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棉毛交织织物的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陈荣圻[1](2020)在《涂料印花用颜料着色剂的生态环保问题(待续)》文中研究指明涂料印花工艺已有70年的历史,美国生产的印花织物有80%使用该工艺。因为涂料印花适用于各种纺织纤维、共混纺织或交织织物、针织或机织织物,但所用有机颜料中有一些涉及致癌芳香胺,将其作为涂料印花色浆,最终印制成印花织物将危害人体健康。详细列出这些涉嫌致癌的有机颜料及其取代品,以期最终生产出的印花织物获得安全保障。
陈王冰菲[2](2020)在《光动力抗菌剂在常见复合纺织材料上的负载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基于经济安全、耐用、高效抗菌的表面自清洁功能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医用纺织品行业,抗菌材料的选用可有效降低病菌在医院环境、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直接或间接传播并导致感染的风险。目前,对耐药性菌株的低效性、具有一定环境毒性、经济成本高、难以规模化生产等问题依旧是抗菌剂在应用研究中的主要瓶颈,因此,具有广谱抗菌性、经济高效(可规模化生产)的光动力抗菌型功能材料的开发逐渐成为该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然而,光动力抗菌材料的研究目前多集中于各类新型聚合物基材体系,对于光敏剂在传统纺织品上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同时,绝大多数研究仍因光敏剂的单独使用而导致纺织品颜色单一的问题限制了该类纺织面料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推广。本课题基于光动力抗菌原理,通过在双组分传统织物上进行光敏剂的负载而得到具有光动力抗菌效应的功能织物,并通过普通染料的加入实现光动力织物色彩的多样化设计。首先,课题以阳离子可染涤纶织物(T(+))和涤棉交织织物(T(+)/C,二者含量比为60/40)为基材、亚甲基蓝(MB)为光敏剂制备了有效的光动力织物。实验测定并分析了上染率和K/S色深值与MB初始浓度(%o.w.f)间的关系,并利用1,5-萘二酚(1,5-DHN)作为底物研究该织物的光动力效应,结果表明MB-T(+)在光照条件下的单线态氧产率与光照时间呈正相关。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抗菌效果评价中所得最佳结果为,初始浓度为3%的MB-T(+)在65 mW/cm2的光照条件下光照30 min后,抗菌率达到了99.89%。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条纹型涤棉交织织物,其中阳离子可染涤纶纱与棉纱分别由3%MB和1%直接染料进行负载,底物氧化实验结果表明该面料具备产生单线态氧对底物进行光氧化的能力,但考虑到单线态氧的扩散范围十分有限(<250nm),交织织物中没有负载光敏剂的棉纱上的细菌则难以灭除,从而直接限制了织物的光动力抗菌效率。其次,课题以涤棉混纺织物(T/C,40/60)为基材、劳氏紫(TA)为光敏剂制备了有效的光动力织物。通过K/S以及CIELab测试可知织物的色深度随TA初始染液浓度的增加而增长,其杀菌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添加浓度<0.5 mmol/g织物)随着光敏剂TA的增加而提高,超过该范围后,织物表面光敏剂的增加反而会对材料的光动力抗菌效应产生抑制作用。其中,TA添加浓度为3%的TA-T/C在30 min,80 mW/cm2的光照条件下,对革兰氏阳性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44)光致失活率高达99.9998%,而对革兰氏阴性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TCC-1605)和克雷伯氏肺炎杆菌(ATCC-2146)的光动力失活率仅为94.1%和45.3%。此外,实验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抗菌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44)有明显影响,其中光照时间在30 min内递增时可观察到抗菌效果的显着提升,超过30 min后则变化不大,而光照强度为~60mW/cm2和~70 mW/cm2时(均光照30 min),抗菌效率分别为99.93%和99.9998%,说明在临界域(60-70 mW/cm2)前后微小的条件差别都可能导致最终结果明显的差别。最后,课题以毛腈混纺织物(W/A,32/2)为基材、孟加拉玫瑰红(RB)为光敏剂制备了光动力抗菌织物。其中,RB负载于羊毛纤维,并选用不同浓度、颜色、种类的普通阳离子染料上染腈纶纤维。对所得的光动力材料进行了物理(SEM、DSC、TGA、拉伸强度),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色度(K/S、CIELab值)、色牢度(耐磨色牢度、耐洗色牢度)和光动力学(以碘化钾为底物的光氧化、针对多种细菌的光动力抗菌评价)等多个类型的表征和测试。在60 min的可见光照射下,RB-W/A对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和枯草杆菌(CMCC(B)63501)的抗菌率分别为99.98%和99.993%。实验结果表明:光敏剂RB和传统的阳离子染料的染色顺序对织物光致底物氧化或抗菌的能力几乎没有影响,但不同浓度的阳离子染料会在不同程度上抑制光敏剂RB的抗菌活性,其中添加了1%o.w.f阳离子黄的双组分光动力织物能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实现99.3%的抗菌效果。这说明光动力抗菌的双组分染色材料的制备独立于染色顺序,但传统染料的上染会对光敏剂活性表现出一定的限制。研究结果证实了本论文所采用的低成本、可规模化生产的加工方法制备负载光敏剂的混纺织物,并通过加入普通染料实现其表观色彩调控具有可行性,体现出该类材料在未来更多的开发及应用潜力。
鞠斐[3](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顾静[4](2015)在《UHMWPE纤维性能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和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高性能材料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利用凝胶纺丝法制得的UHMWPE纤维,是目前世界上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防弹防刺、航空航天、增强复合材料等方面,加快UHMWPE纤维的研究发展进程,对我国有着非同寻常的战略意义。本文主要对UHMWPE短纤维及其纱线、织物进行基本力学性能、抗切割性能、抗冲击性能和抗磨损性能的测试,所得结论如下:1、UHMWPE纤维纵向表面较平滑,略带有与之平行的细小沟槽;横向截面形态总体近似于椭圆,纤维内部紧实无孔;热稳定性较差,回潮率基本为0,比电阻值高,属于绝缘纤维。测试所用UHMWPE纤维,单纤维断裂强力平均值在41.43c N,最大断裂强力高达58.33c N。2、UHMWPE短纤维抱合力差,纺纱困难,目前制得最细的单纱线密度为147.8dtex(40Ne),通过加入少量PET纤维提高条干均匀度;UHMWPE纱线的拉伸性能和抗切割性能随着线密度以及UHMWPE纤维所含百分比的增大而加强。3、UHMWPE纱线织物抗冲击性能远高于PET/PET阳离子复合纱的交织织物,略高于UHMWPE/PET混纺织物,且下机缩率较小;单一高线密度配置和多元化线密度配置,以及适当提高织物的经密,都有利于提高织物的抗冲击性能。4、纯棉织物精练后减重率相对较小,但收缩率较大,UHMWPE纯纺织物和UHMWPE/PET混纺织物几乎不变。在抗切割和抗磨损方面,UHMWPE纤维织物明显优于纯棉织物,且织物越紧密、单位面积内UHMWPE纱线含量越高,都能大大提高织物的抗切割性能和抗磨损性能。
张潭[5](2014)在《高性能电磁屏蔽针织物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文中认为电磁辐射不仅会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而且电磁波引起的电磁干扰会严重干扰电子仪器设备,影响其精确度及正常运行,已成为继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因此,探索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防止电磁辐射对人类的危害,对提高信息、通讯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及人身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的电磁屏蔽织物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存在不可贴身穿着、不可洗涤、手感较硬、款式呆板等问题。本文首先对电磁波理论进行基础研究以及电磁波屏蔽原理的探索,借鉴金属丝网状结构理论模型,并结合现有电磁屏蔽织物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了影响抗电磁辐射织物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银纤维越粗,其织物的屏蔽性能越高。(2)面料的密度越大,对电磁波的屏蔽效果越好。(3)面料的结构组织不同,银纤维之间的网状结构的构成方式也各不相同。同样克重的情况下,机织物比针织物有更好的屏蔽性能。(4)煮练试验表明,碱对银纤维会造成严重破坏,试样基本没有屏蔽效能。针对市场需要,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纤维原料的合理选用和织物组织的精心设计,充分发挥银纤维屏蔽效果,研发出银纤维棉毛布、银纤维毛巾布和银纤维健康布三款电磁屏蔽织物。测试结果表明,这是三款电磁屏蔽织物不仅具有非常好的抗电磁辐射、抗静电、抗菌性,而且还具有轻薄柔软,舒适透气,色彩丰富等优点。以银纤维健康布织物为例,它通过将中间的银纤维形成一种特有的“S”形三维槽型结构,使双面织物具有了三层结构的特征,并且可以将银纤维完全的覆盖在棉纱的之下。由于银纤维可以完全被棉纱覆盖,不仅保护了银纤维,而且色彩更加艳丽,不受银纤维的影响,手感也更好,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利用这三款新型电磁屏蔽织物开发的孕妇装、婴幼儿装、儿童包被等产品一经上市,深受消费者欢迎,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邵敏[6](2014)在《活性染料与不同亲核基团的反应差异性及多组分织物染色调控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天然纤维在高档纺织品中的地位不可或缺,应用活性染料染色可显着改善含天然纤维织物的色牢度。含多元天然纤维的纺织品是高档纺织品的发展趋势,然而活性染料对单一天然纤维织物的染色尚存在染色重演性和可控性较差等问题,对于含多元天然纤维的多组分织物要实现活性染料的可控染色就更具有挑战性。本文通过模拟反应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深入研究五种典型的活性染料与天然纤维上四种主要亲核基团的反应性能,并应用实际染色法进一步研究不同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在棉、羊毛、蚕丝等天然纤维及其多组分织物上的染色性能,结合模拟反应法和实际染色法的研究结果,从亲核基团的反应能力、含量和分布以及纤维的表面和物理结构等多角度出发,提出含多组分天然纤维织物应用活性染料染色的适用染料和染色过程的调控原理和方法。在模拟反应法研究中,本文采用甲醇、异丙胺、对甲酚和乙硫醇等亲核试剂分别模拟天然纤维上的亲核基团醇羟基、氨基、酚羟基和巯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逐一分析不同亲核基团与一氯均三嗪型(MCT)、乙烯砜型(VS)、一氯均三嗪/乙烯砜异双活性基型(MCT/VS)、二氟一氯嘧啶型和α-溴代丙烯酰胺型活性染料的反应速率、反应效率和最佳反应条件,以及在混合亲核试剂体系中各亲核试剂的竞争能力等。主要研究结果有:1)由HPLC分析发现,酚羟基和氨基与不同类型活性染料的反应性能有截然不同的表现,酚羟基与MCT活性染料的反应能力明显优于氨基,而氨基与VS活性染料的反应能力则远远优于酚羟基,其原因本文认为是:酚羟基的苯环与均三嗪环的适应性以及苯环对离去基团的“挤出效应”致使酚羟基能迅速贴近均三嗪环并完成亲核取代反应;而HPLC谱图中反映的一个氨基能与二个乙烯砜基反应的现象则是对氨基与VS活性染料有很高反应效率的一种诠释;HPLC分析进一步表明:在与MCT/VS异双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反应中,酚羟基优先与MCT/VS活性染料上的MCT活性基团反应,而氨基则优先与MCT/VS活性染料上的VS活性基团反应,在pH 8-9的范围,酚羟基和氨基在MCT/VS活性染料上“各得其所”,均能充分反应。该发现对于以酚羟基和氨基为主要亲核基团的蚕丝活性染料染色选用MCT/VS活性染料染色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2)HPLC分析也证实了酚羟基与二氟一氯嘧啶型活性染料的反应性能优于氨基,而氨基与α-溴代丙烯酰胺活性染料的反应性能则优于酚羟基。因而,二氟一氯嘧啶型活性染料更适合富含酚羟基的蚕丝纤维染色,而α-溴代丙烯酰胺型活性染料则更适合富含氨基的羊毛纤维染色;3)在HPLC谱图中显然可知巯基与各种活性基团的染料在较宽的pH和温度范围内均有较高的反应速率和反应效率,这可能正是富含巯基的羊毛表面具有较高的活性染料固着率的原因所在;4)HPLC谱图证实醇羟基在弱碱性条件下与各种类型的活性染料的反应速率均很低,随着pH升高,醇羟基与活性染料的反应速率和反应效率均显着提高,但染料的水解速率也随之提高,揭示了活性染料在棉上的利用率通常较低的本质原因。在实际染色法研究中,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上述五种典型的活性染料在棉、羊毛、蚕丝三种典型的天然纤维及其多组分织物上的上染率、固着率和总固着效率。结果表明:1)蚕丝染色最适宜的活性染料是MCT/VS异双活性基团染料,在染色温度为70℃和pH8-10的范围内,蚕丝的MCT/VS异双活性基团染料染色的固着率大于90%,染色的重演性和稳定性好;其次适应的是二氟一氯嘧啶型活性染料,而VS染料和α-溴代丙烯酰胺型活性染料在蚕丝纤维上的染色性能相对较差;2)对于羊毛的活性染料染色,本研究涉及的五种活性染料的适应性排列是:α-溴代丙烯酰胺型>乙烯砜型≈MCT/VS异双活性基型>二氟一氯嘧啶型>一氯均三嗪型;3)对于棉的活性染料染色,各种活性染料的总固着效率都较低,而MCT/VS异双活性基型活性染料的总固着率相对较高;4)在双组分天然纤维织物的染色中,MCT/VS活性染料均适合对丝/毛、丝/棉和棉/毛等双组分织物的染色;通过染料选择和染色工艺因素调控(调节染色温度、染浴pH值、加碱方式、染色时间、中性盐用量等),可有效控制和调节活性染料在各组分纤维上的分配,提高上染率、固着率和染色重演性,实现天然纤维多组分织物的同色或特定的异色效果。
刘喜梅[7](2012)在《基于丝绸机织物数据库布边规律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纺织行业的发展,织物的设计越来越丰富,织机类型多样化。随之而来布边成型问题也显得比较突出。目前对于布边的研究主要在机械和产品设计两个方面,织物上机织造规格主要是依靠经验,缺乏一个系统的研究。因此本课题基于现实织造规格数据,探讨织物布边与织物布身上机织造配合规律。本课题在对丝绸机织物分类的基础上,以VB.NET作为前台开发语言,SQL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建立丝绸机织物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用户登录、织物信息管理、织物信息分析、信息分析比较、布边辅助设计几个模块。织物信息管理模块包括织物信息的查询、删除、修改、添加等功能,这些功能能够及时对数据库信息进行更新。信息分析模块提出了边经系数和边紧度系数两个指标来衡量上机织造布边与布身的配合。基于数据库录入的几千条丝绸机织物规格信息,通过相应程序的设计,系统能够实现各类别织物边经系数和边紧度系数以及其他评价指标的计算,同时能够对不同类别织物边经系数和边紧度系数进行比较。通过系统提供的大量数据,本课题具体探讨了真丝织物边经系数的分布规律,以及各类别丝绸机织物边紧度系数的规律,为织物上机织造提供了参考依据。在边紧度系数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依托相应程序,设计了布边辅助设计模块。在该模块中,输入织物相应的参数,系统将计算出织物上机织造的边经密范围以及边经根数的范围。本系统的开发可以成为纺织企业对织物信息管理以及产品开发的有效工具。基于数据库系统的可扩充性,该系统还可以进行其他织物参数分析,如结构区域、织物缩率等,也可以与企业管理系统,网络开发工具结合,提高系统的应用能力。
孙唯唯[8](2012)在《抗菌型多功能聚酰胺纤维的性能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将Ag+、纳米级二氧化钛和电气石粉体混合制得的抗菌型多功能粉体,加入高聚物载体切片制得抗菌型多功能母粒,采用共混熔融纺丝法纺丝成纤,分别得到不同添加比例的1%、1.5%、2%抗菌型多功能聚酰胺纤维。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和能谱测试、X射线衍射、热分析、红外光谱等实验对聚酰胺纤维进行一系列的结构性能测试,结果发现,抗菌型多功能粉体的添加对纤维的结构和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当添加量≤1.5%时,纤维的结晶度下降,当添加量>1.5%时,纤维结晶度提高;纤维的最大断裂强度的变化跟结晶度呈正比关系;回潮率的变化则是呈反比关系;对纤维熔融热焓的影响与结晶度的变化基本保持一致,但对纤维熔融温度、起始分解温度影响均较小,对纤维的热稳定性影响较小;红外光谱实验结果显示,抗菌型多功能粉体的添加对纤维的大分子结构影响较小。添加有抗菌型多功能粉体的纤维具有很好的抗菌、远红外发射和负氧离子发射功能,且纤维中的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国家规定值,对人体是安全无害的。2%添加量的抗菌型多功能聚酰胺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9%以上,远红外法向发射率较普通聚酰胺纤维提升了8%,负氧离子浓度可以达到4170个/m3。本文采用抗菌型多功能聚酰胺纤维与棉交织或混纺的方法,分别设计织造了两种机织衬衫面料和两种针织内衣面料,并对织物的服用性能和多功能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四种织物均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和多功能性。
裘愉发[9](2011)在《新型织机的丝绸产品开发》文中研究说明剑杆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和片梭织机等新型织机是今后织机的发展方向,从新型织机引纬的握持和半握持的技术性和各种织机的经济性论述了其产品开发的适应性,并列举了日常生产中开发的产品,最后指出了开发产品中应注意的问题。
刘鹏[10](2011)在《PLA长丝及交织物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生活品质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服饰穿着有了更进一步的需求,同时也对纺织产品面料的环保性、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此背景下,PLA纤维应运而生。PLA纤维自问世以来一直普遍受到关注,前人学者对PLA纤维的自然分解性能进行了普遍深入的研究,研究的结果也表明PLA纤维有着巨大的开发前景。与此同时,PLA纤维性能上也存在不足,例如PLA纤维的热收缩性会直接导致产品在后整理时发生变形,这在PLA产品推广及产业化过程中都会带来一定阻力。如何精确把握并有效克服因PLA纤维性能上存在的不足所造成生产加工上的困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PLA产品开发尚处未成熟阶段,研究PLA织物性能及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准确定位PLA织物,这对开拓PLA产品市场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先以研究PLA长丝热收缩性能为出发点,设计模拟不同染整工艺环境,并在此条件下研究PLA长丝纤维的性能变化。在此基础上,本课题又通过对原料的选取,设计并织造了多种纤维交织、不同组织结构等规格参数的S、P两个系列PLA交织物。又进一步研究了原料及织物规格参数对PLA交织物光泽度、透气性、悬垂性、折皱回复性、抗弯刚度等性能的影响,并对织物进行聚类分析。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结论:⑴对PLA长丝纤维的缩水率进行测试发现,PLA长丝的缩水率随着水浴温度的升高而不断提高,细度为55.6dtex和83.3dtex的PLA长丝的缩水率是83.3dtex涤纶DTY丝的30—40倍。当水浴温度达到90℃时,PLA长丝纤维的缩水率达到18%。在水浴条件相同的情况下,55.6dtex PLA长丝的缩水率比83.3dtex的PLA长丝要大,高出2%左右。⑵通过对湿热处理后PLA长丝纤维性能的极差分析,对含PLA长丝纤维织物进行热处理时,应把握以下几点:选择较低温度,在55℃左右较好;PH值可偏酸性掌握,选取PH=4—5左右较好;选择45min作为一个合理的处理时间参数。在此条件下,能最大限度降低PLA产品的损伤。此外,根据DSC测试数据分析,在85℃,PH=8,T=30min的湿热条件下,PLA长丝的结晶度下降到64%,应当引起注意。⑶对PLA长丝进行干热处理,结果表明,与未经处理的PLA长丝纤维相比,经干热处理后,PLA长丝纤维的断裂强力平均下降18.9%;断裂伸长率、弹性回复率分别平均上升25.9%、18.8%。通过极差法分析,在本文对PLA长丝干热处理中,选择加热温度为100℃、加热时间为5min、拉伸为4%时,PLA长丝纤维断裂强力损伤最少。⑷从织物光泽度的角度出发,在PLA/真丝交织物中,PLA长丝对提高织物光泽度的贡献不如真丝;而在PLA/羊毛织物中,PLA长丝对提高织物光泽度的作用要强于羊毛。在本文选择的四种组织中,平纹光泽最差,四枚破斜纹光泽最好,缎纹居中。⑸通过测试织物的湿传递性能发现,增加织物中PLA纤维含量有助于提高织物的透气、透湿性能,但作用不如羊毛纤维显着。同时,组织系数较大如八枚缎纹的织物比平纹、2/2斜纹的组织透气透湿性能要好。织物的散湿性能与织物中PLA的含量成正比。⑹PLA纤维对提高织物整体抗弯度的贡献要大于真丝和羊毛。在织物基本规格参数相同的情况下,纯PLA织物的抗弯刚度是纯真丝的5倍。⑺通过对S、P织物进行聚类分析,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1.选择标尺为10时,按照织物风格,可将S系列织物分类为:A类织物、B类织物、C类织物。A类织物具有真丝面料风格;B类织物具有PLA与真丝交织风格;C类织物具有真丝与羊毛交织风格。2.选择标尺为12时,按照织物风格,可将P系列织物分为Ⅰ类和Ⅱ类。Ⅰ类织物具有PLA与毛交织的风格;Ⅱ类织物具有PLA与丝交织的风格。⑻通过纯PLA织物、纯真丝织物的性能对比,结合对S、P两个系列织物的聚类分析结果,PLA长丝纤维与真丝在湿传递性能方面比较接近;控制原料比例,以PLA长丝纤维为原料可以进行仿真丝风格面料开发。
二、棉毛交织织物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棉毛交织织物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涂料印花用颜料着色剂的生态环保问题(待续)(论文提纲范文)
1 有机颜料概述 |
2 有机颜料的生态毒理学 |
2.1 急性毒性 |
2.2 对皮肤和黏膜的刺激性 |
2.3 有机颜料对人体基因的诱变性 |
2.4 慢性毒性与致癌性 |
3 涉嫌致癌芳香胺的有机颜料 |
3.1 涉嫌致癌芳香胺的结构性有机颜料 |
3.2 检测中发现涉嫌致癌芳香胺的有机颜料 |
(2)光动力抗菌剂在常见复合纺织材料上的负载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动力抗菌 |
1.2.1 光动力抗菌机理 |
1.2.2 光动力抗菌特性 |
1.2.3 抗菌织物 |
1.2.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基材与光敏剂 |
1.3.1 传统纺织品 |
1.3.2 光敏剂的选择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光动力涤棉交织条纹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T~((+))/C系列光动力织物的制备 |
2.2.3 表征及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B-T~((+))/C系列光动力织物的染色评价 |
2.3.2 MB-T~((+))/C系列光动力织物的底物氧化研究 |
2.3.3 MB-T~((+))/C系列光动力织物的抗菌评价 |
2.3.4 MB-直接染料-T~((+))/C系列光动力织物的底物氧化研究 |
2.4 结论 |
第三章 光动力涤棉混纺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TA-T/C系列光动力织物的制备 |
3.2.3 表征与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色度学表征 |
3.3.2 光动力抗菌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动力毛腈混纺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W/A系列光动力织物的制备 |
4.2.3 物理性能表征 |
4.2.4 光动力学测试 |
4.3 物理性能结果与讨论 |
4.3.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4.3.4 机械强力 |
4.3.5 色牢度 |
4.3.6 热学性能 |
4.3.7 光敏剂的负载 |
4.4 RB-W/A的光动力性能 |
4.4.1 底物氧化实验 |
4.4.2 光照时间对抗菌效果的影响 |
4.4.3 光动力处理前后织物表面细菌的形貌对比 |
4.4.4 光稳定性实验 |
4.4.5 对多种革兰氏阴/阳性菌的测试 |
4.5 不同浓度的阳离子黄染料对光动力织物的影响 |
4.5.1 色度学表征 |
4.5.2 光动力性能 |
4.6 染料的不同负载顺序对光动力织物的影响 |
4.6.1 色度学表征 |
4.6.2 光动力性能 |
4.7 低浓度下不同阳离子染料对光动力材料的影响 |
4.7.1 色度学表征 |
4.7.2 光动力性能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3)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UHMWPE纤维性能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UHMWPE纤维概述 |
1.1.1 UHMWPE纤维的发展及国内外现状 |
1.1.2 UHMWPE纤维制备工艺 |
1.1.3 UHMWPE纤维性能 |
1.1.4 UHMWPE纤维的应用现状 |
1.2 材料抗切割、抗磨损性能标准的现状 |
1.3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UHMWPE短纤维性状分析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2.2.1 纤维外观形态特征 |
2.2.2 纤维直径分布特征 |
2.2.3 纤维红外光谱分析试验 |
2.2.4 纤维热重差热分析试验 |
2.2.5 纤维拉伸强力 |
2.2.6 纤维回潮率 |
2.2.7 纤维比电阻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UHMWPE短纤维纱线制备及其性能 |
3.1 纱线制备工艺 |
3.2 纱线特性分析试验 |
3.2.1 试验材料 |
3.2.2 纱线线密度不匀率 |
3.2.3 纱线拉伸性能测试 |
3.2.4 纱线抗割磨性能测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UHMWPE纱织物抗冲击性能 |
4.1 织物设计与样品 |
4.1.1 织物规格设计与试制 |
4.1.2 织物下机缩率 |
4.2 织物仪器化落锤冲击试验 |
4.2.1 试验仪器与试验参数 |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UHMWPE/棉交织织物抗割磨性能 |
5.1 织物规格设计 |
5.2 织物精练 |
5.2.1 织物精练方法 |
5.2.2 织物减重率 |
5.2.3 织物的尺寸变化 |
5.3 织物抗割磨试验 |
5.3.1 抗割磨试验仪器 |
5.3.2 抗割磨测试参考标准 |
5.3.3 测试方法 |
5.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高性能电磁屏蔽针织物的研究开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 |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 屏蔽织物的发展 |
1.3.1 金属喷镀织物 |
1.3.2 金属丝和服用纱线交织织物 |
1.3.3 金属纤维和服用纤维混纺织物 |
1.3.4 化学镀层织物 |
1.3.5 多离子织物 |
1.3.6 纳米后整理织物 |
1.4 银纤维生产工艺 |
1.4.1 涂层、真空蒸镀和磁控溅射法 |
1.4.2 化学镀银 |
1.4.3 电镀法 |
1.5 现有银纤维织物的特点 |
1.5.1 现有纯银纤维针织物及服装的特点 |
1.5.2 现有银纤维交织机织物及服装的特点 |
第二章 电磁辐射及其检测 |
2.1 电磁辐射及其来源 |
2.2 电磁波的波谱 |
2.3 电磁辐射的危害 |
2.4 防电磁辐射原理 |
2.5 防电磁辐射测试方法 |
2.5.1 法兰同轴法 |
2.5.2 屏蔽箱法 |
2.5.3 屏蔽室法 |
2.6 现有电磁屏蔽织物的屏蔽效能 |
2.7 小结 |
第三章 新型银纤维屏蔽织物及影响因素 |
3.1 新型银纤维屏蔽织物的开发 |
3.1.1 银纤维棉毛布织物的开发 |
3.1.2 银纤维毛巾布织物的开发 |
3.1.3 银纤维健康布织物的开发 |
3.2 影响电磁屏蔽性能的主要因素 |
3.2.1 银纤维细度的影响 |
3.2.2 纱线合股对屏蔽性能的影响 |
3.2.3 织物组织对织物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 |
3.2.4 测试张力对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 |
3.3 新型电磁屏蔽面料的优势与应用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新型电磁屏蔽面料的性能评价 |
4.1 耐高温性能 |
4.2 染整工艺的影响 |
4.3 碱处理工艺的影响 |
4.4 水洗试验 |
4.5 银纤维抗疲劳评价 |
4.6 面料染整工艺要求及使用说明 |
4.6.1 面料后处理工艺要求 |
4.6.2 面料使用说明 |
4.7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6)活性染料与不同亲核基团的反应差异性及多组分织物染色调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活性染料的发展与现状 |
1.2.2 天然纤维的物理及化学结构研究 |
1.2.3 天然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目的 |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一氯均三嗪基活性染料/乙烯砜基活性染料与不同亲核基团的反应差异性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和染料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实验方案 |
2.1.4 样品制备 |
2.1.5 HPLC色谱条件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MCT活性染料/VS活性染料的水解性能及其水解反应动力学研究 |
2.2.2 不同亲核基团与MCT活性染料/VS活性染料的反应产物的定性研究 |
2.2.3 MCT活性染料与不同亲核基团的反应性能研究 |
2.2.4 VS活性染料与不同亲核基团的反应性能研究 |
2.2.5 不同亲核基团与MCT活性染料和VS活性染料的反应竞争性研究 |
2.2.6 MCT活性染料/VS活性染料与不同亲核基团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
2.2.7 MCT活性染料/VS活性染料与不同亲核基团的反应机理及其反应性差异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MCT/VS活性染料及其他类型的活性染料与亲核基团的反应差异性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与染料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样品制备 |
3.1.4 HPLC色谱条件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MCT/VS异双活性基活性染料与不同亲核基团的反应性能研究 |
3.2.2 其他类型活性染料与不同亲核基团的反应性能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活性染料对不同天然纤维的染色差异性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不同活性染料对不同天然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方法 |
4.1.4 不同类型活性染料在天然纤维上的竞染性研究方法 |
4.1.5 MCT/VS活性染料在不同纤维染色过程中的水解差异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MCT活性染料和VS活性染料在天然纤维上的染色差异性 |
4.2.2 MCT/VS异双活性基型活性染料在天然纤维上的染色差异性 |
4.2.3 二氟一氯嘧啶基活性染料和溴代丙烯酰胺型活性染料在蛋白质纤维上的染色差异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活性染料对天然多组分纤维的可控染色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1.3 实验方法 |
5.1.4 测试方法与数据处理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丝/毛双组分织物的活性染料染色 |
5.2.2 丝/棉双组分织物的活性染料染色 |
5.2.3 棉/毛双组分织物的活性染料染色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丝绸机织物数据库布边规律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数据库在纺织上的应用 |
1.3 国内外织物布边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机织物布边设计原理 |
2.1 机织物布边机械成型原理 |
2.1.1 有梭织机织物布边成型原理 |
2.1.2 无梭织机织物布边成型原理 |
2.2 机织物布边结构设计原理 |
2.2.1 有梭织机织物布边组织设计规律 |
2.2.2 不同原料机织物布边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丝绸机织物数据库系统的建立 |
3.1 系统的功能和框架 |
3.1.1 系统的功能 |
3.1.2 系统的框架 |
3.2 系统的模块 |
3.3 系统建立的开发工具 |
3.4 丝绸机织物数据库织物分类依据及建立 |
3.4.1 丝绸机织物数据库织物的分类方法 |
3.4.2 丝绸机织物数据库的建立 |
3.5 织物信息的管理 |
3.5.1 用户的登录 |
3.5.2 丝绸织物信息的管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布边经密指标的设计与系统分析的实现 |
4.1 边经系数指标 |
4.1.1 边经系数的概念 |
4.1.2 边经系数评价指标 |
4.2 边经系数系统分析 |
4.2.1 边经系数系统分析前提 |
4.2.2 边经系数系统分析的实现 |
4.2.3 边经系数的分析 |
4.3 边经系数系统的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布边紧度指标的设计与应用及系统的实现 |
5.1 边紧度系数指标 |
5.1.1 边紧度系数的概念 |
5.1.2 边紧度系数的评价指标 |
5.2 边紧度系数系统的实现与分析 |
5.2.1 边紧度系数系统分析的实现 |
5.2.2 基于织物类别边紧度系数的分析 |
5.2.3 基于织物绸重边紧度系数的分析 |
5.3 边紧度系数的比较 |
5.4 边紧度系数的应用 |
5.4.1 特殊品种边紧度系数的核算 |
5.4.2 布边参数辅助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撰写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8)抗菌型多功能聚酰胺纤维的性能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微生物的分类 |
1.1.1 细菌的性状 |
1.1.2 真菌的性状 |
1.1.3 常见测试菌种 |
1.2 抗菌机理 |
1.2.1 金属离子接触反应机理 |
1.2.2 催化激活机理 |
1.2.3 阳离子固定机理 |
1.2.4 细胞内溶物损坏机理 |
1.3 抗菌纤维的加工方法 |
1.3.1 天然抗菌纤维 |
1.3.2 人工抗菌纤维 |
1.3.3 纤维的抗菌整理剂 |
1.4 国内外抗菌纤维的发展概况 |
1.4.1 国外发展概况 |
1.4.2 国内发展概况 |
1.5 抗菌性能的测试方法及标准 |
1.5.1 定性测试方法 |
1.5.2 半定量测试方法 |
1.5.3 定量测试方法 |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1.1 抗菌型多功能纤维的生产 |
2.1.2 产品设计与开发 |
2.2 纤维实验 |
2.2.1 微观形态观察和能谱测试 |
2.2.2 X 射线测结晶度实验 |
2.2.3 热分析实验 |
2.2.4 红外光谱实验 |
2.2.5 声速法测取向实验 |
2.2.6 拉伸断裂和伸长实验 |
2.2.7 回潮率实验 |
2.2.8 多功能实验 |
2.2.9 纤维安全性实验 |
2.3 织物实验 |
2.3.1 KES 织物风格实验 |
2.3.2 物理机械性能实验 |
2.3.3 热湿舒适性能实验 |
2.3.4 多功能性实验 |
2.4 小结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纤维性能结果与分析 |
3.1.1 微观形态和能谱实验分析 |
3.1.2 X 射线测结晶度实验分析 |
3.1.3 热分析 |
3.1.4 红外光谱实验分析 |
3.1.5 声速法测取向实验分析 |
3.1.6 拉伸断裂和伸长实验分析 |
3.1.7 回潮率分析 |
3.1.8 抗菌功能分析 |
3.1.9 远红外和负氧离子功能分析 |
3.1.10 纤维安全性分析 |
3.1.11 抗菌型多功能聚酯和聚丙烯纤维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 织物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机织织物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2 针织织物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3 多功能性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PLA长丝及交织物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PLA 纤维及其发展 |
1.2 PLA 纤维性能的研究现状 |
1.3 PLA 纤维织物性能及其应用 |
1.4 交织产品的研究及开发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PLA 长丝及其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
2.1 PLA 长丝纤维性能特点及形貌 |
2.2 PLA 长丝纤维的机械性能 |
2.3 PLA 长丝纤维的热收缩性 |
2.4 湿热处理对PLA 长丝纤维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2.4.1 实验内容及测试结果 |
2.4.2 测试结果分析 |
2.4.3 湿热处理对PLA 长丝纤维表面形态的影响 |
2.4.4 湿热处理对PLA 长丝纤维结晶度的影响 |
2.4.5 湿热处理对PLA 大分子结构的影响 |
2.5 干热处理对PLA 长丝纤维表面形态与性能的影响 |
2.5.1 试验内容及测试结果 |
2.5.2 机械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2.5.2.1 各因素对PLA 长丝纤维断裂强力的影响 |
2.5.2.2 各因素对PLA 长丝纤维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
2.5.2.3 各因素对PLA 长丝纤维弹性回复率的影响 |
2.5.3 干热处理对PLA 长丝纤维表观结构的影响 |
2.6 PLA 长丝纤维产品及其热湿加工工艺探讨 |
2.7 小结 |
第三章 PLA 长丝交织物设计及其制织 |
3.1 PLA 长丝交织物经纬原料选择 |
3.2 经纬原料规格 |
3.3 PLA 长丝交织物规格参数设计 |
3.3.1 经纬原料含量分布设计及目的 |
3.3.2 组织结构设计 |
3.3.3 织物规格确定 |
3.4 PLA 长丝交织物的制织 |
3.5 小结 |
第四章 PLA 长丝交织物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4.1 测试指标与测试方法 |
4.1.1 光泽度测试方法 |
4.1.2 织物透气性测试方法 |
4.1.3 透湿性测试 |
4.1.4 织物散湿性能的测试方法 |
4.1.5 织物断裂强力测试 |
4.1.6 织物抗折皱性能测试 |
4.1.7 织物抗弯性能测试 |
4.1.8 抗紫外性能测试方法 |
4.2 织物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4.2.1 织物光泽度测试结果及分析 |
4.2.2 织物透气性测试结果及分析 |
4.2.3 织物透湿性测试及分析 |
4.2.4 织物散湿结果及分析 |
4.2.5 织物断裂拉伸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
4.2.6 织物抗折皱回复性测试及分析 |
4.2.7 织物抗弯度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4.2.8 织物抗紫外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4.2.9 纯PLA 织物、纯真丝织物性能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LA 交织物性能的聚类分析 |
5.1 建立因素集U |
5.2 标准化数据 |
5.3 聚类分析 |
5.3.1 S 系列织物的聚类分析 |
5.3.2 P 系列织物聚类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四、棉毛交织织物的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涂料印花用颜料着色剂的生态环保问题(待续)[J]. 陈荣圻. 染整技术, 2020(10)
- [2]光动力抗菌剂在常见复合纺织材料上的负载及其性能研究[D]. 陈王冰菲. 江南大学, 2020(01)
- [3]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4]UHMWPE纤维性能及其应用研究[D]. 顾静. 苏州大学, 2015(01)
- [5]高性能电磁屏蔽针织物的研究开发及应用[D]. 张潭. 青岛大学, 2014(12)
- [6]活性染料与不同亲核基团的反应差异性及多组分织物染色调控技术[D]. 邵敏. 浙江理工大学, 2014(02)
- [7]基于丝绸机织物数据库布边规律的探讨[D]. 刘喜梅. 苏州大学, 2012(10)
- [8]抗菌型多功能聚酰胺纤维的性能及应用研究[D]. 孙唯唯. 北京服装学院, 2012(06)
- [9]新型织机的丝绸产品开发[J]. 裘愉发.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1(01)
- [10]PLA长丝及交织物的性能研究[D]. 刘鹏. 浙江理工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