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WTO给我国带来的机遇(论文文献综述)
鹿海洋[1](2020)在《中国行政管理40年学术研究主题评析(1978—2018)》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对40年来行政管理学术研究主题进行客观的梳理和评析,有助于我们把握行政管理学术研究的热点主题和基本规律,并为行政管理实践提供指导,以此来加快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推动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本文将按照问题线索为主,时间线索为辅的思路进行。首先对中国行政管理学术研究主题的形成进行量化分析。其次,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背景下的学术研究主题(1978-19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学术研究主题(1992-2002)、经济全球化与行政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学术研究主题(2002-2012)、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学术研究主题(2012-2018),这四个阶段里每个研究主题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以及价值和缺失进行深入的挖掘。最后,对行政管理学术研究主题演变的规律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把握行政管理学术研究的热点主题和基本规律,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薄弱环节,探索未来行政管理学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程桥[2](2019)在《《服务贸易协定》及我国应对研究》文中提出2012年年初,以美国、欧盟、澳大利亚为首的“服务业挚友俱乐部”(Really Good Friends of services,以下简称为RGF),为了提高成员之间的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打开成员之间的服务贸易市场,使得各个国家的消费者、农民、工人和政府能拥有更多的机会合作,建立一个新的、高标准的服务贸易规则,发起《服务贸易协定》(Trade in Service Agreement,以下简称为TiSA)谈判。2013年3月,TiSA谈判正式启动,自谈判之初,各成员就表示要达成一份高水平的协议。谈判开始后,各方不断完善框架文本、商讨规制纪律、制定各类附件、提交并审议减让清单等。谈判开始不久,大部分参与方就已经将各自的市场准入清单提交至谈判桌上,截至2016年第21轮谈判,部分议题已经形成初步的框架文本,谈判取得巨大进展。如果TiSA谈判成功,将使得服务业市场准入标准形成统一,大幅度、大范围削减参与方之间的服务贸易壁垒,形成一个新的、高标准的国际服务贸易规则。我国自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以来,一直十分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尤其是2013年4月,我国正式宣布申请加入TiSA谈判,并为此一直在做努力。由此可见,TiSA谈判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何看待TiSA 比之于《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以下简称为 GATS)所具有的优势,如何应对TiSA带来的新一轮服务贸易领域的挑战,中国在这次浪潮中应该如何把握好自身立场,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之所在。本文具体分为四大章节,第一章为服务贸易协定(TiSA)概述,主要是通过对TiSA谈判兴起的背景及其发起的原因的描述来说明TiSA对于现下服务贸易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借助于欧盟官方透出的文件来起底整个谈判过程,剖析谈判成果。第二章主要是对TiSA谈判暂停原因和未来是否会继续谈判进行了一个剖析。TiSA谈判已于2016年第21轮谈判结束后处于暂停状态,究其原因,除了各国对政治因素的考量即欧美集团利益分歧很难达成最终协定及TiSA自身不足之外,最主要的还是主导方美国贸易政策的转变。所以TiSA接下来是否会继续谈判还要看主导方之一的美国作何态度。第三章TiSA高标准服务贸易自由化机制的创设分析是本文重点之一。通过从基础文本、承诺减让表、监管纪律这三个方面,对TiSA和GATS进行了比较,总结出TiSA的核心文本突破了 GATS服务贸易自由化标准,得出TiSA具有比GATS的自由化更高、涵盖的服务贸易领域更广,规则更加严格、明确等优点。同时还对TiSA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高标准成为全球标准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分别是从其成为WTO框架下诸边协定的可能性、经济一体化协定的可能性和回归多边化的可能性进行阐述,得出其最终将回归多边化的结论,同时也对其自身存在的阻碍其成为全球性标准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也是本文的重点,我国应如何应对TiSA,结合我国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的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结合TiSA的高标准化,发现我国与国际化标准存在的差距,最后提出几点我国应对TiSA的建议:一是继续积极加入TiSA谈判以掌握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二是我国在应对TiSA时应该维护GATS多边框架首要地位;三是以区域贸易自由协定逐步提高服务贸易自由化标准。
荣丽敏[3](2019)在《中美澳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日益频繁的国际教育交流活动,使得教育服务贸易成为服务贸易种类中占比上升速度最快的一个,为推动国家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国际服务贸易种类中,教育服务贸易为第五类,同时也是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对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来说,教育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作用显着。虽然教育服务存在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但在GATS的教育服务承诺中,很多国家都表现出积极、开放的态度。同时,全球贸易自由化对拥有跨文化学习经历的人才需求不断増加,对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世界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格局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传统教育服务贸易强国,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其中美国居首位;第二个层面是教育服务贸易后起之秀,如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这些国家利用后发优势,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增幅较大;第三个层面是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等“金砖”国家,它们是全球最主要的教育服务贸易进口市场。本文对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三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分析三个国家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演进,从而总结出不同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动因、现状和前景。通过对中美澳三个国家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和影响因素分析,发掘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成因,借鉴美澳两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按照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总体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提出论文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通过对中外研究现状的梳理,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并提出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理论基础,分析了本文所使用或者涉及的理论基础,包括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高等教育全球化与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理论等。第三章GATS对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影响,重点研究GATS关于教育服务贸易的相关规定、GATS中有关教育服务贸易的争议、GATS影响下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等方面内容。第四章中美澳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历程及其比较,主要比较了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三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历程,以及从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政策、产品、方式方面对比分析了三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不同及相同之处。第五章中美澳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估分析,从指标选取、指标比较以及综合竞争力指数方面入手,以实证的方式对比分析了三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异同以及优势劣势之处。第六章中美澳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比较分析。首先对可能影响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因素进行关联度分析。然后从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组织战略和结构、相关和支持产业、政府因素、机遇因素等影响因素分析了三个国家的异同。第七章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启示与对策,本章从思想观念、政府、高校、社会四个方面分析了美澳两国发达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理念对中国未来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启示与对策。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导致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世界格局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经济实力、政策环境、教育质量、地缘因素等。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最大出口市场,近十年来,美国的教育服务贸易顺差十分巨大,大量高端人才的流入,为美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而澳大利亚是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已经成为该国的第三大出口行业,而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因为国家在整体战略规划上高度重视,并进行了系统的政策支持。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而且国际市场份额也在逐步上升,这与我国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随着美国、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缩减,也逐渐形成了世界各国共同参与、相互竞争的局面,这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因此我国必须牢牢抓住发展机遇,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胡艾迪[4](2013)在《中国加入WTO利弊分析》文中提出中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将从经济方面,对入世给我国带来的利益和弊端进行初步分析。
刘志奎[5](2012)在《农产品开放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基于经济学文献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农产品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开放对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给我国的粮食安全带来了威胁,使得我国的粮食自给率下降、对外依存度提高。此外,跨国公司通过其拥有的转基因技术和知识产权制度,投资到国内的粮食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加大了对我国农业的控制,威胁到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关于农产品开放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这个问题的探讨是理论界的热点之一,学者们研究这个问题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农产品开放有利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第二种观点认为农产品开放不利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农产品开放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是把双刃剑,不能一概而论,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本文基于经济学文献的分析,研究农产品开放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本文分为五个部分,文章的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的界定及WTO规则对农产品开放的规定。分别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粮食和粮食安全的定义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加入WTO后,农业协定在市场准入、出口补贴和国内支持三个方面对农产品开放的规定。第三部分:农产品开放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介绍了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幼稚产业理论,就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农产品开放对粮食安全影响的三种观点进行分类总结,分别从正反两方面对国内外的观点进行了评述。第一种观点认为农产品开放有利于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降低贫困发生率,增加收入;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本;使得对外贸易主体多元化,减少国外跨国公司的控制。第二种观点认为农产品开放加剧了农村、农民的贫困;限制了发展中国家对本国粮食安全的保护;国外发达国家通过卫生检疫、技术壁垒等一系列因素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第三种观点则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农产品开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通过分析指出我国农产品开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利大于弊。第四部分:封闭条件下的粮食危机。介绍了中国1959-1961年的大饥荒发生的背景、影响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启示,通过分析得出封闭条件下发生粮食危机的概率较大,而在开放条件下更有利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第五部分:归纳总结国外主要产粮国家保障本国粮食安全所采取的措施。以美国、欧盟、日本和印度为例,介绍了四国保障粮食安全所采取的措施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骆光林,楼仁功[6](2005)在《加入WTO后高等教育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分析了我国加入WTO后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创新高等教育观念,树立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的教育新观念;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重视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找准自己的特色,打造和发挥在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国际化进程。
金辛[7](2005)在《我国加入WTO对履行CITES的影响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及监管的状况,对来源于政府管理部门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找出了我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及监管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由此指出研究我国加入WTO后如何提高野生动植物进出口工作水平的重要性。 将WTO及CITES的基本情况、最终目的、基本原则及局限性作以概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国际上野生动植物贸易的典型案例的比较对WTO与CITES规则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作出了剖析,提出可利用环境与贸易的有关原则和政策、“后法优于前法”和“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以及“一般例外”原则对这些冲突进行解释和规避。 从履行CITES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我国加入WTO后可以享受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总结了加入WTO为我国带来的机遇和优势。提出了有利于我国野生动植物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我国应对发达国家在野生动植物贸易上的保护主义,调整我国自己的野生动物贸易政策;有利于我国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野生动植物贸易争端等一系列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履约工作可能带来的好处。 在明确机遇存在的同时,冷静地分析了今后履行CITES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强调法律体系不健全是我国履行CITES工作的首要弊病;有着辉煌历史的中医药产业将遇到前所未有的威胁;而随着“贸易自由化”逐步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会更加激化;加入WTO而产生的政策调整和变更可能对我国各行业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加入WTO我国履行CITES工作所将遇到的问题,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我国在履约方面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实行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标记、加强加入WTO后对履约问题的研究、加强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将国内难以有效保护的物种列入CITES附录加以保护、加强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体系建设、强化我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监管以及抓住机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补充国内资源等一系列可行性建议。尤其是结合对澳大利亚、美国、欧盟的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法的比较,提出了我国今后在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的国内立法应涉及到的内容;还有我国今后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源来补充国内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建议,这些都为我国加入WTO以后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徐沛林[8](2003)在《WTO条件下我国就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文中认为加入WTO以后,不仅大大加快了我国市场化进程,而且给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造成较大的压力与动力。综合分析入世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各种影响,深入研究WTO条件下我国就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效地采取应对之策,是我国加入WTO后迫切需要研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李晓勇[9](2003)在《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国家经济安全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安全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生产、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跨国界自由流动,从而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过程,是人类经济活动跨越民族、国家界限以及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融合过程。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是世界经济运行规则的全球化,是一场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并积极推进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国家的根本经济利益不受国内外破坏和干扰,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它首先是指一种状态,即国家经济利益的获取受到保护,国家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不受破坏,国家经济主权不受分割的经济状态;其次,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种能力,即稳定获取国家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资源的能力,抵抗国内外政治、经济和军事变动冲击的能力,抵抗经济入侵和防范经济危机的能力;最后,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目标,是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增加安全因素,减少不安全因素,在动态的发展中保证本国经济安全这样一个目标。国家经济安全的实质就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趋势之一,表现为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贸易活动的全球化、金融活动的全球化以及经济运行规则的全球化。在当今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并行不悖,相互影响。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影响和削弱了我国经济主权,影响了我国贸易安全和金融安全,加大了我国的贸易风险和金融风险。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我国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有利于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同时,加入世贸组织也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对我国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对我国民族工业的壮大、农业的稳定均会产生巨大影响。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知识和信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日益显示出重要性,人类进入了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的伟大历程,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已经到来。它表现为知识经济全球化、知识生产要素化、经济高科技化,知识产业已逐渐成为社会主导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影响了我国经济安全,造成我国产业结构夕阳化,民族产业西方化;知识经济扩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信息鸿沟”,使我国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竞争中出于劣势地位;知识经济还影响了我国的信息安全;知识经济使人才的作用得以进一步凸显,我国的人才安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市场的范围和领域逐渐扩大,国际经济关系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一超多强的国际政治局面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国际关系<WP=3>行为主体日益多元;国际关系由政治和军事对抗转向经济合作;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较量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经济安全在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少数经济强国图谋控制我国的命脉经济部门,故意介入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域、陆地之争,肆意将其国内法规国际化,这些经济霸权行径严重威胁我国的经济安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经济危机的扩散也危及我国经济安全。在新世纪,妥善处理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日关系以及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对我国国家经济安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战略资源,主要是指当前国民经济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对未来发展和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的资源。战略资源安全则是指一国所拥有的,或实际占有的,或可得到的各种战略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能够保障该国当前的需要、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地大物博,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大国之一。但是,我国人均资源少,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再加上长期的粗放性使用,我国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已日趋尖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对于三大重要战略资源:石油、水和粮食的安全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加以解决。人口的大量增加,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长期来环保意识的淡漠,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大降低了我国经济安全度,我们必须提高全民生态意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又维护本国经济安全成为各国政府普遍重视的重大课题。发达国家在维护本国经济安全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它们结合本国实际,纷纷制订了本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美国的经济安全观是立足于自由市场基础上的经济安全观,同时又是谋求经济霸权的经济安全观,它强调美国的全球利益。俄罗斯的经济安全观是侧重于治内乱、御外患、摆脱危机、复兴大国的经济安全观。日本的经济安全观是基于解决“资源小国”与“经济大国”、“经济大国”与“政治小国”和“军事弱国”矛盾之上的经济安全观。借鉴发达国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经验,确保我国经济安全必须做到:构筑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包括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严丽[10](2003)在《加入WTO图书馆机遇与挑战并存》文中指出图书馆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WTO对图书馆既有机遇 ,又有挑战。入世不仅是客观的机遇和挑战 ,更是主体性的选择与参与。我们不能等闲视之 ,而需积极应对 ,克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把握可能带来机遇。因此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加入WTO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以及图书馆面对新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二、加入WTO给我国带来的机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给我国带来的机遇(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行政管理40年学术研究主题评析(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法 |
(二)统计分析方法 |
(三)历史研究法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行政管理学术研究主题形成的量化分析 |
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术研究主题的涵义 |
一、行政管理的涵义 |
二、学术研究主题的涵义 |
第二节 中国行政管理学术研究主题阶段的划分依据 |
一、党的政策 |
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 |
三、中国行政管理自身的发展规律 |
第三节 期刊样本分析 |
一、各期刊文章占总样本比例 |
二、发文作者分析 |
三、关键词分析 |
第四节 着作样本分析 |
第五节 研究主题汇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背景下的学术研究主题(1978-1992) |
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科体系研究 |
一、行政管理学科体系研究的背景 |
二、行政管理学科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行政管理学科体系研究的评析 |
第二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研究 |
一、国家公务员制度研究的背景 |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国家公务员制度研究的评析 |
第三节 行政效率的研究 |
一、行政效率研究的背景 |
二、行政效率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行政效率研究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学术研究主题(1992-2002) |
第一节 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研究 |
一、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研究的背景 |
二、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研究的评析 |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的研究 |
一、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研究的背景 |
二、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研究的评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与行政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学术研究主题(2002-2012) |
第一节 WTO对政府运行方式的影响研究 |
一、WTO对政府运行方式影响研究的背景 |
二、WTO对政府运行方式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WTO对政府运行方式影响研究的评析 |
第二节 以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的行政体制改革研究 |
一、以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的行政体制改革研究的背景 |
二、以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的行政体制改革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以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的行政体制改革研究的评析 |
第三节 政府绩效管理研究 |
一、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的背景 |
二、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的评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学术研究主题(2012-2018) |
第一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 |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的背景 |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的评析 |
第二节 新时代行政体制改革研究 |
一、新时代行政体制改革研究的背景 |
二、新时代行政体制改革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新时代行政体制改革研究的评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行政管理学术研究主题演变的规律探寻 |
第一节 研究主题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结合 |
一、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进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研究 |
二、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进行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 |
三、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进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研究 |
第二节 研究主题以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为主线 |
一、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
二、调整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主题形成引进-消化-构建-创新的研究路径 |
一、研究主题的引进(1978-1992) |
二、研究主题的消化(1992-2002) |
三、研究主题的构建(2002-2012) |
四、研究主题的创新(2012-2018) |
第四节 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研究主题贯穿改革过程始终 |
一、以经济职能为重心的机构改革研究 |
二、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重心的机构改革研究 |
第五节 研究主题演变中的缺失和发展趋势展望 |
一、研究主题演变中的缺失 |
二、研究主题演变中的发展趋势展望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服务贸易协定》及我国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服务贸易协定(TiSA)概述 |
(一) TiSA谈判的缘起 |
(二) TiSA谈判的进程 |
1. 早期磋商阶段 |
2. 积极讨论阶段 |
3. 成果初步取得阶段 |
二、TiSA谈判暂停原因与继续谈判的可能性剖析 |
(一) TiSA谈判暂停原因分析 |
1. 欧美集团存在分歧难以形成最终协定 |
2. 美国的贸易政策改变成为主要原因 |
(二) TiSA继续谈判的可能性分析 |
三、TiSA高标准服务贸易自由化机制的创设分析 |
(一) TiSA核心文本对GATS的突破 |
1. 基础文本 |
2. 承诺减让表 |
3. 监管纪律 |
(二) TiSA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高标准成为全球标准的可能性剖析 |
1. 成为WTO框架下诸边协定的可能性 |
2. 成为经济一体化协定的可能性 |
3. 回归多边化的可能性 |
四、我国应对TiSA建议 |
(一) 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现状 |
(二) 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存在的问题 |
1. 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合理 |
2. 我国服务贸易领域法律体系不完善,监管体制不健全 |
(三) TiSA的高标准化对我国现行服务贸易存在不契合性 |
1. 中国现行服务贸易与TiSA的服务贸易自由化标准存在差异 |
2. TiSA的高标准化将给我国服务贸易带来负效应 |
3. 加入TiSA谈判提高我国贸易规则制定话语权的可能性不大 |
(四) 我国应对TiSA的路径选择 |
1. 继续积极加入TiSA谈判以掌握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
2. 中国应维护GATS多边框架首要地位 |
3. 以区域自由贸易协定逐步提高服务贸易自由化标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中美澳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与GATS研究 |
二、国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特点及比较研究 |
三、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 |
四、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经济效应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目标、方法 |
一、研究思路和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概念与特点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概念与特点 |
一、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概念 |
二、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比较优势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 |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与适用性 |
二、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与适用性 |
第三节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教育服务贸易实践的适用性 |
第四节 人力资本理论 |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二、人力资本理论在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中的应用 |
第五节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ATS对国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影响 |
第一节 GATS关于教育服务贸易的相关规定 |
一、GATS的主要目标和原则 |
二、GATS关于教育服务的分类和贸易形式 |
三、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对于GATS的需求 |
第二节 GATS中有关教育服务贸易的争议 |
一、有关公共服务的争议 |
二、有关国家政府规范权力的争议 |
三、有关逐步自由化原则的争议 |
第三节 GATS对中美澳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 |
一、GATS对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 |
二、GATS对美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 |
三、GATS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澳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历程及其比较 |
第一节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历程比较 |
一、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 |
二、美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 |
三、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 |
第二节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政策比较 |
一、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政策 |
二、美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政策 |
三、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政策 |
第三节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产品比较 |
一、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产品 |
二、美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产品 |
三、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产品 |
第四节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方式比较 |
一、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方式 |
二、美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方式 |
三、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美澳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估分析 |
第一节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估指标选取 |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 |
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 |
三、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二节 中美澳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估指标比较 |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比较 |
二、贸易竞争优势指标比较 |
三、显性比较优势指标比较 |
第三节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综合评价 |
一、权重的确定 |
二、综合国际竞争力计算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美澳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比较 |
第一节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选取 |
一、理论分析和假设 |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比较 |
一、生产要素比较 |
二、需求要素比较 |
三、院校战略、结构和竞争比较 |
四、相关和支持产业比较 |
五、政府因素比较 |
六、机遇要素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高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水平的启示 |
第一节 对思想观念方面的启示 |
一、加强高等教育业产业化的科学发展观 |
二、树立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国家化思想 |
第二节 对政府方面启示 |
一、确定国家教育服务的整体战略,有效引导教育服务贸易发展 |
二、制定教育服务的扶持体系,扩大出口市场 |
三、合理运用经济全球化趋势,提高教育服务贸易收益 |
第三节 对学校层方面启示 |
一、提高教育质量,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
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适应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 |
三、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市场定位 |
四、促进高校教育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学历学位的国际认可度 |
第四节 对社会方面启示 |
一、改善国内自然人文环境,优化贸易流通渠道 |
二、语言培训机构和标准制定,构建多维立体宣传平台和网络 |
三、加强保障行业的建设,完善社会服务配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加入WTO利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带来的机遇: |
(一) 有利于我国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
(二) 有利于进一步贯彻我国“引进来, 走出去”的基本战略, 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 |
(三) 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
二、加入WTO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 |
(一) 我国对外经贸管理将更大程度地受到WTO规则的制约。 |
(二) 入世对我国部分企业、产业产生较大的冲击,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 |
(三) 多边争端解决的结果对我不利。 |
(5)农产品开放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基于经济学文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3.1 本文的创新点 |
1.3.2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 WTO 规则对农业开放的规定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粮食 |
2.1.2 粮食安全 |
2.2 WTO《农业协定》对农业开放的规定 |
2.2.1 市场准入 |
2.2.2 出口补贴 |
2.2.3 国内支持 |
小结 第3章 农产品开放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
3.1 农产品开放与粮食安全的理论分析 |
3.1.1 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 |
3.1.2 保护幼稚产业论 |
3.2 农产品开放与粮食安全关系的经验论述 |
3.2.1 农产品开放对粮食安全的正面影响 |
3.2.2 农产品开放对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 |
3.2.3 农产品开放对粮食安全双向影响 |
3.3 农产品开放不会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 |
3.4 简单评述 |
小结 第4章 封闭条件下的粮食安全:1959-1961 年大饥荒的启示 |
4.1 关于饥荒的成因分析 |
4.2 1959-1961 年大饥荒发生的背景 |
4.3 1959-1961 年大饥荒的影响 |
4.3.1 对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影响 |
4.3.2 对长期健康的影响 |
4.3.3 对人口的影响 |
4.4 1959-1961 年中国大饥荒的启示 |
小结 第5章 国外主要产粮国家保障粮食安全所采取的措施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5.1 美国实现粮食安全的措施 |
5.1.1 价格支持政策 |
5.1.2 土地休耕政策 |
5.1.3 农业信贷服务和农作物保险计划 |
5.1.4 委托代储的粮食储备制度 |
5.2 欧盟实现粮食安全的措施 |
5.2.1 粮食短缺时期的共同农业政策 |
5.2.2 粮食过剩时期的共同农业政策 |
5.3 日本实现粮食安全的措施 |
5.3.1 实行补贴政策 |
5.3.2 采用分类管理制度,严格保护有限的农地资源 |
5.3.3 推行灵活的粮食流通体制 |
5.4 印度实现粮食安全的措施 |
5.4.1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措施 |
5.4.2 粮食流通体制和储备制度 |
5.5 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借鉴意义 |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
(7)我国加入WTO对履行CITES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2 我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及监管状况 |
2.1 加入WTO前后我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数据分析 |
2.2 我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的总体趋势将带来的问题 |
2.3 我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监管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WTO和CITES概述 |
3.1 WTO概况 |
3.2 CITES概况 |
3.3 本章小结 |
4 WTO原则与CITES规则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 |
4.1 WTO与CITES关于生态环境有关的基本原则 |
4.1.1 WTO关于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 |
4.1.2 CITES的相关机制和基本原则 |
4.2 WTO基本原则与CITES规定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及分析 |
4.2.1 WTO基本原则与CITES规定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 |
4.2.2 国际上CITES规定与WTO基本原则发生冲突的案例 |
4.2.3 对可能存在冲突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加入WTO给我国履行CITES带来的机遇 |
5.1 我国加入WTO后将享有的权利 |
5.2 我国加入WTO后必须履行的相应义务 |
5.3 加入WTO为我国履行CITES带来的机遇 |
5.3.1 享受WTO现有成员国已经享有的待遇 |
5.3.2 获得下一轮WTO谈判的参与权和制定新规则的发言权 |
5.3.3 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
5.3.4 有利于调整我国的野生动植物贸易政策 |
5.3.5 有利于解决野生动植物贸易争端 |
5.3.6 有利于我国野生动植物管理体制的改革 |
5.4 本章小结 |
6 加入WTO对我国履行CITES造成的冲击 |
6.1 国内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体系 |
6.2 传统的中医药产业 |
6.3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 |
6.4 野生动植物产业 |
6.5 本章小结 |
7 加入WTO后我国履行CITES应采取的对策 |
7.1 加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
7.1.1 澳、美、欧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法的比较 |
7.1.2 对我国制定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法律法规的建议 |
7.2 国内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中应采取的措施 |
7.2.1 进一步做好对相关领域问题的研究工作 |
7.2.2 对野生动物植物及其产品实行标记 |
7.2.3 建立起完备的信息系统 |
7.2.4 将国内难以有效保护的物种列入CITES附录加以保护 |
7.2.5 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体系建设 |
7.2.6 强化我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监管 |
7.3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补充国内资源 |
7.3.1 设法开展麝的国际贸易 |
7.3.2 积极争取CITES对我国象牙原料进口的解禁 |
7.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国家经济安全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章 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与实质 |
一、 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 |
(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与国家经济安全观的历史演变 |
(二) 近代以来国家经济安全各流派观点概览 |
(三) 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 |
二、 国家经济安全的特征和实质 |
(一) 国家经济安全的特征 |
(二) 国家经济安全的实质 |
三、 经济安全与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 |
(一) 经济安全与政治安全 |
(二) 经济安全与军事安全 |
(三) 经济安全与文化安全 |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安全 |
一、 众说纷纭全球化 |
(一)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
(二)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
(三)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并行不悖 |
二、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
(一) 经济全球化影响和削弱我国经济主权 |
(二) 经济全球化影响我国贸易安全 |
(三) 经济全球化影响我国金融安全 |
三、 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
(一) 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 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 |
第三章 知识经济与我国经济安全 |
一、 知识经济的概念和特征 |
(一) 知识经济的历史及概念 |
(二) 知识经济的特征 |
(三) 知识经济的表现形式 |
二、 知识经济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
(一) 知识经济影响我国产业安全 |
(二) 知识经济扩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信息鸿沟” |
(三) 知识经济影响我国信息安全 |
(四) 知识经济影响我国人才安全 |
第四章 国际经济关系与我国经济安全 |
一、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概述 |
(一)一 超多强的国际政治局面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 |
(二) 全球经济发展整体趋缓,局部地区增长较快 |
(三) 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多元化 |
(四) 国际关系由政治和军事对抗转向经济合作 |
(五)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成为国际较量的重要内容 |
二、 国际经济关系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
(一) 少数强国的经济霸权威胁我国的经济安全 |
(二) 国家间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往往引发直接的对抗 |
(三) 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损害我国经济安全 |
(四) 经济危机的扩散危及我国经济安全 |
三、 重要双边关系与我国经济安全 |
(一) 中美经济关系与我国经济安全 |
(二) 中日经济关系与我国经济安全 |
(三) 中俄经济关系与我国经济安全 |
(四) 中国和欧盟的关系与我国经济安全 |
第五章 战略资源与我国经济安全 |
一、 我国战略资源概况 |
二、 几种重要战略资源安全状况 |
(一) 石油安全 |
(二) 粮食安全 |
(三) 水资源安全 |
三、 生态环境与我国经济安全 |
(一) 我国当前生态环境现状 |
(二) 生态环境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
(三) 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六章 应对国际国内挑战,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
一、 国外国家经济安全战略概览 |
(一) 新世纪的美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 |
(二)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战略构想 |
(三) 日本国家经济安全战略 |
(四) 美俄日三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述评 |
二、 确保我国经济安全的对策建议 |
(一) 构筑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
(二) 构筑强大的体制和制度优势 |
(三) 构筑国际经济新秩序,寻求“合作安全”之路 |
三、 建立我国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体系 |
(一) 组织层面 |
(二) 政策层面 |
(三) 操作层面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加入WTO图书馆机遇与挑战并存(论文提纲范文)
1 WTO对图书馆有无影响 |
2 加入WTO给我国图书馆带来的发展机遇 |
2.1 有利于我国图书馆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变革 |
2.2 有利于引进国外优质的信息资源、资金和技术 |
2.3 有利于图书发行渠道的放开与图书文献的采访 |
2.4 有利于巩固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
2.5 有利于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
2.6 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 |
3 加入WTO我国图书馆面临严峻挑战 |
3.1 对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机构的冲击 |
3.2 服务观念、服务方法受到冲击 |
3.3 国民待遇与图书馆服务有待改进 |
3.4 优秀稿源的争夺 |
3.5 信息服务可能侵犯版权 |
4 应对加入WTO的思考 |
4.1 转变政府职能是入世趋利避害的关键 |
4.2 更新观念,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4.3 加强理论建设, 促进产业发展 |
4.4 改变服务模式, 重视市场营销, 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
5 结束语 |
四、加入WTO给我国带来的机遇(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行政管理40年学术研究主题评析(1978—2018)[D]. 鹿海洋.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2]《服务贸易协定》及我国应对研究[D]. 程桥.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7)
- [3]中美澳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比较研究[D]. 荣丽敏.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4]中国加入WTO利弊分析[J]. 胡艾迪. 现代妇女(下旬), 2013(09)
- [5]农产品开放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基于经济学文献的分析[D]. 刘志奎. 山东财经大学, 2012(03)
- [6]加入WTO后高等教育的对策研究[J]. 骆光林,楼仁功.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5(02)
- [7]我国加入WTO对履行CITES的影响及对策[D]. 金辛. 东北林业大学, 2005(08)
- [8]WTO条件下我国就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J]. 徐沛林. 现代经济探讨, 2003(11)
- [9]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国家经济安全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安全研究[D]. 李晓勇. 中共中央党校, 2003(02)
- [10]加入WTO图书馆机遇与挑战并存[J]. 严丽. 现代情报, 2003(03)