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在Thermogutta、Pseudomonas、Spartobacteria_genera_incertae_sedis和Pirellula中的百分比相近。2.稻田和池塘养殖罗非鱼肠道微生物比较分析(1)本研究共获得4016个OTUs,序列数排列为DT组(稻田)>CT组(池塘)。在门水平上,梭杆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蓝菌门和拟杆菌门是稻田和池塘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中相对丰度较高的菌群,结果表明不同养殖环境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分布不同,梭杆菌门在稻田和池塘养殖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中所占比重最高,分别为80%和66.38%。(2)主坐标分析(PCoA)分析显示,采用Unweighted算法得出稻田和池塘养殖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差异较大,而采用weighted算法得出稻田和池塘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相似。主成分分析(PCA)显示,两组样本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相似。非度量多维尺度法(NMDS)显示,稻田和池塘组养殖罗非鱼肠道微生生物存在明显差异。在属水平上,在稻田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中主要是Cetobacterium、Paeniclostrdium、Romboutsia和Plesiomonas;而在池塘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中主要是Cetobacterium、Enterovibrio、Plesiomonas、Paeniclostrdium和Romboutsia。5种菌属在两个不同养殖环境下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比例不同,Cetobacterium在两种养殖环境下所占比例最大,稻田组中占78.84%,池塘组中占61.80%。不同养殖环境下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分布不同。
刘永涛,董靖,夏京津,王桢月,胥宁,杨秋红,杨移斌,艾晓辉[2](2020)在《不同饲料对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酶及体成分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探明在稻田养殖模式下,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非特异性免疫酶和体成分的影响,于2018年3—5月,将体重为(2.09±0.20) g、体长为(4.54±0.13) cm的克氏原螯虾虾苗随机分为6组(A1~A6组,每组7 100尾),其中向A1~A5组分别投喂5种不同饲料(A1组饲喂玉米、A2组饲喂大豆、A3组饲喂添加了复方黄芪多糖蛋白质含量≥26%的饲料、A4组饲喂蛋白质含量≥26%的饲料、A5组饲喂蛋白质含量≥28%的饲料),A6组不投喂饲料,每组设置一个平行组。养殖周期为60 d,测定该虾的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以及体成分等指标。结果显示:1)A3组体重增加率最大,与A5组差异不显着(P>0.05),与其它组差异显着(P<0.05);A3组体长增加率最大,与A4和A5组差异不显着(P>0.05),与其它组差异显着(P<0.05)。2)A2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最高,但与其它组差异不显着(P>0.05);A5组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最高,与A1组差异不显着(P>0.05),与其它组差异显着(P<0.05);A6组溶菌酶(LSZ)的活性最高,与A1组、A2组和A3组差异不显着(P>0.05),但与A4和A5组溶菌酶(LSZ)的差异显着(P<0.05)。3)含肉率和系水力方面,A1组克氏原螯虾的含肉率最高,与其它组差异显着(P<0.05);A3组系水力最高与A2组、A4组和A6组差异不显着(P>0.05),与A1组和A5组差异显着(P<0.05);A6组的含水率最高与其它组差异显着(P<0.05)。4)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A5组,与其它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A1组粗脂肪含量最高,其次为A5组,两组差异不显着(P>0.05),两组与其它各组差异显着(P<0.05);粗灰分含量最高的是A4组,但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分析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酶和体成分的影响,添加了复方黄芪多糖蛋白含量≥26%的饲料优于其它饲料。[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0,10(1):43-51]
王静[3](2019)在《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分析》文中指出20世纪六十、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渔业资源不断的减少、水产养殖技术的提高以及全球人口的日益增多,水产养殖业在满足广大消费者与日俱增的水产品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虾类是我国水产养殖业中一个重要的养殖种类,具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营养价值高,受到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其中南美白对虾是我国虾类养殖的主要品种,我国在世界南美白对虾养殖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学名凡纳滨对虾,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因南美白对虾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营养需求低,抗病能力强,亲本人工条件下易培养,适合高密度养殖等特征,使得南美白对虾养殖在我国迅速发展。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模式已经从单一的土池养殖模式发展为各种形式的养殖模式,目前各地的养殖模式主要有:土池养殖模式、高位池养殖模式以及工厂化养殖模式。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在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分析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会有助于提高虾民管理水平,拓展对虾养殖环节的利润空间以及有助于政府正确的宏观引导南美白对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团队于2017年8月至9月深入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三个典型对虾养殖地区实地调研的数据,对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包括成本收益分析和管理效率分析。研究结论主要有:(1)三种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下,总成本工厂化养殖模式最高,然后是高位池养殖模式,最后是土池养殖模式。在成本结构方面,三种养殖模式下,其可变成本都要远远高于其固定成本。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主要的成本支出项有饲料、水电煤、虾苗、虾药、土地租金(土池承包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和固定员工工资费用。(2)相比于土池与高位池养殖模式,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更好,投入产出更高,获取的利润所付出的代价较小,养殖销售获利水平较高,整体盈利能力更强。(3)三种养殖模式都具有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而相比于土池与高位池养殖模式,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具有更大的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在三种养殖模式下,净利润对于销售价格的敏感系数都是最高的,然后是可变成本,最后是固定成本。(4)南美白对虾不同养殖模式下的管理效率存在差异,工厂化养殖模式的管理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水平都是最高的,然后是高位池养殖模式,最后是土池养殖模式。同时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管理效率越高,其养殖的经济效益就越好。不同养殖模式下的养殖户(企业)技术无效率的主要原因都是投入要素过量。根据本文得出的以上相关结论,提出以下相关建议:(1)控制养殖可变成本: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主要的投入要素都存在使用过量情况,而缓解这些要素投入冗余问题,需要政府、相关企业与养殖户(企业)共同努力。行业主管部门与相关企业需要加强对虾苗、饲料、虾病的科研投入和技术推广;养殖户(企业)需要积极参与养殖技术培训,提高自身养殖水平。共同努力提高虾苗存活率、饲料和养殖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以及虾病防治知识,减少不必要的养殖成本与风险。(2)提高养殖销售价格:在三种养殖模式下,净利润对于销售价格的敏感系数都是最高的,因此三种养殖模式下养殖户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差异化销售,进而提高销售价格,增加养殖者经济效益。(3)从盈利和抗风险能力角度出发,应该鼓励发展工厂化养殖模式。
唐黎,杨家军,林艳红,姚俊杰[4](2018)在《贵州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分析测定贵州湄潭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肌肉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采用重量法、索氏提取法、凯氏定氮法、滴定和比色法分别测定了克氏原螯虾肌肉(鲜样)中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质和钙、磷的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析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贵州湄潭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含肉率为18.40%±1.6%;肌肉中(鲜样)水分、灰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82.07%±0.01%、1.25%±0.01%、2.06%±0.05%、17.80%±0.43%;测得钙的含量为0.53%±0.002%,磷的含量为1.30%±0.022%。肌肉中17种氨基酸(除色氨酸)总量为16.59%;克氏原螯虾肌肉中所含人体所需必需氨基酸为7.21%,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3.47%,四种鲜味氨基酸为2.87%;占氨基酸总含量的17.31%。经与先前国际提出的FAO模式比较,测出的必需氨基酸比例高于其评价标准,所测得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
陈秋江[5](2013)在《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实用技术》文中研究指明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是在稻田内施以人为的措施,既种稻又养虾,使稻田内水资源、杂草资源、水生动物资源、昆虫以及其他物质能源被南美白对虾充分利用,并通过南美白对虾的生命活动,起到除草、除虫、疏土、增肥等作用,从而达到稻虾互作、互利的目的。近几年,丰南区广大农民积极尝试这种养殖模式,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实用技术,现将主要技术内容总
杨保国[6](2009)在《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文中提出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该虾外形酷似中国对虾,正常体色为浅清灰色,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盐度适应范围广、养殖周期短、出肉率高等特点,是美洲沿海的一个重要养殖虾类,也是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品种之一。虾苗经淡化处理后可在淡水中养殖。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可充分利用稻田资
张兰稳[7](2009)在《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实用技术》文中研究表明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是在稻田内施以人为的措施,既种稻又养虾,使稻田内水资源、杂草资源、水生动物资源、昆虫以及其他物质能源被南美白对虾充分利用,并通过南美白对虾的生命活动,起到除草、除虫、疏土、增肥等作用,从而达到稻虾互作、互利的目的。近几年,丰南区广大农民积极尝试这种养殖模式,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实用技术,现将主要技术内容报告如下。
杨富亿,赵春生,陈渊,孙丽敏,杨欣乔[8](2006)在《碳酸盐类盐碱水驯化南美白对虾的试验》文中指出以淡化虾塘水添加天然盐碱水为试验用水驯化南美白对虾幼虾,探讨东北地区碳酸盐类盐碱水养殖对虾的技术。结果表明,每隔36、24、12 h各提高1次碱度2 mmol/L,经过12 d,幼虾从碱度3.17 mmol/L分别驯化至17.25、25.33、38.78 mmol/L的存活率为37%、44%及24%。通过驯化提高了幼虾对盐碱水环境一系列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能力,其生存环境由海水类型逐渐适应于内陆碳酸盐类盐碱水,是东北地区碳酸盐类盐碱水养殖对虾的有效措施。
王树林[9](2005)在《稻田生态养殖南美白对虾》文中研究指明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能充分利用稻田资源,提高稻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般每667 m2产成虾30-50 kg以上,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等优点, 是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将我地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基础设施1.1稻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
张兰稳,边绍新[10](2003)在《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实用技术》文中指出 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是在稻田内施以人为的措施,既种稻又养虾,使稻田内水资源、杂草资源、水生动物资源、昆虫以及其他物质能源被南美白对虾充分利用,并通过南美白对虾的生命活动,起到除草、除虫、疏土、增肥等作用,从而达到稻虾互作、互利的目的。近几年,丰南区柳树(瞿阝)镇老铺村广大农民积极尝试这种养殖模式,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实用技术,现将主要技术内容报告如下。
二、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品种及不同养殖环境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罗非鱼概述 |
1.1.1 罗非鱼主要养殖品种的现状 |
1.1.2 罗非鱼池塘和稻田养殖发展现状 |
1.2 肠道微生物研究概况 |
1.2.1 鱼类肠道微生物对鱼类的影响 |
1.2.2 鱼类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结构 |
1.2.3 鱼类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
1.2.3.1 养殖环境对鱼类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1.2.3.2 生长发育时期对鱼类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1.2.3.3 食性对鱼类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1.2.3.4 微生态制剂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1.3 肠道微生物研究方法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四种不同品种罗非鱼肠道微生物比较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动物及养殖 |
2.1.2 实验取样 |
2.1.3 DNA的提取 |
2.1.4 PCR扩增 |
2.1.5 测序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测序注释结果统计 |
2.2.2 GraPhlAn图对物种丰度的分析 |
2.2.3 分类系统组成树对分组样品结果的注释 |
2.2.4 门水平上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 |
2.2.5 属水平上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 |
2.3 四种罗非鱼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2.4 四种罗非鱼肠道微生物组间比较分析 |
2.4.1 主坐标分析(PCoA) |
2.4.2 主成分分析(PCA) |
2.4.3 非度量多维尺度法(NMDS)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稻田和池塘养殖罗非鱼肠道微生物比较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及养殖 |
3.1.2 实验方法 |
3.2 PCR扩增及基因文库构建 |
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PCR扩增 |
3.2.2 PCR产物的处理 |
3.2.3 库检和测序 |
3.3 测序结果分析 |
3.3.1 数据处理 |
3.3.2 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聚类和物种注释 |
3.4 结果和分析 |
3.4.1 水质变化情况 |
3.4.2 测序数据结果统计 |
3.4.3 门水平上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 |
3.4.4 属水平上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 |
3.5 不同养殖环境罗非鱼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3.5.1 肠道微生物菌群α多样性分析结果 |
3.5.2 主坐标分析(PCoA) |
3.5.3 主成分分析(PCA) |
3.5.4 非度量多维尺度法(NMDS)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四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不足之处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不同饲料对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酶及体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试剂 |
1.2 养殖试验条件 |
1.3 试验设计 |
1.4 试验指标测定 |
1.4.1 生长性能指标 |
1.4.2 免疫指标测定 |
1.4.3 含肉率、含水率、系水力的测定 |
1.4.4 体成分的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指标的影响 |
2.2 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
2.3 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含肉率、失水率、系水力和体成分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 |
3.2 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免疫指标的影响 |
3.3 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含肉率、失水率、系水力和体组成的影响 |
4 结论 |
(3)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外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研究进展 |
2.1.1 从宏观角度分析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
2.1.2 从微观角度分析具体养殖品种的经济效益 |
2.2 国内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研究进展 |
2.2.1 从宏观角度分析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
2.2.2 从微观角度具体分析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 |
2.3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虾类及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 |
3.1 我国虾类养殖现状 |
3.1.1 养殖现状 |
3.1.2 主要品种 |
3.2 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 |
3.2.1 产量 |
3.2.2 主要产区 |
3.2.3 主要养殖模式 |
第四章 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成本收益分析 |
4.1 研究方法和相关指标 |
4.1.1 成本分析和相关指标 |
4.1.2 收益分析和相关指标 |
4.1.3 不确定性分析和相关指标 |
4.2 数据来源 |
4.3 我国南美白对虾不同养殖模式的成本收益分析 |
4.3.1 成本分析 |
4.3.2 收益分析 |
4.3.3 不确定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南美白对虾不同养殖模式管理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
5.1 管理效率 |
5.2 研究方法和变量选取及说明 |
5.2.1 研究方法 |
5.2.2 变量选取及说明 |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3.1 管理效率分析 |
5.3.2 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程度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控制养殖可变成本 |
6.2.2 提高养殖销售价格 |
6.2.3 从盈利和抗风险能力角度出发,应该鼓励发展工厂化养殖模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贵州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含肉率的测定 |
1.2.2 粗水分的测定 |
1.2.3 粗灰分的测定 |
1.2.4 粗脂肪的测定 |
1.2.5 粗蛋白的测定 |
1.2.6 钙的测定 |
1.2.7 磷的测定 |
1.2.8 氨基酸的测定 |
1.3 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含肉率 |
2.2 常规营养成分 |
2.3 钙和磷 |
2.4 氨基酸 |
2.5 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价值评价 |
3 分析与讨论 |
3.1 湄潭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含肉率及一般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
3.2 湄潭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钙、磷含量 |
3.3 湄潭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氨基酸组成分析 |
3.4 肌肉营养品质评价 |
4 结论 |
(5)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实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稻田的条件与建设 |
1.1 稻田的条件 |
1.2 挖沟 |
1.3 设置隐蔽物和栏栅 |
2. 清沟与放养 |
2.1 清沟 |
2.2 培育水质 |
2.3 虾苗放养 |
3. 饲养管理 |
3.1 投饵 |
3.2 换水 |
3.3 用药 |
3.4 观察 |
4. 收获 |
(6)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稻田的选择 |
2 田间工程建设 |
2.1 稻田整修 |
2.2 水道整改 |
2.3 稻田围拦 |
3 水稻栽插 |
4 放苗前的准备 |
4.1 稻田消毒 |
4.2 种植水草 |
4.3 培育水体 |
5 虾苗的放养 |
5.1 虾苗的选择 |
5.2 虾苗的淡化 |
5.3 虾苗的运输 |
5.4 放养密度 |
5.5 注意事项 |
6 饲养管理 |
6.1 饲料投喂 |
6.2 日常管理 |
7 病害防治 |
7.1 红腿病 |
7.2 白体病 |
8 捕捞 |
(7)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实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稻田的条件与建设 |
1.1 稻田的条件。 |
1.2 挖沟。 |
1.3 设置隐蔽物和栏栅。 |
2 清沟与放养 |
2.1 清沟。 |
2.2 培育水质。 |
2.3 虾苗放养。 |
3 饲养管理 |
3.1 投饵。 |
3.2 换水。 |
3.3 用药。 |
4 收获 |
四、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品种及不同养殖环境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分析研究[D]. 张婧怡. 广西大学, 2020(02)
- [2]不同饲料对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酶及体成分的影响[J]. 刘永涛,董靖,夏京津,王桢月,胥宁,杨秋红,杨移斌,艾晓辉.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0(01)
- [3]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分析[D]. 王静.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4]贵州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J]. 唐黎,杨家军,林艳红,姚俊杰. 河北渔业, 2018(09)
- [5]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实用技术[J]. 陈秋江. 渔业致富指南, 2013(02)
- [6]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J]. 杨保国. 水产养殖, 2009(09)
- [7]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实用技术[J]. 张兰稳. 现代农村科技, 2009(02)
- [8]碳酸盐类盐碱水驯化南美白对虾的试验[J]. 杨富亿,赵春生,陈渊,孙丽敏,杨欣乔. 水产科学, 2006(07)
- [9]稻田生态养殖南美白对虾[J]. 王树林. 齐鲁渔业, 2005(08)
- [10]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实用技术[J]. 张兰稳,边绍新. 河北渔业,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