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传统民俗与人居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岳一然[1](2021)在《乡村旅游影响下鲁西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更新评价研究 ——以上九山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落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随着时代发展,当前鲁西南地区部分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已经不能满足村民生活的需求和村落发展的需要。通过实施乡村旅游、特色小镇等多项政策,当前传统村落的旅游业发展良好。传统村落本身就因其独特的景观资源、人文艺术气息和历史建筑而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适合旅游发展的传统村落也需要对其人居环境进行提升,以满足现代旅游发展的要求。所以对鲁西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进行更新对于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村落产业良性发展有重要价值。鲁西南传统村落在自然禀赋、历史沿革、人居环境、旅游发展程度等方面有共性也有特性。分析、归纳、梳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内涵,现存人居环境问题及影响村落人居环境更新的因素与指标。建立适用于该地区传统村落的评价体系以对传统村落在乡村旅游影响下的人居环境更新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炼该地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优化提升策略。本次研究中,首先阐述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进行相关概念辨析;对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人居环境评价、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和分析,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其次,研究得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更新和乡村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联性,并由此总结提炼评价体系的理论构架。通过对典型研究对象的调研,梳理鲁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的旅游发展情况及人居环境更新情况,总结其优势与劣势。结合对鲁西南地区的走访调研和生活实践,综合运用德尔菲法和AHP法等统计学方法构建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数据化评价体系,得出“乡村旅游影响下鲁西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更新指标评价体系”。结合走访调研情况,对筛选出的鲁西南地区典型传统村落使用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得出乡村旅游背景下鲁西南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更新情况的数值化得分。最后,基于评价体系,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在走访调研和生活实践发现的问题,以上九山村为例提出“基于评价体系的鲁西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更新优化策略”和旅游发展提升策略。鲁西南传统村落在乡村旅游影响下的人居环境更新整体水平一般,旅游发展程度和人居环境更新情况呈现出正相关性。其中上九山村人居环境更新在乡村旅游的影响下有较为积极的发展,但是其人居环境更新的部分内容在乡村旅游的影响下也呈现出一定的问题。本文以上九山村为例从功能分区、发展模式、文创产业等方面提出乡村旅游发展优化策略;从提升基础设施、维护传统风貌、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提出人居环境更新优化策略。以期改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状况,并引导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李耀武[2](2021)在《循证乡村策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乡村建设热潮高涨。然而,乡村建设无序、乡村规划无效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对科学乡村建设理论和有效工作方法的探索成为当前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本研究以探索乡村建设的有效方法为核心,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寻找到一种科学、实用的乡村建设途径,并使之成为解决当前乡村问题的有效方法。本论文综合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问题引出-解决思路分析-解决方法探讨”的路径展开,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案例实证探讨、观察与访谈等方法对循证乡村策划方法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循证乡村策划方法建立的背景与意义、策划分析框架以及具体的循证策划实践方法。通过研究,试图对“在乡村建设中为何需要循证策划”以及“如何循证、如何策划、如何依据最佳证据来进行策划分析”的问题进行回答。本论文首先对当前乡村建设无序、乡村规划无效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了“通过建立乡村策划来对乡村设计进行指导,为乡村设计提供设计依据”的问题解决思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既有建筑策划和乡村策划理论的借鉴,建立了循证乡村策划理念及策划分析框架,并以绿桃古村和城子古村为例,展开循证策划实践。通过具体案例的实证探讨,本论文对循证乡村策划的具体方法与实践意义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本论文通过基础分析、理论与实例研究,建立了循证乡村策划方法体系,主要包括以最佳证据的获得为核心的证据寻找与分析的方法和基于最佳证据来进行策划分析与价值排序的乡村策划方法,同时得出“在循证乡村策划中,以最佳证据为决策依据的策划分析方法能够使乡村策划更科学”的结论。通过理论构建与实证探讨相结合的探索,本研究为乡村振兴中的规划设计提供了一种科学、实用和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陶思翰[3](2021)在《滇东北地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04年中央聚焦“三农”问题起,10多年来我国一直掀起乡村建设热潮。如何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解决严峻的乡村问题依旧是当今研究重点。随着传统村落空间从“同质同构”转向“异质异构”,呈现出多元化、动态化和分异化的现象,对传统村落的认知和建构,也需要从扁平化认知视角逐渐转向立体式空间解读。本论文以滇东北地区3个具有特色代表的传统村落为例,以村落空间构成格局为基础,从人居环境科学五大系统来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解读剖析,系统构建特色化的物质空间与非物质文化空间。研究着眼于国家及地方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政策,根据传统村落的文化体系、价值体系、城乡协同体系三大核心体系,建立由度量体系、评估体系和导向体系构成的人居环境模型体系,分步、分类综合分析传统村落优势与劣势,提出相应的策略思考。并通过模型体系的反馈机制持续度量,形成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改善提升良性循环机制。研究表明,充分挖掘传统村落具有的潜在动力,逐渐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对立的不利局面,形成城乡间的平衡发展和互助机制,有效促进村落地域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促进村落生态、宜居、绿色、健康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
甘振坤[4](2020)在《河北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河北南北跨度700余千米,是中国唯一兼有平原、丘陵、山地、草原、高原、湖泊、海滨等多种地貌的省份,与此同时,河北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多种类型的传统文化遍布各地,造就了复杂多变的传统村落生成环境。现存分布在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张家口等地的传统村落,作为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呈现出极强的多元性和融合性。本研究以河北206个(第1~5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样本,以田野调查和文史资料解析为信息来源,以区域历史地理为观察视角,开展该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特征“宏观-中观-中微观”维度的系统研究。首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抓取河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与历史演进特征,通过影响村落生成、发展的自然地理、社会文化、经济交通三方面因素展开分析,探究河北传统村落分布外在特征与内在规律。以村落与各类要素互动关系为依据,以县级行政单位边界为区划的基本单元,通过综合要素叠置的方法,划分出河北传统村落研究的七个片区及其七个亚区。接着,针对样本量充足、可开展类型化研究的冀西南赵深片区、冀南晋语片区、冀中定霸片区、冀西北涞阜片区四个片区,分别剖析各区域内对村落空间形成关系密切的环境要素与特征,进而完成宏观层面的研究体系架构与分析。同时,本研究还通过对149个(基本覆盖第1~4批国家级传统村落)重要样本村落的田野调查,校核上述内业研究论点的准确性。其次,深入挖掘各片区内样本村落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地理信息,在中观层面归纳河北传统村落不同区域间的选址特色,解析山地、丘陵、平原水淀地貌等自然因素主导以及古陉驿道、军事防御、产业和庙宇等人文因素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特征。提取出单一轴线型、多轴线型、有机网络型、规则网络型和堡墙围合型村落空间骨架结构,结合样本案例概括其子类型特征,总结村落中心与边界的要素构成。再此,从中微观维度将内、外业收集整理到的丰富资料进一步提炼,从街巷空间与界面、节点空间两方面阐释河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征,从合院空间和民居建筑两个方面梳理传统村落民居院落的突出特点。最后,横向比较河北传统村落各片区特征的共性与个性,分别归纳各类要素和四个片区的村落空间特质,形成“整体-局部-整体”的研究闭环。通过对认知系统性地升华,将河北传统村落的总体特征概括为“多元与融合”,将其呈现出来的空间质感总结为“敦厚朴实”。
向远林[5](2020)在《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文中认为传统乡村聚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亦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对象。陕西是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典型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景观基因理论借鉴生物基因表达、遗传、变异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是解释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发展、演变的很好的理论与方法。因此,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具体特征,本研究以陕西11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应用景观基因理论的主要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从陕西省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文化生态区及单个聚落三大尺度,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机制及其修复进行全面、系统性研究。首先,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及景观基因研究进展,发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性是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尚未深入探讨的研究领域,而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又体现出一定的景观基因变异趋势,因此,其变异机制及修复研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接着,在省域尺度(宏观尺度)下,研究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基本特征、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图谱构建等,作为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重要基础。首先梳理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历史的总体环境,探讨其历史演变脉络及基本特征,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研究了它的总体格局。继而,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的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对其景观基因进行了识别、提取,分析了其景观基因基本特征和不同景观特质类型聚落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景观基因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质形成与表达的总体机制;进一步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的图谱体系,并对其图谱进行了系统构建。之后利用图谱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和更新的总体机制,并分析了其遗传、变异的总体趋势。然后,在文化生态区尺度(中观尺度)下,系统研究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变异机制、变异性判定等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若干核心理论问题。首先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景观基因信息链进行了构建。然后,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进行文化生态区划,分析了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并进一步构建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总体变异机制,分析了其总体变异特征,并探讨了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操作流程。最后,进行单个聚落尺度(微观尺度)的研究。首先提出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然后以质性研究等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按照修复理论框架,以陕西四个典型变异聚落为例,探讨了如何对变异聚落进行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主要保护利用模式。本研究采用景观基因理论相关研究方法,在识别提取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并系统构建其景观基因组图谱基础上,对其形成与表达机制、遗传与更新总体机制、总体变异机制、景观基因信息链、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特征、变异机制等关键问题,对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进行了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并探讨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实践应用,为传统乡村聚落保护、振兴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和方法。本研究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开展相应研究,将景观基因研究从全国层面推向区域层面,并走向景观基因变异及修复研究的全新领域,对推动景观基因理论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杨娜[6](2020)在《传统村落“致病”机理与“再生”策略研究 ——以云南腾冲为例》文中认为传统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生产地和传承地,留存着古朴的建筑风貌、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的民俗风情,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云南省的传统村落资源十分丰富,数量位于全国前列,其中腾冲市传统村落数量居云南省县区级首位。但近年来因为乡村旅游热导致的过度开发、村民追求现代化生活进行的不可逆的破坏以及目前法律法规的局限性不能切实指导传统村落保护等多种原因,传统村落遭受了严重破坏,现存状况不容乐观。为了让腾冲市传统村落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对传统村落进行系统梳理评估既是挖掘传统村落资源的基础,也是寻找适合传统村落保护再生策略的有效途径。本论文立足于对腾冲市传统村落的深入调研,综合传统村落理论研究成果和基础特征分析,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遗产、村民生产生活和村落管理四个方面入手,探讨腾冲市传统村落现状评价体系并进行评价。以评价结果反映的问题为切入点,结合现场观察访谈,分析造成传统村落现存状况的“致病”机理,以问题为导向,提出针对传统村落的“再生”策略。本论文从地域特征角度针对腾冲市传统村落外在表现问题与内在原因,综合考虑传统建筑、人居环境、技艺传承、管理体系、产业发展等诸多因素,提出“有机更新”、“以人文本”、“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村落“再生”策略,使之成为激发传统村落内生动力的有力推手,从而达到传统村落有效保护、永久延续的目的。
王珂[7](2020)在《秦岭山地田园综合体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新型城镇化下的乡村振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乡村发展转型以及农村问题导向下的各大政策出台的研究背景,以田园综合体为研究对象,选取陕西省秦岭中部地区与甘肃省秦岭西部地区山地乡镇为研究范围,研究秦岭山地乡镇田园综合体规划策略,指导秦岭山地乡镇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及营建。首先,通过实地调研与资料查阅,总结秦岭山地乡镇农业产业的发展、演变及现状,根据产业发展进行分类,总结产业发展在村镇发展中的作用及影响,确定不同地区,不同乡镇产业发展的需要提出发展问题;其次,通过对我国田园综合体发展现状的梳理和分析,总结归纳田园综合体发展的“三生功能”。根据根据秦岭山地乡镇田园综合体发展的现状问题,从中进行选择,确定自身需要承载的功能,明确自身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突破口;然后,通过秦岭山地乡镇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地形、气候等因素对田园综合体的影响分析,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分析田园综合体的功能和空间模式。通过秦岭山地乡镇农业产业发展等因素对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与规划策略的制约,分析田园综合体在不同制约因素下所受到的影响;最后,明确田园综合体发展的普遍动力,根据不同动力机制,确立不同的建设模式,探究适合于秦岭山地乡镇田园综合体的动力机制与建设模式。研究成果在皂郊镇西坡梁田园综合体规划中加以实证,证实了研究成果基本上适用于秦岭中段和西段范围内的山地乡镇田园综合体的规划。根据秦岭山地乡镇田园综合体的动力机制与建设模式,提出对应的建设模式:农业生产增效模式、农业景观格局构建模式、休闲聚集有机复合模式、人居环境改善模式。不仅研究了秦岭山地乡镇的用地特征,而且对秦岭山地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和营建起到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孔琳培[8](2020)在《河北省英谈村人居环境景观规划与设计》文中指出传统村落是中国农业文化发展重要载体之一,它记录了自然和田园聚集地、传统风貌、建造技艺以及民俗文化等。在传统村落发展过程中,如何改善人居环境并能保护传统村落特色,是当前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内容之一,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本研究将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景观设计理论与人居环境理论相结合,以河北国家级传统村落英谈村为例,根据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生活和生产空间等对其人居环境进行规划与设计。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景观设计理论与人居环境理论的相关资料和文献分析,在对仔尾里、桐梓关村、贵州中关村和山东凤凰措人居环境的案例调研的基础上,本研究梳理了人居环境视野下传统村落发展保护设计原则。通过对传统村落相关政的保护政策解析,本研究对人居环境的相关知识理论体系的研究分析,以集堂院文化、河桥文化、抗战文化为一体的太行山区的红色石寨的英谈村为例,运用景观设计学理论对英谈村的区位因素,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交通现状,水系、空间结构和建筑特点进行的分析,提出了英谈村的景观空间结构的优化方案。将村落的零散的空间进行优化整合起来,提升村子的公共空间的空间利用率和功能性。根据英谈村的建筑风貌和院落的现状在村落流传下来的符号纹样的调研,提出了文化元素是人居环境很重要的构成要素,并重构方式将地域文化符号运用在后期景观设计中。本方案分为四个功能分区,通过山谷步行道、观溪步道、驳岸休闲广场、石阶文化广场等节点空间,共同营造英谈村的宜居环境。对英谈村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调研、测绘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以乡村地域空间环境营造、村民生活品质提升、人工聚居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与和谐等作为主要目标,本研究从人居环境对传统村落内部活动空间进行了多角度的对比分析和深入研究。这对英谈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及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借鉴,也为冀南太行山东麓地区的风土人情的村落环境整治提供了参考。
董琦[9](2019)在《北宋“汴京八景”园林游憩活动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汴京八景”是自北宋时期开始出现并发展、对都城汴京地域景观的提炼,也是当时公共游览地的典型代表。北宋时期的园林普遍出现了公共性特征,城内外参与度较高的公共游览地也相继发展起来,在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多方发展的社会背景以及“八景”文化影响下,“汴京八景”游览地的园林显示出很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在公众园林活动的开展组织和对后世园林的影响方面作用突出。本文通过运用史料解读法、归纳总结法、遗存追溯法等方法对北宋汴京公共园林典例“汴京八景”的历史溯源、风景体系的营造以及游憩活动文化三方面进行了史料解读。在前人对汴京城市人口、经济、布局风貌及“汴京八景”景名演变研究的基础上,对“汴京八景”景观进行社会环境、体系营建特色、文化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分析,从城市人文风俗活动方面对北宋汴京园林游憩活动特点进行概括和总结,并进一步思考和总结了“汴京八景”对城市的实际功能与影响。中国古代的园林以“景面文心”为特征,自然风景的欣赏与人工园林的营造都离不开文化内涵的支撑。本文首先对“汴京八景”的发展演进过程进行了梳理,包括其城市历史的变迁、八景景名的变化及其空间位置的落位,从汴州城和“汴京八景”两者的历史演进过程得出“八景”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通过“汴京八景”体系营造模式的总结,探索“八景”对城市空间格局的控制以及与城市功能的结合,选取“汴京八景”中的典型游憩空间进行详细分析,从游憩空间、园林风貌及园林活动等方面尝试再现“汴京八景地”园林游览活动的景观风貌,即“景面”;第三,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汴京的城市风俗文化,并将“汴京八景”中的园林游览活动与城市风俗文化进行对接,阐述中国古代园林背后的“文心”特质;最后,总结研究所得成功经验与启发,从城市风景体系构建与人文空间规划的角度呈现“汴京八景”游憩活动发展对现实的意义与影响。
王敏[10](2019)在《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美丽宜居乡村的基础,是促进乡村社会文明、提升村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全域旅游热潮的兴起,对于乡村人居环境提升是有积极意义的,发展全域旅游,是实现乡村产业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利于实现城乡良性发展,促进人力、物力、财力的良性回波,从而提高乡村经济收入,促进乡村生活水平及社会和谐发展。因此,有必要探索全域旅游导向下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策略,保障乡村旅游和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共同推进国家“美丽乡村”建设,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本文以全域旅游为视角,选取了白水县乡村为实证研究对象,面向白水县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的重大战略需求,从全域旅游的发展需求和村庄建设的相关政策入手,通过对全域旅游、乡村人居环境等理论与实践成果的系统梳理,探讨了全域旅游与乡村人居环境互动机制。基于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构建了全域旅游导向下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模式,对“县—镇—村”三级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证解析。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典型实践经验启示。根据相关全域旅游与乡村人居环境的概念解析,将全域旅游导向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分为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支撑四大系统;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乡村人居环境案例的分析,总结了典型乡村案例的实践经验,为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第二部分: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分别从乡村自然环境、人类发展、社会发展、居住环境、支撑环境和游憩环境六个方面对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的现状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样本村的调研分析了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体系构建。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从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四个系统层选取具体的评价指标构建了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探究了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的演进机制。第四部分: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模式。通过对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及相关规划的借鉴,确定了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的目标、理念和原则;并提出全域旅游导向下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的适宜性发展模式。第五部分: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实证分析。分别以白水县、林皋镇及四个典型村为实证案例,从整体空间结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路线搭建、人居环境规划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划,促进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并提出了相应的乡村人居环境规划保障策略。
二、西部传统民俗与人居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传统民俗与人居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旅游影响下鲁西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更新评价研究 ——以上九山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
1.1.2 旅游产业发展激发新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 |
1.1.3 山东省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基本概念诠释 |
1.4.1 乡村旅游 |
1.4.2 传统村落 |
1.4.3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更新 |
1.4.4 指标评价体系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标 |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6.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6.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6.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与分析 |
1.7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方法 |
1.7.2 技术路线 |
2 乡村旅游影响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更新评价的方法建构 |
2.1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特征研究 |
2.1.1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内涵 |
2.1.2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独特性 |
2.1.3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构成 |
2.2 乡村旅游发展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更新的关联性研究 |
2.2.1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更新相关理论 |
2.2.2 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更新的关联性 |
2.2.3 旅游影响下传统村落保护模式、更新内容与作用途径 |
2.3 指标评价体系的理论构架 |
2.3.1 评价体系逻辑框架 |
2.3.2 评价体系理论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3 乡村旅游影响下鲁西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发展现状 |
3.1 鲁西南典型传统村落调研对象选取 |
3.1.1 典型调研对象选取 |
3.1.2 典型村落区位特征及历史概况 |
3.2 旅游发展程度较低传统村落调研情况 |
3.2.1 旅游发展现状 |
3.2.2 人居环境更新现状 |
3.3 旅游发展程度较高传统村落调研情况 |
3.3.1 旅游发展现状 |
3.3.2 人居环境更新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4 鲁西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更新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流程 |
4.2 指标评价体系构建 |
4.2.1 构建原则 |
4.2.2 指标选取和层级构建 |
4.2.3 指标释义 |
4.3 指标权重设置 |
4.3.1 权重计算原则 |
4.3.2 指标权重计算 |
4.4 评价标准导出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评价结果的上九山村人居环境更新策略研究 |
5.1 基于评价体系的人居环境更新评价结果分析 |
5.1.1 评价结果概况 |
5.1.2 评价结果分析 |
5.2 优化研究案例对象选取 |
5.3 基于评价结果的上九山村现状问题分析 |
5.3.1 导向性问题 |
5.3.2 实施性问题 |
5.4 基于问题分析的上九山村人居环境更新优化策略 |
5.4.1 优化原则和优化路径 |
5.4.2 导向性优化策略 |
5.4.3 实施性优化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结论一 |
6.1.2 结论二 |
6.1.3 结论三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录一:评价体系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二:评价体系指标权重计算汇总表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循证乡村策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问题引出与研究设计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当前乡村问题的复杂性及其解决困境 |
1.1.2 研究聚焦: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
1.1.3 研究切入:乡村设计前期的策划分析阶段 |
1.2 研究拟解决的现实问题与解决思路分析 |
1.3 核心概念解析 |
1.3.1 循证 |
1.3.2 乡村 |
1.3.3 乡村策划 |
1.3.4 乡村设计 |
1.3.5 循证乡村策划方法 |
1.4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综述 |
1.4.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核心内容梳理 |
1.4.2 乡村规划相关研究及规划成果内容梳理 |
1.4.3 策划理念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运用概况与研究综述 |
1.4.4 循证理念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运用概况与研究综述 |
1.4.5 综述小结与研究发展动向分析 |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 |
1.5.3 研究意义 |
1.6 研究设计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与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从“循证医学”到“循证设计” |
2.1 “循证医学” |
2.2 “循证设计” |
2.3 循证实践流程与方法总结 |
2.3.1 证据寻找 |
2.3.2 证据分析 |
2.3.3 证据存储 |
2.3.4 证据运用 |
2.3.5 后效评估 |
2.3.6 证据更新 |
2.4 循证决策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建筑策划”到“乡村策划” |
3.1 “策划”的内涵 |
3.2 “建筑策划” |
3.2.1 建筑策划概述 |
3.2.2 建筑策划方法 |
3.3 “乡村策划” |
3.3.1 乡村策划概述 |
3.3.2 乡村策划方法 |
3.3.3 乡村策划成果 |
3.4 乡村策划与既有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体系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循证乡村策划” |
4.1 循证乡村策划的概念及意义 |
4.1.1 概念 |
4.1.2 循证与乡村策划结合的意义 |
4.2 循证与乡村策划的关系及组合方式 |
4.2.1 循证与乡村策划的关系 |
4.2.2 循证与乡村策划的组合方式 |
4.3 循证乡村策划分析框架 |
4.3.1 分析框架的构建与表达 |
4.3.2 分析框架的解读 |
4.4 循证乡村策划分析框架的运用 |
4.4.1 框架的运用方法 |
4.4.2 框架的普适化运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循证乡村策划方法的实证研究 ——云南绿桃古村和城子古村的循证策划实践 |
5.1 案例选择分析 |
5.2 绿桃古村循证策划实证研究 |
5.2.1 绿桃古村概况介绍 |
5.2.2 绿桃古村循证策划实践 |
5.2.3 绿桃古村循证策划说明书 |
5.3 城子古村循证策划实证研究 |
5.3.1 城子古村概况介绍 |
5.3.2 城子古村循证策划实践 |
5.3.3 城子古村循证策划说明书 |
5.4 实证案例研究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迈向科学性乡村策划与实用性乡村设计 |
6.1 循证乡村策划是一种促进乡村设计成果科学化和实用化的实践模式 |
6.2 循证乡村策划分析框架包含了循证体系和乡村策划体系 |
6.3 有效的循证和基于最佳证据的策划分析是循证乡村策划方法的核心 |
6.4 循证乡村策划方法是一种能够在具体实践中实现普适化运用的方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表索引 |
附录 C:访谈记录表(部分) |
附录 D:村落现状调研成果整理(部分) |
附录 E:本研究构建的证据数据库 |
(3)滇东北地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研究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传统村落 |
2.1.2 人居环境 |
2.1.3 乡村人居环境 |
2.1.4 聚居与聚落 |
2.2 相关理论研究分析 |
2.2.1 人居环境理论研究 |
2.2.2 相关政策解读 |
2.2.3 传统文化理论研究 |
2.2.4 城乡关系理论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滇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研究 |
3.1 自然生态空间 |
3.1.1 自然环境 |
3.1.2 资源优势 |
3.1.3 村落空间格局 |
3.2 社会人文空间 |
3.2.1 社会发展历史 |
3.2.2 物质文化遗产 |
3.2.3 人文特色 |
3.2.4 人口迁移 |
3.2.5 经济发展 |
3.2.6 文明素养 |
3.3 居住生活空间 |
3.3.1 民居建筑 |
3.3.2 街巷空间 |
3.3.3 景观空间 |
3.3.4 设施空间 |
3.4 传统村落空间综合分析 |
3.4.1 云南传统村落空间分析 |
3.4.2 问题分析 |
3.4.3 原因解析 |
3.4.4 策略思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乡协同发展模式体系建构 |
4.1 乡村核心价值体系 |
4.1.1 生态价值 |
4.1.2 生产价值 |
4.1.3 生活价值 |
4.1.4 社会价值 |
4.1.5 文化价值 |
4.2 城乡协同体系构成 |
4.2.1 城乡融合体系 |
4.2.2 多主体结构体系 |
4.2.3 机制体系 |
4.3 城乡协同发展模式体系 |
4.3.1 协同发展原则 |
4.3.2 协同发展观念 |
4.3.3 协同因素分析 |
4.3.4 协同发展模式分析 |
4.4 城乡协同发展的模式体系应用 |
4.4.1 村落发展模式研究分析 |
4.4.2 村落发展模式导向 |
4.4.3 村落发展模式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时效性人居环境模型体系建构 |
5.1 时效性人居环境模型体系 |
5.1.1 人居环境度量体系 |
5.1.2 人居环境评估体系 |
5.1.3 人居环境模型导向体系 |
5.2 人居环境模型体系应用实例 |
5.2.1 村落人居环境度量 |
5.2.2 村落人居环境评析 |
5.2.3 村落人居环境模型导向 |
5.3 湾子苗寨---城乡统筹的人居环境发展模式 |
5.3.1 湾子苗寨综合评估 |
5.3.2 人居环境改善 |
5.3.3 协同提升发展 |
5.4 老街村—城乡共构的人居环境发展模式 |
5.4.1 老街村综合评估 |
5.4.2 城乡共构空间关系建立 |
5.4.3 文化优势主导 |
5.5 白雾村—城乡互构的人居环境发展模式 |
5.5.1 白雾村综合评估 |
5.5.2 居住系统更新 |
5.5.3 农业网络 |
5.5.4 文化创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尊重差异,因地制宜 |
6.2 统筹互促,协同联结 |
6.3 随机而动,应时而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图片索引 |
附录C 表格索引 |
附录D1 老街村红色节点特征 |
附录D2 白雾村建筑遗产特征 |
附录D3 老街村新民居改造设计图纸 |
附录D4 湾子苗寨基础设施系统现状分析表 |
附录D5 老街村基础设施系统现状分析表 |
附录D6 白雾村基础设施系统现状分析表 |
附录D7 老街村文化传承具体情况分析表 |
(4)河北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来源 |
1.1.3 研究问题与目标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2 研究要点与创新 |
1.2.3 主要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启示 |
1.3.1 关于研究对象的综述 |
1.3.2 相关研究内容的综述 |
1.3.3 相关研究方法的综述 |
1.3.4 相关政策法规综述 |
1.3.5 相关研究总结 |
1.3.6 对本研究启示 |
1.4 研究方法与步骤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步骤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河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与特征 |
2.1 河北传统村落生成的时空演进 |
2.1.1 村落分布的总体概况 |
2.1.2 村落生成的历史进程 |
2.2 河北传统村落的多因素分布特征 |
2.2.1 自然地理特征 |
2.2.2 经济交通特征 |
2.2.3 历史文化特征 |
2.3 河北传统村落区域划分及其环境要素 |
2.3.1 地域分区原则与方法 |
2.3.2 地域综合分区 |
2.3.3 冀西南片区环境要素与特征 |
2.3.4 冀南片区环境要素与特征 |
2.3.5 冀中片区环境要素与特征 |
2.3.6 冀西北片区环境要素与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河北传统村落选址与整体布局 |
3.1 河北传统村落选址 |
3.1.1 冀西南片区村落选址 |
3.1.2 冀南片区村落选址 |
3.1.3 冀中片区村落选址 |
3.1.4 冀西北片区村落选址 |
3.2 河北传统村落整体布局类型划分 |
3.3 山地地貌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
3.3.1 山垴缓升布局 |
3.3.2 山坳蜿蜒布局 |
3.3.3 山沟紧凑布局 |
3.3.4 山麓扩展布局 |
3.3.5 深山谷地随势布局 |
3.4 丘陵地貌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
3.4.1 平缓丘陵延展布局 |
3.4.2 丘陵谷地有机布局 |
3.5 平原水淀地貌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
3.5.1 平原行列布局 |
3.5.2 淀中密集布局 |
3.6 古陉驿道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
3.6.1 井陉驿道沿线布局 |
3.6.2 滏口陉沿线布局 |
3.7 军事防御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
3.7.1 蔚县亚区防御型村落 |
3.7.2 怀安-怀来亚区防御型村落 |
3.7.3 邯郸亚区与邢台亚区防御型村落 |
3.8 特色要素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
3.8.1 村窑共生沿河布局 |
3.8.2 祭祀庙宇群统领布局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河北传统村落空间结构 |
4.1 单一轴线型村落 |
4.1.1 轴线垂直抬升结构 |
4.1.2 轴线纵深延展结构 |
4.2 多轴线型村落 |
4.2.1 平行轴线结构 |
4.2.2 多轴汇聚结构 |
4.3 有机网络型村落 |
4.3.1 有机格网结构 |
4.3.2 自由延展结构 |
4.4 规则网络型村落 |
4.4.1 正交格网结构 |
4.4.2 放射格网结构 |
4.5 堡墙围合型村落 |
4.5.1 一字形结构 |
4.5.2 十字形结构 |
4.5.3 丰字形结构 |
4.5.4 田字形结构 |
4.5.5 大型城郭结构 |
4.6 河北传统村落中心与边界 |
4.6.1 村落中心 |
4.6.2 村落边界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 |
5.1 河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 |
5.1.1 巷道空间 |
5.1.2 主街空间 |
5.1.3 其他街巷空间 |
5.2 河北传统村落街巷界面 |
5.2.1 街巷底界面 |
5.2.2 街巷侧界面 |
5.2.3 街巷顶界面与景界面 |
5.3 河北传统村落节点空间 |
5.3.1 生产性节点 |
5.3.2 生活性节点 |
5.3.3 通行与防御性节点 |
5.3.4 精神与文化性节点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河北传统村落民居院落 |
6.1 河北传统村落合院空间特征 |
6.1.1 冀西南片区合院空间 |
6.1.2 冀南片区合院空间 |
6.1.3 冀中片区合院空间 |
6.1.4 冀西北片区合院空间 |
6.2 河北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特征 |
6.2.1 砖石结构建筑 |
6.2.2 石木结构建筑 |
6.2.3 土木结构建筑 |
6.2.4 拱券结构建筑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河北传统村落区域间共性与个性特征比较 |
7.1 区域间共性特征比较 |
7.1.1 村落与选址 |
7.1.2 村落与太行八陉 |
7.1.3 村落与城镇 |
7.2 区域间个性特征比较 |
7.2.1 村落的聚集及分散 |
7.2.2 村落与文化 |
7.2.3 村落布局形态 |
7.2.4 村落空间结构与中心边界 |
7.2.5 街巷空间 |
7.2.6 典型公共建筑与特色空间 |
7.2.7 民居院落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河北国家级传统村落(第1~5批)航拍及卫星正射影像 |
附录二:研究样本传统村落调查信息表 |
附录三:主要样本传统村落肌理图 |
附录四:典型样本传统村落街巷空间测绘手稿 |
致谢 |
(5)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的创新价值取向 |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主要研究方法 |
1.2.2 主要技术路线和基本框架 |
1.2.3 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
1.3 研究区域、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对象与研究区域 |
1.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解析 |
2.1.1 聚落、传统聚落、传统乡村聚落、传统村落的概念及关系 |
2.1.2 文化景观与传统乡村聚落景观 |
2.1.3 景观基因、景观基因组、景观基因组图谱及其相互关系 |
2.1.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表达、遗传、变异 |
2.1.5 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概念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合评述 |
2.3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景观基因理论体系下的主要研究基础 |
2.3.2 新文化地理学和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
2.3.3 乡村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
2.3.4 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历史演变与总体特征 |
3.1 陕西主要地理环境要素总体透视 |
3.1.1 自然地理的总体环境 |
3.1.2 人文历史发展的总体环境 |
3.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历史演变 |
3.2.1 远古的呼唤 |
3.2.2 早期的功能和形态 |
3.2.3 主要历史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
3.2.4 近现代以来的嬗变与特征 |
3.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总体特征 |
3.3.1 基本特征 |
3.3.2 时空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图谱构建 |
4.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特征分析 |
4.1.1 景观基因识别流程 |
4.1.2 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结果 |
4.1.3 景观基因的基本特征 |
4.1.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表达与控制机制 |
4.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 |
4.2.1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流程 |
4.2.2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结果及特征解析 |
4.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机制与总体变异趋势综合分析 |
4.3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 |
5.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提取 |
5.1.1 景观意象提取的作用与意义 |
5.1.2 景观意象的构成要件 |
5.1.3 景观意象提取 |
5.2 景观基因信息链及其对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基础作用 |
5.2.1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作用与意义 |
5.2.2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定义与层次结构 |
5.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构建 |
5.2.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性及其修复 |
5.3 文化生态区划及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
5.3.1 文化生态区划的方法、原则与作用 |
5.3.2 文化生态区划方案 |
5.3.3 各文化生态区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 |
5.3.4 文化生态区划的影响机制 |
5.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总体变异机制与变异性判定 |
5.4.1 区域识别系统的建立 |
5.4.2 区域识别系统的地域总体特征及其区域差异 |
5.4.3 总体变异机制与总体变异特征 |
5.4.4 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原则与操作流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典型变异聚落的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
6.1 理论框架与样例选取 |
6.1.1 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 |
6.1.2 典型变异聚落样例的选取 |
6.2 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
6.2.1 杨家沟村(景观基因信息链重建) |
6.2.2 漫川关社区(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
6.2.3 老县城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
6.2.4 高杰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
6.3 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主要保护利用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传统村落“致病”机理与“再生”策略研究 ——以云南腾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他山之石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传统村落 |
1.4.2 致病机理 |
1.4.3 乡村再生 |
1.5 研究动态 |
1.5.1 国外研究动态 |
1.5.2 国内研究动态 |
1.5.3 传统村落相关认知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搜集与田野调查相结合 |
1.6.2 定性判断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6.3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原生之美:腾冲传统村落的现实概况 |
2.1 腾冲市概况 |
2.1.1 区位和历史沿革 |
2.1.2 自然和文化特征 |
2.1.3 经济和社会发展 |
2.2 腾冲传统村落概况 |
2.2.1 腾冲传统村落分布情况 |
2.2.2 腾冲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2.3 腾冲传统村落的地域特色 |
2.3.1 因地制宜的选址布局 |
2.3.2 名目繁多的传统建筑 |
2.3.3 血脉延续的氏族文化 |
2.3.4 质朴灵动的民俗艺术 |
2.3.5 崇文尚教的教育风尚 |
2.4 腾冲传统村落SWOT分析 |
2.5 腾冲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必要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衰落之由:腾冲传统村落的“致病”机理 |
3.1 传统村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参考 |
3.1.1 国内指标体系研究 |
3.1.2 相关研究领域指标体系研究 |
3.2 腾冲市传统村落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模型构建的目的意义 |
3.2.2 评价模型构建原则及程序 |
3.2.3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体系的构建 |
3.2.4 评价指标权重研究 |
3.2.5 评价标准研究 |
3.3 腾冲市传统村落现状评价实例研究 |
3.3.1 传统村落实地调研 |
3.3.2 评价结果 |
3.3.3 评价结果分析 |
3.3.4 腾冲市传统村落现状评价体系的反思与总结 |
3.4 腾冲传统村落“病症”表现 |
3.4.1 传统建筑破败凋零,新建建筑突兀而起 |
3.4.2 民俗文化活动载体寥寥无几,技艺传承后继乏力 |
3.4.3 村民各寻出路,传统农业举步维艰 |
3.4.4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千篇一律,村落主体对村落保护漠不关心 |
3.5 腾冲传统村落“致病”机理研究 |
3.5.1 传统村落保护与村民现代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
3.5.2 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民俗文化日渐式微 |
3.5.3 城镇化进程中产业转变和人口流动打破了传统村落内生机制 |
3.5.4 管理体系冗杂混乱,村落主体缺乏保护意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兴之术:腾冲传统村落的活化路径 |
4.1 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4.1.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4.1.2 经济产业的可持续 |
4.1.3 人文文化的可持续 |
4.1.4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 |
4.2 乡村社会的以人为本之路 |
4.2.1 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 |
4.2.2 生产生活 |
4.2.3 邻里关系 |
4.2.4 技艺传承 |
4.2.5 管理体系 |
4.3 人居环境的有机更新之路 |
4.3.1 有机更新的理论基础 |
4.3.2 传统建筑的有机更新 |
4.3.3 公共空间的有机更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再生”之道 |
5.1 “可持续发展”策略 |
5.2 “以人为本”策略 |
5.3 “有机更新”策略 |
5.4 结语:对症下药,缓慢生长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传统村落现状评分表 |
(7)秦岭山地田园综合体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来源 |
1.2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动态及案例分析 |
1.3.2 国内研究动态及案例分析 |
1.3.3 秦岭山地乡镇研究现状 |
1.3.4 研究综合评述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查阅法 |
1.5.2 比较研究法 |
1.5.3 概念分析法 |
1.5.4 理论研究法 |
1.5.5 逻辑演绎法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秦岭山地乡镇田园综合体发展特征及问题 |
2.1 调研概述 |
2.1.1 调研范围 |
2.1.2 调研内容 |
2.1.3 调研方法 |
2.2 秦岭山地乡镇调研汇总分析 |
2.2.1 调研乡镇基本概况 |
2.2.2 重点乡镇调研资料分析规划 |
2.2.3 秦岭山地重点乡镇调研资料 |
2.2.4 秦岭周边地区重点乡镇调研资料 |
2.3 秦岭山地乡镇现状综合分析 |
2.3.1 问卷调查汇总分析 |
2.3.2 详细调研乡镇概况汇总分析 |
2.3.3 重点调研乡镇概况汇总分析 |
2.3.4 对比分析 |
2.4 秦岭山地乡镇共性特征及问题 |
2.4.1 共性特征 |
2.4.2 秦岭山地乡镇发展田园综合体的现状问题 |
2.5 小结 |
第三章 田园综合体理论解析 |
3.1 田园综合体 |
3.1.1 概述 |
3.1.2 发展演变 |
3.1.3 发展模式 |
3.2 特征与作用 |
3.2.1 基本特征 |
3.2.2 作用 |
3.3 理论支撑及启示 |
3.3.1 田园城市理论 |
3.3.2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3.4 产业结构理论 |
3.3.5 产业融合理论 |
3.3.6 体验经济 |
3.4 秦岭山地田园综合体建设动因与可行性分析 |
3.4.1 建设动因 |
3.4.2 必要性和可行性 |
3.5 小结 |
第四章 秦岭山地田园综合体规划影响因素分析 |
4.1 田园综合体构成要素分析 |
4.1.1 农业生产 |
4.1.2 农业景观 |
4.1.3 休闲聚集 |
4.1.4 生活居住 |
4.1.5 村社服务 |
4.2 田园综合体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地区自然因素 |
4.2.2 乡镇人的因素 |
4.2.3 社会发展因素 |
4.2.4 文化因素 |
4.2.5 经济发展水平 |
4.3 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
4.3.1 地区自然因素对构成要素的影响 |
4.3.2 乡镇人因素对构成要素的影响 |
4.3.3 社会发展因素对构成要素的影响 |
4.3.4 文化因素对构成要素的影响 |
4.3.5 经济发展水平对构成要素的影响 |
4.4 秦岭山地田园综合体基本特征解析 |
4.4.1 农业产业以融为本 |
4.4.2 农业景观以农为基 |
4.4.3 休闲聚集以农为本 |
4.4.4 生活居住以用为主 |
4.4.5 村社服务以强为本 |
4.5 小结 |
第五章 秦岭山地田园综合体的空间适宜机制剖析 |
5.1 田园综合体构成要素自身需求 |
5.1.1 农业生产的需求 |
5.1.2 农业景观的需求 |
5.1.3 休闲聚集的需求 |
5.1.4 生活居住的需求 |
5.1.5 村社服务的需求 |
5.2 田园综合体构成要素与生产空间的适宜性 |
5.2.1 农业生产与生产空间 |
5.2.2 农业景观与生产空间 |
5.2.3 休闲聚集与生产空间 |
5.3 田园综合体构成要素与生活空间的适宜性 |
5.3.1 休闲聚集与生活空间 |
5.3.2 生活居住与生活空间 |
5.3.3 村社服务与生活空间 |
5.4 田园综合体构成要素与生态空间的适宜性 |
5.4.1 农业景观与生态空间 |
5.4.2 休闲聚集与生态空间 |
5.5 构成要素与三生空间的适宜性关系总结 |
5.6 小结 |
第六章 秦岭山地田园综合体规划策略 |
6.1 总体论述 |
6.2 农业生产增效 |
6.2.1 规划思路 |
6.2.2 “农业+”发展策略 |
6.2.3 产业体系构建 |
6.3 农业景观格局构建 |
6.3.1 构建思路 |
6.3.2 构建策略 |
6.3.3 农业景观格局构建 |
6.4 休闲聚集有机复合 |
6.4.1 发展思路 |
6.4.2 消费主体定位 |
6.4.3 休闲聚集产品策划 |
6.4.4 发展模式 |
6.4.5 休闲聚集策略 |
6.4.6 依托资源发展休闲聚集 |
6.5 人居环境改善 |
6.5.1 改善思路 |
6.5.2 乡镇建筑风貌指引 |
6.5.3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6.5.4 基础设施建设 |
6.6 多形式村社服务 |
6.6.1 服务思路 |
6.6.2 多形式提升服务策略 |
6.7 小结 |
第七章 皂郊镇西坡梁田园综合体规划实证 |
7.1 规划项目概况 |
7.1.1 皂郊镇概况 |
7.1.2 乡村概况 |
7.2 皂郊镇西坡梁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
7.2.1 空间资源浪费,未合理利用 |
7.2.2 人口比例失调,劳动力流失 |
7.2.3 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慢 |
7.2.4 产业缺乏设计,未挖掘特色 |
7.2.5 缺乏现代技术,管理经验弱 |
7.3 项目定位和总体思路 |
7.3.1 项目定位 |
7.3.2 总体思路 |
7.4 田园综合体规划策略落实 |
7.4.1 用地功能布局与用地规划 |
7.4.2 产业发展规划 |
7.4.3 观光农业规划 |
7.4.4 康养休闲规划 |
7.4.5 综合服务基地规划 |
7.4.6 旅游村环境整治 |
7.4.7 项目实施策略 |
7.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秦岭山地乡镇基础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秦岭山地田园综合体调查问卷 |
作者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A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B 硕士期间参与实际项目及实践 |
致谢 |
(8)河北省英谈村人居环境景观规划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国内外传统研究现状 |
1.3.1 文化视野下国内外传统村落研究现状 |
1.3.2 人居环境视野下国内外传统村落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和相关案例 |
2.1 相关理论概述 |
2.1.1 景观设计学理论 |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3 人居环境学理论 |
2.2 相关案例解析 |
2.2.1 木梨硔山地传统村落 |
2.2.2 杭州市富阳东梓关村 |
2.2.3 贵州省中关村 |
2.2.4 山东省凤凰措村 |
第三章 河北省英谈村人居环境概述 |
3.1 英谈村自然环境分析 |
3.1.1 地理区位 |
3.1.2 交通条件 |
3.1.3 自然资源 |
3.2 英谈村社会环境分析 |
3.2.1 历史发展 |
3.2.2 社会组成 |
3.2.3 经济发展 |
3.3 英谈村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解析 |
3.3.1 英谈村的历史发展 |
3.3.2 英谈村物质文化 |
3.3.3 英谈村的传统民俗节日 |
3.3.4 英谈村的传统工艺 |
3.4 英谈村问卷调查情况及问题分析 |
3.4.1 英谈村发展的主要问题 |
3.4.2 英谈村的景观现状问题 |
3.4.3 英谈村的文化保护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谈村景观规划与设计 |
4.1 现状分析 |
4.1.1 建筑现状分析 |
4.1.2 道路现状分析 |
4.1.3 水系现状分析 |
4.1.4 景观现状分析 |
4.2 设计理念与设计原则 |
4.2.1 设计理念 |
4.2.2 设计原则 |
4.3 总体设计方案 |
4.3.1 规划结构 |
4.3.2 总平面图 |
4.3.3 主干道设计 |
4.3.4 步行道路设计 |
4.3.5 公共空间设计 |
4.3.6 节点设计 |
4.4 专项设计 |
4.4.1 英谈村导视系统设计 |
4.4.2 英谈村景观小品设计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品集 |
(9)北宋“汴京八景”园林游憩活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背景 |
1.1.2 历史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综述 |
1.5.1 重要古籍与资料搜集 |
1.5.2 国内研究成果 |
1.5.3 国外研究成果 |
1.6 研究思路与框架 |
2 “汴京八景”历史与演进 |
2.1 “八景文化”历史溯源 |
2.1.1 “八景”起源与发展 |
2.1.2 地方八景发展简述 |
2.1.3 “八景”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
2.2 “汴京八景”发展演进 |
2.2.1 “汴京八景”地理位置变迁 |
2.2.2 “汴京八景”发展演进特征 |
2.2.3 “汴京八景”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
2.3 小结 |
3 “汴京八景”体系营造研究 |
3.1 汴京城市山水环境 |
3.1.1 汴京山水环境辨析 |
3.1.2 汴京城市水系变迁 |
3.1.3 汴京城市空间环境 |
3.2 山水游憩活动下的“汴京八景” |
3.2.1 与城市水系串联互动 |
3.2.2 与山体环境远近互动 |
3.2.3 与城市功能结合互动 |
3.3 “汴京八景”空间分布特征 |
3.3.1 城市辐射特征 |
3.3.2 沿河发展趋势 |
3.3.3 文化空间分布 |
3.4 “汴京八景”体系营造理念 |
3.4.1 环境观 |
3.4.2 文化空间营造 |
3.5 小结 |
4 “汴京八景”游憩活动与城市文化 |
4.1 汴京城市风俗文化 |
4.1.1 民风民俗 |
4.1.2 节日庆典 |
4.1.3 风俗对市民生活影响 |
4.2 “汴京八景”中的文化活动 |
4.2.1 踏青宴饮活动 |
4.2.2 祭祀祈拜活动 |
4.2.3 赏花垂钓活动 |
4.2.4 节目观赏活动 |
4.2.5 水嬉游玩活动 |
4.3 “汴京八景”游憩活动发展 |
4.3.1 “汴京八景”中的人文景观游憩活动 |
4.3.2 “汴京八景”中的自然景观游憩活动 |
4.3.3 “汴京八景”中不同阶层的游园活动 |
4.4 小结 |
5 “汴京八景”游憩活动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启发 |
5.1 城市风景体系构建下的“汴京八景” |
5.1.1 城市标志 |
5.1.2 城市生态 |
5.1.3 城市文化 |
5.1.4 人居需求 |
5.2 人文空间规划中的“汴京八景” |
5.2.1 人文空间格局的经营 |
5.2.2 文化境界的升华 |
5.2.3 文化认同感的塑造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图目录 |
附录 Ⅱ 表目录 |
附录 Ⅲ 相关史料 |
(10)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要求 |
1.1.2 现实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关于全域旅游的研究综述 |
1.3.2 国外关于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关于全域旅游的研究综述 |
1.3.4 国内关于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综述 |
1.3.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典型实践经验启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全域旅游 |
2.1.2 区域旅游 |
2.1.3 人居环境相关理论 |
2.1.4 城乡协调发展 |
2.1.5 可持续发展 |
2.2 全域旅游与人居环境的内在联系 |
2.2.1 全域旅游促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 |
2.2.2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全域旅游提供有力保障 |
2.2.3 全域旅游与乡村人居环境的互促整合 |
2.3 全域旅游导向下的乡村人居环境的特征分析 |
2.4 国内外相关案例解读 |
2.4.1 国外案例解读 |
2.4.2 国内案例解读 |
2.5 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总结 |
2.6 本章小结 |
3 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现状 |
3.1.1 自然环境特征 |
3.1.2 人类发展特征 |
3.1.3 社会发展特征 |
3.1.4 居住环境特征 |
3.1.5 支撑环境特征 |
3.1.6 游憩环境特征 |
3.2 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的现状调研分析 |
3.2.1 现状调研内容及方法 |
3.2.2 样本村居住条件情况 |
3.2.3 样本村经济社会情况 |
3.2.4 样本村环境建设情况 |
3.2.5 样本村公共设施情况 |
3.2.6 样本村村庄风貌情况 |
3.2.7 样本村游憩设施情况 |
3.3 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面临的问题 |
3.3.1 乡村住宅建设粗放,居住条件较差 |
3.3.2 乡村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水平低 |
3.3.3 旅游产业融合不足,要素体系不完善 |
3.3.4 旅游宣传力度不足,品牌形象塑造弱 |
3.3.5 空间布局散乱,规划管理欠佳 |
3.3.6 建筑风貌混乱,乡土特色缺失 |
3.3.7 基础设施缺乏,支撑系统不足 |
3.4 本章小结 |
4 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1.1 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
4.1.2 评价体系适宜性分析 |
4.1.3 评价体系构建目标 |
4.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4.2.1 “生态环境”要素相关指标 |
4.2.2 “生活环境”要素相关指标 |
4.2.3 “生产环境”要素相关指标 |
4.2.4 “社会文化环境”要素相关指标 |
4.3 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3.2 评价指标的解释 |
4.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评价实证分析 |
4.4.1 基于评价指标体系满意度评价 |
4.4.2 结果分析 |
4.5 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的演进机制分析 |
4.5.1 空间优化 |
4.5.2 文化振兴 |
4.5.3 政策扶持 |
4.5.4 市场推动 |
4.6 本章小结 |
5 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的提升规划模式 |
5.1 规划目标 |
5.2 规划理念 |
5.3 规划原则 |
5.3.1 整体性原则 |
5.3.2 地方性原则 |
5.3.3 因地制宜原则 |
5.3.4 主体性原则 |
5.4 全域旅游导向下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特色模式 |
5.4.1 农业资源富集型乡村发展模式 |
5.4.2 旅游资源密集型乡村发展模式 |
5.4.3 生态文化融合型乡村发展模式 |
5.4.4 城镇带动服务型乡村发展模式 |
5.5 全域旅游特色模式引导下的乡村人居空间布局模式 |
5.5.1 组团状布局 |
5.5.2 条带状布局 |
5.5.3 辐射状布局 |
5.6 本章小结 |
6 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实证研究 |
6.1 县域层面乡村人居环境实证研究 |
6.2 镇域层面人居环境提升规划实证研究——以林皋镇为例 |
6.2.1 林皋镇概况 |
6.2.2 林皋镇人居环境规划 |
6.3 村域层面人居环境提升规划实证研究 |
6.3.1 北马村 |
6.3.2 尧头村 |
6.3.3 段家塬村 |
6.3.4 和家卓村 |
6.4 规划保障策略支撑 |
6.4.1 生态环境优先 |
6.4.2 道路交通保障 |
6.4.3 统筹土地保障 |
6.4.4 促进资金保障 |
6.4.5 公众参与保障 |
6.4.6 加强技术保障 |
6.4.7 强化政策保障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2.1 角度的创新 |
7.2.2 方法的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1:图纸目录 |
附录2:表格目录 |
附录3:白水县30 个样本村庄概况 |
附录4:白水县旅游与乡村人居环境调查问卷 |
附录5:人、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人居环境调查表 |
附录6:白水县旅游星级景区(点)目录 |
四、西部传统民俗与人居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旅游影响下鲁西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更新评价研究 ——以上九山村为例[D]. 岳一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循证乡村策划方法研究[D]. 李耀武.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滇东北地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研究[D]. 陶思翰.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河北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研究[D]. 甘振坤.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5]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D]. 向远林. 西北大学, 2020(07)
- [6]传统村落“致病”机理与“再生”策略研究 ——以云南腾冲为例[D]. 杨娜.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秦岭山地田园综合体规划策略研究[D]. 王珂. 长安大学, 2020(06)
- [8]河北省英谈村人居环境景观规划与设计[D]. 孔琳培.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9]北宋“汴京八景”园林游憩活动发展研究[D]. 董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10]全域旅游导向下白水县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规划策略研究[D]. 王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标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文; 传统民俗论文; 全域旅游论文; 乡村规划论文; 传统村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